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6851B -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6851B
CN101716851B CN200910179064.1A CN200910179064A CN101716851B CN 101716851 B CN101716851 B CN 101716851B CN 200910179064 A CN200910179064 A CN 200910179064A CN 101716851 B CN101716851 B CN 101716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mposition
aqueous ink
recording medium
quality
je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90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6851A (zh
Inventor
太田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1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6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6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68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64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on plastics, horn, rubber, or other organ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印刷时和印刷物的臭气少、印刷物的干燥性优良、能够得到墨液的洇渗/浓淡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喷出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滴从而形成图像的第1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工序时和上述第1工序后中的至少一个时期使上述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干燥的第2工序,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水不溶性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烷二醇类、多元醇类和水。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氯乙烯系基材等墨液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使用溶剂系颜料墨液。溶剂系颜料墨液,虽然干燥性和耐水性优良,但是由于通过在记录介质表面溶剂的挥发而形成图像,干燥时溶剂的臭气、毒性成为问题。因此,对于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从安全方面和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均逐渐变得能够使用水性油墨。
对于通过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使用水性墨液形成图像的印刷方法,记载于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中。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含有水、二醇系溶剂、不溶性着色剂、聚合物分散剂、硅表面活性剂、氟化表面活性剂、水不溶性接枝共聚物粘合剂、N-甲基吡咯烷酮的墨液在疏水性表面上印刷的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包含含有沸点285℃以下的挥发性共溶剂的水性液体载色剂、酸功能化聚合物胶体粒子、颜料着色剂的,用于在非多孔性基材上印刷的含有聚合物胶体的水性喷墨墨液。
然而,在以往所提出的墨液中,由于多使用臭气强的溶剂,印刷时和印刷物的臭气强,在安全上也有问题。另外,在以往所提出的墨液中,由于多使用较高沸点的溶剂,有时印刷物的干燥缓慢,有不能提高印刷速度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4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203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使用水性墨液形成图像的印刷方法,该方法是印刷时和印刷物的臭气少、印刷物的干燥性也优良、能够得到墨液的洇渗/浓淡斑少的高画质的图像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本发明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喷出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滴而形成图像的第1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工序时和上述第1工序后中的至少一个时期,使上述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干燥的第2工序,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水不溶性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烷二醇类、多元醇类和水。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第2工序可以含有将上述记录介质加热至40℃~80℃的工序和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吹送40℃~80℃的风的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印刷分辨率为360dpi以上(每英寸点数),相对于印刷分辨率的喷墨喷嘴的分辨率比可以为1倍~2倍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在20℃的粘度可以为1.5mPa·s~15mPa·s。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上述硅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可以为0.1质量%~1.5质量%。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上述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可以为0.1质量%~1.0质量%。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上述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含量可以为1.0质量%~8.0质量%,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上述1,2-烷二醇类的含量可以为1.0质量%~8.0质量%,上述吡咯烷酮衍生物和上述1,2-烷二醇类的含量的合计可以为10.0质量%以下。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吡咯烷酮衍生物可以为2-吡咯烷酮。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在上述1,2-烷二醇类中烷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4~8。
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上述多元醇类可以为选自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和双丙甘醇中的至少1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1.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包括以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喷出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滴而形成图像的第1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工序时和上述第1工序之后中的至少一个时期使上述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干燥的第2工序,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水不溶性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烷二醇类、多元醇类和水。
首先,针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进行说明。
1.1水性墨液组合物
1.1.1着色剂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水不溶性的着色剂。作为水不溶性的着色剂,可列举水不溶性的染料或颜料,优选颜料。颜料不仅在水中不溶或难溶,还具有对于光、气等均难以退色的性质。因此,以使用了颜料的墨液组合物进行印刷的印刷物在耐水性、耐气性、耐光性等方面优良,因而保存性良好。
作为颜料,可以使用公知的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炭黑中的任一者。在这些之中,从发色良好、由于比重小而在分散时难以沉降的观点出发,优选炭黑、有机颜料。
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的炭黑的具体例,可列举炉法炭黑、灯黑、乙炔黑或槽法炭黑等(C.I.颜料黑7),还可列举作为市售品的No.2300、900、MCF88、No.20B、No.33、No.40、No.45、No.52、MA7、MA8、MA100、No.2200B等(以上均为商品名,三菱化学公司制)、Color Black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S170、Printex35、U、V、140U、Special Black6、5、4A、4、250等(以上均为商品名,Degussa公司制)、ConductexSC、Raven1255、5750、5250、5000、3500、1255、700等(以上均为商品名,Columbia Carbon公司制)、Regal400R、330R、660R、MogulL、Monarch700、800、880、900、1000、1100、1300、1400、Elftex12等(以上均为商品名,Cabot公司制)。此外应予说明,这些仅是在本发明中优选的炭黑的例子的记载,本发明不限于此。这些炭黑可以单独使用或使用二种类以上的混合物。这些炭黑的含量,相对于黑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优选为1质量%~10质量%。
作为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有机颜料,可列举喹吖啶酮系颜料、喹吖啶酮醌系颜料、二噁嗪系颜料、酞菁系颜料、蒽素嘧啶系颜料、二苯并芘系颜料、阴丹酮系颜料、黄烷士酮系颜料、苝系颜料、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系颜料、紫环酮系颜料、喹酞酮系颜料、蒽醌系颜料、硫靛系颜料、苯并咪唑酮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偶氮甲碱系颜料或偶氮系颜料等。
作为在根据本发明的水性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颜料的具体例,可列举下述的颜料。
作为在青色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可列举C.I.颜料蓝1、2、3、15:3、15:4、15:34、16、22、60等;C.I.还原蓝4、60等,优选选自C.I.颜料蓝15:3、15:4和60中的一种或二种类以上的混合物。另外,这些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青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左右,优选1质量%~10质量%左右。
作为在品红色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可列举C.I.颜料红5、7、12、48(Ca)、48(Mn)、57(Ca)、57:1、112、122、123、168、184、202、C.I.颜料紫19等,优选选自C.I.颜料红122、202、209和C.I.颜料紫19中的一种或二种类以上的混合物。另外,这些颜料的含量相对于品红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左右,优选1质量%~10质量%左右。
作为在黄色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可列举C.I.颜料黄1、2、3、12、13、14C、16、17、73、74、75、83、93、95、97、98、109、110、114、128、129、138、150、151、154、155、180、185等,优选选自C.I.颜料黄74、109、110、128和138中的一种或二种类以上的混合物。另外,这些颜料的含量相对于黄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左右,优选1质量%~10质量%左右。
作为橙色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为C.I.颜料橙36或43或它们的混合物。另外,这些颜料的含量相对于橙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左右,优选1质量%~10质量%左右。
作为绿色墨液组合物中使用的颜料,为C.I.颜料绿7或36或它们的混合物。另外,这些颜料的含量相对于绿色墨液组合物总量为0.5质量%~20质量%左右,优选1质量%~10质量%左右。
为使上述的颜料适用于水性墨液组合物,必须使颜料在水中可以稳定地保持分散。作为其方法,可列举利用水溶性树脂和/或水分散性树脂等树脂分散剂使其分散的方法(以下,通过这种方法被分散的颜料称为“树脂分散颜料”。);利用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或水分散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剂使其分散的方法(以下,通过这种方法被分散的颜料称为“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在颜料粒子表面化学性的和/或物理性的引入亲水性官能团,使其在不存在上述的树脂或表面活性剂等的分散剂的水中变得能够分散和/或溶解的方法(以下,通过这种方法被分散的颜料称为“表面处理颜料”。)等。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可以使用上述的树脂分散颜料、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表面处理颜料中的任一者,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多种混合的形式。
作为树脂分散颜料中使用的树脂分散剂,可列举聚乙烯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乙酸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乙烯基萘-丙烯酸共聚物、乙烯基萘-马来酸共聚物、乙酸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巴豆酸共聚物、乙酸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和它们的盐类。在这些之中,特别优选具有疏水性官能团的单体与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物、包含同时具有疏水性官能团和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的聚合物。作为共聚物的形态,可以使用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互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形态。
作为上述的盐类,可列举与氨、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丙胺、异丙胺、二丙胺、丁胺、异丁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氨甲基丙醇、吗啉等碱性化合物所成的盐。这些碱性化合物的添加量,只要是上述树脂分散剂的中和当量以上,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上述树脂分散剂的分子量,以重均分子量计,优选为1000~100000的范围,更优选3000~10000的范围。通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可以使着色剂在水中稳定地分散,而且应用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时也容易进行粘度控制等。
另外,作为酸价,优选50~300的范围,更优选70~150的范围。通过酸价在这样的范围,可以稳定地确保着色剂粒子在水中的分散性,而且以使用了这种着色剂的水性墨液组合物进行印刷的印刷物的耐水性也良好。
作为以上所述的树脂分散剂,可以使用市售品。具体地说,可列举JONCRYL 67(重均分子量:12500,酸价:213)、JONCRYL 678(重均分子量:8500,酸价:215)、JONCRYL 586(重均分子量:4600,酸价:108)、JONCRYL 611(重均分子量:8100,酸价:53)、JONCRYL 680(重均分子量:4900,酸价:215)、JONCRYL 682(重均分子量:1700,酸价:238)、JONCRYL 683(重均分子量:8000,酸价:160)、JONCRYL690(重均分子量:16500,酸价:240)(以上为商品名,BASF日本公司制)等。
另外,作为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列举链烷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酰基甲基牛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烷基硫酸酯盐、硫酸化烯烃(日文:硫酸化オレフイン)、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盐、单甘油磷酸酯盐(日文:モノグリセライトリン酸エステル塩)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吡啶鎓盐(日文:アルキルピリジウム塩)、烷基氨基酸盐、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胺、甘油烷基酯、山梨糖醇酐烷基酯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上述树脂分散剂或上述表面活性剂的相对于颜料的添加量,以颜料为100质量份,优选1质量份~100质量份,更优选5质量份~50质量份。通过在这样的范围,能够确保颜料对于水的分散稳定性。
另外,作为表面处理颜料,作为亲水性官能团,可列举-OM、-COOM、-CO-、-SO3M、-SO2NH2、-RSO2M、-PO3HM、-PO3M2、-SO2NHCOR、-NH3、-NR3(其中,式中的M表示氢原子、碱金属、铵或有机铵,R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萘基。)等。这些官能团通过直接和/或介由其他基团与颜料粒子表面进行接枝,从而物理性和/或化学性地被引入。作为多价的基团,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12的亚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萘基等。
另外,作为上述的表面处理颜料,优选通过含硫的处理剂以在该颜料粒子表面上与-SO3M和/或-RSO2M(M为抗衡离子,表示氢离子、碱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铵离子。)形成化学键的方式进行了表面处理的颜料,即,优选进行以下处理的表面处理颜料:在不含活性质子、没有与磺酸的反应性且对于颜料而言不溶乃至难溶的溶剂中,使上述颜料分散,接着,通过氨基硫酸或三氧化硫与叔胺的络合物以在其粒子表面上与-SO3M和/或-RSO2M形成化学键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使其成为能够在水中分散和/或溶解的颜料。
作为将上述官能团或它们的盐在颜料粒子的表面上直接或介由多价的基团进行接枝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各种公知的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列举对市售的氧化炭黑使用臭氧、次氯酸碳酸钠溶液进行作用,再对炭黑进一步进行氧化处理而对其表面进行更加亲水化的处理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7-25857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49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2095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9533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237349号公报);将炭黑以溴化3-氨基-N-烷基取代吡啶鎓处理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0-19536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30665号公报);在有机颜料不溶或难溶的溶剂中使有机颜料分散,通过磺化剂在颜料粒子表面引入磺基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8-28359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101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110111号公报);在可与三氧化硫形成络合物的碱性溶剂中使有机颜料分散,添加三氧化硫从而对有机颜料的表面进行处理而引入磺基或磺胺基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0-110114号公报)等,用于制造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处理颜料的方法并不限于这些方法。
在一个颜料粒子上所接枝的官能团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所接枝的官能团的种类和其程度,可以从在墨液中的分散稳定性、色浓度、和在喷墨打印头前面的干燥性等方面考虑进行适当的决定。
作为使以上所述的树脂分散颜料、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表面处理颜料分散在水中的方法,对于树脂分散颜料而言添加颜料、水、树脂分散剂混合,对于表面活性剂分散颜料而言添加颜料、水、表面活性剂,对于表面处理颜料而言添加表面处理颜料和水,另外分别根据需要添加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和剂等,通过球磨机、混砂机、超微磨碎机(attritor)、轧式磨碎机、搅拌磨、亨舍尔混合机、胶体磨、超声匀浆仪、气流磨、超精细磨(Angstrom mill)等的以往所使用的分散机进行分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颜料的粒径,从确保颜料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观点出发,以平均粒径计,优选分散程度达到20nm~500nm的范围的,更优选达到50nm~200nm的范围。
1.1.2树脂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水溶性和/或非水溶性的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具有在后述的第2工序中使墨液固化,进而使墨液固化物在记录介质上稳固地固定的作用。树脂成分可以是在水性墨液组合物中溶解的状态或在水性墨液组合物中分散的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作为溶解状态的树脂成分,可以使用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作为水性墨液组合物的着色剂的颜料分散时所使用的前述的树脂分散剂。另外,作为分散状态的树脂,可以将树脂成分制成微粒状而分散(即,制成乳液的状态,或悬浊液状态)从而含有,所述的树脂成分为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对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体介质难溶或不溶的树脂成分。
作为上述的树脂成分,可列举聚丙烯酸酯或其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或其共聚物、聚丙烯腈或其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或它们的共聚物、石油树脂、色满·茚树脂(日文:クロマン·インデン樹脂)、萜类树脂、聚乙酸乙烯或其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醚、聚氯乙烯或其共聚物、聚偏氯乙烯、氟树脂、氟橡胶、聚乙烯咔唑、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共聚物、聚乙烯吡啶、聚乙烯咪唑、聚丁二烯或其共聚物、聚氯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天然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疏水性部分和亲水性部分的树脂成分。
要以微粒状得到上述的树脂成分,可以用以下所示方法得到,可以使用其中任一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方法组合。作为其方法,可列举在构成所需的树脂成分的单体中混合聚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和分散剂而进行聚合(即乳化聚合)的方法;将含亲水性部分的树脂成分在水溶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将其溶液在水中混合之后再将水溶性有机溶剂通过蒸馏等除去而得到产物的方法;将树脂成分在非水溶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将其溶液与分散剂一同在水溶液中混合而得到产物的方法等。上述的方法,可以根据所使用树脂成分的种类、特性进行适当的选择。作为可以在将树脂成分分散时使用的分散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列举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磷酸钠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铵盐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如上所述的树脂成分,以微粒状(乳液形态,悬浊液形态)使用时,可以使用以公知的材料、方法得到的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公昭62-142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5657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7967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6006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1846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树脂成分。另外,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Microgel E-1002、Microgel E-5002(以上商品名,Nippon Paint公司制)、VONCOAT 4001,VONCOAT 5454(以上商品名,大日本墨液化学工业公司制)、SAE1014(商品名,ZEON公司制)、SAIVINOL SK-200(商品名,Saiden化学公司制)、JONCRYL 7100、JONCRYL 390、JONCRYL 711、JONCRYL 511、JONCRYL 7001、JONCRYL 632、JONCRYL 741、JONCRYL 450、JONCRYL 840、JONCRYL 74J、JONCRYL HRC-1645J、JONCRYL 734、JONCRYL 852、JONCRYL 7600、JONCRYL 775、JONCRYL 537J、JONCRYL 1535、JONCRYL PDX-7630A、JONCRYL 352J、JONCRYL352D、JONCRYL PDX-7145、JONCRYL 538J、JONCRYL7640、JONCRYL7641、JONCRYL 631、JONCRYL 790、JONCRYL 780、JONCRYL 7610(以上商品名,BASF日本公司制)等。
以微粒状使用树脂成分时,从确保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其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更优选50nm~200nm的范围。
树脂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以固体成分计算,优选0.1质量%~15质量%,更优选0.5质量%~10质量%。通过在该范围内,即使在墨液非吸收性和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也可以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固化、固定。若含量不足0.1质量%,则墨液固化、固定的强度变弱,有时变得容易从记录介质表面剥离。另一方面,若含量超过15质量%,有时不能确保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
1.1.3硅系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硅系表面活性剂。硅系表面活性剂具有在记录介质上不发生墨液的浓淡斑/洇渗而均一地扩展的作用。硅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若硅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不足0.1质量%,则由于在记录介质上墨液难以均一地润湿扩展,墨液的浓淡斑/洇渗容易发生。另一方面,若硅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超过1.5质量%,有时不能确保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
作为硅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使用聚硅氧烷系化合物等,例如,可列举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等。更具体地说,可列举BYK-306、BYK-307、BYK-333、BYK-341、BYK-345、BYK-346、BYK-348(以上为商品名,毕克化学日本公司制)、KF-351A、KF-352A、KF-353、KF-354L、KF-355A、KF-615A、KF-945、KF-640、KF-642、KF-643、KF-6020、X-22-4515、KF-6011、KF-6012、KF-6015、KF-6017(以上为商品名,信越化学公司制)等。
1.1.4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较,适当地保持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能力优良,且具有几乎没有起泡性的特性。因此,含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墨液组合物,能够适当地保持表面张力以及与喷嘴头面等的和墨液接触的打印机部件的界面张力,因此将其应用于喷墨记录方式时,能够提高喷出稳定性。另外,含有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对记录介质显示了良好的润湿性、浸透性,能够得到墨液的浓淡斑/洇渗少的高精细图像。炔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若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不足0.1质量%,则在记录介质上墨液难以均一地润湿扩展,因此墨液的浓淡斑/洇渗容易发生。另一方面,若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超过1.0质量%,则有时不能确保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喷出稳定性。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Surfynol104、104E、104H、104A、104BC、104DPM、104PA、104PG-50、104S、420、440、465、485、SE、SE-F、504、61、DF37、CT111、CT121、CT131、CT136、TG、GA(以上均为商品名,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Inc.公司制)、OlfinB、Y、P、A、STG、SPC、E1004、E1010、PD-001、PD-002W、PD-003、PD-004、EXP.4001、EXP.4036、EXP.4051、AF-103、AF-104、AK-02、SK-14、AE-3(以上均为商品名,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アセチレノ一ルE00、E00P、E40、E100(以上均为商品名,Kawaken Fine Chemicals公司制)等。
1.1.5吡咯烷酮衍生物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吡咯烷酮衍生物。吡咯烷酮衍生物,有作为上述树脂成分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的墨液固定面的良好的溶解剂或软化剂的作用。另外,吡咯烷酮衍生物在墨液干燥时促进基于树脂成分的皮膜形成,对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的墨液的固化、固定具有促进作用。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1质量%~8质量%。若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含量不足1质量%,则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树脂成分的皮膜形成受阻,结果有时墨液的固化、固定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含量超过8质量%,则在进行后述的第2工序(干燥工序)时,吡咯烷酮衍生物的蒸发飞散也不充分,结果印刷物的干燥不充分。另外,有时在臭气方面会出现问题。
作为吡咯烷酮衍生物,例如,可列举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正丁基-2-吡咯烷酮、5-甲基-2-吡咯烷酮等。其中,从确保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性、促进树脂成分的皮膜形成和臭气比较少方面考虑,特别优选2-吡咯烷酮。
1.1.61,2-烷二醇类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1,2-烷二醇类。1,2-烷二醇类,与上述的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相协同,具有进一步提高水性墨液组合物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从而使其均一地润湿的作用。因此,通过使水性墨液组合物中含有1,2-烷二醇类的方式,可以使墨液的浓淡斑/洇渗进一步减低。1,2-烷二醇类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1质量%~8质量%。若1,2-烷二醇类的含量不足1质量%,则水性墨液组合物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不足,有时在印刷物上发生浓淡斑/洇渗。另一方面,若1,2-烷二醇类的含量超过8质量%,则在进行后述的第2工序(干燥工序)时,1,2-烷二醇类的蒸发飞散也不充分,结果的印刷物的干燥不充分。另外,有时在臭气方面出现问题。
在此,吡咯烷酮衍生物与1,2-烷二醇类的含量的合计,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若含量的合计超过10质量%,则在进行后述的第2工序(干燥工序)时吡咯烷酮衍生物和1,2-烷二醇类的蒸发飞散也不充分,结果的印刷物的干燥不充分,另外有时在臭气方面出现问题。
作为1,2-烷二醇类,例如,可列举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等碳原子数为4~8的1,2-烷二醇,更优选1,2-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等碳原子数为6~8的1,2-烷二醇。
若碳原子数不足4时,对于记录介质的润湿性缺乏,有时在印刷物上发生浓淡斑/洇渗,若碳原子数比8多,水溶性变差,变得难以添加必要的量,有时损害墨液的保存稳定性。
1.1.7多元醇类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多元醇类。多元醇类具有抑制在喷墨头的喷嘴面的墨液的干燥固化,防止堵塞、喷出不良等作用,优选蒸气压高的多元醇。这是因为,在后述的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干燥工序中,期望其与水分共同蒸发飞散。多元醇类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2质量%~20质量%的范围。通过添加该范围的多元醇类,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相反,若不足2质量%,则有时无法得到上述的效果。另一方面,若超过20质量%时,在进行后述的第2工序(干燥工序)时多元醇类的蒸发飞散也不充分,结果印刷物的干燥不充分,另外有时在臭气方面出问题。
作为多元醇类,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等。这些之中,从蒸气压高、不损害印刷后的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干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
1.1.8水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含有水。水是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主要的介质,是在后述的干燥工序中蒸发飞散的成分。
水优选使用离子交换水、超过滤水、反渗透水,蒸馏水等纯水或超纯水之类的将离子性杂质尽力除去的水。另外,若使用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添加过氧化氢等进行了灭菌处理的水,将颜料分散液和使用其的水性墨液组合物长期间保存时,可以防止产生霉和细菌,因而是优选的。
1.1.9其他添加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以上所述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烷二醇类和水,若是这种构成则印刷时的臭气少,即使在塑料膜上也能够形成浓淡斑/洇渗少的印刷物,但是从进一步提高其特性的观点出发,可以添加浸透溶剂、保湿剂、防腐剂·防霉剂、pH调整剂、螯合剂等。
浸透溶剂具有使水性墨液组合物对记录介质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而使其均一地涂布的作用。因此,可以使形成的图像的墨液的浓淡斑/洇渗进一步减低。作为浸透溶剂,例如,可列举二醇醚类、一元醇类等。
作为二醇醚类,例如,可列举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正丙基醚、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二甘醇单异丙基醚、乙二醇单正丁基醚、乙二醇单叔丁基醚、二甘醇单正丁基醚、三甘醇单正丁基醚、二甘醇单叔丁基醚、1-甲基-1-甲氧基丁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叔丁基醚、丙二醇单正丙基醚、丙二醇单异丙基醚、丙二醇单正丁基醚、双丙甘醇单正丁基醚、双丙甘醇单正丙基醚、双丙甘醇单异丙基醚等。
作为一元醇类,例如,可列举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2、2-二甲基-1-丙醇、正丁醇、2-丁醇、叔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3-甲基-2-丁醇、正戊醇、2-戊醇、3-戊醇、叔戊醇等水可溶性的醇。
浸透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8质量%以下。
保湿剂具有抑制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水的蒸发从而防止墨液中的颜料、树脂成分等的固体成分发生凝集、析出的作用。作为保湿剂,例如,可列举甘油、四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5-戊二醇、2,3-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2,6-己三醇、季戊四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尿素、2-咪唑啉酮、硫脲、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等。
保湿剂的含量相对于水性墨液组合物总量,优选不足10质量%,更优选5质量%以下。若保湿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则有时墨液的干燥速度变得过于缓慢,另外有时损害树脂成分的皮膜形成。因此,损害在记录介质上的墨液的固化、固定,有时印刷物的印刷面脱落。
作为pH调整剂,例如,可列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氨、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作为防腐剂·防霉剂,例如,可列举苯甲酸钠、五氯苯酚钠、2-巯基吡啶-1-氧化钠盐(日文:2-ピリジンチオ一ル-1-オキサイドナトリウム)、山梨酸钠、脱氢醋酸钠、1,2-二苯并异噻唑啉-3-酮(日文:1,2-ジベンジソチアゾリン-3-オン)等。在市售品中,可列举Proxel XL2、Proxel GXL(以上商品名,Avecia公司制)、Denicide CSA、NS-500W(以上商品名,Negase chemtex公司制)等。
作为防锈剂,例如,可列举苯并三唑等。
作为螯合剂化剂,例如,可列举乙二胺四乙酸和它们的盐类(乙二胺四乙酸二氢二钠盐等)等。
1.1.10水性墨液组合物的物性
水性墨液组合物的pH优选中性或碱性,更优选为7.0~10.0的范围内。若pH为酸性,则有时损害水性墨液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和分散稳定性。另外,容易发生在喷墨记录装置内的墨液流路所使用的金属部件的腐蚀等的不良情况。pH可以使用上述pH调整剂调整至中性或碱性。
水性墨液组合物的粘度优选在20℃为1.5mPa·s~15mPa·s的范围。若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确保在下述的第1工序中墨液的喷出稳定性。
水性墨液组合物的表面张力优选在25℃时20mN/m以上且小于40mN/m,更优选25mN/m以上35mN/m以下。若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在下述的第1工序中的墨液的喷出稳定性,也可以确保对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适当的润湿性。
1.1.11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材料以任意顺序混合,根据需要进行过滤等除去杂质的方法得到。在此,在预先将着色剂调制成在水性媒体中均一地分散的状态的基础上再混合的方法,因为操作简便等而优选。
作为各材料的混合方法,可以适当地应用在具备机械搅拌器、磁力搅拌器等的搅拌装置的容器中按顺序添加材料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作为过滤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离心过滤、滤器过滤等。
1.2印刷工序
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详细地说明。
1.2.1第1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第1工序是以喷墨记录方式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喷出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滴从而形成图像的工序。
喷墨记录方式,只要是将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通过细微的喷嘴以液滴喷出而使该液滴在记录介质上附着的方式,就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作为喷墨记录方式,例如可列举以下的四种方式。
第1方式是称为静电吸引方式的方式,是在喷嘴与放置于喷嘴的前方的加速电极之间施加强电场,使墨液从喷嘴以液滴状连续地喷射,墨液滴在偏转电极间飞翔期间将印刷信息信号给予偏转电极从而记录的方式,或不使墨液滴偏转使其与印刷信息信号相对应而喷射的方式。
第2方式,是通过小型泵对墨液液施加压力,通过利用水晶振动件等使喷嘴机械地振动,强制地喷射墨液滴的方式。在喷射的同时使喷射的墨液滴带电,墨液滴在偏转电极之间飞翔期间将印刷信息信号给予偏向电极从而记录。
第3方式是使用压电元件的方式,利用压电元件对墨液液同时施加压力和印刷信息信号,使墨液滴喷射、记录的方式。
第4方式是通过热能的作用使墨液液急剧地体积膨张的方式,是根据印刷信息信号利用微小电极使墨液液加热发泡,使墨液滴喷射、记录的方式。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作为墨液非吸收性的记录介质,可列举例如,在没有进行用于喷墨印刷的表面处理(即,未形成墨液吸收层)的塑料膜、纸等基材上,涂覆塑料的记录介质或粘合塑料膜的记录介质等。作为所谓的塑料,可列举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作为墨液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可列举铜版纸(art paper)、涂布纸、无光泽纸等印刷用纸。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所谓“墨液非吸收性和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是指在Bristow试验法中从接触开始至30msec1/2水吸收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该Bristow试验法,作为在短时间液体吸收量的测定方法是最普及的方法,被日本纸浆技术协会(JAPAN TAPPI)采用。试验方法的详细情况记述在“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标准No.51“纸和板纸-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Bristow法”中。
在第1工序中,各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印刷分辨率为360dpi(每英寸点数)以上,与印刷分辨率对应的喷墨喷嘴的分辨率比优选1倍~2倍的范围。为得到高画质的图像,期望360dpi以上的高印刷分辨率,不足360dpi的印刷分辨率有时造成画质发生混乱。另外,若与印刷分辨率相对的喷墨喷嘴的分辨率为1倍~2倍的范围内,则可以高速印刷。
1.2.2第2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方法的第2工序,是在上述第1工序时和上述第1工序后中的至少一个时期,使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干燥的工序。通过将第2工序组合进来,在记录介质上附着的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所含的液体介质(具体地说,水、吡咯烷酮衍生物、1,2-烷二醇类、多元醇类)迅速地蒸发飞散,从而形成上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所含有的树脂成分的皮膜。因此,即使在没有墨液吸收层的塑料膜之类的墨液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上,也可以在短时间得到浓淡斑、洇渗少的高画质图像,通过使树脂成分的皮膜形成而在记录介质上粘合墨液干燥物,从而图像固定。
第2工序,只要是促进在水性墨液组合物中存在的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在第2工序中使用的方法,可列举在第1工序时和第1工序后中的至少一个时期对记录介质加热的方法、在第1工序后向记录介质上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吹风的方法、进一步将这些组合的方法等。具体地说,优选使用强制空气加热、辐射加热、电导加热、高频干燥、微波干燥等。
在第2工序中加热时的温度范围,只要是可以促进水性墨液组合物中存在的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在40℃以上就能够得到该效果,优选40℃~80℃,更优选40℃~60℃的范围。温度超过80℃时,有时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发生变形等的不良情况而在第2工序后的记录介质搬运中产生障碍,有时记录介质在冷却至室温时也会发生收缩等不良的情况。
另外,在第2工序中加热时间,只要水性墨液组合物中存在的液体介质可以蒸发飞散且树脂成分的皮膜可以形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参考所使用的液体介质种类、树脂成分种类、印刷速度进行适当的设定。
2.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水性墨液组合物的调制
2.1.1颜料分散液的调制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水性墨液组合物,使用水不溶性的颜料作为着色剂。将颜料添加在水性墨液组合物中时,使用预先用树脂分散剂使该颜料分散的树脂分散颜料。
颜料分散液,按以下所述调制。首先,在溶解有30%氨水溶液(中和剂)1.5质量份的离子交换水76质量份中,加入作为树脂分散剂的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25000,酸价:180)7.5质量份并使其溶解。接着,加入下述的颜料15质量份使用利用氧化锆磨珠的球磨机进行10小时的分散处理。然后,通过离心分离机进行离心过滤将粗大粒子、垃圾等的杂质除去,将颜料浓度调整为15质量%。以下表示在颜料分散液的制造中使用的颜料种类。
C.I.颜料黑7(在黑色颜料分散液1中使用)
C.I.颜料黄74(在黄色颜料分散液中使用)
C.I.颜料红122(在品红色颜料分散液中使用)
C.I.颜料蓝15:3(在青色颜料分散液中使用)
C.I.颜料橙43(在橙色颜料分散液中使用)
C.I.颜料绿36(在绿色颜料分散液中使用)
另外,作为供给本实施例的水性墨液组合物的着色剂,使用通过对颜料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可以分散在水中的表面处理颜料。在添加水性墨液组合物时,使用将该表面处理颜料分散在水中的颜料分散液。在此,在以下所示的评价之前,制造使用的颜料分散液。颜料分散液,首先将炭黑ColorBlack S170(商品名,Degussa·Huls公司制)利用次氯酸钠进行表面氧化使其在水中可以分散从而制成表面处理炭黑,将其分散在离子交换水中并将颜料浓度调整为15质量%,从而制成黑色颜料分散液2。
2.1.2水性墨液组合物的调制
使用上述的“2.1.1颜料分散液的调制”中调制的颜料分散液,按照表1所示的材料组成,调制黑1、黑2、黄、品红、青、橙、绿7色的水性墨液组合物作为1组墨液组,得到材料组成不同的墨液组1~9。各水性墨液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调制:将如表1所示材料放入容器中,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2小时的搅拌混合后,利用孔径5μm的膜滤器进行过滤除去垃圾、粗大粒子等的杂质。此外应予说明,表1中的数值,全都以质量%表示,添加离子交换水以使墨液总量变为100质量%。
[表1]
表1中,作为硅系表面活性剂使用的“BYK-348”为商品名,由毕克化学日本公司制。另外,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使用的“Surfynol DF-110D”为商品名,由日信化学工业公司制。此外应予说明,墨液组9是基于日本特开2005-220352号公报中记载的墨液组成制作的墨液组。
2.2印刷评价
2.2.1干燥性评价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作为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和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
另外,作为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机,使用在纸引导部配备了温度可变加热器的喷墨打印机PX-G930(商品名,精工爱普生公司制,喷嘴分辨率:180dpi)。另外,该评价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进行。
在喷墨打印机PX-G930中填充墨液组1~9中的任一墨液组,在上述记录介质上印刷。印刷条件为,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未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室温:25℃)”、“印刷面的温度为4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80℃的设定”的三个水平。作为印刷图案,以横360dpi、纵360dpi的分辨率、制成以50%~100%的范围的duty能够以10%刻纹进行印刷的边缘图案(日文:塗り潰しパタ一ン)。
进而,对于印刷刚结束后的印刷物,在25℃、40℃、60℃、80℃的任一温度下,通过以无风、弱风、强风3等级中的任一吹风强度吹风1分钟以进行干燥处理。此外,上述的吹风强度中,“弱风”表示在记录介质表面的风速为2m/秒~5m/秒左右,“强风”同样表示使风速变为6m/秒~10m/秒左右的吹风状态。然后,用手指磨擦干燥处理后的印刷物的印刷面,确认墨液不滑动或不脱落的边缘图案中的duty,从而评价干燥性。在此,所谓“duty”是指,例如横360dpi、纵360dpi的情况下,在将1平方英寸横向分割360、纵向分割360份的总计129600分割部分中,配置有墨液点的分割部分的比例(%)。即,在上述的例中所谓50%duty,表示在64800分割部分(=129600分割×50%)中配置有墨液点。干燥性的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A:在duty80%以上未确认墨液的滑动、脱落。
B:在duty70%以下未确认墨液的滑动、脱落。
C:在duty60%以下未确认墨液的滑动、脱落。
D:在duty60%以下确认墨液的滑动、脱落。
表2中显示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未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室温:25℃)”时的结果。表3中显示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印刷面的温度为40℃的设定”时的结果。表4显示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印刷面的温度为80℃的设定”时的结果。
[表2]
印刷时:打印机加热器未设定(印刷面为室温:25℃)
[表3]
印刷时:打印机加热器设定:(印刷面为40℃)
[表4]
印刷时:打印机加热器设定:(印刷面为80℃)
如表2、表3和表4所示,对于作为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能够使用的组成的墨液组1~6,通过经过适当的干燥工序而显示了良好的干燥性。即使是墨液组1~6,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干燥工序也未显示良好的干燥性。另一方面,作为水性墨液组合物,对于作为不适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组成的墨液组7~9,即使经适当的干燥工序也未显示良好的干燥性。
此外,在印刷物的干燥性的评价中,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时和使用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时的任一情况下,均为表2、表3和表4所示的结果。
2.2.2在印刷时的臭气评价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
作为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机,与“2.2.1干燥性评价”同样使用喷墨打印机PX-G930(商品名,Seiko Epson公司制,喷嘴分辨率:180dpi)。印刷图案也与“2.2.1干燥性评价”同样方法制作。另外,该评价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进行。
在喷墨打印机PX-G930中填充墨液组1~9中的任一墨液组,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印刷面的温度为40℃的设定”,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通过确认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印刷时的臭气强度,对臭气进行评价。臭气评价的标准如下所述。
A:几乎感觉不到臭气。
B:稍微感觉到臭气,但为不构成问题水平。
C:能感觉到臭气。
D:臭气强,不能忍受。
[表5]
表5中显示在印刷时的臭气性的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对于作为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能够使用的组成的墨液组1~6,即使进行连续印刷也几乎感觉不到臭气,或即使稍微感觉到臭气但为不构成问题的水平。另一方面,作为水性墨液组合物,对于作为不适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组成的墨液组7~9,能够感觉到臭气,或有时产生停留在当场无法忍受程度的臭气。
2.2.3印刷物的洇渗的评价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和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
另外,作为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机,使用在纸引导部配备了温度可变加热器的喷墨打印机PX-G930(商品名,精工爱普生公司制,喷嘴分辨率:180dpi)。另外,该评价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进行。
在喷墨打印机PX-G930中填充墨液组1~9中的任一墨液组,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印刷条件: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未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室温:25℃)”、“印刷面的温度为35℃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4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6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8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100℃的设定”的六个水平。作为印刷图案,以横360dpi、纵360dpi的分辨率使不同色墨液发生相接重合,制成以50%~100%的范围的duty能够以10%刻纹印刷的图案。对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刷时的印刷物的单色和多色处的洇渗以目视进行确认。印刷物的洇渗的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A:在duty80%以上未确认洇渗。
B:至duty70%未确认洇渗。
C:至duty60%未确认洇渗。
D:在duty60%以下确认洇渗。
[表6]
表6中显示印刷物的洇渗的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对于作为在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能够使用的组成的墨液组1~6,如果经适当的干燥工序能够得到洇渗少的印刷物。即使对于墨液组1~6,将加热器设定温度设为35℃以下时,也有评价标准变为C的墨液组。另外,虽然将加热器设定温度设为100℃时,印刷物的洇渗的评价标准A,但是由于施予记录介质的温度过高记录介质由于变形不能搬运造成不能印刷的情况多有发生。即使可以印刷,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记录介质变形,作为印刷物变得不适当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另一方面,作为水性墨液组合物,对于不适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组成的墨液组7~9,能够得到洇渗多的印刷物。
此外,在印刷物的洇渗的评价中,作为记录介质,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时和使用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时的任一情况下,均为表6所示的结果。
2.2.4印刷物的浓淡斑评价
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和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
另外,作为喷墨记录方式的打印机,使用在纸引导部配备了温度可变加热器的喷墨打印机PX-G930(商品名,精工爱普生公司制,喷嘴分辨率:180dpi)。另外,该评价在室温(25℃)条件下的实验室进行。
在喷墨打印机PX-G930中填充墨液组1~9中的任一墨液组,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印刷条件:将打印机的加热器设定为“未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室温:25℃)”、“印刷面的温度为35℃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4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6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80℃的设定”、“印刷面的温度为100℃的设定”的六个水平。作为印刷图案,制作以横360dpi、纵360dpi的分辨率在50%~100%的范围的duty能够以10%刻纹进行印刷的边缘图案。对于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刷的印刷物的浓淡斑以目视进行确认。印刷物的浓淡斑的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A:在duty80%以上未确认浓淡斑。
B:至duty70%未确认浓淡斑。
C:至duty60%未确认浓淡斑。
D:在duty60%以下确认浓淡斑。
[表7]
表7显示印刷物的浓淡斑的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中可以使用的组成的墨液组1~6,经适当的干燥工序能够得到浓淡斑少的印刷物。即使是墨液组1~6,在加热器设定温度设定为室温(25℃)时,评价标准也为C。另外,虽然将加热器设定温度设定为100℃时印刷物的浓淡斑的评价标准为A,但是由于施予记录介质的温度过高记录介质由于变形不能搬运造成不能印刷的情况多有发生。即使可以印刷,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记录介质变形,作为印刷物变得不适当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另一方面,对于不适于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组成的墨液组7~9,能够得到浓淡斑多的印刷物。
此外,在印刷物的浓淡斑的评价中,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墨液非吸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冷层压膜PG-50L(商品名,Lami-corporation公司制)时和使用墨液低吸收性的光泽微涂布纸的OK top coat+(商品名,王子制纸公司制)时的任一情况下,均为表7所示的结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包含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基本上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和结果相同的构成,或目的和效果相同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将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部分置换了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能够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起到同样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达到同样的目的构成。另外,本发明包含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基础上附加公知技术的构成。

Claims (10)

1.一种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包含:
以喷墨记录方式,向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喷出水性墨液组合物的液滴而形成图像的第1工序,以及
在所述第1工序时和所述第1工序后的至少一个时期,使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干燥的第2工序,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水不溶性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己二醇、除1,2-己二醇之外的多元醇类和水,
所述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是在基材上涂覆了塑料的记录介质或者由塑料膜形成的记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第2工序包括:将所述记录介质加热至40℃~80℃的工序和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吹送40℃~80℃的风的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的印刷分辨率为360dpi以上,相对于印刷分辨率的喷墨喷嘴的分辨率比为1倍~2倍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在20℃的粘度为1.5mPa·s~15mPa·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所述硅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质量%~1.5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所述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1质量%~1.0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所述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含量为1.0质量%~8.0质量%,
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中的所述1,2-己二醇的含量为1.0质量%~8.0质量%,
所述吡咯烷酮衍生物和所述1,2-己二醇的含量的合计为10.0质量%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吡咯烷酮衍生物为2-吡咯烷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多元醇类为选自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和双丙甘醇中的至少1种。
10.一种水性墨液组合物,其是以喷墨记录方式被喷出到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上、且在喷出时以及喷出后的至少一个时期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被干燥的水性墨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性墨液组合物至少含有水溶性的着色剂、树脂成分、硅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衍生物、1,2-己二醇、除1,2-己二醇之外的多元醇类和水,
所述墨液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是在基材上涂覆了塑料的记录介质或者由塑料膜形成的记录介质。
CN200910179064.1A 2008-10-08 2009-10-09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6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61421 2008-10-08
JP2008261421A JP2010089370A (ja) 2008-10-08 2008-10-0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6851A CN101716851A (zh) 2010-06-02
CN101716851B true CN101716851B (zh) 2014-11-05

Family

ID=4120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90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6851B (zh) 2008-10-08 2009-10-09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86689A1 (zh)
EP (1) EP2174997B1 (zh)
JP (1) JP2010089370A (zh)
CN (1) CN101716851B (zh)
AT (1) ATE544825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0672B2 (en) * 2008-05-28 2012-07-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method using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1194823A (ja) * 2010-03-23 2011-10-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5950512B2 (ja) * 2010-08-31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12070243A1 (ja) * 2010-11-24 2012-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Ij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24658A (ja) 2011-04-15 2012-11-1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45721A (ja) * 2011-05-30 2012-12-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6288437B2 (ja) * 2014-03-25 2018-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物
JP6677375B2 (ja) * 2014-08-20 2020-04-08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AU2016225457A1 (en) 2015-02-27 2017-08-31 Sakata Inx Corporation Water-based inkjet ink composition for printing on non-absorbent base material
US11220611B2 (en) * 2017-07-10 2022-01-11 Kao Corporation Water-based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9861B2 (en) * 2002-12-16 2004-08-24 Xerox Corporation Enhanced dot resolution for inkjet printing
CN1553942A (zh) * 2001-12-18 2004-12-08 �ͺͻ�ѧ��ҵ��ʽ���� 喷墨记录用墨水
US7413841B2 (en) * 2003-01-17 2008-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agent and method of image 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8256A (en) 1979-08-17 1981-03-19 Pentel Kk Pigment ink
JP3033093B2 (ja) 1989-07-25 2000-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インク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H0379678A (ja) 1989-08-22 1991-04-04 Kao Corp インクジエ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867491B2 (ja) 1989-11-17 1999-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用インク
US5221334A (en) * 1990-04-11 1993-06-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queous pigmented inks for ink jet printers
JPH0418462A (ja) 1990-05-10 1992-01-22 Canon Inc イン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778956B2 (ja) * 1994-03-28 2006-05-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
US5609671A (en) * 1994-06-20 1997-03-11 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Water-based pigment ink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405817B2 (ja) 1994-06-20 2003-05-12 オリヱン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93392B2 (ja) 1995-04-14 1999-12-2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95983B2 (ja) 1996-08-26 2006-07-12 オリヱン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71529B2 (ja) 1996-10-07 2002-04-02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10114A (ja) 1996-10-09 1998-04-28 Toyo Ink Mfg Co Ltd 表面処理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28419A (en) * 1996-10-07 1999-07-27 Toyo Ink Manufacturing Co., Ltd. Surface-treated organic pigment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5976233A (en) * 1996-11-13 1999-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ater-based pigment ink,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struments using the same
JP3787425B2 (ja) 1996-11-13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水性顔料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0535740B1 (ko) * 1996-12-26 2005-12-09 미쓰비시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카본블랙,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수성분산액 및수성잉크
JP3521665B2 (ja) 1997-01-07 2004-04-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酸化処理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の製造方法、水性分散液及び水性インキ
JPH10237349A (ja) 1996-12-26 1998-09-08 Mitsubishi Chem Corp 酸化処理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水性分散液並びに水性インキ
JPH10330665A (ja) 1997-05-30 1998-12-15 Canon Inc 水性顔料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087416A (en) * 1998-07-22 2000-07-1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queous pigmented ink jet inks for printing on vinyls
JP4292749B2 (ja) * 2002-02-15 2009-07-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
DE60324690D1 (de) * 2002-09-24 2008-12-24 Seiko Epson Corp Tintenzusammensetzung fü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 entsprechendes aufzeichnungsverfahren sowie aufzeichnung
US20060047013A1 (en) * 2002-09-27 2006-03-02 Hiroshi Ito Water base ink composition, method of ink jet recording therewith and record
JP4470361B2 (ja) * 2002-10-02 2010-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
US8440742B2 (en) * 2004-02-05 2013-05-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colloid-containing ink-jet inks for printing on non-porous substrates
US7638561B2 (en) * 2004-06-22 2009-12-29 Rohm And Haas Company Aqueous inkjet ink composition
US7988777B2 (en) * 2005-02-18 2011-08-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queous ink composition and urethane resin composition for aqueous ink composition
JP2006282810A (ja) * 2005-03-31 2006-10-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2007307885A (ja) * 2005-11-04 2007-11-29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記録物、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
US20070197685A1 (en) * 2006-01-18 2007-08-23 Tamotsu Aruga Recording ink as well as ink media set, ink cartridge, ink recorded matter,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WO2007086195A1 (ja) * 2006-01-24 2009-06-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01289B2 (ja) * 2006-12-25 2009-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277898B2 (ja) * 2006-12-25 2009-06-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942A (zh) * 2001-12-18 2004-12-08 �ͺͻ�ѧ��ҵ��ʽ���� 喷墨记录用墨水
US6779861B2 (en) * 2002-12-16 2004-08-24 Xerox Corporation Enhanced dot resolution for inkjet printing
US7413841B2 (en) * 2003-01-17 2008-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agent and method of image 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89370A (ja) 2010-04-22
EP2174997A1 (en) 2010-04-14
US20100086689A1 (en) 2010-04-08
ATE544825T1 (de) 2012-02-15
EP2174997B1 (en) 2012-02-08
CN101716851A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852B (zh)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CN101716851B (zh) 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CN102199383B (zh) 水性油墨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喷墨记录方式的印刷方法
US8641180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ed matter
US20100092675A1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20120176455A1 (en) Printing method using ink jet recording
US20100086690A1 (en) Printing method employing ink jet recording technique
JP553310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220648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120252942A1 (en) Aqueous ink composition
JP20100902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1195763A (ja)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US20100092674A1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JP20111948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224572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534762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1195762A (ja)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56924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240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8051823A (ja) 記録方法
JP201119481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1194825A (ja) 液体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