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6221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6221A
CN101746221A CN200910260881A CN200910260881A CN101746221A CN 101746221 A CN101746221 A CN 101746221A CN 200910260881 A CN200910260881 A CN 200910260881A CN 200910260881 A CN200910260881 A CN 200910260881A CN 101746221 A CN101746221 A CN 101746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wtooth
laps
pitch
wave amplitude
bel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0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6221B (zh
Inventor
F·P·C·G·乔治斯
J·-M·A·F·吉拉尔
R·W·克里尔
V·B·马索内
B·R·尼科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Original Assignee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filed Critical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ublication of CN101746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6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62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6Folded plies
    • B60C9/263Folded plie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an endless zigzag configuration in at least one belt ply, i.e. no cut edge being pres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2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i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765Characterized by belt or breaker structure
    • Y10T152/10783Reinforcing plies made up from wound narrow ribb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胎体;和夹置在胎体和胎面之间的锯齿带束层结构。该锯齿带束层结构由交织在一起的至少两层帘线形成,该至少两层帘线由通过一根或者多根帘线加强的橡胶条带形成,形成锯齿带束层结构的条带布置成第一锯齿绕圈,第一锯齿绕圈以锯齿波长从第一横向带束层边缘延伸到第二横向带束层边缘,该锯齿波长具有第一波幅W1,第一波幅W1跟随有第二波幅W2,该锯齿带束层结构的条带还布置成第二锯齿绕圈,该第二锯齿绕圈由具有由第二波幅W1跟随的第一波幅W2的锯齿波长形成。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体和带束层加强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飞行器、卡车和其他重载荷应用中的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在承受重载荷的轮胎例如卡车轮胎或者飞行器轮胎中,锯齿带束层已经用于带束层包裹。锯齿带束层消除了胎肩的工作带束层末端。图1示出了具有锯齿带束层5的轮胎的示例性部分。锯齿带束层的优点在于,在胎肩附近没有工作带束层边缘,极大地改进了轮胎耐用性。锯齿带束层的缺点在于,在胎肩附近的边缘,存在重叠层。在一些区域,存在太多层,例如通常为4层或者更多层,甚至在一些位置存在6层或者更多层。已经显示,胎肩区域中的重叠条带的减少能够改进耐用性。因此,需要一种轮胎,其具有改进的带束层边缘耐用性,而不具有过多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胎体;以及夹置在所述胎体和所述胎面之间的锯齿带束层结构。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由交织在一起的至少两层帘线形成,所述至少两层帘线由通过一根或者多根帘线加强的橡胶条带形成,其中,形成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的条带布置成第一锯齿绕圈,所述第一锯齿绕圈以锯齿波长从第一横向带束层边缘延伸到第二横向带束层边缘,所述锯齿波长具有第一波幅W1,在与所述第一波幅相反的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2。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还布置成第二锯齿绕圈,所述第二锯齿绕圈以锯齿波长从第一横向带束层边缘延伸到第二横向带束层边缘,该锯齿波长具有第一波幅W2,在与所述第一波幅相反的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1。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胎体;以及夹置在所述胎体和所述胎面之间的锯齿带束层结构。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由交织在一起的至少两层帘线形成,所述至少两层帘线由通过一根或者多根帘线加强的橡胶条带形成,其中,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形成为:第一锯齿绕圈,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ax,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in,并且Wmax>Wmin;和第二锯齿绕圈,所述第二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in,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ax,所述第二锯齿绕圈邻近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锯齿带束层的现有技术的轮胎的局部示意性截面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子午线轮胎10的局部截面;
图3是轮胎成型鼓的一个例子,其示出了所形成的本发明的带束层;
图4A是用于示例目的的周向布置的轮胎成型鼓的一个例子,其示出了形成锯齿带束层的第一整转条带布置;
图4B显示了图4A的轮胎成型鼓,其示出了锯齿带束层的仅第二转帘线图案(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第一转);
图4C是在带束层边缘经受U形转弯的条带的特写视图;
图5A是用于示例目的的周向布置的轮胎成型鼓的一个例子,其示出了对于每鼓转1个锯齿波的具体情况下,形成锯齿带束层的第一整转条带布置或者第一条带绕圈布置;
图5B显示了图5A的轮胎成型鼓,其示出了对于每鼓转1个锯齿波的具体情况下鼓的第二转,显示了形成锯齿带束层的第一和第二条带绕圈布置;
图5C显示了图5A的轮胎成型鼓,其示出了鼓的第三转,显示了形成锯齿带束层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条带绕圈布置;
图5D显示了图5A的轮胎成型鼓,其示出了对于每鼓转1个锯齿波的具体情况下鼓的第四转,显示了形成锯齿带束层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条带绕圈布置;
图6示出了锯齿带束层边缘;
图7示出了锯齿带束层边缘在截面A-A、B-B、C-C、D-D和E-E处的截面图,示出了各层的估计重叠量;
图8示出了对于图1的现有技术的锯齿带束层,锯齿带束层边缘在截面A-A、B-B、C-C、D-D和E-E处的截面图,示出了各层的估计重叠量;
图9A-9C示出了锯齿带束层,其具有0.1mm的横向偏移,其中鼓偏移角度从图9A中的6.75度到图9B中的13.5度到图9C中的27度变化;以及
图10A-10C示出了锯齿带束层,其具有8mm的横向偏移,其中鼓偏移角度从图10A中的6.75度到图10B中的13.5度到图10C中的27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下面的定义用于本发明。
“三角胶”是指位于胎圈芯径向上方的未加强的弹性体。
轮胎的“高宽比”是指轮胎的断面高度(SH)与其断面宽度(SW)的比乘以100%,表达成百分比。
“轴向”和“轴向地”是指与轮胎的旋转轴线平行的线或者方向。
“胎圈”是指轮胎的包括环形抗拉构件的部分,由帘线包裹,并且成形为装配设计轮辋,其具有或者不具有其他加强元件,例如钢丝圈外包布、气釜、三角胶、护趾胶以及胎圈包布。
“工作带束层”或者“露边缓冲层加强结构”是指至少两个平行帘线的露边帘布层,编织或者非编织,位于胎面下方,没有固定到胎圈上,并且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具有10度到60度的向左和向右的帘线角度。
“斜交轮胎”是指胎体在胎体帘布层中具有加强帘线的轮胎,该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以大约25-50度角从胎圈芯到胎圈芯横跨轮胎对角地延伸。这些帘线在交替层中以相反的角度延伸。
“胎体”是指除带束层结构、胎面、底胎面以及帘布层上的侧壁橡胶之外但是包括胎圈的轮胎结构。
“周向”是指沿着环形胎面的表面周边延伸的与轴向垂直的线或者方向。
“胎圈包布”是指围绕胎圈外侧放置的材料窄条,用于保护帘布层不受轮辋损害,并且在轮辋上分布挠度,并且密封轮胎。
“气釜”是指位于轮胎的胎圈部分中的加强结构。
“帘线”是指加强绞线中的一股,轮胎中的帘布层由帘线形成。
“赤道面(EP)”是指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穿过其胎面的中心的平面。
“钢丝圈外包布”是指围绕胎圈芯和三角胶缠绕的加强的织物。
“胎印”是指轮胎胎面以零速度并且在正常负载和压力下与平面接触的胎面接触块或者接触面积。
“气密层”是指形成无内胎轮胎的内表面并且在轮胎中包含膨胀流体的弹性体或者其他材料层。
“净毛比”是指胎印中与路面接触的轮胎胎面橡胶的面积除以胎印中的胎面的面积的值,后者包括非接触部分,例如沟槽。
“子午线轮胎”是指具有带束层或者周向受限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到胎圈延伸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以65-90度的帘线角度布置。
“断面高度”(SH)是指从标称轮辋直径到轮胎在其赤道面的外径的径向距离。
“绕圈(winding)”是指围绕轮胎成型鼓、轮胎或者胎身的条带的第一转中形成的条带的图案。
图2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子午线轮胎10的局部截面图,其包括:胎圈部分23,该胎圈部分中嵌置有胎圈芯22;侧壁部分24,其从胎圈部分23径向向外延伸;以及圆柱形胎面部分25,其在侧壁部分24的径向外端部之间延伸。轮胎10通过从一个胎圈部分23到另一胎圈部分23′(未示出)环状延伸的胎体31加强。胎体31可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32。胎体帘布层32固定到胎圈芯上,并且例如可以围绕每个胎圈芯22从轮胎10的内侧远离赤道面EP缠绕,以形成反包部分。带束层结构40布置在胎体31和胎面部分25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带束层结构4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带束层,其中至少一个带束层是新的改进的锯齿带束层结构39。锯齿带束层结构39具有改性的锯齿布置图案,以减小胎肩处的层数。锯齿带束层机构的布置描述如下。
图3示出了轮胎成型鼓48,其具有轴向周边44、45。为了在轮胎成型鼓上形成改性锯齿带束层结构39,当涂胶的帘线条带43基本上沿周向缠绕轮胎成型鼓时该轮胎成型鼓4旋转,所述条带43以交替的方式从一个鼓边缘44延伸到另一个鼓边缘45。
图4A和4B示出了轮胎成型鼓,其中鼓的周边布置成平的,从0弧度(度)到2π弧度(360度)。图4A示出了对于形成在鼓上的第一鼓转锯齿带束层的第一绕圈。本发明也可以形成在胎身上或者轮胎上,不限于形成在轮胎成型鼓上。为了示例的目的,初始起始点50是鼓的中间周边中心面,处于0弧度,但是可以采用任何起始点位置。条带首先相对于轮胎成型鼓的边缘45以角度α倾斜。这与对于每转1个锯齿的大约π/2弧度的位置相关。下面的描述示出了每转1个锯齿波的图案,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因为每转的锯齿波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在轮胎成型鼓的边缘45,条带具有第一轴向宽度或者波幅W1,其从鼓的中心或者中间周边平面测量。接着,条带可以任选在边缘44在周向(0度方向)继续延伸距离L。如图4C所示,条带优选是U形转弯,不具有尖角,并且优选在过渡位置T1和T2切成圆角。如图4A所示,条带然后朝着相对的鼓边缘44倾斜角度α。在大约3/2π弧度处,条带具有第二轴向宽度或者波幅W2,其从中心面测量,并且不同于W1。W1优选大于W2。因此,条带没有完全延伸到鼓的轴向端部44。接着,条带可以任选地沿着基本上周向(0度方向)定向,延伸周向距离L。最后,条带朝着中间周边中心面倾斜角度α。条带在大约2π弧度处到达中间周边中心面。
图4B示出了第二条带绕圈的布置。为了清楚起见,去除了第一绕圈。第二绕圈的起始点50′已经被轴向转位所需的量,该转位量取决于所需的连续条带之间的间隙量。为了示例的目的,第二条带绕圈转位一个条带宽度,使得其抵靠第一绕圈。起始于位置50′,条带首先相对于轮胎成型鼓的边缘45倾斜角度α。这与对于每转1个锯齿的大约π/2弧度的位置相关。在该位置,条带具有轴向宽度或者波幅W2,其从鼓的中心或者中间周边平面测量。接着,条带可以任选在边缘44在周向(大约0度)继续延伸距离L。如图4C所示,条带优选在鼓边缘转弯,不具有尖角,并且优选在过渡位置T1和T2切成圆角。如图4B和4C所示,条带然后从过渡位置T2朝着相对的鼓边缘44倾斜角度α。在大约3/2π弧度处,条带具有轴向宽度或者波幅W1。接着,条带可以任选地沿着周向(大约0度)定向,延伸周向距离L。如图4C所示,条带优选在鼓边缘转弯,不具有尖角,并且优选在过渡位置T1和T2切成圆角。最后,条带朝着中间周边中心面倾斜角度α。条带在大约2π弧度处到达中间周边中心面。
因此,在第一条带绕圈中,条带从起始点横跨第一波幅W1,然后横跨第二波幅W2,然后回到起始点。W1和W2处于从中心面的相反方向,并且W1≠W2,优选W1>W2。然后,在第二条带绕圈中,条带从转位的起始点横跨第一波幅W2,然后横跨第二波幅W1,然会回到该起始点。因此,条带绕圈优选抵靠,但是也可以重叠或者间隔开。条带可以单独或者与可变波幅锯齿图案结合地在边缘处周向偏移。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5A示出了第一条带绕圈,其具有第一波幅W1,在相反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2。图5B示出了第二条带绕圈,其中条带具有第一波幅W2,在相反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1。第二绕圈已经从第一绕圈转位所需的距离,并且因此可以抵靠(如图所示)、重叠或者间隔开。
图5C示出了第三条带绕圈,其中该条带绕圈已经被从之前的两个条带绕圈周向移位或者偏移,使得边缘处的转弯从之前的绕圈的边缘偏移。刚经过π/2位置偏移距离C,条带具有W1波幅,并且刚经过3π/2位置条带具有W2波幅。图5D示出了第四条带绕圈,其中条带也从第一、第二绕圈周向偏移,以便在外部带束层边缘减小带束层的条带尺寸。如图所示,刚经过π/2位置偏移距离D,条带具有第一波幅W2,并且偏移距离D具有第二波幅W1。偏移距离D不同于偏移距离C。优选的是,偏移距离D小于偏移距离C。为了形成完整的带束层,重复所描述的顺序,直到形成带束层。
图6示出了在具有多层条带的带束层边缘附近区域中每转带束层的1个锯齿波。图7示出了在各个位置A-A至E-E处截取的带束层边缘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条带重叠量从大约1层到截面C-C中的最大4层变化。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锯齿带束层布置,其中有多达6层相互重叠。因此,本发明的带束层结构减小了重叠层的数量,重叠层被认为会降低轮胎耐用性。
条带由一个或者多个帘线的涂胶带形成。条带的宽度可以变化,可以例如是大约5-14mm宽,更优选为大约10-13mm宽。帘线加强件可以由尼龙、聚酯、芳族聚酰胺或者钢形成。所有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示例为每1鼓转具有1个锯齿波。本发明还可以每1鼓转包括N个锯齿波,其中N是2.5或者更大。N也可以是≥1的整数。例如,条带可以布置成使得在2个整鼓转发生1个整锯齿波,或者每转1/2个锯齿波。上面描述的本发明也可以抵靠条带,因此在连续的绕圈的间隔中没有间隙。或者,连续的条带绕圈可以重叠大约1%到大约100%的条带宽度。或者,连续的条带绕圈可以在其间形成有间隙距离G。G可以从大约1%到大约100%的条带宽度变化。
可以利用的另一变量是鼓偏移,其最好地显示在图4C中。鼓偏移是从条带边缘点Y到点X的鼓的周向距离(测量为度或者弧度)。换句话说,鼓偏移是条带进行U形转弯的周向距离的一半,即从边缘附近的点Y到完成转弯的点X测量的距离。鼓偏移或者转弯距离可以变化,如果其增加则有效沿周向拉长了边缘,或者如果其减小则导致更尖的转弯角度。例如,鼓偏移可以从大约5度到大约30度变化,更优选为从大约10度到大约16度变化。当鼓偏移增加时,条带的角度α也增加。图9A-9C示出了布置在鼓上的条带,每鼓转1个锯齿波。图9A示出了6.75度的鼓偏移,导致6.65度的角度α。图9B示出了13.5度的鼓偏移,导致7.22度的角度α。图9C示出了27度的鼓偏移,导致8.76度的角度α。如全部视图所示,当鼓偏移距离增加时,转弯角度沿着边缘拉长,并且导致更平滑的过渡。鼓偏移的增加也导致稍微增大的角度α。当鼓偏移增加,条带的层的重叠量从图9A所示的2.83到图9B所示的3.87,并且在图9C中超过6。
可以利用的另一变量是横向偏移。横向偏移是从带束层边缘到边鼓边缘的轴向距离,其以mm计量。通过增加横向偏移,条带更早开始转弯,并且与图9A和9B相比,如图10A和10B所示可以产生不均匀的带束层边缘。图10A-10C示出了8mm的横向偏移。图10A示出了6.75度的鼓偏移,导致5.96度的角度α。图10B示出了13.5度的鼓偏移,导致6.48度的角度α。图9C示出了27度的鼓偏移,导致7.18度的角度α。减小横向偏移的效果导致带束层具有更均匀或者更平滑的边缘,并且导致条带中的周向角度α稍微减小。
鉴于这里提供的描述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变型。尽管为了示例本发明的目的示出了一些代表性实施方式和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变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可以对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改变,这些改变落入由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整个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胎面;胎体;以及夹置在所述胎体和所述胎面之间的锯齿带束层结构,其中,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由交织在一起的至少两层帘线形成,所述至少两层帘线由通过一根或者多根帘线加强的橡胶条带形成,其中,形成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的条带布置成第一锯齿绕圈,所述第一锯齿绕圈以锯齿波长从第一横向带束层边缘延伸到第二横向带束层边缘,所述锯齿波长具有第一波幅W1,在与所述第一波幅相反的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2,形成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的条带布置成第二锯齿绕圈,所述第二锯齿绕圈以锯齿波长从第一横向带束层边缘延伸到第二横向带束层边缘,所述第二锯齿绕圈的锯齿波长具有第一波幅W2,在与所述第一波幅相反的方向跟随有第二波幅W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锯齿绕圈的每个在第一和第二横向边缘处具有转弯,其中条带在每个边缘处沿周向延伸距离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绕圈与所述第二锯齿绕圈交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在每个边缘处沿基本上周向延伸指定的距离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在第一绕圈中具有第一带束层边缘,在第二绕圈中具有第二带束层边缘,所述第一带束层边缘的中点从所述第二带束层边缘的中点周向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每绕圈具有N个锯齿波,其中N≤1。
7.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胎体;以及夹置在所述胎体和所述胎面之间的锯齿带束层结构,其中,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由交织在一起的至少两层帘线形成,所述至少两层帘线由通过一根或者多根帘线加强的橡胶条带形成,其中,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形成为:第一锯齿绕圈,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ax,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in,并且Wmax>Wmin;和第二锯齿绕圈,所述第二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in,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ax,所述第二锯齿绕圈邻近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还包括第三锯齿绕圈,所述第三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ax,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in,所述第三锯齿绕圈的第一和第二横向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和所述第二锯齿绕圈的第一和第二横向端部周向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带束层结构还包括第四锯齿绕圈,所述第四锯齿绕圈在第一横向端部具有第一波幅Wmin,在第二横向端部具有第二波幅Wmax,所述第四锯齿绕圈的第一和第二横向端部每个分别从所述第一锯齿绕圈和所述第二锯齿绕圈的第一和第二横向端部周向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重复第一到第四锯齿绕圈,直到形成带束层结构。
CN200910260881XA 2008-12-19 2009-12-21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62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39,585 2008-12-19
US12/339,585 US20100154964A1 (en) 2008-12-19 2008-12-19 Pneumatic tire
US12/339585 2008-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6221A true CN101746221A (zh) 2010-06-23
CN101746221B CN101746221B (zh) 2013-02-06

Family

ID=4171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088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6221B (zh) 2008-12-19 2009-12-2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54964A1 (zh)
EP (1) EP2202095B1 (zh)
CN (1) CN101746221B (zh)
BR (1) BRPI0904875B1 (zh)
ZA (1) ZA2009090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2943A (zh) * 2013-10-30 2016-06-1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航空器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54965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Roland Willibrord Krier Offset zigzag belt structure for a pneumatic tire
US20120125509A1 (en) * 2010-11-23 2012-05-2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JP5735810B2 (ja) * 2011-01-14 2015-06-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における周方向ベルト層の形成方法
FR3012077B1 (fr) * 2013-10-23 2016-12-09 Michelin & Cie Armature de sommet de pneumatique pour avion
FR3017822B1 (fr) * 2014-02-24 2017-06-09 Michelin & Cie Armature de sommet de pneumatique pour avion
WO2020115409A2 (fr) * 2018-12-05 2020-06-1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pour vehicule de genie civil, comprenant une armature de sommet a renforts metalliques trancannee
FR3089454A3 (fr) * 2018-12-05 2020-06-12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pour véhicule de Génie Civil, comprenant une armature de sommet à renforts métalliques trancanné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1925B (en) * 1987-03-12 1991-02-27 Dunlop Ltd Radial ply tyre
ES2068901T3 (es) * 1988-10-14 1995-05-01 Bridgestone Corp Neumatico radial para avion.
US5225013A (en) * 1989-03-14 1993-07-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radial tire including wavy or zigzag belt cords
JPH04173404A (ja) * 1990-11-06 1992-06-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126516B2 (ja) * 1991-10-29 2001-01-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628939B2 (ja) 1991-02-28 1997-07-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5465773A (en) * 1993-04-30 1995-11-1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radial tires with zigzag belt and rubberized cord ply belt reinforcing layer
JP3532981B2 (ja) * 1994-12-13 2004-05-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5730814A (en) * 1995-05-15 1998-03-2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radial tire with zigzag steel cord belt layer
EP0875402A4 (en) * 1996-07-25 2001-03-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 RADIAL TIRE
FR2757799B1 (fr) * 1996-12-27 1999-02-05 Michelin & Cie Armature de sommet pour pneumatique d'avion
JP3198077B2 (ja) * 1997-06-27 2001-08-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352093B1 (en) * 1999-12-28 2002-03-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Continuous folded belt and splice therefor
CN1260075C (zh) * 2001-03-16 2006-06-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4671529B2 (ja) * 2001-04-26 2011-04-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424989B2 (ja) * 2002-01-24 2010-03-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63748A1 (en) * 2003-02-24 2004-08-26 Kiyoshi Ueyoko Tire having a composite belt structure
US7360571B2 (en) * 2003-09-16 2008-04-2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with composite belt structure
US7216684B2 (en) * 2003-12-29 2007-05-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aviation tire
JP4938327B2 (ja) * 2005-04-21 2012-05-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用ラジアルタイヤ、及び、航空機用ラジアル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4907976B2 (ja) * 2005-12-21 2012-04-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953632B2 (ja) * 2006-01-04 2012-06-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953633B2 (ja) * 2006-01-04 2012-06-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航空機ラジアルタイ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2943A (zh) * 2013-10-30 2016-06-1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航空器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CN105682943B (zh) * 2013-10-30 2018-06-22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航空器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04875A2 (pt) 2011-03-15
BRPI0904875B1 (pt) 2020-10-06
US20100154964A1 (en) 2010-06-24
ZA200909064B (en) 2010-09-29
EP2202095A1 (en) 2010-06-30
CN101746221B (zh) 2013-02-06
EP2202095B1 (en)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221B (zh) 充气轮胎
CN101746066A (zh) 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
JP4225582B2 (ja) 複合プライ構造を有するタイヤ
EP0890453B1 (en) Pneumatic tyre
EP3296126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0572107C (zh) 具有改进的高速性能的轮胎以及制造方法
EP2199106B1 (en) Pneumatic tire
JP6964398B2 (ja) 軽量化された航空機用タイヤ
CN100469604C (zh) 用于特级单宽载重轮胎的带束层包
CN102582367B (zh) 充气轮胎及形成该充气轮胎的周向带束层的方法
CN101746222B (zh) 充气轮胎
US8919403B2 (en) Pneumatic tire
US20140373994A1 (en) Pneumatic tire
JP2002502338A (ja) 改良型非膨張ハンドリング付き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105764711B (zh) 具有连续胎体帘布层反包结构的轮胎构造
EP219910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746220B (zh) 充气轮胎
JP71535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60288573A1 (en) Continuous crown reinforcement for a pneumatic tire
JP2021091397A (ja) シアバンド
JP727106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247034C1 (ru) Самоподдерживаемая шина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1112630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2095560A (ja) 保護ベルト構造を有するタイヤ
JP200206718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