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8098A -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8098A
CN101738098A CN200910149500A CN200910149500A CN101738098A CN 101738098 A CN101738098 A CN 101738098A CN 200910149500 A CN200910149500 A CN 200910149500A CN 200910149500 A CN200910149500 A CN 200910149500A CN 101738098 A CN101738098 A CN 101738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eat exchanger
radiator casing
cas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8098B (zh
Inventor
金载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1738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8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43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side or one above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9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7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in the form of distribution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01P2003/185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4Hybrid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28D2021/0031Radiators for recooling a coolant of cool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91Radiators
    • F28D2021/0094Radiators for recooling the engine cool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可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一端部;第一隔板,其安装在第一散热器箱体中,并将第一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第一散热器箱体的上部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入口;以及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该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第一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配置为通过第一散热器箱体的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第一散热器箱体的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通道而排除。

Description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11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111177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为所有目的被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更特别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电气元件冷却系统和内燃机冷却系统被集成为单一的冷却系统,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在该冷却系统中产生的气泡能够被顺利排除,因而提高冷却效率。
背景技术
概括而言,混合动力车辆是配备有内燃机和电动机的车辆,从而该车辆由内燃机和电动机中的一个或两者所驱动。
混合动力车辆在初始驱动期间或慢速驱动期间由电动机驱动,而在上坡驱动期间或电池放电期间由内燃机驱动,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在此,由于包括电动机的电气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所以必须提供防止这些元件温度升高的冷却系统,从而保持这些元件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处于最佳状态。
特别地,对于电池来说,需要保持最佳温度,从而保持总体充放电效率最大。
因此,利用冷却系统将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冷却以达到最佳温度。
例如,当混合动力车辆由电动机所驱动时,电流在换流器中的相移(交流到直流)产生热量,并且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过程中也产生热量。为了冷却这些电气元件,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电气元件冷却系统,其中冷却水在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经过电泵→换流器→换流器储存箱体→散热器而循环。
因此,混合型冷却系统通过包括电气元件冷却系统和内燃机冷却系统的两个冷却系统而工作。
在该混合型冷却系统中,在集成的散热器中单个的散热器彼此独立而不发生流体联通,并且根据内燃机和电气电动机的工作、水泵的流速以及冷却剂的温度,集成的散热器的内部压力会彼此不同。在此情况下,即使总体压力相同,动态压力也会彼此不同。
近来,提出了集成式冷却系统,其中电气元件冷却系统和内燃机冷却系统被集成为单个冷却系统,以便提高冷却效率,优化结构设计,减少元件数量,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1998-259721号和美国专利第6,124,644号公开的冷却系统,其中现有的内燃机散热器被分成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
然而,在日本专利公开第1998-259721号中公开的冷却系统中,在电气元件的散热器中形成的气泡在箱体顶部聚集;然而,由于用于排放聚集的气泡的出口位于底部,所以难以从箱体排除这些聚集的气泡,由此降低了冷却效率。
而且,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温度和压力在上述冷却系统中被设置为彼此不同,因此,如果在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一者之中产生过高的压力,在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就会引起机芯的变形和疲劳破坏,因此降低耐用性。
在美国专利第6,124,644号公开的冷却系统中,聚集在散热器的上箱体处的气泡只有当散热器盖打开时才会被排除,由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箱体的尺寸小于内燃机的散热器的尺寸,所以用于聚集气泡的空间不足,这限制了冷却剂的流动,从而降低了冷却效率。
而且,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温度和压力在该冷却系统中也被设置为彼此不同,因此,如果在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高的压力,在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就会引起机芯的变形和疲劳破坏,从而降低耐用性。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电气元件的散热器和内燃机的散热器集成为单一结构,其中所述两个散热器各自具有独立的冷却剂流动结构,其中在所述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降低了液态流体的流动,从而在所述内燃机的散热器中的冷却剂和在所述电气元件的散热器中的冷却剂不会相互混合,并且设置管子以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内部,从而在操作所述散热器的过程中在散热器箱体中产生的气泡能够有效地被排出,由此提高了冷却效率。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可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一端部;第一隔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中,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入口,从而使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入口,并且使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入口;以及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该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通道而排除。
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可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的压力而排放气泡时,使经过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流体的流动最小化。
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可与所述第一隔板整体形成,或者以插入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所述第一隔板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底部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预定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器距离其底部的高度。
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可流体连接到储存箱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可包括:第二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二端部;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中,并将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出口,从而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并且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以及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该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通道而排除。
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可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的压力而排放气泡时,使经过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流体的流动最小化。
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可与所述第二隔板整体形成。
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可以插入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所述第二隔板可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底部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预定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器距离其底部的高度。
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可流体连接到储存箱体,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可流体连接到所述储存箱体。
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可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入口。
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可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入口。
所述第一散热器可配置为冷却内燃机,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为冷却电气元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机芯的厚度可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纵向轴线以预定角度倾斜,以将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调整为高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之间的气泡的流速。
请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车辆,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的车辆。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电气元件的工作过程中冷却剂流动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冷却剂流动的示意图。
请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包括诸如电气元件冷却系统和内燃机冷却系统的两个冷却系统的混合式冷却系统中,通过将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和内燃机的散热器10组合为单一结构,并且通过包括在两个散热器之间的连接结构,来构造集成混合式换热器,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和内燃机的散热器10各自具有独立的冷却剂流动结构。因此,本发明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有利于移除在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使排放气泡时液态流体的流动最小化,并且,如果在所述的两个散热器的一个之中产生过度压力,将释放过度压力以平衡两个散热器的压力,由此提高冷却效率并防止机芯变形或损坏。
为此目的,内燃机的散热器10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上下平行设置,并且组合为单一结构,两个散热器各自具有独立的冷却剂流动通道。散热器箱体12a连接到内燃机的散热器10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共同的一侧。散热器箱体12b连接到内燃机的散热器10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共同的另一侧。两个散热器箱体12a和12b中各自安装有隔板13,从而将每个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和下部空间。
从而,散热器箱体12a和12b中的各自的上部空间连接于内燃机的散热器10,而下部空间连接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剂入口14和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剂出口16安装在散热器箱体12a和12b各自的上部空间中,以提供并排放从中流过的冷却剂,而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入口15和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出口17安装在散热器箱体12a和12b各自的下部空间中。
在此,优选地,冷却剂入口14和15的位置分别高于冷却剂出口16和17的位置。
利用冷却剂入口14和15以及冷却剂出口16和17,能够构造两种用于内燃机和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回路。
例如,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回路可包括: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剂出口16→发动机水泵22→内燃机23→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剂入口14。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回路可包括: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出口17→电气水泵25→换流器26→储存箱体24b→ISG27→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入口15。
从安装在散热器箱体12a顶部的盖20的一侧延伸的线路连接到储存箱体24a。
此外,在内燃机的散热器10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中使用的机芯的厚度可以根据所需的热容量而彼此不同。
例如,在电气元件具有高容量的情况下,在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中使用的机芯的厚度可以设置为适合于较高热容交换的厚度。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其中由隔板13分隔的散热器箱体12a和12b的上部和下部空间彼此连接。
为此目的,在隔板13上安装至少一根延伸到顶部的管子18,从而散热器箱体12a和12b的上部和下部空间彼此流体连接,从而在下部空间聚集的气泡能够被移动到上部空间。
在此,管子18的高度可以适当地考虑施加到散热器的压力和流动速度而确定。
在此情况下,管子18在隔板13形成的过程中与隔板13整体形成,或者分离形成并以插入方式连接到隔板13,从而管子18可以插入并联结到形成在隔板13上的接合突出部。
除了排放气泡的功能,管子18可以执行控制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的功能。
例如,当任一个散热器的压力过度升高时,管子18充当连接两个散热器的旁路通道,在排放气泡时使液态流体的流动最小化,并且充当压力控制装置。从而,管子18能够平衡两个散热器的压力,并且调节由压力引起的负荷,由此提高耐用性。
也就是说,当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压力时,该散热器在液体上与彼此联通的流体隔开,在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会引起机芯的变形和疲劳破坏。然而,由于少量冷却剂临时流动,并且气泡也通过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而移动,管子18的旁路通道使得两个散热器的压力平衡,由此确保了耐用性。
同时,在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内燃机冷却系统和电气元件冷却系统的压力盖可以设置为彼此不同。
例如,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压力盖可设置为1.1bar,而电气元件冷却系统的压力盖则可设置为0.4bar。
在管子18设置到上述条件下的换热器的情况下,如果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压力超过电气元件冷却系统的压力,通过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在内燃机的散热器箱体12a的上部空间处聚集的气泡会经过连接到散热器箱体12a顶部的管子18临时移动到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箱体12a的下部空间。
然而,由于气泡的浮力,气泡再次移动到内燃机的散热器10时快于液态冷却剂,由此使进入散热器11的液体冷却剂的流量最小化。
相反,如果电气元件冷却系统的压力高于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压力,只有当上部和下部部分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管子18的上部部分的势能差(比重×高度差)时,冷却剂才会临时流动到内燃机的散热器10。
然而,由于电气水泵25小于发动机水泵22,并且在内燃机冷却系统和电气元件冷却系统之间,即,在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小于水位差,甚至在两个散热器的压力被设置为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也会临时造成冷却剂的流动。从而,冷却剂的流动被限制,并由此不必认真考虑涉及冷却剂流动的问题。
也就是说,甚至在管子18被用来连接具有压力差的散热器箱体12a和12b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排除气泡,并且由于在散热器12a和12b的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由于压力而发生的冷却剂流动是受限制的并且是临时的,所以可以完全消除涉及冷却剂流动的问题。
例如,如果(P2/γ-P1/γ)<h/γ,就不会发生冷却剂流动。
在相反的情况下,管子18的长度非常短;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内燃机的散热器10比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大两倍。
此外,如果(P1/γ-P2/γ)<气泡的浮力,也不会发生冷却剂的流动。
在相反情况下,冷却剂在底部流动,并随后流动到顶部,或者相对于管子的端部位于顶部的冷却剂的一部分被移动。
在此,P1表示内燃机的散热器10的压力,P2表示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的压力,h表示势能(管子的长度),且γ表示冷却剂的比重。
下面将描述根据在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的操作条件而流动的冷却剂。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电子元件的工作过程中冷却剂流动的示意图。
在图2中显示了在车辆速度低于40KPH的条件下在电气元件的工作过程中的冷却剂流动。
此时,由于发动机水泵22未被驱动,冷却剂在内燃机冷却系统中不流动。
来自电气水泵25的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却剂经过用于电气元件的冷却剂入口15而被供给到散热器箱体12a的下部空间。随后,冷却剂通过流经电气元件的散热器11而被冷却,并且被冷却的冷却剂经过散热器箱体12b中用于电气元件的出口17而被供应到电气元件。
此时,聚集在散热器箱体12a和12b的下部空间中,即,在隔板13的底部处的气泡,可以经过管子18而被移动到顶部,并随后经过储存箱体24a而被排除。
当然,气泡的一部分可以经过储存箱体24b而被移除。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中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冷却剂流动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由于电气水泵25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不被驱动,所以冷却剂在电气元件冷却系统中不流动。
来自发动机水泵22的温度相对较高的冷却剂经过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剂入口14而被供给到散热器箱体12a的上部空间。随后,冷却剂通过流经内燃机的散热器10而被冷却,并且总量与冷却剂的流量对应的被冷却的冷却剂经过散热器箱体12b中的用于内燃机的出口16而被供应到内燃机。
甚至此时,聚集在散热器箱体12a和12b的上部空间中的气泡也可以经过储存箱体24a而被排除。
这样,通过利用由提供在内燃机的散热器和电气元件的散热器之间的管子而构成的连接结构,可以轻易地排除聚集在散热器箱体底部处气泡,这提高了排放冷却系统中的气泡的功能,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电气元件冷却系统以及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纵向轴线以预定角度倾斜,以将散热器箱体12b调整为高于散热器箱体12a。在该结构中,可以控制散热器箱体12a和散热器箱体12b之间的气泡的流动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了冷却效率:由于容易排除聚集在电气元件的散热器的散热器箱体顶部的气泡,排放冷却系统中所产生的气泡的功能得以提高,并由此能够提高冷却剂的流动阻力和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2.在内燃机冷却系统和电气元件冷却系统中使用不同压力盖:利用管子的水位差,能够顺利地排放气泡;然而,在给定条件下会临时发生冷却剂的流动。
3.提高耐用性:利用管子连接结构,能够便于排除在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所产生的气泡,使排放气泡时液态流体的流动最小化,并且,如果在两个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压力,将释放过度压力以平衡两个散热器的压力,由此防止由于两个散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引起的机芯变形和损坏。
4.降低制造成本:由于电气元件冷却系统的机芯部分和内燃机冷却系统的机芯部分被分别应用到一个顶盖(header)上和一个箱体上,所以相比使用两个换热器的常规结构,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5.节省工艺:能够省略一个机械压力连接工序(clinchingprocess),并同时焊接至少两个机芯部分。
6.减轻重量并简化结构:由于箱体和顶盖各自被省略,所以相比使用两个换热器的常规结构,可以减轻重量并简化结构。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或“上部”、“下”、“下部”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20)

1.一种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包括:
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二者平行设置;
第一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一端部;
第一隔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中,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入口,从而使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入口,并且使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入口;以及
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该第一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通道而排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的压力而排放气泡时,使经过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流体的流动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与所述第一隔板整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以插入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底部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一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预定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器距离其底部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储存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包括:
第二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二端部;
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中,并将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出口,从而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并且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以及
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该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通道而排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配置为当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一个中产生过度的压力而排放气泡时,使经过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流体的流动最小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与所述第二隔板整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以插入方式组装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底部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预定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器距离其底部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储存箱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储存箱体。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出口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出口设置为低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所述冷却剂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为冷却内燃机,并且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为冷却电气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机芯的厚度彼此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纵向轴线以预定角度倾斜,以将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调整为高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从而控制所述第一散热器箱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之间的气泡的流速。
19.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集成混合式换热器的车辆,进一步包括:
第二散热器箱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共同的第二端部;
第二隔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中,并将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分别包括冷却剂出口,从而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并且使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散热器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处的冷却剂出口;以及
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其中具有通道,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隔板上并以预定长度向上延伸,并且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上部和下部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将聚集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箱体的所述下部空间中的气泡经过所述第二空气旁路构件的所述通道而排除。
CN2009101495000A 2008-11-10 2009-06-25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Active CN101738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11177 2008-11-10
KR1020080111177A KR101013873B1 (ko) 2008-11-10 2008-11-10 수두차를 이용한 통합형 하이브리드 열교환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098A true CN101738098A (zh) 2010-06-16
CN101738098B CN101738098B (zh) 2013-04-24

Family

ID=42164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5000A Active CN101738098B (zh) 2008-11-10 2009-06-25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30151B2 (zh)
KR (1) KR101013873B1 (zh)
CN (1) CN10173809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7838A (zh) * 2011-12-07 2013-06-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
CN103162551A (zh) * 2011-12-09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热能力可变的芯型换热器单元
CN10332261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廖雨林 多功能热管式风机盘管
CN10423481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散热器
CN10434004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05383284A (zh) * 2014-09-05 2016-03-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集成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CN108146223A (zh) * 2017-12-22 2018-06-1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高低温集成散热器
CN111867872A (zh) * 2018-04-10 2020-10-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冷却方法及冷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4235B1 (fr) * 2009-04-09 2012-10-19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ITBO20100012A1 (it) * 2010-01-13 2011-07-14 Ferrari Spa Sistema di raffreddamento per un veicolo con propulsione ibrida
DE102010060319B4 (de) * 2010-11-03 2012-05-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ühlsystem
US20120168138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Hyundai Motor Company Integrated pump, coolant flow control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US8459389B2 (en) * 2010-12-30 2013-06-11 Hyundai Motor Company Integrated pump, coolant flow control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JP5594197B2 (ja) * 2011-03-16 2014-09-24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冷却構造
KR101353413B1 (ko) * 2011-09-22 2014-01-22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쿨링모듈
FR2995670A3 (fr) * 2012-09-20 2014-03-21 Renault Sa Echangeur thermique ayant une partie condenseur et une partie radiateur basse temperature
TWI584973B (zh) * 2014-01-29 2017-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Vehicle dual power cooling system
KR102408712B1 (ko) * 2015-12-30 2022-06-1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쿨링모듈
US10981699B2 (en) 2018-01-19 2021-04-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olant cap mix-up prevent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
KR102568852B1 (ko) * 2019-03-08 2023-08-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열관리 시스템
KR20210076445A (ko) * 2019-12-16 2021-06-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통합 리저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6873A (en) * 1989-07-19 1996-06-18 Valeo Thermique Moteur Heat exchanger apparatus for a plurality of cooling circuits using the same coolant
JP3422036B2 (ja) 1992-07-13 2003-06-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2165399Y (zh) * 1993-07-21 1994-05-18 熊育铭 联体式换热器
CA2113519C (en) * 1994-01-14 1999-06-08 Allan K. So Passive by-pass for heat exchangers
JPH10259721A (ja) 1997-03-18 1998-09-29 Toyota Motor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動力冷却装置
JP3728855B2 (ja) 1997-03-21 2005-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動力冷却装置
JP4078766B2 (ja) * 1999-08-20 2008-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3728747B2 (ja) 1999-08-31 2005-12-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冷却装置
US6793012B2 (en) * 2002-05-07 2004-09-21 Valeo, Inc Heat exchanger
FR2844041B1 (fr) * 2002-08-28 2005-05-06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Module d'echange de chaleur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systeme comportant ce module
FR2844224B1 (fr) * 2002-09-06 2004-11-19 Renault Sa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chaine de traction hybri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4224089A (ja) 2003-01-20 2004-08-12 Nissan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用冷却装置
FR2852678B1 (fr) * 2003-03-21 2005-07-15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a basse temperature d'un equipement, notamment d'un equipe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echangeurs de chaleur associes
JP4222137B2 (ja) * 2003-07-22 2009-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放熱器
US6997143B2 (en) * 2003-12-12 2006-02-1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ntegrated heat exchange and fluid control device
US7096932B2 (en) * 2003-12-22 2006-08-2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Multi-fluid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506683B2 (en) * 2004-05-21 2009-03-24 Valeo, Inc. Multi-type fins for multi-exchangers
JP4232750B2 (ja) 2004-06-10 2009-03-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用冷却システム
DE102005012082A1 (de) * 2005-03-16 2006-09-21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Racine Wärmetauscher, insbesondere Kühlflüssigkeitskühler
US7306030B2 (en) * 2005-04-20 2007-12-11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Snap-in baffle insert for fluid devices
US20080034767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s of Optimizing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s
US7779893B2 (en) * 2006-08-22 2010-08-2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heat exchanger having an improved end tank assembly
US7669558B2 (en) * 2007-07-16 2010-03-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Integrated vehicle cooling system
CN201145487Y (zh) * 2007-11-09 2008-11-05 张广厚 一体式油混合动力车用散热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7838A (zh) * 2011-12-07 2013-06-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
CN103162551A (zh) * 2011-12-09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热能力可变的芯型换热器单元
CN103162551B (zh) * 2011-12-09 2018-02-0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热能力可变的芯型换热器单元
CN10332261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廖雨林 多功能热管式风机盘管
CN10423481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散热器
CN104234815B (zh) * 2013-06-07 2018-05-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散热器
CN10434004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04340041B (zh) * 2013-07-24 2018-02-27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05383284A (zh) * 2014-09-05 2016-03-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集成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CN108146223A (zh) * 2017-12-22 2018-06-1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高低温集成散热器
CN111867872A (zh) * 2018-04-10 2020-10-3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冷却方法及冷却装置
CN111867872B (zh) * 2018-04-10 2023-08-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冷却方法及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098B (zh) 2013-04-24
US8430151B2 (en) 2013-04-30
KR101013873B1 (ko) 2011-02-14
US20100116458A1 (en) 2010-05-13
KR20100052245A (ko)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8098B (zh) 利用水位差的集成混合式换热器
CN101742893B (zh) 具有多个分区结构的集成混合热交换器
KR101353413B1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US20080115528A1 (en) Cooling module
JP2010523401A (ja) 自動車用高性能ヒータ熱交換器及び高性能ヒータ熱交換器を備えた暖房空調装置
US10508865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1542806A (zh) 电源系统
CN102216100A (zh) 车辆用电源单元的冷却构造
CN102456937A (zh) 电池模块及组件
US5241926A (en) Engine cooling apparatus
CN113103847A (zh) 冷却液供应组件
CN113119716A (zh) 冷却液供应模块
KR101764611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냉각 시스템
CN105888813B (zh)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
KR2012012907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냉각 시스템
CN102442201A (zh) 一种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散热器总成
JP5640875B2 (ja) 複合熱交換器
JP6296439B2 (ja)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
KR20100023600A (ko) 자동차의 라디에이터
CN210591361U (zh) 一种膨胀水壶
Shah Advances in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CN218577506U (zh) 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CN112303961A (zh) 换热装置及电动汽车
EP3300937B1 (en) Coolant header tank
US202401009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powertr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