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7944B -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7944B
CN101687944B CN2008800215966A CN200880021596A CN101687944B CN 101687944 B CN101687944 B CN 101687944B CN 2008800215966 A CN2008800215966 A CN 2008800215966A CN 200880021596 A CN200880021596 A CN 200880021596A CN 101687944 B CN101687944 B CN 101687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polyolefin polymer
general formula
polymkeric substan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15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7944A (zh
Inventor
铃木诚
永井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7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7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9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56Coatings, e.g. enameled or galvanised; 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0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 B29C33/62Releasing, lubricating or separating agents based on polymers or olig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2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4Preparation of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46Reaction with unsaturated dicarboxylic acids or anhydrides thereof, e.g. malein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02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 C08J3/03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 C08J3/05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from soli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10/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polymer
    • C08F2810/3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polymer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r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or alicyclic unsaturate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10/0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polymer
    • C08F2810/40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polymer taking place solely at one end or both ends of the polymer backbone, i.e. not in the side or lateral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2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含有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是以高改性率对采用公知方法得到的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或内部具有双键的聚合物的双键进行改性得到的。式中,PO是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M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j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数量,为0至4的整数。i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D及E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R3、OR3、SR3、NR3R4中的任意一种,D和E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d及e分别表示取代基D及E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

Description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聚合物的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一个以上极性基团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低分子量聚乙烯类聚合物属于聚乙烯寡聚物类。该聚乙烯寡聚物也称为聚乙烯类蜡,大致分为动植物体系、矿物体系、石油精制体系、合成体系。作为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含有官能团的聚乙烯类蜡,可以举出矿物体系的褐煤酸蜡。但是,由于褐煤酸蜡从天然的褐煤中提取、精制,所以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作为可以使聚乙烯类蜡的制造成本低廉的合成体系,可以举出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的体系。然而,上述合成体系虽然能够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导入反应性的乙烯基,但是为了降低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必须使用氢等链转移剂。因为利用此链转移剂生成的聚合物的末端被饱和,所以存在可以导入其它官能团的聚合物链的末端乙烯基数变得极少的问题。 
另外,在作为常用合成法的高压自由基法或齐格勒催化剂法中的任一方法中,所得的聚合物链几乎不存在末端乙烯基,而且将末端乙烯基有目的地导入聚合物链中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了一种能够以高比例向聚合物链中导入双键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03-73412号公报)。另一方面,作为向聚合物链的双键中导入官能团的方法,已经报道了以下方法:用不饱和羧酸衍生物等对含有单末端双键的液 状乙烯类聚合物进行改性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公平7-78098号公报)、或将低分子量乙烯类聚合物的单末端双键改性成各种官能团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217007号公报)等。 
然而,上述改性方法存在双键向官能团的改性率低、或所用不饱和羧酸衍生物发生均聚、精制需要花费功夫等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34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7-780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217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的新型聚合物等。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所述聚烯烃聚合物是以高改性率对采用公知方法得到的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或内部具有双键的聚合物的双键进行改性得到的。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工业上制造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且官能团的改性率高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而,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本发明人等对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的聚合物进行潜心研究及反复探讨,结果发现以80%以上的高改性率对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中的上述双键进行改性,然后通过进行水解得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是一种新型且极其有用的物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 
<1>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是以下述通式(ii)及通式(i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为中间体化合物,将该中间体化合物水解得到的。 
Figure 147467DEST_PATH_GSB00000531381400011
上述式中,PO是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M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j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数量,为0至4的整数。i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D及E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R3、OR3、SR3、NR3R4中的任意一种,D和E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d及e分别表示取代基D及E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 
Figure 414500DEST_PATH_GSB00000531381400012
上述式中,PO、A、B及n与通式(i)中的情况相同。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R5及R6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另外,PO的双键由括号内表示的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上述式中,PO、A、B及n与通式(i)中的情况相同。另外,PO中的双键由括号内表示的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2>下述通式(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Figure 282279DEST_PATH_GSB00000531381400021
上述式中,PO为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R2、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另外,PO中的双键由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3>下述通式(i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Figure 275643DEST_PATH_GSB00000531381400022
上述式中,PO是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另外,PO中的双键由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基团存在于聚烯烃聚合物的单末端或双末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至通式(iii)中的PO是乙烯或者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均聚物或将二种以上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 
<6>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聚烯烃聚合物合成步骤:合成在聚合物链的端部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1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 
中间体化合物合成步骤:至少含有上述聚烯烃聚合物和聚合抑制剂、以及选自下述通式(vii)、(viii)及(x)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使其反应,合成将上述不饱和键改性的中间体化合物; 
水解步骤:水解上述中间体化合物。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051
上述式中,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R2、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式中,A、B、G及T与通式(vii)的情况相同;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053
上述式中,A及B与通式(vii)的情况相同。 
<7>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为对<1>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进行盐交换反应。 
<8>一种水分散体,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 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9>如<8>所述的水分散体,所述水分散体具有触变性。 
<10>如<8>或<9>所述的水分散体,其中,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纽虫状胶束形状分散。 
<11>一种脱模剂组合物,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将采用公知方法得到的在聚合物链单末端、双末端或内部具有双键的聚合物的双键以高改性率改性得到的新型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及能够在工业上制造该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且官能团的改性率高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水分散体中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形状的一例的模式放大图。 
[图2]为实施例13的水分散体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照片。 
[图3]为实施例15的水分散体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照片。 
[图4]为表示实施例13的水分散体的剪切条件及粘度的关系的图。 
[图5]为表示比较例3中得到的剪切条件及粘度的关系的图。 
[图6]为表示比较例4中得到的剪切条件及粘度的关系的图。 
[图7]为表示实施例17至19中得到的粘度相对于剪切速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通式(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1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下,有时称为“第1聚合物”)是具有上述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聚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1聚合物如下制造,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以下,有时称为“聚合物(A)”)中的双键用具有特定极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行改性,然后,将其水解或进行离子交换,由此进行制造。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A)(通式(i)中的PO部分)是由选自乙烯、碳原子数3至20的α-烯烃类及碳原子数4至20的二烯类中的1种以上形成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或将上述聚合物热分解得到的聚合物,是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合物。 
作为聚合物(A)的制造中使用的上述碳原子数3至20的α-烯烃类,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α-烯烃类、脂环式α-烯烃类及芳香族α-烯烃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α-烯烃类,例如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3-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二十碳烯等。 
作为上述脂环式α-烯烃类,例如可以举出烯丙基环己烷、乙烯基环丙烷、乙烯基环己烷等,作为上述芳香族α-烯烃类,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烯丙基苯等。 
其中,优选为碳原子数3至10的α-烯烃类,较优选为碳原子数3至8的α-烯烃类,特别优选举出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 
另外作为上述碳原子数4至20的二烯类,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举出脂肪族二烯类、脂环式二烯类及芳香族二烯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二烯类,例如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1,4-戊二烯、1,3-己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2-甲基-1,4-己二烯、1,3-辛二烯、1,4-辛二烯、1,5-辛二烯、1,6-辛二烯、1,7-辛二烯、2-甲基-1,4-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1,3-二十碳二烯等。 
作为上述脂环式二烯类,例如可以举出亚乙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5-亚环己基-2-降冰片烯、双环-[2,2,1]-庚-2,5-二烯等,作为上述芳香族二烯类,例如可以举出对二乙烯基苯等。 
其中,优选为碳原子数4至10的脂肪族二烯类及碳原子数4至12的脂环式二烯类,较优选为碳原子数4至9的脂肪族二烯类及碳原子数4至10的脂环式二烯类,特别优选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乙烯基降冰片烯及双环-[2,2,1]-庚-2,5-二烯。 
聚合物(A)的制造中,可以使用上述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制造均聚物或共聚物。 
聚合物(A)的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以下,简称为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400至500,000的范围,较优选为800至20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1,200至100,000的范围。另外聚合物(A)的采用GPC测定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的比即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6.0以下,较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的范围。 
上述重均分子量(Mw)及分子量分布(Mw/Mn)使用Millipore公司制GPC-150如下进行测定。分离柱为TSK GNH HT,柱尺寸为直径7.5mm、长度300mm,柱温度为140℃,流动层使用邻二氯苯(和光纯药)及作为抗氧化剂的0.025质量%BHT(武田药品),以1.0ml/分钟使其流动。另外,试样浓度为0.1质量%、试样注入量为500微升,使用示差折射计作为检测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基准的标准聚苯乙烯使用东曹公司制产品。 
上述通式(i)中,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另外,D及E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R3、OR3、SR3、NR3R4中的任意一种,D和E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 
上述R1、R2、R3及R4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各含有杂原子的官能团可以键合。 
作为此时的烷基,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碳原子数1至20的烷基。作为直链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癸基、正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2-羟基乙基、2,3-二羟基丙基、2-(乙烯基羰基氧基)乙基、N-(2-羟基乙基)氨基、N-(2-巯基乙基)氨基、(2-氨基乙基)硫羟基、(2-羟基乙基)硫羟基等。 
作为上述支链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十八烷基、1,1,1,3,3,3-六氟-2-丙基、2-(1,3-二羟基-2-羟基甲基)丙基氨基、1-(2-氨基-1-羟基-2-羟基甲基)丙氧基等。 
作为上述环状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戊基、环己基、2-羟基环己基、2,3-二羟基环己基、2-氨基环己基、2,3-二氨基环己基、2-巯基环己基等。 
作为上述链烯基,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链烯基。作为直链的链烯基,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4-戊烯基等。作为支链的链烯基,例如可以举出异丙烯基、异戊基、3-羟基丙烯基、3-氨基丙烯基、5-羟基-2-甲基-3-戊烯基等。作为环状的链烯基,可以举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二环戊二烯基、1-羟基环己基、2-氨基环己基、2,3-二羟基环己基、2,3-二氨基环己基等。 
作为上述炔基,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直链、支链或 环状的炔基。作为直链的炔基,例如可以举出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等。作为支链的炔基,例如可以举出2-甲基-2-丙炔基、3-甲基-1-丁炔基等。作为环状的炔基,例如可以举出2-乙炔基-1-环己基、3-(2-丙炔基)-1-环戊基等。 
作为上述芳烷基,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烃类、或芳香族杂环类取代的芳烷基。作为芳香族烃类取代的芳烷基,例如可以举出苄基、2-羟基苄基、2,4-二羟基苄基、2,4,6-三羟基苄基、2-氨基苄基、2,4-二氨基苄基、2,4,6-三氨基苄基、2-巯基苄基、2,4-二巯基苄基、2,4,6-三巯基苄基、2,4-二氟苄基、五氟苯基甲基、4-乙烯基苯基甲基、苯乙基、2-萘基甲基等。作为芳香族杂环类取代的芳烷基,例如可以举出2-吡啶基甲基、3-硫代苯基甲基、3-呋喃基甲基等。 
另外,作为上述芳基,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烃类等。作为芳香族烃类,例如可以举出苯基、2-羟基苯基、2,4-二羟基苯基、2,4,6-三羟基苯基、2-氨基苯基、2,4-二氨基苯基、2,4,6-三氨基苯基、2-巯基苯基、2,4-二巯基苯基、2,4,6-三巯基苯基、2,4-二氯苯基、4-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羰基、4-硝基苯基、六氟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 
作为上述具有杂环的基团,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杂环类取代的基团等。作为芳香族杂环类,例如可以举出2-吡啶基、3-吡啶基、3-氯-2-吡啶基、3-羟基-2-吡啶基、3-氨基-2-吡啶基、3-巯基-2-吡啶基、2-噻吩基、2-氯-3-噻吩基、2-呋喃基、1-吡唑基、2-(1,3-噻唑基)等。 
并且,上述通式(i)中,M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 
作为金属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元素周期表IA族、IIA族、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VIII族、IB族、IIB族、IIIA族及IVA族(根据IUPAC的1989年无机化学命名法修订版的族编号为1族至14族,以下相同)等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 
作为IA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锂、钠、钾、铷、铯、钫等的阳离子,作为IIA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铍、镁、钙、锶、钡、镭等的阳离子,作为III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钪、钇、钐等的阳离子,作为IV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钛、锆、铪等的阳离子,作为V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钒、铌、钽等的阳离子,作为VI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铬、钼、钨等的阳离子,作为VII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锰、锝、铼等的阳离子,作为VIII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铁、钌、锇、钴、铑、铱、镍、钯、铂等的阳离子,作为I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铜、银、金等的阳离子,作为IIB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锌、镉、汞等的阳离子,作为IIIA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铝、镓、铟、铊等的阳离子,作为IVA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锗、锡、铅等的阳离子。 
其中,优选为IA族、IIA族、IB族、IIB族及IIIA族的金属原子的阳离子,较优选举出锂、钠、钙、铯、镁、钙、钡、银、锌及铝的阳离子。 
作为上述鎓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氧鎓阳离子、铵阳离子、锍阳离子、氧化锍阳离子、鏻阳离子及磷腈鎓阳离子(phosphazenium cation)等。 
作为上述氧鎓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水合氢离子(hydronium)等。 
作为上述铵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铵阳离子、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铵阳离子等。 
作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铵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甲基铵、三乙基铵、三烯丙基铵、四乙基铵、四丁基铵、三辛基甲基铵、四(2-羟基乙基)铵、哌啶鎓、脯氨酸鎓(prolinium)及甘氨酸鎓(glycinium)等。另外,作为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铵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二苯基甲基铵、三苯基铵、三苯基甲基铵、4-二甲基氨基 吡啶鎓、咪唑鎓及1-甲基吡啶鎓等。 
作为上述锍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锍阳离子、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锍阳离子等。 
作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锍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甲基鏻、(乙氧基羰基甲基)二甲基锍、三(2-羟基乙基)锍、二甲基(炔丙基)锍及(2-羧基乙基)二甲基锍等。另外,作为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锍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苯基锍、苯基四亚甲基锍、1-甲基噻吩鎓(thiophenium)、二苯基甲基锍等。 
作为上述氧化锍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举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氧化锍阳离子、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氧化锍阳离子等。 
作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氧化锍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甲基氧化锍等。另外,作为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氧化锍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二苯基甲基氧化锍等。 
作为上述鏻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鏻阳离子、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鏻阳离子等。 
作为脂肪族取代的鏻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乙基膦鎓、四丁基鏻、三辛基甲基鏻、四(2-羟基乙基)鏻等。另外,作为芳香族取代的鏻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三苯基鏻、丁基三苯基鏻、乙烯基三苯基鏻、四苯基鏻、1,1-二苯基正膦鎓(1,1-diphenylphosphoranium)、2,4,6-三苯基磷杂苯鎓(2,4,6-triphenylphosphorinium)、环己基三苯基鏻、三苯基(2-吡啶基甲基)鏻、(2-羟基乙基)三苯基鏻等。 
作为上述磷腈鎓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磷腈鎓阳离子、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磷腈鎓阳离子等。 
作为脂肪族取代基取代的磷腈鎓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四[三(二甲基氨基)亚正膦基氨基]鏻、四[三(吡咯烷-1-基)亚正膦基氨基]鏻等。另外,作为芳香族取代基取代的磷腈鎓阳离子,例如可以举出四[三(二苯基氨基)亚正膦基氨基]鏻等。 
上述鎓阳离子中,优选为铵阳离子、鏻阳离子及磷腈鎓阳离子,更优选举出四丁基铵、四苯基鏻及四[三(二甲基氨基)亚正膦基氨基]鏻。 
上述通式(i)中,j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数量,为0至4的整数,优选为0至2的整数。i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优选为0至2的整数。另外,通式(i)中,d及e分别表示取代基D及E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优选为0至2的整数。 
此处,例如在j=0时,d=0、e=(i×j-d)=0,通式(i)的聚合物含有中性的取代基。另外,正电荷总和为i×j,负电荷总和为d+e,由于正负电荷数相等(i×j=d+e),所以电荷总和为0(中性)。例如,(i,j)=(1,2)时,(d,e)的组合为(d,e)=(0,2)、(1,1)、(2,0)。 
另外,本发明的第1聚合物在上述通式(i)中D和E键合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iv)的结构。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131
上述式中,PO、A、B、M、n、d、e、i及j与通式(i)中的情况相同,Q表示氮原子、R3、NR3。需要说明的是,R3与通式(i)中说明的取代基相同。 
另外,通式(i)中,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的范围。作为其值优选为0.85至5.00的范围,更优选为0.90至3.00的范围。 
此处,对上述平均官能团数进行说明,例如,n为1.00时,意味着在所有聚合物中作为平均值键合有1个含有羰基的取代基(极性基团)。需要说明的是,推断实际上是下述六种聚合物的集合体,即i)单末端具有含有羰基的取代基的聚合物,ii)内部具有含有羰基的取代基的聚合物,iii)双末端具有含有羰基的取代基的聚合物,iv)单末端及内部具有含有羰基的取代基的聚合物,v)双末端及内部具有 含有羰基的取代基的聚合物,vi)双末端及内部全部为饱和烃的聚合物。因此,本发明中上述n为小于1是因为该n是作为包含vi)的饱和烃的聚合物(n=0)求得的平均值,所述vi)的饱和烃的聚合物在末端等上没有键合。 
上述平均官能团数根据作为原料的聚合物(A)的双键含有率(X)(利用1H-NMR,由末端甲基和双键的积分比计算)和下述式(3)得到的改性率(U),由下式(1)求出。 
式(1):n=X×U/100 
此处,对双键含有率(X)进行说明,X可以采用1H-NMR计算。即,在测定样品管中使聚合物完全溶解于兼具锁场溶剂(locksolvent)和溶剂作用的氘化-1,1,2,2-四氯乙烷中后,在120℃下测定。化学位移以氘化-1,1,2,2-四氯乙烷的峰为5.91ppm,确定其它峰的化学位移值。 
例如,为仅由乙烯构成的单末端含有双键的聚合物时,在0.80ppm至0.95ppm可以观察到饱和末端的甲基的3个质子的峰(A),对于末端双键的3个质子的峰,在4.88ppm至5.05ppm可以观察到2个质子的峰(B),在5.75ppm至5.90ppm可以观察到1个质子的峰(C)。此时,以峰(A)、峰(B)及峰(C)的峰积分值分别为SA、SB及SC时,双键含有率(X)可以采用下述式(2)算出。 
式(2):X=(SB+SC)/SA
(通式(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2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下有时称为“第2聚合物”),是具有上述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聚烯烃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所述,上述第2聚合物不仅是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而且也可以用作用于得到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 
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在上述第1聚合物中说明的聚合物(A)的双键进行改性而制造。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通式(ii)中,PO、A、B及n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 的情况相同。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R5及R6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此时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没有特殊的限定,与对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进行说明的基团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第2聚合物在上述通式(ii)中G和T键合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vi)的结构。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151
上述式中,PO、A、B及n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情况相同。Z表示R7、硫、NR7中的任意一种,R7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另外,作为此时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没有特殊的限定,与对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进行说明的基团相同。 
(通式(i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3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下,有时称为“第3聚合物”)是具有上述通式(iii)表示的结构的聚烯烃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所述,上述第3聚合物不仅是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而且也可以用作用于得到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 
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在上述第1聚合物中说明的聚合物(A)的双键改性而制造。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通式(iii)中,PO、A、B及n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情况相同。 
表1、表2一并给出了通式(i)至通式(iii)(包括为通式(iv) (vi)的情况)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内容中有时根据表中给出的No.表示表中的各聚合物、例如“示例化合物(1)”(No.1表示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表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Bu”表示丁基,“Ph”表示苯基,“PZN”表示四[三(二甲基氨基)亚正膦基氨基]鏻阳离子([(Me2N)3P=N]4P+)。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171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181
关于以上举出的本发明的第1聚合物、第2聚合物及第3聚合物,从下述的纽虫状胶束(micelle)的形成或其它各种物性呈现的观点考虑,优选各通式(i)至通式(iii)中的括号内表示的极性基团存在于聚烯烃聚合物的单末端或双末端。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通式(ii)及通式(iii)表示的第2聚合物及第3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作为中间体化合物,将其水解而得到。因此,首先对第2聚合物及第3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可以在溶剂体系或无溶剂体系中使(a)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b)聚合抑制剂,和(c)下述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反应,进行制造。 
上述式中,A、B、G及T与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情况相同。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192
上述式中,A、B、G及T与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情况相同。 
此处,所谓(a)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 可以举出上述记载的聚合物(A)及将其热分解得到的聚合物等。上述具有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具有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可以采用溶解聚合、悬浮聚合等液相聚合法或气相聚合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实施。作为液相聚合法中使用的惰性烃介质,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二烷、煤油等脂肪族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等脂环族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氯化乙烯、氯苯、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也可以使用烯烃本身作为溶剂。 
聚合温度通常为-50℃至200℃、优选为0℃至170℃的范围。聚合压力通常为常压至100kg/cm2、优选为常压至50kg/cm2的条件下,聚合反应也可以采用间歇式、半连续式、连续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并且也可以分成反应条件不同的2步以上进行聚合。 
另外,作为公知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如日本特开平4-218507号公报所示的固体状Ti催化剂成分,日本特公平7-374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2-4130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87313号公报等的茂金属催化剂,EP 0874005A号说明书、J.Am.Chem.Soc.,125,4306(2003)中公开的非茂金属催化剂等催化剂,但并不限定于此。 
通过上述合成步骤得到的具有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的优选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与上述对第1聚合物中的聚合物(A)进行说明的优选的重均分子量(Mw)及分子量分布(Mw/Mn)相同(聚烯烃聚合物合成步骤)。 
另外,所谓上述(b)聚合抑制剂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酚类聚合抑制剂、亚硝胺类聚合抑制剂、吩噻嗪等。 
作为酚类聚合抑制剂,例如可以举出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氢醌、4-甲氧基苯酚、2,5-二叔丁基氢醌、甲基氢醌、对苯醌、叔丁基-对苯醌、2,5-二苯基-对 苯醌等。作为上述亚硝基类聚合抑制剂,例如可以举出N-亚硝基苯基羟基胺、三(N-亚硝基-N-苯基羟胺)铝等。 
其中,优选为酚类聚合抑制剂,较优选为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氢醌、4-甲氧基苯酚、2,5-二叔丁基氢醌、甲基氢醌及对苯醌,更优选为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氢醌及4-甲氧基苯酚。 
通过添加上述聚合抑制剂,抑制(c)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均聚物的生成,使树脂精制变得容易,不仅如此,还可以使上述(a)具有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聚合物(A))中的不饱和键的改性率提高。利用本反应得到的改性率为80%以上,较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另外,上述聚合抑制剂的添加量没有特殊的限定,优选为所用聚合物(A)的质量的0.01倍至20倍的范围,较优选为0.05倍至5倍的范围,更优选为0.1倍至1倍的范围。 
进而,(c)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是具有反应性双键的化合物,并且是存在互为顺反式关系的几何异构体。通式(vii)及通式(viii)中的G及T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ix)表示的结构。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211
上述式中,A及B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情况相同。Z表示R3、硫及NR3中的任意一种,R3也与对上述通式(i)说明的取代基相同。 
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二酰亚胺类、羧酸类、酰基卤类、酰胺类、酯类及硫代羟酸酯类等。 
作为上述二酰亚胺类,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酰亚胺。作为上述羧 酸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羧酸类、脂环式羧酸类及芳香族羧酸类等。另外,作为上述脂肪族羧酸类,例如可以举出中康酸、柠康酸及马来酸等,作为上述脂环式羧酸类,例如可以举出1-环戊烯-1,2-二羧酸等,作为上述芳香族羧酸类,例如可以举出苯基马来酸等。 
作为上述酰基卤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酰基卤类、脂环式酰基卤类、芳香族酰基卤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酰基卤类,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酰氯及马来酰溴等,作为上述脂环式酰基卤,例如可以举出环己-1-烯-1,2-二酰氯等,作为上述芳香族酰基卤,例如可以举出2-苯基马来酰氯等。 
作为上述酰胺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酰胺类、脂环式酰胺类、芳香族酰胺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酰胺类,例如可以举出N,N’-甲基马来酰胺等,作为上述脂环式酰胺类,例如可以举出(z)-1,2,3,4-四氢-1,4-二氮芳辛-5,8-二酮等,作为上述芳香族酰胺类,例如可以举出2-苯基马来酰胺等。 
作为上述酯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酯类、脂环式酯类、芳香族酯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酯类,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酸二甲基酯及亚乙基四羧酸四乙酯等,作为上述脂环式酯类,例如可以举出二甲基-1,4-环己二烯-1,2-二羧酸酯及二甲基-7-氧杂双环〔2.2.1〕庚-2,5-二烯-2,3-二羧酸酯等,作为上述芳香族酯类,例如可以举出2-苯基马来酸二甲基酯等。 
作为上述硫代羟酸酯类,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硫代羟酸酯类、脂环式硫代羟酸酯类、芳香族硫代羟酸酯类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硫代羟酸酯类,例如可以举出(z)-S,S-二甲基丁-2-烯双(硫羟酸酯)等,作为上述脂环式硫代羟酸酯类,例如可以举出S,S-二乙基环己-1-烯-1,2-双(硫代羟酸酯)等,作为上述芳香族硫代羟酸酯类,例如可以举出S,S-二甲基-2-苯基二硫代马来酸酯等。 
上述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合使用。上述化合物的使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所用聚合物(A)的质量的0.01倍至50倍的范围,较优选为0.1倍至20倍的范围,更优选为0.5倍至5倍的范围。 
制造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时,反应可以在无溶剂或者使用溶剂的任一条件下进行。作为所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正己烷等脂肪族烃类;环己烷等脂环式烃类;甲苯、二甲苯、1,3,5-三甲基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二乙基酮等酮类;四氢呋喃、1,4-二氧杂环己烷等醚类;氯仿、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全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氯苯、邻二氯苯等芳香族卤化物类;硝基苯等取代芳香族类等。 
其中,优选脂肪族烃类、脂环式烃类、芳香族烃类、卤代烃类、芳香族卤化物类,较优选芳香族烃类、芳香族卤化物类,更优选举出1,3,5-三甲基苯、邻二氯苯。上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溶剂的使用量取决于原料的溶解性,但优选为用作原料的聚合物(A)的质量的0.1倍至100倍的范围,较优选为0.5倍至50倍的范围,更优选为1倍至10倍的范围。 
反应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向反应器中加入(a)聚合物(A)、(b)聚合抑制剂、(c)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至少任一种,升温。原料可以一并加入,或者也可以分批地适当地添加。此时,为了促进反应,可以使用催化剂等添加物。反应温度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制,但优选在室温至300℃的范围,较优选在100℃至250℃的范围,更优选在150℃至230℃的范围内进行。由于有时因所用的化合物、溶剂导致反应温度超过沸点,因此要选择高压釜等适当的反应装置。反应时间根据所用聚合物(A)、溶剂、聚合抑制剂的量或反应性而不同,但通常为20小时至120小时。 
反应的进行可以采用1H-NMR进行确认。即,在测定样品管中使聚合物完全溶解于兼具锁场溶剂和溶剂作用的氘化-1,1,2,2-四氯乙烷中,然后在120℃下进行测定。化学位移以氘化-1,1,2,2-四氯乙烷的峰为5.91ppm,确定其它峰的化学位移值。 
例如,为仅由乙烯构成的单末端含有双键的聚合物时,可以观测到饱和末端的甲基的3个质子的峰在0.80ppm至0.95ppm,对于末端双键的3个质子的峰,在4.88ppm至5.05ppm内观测到2个质子的峰(B)、在5.75ppm至5.90ppm内观测到1个质子的峰。反应进行时,在4.88ppm至5.05ppm内观测到的2个质子的峰(B)、和在5.75ppm至5.90ppm内观测到的1个质子的峰消失,随着反应进行,发生双键的位移,重新在5.20ppm至5.40ppm观测到1个质子的峰(D),在5.50ppm至5.70ppm内观测到1个质子的峰,生成双键被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改性的聚烯烃聚合物。 
此时,以峰(B)及峰(D)的峰积分值分别为SB及SD时,反应的转化率(U%)(相当于本发明的“改性率”)可以采用下述式(3)算出。 
式(3):U(%)=SD×100/[(SB/2)+SD
上述制造方法也可以在工业上使用,并且,原料的聚合物(A)与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几乎定量地反应。本发明中,由上述式(3)求出的上述双键由极性基团(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结构的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另外,该改性率优选为85%以上,较优选为95%以上。 
反应后,通过晶析操作、清洗等简单操作,除去过剩的原料、溶剂、聚合抑制剂等,可以得到作为目标的本发明第2聚合物(用于得到第1聚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另外,上述反应中,也可以从原料的聚合物(A)的制造步骤开始不进行分离就实施上述反应(中间体化合物合成步骤)。 
(第3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可以通过使(a)在聚合物 链的单末端、双末端及内部的至少任一处具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b)聚合抑制剂、和(d)下述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在溶剂体系或无溶剂体系中反应,进行制造。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251
上述式中,A及B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情况相同。 
此处,(a)在聚合物链的单末端、双末端或内部具有至少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b)聚合抑制剂,分别与在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并且,(d)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为具有反应性双键的酸酐。 
上述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脂肪族酸酐、芳香族酸酐等。 
作为上述脂肪族酸酐,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酸酐、柠康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顺式-乌头酸酐、2-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等。作为上述芳香族酸酐,例如可以举出5-乙烯基异苯并呋喃-1,3-二酮、苯基马来酸酐、4-乙烯基-2,3-吡啶二羧酸酐等。 
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的制造在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除使用(d)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代替(c)通式(vii)及通式(viii)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之外,以相同的方法进行。 
另外,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在工业上进行使用,并且,例如原料的聚合物(A)与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几乎定量地反应。本发明中,利用上述式(3)求出的上述双键由极性基团(通式(x)表示的结构的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另外,该改性率优选为85%以上,较优选为95%以上。 
(第1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可以通过将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及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水 解进行制造。即,以经过上述聚烯烃合成步骤及中间体化合物合成步骤得到的第2聚合物及第3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作为中间体化合物,然后,通过水解步骤将其水解,由此可以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2聚合物及第3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水解可以使用水、和碱或酸进行。作为使用的碱,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无机碱、有机碱、离子交换树脂等。 
作为上述无机碱,例如可以举出锂、钠、钾、铯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及碳酸氢盐;镁、钙等碱土类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及上述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铁;氰化钾;等。 
作为上述有机碱,例如可以举出甲基胺、乙基胺、正丁基胺、异丁基胺、二丁基胺、三乙基胺、乙醇胺、二乙醇胺、哌啶、哌嗪、1,4-二氨基环己烷、苄基胺、乙二胺、苯胺、2-氨基吡啶、间苯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等。 
另外,作为上述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可以举出Amberlyst-21(注册商标)、Amberlyst-93(注册商标)等。 
上述碱中,优选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铯、氢氧化镁、碳酸钠、碳酸钙、氨、甲基胺、乙基胺、正丁基胺、三甲基胺、三乙基胺、苯胺、2-氨基吡啶、间苯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Amberlyst-21,较优选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甲基胺、乙基胺、四甲基氢氧化铵。 
另外,作为制造中使用的上述酸,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无机酸、有机酸、离子交换树脂、路易斯酸等。 
作为上述无机酸,可以举出盐酸、硫酸、磷酸等。作为上述有机酸,例如可以举出对甲苯磺酸、乙酸、三氟乙酸、甲酸、苯酚等,作为上述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可以举出Amberlyst-15(注册商标)等,作为上述路易斯酸,例如可以举出三氯化硼、二氯化锌、三氯化铝、三异丙氧基铝等。 
上述酸中,优选举出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乙酸、三氟乙酸、三氯化铝、三异丙氧基铝,较优选举出盐酸、硫酸、三氟乙酸、三氯化铝、三异丙氧基铝。 
制造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时,水解反应可以仅使用水、或者将水和其它溶剂混合使用。作为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在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各种溶剂等、及、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2-环己二醇等醇类。溶剂量的使用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优选为在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溶剂量。 
反应例如可以如下所示地进行。向反应器中加入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及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溶剂、及碱或酸,升温。原料可以一并加入,或也可以分批适当地添加。反应温度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在室温至200℃的范围、较优选在40℃至150℃的范围、更优选在50℃至120℃的范围下进行。由于有时因使用的化合物、溶剂导致反应温度超过沸点,因此要选择高压釜等适当的反应装置。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溶剂、添加物的量或反应性而不同,但通常为数小时至50小时。 
反应后,可以通过晶析操作、清洗等简单操作除去碱或酸、溶剂等,得到为目标的本发明的第1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应中,也可以从原料的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或通式(iii)表示的第3聚合物的制造步骤开始不进行分离、连续地进行上述反应。 
并且,本发明中,可以将如上所述地得到的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进行盐交换,制造下述通式(ib)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通过如上所述利用盐交换反应,能够得到具有不同的多种物性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281
上述式中,PO、A、B、D、E、d、e及n与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情况相同。另外,L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l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数量,为0至4的整数,优选为0至2的整数。k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优选为0至2的整数。其中,与通式(i)比较时,L≠M。 
此处,例如,l=0时,d=0、e=(k×1-d)=0,通式(ib)的聚合物含有中性的取代基。另外,正电荷的总和为l×k,负电荷的总和为d+e,正负电荷数相等(l×k=d+e),因此电荷总和为0(中性)。例如,(k,1)=(1,2)时,(d,e)的组合为(d,e)=(0,2)、(1,1)、(2,0)。 
另外,通式(ib)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中,D和E键合形成环结构时,为下述通式(v)表示的结构。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282
上述式中,PO、A、B、L、n、d、e、k及1与通式(ib)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情况相同,Q与上述通式(iv)表示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情况相同。 
原料的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盐交换可以使用水溶性的无机盐或鎓盐进行。作为使用的水溶性的无机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金属的卤化物等。作为该金属的卤化物,例如可以举出元素周期表IIA族、过渡金属、及IIIA族等的卤化物等。作为元素周期表IIA族的卤化物,例如可以举出铍、钙、镁、钡等的卤化物,作为过渡金属的卤化物,例如可以 举出铬、铁、铜、银、锌、镉等的卤化物,作为IIIA族的卤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硼、铝、镓等的卤化物。上述金属的卤化物中,优选举出金属的氯化物,较优选举出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锌。 
另外,作为使用的水溶性的鎓盐,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对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进行说明的鎓阳离子的盐等。 
制造本发明的通式(ib)的聚合物时,盐交换反应可以仅使用水,或者也可以将水和其它溶剂混合使用。作为使用的溶剂,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在上述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的水解反应中说明的溶剂等。使用的溶剂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优选在上述通式(ii)表示的第2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溶剂量。 
盐交换反应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向反应器中加入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溶剂、无机盐或鎓盐,升温。原料可以一并加入,或也可以分批适当地添加。反应温度只要不阻碍本发明即可,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在室温至200℃的范围、较优选在40℃至150℃的范围、更优选在50℃至120℃的范围下进行。由于有时因使用的化合物、溶剂导致反应温度超过沸点,因此选择高压釜等适当的反应装置。反应时间根据使用的溶剂、添加物的量或反应性而不同,通常为数小时至50小时。 
反应后,通过晶析操作、清洗等简单的操作,除去无机盐或鎓盐、溶剂等,可以得到为目的的本发明涉及的聚合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应中,也可以从原料的通式(i)表示的第1聚合物的制造步骤开始不进行分离、连续地进行上述反应。 
<水分散体> 
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由上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分散在水性介质中而构成。上述水性介质为含有水的溶液。此处,所谓“水”是指蒸馏水、离子交换水、超纯水等精制的水。 
上述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例如添加到油墨或涂布剂中时,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性优良,能够使耐摩擦性或润滑性 提高。 
含有本发明的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具体而言分别将下述A~D作为构成成分包含在水性介质中。并且,也可以含有除此之外的成分。 
A.单独的(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B.(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f)聚乙二醇烷基醚; 
C.(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f)聚乙二醇烷基醚及(g)聚烯烃寡聚物; 
D.(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g)聚烯烃寡聚物。 
本发明中的(f)聚乙二醇烷基醚是指具有碳原子数12至22的烷基、氧乙烯基的重复单元数为4至50,000的化合物,也包括与氧丙烯基等氧化烯基的共聚物。 
作为上述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辛基醚、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醚、聚氧乙烯油基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八乙二醇单正十二烷基醚(octaethylene glycol mono-n-dodecyl ether)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Emulgen 120P、Emulgen 320P、Emulgen 420、Emulgen 1108、Emulgen2020G-HA、Emulgen LS110(以上为花王公司制)、Noigen XL-8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等。 
另外,所谓(g)聚烯烃寡聚物,为乙烯、丙烯、1-丁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等α-烯烃的均聚或它们共聚的寡聚物;丁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1,5-己二烯等共轭二烯及非共轭二烯的均聚或它们共聚的寡聚物,进而,为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乙烯基醇等的均聚物或上述烯烃类单体和这些单体的共聚物等。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基酯共聚物、 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等寡聚物等。并且,还包括通过使乙烯性不饱和单体接枝在上述聚合物中、使用氧或含氧的气体在熔融状态下氧化、或用卤化碱金属卤化而得到的改性体。 
作为本发明中的(g)聚烯烃寡聚物,除上述聚烯烃的寡聚物之外,还包含植物蜡、动物蜡、矿物蜡及石油化学蜡。作为优选的蜡的例子,可以举出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木蜡、西班牙草蜡(Espartograss wax)、软木蜡(cork wax)、Guaruma蜡(Guaruma wax)、米糠油蜡、甘庶蜡、浆果蜡(berry wax)、小冠巴西棕蜡(ouricurywax)、褐煤蜡、霍霍巴木蜡(Jojoba Wax)、桦树脂、蜂蜡、虫胶蜡、鲸蜡、羊毛脂、纯地蜡、石蜡、合成聚乙烯蜡合成聚丙烯蜡、合成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蜡等,上述蜡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多种组合进行使用。 
上述聚烯烃寡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500至100,000的范围,较优选为600至5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700至20,000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数均分子量(Mn)可以通过采用上述GPC进行测定求得。 
本发明的水分散体中,上述B.的情况的(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和(f)聚乙二醇烷基醚的质量比((e)/(f))、或上述C.的情况的(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f)聚乙二醇烷基醚和(g)聚烯烃寡聚物的质量比((e)+(f)/(g))、或上述D.的情况的(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g)聚烯烃寡聚物的质量比((e)/(g))优选为100/2至100/30的范围,较优选为100/5至100/20的范围。 
本发明中,为了控制蒸发性或表面特性,可以在上述水性介质中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是在添加到水中时不分离成2相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一元或者多元醇类、含氮溶剂、含硫溶剂、以及其衍生物等。 
具体而言,作为多元醇类,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1,5-戊二醇、1,2,6-己三醇、丙三醇等,作 为多元醇衍生物,可以举出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一缩二丙二醇单丁基醚、双甘油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作为一元醇类,可以举出乙醇、异丙基醇、丁基醇、苄基醇等,作为含氮溶剂,可以举出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环己基吡咯烷酮、三乙醇胺等,作为硫溶剂,可以举出硫代双乙醇、硫代双甘油(thiodiglycerol)、环丁砜、二甲基亚砜等,此外还可以举出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等。 
本发明中的水分散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优选具有例如以下步骤,即, 
混合步骤:将(e)单独的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或(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f)聚乙二醇烷基醚、或(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f)聚乙二醇烷基醚及(g)聚烯烃寡聚物、或(e)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g)聚烯烃寡聚物分别熔融混合等;以及 
乳化步骤:使其乳化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制造水分散粒子。 
上述混合步骤是将上述4种情况的各组合物(单独的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比该组合物的熔点高的温度下熔融、均匀地混合的步骤,更具体而言优选在80℃至200℃下搅拌10分钟以上。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组合物的熔点以下混合,此时,也可以使用有机溶剂。 
作为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甲苯、甲苯、乙基苯等芳香族烃;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等脂肪族烃;环己烷、环己烯、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烃;乙酸乙酯、乙酸正丁基酯、乙酸溶纤剂(cellosolve acetate)、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等酯类;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溶剂等。另外,也可以为由2种以上上述有机溶剂形成的混合物。 
另外,上述乳化步骤是利用机械剪切力物理地乳化分散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举出: 
(1)将上述A.至D.的情况的各混合物溶解于溶剂后,利用高压 均化器、高压均相混合机等乳化后除去溶剂的方法, 
(2)使上述A.至D.的情况的各混合物为熔融状态,利用高压均化器、高压均相混合机、押出混炼机乳化的方法, 
(3)将上述A.至D.的情况的各混合物、及钾、钠、铵等碱物质在高压釜中乳化的方法, 
此外,机械地粉碎的方法,在高压下喷射粉碎的方法,使其从细孔喷雾的方法等。另外,作为通过高剪切使其乳化分散的机械,除上述之外,还可以举出T.K.FILMIX、T.K.均相混合机MARKII(PRIMIX公司制)、高压釜等。 
如上所述地配制的水分散体中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浓度优选为0.1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较优选为0.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水分散体优选具有所谓的触变性。此处,所谓该触变性,是指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粘度降低的性质。作为表示此时的触变性的指标,有触变指数(以下,有时称为TI值)。例如,在具有触变性的分散体系中随着旋转,粘度降低(在水之类牛顿流体中固定。)时,如果以旋转数a时的粘度作为ηa、旋转数b时的粘度作为ηb(a>b),则TI值用下式(4)表示。 
式(4):TI=ηba
另外,作为其它的触变性的确认法,例如有测定恢复速度的方法。该测定法是对分散体施加剪切时测定用多长时间恢复的方法。具体而言,对分散体施加剪切时,从低剪切速度(Sa)开始,粘度达到一定时,改为高剪切速度(Sb)。并且,Sb的粘度刚刚达到一定,立即再次恢复为Sa。如果将此时的粘度-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则从Sb恢复至Sa时的粘度的恢复绘制为曲线,缓缓地恢复。绘制成平缓的曲线的分散体可以评价为粘度降低保持一定时间的状态。另外,将瞬间恢复、绘制成陡峭曲线的分散体评价为“流挂”少的分散体。 
通过使水分散体具有触变性,例如将水分散体作为涂布液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涂布性。 
在用于确认上述触变性的测定中可以使用任意装置,但优选使用REOLOGICA Instruments公司制的VAR-50或Haake公司制的RS150。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水分散体在使用Haake公司制的RS150于20℃下的测定中,剪切速度0.1s-1(sec-1)时的粘度优选为1mPa·s至10,000mPa·s的范围,更优选为10mPa·s至1,000mPa·s的范围。另外,剪切速度1000s-1时,优选为0.01mPa·s至100mPa·s的范围,更优选为0.05mPa·s至50mPa·s的范围。 
另外,在相同地使用Haake公司制的RS 150于20℃下的测定中,由剪切速度5s-1时及剪切速度50s-1时的粘度η求出的上述TI值(η550)优选为1.20以上,较优选为1.30以上。 
另外,分散于水分散体中的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优选在水分散体中以如图1所示的纽虫状胶束形状分散。图1是表示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在水分散体中的状态的放大模式图,图中所示的纽虫状胶束,一般认为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聚烯烃(PO)部分向胶束的内部侧(图中2表示的部分)凝集、极性基团部分向胶束的外侧(图中1表示的部分)凝集。 
纽虫状胶束形成,由于它们的互相缠绕显示出显著的粘度升高,而且含有此纽虫状胶束的水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极高,另外,由于为低浓度,故呈现高粘弹性。 
纽虫状胶束为分子集合体,仅由分子间力键合,因此长度不定。另外,即使互相缠绕,也可能通过交换分子而键合、融合及脱离,此时,可能发生胶束的切断及再键合。 
作为本发明中的纽虫状胶束的形状,没有特殊的限定,直径为数nm至1μm的范围、优选为10nm至0.6μm的范围、较优选为20nm至0.2μm的范围。长度不定,有时数十nm至数μm的范围、进而数百μm以上的长度的胶束也混合存在。 
从本发明的分散体系中也可以取出分散体系内的粒子。粒子的取出可以通过干燥等进行。干燥优选使用冷冻干燥机,也可以举出 使用喷雾干燥机、旋转干燥机、气流干燥机、搅拌干燥机等的方法。例如,进行冷冻干燥时,将本发明的水分散体预先用液氮等制冷剂充分地冻结后,使用市售的冷冻干燥机,在减压下进行干燥。取出的粒子可以在添加水及与水具有亲和性的有机溶剂的至少任一者后,使用电磁式搅拌器、Three-One Motor、高压釜、均化器、均相混合机、T.K.FILMIX等机械剪切,通过搅拌、或者超声波照射,再形成分散体系。 
作为上述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的应用,可以举出含有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油墨组合物。所谓该油墨组合物,是水性印刷油墨组合物,除载色剂成分、脂肪酸或脂肪酸盐之外,还加入颜料等着色剂、根据需要的充填材料等添加剂,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 
另外,采用凹版印刷、柔版印刷方法将上述水性印刷油墨组合物印刷在塑料或纸等公知的被印刷体上,由此可以得到印刷物。 
作为被用作油墨组合物的载色剂树脂的水性树脂,可以举出在一般的油墨、涂料、及记录剂等中使用的水溶性、或乳状、分散性等水分散性的树脂。可以使用它们的1种、或上述树脂的混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氨酯树脂、聚氨酯脲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改性聚氨酯脲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苯乙烯-马来酸共聚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聚酯树脂、紫胶、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树脂、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羟基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上述树脂可以使用1种、或者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上述油墨组合物也可以用作喷墨用油墨组合物。 
<脱模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也适合用作工程塑料用等的脱模剂组合物。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对热稳定,特别是与上述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混合时也不引起反应等,不发生树脂等的分解,能够赋予脱模性。另外,此时上述脱模剂作为润滑剂 也有效。 
作为成为对象的工程塑料,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聚缩醛树脂、ABS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醚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化树脂;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缩醛树脂[Polyplastics公司制、商品名:DURACON-M90]、ABS树脂[宇部CYCON公司制、商品名:HM-11001]、[东丽公司制、商品名:Toyolac 500]、聚酰胺树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Allen]、聚酰亚胺树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Aurum]、聚醚砜树脂[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PES]等。 
作为本发明的脱模剂组合物(或润滑剂)的添加量,虽然也取决于使用的树脂的种类,但相对于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5质量份至20质量份的范围,较优选为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0.2质量份至5质量份的范围。 
作为成型方法,根据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的不同,可以采用挤压成型方法、注射模塑成型方法、真空成型方法、吹塑成型方法、压缩形成方法、传递成型方法、RIM成型方法、浇铸成型方法等、通常广泛用于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的成型方法。 
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成型树脂时,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以配合耐热稳定剂、耐气候稳定剂、阻燃剂、静电防止剂、成核剂、着色剂、发泡剂、充填剂、增强剂等添加物。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等。 
<分析装置> 
首先,对在本实施例的化合物的分析中使用的分析装置及测定条件等进行说明。 
(1)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在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时,使用本文中所述的GPC装置及条件进行测定。 
(2)1H-NMR光谱 
使用日本电子公司制JNM-GSX270型或日本电子公司制EX400型,采用本文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3)红外线吸收光谱 
使用日本分光公司制FT/IR-6100测定。 
(4)FD-质谱分析 
使用日本电子公司制JMS-SX102A进行分析。 
(5)熔点(Tm) 
使用岛津制作所制DSC-60A,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测定,使用得到的峰顶温度。 
·槽:铝 
·载气:氮(50ml/分钟) 
·温度程序:30℃(10℃/分钟)→100℃(固定5分钟)→350℃(固定5分钟) 
(6)5%减量温度(热重分析(TGA)) 
根据使用岛津制作所制DTG-60在以下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减量曲线,通过解析求出。 
·槽:铝 
·载气:空气(100ml/分钟) 
·温度程序:30℃(10℃/分钟)→100℃(固定10分钟)→400℃(固定5分钟) 
(7)乳胶颗粒(emulsion particle)的粒径 
使用HONEYWELL公司制、Micro Track UPA或Micro TrackHRA,测定体积50%平均粒径。 
(8)水分散体中的分散物观察(显微镜照片) 
·观察试样:用纯水稀释,使其分散,同时用磷钨酸染色。 
·装置: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H-7650(日立制作所制) 
·加速电压:100kV 
·观察倍率:×200,000 
(9)水分散体的粘弹性特性 
-触变性评价- 
·装置:VAR-50(REOLOGICA Instruments公司制) 
·板:平行板(直径40mm) 
·间隔:1mm 
-触变指数(TI)值测定- 
·装置:RS150(Haake公司制) 
·槽:使用同心轴双层圆筒(Couette、外侧圆筒内径:43.4mm、内侧圆筒外径:42.8mm、内侧圆筒内径:36mm、中心轴径:35.5mm)<聚烯烃聚合物、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例1) 
〔聚合物(A1)的合成: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 
用作催化剂的下述化合物(xi)按照日本特开2003-73412号公报的合成例6合成,单末端含有双键的聚乙烯按照该公报实施例8合成。 
在室温下,向经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0ml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装入1000ml庚烷,升温至150℃。接着,用乙烯将高压釜内加压至30kg/cm2G,维持温度。压入MMAO(Tosoh Finechem公司制)的己烷溶液(铝原子换算1.00mmol/ml)0.5ml(0.5mmol),然后,压入下述化合物(xi)的甲苯溶液(0.0002mmol/ml)0.5ml(0.0001mmol),开始聚合。在乙烯气体氛围下,于150℃下聚合30分钟后,压入少量的甲醇,由此停止聚合。将所得聚合物溶液加到含有少量盐酸的3升甲醇中,使聚合物析出。用甲醇清洗后,在80℃下减压干燥10小时。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391
所得聚合物(A1)为均聚乙烯,在单末端及部分双末端具有双键的物质混合存在。1H-NMR的测定结果及物性如下所示。 
·1H-NMR:δ(C2D2Cl4)0.81(t,3H,J=6.9Hz),1.10-1.45(m),1.93(m、2H),4.80(dd,1H,J=9.2,1.6Hz),4.86(dd,1H,J=17.2,1.6Hz),5.60-5.72(m,1H) 
·双键含有率(X):1.16 
·熔点(Tm):123℃ 
·Mw:1,900、Mw/Mn:2.24 
(合成例2) 
〔聚合物(A2)的合成: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 
向充分进行了干燥、氮置换的100ml反应器中加入5-氯-3-枯基水杨醛15.4g(56.1mmol)、甲苯60ml、及甲基胺4.42g(40%甲醇溶液、56.9mmol),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通过将此反应溶液减压浓缩,得到下述式(xii)表示的红褐色油16.0g(收率99%)。 
·1H-NMR:δ(CDCl3)1.71(s,6H),3.33(s,3H),7.10-7.44(m,7H),8.16(s,1H),13.8(s,1H) 
在充分进行了干燥、氩取代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上述化合物(xii)12.1g(42.0mmol)和乙醚150ml,冷却至-78℃,搅拌。经30分钟向其中滴入正丁基锂27.8ml(正己烷溶液、1.57M、43.7mmol),在该状态的温度下搅拌2小时后,缓缓地升至室温,在室温下进一步 搅拌3小时,配制锂盐。将此溶液滴入冷却至-78℃的含有ZrCl4(THF)2络合物4.84g(20.8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50ml中。滴入结束后,-边缓缓地升至室温一边继续搅拌。进而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后,将反应液蒸馏除去溶剂。 
将所得的固体溶解于200ml二氯甲烷中,用玻璃过滤器除去不溶物。减压浓缩滤液,将析出的固体用乙醚80ml、正己烷150ml再沉淀,减压干燥,由此得到下述式(xiii)表示的为黄色粉末的化合物11.4g(收率75%)。 
·1H-NMR:δ(CDCl3)1.67(s,6H),1.92(s、6H),2.30(s,6H),7.00-7.60(m,12H),7.70(s,2H),7.79(s,2H) 
·FD-质谱分析:734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401
向经氮气充分置换的内容积2000ml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装入1000ml庚烷,维持在150℃。用乙烯升压至34kg/cm2G,压入MMAO(Tosoh Finechem公司制)的己烷溶液(铝原子换算1.00mmol/ml)1ml(1mmol),然后压入化合物(xiii)的甲苯溶液(0.0001mmol/ml)3ml(0.0003mmol),开始聚合。在乙烯气体氛围下,于150℃下聚合30分钟后,通过压入少量的甲醇,停止聚合。 
从所得的聚合物溶液中蒸馏除去溶剂,使聚合物析出。然后,在80℃下减压干燥10小时。所得乙烯聚合物(聚合物(A2))为30.45g,聚合活性为203kg/mmol-Zr·hr,1H-NMR的测定结果及物性如下所示。 
·双键含有率(X):0.990 
·熔点(Tm):116℃ 
·1H-NMR:δ(C6D6)0.81(t,3H,J=6.9Hz),1.10-1.45(m),1.95(m,2H ),4.84(dd,1H,J=9.2,1.6Hz),4.91(dd,1H,J=17.2,1.6Hz),5.67-5.78(m、1H) 
·Mw:1380,Mw/Mn:2.20 
(合成例3) 
〔聚合物(A3)的合成: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丙烯共聚物〕 
-固体成分(1)的配制- 
在氮流通下,将于150℃下干燥5小时的二氧化硅(SiO2)30g悬浮于466mL甲苯后,在25℃下经30分钟滴入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以Al原子换算为3.08mmol/mL)134.3mL。滴入结束后,经30分钟升温至114℃,在此温度下使其反应4小时。然后降温至60℃,通过倾析除去上清液。将如上所述得到的固体成分用甲苯清洗3次后,加入甲苯,配制固体成分(1)的甲苯浆料。取一部分所得固体成分(1),测定浓度,结果为浆料浓度:0.150g/mL、Al浓度:1.179mmol/mL。 
-固体催化剂成分(2)的配制- 
向氮置换的300mL玻璃制烧瓶中加入150mL甲苯,在搅拌下,装入上述配制的固体成分(1)的甲苯浆料(以固体份换算为1.91g)。然后,经15分钟滴入上述化合物(xi)的甲苯溶液(以Zr原子换算为0.0012mmol/mL)50.0mL,在室温下使其反应1小时。然后,通过倾析除去上清液,用庚烷清洗3次,加入100mL庚烷,配制固体催化剂成分(2)的庚烷浆料。取所得固体催化剂成分(2)的庚烷浆料的一部分,测定浓度,结果为Zr浓度0.058mmol/mL、Al浓度14.8mmol/mL。 
向氮气充分地置换的内容积1000ml的不锈钢制高压釜中装入450ml庚烷,在室温下以100升/hr流通乙烯15分钟,使液相及气相饱和。接着,导入28NL丙烯,升温至80℃后,用乙烯升压至8kg/cm2G,维持温度。压入三异丁基铝的癸烷溶液(铝原子换算1.00mmol/ml)0.5ml(0.5mmol),然后压入上述固体催化剂成分(2),换算为Zr原子为0.0001mmol,开始聚合。一边连续地供给乙烯气体一 边保持压力,在80℃下聚合60分钟后,压入5ml甲醇,停止聚合,降温后将单体脱压。 
将所得聚合物浆料与2L甲醇混合,搅拌后过滤。将所得的生成物在80℃下减压干燥10小时,由此得到为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合物(A3))的末端含有双键的聚合物41.4g。物性如下所示。 
·1H-NMR:δ(C2D2Cl4)0.70-0.99(m),1.00-1.75(m),1.95-2.15(m),4.62-4.72(m,0.15H),4.88-5.04(m,2H),5.38-5.50(m,0.54H),5.72-5.90(m,1H) 
·双键含有率(X):0.999 
·熔点(Tm):97.5℃ 
·Mw:1310、Mw/Mn:1.66 
(合成例4) 
〔聚合物(A4)的合成:热分解丙烯-丁烯共聚物〕 
将原料丙烯-丁烯共聚物(PBR、三井化学公司制)200g加入反应容器中,氮置换后,在氮氛围气下于360℃下搅拌120分钟。搅拌后,从反应容器中取出内容物,用水冷却后,在110℃、30kPa下使其干燥10小时,得到190g热分解PBR(聚合物(A4))。物性如下所示。 
·双键含有率(X):1.16 
·1H-NMR:δ(CDCl3-d)0.50-2.10(m),4.60-4.80(m,2H) 
·Mw:43,900、Mw/Mn:1.85 
<实施例1> 
(示例化合物(1):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2000ml反应器中,加入合成例1中制造的聚合物A1(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145g)、马来酸酐(168g,1.71mol)、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26g,1.03mol),在205℃下加热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加入丙酮中,使聚合物析出。用丙酮清洗数次,用减压干燥机在70℃下使其干燥24小时,得到145g示例化合物(1)(通式(iii)中、PO=聚乙烯、A =B=氢、n=1.16)。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下述1H-NMR结果进行计算,为99.8%。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81-0.99(m),1.00-1.60(m),1.92-2.20(m),2.30-2.80(m),2.85-3.30(m),4.90-5.42(m),5.48-5.88(m) 
·IR(cm-1):2900,1864,1784,1715,1470,1230,1068,970,920,732,720 
<实施例2> 
(示例化合物(2):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合成例2中制造的聚合物A2(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150g)代替合成例1中制造的聚合物A1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149g示例化合物(2)(通式(iii)式中、PO=聚乙烯、A=B=氢、n=0.99)。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1H-NMR计算,为99.9%。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80-0.95(m),1.00-1.60(m),1.92-2.12(m),2.20-3.20(m),5.10-5.42(m),5.47-5.72(m) 
·IR(cm-1):2958,1863、1813,1716,1471,1227,1119、1067、970,920,870,720 
<实施例3> 
(示例化合物(3):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合成例3中制造的聚合物A3(含有双键的乙烯-丙烯共聚物、146g)代替合成例1中制造的聚合物A1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145g示例化合物(3)(通式(iii)中、PO=聚(乙烯-丙烯)、A=B=氢、n=1)。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1H-NMR计算,为99.9%。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72-0.98(m),1.00-1.65(m),1.89-2.19(m),2.20-3.30(m),4.98-5.42(m),5.46-5.80(m) 
·IR(cm-1):2900,1864,1784,1716,1474,1232,1068,968,920,730,720 
<实施例4> 
(示例化合物(4):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300ml反应器中加入合成例4中合成的聚合物A4(丙烯-丁烯共聚物、20g)、马来酸酐(10g,102mmol)、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4g,1.82mmol)、及作为溶剂的1,3,5-三甲基苯(48ml),在加热回流下加热搅拌56小时。反应结束后,向冷却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60ml氯仿,稀释,滴入大量的丙酮中,使聚合物再沉淀。将同样的再沉淀操作重复3次后,用丙酮清洗数次,用减压干燥机在60℃下使其干燥6小时,得到18.4g示例化合物(4)(通式(iii)中、PO=聚(丙烯-丁烯)、A=B=氢、n=1.26)。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1H-NMR计算,为99.9%。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03-1.74(m),1.86-2.10(m),2.11-2.31(m),2.35-2.54(m),2.55-2.80(m),2.85-3.14(m),3.15-3.36、4.78-4.83(m),4.88-5.00(m),5.04-5.21(m) 
·IR(cm-1):2723,1868,1793,1458,1376,1239,1165,971,826,767 
<实施例5> 
(示例化合物(5):通式(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300ml反应器中加入合成例3中合成的聚合物A3(乙烯-丙烯共聚物、10g)、马来酸二甲基酯(13g,90.2mmol)、及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5g,11.3mmol),升温至220℃,加热搅拌110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冷却的反应聚合物粉碎,加入甲醇(300ml)中,清洗。然后,进行甲醇清洗(300ml×1次)、丙酮清洗(300ml×1次),用减压干燥机在60℃下使其干燥2小时,得到 9.78g示例化合物(5)(通式(ii)中、PO=聚(乙烯-丙烯)、A=B=氢、G=T=OCH3、n=0.97)。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1H-NMR计算,为97.5%。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80-0.95(m),0.97-1.56(m)、1.90-2.10(m)、2.12-2.49(m)、2.51-2.72(m)、2.74-2.95(m)3.60(s,6H),5.19-5.60(m) 
·IR(cm-1):2918,2849,1741,1642,1472,1463,1437,1377,1261,1197,1165,1008,969,909,844,730,720 
<实施例6> 
(示例化合物(6):通式(i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合成例2中合成的聚合物A2(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10g)代替聚合物A3之外,利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操作,得到8.80g示例化合物(6)(通式(ii)中、PO=聚乙烯、A=B=氢、G=T=OCH3、n=0.95)。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1H-NMR计算,为96.0%。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71-0.93(br s),0.94-1.58(br m),1.90-2.10(m)、2.12-2.48(m)、2.49-3.00(m)、3.60(s,6H),5.19-5.36(m)、5.37-5.55(m) 
·IR(cm-1):2917,2849,1740,1641,1473,1463,1437,1364,1261,1198,1164,1007,969,909,847,730,720 
<实施例7> 
(示例化合物(7):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实施例2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2)(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20g)、氢氧化钙(1.79g、24.1mmol)、作为溶剂的甲苯(100ml)及蒸馏水(100ml),在110℃下使其反应3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倾析除去水层。将得到的聚合物进行甲醇清洗(300ml×2次)、水清洗(300ml×1次)、甲醇清洗(300ml×2次),采用减压干燥在60℃下使其干燥7.5小时,得到 20.1g示例化合物(7)(通式(i)式中、PO=聚乙烯、A=B=氢、D=E=O、M=Ca、d=e=j=1、i=2、n=0.99)。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100℃、108℃ 
·5%减量温度(TGA):288℃ 
·IR(cm-1):3393,2914,2849,1599,1565,1540,1472,1423,1472,968,874,719 
<实施例8> 
(示例化合物(8):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50ml反应器中加入实施例1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1)(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2.0g)、氢氧化钠(2.0g、12.5mmol)、作为溶剂的甲苯(7ml)及蒸馏水(2ml),在100℃下使其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倾析除去水层。将所得的聚合物进行甲醇清洗(100ml×2次)、水清洗(100ml×1次)、甲醇清洗(100ml×2次),采用减压干燥在60℃下使其干燥12小时,得到1.89g示例化合物(8)(通式(i)中、PO=聚乙烯、A=B=氢、D=E=O、M=Na、d=e=i=1、j=2、n=1.16)。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100℃、119℃ 
·5%减量温度(TGA):260℃ 
·IR(cm-1):3418,2918,2849,1694,1569,1473,1463,1200,969,730,719 
<实施例9> 
(示例化合物(9):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3)(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2.0g)代替示例化合物(1)之外,利用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得到1.89g示例化合物(9)(通式(i)中、PO=聚(乙烯-丙烯)、A=B=氢、D=E=O、M=Na、d=e=i=1、j=2、n=1)。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100℃、108℃ 
·5%减量温度(TGA):262℃ 
·IR(cm-1):3437,2918,849,1569,1411,1378,1311,970,729,720 
<实施例10> 
(示例化合物(10):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实施例6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6)(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2.0g)代替示例化合物(1)之外,利用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得到1.89g示例化合物(10)(通式(i)中、PO=聚乙烯、A=B=氢、D=E=O、M=Na、d=e=i=1、j=2、n=0.95)。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100℃、114℃ 
·5%减量温度(TGA):288℃ 
·IR(cm-1):3404,2918,2849,1570,1473,1463,1412,967,730,719 
<实施例11> 
(示例化合物(11):通式(ib)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向带有回流管的500ml反应器中加入实施例2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2)(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20g)、氢氧化钠(4.82g、120.5mmol)、作为溶剂的甲苯(100ml)及蒸馏水(20ml),在100℃下使其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经过滤除去水。将得到的聚合物水洗(300ml),得到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式中,PO=聚乙烯、A=B=氢、D=E=O、M=Na、d=e=i=1、j=2)的粗产物1。 
接着,将此粗产物1和5质量%氯化钙水溶液(300ml)加入带有回流管的500ml反应器中,在100℃下进行1小时盐交换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倾析除去水层。进而,采用3次相同的操作,进行盐交换反应,得到粗产物2。将此粗成物2进行水清洗(300ml×1次)、甲醇清洗(300ml×1次)、水清洗(300ml×1次)、甲醇清洗(300ml×1次),经减压干燥在60℃下使其干燥10小时,得到20.1g示例化合物(11)(通式(ib)中、PO=聚乙烯、A=B=氢、D=E=O、L= Ca、d=e=1=1、k=2、n=0.99)。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90℃、120℃ 
·5%减量温度(TGA):284℃ 
·IR(cm-1):3413,2918,2850,1559,1472,1463,1313,972,719 
<实施例12> 
(示例化合物(12):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的制造) 
除使用实施例4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4)(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32g)代替示例化合物(1)之外,利用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得到30g示例化合物(12)(通式(i)中、PO=聚(丙烯-丁烯)、A=B=氢、D=E=O、M=Na、d=e=i=1、j=2、n=1.26)。物性如下所述。 
·熔点(Tm):78℃ 
·5%减量温度(TGA):284℃ 
·IR(cm-1):2853,2724,1580,1440,1375,1302,1256,1238,1163,1001,972,917,898,824,808,766 
<实施例13> 
(水分散体(1)的制造) 
将实施例10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10)(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18g)和72g蒸馏水加入高速混合机(机器名:T.K.FILMIX 56-50型、PRIMIX公司制)中,在120℃下以圆周速度50m/秒的速度加热搅拌60秒。测定得到的水分散乳液的粒度分布,结果得到分散物的体积50%平均粒径为69nm的水分散体(1)。 
对于水分散体(1),将此水分散体静置1周后,利用蒸馏水稀释20倍,用TEM(倍率:200,000倍)观察,结果可以确认分散物如图2所示为组虫状胶束形状。 
<实施例14> 
(水分散体(2)的制造) 
除使用实施例8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8)(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10)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3相同的操作,得到分散物的体积50%平均粒径为73nm的水分散体(2)。 
<实施例15> 
(水分散体(3)的制造) 
除了使用实施例9得到的示例化合物(9)(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10)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3相同的操作,得到分散物的体积50%平均粒径为15nm的水分散体(3)。 
将水分散体(3)静置一周后,与实施例13相同地进行TEM观察,结果可以确认分散物如图3所示为纽虫状胶束形状。 
<比较例1> 
除使用三井Hi-wax(HW1105A:酸改性型、酸值60mg/g、三井化学公司制)代替示例化合物(1)之外,进行与实施例8相同的操作,得到三井Hi-wax的钠盐。物性如下所示。 
·熔点(Tm):94℃、106℃、127℃、128℃ 
·5%减量温度(TGA):246℃ 
·IR(cm-1):3414,2915,2849,1568,1472,1464,1412,1377,1301,1187,729,720 
除使用上述合成的三井Hi-wax的钠盐代替示例化合物(10)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3相同的操作,得到分散物的体积50%平均粒径为1750nm的水分散体(A)。形成粒径与实施例13等的情况相比为大粒径的物质,不能得到微分散乳液。 
<比较例2> 
向300ml玻璃制烧瓶中加入合成例1中制造的聚合物A1(单末端含有双键的乙烯聚合物、15g)和2.7g马来酸酐,在氮气氛围下于200℃下反应6小时。在减压(10mmHg)下经1小时除去过剩的未反应马来酸酐,得到末端马来酸酐化聚乙烯。 
此末端马来酸酐化聚乙烯中的双键的转化率(改性率)由以下1H-NMR结果计算,为32%。物性如下所述。 
·1H-NMR:δ(C2D2Cl4)0.81-0.95(br t),0.96-1.11(br m)、1.12-1.58(m)、1.96-2.11(m)、2.32-2.73(m)、2.87-3.03(m)、3.04-3.20(m)、4、85-5.05(m),5.19-5.40(m)、5.50-5.67(m),5.71-5.89(m) 
除使用上述合成的聚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1)之外,进行与实施例8相同的操作,得到低改性率聚合物的钠盐。物性如以下所示。 
·熔点(Tm):99℃、120℃ 
·5%减量温度(TGA):287℃ 
·IR(cm-1):2917,2849,1574,1473,1463,1415,991,909,730,719 
除使用上述合成的低改性率聚合物的钠盐代替示例化合物(10)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3相同的操作。不能得到水分散体,聚合物凝集,与蒸馏水分离。 
<实施例16> 
(触变性评价) 
对于实施例13的水分散体(1),使用VAR-50(REOLOGICAInstruments公司制)进行触变性的评价。使剪切条件按照剪切速度1s -1进行60秒、30s-1进行60秒、1s-1进行60秒的顺序变化,在温度20℃下测定。通过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时间(秒)的关系的图如图4所示。图中从高剪切速度(30s-1)恢复至低剪切速度(1s-1)的120秒后以后,图绘制成平缓的曲线,显示粘度缓缓恢复的触变性。 
<比较例3> 
除使用水作为测定试样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6相同的操作,评价触变性。 
由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时间(秒)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图绘制成几乎为直线,不显示触变性。 
<比较例4> 
除使用比较例1的水分散体(A)作为测定试样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6相同的操作,评价触变性。 
由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时间(秒)的关系的图如图6所示。图描绘成几乎为直线,不显示触变性。 
<实施例17> 
(TI值的测定) 
使用实施例13的水分散体(1),进行粘度-剪切速度的测定。测定条件为使用Haake公司制的RS150,使剪切速度缓缓地从1s-1至200s-1增加。在温度为20℃下进行。 
经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剪切速度(1/s)的图如图7所示。根据由图得到的曲线,求出剪切速度5s-1时及50s-1时的粘度,计算TI值。TI值如表3所示。 
<实施例18> 
(TI值的测定) 
除使用实施例14的水分散体(2)作为测定试样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7相同的操作。经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剪切速度(1/s)的关系的图如图7所示。另外,TI值如表3所示。 
<实施例19> 
(TI值的测定) 
除使用实施例15的水分散体(3)代替测定试样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7相同的操作。经测定得到的粘度(Pa·s)和剪切速度(1/s)的关系的图如图7所示。另外,TI值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G2008800215966D00511
<实施例20> 
(作为脱模剂的评价) 
使用Labo Plastomill((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将45g聚碳酸酯(Panlite·低粘度型、帝人化成制)、和0.135g(0.3质量%)实施例2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2)(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加热混炼(280℃、100rpm、5分钟)。混炼后,取一部分作为熔体流动(MFR)用样品,剩余部分在附着在螺杆上的状态下冷却至室温。 
脱模性的评价如下进行,从螺杆剥离聚碳酸酯时,将用刮刀(spatula)容易剥取的情况设为○、用金属刷容易剥落的情况设为△、用金属刷难以剥取的情况设为×。 
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1> 
(作为脱模剂的评价) 
除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3)(通式(iii)表示的聚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2)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2> 
(作为脱模剂的评价) 
除使用实施例7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7)(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2)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实施例23> 
(作为脱模剂的评价) 
除使用实施例10中得到的示例化合物(10)(通式(i)表示的聚合物)代替示例化合物(2)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5> 
除使用Licowax E(Clariant公司制脱模剂)代替示例化合物(2)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比较例6> 
除使用Licomont NaV101(Clariant公司制脱模剂)代替示例化合物(2)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0相同的操作。 
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添加剂   混炼树脂   脱模性   MFR(g/分)1)
  实施例20   示例化合物(2)   聚碳酸酯   ○   11.2
  实施例21   示例化合物(3)   聚碳酸酯   ○   11.5
  实施例22   示例化合物(7)   聚碳酸酯   ○   12.0
  实施例23   示例化合物(10)   聚碳酸酯   ○   10.5
  比较例5   Licowax E   聚碳酸酯   △   泡状不能测定2)
  比较例6   Licomont  NaV101   聚碳酸酯   ×   泡状不能测定2)
1)MFR:试验温度(280℃)、负荷(2.16kg)、试验方法(A法:CUT) 
2)泡状:一般认为树脂的分解显著。 
如实施例13至实施例23所示,使用本发明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水分散体显示良好的分散性和液体特性,即使使该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与树脂混合时,也能得到良好的脱模性。 
另一方面,比较例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上述特性。 
符号说明 
1纽虫状胶束的外侧 
2纽虫状胶束的内侧 

Claims (11)

1.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聚合物由下述通式(i)表示,是以下述通式(ii)及通式(iii)表示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作为中间体化合物,将所述中间体化合物水解而得到的,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11
式中,PO为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M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j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数量,为0至4的整数;i表示金属阳离子或鎓阳离子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但不包括i为0的情况;D及E分别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R3、OR3、SR3、NR3R4中的任意一种,D和E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d及e分别表示取代基D及E的价数,为0至4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
其中,D和E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iv)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12
式中,PO、A、B、M、n、d、e、i及j与所述通式(i)的情况相同,Q表示氮原子、R3、NR3,R3与所述通式(i)的情况相同,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21
式中,PO、A、B及n与通式(i)中的情况相同;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R5及R6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另外,PO中的双键由括号内表示的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其中,G和T键合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vi)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22
式中,PO、A、B及n与通式(i)的情况相同,Z表示R7、硫、NR7中的任意一种,R7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另外,作为此处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与上述通式(i)的情况相同,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23
式中,PO、A、B及n与通式(i)中的情况相同;另外,PO中的双键由括号内表示的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2.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由下述通式(ii)表示,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31
式中,PO为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R2、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另外,PO中的双键由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其中,G和T键合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vi)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32
式中,PO、A、B及n与权利要求1中通式(i)的情况相同,Z表示R7、硫、NR7中的任意一种,R7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另外,作为此处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与权利要求1中通式(i)的情况相同。
3.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由下述通式(iii)表示,
式中,PO是将含有乙烯或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单体聚合得到的聚烯烃聚合物,括号内表示的基团为极性基团;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n表示平均官能团数,为0.80至10.0;另外,PO中的双键由极性基团进行的改性率为8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存在于聚烯烃聚合物的单末端或双末端。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至通式(iii)中的PO是乙烯或者碳原子数3至20的烯烃的均聚物或将二种以上单体聚合得到的共聚物。
6.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聚烯烃聚合物合成步骤:合成在聚合物链的端部及内部的至少任意一处具有1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聚烯烃聚合物;
中间体化合物合成步骤:至少含有所述聚烯烃聚合物和聚合抑制剂、以及选自下述通式(vii)、(viii)及(x)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使其反应,合成将所述不饱和键改性的中间体化合物;
水解步骤:水解所述中间体化合物;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42
式中,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R1、氰基、C(O)OR1及C(O)NR1R2中的任意一种,A和B可以键合形成环结构;G及T分别独立地表示卤原子、R5、OR5、SR5及NR5R6中的任意一种;G及T可以形成环结构;需要说明的是,R1、R2、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任选取代的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烷基、芳基及具有杂环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G及T键合形成环结构时,形成下述通式(ix)表示的结构,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51
式中,A及B与权利要求1中通式(i)的情况相同,Z表示R3、硫及NR3中的任意一种,R3与权利要求1中通式(i)的情况相同;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52
式中,A、B、G及T与通式(vii)的情况相同;
Figure FSB00000722609200053
式中,A及B与通式(vii)的情况相同。
7.一种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进行盐交换反应。
8.一种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触变性。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水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以纽虫状胶束形状分散。
11.一种脱模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
CN2008800215966A 2007-07-02 2008-06-17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7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4422 2007-07-02
JP174422/2007 2007-07-02
JP336085/2007 2007-12-27
JP2007336085 2007-12-27
PCT/JP2008/061047 WO2009004917A1 (ja) 2007-07-02 2008-06-17 極性基含有ポリオレフィン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水分散体及び離型剤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7944A CN101687944A (zh) 2010-03-31
CN101687944B true CN101687944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22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159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7944B (zh) 2007-07-02 2008-06-17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13362B2 (zh)
EP (1) EP2166027B1 (zh)
JP (1) JP5215302B2 (zh)
KR (1) KR101061686B1 (zh)
CN (1) CN101687944B (zh)
TW (1) TWI348473B (zh)
WO (1) WO20090049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57728A (ja) * 2009-09-04 2011-03-24 Mitsui Chemicals Inc 離型剤、樹脂組成物、及び樹脂成形体
US9914687B2 (en) * 2013-03-29 2018-03-13 Tokyo Ohka Kogyo Co., Lt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vinyl-group-containing compound
CN109207244B (zh) * 2017-06-30 2021-10-26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用水性脱模剂
JP6849109B2 (ja) * 2019-01-31 2021-03-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離型剤
KR102259306B1 (ko) * 2019-10-21 2021-05-31 한화토탈 주식회사 프로필렌 중합용 고체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180A (zh) * 1999-04-09 2000-10-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8098B2 (ja) * 1986-07-17 1995-08-23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状変性エチレ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EP0329891A2 (en) 1988-02-23 1989-08-30 Petrolite Corporation End-functionalized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of ethylene
JP2526132B2 (ja) 1989-09-01 1996-08-2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用添加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778098A (ja) 1993-09-08 1995-03-20 Fujitsu Ltd 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
JP4790112B2 (ja) * 2000-11-24 2011-10-12 孝志 澤口 末端パーフルオロアルキル基含有オレフィン・オリゴマ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0137463D1 (de) * 2000-11-24 2009-03-05 Takashi Sawaguchi funktionale substanzen aus oligoolefinen mit funktionalen endgruppen
EP1270603B1 (en) * 2001-06-20 2014-04-09 Mitsui Chemicals, Inc.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process for polymerizing olefins
JP3934999B2 (ja) 2001-06-20 2007-06-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該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3252927A (ja) * 2002-03-06 2003-09-10 Mitsui Chemicals Inc 変性ポリオレフィン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オレフィン置換ジカルボン酸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EP1585773A1 (en) * 2003-01-21 2005-10-19 The Lubrizol Corporation Low color polyisobutylene succinic anhydride-derived emulsifiers
JP4319972B2 (ja) * 2003-12-10 2009-08-26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変性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法
JP2006077163A (ja) * 2004-09-10 2006-03-23 Mitsui Chemicals Inc 末端に極性基を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4676757B2 (ja) * 2004-12-28 2011-04-27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180A (zh) * 1999-04-09 2000-10-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15302B2 (ja) 2013-06-19
KR101061686B1 (ko) 2011-09-01
CN101687944A (zh) 2010-03-31
TW200914478A (en) 2009-04-01
US8513362B2 (en) 2013-08-20
TWI348473B (en) 2011-09-11
EP2166027A4 (en) 2010-09-01
EP2166027A1 (en) 2010-03-24
JPWO2009004917A1 (ja) 2010-08-26
US20100113728A1 (en) 2010-05-06
EP2166027B1 (en) 2015-06-10
WO2009004917A1 (ja) 2009-01-08
KR20100028128A (ko) 201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944B (zh) 含极性基团的聚烯烃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及水分散体及脱模剂组合物
Fina et al. Polypropylene metal functionalised POSS nanocomposites: a study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N1777624B (zh) 用非烯烃链转移剂制备的乙烯基加成多环烯烃聚合物及其用途
CN102471090B (zh) 钾铯钨青铜颗粒
Cui et al. Functionalizat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reversible addition fragmentation chain-transfer polymerization
TW200427747A (en) Dispersing agents in nanocomposites
SG193937A1 (en) Nanotube dispersants and dispersant free nanotube films therefrom
EP1803758A1 (en) Polyepoxy compou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ured product of such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uch cured product
JPH06503372A (ja) 重合物質
KR101729300B1 (ko) 유기 아연 촉매,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촉매를 이용한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CN111040202A (zh) 一种组合杂化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11378163A (zh) 一种组合杂化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97358B (zh) 一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蜡的生产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Zeng et al. Recyclable biophenolic nanospheres for sustainable and durable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in thermosets
Żak et al. Application of olefin metathesis in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 (POSS) and POSS-containing polymeric materials
CN102341368A (zh) 能够形成共价3-d网络的化学剂
CN100374491C (zh) 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生产方法和由其生产的制品
DE102007007793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hermoplastischen Harzzusammensetzung
Habibu et al. Rheological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hyperbranched polyisoprene prepared by anionic polymerization
CN113978071A (zh) 一种多层结构组合件
CN112961331B (zh) 聚合物、方法、组合物和用途
Hajibeygi et al.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amide Mg (OH) 2 nanocomposite coating on surface of poly (vinyl chloride) thin film: Study on thermal stability, flamm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rage et al. Thermal extrusion of sulfur dioxide from (. eta. 5-cyclopentadienyl) cobalt. eta. 4-thiophene 1, 1-dioxides: a new organometallic reaction
CA1131240A (en) Complex organo metallic compounds of boron or phosphorus
CN107971455A (zh) 大型铸件用醇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