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6776A -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6776A
CN101726776A CN200910204152A CN200910204152A CN101726776A CN 101726776 A CN101726776 A CN 101726776A CN 200910204152 A CN200910204152 A CN 200910204152A CN 200910204152 A CN200910204152 A CN 200910204152A CN 101726776 A CN101726776 A CN 101726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eat
absorbing zone
depressed part
light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4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村优
木曾弘之
渡边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26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596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28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refractive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e.g. non-imaging 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02B19/0066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in the form of an LED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允许防止生成杂散光的反射板、制造该反射板的方法以及使用这样的反射板的发光装置。反射板包括:基座,其具有透光性,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反射镜膜,其布置成覆盖所述基座中的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以及光吸收层,其布置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的每个凹陷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之内,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

Description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作诸如有机电致发光(EL)装置之类的自发光装置的反射器的反射板、制造该反射板的方法以及使用该反射板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有机EL装置之类的自发光装置在基片上按顺序包括第一电极、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和第二电极,并且当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时,在发光层中发生电子空穴复合以发光。例如可以从第二电极侧、亦即从与布置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或布线的电路一侧相反的一侧提取发出的光,以便增加孔径比。在从第二电极侧提取光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高反射金属电极作为第一电极。
在其中形成有多个这样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装置中,发光装置内部的折射率高(例如有1.5或以上的折射率),所以在与空气层(具有1.0的折射率)的界面处容易发生全反射。因此,难以充分地将发出的光提取到外部。因此,如在日本专利第3573393号和公布的PCT国际申请的日文翻译第2005-531102号中描述的那样,已提议了一种在有机EL装置的光提取侧布置反射板(反射器)的技术。在这样的反射器中,多个突出部形成在基座的表面上以便对应于布置的有机EL装置,并且每个突出部的侧面覆盖有反射镜膜。
发明内容
在上述反射器中,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凹陷部)形成在密封时具有大气(例如空气、氮或真空)的间隔层。在这种情况下,从发光层发出并且进入到间隔层中的光的一部分在与间隔层的界面处被全反射。这样的光是造成显示质量下降的杂散光。因此,希望实现防止生成杂散光的反射器。
希望提供一种允许防止生成杂散光的反射板、制造该反射板的方法以及使用这样的反射板的发光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板,其包括:基座,其具有透光性,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反射镜膜,其布置成覆盖所述基座中的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以及光吸收层,其布置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的每个凹陷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之内,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具有透光性并且在其表面上具有多个突出部的基座;沿着每个所述突出部的形状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镜膜;在所述基座的形成有所述反射镜膜的表面上形成光吸收层;以及在所述反射镜膜和所述光吸收层中的面对所述突出部的端面的区域中形成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板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中,当光进入到基座的形成有突出部和凹陷部的一侧时,入射光的一部分进入到基座的突出部中,并且按照原状以直线的方式在基座内部行进,或者被形成在突出部侧面的反射镜膜反射,以从基座的背面射出。另一方面,光吸收层布置在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的凹陷部中,所以来自基座表面的入射光中的进入到凹陷部中的光被光吸收层吸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发光面板,其包括基片上的多个自发光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反射板。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板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中,反射镜膜布置成覆盖基座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突出部的侧面,并且光吸收层布置在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形成的凹陷部中,所以防止了凹陷部形成间隔层的情况下的界面处的全反射。
从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充分地显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驱动基片的电路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例子的等效电路图。
图4A和4B是按照步骤的顺序图示制造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方法的截面图。
图5A和5B是图示在图4A和4B之后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6A和6B是图示在图5A和5B之后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7是图示在步骤6A和6B之后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8是图示从有机层发出的光的光路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根据比较例子1的发光装置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比较例子2的发光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描述实施例子中使用的评价系统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修改1的发光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A和13B是按照步骤的顺序图示制造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方法的截面图。
图14是图示在步骤13A和13B之后的步骤的截面图。
图15是根据修改2的发光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6是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模块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7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应用例子1的外部透视图。
图18A和18B分别是从应用例子2的前侧观看的外部透视图和从应用例子2的后侧观看的外部透视图。
图19是应用例子3的外部透视图。
图20是应用例子4的外部透视图。
图21A至21G图示了应用例子5,其中,图21A和21B分别是应用例子5打开状态下的前视图和侧视图,而图20C、20D、20E、20F和20G则分别是应用例子5合上状态下的前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顶视图和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优选实施例。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的截面图。发光装置1用作平坦型有机发光彩色显示器等。在发光装置1中,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以反射器40(反射板)处在其间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在反射器40和驱动面板10之间布置由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的粘合层30。
在驱动面板10中,在驱动基片11上以矩阵的形式按顺序形成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装置10G和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装置10B。驱动基片11例如包括薄膜晶体管(TFT)等。
图2图示了驱动基片11中的电路配置的例子。此外,图3图示了像素驱动电路140的例子。如附图中图示的那样,在驱动基片11中,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作为用于画面显示的驱动器布置在包括上述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的显示区域110周围,并且在显示区域110中形成像素驱动电路140。像素驱动电路140形成在稍后将会描述的第一电极12之下,并且像素驱动电路140是有源驱动电路,其包括驱动晶体管Tr1和写入晶体管Tr2、在驱动晶体管Tr1和写入晶体管Tr2之间的电容器(保持电容器)Cs、在第一电源线(Vcc)和第二电源线(GND)之间串联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r1的有机发光装置10R(或10G或10B)。驱动晶体管Tr1和写入晶体管Tr2每个由典型的薄膜晶体管(TFT)构成,并且TFT例如可以具有反向交错配置(所谓的底栅型)或交错配置(顶栅型),而且TFT的配置没有特殊限制。
在像素驱动电路140中,在列方向上布置多个信号线120A,并且在行方向上布置多个扫描线130A。每个信号线120A和每个扫描线130A之间的交叉对应于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的一个(子像素)。每个信号线120A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并且从信号线驱动电路120通过信号线120A向写入晶体管Tr2的源极供应图像信号。每个扫描线130A连接到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并且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通过扫描线130A向写入晶体管Tr2的栅极相继供应扫描信号。
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每个具有这样的配置,在所述配置中,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12、绝缘膜13、包括稍后将要描述的发光层的有机层14以及作为阴极的第二电极15按顺序层压在驱动基片11上,并且如果必要的话,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覆盖有保护膜16。另外,驱动基片11包括上述像素驱动电路140和平面化层(未图示),并且第一电极12形成在平面化层上。
第一电极12形成为分别对应于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并且通过绝缘膜13彼此电隔离。此外,第一电极12具有作为反射从发光层发出的光的反射电极的功能,并且希望第一电极12具有尽可能高的反射率,以便提高发光效率。第一电极12每个例如具有100nm至1000nm(包括两端)的厚度,更加具体地具有近似500nm的厚度,并且由铝(Al)或包括铝(Al)的合金或银(Ag)或包括银(Ag)的合金制成。此外,第一电极12可以由单质或任何其它金属元素如铬(Cr)、钛(Ti)、铁(Fe)、钴(Co)、镍(Ni)、钼(Mo)、铜(Cu)、钽(Ta)、钨(W)、铂(Pt)或金(Au)的合金制成。
绝缘膜13被提供以保证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5之间的绝缘,并且准确地具有希望的发光区域的形状,而且例如由有机材料如光敏丙烯酸、聚酰亚胺或聚苯并恶唑或者无机绝缘材料如二氧化硅(SiO2)制成。绝缘膜13具有与第一电极12的发光区域相对应的开口。有机层14和第二电极15可以连续地不仅布置在发光区域上而且还布置在绝缘膜13上,但是光仅从绝缘膜13的开口发出。
有机层14例如具有这样的配置,在所述配置中,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按顺序从第一电极12侧层压,但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布置除了发光层之外的这些层中的任何层。此外,取决于从有机发光装置10R、10G或10B发出的光的颜色,有机层14可以具有不同的配置。空穴注入层被提供以增强空穴注入效率,并且是用于防止泄漏的缓冲层。空穴传输层被提供以增强对发光层的空穴传输效率。发光层响应于电场的施加而通过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来发光。电子传输层被提供以增强对发光层的电子传输效率。另外,可以在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15之间布置由LiF或Li2O等制成的电子注入层(未图示)。
在有机发光装置10R中,空穴注入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酸)三苯基胺(m-MTDATA)和4,4’4”-三(萘基-苯基氨基酸)三苯基胺(2-TNATA),并且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二[(N-萘基)-N-苯基]联苯胺(α-NPD)。此外,在有机发光装置10R中,发光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与40vol%的2,6-二[4-[N-(4-甲氧苯基)-N-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萘-1,5-二甲腈(BSN-BCN)混合的8-喹啉醇铝复合物(Alq3),并且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Alq3
在有机发光装置10G中,空穴注入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m-MTDATA和2-TNATA,并且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α-NPD。此外,在有机发光装置10G中,发光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与3vol%的香豆素6混合的Alq3,并且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Alq3
在有机发光装置10B中,空穴注入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m-MTDATA和2-TNATA,并且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α-NPD。此外,在有机发光装置10B中,发光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spiro6Ф,并且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例子包括Alq3
第二电极15例如具有5nm至50nm(包括两端)的厚度,并且由单质或金属元素如铝(Al)、镁(Mg)、钙(Ca)或钠(Na)的合金制成。在它们当中,第二电极15优选地由镁和银的合金(MgAg合金)或铝(Al)和锂(Li)的合金(AlLi合金)制成。此外,第二电极15可以由铟锡复合氧化物(ITO)或铟锌复合氧化物(IZO)制成。
保护膜16例如具有500nm至10000nm(包括两端)的厚度,并且由二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N)等制成。
密封面板20包括粘合层30以及对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进行密封的密封基片21。密封基片21由诸如玻璃之类的材料制成,其对于在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生成的光是透明的。在密封基片21上,例如滤色器22和作为黑矩阵的光屏蔽膜23布置成提取在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生成的光,并且吸收由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以及其间的布线所反射的光,并从而提高对比度。
滤色器22可以布置在密封基片21的任意侧。然而,滤色器22优选地布置在接近于驱动面板10的一侧,因为滤色器22没有暴露于发光装置10的表面,并且由粘合层30保护。滤色器22布置在反射器40的基座41的背面,并且包括分别与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相对应的红滤色器22R、绿滤色器22G和蓝滤色器22B。
红滤色器22R、绿滤色器22G和蓝滤色器22B形成为面对驱动基片11上的有机层14。红滤色器22R、绿滤色器22G和蓝滤色器22B每个由与色素混合的树脂制成,并且通过选择色素来调整,以便在目标红、绿或蓝波长区域中的透光率高,而在其它波长区域中的透光率低。
沿着红滤色器22R、绿滤色器22G和蓝滤色器22B的边界布置光屏蔽膜23。光屏蔽膜23例如由与黑着色剂混合的一个或多个黑树脂膜制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由金属如铬(Cr)、金属氮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制成的薄膜制成。
反射器40布置在光提取侧,亦即驱动面板10的第二电极15侧,并且被提供以提高来自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的光提取效率。反射器40包括基座41、反射镜膜42和光吸收层43。
基座41具有透光性,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41a。基座41例如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材料或热固性固化树脂等制成。更加具体地,作为这样的树脂材料,使用从ThreeBond Co.,Ltd.制造的Threebond3021J(产品名)。另外,基座41可以通过以下形成:在玻璃基片上布置由上述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层,然后在厚度方向上在树脂层的一部分或整个树脂层中形成突出部41a。
多个突出部41a布置成分别面对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每个突出部41a具有:侧面41a1,其例如具有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形状;以及端面41a2,其为平坦表面。如上所述,当侧面41a1具有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形状时,在全部方向上都运用了均匀辐射角特性。然而,侧面41a1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抛物面的形状,而可以是任何其它球面形状或非球面形状,并且侧面41a1的截面可以是线性的。此外,侧面41a1的形状不一定是旋转对称的,而是可以在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上改变。从而例如当视角在水平方向上变窄而在垂直方向上变宽时,可实现防止蜂窝电话等中的窥视眼睛的功能。
反射镜膜42形成在每个突出部41a的侧面41a1之上。反射镜膜42反射从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进入的光,以便在这样的角度方向上校正和发出光:在与外部空气层的界面处不发生全反射。反射镜膜42例如具有近似50nm至200nm的厚度,并且由单质铝(Al)或银(Ag)或者包括这些金属的合金制成。
每个突出部41a的节距(宽度)例如为20μm至100μm,并且每个突出部41a的厚度例如为节距的0.5至1.0倍。每个突出部41a的节距、每个突出部41a的厚度以及上述侧面41a1的平面形状改变了反射镜膜42的辐射角特性,并且取决于发光装置1的应用而适当地设置。例如,在发光装置1应用于电视的情况下,它们设置成具有宽视角,而在发光装置1应用于蜂窝电话的情况下,它们设置成在前方具有高亮度。
光吸收层43充分地嵌入在多个这样的突出部41a之间的间隔形成的凹陷部43a中。光吸收层43例如由黑树脂材料或包括碳的材料制成。更加具体地,作为黑树脂材料,使用GT-7(产品名:由Canon Chemicals Inc.制造)、Tamiya彩色丙烯颜料(无色)无光泽黑色(Tamiya Color AcylicPaint(Flat)Flat Black)(产品名:由Tamiya Inc.制造)或任何其它基于碳黑的材料。此外,可以使用用于滤色器等的黑矩阵的黑保护层。在实施例中,这样的光吸收层43被形成为使得整个凹陷部43a被填充以光吸收层43。
例如,通过以下步骤制造上述发光装置1。
首先,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形成在驱动基片11上以形成驱动面板10。更加具体地,首先,像素驱动电路140和平面化层(未图示)形成在由上述材料制成的驱动基片11上,然后例如通过溅射方法形成由上述材料制成的第一电极12,并且通过光刻法和蚀刻将第一电极12图案化为预定形状。下一步,使驱动基片11的整个表面涂敷以光敏树脂,并且通过曝光和显影在光敏树脂中形成开口,然后烧蚀光敏树脂以形成绝缘膜13。下一步,例如,由上述材料制成的有机层14和第二电极15例如通过蒸发方法形成以形成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然后将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涂敷以由上述材料制成的保护膜16。从而形成了驱动面板10。
另一方面,在密封基片21上形成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光屏蔽膜23,然后将光屏蔽膜23图案化为预定形状。下一步,通过旋涂等用红滤色器22R的材料涂敷密封基片21,并且通过光刻技术图案化和烧蚀红滤色器22R的材料以形成红滤色器22R。下一步,如红滤色器22R的情况那样,按顺序形成蓝滤色器22B和绿滤色器22G。从而形成了密封面板20。
下一步,在形成的密封面板20中的滤色器22上反射器40。此时,首先如图4A所示,例如通过使用KrF准分子激光器的掩模成像方法,在例如由聚碳酸酯(PC)等制成的母片(压模)41-1的表面上形成多个突出部41a的相反图案。从而形成了用于图案传送的压模41-1。
下一步,如图4B所示,将压模41-1的表面(形成有相反图案41-2的表面)例如涂敷以丙烯酸紫外线固化树脂,以形成由丙烯酸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的基座41。
下一步,如图5A所示,将密封面板20和基座41接合在一起,以便滤色器22和基座41的背面(没有形成突出部41a的表面)彼此面对。此时,执行对准,以便基座41的突出部41a中的每一个与滤色器22R、22G和22B中的每一个彼此面对。下一步,向基座41施加紫外线UV以固化基座41。
下一步,如图5B所示,去除压模41-1。从而在滤色器22上整体地并共同地形成了具有突出部41a的基座41。
然后,如图6A所示,例如通过真空沉积方法、溅射方法或涂敷方法形成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反射镜膜42,以便覆盖基座41的突出部41a的表面。另外,此时,面对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的区域可以被掩盖以防止反射镜膜42形成在这些区域上。
下一步,如图6B所示,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光吸收层43通过涂敷形成在形成的反射镜膜42的表面上,以便嵌入在凹陷部43a中。
然后,如图7所示,例如通过研磨来抛光光吸收层43的表面以暴露反射镜膜42的部分。下一步,例如通过湿蚀刻等去除反射镜膜42的暴露部分,以在面对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的区域中形成开口43b。另外,在形成上述反射镜膜42的步骤中,在通过掩盖面对端面41a2的区域来形成反射镜膜42的情况下,可以仅研磨光吸收层43。从而在密封面板20上整体地形成了反射器40。
最后,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以粘合层30处在其间的方式接合在一起,以便反射器40与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彼此面对。此时,例如,粘合层30形成在驱动面板10的保护膜16上,并且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接合在一起,以便反射器40中的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分别面对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这样一来,就完成了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1。
下一步,参考图8至11A和11B来描述上述发光装置1的功能和效果。图8示意性图示了从绿有机层14G发出的光的光路,而图11则是用于描述实施例的模拟的示图。
在发光装置1中,当响应于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供应的扫描信号和从信号线驱动电路120供应的图像信号,将驱动电流注入到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的每一个时,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的每一个的有机层14中复合以发光。光被发射到第二电极15之上,并且穿过反射器40、滤色器22R、22G和22B以及密封面板20,以便从密封面板20的顶部提取。
现在参考图8来详细地描述发光装置1中的光提取。然而,为了方便起见,参考三个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中的有机发光装置10G来给出说明。从绿有机层14G发出的光的一部分(LG1)从反射器40中的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进入,然后在基座41内部行进并穿过滤色器22G,从而光的这一部分被从密封基片21的顶部提取到外部。另一方面,具有大辐射角的光、亦即以等于或大于绿有机层14G中生成的绿光中的预定角度的角进入到突出部41a中的光LG2的光路被反射镜膜42转变,以便光LG2对表面A1的入射角等于或小于临界角,然后光LG2进入到滤色器22G中。从而提高了光提取效率。
下一步,参考图9,下面来描述根据比较例子1的发光装置100。发光装置100具有下述配置:驱动面板1010和密封面板1020以粘合层1030处在其间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在所述驱动面板1010中,有机发光装置1010R、1010G和1010B形成在其上形成有TFT(未图示)等的驱动基片1011上,而在所述密封面板1020中,滤色器1022形成在密封基片1021上。反射器1040布置在密封面板1020的滤色器1022侧。
有机发光装置1010R、1010G和1010B每个具有这样的配置,在所述配置中,从驱动基片1011按顺序层压第一电极1012、有机层1014和第二电极1015,并覆盖以保护层1016。在有机发光装置1010R、1010G和1010B中的每一个中图案化第一电极1012,并且有机发光装置1010R、1010G和1010B的第一电极1012通过绝缘膜1013彼此电隔离。在这样的配置中,从第二电极1015提取光(L100和L101)。通过在密封基片1021上布置滤色器1022(包括红滤色器1022R、绿滤色器1022G和蓝滤色器1022B)和光屏蔽膜1023来形成密封面板1020。通过在具有多个突出部的基座1041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镜膜1042来形成反射器1040,并且突出部被布置成分别面对有机发光装置1010R、1010G和1010B。
在上述比较例子1的反射器中,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形成在密封时具有大气(例如空气、氮或真空)的间隔层1043。在这种情况下,向间隔层1043发出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在与间隔层1043的界面处的全反射被返回到驱动面板1010(L102),然后光被驱动面板1010的布线层(例如第一电极1012)等进一步反射。这样的光是杂散光,并且造成显示质量下降。
此外,图10图示了根据比较例子2的发光装置200的截面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与图9中的比较例子1相同的标号来指示。发光装置200具有下述配置:在反射器1040中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形成透明树脂层1044。可以考虑这样的配置,在所述配置中,在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嵌入透明树脂层1044。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向透明树脂层1044发出的光的一部分进入到透明树脂层1044的内部,然后光的这一部分在反射镜膜1042的背面上反射而成为上述杂散光(L103)。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从绿有机层14G发出的光中的已进入到反射器40的凹陷部43a中的光LG3被凹陷部43a中嵌入的光吸收层43吸收。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中,在反射器40中的多个突出部41a之间的间隔形成的凹陷部43a中形成光吸收层43,所以允许进入到反射器40的凹陷部43a中的光被光吸收层43吸收。从而可防止在凹陷部为空气层的情况下在界面处的全反射或者在凹陷部被填充以透明树脂层的情况下在反射镜膜的背面处的反射。因此,可防止杂散光的生成。
此外,作为实施例的实施例子,进行使用图11A和11B所示的评价系统的模拟。在这个模拟中,在其中有机发光装置10R、10G和10B在驱动面板10上排列成图11A所示的图案的发光装置中,测量沿着附图中的箭头D1所指示的方向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向反射器40之上发出的0级光、1级光、2级光和3级光。更加具体地,如图11B所示,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的光中的从突出部41a直接在有机发光装置10R之上发出的光L0是0级光,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的光中的从紧接于有机发光装置10R的位置(有机发光装置10G)中的突出部41a发出的光L1是1级光,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的光中的从紧接于有机发光装置10G的位置(有机发光装置10B)中的突出部41a发出的光L2是2级光,并且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的光中的从紧接于有机发光装置10B的位置(另一个有机发光装置10R)中的突出部41a发出的光L3是3级光。在它们当中,1级光、2级光和3级光被定义为杂散光。
在反射器40中的突出部41a之间的凹陷部43a被填充以具有100%的吸收率的黑树脂材料(例子1)的情况下,在凹陷部43a是空气层(n=1)(比较例子1)的情况下,以及在凹陷部43a被填充以具有100%的透射率的透明树脂材料(比较例子2)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评价系统来测量0级光、1级光、2级光和3级光。结果在表1中被图示为0级光、1级光、2级光和3级光对从有机发光装置10R发出的光的比率(对发出的光的比率)以及0级光、1级光、2级光和3级光对0级光的比率(对0级光的比率)。
表1
Figure G2009102041522D0000121
从表1中明显的是,在其中凹陷部43a被填充以黑树脂材料的例子1中,1级光、2级光和3级光亦即杂散光的比率比其中凹陷部43a是空气层的比较例子1中的要小。此外,明显的是,在例子1中,1级光的比率比其中凹陷部43a被填充以透明树脂材料的比较例子2中的要小。因此,可以确认当凹陷部43a被填充以黑树脂材料时,杂散光的生成被防止。
下一步,下面来描述对实施例的修改。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部件用与根据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相同的标号来指示,并且不再进一步描述。
修改1
图12图示了根据修改1的发光装置2的截面图。除了反射器40A中的光吸收层44的配置之外,发光装置2具有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相同的配置。更加具体地,在反射器40A中,反射镜膜42形成在基座41中的多个突出部41a的侧面41a1上,并且光吸收层44形成在凹陷部43a中,以便沿着反射镜膜42的平面形状覆盖反射镜膜42。光吸收层44例如具有1.0μm至15μm的厚度,并且由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光吸收层43相同的材料制成。然而,光吸收层44的厚度取决于材料的吸收率,但是光吸收层44的厚度优选地为200nm或以上。
此外,例如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这样的发光装置2。例如,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情况下那样,当形成驱动面板10时,在密封面板20的滤色器22上的基座41的突出部41a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镜膜42(参考图13A)。此时,在膜形成设备是其中安装有多个目标的设备的情况下,形成反射镜膜42,然后光吸收层44随后可形成。
下一步,如图13B所示,例如通过溅射方法等,由上述材料例如碳形成光吸收层44。另外,可以使用掩模,以便在面对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的区域中不形成反射镜膜42和光吸收层44。
下一步,如图14所示,通过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方法在面对突出部41a的端面41a2的区域中形成开口44a。最后,如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那样,将驱动面板10和其上形成有反射器40A的密封面板20接合在一起,以完成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2。
这样一来,在凹陷部43a中,反射镜膜42的背面就可以覆盖以光吸收层44。同样在这样的配置中,进入到凹陷部43a中的光被反射镜膜42的背面上布置的光吸收层44吸收。因此,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等效的效果。
修改2
图15图示了根据修改2的发光装置3的截面图。除了反射器40B中的光吸收层45的配置之外,发光装置3具有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相同的配置。更加具体地,在反射器40B中,反射镜膜42形成在基座41中的多个突出部41a的侧面41a1上,并且在凹陷部43a中,光吸收层45与反射镜膜42分开形成。例如,光吸收层45布置在凹陷部43a中的接近于粘合层30的一侧。光吸收层45由与修改1中的光吸收层44相同的材料形成,具有与修改1中的光吸收层44相同的厚度。此外,例如通过喷墨方法,例如通过在用于滤色器等的黑矩阵的黑保护层上进行图案化,可以在粘合层30的表面上形成这样的光吸收层45。
这样一来,在凹陷部43a中,就可以与反射镜膜42分开地形成光吸收层45。而且,在这样的配置中,将要进入到凹陷部43a中的光被光吸收层45吸收。因此,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效果等效的效果。此外,与上述实施例和修改1相比,光吸收层45的形成区域更小,并且仅有必要对必要的部分执行图案化,所以发光装置3具有使用较少量的黑树脂材料的优点。
模块和应用例子
下面来描述上述实施例和上述修改中描述的发光装置的应用例子。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可应用于显示从外部输入的画面信号或内部产生的画面信号如任何领域中的图像或画面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器,所述电子装置诸如电视、数字摄像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终端装置如蜂窝电话以及摄影机。
模块
将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结合到各种电子装置如应用例子1至5中,其稍后会被描述为如图16所示的模块。在模块中,例如从密封面板20和粘合层30暴露的区域210布置在驱动基片11的一侧,并且通过延伸信号线驱动电路120和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的布线在暴露的区域210中形成外部连接终端(未图示)。在外部连接终端中,可以布置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的柔性印刷电路(FPC)220。
应用例子1
图17图示了对其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的电视的外观。电视例如具有画面显示屏幕部分300,其包括前面板310和滤色玻璃320。画面显示屏幕部分300由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构成。
应用例子2
图18A和18B图示了对其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的数字摄像机的外观。数字摄像机例如具有用于闪光的发光部分410、显示部分420、菜单开关430和快门按钮440。显示部分420由根据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构成。
应用例子3
图19图示了对其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的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例如具有机身510、用于操作输入字符等的键盘520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530。显示部分530由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构成。
应用例子4
图20图示了对其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的摄影机的外观。摄影机例如具有机身610、布置在机身610前面的用于拍摄对象的镜头620、拍摄启动/停止开关630和显示部分640。显示部分640由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构成。
应用例子5
图21A至21G图示了对其应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的蜂窝电话的外观。蜂窝电话例如通过以下形成:通过连接部分(铰链部分)730将顶侧机壳710与底侧机壳720相互连接。蜂窝电话具有显示器740、副显示器750、画面灯760和摄像机770。显示器740或副显示器750由根据上述实施例等的发光装置构成。
尽管参考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每个层的材料和厚度、形成每个层的方法和条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并且每个层可以在任何其它条件下通过任何其它方法以任何其它厚度由任何其它材料制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当形成反射器40时,用于传送的压模通过以下形成:通过掩模成像方法在聚碳酸酯母片上形成突出部41a的相反图案。然而,形成压模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至(4)。另外,用于基座41的树脂材料取决于使用的压模的材料。例如,在使用方法(2)中的Zeonor(商标)压模的情况下,Zeonor(商标)压模具有与树脂的良好剥离性质,所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紫外线固化树脂。
(1)通过用聚碳酸酯母片形成镍电成形而获得镍(Ni)电成形压模的方法
(2)通过用Ni电成形压模将图案热传送到Zeonor(商标)膜而获得Zeonor(商标)压模的方法
(3)通过用切割工具或聚焦激光器等进行切割而直接在由聚碳酸酯或金属等制成的基片上形成图案作为压模的方法
(4)通过光刻技术直接在基片上形成图案作为压模的方法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通过用压模进行传送的技术形成反射器40中的突出部的图案的情况被描述作为例子。然而,形成反射器40的图案的技术不限于此。例如,首先,将玻璃基片涂敷以光致抗蚀剂,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图案化光致抗蚀剂以形成母片,在所述母片上,突出部的相反图案形成在玻璃基片上。下一步,通过用母片进行电成形来形成由镍(Ni)制成的模具。使用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模具,可以通过步进闪光压印或热压印来形成基座41。在步进闪光压印的情况下,首先,在玻璃基片上形成由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的树脂层,然后树脂层与模具相接触,并且向与模具保持接触的树脂层施加紫外线。在这之后,从树脂层去除模具,从而形成在其表面上具有突出部41a的基座41。在热压印的情况下,首先,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注入到模具中,并且用热固化PDMS。在这之后,从模具去除PDMS,从而形成在其表面上具有突出部41a的基座41。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其中反射器的背面一侧(滤色器侧)的部分为厚的配置被描述作为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其中反射器的背面一侧的部分不厚的配置。进一步,图示了其中在突出部之间布置平坦表面的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其中突出部彼此相接触地形成以便不在突出部之间形成平坦表面的配置。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等中,具体地描述了有机发光装置10R、10B和10G的配置。然而,不一定包括所有层,或者可以进一步包括任何其它层。
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有机发光装置,而且可应用于任何其它自发光装置如发光二极管(LED)、场发射显示器(FED)或无机电致发光装置。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等中,描述了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应用于显示器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可应用于除了显示器之外的任何目的的任何发光装置如照明装置。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10月15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265954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整体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取决于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变。

Claims (19)

1.一种反射板,包括:
基座,其具有透光性,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多个突出部;
反射镜膜,其布置成覆盖所述基座中的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以及
光吸收层,其布置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的每个凹陷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之内,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嵌入在所述凹陷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以便沿着所述反射镜膜的平面形状覆盖所述反射镜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吸收层与所述反射镜膜分开地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吸收层由黑树脂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板,其中,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具有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形状。
7.一种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具有透光性并且在其表面上具有多个突出部的基座;
沿着每个所述突出部的形状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形成反射镜膜;
在所述基座的形成有所述反射镜膜的表面上的每个凹陷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之内形成光吸收层,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以及
在所述反射镜膜和所述光吸收层中的面对所述突出部的端面的区域中形成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嵌入在所述凹陷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以便沿着所述反射镜膜的平面形状覆盖所述反射镜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吸收层与所述反射镜膜分开地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吸收层由黑树脂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反射板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具有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形状。
13.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发光面板,其包括基片上的多个自发光装置;以及
反射板,其布置在所述发光面板的光提取侧,
其中,所述反射板包括:
基座,其具有透光性,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面板中的所述多个自发光装置的突出部;
反射镜膜,其沿着所述基座中的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形成;以及
光吸收层,其布置在所述基座的表面上的每个凹陷部的一部分或整体之内,所述凹陷部形成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滤色器布置在所述反射板中的所述基座的背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嵌入在所述凹陷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吸收层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以便沿着所述反射镜膜的平面形状覆盖所述反射镜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吸收层与所述反射镜膜分开地形成在所述凹陷部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光吸收层由黑树脂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突出部的侧面具有旋转对称的抛物面形状。
CN200910204152A 2008-10-15 2009-10-15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Pending CN1017267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5954 2008-10-15
JP2008265954A JP2010096882A (ja) 2008-10-15 2008-10-15 反射板、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6776A true CN101726776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098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152A Pending CN101726776A (zh) 2008-10-15 2009-10-15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80939B2 (zh)
JP (1) JP2010096882A (zh)
CN (1) CN10172677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9501A (zh) * 2013-12-31 2014-05-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视角特性的顶发射oled器件
CN104103661A (zh) * 2013-04-09 2014-10-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镜面功能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539042A (zh) * 2012-10-29 2018-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0021647A (zh) * 2019-03-27 2019-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7829A (zh) * 2018-01-30 2019-08-06 美科米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223606A (zh) * 2018-12-07 2019-09-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6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7865B1 (ko) * 2008-03-18 2010-01-2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933625B2 (en) * 2008-03-18 2015-01-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that can function as a mirror
JP2010134217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ony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発光装置
JP5664194B2 (ja) * 2010-12-10 2015-0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対向基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8912020B2 (en) * 2011-11-23 2014-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grating active matrix in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for display devices
JP6082907B2 (ja) * 2012-02-17 2017-02-22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64559B2 (ja) * 2013-05-10 2019-08-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6198120B2 (ja) * 2013-07-19 2017-09-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KR102368851B1 (ko) * 2014-02-07 2022-03-02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El 소자용 전방면판 및 조명 장치
CN104716161B (zh) 2015-03-18 2019-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黑色矩阵、平面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18928B (zh) * 2015-07-29 2018-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69498B1 (ko) * 2015-09-07 2022-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미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584304B1 (ko) * 2016-04-26 2023-10-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변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628201B1 (ko) * 2016-10-05 2024-01-23 티씨엘 차이나 스타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DE102017205844A1 (de) * 2017-04-06 2018-10-11 Robert Bosch Gmbh Lichttransmissionselement, optische Empfangseinheit, optische Aktoreinheit, LiDAR-System, Arbeitsvorrichtung und Fahrzeug
JP7024370B2 (ja) * 2017-06-07 2022-02-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ナノインプリントリソグラフィー用原版
CN108461524B (zh) * 2018-03-14 2020-12-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电子装置
JPWO2020003056A1 (ja) 2018-06-29 2021-08-0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入出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KR20200058643A (ko) * 2018-11-19 2020-05-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20200128287A (ko) * 2019-05-02 2020-1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16233A (ko) * 2019-08-02 2021-0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103037A (ko) 2020-02-12 2021-08-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TWI786941B (zh) * 2021-11-11 2022-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187A (zh) * 2004-05-25 2006-07-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可视角控制板
US20070153377A1 (en) * 2004-09-15 2007-07-05 Masahiro Goto View angle control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6297A (ja) * 1996-06-04 1997-12-16 Casio Comput Co Ltd 電界発光素子
JP3573393B2 (ja) 1996-12-27 2004-10-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FR2836584B1 (fr) 2002-02-27 2004-05-28 Thomson Licensing Sa Panneau electroluminescent dote d'elements d'extractions de lumiere
JP4170677B2 (ja) * 2002-06-07 2008-10-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JP4032918B2 (ja) * 2002-10-24 2008-0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95326A (ja) * 2005-09-27 2007-04-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6187A (zh) * 2004-05-25 2006-07-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可视角控制板
US20070153377A1 (en) * 2004-09-15 2007-07-05 Masahiro Goto View angle control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042A (zh) * 2012-10-29 2018-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8539042B (zh) * 2012-10-29 2020-0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4103661A (zh) * 2013-04-09 2014-10-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镜面功能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4103661B (zh) * 2013-04-09 2018-08-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镜面功能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3779501A (zh) * 2013-12-31 2014-05-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视角特性的顶发射oled器件
CN108470839A (zh) * 2013-12-31 2018-08-3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视角特性的顶发射oled器件
CN110097829A (zh) * 2018-01-30 2019-08-06 美科米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223606A (zh) * 2018-12-07 2019-09-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23606B (zh) * 2018-12-07 2021-05-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阵列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21647A (zh) * 2019-03-27 2019-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276843B2 (en) 2019-03-27 2022-03-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LED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47126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3471267B (zh) * 2021-06-30 2024-02-0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80939B2 (en) 2011-12-20
US20100090595A1 (en) 2010-04-15
JP2010096882A (ja) 201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776A (zh) 反射板、发光装置和制造反射板的方法
US836269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405292B2 (en) Color filt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855180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mponent, optical componen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I553851B (zh)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單元、製造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單元之方法及彩色濾光器基板
US8287159B2 (en) Reflect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740504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08693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054937A (zh) 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65336B (zh) 光学部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制造方法
JP2009259416A (ja) 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CN101738660B (zh) 反射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54424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色フィルター
JP201104032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111368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2230921A (ja) 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