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9106B - 阀浇口 - Google Patents

阀浇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9106B
CN101659106B CN2009101715547A CN200910171554A CN101659106B CN 101659106 B CN101659106 B CN 101659106B CN 2009101715547 A CN2009101715547 A CN 2009101715547A CN 200910171554 A CN200910171554 A CN 200910171554A CN 101659106 B CN101659106 B CN 101659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sleeve pin
heater
molte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9106A (zh
Inventor
渡边礼子
谷垣健志
加藤和博
佐藤丈宽
中山浩
茅原敏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9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9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1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8Closure devices therefor
    • B29C45/2806Closure device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needle valv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37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8Closure devices therefor
    • B29C45/2806Closure device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needle valve systems
    • B29C2045/2862Closure device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needle valve systems being tub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浇口(2),所述阀浇口包括:中心销(4);阀主体(1);阀端(5);套筒销(6);储存部(8);以及加热器(7),其中,套筒销(6)能够在建立打开状态的位置与建立闭合状态的位置之间移位,打开状态是套筒销(6)的端部(61)与阀端(5)分离且储存部(8)与空腔(3)彼此连接以在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建立连通的状态,闭合状态是套筒销(6)的端部(61)接触阀端(5)且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中断的状态,并且在套筒销(6)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加热器(7)的面向空腔(3)的端部定位成比储存部(8)的面向空腔(3)的端部更靠近空腔(3)。

Description

阀浇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注射阀的阀浇口,所述注射阀将熔融树脂注入空腔中。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JPH11-170308A公开了一种阀浇口装置,所述阀浇口装置包括于注射模制机器中,所述注射模制机器用于从其注射端口注射熔融树脂,所述阀浇口装置包括:用于注射熔融树脂的阀;对阀内的熔融树脂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居中核心销;以及环状浇口。根据JPH11-170308A中所公开的阀浇口装置,居中核心销插入阀的中心部,从而在居中核心销的外周表面与阀的端部之间形成注射端口。而且,在阀浇口装置上设置有环状浇口,以使该环状浇口能够沿着居中核心销的外周表面滑动,并在环状浇口的端部定位于注射端口处时,由环状浇口端部的外周表面阻挡树脂的流动。此外,JPH11-170308A中所公开的阀浇口装置包括处于居中核心销外周表面的固化层防剥离凹槽部,从而使该凹槽部定位于注射端口附近与环状浇口的缩回位置之间。
根据JPH11-170308中所公开的阀浇口装置,固化层防剥离凹槽部处形成有薄膜状的固化层,所述固化层设置为远离所述环状浇口。
一般而言,通过热浇道和连接至热浇道的浇口将用于模制注射的材料注入空腔来形成模制物体。另一方面,根据JP2003-11171A中所公开的注射模制方法,注射模制装置的对应于模制物体端面的区域用作浇口,从而将材料从浇口注入空腔内。
根据JP2003-11171A中所公开的注射模制方法,由于注射模制装置的对应于模制物体端面的区域用作浇口,所以简化了热浇道的结构,从而通过浇口将材料供给至空腔。
JPH11-254488A中公开了一种阀浇口型模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阀壳体、加热器和阀销。阀壳体设置于在模具主体处形成的容置孔内且包括位于阀壳体内部处的材料通道。加热器设置于阀壳体处。阀销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设置在阀壳体内的浇口。而且,JPH11-254488中所公开的阀浇口型模制装置包括绝热和密封构件,所述绝热和密封构件安装于在阀壳体端部与模具主体容置孔的设置为对应于浇口的端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绝热和密封构件构造成比阀壳体的端部更突向浇口。而且,绝热和密封构件包括阀销插入孔以环绕阀销的外周表面。
根据JPH11-254488A中所公开的阀浇口型模制装置,在阀壳体端部与模具主体容置孔的设置为对应于浇口的端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填充有绝热和密封构件。因此,积聚在间隙内的材料数量得以减少。
然而,在加热器上形成有积聚熔融树脂的间隙(比如空间),从而在注射端口闭合的情况下,从加热器靠近空腔的端部延伸。比如,固化层防剥离凹槽部对应于该间隙。因而,熔融树脂可积聚在间隙内,而且由于积聚的树脂长时间暴露于比将材料保持在熔融状态的适当温度低的温度,所以积聚的树脂会固化或会劣化。因此,当接下来进行注射时,劣化树脂或固化树脂会混入熔融树脂中,这将导致形状、外观、重量等方面的模制精度变差。
此外,根据JPH11-254488A中所公开的阀浇口型模制装置,加热器设置为远离浇口,而且进一步的,在加热器与浇口之间设置有绝热和密封材料。因此,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不大可能传递至浇口。而且,当熔融树脂经过浇口时,熔融树脂的温度会由模具主体吸取。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注射阀的阀浇口,所述注射阀实现较高的模制精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注射阀的阀浇口,所述注射阀用于将熔融树脂注入到在模具内形成的空腔中,所述阀浇口包括:中心销,所述中心销以其端部暴露于所述空腔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注射阀内;阀主体,所述阀主体用于容置所述中心销;阀端,所述阀端环绕所述中心销的端部的外周部且在所述阀主体的定位为靠近所述空腔的部分处固定于所述阀主体的内周部;套筒销,所述套筒销设置于所述中心销的所述外周部处,以便能够沿着所述中心销滑动;储存部,所述储存部形成于所述阀主体与所述套筒销之间并容纳熔融树脂;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储存部的外周部处,其中,所述套筒销能够在建立打开状态的位置与建立闭合状态的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打开状态是所述套筒销的端部与所述阀端分离从而使得所述储存部与所述空腔通过由所述中心销的外周表面和所述阀端的内周表面限定的通道彼此连接以在储存部与所述空腔之间建立连通的状态,所述闭合状态是所述套筒销的端部接触所述阀端且所述储存部与所述空腔之间的连通中断的状态,在所述套筒销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热器的面向所述空腔的端部定位成比所述储存部的面向所述空腔的端部更靠近空腔。
因此,在套筒销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储存熔融树脂的间隙不会朝向空腔延伸(成形)地超过加热器的面向空腔的端部。因而,熔融树脂在积聚时不会发生劣化或固化,从而在随后注射熔融树脂的情况下,劣化树脂、固化树脂等不会与熔融树脂混合。结果,可以得到具有精确形状(比如目标外观)、精确尺寸、适当强度、精确重量等的模制物体。而且,由于储存部与空腔之间的连通不大可能由固化树脂中断,所以熔融树脂得以稳定地注射。
因此,在套筒销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在储存部的靠近空腔的端部处储存的熔融树脂受到加热器可靠且适当的加热。结果,熔融树脂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因而,在套筒销变成打开状态以随后注射熔融树脂的情况下,熔融树脂得以流畅地注射。
此外,由于其内积聚先前注射的熔融树脂的间隙不大可能成形为比加热器的位于空腔附近的端部更靠近空腔。因而,当需要时清除树脂的操作效率得以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阀端设置为暴露于空腔,使得阀端限定注射阀的面向空腔的端部,而且加热器设置在阀端附近。
因此,加热器设置在阀端附近。换句话说,加热器设置在阀主体处以便沿其径向靠近阀端而定位。更具体而言,加热器设置在阀主体处,使得阀端与加热器之间沿径向的距离设定为小于阀端沿径向的厚度。因而,熔融树脂可以受到加热直到通过阀端将熔融树脂注入空腔。因此,在熔融树脂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的同时将熔融树脂注入空腔。结果,熔融树脂得以流畅地注射,而且,模制精度可以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加热器设置为被支撑并环绕储存部。
因此,由于加热器构造成环绕储存部,所以熔融树脂受到均匀加热。结果,熔融树脂受到有效且适当的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阀端与模具之间的部分边界处形成有间隙。
因此,在阀端与模具之间形成间隙,从而该间隙用作绝热空间。结果,阀主体和阀端由构成空腔的构件而冷却下来的可能性会减小。因而,熔融树脂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直到通过阀端将熔融树脂注入空腔。结果,熔融树脂得以流畅地注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阀主体设置至阀浇口以远离模具。
因此,由于阀主体和模具布置为彼此远离,所以加热器的热量不会传导至模具。结果,加热器的热量有效传导至阀端,从而使熔融树脂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前述及附加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A是阀处于闭合状态下时示出阀的横截面图;
图1B是阀处于打开状态下时示出阀的横截面图;并且
图2是套筒销和阀端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阀浇口的实施方式。
<概述>
如图1A和1B中所示,注射阀100的阀浇口2包括阀主体1、中心销4、阀端5、套筒销6和加热器7。阀主体1成形为圆筒状,从而在阀主体1内形成中空部15。成形为圆柱状的中心销4插入或安装在阀主体1的中空部15内。套筒销6成形为圆筒状。此外,套筒销6设置于中心销4的外周表面处,从而能够沿着中心销4滑动。阀端5成形为圆环状。而且,阀端5固定于阀主体1的靠近空腔3的内周部11处,从而环绕中心销4的端部42的外周部41。
在阀主体1与套筒销6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用作将熔融树脂P储存于其中的储存部8。对储存部8内的熔融树脂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7成形为圆筒状,使得加热器7设置于阀主体1的外周部14处,从而环绕储存部8。
套筒销6构造成能够在建立打开状态(阀打开状态)的位置与建立闭合状态(阀闭合状态)的位置之间移位。打开状态指的是套筒销6的端部61与阀端5分离的状态,从而建立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连通。另一方面,闭合状态指的是套筒销6的端部61接触阀端5的状态,从而中断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
如图1A和1B所示,在阀主体1的内周表面设置有肋片1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主体1的内周表面以均匀间隔(即,使得沿阀主体1圆周方向上相邻肋片16之间形成120度角)设置有三个肋片16。另外,可以在阀主体1的内周表面设置所希望的任意数量的肋片16。在阀主体1的内周表面设置三个肋片16是为了支撑套筒销6和中心销4,即,为了防止套筒销6和中心销4的轴线发生大幅度倾斜。另外,三个肋片16中的每一个都形成为杆状,其横截面形状大致为三角形。
<阀端的构造>
如图1A和1B所示,阀端5成形为所述阀端5的一部分比阀主体1面向空腔3的端部端面12更突向空腔3。而且,阀端5固定于阀主体1的内周部11处,从而使得阀端5的突出部朝向空腔3暴露,因此阀端5的突出部用作注射阀100面向空腔3的端部。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阀端5成形为突出状,从而朝向空腔3突出。另一方面,阀端5反向于空腔3的部分成形为凹入状。此外,阀端5包括上端面51、外周表面52、外周端面53、下端面54、内周表面55和锥面56。
在阀主体1靠近空腔3的内周部11处形成有切口部13。而且,切口部13成形为与阀端5的上端面51及外周表面52的形状相对应。阀主体1以使得阀端5的上端面51及外周表面52接触切口部13的方式支撑阀端5,从而使加热器7的热量传导至阀端5。
<空腔的构造>
如图1A和1B中所示,空腔3是限定待成形模制物体的形状的空间。此外,空腔3由多个模具31限定而成。在模具31内形成有冷却通道32,从而使得水C(冷却水C)流过冷却通道32。当冷却水C流过冷却通道32时,降低了模具31的温度。结果,注入空腔3中的熔融树脂P受到冷却并适当固化。
注射阀100、阀端5和模具31组装为使得注射阀100以这种方式固定于模具31处,即,阀端5的用作注射阀100面向空腔3的端部的下端面54接触模具31。另一方面,注射阀、阀端5和模具31组装为使得阀主体1的外周表面14不接触模具31,从而在模具31由冷却水C冷却的情况下,避免阀主体1和阀端5由模具31冷却。如果阀主体1和阀端5冷却下来,那么熔融树脂P也可能受到冷却。结果,熔融树脂P可能无法完全注入空腔3中。
然而,阀端5和模具31的布置方式不局限于上述布置。比如,注射阀100、阀端5和模具31可以组装为使得阀主体1的外周部14稍微接触模具31。即使在外周部14稍微接触模具31的情况下,只要阀主体1的外周部14与模具31之间保持微小的接触面积,热量传导就会受到抑制(限制)。因此,即使在将注射阀100、阀端5和模具31布置成阀主体1的外周部14稍微接触模具31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在将注射阀100、阀端5和模具31布置成阀主体1的外周部14不接触模具31的情况下所能得到的优点和效果。
模具31上形成有凹入部,从而与注射阀100的端部形状相对应。更具体而言,在模具31上形成的凹入部的形状确定为使得模具31不会接触阀主体1的端面12和阀端5的外周端面53。因此,阀主体1的端面12及阀端5的外周端面53都与模具31之间形成有间隙33。间隙33用作绝热空间,使得当模具31由冷却水C冷却时,阀主体1和阀端5进一步避免由模具31冷却。结果,即使在套筒销6变成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熔融树脂P仍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直到熔融树脂P即将通过在中心销4与阀端5之间形成的间隙而注入空腔3为止。
<套筒销的构造>
套筒销6的端部61成形为突出状,从而与阀端5的凹入状相对应,使得在套筒销6变成闭合状态的情况下,中断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套筒销6的端部61包括端面62、较小直径外周表面63和锥面64,所述较小直径外周表面63的外径小于套筒销6除端部61以外的较大直径外周表面65的外径。在套筒销6变成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套筒销6的较小直径外周表面63和锥面64分别接触或大体接触阀端5的内周表面55和部分锥面56。因此,在套筒销6变成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套筒销6的锥面64的定位为远离空腔3的端部(即,套筒销6的锥面64的、与套筒销6的较大直径外周表面65连接的端部)用作储存部8的靠近空腔3处的端部。
<中心销的构造>
如图1A和1B所示,中心销4插入并固定于阀主体1的中空部,从而与阀端5的同轴。
<加热器的构造>
如图1A和1B所示,加热器7成形为圆筒状,从而被支撑并环绕阀主体1的外周部14,使得加热器7对储存在储存部8内的熔融树脂P进行正常加热。加热器7设置于阀主体1处,使得加热器7的面向空腔3的端部定位于比套筒销6的锥面64远离空腔3的端部(即套筒销6的锥面64的、与套筒销6的较大直径外周表面65连接的端部)更靠近空腔3。而且,阀主体1的设置有阀端5的部分沿径向的厚度形成为小于阀端5沿径向的厚度。因此,阀端5与加热器7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相对小于储存部8与加热器7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套筒销6变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储存熔融树脂P的间隙不会朝向空腔3延伸地超过加热器7的端部71。换句话说,在套筒销6保持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储存熔融树脂P的间隙形成为与加热器7相对应。因此,当熔融树脂P积聚在间隙(比如储存部8)内时,熔融树脂P劣化或固化的可能性会减小。结果,当随后将熔融树脂注入空腔3中时,劣化树脂或固化树脂与熔融树脂混合的可能性会减小。而且,加热器7对储存在储存部8内的熔融树脂P进行加热使得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因此,可以得到模制精度较高的模制物体。更具体而言,可以得到具有精确形状(比如目标外观)、精确尺寸、适当强度、精确重量等的模制物体。而且,由于不大可能产生固化树脂,所以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不大可能因固化树脂而中断。因此,将熔融树脂P注入空腔3内能够得以稳定进行。
此外,由于用于储存部分先前注入的熔融树脂P的间隙不大可能在注射阀100处成形为定位地比加热器7的端部71更靠近空腔3,所以在将树脂变换为不同类型树脂的情况下、在将树脂颜色变换为不同颜色等情况下,清除树脂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换句话说,从注射阀100中清除树脂是容易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加热器7设置为被支撑并环绕阀主体1的外周部14,所以加热器7对熔融树脂P进行均匀且有效的加热。因此,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结果,熔融树脂P得以流畅地注射。
此外,由于加热器7定位于阀端5的附近,熔融树脂P直到通过在中心销4与阀端5之间形成的间隙而注入空腔3之前都受到可靠加热。而且,由于阀主体1的外周部14不接触模具31,所以加热器7的热量不会传导至模具31。因此,在储存部8内储存的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结果,熔融树脂P流畅地注入空腔3中,从而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模制物体。
如上所述,即使在将注射阀100、阀端5和模具31布置为使得阀主体1的外周部14稍微接触模具31的情况下,加热器7的热量也不大可能传导至模具31。因此,储存在储存部8内的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结果,熔融树脂P流畅地注入空腔3,从而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模制物体。
阀端5可以使用热传导性较高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阀端5的热耗散受到阻止,所以熔融树脂P进一步得到可靠且适当的加热。
加热器7的形状不局限于具有用于环绕阀主体1的外周部14的圆筒状。比如,只要将加热器7设置成使得其端部71的位置比储存部8靠近空腔3设置的端部更靠近空腔3,只要加热器7设置在阀端5附近,进一步的,只要熔融树脂P和阀端5受到可靠加热,就可以对加热器7的形状进行修改。
加热器7可以设置在中心销4的内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熔融树脂P也会受到可靠且适当的加热。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熔融树脂P在中心销4的外周部41处固化的可能性会减小。
<闭合状态>
如上所述,在套筒销6的较小直径外周表面63和锥面64分别接触或大体接触阀端5的内周表面55和部分锥面56的情况下,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中断。因此,建立闭合状态。因此,熔融树脂P在用作储存部8端部的阀端5的锥面56处受到阻止,使得不允许熔融树脂P流向空腔3。在这种情况下,在储存部8内储存的熔融树脂P,甚至存在于储存部8端部的熔融树脂P受到加热器7可靠且适当的加热,使得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因此,不大可能产生固化树脂、劣化树脂等。
<打开状态>
在套筒销6的锥面64与阀端5的锥面56分离(脱离接合)且套筒销6的端面62相对于阀端5的内周表面55朝与空腔3相反的方向进行移位的情况下,在储存部8、阀端5的锥面56与套筒销6的较小直径外周表面63及锥面64之间形成的间隙,在阀端5的内周表面55、中心销4的外周部41与套筒销6的端面62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及空腔3彼此连接,使得在所述两个间隙以及空腔3之间建立连通。结果,允许储存在储存部8内的熔融树脂P流向空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阀端5受到加热器7可靠且适当的加热,所以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直到熔融树脂P注入空腔3。因此,熔融树脂P流畅地注入空腔3。
因此,在套筒销6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用于储存熔融树脂P的间隙不会朝向空腔3延伸(成形)地超过加热器7的面向空腔3的端部。因而,当熔融树脂P积聚时,熔融树脂P不会劣化或固化,使得在随后注射熔融树脂P的情况下,不会有劣化树脂、固化树脂等与熔融树脂P混合。结果,可以得到具有精确形状(比如目标外观)、精确尺寸、适当强度、精确重量等的模制物体。而且,由于储存部8与空腔3之间的连通不大可能因固化树脂中断,所以熔融树脂P得以稳定地注射。
因此,在套筒销6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在储存部8的靠近空腔3的端部处储存的熔融树脂P受到加热器7可靠且适当的加热。结果,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因而,在套筒销6变成打开状态以随后注射熔融树脂P的情况下,熔融树脂P得以流畅地注射。
此外,其内积聚有先前注射的熔融树脂P的间隙不大可能成形为比加热器7的位于空腔3附近的端部更靠近空腔3,因而,当需要时,清除树脂的操作效率得以提高。
根据该实施方式,阀端5设置成暴露于空腔3,使得阀端5限定注射阀100的面向空腔3的端部。加热器7设置在阀端5的附近。
因此,加热器7设置在阀端5的附近。换句话说,加热器7设置在阀主体1处,从而设置为沿其径向靠近阀端5。更具体而言,加热器7设置在阀主体1处,使得阀端5与加热器7之间沿径向的距离设定为小于阀端5沿径向的厚度。因而,熔融树脂P会受到加热直到熔融树脂P通过阀端5注入空腔3。因此,熔融树脂P在保持适当的熔融状态下被注入空腔3。结果,熔融树脂P得以流畅地注射,而且,提高了模制精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加热器7设置为被支撑且环绕储存部8。
因此,由于加热器7构造成环绕储存部8,所以熔融树脂P受到均匀的加热。结果,熔融树脂P受到有效且适当的加热。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阀端5与模具31之间的部分边界处形成有间隙。
因此,在阀端5与模具31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该间隙用作绝热空间。结果,阀主体1和阀端5由构成空腔3的构件(即模具31)冷却的可能性减小。因而,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直到熔融树脂P通过阀端5注入空腔3。结果,熔融树脂P得以流畅地注射。
根据该实施方式,阀主体1设置至阀浇口2以远离模具31。
因此,由于阀主体1和模具31布置为彼此远离,所以加热器7的热量不会传导至模具31。结果,加热器7的热量有效传导至阀端5,从而将熔融树脂P保持在适当的熔融状态。
在前述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和操作模式进行了描述。然而,拟受保护的本发明的构造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且,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应当作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和等效应用方式来进行修改和变型。因此,显而易见的是,所有这些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变型和等效方式都被包括在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注射阀的阀浇口(2),所述注射阀用于将熔融树脂(P)注入到形成在模具(31)内的空腔(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浇口包括:
中心销(4),所述中心销以所述中心销(4)的端部(42)暴露于所述空腔(3)的状态固定在所述注射阀(100)内;
阀主体(1),所述阀主体用于容置所述中心销(4);
阀端(5),所述阀端(5)环绕所述中心销(4)的端部(42)的外周部(41)且在所述阀主体的定位为靠近所述空腔(3)的部分处固定于所述阀主体(1)的内周部(11);
套筒销(6),所述套筒销(6)设置于所述中心销(4)的所述外周部(41)处,以便能够沿着所述中心销(4)滑动;
储存部(8),所述储存部(8)形成于所述阀主体(1)与所述套筒销(6)之间并容纳所述熔融树脂(P);以及
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设置于所述储存部(8)的外周部处,其中,
所述套筒销(6)能够在建立打开状态的位置与建立闭合状态的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打开状态是所述套筒销(6)的端部(61)与所述阀端(5)分离从而使得所述储存部(8)与所述空腔(3)通过由所述中心销的外周表面和所述阀端的内周表面限定的通道彼此连接以在所述储存部(8)与所述空腔(3)之间建立连通的状态,所述闭合状态是所述套筒销(6)的端部(61)接触所述阀端(5)且所述储存部(8)与所述空腔(3)之间的连通中断的状态,并且
在所述套筒销(6)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热器(7)的面向所述空腔(3)的端部定位成比所述储存部(8)的面向所述空腔(3)的端部更靠近所述空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所述阀端(5)设置为暴露于所述空腔(3),使得所述阀端(5)限定所述注射阀(100)的面向所述空腔(3)的端部,而且所述加热器(7)设置在所述阀端(5)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所述加热器(7)设置为受到支撑并环绕所述储存部(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在所述阀端(5)与模具(31)之间的部分边界处形成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所述阀主体(1)设置至所述阀浇口(2)以远离所述模具(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所述套筒销的端部包括较小直径外周表面、较大直径外周表面以及位于所述较小直径外周表面与较大直径外周表面之间的锥面,
所述阀端包括内周表面、上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周表面与上端面之间的锥面,
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套筒销的端部的锥面接触所述阀端的锥面并且所述套筒销的端部的较小直径外周表面接触所述阀端的内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浇口(2),其中,在所述套筒销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存储部的面对所述空腔的端部由所述阀端的锥面与所述套筒销的锥面之间的接触限定。
CN2009101715547A 2008-08-29 2009-08-28 阀浇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9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1890 2008-08-29
JP2008221890A JP5139926B2 (ja) 2008-08-29 2008-08-29 バルブゲート構造
JP2008221890 2008-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106A CN101659106A (zh) 2010-03-03
CN101659106B true CN101659106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72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5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9106B (zh) 2008-08-29 2009-08-28 阀浇口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83333B2 (zh)
JP (1) JP5139926B2 (zh)
CN (1) CN101659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7237B2 (en) * 2008-05-29 2012-04-03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Hot runner system having active material
FR2948057A1 (fr) * 2009-07-16 2011-01-21 Airbus Operations Sas Dispositif interface perfectionne d'injection
JP5237981B2 (ja) 2010-03-09 2013-07-17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163938B1 (ko) * 2011-01-16 2012-07-09 김혁중 사출성형기용 핫런너 밸브장치
US8628322B2 (en) * 2011-03-04 2014-01-14 Terry L. Schwenk Mold apparatus for use in injection molding of a liquid silicone composition
JP6417674B2 (ja) 2013-03-07 2018-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JP6180027B2 (ja) * 2013-12-09 2017-08-1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リングバルブゲート式金型装置
CN106426822B (zh) * 2016-11-23 2019-03-12 福州大学 冲孔切除环状进料口的注塑模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0602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模具
CN110756762A (zh) * 2018-07-25 2020-02-07 无锡朗贤轻量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真空阀及真空压铸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0308A (ja) 1997-12-05 1999-06-2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射出成形機のバルブゲート装置
JP3191866B2 (ja) 1998-03-06 2001-07-2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バルブゲート式金型装置
JP2003011171A (ja) 2001-07-02 2003-01-15 Bridgestone Corp 射出成形方法及び射出成形用金型
WO2010003249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Mold-Masters (2007) Limited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having aligned sleeve and pi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106A (zh) 2010-03-03
JP2010052376A (ja) 2010-03-11
US20100055227A1 (en) 2010-03-04
US7883333B2 (en) 2011-02-08
JP5139926B2 (ja)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106B (zh) 阀浇口
JP3016930B2 (ja) 射出成形熱バルブゲート装置
JP5395135B2 (ja) 熱硬化性樹脂用の射出成形装置
JP5580666B2 (ja) 硬質液状樹脂成形用金型及び硬質液状樹脂成形方法
CN102909829B (zh) 一种注射器外套全热流道成型模具
JPH07100867A (ja)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BR112018017092B1 (pt) Sistema de bocal de fundição em molde
KR101136760B1 (ko) 핫런너시스템의 세라믹노즐장치
CN105690676A (zh) 具有加热模腔的注射成型装置
CN212331710U (zh) 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模具
KR20180132072A (ko) 사출 성형 공구
CN110271142A (zh) 双物料笔记本壳体射出成型方法
CN205767270U (zh) 带有冷流道的硅橡胶成型模具
JP4203903B2 (ja) バルブゲート式金型装置
JP6607306B1 (ja) 射出成形システム
CN210501186U (zh) 一种硅橡胶绝缘子成型模具分型面冷流道
CN113580504B (zh) 一种薄壁高熔点蜡丸注塑模具
CN211165120U (zh) 能避免太阳斑的模具
JP5124743B1 (ja) 射出成形用ブッシュ
JP5159067B2 (ja) 射出成形金型
JP2008030297A (ja) 射出成形金型
CN207578957U (zh) 一种基于cae技术的后壳体点浇口热流道模具
CN106584797B (zh) 一种用于熔融热固性塑料的熔胶筒
CN207449033U (zh) 带螺旋式运水套的热嘴结构
CN206678317U (zh) 一种深腔侧浇用快换热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