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7453B -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7453B
CN101717453B CN2009101961518A CN200910196151A CN101717453B CN 101717453 B CN101717453 B CN 101717453B CN 2009101961518 A CN2009101961518 A CN 2009101961518A CN 200910196151 A CN200910196151 A CN 200910196151A CN 101717453 B CN101717453 B CN 101717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xtrose
reaction
poly
reaction kettle
poly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61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7453A (zh
Inventor
许杰
彭玉德
董丹丹
许平
王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ylor food ingredients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61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7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7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7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74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葡萄糖、柠檬酸和山梨醇混合均匀后进行聚合,反应后进行冷却、粉碎和烘干,在聚合反应中通过添加低浓度碱溶液和磷酸缓冲液对pH进行调节,直接去除聚葡萄糖的不良口味,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生产的过程中直接去除聚葡萄糖的不良口味,制作的成品可以直接出售,无需进行异味后处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人根据热量值来选择食品,低热量的食品受到大众追捧。食品加工中用到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和脂肪类含有较高的热量值,为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得不使用其它替代品。人造甜味剂例如三氯蔗糖、糖精和阿巴斯甜,能够提供合适的甜度,并且用量远远比蔗糖少。例如三氯蔗糖甜度是蔗糖的600倍,使用三氯蔗糖时仅适用600分之一即可达到相同甜度。但是因为添加人造甜味剂,原有配方中缺失了蔗糖应有的体积,就需要其它物质补充,补充的物质还必须满足热量低、口感好、物化性质稳定、安全、加工性质好、溶解性好,另外最好具有保健功能。
聚葡萄糖可以制备成高达80%的溶液,在60℃裸露的条件下观察,它可以稳定地保存90天以上。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蔗糖一样,是典型的牛顿液体,与山梨醇及其他多元醇相比较,聚葡萄糖所引起的肠胃问题,可以说是十分微小的;另外聚葡萄糖还具有润肠通便、调节血脂减低胆固醇、调节血糖、改善肠道功能、控制体重的功效。在低能量食品中,聚葡萄糖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替代糖和脂肪,在降低食品能量的同时,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质感,带来令人满意的口感享受。
聚葡萄糖是以葡萄糖为主要聚合体,柠檬酸为催化剂,山梨醇为增塑剂,经热聚合而形成的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但聚合反应后的聚葡萄糖往往有苦味、涩味和霉味等不良味道。苦和涩味被公认为是脱水葡萄糖等引起,另外也有人认为其它杂质也引起苦味,5-羟甲基糠醛等一类衍生物则被认为是引起霉味的主要原因。
目前去除异味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分离手段去除异味物质,另外一种是溶剂处理的方法。例如,美国专利NO.043793公布了一种极性溶剂处理聚葡萄糖去除异味的方法;NO.5091015公布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聚葡萄糖的方法,黄东东等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和树脂处理的聚葡萄糖生产方法。但是这些去除异味的方法成本都很高,造成聚葡萄糖产品的价格上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已经将异味去除,省去异味后处理步骤,降低了成本,使产品更加可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生产:
(1)原料混合: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将葡萄糖85-90份,柠檬酸0.1-2份,山梨醇9-12份,均匀混合;
(2)聚合反应: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3)调节pH:在反应釜中物料熔融状态下时,利用碱溶液将pH值调至4-6,并添加pH值为5-6的缓冲溶液;
(4)二次反应:调节好pH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物料;
(5)后处理过程: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当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上时,采用气流烘干对物料进行烘干,得到聚葡萄糖成品。
所述步骤(2)中的聚合反应设定真空度为-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釜优选为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
所述步骤(3)中的碱溶液为浓度是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4-6;所述缓冲溶液优选为浓度是0.3-0.6%的磷酸缓冲溶液,也可以是配制的其他盐类缓冲溶液。
所述步骤(4)中的二次聚合反应设置为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10-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生产得到的聚葡萄糖口味中和,无苦味、涩味、霉味,添加到食品中时,不会影响到食品的口感。
2、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在生产的过程中直接将聚葡萄糖的异味去除,生产成本较低。
3、本发明优选调节pH值4-6。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得到其它不同pH值的聚葡萄糖产品,调节pH值的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过程的流程图,是通过以下的步骤生产这种改良口味的聚葡萄糖的:
(1)原料混合: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将原料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醇混合,其中葡萄糖85-90份,柠檬酸0.1-2份,山梨醇9-12份,均匀混合。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配方比例,原料的均匀混合保证反应的均衡,其中主要原料为葡萄糖,柠檬酸为催化剂,山梨醇为增塑剂。
(2)聚合反应: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设定真空度为-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真空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条件。反应釜可采用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或者其它同类用途的反应釜。通过导热油炉循环保持反应温度。
(3)调节pH:在反应釜中,当物料为熔融状态的情况下,迅速调节pH值。使用浓度为1%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4-6,氢氧化钠浓度不可过高,以防氢氧化钠的加入造成颜色变化和口感恶化,从而导致成品的颜色深、口味苦。调节pH值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加入的目的是保持pH值在理想的pH范围内,磷酸缓冲液可配制成pH值5-6。在这个pH范围内,聚葡萄糖表现出更少的苦味、涩味和霉味。磷酸缓冲液浓度可配制为0.3-0.6%。另外,也可以采用GB2760中允许添加的盐类配制其它的缓冲液,但是要求缓冲液的加入不但能够保持pH值还可以消除聚葡萄糖的苦、涩、霉味。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本步骤通过调节pH值直接在二次反应前除去了物料的异味,所以在整个工艺完成后,无需再进行去除异味的其他处理方式,节省了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
(4)二次反应:将调配好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设定为125℃,反应时间设定为10-20分钟。反应温度的控制方式与步骤(2)中的聚合反应相同,反应结束后将物料进行冷却。
(5)后处理过程: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当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上时,采用气流烘干对物料进行烘干,得到聚葡萄糖成品。得到的聚葡萄糖成品口味中和。
以上步骤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原料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醇混合101,以一定的重量份数混合,将物料混合均匀102,之后进行聚合反应103,反应后在物料熔融状态下用浓度为1%氢氧化钠调节pH4-6再加入缓冲液104,之后进行二次聚合反应,在125℃下反应10-20分钟105,之后经过冷却106、粉碎107和烘干108,得到改性聚葡萄糖109。
实施例一
原料配比采用葡萄糖90份、柠檬酸1.5份、山梨醇9.5份,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真空度-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140℃,反应4小时后停止。反应釜可采用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通过导热油炉循环保持反应温度。
在反应釜中物料熔融状态下,迅速调节pH值。使用1%氢氧化钠调至pH5。调节pH值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液可配制成pH值5.6,浓度可配制为0.5%,磷酸缓冲液采用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进行配制。
调配好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度改为125℃,反应10-20分钟。反应温度的控制方式与聚合相同,反应结束后冷却物料。
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检测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上,采用气流烘干对物料进行烘干,得到水分小于5%的聚葡萄糖成品。得到的聚葡萄糖成品口味中和。
实施例二
原料配比采用葡萄糖89份、柠檬酸1.5份、山梨醇10.5份。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真空度-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145℃,反应4小时后停止。反应釜可采用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通过导热油炉循环保持反应温度。
在反应釜中物料熔融状态下,迅速调节pH值。使用1%氢氧化钠调至pH5。调节pH值后,加入柠檬酸缓冲溶液。柠檬酸缓冲液可配制成pH值5.2,浓度可配制为0.3%。柠檬酸缓冲液采用柠檬酸钠和柠檬酸进行配制。
调配好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度改为125℃,反应10-20分钟。反应温度的控制方式与聚合相同,反应结束后冷却物料。
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检测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上,采用气流烘干对物料进行烘干,得到水分小于5%的聚葡萄糖成品。得到的聚葡萄糖成品口味中和。
实施例三
原料配比采用葡萄糖90份、柠檬酸1份、山梨醇10份。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真空度-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150℃,反应4小时后停止。反应釜可采用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通过导热油炉循环保持反应温度。
在反应釜中物料熔融状态下,迅速调节pH值。使用1%氢氧化钠调至pH5。调节pH值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液可配制成pH值6.0,浓度可配制为0.5%。磷酸缓冲液采用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进行配制。
调配好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度改为125℃,反应10-20分钟。反应温度的控制方式与聚合相同,反应结束后冷却物料。
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检测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下,得到聚葡萄糖成品。得到的聚葡萄糖成品口味中和。

Claims (3)

1.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生产:
(1)原料混合: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将葡萄糖85-90份,柠檬酸0.1-2份,山梨醇9-12份,均匀混合;
(2)聚合反应: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3)调节pH:在反应釜中物料熔融状态下时,利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4-6,并添加pH值为5-6的缓冲溶液;
(4)二次反应:调节好pH的物料重新在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所述聚合反应设置为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10-2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物料;
(5)后处理过程:冷却后的聚葡萄糖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聚葡萄糖,当粉末状聚葡萄糖的水分在5%以上时,采用气流烘干对物料进行烘干,得到聚葡萄糖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聚合反应设定真空度为-0.095大气压,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应釜为高温夹层不锈钢反应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4-6;所述缓冲溶液优选为浓度是0.3-0.6%的磷酸缓冲溶液以及其他盐类缓冲溶液。
CN2009101961518A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7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1518A CN101717453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1518A CN101717453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7453A CN101717453A (zh) 2010-06-02
CN101717453B true CN101717453B (zh) 2012-06-20

Family

ID=42432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615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7453B (zh) 2009-09-23 2009-09-23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74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8899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博程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无糖聚葡萄糖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588896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上海博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高纯度聚葡萄糖的冷却方法
CN103588897A (zh) * 2012-08-16 2014-02-19 上海博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CN103588900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博程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高纯度无糖聚葡萄糖的方法
CN103554298A (zh) * 2013-11-01 2014-02-05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葡萄糖的生产工艺
CN105968226B (zh) * 2016-07-25 2018-04-13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氢化聚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CN113603807B (zh) * 2021-07-26 2022-11-25 西安医学院 一种聚葡萄糖的高效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40A (zh) * 1990-05-03 1991-11-13 沃纳-兰伯特公司 聚右旋糖风味的改进
EP0473333A2 (en) * 1990-08-29 1992-03-04 Pfizer Inc. Modified polydextrose and process therefor
JP3020301B2 (ja) * 1991-04-30 2000-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534046A (zh) * 2003-04-02 2004-10-06 郭全太 聚葡萄糖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
CN101508740A (zh) * 2009-03-23 2009-08-19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聚葡萄糖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40A (zh) * 1990-05-03 1991-11-13 沃纳-兰伯特公司 聚右旋糖风味的改进
EP0473333A2 (en) * 1990-08-29 1992-03-04 Pfizer Inc. Modified polydextrose and process therefor
JP3020301B2 (ja) * 1991-04-30 2000-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534046A (zh) * 2003-04-02 2004-10-06 郭全太 聚葡萄糖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
CN101508740A (zh) * 2009-03-23 2009-08-19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聚葡萄糖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子昂等.新型食品配料——聚葡萄糖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第6期),第29-3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7453A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7453B (zh) 一种改良口味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CN100506045C (zh) 富含全价动物骨粉的糕点
CN101669563A (zh) 一种魔芋减肥软糖的制作方法
CN101161099A (zh) 一种鲜粉丝的制备方法
CN110226749A (zh) 一种茶凝胶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1327A (zh) 一种薏苡速食片及其加工方法
CN107279230A (zh) 一种红糖姜能量饼干及其生产工艺
CA3121706A1 (en) Edible products
CN109699800A (zh) 一种多维核桃牛轧糖及其加工方法
CN109730273A (zh) 一种以魔芋粉和可得然胶为基质的块状脂肪模拟物的制备方法
CN108902921A (zh) 一种风味粉丝的制作方法
RU261437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зефира
JP6749031B1 (ja) 自己ゲル化こんにゃく粉の製造方法、自己ゲル化こんにゃく粉及びこんにゃくゲル化物
CN103478572A (zh) 一种苦荞凉糕粉及其食用方法
CN107198036A (zh) 一种哺乳期母猪复合预混料
CN101555286A (zh) 抗性淀粉磷酸单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7191A (zh) 一种西洋参补气南瓜皮曲奇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JPH067106A (ja) 一部ゲル化した親水性マンナンペースト状食品素材お 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40791A (zh) 一种含变性淀粉的咀嚼软糖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28531A1 (en) Edible products
EP3897190A1 (en) Edible products
CN110447825A (zh) 一种挤压微膨速食面的制备方法
CN103588895A (zh) 一种连续生产无糖聚葡萄糖的方法及其设备
RU2446700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риса
CN113603807B (zh) 一种聚葡萄糖的高效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Jie

Inventor after: Peng Yude

Inventor after: Dong Dandan

Inventor after: Xu Ping

Inventor after: Wang Yanping

Inventor before: Dong Dandan

Inventor before: Xu P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anp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DONG DANDAN XU PING WANG YANPING TO: XU JIE PENG YUDE DONG DANDAN XU PING WANG YANP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AILAI FOOD INGREDIENT (NANT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BOC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316 NANHUI, SHANGHAI TO: 2264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8

Address after: 226400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ounty, Jiangsu, Rudong

Patentee after: Taylor food ingredients (Nant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6 Shanghai hangtou town Nanhui District Bridge Road No. 88 building E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in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