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9661B - 燃料电池装置以及使用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装置以及使用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9661B CN101689661B CN2008800219331A CN200880021933A CN101689661B CN 101689661 B CN101689661 B CN 101689661B CN 2008800219331 A CN2008800219331 A CN 2008800219331A CN 200880021933 A CN200880021933 A CN 200880021933A CN 101689661 B CN101689661 B CN 1016896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box
- main body
- cell device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hydron Chemical compound [H+]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LCGLNKUTAGEVQW-UHFFFAOYSA-N Dimethyl ether Chemical compound COC LCGLNKUTAGEVQ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05070 Percoph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555 catalytic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3 kova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0 propel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01M8/04208—Cartridges, cryogenic media or cryogenic reservoi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7—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with both reactants being gaseous or vaporis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装置,其包括:在其中聚集燃料的燃料盒;以及通过使用聚集于燃料盒中的燃料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装置主体,其中燃料电池装置主体设有盒输送主体,燃料盒能与盒输送主体附接和分离,并且盒输送主体设置为可相对于燃料电池装置主体滑动地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电化学反应提取电能,并且已经广泛地进行了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将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的燃料,能提到通过用改质器改质原燃料比如甲醇而产生的氢气。而且,实际上也存在使用甲醇的燃料电池。
考虑到这些燃料通常聚集于燃料电池装置的可分离地附接的容器中。而且,也已经考虑了能附接和分离包括燃料容器的整个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No.9-213359、No.2004-213959以及No.2004-265835。
现在,为了在电子设备比如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中实现燃料盒可分离地附接至燃料电池装置,需要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者能在不倒置装置之下通过简单的操作自由地附接和分离燃料盒。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能通过简单操作自由地附接和分离燃料盒的燃料电池装置以及安装有该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装置,其包括:
在其中聚集燃料的燃料盒;以及
通过使用聚集于燃料盒中的燃料产生电力的燃料电池装置主体,其中
燃料电池装置主体设有盒输送主体,燃料盒能与盒输送主体附接和分离,并且
盒输送主体设置为可相对于燃料电池装置主体旋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标、优点以及特点将从下面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因而将不限制本发明范围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得到更加完全的理解,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电子设备1000的背面、顶面以及右侧面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电子设备1000的背面、顶面以及右侧面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4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的顶面、正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燃料盒2的顶面、正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在其中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被取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在其中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被取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9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燃料盒2已经从燃料电池装置1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的下表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的顶面、正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盒输送主体400和推动装置500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盒输送主体400和推动装置500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示出盒保持区段403的正面部分处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将燃料盒2固定在盒固定区段420上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将燃料盒2固定在盒固定区段420上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推动装置500的透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所示的切割平面线XVIII-XVIII截取的局部切除透视图截面视图;并且
图19是示出在其中燃料盒2附接至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的状态下固定元件600和盒输送主体40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用来执行本发明的最好方式。顺便提及,虽然对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给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技术上优选的限制,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所示示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的框图,并且图2是示出电子设备1000的背面、顶面以及右侧面的透视图。电子设备1000是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
电子设备1000安装有燃料电池装置1以及由燃料电池装置1供应的电能所驱动的电子设备主体1001。燃料电池装置1如下所述产生电能以将产生的电能输出至电子设备主体1001。
下面,详细描述燃料电池装置1。燃料电池装置1产生电能以输出至DC/DC转换器6,并且燃料电池装置1包括燃料盒2、流路基板3、反应装置4、燃料电池5、DC/DC转换器6、次级电池7等。
每个燃料盒2安装有燃料容器21、吸入空气流路23以及排出空气流路25。
燃料容器21聚集液体原燃料(例如,甲醇、乙醇或二甲醚)或原燃料和水的混合液体。顺便提及,液体原燃料和水可聚集于相应的容器中。燃料容器21设置有供应区段22以喷射混合液体,并且供应区段22连接至流路基板3上的泵31的液体吸入区段31a。供应区段22例如是使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材料(例如弹性体)形成为鸭嘴形的鸭嘴阀并且装配至燃料盒2,鸭嘴的尖端面向燃料盒2内部。由于供应区段22是止回阀,能防止混合液体从燃料喷射口泄漏至燃料盒2的外面。通过将液体吸入区段31a插入供应区段22,混合液体从燃料盒2中的燃料容器21供应至泵31。
移除空气中的灰尘的空气过滤器24设置于吸入空气流路23中。吸入空气流路23连接至流路基板3上的空气泵32。
移除包括于排出气体中的液态水的气体-液体分离膜26设置于排出空气流路25中。排出空气流路25通过流路基板3上的喷射阀33c连接至水回收装置35。
在电子设备1000中,如图2所示,燃料盒2设置于电子设备1000的背面侧上,并且燃料盒2能如图3所示通过旋转移走。
在流路基板3上,设置泵31、空气泵32、各种阀33、流量计34、水回收装置35等。
泵31分别连接至供应区段22。泵31吸取聚集在燃料容器21中的原燃料或混合液体,并且通过燃料供应阀33a将吸取的原燃料或混合液体发送至反应装置4中的蒸发器41。
空气泵32吸取已经传送通过空气过滤器24的空气,并且通过空气供应阀33b将吸取的空气供应至稍后描述的一氧化碳移除器43、催化剂燃烧室45以及燃料电池5的氧电极。
水回收装置35冷凝从催化剂燃烧室45和燃料电池5的氧电极喷出的废气中的水以回收冷凝水。然后,水回收装置35通过喷射阀33c、排出空气流路25以及气体-液体分离膜26将剩余气体喷射至外面。而且,水回收装置35还回收用于在加湿器51中加湿空气的水。
顺便提及,水回收装置35还作为泵,并且将回收的水供应至蒸发器41和加湿器51。
反应装置4安装有蒸发器41、改质器42、一氧化碳移除器43、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催化剂燃烧室45以及绝热容器46。
蒸发器41通过从改质器42、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等传递的热将从燃料盒2发送的原燃料以及从水回收装置35发送的水加热至从大约110℃至大约160℃的范围内的温度以蒸发原燃料和水。蒸发器41中蒸发的气体混合物发送至改质器42。
流路形成于改质器42中并且催化剂承载于流路的壁表面上。改质器42通过从催化剂燃烧室45和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传递的热将从蒸发器41发送的气体混合物加热至从大约300℃至大约400℃的范围内的温度,以通过流路中的催化剂引起改质反应。也就是,包括都作为燃料的氢气、二氧化碳,以及作为副产品的极小量一氧化碳等的气体混合物(改质气体)通过原燃料和水的催化反应产生。
在原燃料是甲醇时,作为主要反应并且由以下公式(1)表示的蒸汽改质反应主要在改质器42中引起。
CH3OH+H2O→3H2+CO2...(1)
顺便提及,作为副产品的极少量一氧化碳由以下公式(2)表示的副反应产生(大约1%),这个副反应在化学反应式(1)之后接连地引起。
H2+CO2→H2O+CO...(2)
通过公式(1)和(2)的反应产生的产品(改质气体)发送至一氧化碳移除器43。
流路形成于一氧化碳移除器43内部,并且催化剂承载于流路的壁表面上。在改质器42中产生的改质气体和外面的空气发送至一氧化碳移除器43。一氧化碳移除器43保持处于从大约110℃至大约16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改质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优先地由催化剂氧化,作为由以下公式(3)表示的主要反应(选择性氧化反应)。因此,二氧化碳作为主要产品产生,并且改质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的密度能降低至大约10ppm,改质气体中的这个密度的一氧化碳能供应至燃料电池5。
2CO+O2→2CO2...(3)
随便提及,一氧化碳移除器43在启动时由来自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的热量所加热,并且在处于稳定状态操作时由公式(3)表示的反应以及从改质器42传导的热量所加热。
穿过一氧化碳移除器43的改质气体穿过流路基板3上的改质气体供应阀33d以发送至燃料电池5。顺便提及,在出现需要时,改质气体供应阀33e打开以将改质气体供应至催化剂燃烧室45。
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是薄膜电阻器,并且实现消耗电力以产生热量的加热器的作用。而且,由于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的电阻根据温度而改变,所以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用来通过测量其电阻值来进行温度测量以实现温度传感器的作用。
流路形成于催化剂燃烧室45内部并且催化剂承载于流路的壁表面上。包括已经穿过燃料电池5的未反应改质气体(废气)以及外面空气的气体混合物发送至将稍后描述的催化剂燃烧室45,并且残留于废气中的氢气由空气燃烧。由此供应将用于蒸发器41中混合液体的蒸发以及改质器42中的改质反应等的反应热量。顺便提及,将要供应的反应热的量通过调节将要供应至催化剂燃烧室45的空气的量来调节。
绝热容器46通过在由金属板比如不锈钢(SUS304)板和科伐合金板、玻璃基板等制成的壳体的内壁表面上形成热反射膜来制成,并且在其中容纳蒸发器41、改质器42、一氧化碳移除器43、加热器兼温度传感器44以及催化剂燃烧室45。绝热容器46的内部空间保持处于低压(0.1帕或更低)以便防止气体分子的热传导和对流。
燃料电池5是固态聚合物电解膜和隔离物层压于其中的固态聚合物型燃料电池。固态聚合物电解膜包括分别形成于其两侧上的燃料电极(阳极)和氧电极(阴极)。隔离物将改质气体供应至燃料电极并且将氧气供应至氧电极。
固态聚合物电解膜具有传送氢离子并且不传送氧分子、氢分子以及电子的特性。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膜的燃料电极一侧上,由从一氧化碳移除器43发送的改质气体中的氢引起以下公式(4)中描述的反应。
H2→2H++2e-...(4)
产生的氢离子穿透固态聚合物电解膜以到达氧电极侧。产生的电子穿过外电路以到达氧电极侧。外电路在此意思是DC/DC转换器6。
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膜的氧电极侧上,由已经穿透固态聚合物电解膜的氢离子、空气中的氧、以及已经穿过外电路到达氧电极的电子产生水,如以下公式(5)所示。
2H++1/2O2+2e-→H2O...(5)
顺便提及,将要通过空气供应阀33b供应至氧电极侧的空气预先由加湿器51充分地加湿。
DC/DC转换器6不仅包括将从燃料电池5输出的电能转换为适当的电压并且之后将所述电压供应至电子设备主体1001的作用,而且包括用所述电压给次级电池7充电的作用。因此,即使在燃料电池装置1不操作时,能将在次级电池7中充电的电能供应至电子设备主体1001。
[燃料电池装置的具体结构]
下面,描述燃料电池装置1的具体结构。图4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的顶面、背面和左侧面的透视图,并且图5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的顶面、正面和左侧面的透视图。
燃料电池装置1作为整体是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燃料电池装置1的尺寸和形状类似于通常用于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的锂离子次级电池的尺寸和形状。而且,电源供应终端110设置于燃料电池装置1的正面上。电源供应终端110连接至设置于电子设备主体1001中的未示出的电源连接器。
除了燃料盒2的部件以外,燃料电池装置1由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覆盖。将稍后描述的盒输送主体400的轴向突起401与之啮合的通孔104和105分别设置于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中。
图6是示出每个燃料盒2的顶面、正面和左侧面的透视图。这两个燃料盒2分别是平板状的,并且如图4和5所示垂直地重叠。
将要连接至泵31的供应区段22形成于燃料盒2的正面的右端部分上。
燃料盒2的左端部分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比其它部分要薄以便形成为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由此燃料盒2附接至盒输送主体400的盒保持区段403和与之分离。圆的弓形凹面部分202形成于每个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中。凹面部分202布置为以便与将稍后描述的圆柱形空气泵32的外围表面相接触,并且与盒输送主体400的旋转相关联地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表面滑动。
连接至流路基板3的排气口302的连接孔203形成于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的凹面部分202的正面。连接孔203连接至形成于燃料盒2的背面上的排气口204,并且从连接孔203至排气口204的一部分是废气流路25。顺便提及,排气口204由气体-液体分离膜26阻塞。
而且,用来与将稍后描述的盒输送主体400的卡住突起422相啮合的啮合凹面部分205A和205B分别形成于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的连接孔203形成处的部分的顶面和底面上。顺便提及,由于啮合凹面部分205A和205B形成两个表面上,燃料盒2能附接至上部和下部盒输送主体400的任一个。
在凹面部分202的后面,在前后方向上刺穿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的通孔206形成于与将稍后描述的空气泵32的入口32a相应的位置处。通孔206是吸入空气流路23。
顺便提及,橡胶片207沿着通孔206的外围表面设置于凹面部分202一侧上。橡胶片207阻塞入口32a和吸入空气流路23之间的间隙。
图7和8是分别示出燃料电池装置1在其中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取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和左侧面的透视图。而且,图9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燃料盒2从燃料电池装置1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和左侧面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的底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透视图;并且图11是示出燃料电池主体101的顶面、正面以及左侧面的透视图。而且,图12是示出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盒输送主体400和推动装置500由此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左侧面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13是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在其中盒输送主体400和推动装置500由此移走的状态下的顶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7和8所示,流路基板3布置于燃料电池装置1的左右方向上,并且各种阀33、流量计34、反应装置4、燃料电池5、DC/DC转换器6、次级电池7等设置于流路基板3的正面上。DC/DC转换器6连接至电源供应终端110。
泵31、框架301、排气口302等设置于流路基板3的背面上。水回收装置35、空气泵32、推动装置500、固定元件600等固定至框架301。而且,盒输送主体400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布置。
泵31设置于流路基板3的右端部分上,并且连接至燃料盒2的供应区段22。水回收装置35设置于流路基板3的左端部分中。顺便提及,水回收装置35连接至排气口302,流路基板3放置于其间。
在水回收装置35的右侧上,两个推动装置500分别布置于上侧和下侧上,并且空气泵32布置于推动装置500的后部上。
每个排气口302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并且如图13所示,从流路基板3的推动装置500的右侧突起至背后方向。排气口302的尖端弯曲至右侧方向。排气口302连接至燃料盒2的连接孔203。
框架301将水回收装置35、空气泵32、推动装置500、固定元件600等固定至流路基板3,并且固定燃料盒2的安装位置。而且,与盒输送主体400的槽部分405相啮合的圆形的弓状突起部分310围绕空气泵32形成于框架301上。
空气泵32是圆柱形的,并且如图12和13所示在中心部分处刺穿框架301,并且垂直方向作为其轴向。由空气过滤器24覆盖的入口32a形成于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上。
盒输送主体400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布置于框架301的上方和下方。
燃料盒2附接至盒输送主体400,其如图5和8所示旋转燃料盒2。
盒输送主体400每个包括轴向突起401、连接区段402、盒保持区段403以及齿轮区段404。
分别与上部壳体102和下部壳体103的通孔104和105相啮合的轴向突起401分别形成于上侧盒输送主体400的上端部分和下侧盒输送主体400的下端侧中,并且盒输送主体400能绕着轴向突起401旋转。顺便提及,轴向突起401布置于空气泵32的中心轴线上,并且盒输送主体400的偏移是空气泵32的外围表面的同心圆。
连接区段402将轴向突起401与盒保持区段403相连接,并且绕着轴向突起401旋转盒保持区段403。
盒保持区段403每个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形成为几乎圆形的弓状。每个盒保持区段403在其前端处设置有导向板410和盒固定区段420并且在其后端处设置有卡住区段430。导向板410与燃料盒2的正面相接触以朝着盒保持区段403引导燃料盒2。
图14是示出盒保持区段403的正面部分的内部的透视图。盒固定区段420形成于导向板410后面中的盒保持区段403前部中。每个盒固定区段420包括与盒输送主体400一体形成的螺旋形板簧421,以及形成于板簧421端部处的内表面上的卡住突起422。由于卡住突起422形成于板簧421的端部上,卡住突起422能在盒保持区段403的厚度方向上摇动。卡住突起422与燃料盒2的啮合凹面部分205A和205B的任一个相啮合以固定燃料盒2。
现在,描述将燃料盒2固定至盒固定区段420的过程。
首先,燃料盒2沿着导向板410朝着盒保持区段403滑动。在燃料盒的左端部分插入盒保持区段403时,燃料盒2的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开始与卡住突起422相接触,并且板簧421弹性地变形,以使得卡住突起422如图15所示被向上推动。
在燃料盒2的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进一步插入盒保持区段403的内部时,啮合凹面部分205A如图16所示定位于卡住突起422的位置处。因此,卡住突起422由板簧421的恢复力插入啮合凹面部分205A。燃料盒2的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从而固定于盒保持区段403中。
这样,燃料盒2固定至盒固定区段420。
顺便提及,通孔431形成于卡住区段430中相应于通孔206的位置处以免在其中燃料盒2固定至盒固定区段420的状态下吸入空气流路23被覆盖。
几乎圆形的弓状槽部分405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形成于盒保持区段403中。框架301的突起部分310插入槽部分405。盒保持区段403在其中突起部分310插入槽部分405的状态下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部分旋转。
几乎圆形的弓状齿轮区段404从盒保持区段403的前侧部分延伸至左侧方向。齿轮区段404与推动装置500的齿轮505相啮合。
图17是示出每个推动装置500的透视图,并且图18是沿着图17所示的切割平面线XVIII-XVIII截取的局部切除透视截面图。如图17和18所示,推动装置500由壳体501、固定元件502、旋转轴503、盘簧504以及齿轮505构成。
壳体501形成为管状,具有开口的下端和形成为旋转轴503的上侧上的轴承的上端。盘簧504、旋转轴503以及固定元件502插入壳体501中。壳体501固定至框架301。
槽口531形成于旋转轴503的上端,并且旋转轴503与齿轮505相啮合,其上端插入齿轮505的啮合孔551。而且,旋转轴503插入环曲面固定元件502的中心,并且还插入盘簧504的中心。
通孔532相对于轴向垂直地形成于旋转轴503的上部处,并且盘簧504的一端插入通孔532。盘簧504的另一端固定至固定元件502。旋转轴503的下端的直径增大以通过卡住固定元件502来防止固定元件502从旋转轴503脱落。固定元件502是旋转轴503的下侧上的轴承。固定元件502固定至壳体501。
齿轮505在其中心处具有啮合孔551以与旋转轴503从壳体501突起的上端相啮合。当能量聚集在盘簧504中时,旋转轴503和齿轮505由盘簧504的恢复力推入任一个旋转方向。
顺便提及,弹性体比如主弹簧可用来替代盘簧504。
在导向板410朝着接近流路基板3的方向旋转燃料盒和盒输送主体400时,能量聚集在盘簧504中。在此状态下,盒输送主体400由盘簧504向其中导向板410行进远离流路基板3的方向推动。
轴线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轴303和扭簧304设置于框架301的左后端部分。固定元件600可旋转地附接至旋转轴303。而且,扭簧304将固定元件600向前方推动以使得固定元件600与盒输送主体400相接触。
图19是示出在其中燃料盒2附接至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的状态下固定元件600和盒输送主体40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视图。如图19所示,卡住盒输送主体400的卡住区段430的卡爪601设置于固定元件600的正面上。在此状态下,由推动装置500推动的盒输送主体400的卡住区段430开始与卡爪601相接触,并且卡爪601抵抗推动装置500的推动力卡住盒输送主体400。
在固定元件600逆着扭簧304的推动力被拉动至后面时,释放盒输送主体400由卡爪601进行的卡住,并且盒输送主体400在图19所示的左旋转方向上旋转。另一方面,当盒输送主体400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时,盒输送主体400在导向板410布置为与流路基板3平行的位置处由卡爪601卡住,因为固定元件600由扭簧304的推动力向前方推动。
顺便提及,旋转轴303和轴向突起401之间的距离比从轴向突起401至卡住区段430的距离以及固定元件600的长度之总和的长度短,并且卡爪601和卡住区段430的接触部分定位于旋转轴303的前面。因此,固定元件600由盒输送主体400在向前方向(图19所示的向右旋转方向)上向旋转方向推动。因而,固定元件600被推动以便开始与卡住区段430相接触,并且不会意外地脱落。
而且,由于间隙形成于固定元件600和通孔431之间,固定元件600不会阻塞吸入空气流路23。
下面,描述燃料盒2的附接和分离的方法。首先,如图9所示,使得盒输送主体400由固定元件600进行的卡住处于被释放的状态。接着,燃料盒2沿着导向板410朝着盒保持区段403滑动,并且燃料盒2如图8所示固定至盒输送主体400。接着,如图7所示,燃料盒2逆着推动装置500的推动力被推入向前方向。然后,固定元件600由扭簧304的推动力旋转至向前方向以卡住盒输送主体400。
这时,供应区段22和泵31彼此相连接,并且排气口302和连接孔203彼此连接。
另一方面,为了在图7所示状态下移走燃料盒2,固定元件600首先逆着扭簧304的推动力被拉动至向后方向。然后,释放盒输送主体400由卡爪601进行的卡住,并且燃料盒2和盒输送主体400如图8所示被向后方推出。之后,通过沿着导向板410拉出燃料盒2,燃料盒能如图9所示从盒输送主体400移走。
顺便提及,在燃料盒至盒输送主体400的安装未完成时,如图15所示,卡住突起422不会与啮合凹面部分205A相啮合,并且板簧421变成其中板簧421突起至外面的状态。在盒输送主体400试图旋转至向前方向时,板簧421与上部壳体102的防旋转区段106相碰撞。因此,防止了盒输送主体400的旋转,并且盒输送主体400的旋转停止于图5所示的位置处。
因此,能防止燃料盒2在不完善地安装于盒输送主体400的状态下旋转,并且防止供应区段22和泵31彼此碰撞。而且,由于燃料盒2与燃料电池装置主体101不可能连接,操作者能察觉不良连接并且能通过视觉观察或触感容易确认这种不良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燃料盒2安装至盒输送主体400以推进燃料盒2,燃料盒2能容易地安装于电子设备1000中。而且,由于仅通过将固定元件600拉动至向后方向来将燃料盒2推出向后方向,所以能容易地移走燃料盒2。
而且,圆形的弓状凹面部分202形成于燃料盒2的左端部分中,并且凹面部分202布置为与圆柱形空气泵32的外围表面相接触。于是,能通过与盒输送主体400的旋转相关沿着空气泵32的外围表面滑动燃料盒2来容易地旋转燃料盒2。
而且,由于燃料盒2在与将附接至盒输送主体400和与之分离的可分离地附接的区段201相反的侧面上的端部处设置有供应区段22,供应区段22的偏移的曲率半径变大,并且因此液体吸入区段31a能更容易地插入供应区段22。
而且,由于燃料盒1布置于上方和下方,固定元件600也能紧密地布置于上方和下方,并且具有容易执行附接和分离的操作的优点。
另一方面,由于通过将固定元件600拉动至向后方向来移走燃料盒2,即使在燃料盒2意外地碰撞时,燃料盒2也不会脱落。
而且,混合液体由此从燃料盒2喷射的供应区段22在它们的正面上,并且将是吸入空气流路23的通孔206以及将是排出空气流路25的连接孔203形成于燃料盒2的左侧表面上。因此,不会出现连接错误。
顺便提及,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笔记本大小的个人计算机,但是本发明不仅是这一个,而是可应用至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PDA、电子个人管理器、数字摄像机、便携式电话、手表、游戏装置等。
而且,盒输送主体400可通过使用步进式电机等替代推动装置500来旋转。
2007年6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170534的整个公开,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附图和摘要,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Claims (9)
1.一种燃料电池装置,其包括:
在其中聚集燃料的燃料盒;以及
燃料电池装置主体,其通过使用聚集于燃料盒中的燃料产生电能,其中
燃料电池装置主体设置有盒输送主体,燃料盒与盒输送主体附接和分离,并且
盒输送主体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燃料电池装置主体旋转;
燃料电池装置还包括推动装置,以推动盒输送主体以使得燃料盒在移动远离燃料电池装置主体的方向上旋转;
其中推动装置包括:
将要固定至燃料电池装置主体的壳体;
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的齿轮;以及
一端固定至壳体并且另一端固定至齿轮的旋转轴的弹性体,其中
推动装置通过将齿轮与盒输送主体相啮合来推动盒输送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通过在盒输送主体的相对方向上移动燃料盒来将燃料盒可分离地附接至盒输送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圆柱形元件与盒输送主体的旋转中心同轴地布置,并且
燃料盒形成有与圆柱形元件的外围表面相接触的圆形的弓状凹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燃料盒包括供应区段以供应聚集于燃料盒中的燃料,供应区段在与燃料盒可分离地附接至盒输送主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设置于燃料盒的端部处,并且连接至燃料电池装置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盒输送主体包括燃料盒插入其中的盒保持区段,
啮合凹面部分在燃料盒插入盒保持区段的部分处设置于燃料盒的外表面上,并且
盒保持区段包括在内表面处的盒固定区段,盒固定区段设置有卡住突起以与啮合凹面部分相啮合以便将燃料盒固定到盒固定区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盒固定区段由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燃料电池装置,其中在卡住突起与燃料盒除了啮合凹面部分以外的外表面相接触时,盒固定区段伸向盒保持区段的向外表面,并且
燃料电池装置主体包括防旋转区段以防止盒输送主体的旋转,防旋转区段与伸向盒保持区段的向外表面的盒固定区段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还包括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燃料电池装置主体旋转的固定元件,其中
固定元件具有卡爪,以卡住由推动装置推动的盒输送主体。
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燃料电池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主体,电能从燃料电池装置供应至电子设备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0534/2007 | 2007-06-28 | ||
JP2007170534A JP4720797B2 (ja) | 2007-06-28 | 2007-06-28 | 燃料電池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PCT/JP2008/061502 WO2009001837A1 (en) | 2007-06-28 | 2008-06-18 | Fuel cell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fuel cell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9661A CN101689661A (zh) | 2010-03-31 |
CN101689661B true CN101689661B (zh) | 2013-03-13 |
Family
ID=3971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219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9661B (zh) | 2007-06-28 | 2008-06-18 | 燃料电池装置以及使用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62808B2 (zh) |
EP (1) | EP2171786A1 (zh) |
JP (1) | JP4720797B2 (zh) |
KR (1) | KR101140895B1 (zh) |
CN (1) | CN101689661B (zh) |
TW (1) | TWI369811B (zh) |
WO (1) | WO20090018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17268A (ja) * | 2007-11-09 | 2009-05-28 | Panasonic Corp | 燃料供給装置 |
US10444381B2 (en) * | 2015-12-03 | 2019-10-15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Radiation detector and imag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7703A1 (ja) * | 2003-12-12 | 2005-06-23 | Nec Corporation | 燃料電池、燃料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28603B2 (ja) | 1996-02-05 | 2007-12-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機器搭載用燃料電池装置 |
JP2003287220A (ja) * | 2002-03-27 | 2003-10-10 | Corona Corp | 液体燃料供給装置 |
JP2003317756A (ja) * | 2002-04-23 | 2003-11-07 | Seiko Epson Corp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3704123B2 (ja) | 2002-12-27 | 2005-10-05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 |
JP3773910B2 (ja) | 2003-03-04 | 2006-05-10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用の燃料電池ユニット |
JP2005071713A (ja) * | 2003-08-21 | 2005-03-17 | Toshiba Corp | 液体型燃料電池とこの電池で使用される燃料カートリッジ |
US20050106441A1 (en) * | 2003-09-30 | 2005-05-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Hydrogen cartridge,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hydrogen cartridge |
JP2005129495A (ja) * | 2003-09-30 | 2005-05-19 | Canon Inc | 水素カートリッジ、燃料電池装置および水素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
US20050233190A1 (en) * | 2004-04-15 | 2005-10-20 | Gennadi Finkelshtain | Fuel cell with removable/replaceable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fuel cell and cartridge |
JP4643239B2 (ja) * | 2004-12-08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燃料電池用燃料供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燃料カートリッジ |
BRPI0520033A2 (pt) * | 2005-02-16 | 2009-11-03 | Bic Soc | sistema de célula de combustìvel, válvula |
JP5089024B2 (ja) * | 2005-03-30 | 2012-12-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燃料補充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携帯電子機器と燃料補充カートリッジとの組み合わせ体 |
KR100657960B1 (ko) | 2005-05-17 | 2006-12-1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모바일 통신기기 |
-
2007
- 2007-06-28 JP JP2007170534A patent/JP47207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6-18 KR KR1020097025983A patent/KR10114089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6-18 WO PCT/JP2008/061502 patent/WO200900183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18 CN CN2008800219331A patent/CN1016896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8 EP EP08765823A patent/EP217178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6-25 US US12/145,742 patent/US806280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27 TW TW097124015A patent/TWI36981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7703A1 (ja) * | 2003-12-12 | 2005-06-23 | Nec Corporation | 燃料電池、燃料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13364A (en) | 2009-03-16 |
KR101140895B1 (ko) | 2012-05-25 |
US20090004534A1 (en) | 2009-01-01 |
US8062808B2 (en) | 2011-11-22 |
EP2171786A1 (en) | 2010-04-07 |
JP4720797B2 (ja) | 2011-07-13 |
CN101689661A (zh) | 2010-03-31 |
KR20100007995A (ko) | 2010-01-22 |
WO2009001837A1 (en) | 2008-12-31 |
TWI369811B (en) | 2012-08-01 |
JP2009009834A (ja) | 2009-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96471B1 (en) | Hydrogen generating apparatus | |
KR100901431B1 (ko) | 연료전지, 연료전지를 이용한 전력공급방법, 기능카드,연료전지의 기체공급기구, 발전체 및 발전체의 제조방법 | |
CN101120471A (zh) | 含信息储存装置和控制系统的燃料电池补给器 | |
CN101689661B (zh) | 燃料电池装置以及使用燃料电池装置的电子设备 | |
MX2008012021A (es) | Valvulas para cartuchos de combustible. | |
EP3442902B1 (en) | Pem fuel cell power systems with efficient hydrogen generation | |
EP2487744A1 (en) | Fuel cell system | |
CN101263626A (zh) | 燃料电池 | |
JP2004103583A (ja) | 水素発生装置 | |
CN101346846A (zh) | 具有操作阻力的燃料源系统 | |
TWI338968B (en) | Liquid cartridge | |
JP4686997B2 (ja) | 電子機器 | |
CN101153618B (zh) | 送液装置的连接构造体、燃料电池型发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5103872B2 (ja) | 締結部材、セルスタック、燃料電池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08130240A (ja) | 燃料容器及び発電装置 | |
JP2007128700A (ja) | 燃料電池用燃料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 |
EP2652827B1 (en) | Fuel cell system | |
JP5211711B2 (ja) | 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5320711B2 (ja) | 発電装置 | |
JP4752559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JP4449385B2 (ja) | 発電装置及び燃料貯留モジュール | |
JP5028982B2 (ja) | 容器、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07122961A (ja) | 燃料電池用燃料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 |
JP2007335367A (ja) | 燃料電池 | |
JP5413617B2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