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87B - 处理电站废物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电站废物的方法和设备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87B
CN1016587B CN87100832A CN87100832A CN1016587B CN 1016587 B CN1016587 B CN 1016587B CN 87100832 A CN87100832 A CN 87100832A CN 87100832 A CN87100832 A CN 87100832A CN 1016587 B CN1016587 B CN 1016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rotating cylinder
treatment region
water
bul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7100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7100832A (zh
Inventor
休伯特·艾里克
保罗·艾里克
沃尔特·艾里克
休伯特·杜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8710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0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87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02Lime
    • C04B2/04Slaking
    • C04B2/06Slaking with addition of substances, e.g. hydrophobic agents ; Slaking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compounds
    • C04B2/063Slaking of impure quick lime, e.g. contained in fly 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B01J2/12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in rotating dru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02Lime
    • C04B2/04Slaking
    • C04B2/08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7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inclined at an angle to the horizontal or to the vertical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06/00Compositions: coating or plastic
    • Y10S106/01Fly as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电站松散状废物、特别是过滤粉灰的方法和实现此法之设备,此法通过增湿使石灰组份熟化。并使物料进一步增湿,同时被处理物料可连续供料,处理后的物料可连续出料。为了提供快速、可靠而又经济的处理大量电站废物(粉灰)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提出:松散物料应通过不同的、空间上基本隔开的、相互串联的处理区段,在整个进程中作强度可调的机械运动,在各个处理区段经受不同的作用,引起反应并有控制地沿着反应流线传送。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站松散状废物、特别是电站过滤粉灰的处理方法,此法通过增加湿度使石灰组份熟化,并使松散物料进一步增湿,同时有可能使被处理物料连续进料,已处理物料连续出料。
为处理电站粉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装置和设备,但其中大多数原来是为了其它产品和处理方法而研制的。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用这类设备处理电站粉灰,不能获得满意的技术结果,而且所用的工艺方法也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已经知道能交替地间歇或连续运行的混合反应器。在这类设备中,被处理的物料在几乎围绕垂直轴旋转的容器中受混合或搅拌器处理。这种设备能提供非常均匀的产品,它们能调节进料,从而保持恒定的停留时间。这类设备的自清洗能力使其不易受废物结块的影响。不利之处在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类设备不是任何规模在费用上都是经济的。
此外,还知道带静止的混合容器的水平转筒-专用于处理飞灰。这种设备的规模同样受到技术和费用的限制。而且在水平卧式转筒中旋转的搅拌器上易结块。为了触及混合容器的全部表面需要很多的搅拌器,后者引起较大的磨耗,从而易使混合物在搅拌轴和容器内壁上结块。同时,搅拌器轴承在容器端面上的密封也成问题,用红外或微波测量仪间接测定混合物的性质要不很困难,要不就根本不可能进行。
石灰工业中采用竖井式带相应卸料装置的静止的园柱形容器。这种设备亦曾试验性地用于处理粉灰。虽然,这种反应器在较低的投资下具有较大的反应容积,但是这种设备建筑高度较大,使厂房和进料装置的费用很高。由于这类反应器不带搅拌装置,很容易受结块的影响。反应物极小量的过湿即会引起结块,而结块只能用昂贵的人工清除。此外,这种反应器不能对进行的反应作监测,这样就不能在停留时间内在反应器中采取调节措施。
在石灰工业中还采用熟化转筒,其中多数是围绕中心轴旋转的园柱形或双锥容器。这种容器以压力密封式封闭,水和/或蒸汽从支承轴上的孔引入。这种容器只能间歇操作,因此需要装备昂贵的进料、出料和工厂废物处置的设备。同时不能可靠地测量转筒中物料的性质,并难于装设用于混合及清洗容器器壁的搅拌机械。
最后,还知道一种熟化转筒,其一个端面开启,一个端面封闭,转筒体围绕其长轴旋转。转筒轴对于垂直方向是倾斜的,其填充程度通过倾斜角度来调节。进料和出料通过同一开启的端面实现。因此它不能排除,新加入的物料未经反应就被带出的可能性。虽然曾经尝试将进料装置延伸到封闭端面的转筒端来克服这个缺点,但是这种措施明显地限制了转筒的长度、并从而限制了转筒的容积,因为进料装置的一端不能无限长地自由悬空于转筒内。同时为了清洁转筒壁和避免结块而设计的刮板亦限制转筒的长度,因为在刮除结垢及结块时所产生的力不能由悬臂传递到任意长的距离。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及遵循新的、有关电站废物处置的规定,都需要发展适于处理这些物料的技术。电站废物实质上就是过滤粉灰,湿粉灰及尾气脱硫处理的废渣。
一般说来,处理一词应理解为:将过滤粉灰冷却到100℃以下;将所含石灰(CaO)熟化;并使粉灰增湿到具有一种不飞扬而又便于最佳减容的易碎的结构和操作,即运输、转船、压实以及已处理废物的卸料。
添加处理所需要的水可取用淡水、电站迴路中的工艺用水,湿粉灰及尾气脱硫处理的含水废渣。所添加的水常常是上述各种不同来源的组合。
处理高含量CaO的粉灰会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一方面,高含量CaO来自某些天然煤矿,其粉灰中CaO含量可达70%,另一方面,很多燃烧室采用干添加物工艺,即将煤和石灰石混合使煤中产生的硫转化为CaSO4(石膏),这种工艺同时产生CaO。
由于原煤的组份不同,灰分中的石膏及CaO含量随之波动。
为了使粉灰的贮存对环境无害,必须加水使燃烧后的石灰石(CaO)熟化。
由熟石灰Ca(OH)2和石膏(CaSO4)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即在水过量和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亦易于固化。一方面,熟化烧过的石灰石必需添加一定最小量的水,另一方面,过量的水又引起石灰-石膏混合物结块,这样就使电站废物的处理变得十分困难。
引用上述通常是其它技术领域已知的设备和方法,由于经济效益或技术问题而受到限制。由于应用已知的设备和方法所产生的缺点已在前面详细叙述。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它能快速、可靠和经济价廉地处理大量的电站废物(粉灰)。
解决这个任务的方法是使松散物料通过几个不同的、空间上基本 隔开的相互串联的处理区段,在整个进程中作强度可调的机械运动,在每个区段受到不同的处理,引起反应,并有控制地沿着一个反应流线传送。
分成不同的、空间上隔开的几个处理区段,就可以随时监测松散物料的状态并监视在各区段内发生的反应,而有控制地沿着反应流线传送,就可以调整在各个区段的恰当的停留时间,这样,举例而言,可以避免物料润湿不足或过度潮湿,以及在器壁及机械上结块。
方法的构思合理,它使由机械推进的松散物料床作强度可调的机械运动。
与其它已知方法的区别在于,机械处理的强度与任一指定时刻松散物料的特定状态相适应,并在各处理区段作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处理与其它可以想到的方法(比如纯化学法)相比,耗费较小,费用较低,运行方便。
本发明的方法之长处在于,在反应流线的开头和末端便于测定反应混合物的湿度、温度或化学性质,并根据测量值在反应流线的任一所需位置至少可作一次调整,而且这个调整是在有利的时间内实施,以至在物料离开之前起到作用。
迄今所用粉灰处理方法都不具有上述那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利于改善松散物料的最优和快速处理。
本发明所推介的方法之特点在于,实质上由一个进料和混合区段(Ⅰ),一个主反应区段(Ⅱ),及一个聚结和出料区段(Ⅲ)构成各个处理段。
事实证明,划分这样三个区段对于提高处理的可靠性是适宜的,特别是能使CaO完全熟化,而又不使石灰-石膏混合物结块,并且 尤其重要的是能满足大量、快速通过的要求。当然,各处理区段在其边界上可以互相连续过渡。其实质仅在于,应有三个由上述特点表征的区别明显的处理区段,在各个区段内物料主要经受这个区段特点所决定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加入湿粉灰或尾气脱硫处理的含水废渣,来提高松散物料的湿度最为理想。
电站中相应系统运行过程总会产生这些物料,上述办法使这些物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如果湿粉灰或尾气脱硫处理的废渣数量不够或者不能作到连续一贯的供给,本发明考虑用淡水或有添加物的工艺用水来提高湿含量是有利的。工艺用淡水有助于松散物料或热粉灰的冷却,而含有添加物的工艺用水在一定程度上总是现成的废物,而且可以根据所含的添加物来加速或减缓某些反应。
如果根据本发明,用主反应区段(Ⅱ)或者所属电站的废热来予热工艺用水,这将是有利的。
予热工艺用水的目的首先在于加速所进行的反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处理能力。按本发明推介的方法能不接触地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
相应的测示传感器很少或不会受到污染或损毁。
此外,还推介了一个在出料前破碎较大块的松散物料的方法。
通过这个措施可以使下一步处理,特别是已处理物料的压缩减容变得容易或得到改善。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方便地根据物料在反应流线末端的湿度及温度来控制松散物料的进料。这种措施有助于本发明的方法的最优 化,即设备获得最大处理能力,同时保证物料完全反应。竖井式容器需要实施控制使物料不结块,而本发明的方法本质上却是基于还在介绍的连续的机械运动和结构上的措施。
本发明还具有两个特点对实现此目的有利,其一,进料由主反应区段(Ⅱ)的充填程度控制;其二传送速度由主反应区段(Ⅱ)或者聚结区段(Ⅲ)出口的温度和/或温度和/或化学性质控制。
在有利的条件下利用上述特点之一即能解决最优化问题,也可能需要利用上述特点中之几点或全部才能使方法最优化。
无论如何,只要正确地调节温度、湿度及传送速度,本发明之方法能使所含的CaO完全熟化,不产生结块,同时能处理最大量的松散物料或粉灰。
至于通过加湿使所含石灰熟化和使松散物料进一步增湿处理电站松散状废物、特别是电站过滤粉灰的设备,则是由一个旋转的反应容器、松散物料的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及一个增湿装置组成,本发明所解决的基本问题就在于,反应容器至少由一个两端面实际上开启的园柱形转筒所组成,其转轴稍稍倾斜于水平轴,和/或者至少由一个截头锥形转筒所组成,其转轴或为水平轴或稍稍倾斜于水平轴;其长度与最大转筒内径之比应大于2∶1,最好大于4∶1;转筒内壁至少应有一部份长度用弹性材料衬里;这样的设备能实现本发明的任务。
这样的长径比容许在转筒内划分不同的处理区段,同时还可能在转筒的前后串联相当于各处理区段的其它装置。转筒轴倾斜和/或者采用截头锥体形状,可以在旋转时对容器内物料的传送施加影响,即可通过转筒的旋转速度和转轴的倾斜度的变化来改变和调整传送速度。转筒用弹性材料衬里最终有助于避免由于石膏凝结而发生的结块现象。
事实证明,弹性材料与转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是有益的。
弹性材料与转筒壁保持一定距离与弹性材料直接贴在转筒壁相比,前者具有更大的运动自由度,因而易于去除意外的结块。
如上所述,转筒可与其它设备、特别是其它转筒前后串联。
例如本发明的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串联园柱形转筒,这对避免构件的尺寸过大是有帮助的。
在这种条件下,松散物料总是从较小的转筒传送到直径较大的转筒。
而且在刚刚提及的设备中,两个转筒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效果更佳。
另一方面,由于处理能力和传送速度也与转筒直径有关,上述方式可以供转筒中松散物料的数量与相应的传送速度相匹配。
一般来说,本发明推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将弹性材料,最好是橡胶板,以拉伸的多边形内套的形式置于转筒的内面。
这样的拉伸多边形内套结构较为经济,而且具有上述的弹性材料与转筒隔开的优点,因为转筒本身的内截面呈园形,而多边形内套,顾名思义,其截面为多边形,例如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这样大部份将与转筒内壁保持一段距离。
为了能准确地进行必需的测试,本发明的设备有一根支撑杆穿过转筒并实际上平行于其旋转轴,在这根支撑杆上装有测试装置及水和冷却空气的导管。
因为转筒的两个端面是开启的,一定支撑杆穿过转筒两端并平行于转轴是不成问题的,测试装置及导管能就地布置。这样,一方面能得到准确的测定值,另一方面还能将水和/或冷空气准确地接到需要 的部位。
较好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至少由一根水和/或冷空气导管作支撑杆。
由于水和/或冷空气的导管总是需要的,它能合乎逻辑地成为一种坚固的构件,同时作测试装置的支撑,又可用作,举例而言,注入喷嘴。
本发明的设备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拉伸弹性内套与转筒内壁之间加入一些可自由滚动的球。
这种球在转筒旋转时使拉伸弹性内套产生变形,从而有利于去除内套内表面上的任何结垢物。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混合机或搅拌器装在进料区段为佳。一般将混合机或搅拌器的作用范围定义为前已提及的进料和混合区段。这种混合机或搅拌器可使松散物料实现强度可调的机械运动。
同样,本发明推介的较好实施方式,亦考虑在本设备的出料区设置混合机或搅拌器。
此混合机或搅拌器作用的范围被定义为前已提及的聚结和出料区段。
总的说来,设备的进料区段和出料区段的混合装置,通过强烈地搅拌松散物料或反应混合物的各个组份来加速需要进行的反应。
为了测试被处理的松散物料及水等添加物的数量,本发明的设备让其一个或几个转筒和/或其前和/或其后串联的混合机或搅拌器安置在称重装置之上是有利的。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设备的入口之前和出口之后安装物流测试仪表也是有利的。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本发明推介的一个实施方式是采用可启闭的 出料孔。
这在已聚结的或已处理过的松散物料只能间歇式地传送时尤为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已被处理的松散物料在设备的最后一级停留到能被卸出为止。
本发明推荐的实施方式之一是将设备的各个组成部份布置在位于其上的松散物料立仓的支撑构架上。
本发明的设备的这种布置方案,特别节省空间而且费用合理。
下述的推荐实施方式的描述及附图,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优点、特点及用途。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的转筒的侧视图及剖面;
图2表示两个直径不同的转筒串联的实施方案;
图3表示三个直径不同的转筒串联的实施方案,其中中间一个转筒带有多边形拉伸弹性材料内套;
图4表示园锥形转筒;
图5表示两个转速不同的转筒;
图6表示内部装有搅拌器的转筒;
图7表示一个转筒的剖面,其弹性拉伸内套与器壁等距离隔开;
图8表示一个内部装有多边形弹性拉伸内套的转筒;
图9表示装在力传感器上的一套设备的组合;
图10是一个以水管作测试仪表及进料装置的支撑杆的转筒的纵剖面;
图11是一套完整的粉灰处理设备;
图12是图11所示的设备的侧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的两套设备在松散物料立仓下的布置情况;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5带有测量点的设备示意图。
首先按照图11叙述本发明推荐的实施:
本方法划分三个不同的阶段或三个处理区段Ⅰ、Ⅱ和Ⅲ。图11用虚线表示这个几区段。在这三个区段中,松散物料接受各种不同的机械处理。
松散物料首先进入处理区段Ⅰ,测量仪表T测试松散物料的物理(温度,湿含量)和化学性质。同时计算机R控制水、湿粉灰和/或其它添加物的进料,在处理区段Ⅰ内添加物与松散物料强烈混合并开始予反应。
以下将电站的过滤粉灰作为松散物料,但这并不限制本方法和设备的应用范围。
予混合及予反应后过滤粉灰进入处理区段Ⅱ,这个区段实际上由转筒1组成。主反应区段Ⅱ一般不带任何混合或搅拌器,机械处理的强度相应较弱。在这个区域内所含的绝大部份CaO在伴随放热情况下熟化,籍助于温度和湿度测试装置,通过一个计算机控制熟化过程的速度,同时根据需要调节冷却空气、冷却水及熟化水的进料及转筒1的转速。此外,其它可变的控制参数是转筒轴31的倾斜度,它可由计算机R控制其变化,以使过滤粉灰在转筒1中的停留时间与反应进行的时间相适应。转筒轴31的倾斜度同时也依赖于转筒1的转速及过滤粉灰的松散程度。
冷却空气、水及其它添加物的可控添加,可使主反应得到最佳控制,前已提及,主反应基本上但不仅是石灰组份的熟化。除CaO外,过滤粉灰一般还含有石膏(CaSO4)。这两种组份的含量随煤的成分 不同而变动很大。实现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使全部CaO和CaSO4完全水合。因此,准确地控制主反应和首先是协调转筒1的传送速度对处理方法的最优化有重大意义。
最后被处理的过滤粉灰在处理区段Ⅲ中聚结和压实减容,从而得到适于长期贮存的或者能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在处理区段Ⅲ中也进行其它监测,以保证能就地在处理区段Ⅲ以及前面的处理区段Ⅰ和Ⅱ中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图1至图5表示本发明的设备中转筒的不同实施方案。
图1表示一个简单的园柱形转筒,它带有一个传动轮2,此传动轮可为齿轮或皮带轮,通过它们相应的驱动装置使转筒1旋转,转筒1可以带几个传动轮2,如图的局部所示,转筒的截面在整个长度方向上都是园形。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两个转筒1和1′围绕一个公轴旋转,它们的一部份相互搭接。这个实施方案中过滤粉灰的物流方向是固定的,总是从直径较小的转筒1流向直径较大的转筒1′,否则,只有在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才能使粉灰从较大的转筒1′流入较小的转筒1。两个转筒1和1′的搭接部份是相互固定的。
图3表示的实施方案与图2相似,三个转筒1,1′和1″串联。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转筒1″可作进料和混合区段Ⅰ,转筒1作主反应区段Ⅱ,转筒1′作聚结和出料区段Ⅲ。此外,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转筒1的内部采用了一个多边形拉伸内套7,其最小内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大于转筒1′的内径。这可从图3的附图,即轴向视图中明显地观察出来。
其次,图4表示一个锥形转筒1,转筒围绕水平转轴31旋转,过滤粉灰从其窄端的孔进料,在转筒旋转时,由于转筒呈锥形,粉灰 总是朝较宽的一端传送,而在柱形转筒1的情况下靠使转轴31作一定的倾斜达到同样的效果。
图5再次表示两个直径不同的转筒1,1′串联的实施方案。与图2及图3不同,图5所示的两个转筒的搭接部份不是固定连接,而是可相对自由旋转。两个转筒可以以不同的转速旋转,这对实行最佳运行非常有利,因为过滤粉灰在转筒1,1′中的传送速度不但与其转速及旋转轴31的倾斜度有关,而且也取决于转筒的直径。此外,两个转筒的轴可具有不同的倾斜度。
图6表示一个转筒1,其进料段装有搅拌器3,其出料段装有聚结机5,两者分别由驱动装置4和6带动旋转,并起搅拌和聚结作用。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在此同一转筒1中发生不同的机械作用。按照图15所示流程框图的模式,转筒1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区段Ⅰ,Ⅱ和Ⅲ,这几个区段用虚线标出,过滤粉灰在这些处理区段中经受不同的机械作用。
图7和图8各自表示一个转筒的剖面,转筒的内面装有拉伸弹性材料内套。图7的例中,内套7由内套支撑8使其与转筒1的内壁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拉伸弹性材料内套,举例而言,可用橡胶板制成。为了提高形状的稳定性,橡胶板内部包容细钢网,这样,拉伸内套7除具有弹性外还能保持如图7所示的环形截面。
简化的图8表示一个拉伸多边形内套。内套材料,例如橡胶,在应力作用下固定于转筒内壁,形成多边形状。事实说明六边到十二边的正多边形都是适宜的。
拉伸弹性内套7背面的自由空间容许内套7作向里、和向外的径向运动。这样,转筒1的内壁具有相当的可弹性变形的性能。具体来 讲,内套7下部表面上负荷的过滤粉灰的荷重量引起变形,当转筒1旋转,下部表面移向上部失掉其所负荷的重量,则重新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这时,如果有轻度结垢产生,后者将从弹性表面上脱出。这种方法实质上可避免结垢。为了增大内套7弹性变形引起的作用,可在转筒内壁和内套7之间的空间填加重球,它们在转筒1往复旋转时,随转筒位置的改变使内套7交替负荷与卸荷,从而使弹性内套的变形更为明显,更可靠地排除结块。
图9与图6不同,它表示转筒1内部无任何搅拌器和聚结器的实施方案。此方案中,转筒1串联于予混合器10之后,其后再串联聚结器11。此设备可划分为予混合器10,转筒1和聚结器11,依次相当于处理区段Ⅰ,Ⅱ和Ⅲ。此外,图9所示的设备的各组成部份安装在力传感器9上,从而可测定被处理物料的重量或数量。
图10表示转筒1的纵剖面,穿过转筒并平行于转轴31的导水管12作支撑杆,其上装有测量仪表13及喷嘴14,其上还有一根冷却空气管,图9未予表示。
由于转筒1的端面是开启的,导水管12可以固定在转筒外面的固定支架上。
图11表示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过滤粉灰经入口26进入予混合器10,其中由驱动装置4带动旋转的搅拌器3使粉灰与由喷嘴21喷出的工艺用水相混合,通过测量装置T测定温度、湿度及粉灰的化学性质,测定结果送入计算机R。通过散物流量计29及装在予混合器10支座上的力传感器9,测定进入混合器的粉灰量。在散物流量计29向计算机R传送测量结果的同时,力传感器9将结果输入R2,后者与计算机R相联,也可以就是同一个计算机。
计算机R控制电动关闭阀23和电磁阀25,使加入的水量与按测定值计算出的需要量相符合。感应流量计24将每个时刻添加的水量输入计算机R。此外,还在水管上装设手动阀门22。
予混合器10的一端置于滚动轴承17上,而另一端则以力传感器9作支承。由于予混合器10的混合转筒20可旋转,因此仅一端有力传感器9即能测定转筒20中所含物料的质量。予混合后的粉灰通过截流盖18排入料斗19,然后进入转筒1。转筒1的两端皆由力传感器9支承,其测量值送入计算机R2,这样,可以毫不困难地测定转筒内被处理物料的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升降机构32调整转筒轴31对水平的倾斜度。转筒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传动轮带动,并在主反应过程中缓慢地将予混合的粉灰推向转筒出口28。转筒1可通过其一个开启的端面直接与转筒出口28相接,也可以在这个端面上加设一个隔板,或者在转筒壁上开孔,物料通过隔板或开孔再进入转筒出口28。
粉灰在转筒中完成主反应之后,从转筒1进入聚结器11,后者带有一个未在图上示出的聚结机构5,其驱动装置6示于聚结器11的外面。
聚结器11同样是一端置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动轴承17上,而另一端由力传感器9支承。与予混合器10的情况相似,聚结器中所含的物料量由R2测定,R2根据所测出的物料量控制予混合器10、转筒1及聚结器11的转速及截流盖18的开闭频率,并通过升降机构32调整转筒轴31的倾斜度。已处理的粉灰通过出口27从聚结器卸出。
图12表示图11所示设备的右视图。可以看出,粉灰从转筒1, 湿粉灰从湿粉灰立仑16经输送带30加入聚结器11。
图13和14表示上面提及的两套设备安置在粉灰立仑15,15′之下的结构布置情况,类似于图11,可以看出,在粉灰立仑15下即是予混合器10,其所含物料送入转筒1,然后再进入聚结器11。在其后面只表示了另一套设备的一部份,它由予混合器10′供料立仑15′,转筒1′及位于其下的聚结器11′所组成。
作为立仑15,15′基座的设备构建方案格外省地,并能相当显著地减少装置的建筑费用。
图14表示了图13的俯视图。从中可清楚地看出这种省地的布置方案。在本方案中聚结器11、11′由公用的湿粉灰立仑16按需要供料。
如前所述,整个过程籍助于测量装置监测,并通过一个或几个计算机调节和最优化来加以控制。图15表示控制框图,其中T1,T2,T3为湿度、温度和/或化学性质的测量点,Q1,Q2为称重装置或流量计传出的测量信号,R表示控制过程的计算机,QW为相应的控制信号。

Claims (25)

1、处理电站松散状废物特别是电站过滤粉灰的方法,通过加入为使水硬性组分水化所需水量过量的水,使石灰组分熟化,并能使处理物料边续进料,已处理物料连续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散物料是通过串联的在空间上基本隔开的不同处理区段,在整个通路中在每个区段作各自的强度可调的机械运动,所述处理区段基本上由第一处理区(Ⅰ),第二处理区(Ⅱ)和第三处理区(Ⅲ)组成,其中,在第一处理区内进行松散物料与水的强烈混合,这样得到的混合物再转移到第二处理区,水硬性组分与所加水发生反应;最后在第三处理区,由于加入水量能使所述物料保持在润湿条件下而发生聚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要在反应流线的始端和末端测定反应物的湿度和/或温度和/或化学性质,根据所得的测定值能在反应流线的任何需要位点上采取一种调节措施,并且此调节措施要在有利的时间内实施,以使在物料离开设备之前起到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在第一处理区之后,沿着第二处理区加入校正量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湿粉法或尾气脱硫处理所得的含水残留物来提高湿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新鲜的或者含有添加物的工艺用水来提高湿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第二处理区(Ⅱ)或所在电站的废热来预热工艺用水。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不接触的方法测定反应混合物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料之前大块松散物料要进行磨碎。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反应流线末端物料的湿度和/或温度控制松散物料的进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二处理区(Ⅱ)的填充程度控制松散物料的进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二处理区(Ⅱ)或第三处理区(Ⅲ)物料的温度和/或湿度和/或化学性质控制传送速度。
12、处理电站松散状废物特别是电站过滤粉灰的设备,通过加湿使石组分熟化和使松散物料进一步增湿,由一个旋转反应器、松散物料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和一个加湿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器至少由一个两端面实际上是开启的、围绕稍稍倾斜于水平的轴旋转的圆柱形转筒组成,和/或至少由一个截头锥形并围绕水平或稍稍倾斜于水平的轴旋转的转筒组成,长度对转筒最大内径之比大于2∶1,最好大于4∶1,而且转筒内壁至少有一部分长度用弹性材料衬里。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与转筒壁保持一定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至少包括两个串联的、直径不同的圆柱形转筒。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转筒能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最好是橡胶板;以拉伸的多边形内套的形式置于转筒之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根支撑杆贯穿转筒并实际上平行于转轴,测量装置及水和冷却空气的导管附于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由一根水和/或冷却空气的导管组成支撑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拉伸弹性内套和转筒内壁之间填入能自由运动的球。
20、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备的进料区内装有一搅拌器或混合机。
21、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备的出料区内装有混合机或搅拌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转筒或几个转筒和/或其前和/或其后串联之混合机安置于称重装置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备的入口前和设备的出口后安装测量物料流量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2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可以启闭的出料孔。
25、根据权利要求13或2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的组成部分可配置在位于设备上面的松散物料立仓的基础构架上。
CN87100832A 1986-02-14 1987-02-14 处理电站废物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CN1016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863604760 DE3604760A1 (de) 1986-02-14 1986-02-14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ditionierung von kraftwerksreststoffen
DEP3604760.0 1986-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0832A CN87100832A (zh) 1987-08-26
CN1016587B true CN1016587B (zh) 1992-05-13

Family

ID=629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7100832A Expired CN1016587B (zh) 1986-02-14 1987-02-14 处理电站废物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4997357A (zh)
EP (1) EP0234279B1 (zh)
JP (1) JP2566768B2 (zh)
CN (1) CN1016587B (zh)
AU (1) AU596395B2 (zh)
CA (1) CA1300853C (zh)
DE (2) DE3604760A1 (zh)
IN (1) IN166623B (zh)
RU (1) RU2053208C1 (zh)
ZA (1) ZA87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36527A1 (de) * 1989-11-02 1991-05-08 Barth Gmbh Dr Formsteinsatz und formstein zum belegen von bodenflaechen mit breiten fugen
DE4005436A1 (de) * 1990-02-21 1991-08-22 Hoelter Heinz Behandlung von aschen und filterstaeuben aus verbrennungsanlagen
NL9100280A (nl) * 1991-02-18 1992-09-16 Pelt & Hooykaas Werkwijze voor het desactiveren van calciumoxyde korrels bevattend slakkenmateriaal.
US5182119A (en) * 1991-04-18 1993-01-26 Ici Americas, Inc.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free flowi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olding pellets
US5173232A (en) * 1991-04-25 1992-12-22 Holley Carl A Process for agglomerating stack gas desulfurization residue
DE4318953A1 (de) * 1993-05-25 1994-12-01 Ver Energiewerke Ag Vorrichtung zum Anfeuchten von Kraftwerksfilteraschen
US5503788A (en) * 1994-07-12 1996-04-02 Lazareck; Jack 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synthetic plastic material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GB9418984D0 (en) * 1994-09-21 1994-11-09 Solvay Interox Ltd Low profile baffled reactor
DE4436767A1 (de) * 1994-10-14 1996-04-18 Thomas Dipl Ing Wal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Dosieren
DE19633709A1 (de) * 1996-08-21 1998-02-26 Krupp Polysius Ag Drehtrommel
DE19707038C1 (de) * 1997-02-21 1998-10-15 Sicowa Verfahrenstec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indemittels
DE19753389A1 (de) * 1997-12-02 1999-06-24 Code Gmbh Commercial Developme Verfahren zum Aufbereiten eines reaktionsfähigen Gemisches aus Abfallstoffen
US6713028B1 (en) * 1999-01-26 2004-03-30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Rotating process chamber with integral pump and energy recovery turbine
US6387172B1 (en) 2000-04-25 2002-05-14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Gypsum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FI20022010A0 (fi) * 2002-11-08 2002-11-08 Raumaster Oy Hienojakoisen irtotavaramateriaalin kostuttaminen
US7150507B2 (en) * 2003-12-17 2006-12-19 Kelsey-Hayes Company Self cleaning orifice
US7582239B2 (en) * 2005-05-16 2009-09-01 Johns Manville Method of agglomerating wet chopped fiber
US20080105617A1 (en) * 2006-06-14 2008-05-08 Eli Oklejas Two pass reverse osmosis system
US8016545B2 (en) 2006-06-14 2011-09-13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Thrust balancing in a centrifugal pump
US8128821B2 (en) 2006-06-14 2012-03-06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Reverse osmosis system with control based on flow rates in the permeate and brine streams
US8529761B2 (en) 2007-02-13 2013-09-10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Central pumping and energy recovery in a reverse osmosis system
US8641322B1 (en) * 2007-08-07 2014-02-04 Kevin Jackso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disposal of dry fly ash
US8147692B2 (en) * 2008-01-04 2012-04-03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Batch-operated reverse osmosis system with multiple membranes in a pressure vessel
US7892429B2 (en) 2008-01-28 2011-02-22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Batch-operated reverse osmosis system with manual energization
US9272468B1 (en) * 2008-04-03 2016-03-01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based carriers from byproducts of biomass processing
US8118582B1 (en) * 2008-04-03 2012-02-21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iobased carriers from byproducts of biomass processing
US8710406B2 (en) * 2008-09-19 2014-04-29 Conair Corporation Safe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heating appliances
US8529191B2 (en) * 2009-02-06 2013-09-10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thrust bearing for a rotating machine using pumpage
NO333228B1 (no) * 2010-04-28 2013-04-15 Poju R Stephansen As Fremgangsmate for temperaturregulering ved satsvis lesking av brent kalk i en lesker
SG10201804053PA (en) 2012-04-20 2018-07-30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Reverse osmosis system with energy recovery devices
RU2607599C2 (ru) * 2015-06-02 2017-0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Газпром добыча Астрахань" (ООО "Газпром добыча Астрахань") Способ обезвреживания высокоминерализованных отходов бурения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9975089B2 (en) 2016-10-17 2018-05-22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batch reverse osmosis process using a tank with a movable partition
US11085457B2 (en) 2017-05-23 2021-08-10 Flui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Thrust bea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10801512B2 (en) 2017-05-23 2020-10-13 Vector Technologies Llc Thrust bea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506976B (zh) * 2019-01-30 2022-07-26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膏料浆结块分析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3825E (en) * 1954-05-11 Rotary drum apparatus and means
FR408852A (zh) * 1900-01-01
DE270649C (zh) *
US151165A (en) * 1874-05-19 Improvement in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white lead
US658727A (en) * 1900-06-13 1900-09-25 Paul Naef Chemical apparatus.
US932789A (en) * 1909-03-05 1909-08-31 Charles C Kritzer Apparatus for hydrating lime.
US1980130A (en) * 1932-12-05 1934-11-06 Smidth & Co As F L Nodulizing cement materials, etc.
FR789937A (fr) * 1935-05-11 1935-11-08 Standard Filterbau Gmbh Dispositif de nettoyage pour filtres à poussières
US2149269A (en) * 1936-10-09 1939-03-07 Chicago Bridge & Iron Co Lime slaking process
US2560316A (en) * 1946-02-20 1951-07-10 Traylor Engineering & Mfg Comp Apparatus for slaking lime
LU31484A1 (zh) * 1951-06-20
US2711557A (en) * 1953-07-20 1955-06-28 Hardinge Co Inc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ticky materials
US2812541A (en) * 1955-05-16 1957-11-12 Phillips Petroleum Co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cale from pellet mills
US2890942A (en) * 1955-11-21 1959-06-16 Phillips Petroleum Co Pelle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FR1229036A (fr) * 1959-03-20 1960-09-02 Electricite De France Procédé d'extinction des cendres volantes hydrauliques contenant de la chaux libreanhydre
US3160395A (en) * 1962-12-17 1964-12-08 St Joseph Lead Co Material processing device
US3348262A (en) * 1963-11-01 1967-10-24 Allis Chalmers Mfg Co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ating depth in a balling drum
US3296711A (en) * 1964-06-18 1967-01-10 American Cyanamid Co Lining for rotary vessels
JPS5412266A (en) * 1977-06-28 1979-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mpression bonding device of metal foils and pieces
JPS5442398A (en) * 1977-09-09 1979-04-04 Takei Denki Kougiyou Kk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laking quick lime
JPS606468B2 (ja) * 1977-09-14 1985-02-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汚泥乾燥方法
US4251475A (en) * 1978-12-29 1981-02-17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proportion of liquid and dry particulate matter added to a pelletizer
AU2694984A (en) * 1983-02-23 1984-09-10 Agro-Systems Inc. Acidifier-ammoniator
FR2539734B1 (fr) * 1983-03-23 1992-03-13 Blanc Georges Procede d'extinction des cendres volantes hydrauliques contenant de la chaux libre anhydre
JPS59203680A (ja) * 1983-04-30 1984-11-1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石炭焚流動床ボイラ発生灰の処理方法
DE3347375A1 (de) * 1983-12-29 1985-09-12 Gebr. Knauf Westdeutsche Gipswerke KG, 8715 Iphof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ockenen, pulverfoermigen flugaschederivats und seine verwendungen
NL8304339A (nl) * 1983-12-16 1985-07-16 Jonas Lindwer Gewichtsprothese en een daarbij te gebruiken gereedschap.
US4569648A (en) * 1984-01-21 1986-02-11 Skw Trostberg Aktiengesellschaft Self-cleaning rotating dr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87705B (en) 1987-09-30
CN87100832A (zh) 1987-08-26
AU6879687A (en) 1987-08-20
EP0234279A3 (en) 1987-10-28
AU596395B2 (en) 1990-05-03
EP0234279B1 (de) 1992-08-12
JPS62193690A (ja) 1987-08-25
RU2053208C1 (ru) 1996-01-27
EP0234279A2 (de) 1987-09-02
CA1300853C (en) 1992-05-19
DE3780979D1 (de) 1992-09-17
US4997357A (en) 1991-03-05
DE3604760A1 (de) 1987-08-20
IN166623B (zh) 1990-06-23
JP2566768B2 (ja) 1996-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87B (zh) 处理电站废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155534C (zh) 在铁矿石还原中产生的粉尘的利用方法
CN213161235U (zh) 一种灰沙蒸汽砖生产设备
KR101680957B1 (ko) 고형 연료 제조 장치 및 고형 연료 제조 방법
CN207044404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机
CN106732230A (zh) 一种带有除杂装置的化工搅拌装置
CN109435043A (zh) 一种利用废弃砂石制备非承重墙体材料的生产系统
CN108748685A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CN210752461U (zh) 一种掺混肥生产用筛分混合装置
CN108789837A (zh) 混凝土全自动搅拌站
KR200492037Y1 (ko) 일체화된 액상소석회 제조장치
CN206396143U (zh) 一种生物质搅碎喂料装置
KR20030090725A (ko) 유기물질의 퇴비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300081A (zh) 放射性废料处理装置
CN209715332U (zh) 一种有机肥筛选装置
KR101590320B1 (ko) Csa계 시멘트 원료의 성형 및 반응 장치 및 방법
CN209665846U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CN208245737U (zh) 一种树脂砂生产装置
CN109776237A (zh) 一种炭基肥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
CN206598383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的原料高效搅拌混合设备
CN106042146A (zh) 用于静压砖机的上料搅拌装置
CN209178345U (zh) 一种废乳化液油泥处理设备
CN206106048U (zh) 用于静压砖机的上料搅拌装置
CN205368151U (zh) 石灰窑分料装置
CN215589596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自动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