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0915B -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0915B
CN101730915B CN2007800352615A CN200780035261A CN101730915B CN 101730915 B CN101730915 B CN 101730915B CN 2007800352615 A CN2007800352615 A CN 2007800352615A CN 200780035261 A CN200780035261 A CN 200780035261A CN 101730915 B CN101730915 B CN 101730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frame
fuel assembly
nuclear fuel
cask
bre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5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0915A (zh
Inventor
J·戈捷
P·韦热莱尔
S·鲁瓦莱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eva NP SAS
Original Assignee
Framatome ANP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atome ANP SAS filed Critical Framatome ANP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730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0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5/00Transportable or portable shielded containers
    • G21F5/005Containers for solid radioactive wastes, e.g. for ultimate disposal
    • G21F5/008Containers for fue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所述容器具有一支承件(13),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和一门架(17A,17B),所述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限定接纳一核燃料组件的纵向座腔(15A,15B),所述门架(17A,17B)具有一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门架(17A,17B)在一保持位置和一释出位置之间活动,在保持位置,核燃料组件保持在两个纵向承靠表面(21,39)之间,在释出位置,燃料组件相对于支承件(13)是自由的。容器具有装置(61,63),其用于在门架(17A,17B)的保持位置时,调节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39)之间的横向间距。

Description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
更确切地说,根据一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涉及运输容器,其用于沿纵向方向呈长形的核燃料组件,所述容器具有: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具有至少一第一纵向承靠表面,其限定接纳核燃料组件的纵向座腔;和门架,所述门架具有第二纵向承靠表面,所述门架在一保持位置和一释出位置之间活动,在保持位置,所述核燃料组件被保持在两个纵向承靠表面之间,在释出位置,所述核燃料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件是自由的。
背景技术
文献WO-99/41754述及这种容器。在这种容器中,第二纵向表面支承在一核燃料组件上,核燃料组件借助于活动安装在门架上的承靠垫块布置在座腔中。底座纵向分布,每个都支承在核燃料组件的骨架的一格栅上。每种核燃料组件都具有特定的横截面和格栅位置,因此,每种核燃料组件必须使用一特定的门架,这样,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在本文中,本发明旨在提出一容器,其适于运输多种核燃料组件,且更易于调整其中每种核燃料组件。
为此,本发明涉及前述类型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运输容器具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在所述门架的保持位置中,调节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承靠表面之间的横向间距。
容器也可单独地或根据所有可能的技术组合,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当所述门架处于保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对的纵向端面平行于且对着所述第一对的纵向端面;
-所述第一和第二对V形端面分别朝第一和第二顶部会聚,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调整装置,调整装置用于在所述门架处于保持位置时,通过使所述门架沿着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顶部的一横向调节方向平移的方式调整所述门架相对于所述支承件的位置;
-所述支承件具有引导所述门架沿所述调节方向平移的平行纵向导向面;
-所述容器具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使所述门架通过沿所述调节方向平移、然后围绕至少一纵轴转动的方式,在其保持位置和释出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支承件进行移动;
-所述第一对的端面在彼此之间形成一角度,该角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对的端面在彼此之间形成的角度,该角度为60°至135°;
-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不配有用于承靠在核燃料组件上的活动的承靠垫块;以及
-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适于直接承靠着核燃料组件。
根据一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涉及如上所述的容器的用途,所述容器用于运输核燃料组件。
根据另一实施例,使用具有相同的支承件和相同的门架的容器,用于运输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核燃料组件。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从下文给出的作为说明的和非限制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越性将得以体现,附图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运输容器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箭头II的容器的端视图;
图3A是图1和2所示的容器的内部结构的后部的侧视图,外封套的下半壳体用点划线示出;
图3B是沿图3A中箭头IIIB观察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A和3B的内部结构在一横向平面上沿图3A中箭头IV的剖面图,其示出两个接纳核燃料组件的座腔,其中,核燃料组件的门架被示出处于保持位置,左座腔的两个承靠表面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一小截面的核燃料组件,右座腔的两个承靠表面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大截面的一核燃料组件;
图5类似于图4,右座腔的门架被示出处于释出位置,左座腔的门架被示出处于保持位置和释出位置之间的一最大限度向上移开的中间位置;
图6是一门架的移动装置的沿图4中箭头VI的放大剖面图;以及
图7A和7B是本发明的两个实施变型中容器内部结构的承靠表面的横剖面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用于加压水核反应堆的新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1。
运输容器1用于运输处于水平位置的两个燃料组件,其具有一外封套2,所述外封套2由一下半壳体2a和一上半壳体2b构成,所述下半壳体2a和上半壳体2b沿一接合平面一个嵌装在另一个上。
每个半壳体2a和2b用钢板制成,具有沿半壳体的长度分布的相应的加强拱弧体3a、3b。
下半壳体2a的下部也固定有型块4和4′,其构成容器的支承基部。此外,可调节的支承件5和5′具有螺杆式作动器,所述可调节的支承件5和5′连接于容器的纵向端部的一部分,从而可分别围绕容器的纵向轴线和围绕一横向轴线调节容器倾斜度,所述容器停靠在一承靠表面上。
两个半壳体2a和2b通过周边凸缘一个嵌装在另一个上,所述周边凸缘构成容器的下半壳体2a的一个上位平直的承靠部分和上半壳体2b的一个下位平直的承靠部分。
在图1和2所示的容器的封闭位置,两个半壳体2a和2b的凸缘用螺栓螺母一个嵌装固定在另一个上,并构成一组装法兰6。
图3A和3B示出处于开启状态的容器的一部分,即容器的外封套的上半壳体从下半壳体分离,并被取下。
图3A和3B示出容器的内部结构,其总体上由参考数字7标示,容器7尤其在其外封套2的下半壳体2a中具有一座架8,其置于由缓冲块构成的支承件9上。容器的内部结构的第二部分由接纳和支承组合部件10构成,所述接纳和支承组合部件10接纳和支承处于水平位置的并排布置的两个燃料组件。接纳和支承组合部件10置于座架8上,限定用于两个燃料组件的两个完全封闭的座腔,如下文所述。
座架8具有两个纵梁8a、8b,其由固定在支承用的缓冲块9上的角钢(cornières)构成,由横梁8c保持在平行的布局中,其间距相应于接纳组合部件10的宽度。座架在其端部之一具有一枢转安装的和刚性固定的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具有两个彼此平行的板11a和11b以及两个横梁12,所述横梁12由空心型块构成,其固定在座架的纵梁之下并固定到板11a和11b。
组合部件10在容器的下半壳体上围绕一横向方向的水平轴的枢转安装,由具有板11a和11b的所述枢转安装的和刚性固定的组合部件加以确保。
另外,如下文所述,燃料组件的一保持板11c也安装在板11a和11b之间。
如图3B所示,为了限制对燃料组件的撞击作用,例如容器1的坠落作用,在内部结构7的纵向端部和外封套2的圆形端部内壁之间间置一减震器43。呈盘形的减震器43由围绕以不锈钢板封套的软木盘构成,其中,减震器43的截面与容器外封套的内截面一致。一相同的减震器布置在容器的第二纵向端部,位于内部结构的第二纵向端部和外封套的第二端部之间。
如图4所示,组合部件10具有:一平行六面体形的支承件13,其中布置有接纳一核燃料组件的座腔15A和15B;以及两个可封闭座腔15A和15B的门架17A和17B。支承件13纵向伸长,具有矩形横截面,该矩形横截面在支承件13的整个纵向长度上不变。两个座腔15A和15B彼此平行地纵向延伸,在支承件13的一上端面19敞开。
座腔15A和15B是相同的。其中一个将在下文说明。同样,门架17A和17B是相同的,其中一个将在下文说明。
座腔15B的底部由一第一V形承靠表面21限定,其具有一第一对纵向端面23,其间形成一90°的角度。第一对端面23——从横向截面方面察看——朝着一顶部25会聚,所述顶部25与座腔15B的最深的点位相对应,并且端面23在此处相交。两个端面23先由两个下导向面27、然后由两个上导向面29朝向图4的高处延伸,即朝向上端面19延伸,所述下导向面27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端面19,所述上导向面29也彼此平行,且垂直于端面19。
导向面27之间具有一横向间距,该横向间距小于导向面29的横向间距,以便凸肩31布置在导向面27和29之间。
门架17B在座腔15B的整个纵向长度上延伸。门架17B在一保持核燃料组件的保持位置和一释出位置之间活动,在保持位置,核燃料组件保持在座腔15B中,如图4所示,在释出位置,燃料组件相对于支承件13是自由的,如图5所示。这些位置将在下文予以详述。
门架17B具有一上部33和一下部35,下部35的宽度比上部33小,当门架处于保持位置时,所述宽度方向相应于横向方向。因此,上部33在下部35的两侧具有两个凸起的侧边缘36。
上部33和下部35各自的宽度分别相应于上导向面29和下导向面27之间的横向间距,且沿整个座腔15B不变。
上部33由一基本平坦的上表面37限定在下部35的对面。下部35由一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限定在上部33的对面,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在一横向平面上呈W形。
第二承靠表面39在中央具有一第二对纵向端面41,其布置成V形,其间形成一90°的角度。端面41朝一第二顶部43会聚,在此处相交。第二承靠表面39也具有两个侧端面45,从顶部43延长端面41。端面45基本上垂直于端面41。
第一对的端面23在一横向平面上比第二对的端面41宽。
就每个门架17A、17B而言,组合部件10也具有使门架在其保持位置和释出位置之间相对于支承件13移动的移动装置,当门架处于其保持位置时,移动装置还可调节第一和第二表面23和39之间的间距。这里仅说明门架17B的移动装置,门架17A的移动装置相同。
移动装置例如包括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支承件13上的两个螺栓47、沿螺栓47活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母49,每个螺母49都配有两个轴端(bouts d′axe)51(图6),门架17B围绕轴端51转动活动地安装,且沿螺栓47平移地连接于螺母49。
如图4所示,螺栓47在图4上沿一垂直方向延伸,垂直于上端面19。它们通过其自由端接合在支座53中,支座53布置在支承件13的凸肩31上。螺栓47垂直平移地锁定在支座53中,且在这些支座中自由转动。支座53布置在凸肩31上,尽可能远离座腔15A。
螺栓47沿门架17B纵向分布。
螺栓47的垂直长度是这样的,其头部55布置在支承件13之外,在上端面19的上面凸起。
如图4至6所示,门架17B在每个螺栓47处具有一凹槽57,其布置在上部33的边缘36。
凹槽57布置在边缘36的整个垂直厚度上,螺栓47穿过凹槽57。螺母49布置在凹槽57中。
门架17B也具有盲孔59,其纵向布置在边缘36的厚度中,且通到每个凹槽57中。
如图6所示,轴端51与螺母49连成一体,且从螺母49纵向延伸。它们接合在盲孔59中,且在这些孔中自由转动。
对于每个座腔15A、15B来说,组合部件10还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纹孔61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栓63,所述螺纹孔61布置在与螺栓47相对的凸肩31上,所述螺栓63使门架17A、17B固定在保持位置,可旋拧在孔61中。螺栓63的数量例如可为十至十五个。这里仅说明门架17B的固定装置。
如图4所示,固定螺栓63每个都具有一个螺纹端部部分65、一个与螺纹端部部分65相对的头部67、以及一个间置在头部67和螺纹部分65之间的光滑部分69。门架17B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滑孔71(图5),其布置在边缘36上,在门架17B的保持位置,所述边缘36位于座腔15A的一侧。螺栓63接合在光滑孔71中,光滑段69布置在光滑孔71中,头部67支靠在门架17B的上端面37上,螺纹部分65旋拧在支承件的螺纹孔61中。孔61和71以及固定螺栓63沿座腔15B规则地分布。
另外,门架17A、17B每个都具有两个握把73,其相对于端面37向上凸起。这些握把73布置在门架的纵向端部附近。
当门架17A、17B处于保持位置时,其上部33接合在上导向面29之间,下部35接合在下导向面27之间。第二承靠表面39朝向座腔15A、15B的底部,第二对的端面41平行且正对着第一对的端面23。因此,第一和第二顶部23和43在图4上垂直对齐,即沿一个与端面19垂直的方向对齐,且上表面37平行于端面19。
门架17B的释出位置示于图5。在该释出位置,门架17B最大限度地沿螺栓47上升,且围绕轴51朝座腔15B外翻转。螺母49支靠在螺栓47的头部55上。门架17B的上表面37在上端面19处基本上呈水平状态延伸,第二承靠表面39在图5中朝上,背对着座腔15B。相对于座腔15A和15B的一纵向中平面来说,门架17A的释出位置对称于门架17B的释出位置。
现在来说明上述容器的工作情况。
为了将核燃料组件装填在容器中,首先从法兰6拧松螺栓,使两个半壳体2a和2b彼此分离,取下上半壳体2b。然后,使组合部件10与座架8分离,使组合部件10围绕位于座架的端部之一的横轴翻转到一基本上垂直的位置。
因此,门架17A和17B处于释出位置,以便接近座腔15A和15B。
因此,一核燃料组件可由一燃料组件提升工具例如一桥式吊车的升降机构、并通过使燃料组件沿图5中箭头F1呈水平状态移动的方式置于每个座腔15A和15B中。燃料组件通过其下端停靠于燃料组件支承板11C上,支承板11C固定在组合部件10的两个板11A和11B之间。
如果是方形截面的燃料组件,燃料组件在每个座腔15A、15B中则布置成:该燃料组件的相邻的两侧边停靠在第一承靠表面21的端面23上,如图5左部所示。燃料组件的相邻两边的棱沿顶部25布置。
一旦核燃料组件就位于座腔15A、15B中,就关闭门架17A、17B。为此,使每个门架17A、17B围绕轴51枢转约180°,这样,门架处于一中间位置,如图5左部所示。在该中间位置,门架的下部35接合在座腔中,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与燃料组件相隔一自由空间。
然后,借助于适合的工具将螺栓47拧入支座53中,以使螺母49沿螺栓47拧上,轴端51朝着布置在座腔中的燃料组件驱动门架。
当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到达与核燃料组件接触时,就中断门架(盖体,couvercle)17A、17B的平移运动。应当注意到,第二承靠表面39直接和核燃料组件接触。特别是,门架17B完全如同门架17A那样,不配有承靠垫块,例如在现有技术中承靠垫块与待运输核燃料组件的每个格栅呈直角地(au droit de)配置。
应当指出,平移运动沿图5中箭头F1标示的方向进行,经过两个承靠表面21和39的顶部25和43。
门架17A、17B的第二部分运动允许在门架的保持位置时,根据燃料的尺寸,调节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和39之间的间距。
实际上,如图4所示,对于具有大尺寸方形截面的一燃料来说,要较早地中断门架17A、17B的平移运动。这种燃料的截面由图4右部的线条CG标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支靠在图4中朝上的燃料的相邻两边上,但仅覆盖这些边的一部分。这些边的一段74在第一和第二表面21和39之间保持自由。
对于图4中用点划线CM标出的具有中间尺寸截面的一燃料来说,门架17A、17B的平移运动的停止超过具有截面CG的一燃料。自由段74减小。
最后,对于图4中用点划线CP标出的截面尺寸小的燃料来说,停止门架17A、17B的下行运动也超过具有尺寸CG和CM的截面的燃料,门架通过第二承靠表面的侧端面45接触端面23。图4中朝上的燃料组件的边由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完全覆盖。不再具有自由段74。
在其朝座腔15A、15B的顶部25的平移运动中,门架的上部33由上导向面29导向,门架的下部35由下导向面27导向。
一旦门架17A、17B处于其保持位置,就将螺栓63旋拧在螺纹孔61中。导向面27和29、凸肩31以及门架17A、17B的曲折形状、表面状态和制造公差是这样的:座腔15A、15B具有良好的密封度,万一发生严重事故——其导致核燃料组件中包壳破裂,核材料则封闭在座腔15A、15B中。
然后,使组合部件10翻转到水平位置,因而置于座架8上,用螺栓固定于此。
在上半壳体重新置于外封套2的下半壳体上、用螺栓和螺母固定两个半壳体之后,可搬运和运输容器,例如通过固定在外封套的上半壳体上的提升吊架75和75′提升容器,如图1所示。
核燃料组件的卸载程序与这些核燃料组件装载在容器中的程序相反。这里不予详述。
不管是否为UO2、PuO2等核燃料,上述运输容器可用于新的或有辐射性的核燃料组件。它也可用于运输其体积类似于一核燃料组件的体积的设备,例如燃料棒箱、燃料筒、或核燃料组件架。
上述容器具有多种优越性。
可在具有相同内部结构的同一容器中,运输尺寸不同的核燃料组件。这是因为沿螺栓47移动门架17A、17B,即可调节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和39之间的间距。
借助于简单和经济的装置也可进行前述调节:螺栓47安装在支座53中,以及螺母49配有轴51,其接合在门架的盲孔59中。
可在具有相同内部结构的同一容器中,运输具有不同的格栅位置的核燃料组件。这是因为承靠表面21和39是光滑的,门架17A、17B不具有用于支承在输送的一核燃料组件的格栅上的活动垫块。该特征也有利于容器的门架17A和17B和接纳座腔15A和15B的清洗和消除污染,其表面21和39是光滑的,并可不配有保持区域。
由于不存在垫块,它也有利于节省材料,它可运输外廓尺寸相同的更多的燃料组件。
容器的使用特别简单,因为它仅具有少量的可调节门架的位置的螺栓47,以及少量的固定螺栓63。
上述容器可具有多种变型。
这样,门架17A和17B在支承件3上的移动装置可具有与前述结构不同的其它结构。举例来说,它们可由连杆构成,所述连杆布置成一缩放式臂。这种缩放式臂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因此这里不予详述。它们可使门架运动,从其释出位置进入其保持位置,首先是转动,然后是平移,如同上述螺栓螺母移动装置那样。
一般来说,移动装置不必确保先进行平移运动,然后进行转动。
因此可配设成:每个门架与支承件13的上端面19相垂直地,沿螺栓47进行简单的平移运动,从其保持位置进入其释出位置,而不如同上述实施例中那样转动180°。在这种情况下,释出位置基本上相应于图5左部所示的门架的位置。因此,借助于一桥式起重机,进行纵向移动,将核燃料组件装入到座腔中。用相同的方法从座腔取出燃料组件。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确定成:门架是可拆卸的,在这种情况下,螺栓47可代之以螺栓63类型的固定螺栓。因此,为了在座腔中装载和卸载燃料组件,拧开所有固定螺栓,然后例如借助于一桥式吊车彻底取下门架17A、17B。
保护装置可围绕核燃料组件布置在支承件13和/或门架17A、17B内。这些防护装置可以是不同型式的。它们可以是机械式的,以便固定容器的内部设备,万一发生该容器堕落或撞击时,保护燃料组件。这些防护装置也可以是防中子式的,吸收核燃料组件辐射的中子。这些防护装置也可以是隔热式的,以防燃料组件产生的热辐射穿过支承件或门架。防护装置也可以是生物式的,吸收核燃料组件辐射的离子辐射,例如γ射线。如果不需要外封套2,那么,这些防护装置同样可足以运输核燃料组件。
上述容器适于运输用于热水反应堆(BWR)或压水反应堆(PWR)的核燃料组件。这些燃料组件可以是17×17、10×10、18×18类型的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应当指出,这些数量以布置燃料棒的方形网络为特征。这样,一燃料组件17×17的一网络具有17排、每排17个燃料棒或附件。
容器也可适于运输其截面不是方形而例如是矩形或六边形的核燃料组件。
在这种情况下,门架相对于支承件13的位置的调节,不必通过如前所述的和图5上垂直箭头F1所示的垂直平移加以确保。这样,在矩形燃料组件的情况下,这种平移沿着经过纵向承靠表面21和39的顶部25和43的方向进行。
在六边形核燃料组件的情况下,例如确定成,第一承靠表面21的端面23之间形成约60°的一角度。同样,例如确定成,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之间形成一60°的角度。燃料组件在座腔中布置成,六边形的第一边与端面23之一接触,六边形的第二边和另一端面23接触。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六边形的第三边,从顶部25方面来看,其从一端面23延伸至另一端面。该第三边不贴靠在承靠表面21上。同样,六边形的其它两边支承在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41上,六边形的一边从顶部43方面来看在这两端面41之间延伸。
同样,容器的内部结构可适于运输具有八边形截面、三角形截面或任何其它多边形截面的核燃料组件。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确定成,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和39的两对端面23和41形成一连续方形,其尺寸根据待运输燃料组件的截面予以变化,如图7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表面21和39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装置,可包括使四个端面23和41彼此协调地移动的工具,以改变方形的尺寸。端面23和41在该移动过程中彼此保持垂直。
根据图7B示出的一变型,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和39每个都具有一大端面23、41和一小端面23′、41′,所述小端面在一横向平面上没有大端面大。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39每个也都具有一槽口80,其沿着小端面的边缘,且部分地由一导向面82限定。导向面82基本上与经过顶部25和43的对角线相平行地、即在图7B上垂直地延伸。如图7B所示,两个大端面23、41平行和相对,且两个小端面23′、41′平行相对。同一承靠表面的两个端面通常彼此垂直。如图7B右部所示,对于大截面的一核燃料组件,该燃料组件的支承在大端面23和41上的相对的两边完全由这些端面所覆盖。相反,支承在小端面23′和41′上的相对的两边仅局部地由这些端面覆盖。图7B左部示出,对于小截面的核燃料组件,这些燃料组件的四个边完全由端面23、23′、41、41′所覆盖,大端面23和41的自由边缘接合在相对表面的槽口80中。
表面82可对第一和第二承靠表面21和39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另外,它们构成可提高密封性的挡板。
最后,承靠表面21和39由头尾相接地套接的两个相同的构件限定,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第一承靠表面21的端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基本上等于第二承靠表面39的端面其间形成的角度。该角度为60°至135°,视待运输核燃料组件的几何形状而定。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容器1可接纳不同于两个的一定数目的核燃料组件。这样,它可用于接纳一单个核燃料组件,或在某些实施例中,接纳数量较多的核燃料组件,例如六个或八个。
容器1除第一和第二纵向承靠表面之外也可具有一第三纵向承靠表面。
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这些纵向承靠表面每个都具有两个纵向端面,但是,端面的数量也可不同,例如,可配设一单个纵向端面,也可配设三个纵向端面。
因此,对于六边形截面的核燃料组件,可配置三个纵向承靠表面,每个都具有一个支承端面,这些端面在其支靠在一燃料组件上时,彼此倾斜120°。
对于同一类型的燃料组件,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配置一第一表面,其具有三个端面,所述三个端面彼此倾斜120°,用于支承在一核燃料组件的相邻的端面上。第二表面因此可具有一单个支承端面。
当同一表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纵向端面时,它们不必如前所述在一顶部相交。
同样,在前述实施例中,纵向承靠表面直接支承在核燃料组件上,而不用活动的保持垫块。
但是,也可考虑使用这种垫块或其它装置,用于确保纵向承靠表面和一运输的核燃料组件之间的接触。
上述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包装件的简单改进,很容易实施。

Claims (10)

1.运输容器,其用于沿纵向方向呈长形的核燃料组件,所述运输容器具有:支承件(13),所述支承件(13)具有至少一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其限定接纳核燃料组件的纵向座腔(15A,15B);和门架(17A,17B),所述门架(17A,17B)具有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所述门架(17A,17B)在一保持位置和一释出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保持位置,所述核燃料组件被保持在所述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和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之间,在所述释出位置,所述核燃料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件(13)是自由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容器具有调节装置(47,49,51,53,61,63),所述调节装置(47,49,51,53,61,63)用于在所述门架(17A,17B)的保持位置中,调节所述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和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之间的横向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承靠表面(21)包括第一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23),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包括第二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41),当所述门架(17A,17B)处于保持位置时,所述第二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41)平行于且对着所述第一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23)和所述第二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41)分别朝第一顶部(25)和第二顶部(43)会聚,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调整装置(47,49,51,53,61,63),所述调整装置(47,49,51,53,61,63)用于在所述门架(17A,17B)处于保持位置时,通过使所述门架(17A,17B)沿着经过所述第一顶部(25)和所述第二顶部(43)的一横向的调节方向平移的方式调整所述门架(17A,17B)相对于所述支承件(13)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3)具有引导所述门架(17A,17B)沿所述调节方向平移的平行纵向导向面(27,2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容器具有移动装置(47,49,51,59),所述移动装置(47,49,51,59)使所述门架(17A,17B)通过沿所述调节方向平移、然后围绕至少一纵轴(51)转动的方式,在其保持位置和释出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支承件(13)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23)在彼此之间形成一角度,该角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对呈V形布置的纵向端面(41)在彼此之间形成的角度,该角度为60°至13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不配有用于承靠在核燃料组件上的活动的承靠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承靠表面(39)适于直接承靠在核燃料组件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容器的用途,所述运输容器用于运输核燃料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容器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相同的支承件(13)和相同的门架(17A,17B)的运输容器,用于运输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核燃料组件。
CN2007800352615A 2006-08-21 2007-06-21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1730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607424 2006-08-21
FR0607424A FR2905031B1 (fr) 2006-08-21 2006-08-21 Conteneur de transport pour des assemblages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et utilisation de ce conteneur.
PCT/FR2007/001032 WO2008023101A2 (fr) 2006-08-21 2007-06-21 Conteneur de transport pour des assemblages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et utilisation de ce conten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915A CN101730915A (zh) 2010-06-09
CN101730915B true CN101730915B (zh) 2013-03-27

Family

ID=3784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52615A Active CN101730915B (zh) 2006-08-21 2007-06-21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259892B2 (zh)
EP (1) EP2054893B1 (zh)
JP (1) JP5642387B2 (zh)
KR (1) KR101315790B1 (zh)
CN (1) CN101730915B (zh)
ES (1) ES2435780T3 (zh)
FR (1) FR2905031B1 (zh)
WO (1) WO2008023101A2 (zh)
ZA (1) ZA200901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5975B1 (fr) * 2007-12-26 2016-05-27 Areva Np Conteneur de transport pour 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et procede de transport d'un assemblage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KR101180858B1 (ko) * 2010-07-12 2012-09-07 한전원자력연료 주식회사 간극보상부재를 구비한 핵연료 집합체 운반용기용 리드프레임 및 핵연료 집합체 운반용기
US10020084B2 (en) 2013-03-14 2018-07-10 Energysolu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pent nuclear fuel
RU2543058C2 (ru) * 2013-07-18 2015-02-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завод химконцентратов" (ОАО "НЗХК")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CN104733066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适用于燃料组件运输的固定栓系方法
JP6440993B2 (ja) * 2014-08-14 2018-12-19 株式会社グローバル・ニュークリア・フュエル・ジャパン 燃料ホルダ
CN105788665A (zh) * 2014-12-26 2016-07-20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料组件组装支撑的装置
CN113628773B (zh) * 2021-04-20 2023-11-10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乏燃料干式贮存设备支架组装用可调节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6512A1 (fr) * 1991-03-25 1992-09-30 Framatome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objet sur une structure de transport et en particulier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assemblage combustible dans un conteneur de transport
CN1208495A (zh) * 1996-02-06 1999-02-17 英国核子燃料公司 压水反应堆燃料组件密封筐
US6748042B1 (en) * 2003-04-28 2004-06-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Unirradiated nuclear fuel component transpor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45983A (en) * 1965-05-07 1969-03-19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U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ransport containers for radioactive materials
JPS60147699A (ja) * 1984-01-13 1985-08-0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燃料集合体輸送容器
JPS6117699U (ja) * 1984-07-05 1986-02-0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放射性物体輸送容器
US5061858A (en) * 1987-10-19 1991-10-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ask assembly for transporting radioactive material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JPH086238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Mitsubishi Nuclear Fuel Co Ltd 燃料集合体の収納容器
FR2737598B1 (fr) * 1995-08-04 1997-10-03 Reel Sa Dispositif pour le transport et le stockage d'assemblages combustibles nucleaires
JPH11242093A (ja) * 1998-02-26 1999-09-07 Toshiba Corp 原子炉燃料の保護装置、輸送容器および輸送方法
FR2774800B1 (fr) * 1998-02-10 2000-05-05 Framatome Sa Conteneur de transport pour des assemblages de combustible nucleaire
DE19908490A1 (de) * 1999-02-26 2000-09-07 Siemens Ag Transportbehälter mit Gebinde für ein unbestrahltes Brennelement
FR2791805B1 (fr) * 1999-03-30 2001-08-03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Installation d'entreposage de tres longue duree de produits calorifiques tels que des dechets nucleaires
US6683931B1 (en) * 2001-12-19 2004-01-2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Unirradiated nuclear fuel trans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6512A1 (fr) * 1991-03-25 1992-09-30 Framatome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objet sur une structure de transport et en particulier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 assemblage combustible dans un conteneur de transport
CN1208495A (zh) * 1996-02-06 1999-02-17 英国核子燃料公司 压水反应堆燃料组件密封筐
US6748042B1 (en) * 2003-04-28 2004-06-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 Llc Unirradiated nuclear fuel component transport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0-147699A 1985.08.03
JP特开平8-62389A 1996.03.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05031A1 (fr) 2008-02-22
CN101730915A (zh) 2010-06-09
WO2008023101A2 (fr) 2008-02-28
US8259892B2 (en) 2012-09-04
KR20090042849A (ko) 2009-04-30
EP2054893B1 (fr) 2013-08-21
US20100014623A1 (en) 2010-01-21
KR101315790B1 (ko) 2013-10-14
FR2905031B1 (fr) 2008-11-07
ES2435780T3 (es) 2013-12-23
JP2010507777A (ja) 2010-03-11
ZA200901072B (en) 2010-08-25
WO2008023101A3 (fr) 2010-02-25
EP2054893A2 (fr) 2009-05-06
JP5642387B2 (ja)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0915B (zh)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以及这种容器的使用方法
CN1128451C (zh) 核燃料组件的运输容器
US5248236A (en) Transfer system and transfer pallet
KR101647019B1 (ko) 지지격자 용접치구 장입장치
CN1542866A (zh) 未受辐照的核燃料元件运输系统
TW349227B (en)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joint storage of nuclear fuel assemblies and control bars
CN212373855U (zh) 混凝土试件存放架
CN108458165A (zh) 主管道安装调整装置
CN216333433U (zh) 货物运输用可调节的货运架
CN212126043U (zh) 一种精密仪器用钢球转运装置
CN206456973U (zh) 一种可局部平面微调的卡匣转换搬运装置
CN209973114U (zh) 一种用于冷藏细胞的运输装置
CN210051701U (zh) 一种外观检验治具
CN112226355A (zh) 一种电控自动化细胞工厂操作系统
CN110370235B (zh)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瓣片在存放和运输状态的防变形装置
KR102035578B1 (ko) 컨테이너 운반선의 화물창 구조
KR100595370B1 (ko) 컨테이너 이송시스템의 충격흡수 장치
CN111661502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电池输送装置
CN219525427U (zh) 周转装置
CN21389404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运输用的传送带
KR102667519B1 (ko) 트레일러 적재용 고압 유체저장용기 고정 구조체
CN217779317U (zh) 一种显示面板电极片用转运箱体
CN220182035U (zh) 一种边条自动出料装置
CN2526297Y (zh) 琴键式缓冲锁气器落料斗
CN211507695U (zh) 一种用于承载电池系统的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