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8688B - 微粒扩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粒扩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8688B
CN101658688B CN2009101610475A CN200910161047A CN101658688B CN 101658688 B CN101658688 B CN 101658688B CN 2009101610475 A CN2009101610475 A CN 2009101610475A CN 200910161047 A CN200910161047 A CN 200910161047A CN 101658688 B CN101658688 B CN 101658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th
flow
micro
diffu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0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8688A (zh
Inventor
大塚雅生
苅田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72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68409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8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8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8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8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粒扩散装置。该微粒扩散装置(1)包括:第一吹出口(10a~10c),向室内的居住空间上方送出第一气流;第二吹出口(10d),配置在所述第一吹出口(10a~10c)的下方,向所述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以及微粒产生装置(17),用于产生微粒,其中,所述微粒扩散装置(1)把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的微粒向室内送出,并且使从所述第一吹出口(10a~10c)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第二吹出口(10d)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这样,所述第一气流就成为空气屏,防止含在第二气流中的微粒朝居住空间的上方扩散。由此,可向居住空间提供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大量微粒,从而得到更好的杀菌或使精神放松等的效果。

Description

微粒扩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出微粒并使该微粒向室内扩散的微粒扩散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送出离子并使该离子向室内扩散的微粒扩散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3797993号(第4页-第18页、图1、图20))中公开了以往的微粒扩散装置。在该微粒扩散装置的前面、在开设有吹出口的箱体内设置有风扇,该风扇和吹出口之间通过送风路径连接。在送风路径内配置有产生作为微粒的离子的微粒产生装置。 
利用风扇产生的气流流经送风路径,将含有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的气流从吹出口送出。送风路径做成向左右方向拓宽,从吹出口送出的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从而使微粒向居室内扩散。由此,可以向居室内提供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对居室内的漂浮菌进行杀菌。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上下分割的送风路径的结构(图20)。按照该结构,吹出口沿上下方向扩展,送出微粒。由此,使微粒从上部到下部遍布居室内,向居室内扩散。 
但是,按照上述以往的微粒扩散装置,由于向居室内的居住空间和比居住空间更靠上方的地方送出浓度大体相等的微粒,所以存在不能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等微粒的情况。特别是在居室的天花板高的楼层等中,离子等微粒扩散到没有人的上方,使居住空间中的微粒显著减少。因此,存在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得到利用居住空间内的微粒进行杀菌或者使精神放松等的效果的问题。此外,在利用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离子以外的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微粒的情况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由于送风路径做成沿左右方向拓宽,所以气流弯曲流经送风路径内。因此,气流中含有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容易碰撞。正离子和负离子如果碰撞则消失,存在向居室内送出的离子减少从而降低杀菌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微粒的微粒扩散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居室内充分地提供离子从而提高杀菌性能的微粒扩散装置。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粒扩散装置,其包括:第一吹出口,向上方送出第一气流;第二吹出口,配置在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下方,向所述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以及微粒产生装置,用于产生微粒;其中,所述微粒扩散装置把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送出,并且从所述第一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第二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 
按照这种结构,从上方的第一吹出口向上方送出第一气流,从下方的第二吹出口向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在第二气流中含有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向室内的居住空间等提供微粒。第一气流所含的微粒浓度比第二气流的低,并向居住空间的上方送出。这样,第一气流就成为空气屏,防止含在第二气流中的微粒朝上方扩散。由此,向居住空间提供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大量微粒,从而得到更好的杀菌或使精神放松等的效果。而且,也包括从第一吹出口吹出的微粒浓度为零的第一气流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吹出口不送出微粒。按照这种结构,在配置有微粒产生装置的通道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吹出口,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通过通道从第二吹出口送出。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气流的微粒的浓度低的所述第一气流的风速比所述第二气流的风速快。按照这种结构,向居住空间送出风速低的第二气流,不使人感觉到有风就向居住空间提供了微粒。此外,由第一气流可靠地形成了空气屏。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与所述第一气流相邻。按照这种结构,含在第二气流中的微粒被第一气流的下部气流引导从而向室内的远处提供微粒。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出口被上下分割,使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上部吹出的第一气流的风速比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下部吹出的第一气流的风速快。按照这种结构,比第二气流风速快的第一气流越向上方,风速越渐渐地增加。由此,抑制了气流的紊乱。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出口沿上下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二气流。按照这种结构,第二吹出口沿上下方向例如呈喇叭形拓宽,使第二气流的微粒向上下扩散。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出口沿左右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二气流。按照这种结构,第二吹出口沿左右方向例如呈喇叭形拓宽,使第二气流的微粒向左右扩散。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出口沿左右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一气流。按照这种结构,第一吹出口沿左右方向例如呈喇叭形拓宽,由第一气流可靠地形成空气屏。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高度相比,所述第一吹出口的左右宽度大很多。按照这种结构,由第一气流可靠地形成空气屏。 
此外,本发明的微粒扩散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微粒的微粒产生装置,并利用风扇的驱动从吹出口送出微粒,其中,连接所述风扇和所述吹出口的送风路径具有把所述吹出口上下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流经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快,并且从所述吹出口的上部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吹出口的下部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 
按照这种结构,如果驱动风扇,则气流流经多个上下分割通路并被整流之后含着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而从吹出口被送出。此时,吹出口的上部的气流成为空气屏,向居室的下部提供含在下部的气流中的微粒。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产生装置配置在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中。按照这种结构,在从吹出口的下部送出的低速的气流中含有微粒,不使人感觉到有风就向居住空间提供了微粒。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从所述风扇向上方延伸且向前方弯曲,并且所述送风路径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形成为从所述风扇附近向所述吹出口延伸。 
按照这种结构,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向上方流动并弯向前方,从吹出口送出。当向上方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弯向前方时,该气流由于惯性向上方流动,容易从下壁脱离而沿上壁流动,由此使流经送风路径上部的气流比流经下部的气流速度快。此时,如果从下壁脱离的气流变多,则在下壁产生反方向的气流,使气流紊乱。从风扇的附近开始设置多个上下分割通路,利用上下分割通路来使流道剖面的粘滞性周缘长度(剖面的圆周所包围的长度)变长。由此,由于粘滞性比惯性对气流的影响更大,所以气流容易沿上下分割通路的壁面流动。因此,减少了气流的脱离,从而抑制了气流的紊乱。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的上壁和下壁具有曲面部,且所述送风路径从所述风扇向上方延伸且向前方弯曲,所述送风路径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形成为从比连接所述上壁的所述曲面部的中央和所述下壁的所述曲面部的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开始向所述吹出口延伸。 
按照这种结构,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向上方流动并在曲面部弯向前方,从吹出口送出。当向上方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弯向前方时,该气流由于惯性向上方流动,容易从下壁脱离而沿上壁流动,由此使流经送风路径的上部的气流比流经下部的气流速度快。此时,如果从下壁脱离的气流变多,则在下壁产生反方向的气流,使气流紊乱。将多个上下分割通路在比连接上壁的曲面部的中央和下壁的曲面部的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开始设置,由于上下分割通路的剖面的粘滞性周缘长度变长,所以气流容易沿上下分割通路的壁面流动。因此,减少了气流的脱离,从而抑制了气流的紊乱。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由横流风扇构成,配置成使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比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更靠向所述风扇的排气口的内周一侧。按照这种结构,从由横流风扇构成的风扇的排气口的内周一侧排气的气流被引导到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从外周一侧排气的气流被引导到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排气口的内周一侧表示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前方,排气口的外周一侧表示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后方。由此,由于离心力,流经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更快。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具有上下拓宽部,该上下拓宽部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拓宽,使气流向上下方向扩展,且与所述上下拓宽部的气流垂直的剖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口形。 
按照这种结构,流经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利用上下拓宽部向上下方向逐渐地扩展,从吹出口向上下扩展并被送出。上下拓宽部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沿左右变宽的狭口形,上下壁沿左右方向长。因此,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与各个上下分割通路的上下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气流容易沿上下分割通路的上下壁面流动,不会从壁面脱离,从而可以使气流向上下方向扩展。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具有左右拓宽部,该左右拓宽部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拓宽,使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该左右拓宽部位于所述上下拓宽部的下游一侧。按照这种结构,流经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在上下拓宽部向上下方向扩展,在左右拓宽部向左右方向扩展,从吹出口向上下左右扩展并被送出。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所述微粒产生装置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在配置所述微粒产生装置的位置或者其上游一侧,设置有使流道缩小的收拢部。按照这种结构,在微粒产生装置上或者其上游一侧,气流被收拢并整流,并且由于流速变快,使微粒产生装置附近的离子浓度降低。含有微粒后的气流被上下拓宽部扩展。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拓 宽部具有把各个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沿左右方向分割的多个细通路,各个所述细通路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拓宽。按照这种结构,利用把上下分割通路沿左右分割后的各个细通路,使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与细通路的左右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可以使气流容易沿细通路的左右壁面流动而不会从壁面脱离,从而使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 
此外,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包括离子、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种微粒扩散装置包括:离子产生装置,具有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一种的第一离子产生部和产生另一种的第二离子产生部;风扇;以及送风路径,利用所述风扇的驱动把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导向吹出口;其中,所述送风路径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并且具有左右分割的多个左右分割通路,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中,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流过,并且,从所述吹出口的上部送出的离子的浓度比从所述吹出口的下部送出的离子的浓度低。 
按照该结构,利用风扇的驱动,把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从吹出口向居室内送出。送风路径被多个左右分割通路沿左右方向分割,例如,在一个左右分割通路中流过由第一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在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中流过由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负离子。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内部或者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配置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中的一个。 
按照该结构,例如,在一个左右分割通路内配置第一离子产生部,使正离子流过,在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内配置第二离子产生部,使负离子流过。此外,在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配置第一离子产生部,使正离子流过该左右分割通路内,在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配置第二离子产生部,使负离子流过该左右分割通路内。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规定期间切 换由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的极性。按照该结构,例如,由第一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流经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由第二离子产生部生成的负离子流经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如果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则由第一离子产生部产生的负离子流经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由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流经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正离子流经相邻的所述左右分割通路中的一个,使负离子流经另一个。按照该结构,从相邻的两个左右分割通路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内部或者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设置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交替驱动该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 
按照该结构,由第一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流经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由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负离子流经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如果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则由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负离子流经一个左右分割通路,由第一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离子流经另一个左右分割通路。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的左壁和右壁具有曲面部,所述送风路径向两侧拓宽,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形成为比连接所述左壁的所述曲面部中央和所述右壁的所述曲面部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 
按照该结构,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因惯性容易直线前进,且从左壁和右壁的曲面部脱离,而使气流容易紊乱。多个左右分割通路设置为从比连接左壁的曲面部中央和右壁的曲面部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向吹出口的方向延伸,因利用左右分割通路使流道剖面的粘滞性周缘长度(包围剖面的周边长度)变长,与左右壁面接触的面积变大。因此,弯曲流动的气流容易沿左右分割通路的左右壁面流动,可以减少从壁面的脱离。因此,抑制了气流的紊乱,并使流经送风路径的气流向左右扩展。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扩散装置具有把所述送风路径上下分割的上下分割通路,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由把 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所述吹出口左右分割的细通路构成。按照该结构,如果驱动风扇,则气流流经多个上下分割通路并被整流。而且,在上下分割通路下游部分形成的左右分割通路中含有由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 
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中,并且流经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快。按照该结构,吹出口上部的气流成为空气屏,从而向居室的下部提供含在下部气流中的离子。 
按照本发明,由于从向上方送出第一气流的第一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向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的第二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第一气流成为空气屏,含在第二气流中的微粒不会向居住空间的上方扩散。由此,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微粒。特别是在居室的天花板高的楼层等中,防止了微粒向居住空间上方的扩散,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此外,按照本发明,送风路径具有把吹出口上下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由于流经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的风速快,并且由于从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向居住空间上方送出气流,该气流成为空气屏,从而防止了从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送出的气流的扩散。由此,向居住空间送出的微粒不会向居住空间的上方扩散,从而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微粒。 
按照本发明,在沿左右拓宽的送风路径内设置左右分割通路,由于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中流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所以可以减少由于在送风路径内弯曲流动的气流而产生的离子的碰撞。因此,可以减少离子的消失,向居室内充分地提供离子,从而提高杀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侧面剖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上下分割通路的功能的侧面剖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上下分割通路的功能的侧面剖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上下分割通路的功能的侧面剖面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上下分割通路的功能的侧面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左右拓宽部的俯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风速的侧面剖面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风速的侧面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垂直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水平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比较例1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由本发明比较例1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垂直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比较例2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 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由本发明比较例2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垂直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比较例3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由本发明比较例3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水平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比较例4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由本发明比较例4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水平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垂直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居室内的送风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左右拓宽部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产生的水平面的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送风路径的左右拓宽部的俯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 
1微粒扩散装置 
2主体箱体 
3吸入口 
4空气过滤器 
5风扇 
6送风路径 
6a、6b曲面部 
7上下拓宽部 
8左右拓宽部 
8a左右分割通路 
10吹出口 
10a~10d开口部 
11~14上下分割通路 
17微粒产生装置 
17a、17b、17c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微粒扩散装置1由把离子扩散并送出的离子扩散装置构成。微粒扩散装置1在主体箱体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脚部2a,设置在居室内的地面上。在主体箱体2的前面上部开设有吹出口10。 
图2表示微粒扩散装置1的侧面剖视图。在主体箱体2的底面上设置有吸入居室内空气的吸入口3。在主体箱体2的下部配置有被壳体5a覆盖的风扇5。风扇5由横流风扇构成,通过吸气口5b从转动叶片(未图示)的周向向壳体5a内吸气,从排气口5c向周向排气。在吸入口3和风扇5之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4。 
风扇5的排气口5c和吹出口10通过送风路径6连接,利用风扇5产生的气流流经该送风路径6。送风路径6与壳体5a形成一体,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弯曲。在送风路径6内从上方开始依次设置着沿上下方向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11、12、13、14(分割通路)。 
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配置在风扇5的排气口5c的外周一侧,下 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配置在风扇5的排气口5c的内周一侧。排气口5c的内周一侧表示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前方,为下壁6D(参照图3)一侧。排气口5c的外周一侧表示转动叶片的转动方向后方,为上壁6U(参照图3)一侧。由于离心力,排气口5c的外周一侧的气流的流速比内周一侧的快。 
吹出口10对应于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被上下分割,从而形成开口部10a、10b、10c、10d。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在上游一侧设置有上下拓宽部7,在下游一侧设置有左右拓宽部8,详细内容如后所述。 
在最下层的上下分割通路14中露出并配置微粒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第一离子产生部、第二离子产生部,参照图8)。在微粒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上施加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的电压。在电极17a上施加正电压,利用电离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主要由H+(H2O)m构成的电荷形成正的簇离子。 
在电极17b上施加负电压,通过电离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主要由O2 -(H2O)n构成的电荷形成负的簇离子。其中,m、n为任意自然数。H+(H2O)m和O2 -(H2O)n凝聚在空气中的漂浮菌或有异味的成分以及贮藏物的附着菌的表面上,并将它们包围。 
如式(1)~(3)所示,利用碰撞使作为活性基的“·OH”(羟基自由基)或H2O2(过氧化氢)凝聚生成在微生物等的表面上,破坏漂浮菌或有异味的成分等。其中,m’、n’为任意自然数。因此,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通过从吹出口10喷出,可以对室内进行杀菌以及消除异味。 
H+(H2O)m+O2 -(H2O)n→·OH+1/2 O2+(m+n)H2O  ···(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2·OH+O2+(m+m’+n+n’)H2O    ···(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H2O2+O2+(m+m’+n+n’)H2O    ···(3) 
而且,以往把正离子H+(H2O)m和负离子O2 -(H2O)n向空气中送出,周知的是利用离子的反应对漂浮菌进行杀菌。由于这些离子相互再结合而消失,虽然可以实现在离子产生元件的电极的附近浓度高,但 是伴随着送出距离变远,其浓度急剧降低。 
因此,在试验装置那样的容积小的空间中,虽然可以使离子浓度达到数万个/cm3,但是在实际的居住空间或工作空间等大的空间中,限度是浓度最大达到2~3千个/cm3。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当离子浓度为7000个/cm3时,可以在10分钟时间内杀死99%的禽流感病毒,当离子浓度为50000个/cm3时,可以在10分钟时间内杀死99.9%的禽流感病毒。即,假定在空气中存在1000个/cm3病毒,则利用离子进行的杀菌,各残留10个/cm3和1个/cm3病毒。因此,通过将离子浓度从7000个/cm3提高到50000个/cm3,可以使残留的病毒降低为1/10。 
由此,不仅送出离子,而且将人等生活的居住空间或工作空间整体的离子浓度维持在高浓度,对预防传染病和净化环境都非常重要。 
图3是表示送风路径6简要结构的侧面剖面图。送风路径6的上壁6U和下壁6D各自具有弯曲的曲面部6a、6b。形成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各壁面沿上壁6U和下壁6D弯曲,各壁面的一端(始点)D1设置在风扇5的附近。 
由此,上下分割通路11~14被形成为从风扇5的附近延伸至吹出口10。曲面部6a、6b的始点A1、A2配置在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始点D1的下游一侧。由此,连接曲面部6a、6b中央的线C1配置在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始点D1的下游一侧。 
向上方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被曲面部6a、6b弯向前方时,该气流由于惯性向上方流动,容易从下壁6D脱离而沿上壁6U流动。由此,流经送风路径6的上部的气流比流经送风路径6的下部的气流速度快。 
而且,从风扇5的排气口5c的外周一侧开始依次配置上下分割通路11~14。因此,可以使流经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气流的速度从上方开始依次减速。 
在未设置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情况下,从下壁6D脱离的气流变多。因此,如图4所示,吹出口10的气流的速度分布为在下壁6D一侧产生使气流逆流的逆流区域H,从而使气流紊乱。 
多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设置在风扇5的附近,利用上下分割通路11~14使流道剖面的粘滞性周缘长度(包围剖面的周边长度)变长。因此粘滞性比惯性对气流的影响变得更大,使气流容易沿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壁面流动。由此,如图5所示,不形成逆流区域H,从而减少了气流的脱离,抑制了气流的紊乱。 
此时,如果分割通路的始点D1比连接曲面部6a、6b中央B1、B2的线C1更靠向下游一侧,则如图6所示,产生逆流区域H。因此,通过把连接曲面部6a、6b中央的线C1配置在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始点D1的下游一侧,可以更好地抑制气流的紊乱。通过使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始点D1靠近风扇5的排气口5c附近,可以更可靠地抑制气流的紊乱。 
其中,在曲面部6a、6b的曲率一定的情况下,中央B1、B2是沿曲面长度的中点。在曲面部6a、6b变化的情况下,当把对曲面部6a、6b的始点和终点的水平的切线角度分别设为θ1、θ2时,中央B1、B2在(θ1+θ2)/2的位置上。 
而且,如图7所示,即使在设置两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情况下,与图4、图6相比,也可以抑制气流的紊乱。此时,根据送风路径6的弯曲状况,存在形成一部分逆流区域H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使分割通路的数量增加,则压力损失变大。因此,应根据送风路径6的流道面积和弯曲状况来设定分割通路的数量。 
在图3中,上下拓宽部7在送风路径6的上壁6U和下壁6D之间,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上下方向拓宽。由此,来自吹出口10的气流向上下方向扩展并被送出。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上下方向拓宽,流道剖面形成为与高度方向的尺寸相比,左右方向的宽度大很多的狭口形。因此,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与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上下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可以使流经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气流不从上下壁面脱离,并向上下方向扩展。 
左右拓宽部8配置在上下拓宽部7的下游一侧,从上下拓宽部7的终止端开始,上下壁面呈平面形延长。图8表示上下分割通路14的俯视 图。左右拓宽部8在送风路径6的左壁6L和右壁6R之间,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由此,来自吹出口10的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并被送出。 
左右拓宽部8具有左右分割通路8a,该左右分割通路8a是由把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再沿左右方向分割的多个细通路构成。离子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设置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因此,由电极17a产生的正离子流经一个左右分割通路8a。由电极17b产生的负离子流经与该左右分割通路8a相邻的左右分割通路8a。由此,可以减少由于正负离子碰撞而产生的离子的消失。 
左壁6L和右壁6R各自具有弯曲的曲面部6c、6d。形成左右分割通路8a的各个壁面沿左壁6L和右壁6R弯曲。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利用左右壁面,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使流道剖面相对于上下拓宽部7,在左右方向宽度变窄。由此,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与左右分割通路8a的左右壁面接触的面积变大。因此,可以使流经左右分割通路8a的气流不会从左右壁面脱离,从而使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 
此外,连接曲面部6c、6d中央的线C2配置在比左右分割通路8a的壁面一端D2更靠向下游一侧。即,在比线C2更靠向上游一侧配置左右分割通路8a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因此,可以使气流可靠地沿左右分割通路8a弯曲,防止由于气流的脱离而产生的左右拓宽部8的气流的紊乱。 
而且,也可以把左右拓宽部8配置在上下拓宽部7的上游一侧。此时,送风路径6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割的左右分割通路,在左右分割通路的上游部分形成左右拓宽部8。左右拓宽部8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配置在左右分割通路下游一侧的上下拓宽部7中,通过把各个左右分割通路沿上下方向再分割的细通路而形成上下分割通路。各个上下分割通路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上下方向拓宽。 
但是,优选的是把左右拓宽部8配置在上下拓宽部7的下游一侧。由此,可以把上下拓宽部7的冲压方向作为左右、把左右拓宽部8的冲压方向作为前后来对与风扇5的壳体5a一体的送风路径6进行成形加工。 因此,可以简单地形成送风路径6。 
此外,如所述的图2所示,在上下分割通路14的微粒产生装置17的上游一侧,设置有收拢部14a,该收拢部14a的高度方向的尺寸d与上下分割通路14的始点的高度方向的尺寸D’相比更窄。利用收拢部14a在微粒产生装置17使风速增加,并且气流被整流。之后,利用上下拓宽部7使流道变宽。 
在微粒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附近,如果离子的浓度高而处于饱和状态,则变得不易产生离子。因此,可以通过收拢部14a使微粒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处的气流速度提高来降低离子的浓度。由此,利用微粒产生装置17可以产生大量的离子,并使之含在气流中。 
在所述结构的微粒扩散装置1中,如果驱动风扇5和微粒产生装置17,则从吸入口3向主体箱体2内吸入居室内的空气。吸入主体箱体2内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4过滤尘埃,并从吸气口5b导向风扇5。 
风扇5的排气通过排气口5c流经送风路径6。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在上下分割通路11~14分路,流道在上下拓宽部7沿上下方向拓宽,并且流道在左右拓宽部8沿左右方向拓宽。由此,从吹出口10送出向上下和左右方向扩展的气流。 
流经送风路径6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的气流,在多个左右分割通路8a中分流。在各左右分割通路8a中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7的电极17a、17b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一种。由此,从开口部10d(第二吹出口)送出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气流(第二气流)。 
此外,从开口部10a、10b、10c(第一吹出口)送出的气流(第一气流)流经送风路径6的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2、13,风速快。因此,从开口部10a、10b、10c送出的气流成为空气屏,防止离子向上方扩散。因此,通过从开口部10d朝居室内的居住空间送出气流、从开口部10a、10b、10c朝居住空间的上方送出气流,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从而可以得到高的杀菌效果。 
此外,上下分割通路11~14从上方开始依次配置,从开口部10a~10d送出的气流从上方开始风速依次减慢。由此,可以降低气流的紊乱。 即,如图9所示,对于上下的气流,如果其中间的气流风速慢(如箭头所示),则产生涡流F’,使气流紊乱。相反,如图10所示,如果气流的速度依次变化(如箭头所示,从上到下依次减慢),则不产生涡流,减少气流的紊乱。而且,在图9、图10中,举例说明了开口部10b和10c一样的情况。 
图11、图12、图13是表示调查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1在居室中产生的离子分布结果的图。居室R高4800mm、宽6400mm、纵深6400mm。如图11所示,微粒扩散装置1设置在一个方向的侧壁W1的地面F上,朝与侧壁W1相对的侧壁W2向斜上方送出气流。 
图12对通过微粒扩散装置1的左右方向中心的铅垂面D(垂直面)进行离子浓度的测量。图13对高度1600mm的水平面E进行离子浓度的测量。此外,由于杀菌需要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所以表示正离子和负离子中少的那种的浓度。 
图14、图15表示比较例1,调查在送风路径6内未形成分割通路,在相同的居室R内朝斜上方吹出气流的情况下的垂直面D的离子分布。图16、图17表示比较例2,调查在送风路径6内未形成分割通路,在相同的居室R内朝垂直上方吹出气流的情况下的垂直面D的离子分布。 
图18、图19表示比较例3,调查在对应于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内设置同时产生正负离子的电极17c的情况下的水平面E的离子分布。在图18中,在流经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内的气流中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图20、图21表示比较例4,调查在未设置左右分割通路8a的情况下的水平面E的离子分布。 
按照图15、图17,离子扩散到居室R内的天花板表面S,居室R上部的离子浓度高,居室R下部的居住空间(高度大约1600mm以下)的离子浓度低。相反,在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抑制了离子朝上方的扩散,从而提高了居室R下部的居住空间的离子浓度。 
在图1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抑制了离子的消失,可以提高居室R中央部的离子浓度。相反,按照图19,居室R内的中央部的离子浓度高的部分变窄。此外,按照图21,居室R内的左右端部的离子浓度低的部 分变宽,中央部的离子浓度高的部分变得更窄。 
按照本实施方式,设置向上方送出气流(第一气流)的开口部10a~10c(第一吹出口),并设置在该气流的下方送出气流(第二气流)的开口部10d(第二吹出口)。在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中含有离子,在从开口部10a~10c送出的气流中不含有离子。因此,从开口部10a~10c送出的气流成为空气屏,使含在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中的离子不会扩散到居住空间的上方。由此,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特别是在居室的天花板高的楼层等中,防止了离子的扩散,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而且,可以把由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的离子的一部分从开口部10a~10c送出。此时,通过使从开口部10a~10c送出的离子浓度比从开口部10d送出的离子浓度低,与上述相同,大量的离子不会扩散到居住空间的上方。因此,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特别是在天花板低的居室中,由于离子朝上方的扩散很少,所以有效。 
此外,由于从开口部10a~10c送出的气流的风速比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的风速快,所以可以可靠地形成空气屏。而且,由于向居住空间送出风速低的气流,能够不使人感觉到有风就向居住空间提供离子。此外,也可以利用多个风扇,形成不同风速的气流。 
此外,由于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与从开口部10a~10c送出的气流相邻,沿从风速快的开口部10a~10c送出的气流,可以把离子提供到远处。 
此外,开口部10a~10c被上下分割,由于从上部吹出的气流的风速比从下部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快,所以从吹出口送出的气流越向上方,风速越渐渐地增加。由此,可以抑制气流的紊乱,提高送风效率。 
此外,由于利用上下拓宽部7把气流沿上下方向扩展后从开口部10d送出,所以可以使离子向居住空间的上下方向扩散。因此,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 
此外,由于利用左右拓宽部8把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后从开口部10d送出,所以可以使离子向居住空间的左右方向扩散。因此,可以向居住 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 
此外,由于利用左右拓宽部8把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后从开口部10a~10c送出,所以可以可靠地形成空气屏。 
此外,送风路径6具有把吹出口10上下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由于流经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的风速快,通过从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向居室上方送出气流,该气流成为空气屏,防止从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送出的气流向居室空间的上方扩散。由此,可以使离子不向居住空间的上方扩散,从而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 
此外,由于微粒产生装置17配置在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中,从吹出口10的下部送出的低速气流中含有离子,所以可以不使人感觉到有风就向居住空间提供了离子。 
此外,由于送风路径6从风扇5开始向上方延伸并弯向前方,从风扇5的附近向吹出口10延伸来形成上下分割通路11~14,所以利用上下分割通路11~14使流道剖面的粘滞性周缘长度变长,使气流容易沿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壁面流动。由此,可以使送风路径6的上部的风速变快,并且减少气流的脱离,从而抑制气流的紊乱。 
此外,由于上下分割通路11~14形成为从比连接送风路径6的上壁6U的曲面部6a的中央和下壁6D的曲面部6b的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开始延伸到吹出口10,所以可以减少从下壁6D脱离的气流,从而抑制气流的紊乱。 
此外,把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配置在比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更靠向风扇5的排气口5c的内周一侧,可以使流经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的气流的风速更快。 
此外,上下分割通路11~14具有上下拓宽部7,由于把与上下拓宽部7的气流垂直的剖面做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口形,所以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与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上下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可以使流经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气流不会从上下壁面脱离,而向上下方向扩展。因此,可以使离子更有效地向居住空间的上下方向扩散。 
此外,由于上下分割通路11~14在上下拓宽部7的下游一侧具有左右拓宽部8,该左右拓宽部8使气流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向左右方向扩展拓宽,所以可以使气流向左右方向扩展,从而使离子更有效地向居住空间的左右扩散,并且可以大范围地形成空气屏,防止离子向上方扩散。而且,在上下拓宽部7的下游一侧设置左右拓宽部8,还可以使成形性良好,从而可以简单地形成送风路径6。 
此外,左右拓宽部8具有把各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沿左右方向分割的多个左右分割通路8a,由于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拓宽,所以流经送风路径6的气流与左右分割通路8a的左右壁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此,可以使流经左右分割通路8a的气流不从左右壁面脱离,而向左右方向扩展。 
此外,由于配置有微粒产生装置17的上下分割通路14在微粒产生装置17的上游一侧设置有使流道缩小的收拢部14a,所以在微粒产生装置17的上游一侧对气流进行收拢并整流。此外,由于利用收拢部14a使流速变快,所以使微粒产生装置17附近的离子浓度降低。由此,可以由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更大量的离子,并使该离子含在气流中。还可以在配置微粒产生装置17的位置上设置收拢部14a。 
在送风路径6沿左右拓宽的左右拓宽部8内设置左右分割通路8a,由于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流经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可以减少弯曲流经送风路径6内的气流产生的离子的碰撞。因此,可以减少离子的消失,向居室内充分地提供离子,从而提高杀菌性能。而且,如果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中主要流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一种,则即使少量含有另一种,也能得到上述效果。 
由于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配置电极17a、17b(第一离子产生部、第二离子产生部)中的一个,可以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内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容易地流过。也可以把电极17a、17b(第一离子产生部、第二离子产生部)配置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的内部。 
由于正离子流经相邻的左右分割通路8a中的一个,负离子流经另一 个,所以可以均等地向居室内的各个位置提供正离子和负离子。由于对漂浮菌的杀菌需要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所以可以均等地提供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可靠地得到杀菌效果。 
此外,由于左右分割通路8a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形成为比连接送风路径6的左壁6L的曲面部6c中央和右壁6R的曲面部6d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所以可以减少从曲面部6c、6d脱离的气流。因此,可以抑制气流的紊乱,并且防止离子因碰撞而消失。 
此外,所述微粒扩散装置具有把送风路径6上下分割的上下分割通路11~14,由于左右分割通路8a由把上下分割通路11~14的吹出口10一侧左右分割的细通路构成,可以利用上下分割通路11~14对气流进行整流,并导向左右分割通路8a。此外,可以防止产生逆流区域H。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气流的紊乱,并且防止离子由于碰撞而消失。 
把离子产生装置17配置在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中,由于流经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的气流的风速快,通过从上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1~13向居住空间上方送出气流,该气流成为空气屏,从而防止了从下部的上下分割通路14送出的气流向上方扩散。由此,可以使离子不会扩散到居住空间的上方,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此外,也可以利用多个风扇形成不同风速的气流。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如所述的图7所示,上下设置两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由此,吹出口10(参照图2)形成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开口部10a、10d(参照图2)。从开口部10a、10d向居室内送出气流。微粒产生装置17设置在上下分割通路14中。其他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22、图23是表示调查由本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1在居室内产生的离子分布结果的图。与所述的图11相同,居室R高4800mm、宽6400mm、纵深6400mm。微粒扩散装置1设置在一个方向的侧壁W1的地面F上,朝与侧壁W1相对的侧壁W2送出气流。在通过微粒扩散装置1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的铅垂面D上测量离子浓度。 
按照图23,与所述的比较例1、2的图15、图17相比,可以抑制离子朝上方扩散,从而提高居室R下部的居住空间的离子浓度。 
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置向上方送出气流(第一气流)的开口部10a(第一吹出口),并设置向该气流的下方送出气流(第二气流)的开口部10d(第二吹出口)。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中含有离子,在从开口部10a送出的气流中不含离子。因此,从开口部10a送出的气流成为空气屏,使从开口部10d送出的气流中所含的离子不会扩散到居住空间的上方。由此,可以向居住空间充分地提供离子。还可以把比开口部10d的浓度低的一部分离子从开口部10a送出。 
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上下设置三个分割通路。由此,如所述图10所示,吹出口10(参照图2)形成上下并列设置的三个开口部10a、10b、10d。从开口部10a、10b、10d向室内送出气流。微粒产生装置17设置在具有开口部10d的下部的分割通路中。其他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0所示,从开口部10a、10b、10d送出的气流速度从上方开始依次变化。由此,不产生涡流,减少气流的紊乱。如图24所示,把不含离子的气流从开口部10a、10b向居住空间的上方送出,而把含有离子的气流从开口部10d向居住空间送出。由此取得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还可以把比开口部10d的浓度低的一部分离子从开口部10a、10b送出。 
图2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1的简要侧面剖面图。为了说明方便,对与如所述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风扇5由沿轴向吸气并沿周向排气的西洛克风扇或涡轮风扇构成。其他的部分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送风路径6从风扇5开始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弯曲,具有被上下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11、14。在下方的上下分割通路14中配置微粒产生装置17。在上下分割通路14中配置微粒产生装置17的位置上设置收拢部14a。 
由西洛克风扇或涡轮风扇构成的风扇5在圆盘5g上设置有多个叶片 5h,沿轴向吸气并沿周向排气。因此,圆盘5g与吸气口5b相对配置,在吸气口5b一侧配置上下分割通路14,在圆盘5g一侧配置上下分割通路11。利用空气的粘性,使排气口5c的排气为吸气口5b一侧的风速慢,圆盘5g一侧的风速快。因此,通过在圆盘5g一侧设置上方的上下分割通路11,可以使从开口部10a送出的气流的速度加快。因此,把吸气口5b配置在送风路径6弯曲的一侧。 
按照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还可以把比开口部10d的浓度低的一部分离子从开口部10a送出。 
下面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所述图8所示的电极17a、17b都可以进行切换来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其他部分与图1~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由电极17a、17b产生的离子的极性在每个规定期间进行切换。即,如所述图8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电极17a产生正离子,由电极17b产生负离子。如果经过了规定期间,则如图26所示,由电极17a产生负离子,由电极17b产生正离子。如果再经过规定期间,则产生如图8所示的离子。 
由此,在把左右拓宽部8沿左右拓宽后送出的气流的左端和右端,交替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因此,可以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以高的浓度分布到居室内左右方向很宽的范围。 
图27是表示调查由本实施方式的微粒扩散装置1产生的居室的离子分布结果的图。与所述图11相同,居室R高4800mm、宽6400mm、纵深6400mm。微粒扩散装置1设置在一个方向的侧壁W1的地面F上,朝与侧壁W1相对的侧壁W2送出气流。离子浓度表示对于高度1600mm的水平面E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中少的那种的浓度。按照该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以在左右方向更宽的范围内,提高离子浓度。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每个规定期间切换由电极17a、17b(第一离子产生部、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的极性,所以可以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以高的浓度分布到居室内左右很宽的范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性能。此外,由于流经送风路径6内的离子的极性相互交替, 所以可以降低送风路径6的带电,从而抑制灰尘等的附着。 
下面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在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分别配置电极17a和电极17b。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交替驱动对应于各个左右分割通路8a的电极17a、17b,图中,驱动上层的电极17a、17b后,驱动下层的电极17a、17b。其结果,在一个左右分割通路8a中驱动电极17a产生正离子时,在相邻的左右分割通路8a中驱动电极17b产生负离子。 
因此,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在把左右拓宽部8向左右拓宽后送出的气流的左端和右端,交替送出正离子和负离子。因此,可以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以高的浓度分布到居室内的左右方向很宽的范围。此外,由于流经送风路径6内的离子的极性相互交替,所以可以降低送风路径6的带电,从而抑制灰尘等的附着。 
在上述的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微粒扩散装置1由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从吹出口10送出,对居室内进行杀菌。也可以由微粒产生装置17仅产生负离子,得到具有处于居室内时使精神放松效果的微粒扩散装置1。此外,微粒扩散装置1也可以由微粒产生装置17产生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对居室内进行除臭、杀虫、杀菌等。 
按照本发明,可以利用微粒扩散装置把离子、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的微粒送出,并使该微粒在室内扩散。 

Claims (28)

1.一种微粒扩散装置,其包括:
第一吹出口,向上方送出第一气流;
第二吹出口,配置在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下方,向所述第一气流的下方送出第二气流;以及
微粒产生装置,用于产生微粒;其中,
所述微粒扩散装置把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送出,并且从所述第一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第二吹出口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吹出口不送出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气流的微粒的浓度低的所述第一气流的风速比所述第二气流的风速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与所述第一气流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出口被上下分割,使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上部吹出的所述第一气流的风速比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下部吹出的所述第一气流的风速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出口沿上下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二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出口沿左右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二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出口沿左右方向扩展并送出所述第一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吹出口的高度相比,所述第一吹出口的左右宽度大很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包括离子、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
11.一种微粒扩散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微粒的微粒产生装置,并利用风扇的驱动从吹出口送出微粒,其中,连接所述风扇和所述吹出口的送风路径具有把所述吹出口上下分割的多个上下分割通路,流经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快,并且从所述吹出口的上部送出的微粒的浓度比从所述吹出口的下部送出的微粒的浓度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产生装置配置在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从所述风扇向上方延伸且向前方弯曲,并且所述送风路径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形成为从所述风扇附近向所述吹出口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的上壁和下壁具有曲面部,且所述送风路径从所述风扇向上方延伸且向前方弯曲,所述送风路径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形成为从比连接所述上壁的所述曲面部的中央和所述下壁的所述曲面部的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开始向所述吹出口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由横流风扇构成,配置成使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比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更靠向所述风扇的内周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具有上下拓宽部,该上下拓宽部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拓宽,使气流沿上下方向扩展,且与所述上下拓宽部的气流垂直的剖面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口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具有左右拓宽部,该左右拓宽部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拓宽,使气流沿左右方向扩展,该左右拓宽部位于所述上下拓宽部的下游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所述微粒产生装置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在配置所述微粒产生装置的位置或者其上游一侧,设置有使流道缩小的收拢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拓宽部具有把各个所述上下分割通路沿左右方向分割的多个细通路,各个所述细通路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微粒产生装置产生的微粒包括离子、芳香剂、除臭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
21.一种微粒扩散装置,其包括: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一种的第一离子产生部和产生另一种的第二离子产生部;
风扇;以及
送风路径,利用所述风扇的驱动把由所述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导向吹出口;其中,
所述送风路径相对于上游一侧把下游一侧沿左右方向拓宽,并且具有左右分割的多个左右分割通路,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中,使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流过,并且,
从所述吹出口的上部送出的离子的浓度比从所述吹出口的下部送出的离子的浓度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内部或者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配置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中的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规定期间切换由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的极性。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正离子流经相邻的所述左右分割通路中的一个,使负离子流经另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内部或者各个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附近,设置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交替驱动该第一离子产生部和第二离子产生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路径的左壁和右壁具有曲面部,所述送风路径向两侧拓宽,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的空气流入一侧的开口端形成为比连接所述左壁的所述曲面部中央和所述右壁的所述曲面部中央的位置更靠向上游一侧。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扩散装置具有把所述送风路径上下分割的上下分割通路,所述左右分割通路由把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所述吹出口左右分割的细通路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粒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中,并且流经上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比流经下部的所述上下分割通路的气流的风速快。
CN2009101610475A 2008-08-26 2009-08-05 微粒扩散装置 Active CN1016586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7236A JP4368409B1 (ja) 2008-08-26 2008-08-26 イオン拡散装置
JP2008217205A JP4368408B1 (ja) 2008-08-26 2008-08-26 微小粒子拡散装置
JP2008-217236 2008-08-26
JP2008217236 2008-08-26
JP2008217205 2008-08-26
JP2008-217205 2008-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8688A CN101658688A (zh) 2010-03-03
CN101658688B true CN101658688B (zh) 2013-12-18

Family

ID=4144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683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16186U (zh) 2008-08-26 2009-06-26 微粒扩散装置
CN2009101610475A Active CN101658688B (zh) 2008-08-26 2009-08-05 微粒扩散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683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16186U (zh) 2008-08-26 2009-06-26 微粒扩散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68408B1 (zh)
CN (2) CN20151618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3614B1 (ja) * 2010-04-16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車両
JP5738100B2 (ja) * 2011-07-06 2015-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300614B (zh) * 2012-03-13 2016-10-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气流产生装置、除臭装置、及垃圾收容体的收纳装置
JP6057675B2 (ja) * 2012-11-08 2017-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109673616B (zh) * 2018-12-30 2021-07-09 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蚊空调
JP7141341B2 (ja) * 2019-01-18 2022-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菌液散布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浴室環境調整装置
CN111457495A (zh) * 2020-04-08 2020-07-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消毒系统、室内消毒方法及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93893A 2004.10.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68408B1 (ja) 2009-11-18
JP2010054076A (ja) 2010-03-11
CN201516186U (zh) 2010-06-30
CN101658688A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8688B (zh) 微粒扩散装置
US9061084B2 (en) Fine particle diffusion device
CN103038961B (zh) 离子发生器
JP6603874B2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送風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CN202283365U (zh) 空气调节机和离子产生单元
WO2011083723A1 (ja) 送風ファン、サーキュレータ、微小粒子拡散装置及び空気循環方法
JP6284338B2 (ja) 送風装置
JP6133546B2 (ja) 送風装置
JP4866468B2 (ja) 送風ファ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サーキュレータ、微小粒子拡散装置
JP2017062093A (ja) 空気清浄装置
US9682165B2 (en) Fine particle diffusion device
JP5660084B2 (ja) 送風装置
JP4368409B1 (ja) イオン拡散装置
CN202977975U (zh) 离子产生机
WO2013038765A1 (ja) 微小粒子拡散装置
CN202811430U (zh) 带离子产生功能的送风装置
JP5337229B2 (ja) 遊技台間イオン発生機
JP5015272B2 (ja) サーキュレータ及び微小粒子拡散装置
WO2005026634A1 (ja) 微小粒子拡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JP2017067064A (ja) 送風装置
JP2012048867A (ja) イオン送出装置
WO2013136864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