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5846U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65846U CN209665846U CN201821359750.8U CN201821359750U CN209665846U CN 209665846 U CN209665846 U CN 209665846U CN 201821359750 U CN201821359750 U CN 201821359750U CN 209665846 U CN209665846 U CN 2096658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ly unit
- agitating device
- water
- ready
- mixed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将水泥、细骨料、掺和料先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一搅拌机相对接的水泥输送单元、细骨料输送单元和掺和料输送单元,用于将粗骨料、减水剂、水与经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坯料进行再次搅拌的第二搅拌装置,以及与第二搅拌装置相对接的粗骨料输送单元、减水剂输送单元、水输送单元和坯料输送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次搅拌,先将水泥、细骨料、粉煤灰和矿粉搅拌制成砂泥浆,再将石料、减水剂、水和砂泥浆一并搅拌,由此减少了搅拌装置的损耗,降低了能耗,延长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拌混凝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就是现场简称为“砼”,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情况下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碎石作骨料,然后再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再加入掺和料、减水剂,经搅拌而得到的,混凝土分为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是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现有混凝土生产系统是将水泥、砂、石、掺和料、减水剂、水等原料由储存槽经输送设备、计量设备后一同投入搅拌机中,然而把全部原料尤其是石子一次性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存在搅拌机磨损快、搅拌功效不够高的问题。
另外,预拌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专门的原料称重装置对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料进行称量,现有预拌混凝土原料称重装置往往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称重不准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现有搅拌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会使物料产生涡流,影响搅拌效果,而且要想使物料混合均匀的话,需要持续搅拌很长时间,不仅浪费电力,同时也会耽误生产进程。并且在工地或者车间生产中,不管是搅拌过程中、还是向搅拌桶内上料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工地或车间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解决现有生产系统生产成本高、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水泥、细骨料、掺和料先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一搅拌机相对接的水泥输送单元、细骨料输送单元和掺和料输送单元,用于将粗骨料、减水剂、水与经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坯料进行再次搅拌的第二搅拌装置,以及与第二搅拌装置相对接的粗骨料输送单元、减水剂输送单元、水输送单元和坯料输送单元。
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搅拌轴,第一筒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轴传动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一导流肋条,该第一导流肋条的螺旋方向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第一导流肋条能够加速原料的上下翻滚,使得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水泥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机构、多级抖筛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缓冲料斗。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倾斜设置,其具有驱动轮、导向轮和安装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在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输送带上水泥覆盖厚度的可转动拨爪;所述多级抖筛机构具有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多个振动筛网;进一步的,振动筛网从上往下设置有三个,且目数逐渐递增。水泥通过所需目数的振动筛网连续过滤三次,每次振动过滤时保证相应水泥从距离振动筛网正上方不低于50cm的高处下落。第二输送机构水平设置,其将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后的水泥向缓冲料斗方向输送;水泥经第一输送机构提升到所需高度后,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剔除粗大杂质,而后由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到缓冲料斗备称。采用如上方案,一方面通过在输送带上方增设拨爪,进而控制水泥在输送带上的覆盖厚度,极大减少了水泥堆积成块的可能,另一方面在水泥进入缓冲料斗前先通过多级抖筛机构,进而剔除粗大杂质对后期搅拌产生的影响,间接延长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将拨爪距离输送带的垂直距离设置呈可调节的,进而匹配不同输送速度下,最佳的覆盖厚度。优选的,第一输送机构的倾角为40°~70°。在缓冲料斗的下游侧还设置有一电子称量装置。
进一步的,细骨料输送单元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砂过筛并搬送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其具体结构与水泥输送单元相似,在此不多加赘述。
进一步的,掺和料输送单元用于将粉煤灰、矿粉分别按照预设的比例搬送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粉煤灰、矿粉分别经带有重量传感器的料斗、螺旋送料机构输送至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进一步的,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筒体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筒体由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组成,第二筒体顶部设有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轴传动连接。第二内筒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二导流肋条,该第二导流肋条的螺旋方向与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第二导流肋条能够加速原料的上下翻滚,使得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优选的,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盘管,该换热盘管环绕第二内筒外壁而布置,换热盘管内通入冷却介质,以及时吸收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冷却介质以选用冷却水为优选,换热盘管的设置可以增加冷却介质与筒体的接触面积。换热盘管与第二外筒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一方面起到隔热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间隙中通入冷却气体,以进一步解决传统装置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除此以外,如换热盘管出现泄漏或其产生大量冷凝水时,也可通过第二外筒将废水进行收集,避免作业现场过度潮湿。为了增强搅拌效果,在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桨。进一步的,第二搅拌轴中心处设有用于供水的通道,所述水输送单元由电子秤称量后经通道注入第二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粗骨料输送单元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石料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进一步的,减水剂输送单元由输送管道泵送至电子秤称量后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更进一步的,坯料输送单元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次搅拌,先将水泥、细骨料、粉煤灰和矿粉搅拌制成砂泥浆,再将石料、减水剂、水和砂泥浆一并搅拌,由此减少了搅拌装置的损耗,降低了能耗,延长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
2、通过在筒体内壁设置若干个与搅拌轴转动方向相同的螺旋形的导流肋条,加速了原料的上下翻滚,缩短了搅拌时间,一方面使得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另一方面提高了搅拌效率。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提高搅拌效果。将第二筒体设置为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并在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之间设置换热盘管,以及时吸收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提高装置的换热效果。
3、通过在输送带上方增设拨爪,进而控制水泥在输送带上的覆盖厚度,有效防止水泥因为输送过程中的堆积成块,使其更加分散、更加均匀的向下游方向输送,另一方面在水泥进入缓冲料斗前先通过多级抖筛机构,进而剔除粗大杂质对后期搅拌产生的影响,间接延长了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制备的混凝土质量更加稳定。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水泥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送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6,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包括用于将水泥、细骨料、掺和料先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101,与第一搅拌机相对接的水泥输送单元 103、细骨料输送单元104和掺和料输送单元105,用于将粗骨料、减水剂、水与经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坯料进行再次搅拌的第二搅拌装置102,以及与第二搅拌装置相对接的粗骨料输送单元106、减水剂输送单元107、水输送单元 108和坯料输送单元109。
其中,第一搅拌装置101包括第一筒体11和第一搅拌轴12,第一筒体 1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与第一搅拌轴12传动连接;在第一筒体11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一导流肋条14,该第一导流肋条 14的螺旋方向与第一搅拌轴12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第一导流肋条能够加速原料的上下翻滚,使得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
第二搅拌装置102包括第二筒体21和第二搅拌轴22,第二筒体21由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外筒23和第二内筒24组成,第二筒体21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5,该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轴22传动连接。第二内筒24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二导流肋条26,该第二导流肋条26的螺旋方向与第二搅拌轴22的转动方向相同,通过第二导流肋条能够加速原料的上下翻滚,使得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第二搅拌轴22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搅拌轴1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第二外筒23和第二内筒24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盘管27,该换热盘管27环绕第二内筒24外壁而布置,换热盘管27内通入冷却介质,以及时吸收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冷却介质以选用冷却水为优选,换热盘管的设置可以增加冷却介质与筒体的接触面积。换热盘管27与第二外筒23之间设置有间隙28,在第一搅拌轴12、第二搅拌轴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桨。在第二搅拌轴22中心处设有用于供水的通道29,所述水输送单元108由电子秤称量后经通道注入第二搅拌装置102。
水泥输送单元10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机构31、多级抖筛机构32、第二输送机构33和缓冲料斗34。第一输送机构的倾角为40°~70°。在缓冲料斗的下游侧还设置有一电子称量装置。水泥经第一输送机构提升到所需高度后,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剔除粗大杂质,而后由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到缓冲料斗备称。
其中,第一输送机构31倾斜设置,其具有驱动轮、导向轮和安装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的输送带35,所述输送带35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36,在输送带35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输送带上水泥覆盖厚度的可转动拨爪37,该拨爪37距离输送带的垂直距离设置呈可调节的。多级抖筛机构32具有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多个振动筛网,振动筛网从上往下设置有三个,且目数逐渐递增。水泥通过所需目数的振动筛网连续过滤三次,每次振动过滤时保证相应水泥从距离振动筛网正上方不低于50cm的高处下落。第二输送机构33 水平设置,其将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后的水泥向缓冲料斗方向输送。
细骨料输送单元104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砂过筛并搬送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掺和料输送单元105用于将粉煤灰、矿粉分别按照预设的比例搬送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粉煤灰、矿粉分别经带有重量传感器的料斗、螺旋送料机构输送至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粗骨料输送单元106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石料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减水剂输送单元107由输送管道泵送至电子秤称量后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坯料输送单元109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水泥、细骨料、掺和料先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与第一搅拌机相对接的水泥输送单元、细骨料输送单元和掺和料输送单元,用于将粗骨料、减水剂、水与经第一搅拌机搅拌后的坯料进行再次搅拌的第二搅拌装置,以及与第二搅拌装置相对接的粗骨料输送单元、减水剂输送单元、水输送单元和坯料输送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搅拌轴,第一筒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轴传动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一导流肋条,该第一导流肋条的螺旋方向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输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送机构、多级抖筛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缓冲料斗;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倾斜设置,其具有驱动轮、导向轮和安装在驱动轮和导向轮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在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限制输送带上水泥覆盖厚度的可转动拨爪;所述多级抖筛机构具有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多个振动筛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水平设置,其将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后的水泥向缓冲料斗方向输送;水泥经第一输送机构提升到所需高度后,经多级抖筛机构过滤剔除粗大杂质,而后由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到缓冲料斗备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输送单元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砂过筛并搬送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和料输送单元用于将粉煤灰、矿粉分别按照预设的比例搬送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筒体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筒体由同心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组成,所述第二筒体顶部设有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内筒的内缘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螺旋形的第二导流肋条,该第二导流肋条的螺旋方向与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第二外筒和第二内筒之间还设置有换热盘管,该换热盘管环绕第二内筒外壁而布置,换热盘管内通入冷却介质,换热盘管与第二外筒之间设置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输送单元用于将所需重量的石料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输送单元由输送管道泵送至电子秤称量后搬送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中心处设有用于供水的通道,所述水输送单元由电子秤称量后经通道注入第二搅拌装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输送单元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59750.8U CN209665846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59750.8U CN209665846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65846U true CN209665846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6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59750.8U Active CN209665846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658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48685A (zh) * | 2018-08-22 | 2018-11-06 | 吴江市明港商品砼有限公司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CN111216249A (zh) * | 2020-01-09 | 2020-06-02 | 陕西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系统 |
-
2018
- 2018-08-22 CN CN201821359750.8U patent/CN2096658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48685A (zh) * | 2018-08-22 | 2018-11-06 | 吴江市明港商品砼有限公司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CN111216249A (zh) * | 2020-01-09 | 2020-06-02 | 陕西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系统 |
CN111216249B (zh) * | 2020-01-09 | 2021-04-20 | 陕西实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48685A (zh)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
CN102358705B (zh) | 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烧结陶粒的工艺及系统 | |
CN104760136A (zh) | 一种连续拌和胶凝砂砾石的拌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JP7145171B2 (ja) | 混合物生成システム | |
CN209665846U (zh) |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 |
CN204566397U (zh) | 一种混凝土加热料仓 | |
CN112976315B (zh) |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系统 | |
CN208035014U (zh) | 混凝土生产自动化搅拌楼 | |
CN213223177U (zh) | 一种水泥筛分装置 | |
CN113511827A (zh) | 一种硅酸盐水泥制备方法及设备 | |
CN103831902A (zh) |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 |
CN109093851A (zh) |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系统 | |
CN100417503C (zh) | 一种全连续混凝土生产方法及系统 | |
CN203844015U (zh) |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 |
CN211446466U (zh) | 一种倾斜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 | |
JP2004060326A (ja) | 軽量固化材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管路型ミキサー装置、固化材製造装置、ならびに比重調整装置 | |
CN211709665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混料机构 | |
CN210173920U (zh) | 一种间歇式预拌砂浆水泥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4342672U (zh) | 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预混系统 | |
CN209478547U (zh) | 一种陶瓷浆体生产系统 | |
CN201098956Y (zh) | 粉煤灰制浆装置 | |
CN209812755U (zh) | 一种新型生产干粉砂浆搅拌装置 | |
CN111055382A (zh) | 一种制砖送料系统 | |
CN213260311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上料装置 | |
CN210496268U (zh) | 一种平置式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拌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