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633A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41633A CN101641633A CN200780052452A CN200780052452A CN101641633A CN 101641633 A CN101641633 A CN 101641633A CN 200780052452 A CN200780052452 A CN 200780052452A CN 200780052452 A CN200780052452 A CN 200780052452A CN 101641633 A CN101641633 A CN 1016416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pport portion
- wire support
- optical component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壳体(13)内容纳冷阴极管(15),并且在其开口部分配置面状的光学构件(16),而且安装可支撑光学构件(16)的支撑部件(20)。支撑部件(20)具备与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平行而直线延伸的线状支撑部(24)。线状支撑部(24)是从光学构件(16)的端侧到中央侧逐渐变低的弯曲形态。允许光学构件(16)翘曲变形与线状支撑部(24)之间确保的间隙对应的量。光学构件(16)在翘曲变形了时,由线状支撑部(24)支撑在与其翘曲形状对应的高度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面板和设置在液晶面板背面侧的背光装置构成。其中,背光装置具备:容纳冷阴极管等光源并且光的射出侧的面开口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的开口部分并且具有把从光源发出的光转换为均匀的面状等功能的光学构件。
光学构件中包含在具有规定厚度的透明基材中分散、含有许多扩散粒子的结构的扩散板,其外周端部由壳体侧的支承部支承而受到支撑。另一方面,扩散板的比外周端部靠内侧的部分由安装在壳体上的支撑部件支撑。
作为这种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下列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是公知的。它具有向扩散板侧突出的支撑销,该支撑销的顶端部与扩散板的比外周端部靠内侧的部分点状抵接,从而进行扩散板的支撑。分布配置多个支撑销,使得对扩散板在面方向上的支撑位置不同。
另一方面,作为采用面发光平面灯作为光源的情况下的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下列专利文献2中有记载。它具有顶点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线状的支撑部,是线状支撑扩散板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19838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03164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上述扩散板有时会随着光源的点亮、壳体内的温度上升而向光源侧翘曲变形为弓形。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撑销全部为相同高度,所以扩散板有把各支撑销的支撑位置作为支点而向光源侧挠曲成波状的可能性。这样就存在产生波状的挠曲部分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显著下降的问题的危险。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支撑部线状支撑扩散板,因而在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上,上述那样的扩散板的挠曲不易产生。可是,该支撑部是跨全部长度按固定高度形成的,所以要向光源侧翘曲变形的扩散板按压支撑部,会有吱吱嘎嘎声产生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具备:容纳向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的壳体;配置在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射出侧的面状的光学构件;以及安装在上述壳体上、可从上述光源侧支撑上述光学构件的支撑部件,上述支撑部件包含与上述光学构件的中央侧对应的低位支撑部和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对应的高位支撑部,并且至少上述低位支撑部对上述光学构件在与其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撑位置是固定的。
在光学构件随着光源的点亮等而向光源侧翘曲地变形的情况下,光学构件成为从端侧到中央侧变低的形状。此时,可由支撑部件的低位支撑部和高位支撑部对光学构件在适合其翘曲形状的位置进行支撑。由此,能够在允许光学构件翘曲变形的情况下以光学构件不易产生挠曲的状态进行支撑。而且,低位支撑部对光学构件的支撑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能限制光学构件的过度翘曲变形。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结构。
(1)其结构为,在上述支撑部件中设有线状支撑部,该线状支撑部与上述光学构件的面方向平行而直线延伸并且是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到中央侧逐渐变低的弯曲形态,该线状支撑部中包含上述低位支撑部和上述高位支撑部。由此,能够由按照光学构件的翘曲形状而弯曲了的形态的线状支撑部支撑光学构件,因而能够确实防止光学构件在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上产生挠曲。
(2)排列配置有多个上述线状支撑部,设定为配置在上述光学构件的中央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与配置在端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相比,对上述光学构件的支撑位置低。由此,即使在光学构件在与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产生了翘曲的情况下,各线状支撑部的支撑位置处于与光学构件的翘曲形状对应的位置,所以在该方向上也能在允许光学构件翘曲变形的情况下以光学构件不易产生挠曲的状态来支撑光学构件。
(3)其结构为,在上述光学构件为矩形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光学构件的长边方向一致。由此,在矩形的光学构件容易产生翘曲的长边方向上由线状支撑部进行支撑,所以能更有效地防止光学构件产生挠曲等问题。
(4)其结构为,上述线状支撑部朝向与上述光学构件抵接的顶端部侧形成顶端变细的形状,并且其侧面为倾斜面。由此,能够避免线状支撑部妨碍从光源发出的光。
(5)其结构为,上述线状支撑部形成为,与上述光学构件抵接的顶端部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点状。由此,不易在支撑光学构件的状态下从外部视觉识别到线状支撑部。
(6)其结构为,在配置多个上述光源并且上述线状支撑部配置在上述各光源间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在配置多个光源的情况下,光源间的位置容易成为暗部,但是如果在此处配置表面为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系颜色的线状支撑部,则线状支撑部起到类似光源的作用,能消除光源间的暗部,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7)其结构为,多个配置在上述各光源间的上述线状支撑部排列配置,并且上述光源配置成:关于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的该间隔大于中央侧的该间隔;形成为:配置在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比配置在中央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的表面积大。在光源间的间隔变大的端侧,在光源间容易产生暗部,但是通过在此处配置与中央侧相比表面积大的线状支撑部,能有效地消除暗部,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8)其结构为,在上述光源为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线状光源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线状光源的延伸方向一致。由此,线状支撑部起到类似线状光源的作用,因而使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
(9)其结构为,上述线状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长度范围配置在侧方位置。由此,能够由线状支撑部有效地反射从线状光源发出的光,使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
(10)其结构为,上述线状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高度范围配置在侧方位置。由此,能够由线状支撑部有效地反射从线状光源发出的光,使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
(11)其结构为,在上述光源为点状光源并且沿着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直线而排列设置多个该点状光源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点状光源排列的方向一致。由此,能够由线状支撑部有效地反射从点状光源发出的光,使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
(12)其结构为,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与中央侧相比为高位的两端部是悬臂状,是可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由此,悬臂状的弹性臂部与光学构件的翘曲形状对应而弹性变形,从而能更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
(13)其结构为,上述支撑部件具备沿着上述壳体的板部,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中央部通过联结部与该板部联结,在上述弹性臂部和上述板部之间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支撑部。由此,能够在弹性臂部产生了弹性变形时,由弹性支撑部弹性地支撑弹性臂部。
(14)其结构为,上述弹性臂部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弹性臂部对翘曲变形的光学构件的追随性。
(15)上述线状支撑部分割为多个短尺寸的分割部件,这些分割部件直线地排列。由此,各个分割部件的大小变小,所以能降低制造成本。
(16)其结构为,上述分割部件的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上述分割部件与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部件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与上述光源的亮度分布中成为暗部的位置对应而配置。由此,在光源的亮度分布中产生了暗部时,由与该暗部对应配置的分割部件来反射光,从而消除暗部,因而能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17)其结构为,上述分割部件与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部件通过结合部而结合。由此,能够把分割部件彼此通过结合部而结合,一体地进行处理。
(18)其结构为,上述支撑部件具备沿着上述壳体的板部,上述线状支撑部与该板部联结,在上述板部上,在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侧方位置设有可把持上述光源的光源把持部。由此,能够使支撑部件兼有把持光源的功能。
(19)其结构为,对上述光学构件进行了使其随着上述光源的点亮而向上述光源侧翘曲变形的预翘曲处理。由此,光学构件就不会向相反方向翘曲变形,因而能由低位支撑部及高位支撑部确实地支撑光学构件。
(20)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对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加热处理。由此,对光学构件不附加其他构件就能进行预翘曲处理。
(21)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在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上述光源侧的面和相反侧的面中的任意一方上,通过涂敷而形成由珠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使得在该预翘曲处理层和上述基材中、配置在上述光源侧的一方的线膨胀系数大于配置在其相反侧的另一方的线膨胀系数。由此,在光源点亮时,由珠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就会使光学构件确实地向光源侧翘曲变形。
(22)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在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上述光源侧的面和相反侧的面中的任意一方上,通过粘贴而形成由片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使得在该预翘曲处理层和上述基材中、配置在上述光源侧的一方的线膨胀系数大于配置在其相反侧的另一方的线膨胀系数。由此,在光源点亮时,由片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就会使光学构件确实地向光源侧翘曲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况的分解图。
图2是背光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4是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扩散板翘曲变形了的状态的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6是表示扩散板翘曲变形了的状态的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背光装置的平面图。
图8是图8的C-C线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背光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背光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图11是背光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线状支撑部的分割部件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把分割部件彼此组装起来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分割部件彼此的结合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线状支撑部的分割部件的侧面图。
图16是表示把分割部件彼此组装起来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17是表示分割部件彼此的结合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8是其他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扩散板的局部侧面图。
图19是其他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扩散板的局部侧面图。
图20是其他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背光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背光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3:壳体,15:冷阴极管(光源、线状光源),16:光学构件,20:支撑部件,24:线状支撑部,24a:侧面,25:顶端部,25a:中央部(低位支撑部),25b:端部(高位支撑部),27:板部,28:光源把持部,29:支撑部件,30、30′:线状支撑部,30a:中央部(低位支撑部),30b、30b′:弹性臂部(高位支撑部),31、31′:板部,32:联结部,33:突板(板部),34:光源把持部,35:弹性支撑部,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TV: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该实施方式1中,显示装置以液晶显示装置D为例。
液晶显示装置D整体为横长的方形,如图3所示,其结构为:通过从表侧覆盖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液晶面板11的外部光源(照明装置)的背光装置10的边框12保持组装状态。液晶面板11配置在背光装置10的正面侧,背光装置10从背面侧照射液晶面板11。该液晶显示装置D可适用于电视接收装置TV。电视接收装置TV,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D、把液晶显示装置D夹住来容纳其的表里两外壳Ca、Cb、电源P、调谐器T和支座S。
液晶面板11,如图3所示,是在透明的TFT基板和透明的CF基板的间隙中封入液晶的公知构造,其中液晶是光学特性随着电压施加而变化的物质,在TFT基板上设有与互相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CF基板上按矩阵状配置有红(R)、绿(G)、蓝(B)3色滤色器。还有,在两基板的与液晶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分别粘贴着偏振光板。
背光装置10是所谓直下型,具备:作为光的射出侧的表侧(图3及图4所示的上方、正面侧)的面开口的壳体13;敷设在壳体13内的反射片14;容纳在壳体13内的多根冷阴极管15;配置在壳体13的开口部分、即从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的射出侧的光学构件16;可对光学构件16进行定位的定位构件(后述的灯支架17、支架18和框架19);以及可支撑冷阴极管15及光学构件16的支撑部件20。
壳体13是金属制的,如图2所示,形成为表侧的面开口的俯视呈矩形的浅的大致箱形。反射片14是合成树脂制的,表面为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等白色系的颜色,沿着壳体13的内面覆盖其大致所有区域而铺设。可由该反射片14把从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向壳体13的开口部分侧引导。
冷阴极管15是沿着壳体13的底板13a、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线状光源的一种,以使其轴方向与壳体13的长边方向一致的姿态安装在壳体13内。冷阴极管15以使多根彼此的轴大致平行且在彼此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排列。对于相邻的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节距、距离)详细地进行说明,其设定为:在壳体13、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配置在中央的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最小,随着从此处往端侧,上述间隔逐渐变大。换句话说,壳体13中的冷阴极管15的设置密度是越靠画面中央侧越高,随着往画面端侧而逐渐变低。冷阴极管15是以壳体13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对称轴L1(图2所示的两点点划线)为中心而对称配置的。
另外,冷阴极管15是在细长的截面为圆形的玻璃管内封入水银等并且在其内壁面上涂敷荧光材料、且在两端部封入电极的结构。还有,各冷阴极管15两端的非发光部分别与安装在壳体13上的橡胶支架21嵌接。
光学构件16,如图3及图4所示,与壳体13、液晶面板11同样,俯视呈矩形,是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并且安装在壳体13的开口部分,从而位于冷阴极管15组和液晶面板11之间。光学构件16由从里侧(图3及图4所示的下侧、背面侧)起按顺序层叠的扩散板16A、扩散片16B、透镜片16C和亮度增加片16D构成,具有把从作为线状光源的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转换成均匀面状的光等功能。其中,配置在最里侧的扩散板16A的厚度尺寸与其他各片16B~16D的厚度尺寸相比足够大,可获得比较高的刚性。扩散板16A在具有规定厚度的透明基材中分散、含有许多扩散粒子,因而整体是半透明的。
另外,上述扩散板16A有时会由于周围的温度环境等的影响而翘曲变形。在此情况下,追随翘曲变形了的扩散板16A,各片16B~16D也会变形,而此时假如光学构件16向液晶面板11侧翘曲变形,则存在光学构件16按压液晶面板11的中央部而产生显示不良的问题。因此,对该扩散板16A实施所谓预翘曲处理,使其具有向冷阴极管15侧翘曲的翘曲特性。预翘曲处理是在制造扩散板16A的工序中,在基材通过上下辊间时,只加热其表侧(与冷阴极管1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来进行的。由此,扩散板16A就会具有被加热的一侧的面变形为凹状(相对于外周端部16b,中央侧向里侧(冷阴极管15侧)凹进的形状)的翘曲特性。
定位构件包括:构成在里侧支承光学构件16的外周端部16b的框形支承构件的灯支架17和支架18;以及构成从表侧按压光学构件16的外周端部16b的框形按压构件的框架19。
灯支架17是表面为白色等白色系的颜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如图2及图3所示,在壳体1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上安装有一对,并且是沿着壳体1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灯支架17为里面侧开口的大致箱形,能从表侧统一覆盖安装在各冷阴极管15上的各橡胶支架21。在灯支架17的表侧的面的内周端部,可支承光学构件16的支承部22凹陷形成为台阶状。
支架18是表面为白色等白色系的颜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如图2及图4所示,在壳体13的短边方向的两端位置上安装有一对,并且是沿着壳体1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在灯支架18表侧的面的内周端部,与灯支架17同样,光学构件16用的支承部23凹陷形成为台阶状。
框架19是金属制的,形成为框形,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可对光学构件16的外周端部16b从表侧跨大致全周进行按压。框架19在其内周端部具有与光学构件16的板面对着的按压面。按压面在组装状态下配置在与最表侧的亮度增加片16D的表侧的板面隔开微小空隙的位置,由此允许该光学构件16热膨胀或者热收缩。
接着,对支撑部件20进行详细说明。支撑部件20是合成树脂制的,整个表面为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等白色系的颜色。支撑部件20,如图2及图3所示,安装在壳体13的底板13a上,并且具有可支撑光学构件16的线状支撑部24。
线状支撑部24是与壳体13的底板13a、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平行而直线延伸的形态。该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3的长边方向和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一致。线状支撑部24从壳体13的底板13a侧向光学构件16侧突出,并且可由其顶端部25对光学构件16中的除由灯支架17、支架18支撑的外周端部16b以外的中央侧部分16a沿着其长边方向进行线状支撑。线状支撑部24具有使其两端部25b接近灯支架17的支承部22来配置的长度尺寸,因而可对光学构件16的除外周端部16b以外的中央侧部分16a在其长边方向跨大致全部长度进行支撑。
并且,该线状支撑部24形成为从壳体13的底板13a起的高度尺寸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25b到中央部25a逐渐变低的、顶端部25弯曲的形状。具体而言,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从侧方来看为平缓的圆弧状(弓形)并且其高度位置连续地变化,长度方向的中央部25a最低,两端部25b最高。线状支撑部24是以长度方向中央的对称轴L2(图3所示的两点点划线)为中心的对称形状。这样,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就成为沿着扩散板16A的翘曲形状的形状,其高度位置设定为适合所预想的扩散板16A的翘曲形状的位置。
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中的最高位的两端部25b与支承部22、23相比设定在低位,从而以非接触的状态配置在当扩散板16A处于与壳体13的底板13a大致平行的直的姿态、即不产生翘曲的状态时,相对于扩散板16A的里侧的面隔开规定间隙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和扩散板16A的里侧的面之间的间隙是在中央部25a最大,在两端部25b最小。因此,允许光学构件16翘曲变形与线状支撑部24之间所确保的间隙对应的量。即,线状支撑部24在扩散板16A未产生翘曲的状况下不支撑扩散板16A,在产生了翘曲时才支撑扩散板16A。
另一方面,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中的最低位的中央部25a与冷阴极管15相比设定在高位。因此,即使扩散板16A最大限度地翘曲变形时,也会由线状支撑部24支撑,从而扩散板16A能以非接触的状态保持在相对于冷阴极管15隔开规定间隙的位置。由此,冷阴极管15的灯影象就不易被观看者视觉识别到。该线状支撑部24相对于冷阴极管15中的除作为非发光部的两端部(安装了灯支架17的部分)以外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长度范围及全部高度范围相对着配置在侧方。
线状支撑部24,其底面的全部区域与反射片14抵接,并且是实心结构,整体成为不能弹性变形的固定部位(大致刚体)。因此,线状支撑部24对光学构件16在上下方向(与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撑位置是跨全部长度固定不变的。
线状支撑部24,如图2及图4所示,在长度方向跨全部长度为固定宽度,但是在高度方向,宽度尺寸则形成为从基端侧(壳体13的底板13a侧)到顶端侧(光学构件16侧)逐渐减小的顶端变细的形状。具体而言,线状支撑部24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横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因此,作为线状支撑部24的顶点的顶端部25的横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点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线状。并且,线状支撑部24的两侧面24a成为朝向图4所示的斜上方、即光学构件16侧的倾斜面。因此,能避免从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被线状支撑部24妨碍的事态,并且由倾斜的侧面24a来反射光,从而能把光有效地引导到液晶面板11侧。
相对于壳体13在其短边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该支撑部件20。各线状支撑部24配置在并排的各冷阴极管15间的中间位置。因此,相邻的线状支撑部24间的间隔在壳体13、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设定成:配置在中央的线状支撑部24间的间隔最小,随着从此处往端侧,上述间隔逐渐变大。换句话说,壳体13上的线状支撑部24的设置密度是越往画面中央侧越高,随着往端侧逐渐变低。线状支撑部24是以壳体13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对称轴L3(图4所示的两点点划线)为中心而对称配置的。
并且,沿着壳体13、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排列的线状支撑部24的高度尺寸(顶端部25的高度位置)设定成:配置在短边方向中央的线状支撑部24最低,配置在两端的线状支撑部24最高,随着从两端侧往中央侧逐级地变低。若连接各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则成为平缓的圆弧状(弓形)弯曲的曲线,其外形与扩散板16A在短边方向翘曲变形时的形状一致。即,各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的高度位置设定成适合所预想的扩散板16A的翘曲形状的位置。各线状支撑部24的表面积设定成:配置在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中央的线状支撑部24最小,配置在两端的线状支撑部24最大,随着从中央侧往两端侧逐渐变大。即,线状支撑部24的表面积的大小与对应的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的大小成比例。
从以上结构可知,在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上配置在中央的线状支撑部24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25a与光学构件16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中心部位)对应并且是最低位,在短边方向上配置在两端的线状支撑部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25b对应于与光学构件16的外周端部16b相邻的部位并且为最高位。
在比线状支撑部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25b靠跟前的位置,沿着壳体13的底板13a设有板部27各一对,板部27分别向两侧方突出。从各板部27的里侧的面起,设有可通过设置在壳体13上的安装孔并且卡止于其里侧的孔缘的卡止部26。由此,支撑部件20相对于壳体13保持为安装状态。
另一方面,从各板部27的表侧的面起,设有可把持冷阴极管15的光源把持部28,光源把持部28分别向光学构件16侧突出。光源把持部28的朝向表侧的部分开口的截面大致为C字型,通过表侧的开口部分来安装冷阴极管15。光源把持部28可随着冷阴极管15的拆装而弹性变形。由此,各冷阴极管15被支撑于从壳体13的底板13a起上升规定高度的位置。该光源把持部28是与线状支撑部24的侧方相邻而配置的。另外,各支撑部件20上的板部27的长度尺寸、光源把持部28的设置位置是与已述的冷阴极管15在壳体13上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
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D按以下方式来制造。分别制造液晶面板11及背光装置10,用边框12等把它们互相组装起来,从而制造液晶显示装置D。其中,关于背光装置10,当在壳体13内敷设反射片14之后,在规定位置安装各支撑部件20,然后安装使两端嵌接于橡胶支架21的各冷阴极管15,冷阴极管15就被支撑部件20的光源把持部28弹性地把持于规定的高度位置。
此后,在把灯支架17和支架18安装在壳体13内之后,在灯支架17和支架18的支承部22、23上把光学构件16按扩散板16A、扩散片16B、透镜片16C、亮度增加片16D的顺序载置。然后,通过安装框架19来进行光学构件16的定位。
按上述方式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D在使用时当各冷阴极管15点亮时,来自冷阴极管15的发热会使壳体13内的温度上升。并且,根据其温度环境的不同,扩散板16A有产生翘曲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在扩散板16A的里侧,隔开规定间隙,各线状支撑部24等待支承,因而允许扩散板16A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翘曲变形。因此,与假设完全不允许扩散板16A翘曲变形的情况相比,不易产生吱吱嘎嘎声。
由于对扩散板16A如上所述实施了预翘曲处理,因而其中央部翘曲变形为向冷阴极管15侧凹进的形状。此时,扩散板16A把在灯支架17和支架18的支承部22、23上支撑的外周端部16b作为支点,由此,中央侧部分16a翘曲变形为弓形。当扩散板16A翘曲时,在其表侧层叠配置的各片16B~16D也会追随扩散板16A翘曲变形。另外,此时,扩散板16A既有只在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翘曲变形的情况,也有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中的任一方向都翘曲变形的情况。
并且,在扩散板16A翘曲变形到某种程度时,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与扩散板16A的里侧的面抵接。在这里,线状支撑部24因为顶端部25的高度位置从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越往中央侧越低,所以如图5所示,能够在长边方向上在适合翘曲形状的高度位置支撑光学构件16。该线状支撑部24因为顶端部25的高度位置跨全部长度为固定的,所以可防止扩散板16A越过支撑位置而翘曲,由此限制扩散板16A过度翘曲变形。而且,线状支撑部24在容易产生翘曲的长边方向上对扩散板16A进行线状支撑,与假设在长边方向上对扩散板16A进行点状支撑的情况相比,能确实防止扩散板16A挠曲成波状。
此外,在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各线状支撑部24,如图6所示,顶端部25的高度位置从两端侧越往中央侧越低,因而能够在短边方向上在适合翘曲形状的高度位置支撑光学构件16。还有,线状支撑部24的顶端部25的横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点状,因而从外部不易视觉识别到支撑扩散板16A的线状支撑部24。
还有,线状支撑部24中的最低位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25a与冷阴极管15相比设定在高位,因而能确实避免扩散板16A与冷阴极管15接触的事态。还有,即使扩散板16A翘曲变形到最大限度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确保与冷阴极管15之间的距离,因而可避免视觉识别到所谓灯影象。由此能够保持液晶显示装置D的高显示品质。
另外,在图5及图6中,图示了扩散板16A最大限度地翘曲、扩散板16A与各线状支撑部24的全部区域抵接的情况,但是,关于翘曲变形了的扩散板16A在线状支撑部24的长度方向上在什么范围抵接,或者与在光学构件16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各线状支撑部24中的哪个抵接,会随扩散板16A的翘曲状况而不同,不一定是如图所示与线状支撑部24的全部区域都抵接。
还有,从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既有直接朝向扩散板16A的,也有被反射片14、支撑部件20的表面反射之后朝向扩散板16A的。在此,设置在支撑部件20中的线状支撑部24以沿着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延伸的形态且跨该发光部的全部长度范围及全部高度范围而配置在侧方,因而能把从冷阴极管15照射的光有效地反射到扩散板16A侧。而且,与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小的中央侧相比,越是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大的端侧,冷阴极管15间越容易产生暗部,但是配置在端侧的线状支撑部24与配置在中央侧的线状支撑部24相比,高度尺寸及表面积大,光的反射量多,作为类似光源的亮度变高,所以能有效地消除暗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撑部件20中包含与光学构件16的中央侧对应的比较低位的中央部25a(低位支撑部)和与光学构件16的端侧对应的比较高位的端部25b(高位支撑部),并且设有使对光学构件16在与其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撑位置为固定的线状支撑部24,所以能对光学构件16在适合其翘曲形状的位置进行支撑。由此在允许光学构件16翘曲变形的情况下,能够以光学构件16不易产生波状挠曲的状态进行支撑。而且,对光学构件16的支撑位置跨全部长度为固定的,所以与假设用支撑位置变化的结构进行支撑的情况相比,能限制光学构件16过度翘曲变形,这样就能较高地保持显示品质。
还有,线状支撑部24是与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平行而直线延伸、且从光学构件16的端侧到中央侧逐渐变低的弯曲形态,所以能确实防止光学构件16在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上产生翘曲。
还有,排列配置有多个线状支撑部24,设定成配置在光学构件16的中央侧的线状支撑部24与配置在端侧的线状支撑部24相比,对光学构件16的支撑位置变低,所以即使光学构件16在与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产生了翘曲的情况下,也能使得各线状支撑部24的支撑位置处于与光学构件16的翘曲形状对应的位置,在同一个方向上也能在允许光学构件16翘曲变形的情况下以光学构件16不易产生挠曲的状态支撑光学构件16。
还有,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与呈矩形的光学构件16的长边方向一致,所以能在容易产生翘曲的长边方向上对光学构件16进行线状支撑,能更有效地防止光学构件16产生挠曲等问题。
还有,线状支撑部24朝向与光学构件16抵接的顶端部25侧形成顶端变细的形状,并且其侧面24a为倾斜面,所以能避免线状支撑部24妨碍从冷阴极管15照射的光。
还有,线状支撑部24形成为与光学构件16抵接的顶端部25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点状,所以在支撑光学构件16的状态下从外部不易视觉识别到线状支撑部24。
还有,配置有多个冷阴极管15,并且线状支撑部24配置在各冷阴极管15间,线状支撑部24的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所以配置在容易变成暗部的冷阴极管15间的位置上的线状支撑部24能良好地反射光,线状支撑部24起到类似光源的作用,能消除冷阴极管15间的暗部,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还有,配置成关于所排列的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光学构件16的端侧的该间隔大(宽)于中央侧的该间隔,形成为配置在光学构件16的端侧的线状支撑部24比配置在中央侧的线状支撑部24的表面积大,所以能有效地消除暗部,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还有,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与冷阴极管15的延伸方向一致,所以线状支撑部24起到类似线状光源的作用,因而对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而且,线状支撑部24相对于冷阴极管15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长度范围及全部高度范围配置在侧方位置,所以能有效地反射从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对亮度的均匀化更加有效。
还有,支撑部件20具有沿着壳体13的板部27,线状支撑部24与该板部27连接,在板部27上,可把持冷阴极管15的光源把持部28设置在线状支撑部24的侧方位置,所以能使支撑部件20兼有把持冷阴极管15的功能,与假设使其他部件具有该功能的情况相比,则能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等。
还有,对扩散板16A进行了预翘曲处理,使其随着冷阴极管15的点亮而向冷阴极管15侧翘曲变形,所以光学构件16不会向反向翘曲变形,能由线状支撑部24确实地支撑光学构件16。
而且,预翘曲处理是对扩散板16A的基材的与冷阴极管15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加热处理,所以不用对扩散板16A附加其他构件就能进行预翘曲处理,能降低扩散板16A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
根据图7或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改变了线状支撑部30的形状。另外,在该实施方式2中,省略了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造、作用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支撑部件29,如图7及图8所示,其结构是:具有与线状支撑部30平行延伸的形态的板部31,线状支撑部3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30a通过联结部32与板部31联结。联结部32是不能弹性变形的固定部位,从而使得线状支撑部30的中央部30a对光学构件16在上下方向的支撑位置成为固定的。还有,在板部31上设有向两侧方突出的突板33,可把持冷阴极管15的光源把持部34从两突板33向光学构件16侧突出,并且与线状支撑部30的侧方相邻配置。
并且,线状支撑部30形成为宽度尺寸和厚度尺寸越往长度方向的两端侧越减小的顶端变细的形状。即,该线状支撑部30具有如下结构:从作为与联结部32联结的固定部位的中央部30a起有一对悬臂状的弹性臂部30b沿着壳体13、光学构件16的长边方向及冷阴极管15的轴方向延伸设置。两弹性臂部30b可把中央部30a作为支点,在图8所示的上下方向(与光学构件16的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光学构件16接近离开的方向)弹性变形。这样,弹性臂部30b就能追随光学构件16的翘曲形状而改变位置。
在扩散板16A随着冷阴极管15的点亮而翘曲变形的情况下,如图8的两点点划线所示,弹性臂部30b根据其翘曲状况而弹性变形。扩散板16A的翘曲变形的允许范围扩大了与该弹性臂部30b的弹性变形对应的量。另一方面,线状支撑部30的中央部30a成为不能弹性变形的固定部位,因而能防止扩散板16A的中央部与冷阴极管15过度地接近。还有,弹性臂部30b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因而能提高对翘曲变形的扩散板16A的追随性。根据以上情况,能更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16。
实施方式3
根据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增加了用于支撑实施方式2中记载的弹性臂部30b′的弹性支撑部。另外,在该实施方式3中,省略了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如图9所示,线状支撑部30′中的两弹性臂部30b′通过由橡胶材料等构成的弹性支撑部35而与板部31′联结。即弹性臂部30b′由弹性支撑部35弹性地支撑,在弹性臂部30b′弹性变形时,弹性支撑部35与其对应而弹性收缩。这样弹性臂部30b′的弹性提高了与增加弹性支撑部35所对应的量。由此能够更加适当地支撑光学构件16。
实施方式4
根据图10或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该实施方式4表示把线状支撑部进行了分割的情况。另外,在该实施方式4中,省略了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造、作用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线状支撑部36,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其延伸方向上分割为3个短尺寸的分割部件37、38,并且各分割部件37、38直线地排列。具体而言,分割部件37、38是表面为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分别配置在壳体1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和中央位置,并且在其排列方向(线状支撑部36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各分割部件37、38之间隔开规定间隔。各分割部件37、38的配设位置、各分割部件37、38的长度尺寸和各分割部件37、38间的间隔根据冷阴极管15组的亮度分布来设定,设定为分割部件37、38存在于与冷阴极管15组的亮度分布中的暗部对应的区域。
各分割部件37、38的顶端部从侧方来看是平缓的圆弧状(弓形),并且是与沿着所预想的扩散板16A的翘曲形状的假想曲线一致的形状。设置在壳体1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的两分割部件37的外侧端部37a在线状支撑部36中是最高位的高位支撑部。另一方面,设置在中央位置的分割部件38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38a在线状支撑部36中是最低位的低位支撑部。还有,在各分割部件37、38上设有板部39、光源把持部40和卡止部(未图示)。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状支撑部36是由分割成三个的短尺寸的分割部件37、38直线地排列而成的结构,所以与实施方式1那样把线状支撑部作为一个部件来制造的情况相比,能缩短各个分割部件37、38的长度。从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分割部件37、38,其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部件37、38之间隔开规定间隔,并且与成为冷阴极管15的亮度分布中的暗部位置对应而配置,所以可由分割部件37、38来反射光,从而消除亮度分布的暗部,由此实现亮度的均匀化。
实施方式5
根据图12至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该实施方式5表示把分割部件彼此结合起来的情况。另外,在该实施方式5中,省略了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4同样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线状支撑部41,如图12所示,由直线地排列的3个短尺寸的分割部件42、43构成,彼此可通过结合部44而结合。具体而言,各分割部件42、43的截面形状如图14所示,为倒V字型。并且,在配置在两端的两分割部件42的端部,设有向中央侧的分割部件43侧突出的结合部44,该结合部44向中央侧的分割部件43的里侧的空间插入,由此就能把各分割部件42、43彼此保持为结合状态。结合部44具有两端的分割部件42的厚度尺寸的大致一半程度的厚度,截面形状沿着中央的分割部件43成为倒V字型。另外,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各分割部件42、43上设有板部、光源把持部和卡止部。
在组装到壳体上时,把图12所示的3个分割部件42、43彼此组装成一体,从而形成图13及图14所示的线状支撑部4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部件42、43在其排列方向上与相邻的分割部件42、43通过结合部44而结合,所以能把分割部件42、43彼此结合起来,一体地进行处理,组装操作性等优良。
实施方式6
根据图15至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该实施方式6表示改变了结合部的情况。另外,在该实施方式6中,省略了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5同样的结构、作用及效果的重复说明。
从线状支撑部41′的两端的分割部件42′的端部起,如图15所示,分别向中央的分割部件43′侧突出地设有结合凸部45,并且在中央的分割部件43′的端部,设有可与结合凸部45嵌合的结合凹部46。
结合凸部45,如图17所示,从截面呈倒V字型的两端的分割部件42′的端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突出,截面呈矩形。结合凸部45的厚度尺寸是分割部件42′的厚度尺寸的约一半的程度。另一方面,结合凹部46是使中央侧的分割部件43′的端面凹陷而形成的,其大小与上述结合凸部45大致相同。
在组装到壳体上时,把图15所示的3个分割部件42′、43′彼此组装成一体,从而形成图16及图17所示的线状支撑部41′。此时,结合凸部45嵌合于结合凹部46内,在两者45、46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因而能把分割部件42′、43′彼此牢固地保持成结合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线状支撑部的形状、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等,除图示的以外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具体而言,线状支撑部的顶端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的尖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的形状,使其圆形的顶端部与扩散板进行线接触(从横方向来看为点接触)。还有,也可以使线状支撑部的顶端部与扩散板进行面接触。此外,也可以根据能预测的扩散板的翘曲形状而适当地改变线状支撑部的顶端部的形状。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状支撑部的顶端部的两端部是与未产生翘曲的扩散板非接触的高度的情况,但是,设定为该两端部位于与灯支架、支架的支承部大致相同高度,使其与未产生翘曲的扩散板接触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壳体、光学构件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情况,但是,在冷阴极管的轴方向与壳体、光学构件的短边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使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短边方向一致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为相对于壳体、光学构件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倾斜的方向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沿着壳体、光学构件的短边方向排列的各线状支撑部的高度尺寸逐级地变化的情况,但是,根据光学构件的翘曲形状的不同,也有配置在中央侧的几个线状支撑部彼此的高度尺寸相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把线状支撑部配置在各冷阴极管间的情况,但是,不一定必须在所有冷阴极管间设置线状支撑部,部分地省略线状支撑部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光学构件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各线状支撑部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但是,非对称地配置各线状支撑部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还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状支撑部以长度方向中央的对称轴为中心的对称形状的情况,但是,线状支撑部为非对称形状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冷阴极管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但是,非对称地配置各冷阴极管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光学构件的端侧比中央侧的冷阴极管间的间隔大的、所谓不等节距排列的情况,但是,冷阴极管间的间隔全部相同的等节距排列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而且,把等节距排列和不等节距排列组合起来,例如在光学构件的中央侧为等节距排列,而在光学构件的端侧为不等节距排列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此情况下,线状支撑部设置在冷阴极管间的中间位置即可。
(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支撑部件的表面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但是,不一定限于白色,例如也可以改为乳白色等其他白色系的颜色。还有,也可以是白色系以外的颜色。
(1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支撑部件上设置把持冷阴极管的光源把持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省略光源把持部。
(1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对扩散板实施的预翘曲处理,例示了在制造扩散板的工序中对基材的单面侧进行加热处理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采用此外的方法。具体而言,按以下(12)、(13)进行处理即可。
(12)作为预翘曲处理的具体例子,如图18所示,在扩散板48的基材49的液晶面板侧的面(与冷阴极管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由珠子50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51,把该预翘曲处理层51的线膨胀系数设定为小于配置在冷阴极管侧的基材49的线膨胀系数。由此,扩散板48具有在冷阴极管的点亮、背光装置内部的温度上升了时确实向冷阴极管侧翘曲的翘曲特性。该预翘曲处理层51是在规定的溶剂中混合许多珠子50,将其涂敷或者滴到基材49的表面上之后,使溶剂挥发或者进行轧液而形成的。另外,除上述情况以外,也可以在基材49的冷阴极管侧的面上形成预翘曲处理层51,并且把配置在冷阴极管侧的预翘曲处理层51的线膨胀系数设定为大于基材49的线膨胀系数。
(13)作为预翘曲处理的具体例子,如图19所示,在扩散板52的基材53的液晶面板侧的面上形成由片材54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55,把该预翘曲处理层55的线膨胀系数设定为小于基材53的线膨胀系数。由此,能得到与上述(12)同样的预翘曲效果。预翘曲处理层55是在基材53的表面上粘贴合成树脂制的片材54而形成的,粘贴时,在片材54和基材53之间形成丙烯酸系UV固化型粘接剂、丙烯酸系压敏粘接剂等的粘接层(未图示)即可。另外,除上述情况以外,也可以在基材53的冷阴极管侧的面上形成预翘曲处理层55,并且把配置在冷阴极管侧的预翘曲处理层55的线膨胀系数设定为大于基材53的线膨胀系数。
(1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扩散板上实施了预翘曲处理的情况,但是,根据背光装置设计的不同,有时可以预测即使不实施预翘曲处理,扩散板也会向冷阴极管侧翘曲,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不进行预翘曲处理的扩散板。除此以外,例如在通过从液晶面板侧局部地按压光学构件来强制地使扩散板向冷阴极管侧翘曲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不进行预翘曲处理的扩散板。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以冷阴极管作为光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把热阴极管、荧光管等其他种类的线状光源、LED等点状光源作为光源的情况。对于采用点状光源的具体例子说明如下。即,如图20所示,在壳体13的底板上沿着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直线排列配置有多个LED47,并且在该LED47组的侧方位置设置线状支撑部24,而且设定为该线状支撑部24的延伸方向与LED47组的排列方向一致。由此,能够由线状支撑部24有效地反射从各LED47发出的光,对于亮度的均匀化是有效的。
(1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采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采用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1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
Claims (26)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具备:
容纳向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光源的壳体;配置在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射出侧的面状的光学构件;以及安装在上述壳体上、可从上述光源侧支撑上述光学构件的支撑部件,
上述支撑部件包含与上述光学构件的中央侧对应的低位支撑部和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对应的高位支撑部,并且至少上述低位支撑部对上述光学构件在与其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支撑位置是固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上述支撑部件中设有线状支撑部,该线状支撑部与上述光学构件的面方向平行而直线延伸并且是从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到中央侧逐渐变低的弯曲形态,该线状支撑部中包含上述低位支撑部及上述高位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排列配置有多个上述线状支撑部,设定为配置在上述光学构件的中央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与配置在端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相比,对上述光学构件的支撑位置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学构件为矩形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光学构件的长边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朝向与上述光学构件抵接的顶端部侧形成顶端变细的形状,并且其侧面为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形成为:与上述光学构件抵接的顶端部在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点状。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配置有多个上述光源并且上述线状支撑部配置在上述各光源间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多个配置在上述各光源间的上述线状支撑部排列配置,并且上述光源配置成:关于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的该间隔大于中央侧的该间隔,
形成为配置在上述光学构件的端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比配置在中央侧的上述线状支撑部的表面积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源为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线状光源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线状光源的延伸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长度范围配置在侧方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线状光源的发光部,跨其全部高度范围配置在侧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上述光源为点状光源并且沿着在一个方向延伸的直线而排列设置多个该点状光源的情况下,上述线状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上述点状光源排列的方向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与中央侧相比为高位的两端部是悬臂状,是可弹性变形的弹性臂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支撑部件具备沿着上述壳体的板部,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中央部通过联结部与该板部联结,在上述弹性臂部和上述板部之间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弹性支撑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弹性臂部形成为顶端变细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线状支撑部分割为多个短尺寸的分割部件,这些分割部件直线地排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分割部件的表面为白色系的颜色,上述分割部件与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部件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与上述光源的亮度分布中成为暗部的位置对应而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分割部件与在其排列方向上相邻的分割部件通过结合部而结合。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支撑部件具备沿着上述壳体的板部,上述线状支撑部与该板部联结,在上述板部上,在上述线状支撑部的侧方位置设有可把持上述光源的光源把持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对上述光学构件进行了使其随着上述光源的点亮而向上述光源侧翘曲变形的预翘曲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对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与上述光源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加热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在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上述光源侧的面和相反侧的面中的任意一方上,通过涂敷而形成由珠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使得在该预翘曲处理层和上述基材中、配置在上述光源侧的一方的线膨胀系数大于配置在其相反侧的另一方的线膨胀系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上述预翘曲处理是在上述光学构件的基材的上述光源侧的面和相反侧的面中的任意一方上,通过粘贴而形成由片材构成的预翘曲处理层,使得在该预翘曲处理层和上述基材中、配置在上述光源侧的一方的线膨胀系数大于配置在其相反侧的另一方的线膨胀系数。
2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以及配置在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表侧的显示面板。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26.一种电视接收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24或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02045 | 2007-04-09 | ||
JP102045/2007 | 2007-04-09 | ||
PCT/JP2007/073775 WO2008129725A1 (ja) | 2007-04-09 | 2007-12-10 |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41633A true CN101641633A (zh) | 2010-02-03 |
CN101641633B CN101641633B (zh) | 2011-08-03 |
Family
ID=3987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5245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1633B (zh) | 2007-04-09 | 2007-12-10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20942B2 (zh) |
EP (1) | EP2136243A4 (zh) |
JP (1) | JP5001357B2 (zh) |
CN (1) | CN101641633B (zh) |
WO (1) | WO2008129725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8667A (zh) * | 2012-06-20 | 2012-10-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器 |
CN103375723A (zh) * | 2012-04-25 | 2013-10-30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
WO2014146361A1 (zh) * | 2013-03-18 | 2014-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4321583A (zh) * | 2012-07-02 | 2015-01-28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9031747A (zh) * | 2017-09-22 | 2018-12-18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11045247A (zh) * | 2018-10-11 | 2020-04-2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566093A (zh) * | 2020-11-27 | 2022-05-31 | 邱榆钧 | 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480668C2 (ru) * | 2009-02-05 | 2013-04-27 |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светк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
JP5806908B2 (ja) * | 2011-10-14 | 2015-1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US11036085B2 (en) * | 2018-10-05 | 2021-06-1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Optically-calibrated backlight unit internal supports |
CN110045533B (zh) * | 2019-04-30 | 2021-09-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78750B2 (ja) * | 2002-06-19 | 2004-10-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4219838A (ja) | 2003-01-16 | 2004-08-05 | Tama Electric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JP2004233828A (ja) * | 2003-01-31 | 2004-08-1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080059563A1 (en) * | 2003-10-30 | 2008-03-06 | Lavastor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ed Data Processing |
KR20050058104A (ko) * | 2003-12-11 | 2005-06-1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JP4066053B2 (ja) | 2004-01-14 | 2008-03-26 | 株式会社プログレス |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WO2006059413A1 (ja) * | 2004-11-30 | 2006-06-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US20090059563A1 (en) | 2005-06-28 | 2009-03-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JP4659550B2 (ja) * | 2005-07-28 | 2011-03-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065120A (ja) * | 2005-08-30 | 2007-03-15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JP4707517B2 (ja) | 2005-09-26 | 2011-06-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306003B1 (ko) * | 2006-01-03 | 2013-09-1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광원지지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JP4524255B2 (ja) * | 2006-02-07 | 2010-08-1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面状照明装置 |
-
2007
- 2007-12-10 WO PCT/JP2007/073775 patent/WO200812972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10 EP EP07859760A patent/EP213624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2-10 CN CN2007800524522A patent/CN1016416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0 JP JP2009510736A patent/JP50013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0 US US12/594,920 patent/US822094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5723A (zh) * | 2012-04-25 | 2013-10-30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
CN102748667A (zh) * | 2012-06-20 | 2012-10-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器 |
WO2013189116A1 (zh) * | 2012-06-20 | 2013-12-2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包括其的液晶显示器 |
CN102748667B (zh) * | 2012-06-20 | 2014-06-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器 |
US8777438B2 (en) | 2012-06-20 | 2014-07-15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rect typ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4321583A (zh) * | 2012-07-02 | 2015-01-28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WO2014146361A1 (zh) * | 2013-03-18 | 2014-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9031747A (zh) * | 2017-09-22 | 2018-12-18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9031747B (zh) * | 2017-09-22 | 2021-08-31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11045247A (zh) * | 2018-10-11 | 2020-04-2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566093A (zh) * | 2020-11-27 | 2022-05-31 | 邱榆钧 | 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36243A4 (en) | 2011-04-27 |
EP2136243A1 (en) | 2009-12-23 |
WO2008129725A1 (ja) | 2008-10-30 |
US8220942B2 (en) | 2012-07-17 |
US20100118518A1 (en) | 2010-05-13 |
JP5001357B2 (ja) | 2012-08-15 |
JPWO2008129725A1 (ja) | 2010-07-22 |
CN101641633B (zh) | 201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1633B (zh)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
JP5292476B2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1002051B (zh) | 灯保持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
US847725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5244241B2 (ja) | 光源ユニット、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1641637B (zh)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 |
TW201937220A (zh) |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 |
JP5127851B2 (ja) |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1514781A (zh) | 背光单元 | |
US20090231509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
CN101109828A (zh) | 散射板组件和包括散射板组件的背光装置 | |
WO2010146920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1641635B (zh) | 光学构件单元、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JP6840817B2 (ja) | 発光素子用光拡散レンズ | |
CN101641636B (zh) | 光学构件单元、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US8057058B2 (en) |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KR20070021376A (ko) | 표시장치와 이에 적용되는 광학 플레이트의 제조 방법 | |
US20070014111A1 (en) | Light diffusing assembly | |
US8899771B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 |
US9274269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
JPWO2005083322A1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83350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0905284B1 (ko) | 집광시트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 |
KR20080012699A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3574402A (zh) | 背光装置、液晶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