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8912A - 吹塑成形容器及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吹塑成形容器及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8912A
CN101678912A CN200980000326.1A CN200980000326A CN101678912A CN 101678912 A CN101678912 A CN 101678912A CN 200980000326 A CN200980000326 A CN 200980000326A CN 101678912 A CN101678912 A CN 101678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arison
blow
body portion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000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8912B (zh
Inventor
黑泽孝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492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137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416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464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410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28643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7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8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8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8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73Auxiliary operations after the blow-moulding oper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0261Bottom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4Extrus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 B65D2501/0009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2501/0081Bottles of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塑成形容器及成形方法。在瓶状的合成树脂制直接吹塑成形品中,使残存形成于底部的底面上的三条以上的缝脊线从底面中心呈放射状配列,由此分散并减小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并抑制因来自该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而导致在底部内表面形成陷入凹部。而且,在四边筒状形状的容器中,将四条缝脊线以十字状配置,并使其位于底面的对角线上,并且,使一条对角线位于分型线上,使各缝脊线的前端接近被局部拉伸成形的底部的腿部,以减少腿部上的拉伸量,防止产生极端的薄壁。另外,将瓶身部的各棱线形成为相同的螺旋状,使分型线位于四条所述棱线中的相对的两条棱线上,由于分型线,不会有损瓶身部的外观。

Description

吹塑成形容器及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直接吹塑成形方法成形的合成树脂制吹塑成形容器及其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直接吹塑成形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是用一对吹塑金属模将从挤出器挤出的筒状的型坯(parison)夹住、并将该夹住的型坯吹塑成形为容器的方法,此时,型坯的一侧的开口部分由金属模被压溃成扁平状并进行熔敷,同时进行剪切形成缝脊部,由此在底部的一部分上成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14653号公报
该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上的缝脊部,通常来说基本不会在底部的底壁外表面突出,作为剪切痕迹形成以直线状残存的缝脊线,但在与该缝脊线相对的底壁的内表面部位上,如专利文献2的图5所示那样形成有陷入凹部。
在该底壁的内表面上形成的陷入凹部是由于受到来自从吹塑成形为容器的型坯部分被切除的型坯切除部分的热影响而形成的,该型坯切除部分受到的来自吹塑金属模的冷却较少,因此,由于来自该型坯切除部分的热作用,而在与该型坯切除部分相对的底壁部分上发生冷却固化的延迟,并产生了基于该冷却固化的延迟的后收缩。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024431号公报
图14~图16表示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上的缝脊部的结构,图14是从斜下方观察容器的整体外观立体图,图15是其仰视图,图16是沿图15中的E-E线和F-F线剖切向视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吹塑成形容器构成为,在瓶身部3a的上端经由肩部2a连设有口部1a,在瓶身部3a的下端连设有底部4a,底部4a由稍弯曲并向容器内陷入的底壁5a构成,作为底壁5a周端部的下端部成为腿部7a。
在底壁5a的外表面13a的中央,以横切该外表面13a的形态,且与分型线P重合地存在有缝脊线9a,底壁5a的内表面14a,如图16所示,其表面形态有很大差异。
即,沿E-E线的底壁5a部分基本没有壁厚的变化,而沿F-F线的底壁5a部分因受到伴随着直接吹塑成形的拉伸变形的影响,随着接近腿部7a而壁厚减小,因此,内表面14a成为在中央设有以直线状横切的峰部分的、具有凹凸的形状。
而且,在与缝脊线9a相对的部分上形成有因后收缩导致的陷入凹部15a,该现有技术中的陷入凹部15a与缝脊线9a的全长相对地形成为槽状。
其原因是,由于缝脊线9a以一条直线状被成形,因此来自型坯切除部分的热影响在缝脊线9a的全长范围内均匀地作用。
像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在底壁5a的内表面14a的中央以横切状形成有峰状部分,并在该峰状部分的顶部形成有槽状的陷入凹部15a,进一步,在增大型坯的壁厚的情况下,型坯切除部的容量变大,因此,与该增大的量相应地,陷入凹部15a的陷入程度变大。
另外,在瓶身部为四边筒状的形状时,例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那样,在吹塑成形中,作为瓶身部与底部的边界部分的腿部,其壁结构弯曲成锐角而形成,因此成为容易被局部拉伸成形的部分。此外,在该专利文献的技术中,由于用一对分割金属模将型坯夹断,因此,在被成形的容器的底部上形成的、由夹断部形成的剪切痕迹即缝脊线位于分型线上。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016912号公报
在该情况下,缝脊线9的长度为型坯的外形的1.6倍,因此如图6所示,通常来说,从该缝脊线9的端部到分型线P上的腿部7的距离较短,因此,腿部7部分虽然是通过局部拉伸而成形的部分,但由局部拉伸成形而导致的薄壁化程度较小(参照图5(a))。
而与此相对,位于与缝脊线9交叉的方向上的、位于对角线t上的腿部7的角部8距缝脊线9的距离较大,因此局部拉伸变形集中,由此,由局部拉伸成形而导致的薄壁化程度极其显著(参照图5(b))。
进一步,由于被成形的吹塑成形品要从开闭的一对分割金属模上脱模,因此仅限于不具有脱模时勾挂在金属模上的部分的结构。
像这样,在将型坯单纯地从左右压溃而形成一条直线状的缝脊线的现有技术中,底壁的内表面因位于中央的横切状的峰状部分和该峰状部分的顶部的槽状的陷入凹部而成为凹凸程度较大的表面,因此,在将容器整体成形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情况下,存在着有可能从容器的外部观察到该较大的凹凸程度、较大地损害作为商品的容器的外观样式的问题。
另外,在呈现出与玻璃瓶相似的硬度的情况下,虽然只要增大整体的壁厚即可,但该情况下,由于型坯整体的壁厚变大,底壁的内表面的凹凸程度也随之进一步变大,因此存在着对容器的外观样式产生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大的问题。
而且,在以往的具有四边筒状的瓶身部的吹塑成形容器中,由于位于底部的分型线上的角部成为薄壁,因此,存在着有可能不能维持作为容器底部的机械强度的问题。
在该情况下,若为了呈现出与玻璃相似的硬度而增大整体的壁厚,则也需要增大上述底部的腿部的壁厚,因此,型坯整体的壁厚变大,存在可能降低成形性的问题。
而且,为了得到与玻璃瓶相似的水晶质感,在像前述那样使整体成为透明的情况下,由于底部上的上述腿部的极端的壁厚变化会作为外观呈现出来,因此该极端的壁厚变化有损美观,存在可能产生不协调感的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点,由于被成形的吹塑成形品仅限于不具有脱模时勾挂在金属模上的部分的结构,因此整体形状缺乏变化,由此,存在有因外观样式缺乏趣味性而引发的不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以在透明或半透明的直接吹塑成形品中、使形成有缝脊线的底壁的内表面的凹凸程度在外观上不醒目为技术课题,由此以通过底壁内表面的凹凸程度、不使容器的外观样式变差为目的。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以抑制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的腿部上的局部拉伸变形程度并使其均匀化为技术课题,由此以防止在上述腿部上发生薄壁化为目的。
进一步,以构成为使直接吹塑成形品的瓶身部具有脱模时可能勾挂在金属模上的部分的四边螺旋筒状为技术课题,由此其目的在于,作为容器的外观样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四边螺旋筒体的外观样式的趣味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以下面的方式构成吹塑成形容器及成形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结构中,在下端由底部封堵的筒状的瓶身部的上端,经由肩部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并设置三条以上残存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底壁上的作为剪切痕迹的缝脊线,该三条以上的缝脊线从底壁外表面的中心呈放射状配列。
由于三条以上的作为剪切痕迹的缝脊线从底壁外表面的中心呈放射状配列,因此为了进行剪切而向型坯靠近并集中的部分被分割成三个以上并且分散,且向底壁外表面的中心部集中。
因此,与各缝脊线相对并相连的各型坯切除部部分的容量变小,由此,对相对的底壁的内表面部分的热影响变小,但相反,由于集中在底壁的中心部,因此,该底壁中心部分上的型坯切除部部分的实质容量变大,由此,对相对的底壁的内表面中心部分的热影响变大。
由此,在底壁的内表面中,在与缝脊线集中的部分相对的中心部分上,出现因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发生冷却的延迟而导致的后收缩,从而形成陷入凹部,但是,其他的与缝脊线相对的部分能够充分抑制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
本发明的第二结构是在第一结构的基础之上,所述瓶身部为四边筒状且具有四条缝脊线,四条该缝脊线呈十字状配列,使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该缝脊线的一个位于分型线上。
由此,能够使各缝脊线的相连的型坯切除部的容量为以往的一半,因此能够充分抑制型坯切除部对除底壁的中心部以外的与内表面的缝脊线相对的部分的热影响,另外,能够容易地获得一对吹塑切割金属模与具有对型坯进行剪切的夹断部的被四分割的底金属模的同步的连动。
本发明的第三结构是在第二结构的基础之上,使瓶身部的各棱线形成为相同的螺旋状,使分型线位于该四条棱线中的相对的两条棱线上。
即,瓶身部成为四边螺旋状,因此能够在其外观样式上发挥“扭转”所带来的动态要素,即,即使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外观样式也会发生变化。
瓶身部上的分型线位于瓶身部上形成的四条棱线中的相对的两条棱线上,因此,成为与形成有棱线的角部重合的状态,因此分型线作为瓶身部的外观不醒目。
本发明的第四结构是在前述的第二或第三结构的基础之上,使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缝脊线分别位于两条对角线上。
在使四条缝脊线位于两条对角线上的结构中,呈十字状配列的各缝脊线的前端分别位于接近腿部的角部的位置。
因此,能够使位于各缝脊线的前端附近的型坯部分不发生较大的拉伸位移地,在底部的角部局部拉伸成形,由此,能够充分抑制由该角部部分上的局部拉伸变形而导致的薄壁化。
另外,由于能够像这样抑制角部上的局部拉伸变形程度,因此能够不勉强地实现这样的拉伸成形。
此外,由于能够像这样充分抑制角部部分上的薄壁化,因此能够实现瓶身部的壁厚的均匀化,尤其能够实现棱线部分的壁厚的均匀化。因此,在使瓶身部“扭转”变形时,能够实现均匀的“扭转”变形。
本发明的第五结构是在前述任一结构的基础之上,使整体形成为能够发挥不会任意挠曲变形的硬度的壁厚。
在整体成为能够发挥不会任意挠曲变形的硬度的壁厚的结构中,由于能够充分抑制腿部的角部上的局部拉伸变形程度,因此即使例如壁厚变大,也不必担心腿部的成形性降低。
另外,由于与壁厚变大的量相应地,型坯切除部的容量也变大,因此,型坯切除部对底壁内表面的热影响变大,但是,来自该变大的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集中作用在型坯切除部的容量最大的部分、即中央部分上,由此,来自型坯切除部的中央部分以外的部分的热影响被缓和而减小。
而且,能够赋予成形品整体以与玻璃或陶磁器相似的质感。
本发明的第六结构是在前述任一结构的基础之上,使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
在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中,能够使容器整体呈现出水晶质感,在该状态下,由于腿部上的薄壁化程度被抑制,因此,在从外部观察的薄壁化程度方面不会产生不协调感。
而且,在瓶身部为四边筒状的结构中,通过将所谓的四边筒即具有角的结构与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进行组合,能够使成形品呈现出光学的水晶效果,尤其在与壁厚增大的结构的组合中,能够呈现出与玻璃瓶相似的质感。
本发明的第七结构是,具有在下端由底部封堵的四边筒状的瓶身部的上端经由肩部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的结构,对从吹塑金属模脱模后的成为能够热变形的温度的脱模成形品,在该脱模成形品的肩部与底部之间,以所述脱模成形品的假想的中心轴为轴,施加期望的中心角度的“扭转”位移,将所述瓶身部成形为螺旋筒状。
由于脱模成形品中的瓶身部为直线四边筒形状,因此,用于成形该脱模成形品的吹塑金属模为通常的分割金属模结构即可,而无需为特殊的金属模结构。
另外,由于对脱模成形品的瓶身部的螺旋筒状的成形是通过对该脱模成形品的瓶身部施加“扭转”而实现的,因此,能够自由且容易地设定瓶身部的螺旋程度。
本发明的第八结构是在第九结构的基础之上,支承附着在脱模成形品的肩部和底部上的型坯切除部,并在所述肩部与底部之间施加“扭转”位移。
支承型坯的切除部,并在肩部与底部之间施加“扭转”位移,对此,由于是在无用的成形部分将成形品完成时被除去的型坯切除部作为用于使瓶身部“扭转”变形的外力的作用部分,因此,即使产生为了施加该“扭转”的外力的“作用痕迹”,也不会因该“作用痕迹”而产生的不合格品。
用于“扭转”的外力作用部分不限于型坯切除部,也可以是脱模成形品的一部分(例如口部或底部),还可以是型坯切除部与脱模成形品的一部分的组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成为上述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结构中,对底壁的内表面的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对中央部分呈现出因冷却的延迟而导致的后收缩,形成陷入凹部,但由于其他部分能够充分抑制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因此,对其他的部分来说能够充分减小后收缩,底壁的内表面中仅中央部分陷入,其他部分成为大致平滑的形状,由此,由于外观上没有形成凹凸,因此,透视时的底壁的内表面形状不会损害容器的外观样式。
在本发明的第二结构中,四条缝脊线呈十字状配置,使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该缝脊线的一个位于分型线上,因此,能够使对底壁内表面的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除在中心部分以外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壁内表面的除中央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平滑性,另外,能够容易地获得一对吹塑切割金属模与具有将型坯夹断的夹断部的四分割的底金属模的同步的连动,因此能够获得容器的稳定良好的成形动作。
在本发明的第三结构中,由于瓶身部上的分型线与棱线的角部重合而作为瓶身部的外观不醒目,因此,即使瓶身部为螺旋筒状,也能够得到分型线不会使外观样式变差的吹塑成形容器。
在本发明的第四结构中,由于能够充分抑制底部中的腿部的角部部分上的局部拉伸变形的薄壁化,因此,不必担心极端薄壁的底部角部会对容器的外观样式产生不良影响,能够可靠地阻止因底部的角部上的极端薄壁化而导致的机械强度不足的发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机械强度。
而且,由于能够抑制底部的角部上的局部拉伸变形,因此能够不勉强地实现这样的拉伸成形,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成形。另外,由于能够使各缝脊线的前端位于接近对角线上的角部部分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易发生极端的局部拉伸的对角线上的角部部分上发生局部拉伸变形。
另外,由于能够在使瓶身部“扭转”变形时获得均匀的“扭转”变形,因此,能够准确地以轴对称成形外观样式良好的四边螺旋筒状的瓶身部。
在本发明的第五结构中,例如即使壁厚变大,也不必担心底部的腿部的成形性降低,因此能够不勉强地成形壁厚增大了的硬质容器。
另外,由于对底壁内表面的来自型坯切除部的热影响作用在中央部分,而在其他部分中被缓和而变小,因此,即使增大壁厚,底壁内表面的凹凸也不会变大,能够可靠地获得与玻璃瓶相似的硬度和外观。
而且,由于能够赋予成形品整体以与玻璃或陶磁器相似的质感,因此能够形成富有高级感的吹塑成形容器。
在本发明的第六结构中,由于在从外部观察的底部中的角部部分的薄壁化程度方面不会产生不协调感,因此,能够不勉强地成形壁厚增大了的硬质容器。
另外,在瓶身部为四边筒状的结构中,通过将所谓的四边筒(四方筒)即具有角的结构与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进行组合,能够使成形品呈现出光学的水晶效果,尤其在与壁厚增大了的结构的组合中,能够呈现出与玻璃瓶相似的质感,因此能够呈现出富于变化的水晶装饰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七结构中,用于成形脱模成形品的吹塑金属模为通常的分割金属模结构即可,而无需为特殊的金属模结构,因此,成形简单,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成形。
另外,由于能够自由且容易地实现对脱模成形品的瓶身部的螺旋筒状的成形,因此其实施比较容易。
在本发明的第八结构中,即使产生用于使瓶身部“扭转”变形的外力的“作用痕迹”,也不会产生因该“作用痕迹”而导致的不合格品,因此能够安全地成形具有螺旋四边筒状的瓶身部的吹塑成形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沿图3的A-A线局部纵剖的斜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仰视图。
图4是说明型坯剪切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以往例的局部纵剖的斜局部侧视图,图5(a)是沿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5(b)是沿图6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以往例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仰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沿图8中的A-A线和B-B线纵剖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附着有型坯切除部的状态下的从斜下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沿图12中的C-C线和D-D线纵剖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以往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以往例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以往例的、沿图15中的E-E线和F-F线纵剖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仰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成形方法的整体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    口部
2、2a    肩部
3、3a    瓶身部
4、4a    底部
5、5a    底壁
6        底面
7、7a    腿部
8        角部
9、9a    缝脊线
10       底切割金属模
11       夹断部
12       型坯
13、13a  外表面
14、14a  内表面
15、15a  陷入凹部
16       型坯切除部
17       筒面
18       棱线
19       脱模成形品
t        对角线
P        分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图7~图13、图17~图2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
图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的图,在下端由底部4封堵的正四边筒状的瓶身部3的上端,经由肩部2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1,该圆筒状的口部1在其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条。
底部4形成为,使作为其主体部分的底壁5的下表面即底面6缓缓地弯曲并稍微陷入,由此成为在周围形成有腿部7的凹曲面,在该底面6上,作为型坯的剪切痕迹的四条缝脊线9以残存的状态形成。
各缝脊线9(以下参照图3)呈十字状配列,排列成直线状的一对缝脊线9分别位于正四边形状的底面6的假想的各对角线t上,而且一条对角线t位于分型线P上。
该实施方式中的吹塑成形容器是通过直接吹塑成形法得到的,通过挤出机将型坯12经由成形模挤出,将两分割的切割金属模进行模具夹紧而将该型坯12夹入,用配置在该切割金属模的内腔底边上的刃部即夹断部将型坯12的下部切断,同时进行热熔敷密封,在金属模的上部,通过型坯切割机将筒状的型坯的上部切断,由此形成有底筒体的型坯12,然后,通过从切割金属模的顶部插入的空气喷嘴对型坯12吹入吹塑空气,进行吹塑成形。
这里,通过使用吹塑成形金属模中的对形成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4的部分进行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10(参照图4),能够形成十字状的缝脊线9。这里,作为形成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5以外的部分、即相当于瓶身部3、肩部2以及口部1的部分的主体切割金属模,如以往那样使用两分割的金属模。
图4是以仰视图表示由分别具有作为刃部的夹断部11的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10进行的型坯12的夹断工序的说明图,首先,使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10的各角部与型坯12相对(图4(a)),然后向型坯12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图4(b)),型坯12被以十字状夹断(图4(c)),结果是,在型坯12的底部4的外表面13上形成十字状的缝脊线9。此外,图4中点划线表示的是分型线P。
这样,在由四个夹断部11以十字状剪切并保持的状态下对型坯12进行吹塑成形,则即使是被成形的腿部7中的距假想的拉伸中心轴的距离较大的角部8,也能够较小地抑制其壁厚的差(参照图3)。
在使用PET等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形壁厚容器的图示实施方式例中,刻设有螺条的口部1的外形(外径)为16mm,内径为10mm,瓶身部3的高度为650mm,各边的壁的宽度为27mm,各壁的中央部的厚度为2.5mm,各壁的棱线附近部分的厚度为1.5mm,而且,底部4的底壁5中央部的厚度为3mm,腿部7的边部分中央部的厚度为4mm,角部8上的厚度为2mm。
此外,如图2所示,位于呈十字状的缝脊线9的交叉点的正上方的、底壁5的内表面侧中央部分与其周围相比凹陷地形成,这是由于来自由底切割金属模10的夹断部11所剪切的型坯12的切除部分的热影响,使冷却速度的延迟向中央部分集中,因此产生了因冷却的延迟的后收缩。
图7~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构成为,在下端由底部4封堵的正四边筒状的瓶身部3的上端,经由肩部2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1,该圆筒状的口部1在其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条。
底部4构成为,使作为其主体部分的底壁5的下表面即底面6缓缓地弯曲并稍微陷入,由此成为在周围形成有腿部7的凹曲面。在该底面13上,作为型坯剪切痕迹的四条缝脊线9以残存的状态形成。
各缝脊线9(以下参照图8)呈十字状配置,排列成直线状的一对缝脊线9分别位于正四边形状的外表面13的假想的各对角线t上,而且一条对角线t位于分型线P上。
该第二实施方式例中的吹塑成形容器也以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中的吹塑成形容器相同的方法,通过直接吹塑成形法获得。
此时,由夹断部从型坯12的主体部分以剪切状划分的型坯12的下部部分,在附着在该型坯12的主体部分上的状态下成为型坯切除部16(参照图10),将该型坯切除部16从直接吹塑成形完成并脱模后的容器上剥落状地除去。
这里,也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相同,通过使用对形成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4的部分进行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10(参照图4),能够形成十字状的缝脊线9。
如前述那样,图4是以仰视图表示由分别具有作为刃部的夹断部的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进行的型坯的夹断工序的说明图。
在图4中,在由四个夹断部11以十字状剪切并保持的状态下对型坯12进行吹塑成形,则被成形的腿部7中的四个“边”部分距假想的拉伸中心轴的距离较小,因此能够不使壁厚大幅减小地进行吹塑成形(图9(b)),与此相对,即使是与该“边”部分相比距拉伸中心轴的距离较大的角部8,由于其位于由夹断部11形成的缝脊线9的前端附近,因此实质的拉伸量变小,由此能够将壁厚的减少程度抑制在较低限度(参照图9(a))。
另外,如图10所示,虽然来自经由缝脊线9与底壁5连接的型坯切除部15的热影响在缝脊线9集中的中央部分变强,但由于在各缝脊线9部分上,热影响向中央部分集中,因此为以往的一半以下。
因此,在底壁4的内表面14,虽因基于来自型坯切除部16的热影响的后收缩而在中央部分形成陷入凹部15,但中央部分以外的与缝脊线9相对的部分能够抑制基于来自型坯切除部16的热影响的后收缩(参照图9(a)),因此基本不会形成凹凸。
在欲增大型坯12的壁厚而使其呈现出玻璃瓶质感的情况下,与壁厚变大的量相应地,对底壁5的内表面14产生的来自型坯切除部16的热影响也变大,但是实际上只会在中央部分形成陷入凹部15,而与各缝脊线9相对的部分上基本不会出现基于热影响的后收缩的痕迹。
这是由于与型坯12的壁厚变大的量相应地,来自型坯切除部16的热影响向中央部分的集中程度被提高,其结果是,作用在与各缝脊线9相对的部分上的热影响被缓和。
图11~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的图,具有圆筒状的瓶身部3,在底壁5的外表面13,缝脊线9呈十字状配列,该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缝脊线9位于分型线P上(参照图12)。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例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例相同地,在底壁5的内表面14的中央部分上形成陷入凹部15,但其他部分为基本没有凹凸的圆滑面。
在第三实施方式例中,由于腿部7的各部分距拉伸中心的距离相等,因此其壁厚应在全周范围内相等,但是,在夹断动作时,由于在各缝脊线9的前端部形成有壁滞留部分,因此,与形成该壁滞留部分的量相应地,与各缝脊线9的前端相对的腿部7部分(参照图13(a))的壁厚比其他部分稍大。
这样,对本发明的容器来说,由于在底壁5的内表面14的中央部分形成弯曲并陷入的陷入凹部15,因此,通过将该陷入凹部15作为放置抽水泵的抽水管的下端开口部的部分加以利用,则能够有效地发挥将内容液没有浪费地抽出直到最后用尽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的说明中,对设置四条缝脊线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缝脊线9的数量不限于四条,也可以设置三条或五条等多条,优选只对构成瓶身部的多边形筒的边数进行设置。
图17~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的图,构成为,在下端由底部4封堵的正四边筒状的瓶身部3的上端,经由肩部2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1,该圆筒状的口部1在其外周面上有刻设有螺条,并以整体透明且不会任意挠曲变形的方式形成厚壁。
瓶身部3成为四条各棱线18为相同的螺旋状的四边螺旋筒状,各棱线18和筒面17以假想的中心轴为对称轴,相对的棱线18彼此之间和筒面17位于轴对称的位置。
作为容器直接吹塑成形时的金属模合模面的痕迹的分型线P位于该四条棱线18中的相对的两条棱线18上,但由于该分型线P成为与棱线18的角部重合的状态,因此外观上完全不醒目,瓶身部3的分型线P不会使容器的外观样式变差。
底部4形成为,使作为其主体部分的底壁的下表面即底面6缓缓地弯曲并稍微陷入,由此成为周围形成有腿部7的凹曲面,在该底面6上,作为型坯的剪切痕迹的四条缝脊线9以残存的状态形成。
各缝脊线9(以下参照图17和图21)呈十字状配列,排列成直线状的一对缝脊线9分别位于正四边形状的底面6的假想的各对角线t上,而且一条对角线t位于分型线P上。
该实施方式中的吹塑成形容器是通过直接吹塑成形法得到的,通过挤出机将型坯12经由成形模挤出,对两分割的切割金属模进行模具夹紧而将该型坯12夹入,用配置在该切割金属模的内腔底边上的刃部即夹断部将切断型坯12的下部以剪切状压溃,同时进行热熔敷密封,在金属模的上部,通过型坯切割机将筒状的型坯的上部切断,由此形成有底筒体的型坯12,然后,通过从切割金属模的顶部插入的空气喷嘴对型坯12吹入吹塑空气,进行吹塑成形。
此时,由夹断部从型坯12的主体部分以剪切状划分的型坯12的上下两端部分,在附着在该型坯12的主体部分上的状态下成为型坯切除部16(参照图22),将该型坯切除部16从直接吹塑成形完成并脱模后的脱模成形品19(参照图22)上剥落状地除去。
这里,通过使用吹塑成形金属模中的对形成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4的部分进行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10(参照图4),能够形成十字状的缝脊线9。作为形成吹塑成形容器的底部4以外的部分、即相当于瓶身部3、肩部2以及口部1的部分的主体切割金属模,如以往那样使用两分割的金属模。
如前述那样,图4是以仰视图表示由分别具有作为刃部的夹断部的四分割的底切割金属模进行的型坯的夹断工序的说明图。
在图4中,在由四个夹断部11以十字状剪切并保持的状态下对型坯12进行吹塑成形,则被成形的腿部7中的四个“边”部分距假想的拉伸中心轴的距离较小,因此能够不使壁厚大幅减小地进行吹塑成形(参照图21),与此相对,即使是与该“边”部分相比距拉伸中心轴的距离较大的角部8,由于其位于由夹断部11形成的缝脊线9的前端附近,因此,实质的拉伸量变小,由此能够将壁厚的减少程度抑制在较低限度。
在欲增大型坯12的壁厚而使其呈现出玻璃瓶质感的情况下,由于壁厚的减少程度被较低地抑制,因此底部4上的壁厚的变化不会给容器的外观样式带来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作为内溶液而收纳与容器不同颜色的透明的内容液的情况下,由于颜色不同的内容液,底部4的壁厚变化能够直接被察觉,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底部4的壁厚变化较小,因此不会使外观样式变差。
图22示出了用于对成形本发明的容器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脱模成形品19,脱模成形品19具有在下端由底部4封堵的四边筒状的瓶身部3的上端经由肩部立起连设有口部的结构,在从其肩部到口部的部分上以及底部4上,分别经由薄壁的破断部附着有型坯切除部16。
该脱模成形品19成为从吹塑金属模脱模后能够热变形的温度,形成于脱模成形品19的成形品部分与型坯切除部16之间的薄壁的破断部由底切割金属模10的夹断部11以及吹塑切割金属模的夹断部成形。
支承该脱模成形品19的上下的两型坯切除部16,并在成形品部分的肩部2与底部4之间以成形品部分的假想的中心轴为轴施加期望的中心角度的“扭转”位移,由此,将成形品部分的瓶身部3成形为螺旋四边筒。
在图示实施方式例的情况下,虽然“扭转”位移角度为45°为比较大的角度,但不会产生任何不良情况,能够获得可靠且稳定的成形。
型坯12的壁厚为3mm,以底部4的缝脊线9的前端大致位于腿部7的角部8附近的程度的拉伸倍率对无色透明的容器进行成形,在该容器内收纳有色透明的内容液时,在瓶身部3的各棱线18所处的角部部分上,因不规则的透过光而呈现出歪斜的水晶样态,从而能够得到动态的具有深度的光学装饰效果。

Claims (8)

1.一种吹塑成形容器,是瓶状的合成树脂制直接吹塑成形品,在下端由底部封堵的筒状的瓶身部的上端,经由肩部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将残存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底壁的外表面上的作为剪切痕迹的三条以上的缝脊线,从所述外表面的中心呈放射状配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形容器,其特征在于,瓶身部为四边筒状且具有四条缝脊线,该四条缝脊线呈十字状配列,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所述缝脊线位于分型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成形容器,其特征在于,将瓶身部的各棱线形成为相同的螺旋状,使分型线位于四条所述棱线中的相对的两条棱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吹塑成形容器,其特征在于,以直线状配列的一对缝脊线分别位于两条对角线上。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吹塑成形容器,其特征在于,使整体形成为能够发挥不会任意挠曲变形的硬度的壁厚。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吹塑成形容器,其特征在于,使整体成为透明或半透明。
7.一种吹塑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下端由底部封堵的四边筒状的瓶身部的上端经由肩部立起连设有圆筒状的口部的结构,对从吹塑金属模脱模后的成为能够热变形的温度的脱模成形品,在该脱模成形品的肩部与底部之间,以所述脱模成形品的假想的中心轴为轴,施加期望的中心角度的“扭转”位移,将所述瓶身部成形为螺旋筒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承附着在脱模成形品的肩部和底部上的型坯切除部,并在所述肩部与底部之间施加“扭转”位移。
CN200980000326.1A 2008-02-29 2009-02-27 吹塑成形容器的成形方法 Active CN101678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9273A JP5413764B2 (ja) 2008-02-29 2008-02-29 ブロー成形容器
JP049273/2008 2008-02-29
JP2008141694A JP5246480B2 (ja) 2008-05-29 2008-05-29 ブロー成形容器と成形方法
JP141039/2008 2008-05-29
JP2008141039A JP2009286437A (ja) 2008-05-29 2008-05-29 ブロー成形容器
JP141694/2008 2008-05-29
PCT/JP2009/053771 WO2009107815A1 (ja) 2008-02-29 2009-02-27 ブロー成形容器と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8912A true CN101678912A (zh) 2010-03-24
CN101678912B CN101678912B (zh) 2013-01-16

Family

ID=4101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326.1A Active CN101678912B (zh) 2008-02-29 2009-02-27 吹塑成形容器的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1874A1 (zh)
EP (1) EP2261125B1 (zh)
KR (1) KR101562678B1 (zh)
CN (1) CN101678912B (zh)
AU (1) AU2009218025B2 (zh)
CA (1) CA2717029C (zh)
WO (1) WO20091078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2808A (ja) * 2018-05-24 2019-11-28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二重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7653B2 (ja) * 2011-06-30 2015-06-1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角形壜体
WO2013128457A1 (en) * 2012-02-29 2013-09-06 (1/3)M.S.T. Medical Surgery Technologies Ltd. Manual control system for maneuvering an endoscope
JP5827919B2 (ja) * 2012-04-03 2015-12-02 株式会社ワールド・クリエイト シリコーン樹脂製容器
US9420920B2 (en) * 2013-01-09 2016-08-23 Nourilogic, Llc Beverage container for enhanced mixing
USD741720S1 (en) * 2014-07-17 2015-10-27 Kirti Anandani Rectangular perfume bottle
USD774397S1 (en) * 2014-11-26 2016-12-20 Masato Tamura Water bottle
WO2016084301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軸延伸ブロー成形用のプリフォーム及び容器、並びに二軸延伸ブロー成形用のプリ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JP6530270B2 (ja) * 2015-07-31 2019-06-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容器の製造方法
USD776544S1 (en) 2015-08-26 2017-01-17 Mary Kay Inc. Cosmetic bottle
USD788593S1 (en) * 2015-11-10 2017-06-06 L'oreal (Uk) Ltd Bottle for perfume
WO2019246517A1 (en) * 2018-06-21 2019-12-26 Multi-Color Corporation Full body decoration of blow molded tubes
USD886390S1 (en) * 2018-09-11 2020-06-02 Classic Brands, LLC Bottle for a bird feeder
USD905561S1 (en) * 2019-04-18 2020-12-22 Comptoir Nouveau De La Perfumerie Perfume bottle
USD945271S1 (en) 2019-09-17 2022-03-08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Bottle
USD917818S1 (en) 2020-10-01 2021-04-27 Ruben Harvey Diaz Receptacle
USD1017410S1 (en) * 2021-06-25 2024-03-12 Gran Coramino, Llc Bott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2455A (en) * 1980-01-18 1983-02-08 National Can Corporation Thin walled plastic container construction
CA1282018C (en) * 1985-04-17 1991-03-26 Akiho Ota Biaxial-orientation blow-molded bottle-shaped container
CN1022900C (zh) * 1989-10-07 1993-12-01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合成树脂制延伸成型瓶体
NL9002084A (nl) * 1990-09-24 1992-04-16 Leer Koninklijke Emballage Matrijs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houder alsmede een volgens deze werkwijze vervaardigde houder.
JP2590033B2 (ja) 1991-09-20 1997-03-12 吉昌 田原 多層ブロー成形容器
JPH0716912A (ja) 1993-07-05 1995-01-20 Nissan Motor Co Ltd ブロー成形方法
JP3354279B2 (ja) * 1993-07-22 2002-12-09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容器とそ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3443707B2 (ja) 1994-01-28 2003-09-08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ブロー成形方法およびブロー成形金型
JP2004067171A (ja) * 2002-08-06 2004-03-04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ブロー成形品
US7225939B2 (en) * 2005-07-05 2007-06-05 Conopco, Inc. Assymetric handleware container having hidden gripping aper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2808A (ja) * 2018-05-24 2019-11-28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二重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8912B (zh) 2013-01-16
EP2261125A1 (en) 2010-12-15
AU2009218025A1 (en) 2009-09-03
EP2261125A4 (en) 2012-04-18
US20110011874A1 (en) 2011-01-20
KR20100116524A (ko) 2010-11-01
EP2261125B1 (en) 2013-07-24
AU2009218025B2 (en) 2013-08-29
CA2717029C (en) 2016-08-02
WO2009107815A1 (ja) 2009-09-03
KR101562678B1 (ko) 2015-10-23
CA2717029A1 (en) 200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8912B (zh) 吹塑成形容器的成形方法
US5763030A (en) Biaxially stretch blow-molded article and bottom mold therefor
RU2404053C1 (ru) Заготовка,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бутылок
CA2593927C (en) A process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by stretch blow molding and container formed thereby
EP2792466B1 (en) Parison and container blow-molding method using same
CN101115607A (zh) 用于吹塑包括柄部的容器的方法
EP0444069A1 (en) PLASTIC BOTTLE OR SIMILAR CONTAINER.
JP2009517295A (ja) 容器及び容器を得るためのプリフォーム
CA2281544A1 (en) Multiple neck spray bottle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10537862A (ja) 分割された収容空間を有する容器のブロー成形方法とこれにより成形された容器
ES2507146T3 (es) Recipiente de plástico
BRPI0811620B1 (pt) "recipiente plástico de uma peça e pré-forma adaptada para moldar o mesmo".
KR20160115001A (ko) 투명유리 대용 페트 화장품용기의 제조방법
JP2008280074A (ja) ブロー成形ボトル、ブロー成形用金型及びダイレクトブロー成形法
JP592916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3764B2 (ja) ブロー成形容器
JP4813307B2 (ja) ブロー成形用金型及びブロー成形製ボトル
EP3225379B1 (en) Preform for biaxial stretching blow molding, contain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eform for biaxial stretching blow molding,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ntainer
JP2003104345A (ja) 保形性に優れた合成樹脂製容器
JP5246480B2 (ja) ブロー成形容器と成形方法
JP3181448U (ja) ボトル
JP2010208686A (ja) 容器、金型、および製造方法
ITMI20091782A1 (it) Preforma di materiale plastico con rientranze formate sulla sua testa.
KR0176300B1 (ko) 입체 철심 금형에 의한 다양한 융기 모양의 장식용병 및 그의 성형방법
CN103201187B (zh) 用于制造包括凹槽的制品的方法,以及制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