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7099A -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7099A
CN101757099A CN200910191548A CN200910191548A CN101757099A CN 101757099 A CN101757099 A CN 101757099A CN 200910191548 A CN200910191548 A CN 200910191548A CN 200910191548 A CN200910191548 A CN 200910191548A CN 101757099 A CN101757099 A CN 101757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modium
cholecystagogue
capillary
capillary artemisia
artemisiae scopari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1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7099B (zh
Inventor
刘悉承
黄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INO BIO-PHRAMACEUT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INO BIO-PHRAMACEUT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INO BIO-PHRAMACEUT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INO BIO-PHRAMACEUT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15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7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7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7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7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7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茵利胆药物,其药物组分为金钱草和茵陈,它们按重量份数比为:1-4∶1;所述茵陈为绵茵陈。制备方法包括:金钱草和绵茵陈经水煎煮、乙醇醇沉纯化-加入药用载体-制成颗粒,或由颗粒压制成片剂,或由颗粒装囊制成胶囊-分装即得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对金茵利胆药物的鉴别方法,即对金钱草和茵陈的薄层鉴别,还包括对金茵利胆药物中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含量标准为每次服用量相当于15克生药的金茵利胆药物中含茵陈以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3.0mg。

Description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剂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胆囊术后综合症、单纯性胆囊炎的,以金钱草和茵陈为组分的金茵利胆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胆囊炎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传统医学认为胆囊炎多因饮食不节,寒暖失常,情志不畅,外邪内侵而诱发。我国胆囊炎并胆结石的发病率以每年80万新患者的速度增加。胆结石的发病率达1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些地区发病率更高达16%以上)。我国治疗胆石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据报道手术治疗胆囊炎的死亡率为3%,复发率为20%、产生胆囊术后综合症。近年来,中医药在胆囊炎和胆石症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有的含有金钱草、茵陈的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中成药如舒胆胶囊、胆石通胶囊、排石利胆颗粒、利胆排石胶囊等,存在如下问题:
(1).处方中药味多,至少在五味以上,由于药味众多,造成生产出的中成药成分复杂,杂质较多,质量不稳定,不利于控制,加重患者负担。且处方中含大量的苦寒清热之品,长期服用苦寒之品则有败胃伤脾之处,脾胃功能失调则会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
(2).金钱草、茵陈在方中不为君药,只是辅佐药。二者用量没有明显的考究。
(3).对茵陈药材的易获得性及其质量未作明确的区分,而药典中明确了春天采摘和秋天收割的区分。
(4).胆病肝治实属常理,但用于治胆的药不能伤肝。有的中成药明确表明对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因此组方时应考究药性的缓和。
(5).辅料多含蔗糖,对糖尿病患者或老年患者使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茵利胆药物,它精选排石金药金钱草和保肝要药茵陈组方,根据原料易获得且疗效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选其中的绵茵陈组方。以功效数据为依据,对其配比量作充分筛选而制得的一种治疗胆囊术后综合症、单纯性胆囊炎且长期服用无副作用的中药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金茵利胆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金茵利胆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将金钱草与茵陈进行配伍,使两药物组分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治疗胆囊术后综合症、单纯性胆囊炎。经过大量的摸索和总结,本发明确定金钱草与茵陈用量的重量份数比是:1~4∶1。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由于农民习惯在春季采收该药材而不会刻意留到秋天才采割,因此市场上买到的茵陈几乎都为春季采收的绵茵陈,考虑药材的易获得性及文献报道绵茵陈的关于利胆方面药效研究情况,确定工艺处方采用春季采收的绵茵陈。
本发明根据金钱草和茵陈的理化性质,并结合提取浸膏的稳定性等进行了剂型筛选。研究表明口服液体制剂易发生沉淀和有效成份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药物剂型采用口服固体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根据上述剂型,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金钱草和绵茵陈经水煎煮、乙醇醇沉纯化-加入药用载体-制成颗粒,或由颗粒压制成片剂,或由颗粒装囊制成胶囊-分装即得产品。
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中加入的药用载体,可使金茵利胆药物易成型、口感好、质量稳定。所述药用载体选自糊精、β-环糊精、可溶性淀粉或它们的组合。药用载体加入量为金钱草与茵陈总重量的20~40%。当载体为组合物时,各组份的比例以1∶1加入。
为了使本发明药物的口感更好,还可以在颗粒中进一步加入矫味剂,如甜菊素。
为了保证本发明药物的质量而提供了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药物中的茵陈在药典中只有性状项,无确切的质量控制指标,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对成品中茵陈的鉴别。结果显示在金钱草和茵陈薄层色谱中,样品与对照药材相同位置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阴性对照在相应位置处无此斑点,专属性强,可作为金茵利胆药物中关于金钱草和茵陈鉴别的方法。在药典中金钱草是检测山柰素和槲皮素量,在本发明药物的成品中本成份专属性不强,有干扰,故进行了色谱条件的选择、专属性试验、线性范围考察、精密度试验、溶液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及加样回收试验等研究,建立了本发明药物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其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金茵利胆药物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根据样品检验拟定了限度,即每次服用量相当于15克生药的金茵利胆药物中含绵茵陈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3.0mg。
经过配方筛选、工艺、质量控制研究的实验证明,本发明金茵利胆药物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由本发明制得的金茵利胆药物通过药效学、药理毒理试验证明:金茵利胆药物对实验动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利胆、镇痛和促进胆囊平滑肌收缩等作用,对豚鼠石胆酸胆囊炎模型也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为金茵利胆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和单纯性胆囊炎提供了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金茵利胆颗粒中金钱草薄层色谱图,图中1:缺金钱草阴性样品;2:样品070501-1;3:样品070502-2;4:样品070503-2;5:金钱草对照药材。
附图2金茵利胆颗粒中茵陈的薄层色谱图,图中1:缺茵陈阴性样品;2:样品070501-1;3:样品070502-2;4:样品070503-2;5:茵陈对照药材。
附图3  绿原酸对照品1的HPLC色谱图
附图4  绿原酸对照品2的HPLC色谱图
附图5  绿原酸对照品3的HPLC色谱图
附图6  070501-1批金茵利胆颗粒绿原酸HPLC色谱图
附图7  070502-2批金茵利胆颗粒绿原酸HPLC色谱图
附图8  070503-2批金茵利胆颗粒绿原酸HPLC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药味配伍增效及药味配比量的筛选实验
采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试验和对小鼠胆汁分泌的影响实验,考察金钱草单味使用和与茵陈配比使用的抗炎利胆作用,结果见表1。用量依据为《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金钱草【用法与用量】15~60g;茵陈【用法与用量】6~15g的规定。
表1:金钱草与茵陈配伍和按不同量配比使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对小鼠胆汁分泌的影响试验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31
从上表可知:在对胆汁分泌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好)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消炎作用方面(数值越小越好),金钱草与茵陈按一定量配伍(最低按1∶1)比单独使用金钱草增加效果好;调整金钱草与茵陈的配比量,当金钱草与茵陈按2倍量配比时,影响较显著。增加金钱草量为茵陈的4倍时,其对胆汁分泌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消炎作用并未成比例增加,此例也说明了主要是二者配伍起了协同增效作用,而并不是随金钱草的量增大而不断增大。故选金钱草∶茵陈=2∶1为最适比例。
通过实施例1,确定了金钱草∶茵陈=2∶1,且日服生药量以金钱草30g、茵陈15g为佳,此为本发明专利的组方依据,也为后面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依据。
实施例2:提取工艺筛选实验
在本组实施例中,每个实验均投入金钱草1000g、茵陈500g,按下表方案提取。结果见表2、表3,按筛选出来的提取方案进行了3批验证,得出了该发明专利的提取工艺为:按金钱草和茵陈配比量为2∶1投入药材,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浸膏。
表2:因素水平表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41
表3: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42
方差分析将正交实验结果中以绿原酸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方差分析表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51
从表4结果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D因素(提取次数),其次分别是C因素(浸泡时间)、B因素(提取时间)、A因素(加水量),根据各因素极差的大小及影响显著性排出提取的最佳方案为:A3B2C1D3。按筛选出来的提取工艺进行三批验证实验,得到的浸膏测绿原酸含量,计算浸膏中绿原酸量,结果表明:按优选的提取方法提取,工艺稳定、收率稳定。故确定金茵浸膏提取方法为:称取药材,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
实施例3:浸膏纯化工艺筛选实验
在本组实施例中,按筛选出来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得到清膏,然后按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进行醇沉,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到的浸膏测绿原酸含量,并计算浸膏中绿原酸量作为评价指标。
表5因素水平表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52
表6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及结果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53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61
将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表7方差分析表
从上表结果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药液的乙醇浓度),其次是D因素(加入的乙醇浓度)、C因素(静置时间)、而B因素(浸膏的相对密度)不易控制在一个点上,选择区间1.15~1.20,根据各因素极差的大小及影响显著性排出金茵浸膏醇沉的最优方案为A2B3C1D2。按筛选出来的醇沉纯化工艺进行三批验证实验,得到的浸膏测绿原酸含量,计算浸膏中绿原酸量,结果表明:按优选的醇沉方法纯化,收率稳定,证明工艺可行。故确定金茵浸膏醇沉方法为:浸膏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50℃),加85%乙醇至含醇量为65%,静置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0℃)的浸膏即得。
从实施例3可知,浸膏的收得量对应投入药材总量约为10%,即按日服生药量金钱草30g、茵陈15g共45g计,干浸膏量约4.5g。按常规服用法日服3次计,则每次1.5g。如果做成颗粒剂,次服量可为1袋(5g);如果做成片剂和胶囊,按常用规格0.4g计,则次服量为3~4粒、片。此数据为各剂型中辅料加入量提供依据。
实施例4:剂型选择-口服固体制剂-颗粒、片剂及胶囊
投入金钱草1000g、茵陈500g,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50℃)的浸膏,放冷至室温,加85%乙醇至含醇量为65%,搅拌,静置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0℃)的浸膏。分别按下述正交实验方案制粒,制成的颗粒70~80℃干燥,10目整粒,收集10~80目颗粒,计算颗粒收率。
收率%=能通过一号筛(10目)与不能通过五号筛(80目)的颗粒总重/颗粒总重×100%
表8因素水平表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71
表9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
方差分析  将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
表10颗粒收率方差分析表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81
从上表可知:最佳方案为A2B2C1即药用载体用等量的可溶性淀粉和糊精,采用湿法制粒,药用载体的加入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0%时,为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而对于片剂或胶囊剂,药用载体采用等量的可溶性淀粉和糊精,采用湿法制粒,药用载体的加入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时为宜。
实施例5:液体剂型与固体剂型稳定性对比实验
表11口服液与颗粒剂的稳定性对比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82
说明:每支与每袋含的生药量相等。
以上实验说明:金钱草与茵陈两味药提取后的浸膏不适宜制成口服液,制成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稳定。
实施例6质量标准之金钱草薄层鉴别(以颗粒剂型为例)
当金钱草与茵陈配伍制成成品后,采用药典所规定的金钱草薄层鉴别方法鉴别金钱草,专属性不强,有干扰(见表12方法1),故重新建立了专属性强的金茵利胆颗粒中金钱草的鉴别方法(见方法2)。结果参见附图1。
表12金钱草薄层鉴别方法实验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091
实施例7:质量标准之茵陈薄层鉴别(以颗粒剂型为例)
由于茵陈在药典中只有性状项,无确切的鉴别控制指标,因此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中包括对成品中茵陈鉴别方法,通过两种鉴别方法的筛选(见表13),最终以方法2为本发明的金茵利胆药物成品中茵陈的鉴别方法。结果参见附图2
表13茵陈薄层鉴别方法实验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101
实施例8:质量标准之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
表14:方法学研究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102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111
Figure G2009101915488D00121
按实施例8表14中项目逐项进行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学实验,最终得到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中绿原酸的线性范围较宽,且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的RSD不超过1.0%;加样回收率均在98.0%以上,证明制定的金茵利胆药物绿原酸含量测定法是切实可行的,可良好控制产品质量。金茵利胆药物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3000。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结果
每次服用量相当于15克生药的金茵利胆药物中含绵茵陈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3.0mg。

Claims (10)

1.金茵利胆药物,其特征是:药物组分为金钱草和茵陈,它们按重量份数比为:1-4∶1;所述茵陈为绵茵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茵利胆药物,其特征是:药物剂型采用口服固体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所述口服固体制剂中药用载体加入量为金钱草与茵陈总重量的2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茵利胆药物,其特征是:药用载体选自糊精、β-环糊精、可溶性淀粉或它们的组合;当载体为组合物时,各组份的比例以1∶1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茵利胆药物,其特征是:所述口服固体制剂中还加入了矫味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茵利胆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矫味剂为甜菊素;加入量为金钱草与茵陈总重量的0.2~0.5%。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金茵利胆药物口服颗粒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按比例投入金钱草和茵陈,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5~1.20的浸膏,放冷至室温,加85%乙醇至含醇量为65%,搅拌,静置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20~1.25的浸膏;采用湿法制粒,加入药材总重量30%药用载体,浸膏作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金茵利胆药物口服胶囊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按比例投入金钱草和茵陈,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5~1.20的浸膏,放冷至室温,加85%乙醇至含醇量为65%,搅拌,静置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20~1.25的浸膏;采用湿法制粒,加入药材总重量20%药用载体,浸膏作为粘合剂,制成颗粒、装成胶囊即得胶囊剂。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金茵利胆药物口服片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按比例投入金钱草和茵陈,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15~1.20的浸膏,放冷至室温,加85%乙醇至含醇量为65%,搅拌,静置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在50℃时为1.20~1.25的浸膏;采用湿法制粒,加入药材总重量20%药用载体,浸膏作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压片即得片剂。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金茵利胆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
1)金钱草的薄层鉴别:
(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金茵利胆药物适量,研细,称取2g,加80%乙醇4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另取金钱草对照药材1.5g,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金钱草对照药材溶液;
(3)鉴别: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V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4)结果:金茵利胆药物供试品的色谱中,在与金钱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茵陈的薄层鉴别
(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金茵利胆药物适量,研细,称取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另取茵陈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
(3)鉴别: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V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4)结果:金茵利胆药物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茵陈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金茵利胆药物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3000;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3)、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结果
每次服用量相当于15克生药的金茵利胆药物中含绵茵陈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3.0mg。
CN2009101915488A 2009-11-23 2009-11-23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757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15488A CN101757099B (zh) 2009-11-23 2009-11-23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15488A CN101757099B (zh) 2009-11-23 2009-11-23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7099A true CN101757099A (zh) 2010-06-30
CN101757099B CN101757099B (zh) 2012-06-27

Family

ID=4248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15488A Active CN101757099B (zh) 2009-11-23 2009-11-23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709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2390A (zh) * 2013-11-22 2014-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茵木愈肝颗粒中绿原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4189577A (zh) * 2014-08-27 2014-12-10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CN105213962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胡进前 治疗胆病的药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013A (zh) * 2014-02-11 2016-05-25 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05891401A (zh) * 2016-06-03 2016-08-24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钱胆通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CN105987981A (zh) * 2015-02-28 2016-10-05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茵陈包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12526014A (zh) * 2020-11-20 2021-03-19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金茵利胆口服液指纹图谱及其建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1422A (zh) * 2005-10-20 2007-04-25 南京宇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主治肝胆系统疾病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2390A (zh) * 2013-11-22 2014-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茵木愈肝颗粒中绿原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5597013A (zh) * 2014-02-11 2016-05-25 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05688034A (zh) * 2014-02-11 2016-06-22 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13962A (zh) * 2014-07-01 2016-01-06 胡进前 治疗胆病的药物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577A (zh) * 2014-08-27 2014-12-10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CN105987981A (zh) * 2015-02-28 2016-10-05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茵陈包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5987981B (zh) * 2015-02-28 2018-04-13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茵陈包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5891401A (zh) * 2016-06-03 2016-08-24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钱胆通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CN105891401B (zh) * 2016-06-03 2018-03-02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钱胆通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CN112526014A (zh) * 2020-11-20 2021-03-19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金茵利胆口服液指纹图谱及其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7099B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7099B (zh) 金茵利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74477B (zh) 一种无糖型风寒感冒颗粒剂制备方法
CN101297864B (zh) 夏桑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57823A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1856449B (zh) 一种清热利湿,活血通淋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0402053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814127B (zh) 肾宝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CN101274025A (zh) 一种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0418563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011527B (zh) 一种橘红丸的改型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168A (zh) 一种中药制剂血府逐瘀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2861255B (zh) 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2579734A (zh) 骨愈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266503B (zh) 一种无糖型风热感冒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735B (zh) 一种具有化石、排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799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05031005A (zh) 一种补气益血的微丸
CN101879271B (zh) 橘红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692930A (zh) 风湿骨痛片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CN100585401C (zh) 降脂排毒口服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08704B (zh) 一种具有温中和胃作用的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0998654A (zh) 双黄连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1816749A (zh) 治疗癃闭的药物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923264B (zh) 茵白肝炎胶囊
CN103940942A (zh) 一种肠炎宁制剂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