CN101765748B -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748B
CN101765748B CN2008801012973A CN200880101297A CN101765748B CN 101765748 B CN101765748 B CN 101765748B CN 2008801012973 A CN2008801012973 A CN 2008801012973A CN 200880101297 A CN200880101297 A CN 200880101297A CN 101765748 B CN101765748 B CN 101765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dust
connecting portion
indoor
nozzl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12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5748A (zh
Inventor
坂下朗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65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5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68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 B01D46/681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by scrapers, brush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68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 B01D46/682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by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 B08B9/032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by the mechanical action of a moving fluid, e.g. by flushing
    • B08B9/035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by the mechanical action of a moving fluid, e.g. by flushing by s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9/0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 B01D2279/5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air conditio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及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是在回收从室内机组内的空气过滤器去除下来的尘埃的构造上凝聚了专研,尽可能减轻尘埃回收的劳动和时间。室内机组(13),是在壳体(26)内包括:室内热交换器(37)、从室内吸入空气并吹向所述室内侧的室内风扇(39)和设置在该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空气过滤器(40)。被所述空气过滤器(40)捕捉的尘埃,由除尘机构(50)去除,捕集到尘埃捕集部(60)内。在回收捕集到的尘埃之际作为搬送该尘埃的搬送路的尘埃回收路(77)的下游侧出口上,能够吸引所述捕集到的尘埃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用以对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吸嘴连接部(78)。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回收从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内的空气过滤器去除下来的尘埃的尘埃回收构造。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空气吸入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中,设置有用以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除尘机构的空调装置已为所知。这种空调装置中,因为贮存去除下来的尘埃的贮尘容器设置在室内机组中,所以当使用者要扔掉贮尘容器内的尘埃时,必需从室内机组上取下罩子(栅等)后,取出该贮尘容器。
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能够考虑以能够只取下该贮尘容器的方式将该贮尘容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组的壳主体外,并且,由风流将由该吸尘器从空气过滤器上去除下来的尘埃搬送到所述贮尘容器内的构成。通过这样做,就能够将捕捉到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排出到壳体外,在所述贮尘容器内贮存尘埃,并能够容易地从该贮尘容器中取出尘埃。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8372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以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空调装置中,尽管不需烦劳利用者的手,能够将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贮存到贮尘容器内,但是在回收贮存在该贮尘容器内的尘埃之际,作业者还必须到达设置在天棚内的空调装置附近的贮尘容器从该贮尘容器内回收尘埃。
即,所述构成中,在回收从空气过滤器去除下来的尘埃之际,作业者有必要爬到天棚附近,所以不能称之为很方便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各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在回收从室内机组内的空气过滤器去除的尘埃的贮存构造上想了办法,尽可能减轻使用者的尘埃回收劳动。
-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为能够由吸尘器95吸引从空气过滤器40去除下来的且已捕集到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的构成。即,在尘埃通过的尘埃回收路77的室内侧出口上,设置有连接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吸嘴连接部78。
具体地讲,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以具有在壳体26内包括:室内热交换器37、从室内吸入空气并吹向所述室内侧的室内风扇39和设置在该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空气过滤器40的室内机组13的空调装置为对象的。
并且包括去除捕捉到所述空气过滤器40上的尘埃的除尘机构50,捕集由所述除尘机构50去除下来的尘埃的尘埃捕集部60,在回收所述捕集到的尘埃之际作为搬送该尘埃的搬送路的尘埃回收路77;另外在所述尘埃回收路77的下游侧出口上,在能够吸引所述捕集到的尘埃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用以对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吸嘴连接部78。
根据此构成,被室内机组13的空气过滤器40捕捉了的并由除尘机构50去除了的尘埃,暂时捕集到尘埃捕集部60。并且,捕捉到该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通过尘埃回收路77由吸尘器95从室内侧通过吸引回收。在此之际,因为可以将所述吸尘器95的吸嘴95a通过设置在所述尘埃回收路77下游侧出口的吸嘴连接部78达到能够吸引所述尘埃的位置,所以由该吸尘器95确实能够吸引回收所述尘埃。
因此,通过以上构成,不需要再象以前那样进入天棚里进行回收贮存到尘埃捕集部60等内部的尘埃的作业,变得容易且确实能够回收尘埃。
在所述构成中,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比设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壳体内侧(第二方面的发明)。由此,因为吸嘴连接部78不露出室内侧面板27的表面,所以从室内侧不容易看到吸嘴连接部78,能够防止损坏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
在所述构成中,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设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第三方面的发明)。一般地讲,设置在壳体26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形成为从平面看比壳体26大,它的四个角部,成为未利用角(dead space)。因此,由所述构成,通过在所述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设置吸嘴连接部78,就可以获得室内机组13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所述吸嘴连接部78,不是设置在以上所述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而使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上(第四方面的发明)。由此,即便是在空间较大的壳体26的吸入口22设置吸嘴连接部78,也可以获得室内机组13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还有,在形成在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上,设置有中央部分形成有能够通风的栅部29a的吸入栅29,所述吸嘴连接部151,设置在所述吸入栅29的栅部29a外侧(第五方面的发明)。
通过这样做,即便是不打开吸入栅29,也可以在设置在比该吸入栅29的栅部29a更靠外侧的吸嘴连接部151上连接吸尘器95吸嘴95a,所以容易到达该吸嘴连接部151。因此,通过所述构成,就可以容易地回收捕集到尘埃捕集部60内的尘埃,获得尘埃回收作业的效率的提高。
还有,以上的构成中,在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到设置在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为止的尘埃回收路上,设置有构成为能够开关的覆盖装置28b使得该尘埃回收路与室内空间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非连通状态(第六方面的发明)。
由此,能够只在通过吸嘴连接部78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尘埃之际打开覆盖装置28b,而在尘埃回收作业以外时关闭覆盖装置28b。因此,就可以防止尘埃回收作业以外时尘埃流向室内。还有,将所述覆盖装置28b设置在吸嘴连接部78下游侧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运转时等从室内侧能够看到所述吸嘴连接部78,也就是能够防止损害室内机组13的从室内侧所看到的美观。
所述吸嘴连接部78,优选的是设置在配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由作为所述覆盖装置的角部罩28b覆盖着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第七方面的发明)。
由此,获得了一般作为闲置空间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的有效利用,并且能够由设置在该角部的角部罩28b覆盖隐藏吸嘴连接部78,也就能够防止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外观的恶化。
还有,所述空气过滤器40的室内侧由吸入栅29覆盖着,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由作为所述覆盖装置的所述吸入栅29覆盖着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第八方面的发明)。
通过这样做,可以由吸入栅29覆盖隐藏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在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不再需要另外设置覆盖装置,所以不会使从室内侧所看到的室内机组13的美观度恶化。而且,还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获得空调装置10的成本降低。
优选的是所述覆盖装置28b与所述吸嘴连接部78之间,设置有在该覆盖装置28b处于关闭状态时由所述覆盖装置28b和所述吸嘴连接部78夹着的密闭该吸嘴连接部78的内部空间的密封部件80(第九方面的发明)。
由此,在关闭了覆盖装置28b的情况下,即不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相对于室内空间,由密封部件80严格地密封了吸嘴连接部78的内部空间,为此能够确实防止尘埃从该吸嘴连接部78流向室内侧。
所述覆盖装置28b,构成为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转动,并且,另一端部,构成为通过从室内侧向该覆盖装置28b给予推力解除与该另一端部的卡合的能够卡合于弹簧锁79的结构(第十方面的发明)。
通过制成这样的构成,只要从室内侧向覆盖装置28b赋予了推压力,就能够解除覆盖装置28b的另一端与弹簧锁79的卡合,以一方的端部为中心旋转,就能够使该覆盖装置28b成为开状态。即,只要从室内侧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的顶端部就能够打开所述覆盖装置28b,为此,在要打开该覆盖装置28b之际利用者不再需要接近天棚面附近,获得了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所述覆盖装置101b,构成为从室内侧一按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的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的结构(第十一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的推动覆盖装置101b而使其成为开状态的构成,就可以从室内侧通过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的顶端部容易地打开该覆盖装置101b。因此,获得了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特别是,优选的是在所述覆盖装置101b的一端部上,设置有将该覆盖装置101b向关闭方向回弹的回弹装置102(第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设置这个回弹装置102,就能够使该覆盖装置101b常回弹到关闭状态,在没有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推起的状态下可以确实关闭覆盖装置101b。由此,在没有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就能够确实防止从室内侧看到吸嘴连接部78而损伤室内机组13的外观或从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侧流出尘埃。
还有,所述覆盖装置111b构成为能够滑动移动的结构(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在这个构成中也是,因为通过滑动移动所述覆盖装置111b切换该覆盖装置111b的开关状态,所以在没有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能够使所述覆盖装置111b成为关闭状态防止了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的恶化,也可以防止尘埃流向室内侧。
在设置有所述那样的覆盖装置的构成中,优选的是包括使所述覆盖装置111b进行开关动作的驱动装置113(第十四方面的发明)。由此,因为可以由驱动装置113开关覆盖装置111b,所以利用者就不需要接近天棚面附近直接开关覆盖装置111b,获得了尘埃回收作业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贮存捕集到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的尘埃捕集箱90,所述尘埃回收路77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第十五方面的发明)。这样,通过设置尘埃捕集箱90,大量的尘埃可以贮存到该尘埃捕集箱90中,就可以降低尘埃回收的频度。
特别是,所述尘埃回收路及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到尘埃捕集箱90为止的尘埃搬送路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的是由柔性导管74、77构成的(第十六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就可以更自由地布置尘埃回收路和尘埃搬送路,由这个布置能够使空调装置小型化。还有,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尘埃回收路及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到尘埃捕集箱90为止的尘埃搬送路的导管74、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第十七方面的发明)。由此,导管74、77容易卡脱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所以就能够提高设置尘埃捕集箱90之际以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
另一方面,所述尘埃回收路77,直接连接于所述壳体26内的所述尘埃捕集部60,在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与所述尘埃回收路77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通气孔60a(第十八方面的发明)。在这样的尘埃回收路77直接连接于尘埃捕集部60的构成中,为了能够通过该尘埃回收路77有效地由吸尘器95等吸引尘埃,优选的是设置空气流入口。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回收路77连接部分的相对位置形成通气孔60a,就可以使空气从尘埃捕集部60向尘埃回收路77顺利地流动,从而可以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通过设置在该尘埃回收路77室内侧出口的吸嘴连接部78更有效地吸引回收尘埃。
特别是,所述尘埃回收路,从所述壳体26到吸嘴连接部78为止由柔性导管77构成(第十九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能够更自由地布置尘埃回收路,由该布置使得空调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还有,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尘埃回收路的导管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6(第二十方面的发明)。由此,就可以使导管77容易地卡脱于所述壳体26,获得提高室内机组13安装于天棚内之际以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
在以上的构成中,所述吸嘴连接部78还可以形成为越向室内侧尘埃通路的横截面积越大(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只要这样做,即便是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确实能够将该吸嘴95a的顶端插入吸嘴连接部78使吸嘴95a与该吸嘴连接部78抵接。因此,即便是使用具有各种各样的吸嘴直径的吸尘器95,也确实能够吸引回收尘埃。另外,如上所述使之形成为越向室内侧吸嘴连接部78内的横截面积越大的构成,例如可以考虑在喇叭状的内面上形成R部。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越向室内侧横截面积越小地向该室内侧突出着,在它的突出端部设置有尘埃能够通过的孔部121b(第二十二方面的发明)。由此,不只是吸嘴95a的大小即便是该吸嘴95a的断面形状不同的吸尘器95,也可以在该吸嘴95a的顶端部的内部放入吸嘴抵接部121a,所以确实可以使该吸嘴95a抵接于吸嘴抵接部121a吸引尘埃。因此,不会受到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大小或断面形状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回收尘埃。
特别是,优选的是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形成为向室内侧突出成半球状(第二十三方面的发明)。由此,通过将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制成半球状,无论是怎样的尺寸的怎样的断面形状的吸尘器95的吸嘴95a,或者是从任何方向使吸嘴95a接近吸嘴抵接部121a,都能够将该吸嘴抵接部121a的一部分放入该吸嘴95a内部使得该吸嘴95a确实能够抵接于吸嘴抵接部121a。因此,不会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大小、断面形状、与吸嘴抵接部121a的角度方面受到影响,由该吸尘器95的吸嘴95a有效地吸引尘埃成为可能。
还有,所述吸嘴连接部151,设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滑动移动,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上游侧,设置有对应于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下动,能够切换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尘埃回收路77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者非连通状态的阀部152(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
由此,通过上下移动吸嘴连接部151,能够切换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的连通/非连通,为此,在尘埃回收作业时不再要打开覆盖装置等的作业,可以获得作业性的提高。例如,使得吸尘器95的吸嘴95a从下抵接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通过改变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得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连通,并保持该状态来吸引回收尘埃成为可能。还有,只要构成所述阀部152使得在所述吸嘴95a从吸嘴连接部151离开并使该吸嘴连接部151返回原来位置的情况时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成为非连通,防止尘埃流向室内就成为可能。
具体地讲,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通过连通口141d连通于所述尘埃回收路77,所述阀部152,包括构成为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一体上下动,当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到达室内侧的最下点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关闭状态,另一方面,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在比所述最下点靠上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打开状态的阀体154(第二十五方面的发明)。
通过这样做,由与吸嘴连接部151一体上下移动的阀体154,就可以对应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下方向位置切换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的连通/非连通。而且,所述阀体154,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位于室内侧的最下端时关闭连通口141d使得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与尘埃回收路77成为非连通,并且,只要当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比所述最下点靠上就打开所述连通口141d使之成为连通状态,所以通过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推到吸嘴连接部151向上方突起,从而能够使得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连通吸引回收尘埃就。另一方面,只要使吸尘器95的吸嘴95a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离开并使该吸嘴连接部151返回到最下端位置,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尘埃回收路77成为非连通状态,就能够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还有,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包括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回弹向下方的回弹装置155(第二十六方面的发明)。由此,没有在吸嘴连接部151上推压上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情况下可以使该吸嘴连接部151位于下方的位置,所以能够让关闭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尘埃回收路77之间的连通口141d的阀体154更确实地向关闭方向移动。因此,在不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可以更确实地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阀部186构成为向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一侧打开(第二十七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在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尘埃之际,由于连通口176b周围的尘埃使得阀部186打不开,使该阀部186确实成为打开状态。即,因为尘埃聚集在阀体186的上游侧,所以若该阀部186构成为向上游侧开的话,尘埃就会阻碍阀部186的动作,但若如上所述那样做,通过构成为向下游侧即吸嘴连接部181侧打开阀部186,就能够防止该阀部186因为尘埃而打不开。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阀部186,包括由上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并且向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侧突出的突出部186a,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包括从下部抵接所述突出部186a的抵接部181d(第二十八方面的发明)。
由此,通过吸嘴连接部181的上下移动能够开关阀部186,就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的构成。
还有,优选的是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设置引导部178使得能够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上对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191(第二十九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可以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推压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通过该孔部181b确实能够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178是由围绕所述吸嘴连接部181而配置的多条肋条状部件形成的(第三十方面的发明)。由此,能够由简单的构成构成引导部178,并且能够减少所使用的树脂等材料,可以获得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
还有,包括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室内侧的覆盖装置172,所述覆盖装置172构成为从室内侧一按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的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的结构,所述引导部178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打开状态下的所述覆盖装置172的凹部178a(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
通过这样在引导部178上设置能够收纳覆盖装置172的凹部178a,在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连接于吸嘴连接部181之际能够防止所述覆盖装置172成为障碍,并且也可以使该覆盖装置172起到引导部的一部分的作用。由此,更确实地能够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推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
还有,在所述第十一、十三或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覆盖装置172的室内侧面上实施了UV涂饰(第三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使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从室内侧打开覆盖装置172之际,就能够防止该覆盖装置172被弄脏和损伤。即,所述覆盖装置172的室内侧,实施了不容易粘结污物且不容易损伤的UV涂饰,所以就可以防止该覆盖装置172的室内侧的面的外观损伤。
再有,在以上构成中,所述尘埃回收路是由柔性导管77构成,所述柔性导管77和所述吸嘴连接部78以能够卡脱的方式连接(第三十三方面的发明)。由此,就可以使柔性导管77容易地卡脱于所述吸嘴连接部78,获得在天棚里安装室内机组13之际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的提高。
第三十四方面的发明,是关于连接于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空调装置10的抵接在吸嘴连接部181上的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具体地讲,是以安装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顶端,顶端部191a抵接于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空调装置10的吸嘴连接部181的吸尘器延长吸嘴为对象的。并且,在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推向上方且抵接设置在外周部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设置的引导部178的状态下,所述顶端部191a形成为从平面看所述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重叠。
根据这个构成,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插入从平面看偏离吸嘴连接部181的中央部的位置,即便是在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外周部抵接于围绕吸嘴连接部181设置的引导部178的状态下,也确实能够使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连通。因此,通过使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构成为所述结构,就能够通过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确实地吸引回收尘埃,获得回收作业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形成为向室内侧突起的半球状,抵接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顶端部191a的开口为圆形(第三十五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确实能够使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连接于半球状的吸嘴连接部181。因此,通过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能够有效且确实地吸引尘埃。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顶端部191’a,弯曲成近似“<”字形(第三十六方面的发明)。由此,可以不从正下方向吸嘴连接部181推上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所以由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容易进行尘埃回收作业。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顶端部191a的顶端一侧构成为能够安装有弯曲成近似“<”字形的延长管195(第三十七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能够延长顶端部191a,并且能够得到所述第三十六方面的发明的作用。
还有,优选的是所述顶端部201a的顶端侧上,设置有具有与基端部201b的内径相同的外径的连接部(第三十八方面的发明)。由此,可以相互连接(几个)吸尘器延长吸嘴191,进一步延长吸尘器95的吸嘴成为可能。即,将设置在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201a的顶端侧的连接部插入其他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基端部201b内,由此能够连接两者,延长吸尘器95的吸嘴成为可能。
在具有以上构成的吸尘器延长吸嘴中,包括在从所述吸尘器95的吸嘴95a取下的状态下,与该吸嘴95a并列安装的吸嘴卡合部196(第三十九方面的发明)。
由此,能够将从吸尘器95的吸嘴95a取下来的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由吸嘴卡合部196并列于该吸嘴95a安装,所以可以防止不使用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时丢失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
特别是,优选的是所述吸嘴卡合部为卷在所述吸嘴95a上的窄带部件196(第四十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可以确实将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卡合于吸尘器95的吸嘴95a。再有,优选的是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为插入所述窄带部件196的插入部192(第四十一方面的发明)。由此,可以防止窄带部件196偏离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使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确实固定在吸嘴95a上。还有,优选的是所述窄带部件196,形成为插入所述插入部192的部分的宽度比该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小,并且其它部分,形成得比所述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宽(第四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就可以防止窄带部件196从插入部192拔出,防止了该窄带部件196的丢失。
还有,优选的是外周面上设置有能够卡合于设置在所述吸嘴95a的外周面上的卡合部95b的第二吸嘴卡合部197(第四十三方面的发明)。由此,在用所述吸嘴卡合部196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上固定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之前,通过将第二吸嘴卡合部197卡合到吸嘴95a的卡合部95b上,而能够进行临时固定,就可以由所述吸嘴卡合部196容易地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固定到所述吸嘴95a上。
再有,优选的是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插入部198,包括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插入部198的环状部件199(第四十四方面的发明)。通过这样做,只要将环状部件199挂到设置在壁上的突出部分,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保管。
-发明的效果-
正如以上所述,只要根据本发明,被空调装置10的室内机组13的空气过滤器40捕捉了的且由除尘机构50去除下来的尘埃,捕集到尘埃捕集部60,并使该捕集到的尘埃,通过设置在在尘埃通过的尘埃回收路77的下游侧出口上的吸嘴连接部78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所以利用者不需要再象以前那样进入天棚里进行回收贮存到尘埃捕集部60等内部的尘埃的作业,获得尘埃回收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比设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壳体内侧,所以从室内侧不容易看到吸嘴连接部78,能够防止了损坏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外观。
还有,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就可以获得室内机组13内的未利用角(deadspace)的有效利用。再有,如第四方面的发明那样,即便是在空间较大的壳体26的吸入口22设置吸嘴连接部78,也可以获得室内机组13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还有,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151设置在所述吸入栅29的栅部29a外侧,所以可以有效地进行尘埃回收作业。
还有,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因为在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任一处设置有使得该尘埃回收路77与室内空间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非连通状态的能够开关的覆盖装置28b,就能够只在通过吸嘴连接部78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尘埃之际打开覆盖装置28b,而在通常运转时关闭覆盖装置28b。因此,就能够由所述覆盖装置28b更确实地防止从所述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空间的尘埃流出。
还有,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78是设置在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所述覆盖装置是位于该角部的角部罩28b,有效地利用了未利用角,并且由角部罩28b防止了向室内空间的尘埃流出。
还有,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所述覆盖装置是吸入栅29,所以不再需要另外设置覆盖装置,也不会使从室内侧所看到的室内机组13的美观度恶化。还有,由于不再需要另外设置覆盖装置,也就降低了这部分的空调装置10的成本。
还有,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在所述覆盖装置28b与所述吸嘴连接部78之间设置有在该覆盖装置28b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止尘埃流出的密封部件80,所以在不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防止尘埃从该吸嘴连接部78流向室内侧。
还有,根据第十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覆盖装置28b构成为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转动,并且另一端部构成为能够卡合于弹簧锁79的结构,所以从室内侧推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的顶端部就能够容易地打开所述覆盖装置28b成为打开状态,获得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覆盖装置101b构成为从室内侧一按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的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的结构,所以就可以从室内侧通过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的顶端部容易地打开该覆盖装置101b使该吸嘴95a抵接于吸嘴连接部78,由此获得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特别是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在所述覆盖装置101b的一端部上设置将该覆盖装置101b向关闭方向回弹的回弹装置102,就能够在尘埃回收作业以外时,使该覆盖装置101b常回弹到关闭状态,确实防止从室内侧看室内机组13的外观的损伤及从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侧流出尘埃。
还有,根据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覆盖装置111b构成为能够滑动移动的结构,在这个构成中也是,因为通过滑动移动所述覆盖装置111b切换该覆盖装置111b的开关状态,在没有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使所述覆盖装置111b成为关闭状态防止了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的恶化,也可以防止尘埃流向室内侧。
还有,根据第十四方面的发明,因为包括了使所述覆盖装置111b进行开关动作的驱动装置113,所以利用者就不需要接近天棚面容易开关该覆盖装置,获得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十五方面的发明,因为是还包括贮存捕集到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的尘埃捕集箱90,所述尘埃回收路77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所以大量的尘埃可以贮存到该尘埃捕集箱90中,就可以降低尘埃回收的频度。由此就能够减轻利用者的尘埃回收作业的负担。特别是根据第十六方面的发明,通过使到尘埃捕集箱90为止的尘埃搬送路中的至少一个由柔性导管74、77构成,就可以使空调装置小型化。还有,根据第十七方面的发明,通过使所述尘埃回收路及所述尘埃搬送路的导管74、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所以就能够提高设置尘埃捕集箱90之际以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
还有,根据第十八方面的发明,因为直接将所述尘埃回收路77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在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与所述尘埃回收路77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通气孔60a,就能够通过该尘埃捕集部60及该尘埃回收路77有效地由吸尘器95等吸引尘埃。特别是根据第十九方面的发明,通过用柔性导管77构成从所述壳体26到吸嘴连接部78为止的尘埃回收路,就能够使得空调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还有,根据第二十方面的发明,通过使构成所述尘埃回收路的导管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6,就可以获得提高室内机组13安装于天棚内之际以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
还有,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连接部78形成为越向室内侧尘埃通路的横截面积越大,所以即便是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确实能够将该吸嘴95a插入吸嘴连接部78内使它们抵接,由此,即便是使用各种各样的吸嘴直径的吸尘器95也确实能够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越向室内侧横截面积越小地向该室内侧突出着,在它的突出端部设置有尘埃能够通过的孔部121b,所以不只是吸嘴95a的大小即便是该吸嘴95a的断面形状不同的吸尘器95,也可以在该吸嘴95a的顶端部的内部放入吸嘴抵接部121a的一部分,所以确实可以使该吸嘴95a抵接于吸嘴抵接部121a。因此,不会受到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大小或断面形状的影响,通过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就能够有效地回收尘埃。
还有,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发明,因为是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形成为向室内侧突出成半球状,所以与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大小、断面形状、与吸嘴抵接部121a的抵接位置无关,能够使该吸嘴95a的顶端部分确实抵接于吸嘴抵接部121a,确实且有效地吸引尘埃。
还有,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因为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上游侧,设置有对应于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下动,能够切换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尘埃回收路77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者非连通状态的阀部152,所以通过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上下移动吸嘴连接部151就可以控制尘埃流向该吸嘴连接部151,不需要开关覆盖装置的作业。因此,可以获得作业性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阀部152,包括构成为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一体上下动,当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到达室内侧的最下点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关闭,而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在比所述最下点靠上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打开状态的阀体154,所以就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的构成,得到与该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同样的效果。
还有,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包括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回弹向下方的回弹装置155,所以可以使与该吸嘴连接部151一体上下动的阀体154向连通口141d关闭方向移动,在不进行尘埃回收作业的情况下更确实地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还有,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发明,因为是所述阀部186构成为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侧开,就可以防止由于连通口176b周围的尘埃使得阀部186打不开,使该阀部186确实成为打开状态。因此确实能够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发明,因为是所述阀部186包括由上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并且向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抵接部181d从下抵接的突出部186a,所以就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的构成。
还有,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设置引导部178,所以能够使得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能够位于吸尘器95的吸嘴95a、191内,就可以通过该孔部181b确实能够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回收尘埃。因此确实能够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根据第三十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引导部178是由围绕所述吸嘴连接部181而配置的多条肋条状部件形成的,所以能够由简单的构成构成引导部178,并且能够减少所使用的树脂材料,可以获得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
还有,根据第三十一方面的发明,因为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室内侧覆盖装置172构成为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使得从室内侧向上推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在所述引导部178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打开状态下的所述覆盖装置172的凹部178a,所以确实地能够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推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有效且确实地能够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覆盖装置172的室内侧面上实施了UV涂饰,所以就能够防止该覆盖装置172被弄脏和损伤,可以防止该覆盖装置172的室内侧的面的外观损伤。
再有,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发明,因为构成尘埃回收路的柔性导管77和所述吸嘴连接部78以能够卡脱的方式连接,所以,获得在天棚里安装室内机组13之际及检修之际的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第三十四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关于抵接于所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空调装置10的吸嘴连接部181上的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中,所述顶端部191a,在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推向上方且抵接设置在外周部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设置的引导部178的状态下,形成为从平面看所述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重叠,所以,确实能够使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连通。因此,确实可以吸引回收尘埃,获得回收作业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三十五方面的发明,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因为抵接于形成为半球状的吸嘴连接部181的顶端部191a的开口为圆形,所以确实能够使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接触于该吸嘴连接部181,所以能够有效且确实地吸引尘埃。
还有,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顶端部191’a弯曲成近似“<”字形,所以可以不从正下方向吸嘴连接部181推上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由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不需采用勉强的姿势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尘埃回收作业。
还有,根据第三十七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顶端部191a构成为能够安装弯曲成近似“<”字形的延长管195,所以能够延长顶端部191a,并且不需要再从正下方向吸嘴连接部181推上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用更轻松的姿势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尘埃回收作业,获得作业性的提高。
还有,根据第三十八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顶端部201a的顶端侧上,设置有具有与基端部201b的内径相同的外径的连接部,所以相互连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之间成为可能,就可以进一步延长吸尘器95的吸嘴成为可能。
还有,根据第三十九方面的发明,因为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包括在从所述吸尘器95的吸嘴95a取下的状态下,与该吸嘴95a并列安装的吸嘴卡合部196,所以可以防止不使用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时丢失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特别是,根据第四十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吸嘴卡合部为卷在所述吸嘴95a上的窄带部件196,所以可以确实将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卡合于吸尘器95的吸嘴95a。再有,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发明,因为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为插入所述窄带部件196的插入部192,所以可以防止窄带部件196偏离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使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确实固定在吸嘴95a上。还有,根据第四十二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窄带部件196形成为插入所述插入部192的部分的宽度比该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小,并且其它部分形成得比所述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宽,所以就可以防止窄带部件196从插入部192拔出,防止了该窄带部件196的丢失。
还有,根据第四十七方面的发明,因为外周面上设置有能够卡合于设置在所述吸嘴95a的外周面上的卡合部95b的第二吸嘴卡合部197,所以在用所述吸嘴卡合部196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上固定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之前,通过将第二吸嘴卡合部197卡合到吸嘴95a的卡合部95b上,在通过临时固定,就可以由所述吸嘴卡合部196容易地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固定到所述吸嘴95a上。
再有,根据第四十四方面的发明,因为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插入部198,包括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插入部198的环状部件199,所以只要将环状部件199挂到设置在壁上的突出部分,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保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尘埃捕集箱的空调装置的构成的管线系统图。
图2,是表示室内机组的图;图2(a),表示从天棚里看到的俯视图;图2(b),是侧视图。
图3,是表示壳体内的构成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从下看装饰板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空气过滤器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从后看贮尘容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贮尘容器的旋转机构的图;图9(a),表示非旋转时的状态,图9(b),表示旋转时的状态。
图10,是表示供给侧导管的气流调节器开关机构的图;图10(a),表示气流调节器关闭的情况,图10(b),表示气流调节器打开的情况。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器清扫运转的动作的图;图11(a),表示通常的运转状态;图11(b),表示过滤器卷取时的状态;图11(c),表示过滤器卷回时的状态;图11(d),表示排出尘埃时的状态。
图12,是图2的XII-XII线剖面中,表示罩部构成部分的剖视图;图12(a)表示罩部的关闭状态;图12(b)表示罩部的开启状态。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图;图17(a)是从天棚内所看到的剖断壳主体的部分剖视图;图17(b)是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7的XVIII-XVIII线剖面中,扩大表示吸嘴连接部的扩大剖视图;图18(a)是表示吸入栅的关闭状态;图18(b)是表示吸入栅的开启状态。
图19,是扩大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吸嘴连接部的扩大剖视图;图19(a)是表示盖部件的关闭状态;图19(b)是表示盖部件的开启状态。
图20,是扩大表示图19的XX-XX线剖面中,特别是贯通孔周围部分的扩大剖视图。
图21,是扩大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吸嘴插入部的扩大剖视图;图21(a)是表示盖部件的关闭状态;图21(b)是表示盖部件的开启状态。
图22,是吸嘴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1中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
图24,是图21中的XXIV-XXIV线剖视图。
图25,是一起表示上部罩的销部及下部罩的鼓出部的吸嘴插入部的扩大剖视图。
图26,是下部罩的平面图。
图27,是表示吸尘器延长吸嘴的各种形态的图。
图28,是插入吸尘器延长吸嘴的情况下相当于图24的图。
图29,是将吸尘器延长吸嘴固定到吸尘器吸嘴上情况下的图。
图30,是表示从下方看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立体图。
图31,是室内机组中央的纵剖视图。
图32,是表示室内机组的图;图32(a)是从下方看到的横剖视图;图32(b)及图32(c)是从图32(a)的侧面看到的纵剖视图。
图33,是表示从后看刷驱动器及过滤器导轨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从后看过滤器驱动器和空气过滤器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贮尘容器和空气过滤器的闭锁部件的关系的纵剖视图。
图36,是室内机组中央的纵剖视图。
图37,是表示尘埃搬送机构的主要部位结构的剖视图。
图38,是表示从室内机组下方看到的过滤器清扫运转时的空气流的横剖视图。
图39,是表示从室内机组下方看到的过滤器清扫运转时的空气流的横剖视图。
图40,是表示从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室内机组的下方看到的横剖视图。
图41,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7(a)的图。
图42,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17(a)的图。
图43,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44,是表示吸嘴连接部和导管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图44(a)表示非连接状态;图44(b)表示连接状态。
图45,是表示尘埃捕集箱或者壳主体和导管的连接部分的构造的相当于图44的图。
图4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延长吸嘴的示意构成的图;图46(a)表示单体状态;图46(b)表示连接两个的状态。
-符号说明-
10                空调装置
13                室内机组
23、313           吸入口
26                壳主体(壳体)
27                装饰板(室内侧面板)
27a               开口部
28、101、111      罩部件
28b、101b、111b   罩部(罩)
29、312                  吸入栅
34                       壳体
37、322                  室内热交换器
39、321                  室内风扇
40、330                  空气过滤器
50、350                  除尘机构
60、360                  贮尘容器(尘埃捕集部)
60a                      通气孔
77                       回收导管(尘埃回收路、柔性导管)
78、131、151             吸嘴连接部
79                       弹簧锁(pushrod)
80                       密封部件
90、390                  尘埃捕集箱
95                       吸尘器
95a                      吸嘴
95b                      主体侧卡合部(卡合部)
102                      弹簧部件(回弹装置)
113                      马达(驱动装置)
121                      罩部件
121a                     吸嘴抵接部
121b                     孔部
122                      尘埃罩(罩)
141d                     连通孔
142                      盖部件(罩)
143                      弹簧部件(回弹装置)
152                      阀部
154                      阀体
155                      弹簧部件(回弹装置)
172                      盖部件(罩)
178                      吸嘴引导部(引导部)
178a                        凹部
181                         活塞连接部
181b                        孔部
181d                        抵接部
186                         阀体(阀部)
186a                        突出部
191、191’                  吸尘器延长吸嘴
191a                        顶端部
191b                        基端部
192                         插入部
195                         延长管
196                         窄带部件(吸嘴卡合部)
197                         延长吸嘴侧卡合部(第二吸嘴卡合部)
198                         绳纽插入部(第二插入部)
199                         绳纽部件(环状部件)
201                         吸尘器延长吸嘴
201a                        顶端部
201b                        基端部
310                         壳体
310a                        下表面(室内侧面板)
387                         吸引用导管(尘埃回收路)
400                         吸嘴插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不过是例子,无意于限制本发明的适用物或者用途。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包括为回收从空气过滤器40去除下来的尘埃的尘埃回收构造的空调装置10。该空调装置10中,室内机组13设置于室内空间的天棚中。另外,以下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0的构成,接下来按顺序说明室内机组13以及尘埃回收构造的构成。
<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装置10包括室外机组11和室内机组13。室外机组11中设置有压缩机30、室外热交换器35、膨胀阀36、四通换向阀33及室外风扇12。室内机组13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7及室内风扇39。
所述室外机组11中,压缩机30的喷出侧连接有四通换向阀33的第一阀口P1。压缩机30的吸入侧连接有四通换向阀33的第三阀口P3。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5是由交叉式管片型热交换器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35的一端连接于四通换向阀33的第四阀口P4。室外热交换器35的另一端连接于液态侧关闭阀15。
所述室外风扇12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5的附近。室外热交换器35中,进行由室外风扇12送来的室外空气和在室外热交换器35内流通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35与液态侧关闭阀15之间,设置有开度可变的膨胀阀36。还有,四通换向阀33的第二阀口P2连接于气态侧关闭阀16。
所述四通换向阀33,能够切换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相互连通且第三阀口P3与第四阀口P4相互连通的第一状态(图1中实线表示的状态)、及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相互连通且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相互连通的第二状态(图1中虚线表示的状态)。
该空调装置10中,在四通换向阀33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制热运转,而在四通换向阀33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8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5起蒸发器的作用且室内热交换器37起冷凝器的作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另一方面,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8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35起冷凝器的作用且室内热交换器37起蒸发器的作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室内机组的构成>
如图2所示,所述室内机组13包括具有壳主体26(壳体)和装饰板27的室内壳体34。在壳主体26外,如后所述,设置有用以捕集从壳主体26内的空气过滤器40去除下来的尘埃的尘埃捕集箱90。还有,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室内壳体34内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7、冷凝水盘38、室内风扇39、空气过滤器40、除尘机构50、贮尘容器60及尘埃搬送机构70。
所述壳主体26形成为下侧开放的近似矩形箱体。壳主体2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隔热材17。还有,壳主体26设置为下部穿通天棚板1的开口1a的状态,从天棚里的天花板吊装支撑着。
所述装饰板27形成为矩形板状(参照图6)。装饰板27的平面形状比壳主体26的平面形状大一圈。装饰板27安装为以夹着密封部件19的状态覆盖在壳主体26的下侧,如图3及图5所示。由此,在将装饰板27安装在壳主体26上的状态时,是装饰板27暴露在室内。
如图6所示,装饰板27上形成有一个吸入口22和四个吹出口23。吸入口22形成在装饰板27的中央部且为矩形,嵌入了形成为细缝状的吸入栅29。所述各吹出口23,沿着装饰板27的各边形成为细长的矩形状。并且,各吹出口23上设置有风向调节板23a(参照图3等)。该风向调节板23a,构成为通过旋转自身调节风向(吹出方向)。
还有,也如图2所示,在所述装饰板27上,板的四角形成有三角形状的开口部27a、27a、…。这些开口部27a、27a、…,一般地,在保守点检室内机组13之际,是为了作业员通向天棚里面的。例如,所述开口部27a,是为了调节从天棚里的天花板面吊装支撑壳主体26的吊高之际等作业者进入而利用的。为此,通常所述开口部27a,用能够取下的罩27b覆盖着。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四个开口部27a中的一个开口部27a,放置了从后述的尘埃捕集箱90延伸来的回收导管77(尘埃回收路)的一端。详细地如后文所述,通过这样将回收导管77的一端设置在开口部27a,打开覆盖该开口部27a的罩部28b(覆盖装置、角部罩)从室内侧插入吸尘器95的吸嘴95a(参照图2(b))。在此,从所述尘埃捕集箱90到装饰板27的室内侧为止的路径,对应为回收尘埃的尘埃回收路。另外,该尘埃回收路,还可以包括从后述的贮尘容器60到装饰板27的室内侧为止等,与尘埃回收路相关的所有路径。
所述室内风扇39是所谓的涡旋风扇。如图3及图5所示,室内风扇39配置在壳主体26的中央附近,且位于吸入口22的上侧。室内风扇39包括风扇马达39a和风扇叶39b。风扇马达39a固定在壳主体26的顶板上。风扇叶39b连结于风扇马达39a的旋转轴上。室内风扇39的下侧设置有连通于吸入口22的喇叭口25。在壳主体26内,该喇叭口25将室内热交换器37上游侧的空间分隔为室内风扇39侧和吸入栅29侧。所述室内风扇39构成为通过喇叭口25从下侧吸入空气向四周吹出。
室内热交换器37是由交叉式管片型热交换器构成。室内热交换器37从俯视看形成为口字形,且配置在围绕室内风扇39的周围。室内热交换器37中进行由室内风扇39送来的室内空气(吹出空气)和流动在该室内热交换器37内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所述冷凝水盘38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7的下侧。冷凝水盘38是用来接收在室内热交换器37上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产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盘38中,设置有为排冷凝水的排水泵(省略图示)。冷凝水盘38具有倾向设置有排水泵位置的倾斜度以便聚集冷凝水。
所述空气过滤器40形成为长薄片状,且配置在喇叭口25的下侧(入口侧)。如图7所示,空气过滤器40包括平面看为矩形的过滤器本体41和卷取部42。过滤器本体41形成为覆盖喇叭口25的入口的大小,并是捕捉吸入室内风扇39的室内空气中的尘埃的部分。卷取部42,设置为以与过滤器本体41的一对相对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该过滤器本体41,并是由后述的除尘机构50的第一卷取辊53及第二卷取辊54卷取(参照图3)。还有,过滤器本体41的卷取部42没有连接的各边(以下称为侧边)上,形成有气流调节器用突片43及容器用突片44。所述气流调节器用突片43设置在过滤器本体41的端部,并且,所述容器用突片44设置在整个侧边上。
所述除尘机构50是为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40上的尘埃的机构。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除尘机构50包括刷部件即旋转刷51和过滤器移动机构52。
所述过滤器移动机构52,不仅支撑空气过滤器40在规定位置,还是使空气过滤器40相对于旋转刷51往返运动的机构。过滤器移动机构52包括第一卷取辊53、第二卷取辊54及引导滚筒55。
所述第一卷取辊53及第二卷取辊54,配置在喇叭口25下侧且在其入口的外侧。第一卷取辊53位于图3的右侧(以下称为后方侧),第二卷取辊54位于图3的左侧(以下称为前方侧)。各卷取辊53、54,构成为由图4所示的驱动用马达56驱动进行回转,卷取空气过滤器40的卷取部42以及反卷。由此,空气过滤器40的过滤器本体41向前方侧或后方侧移动。引导滚筒55配置在比第一卷取辊53稍稍靠前侧。该引导滚筒55,构成为从下面支撑空气过滤器40的卷取部42,并且随着空气过滤器40的移动而旋转。
另外,所述喇叭口25的下表面,安装着形成为围绕着所述喇叭口25的入口周围的成为框状的引导部件57(参照图3及图5)。该引导部件57,是用以从上方引导空气过滤器40移动的部件。
所述旋转刷51包括棒状的轴部和轴部周围的由多数刷毛构成的刷部。旋转刷51设置在下面叙述的贮尘容器60的刷用开口62处,并配置在空气过滤器40下侧的前方一侧。所述旋转刷51构成为当过滤器本体41移动时,通过刷部接触该过滤器本体41而去除尘埃。另外,旋转刷51,配置在该旋转刷51与引导部件57之间且夹着空气过滤器40的位置。因此,过滤器本体41确实被按到旋转刷51上,也就能够提高了尘埃的去除效率。
所述贮尘容器60,是临时贮存由旋转刷51去除下来的尘埃的。也如图8所示,贮尘容器60为稍稍细长的矩形容器。贮尘容器60以横过该空气过滤器40的状态配置在空气过滤器40下侧的前方侧(参照图3及图4)。另外,如上所述,贮尘容器60上表面形成的刷用开口62中设置有旋转刷51。
所述贮尘容器60中,前方一侧的面上,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突出形成为圆弧状的圆弧部61。空气过滤器40沿着该圆弧部61折回,卷入第二卷取辊54。还有,沿着贮尘容器60宽度方向的端面(以下称为侧面)和后方一侧的面(以下称为后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连接接下来要叙述的尘埃搬送机构70的软管73、75的导管用开口63。
所述贮尘容器60构成为随着空气过滤器40的移动而旋转。具体地讲,也如图9所示,所述贮尘容器60上设置有贯穿该贮尘容器60长方向的旋转轴65,并设置过滤器作用部64使得上表面的端部突出。
并且,在正常运转时,构成为所述贮尘容器60的后方侧受弹簧66的弹力向上(参照图9(a))。另外,在贮尘容器60后方侧和引导部件57之间设置有密封部(省略图示),如上所述在贮尘容器60的后方侧受弹簧66的弹力向上的状态下遮断该贮尘容器60内部与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
还有,当清扫过滤器时,通过空气过滤器40移动使得该空气过滤器40的容器用突片44接触过滤器作用部64,从而使得贮尘容器60被按下朝下旋转(参照图9(b))。这种状态下,以上所述的密封部开口,过滤器本体41容易通过贮尘容器60与引导部件57之间。如上所述,旋转轴65、过滤器作用部64及弹簧66构成随着空气过滤器40的移动旋转贮尘容器60的旋转机构。
所述尘埃搬送机构70是将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导入贮尘容器60,再从该贮尘容器60将尘埃与空气一起搬送出(排出)壳体26外的机构,如图3及图5所示,包括供给侧导管71及排出侧导管74。也就是说,该尘埃搬送机构70构成为利用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将贮尘容器60的尘埃搬送到壳体外。
所述供给侧导管71及排出侧导管74配置在喇叭口25下侧的空间。供给侧导管71,出口端通过软管73连接于贮尘容器60后表面的导管用开口63。排出侧导管74,由容易变形的软管构成,入口端通过软管75连接于贮尘容器60侧面的导管用开口63。
所述供给侧导管71,构成为其入口侧开口连通于室内风扇39的配置空间,在该开口部设置有能自由开关的气流调节器72。也就是说,供给侧导管71的入口侧开口位于室内风扇39的吹出侧与室内热交换器37之间。如图4及图10所示,该气流调节器72构成为随着空气过滤器40的移动而进行开关。具体地讲,供给侧导管71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安装在气流调节器72的开关盖72a上的开关用控制杆81。该开关用控制杆81,在其中途有旋转轴82,构成为以该旋转轴82为中心能够旋转的形式。开关用控制杆81的另一端,成为从供给侧导管71的上表面开口孔出入的过滤器作用部81a。
也就是说,所述供给侧导管71的入口侧开口,构成为导入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7之前的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的导入口。还有,所述气流调节器72构成开关该尘埃搬送机构70导入口的开关机构。
并且,正常运转时,开关用控制杆81的一端侧(气流调节器72一侧)由弹簧83的弹力而向下,气流调节器72关闭开关盖72a(参照图10(a))。由此,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不流入供给侧导管71。另外,这种状态下,开关用控制杆81的过滤器作用部81a成为从供给侧导管71的上表面开口孔突出的状态。
还有,气流调节器72,在清扫过滤器时,随着空气过滤器40的移动使得空气过滤器40气流调节器用突片43接触过滤器作用部81a,由此该过滤器作用部81a没入供给侧导管71内(参照图10(b))。这种状态下,开关用控制杆81的一端侧向上旋转,打开气流调节器72的开关盖72a。由此,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从气流调节器72流入供给侧导管71,供给贮尘容器60。
所述排出侧导管74的出口端贯穿壳主体26的侧壁,延伸到安装在图2所示的该壳主体26侧面的尘埃捕集箱90为止。也就是说,该排出侧导管74,构成为将贮存在贮尘容器60内的尘埃与来自供给侧导管71的空气一起搬送(排出)到壳体外的尘埃捕集箱90内。在此,所述排出侧导管74的内部构成了本发明的搬送通路76。
所述尘埃捕集箱90,是近似成为长方体的金属部件,如所述图2所示,从平面看(从室内侧看),设置为一部分位于所述装饰板27的外侧。这样,通过将所述尘埃捕集箱90设置在从平面看超出所述装饰板27外侧,不受该装饰板27大小的限制,可以制成为容量大的捕集箱。由此,捕集大量的尘埃就成为可能,还可以减少从尘埃捕集箱90回收尘埃的频度,获得尘埃回收作业上的作业效率的提高。而且,所述尘埃捕集箱90,因为是安装在所述壳主体26的侧面上,就不需要将尘埃捕集箱90支撑到天棚里的工序,也就可以减轻设置时的作业。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尘埃捕集箱90,形成为它的一部分超出装饰板27的范围的大小,但是并不限于此,形成为它的一部分超出所述天棚板1的开口1a的大小范围亦可。
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的后表面(图的右侧)上,形成有与所述排出侧导管74的另一端连接的导管用开口90a(取入口)。还有,所述尘埃捕集箱90,在它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为向天棚里排出通过所述供给侧导管71及排出侧导管74导入该尘埃捕集箱90内的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的排出口90b。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导管用开口90a,在上表面上设置有排出口90b,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后表面以外的面上设置导管用开口90a,在上表面以外的面上设置排出口90b。
在此,所述排出口90b,形成的开口面积比所述导管用开口90a的大,在排出口90b上设置有为防止虫子或垃圾进入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网部件92。还有,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侧面的下部,设置有由透明部件(例如玻璃或丙烯板等)形成的视窗93,在该尘埃捕集箱90内还设置有抗菌剂或防虫剂。另外,还可以是所述尘埃捕集箱90整体或者它的至少一面由透明部件构成,代替视窗93设置门扇,通过打开门扇掌握箱内尘埃贮存量。
还有,所述尘埃捕集箱90上,在与设置有所述导管用开口90a的面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与由能够容易变形的柔性导管构成的回收导管77连接的回收导管用开口90c。另外,这个实施方式中,是在设置有所述导管用开口90a的面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回收导管用开口90c,但是并不只限于此,只要是能够由吸尘器95有效地从尘埃捕集箱90内吸引回收尘埃的位置在任何面上均可。
<尘埃回收构造>
接下来,说明用以回收贮存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中的尘埃的构造。
一端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用开口90c的回收导管77,延伸到装饰板27的角部后,向下弯曲,设置为另一端位于开口部27a内(参照图2)。这个开口部27a中,如图12所示,设置有连接于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的吸嘴连接部78。该吸嘴连接部78,是由具有朝下(室内侧)内径渐渐增大的喇叭部的圆锥台状的筒部件形成,在它的内径最小的上部78a连接固定着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另一方面,从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喇叭状下部78b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95c,连接固定于设置在所述装饰板27的开口部27a的后述的罩部件28的基础部28a上。
所述吸嘴连接部78,构成为在其上部78a或者是下部78b中能够插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顶端部。即,通过将下部78b形成为朝下内径渐渐增大的喇叭状,就能够插入各种各样大小吸嘴95a的该吸嘴95a的顶端部确实抵接在该下部78b上。并且,通过在所述吸嘴连接部78上抵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的状态下使该吸尘器95工作,就可以从通过回收导管77与该吸嘴连接部78内的空间连通的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空间吸引回收尘埃。因此,通过设置所述那样的吸嘴连接部78,与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尺寸无关,能够将该吸嘴95a的顶端部抵接于所述吸嘴连接部78通过该吸嘴连接部78进行吸引回收尘埃。
所述罩部件28,固定于所述装饰板27的开口部27a的内缘部,包括从平面看在几乎中央部分具有凹部28c的基础部28a和覆盖该基础部28a的凹部的罩部28b(覆盖装置、角罩)。所述基础部28a,以使凹部28c的开口部分位于室内侧的形式安装于所述装饰板27。还有,所述基础部28a,在平面看到的几乎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形的孔部28d,在该孔部28d上连接固定了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凸缘部78c。
由此,与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连接的吸嘴连接部78,就设置在了比所述装饰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上方。通过这样将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比装饰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上方,从室内侧就不容易直接看见该吸嘴连接部78,就不会对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产生大的损害。
所述罩部28b,它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基础部28a的凹部28c侧壁上。由此,通过将所述罩部28b的另一端向下旋转,就会如图12(b)所示该罩部28b成为打开状态,使所述吸嘴连接部78暴露于室内侧。另一方面,通过使所述罩部28b的另一端向上转动,如图12(b)所示该罩部28b成为关闭状态,覆盖遮住了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
这样,通过由所述罩部28b覆盖遮住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就可以进一步防止由于该吸嘴连接部78使得从室内侧看室内机组13的美观破坏,也能够防止在尘埃回收以外时从连接于尘埃捕集箱90的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流出尘埃。而且如上所述,通过使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比装饰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上方,就可以由所述罩部28b将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覆盖为与所述装饰板27几乎为同一平面,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该罩部28b关闭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美观度。
固定在所述装饰板27的罩部28b的基础部28a上,设置有与所述罩部28b的另一端能够卡脱的弹簧锁79。这个弹簧锁79,省略详细的说明,构成为在孔部(省略图示)中插入卡合部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再一次按住该卡合部推入,就解除了该卡合状态的一般的构成。另外,所述罩部28b的另一端侧上,对应于所述弹簧锁79,设置有卡合于该弹簧锁79的卡合部28e。
如上所述,通过将所述罩部28b的另一端构成为能够卡合于所述弹簧锁79的形式,通过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推起该罩部28b,解除与该弹簧锁79的卡合容易地使该罩部28b成为打开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所述罩部28b覆盖的吸嘴连接部78暴露于室内侧。
还有,在所述罩部28b的背面(上表面)上,当该罩部28b成为关闭状态下夹在所述吸嘴连接部78和该罩部28b之间,由此,设置有密封该吸嘴连接部78的内部空间的圆筒状密封部件80。该密封部件80,设置为在所述罩部28b关闭的状态下,与从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下部78b向径外方向延伸的凸缘部78抵接的位置。由此,通过设置所述密封部件80,所述罩部28b关闭的状态下,因为确实能够将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内部空间相对于室内空间密闭起来,就能够确实防止尘埃通过该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侧流出。
<过滤器清扫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构成为能够切换进行制冷热运转的正常运转、及进行空气过滤器40的清扫的过滤器清扫运转。
首先,正常运转中,压缩机30、室外风扇12及室内风扇39被驱动。室内机组13中,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2吸入并通过喇叭口25后,从室内风扇39吹出。该吹出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37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被冷却或加热后,从各个吹出口23供给室内。
如图11(a)所示,在所述的正常运转中,空气过滤器40设置在覆盖喇叭口25的规定位置。因此,从吸入口22吸入的室内空气,在流入喇叭口25前通过空气过滤器40,在通过时尘埃被捕捉。还有,供给侧导管71的气流调节器72关闭,从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不会流入供给侧导管71。因此,从室内风扇39吹出的全部空气供给室内热交换器37,所以防止了该室内风扇39的运转效率的降低。
接下来,参照图11(b)至图11(d)说明过滤器清扫运转(过滤器清扫作业)。过滤器清扫运转中,进行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40上的尘埃的除尘动作、及将去除下来的尘埃搬送出壳主体26外的尘埃搬送动作。
首先,过滤器清扫运转中,室内风扇39停止,并且除尘机构50的两台驱动马达56被驱动,进行除尘动作。这种状态下,如图11(b)所示,空气过滤器40被第二卷取辊54卷取而移动。这样,空气过滤器40的容器用突片44接触贮尘容器60的过滤器作用部64,贮尘容器60向下旋转。由此,因为贮尘容器60的后方侧与引导部件57之间开着口,特别是过滤器本体41不影响贮尘容器60通过旋转刷51和引导部件57之间。另外,所述贮尘容器60与供给侧导管71及排出侧导管74,由于分别是由软管73、75连接的,所以不会由于贮尘容器60的旋转动作而折断。
过滤器本体41在通过贮尘容器60与引导部件57之间时,由旋转刷51去除尘埃。去除下来的尘埃贮存在贮尘容器60内。这种状态下,气流调节器72为关闭状态。并且,当过滤器本体41整体都通过了旋转刷51,则各驱动马达56自动反转驱动使得空气过滤器40卷回(参照图11(c))。由此,空气过滤器40由第一卷取辊53卷取。另外,到如上所述的切换驱动马达56的旋转方向为止,由于空气过滤器40的容器用突片44连续接触着过滤器作用部64,所以贮尘容器60为一直向下旋转的状态。
当所述空气过滤器40卷回并返回到规定位置,则空气过滤器40的容器用突片44隔离过滤器作用部64,贮尘容器60向上旋转返回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贮尘容器60的后方侧与引导部件57之间被密封。并且,若空气过滤器40返回到规定位置,室内风扇39再次被驱动,进行尘埃搬送动作。
当所述室内风扇39再次被驱动,空气过滤器40继续被第一卷取辊53卷取。也就是说,图11中,空气过滤器40从规定位置向右方向移动。当空气过滤器40移动,则空气过滤器40的气流调节器用突片43接触供给侧导管71的过滤器作用部81a。这样,如图11(d)所示,旋转供给侧导管71的开关用控制杆81,打开气流调节器72的开关盖72a。另外,这时停止驱动马达56。
打开气流调节器72,室内风扇39的吹出空气的一部分流入供给侧导管71后,供给贮尘容器60内。流入贮尘容器60内的空气,与尘埃一起流向排出侧导管74排出到壳主体26外的尘埃捕集箱90内。这时,在尘埃捕集箱90中只贮存了尘埃,室内风扇38的吹出空气从形成在尘埃捕集箱90上的排出口90b排出到天棚内。在此之际,由于贮尘容器60与引导部件57之间被密封,所以供给贮尘容器60的空气不会从刷用开口62流出。该排出动作进行了规定时间,驱动马达56再次被驱动,空气过滤器40回到规定位置。由此,空气过滤器40的气流调节器用突片43分离开关用控制杆81的过滤器作用部81a关闭气流调节器72。以上结束过滤器清扫运转。
另外,过滤器清扫运转时,驱动马达56的逆转或者停启时刻,也可以根据驱动马达56的旋转数进行计量。还可以通过在规定处配置限位开关,并且将对应该限位开关的撞针(striker)设置在空气过滤器40中,由此计量驱动马达56的停启等的时刻。
还有,在所述过滤器清扫运转中,不是每次都必需进行尘埃搬送动作。例如,还可以是设置检测过滤器清扫运转时贮尘容器60中尘埃贮存量超过规定量的贮存量检测器,只在该检测器检测到贮存量满了时进行尘埃搬送动作。
并且,贮存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由插入设置在装饰板27的角部的吸嘴连接部78的吸尘器95吸嘴95a吸引回收。详细地讲,在回收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之际,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向上推起覆盖在位于所述装饰板27的角的开口部27a上的罩部28b来解除弹簧锁79,使该罩部28b向下转动成打开状态。其后,在所述开口部27a内的吸嘴连接部78内插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顶端部,在使该吸嘴连接部78与该吸嘴95a抵接的状态下使得吸尘器95开始工作。由此,贮存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通过连接到该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用开口90c的回收导管77及吸嘴连接部78由吸尘器95吸引回收。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这个实施方式中,用一端连接着贮存从空气过滤器40去除下来的尘埃的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延伸到装饰板27的角部,连接于了安装在该角部的开口部27a内的,吸尘器95的吸嘴95a插入的吸嘴连接部78,为此,能够由该吸尘器95吸引回收贮存在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
所述吸嘴连接部78,整体是个圆台状的筒部件,它的下部78b是朝下的(室内侧)内径渐大的喇叭状,为此,即便是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尺寸不一样的情况下,在所述下部78b上确实能够抵接上该吸嘴95a的顶端部,也就可以吸引回收尘埃。因此,由所述构成,与吸尘器95的吸嘴95a尺寸无关,都能够由该吸尘器95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通过将所述吸嘴连接部78安装在比所述装饰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上的位置,从室内侧就不容易看到吸嘴连接部78,就可以防止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美观的恶化。再有,通过用基本上与所述装饰板27在一个平面上的罩部28b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可以提高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性,并且能够防止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通过所述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流出。
还有,通过将所述罩部28b的一端构成为能够旋转的方式,而将另一端卡合于设置在罩部件28的基础部28a的弹簧锁79,通过向上推起该罩部28b就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弹簧锁79的卡合解除。因此,例如由吸尘器95的吸嘴95a等就能够容易地打开所述罩部28b,获得尘埃回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再有,因为在所述罩部28b的背面(天花板面一侧)设置有在使该罩部28b处于关闭状态下夹在与吸嘴连接部78之间的,密封该吸嘴连接部78的内部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圆筒状密封部件80,所以确实可以防止尘埃通过该吸嘴连接部78向室内空间流出。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该变形例1,如图13所示,是设置在形成于装饰板27的角部的开口部27a的罩部件101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
具体地讲,所述罩部件101包括:固定于所述开口部27a的内缘部的有底筒状基础部101a和从该基础部101a的内侧覆盖该基础部101a的开口的罩部101b(覆盖装置)。所述基础部101a,设置在所述开口部27a内使得其开口侧位于室内侧,在位于上侧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于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的安装吸嘴连接部78的孔部101c。还有,所述基础部101a的开口缘部,构成为朝内弯曲,该弯曲了的部分构成与所述罩部101b的抵接部位。另外,安装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孔部101c,设置为对应于所述基础部101a的开口,使得插入该开口内的吸尘器95的吸嘴95a能够容易地插入所述吸嘴连接部78内(参照图13(b))。
所述罩部101b,设置为能够在该基础部101a内旋转的方式使得其开关所述基础部101a的开口。详细地说,所述罩部101b的一端部,支撑在所述基础部101a的内面上且能够旋转。还有,所述罩部101b的一端部与所述基础部101a的内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102(回弹装置),由该弹簧部件102回弹所述罩部101b覆盖基础部101a的开口。另外,也是当然的,所述基础部101a的内部形成为足够大,即便是所述罩部101b进行开关动作也不会阻碍所述罩部101b的开关动作。
由此,在尘埃回收之际,通过如图13(b)所示的那样的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等向上推起所述罩部101b,打开该罩部101b,就可以将该吸嘴95a插入所述吸嘴连接部78内。因此,就不需要利用者专门爬到天棚板面附近打开罩部101b,很容易地打开该罩部101b进行尘埃回收作业。
还有,因为所述罩部101b,是由弹簧部件102回弹到关闭方向,所以当吸尘器95的吸嘴95a离开该罩部101b,回弹为堵塞所述基础部101a的开口,确实可以防止尘埃向室内侧流出。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该变形例2,如图14所示,在罩部111b(覆盖装置)构成为能够滑动移动这一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讲,如所述图14所示,罩部件111,固定在位于装饰板27的角的开口部27a的内缘部,包括从平面看中央部分形成有凹部111c的基础部111a、覆盖该基础部111a的凹部111c的室内侧的罩部111b。所述基础部111a,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安装在所述装饰板27上使得凹部111c的开口部分位于室内侧。还有,所述基础部111a上,在位于上侧的底面上形成有安装吸嘴连接部78的孔部111d。再有,所述基础部111a上,在构成凹部111c的侧面上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罩部111b的细缝111e。
所述罩部111b,是由近似平板状的部件形成,一端构成向室内侧弯曲的把手部111f,且另一端插入形成在构成所述基础部111b的凹部111c的侧面的所述细缝111e中。为此,推动所述罩部111b的把手部111f使得该罩部111b进出所述细缝111e,就可以使该罩部111b滑动移动。由此,就可以使该罩部111b进行开关动作,只在尘埃回收时向室内侧露出所述吸嘴连接部78成为可能。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罩部111b的把手部111f,形成为挂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能够打开关闭所述罩部111b的形状。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该变形例3,如图15所示,在所述变形例2中构成为由马达113(驱动装置)滑动移动罩部111b的这一点与变形例2不同。
具体地讲,如所述图15所示,罩部111b的上表面上(天花板侧的面),设置有具有多个齿部的齿条部111g(rack部111g)。并且,装饰板27的天花板侧,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部111g啮合的齿轮112和为驱动该齿轮112旋转的的马达113。由此,所述马达113的旋转,通过所述齿轮112变换齿条部111g的往复运动,能够使所述罩部111b滑动移动。具体地讲,所述图15中,通过使所述马达113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齿条部111g相对于所述齿轮112向右移动所述罩部111b成为打开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所述马达113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齿条部111g相对于所述齿轮112向左移动所述罩部111b成为关闭状态。另外,所述马达113,构成为对应于开关操作进行接通/断开或旋转方向的转换。
由此,利用者不需要专门去打开所述罩部111b,由所述马达113的驱动力就能够打开该罩部111b。
另外,如上所述,因为所述罩部111b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齿条部111g,所以基础部111a的细缝111e形成为该齿条部111g能够通过的高度。还有,所述变形例2中,在所述罩部111b的一端侧设置有把手部111f,但是因为在这个变形例中不需要该把手部,所以所述罩部111b成为平板状。
再有,这个变形例中,在所述那样的罩部111b滑动移动的构成中,是用马达113以及齿轮112驱动该罩部111b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象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它的变形例1那样,在转动罩部的构成中,用马达的驱动力旋转该罩部亦可。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
这个变形例4,如图16所示,将接合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吸嘴抵接部121a(吸嘴连接部)形成在室内侧,并且将防止尘埃流出的罩122(覆盖装置)设置在比吸嘴抵接部121a更靠上游侧这一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讲,如所述图16所示,设置在装饰板27的开口部27a的罩部件121,是形成为内部中空的箱状,在室内侧的面上形成有半球状突出的吸嘴抵接部121a,并且在与该吸嘴抵接部121a相对的面上形成有连接回收导管77的孔部121b。
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因为是相对于各种各样大小及断面形状的吸嘴95a的顶端,形成为在任何位置都能确实抵接的半球状,所以设置有尘埃能够通过的多个贯通孔121c、121c、…。另外,该贯通孔121c,优选的是设置在半球状的吸嘴抵接部121a的突出端部周围。
所述罩部件121内,设置有从内侧覆盖所述孔部121b的尘埃罩122(覆盖装置)。这个尘埃罩12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罩部件121内旋转来切换所述孔部121b的开关状态。还有,所述尘埃罩122,通过弹簧部件123连接于所述罩部件121的内壁面,由该弹簧部件123回弹为关闭所述孔部121b的方向。
通过设置这样构成的尘埃罩122,在所述吸嘴抵接部121a上抵接着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的状态下,启动吸尘器95,由它的吸引力所述尘埃罩122逆着弹簧部件123的回弹力成为打开状态,通过连接于所述罩部件121的孔部121b的回收导管77从尘埃捕集箱90内吸引回收尘埃成为可能(参照图16(b))。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没有吸尘器95的吸引力的情况下,所述尘埃罩122,是由弹簧部件123回弹向关闭所述孔部121b的方向(参照图16(a)),所以,就能够防止尘埃通过该孔部121b向室内空间流出。
通过以上这样的构成,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断面形状及大小不管是什么样的,还有,无论将该吸嘴95a从任何方向接近吸嘴抵接部121a,确实都能够使得该吸嘴95a和吸嘴抵接部121a抵接,由此,就能够由吸尘器95的吸引力确实吸引回收尘埃。而且,在不回收尘埃的情况下,能够由所述尘埃罩122防止尘埃向室内流出,而且在回收尘埃时,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那样罩部不会打开,由吸尘器95的吸引力打开尘埃罩123吸引尘埃,获得尘埃回收作业时作业性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7及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且,本实施方式,如图17及图18所示,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位于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由吸入栅29覆盖连接于该另一端的吸嘴连接部131的室内侧这一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以下说明不同的部分。
也就是说,如所述图17所示,一端连接于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用开口90c的回收导管77,设置为它的另一端位于壳主体26内的吸入口22中。
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上,连接着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吸嘴连接部78具有相同构成的吸嘴连接部131。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连接部131,在从它的下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与装饰板27的吸入口22内周面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插入的吸嘴连接部131,设置在吸入口22内,由吸入栅29覆盖遮掩该吸入口22的室内侧。
所述吸入栅29,只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栅部29a,并且围绕该栅部29a的外周部分形成有罩部29b,由该罩部29b覆盖遮掩着吸嘴连接部131的室内侧。该罩部29b,断面近似成为槽钢状,在它内部设置有为密封所述吸嘴连接部131的内部空间的圆筒状密封部件132。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是将一端连接于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77设置为它的另一端位于吸入口22的形式,所以就能够由覆盖该吸入口22的吸入栅29的罩部29b覆盖遮掩连接于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的吸嘴连接部131的室内侧,可以使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很清洁。而且,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不需要另外设置罩部件28、101、111、121,所以就减少了这部分零件数,获得成本的降低。
还有,通过由所述吸入栅29的罩部29b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131的室内侧,就可以防止尘埃从该吸嘴连接部131流向室内。再有,通过在所述罩部29b中设置为密封吸嘴连接部131的内部空间的密封部件132,确实可以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还有,本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只是在吸入栅29上设置有吸嘴连接部151等的点及该吸嘴连接部151的构成等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在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以下说明不同的部分。
具体地讲,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该实施方式也是一端连接在尘埃捕集箱90的回收导管用开口90c上的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位于壳主体26的吸入口22。并且,连接于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的吸嘴连接部151,如所述图19所示,设置在覆盖所述吸入口22的室内侧的吸入栅29上面。
详细地说,在所述吸入栅29的栅部29a外侧的罩部29b的背面(天花板侧),设置有箱状的罩部件141。在这个罩部件141的侧面上侧,形成有导管用开口141a,连接着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省略图示)。
还有,所述吸入栅29的罩部29b上,对应于所述罩部件141形成有开口部29c。在这个开口部29c内,并排设置有两枚板状的盖部件142、142(覆盖装置),安装在罩部29b的背面使得这些盖部件142、142以开口部29c的相互相对的内缘部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即,所述盖部件142设置为在开口部29c上向上双开的形式。而且,所述盖部件142的转动中心侧和所述罩部件141的内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143,由该弹簧部件143该盖部件142回弹向关闭方向。由此,如所述图19(a)所示在没有插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状态下,可以使所述盖部件142处于关闭状态,从室内侧不容易看到罩部件141的内部,也能够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所述罩部件141的内部,由形成在从断面看为阶梯状的分隔壁141b分隔为连接于所述导管用开口141a的第一空间144和连接于所述开口部29c的第二空间145。即,所述罩部件141,由分隔壁141b将其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所述分隔壁141b上,如图20所示,在从平面看近似中央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41c,且围绕该贯通孔141c设置有四个近似扇形状的连通口141d、141d、…。这个贯通孔141c内,插入了后述的活塞部件150的轴部153,所述连通口141d、141d、…,当尘埃从所述第一空间144向第二空间145移动之际成为通路。
还有,如所述图19所示,在所述分隔壁141b的第二空间145侧,收纳了后述的活塞部件150的吸嘴连接部151且设置有当该吸嘴连接部151滑动移动之际起引导作用的引导部146。该引导部146,是由形成在从断面看为阶梯状的所述分隔壁141b的一部分和与该一部分相对设置的立壁部构成。通过设置这个引导部146,就可以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也就是活塞部件150顺利地上下动。
所述活塞部件150包括:吸尘器95的吸嘴95a抵接的吸嘴连接部151和在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侧与该吸嘴连接部151一体形成的阀部152。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一样,形成为向室内侧突出的半球形,在其突出端部设置有孔部151a。由此,即便是断面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吸尘器95的吸嘴95a,也确实能够抵接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就可以通过孔部151a吸引回收尘埃。
另外,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内部形成为空洞,并且在它的基端侧(上侧),对应于形成在所述分隔壁141b的连通口141d、141d、…形成有基本和连通口141d、141d、…同样形状(近似扇形)的贯通口151b、151b、…。详细的如后所述,通过该贯通口151b、151b、…及连通口141d、141d、...,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回收导管77成为连通状态。还有,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基端侧,围绕所述贯通口151b、151b、…向上方延伸地形成有连接壁部151c。通过设置该连接壁部151c,就可以在其内侧形成尘埃的联络通路,也就确实可以在所述贯通口151b、151b、…内引导尘埃。
所述阀部152包括:插入在形成于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基端侧(上侧)向上延伸的所述罩部件141的分隔壁141b上的贯通孔141c内的轴部153和与该轴部153的顶端部一体形成的、隔着该分隔壁141b设置在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相反一侧的平板状阀体154。这个阀体154,形成为覆盖形成在所述分隔壁141b上的连通口141d、141d、…大小的,设置为从第一空间144一侧覆盖该分隔壁141b的连通口141d、141d、…。
由此,所述阀部152,通过所述轴部153在所述分隔壁141b的贯通孔141c内的移动,所述阀体154相对于该分隔壁141b在第一空间144内上下动,为此,当该阀体154紧挨着分隔壁141b的情况(在室内侧的最下点的情况)下能使所述连通口141d、141d…成关闭状态,而当该阀体154比这个位置高的情况下能使所述连通口141d、141d…成打开状态。即,只要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按在位于所述罩部件141的第二空间145内的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上而使该吸嘴连接部151向上位移,则所述阀部152的阀体154与轴部153一起向上移动,就可以使形成在分隔壁141b中的连通口141d、141d、…成为打开状态。
还有,如上所述,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基端侧,设置有围绕着形成在该吸嘴连接部151上的贯通口151b、151b、…且向上方延伸的连接壁部151c,所以当吸嘴连接部151向上位移,则如所述图19(b)所示连接壁部151c抵接分隔壁141b的下表面,由该连接壁部151c内的联络通路确实可以连通形成在分隔壁141b内的连通口141d、141d、…和形成在吸嘴连接部151的贯通口151b、151b、…。
如上所述,若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向上位移,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通过形成在该吸嘴连接部151的贯通口151b、151b、…、形成在分隔壁141b的连通口141d、141d、…、罩部件141内的第一空间144及回收导管77与尘埃捕集箱90内部连通。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吸尘器95工作,由该吸尘器95的吸引力,贮存在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通过回收导管77、罩部件141的第一空间144、分隔壁141b的连通口141d、141d、…、吸嘴连接部151被吸尘器95的吸嘴95a吸引。
在此,所述阀部152上,设置有围绕所述轴部153外围的弹簧部件155。这个弹簧部件155,夹在所述分隔壁141b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基端部之间,构成为向下回弹该吸嘴连接部151。即,通过设置所述弹簧部件155,在不从下对吸嘴连接部151作用力的状态下,使该吸嘴连接部151处于最下点,即使阀部152的阀体154处于最下点,可以成为由该阀体154覆盖形成在所述分隔壁141b上的连通口141d、141d、…的状态。
另外,所述图19的例中,连接于回收导管77的导管用开口141a是设置为朝着吸入栅29的栅部29a侧开口的,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为朝着所述图19的纸面方向开口。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上,根据这个实施方式,伴随着吸嘴连接部151的上下动,使得连通该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和回收导管77的内部的连通口141d、141d、…的阀体154上下动,所以通过在该吸嘴连接部151上顶上吸尘器95的吸嘴95a,就可以通过回收导管77回收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并且,当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位于下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阀体154关闭了连通口141d、141d、…,就可以防止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通过吸嘴连接部151流向室内。
还有,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一般是由弹簧部件155回弹到下方,所以,只在该吸嘴连接部151上顶上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情况下使得吸嘴连接部151及阀体154向上移动通过所述连通口141d、141d、…回收尘埃,并且,在此以外的情况下,确实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及阀体154处在下方位置,确实由该阀体154关闭所述连通口141d、141d、…。因此,在没有进行尘埃回收作业时,确实可以防止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流向室内。
还有,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室内侧,由设置为基本与吸入栅29为同一面的盖部件142所覆盖,所以就可以提高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美观度。再有,所述盖部件142为两开式,由弹簧部件143回弹为关闭状态,所以只在插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情况下打开,在此以外的情况下确实能够成为关闭状态。因此,从室内侧不容易看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也就更确实可以防止室内机组13的室内侧的外观被损坏。还有,通过设置所述盖部件142,更确实地防止了尘埃流向室内。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1至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还有,本实施方式,如图21所示,只是在罩部件171的上部罩176和下部罩177能够旋转的构成这一点及吸嘴连接部181的构成等与所述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以下说明不同的部分。
具体地讲,连接于所述回收导管77的吸嘴插入部170,设置在所述所述吸入栅29的缝隙部29a的外侧。所述吸嘴插入部170,如图21所示,包括设置在所述吸入栅29的天花板侧的箱状罩部件171。这个罩部件171,是形成为长方体上部罩176和形成为向下开口的箱状的下部罩177上下连接而成的,所以该上部罩176内形成有第一空间174,该下部罩177内形成有第二空间175。
还有,所述上部罩176,相对于下部罩177连接为能够旋转的形式。具体地讲,所述上部罩176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并且,所述下部罩177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能够卡合在所述开口176a的边缘部的卡合部177a,构成为所述开口176a的边缘部卡合于该卡合部177a的状态下所述上部罩176能够相对于下部罩177旋转。即,所述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包括:对应于所述上部罩176开口176a从该下部罩177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圆筒状本体部177b和设置为在它的突出端侧沿径向向外鼓出的鼓出部177c。如图21所示,这个鼓出部177c和所述下部罩177的上表面之间,通过夹着形成在所述上部罩176的下表面的所述开口176a的边缘部,就能够使得该上部罩176相对于下部罩177卡合为能够旋转的形式。另外,没有特别图示,所述上部罩176,因为在宽度方向(图21的纸面方向)分割,所以在所述下部罩177上安装上部罩176之际,只要夹入所述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进行组合即可。
所述上部罩176的侧面之一,形成为越向上越靠外的倾斜状。该侧面上,形成有朝斜下方开口的作为连通口的导管用开口176b,这个导管用开口176b上可插卸地连接着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另外,这个回收导管77和导管用开口176b的连接部分,具有与后述的图44及图45同样的构成。所述导管用开口176b,由阀体186从上部罩176内侧覆盖。该阀体186,它的上端部(上部)由所述上部罩176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设置有从该上端部向所述上部罩176内突出的突出部186a。详细的如后所述,所述突出部186a抵接活塞部件180的一部分,所述阀体186,构成为由该活塞部件180的上下动而开关。
所述吸入栅29上,对应于所述下部罩177形成有开口部29c。这个开口部29c内,并排设置有两块板状盖部件172、172(覆盖装置),这些盖部件172、172以开口部29c的相互相对的内缘部为中心安装在吸入栅29的背面且能向上旋转。即,所述盖部件172,以向上方两开的方式设置在开口部29c上。再有,所述盖部件172的旋转中心侧和所述下部盖177的内面之间,设置有弹簧部件173,由这个弹簧部件173该盖部件172被回弹为关闭方向。由此,在如所述图21(a)所示的没有插入吸尘器的吸嘴95a的状态下,可以使所述盖部件172保持关闭状态,使得从室内侧不容易看到吸嘴插入部170的内部,并且还可以防止尘埃流向室内。
还有,在所述盖部件172、172的室内侧的面上,实施了UV涂饰。具体地讲,将能由紫外线而硬化的涂料涂饰在所述盖部件172、172的室内侧的面上,通过照射紫外线固化涂料。由此,就可以实现不易损伤和弄脏的表面。因此,如图21(b)所示,就可以防止在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从室内侧打开所述盖部件172的情况下,在该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面上划伤或弄脏,良好地保持该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外观。
所述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的圆筒状本体部177b的内侧,构成插入后述的活塞部件180的吸嘴连接部181的插入孔177d。即,所述卡合部177a的本体部177b,起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滑动移动之际的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即活塞部件180顺利地上下动。
所述活塞部件180包括:吸尘器95的吸嘴95a抵接的吸嘴连接部181和在该吸嘴连接部181的上侧与该吸嘴连接部181一体形成的轴部182。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形成为向室内侧突出的半球状,并且它的上侧由平板部181a覆盖。该吸嘴连接部181的突出端部上设置有孔部181b。由此,即便是断面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吸尘器的吸嘴95a,也确实能够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抵接,通过所述孔部181b吸引回收尘埃。
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内部成为空洞,并且如图22所示,它的基端侧(图中的上侧)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181c。这个开口部181c,形成为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半球状部分的基端侧经过平板部181a的一部分,向斜上方开口。并且,在这个开口部181c的左右,设置有从所述平板部181a向斜上方延伸的抵接部181d。这个抵接部181d,形成为抵接形成在从罩内侧覆盖所述上部罩176的导管用开口176b的阀体186上的突出部186a。即,所述阀体186的突出部186a,因为设置在该阀体186的宽方向两端部并且形成为向上弯曲,所以构成为若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升,则由该吸嘴连接部181的抵接部181d向上顶。由此,如图21(b)所示,能够使所述阀体186成为打开状态。
所述轴部182,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平板部181a上一体形成为向上延伸的状态。该轴部182的上端部,位于形成在所述上部罩176的上表面的内侧的圆筒状引导部176c内,由此,可以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更顺利地沿上下方向移动。还有,所述轴部182的外周侧上,设置有弹簧部件185使得该弹簧部件185夹入所述引导部176c的下端部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平板部181a之间。这个弹簧部件185,构成为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回弹到下方(最下点),并且由吸尘器的吸嘴95a从下方顶起该吸嘴连接部181的情况下,允许该吸嘴连接部181向上方移动。另外,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构成为在由所述弹簧部件185回弹到下方的状态下,平板部181a的外周部抵接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的鼓出部177c。
因此,通过以上的构成,用吸尘器的吸嘴95a从下向上顶起所述吸嘴连接部181,该吸嘴连接部181抗拒着弹簧部件185的回弹力上升,形成在该吸嘴连接部181上的开口部181c整体向着上部罩176内的第一空间174开口。还有,伴随着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上升,设置在该吸嘴连接部181的开口部181c左右的抵接部181d,从罩内侧顶起覆盖上部罩176的导管用开口176b的阀体186的突出部186a,由此,使得该阀体186成为打开状态。这样,通过所述导管用开口176b回收导管77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内部空间连通。
即,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向上位移,该吸嘴连接部181的内部空间通过形成在该吸嘴连接部181上的开口部181c、上部罩176内的的第一空间174及回收导管77与尘埃捕集箱90连通。这种状态下,使吸尘器工作的话,由该吸尘器的吸引力,贮存在所述尘埃捕集箱90内的尘埃通过回收导管77、罩部件171的第一空间174及吸嘴连接部181被吸尘器的吸嘴95a吸引。
另一方面,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没有被吸尘器的吸嘴95a顶起的状态下,该吸嘴连接部181,由所述弹簧部件185回弹到下方,所以如图21(a)所示,导管用开口176b的阀体186,不被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抵接部181d顶起,使得该导管用开口176b成为关闭状态。由此,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和回收导管77成为非导通状态,就可以防止尘埃向室内飞散。
还有,所述下部罩177的内部侧面及上表面上,设置有确实能够将吸尘器95的吸嘴95a抵接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的吸嘴引导部178。这个吸嘴引导部178,是跨过所述下部罩177的内部的侧面和顶面的板状部件,在长方体的下部罩177的顶面各边上,各设置有两个。
更详细地说,如图23及图24所示,所述吸嘴引导部178,是向上突起长度变长的肋状部件,围绕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从所述下部罩177的各侧面的内面向内各设置有两个。这样,通过用肋状部件构成所述吸嘴引导部178,就可以用少量的材料构成引导部,也就可以获得吸入栅29的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还有,通过使得所述吸嘴引导部178形成为越向上越长,就确实可以使吸尘器的吸嘴95a对接上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
还有,所述吸嘴引导部178上,如图21及图23所示,形成有当所述盖部件172成为打开状态时能够收纳该盖部件172的凹部178a。通过设置这个凹部178a,在用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部打开所述盖部件172之际,该盖部件172收纳在所述凹部178a内,也就防止了该盖部件172在将吸嘴95a插入之际成为障碍。
再有,所述凹部178a,因为是构成为当所述盖部件172在收纳状态下该盖部件172成为插入所述吸嘴95a之际的引导的一部分,所以将该吸嘴95a能够更顺利地插入,确实能够将该吸嘴95a对接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另外,也是当然的,所述凹部178a,只设置在当盖部件172打开时接触的吸嘴引导部178上(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相对的四个吸嘴引导部178上)。
再有,如图25及图26所示,所述吸嘴插入部170的下部罩177的鼓出部177c,形成为在周方向规定的角度范围外径变大。即,所述鼓出部177c,是由外径大的大径部177e和外径小的小径部177f形成(参照图26)。另一方面,上部罩176的底面内侧上设置有销部176d,在上部罩176与下部罩177组合的状态下使得该销部176d位于从该上部罩176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比所述鼓出部177c的大径部177e靠内侧且比小径部177f靠外侧。由此,上部罩176相对于下部罩177旋转时,该上部罩176的销部176d抵接下部罩177的小径部177f和大径部177e的高差部分,限制该上部罩176的旋转(参照图26)。即,当所述上部罩176的销部176d位于构成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的鼓出部177c的小径部177f的外周侧的情况下,所述上部罩176的旋转得到允许,而当所述销部176d抵接构成下部罩177的卡合部177a的鼓出部177c的小径部177f和大径部177e的高差部分,则所述上部罩176的旋转受到限制。
通过以上所述那样的构成,可以使所述吸嘴插入部170的上部罩176不旋转过规定角度以上,由此,就可以防止连接于该上部罩176的回收导管77成为弯曲的状态。即所述吸嘴插入部170,设置在吸入栅29上,所以由于该吸嘴插入部170的上部罩176的旋转角度关闭该吸入栅29,就有可能以折叠的状态收纳连接于该上部罩176的回收导管77。这样,所述回收导管77内的空气以及尘埃流会受到大的阻碍,并且有可能损伤该回收导管77。对此,通过使所述上部罩176的旋转范围调整到即便是关闭所述吸入栅29也不会折叠所述回收导管77的范围,就能够防止该回收导管77成为曲折状态。
另外,所述图25的构成的情况,由于所述吸嘴插入部170设置在吸入栅29的销部29d附近,所述上部罩176的旋转范围,设定在以上部罩176的导管用开口176b最接近设置有该销部29d的吸入栅29的一边的位置为中心的除去从60度到-60度(合计120度)的范围中。即,所述上部罩176,能够在设置有吸入栅29销部29d的边相反一侧的180度加上这个范围向两方向各增加30度的范围内旋转。这样,通过使该上部罩176构成为在180度以上的范围内能够旋转,由于该上部罩176的角度位置,可以将连接于该上部罩176的回收导管77推入壳体26内,在不会妨碍该回收导管77的情况下容易地关闭所述吸入栅29。
在此,所述图21及图25的例中,所述上部罩176,相对于下部罩177,是处于回收导管77位于吸入栅29的栅部29a上方的角度位置,但是在实际的空调装置内,所述上部罩176,设定在所述回收导管77沿着所述图21及图25的纸面方向延伸的角度位置。
-吸尘器延长吸嘴-
接下来,基于图27至图29说明安装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顶端,抵接所述构成的吸嘴连接部181的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构成。这个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当在设置于天棚内的室内机组13的吸嘴连接部181上按上吸嘴95a之际,有必要举起吸尘器本身,或者是根据吸尘器的种类有可能吸嘴95a具有无法插入所述开口部29c内的大小,为此,使用了作为连接于所述吸尘器95的吸嘴95a顶端的延长部件。
具体地讲,如图27所示,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基端部的一端部191b形成为越向前越细的喇叭状,并且顶端部的另一端部191a形成为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不会形成过大的间隙接触的大小。详细地说,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191a,如图28所示,使该吸嘴95a插入吸嘴插入部170的第一空间174内向上顶起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状态下,外周部与吸嘴引导部178抵接,且形成为开口部分与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连通那样的大小。即,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它的顶端部191a,在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向上顶起且外周部与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而设置的吸嘴引导部178抵接的状态下,形成为所述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从平面上看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重叠。
由此,只要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推碰到吸嘴连接部181上,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确实与该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连通,就可以通过该孔部181b确实且有效地吸引尘埃。
还有,通过将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基端部191b侧制成喇叭状,对于任何大小的吸尘器的吸嘴95a都可以对接。
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如所述图27(b)所示,顶端部191a’还可以形成为近似“<”字形。通过这样使顶端部191a’弯曲,就可以不是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正下方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推碰上该吸嘴连接部181,所以在进行吸引回收尘埃之际作业者可以用轻松的姿势进行作业,获得尘埃回收作业的效率的提高。
还有,如图27(c)所示,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还可以构成为它的顶端部可以连接于其他延长管195。通过这样做,可以更进一步延长吸嘴的顶端,所以就可以更确实地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推碰上吸嘴的顶端。而且,如所述图27(c)所示,通过使所述延长管195弯曲成近似“<”字形,与所述图27(b)的情况一样,没有必要从正下方进行回收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构成为在从吸尘器的吸嘴95a上取下的状态下,由窄带部件196(吸嘴卡合部)固定在该吸嘴95a上。详细地说,在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外周面上,在轴线方向上相隔规定距离设置两个近似槽钢断面突出的插入部192,分别在该插入部192内插入窄带部件196。这个窄带部件196构成为在长向两端设置有面扣(面fastener),端部之间可以相互卡合。还有,所述窄带部件196,如图29所示,形成为吸尘器吸嘴95a并列于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状态下能够一起固定的长度。还有,所述窄带部件196,除了插入所述插入部192部分以外,都形成为比该插入部192内部尺寸宽的。由此,就可以防止所述窄带部件196的脱落,也就防止了该窄带部件196的丢失。
还有,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及吸尘器吸嘴95a上,各自上设置有相互能够卡合的延长吸嘴侧卡合部197(第二吸嘴卡合部)及本体侧卡合部95b(卡合部)。这些卡合部197、95b,例如由面扣构成,形成为相互能够卡合的大小。并且,所述卡合部197、95b,用于由所述窄带部件196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固定在吸嘴95a上之际的临时固定用。因此,设置在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上的延长吸嘴侧卡合部197,设置在与所述插入部192近似成180度的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上。这样,通过在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及吸尘器95的吸嘴95a上设置临时用卡合部197、95b,就能够容易且确实地由所述窄带部件196固定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和吸尘器95的吸嘴95a。
再有,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上,设置有一部分插入绳纽插入部198(第二插入部)的,结成环状的绳纽部件199(环状部件)。通过设置这个环状的绳纽部件199,例如就可以在墙壁(天花板)的突起部等吊装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保管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变得容易。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绳纽部件199形成为了环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环状部件。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因为是将设置在罩部件171上的导管用开口176b构成为:从位于该罩部件171的内部的吸嘴连接部181侧覆盖它的阀体186,并使该阀体186向吸嘴连接部181侧开,所以,即便是尘埃贮存在所述导管用开口176b的上流侧,也确实能够打开阀体186。因此,通过所述导管用开口176就能够确实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所述阀体186,构成为通过在设置于它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突出部186a上,抵接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抵接部181d进行开关,为此,通过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按上吸尘器的吸嘴,就可以使所述阀体186开关,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从室内侧吸引回收尘埃的作业。
还有,通过以围绕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周围的形式设置吸嘴引导部178,就可以使吸尘器的吸嘴确实位于该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c,由该吸嘴确实且有效地吸引回收尘埃。特别是,所述吸嘴引导部178中,因为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室内侧的盖部件172在打开状态时所处的位置部分形成有凹部178a,所以就防止了所述盖部件172成为吸尘器的吸嘴插入的障碍,该盖部件172作为引导的一部分,确实可以将吸尘器的吸嘴按到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
还有,通过在所述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面上实施UV涂饰,在用吸尘器的吸嘴从室内侧打开该盖部件172的情况下,就能够防止该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面被划伤或弄脏,也就可以防止该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外观被损伤。
还有,通过将安装在吸尘器的吸嘴95a的顶端的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基端部191b侧制成顶端细的喇叭状,对于任何种类的吸尘器的吸嘴95a都能够按上。
再有,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顶端部191a,因为构成为在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向上方顶起的状态下且外周部抵接所述吸嘴引导部178的状态下,从平面看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重叠,所以确实可以连通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内部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也就确实可以由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吸引回收尘埃。
还有,通过将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191’的顶端部191a’弯曲,或者是在顶端部191a上安装弯曲了的延长管195,即便是不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正下方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推碰上该吸嘴连接部181上,也可以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上对接上吸尘器延长吸嘴191,获得尘埃回收作业的效率的提高。
还有,因为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上,设置有在从吸尘器的吸嘴95a上取下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状态下将其固定于该吸嘴95a上的窄带部件196,所以防止了该窄带部件196的丢失。再有,在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为插入窄带部件196的插入部192,而该窄带部件196没有插入插入部192的部分比该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宽,所以就可以防止所述窄带部件196脱落,防止该窄带部件196丢失。
再有,通过在吸尘器吸嘴95a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本体侧卡合部95b,而且在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对应于本体侧卡合部95b的延长吸嘴侧卡合部197,所以可以由所述窄带部件196将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固定在吸嘴95a上之前进行临时固定,所以就能够确实地由所述窄带部件196将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固定于吸尘器95的吸嘴95a上。
还有,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191上,设置有绳纽插入部198,在该绳纽插入部198中插入绳纽部件199,通过使这个绳纽部件199成为环状,只要将该绳纽部件199悬挂到墙壁等的突起部分上,保管该吸尘器延长吸嘴191变得容易。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0至图39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并且,本实施方式,如图30所示,是以所谓吊装于天花板型的室内机组为对象的,与埋入天棚板内型的室内机组为对象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在这一点上构成不同。
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包括扁平的近似长方体的壳体310。这个壳体310,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下。所述壳体310的下表面310a的中央,设置有吸入栅312,在这个吸入栅312上形成有吸入口313。所述壳体310的前表面310b的中央,形成有吹出口314。还有,所述壳体310的下表面310a上,在从前表面310b一侧看到的右端部设置有吸嘴插入部400。
如图31及图32所示,在所述壳体310内设置有:室内风扇321、室内热交换器322、冷凝水盘323、空气过滤器330、过滤器驱动器340、除尘机构350、贮尘容器360、尘埃搬送机构380及尘埃捕集箱390。还有,所述壳体310内,分隔为连通所述吸入口313的吸入空间310d和连通于所述吹出口314的吹出空间310c。
所述室内风扇321,是所谓的希洛可风扇(sirocco风扇),设置在吸入口313的上方。所述室内风扇321,吸入侧连通着所述吸入空间310d,吹出侧连通着所述吹出空间310c。另外,没有特别图示,所述室内风扇321还包括风扇马达和风扇叶。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22,是交叉型管片型热交换器,设置在吹出空间310c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22,构成为在所述室内风扇321的吹出侧,相对于从该室内风扇321吹出的空气流方向倾斜设置的,由该室内风扇321送出的室内空气(吹出空气)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22内流通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冷凝水盘323,设置在吹出空间310c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22的下面。所述冷凝水盘323,是为了接收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322的制冷剂和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之际该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生成的冷凝水的。
也如图33至图36所示,所述贮尘容器360,设置在吸入空间310d的紧靠吸入口313的上方。所述贮尘容器360,形成为细长的长方体,设置为沿着壳体310的宽方向(图32(a)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贮尘容器36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刷用开口363(参照图35)。这些刷用开口363,形成为沿着所述贮尘容器360的长方向延伸的细长矩形状态,沿着贮尘容器360的长方向设置。
所述除尘机构350,是为了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330上的尘埃的,包括两组旋转刷351及非旋转刷352和刷驱动器353。
如所述图35所示,所述旋转刷351及非旋转刷352,设置在贮尘容器360的各刷用开口363。所述旋转刷351包括:轴部351a和设置在轴部351a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上的刷部351b。所述非旋转刷352包括:本体部352a、刷部352b和弹簧部352c。
还有,所述旋转刷351,构成为由刷驱动器353驱动进行可逆旋转。即,所述刷驱动器353,如所述图33所示,包括刷驱动马达354和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355及从动齿轮356。所述驱动齿轮355,连接在所述刷驱动马达354的驱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356,连接在各旋转刷351的轴部351a上。
通过以上的构成,通过由所述刷驱动器353旋转所述旋转刷351,使得该旋转刷351及非旋转刷352的刷部351b、352b相互接触,从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去除尘埃。从该旋转刷351去除下来的尘埃贮留在贮尘容器360内。
也如所述图3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组空气过滤器330。各空气过滤器330,包括形成为矩形框状的过滤器本体331。该过滤器本体331的框内,由纵肋332及横肋333分隔成格子状,在每个分隔区域上蒙上薄膜状的网格部件335。
所述过滤器本体331上,横方向(横肋333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安装了齿条(rack)334。这些齿条334,设置为沿着过滤器本体331的大致纵方向(纵肋332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齿条334,构成为与后述的过滤器驱动器340的从动齿轮343啮合。还有,所述过滤器本体331,在纵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闭锁部件336。这个闭锁部件336,设置在过滤器本体331的大致横方向的整体上。所述闭锁部件336,形成为例如树脂制的薄膜状,构成为与所述网格部件335不同的不通气的结构。详细的在后所述,所述闭锁部件336,是为了闭锁贮尘容器360的刷用开口363的。
还有,所述过滤器驱动器340,是为了滑动移动空气过滤器330的,包括过滤器驱动马达341、驱动齿轮342、四个从动齿轮343和过滤器设置台345。所述驱动齿轮342,与过滤器驱动马达341的驱动轴连接,且与所述四个从动齿轮343中的一个啮合。所述四个从动齿轮343,各自安装为对应于安装在各空气过滤器330上的所述齿条334而设置。还有,所述四个从动齿轮343,构成为由一条从动轴344连接,通过该从动轴344一起旋转。
如所述图33所示,所述过滤器设置台345,是形成有横向排列的两个开口的矩形框,以从贮尘容器360的侧面上端突出的形式与该贮尘容器360一体形成。所述过滤器设置台345的各开口,对应于旋转刷351及非旋转刷352的长方向长度而形成。还有,所述过滤器设置台34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个中央引导轨道346和两个端部引导轨道347。这些引导轨道346、347,如图34所示,构成为能够插入空气过滤器330的端部,由此,在该空气过滤器330滑动移动之际起到引导作用。
如所述图35所示,所述贮尘容器360中,由空气过滤器330的闭锁部件336覆盖旋转刷351及非旋转刷352且能够闭锁刷用开口363。还有,如所述图36所示,若由过滤器驱动器340滑动移动空气过滤器330,则该空气过滤器330的网格部件335与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接触去除网格部件335上的尘埃。
所述图32、图33、图34及图37所示,所述尘埃搬送机构380包括:阻尼箱381(damper箱381)、导入用导管386、吸引用导管387、搬送用导管388和连接导管389。
所述导入用导管386,一端连通于吹出空间310c,另一端连接于阻尼箱381。所述连接导管389,一端连接于阻尼箱381,另一端连接于贮尘容器360的一端。这个贮尘容器360的另一端上连接着搬送用导管388的一端,该搬送用导管388的另一端连接于尘埃捕集箱390。这个尘埃捕集箱390,比所述贮尘容器360的容积大,设置有排气口391。另外,没有特别图示,所述排出口391上设置有过滤器。
所述吸引用导管387,一端连接于连接导管389的中间,另一端连接于吸嘴插入部400。另外,这个吸嘴插入部400的构成,与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一样,省略说明。
如图37所示,在所述阻尼箱381内,在该阻尼箱381和连接导管389的连通部设置有阻尼器382。还有,所述尘埃搬送机构380包括驱动所述阻尼器382开关的阻尼器驱动马达383和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384及从动齿轮385。这个驱动齿轮384,连接于所述阻尼驱动马达383的驱动轴,所述从动齿轮385,连接于阻尼器382的旋转轴。由所述构成,若所述阻尼驱动马达383旋转,这个旋转传递给阻尼器382的旋转轴,转换该阻尼器382的打开状态(参照图37(a))和关闭状态(参照同图(b))。
<过滤器的清扫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也是构成为能够切换进行制冷热运转的正常运转、及进行空气过滤器330的清扫的过滤器清扫运转。
首先,正常运转中,空气过滤器330在图35所示的状态停止。由此,贮尘容器360的刷用开口363由空气过滤器330的闭锁部件336闭锁。还有,阻尼箱381的阻尼器382被关闭。因此,室内风扇321的吹出空气不会通过阻尼箱381导入贮尘容器360。还有,所述贮尘容器360内贮留的尘埃也不会从刷用开口363流出。
接下来,过滤器清扫运转中,转换“过滤器清扫运转”、“刷清扫动作”、“尘埃搬送动作”和“尘埃排出动作”。
首先,“过滤器清扫运转”中,在停止室内风扇39的状态下,滑动移动空气过滤器330。由此,所述空气过滤器330的网格部件335与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接触,从该网格部件335上去除尘埃。
“刷清扫动作”中,在停止室内风扇39的状态下,通过使旋转刷351旋转而使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接触非旋转刷352的刷部352b,去除附着在该旋转刷351上的尘埃。即,使所述旋转刷351沿着所述图35的状态顺时针旋转规定角度后,在使其逆时针旋转,由相对于该旋转方向倾斜的所述非旋转刷352的刷部352b扫去捕捉在所述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上的尘埃。这时,通过所述旋转刷351与非旋转刷352接触,该非旋转刷352被向外推,由弹簧部352c向旋转刷351一侧回弹。由此,刷351、352之间不分离,可以用适当的压力将所述非旋转刷352按到所述旋转刷351上,确实可以去除捕捉到该旋转刷351上的尘埃。
通过所述那样在所述非旋转刷352上捕捉到尘埃后,再次使所述旋转刷35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就可以扫去捕捉到该非旋转刷352的刷部352b上的尘埃。即,所述旋转刷351的旋转方向,因为与所述非旋转刷352的刷部352b的刷毛排列方向相同,就可以由所述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去除捕捉到该刷部352b上的尘埃。
由所述的“刷清扫动作”,捕捉在旋转刷351的刷部351b上的尘埃贮留到了贮尘容器360内。
“尘埃搬送动作”中,空气过滤器330在图35所示的状态下被停止。还有,阻尼箱381的阻尼器382成为打开状态(图37(a)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驱动室内风扇321。这样,如图38的箭头所示,室内风扇321的吹出空气,从吹出空间310c通过导入用导管386被导入阻尼箱381,其后,通过连接导管389导向贮尘容器360。由此,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与空气一起通过搬送用导管388被搬送到尘埃捕集箱390。由此,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贮留到尘埃捕集箱390内。另一方面,流入了尘埃捕集箱390从排气口391排出。在这个“尘埃搬送动作”中也是,因为贮尘容器360的刷用开口363被空气过滤器330的闭锁部件336闭锁(参照图35),所以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不会从刷用开口363流出。
“尘埃排出动作”中,与所述“尘埃搬送动作”一样,空气过滤器330在图35所示的状态下被停止。还有,阻尼箱381的阻尼器382成为关闭状态(图37(b)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利用者将吸尘器的管子插入吸嘴插入部400。这样,如图39的箭头所示,尘埃捕集箱390内的尘埃按顺序通过搬送用导管388、贮尘容器360及吸引用导管387吸入吸尘器。在此之际,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也被吸入了吸尘器。在这个“尘埃排出动作”中也是,因为贮尘容器360的刷用开口363被空气过滤器330的闭锁部件336闭锁(参照图35),所以通过贮尘容器360的尘埃或者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不会从刷用开口363流出。
另外,作为所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还可以是图40所示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省略尘埃捕集箱390,可以将搬送用导管388a连通到屋外。这种情况下,“尘埃搬送动作”中,贮尘容器360内的尘埃与空气一起直接被搬送到屋外排出。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省掉利用者排出尘埃的劳动。另外,也是当然的,本变形例中不要吸嘴插入部。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谓的吊装于天花板上的室内机组中,通过构成为所述那样的结构,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330上的尘埃捕集到尘埃捕集箱390内,并且可以由吸尘器吸嘴从吸嘴插入部400回收该尘埃捕集箱390内的尘埃。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是以下的构成。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将空气过滤器40去除下来的尘埃暂时贮留到贮尘容器60内后,由尘埃搬送机构70将尘埃搬送到壳体26外的尘埃捕集箱90贮留在尘埃捕集箱90内,再通过回收导管77从尘埃捕集箱90内回收尘埃的,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例如图41及图42所示,不设置所述尘埃搬送机构70及尘埃捕集箱90,直接从所述贮尘容器60回收尘埃。
具体地讲,如图41所示,是在形成于所述贮尘容器60的长方向一端面的导管用开口63上,连接所述回收导管77的一端,并使该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位于开在装饰板27的角部的开口部27a内。
所述图41中,是在装饰板27的角部位置的开口部27a内设置有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42所示,还可以将所述回收导管77的另一端设置于吸入口22。
在此,在所述图41及图42的构成中,连接于所述回收导管77另一端的吸嘴插入部的构成,是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
还有,在所述图41及图42的构成中,所述贮尘容器60的与回收导管77连接部分的相对面上,优选的是设置通气孔60a。通过设置这样的通气孔60a,由吸尘器95等吸引尘埃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贮尘容器60内形成顺利流向回收导管77的空气流,使得尘埃的吸引回收变得容易。
还有,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对应空气过滤器40、330的移动,驱动阻尼器72、382,由旋转刷51、351将该空气过滤器40、330去除下来的尘埃用室内风扇39、321的吹出空气排出贮尘容器60、360外,但是并不只限于此,只要是去除捕捉到空气过滤器40、330上的尘埃,并将该尘埃排出贮尘容器60、360外的构成即可。
还有,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将吸嘴连接部78、131形成为了越向室内侧通路的横截面积越大的喇叭状,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越向室内侧通路横截面积变得越大的在内侧设置R部。
再有,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将吸嘴连接部78和回收导管77、该回收导管77和尘埃捕集箱90、该尘埃捕集箱90和排出侧导管74以及该排出侧导管74和壳主体26分别连接固定了,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43至图45所示,还可以使各连接部分成为可卡脱的结构。
具体地讲,如所述图43及图44所示,在所述吸嘴连接部78和回收导管77的连接部161中,在该吸嘴连接部78中设置第一连接部162,并且在对应于它的所述回收导管77的端部上设置第二连接部163,卡合该第一连接部162和第二连接部163。
所述第一连接部162,是在近似圆筒状的部件的外周面的整个面上形成鼓出部162a,所以在这个鼓出部162a上卡合后述的第二连接部163的卡合部163c。另外,所述第一连接部162,它的一端部的外径,形成的比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上部78a的内径小,将该一端部嵌合到吸嘴连接部78的上部78a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163,包括比所述第一连接部162直径大的近似圆筒状的部件形成的本体部163a,在它的外周面上整体形成有爪部163b。这个爪部163b包括:与向所述回收导管77轴方向外向延伸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62的鼓出部162a卡合的圆筒状卡合部163c、与该卡合部163c反向延伸的突片状把手部163d和从该卡合部163c及把手部163d的中间部分将它们与所述本体部163a弹性连接的弹性变形部163e。所述把手部163d,形成为越向顶端侧越位于径向的外侧。通过这个构成,通过使该把手部163d向径方向的内方向位移,所述弹性变形部163e产生变形,就可以使与该把手部163d反向延伸的所述卡合部163c向径向外侧位移。另一方面,若将把手部163d复位,由所述弹性变形部163e的弹性恢复力使所述卡合部163c返回原位。
因此,将所述第二连接部163的卡合部163c卡合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62的鼓出部162a上的情况下,当该卡合部163c抵接鼓出部162a,弹性支撑该卡合部163c的弹性变形部163e产生弹性变形使该卡合部163c向径向外侧位移,使得该卡合部163c和鼓出部162a的卡合成为可能(参照图44(b))。另一方面,将所述第二连接部163从第一连接部162取下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把手部163d向径向内侧位移,使得所述卡合部163c向径向外侧位移,将该卡合部163c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62的鼓出部162a分离,由此解除该卡合部163c和鼓出部162a的卡合。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就可以使回收导管77相对于所述吸嘴连接部78容易装卸,获得了室内机组13以及尘埃捕集箱90设置时以及检修时等的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将以上所述那样的连接构造适用于:所述回收导管77和尘埃捕集箱90的连接部165、该尘埃捕集箱90和排出侧导管74的连接部166、该排出侧导管74和壳主体26的连接部167的情况下,如图45所示,在尘埃捕集箱90以及壳主体26一侧设置第一连接部162,而在导管77、74一侧设置第二连接部163即可。
还有,如所述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相对于使回收导管77的一端位于壳主体26的吸入口22内的构成,也可以在与导管77的连接部分适用所述构成。再有,如所述图41及图42所示,相对于所述回收导管77直接连接于贮尘容器60的构成,还可以在与该回收导管77的壳主体26的连接部分以及与吸嘴连接部78的连接部分上适用所述构成。
还有,在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是在盖部件172的室内侧的面上实施了UV涂饰,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第一及第三实施方式的罩部111b、吸嘴抵接部121a、盖部件142等与吸尘器95的吸嘴95a抵接的部分上实施UV涂饰。
再有,所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吸尘器延长吸嘴191,是基端部191b形成为顶端细的喇叭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46所示,还可以是顶端部形成为顶端细的喇叭状。具体地讲,吸尘器延长吸嘴201的顶端部201a,形成为基端部201b的内径和外径为同等以下的顶端细的喇叭状,如图46(b)所示,构成为也能和其他吸尘器延长吸嘴201的基端部201b连接的结构。即,所述吸尘器延长吸嘴201的顶端部201a的顶端一侧上,设置有与基端部201b的内径φA相同外径的连接部,通过将该连接部插入其他吸尘器延长吸嘴201的基端部201b,就可以相互连接吸尘器延长吸嘴201,也就可以进一步延长吸尘器95的吸嘴。因此,即便是室内机组13设置在高处的情况下,由吸尘器95回收尘埃成为可能。另外,所述图46中,是将吸尘器延长吸嘴201整体形成为从基端部201b向顶端部201a渐细的喇叭状,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在该顶端部201a的基端部201b的内径和外径相等的连接部设置阶梯状接口。
还有,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是以所谓的埋入天棚板内型的室内机组以及吊装在天花板上的室内机组为对象的,但是并不限于此,对于一般家庭用的屋内空调也可以适用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空气过滤器的尘埃去除以及尘埃搬送、尘埃回收等构成)。
-产业上的实用性-
正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对于设置在天棚内的、且具有去除空气过滤器的尘埃功能和贮存去除下来的尘埃的构成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是有用的。

Claims (40)

1.一种空调装置,具有室内机组(13),该室内机组(13),是在壳体(26)内包括:室内热交换器(37)、从室内吸入空气并吹向所述室内侧的室内风扇(39)和设置在该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空气过滤器(40),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包括:
除尘机构(50),去除捕捉到所述空气过滤器(40)上的尘埃,
尘埃捕集部(60),捕集由所述除尘机构(50)去除下来的尘埃,
尘埃回收路(77),作为在回收所述捕集到的尘埃之际搬送该尘埃的搬送路,另外
在所述尘埃回收路(77)的下游侧出口,于能够吸引所述捕集到的尘埃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用以对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吸嘴连接部(78、121a、151或181),
所述吸嘴连接部(151或181),设置为能够从室内侧向所述壳体(26)内侧滑动移动,
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51或181)的上游侧,设置有对应于该吸嘴连接部(151或181)的移动,能够切换该吸嘴连接部(151或181)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尘埃回收路(77)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者非连通状态的阀部(152或1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配置有室内侧面板(27),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比所述室内侧面板(27)的室内侧的面更靠所述壳体(26)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设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设置有中央部分形成有能够通风的栅部(29a)的吸入栅(29),
所述吸嘴连接部(151),设置在所述吸入栅(29)的栅部(29a)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到设置在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为止的尘埃回收路上,设置有构成为能够开关的覆盖装置,由该覆盖装置使得该尘埃回收路与室内空间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或非连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配置于所述壳体(26)的室内侧的室内侧面板(27)的角部,由作为所述覆盖装置的角部罩覆盖着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40)的室内侧,由吸入栅(29)覆盖着,
所述吸嘴连接部(78),设置在形成于所述室内风扇(39)的吸入侧的所述壳体(26)的吸入口(22),由作为所述覆盖装置的所述吸入栅覆盖着所述吸嘴连接部(78)的室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构成为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转动,并且,另一端部,构成为通过从室内侧向该覆盖装置给予推力解除与该另一端部的卡合的能够卡合于弹簧锁(79)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构成为从室内侧一按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的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的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覆盖装置的一端部上,设置有将该覆盖装置向关闭方向回弹的回弹装置(102)。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构成为能够滑动移动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所述覆盖装置进行开关动作的驱动装置(11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尘埃捕集箱(90),该尘埃捕集箱(90)贮存捕集到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尘埃,
所述尘埃回收路(77),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尘埃回收路及从所述尘埃捕集部(60)到尘埃捕集箱(90)为止的尘埃搬送路的导管(74、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尘埃捕集箱(9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回收路(77),直接连接于所述壳体(26)内的所述尘埃捕集部(60),
在所述尘埃捕集部(60)的与所述尘埃回收路(77)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通气孔(60a)。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尘埃回收路的导管(77),能够卡脱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6)。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78),形成为越向室内侧尘埃通路的横截面积越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121a、151或181),越向室内侧横截面积越小地向该室内侧突出着,在该吸嘴连接部(121a)的突出端部设置有尘埃能够通过的孔部(121b)。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121a),形成为向室内侧突出成半球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内部空间,通过连通口(141d)连通于所述尘埃回收路(77),
所述阀部(152),包括构成为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51)一体移动,当该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到达室内侧的最下点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关闭状态,另一方面,所述吸嘴连接部(151)的位置在比所述最下点靠壳体(26)内侧时所述连通口(141d)成打开状态的阀体(15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所述吸嘴连接部(151)向室内侧回弹的回弹装置(155)。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部(186),构成为向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一侧打开。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部(186),包括由上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并且向所述吸嘴连接部(181)侧突出的突出部(186a),
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包括从室内侧抵接所述突出部(186a)的抵接部(181d)。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设置引导部(178)使得能够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上对接吸尘器(95)的吸嘴(95a、191)。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178),是由围绕所述吸嘴连接部(181)而配置的多条肋条状部件形成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覆盖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室内侧的覆盖装置,
所述覆盖装置,构成为从室内侧一按就能够成为打开状态的以一端部为中心能够旋转的结构,
所述引导部(178)上,设置有能够收纳打开状态下的所述覆盖装置的凹部(178a)。
28.根据权利要求11、13或2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装置的室内侧面上,实施了UV涂饰。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埃回收路,是由柔性导管(77)构成,
所述柔性导管(77)和所述吸嘴连接部(78)以能够卡脱的方式连接。
30.一种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安装在吸尘器(95)的吸嘴(95a)的顶端,顶端部(191a)抵接于所述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装置(10)的吸嘴连接部(181),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191a)形成为:在将所述吸嘴连接部(181)推向壳体(26)内侧且抵接于外周部围绕该吸嘴连接部(181)而设置的引导部(178)的状态下,从平面看所述顶端部(191a)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孔部(181b)重叠。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连接部(181),形成为向室内侧突起的半球状,
抵接所述吸嘴连接部(181)的顶端部(191a、191a’或201a)的开口为圆形。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191’a),弯曲成近似“<”字形。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191a)的顶端一侧,构成为能够安装有弯曲成近似“<”字形的延长管(195)。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201a)的顶端侧上,设置有具有与基端部(201b)的内径相同的外径的连接部。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从所述吸尘器(95)的吸嘴(95a)取下的状态下,与该吸嘴(95a)并列安装的吸嘴卡合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卡合部,是为卷在所述吸嘴(95a)上的窄带部件(196)。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在外周面上设置有为插入所述窄带部件(196)的插入部(192)。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带部件(196),形成为插入所述插入部(192)的部分的宽度比该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小,并且其它部分,形成得比所述插入部(192)的内尺寸宽。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外周面上设置有能够卡合于设置在所述吸嘴(95a)的外周面上的卡合部(95b)的第二吸嘴卡合部(197)。
40.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调装置用吸尘器延长吸嘴,其特征在于:
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二插入部(198),
包括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二插入部(198)的环状部件(199)。
CN2008801012973A 2007-07-31 2008-07-30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Active CN101765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9194 2007-07-31
JP2007199194 2007-07-31
JP2008-004666 2008-01-11
JP2008004666 2008-01-11
JP2008-015625 2008-01-25
JP2008015625 2008-01-25
PCT/JP2008/002048 WO2009016838A1 (ja) 2007-07-31 2008-07-30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掃除機延長ノズ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748A CN101765748A (zh) 2010-06-30
CN101765748B true CN101765748B (zh) 2013-07-31

Family

ID=40304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12973A Active CN101765748B (zh) 2007-07-31 2008-07-30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43244B2 (zh)
EP (1) EP2182301A4 (zh)
JP (2) JP4306789B1 (zh)
KR (1) KR101146438B1 (zh)
CN (1) CN101765748B (zh)
AU (1) AU2008283625B2 (zh)
WO (1) WO20090168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47404B2 (en) * 2009-04-30 2014-02-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FR2947040B1 (fr) * 2009-06-23 2014-01-03 Cinier Radiateurs Radiateur reversible
WO2011130778A1 (en) * 2010-04-23 2011-10-27 Kaip Pty Limited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JP5755088B2 (ja) * 2011-09-08 2015-07-29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267690B2 (ja) * 2012-02-03 2013-08-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
US2013034097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Flight Suits Helmet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US11029059B2 (en) * 2013-10-01 2021-06-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cooling system with ambient fluid collection
EP3276272B1 (en) * 2015-03-27 2019-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EP3264002B1 (en) * 2015-03-27 2021-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US20170089593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N105865002B (zh) * 2016-05-23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以及天井机
EP3276276B1 (en) * 2016-07-28 2021-11-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ter cleaning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uch filter cleaning device
KR102665025B1 (ko) 2016-08-19 2024-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KR102438130B1 (ko) 2017-08-28 2022-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JP6832262B2 (ja) * 2017-09-07 2021-02-24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布類乾燥装置
ES2959400T3 (es) * 2017-12-13 2024-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Unidad de intercambio de calor y dispositivo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aire que tiene la misma montada en él
CN108195224A (zh) * 2018-02-27 2018-06-22 苏州唯诚管道清洗技术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清洗装置及设备
JP6687917B2 (ja) * 2018-05-31 2020-04-2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08567076U (zh) * 2018-07-02 2019-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集尘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834379B (zh) * 2018-07-31 2022-07-12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偏振式散热防尘电气柜
CN110729597A (zh) * 2019-09-29 2020-01-24 东莞市井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JP6980293B2 (ja) * 2019-12-09 2021-12-15 株式会社ジェッター 紙葉類搬送装置
CN111474995B (zh) * 2020-04-08 2021-12-07 湖州凌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内置风扇吹乱灰尘卡住零件夹缝的硬盘辅助装置
CN111991971B (zh) * 2020-08-28 2021-11-19 长沙瑞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扰动式自动刷灰除尘净化装置
CN114183818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7168880B2 (ja) * 2021-02-18 2022-1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3414198B (zh) * 2021-07-05 2022-02-08 湖北省漳河土木工程设计院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管道清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50545B (zh) * 2022-07-27 2024-04-19 山东方大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装修用节能环保除尘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8088250B (zh) * 2024-04-26 2024-07-09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活塞风降尘控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7843Y (zh) * 1997-05-19 2000-01-12 及兰平 风机盘管空调机清洗装置
CN2366757Y (zh) * 1998-03-19 2000-03-01 王谦道 净化灭菌型风机盘管
JP2007147141A (ja) * 2005-11-25 2007-06-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8047A (en) 1980-05-29 1981-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ter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KR910006887B1 (ko) * 1988-06-15 1991-09-10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기소제기의 쓰레기 검지장치
JPH0495212A (ja) 1990-08-09 1992-03-27 Fujitsu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H0734252Y2 (ja) * 1990-12-27 1995-08-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H0590243A (ja) 1991-09-27 1993-04-09 Canon Inc Si基体の加工方法
JPH0590243U (ja) * 1992-05-12 1993-12-10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局所吹出し形空調機
DE19651477C2 (de) * 1996-12-11 2000-07-20 Thomas Robert Metall Elektro Elektrischer Handstaubsauger
JPH10267383A (ja) 1997-03-28 1998-10-09 Zexel Corp フィルタの取付構造
US6230184B1 (en) * 1998-10-19 2001-05-08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optimizing execution of a computer program
JP2005083721A (ja) 2003-09-11 2005-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WO2005026623A1 (ja) * 2003-09-12 2005-03-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6071121A (ja) 2004-08-31 2006-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4882318B2 (ja) 2005-09-07 2012-02-2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AU2006213929B2 (en) * 2005-09-13 2011-04-14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4172484B2 (ja) * 2005-11-28 2008-10-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292737B2 (ja) * 2007-06-21 2013-09-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塵埃捕集箱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7843Y (zh) * 1997-05-19 2000-01-12 及兰平 风机盘管空调机清洗装置
CN2366757Y (zh) * 1998-03-19 2000-03-01 王谦道 净化灭菌型风机盘管
JP2007147141A (ja) * 2005-11-25 2007-06-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6838A1 (ja) 2009-02-05
JP2009198158A (ja) 2009-09-03
JP5262634B2 (ja) 2013-08-14
EP2182301A4 (en) 2014-10-01
US20100199697A1 (en) 2010-08-12
EP2182301A1 (en) 2010-05-05
KR20100031632A (ko) 2010-03-23
AU2008283625B2 (en) 2011-05-26
KR101146438B1 (ko) 2012-06-07
US8343244B2 (en) 2013-01-01
CN101765748A (zh) 2010-06-30
JP2009198152A (ja) 2009-09-03
AU2008283625A1 (en) 2009-02-05
JP4306789B1 (ja)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5748B (zh)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CN101526244B (zh) 空调机
CN102460031B (zh) 空调机
CN101910745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903709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896775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KR101213289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내 유닛
CN10207703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466166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836050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89677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2395836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910746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2203516A (zh) 过滤器和具备该过滤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01517333B (zh) 空调机
KR2008002520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688683A (zh) 尘埃捕集箱及其包括该尘埃捕集箱的空调装置
CN10191074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WO200806287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32580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01910742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
CN101346587A (zh) 空调装置
JP551586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9328286A (zh) 空调机
CN203478566U (zh) 尘埃积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