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0919A -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0919A
CN101750919A CN200910225793A CN200910225793A CN101750919A CN 101750919 A CN101750919 A CN 101750919A CN 200910225793 A CN200910225793 A CN 200910225793A CN 200910225793 A CN200910225793 A CN 200910225793A CN 101750919 A CN101750919 A CN 101750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laser
refractive index
constit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5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50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0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0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radiant heat, e.g. infrared lamps, microwave heaters
    • G03G15/2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radiant heat, e.g. infrared lamps, microwave heaters of high intensity and short duration, i.e. flash f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Preparation methods by mixing the toner components in a liquefied state; melt kneading; reactive m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5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non-homogenu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07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shell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07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shell material
    • G03G9/093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5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G03G9/0935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03G9/0936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5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G03G9/09378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5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core material
    • G03G9/09385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07Developer solid type two-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调色剂仅通过照射设定在各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而使调色剂定影的激光定影系统就能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作为本发明调色剂的胶囊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其构成为:构成上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上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nb/na)为0.92~0.96。

Description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涉及在如下定影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使用该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法是如下方法:利用光导电现象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可视像)后,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定影到记录纸上。该调色剂像的定影使用利用热、压力、光的各种定影装置,例如,最普遍使用的是使用加热辊的定影装置。
但是,使用加热辊的定影装置,虽然热效率高,但另一方面,装置的初期加热(启动)时有约几十秒的损耗时间,而且加热辊上残留的调色剂容易由于污损而污染记录纸。另外,由于用一对加热辊夹持记录纸,因此,在连续纸的情况下,容易由摆动而产生褶皱或破裂。
利用压力的定影装置由于具有不需要预热和热源等优点而受到关注。但是,该类型的定影装置难以使调色剂像牢固地定影在记录纸上,并且由于使记录纸在一对辊之间通过并加压,因此容易由摆动而产生皱褶或破裂。另外,在使用最近多采用的制作标签用的带胶糊的纸时,有时胶糊从基底溢出。
与此相对,利用氙灯等闪光灯的光的能量的定影装置,由于调色剂选择性地吸收光能量,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调色剂像的定影。另外,由于在不接触记录纸的状态下进行定影,因此不必担心上述的调色剂的污损或记录纸由摆动引起的皱褶和破裂,即使在向上述带胶糊的纸上定影调色剂像时胶糊也不会溢出,具有容易进行调色剂像的定影的优点。
但是,闪光灯定影在黑色调色剂的情况下,由于调色剂在全部波长下均吸收光,因此,吸收氙灯的大于约800nm(800~1000nm)的强发光,能够得到充分的定影特性,但在彩色调色剂的情况下,对氙灯的强发光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因此,专利文献1中实行了如下对策:在彩色调色剂中添加吸收氙灯的近红外区域的发光光谱的红外线吸收剂来获得定影特性。但是,对近红外区域有强吸收的红外线吸收剂中,不存在在780nm以下的可见光区域内吸收少的理想的红外线吸收剂,如果在调色剂中添加用于得到充分的定影性所需的量,则在可见光区域内发生光吸收,色重现性变差。
因此,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为了减少调色剂中添加的红外线吸收剂,将闪光灯定影与激光定影组合,并且将激光定影部中的激光发光装置的波长设定为各色调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使其发射各色调色剂专用的激光,由此提高热的供给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日本特开平11-38667号公报(1999年2月12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日本特开2008-107576号公报(2008年5月8日公开)”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2所述的定影方法中,通过将激光发光装置的波长设定为各色调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而使热的供给效率提高,但并没有使调色剂本身的光吸收效率最佳化,因此不能有效减少红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仍然存在调色剂的色重现性差的问题。另外,作为定影机构需要闪光灯定影及激光定影两个单元,因此还产生装置构成变得复杂、成本增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调色剂,仅通过照射设定在各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而使调色剂定影的激光定影系统就能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调色剂在如下定影装置中使用,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所述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上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上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nb/na为0.92~0.96。
通常的调色剂中,当激光入射到调色剂内部时,照射到内部分散的颜料上的光被吸收,未照射到颜料上的光发生反射、透射。接着,反射、透射的光通过下次照射到颜料上而被吸收,在此处仍未照射到颜料上的光再次发生反射、透射。然后,未被颜料吸收的光,由调色剂中释放出来。因此,光的吸收效率不充分的调色剂中,颜料吸收的光少,无法仅通过激光的照射将调色剂加热、熔融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调色剂,为了提高调色剂的光吸收效率,将调色剂制成芯-壳结构(芯和壳),得到构成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nb/na为0.92~0.96的构成。根据上述构成,激光由壳层入射到芯粒子后,由芯粒子通过壳层向调色剂外部释放的光的一部分被封闭在芯粒子内部,因此调色剂的光吸收效率升高。因此,仅通过激光的照射就能够充分进行调色剂的加热及熔融,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的定影性。另外,如果上述nb/na在0.92~0.96的范围内,则由芯粒子通过壳层向调色剂外部释放的光与封闭在芯粒子内部的光之间的平衡优良,因此,不仅上层而且下层的调色剂的加热及熔融也能够充分进行,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的定影性。其结果,无需为了得到调色剂的定影特性而进一步在调色剂中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
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的特征在于,包含本发明的调色剂和载体。
上述本发明的调色剂,其光的吸光率高,在转印材料上的定影性优良。因此,能够提供可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双组分显影剂。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显影装置使用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因此,能够提供可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显影装置。
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由光源向使用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光源,仅具有与使用的每种调色剂颜色对应设置的激光光源,上述激光光源照射波长在作为上述各颜色中任一种的特定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上述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上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上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nb/na为0.92~0.96。
本发明的调色剂具有在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壳层的双层结构,并且上述芯粒子的折射率大于上述壳层的折射率,因此,光吸收效率提高。另外,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为了使本发明的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定影而具备设定为各色调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各色调色剂专用的激光光源,各色调色剂的热供给效率提高。因此,仅通过激光的照射就能够充分进行调色剂的加热及熔融,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的定影性。其结果,无需为了得到调色剂的定影特性而进一步在调色剂中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及本发明的定影装置。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显影装置和上述定影装置。因此,能够提供可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调色剂,如上所述在定影装置中使用,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所述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是构成上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上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nb/na为0.92~0.96的构成。其结果发挥如下效果:无需为了得到调色剂的定影特性而进一步在调色剂中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使用本发明的调色剂。因此发挥能够提供如下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效果:无需为了得到调色剂的定影特性而进一步在调色剂中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断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显影装置的结构的断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定影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胶囊调色剂
2芯粒子
3壳层(包覆层)
4定影装置
14显影装置
80激光定影装置
81激光光源
100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如下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其限定。
另外,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A~B”表示“A以上、B以下”。
[1.调色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调色剂是在定影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并且,如图1所示,其是具有在芯粒子2的表面上形成壳层(包覆层)3的双层结构(以下,也称为芯-壳结构)的调色剂1,以下,将这样的调色剂称为胶囊调色剂1。因此,下面对(1)调色剂原料及(2)胶囊调色剂1的制造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1)调色剂原料
(1-I)芯粒子用树脂及壳层用树脂
胶囊调色剂1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作为上述芯粒子用树脂、或上述壳层用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黑色调色剂或彩色调色剂用的粘合树脂。作为上述粘合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酯类树脂、聚苯乙烯及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等苯乙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称为PMMA)等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
并且,胶囊调色剂1具有上述芯粒子的折射率比上述壳层的折射率大的构成。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折射率”是指芯粒子用树脂或壳层用树脂中的“树脂的折射率”。该“树脂的折射率”为通过现有公知的棱镜耦合法在589nm的波长处测定的值。具体而言,使用阿贝折射仪NAR-1T SOLID(株式会社ァタゴ制),并使用光源灯:D射线(589nm),在测定温度:20℃下测定。
可以作为上述芯粒子用树脂、或上述壳层用树脂使用的代表性的树脂的折射率为:聚酯树脂(约1.57)、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约1.5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约1.49)、有机硅树脂(约1.41)。
另外,可以使用为了调节树脂的折射率而含有氟、使折射率降低的成分。例如,作为降低聚酯树脂的折射率时的含有氟原子的成分,在二元醇成分中,可以利用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1-II)着色剂
作为胶囊调色剂1用的着色剂,可以列举染料及颜料,但其中优选使用颜料。颜料与染料相比耐光性及发色性优良,因此通过使用颜料能够得到耐光性及发色性优良的胶囊调色剂1。
作为上述着色剂,可以列举例如:黄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品红色调色剂用着色剂、青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及黑色调色剂用着色剂等。
作为上述黄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可以列举例如:根据颜色索引进行分类的C.I.颜料黄1、C.I.颜料黄5、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7、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等有机类颜料;氧化铁黄及黄土等无机类颜料;C.I.酸性黄1等硝基类染料;C.I.溶剂黄2、C.I.溶剂黄6、C.I.溶剂黄14、C.I.溶剂黄15、C.I.溶剂黄19及C.I.溶剂黄21等油溶性染料等。
作为上述品红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可以列举例如:根据颜色索引进行分类的C.I.颜料红49、C.I.颜料红57、C.I.颜料红81、C.I.颜料红122、C.I.溶剂红19、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碱性红10及C.I.分散红15等。
作为上述青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可以列举例如:根据颜色索引进行分类的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6、C.I.溶剂蓝55、C.I.溶剂蓝70、C.I.直接蓝25及C.I.直接蓝86等。
作为上述黑色调色剂用着色剂,可以列举例如:槽法炭黑、辊筒炭黑、盘法炭黑、煤气炉黑、油料炉黑、热裂法炭黑及乙炔黑等炭黑等。
除上述着色剂之外还可以使用红色颜料、绿色颜料等。这些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并用颜色不同的两种以上。另外,也可以并用同色系的多种着色剂。
另外,上述着色剂优选以母料的形式使用。着色剂的母料可以通过例如将粘合树脂的熔融物和着色剂进行混炼来制造。作为母料中使用的粘合树脂,可以使用与胶囊调色剂1的粘合树脂种类相同的树脂、或者相对于胶囊调色剂1的粘合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树脂。母料中的粘合树脂与着色剂的使用比例没有特殊限制,但优选在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为30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着色剂。母料的粒径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制粒成粒径约2mm~约3mm来使用。
另外,胶囊调色剂1中的着色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着色剂在4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由此,能够得到抑制由添加着色剂引起的填充效果、并且具有高着色力的胶囊调色剂1。另一方面,胶囊调色剂1中的着色剂的含量超过20重量份时,由于着色剂的填充效果,胶囊调色剂1的定影性可能降低。
(1-III)其它
胶囊调色剂1可以根据需要含有芯粒子用树脂、壳层用树脂及着色剂、以及脱模剂、电荷控制剂等。
(i)脱模剂
胶囊调色剂1用的脱模剂是在使胶囊调色剂1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时用于赋予胶囊调色剂1脱模性而添加的。因此,与不使用脱模剂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高温污损开始温度,从而提高耐高温污损性。另外,通过使胶囊调色剂1定影时的加热使脱模剂熔融,能够降低定影开始温度,从而提高耐热污损性。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脱模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脱模剂,可以列举例如:石蜡及其衍生物、微晶蜡及其衍生物等石油类蜡;费托合成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及其衍生物、低分子聚丙烯蜡及其衍生物、和聚烯烃类聚合物蜡及其衍生物等烃类合成蜡;巴西棕榈蜡及其衍生物、酯类蜡等。脱模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脱模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较宽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在0.2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脱模剂。脱模剂含量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多于20重量份时,可能容易发生感光体上的成膜、在载体上的消耗。另外,脱模剂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少于0.2重量份时,可能不能充分发挥脱模剂的功能。
脱模剂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制,但脱模剂的熔点过高时不能得到由添加脱模剂所产生的改善胶囊调色剂1的定影性(脱模性)的效果。另外,脱模剂的熔点过低时使胶囊调色剂1的保存性等变差。因此,脱模剂的熔点优选在30~120℃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脱模剂的熔点”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商品名:DSC220、精工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DSC曲线中相当于熔融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求出。具体而言,将脱模剂的试样1g以每分钟10℃的升温速度从20℃升温至200℃,接着从200℃急冷至20℃,反复进行2次该操作,测定DSC曲线。可以求出第2次操作中测定的DSC曲线中相当于熔融的吸热峰的顶点的温度作为脱模剂的熔点。
(ii)电荷控制剂
胶囊调色剂1用的电荷控制剂是为了赋予胶囊调色剂1优选的带电性而添加的。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荷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正电荷控制用或负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
作为上述正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例如:碱性染料、季铵盐、季鏻盐、氨基比林、嘧啶化合物、多核聚氨基化合物、氨基硅烷、苯胺黑染料及其衍生物、三苯基甲烷衍生物、胍盐及脒盐等。
另外,作为上述负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可以列举例如:石油炭黑及spiron black(スピロンブラック)等油溶性染料;含金属偶氮化合物、偶氮络合物染料、环烷酸金属盐、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的金属络合物及金属盐(金属为铬、锌、锆等)、硼化合物、脂肪酸皂、长链烷基羧酸盐及树脂酸皂等。
上述正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正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同样地,上述负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负电荷控制用电荷控制剂。使用具有相容性的电荷控制剂时,优选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上述相容性电荷控制剂在0.5重量份以上、5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更优选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上述相容性电荷控制剂在0.5重量份以上、3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相容性的电荷控制剂相对于粘合树脂100重量份多于5重量份时,载体被污染,胶囊调色剂1发生飞散。另外,相容性的电荷控制剂的含量小于0.5重量份时,不能赋予胶囊调色剂1充分的带电特性。
(2)胶囊调色剂1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的制造方法,只要形成芯-壳结构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凝聚法进行制造。因此,下面对(I)芯粒子的制造方法及(II)壳层的形成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2-I)芯粒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的芯粒子为调色剂母粒,因此,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例如熔融混炼粉碎法来制造。该熔融混炼粉碎法包括:将粘合树脂、着色剂、脱模剂、电荷控制剂及其它添加剂等进行干式混合的混合工序;将该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熔融混炼的熔融混炼工序;使熔融混炼工序中得到的熔融混炼物冷却固化的冷却工序;及将该冷却工序中得到的固化物机械粉碎的粉碎工序。
上述混合工序中,作为干式混合中使用的混合机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混合机。可以列举例如:亨舍尔混合机(商品名,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Super Mixer(商品名,株式会社川田制)、Mechanomill(商品名,冈田精工株式会社制)等亨舍尔型混合装置;Angmill(商品名,Hosokawa Micron株式会社制)、HybridizationSystem(商品名,株式会社奈良机械制作所制)、Cosmo System(商品名,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另外,上述熔融混炼工序中,在将上述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粘合树脂的熔融温度以上的温度的同时搅拌来进行混炼。上述“粘合树脂的熔融温度以上的温度”,通常为约80℃~约200℃,优选约100℃~约150℃。作为上述熔融混炼工序中使用的混炼机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双螺杆挤出机、三联辊、laboplast mill(ラボプラストミル)等普通混炼机。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TEM-100B(商品名,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PCM-65/87(商品名,株式会社池贝制)等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KNEADEX(商品名,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等开炼辊式的混炼机。
另外,上述粉碎工序中,在将熔融混炼物冷却后得到的固化物的粉碎中可以使用切碎机、绒磨机(feather mill)或气流粉碎机等。这些粉碎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将固化物用切碎机进行粗粉碎后,用气流粉碎机粉碎,由此得到具有所需体积平均粒径的芯粒子。
另外,芯粒子也可以如下制造:在上述粉碎工序中将熔融混炼物的固化物进行粗粉碎后,使得到的粗粉碎物水性浆料化,用高压均化器处理该水性浆料使其微粒化,将得到的微粒在水性介质中加热使其凝聚及熔融。
具体而言,通过粗粉碎,得到具有约100μm~约3mm粒径的粗粉。熔融混炼物的固化物的粗粉碎使用例如气流粉碎机、手磨机等进行。将得到的粗粉分散到水中,制备水性浆料。制备上述水性浆料时,从使粗粉均匀分散在水中的观点考虑,例如优选预先使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分散剂溶解于水中。
接着,通过用高压均化器处理得到的水性浆料,使水性浆料中的粗粉微粒化,得到含有体积平均粒径约0.4μm~约1.0μm的微粒的水性浆料。对该含有微粒的水性浆料进行加热,使微粒凝聚,并使微粒之间熔融而结合,由此得到具有所需体积平均粒径及平均圆形度的芯粒子。例如,可以通过适当选择微粒的水性浆料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而得到具有所需体积平均粒径及平均圆形度的芯粒子。上述加热温度从粘合树脂的软化温度以上且低于粘合树脂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范围内适当选择。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常加热温度越高,得到的芯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越大。
上述高压均化器,例如,作为高压均化器的市售品,可以列举例如:MICROFLUIDIZER(商品名,マィクロフルディクス(Microfluidics)公司制)、NANOMIZER(商品名,Nanomizer公司制)、ALTIMIZER(商品名,株式会社Sugino Machine制)等腔式高压均化器;高压HOMOGENIZER(商品名,ラニ一(Rannie)公司制)、高压HOMOGENIZER(商品名,三丸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制)、高压HOMOGENIZER(商品名,株式会社Izumi Food Machinery制)、NANO3000(商品名,株式会社美粒制)等。
另外,可以对制作的芯粒子进一步进行球形化处理。作为球形化的装置,可以列举冲击式球形化装置和热风式球形化装置。作为冲击式球形化装置,也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可以使用例如:FACULTY(商品名,Hosokawa Micron株式会社制)、Hybridization System(商品名,株式会社奈良机械制作所制)等。作为热风式球形化装置,也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可以使用例如:表面改性机METEORAINBOW(商品名,日本ニュ一マチック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2-II)壳层的形成方法(由胶囊化形成的双层结构)
在通过上述(2-I)芯粒子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方法得到的芯粒子的分散液中添加壳粒子的分散液,使壳粒子在在芯粒子表面上凝聚、粘着,从而使芯粒子表面由壳粒子包覆,由此形成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粒子。
壳层用树脂微粒例如可以通过树脂的单体成分的乳液聚合反应而得到,或者通过利用均化器等使树脂乳化分散、并进行细粒化而得到。
芯粒子及壳粒子的分散液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备。作为上述粒子分散而成的分散液,只要是上述粒子分散在水等分散介质中而得到的分散液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通过乳液聚合或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分散液。
另外,上述胶囊调色剂1中,上述壳层用树脂的折射率(nb)相对于上述芯粒子用树脂的折射率(na)之比(以下,也称为折射率比)即nb/na需要在0.92~0.96的范围内。如果上述折射率比(nb/na)在上述范围内时,则光吸收率高,仅通过激光的照射就能够使胶囊调色剂1充分加热、熔融,能够得到定影性优良的胶囊调色剂1,因而更优选。上述折射率比(nb/na)超过0.96时,几乎不能封闭由芯粒子向壳层释放的光,胶囊调色剂1的加热、熔融为不充分的状态。另外,上述折射率比(nb/na)小于0.92时,由胶囊调色剂1释放出的光减少,下层的胶囊调色剂1的光吸收量减少,不能使胶囊调色剂1充分加热、熔融。因此,通过适当选择芯粒子及壳粒子中所使用的树脂的种类,使折射率比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得到光吸收率高、且定影性优良的胶囊调色剂1。
另外,作为由包覆芯粒子表面的壳粒子构成的壳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壳层的厚度小于0.1μm时,不能得到均匀的壳层,光吸收效率降低。
上述胶囊调色剂粒子中,可以混合发挥提高粉体流动性、提高摩擦带电性、改善耐热性、改善长期保存性、改善清洁特性及控制感光体表面的磨损特性等功能的外添加剂。作为上述外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外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二氧化硅微粉、氧化钛微粉及氧化铝微粉等无机微粉。为了实现胶囊调色剂1的疏水化及胶囊调色剂1的带电性控制等,这些无机微粉优选用有机硅清漆、各种改性有机硅清漆、硅油、各种改性硅油、硅烷偶联剂、具有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其它有机硅化合物等处理剂进行处理。上述外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考虑到胶囊调色剂1所需的带电量、添加外添加剂对感光体的磨损的影响及胶囊调色剂1的环境特性等,上述外添加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调色剂粒子100重量份为1~10重量份,更优选5重量份以下。另外,上述外添加剂优选一次粒子的个数平均粒径为10nm~500nm。通过使用上述范围内的粒径的外添加剂,更容易发挥胶囊调色剂1的流动性提高的效果。
[3.显影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显影剂为使用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
将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作为单组分显影剂使用时,不使用载体而仅使用上述调色剂。另外,作为上述单组分显影剂使用时,使用刮板及毛刷使显影套筒上摩擦带电,使胶囊调色剂1附着在套筒上,由此输送胶囊调色剂1,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将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时,将上述调色剂与载体一同使用。即,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包含光吸收率高的所述调色剂和载体。因此,形成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的添加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双组分显影剂。
作为上述载体,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载体。可以列举例如:由铁、铜、锌、镍、钴、锰、铬等构成的单独或复合铁氧体及载体芯粒子由包覆物质进行表面包覆而形成的树脂包覆载体、或在树脂中分散有具有磁性的粒子的树脂分散型载体等。
作为上述包覆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包覆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聚四氟乙烯、一氯三氟乙烯聚合物、聚偏氟乙烯、有机硅树脂、聚酯树脂、二叔丁基水杨酸的金属化合物、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多酸、聚乙烯醇(polyvinylral)、苯胺黑、氨基丙烯酸酯树脂、碱性染料、碱性染料的色淀物、二氧化硅微粉、氧化铝微粉等。另外,作为树脂分散型载体中使用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含氟树脂及酚树脂等。上述物质均优选根据调色剂成分进行适当选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
上述载体的形状优选为球形或扁平形。另外,载体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但考虑到高画质化,优选在10μm~10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20μm~50μm的范围内。另外,载体的电阻率优选为108Ω·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12Ω·cm以上。另外,上述“载体的电阻率”为如下得到的值:将载体放入具有0.50cm2的截面积且底面具有电极的容器中并进行轻敲后,在充满容器内的载体粒子上施加1kg/cm2的载荷,读取在上述载荷和底面电极之间施加产生1000V/cm2电场的电压时的电流值。当上述电阻率低时,在显影套筒上施加了偏压的情况下,电荷被注入载体,载体粒子容易附着于感光体上。另外,容易引起偏压的击穿。
载体的磁化强度(最大磁化)优选在10~60emu/g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在15~40emu/g的范围内。上述“磁化强度”依赖于显影辊的磁通密度,但是,在显影辊的一般的磁通密度的条件下,当载体的磁化强度低于10emu/g时,磁性的束缚力不起作用,有可能成为载体飞散的原因。另外,当上述“磁化强度”超过60emu/g时,由于载体的立起(穗立ち)过高,因而在非接触显影中难以保持与像承载体的非接触状态。另外,在接触显影中,在调色剂像中有可能容易出现扫痕。
双组分显影剂中胶囊调色剂1和载体的使用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胶囊调色剂1及载体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例如,使用树脂包覆载体(密度5~8g/cm2)时,可以以在双组分显影剂中含有胶囊调色剂1为显影剂总量的2~30重量%、优选2~20重量%的方式使用胶囊调色剂1即可。另外,在双组分显影剂中,胶囊调色剂1对载体的包覆率优选为40%~80%。
[4.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使用由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形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包含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仅具有与本发明的各调色剂颜色对应设置的激光光源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上述显影装置和上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参照图2所示的断面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同时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及传真功能的复合机,根据所传递的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全彩或单色图像。即,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具有复印模式、打印模式及传真模式三种印刷模式,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操作部的操作输入、来自使用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终端装置、信息记录存储介质、存储装置的外部设备的印刷作业的信号等,由未图示的控制部选择印刷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调色剂像形成部7、转印部8、定影装置4、记录介质供给部5和排出部6。为了与彩色图像信息中所含的黑(b)、青(c)、品红(m)及黄(y)各颜色的图像信息相对应,构成调色剂像形成部7的各构件及转印部8中所含的一部分构件分别设置4个。以下,本说明书中,根据各颜色分别设置4个的各构件,将表示各颜色的字母附加在参照标号的末尾来进行区别,总称的情况仅用参照标号表示。
调色剂像形成部7包括感光鼓11、带电部12、曝光单元13、显影装置14和清洁单元15。带电部12、显影装置14及清洁单元15在感光鼓11的旋转方向周围以上述顺序配置。带电部12配置在显影装置14及清洁单元15的垂直方向下方。
感光鼓11包含由未图示的驱动部绕轴线可旋转驱动地支撑的、未图示的导电性基体和形成于导电性基体表面上的感光层。导电性基体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可以列举例如圆筒状、圆柱状、薄膜片状等。其中,优选圆筒状。导电性基体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导电性材料,可以列举例如:铝、铜、黄铜、锌、镍、不锈钢、铬、钼、钒、铟、钛、金、铂等金属以及这些金属的2种以上的合金;在合成树脂薄膜、金属薄膜或纸等薄膜状基体上形成由铝、铝合金、氧化锡、金、氧化铟等1种或2种以上构成的导电性层的导电性薄膜;以及含有导电性粒子和/或导电性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等。另外,作为导电性薄膜中所使用的薄膜状基体,优选合成树脂薄膜,特别优选聚酯薄膜。另外,作为导电性薄膜中的导电性层的形成方法,优选蒸镀、涂敷等。
感光层通过例如层压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来形成。此时,优选在导电性基体与电荷产生层或电荷输送层之间设置底涂层。通过设置底涂层,得到如下优点:覆盖存在于导电性基体表面的伤痕及凹凸,使感光层表面平滑化,防止反复使用时感光层的带电性变差,提高在低温和/或低湿环境下感光层的带电特性。另外,也可以是在最上层设置了感光体表面保护层的、耐久性好的三层结构的层压感光体。
电荷产生层以通过光照射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物质为主要成分,根据需要含有公知的粘合树脂、增塑剂、增敏剂等。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电荷产生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苝酰亚胺、苝酸酐等苝类颜料;喹吖啶酮、蒽醌等多环醌类颜料;金属及无金属酞菁、卤化无金属酞菁等酞菁类颜料;方酸菁色素(squalium dyes);薁鎓色素(azulenium dyes);噻喃鎓色素;具有咔唑骨架、苯乙烯基二苯乙烯骨架、三苯基胺骨架、二苯并噻吩骨架、噁二唑骨架、芴酮骨架、二茋骨架、二苯乙烯基噁二唑骨架或二苯乙烯基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等。
其中,无金属酞菁颜料、氧钛酞菁颜料、含有芴环和/或芴酮环的双偶氮颜料、由芳香族胺构成的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等具有高电荷产生能力,适合用于得到高感光度的感光层。上述电荷产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电荷产生物质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相对于电荷产生层中的粘合树脂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以上、50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200重量份以下。作为上述电荷产生层用的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常用的粘合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聚碳酸酯、苯氧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芳酯、聚酰胺以及聚酯等。粘合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根据需要并用2种以上。
电荷产生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将各自适量的电荷产生物质、粘合树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增塑剂、增敏剂等溶解或分散在可以溶解或分散这些成分的适当的有机溶剂中,制备电荷产生层涂液,将该电荷产生层涂液涂敷在导电性基体表面上,并进行干燥。这样得到的电荷产生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5μm以上、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2.5μm以下。
层压在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以具有接受由电荷产生物质产生的电荷并进行输送的能力的电荷输送物质和电荷输送层用的粘合树脂作为必需成分,根据需要含有公知的抗氧化剂、增塑剂、增敏剂、润滑剂等。作为电荷输送物质,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电荷输送物质,可以列举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及其衍生物、聚-γ-咔唑基乙基谷氨酸酯及其衍生物、芘-甲醛缩合物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基芘、聚乙烯基菲、噁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9-(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蒽、1,1-二(4-二苄氨基苯基)丙烷、苯乙烯基蒽、苯乙烯基吡唑啉、吡唑啉衍生物、苯基腙类、腙衍生物、三苯基胺类化合物、四苯基二胺类化合物、三苯基甲烷类化合物、茋类化合物、具有3-甲基-2-苯并噻唑啉环的吖嗪化合物等供电子性物质;芴酮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茚并噻吩衍生物、菲醌衍生物、茚并吡啶衍生物、噻吨酮衍生物、苯并[c]噌啉衍生物、叶枯净衍生物、四氰基乙烯、四氰基对醌二甲烷、四溴代对苯醌、四氯代对苯醌、苯醌等电子接受性物质等。
上述电荷输送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电荷输送物质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电荷输送物质中的粘合树脂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以上、30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上、150重量份以下。作为上述电荷输送层用的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且能够使电荷输送物质分散均匀的粘合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碳酸酯、聚芳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酰胺、聚酯、聚酮、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酮、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酚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砜树脂、这些粘合树脂的共聚树脂等。其中,若考虑成膜性、所得到的电荷输送层的耐磨损性、电特性等,则优选含有双酚Z作为单体成分的聚碳酸酯(以下,称为“双酚Z型聚碳酸酯”)、双酚Z型聚碳酸酯与其它聚碳酸酯的混合物等。上述粘合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并用2种以上。
在电荷输送层中,优选含有电荷输送物质及电荷输送层用的粘合树脂的同时还含有抗氧化剂。作为该抗氧化剂,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抗氧化剂。可以列举例如:维生素E、对苯二酚、受阻胺、受阻酚、对苯二胺、芳基链烷及它们的衍生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等。上述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并用两种以上。抗氧化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为构成电荷输送层的成分总量的0.0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优选为0.05重量%以上、5重量%以下。
上述电荷输送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将各自适量的电荷输送物质、粘合树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抗氧化剂、增塑剂、增敏剂等溶解或分散在能够溶解或分散这些成分的适当的有机溶剂中,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液,将该电荷输送层用涂液涂敷在电荷产生层表面,并进行干燥。
这样得到的电荷输送层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10μm以上、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40μm以下。另外,也可以在一个层中形成存在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的感光层。此时,对于电荷产生物质及电荷输送物质的种类、含量、粘合树脂的种类、其它添加剂等,可以在与分别形成电荷产生层及电荷输送层的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用如上所述的电荷产生物质及电荷输送物质形成有机感光层而得到的感光鼓,但也可以采用使用硅等形成无机感光层而得到的感光鼓替代上述感光鼓。
带电部12以面向感光鼓11、沿感光鼓11的长度方向、与感光鼓11表面具有间隙而隔离的方式配置,使感光鼓11表面以规定的极性及电位带电。在带电部12中,可以使用带电刷型带电器、充电器型带电器、锯齿型带电器或离子产生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部12以与感光鼓11表面隔离的方式设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带电部12,可以使用带电辊,并以带电辊与感光鼓11压接的方式配置带电辊,也可以使用带电刷、磁刷等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器。
曝光单元13以如下方式配置:从曝光单元13射出的各色信息的光,通过带电部12和显影装置14之间,照射到感光鼓11的表面。曝光单元13在该单元内将图像信息转变为黑、青、品红、黄各色信息的光,对通过带电部12以同样的电位带电的感光鼓11表面,用各色信息的光进行曝光,在该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曝光单元13中,可以使用例如设有激光照射部及多个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此外,也可以使用适当组合有LED(发光二极管)阵列、液晶快门和光源的单元。
在此,参照图3所示的断面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4的结构进行说明。显影装置14使用由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形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包含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即,显影装置14使用包含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的上述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因此能够在感光鼓11上形成调色剂像。
显影装置14含有显影槽20和调色剂送料斗21。显影槽20是如下容器状构件:该容器状构件以面向感光鼓11表面的方式配置,将胶囊调色剂1供给到形成于感光鼓11表面的静电潜像上而进行显影,形成作为可见像的调色剂像。显影槽20在其内部空间收容由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含有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并且收容并旋转自由地支撑显影辊22、供给辊23、搅拌辊24等辊构件或者螺旋构件。在显影槽20的面向感光鼓11的侧面形成开口部,在隔着该开口部与感光鼓11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显影辊22。
显影辊22是在其与感光鼓11的压接部或最接近部将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供给到感光鼓11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的辊状构件。在供给胶囊调色剂1时,在显影辊22表面施加与胶囊调色剂1的带电电位相反极性的电位作为显影偏压(以下,简单称为“显影偏压”)。由此,显影辊22表面的胶囊调色剂1顺利地供给至静电潜像。另外,通过改变显影偏压值,能够控制供给至静电潜像的胶囊调色剂1的量(调色剂附着量)。
供给辊23是面向显影辊22并可旋转驱动地设置的辊状构件,其将由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含有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22周围。搅拌辊24是面向供给辊23并可旋转驱动地设置的辊状构件,其将由调色剂送料斗21新供给到显影槽20内的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1送到供给辊23周围。调色剂送料斗21以设置在其垂直方向下部的调色剂补充口(未图示)和设置在显影槽20的垂直方向上部的调色剂接收口(未图示)连通的方式进行设置,根据显影槽20的调色剂消耗状况补充胶囊调色剂1。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调色剂送料斗21,以由各色调色剂盒直接补充胶囊调色剂1的方式构成。
另外,图2所示的清洁单元15在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后,除去残留在感光鼓11表面上的胶囊调色剂1,使感光鼓11表面清洁化。在清洁单元15中,使用例如清洁刮板等板状构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作为感光鼓11,主要使用有机感光鼓,有机感光鼓的表面以树脂成分为主体,因此,由于因带电装置的电晕放电产生的臭氧的化学作用,有机感光鼓的表面容易劣化。然而,劣化的表面部分受到清洁单元15产生的摩擦作用而磨损,虽然缓慢但确实被除去。因此,由臭氧等引起的表面劣化的问题实际上被消除,可以长时间稳定地维持由带电操作产生的带电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清洁单元15,但是,并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不设置清洁单元15。
利用调色剂像形成部7,对通过带电部12而处于均匀的带电状态的感光鼓11的表面,照射来自曝光单元13对应于图像信息的信号光,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4向其供给胶囊调色剂1,形成调色剂像,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5上,然后,用清洁单元15除去残留于感光鼓11表面上的胶囊调色剂1。反复进行该一系列的调色剂像形成操作。
转印部8配置在感光鼓11的上方,包括中间转印带25、驱动辊26、从动辊27、中间转印辊28(黑色、青色、品红及黄色)、转印带清洁单元29和转印辊30。中间转印带25是通过驱动辊26和从动辊27涨紧而形成环状的移动路径的环带状构件,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25在与感光鼓11接触并且通过感光鼓11时,从隔着中间转印带25与感光鼓11相对配置的中间转印辊28,施加与感光鼓11表面的胶囊调色剂1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在感光鼓11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5上。
在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由各感光鼓11所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并重叠在中间转印带25上,由此形成全彩色调色剂像。驱动辊26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设置,通过该旋转驱动,使中间转印带25向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从动辊27设置为可随着驱动辊26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赋予中间转印带25一定的张力,以使中间转印带25不松弛。中间转印辊28隔着中间转印带25压接在感光鼓11上,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设置。中间转印辊28与如上所述施加转印偏压的未图示的电源连接,具有将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5上的功能。
转印带清洁单元29以隔着中间转印带25与从动辊27相对、并与中间转印带25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通过与感光鼓11的接触而附着在中间转印带25上的调色剂成为污染记录介质背面的原因,因此,转印带清洁单元29除去并回收中间转印带25表面的调色剂。转印辊30隔着中间转印带25压接在驱动辊26上,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设置。在转印辊30和驱动辊26的压接部(转印夹持部),由中间转印带25承载并输送过来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由后述的记录介质供给部5送来的记录介质上。承载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被送至定影装置4。利用转印部8,在感光鼓11和中间转印辊28的压接部,由感光鼓1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5上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25向箭头B方向的旋转驱动而被输送到转印夹持部,从而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在此,参照图4所示的示意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4的结构进行说明。定影装置4设置在比转印部8更靠近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由激光定影装置80构成。该激光定影装置80具备:产生激光的激光光源81和反射由激光光源81所照射的激光而对环带61上进行扫描曝光的多面转镜82。激光光源81以能够分别输出振荡波长为不同波长的四束激光的方式构成。另外,多面转镜82例如由正六面体构成,沿图4中箭头方向恒速旋转。驱动辊62由未图示的驱动部绕其轴线可旋转驱动地设置,通过该旋转驱动使环带61向箭头方向旋转驱动。从动辊63设置为可随着驱动辊62的旋转驱动而从动旋转,赋予环带61一定的张力,以使环带61不松弛。另外,在激光光源81与多面转镜82之间的光路中可以设置准直透镜或柱面透镜等。另外,多面转镜82与环带61之间可以设置fθ透镜、回位镜(returnmirror)、反射镜等。
激光定影装置80,通过对用纸P上保持的胶囊调色剂1分别照射不同的光,能够使胶囊调色剂1非接触定影在用纸上。另外,激光定影装置80对用纸P上的调色剂形成部位局部地照射光。
就激光定影装置80的激光光源81中设置的Y定影激光81Y、M定影激光81M、C定影激光81C、K定影激光81K的发射波长而言,例如,Y定影激光81Y在黄色调色剂的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峰(例如430nm)的波长处发光。另外,M定影激光81M在与品红色调色剂的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峰对应(例如565nm)的波长处发光。另外,C定影激光81C在与青色调色剂的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峰对应(例如620nm)的波长处发光。K定影激光81K的波长为黑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另外,与黑色调色剂的吸收峰对应的K定影激光81K的发射波长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设定。
作为激光的强度,优选在1.5W/cm2以上、630W/cm2以下的范围。另外,激光的强度弱于1.5W/cm2时,由激光照射引起的胶囊调色剂1的熔融不充分,因而定影率降低。另一方面,定影曝光能量强于630W/cm2时,由激光照射引起胶囊调色剂1或用纸P烤焦,因而定影率降低。
用纸P通过期间,来自Y定影激光81Y的激光通过多面转镜82进行扫描,选择性地照射到用纸P上保持的黄色调色剂上。于是,由于Y定影激光81Y的发射波长与黄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对应,因此由Y定影激光81Y照射的激光被用纸P上的黄色调色剂吸收。
接着,来自M定影激光81M的激光通过多面转镜82进行扫描,选择性地照射到用纸P上保持的品红色调色剂上。于是,由于M定影激光81M的发射波长与品红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对应,因此由M定影激光81M照射的激光被用纸P上的品红色调色剂吸收,通过光的吸收而发热的品红色调色剂熔融。
接着,来自C定影激光81C的激光通过多面转镜82进行扫描,选择性地照射到用纸P上保持的青色调色剂上。于是,由于C定影激光81C的发射波长与青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对应,因此由C定影激光81C照射的激光被用纸P上的青色调色剂吸收,通过光的吸收而发热的青色调色剂熔融。
接着,来自K定影激光81K的激光通过多面转镜82进行扫描,选择性地照射到用纸P上保持的黑色调色剂上。于是,由于K定影激光81K的发射波长与黑色调色剂的吸收波长对应,因此由K定影激光81K照射的激光被用纸P上的黑色调色剂吸收,通过光的吸收而发热的黑色调色剂熔融。
如上所述,对用纸P上的胶囊调色剂1照射与各色调色剂的最大吸收波长对应的激光,其结果,调色剂像在用纸P上定影而形成图像。
另外,图2所示的记录介质供给部5包括自动送纸盒35、拾取辊36、输送辊37、定位辊38和手动送纸盒39。自动送纸盒35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垂直方向下部,是贮存记录介质的容器状构件。作为记录介质,例如有普通纸、彩色复印用纸、高射投影机用片材、明信片等。拾取辊36每次取出1张自动送纸盒35中所贮存的记录介质,送至用纸输送路径S1。输送辊37是以相互压接的方式设置的一对辊构件,用于向定位辊38输送记录介质。
定位辊38是以相互压接的方式设置的一对辊构件,与中间转印带25承载的调色剂像被输送到转印夹持部同步地将由输送辊37送来的记录介质送至转印夹持部。手动送纸盒39是通过手动操作将记录介质取入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装置,由手动送纸盒39取入的记录介质利用输送辊37而在用纸输送路径S2内通过,被送至定位辊38。利用记录介质供给部5,与中间转印带25承载的调色剂像被输送到转印夹持部同步地将由自动送纸盒35或手动送纸盒39供给的每次1张的记录介质送至转印夹持部。
排出部6包括输送辊37、排出辊40和排出盒41。输送辊37设置在用纸输送方向上与定影夹持部相比更下游侧,向排出辊40输送由定影装置4定影图像后的记录介质。排出辊40将图像被定影后的记录介质排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垂直方向上面的排出盒41中。排出盒41贮存图像被定影后的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例如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空间的上部,包括存储部、运算部和控制部。向控制装置的存储部输入通过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上面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的各种设定值、来自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各处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等。另外,写入执行各种装置的程序。各种装置是指例如判定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判定装置、控制胶囊调色剂1的附着量的附着量控制装置、控制胶囊调色剂1的定影条件的定影条件控制装置等。存储部可以使用该领域中常用的存储装置,可以列举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等。
上述外部设备可以使用能够形成或取得图像信息、并且能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电连接的电动、电子设备,可以列举例如计算机、数码照相机、电视接收机、录像机、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录像机、HDDVD(High-Definition Digital Versatile Disc)、蓝光光盘录像机、传真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等。运算部取出被写入存储部的各种数据(图像形成命令、检测结果、图像信息等)及各种装置的程序,进行各种判定。控制部根据上述运算部的判定结果向相应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进行动作控制。控制部及运算部包括通过具备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的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等而实现的处理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上述处理电路和主电源,电源不仅对控制装置、而且也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内部的各装置供电。
另外,本发明的调色剂优选为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或黄色调色剂。
黑色调色剂由于光的吸收效率良好,因此不需要设定为本发明这样的构成,但是通过使本发明的调色剂为彩色调色剂,可以更显著地发挥能够得到不会由于红外线吸收剂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效果。
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显影装置使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因此,能够提供可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显影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具备使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及本发明的定影装置。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显影装置和上述定影装置。因此,能够提供可长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并且能够得到不会由于添加红外线吸收剂而引起色重现性变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定。
<树脂的折射率>
胶囊调色剂的芯粒子用树脂及壳粒子用树脂的折射率,如上述[1.调色剂]中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棱镜耦合法在633nm的波长处测定。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
在50ml电解液(商品名:ISOTON-II,Beckman Coulter株式会社制)中加入20mg试样及1ml烷基醚硫酸酯钠,利用超声波分散器(商品名:UH-50,株式会社SMT制)以20kHz的超声波频率进行3分钟分散处理,制备测定用试样。对于该测定用试样,使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MultisizerIII、Beckman Coulter株式会社制),在孔径100μm、测定粒子数50000计数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由试样粒子的体积粒度分布求出体积平均粒径。
<粘合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商品名:DSC220,精工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K7121-1987,以每分钟10℃的升温速度对1g试样进行加热,测定DSC曲线。求出所得DSC曲线的相当于玻璃化转变的吸热峰的高温侧的基线向低温侧延长的直线、与在相对于从峰的上升部分至顶点的曲线斜率达到最大的点处引出的切线的交点的温度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粘合树脂的软化温度(Tm)>
流动特性评价装置(商品名:流动试验仪CFT-100C、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中,设定施加10kgf/cm2(9.8×105Pa)的载荷,以使1g试样从模具(喷嘴口径1mm、长1mm)中挤出,并以每分钟6℃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求出从模具中流出一半量的试样时的温度作为软化温度。
[1.双组分显影剂的制造]
(实施例1)
(1)芯树脂的制造
将作为粘合树脂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折射率1.56粘合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55℃、软化温度Tm:110℃)87.5份、着色剂(商品名:KET·BLUE111、DIC株式会社制)8份、作为脱模剂的聚酯类蜡(熔点85℃)3份和电荷控制剂(商品:BONTRON E84、ォリェン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5份利用混合机(商品名:亨舍尔混合机、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进行混合。使用双螺杆挤出(商品名:PCM-30,株式会社池贝制),在料筒温度145℃、滚筒转数300rpm的条件下对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制备熔融混炼物。将该熔融混炼物冷却至室温后,用切割粉碎机(商品名:VM-16、株式会社セィシン企业制)粗粉碎,制备粒径100μm以下的粗粉。
将得到的粗粉40g、黄原胶13.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商品名:ルノックスS-100、阴离子型分散剂、东邦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4g、磺基琥珀酸类表面活性剂(商品名:ェァロ一ルCT-1p、主成分: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东邦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67g及作为余量的水这些粗粉浆料原料进行混合,使总量为800g,将得到的混合物投入混合机(商品名:ニュ一ジェネレ一ションミキサNGM-1.5TL、株式会社美粒制)中,以2000rpm搅拌5分钟后进行脱气,得到粗粉浆料。
将得到的粗粉浆料800g投入高压均化器(商品名:NANO3000、株式会社美粒制)的罐中,维持温度在185℃的同时,在210MPa的加压条件下使粗粉浆料在该高压均化器内循环30分钟,得到树脂粒子浆料。
将得到的树脂粒子浆料600g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商品名:コ一タミン86W、花王株式会社制)的20%水溶液30g投入制粒装置(商品名:ニュ一ジェネレ一ションミキサNGM-1.5TL、株式会社美粒制)中,在75℃、2000rpm下搅拌30分钟后,升温至85℃,再搅拌2小时。为了使未凝聚的微粉凝聚,在升温后补加水300g,并急冷至室温,得到芯粒子浆料。得到的芯粒子浆料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μm。
另外,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加热器中的线圈状配管,线圈内径为4.0mm、线圈半径(线圈曲率半径)为40mm、线圈圈数为50。作为粉碎用喷嘴,使用喷嘴长度为0.4mm且形成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直径0.09mm的1条流路的喷嘴。作为减压模块,使用耐压喷嘴。耐压喷嘴的喷嘴长度为150mm、喷嘴入口径为2.5mm、喷嘴出口径为0.3mm。
(2)壳层用树脂粒子
作为壳层用树脂粒子,使用具有0.15μm体积平均粒径的PMMA微粒(折射率1.49)(商品名:MP-1451、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
(3)胶囊调色剂粒子的制造
将得到的芯粒子浆料450g和上述壳层用树脂粒子45g移入间隙为0.2mm的500ml容量的转子/筛网型高速乳化机(クレァミクス、ェム·テクニック株式会社制)中,设定旋转体部分的旋转速度为18m/秒,在液温80℃下处理10分钟,然后通过过滤取出粒子,进行5次水洗后,将粒子以75℃的热风进行干燥,得到胶囊调色剂粒子。
(4)胶囊调色剂的制造
通过用亨舍尔混合机(商品名:FMミキサ、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在得到的胶囊调色剂粒子100重量份中混合作为外添加剂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商品名:R-974、日本ァェロジル株式会社制)2.2重量份和疏水性钛(商品名:T-805、日本ァェロジル株式会社制)1.6重量份总计3.8重量份,由此在调色剂中外添加外添加剂,得到胶囊调色剂。
(5)双组分显影剂的制造
作为载体,使用体积平均粒径45μm的铁氧体芯载体。使用V型混合器混合机(商品名:V-5、株式会社特寿工作所制)混合20分钟,使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浓度为7%,制作实施例1的双组分显影剂。
(实施例2)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为PMMA(折射率1.49)、使壳层用树脂为有机硅树脂(折射率1.4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实施例2的双组分显影剂。
(实施例3)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为聚酯(折射率1.57)、使壳层用树脂为PMMA微粒(折射率1.49)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实施例3的双组分显影剂。
(实施例4)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为含氟聚酯(折射率1.54)、使壳层用树脂为有机硅树脂(折射率1.4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实施例4的双组分显影剂。
(比较例1)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为含氟聚酯(折射率1.54)、使壳层用树脂为PMMA微粒(折射率1.49)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比较例1的双组分显影剂。
(比较例2)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变更为含氟聚酯(折射率1.55)、使壳层用树脂变更为有机硅树脂(折射率1.4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比较例2的双组分显影剂。
(比较例3)
除了使芯粒子用树脂变更为聚酯(折射率1.57)、使壳层用树脂变更为苯乙烯丙烯酸(折射率1.56)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比较例3的双组分显影剂。
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芯粒子用树脂及壳层用树脂的各自的折射率和折射率比(nb/na)归纳于表1。
表1
[2.定影性的评价]
在将市售的复印机(商品名:MX-2700、夏普株式会社制)的定影装置改变为图4所示的定影装置(Y定影激光:430nm、M定影激光:565nm、C定影激光:620nm、K定影激光:780nm、输出功率:30W)的复印机中,分别填充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双组分显影剂。调节调色剂的附着量为1.2mg/cm2(相当于胶囊调色剂的两层)使固体图像定影,制成评价图像。
在学振式坚牢度试验中,使用负载有1kg载荷的砂质橡皮擦(商品名:Lion rubber eraser GAZASUNA、株式会社ラィォン事务器制),以14mm/秒的速度在制成的评价用图像的表面上擦过3个来回。用反射浓度仪(商品名:RD-914、マクベス公司制)测定擦过前后的光学反射密度(像浓度),计算定影率。定影率用下述(1)式求出。
定影率(%)=[(擦过后的像浓度)/(擦过前的像浓度)]×100  …(1)
由上述式(1)得到的定影率如果为70%以上,则评价为具有充分定影性的胶囊调色剂。
将实施例1~4及比较例1~3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定影率示于表2。
表2
Figure G2009102257936D00351
表2中,○表示定影率(%)为70%以上,×表示定影率(%)小于70%。
定影性评价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仅通过激光定影系统就能够确保充分的定影性。
本发明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限定,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胶囊调色剂能够应用于由该调色剂形成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包含该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并能够应用于具备使用该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及定影装置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8)

1.一种调色剂,在定影装置中使用,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
构成所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所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即nb/na为0.92~0.9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为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或黄色调色剂。
3.一种双组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调色剂和载体,所述调色剂在定影装置中使用,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所述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所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所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即nb/na为0.92~0.96。
4.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包含如下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所述调色剂在定影装置中使用,所述定影装置中,向转印材料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波长在调色剂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所述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所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所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即nb/na为0.92~0.9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为还包含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6.一种定影装置,由光源向使用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光源,仅具有与使用的每种调色剂颜色对应设置的激光光源,
所述激光光源照射波长在作为所述各颜色中任一种的特定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
所述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所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所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即nb/na为0.92~0.96。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i)显影装置,使用包含如下调色剂的显影剂进行显影,所述调色剂具有在作为调色剂母粒的芯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双层结构,并且构成所述芯粒子的树脂的折射率na与构成所述包覆层的树脂的折射率nb之比即nb/na为0.92~0.96;和
(ii)定影装置,由光源向使用所述调色剂在转印材料上形成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照射光,利用光的能量使构成该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融,从而使其定影在转印材料上,作为所述光源仅具有与使用的每种调色剂颜色对应设置的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照射波长在作为所述各颜色中任一种的特定颜色的吸收波长范围内的激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为还包含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CN200910225793A 2008-12-08 2009-12-07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750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1942A JP4777408B2 (ja) 2008-12-08 2008-12-08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の定着方法
JP2008-311942 2008-1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0919A true CN101750919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23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5793A Pending CN101750919A (zh) 2008-12-08 2009-12-07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42999A1 (zh)
JP (1) JP4777408B2 (zh)
CN (1) CN1017509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133A (zh) * 2010-08-31 2011-01-19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调色剂及制备该调色剂的方法
CN10377748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色调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6641B2 (en) * 2013-07-11 2015-07-21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article processing
EP3308218A4 (en) 2015-06-11 2019-01-09 E Ink California, LLC COMPOSITE COLORED PARTICLES
CN106217506A (zh) * 2016-08-03 2016-12-14 佛山市高明顺高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4504A (ja) * 1993-10-07 1995-04-21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用カラー現像剤および現像方法
JP3440983B2 (ja) * 1998-01-29 2003-08-25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重合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28023B1 (ko) * 2005-12-29 2007-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토너
JP4657957B2 (ja) * 2006-03-16 2011-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JP4937713B2 (ja) * 2006-11-28 2012-05-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US20080166156A1 (en) * 2007-01-09 2008-07-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o-component developer,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0133A (zh) * 2010-08-31 2011-01-19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调色剂及制备该调色剂的方法
CN10377748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色调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77408B2 (ja) 2011-09-21
JP2010134326A (ja) 2010-06-17
US20100142999A1 (en) 201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9372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01470364B (zh) 调色剂及其制法、双成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92880B (zh) 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34819B (zh) 融合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
CN101515123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
CN101692156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01727033A (zh) 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54570B (zh) 球形粒子及其制造方法、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08739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50919A (zh)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07021A (zh) 胶囊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50918B (zh) 调色剂制造方法
CN101364058B (zh) 调色剂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353A (zh) 光定影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以及光定影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01452233A (zh) 彩色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27028B (zh) 树脂层包覆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6008B (zh)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54544A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898B (zh) 调色剂制造方法
CN101846897B (zh) 调色剂制造方法
JP2010101974A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3064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12648B (zh) 光定影调色剂、以及含有该光定影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
CN101482709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JP2012088407A (ja) 光定着トナーおよび2成分現像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