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494A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5494A
CN101625494A CN 200910140178 CN200910140178A CN101625494A CN 101625494 A CN101625494 A CN 101625494A CN 200910140178 CN200910140178 CN 200910140178 CN 200910140178 A CN200910140178 A CN 200910140178A CN 101625494 A CN101625494 A CN 101625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xel electrode
pixel
signal line
grey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401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5494B (zh
Inventor
神尾知巳
原田贵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61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915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61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9605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在规定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第1扫描信号线和第2扫描信号线;第1数据信号线,配置成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及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交叉;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第1数据信号线上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1像素电极;以及第2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向该第2像素电极施加上述灰度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8年7月8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2008-178131、2008年8月26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2008-216105、以及2008年8月26日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2008-216106,并要求享受其优先权,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源矩阵方式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所使用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部的行方向上所配设的多条扫描信号线与显示部的列方向上所配设的多条数据信号线的交点附近配置了显示像素,并对该显示像素施加规定的电压,由此进行显示。并且,在以往的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列都需要与该像素列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线,并且,每个像素行都需要与该像素行相对应的扫描信号线。因此,与数据信号线连接并用于驱动该数据信号线的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源极驱动器和数据信号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数)需要数据信号线条数的量。此外,与扫描信号线连接并用于驱动该扫描信号线的栅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栅极驱动器和扫描信号线之间的连接端子数)也需要扫描信号线条数的量。
作为减少输出端子数(连接端子数)的合计的提案之一,例如存在日本特开2006-201315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日本特开2006-201315号公报中,在1条数据信号线的两侧设置2个TFT,在这2个TFT中的一个上连接第1扫描信号线,在另一个TFT上连接第2扫描信号线。并且,设置用于施加4像素量的图像信号的图像输出电路,以及对施加到数据信号线上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的第1开关元件以及第2开关元件,根据来自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的控制信号来进行上述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的切换,由此能够在2个TFT、即2个显示像素中共用1条数据信号线。即,采用把数据信号线的数量与较多地设计列数的像素列相对应地设为1/2的方式,来代替把扫描信号线的数量与较少地设计行数的像素行相对应地设为2倍的方式,由此防止输出端子数的合计增加。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6-201315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如上所述能够将数据信号线的条数设为1行量的显示像素的数量的一半的条数,但是扫描信号线的条数需要1列量的显示像素的数量的2倍的条数,不是一定能够消减输出端子数(连接端子数)的合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它们在不大幅度地增大扫描信号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削减数据信号线的条数。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为,具备:在规定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第1扫描信号线和第2扫描信号线;第1数据信号线,配置成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及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交叉;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第1数据信号线上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1像素电极;以及第2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向该第2像素电极施加上述灰度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方式为,具备: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和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连接于在该第1像素电极所对应的交点与上述数据信号线交叉的扫描信号线上,并且,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连接于与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扫描信号线不同的扫描信号线上。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方式为,具备: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和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扫描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而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连接于在该第1像素电极所对应的交点与上述数据信号线交叉的扫描信号线上,并且,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连接于与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扫描信号线不同的扫描信号线上。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方式为,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导通控制单元,将一个像素电极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第2导通控制单元,将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以及灰度信号供给单元,在规定的期间,在通过上述第1导通控制单元,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被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在非导通时,对上述信号线供给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方式为,具备: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第3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串联地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而施加到该第3像素电极;第1开关元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2开关元件,对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第3开关元件,对上述第2像素电极与上述第3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另一个方式为,具备:在规定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第1扫描信号线和第2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配置成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及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交叉;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薄膜晶体管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1像素电极;以及第2像素电极,经由第2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向该第2像素电极施加上述灰度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个方式为,具有:第1写入步骤,对第1像素电极写入第1灰度信号,并且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对第2像素电极写入上述第1灰度信号;非导通步骤,在由上述第1写入步骤写入的第1灰度信号保持在上述第2像素电极中的状态下,使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以及第2写入步骤,在由上述非导通步骤使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对上述第1像素电极写入上述第2灰度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个方式为,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具有:第1导通控制步骤,将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第2导通控制步骤,将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以及灰度信号供给步骤,在通过上述第1导通控制步骤,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在非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另一个方式为,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将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与一个像素行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同时施加到上述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和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之后,使上述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和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成为非导通,之后将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与另一个像素行相对应的灰度信号施加到上述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
根据本发明,在不大幅度地增大扫描信号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削减数据信号线的条数。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详细说明部分中列出,并且,它们根据说明部分也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来获悉。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借助于下面具体给出的手段和组合方式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部分,它们示出了本发明当前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上表面给出的概要说明和下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一起,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X1-X1’截面。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Y1-Y1’截面。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4中的Z1-Z1’截面。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变形例的截面图,是图10中的X2-X2’截面。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变形例的截面图,是图10中的Z2-Z2’截面。
图13是表示把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设为Δ排列时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14是表示把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变形例设为Δ排列时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整体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18中的X3-X3’截面。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18中的Y3-Y3’截面。
图2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构造的截面图,是图18中的Z3-Z3’截面。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变形例的图。
图24是表示设置成图23的像素排列时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2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26是表示设置成图25的像素排列时的像素构造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整体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2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每一个显示像素的等价电路的图。
图3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变形例的图。
图32是表示设置成图31的像素排列时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图。
图3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a的概略整体结构。显示装置1a是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110、源极驱动器120、栅极驱动器130、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共通电压生成电路150、定时控制电路160和电源生成电路170。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10对置配置,在通过密封材料115粘结的2个透明基板116、117之间夹持有液晶LCa。并且,在一个基板116上形成有:沿行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扫描信号线Ga(例如n条扫描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数据信号线Sa(例如m条数据信号线);以分别与各显示像素P相对应的方式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Ea;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其源极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像素电极Ea上。并且,在另一个基板117上,在各显示像素Pa之间被设定为共通电位的共通电极118,形成为与各像素电极Ea相对置。另外,在像素电极Ea上以及共通电极118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规定液晶的初始取向的取向膜113、114。
并且,如图3所示,在显示面板110中,沿行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扫描信号线Ga(j)和沿列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数据信号线Sa(i),被配设为相互交叉、更具体地说为正交。并且,以与扫描信号线Ga(j)和数据信号线Sa(i)的各交点(i,j)相对应的方式,在扫描信号线Ga(j)的延伸方向上邻接形成有:具备与2个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1像素电极Ea(i,j,a)的第1显示像素Pa(i,j,a);具备与1个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2像素电极Ea(i,j,b)的第2显示像素Pa(i,j,b)。即,在显示面板110的各像素行中,第1显示像素Pa(i,j,a)和第2显示像素Pa(i,j,b)交替重复地配置。并且,在各像素列中配置为,第1显示像素Pa(i,j,a)或第2显示像素Pa(i,j,b)的任意一个连续。此处,i=1,2,…,m;j=1,2,…,n。
在第1显示像素Pa(i,j,a)中,形成有第1像素电极Ea(i,j,a)和第1薄膜晶体管Ta(i,j,a),第1像素电极Ea(i,j,a)与第1薄膜晶体管Ta(i,j,a)的源极连接。并且,第1薄膜晶体管Ta(i,j,a)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a(j)连接,第1薄膜晶体管Ta(i,j,a)的漏极与数据信号线Sa(i)连接。
并且,在第2显示像素Pa(i,j,b)中,形成有第2像素电极Ea(i,j,b)和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第2像素电极Ea(i,j,b)与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的源极连接。并且,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a(j)连接,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的漏极与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a(i,j+1,b)连接。即,第2显示像素Pa(i,j,b)构成为,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a(i)的灰度信号经由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a(i,j+1,b),写入到第2像素电极Ea(i,j,b)。
即,在显示面板110中,对于2列显示像素分配有1条数据信号线。并且,在这种显示面板10的像素结构中,与对各列显示像素分配1条数据信号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数据信号线的条数成为1/2。换言之,对1行量的显示像素数能够设置1/2条数的数据信号线。并且,此时,不需要大幅度增加扫描信号线的条数。即,例如如果显示像素为240行,则扫描信号线的条数为240+1即可,能够使扫描信号线的条数与1列量的显示像素数大体相等。
此处,根据图4-7说明各显示像素的具体结构。
在一个基板116上,设置有包含栅极151的扫描信号线Ga(j)。在与该扫描信号线Ga(j)同一层中设置有辅助电容线148。即,扫描信号线Ga(j)与辅助电容线148一起形成。并且,在其上表面整体上设置有栅极绝缘膜152。在栅极绝缘膜152的上表面设置有由本征非晶硅形成的半导体薄膜153。在半导体薄膜153上表面的与扫描信号线Ga(j)的重叠区域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沟道保护膜154。在沟道保护膜154的上表面两侧以及该两侧的半导体薄膜15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n型非晶硅形成的接触层155、156。在一个接触层15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源极157。并且,在另一个接触层15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包含漏极158的数据信号线Sa(i)或者连接布线La。并且,通过栅极151、栅极绝缘膜152、半导体薄膜153、沟道保护膜154、接触层155、156、源极157以及漏极158,构成第1薄膜晶体管Ta(i,j,a)或者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第1薄膜晶体管Ta(i,j,a)的源极157以及在前段侧的像素行上形成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j-1,b)的漏极156,兼作用于将它们相互电连接的连接布线La。
在包含第1薄膜晶体管Ta(i,j,a)或者第2薄膜晶体管Ta(i,j,b)等的栅极绝缘膜152的上表面整体上,设置有平坦化膜159。并且,在平坦化膜159上的与源极15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接触孔160。在平坦化膜159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ITO构成的像素电极Ea(i,j,a)、Ea(i,j,b),该像素电极Ea(i,j,a)、Ea(i,j,b)经由接触孔160与源极157电连接。
此处,辅助电容线148中的与像素电极Ea(i,j,a)、Ea(i,j,b)重合的部分成为辅助电容电极。并且,由该重合的部分形成辅助电容Cs。并且,在各显示像素Pa(i,j,a)、Pa(i,j,b)中构成为,使配置在像素电极Ea(i,j,a)、Ea(i,j,b)和共通电极118之间的液晶LCa的取向状态,根据像素电极Ea(i,j,a)、Ea(i,j,b)和共通电极118之间的电位差而变化,由此能够进行其显示状态的控制。
源极驱动器120连接各数据信号线Sa(i),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160输出的水平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开始信号、闩锁动作控制信号等),以规定的单位取入从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供给的与各显示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并在规定的定时将与该取入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灰度信号供给到数据信号线。
栅极驱动器130连接各扫描信号线Ga(j),接受来自定时控制电路160的垂直控制信号,并将用于使与该扫描信号线Ga(j)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j,a)以及第2薄膜晶体管Ta(i,j,a)导通或者截止的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信号线Ga(j)。
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例如根据从显示装置1a的外部供给的影像信号(模拟或者数字),生成与各显示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并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20。此处,在每规定期间(例如1帧、1场或1线),从定时控制电路160对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输入反转信号(FRP)。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在每次输入了反转信号时,将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20的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如此,在每规定期间使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由此在每规定期间使施加到显示像素上的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由此,能够对各显示像素的液晶施加的施加电压进行交流驱动。
共通电压生成电路150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160输出的反转信号,在每规定期间生成极性反转的共通信号Vcoma,并供给到共通电极118。
定时控制电路160生成垂直控制信号、水平控制信号和反转信号等各种控制信号,例如将反转信号输出到像素数据生成电路140以及共通信号生成电路150、将垂直控制信号输出到栅极驱动器130、将水平控制信号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20。
电源生成电路170,生成为了生成扫描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gh、Vgl,并供给到栅极驱动器130,并且生成为了生成灰度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sh并供给源极驱动器120。并且,电源生成电路170生成逻辑电源Vcc,并供给到源极驱动器120以及栅极驱动器130。
下面,根据图8所示的时序图说明显示装置1a的动作。
此处,在图8中,从上开始按顺序示出了: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a(i)的灰度信号,供给到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a(4)的扫描信号,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1,a)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1,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2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2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2,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3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3,a)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3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3,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以及供给到共通电极118的共通信号Vcoma。
并且,在图8中,数据信号线Sa(i)供给的各灰度信号,以在与像素数据对应的显示面板110上的坐标值以及色成分来表示。另外,old表示基于写入到上次帧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
在显示装置1a中,将第1像素电极Ea(i,j,a)的像素数据和第2像素电极Ea(i,j,b)的像素数据,在每1/2水平期间,交替输入到源极驱动器120。即,在各水平期间的前半部分,输入与规定的像素行相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j,b)的像素数据,在各水平期间的后半部分,输入与上述规定的像素行相同的像素行所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j,a)的像素数据。并且,对于每1帧以及每1水平期间,控制反转信号以便所输入的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即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并且,在图8中,在未进行像素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中附加“+”,在进行了像素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中附加“-”。
通过以上,如图8所示,在相应帧中的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a(i,j,a)的灰度信号和第2像素电极Ea(i,j,b)的灰度信号,按照-(i,1,b)、-(i,1,a)、+(i,2,b)、+(i,2,a)、-(i,3,b)、-(i,3,a)、…的顺序向数据信号线Sa(i)供给。并且,这种灰度信号向数据信号线Sa(i)的供给在各帧反复进行。
并且,在显示装置1a中,使输入各扫描信号线Ga(i)的扫描信号在各帧中各2次成为High(Vgh)。
首先,在各帧的规定的水平期间,例如进行用于在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1,a)以及第2像素数据Pa(i,1,b)中的显示的灰度信号的写入。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11a同步地,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和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a(i)供给灰度信号-(i,1,b)、到在灰度信号-(i,1,b)之后施加的灰度信号-(i,1,a)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a(i)供给灰度信号-(i,1,b)、到在灰度信号-(i,1,b)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是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11a为1/2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8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11a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1,a)以及第2薄膜晶体管Ta(i,1,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2,a)以及第2薄膜晶体管Ta(i,2,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a(i)的灰度信号-(i,1,b),被写入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1,a)、第2像素电极Ea(i,1,b)以及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并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1,a)、第2显示像素Pa(i,1,b)以及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2,a)中,进行与灰度信号-(i,1,b)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11b,在保持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Vgl)。在该定时T11b,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1,b)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2,a)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1,b)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1,b)。另外,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1,b),但是如后所述那样,该状态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并且,在定时T11b,在其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a(i)上的灰度信号从-(i,1,b)切换为-(i,1,a)。为此,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1,a),经由与成为导通状态的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1,a),持续写入灰度信号-(i,1,a),并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1,a),进行与灰度信号-(i,1,a)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11c,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由此,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1,a)保持灰度信号-(i,1,a)。并且,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1,b)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之间的电连接,由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a(1)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1,b)切断。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进行写入,该写入用于进行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1,a)以及第2显示像素Pa(i,1,b)的显示。
并且,在之后的水平期间,进行用于进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2,a)及第2显示像素Pa(i,2,b)的显示的写入。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12a同步,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和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a(i)供给灰度信号+(i,2,b)开始、到在灰度信号+(i,2,b)之后施加的灰度信号+(i,2,a)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a(i)供给灰度信号+(i,2,b)、到在灰度信号+(i,2,b)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在该情况下,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12a为1/2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8中,在该情况下也将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12a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如上所述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2,a)以及第2薄膜晶体管Ta(i,2,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3,a)以及第2薄膜晶体管Ta(i,3,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a(i)的灰度信号+(i,2,b),被写入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第2像素电极Ea(i,2,b)以及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3,a),并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2,a)、第2显示像素Pa(i,2,b)以及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3,a)中,进行与灰度信号+(i,2,b)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12b,在保持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12b,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2,b)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a(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3,a)成为截止状态。为此,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2,b)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2,b)。另外,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3,a)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2,b),但是该状态大体也在从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并且,在定时T12b,在紧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a(i)上的灰度信号从+(i,2,b)切换为+(i,2,a)。为此,对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持续经由与成为导通状态的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a(i,2,a),写入灰度信号+(i,2,a),并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2,a),进行与灰度信号+(i,2,a)对应的显示。即,基于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的显示被解除,进行基于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12c,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由此,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2,a)保持灰度信号+(i,2,a)。并且,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2,b)和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3,a)之间的电连接,被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a(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2,b)切断。
如上所述,在该水平期间进行写入,该写入用于进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a(i,2,a)及第2显示像素Pa(i,2,b)的显示。
之后,对于以后的水平期间,也对与各段对应的显示像素,按顺序进行如上所述那样的灰度信号的写入,由此在该显示装置1a中进行基于影像数据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显示装置1a中,在与规定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上经由薄膜晶体管进一步连接其他的显示像素,由此在不大幅度增大扫描信号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消减数据信号线的条数以及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由此,还能够扩大构成源极驱动器的LSI的结合间距宽度,在显示面板110上搭载接合构成源极驱动器的LSI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其接合。并且,由于能够消减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因此还能够实现构成源极驱动器120的LSI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在显示面板110上,用于对与规定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j,a)和与其前段侧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j-1,b)的电连接进行控制的第2薄膜晶体管Ta(i,j-1,b),相对于与规定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j,a)的配置位置,连接在与对应于前段侧的像素行的第2像素电极Ea(i,j-1,b)的配置位置不同的一侧形成的扫描信号线上。但是如图9~12所示,也可以使第2薄膜晶体管Ta(i,j-1,b)与扫描信号线连接,该第2薄膜晶体管Ta(i,j-1,b)用于对与规定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j,a)和与其前段侧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a(i,j-1,b)的电连接进行控制,该扫描信号线连接于与规定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a(i,j,a)的配置位置和与对应于其前段侧的像素行的第2像素电极Ea(i,j-1,b)的配置位置之间。根据这种构成,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缩短连接布线La的布线长度,因此能够增大显示像素的开口率(開口率)。并且,在不像图6那样设置扫描信号线Ga(i)和连接布线La的交叉部Ri的情况下,就能够经由第2薄膜晶体管Ta(i,j-1,b)连接2个像素电极Ea(i,j,a)、Ea(i,j-1,b),因此优选能够将在扫描信号线Ga(i)与连接布线La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维持得比较小。并且,在这种像素结构的显示装置中,通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驱动动作,能够进行基于影像信号的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并且,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如下结构进行了说明:在各像素列中,第1显示像素Pa(i,j,a)或者第2显示像素Pa(i,j,b)连续地配置为条纹状。但是如图13、14所示那样,沿数据信号线Sa(i)的延伸方向邻接配置的显示像素,也可以在扫描信号线Ga(j)的延伸方向偏移半个像素而配置为Δ排列。
【第2实施方式】
图15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b的概略整体结构。显示装置1b是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210、源极驱动器220、栅极驱动器230、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共通电压生成电路250、定时控制电路260和电源生成电路270。
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210对置配置,在通过密封材料215粘结的2个透明基板216、217之间夹持有液晶LCb。并且,在一个基板216上构成为具有:沿行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扫描信号线Gb(例如n条扫描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数据信号线Sb(例如m条数据信号线);以分别与各显示像素Pb相对应的方式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Eb;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TFT),源极连接在与其分别对应的像素电极Eb上。并且,在另一个基板217上,在各显示像素Pb之间,被设定为共通电位的共通电极218形成为与各像素电极Eb相对置。另外,在像素电极Eb上以及共通电极218的对置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规定液晶的初始取向的取向膜213、214。
并且,如图17所示,在显示面板210中,沿行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扫描信号线Gb(j)和沿列方向延伸配设的多条数据信号线Sb(i),被配设为相互交叉,更具体地说为正交。并且,以与扫描信号线Gb(j)和数据信号线Sb(i)的各交点(i,j)相对应的方式,在扫描信号线Gb(j)的延伸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g),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2显示像素Pb(i,j,r),以及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显示像素Pb(i,j,b)。即,在显示面板210的各像素行中,第1显示像素Pb(i,j,g)、第2显示像素Pb(i,j,r)和第3显示像素Pb(i,j,b)按顺序重复地配置。并且,在各像素列中,第1显示像素Pb(i,j,g)、第2显示像素Pb(i,j,r)和第3显示像素Pb(i,j,b)中的任意一个连续地配置。此处,i=1,2,…,m;j=1,2,…,n。
在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g)中,形成有第1像素电极Eb(i,j,g)和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第1像素电极Eb(i,j,g)与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的源极连接。并且,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b(j)连接,漏极与数据信号线Sb(i)连接。
并且,在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2显示像素Pb(i,j,r)中,形成有第2像素电极Eb(i,j,r)和第2薄膜晶体管Tb(i,j,r),第2像素电极Eb(i,j,r)与第2薄膜晶体管Tb(i,j,r)的源极连接。并且,第2薄膜晶体管Tb(i,j,r)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b(j)连接,漏极与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b(i,j+1,g)连接。即,第2显示像素Pb(i,j,r)构成为,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i)的灰度信号,经由第1像素电极Eb(i,j+1,g)而写入到第2像素电极Eb(i,j,r),该第1像素电极Eb(i,j+1,g)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
并且,在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显示像素Pb(i,j,b)中,形成有第3像素电极Eb(i,j,b)和第3薄膜晶体管Tb(i,j,b),第3像素电极Eb(i,j,b)与第3薄膜晶体管Tb(i,j,b)的源极连接。并且,第3薄膜晶体管Tb(i,j,b)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Gb(j)连接,漏极与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连接。即,第3显示像素Pb(i,j,b)构成为,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b(i)的灰度信号,串联地经由被配置作为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以及配置作为其更后段侧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b(i,j+2,g),而写入到第3像素电极Eb(i,j,b)。
此处,在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g)上,以与第1像素电极Eb(i,j,g)相对应的方式,在另一个基板217侧形成有绿色成分的滤色器Fg。并且,在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r)上,以与第2像素电极Eb(i,j,r)相对应的方式,在另一个基板217侧形成有红色成分的滤色器Fr。在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显示像素Pb(i,j,g)上,以与第3像素电极Eb(i,j,b)相对应的方式,在另一个基板217侧形成有蓝色成分的滤色器Fb。
即,在显示面板210中,将在扫描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连续配置的、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g)、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2显示像素Pb(i,j,r)以及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显示像素Pb(i,j,b)这3个显示像素,分别作为副像素,由此构成能够进行色表现的1个像素。并且,在显示面板210中构成为,对于3列显示像素分配有1条数据信号线,并且对每条数据信号线分配具有影像信号的3个不同色成分(绿色成分、红色成分、蓝色成分)。并且,在这种显示面板210的像素构成中,与对各列显示像素分配1条数据信号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把数据信号线的条数设为1/3。换言之,对于1行量的显示像素数能够使数据信号线的条数为1/3。并且,此时,不需要大幅度增加扫描信号线的条数。即,例如如果显示像素为240行,则扫描信号线的条数为240+2即可,能够使扫描信号线的条数与1列量的显示像素数大体相等。
此处,根据图18~21说明各显示像素的具体结构。在一个基板216上设置有包含栅极251的扫描信号线Gb(j)。在与该扫描信号线Gb(j)相同层设置有辅助电容线248。即,扫描信号线Gb(j)与辅助电容线248一起形成。并且,在其上表面整体上设置有栅极绝缘膜252。在栅极绝缘膜252的上表面设置有由本征非晶硅形成的半导体薄膜253。半导体薄膜253上表面的与扫描信号线Gb(j)的重叠区域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沟道保护膜254。在沟道保护膜254的上表面两侧以及该两侧的半导体薄膜25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n型非晶硅形成的接触层255、256。在一个接触层25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源极257。并且,在另一个接触层25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包含漏极258的数据信号线Sb(i)、第1连接布线L1或者第2连接布线L2。并且,通过栅极251、栅极绝缘膜252、半导体薄膜253、沟道保护膜254、接触层255、256、源极257以及漏极258,构成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第2薄膜晶体管Tb(i,j,r)或者第3薄膜晶体管Tb(i,j,b)。
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的源极257以及在其前段侧的像素行上形成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的漏极256,兼作为用于将它们相互电连接的第1连接布线L1。并且,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的源极257及在其前段侧的像素行上形成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j-2,b)的漏极256,兼作为用于将它们相互电连接的第2连接布线L2。
在包含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第2薄膜晶体管Tb(i,j,r)或者第3薄膜晶体管Tb(i,j,b)等的栅极绝缘膜252的上表面整体上,设置有平坦化膜259。并且,在平坦化膜259上,在与源极25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接触孔260。在平坦化膜259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ITO构成的像素电极Eb(i,j,g)、Eb(i,j,r)、Eb(i,j,b),该像素电极Eb(i,j,g)、Eb(i,j,r)、Eb(i,j,b)经由接触孔260与源极257电连接。
此处,辅助电容线248中的与像素电极Eb(i,j,g)、Eb(i,j,r)、Eb(i,j,b)重合的部分为辅助电容电极。并且,通过该重合的部分形成辅助电容Cs。并且,在各显示像素Pb(i,j,g)、Pb(i,j,r)、Pb(i,j,b)中构成为,使配置在像素电极Eb(i,j,g)、Eb(i,j,r)、Eb(i,j,b)和共通电极218之间的液晶LCb的取向状态,根据像素电极Eb(i,j,g)、Eb(i,j,r)、Eb(i,j,b)和共通电极218之间的电位差而变化,由此能够进行其显示状态的控制。
源极驱动器220连接各数据信号线Sb(i),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260输出的水平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开始信号、闩锁动作控制信号等),以规定的单位取入从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供给的与各显示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并在规定的定时将与该取入的像素数据相对应的灰度信号供给到数据信号线。
栅极驱动器230上连接各扫描信号线Gb(j),接受来自定时控制电路260的垂直控制信号,并将用于使与该扫描信号线Gb(j)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j,g)、第2薄膜晶体管Tb(i,j,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j,b)导通或者截止的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信号线Gb(j)。
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例如根据从显示装置1b的外部供给的彩色影像信号(模拟或者数字),与各显示像素对应地生成例如绿色成分、红色成分以及蓝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并输出到源极驱动器220。此处,对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在每规定期间(例如1帧、1场或1条线)从定时控制电路260输入反转信号(FRP)。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在每次输入了反转信号时,使输出到源极驱动器220的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通过如上所述地在每规定期间使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由此在每规定期间使施加到显示像素上的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由此,能够对各显示像素的液晶施加的施加电压进行交流驱动。
共通电压生成电路250,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260输出的反转信号,在每规定期间生成极性反转的共通信号Vcomb,并供给到共通电极218。
定时控制电路260生成垂直控制信号、水平控制信号和反转信号等各种控制信号,例如将反转信号输出到像素数据生成电路240以及共通信号生成电路250,将垂直控制信号输出到栅极驱动器230,将水平控制信号输出到源极驱动器220。
电源生成电路270生成为了生成扫描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gh、Vgl,并供给到栅极驱动器230,并且生成为了生成灰度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sh并供给源极驱动器220。并且,电源生成电路270生成逻辑电源Vcc并供给到源极驱动器220以及栅极驱动器230。
下面,根据图22所示的时序图说明显示装置1b的动作。此处,在图22中从上开始按顺序示出: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b(i)的灰度信号,供给到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供给到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1,r)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1,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2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2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2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2,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3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3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与第3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3,b)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以及供给到共通电极218的共通信号Vcomb。并且,在图22中,数据信号线Sb(i)供给的各灰度信号,以在与像素数据对应的显示面板210上的坐标值以及色成分来表示。另外,old表示基于写入到上次帧的灰度信号的施加状态。
在显示装置1b中,将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像素电极Eb(i,j,g)的绿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2像素电极Eb(i,j,r)的红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像素电极Eb(i,j,b)的蓝色成分的像素数据,在每1/3水平期间,按顺序输入到源极驱动器220。即,在各水平期间的初期1/3期间,输入与规定的像素行相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j,b)的像素数据,在各水平期间的中期1/3期间,输入与上述规定的像素行相同的像素行相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j,r)的像素数据,在各水平期间的后期1/3期间,输入与上述规定的像素行相同的像素行相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j,g)的像素数据。并且,对于每1帧以及每1水平期间,控制反转信号,以便所输入的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即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并且,在图22中,在未进行像素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中附加符号“+”,在进行了像素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中附加符号“-”。
通过以上,如图22所示,在相应帧中的各像素行的第1像素电极Eb(i,j,g)的灰度信号、第2像素电极Eb(i,j,r)的灰度信号和第3像素电极Eb(i,j,b)的灰度信号,按照-(i,1,b)、-(i,1,r)、-(i,1,g)、+(i,2,b)、+(i,2,r)、+(i,2,g)、-(i,3,b)、-(i,3,r)、-(i,3,g)、…的顺序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并且,在各帧反复进行这种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灰度信号的动作。
并且,在显示装置1b中,在各帧中,使输入至各扫描信号线Gb(i)的扫描信号各3次成为High(Vgh)。
首先,在各帧的规定的水平期间,例如进行灰度信号的写入,该灰度信号的写入用于在与第1段的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第2像素数据Pb(i,1,r)以及第3像素数据Pb(i,1,b)中的显示。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1a同步地,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和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
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1段的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1,b)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1,b)、到在与第1段的像素行的第1显示像素Pb(i,1,g)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1,g)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1段的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1,b)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1,b)、到在与第1段的像素行的第2显示像素Pb(i,1,r)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1,r)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1段的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1,b)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1,b)、到其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1a为1/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1。并且,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1a为2/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2。
通过在定时T21a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1,g)、第2薄膜晶体管Tb(i,1,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1,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2,g)、第2薄膜晶体管Tb(i,2,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2,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第2薄膜晶体管Tb(i,3,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3,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b(i)的灰度信号-(i,1,b),被写入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第2像素电极Eb(i,1,r)以及第3像素电极Eb(i,1,b)、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和第2像素电极Eb(i,2,r)、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并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第2显示像素Pb(i,1,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1,b)、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和第2显示像素b(i,2,r)、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中,进行与灰度信号-(i,1,b)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1b,在保持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和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Vgl)。在该定时T21b,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1,b)和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2,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1,b)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1,b)。另外,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以及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1,b),但是如后所述那样,该状态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3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并且,在定时T21b,在其紧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1,b)切换为-(i,1,r)。为此,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以及第2像素电极Eb(i,1,r)、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持续经由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而写入灰度信号-(i,1,r),并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以及第2显示像素Pb(i,1,r)、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进行与灰度信号-(i,1,r)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1c,在保持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1c,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1,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2,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1,r)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1,r)。另外,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1,r),但是如后所述那样,该状态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并且,此时,由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2,r),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1,b)、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以及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之间的电连接进行切断。
并且,在定时T21c,在其紧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1,r)切换为-(i,1,g)。为此,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经由与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i,1,g),并在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进行与灰度信号-(i,1,g)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1d,使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1d,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1,g)成为截止状态。由此,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1,g)保持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1,g)。并且,此时,由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1,b),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1,b)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之间的电连接进行切断,并且,由与第1段的扫描信号线Gb(1)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1,r),对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1,r)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之间的电连接进行切断。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进行写入,该写入用于进行与第1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1,g)、第2显示像素Pb(i,1,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1,b)的显示。
并且,在之后的水平期间,进行灰度信号的写入,该灰度信号的写入用于进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第2显示像素Pb(i,2,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2,b)的显示。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2a同步地,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和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
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2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2,b)对应的灰度信号+(i,2,b)开始、到在与第2段像素行的第1显示像素Pb(i,2,g)对应的灰度信号+(i,2,g)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2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2,b)对应的灰度信号+(i,2,b)开始、到在与第2段像素行的第2显示像素Pb(i,2,r)对应的灰度信号+(i,2,r)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2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2,b)对应的灰度信号+(i,2,b)开始、到其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是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2a为1/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1。并且,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2a为2/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2。
通过在定时T22a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2,g)、第2薄膜晶体管Tb(i,2,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2,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第2薄膜晶体管Tb(i,3,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3,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4,g)、第2薄膜晶体管Tb(i,4,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4,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b(i)的灰度信号+(i,2,b),被写入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第2像素电极Eb(i,2,r)以及第3像素电极Eb(i,2,b)、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和第2像素电极Eb(i,3,r)、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并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第2像素电极Eb(i,2,r)以及第3像素电极Eb(i,2,b)、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和第2像素电极Eb(i,3,r)、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中,进行与灰度信号+(i,2,b)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2b,在保持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和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2b,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2,b)和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3,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4,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2,b)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2,b)。另外,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以及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2,b),但是该状态也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3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并且,在定时T22b,在其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2,b)切换为+(i,2,r)。为此,对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以及第2像素电极Eb(i,2,r)、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持续经由与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i,2,r),并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以及第2显示像素Pb(i,2,r)、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进行与灰度信号+(i,2,r)对应的显示。即,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显示像素Pb(i,2,r)中,基于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的显示被解除,进行基于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2c,在保持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2c,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2,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2,r)。另外,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中,再次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2,r),但是该状态也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并且此时,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2,b)、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以及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之间的电连接,由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i,3,r)切断。
并且,在定时T22c,在其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2,r)切换为+(i,2,g)。为此,对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持续经由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i,2,g),并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进行与灰度信号+(i,2,g)对应的显示。即,在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中,基于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的显示被解除,进行基于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2d,使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2d,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2,g)成为截止状态。由此,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2,g)保持与该坐标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2,g)。并且,此时,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2,b)和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之间的电连接,由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2,b)切断,并且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2,r)和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之间的电连接,被与第2段的扫描信号线Gb(2)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2,r)切断。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进行写入,该写入用于进行与第2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2,g)、第2显示像素Pb(i,2,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2,b)的显示。
并且,在之后的水平期间进行灰度信号的写入,该灰度信号的写入用于进行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第2显示像素Pb(i,3,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3,b)的显示。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3a同步地,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和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
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3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3,b)对应的灰度信号-(i,3,b)开始、到在与第3段像素行的第1显示像素Pb(i,3,g)对应的灰度信号-(i,3,g)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3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3,b)对应的灰度信号-(i,3,b)开始、到在与第3段像素行的第2显示像素Pb(i,3,r)对应的灰度信号-(i,3,r)的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向数据信号线Sb(i)供给与第3段像素行的第3显示像素Pb(i,3,b)对应的灰度信号-(i,3,b)开始、到其供给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是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3a为1/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1。并且,使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从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23a为2/3水平期间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22中将该期间表示为D_C2。
通过在定时T23a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第2薄膜晶体管Tb(i,3,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3,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4,g)、第2薄膜晶体管Tb(i,4,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4,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5)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5,g)、第2薄膜晶体管Tb(i,5,r)以及第3薄膜晶体管Tb(i,5,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供给到数据信号线Sb(i)的灰度信号-(i,3,b),被写入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第2像素电极Eb(i,3,r)以及第3像素电极Eb(i,3,b)、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和第2像素电极Eb(i,4,r)、与第5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5,g),并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第2显示像素Pb(i,3,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3,b)、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4,g)和第2显示像素Pb(i,4,r)、与第5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5,g)中,进行与灰度信号-(i,3,b)对应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3b,在保持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和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3b,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3,b)以及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4,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5段的扫描信号线Gb(5)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5,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3,b)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3,b)。另外,在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4,r)以及与第5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5,g)中,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3,b),但是如后所述那样,该状态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3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并且,在定时T23b,在其紧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3,b)切换为-(i,3,r)。为此,对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以及第2像素电极Eb(i,3,r)、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持续经由与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i,3,r),并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以及第2显示像素Pb(i,3,r)、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4,g),进行与灰度信号-(i,3,r)对应的显示。即,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显示像素Pb(i,3,r)中,基于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的显示被解除,进行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3c,保持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使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3c,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3,r)保持导通状态,但是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4,g)成为截止状态。为此,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中保持有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i,3,r)。另外,在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中,再次保持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i,3,r),但是如后所述那样,该状态大体从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并且此时,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3,b)、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4,r)以及与第5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5,g)之间的电连接,被与第4段的扫描信号线Gb(4)连接的第2像素电极Eb(i,4,r)切断。
并且,在定时T23c,在其紧之后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b(i)上的灰度信号从-(i,3,r)切换为-(i,3,g)。为此,对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持续经由成为导通状态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i,3,g),并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进行与灰度信号-(i,3,g)对应的显示。即,在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中,基于与该坐标不同的灰度信号的显示被解除,进行与该坐标对应的灰度信号的显示。
之后,在定时T23d,使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23d,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1薄膜晶体管Tb(i,3,g)成为截止状态。由此,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3,g)保持与该坐标相对应的灰度信号-(i,3,g)。并且此时,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3像素电极Eb(i,3,b)和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4,r)之间的电连接,被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3薄膜晶体管Tb(i,3,b)切断,并且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3,r)和与第4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4,g)之间的电连接,被与第3段的扫描信号线Gb(3)连接的第2薄膜晶体管Tb(i,3,r)切断。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进行写入,该写入用于进行与第3段像素行对应的第1显示像素Pb(i,3,g)、第2显示像素Pb(i,3,r)以及第3显示像素Pb(i,3,b)的显示。
并且,在之后的水平期间,对于与各段对应的显示像素按顺序进行上述那样的灰度信号的写入,由此在该显示装置1b中能够进行基于影像信号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显示装置1b中,在与规定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上经由薄膜晶体管还连接其他的显示像素,由此,在不大幅度增大扫描信号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消减数据信号线的条数以及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由此,还能够扩大构成源极驱动器的LSI的结合间距宽度,在显示面板210上搭载并接合构成源极驱动器的LSI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进行其接合。并且,由于能够消减源极驱动器的输出端子数,因此还能够实现构成源极驱动器220的LSI的小型化。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如下结构进行了说明:使第1显示像素与绿色成分对应,使第2显示像素与红色成分对应,使第3显示像素与蓝色成分对应。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第1显示像素与红色成分或蓝色成分对应,使第2显示像素与蓝色成分或绿色成分对应,使第3显示像素与绿色成分或红色成分对应。即,也可以构成为,以第1显示像素、第2显示像素和第3显示像素之间成为相互不同的色成分的方式,设定与各自对应的色成分。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使第1显示像素、第2显示像素和第3显示像素之间相互对应于不同的色成分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第1显示像素、第2显示像素和第3显示像素之间对应于相同的色成分。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第1显示像素、第2显示像素和第3显示像素串联连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23、24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串联连接更多的显示像素。这种情况下,如下地构成即可:用串联连接的显示像素的数量n(图17的情况下n=3、图23的情况下n=4)来分割1个水平期间,并且在各帧,每n次使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为High,并供给灰度信号,以便在每个水平期间,向对应的数据信号线,从经由最多的薄膜晶体管写入灰度信号的显示像素开始按顺序保持灰度信号。
此处,图23、24表示的情况为:将在扫描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连续配置的、对应于绿色成分的第1显示像素Pb(i,j,g)、对应于红色成分的第2显示像素Pb(i,j,r)、对应于蓝色成分的第3显示像素Pb(i,j,b)以及对应于白色成分(灰度成分)的第4显示像素Pb(i,j,w)这4个显示像素分别作为副像素,由此构成能够进行彩色表现的1个像素。
并且,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在显示面板210中,例如,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与扫描信号线连接,该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对与规定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j,g)和与其前段侧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的电连接进行控制,该扫描信号线与相对于与规定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j,g)的配置位置,形成于与对应于前段侧的像素行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的配置位置不同的一侧。但是如图25、2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连接于扫描信号线,该第2薄膜晶体管Tb(i,j-1,r)对与规定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j,g)和与其前段侧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的电连接进行控制,该扫描信号线形成于与规定像素行对应的第1像素电极Eb(i,j,g)的配置位置和与前段侧的像素行对应的第2像素电极Eb(i,j-1,r)的配置位置之间。
并且,在这种像素构成的显示装置中,通过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驱动动作,也能够进行基于影像信号的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第3实施方式】
图27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c的概略整体结构。显示装置1c是所谓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310、源极驱动器320、栅极驱动器330、RGB生成电路340、共通电压生成电路350、定时控制电路360和电源生成电路370。
显示面板310构成为,具有多行扫描线、多列信号线、分别与扫描线和信号线连接的多个显示像素。
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像素的连接构造的图。此处,图28仅表示显示面板310内的9个像素的连接构造,但是其他显示像素也具有与图28所示的结构同样的连接构造。并且,图28表示显示面板310能够进行色显示的例子。因此,在各显示像素前面配置有红(Red)、绿(Green)、蓝(blue)中任意颜色的滤色器。在图28中,把绿显示的显示像素表示为GreenN(N=1、2、3),红显示的显示像素表示为RedN(N=1、2、3),蓝显示的显示像素表示为BlueN(N=1、2、3)。
如图28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G1、SR1、SG2配设为相互交叉,更具体地说是正交。
并且,在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G1的交点附近,配设有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
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经由薄膜晶体管(TFT)11a、11b、11c与扫描线Gate1、Gate2、Gate3和信号线SG1连接。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分别与TFT11a、11b、11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1a、11b、11c的源极(或漏极)分别与信号线SG1连接。并且,TFT11a、11b、11c的栅极分别与扫描线Gate1、Gate2、Gate3连接。
并且,在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R1的交点附近,配设有显示像素Red1、Red2、Red3。显示像素Red1、Red2、Red3经由TFT12a、TFT12b、TFT12c与扫描线Gate2、Gate3和信号线SR1连接。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Red1、Red2、Red3分别与TFT12a、12b、12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2a、12b、12c的源极(或漏极)分别与信号线SR1连接。并且,TFT12a、12b、12c的栅极与隔着显示像素配设的2条扫描线中配置在后段侧的扫描线连接。
并且,在显示像素Red1、Red2、Red3上经由TFT(第2开关元件)13a、13b、13c与显示像素(第2显示像素)Blue1、Blue2、Blue3连接。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Blue1、Blue2、Blue3分别与TFT13a、13b、13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3a、13b、13c的源极(或漏极)经由显示像素Red1、Red2、Red3与TFT12a、12b、12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3a、13b、13c的栅极与隔着显示像素配设的2条扫描线中配置在前段侧的扫描线(第1扫描线)连接。
对于这种结构,在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上,从栅极驱动器330施加扫描信号。并且,在信号线SG1上,从源极驱动器320施加绿色显示的灰度信号。并且,在信号线SR1上,从源极驱动器320以时分割施加蓝色显示的灰度信号和红色显示的灰度信号。
即,显示部310为,条纹配置滤色器、并将对应于红(Red)的显示像素与对应于蓝(Blue)的显示像素连接,以便列方向(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各显示像素成为相同色成分、且行方向(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的各显示像素例如以红(Red)、绿(Green)、蓝(Blue)的顺序重复。并且,在与对应于红(Red)的显示像素所连接的信号线不同的信号线上,连接对应于绿(Green)的显示像素。
在图28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对显示像素的各列分配信号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信号线的条数为2/3。换言之,相对于1行量的显示像素数能够使信号线的条数为2/3。并且,此时,不增加扫描线的条数就能够与1列量的显示像素数相等。
图29是表示设置在显示面板310中的各显示像素中的1个量的显示像素的等价电路的图。如图29所示,各显示像素具有像素电容C1c和补偿电容Cs。像素电容C1c构成为,与TFT(TFT11、12、14)连接,在平行配置的电极中填充液晶。并且,像素电容C1c和补偿电容Cs与共通的信号线连接,被施加共通信号VCOM。在这种结构的显示像素中,当与像素电容C1c连接的TFT成为导通状态时,经由TFT对像素电容C1c施加灰度信号Vsig。当对像素电容C1c施加灰度信号Vsig时,液晶的取向状态与该灰度信号Vsig和共通信号VCOM之差的电压(像素电压)Vlcd相应地变化,从而液晶中的光透过率变化。由此,来自在图29所示的显示像素的背面等配置的未图示的光源的光的透过状态变化,而进行图像显示。
源极驱动器320与图28的信号线连接,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360输出的水平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开始信号、闩锁动作控制信号等),以规定单位取入从RGB生成电路340供给的R、G、B各色的显示数据,将与该取入的显示数据相对应的灰度信号施加到信号线。
栅极驱动器330与图28的扫描线连接,接受来自定时控制电路360的垂直控制信号,对扫描线施加用于使与扫描线连接的TFT导通或截止的扫描信号。
RGB生成电路340例如根据从液晶显示装置的外部供给的影像信号(模拟或者数字),生成R、G、B各色的显示数据,并输出到源极驱动器320。此处,在每规定期间(例如1帧、1场或1线),从定时控制电路360对RGB生成电路340输入反转信号(FRP)。RGB生成电路340在每次输入了反转信号时,使输出到源极驱动器320的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这样,在每规定期间,通过使像素数据的比特值反转,由此在每规定期间使施加到显示像素上的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由此,交流驱动显示像素。
共通电压生成电路350根据从定时控制电路360输出的反转信号,在每规定期间生成极性反转的共通信号VCOM,并施加到显示像素。
定时控制电路360生成垂直控制信号、水平控制信号和反转信号等各种控制信号,并将反转信号输出到RGB生成电路3140以及共通电压生成电路350,将垂直控制信号输出到栅极驱动器330,将水平控制信号输出到源极驱动器320。
电源生成电路370生成为了生成扫描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GH、VGL,并供给到栅极驱动器330,并且生成为了生成灰度信号所需要的电源电压VSH,并供给源极驱动器320。并且,电源生成电路370生成逻辑电源VCC,并供给到源极驱动器320以及栅极驱动器330。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c的动作的时序图。在图30中,从上向下示出: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到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显示像素Red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Green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Blue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Red2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Green2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Blue2的显示状态,以及共通信号VCOM。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每1/2水平期间(H),按照蓝、红的顺序交替地将红和蓝显示的显示数据(例如信号线SR1的显示数据)输入到源极驱动器320。但是,对于红显示的显示数据,与蓝显示的数据相比相对地延迟1水平期间输入到源极驱动器320。并且,对于绿显示的显示数据(例如信号线SG1的显示数据),在每1水平期间,与红和蓝显示的显示数据同步地输入源极驱动器320。即,在绿显示的显示数据被输入的1水平期间的前半部分,输入对应于该1水平期间的蓝显示的显示数据,在绿显示的显示数据被输入的1水平期间的后半部分,输入对应于下一个水平期间的红显示的显示数据。并且,换言之,在例如对应于信号线SG1来输入与该行的绿对应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的1水平期间的前半部分,例如对应于信号线SR1来输入与该行的蓝对应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在例如与信号线SG1对应地输入与该行的绿对应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的1水平期间的后半部分,例如对应于信号线SR1来输入与下一行的红对应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
另外,对于红、蓝、绿显示的各显示控制反转信号,以便在每1水平期间使显示数据的比特值(即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此处,在图30中,对未进行显示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附加符号“+”,对进行了显示数据的比特反转时的灰度信号附加符号“-”。另外,随着灰度信号的极性的反转,如图30所示,反转共通信号VCOM的极性也在每1水平期间反转。
通过以上,如图30所示,与在该帧中的绿显示的灰度信号G0-、G1+、G2-、…被施加到信号线SG1同步地,在该帧中的蓝或红显示的灰度信号B0-、Dum、B1+、R0+、B2-、R1-、…被施加到信号线SR1。并且,这种向信号线施加灰度信号在各帧中重复执行。另外,Dum表示伪灰度信号。这是用于使红显示的灰度信号与蓝显示的灰度信号相比延迟1/2水平期间的信号。对于该伪部分,例如能够使用对应于最终行的红显示的前一帧的灰度信号,但不限于此。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扫描线Gate1连接的显示像素Green1、Blue1、Red1以及与扫描线Gate2连接的显示像素Green2、Blue2、Red2的显示进行说明。对于其他行的显示像素也进行与以下说明的控制相同的控制。另外,图30所示的old表示基于前一帧中的该像素的显示数据的值,R0、G0、B0表示与扫描线Gate1的前段扫描线相对应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数据的值。
在第3实施方式中,使输入到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在各帧中各2次成为High。首先,在各帧的规定的水平期间,写入用于显示像素Green1、Blue1的显示的灰度信号G1+、B1+。在该水平期间中,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31a同步,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和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中,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G1施加灰度信号G1+开始到该灰度信号G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换言之,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1+开始、到在灰度信号B1+之后施加的灰度信号R0+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1+开始到该灰度信号B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31a为1/2水平期间之前为止的定时。在图30中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31a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TFT11a和TFT13a都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TFT11b、TFT12a和TFT13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G1+写入显示像素Green1、Green2,在显示像素Green1、Green2中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G1+的显示。并且,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B1+写入显示像素Red1和显示像素Blue1,在显示像素Red1和显示像素Blue1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B1+的显示。此时,即使TFT13b为导通状态,由于TFT12b为截止状态,因此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2也在它们之间成为导通状态,虽然产生电荷移动但是与信号线SR1之间保持非导通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2成为,将施加到前一帧的各个像素电压Vlcd的平均值,在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中进行保持的状态,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并且,对显示像素Green2写入对应于显示像素Green1的灰度信号G1+,但是该状态也如后所述那样,大致在1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之后,在定时T31b,在保持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31b,在保持TFT13a为导通状态下TFT12a成为截止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1和显示像素Blue1在保持相互导通的状态下,成为与信号线SR1非导通状态。此时,在显示像素Red1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是基于与显示像素Blue1对应的灰度信号B1+的值,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另外,显示像素Green1经由TFT11a持续维持成为灰度信号G1+的信号线SG1的导通。
之后,在定时T31c,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31c,TFT11a和TFT13a成为截止状态。由此,在显示像素Green1和显示像素Blue1中,直到在下一帧中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再次成为High为止,由各个显示像素所具有的补偿电容Cs来保持对该显示像素分别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进行用于显示像素Green1、Blue1的显示的灰度信号G1+、B1+的写入。
并且,在下一水平期间,进行用于进行显示像素Red1、Green2、Blue2的显示的灰度信号R1-、G2-、B2-的写入。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32a同步地,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和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G1施加灰度信号G2-开始到该灰度信号G2-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换言之,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2-开始、到在灰度信号B2-之后施加的灰度信号R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2-开始到灰度信号B2-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是从1/2水平期间之前为止的定时开始。在图30中,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32a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如上所述,TFT11b、TFT12a和TFT13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TFT11c、TFT12b和TFT13c成为导通状态。由此,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G2-写入显示像素Green2、Green3,在显示像素Green2、Green3中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G2-的显示。即,在显示像素Green2中与显示像素Green1对应的灰度信号G1+的写入状态被解除。
并且,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B2-写入显示像素Red1、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2,在显示像素Red1、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2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B2-的显示。并且,在该定时,在显示像素Blue2中,也将与上述的目的不同的像素电压Vlcd的施加状态解除。此处,即使TFT13c为导通状态,由于TFT12c为截止状态,因此显示像素Red3和显示像素Blue3也在它们之间成为导通状态,虽然产生电荷移动但是与信号线SR1之间保持非导通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3和显示像素Blue3成为,在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中进行保持施加到前一帧的各个像素电压Vlcd的平均值的状态,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并且,对显示像素Green3写入对应于显示像素Green2的灰度信号G2-,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
之后,在定时T32b,在保持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32b,在保持TFT13b导通的状态下,TFT12b成为截止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2在保持相互导通的状态下,成为与信号线SR1非导通状态。此时,在显示像素Red2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是基于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2-的值,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另外,显示像素Green2经由TFT11b持续维持与成为灰度信号G2-的信号线SG1的导通。
并且,在定时T32b,其紧之后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从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2-切换为与显示像素Red1对应的灰度信号R1-。并且,即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Low,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也为High。为此,新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R1-被写入显示像素Red1,在显示像素Red1进行与灰度信号R1-对应的显示。并且,在显示像素Red1中,在该定时,使与上述的目的不同的像素电压Vlcd的施加状态,暂时经过施加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2-的状态而被解除。另外,此时,即使为了对显示像素Red1写入灰度信号R1-而TFT12a成为导通状态,由于TFT13a维持截止状态,因此灰度信号R1-也不会再次写入显示像素Blue1。
之后,在定时T32c,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32c,TFT11b和TFT13b成为截止状态。由此,在显示像素Green2和显示像素Blue2中,直到在下一帧中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再次成为High为止,由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保持对该显示像素分别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写入用于显示像素Red1、Green2、Blue2的显示的灰度信号R1-、G2-、B2-。
并且,在以后的水平期间,也对各个显示像素按顺序进行上述那样的灰度信号的写入,由此在该显示装置中进行基于影像信号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显示像素Red1相对于显示像素Green1或显示像素Blue1大致延迟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来写入目的的灰度信号,但是进行基于影像信号的希望的显示。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与某个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上,经由TFT还连接其他的显示像素,由此在不大幅度增加扫描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消减信号线的条数以及源极驱动器320的输出端子数。由此,还能够扩大构成源极驱动器320的LSI的接合间距幅度,在显示面板310上接合用于构成源极驱动器320的LSI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其接合。并且,由于能够消减源极驱动器320的输出端子数,因此还能够实现构成源极驱动器320的LSI的小型化。
此处,在图28的显示像素的连接构造中,能够替换显示像素BlueN和RedN。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替换输入源极驱动器20的红和蓝的显示数据的顺序。
并且,在图30的例子中,施加到显示像素的电压Vlcd的极性(灰度信号与共通信号的大小关系),通过在每1显示像素进行反转的比特反转驱动,来驱动显示像素。对此,如果使显示数据的比特值和共通信号VCOM的极性在每1帧反转,则还能够通过对显示像素进行帧反转驱动来进行显示。
并且,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绿(Green)对应的显示像素GreenN,不将信号线兼用为与其他色成分对应的显示像素。为此,对于显示像素GreenN,能够使灰度电压的写入时间为1水平期间(1H),与对应于其他色成分的显示像素相比,能够进行更适当的灰度显示。仅使显示像素GreenN为这种构成的原因是,人的视觉对绿色的敏感度最高,因此例如即使红色成分或蓝色成分的灰度显示比较劣化,只要绿色成分的灰度显示适当,就能够维持比较高的显示品质。
另外,如果不考虑颜色,则如图31所示那样,对于所有信号线,能够将沿扫描线延伸方向邻接的2个显示像素经由2个TFT连接到共通的信号线。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信号线的条数消减到1行量的显示像素数的1/2,能够比上述第3实施方式进一步消减信号线的条数。另外,图32是对具有图31的显示像素的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进行表示的时序图。图32为,在图30中将Blue1、Blue2、Blue3置换为Pixel2、Pixel4、Pixel6,将Red1、Red2、Red3置换为Pixel1、Pixel3、Pixel5。关于Gate1、Gate2、Gate3的控制等基本的想法在图32和图30中不变。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1d为,显示像素的连接构造以及显示装置的动作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显示装置1d的基本结构与图27所示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像素的连接构造的图。此处,在图31中也与图28相同,仅表示显示面板310内的9个像素的连接构造。
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33所示,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G1、SR1、SG2配设为相互交叉、更具体地说是正交。
并且,在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G1的交点附近,配设有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
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经由薄膜晶体管(TFT)11a、11b、11c与扫描线Gate1、Gate2、Gate3和信号线SG1连接。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Green1、Green2、Green3分别与TFT11a、11b、11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1a、11b、11c的源极(或漏极)分别与信号线SG1连接。并且,TFT11a、11b、11c的栅极分别与扫描线Gate1、Gate2、Gate3连接。
并且,在扫描线Gate1、Gate2、Gate3与信号线SR1的交点附近,配设有显示像素Red1、Red2、Red3。显示像素(第1显示像素)Red1、Red2、Red3经由TFT(第1开关元件)12a、12b、12c与扫描线Gate2、Gate3连接到信号线SR1。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Red1、Red2、Red3分别与TFT12a、12b、12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2a、12b、12c的源极(或漏极)分别与信号线SR1连接。
并且,在显示像素Red2、Red3上,经由TFT14a、14b、14c连接有各显示像素的斜向邻接配置的Blue1、Blue2。更具体地说,显示像素Blue1、Blue2与TFT14a、14b、14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并且,TFT14a、14b、14c的源极(或漏极)经由显示像素Red2、Red3与TFT12a、12b、12c的漏极(或源极)连接。
并且,TFT13a、13b、13c的栅极与隔着显示像素配设的2条扫描线中配置在后段侧的扫描线(第2扫描线)连接。并且,TFT14a、14b、14c的栅极与隔着显示像素配设的2条扫描线中配置在前段侧的扫描线(第1扫描线)连接。
对于这种结构,从栅极驱动器330对扫描线Gate1、Gate2、Gate3施加扫描信号。并且,从源极驱动器320对信号线SG1施加绿色显示的灰度信号。并且,从源极驱动器320以时分割对信号线SR1施加蓝色显示的灰度信号和红色显示的灰度信号。
即,在显示面板310中,以列方向(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各显示像素成为相同色成分、且行方向(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的各显示像素例如以红(Red)、绿(Green)、蓝(Blue)的顺序重复的方式,条纹配置滤色器,并将对应于红(Red)的显示像素与对应于蓝(Blue)的显示像素相连接。并且,该相互连接的邻接的红、蓝这两个显示像素连接到相互不同的扫描线上。此外,在与对应于红(Red)的显示像素所连接的信号线不同的信号线上,连接对应于绿(Green)的显示像素。
作为图33那样的结构,与对显示像素的各列分配信号线的情况相比,也能够使信号线的条数为2/3。换言之,相对于1行量的显示像素数,能够使信号线的条数为2/3。并且,此时,能够在不增加扫描线的条数的情况下,就能够与1列量的显示像素数相等。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在图34中,从上开始表示: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施加到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显示像素Red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Green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Blue1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Red2的显示状态,显示像素Green2的显示状态,以及显示像素Blue2的显示状态。
在第4实施方式中,将绿显示的显示数据与红或蓝显示的显示数据,在相同定时输入源极驱动器320。并且,红和蓝显示的显示数据在每1/2水平期间交替输入源极驱动器320。即,在绿显示的显示数据被输入的1水平期间的前半部分,输入对应于该1水平期间的蓝显示的显示数据,在绿显示的显示数据被输入的1水平期间的后半部分,输入对应于该1水平期间的红显示的显示数据。另外,对于红、蓝、绿显示的各显示数据,控制反转信号,以便在每1水平期间使显示数据的比特值(即灰度信号的极性)反转。另外,随着灰度信号的极性的反转,如图34所示,反转共通信号VCOM的极性也在每1水平期间反转。
通过以上,如图32所示,与在该帧中的绿显示的灰度信号G0-、G1+、G2-、…被施加到信号线SG1相同步地,在该帧中的蓝或红显示的灰度信号B0-、R0-、B1+、R1+、B2-、R2-、…被施加到信号线SR1。并且,在各帧中重复执行这种向信号线施加灰度信号的动作。另外,如图34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伪灰度信号Dum。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扫描线Gate1连接的显示像素Green1、Blue1、Red1以及与扫描线Gate2连接的显示像素Green2、Blue2、Red2的显示进行说明。对于其他行的显示像素也进行与以下说明的控制相同的控制。
在第4实施方式中,使输入到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在各帧中各2次成为High。首先,在各帧的规定的水平期间,写入用于显示像素Green1、Red1、Blue1的显示的灰度信号。在该水平期间中,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43a同步地,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和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在该水平期间中,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G1施加灰度信号G1+到该灰度信号G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换言之,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1+开始、到在灰度信号B1+之后接着施加的灰度信号R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在该水平期间,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1+到该灰度信号B1+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另外,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定时,也可以相对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43a为1/2水平期间之前为止的定时。在图34中,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43a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TFT11a、TFT12a、14a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TFT11b、TFT12a和TFT14b成为导通状态。由此,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G1+写入显示像素Green1、Green2,在显示像素Green1、Green2中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G1+的显示。并且,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B1+写入显示像素Red1、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1,在显示像素Red1、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1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B1+的显示。此处,即使TFT14b为导通状态,由于TFT12c为截止状态,因此显示像素Blue2维持将施加到前一帧的像素电压Vlcd保持在补偿电容Cs中的状态。
之后,在定时T43b,在保持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在该定时T43b,在保持TFT14a的导通状态下,TFT12b成为截止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1在保持相互导通的状态下,成为与信号线SR1非导通状态。即,显示像素Blue1继续保持基于灰度信号B1+的像素电压Vlcd。并且,在显示像素Red2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是基于与显示像素Blue1对应的灰度信号B1+的值,但是如后所述,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另外,显示像素Green1经由TFT11a持续维持与成为灰度信号G1+的信号线SG1的导通。
并且,在定时T43b,其紧之后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从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1+切换为与显示像素Red1对应的灰度信号R1+。为此,经由持续成为导通状态的TFT12a对显示像素Red1写入灰度信号R1+。
之后,在定时T43b,使扫描线Gate1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由此,在显示像素Green1和显示像素Blue1中,在下一帧中,直到对应的TFT成为导通状态为止,由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保持对该显示像素分别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写入用于显示像素Red1、Green1、Blue1的显示的灰度信号R1+、G1+、B1+。
并且,在下一水平期间,写入用于进行显示像素Green2、Red2、Blue2的显示的灰度信号。在该水平期间,与该水平期间的开始定时T44a同步地,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和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分别为High。此处,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G1施加灰度信号G2-到该灰度信号G2-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换言之,例如是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2-开始、到在灰度信号B2-之后施加的灰度信号R2-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并且,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例如为如下的期间:从开始对信号线SR1施加灰度信号B2-开始、到该灰度信号B2-的施加结束之前为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期间从1/2水平期间之前位置的定时开始。在图34中,该期间表示为D_C。
通过在定时T44a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由此如上所述,TFT11b、TFT12b和TFT14b成为导通状态。并且,通过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成为High,由此TFT11c、TFT12b和TFT14c成为导通状态。由此,施加到信号线SG1的灰度信号G2-写入显示像素Green2、Green3,在显示像素Green2、Green3中,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G2-的显示。并且,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B2-写入显示像素Red2、显示像素Red3和显示像素Blue2,在显示像素Red2、显示像素Red3和显示像素Blue2中进行对应于灰度信号B2-的显示。并且,显示像素Blue3成为,在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中保持前一帧的像素电压Vlcd的状态。
之后,在定时T44b,在保持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为High的状态下,使扫描线Gate3的扫描信号成为Low。在该定时T44b,在保持TFT14b为导通状态下,TFT12c成为截止状态。为此,显示像素Red3和显示像素Blue2在保持相互导通的状态下,与信号线SR1成为非导通状态。即,显示像素Blue2继续保持基于灰度信号B2-的像素电压Vlcd。并且,在显示像素Red3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是基于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2-的值,但是该状态也大致在1水平期间到2水平期间之内被解除,不会产生显示上的问题。另外,显示像素Green2经由TFT11b持续维持与成为灰度信号G2-的信号线SG1的导通。
并且,在定时T44b,其紧之后施加到信号线SR1的灰度信号,从与显示像素Blue2对应的灰度信号B2-切换为与显示像素Red2对应的灰度信号R2-。为此,经由持续成为导通状态的TFT12b对显示像素Red2写入灰度信号R2-。此时,由于扫描线Gatel为Low,因此TFT14a为截止状态。因此,显示像素Red2和显示像素Blue1为非导通状态,相互的显示像素能够保持基于分别对应的灰度信号的像素电压Vlcd。
之后,在定时T44c,使扫描线Gate2的扫描信号从High成为Low。由此,在显示像素Green2和显示像素Blue2中,在下一帧中到对应的TFT成为导通状态为止,由各个显示像素具有的补偿电容Cs保持对该显示像素分别产生的像素电压Vlcd。
如此,在该水平期间,写入用于显示像素Red2、Green2、Blue2的显示的灰度信号R2-、G2-、B2-。
并且,在以后的水平期间,对各个显示像素按顺序进行上述那样的灰度信号的写入,由此在该显示装置中进行基于影像信号应显示的正确的影像显示。
在如上所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处,在图33的显示像素的连接构造中,能够替换显示像素BlueN和RedN。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替换输入至源极驱动器20的红和蓝的显示数据的顺序。
并且,在图34的例子中,施加到显示像素的电压Vlcd的极性(灰度信号与共通信号的大小关系),通过在每1水平期间进行反转的线反转驱动,来驱动显示像素。对此,只要使显示数据的比特值和共通信号VCOM的极性在每1帧反转,就能够通过帧反转驱动来显示显示像素。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规定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第1扫描信号线和第2扫描信号线;
第1数据信号线,配置成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及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交叉;
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第1数据信号线上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1像素电极;以及
第2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向该第2像素电极施加上述灰度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上述第2像素电极隔着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而配置在不同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上述第2像素电极被配置在不同的像素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号侧驱动电路,在将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之后,将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和
扫描侧驱动电路,在通过上述信号侧驱动电路将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时,向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在供给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时,向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截止状态的扫描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和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之间配置有上述第2像素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上述第2像素电极相对于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集中配置在任意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2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平行地配置;和
第3像素电极,经由第3开关元件与上述第2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3开关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第2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3像素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像素电极配置在用于红色显示的显示像素和用于蓝色显示的显示像素中的任意一方;
上述第2像素电极配置在用于红色显示的显示像素和用于蓝色显示的显示像素中的任意另一方;
上述第3像素电极配置在用于绿色显示的显示像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像素电极配置在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和上述第2数据信号线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和
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
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连接于在该第1像素电极所对应的交点与上述数据信号线交叉的扫描信号线上,并且,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连接于与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扫描信号线不同的扫描信号线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号侧驱动电路,在将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之后,将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和
扫描侧驱动电路,在通过上述信号侧驱动电路而向上述第1数据信号线供给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时,向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在供给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时,向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截止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和
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扫描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而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
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开关元件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开关元件连接于在该第1像素电极所对应的交点与上述数据信号线交叉的扫描信号线上,并且,上述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2开关元件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开关元件连接于与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扫描信号线不同的扫描信号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号侧驱动电路,在将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之后,将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和
扫描侧驱动电路,在通过上述信号侧驱动电路而向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上述第2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时,向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在供给上述第1像素电极所保持的灰度信号时,向上述第1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1开关元件成为导通状态的扫描信号,并且,向上述第2开关元件所连接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供给使上述第2开关元件成为截止状态的扫描信号。
14、一种显示装置,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导通控制单元,将一个像素电极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
第2导通控制单元,将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以及
灰度信号供给单元,在规定的期间,在通过上述第1导通控制单元,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被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在非导通时,对上述信号线供给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被配置在不同的像素行。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像素电极,与扫描信号线和数据信号线的交点相对应地配置;
第2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施加到该第2像素电极;
第3像素电极,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串联地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和第2像素电极而施加到该第3像素电极;
第1开关元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第2开关元件,对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第3开关元件,对上述第2像素电极与上述第3像素电极之间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规定方向上延伸配置的第1扫描信号线和第2扫描信号线;
数据信号线,配置成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及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交叉;
第1像素电极,经由第1薄膜晶体管与上述数据信号线连接,该第1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1扫描信号线连接,供给到该连接的数据信号线的灰度信号施加到该第1像素电极;以及
第2像素电极,经由第2薄膜晶体管与上述第1像素电极连接,该第2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2扫描信号线连接,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向该第2像素电极施加上述灰度信号。
18、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写入步骤,对第1像素电极写入第1灰度信号,并且经由上述第1像素电极对第2像素电极写入上述第1灰度信号;
非导通步骤,在由上述第1写入步骤写入的第1灰度信号保持在上述第2像素电极中的状态下,使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以及
第2写入步骤,在由上述非导通步骤使上述第1像素电极与上述第2像素电极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时,对上述第1像素电极写入上述第2灰度信号。
19、一种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导通控制步骤,将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
第2导通控制步骤,将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控制为导通或者非导通;以及
灰度信号供给步骤,在通过上述第1导通控制步骤,上述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中的规定的像素电极之间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在非导通时对上述数据信号线供给与上述另一个像素列相对应的灰度信号。
20、一种对1条数据信号线分配2个像素列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与一个像素行相对应的灰度信号同时施加到上述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和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之后,使上述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和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成为非导通,之后将供给到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与另一个像素行相对应的灰度信号施加到上述另一个像素行中的像素电极。
CN 200910140178 2008-07-08 2009-07-08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1625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8131A JP2010019914A (ja) 2008-07-08 2008-07-08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JP178131/2008 2008-07-08
JP216105/2008 2008-08-26
JP2008216106A JP4591577B2 (ja) 2008-08-26 2008-08-26 表示装置
JP2008216105A JP4596058B2 (ja) 2008-08-26 2008-08-26 表示装置
JP216106/2008 2008-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494A true CN101625494A (zh) 2010-01-13
CN101625494B CN101625494B (zh) 2012-12-12

Family

ID=4152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40178 Active CN101625494B (zh) 2008-07-08 2009-07-08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19914A (zh)
CN (1) CN10162549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0082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299555A (zh) * 2014-07-21 2015-01-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显示面板
CN10495240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辛纳普蒂克斯显像装置合同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驱动器
CN110928100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电泳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70204A (zh) * 2018-07-30 2021-03-0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14596823A (zh) * 2020-12-07 2022-06-07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实现低功耗宽工作电压的lcd驱动电路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1972B2 (ja) * 2008-09-17 2013-06-1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988B2 (ja) * 1987-03-25 1995-03-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回路
JPH0353218A (ja) * 1989-07-21 1991-03-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画像表示パネル
JPH04247491A (ja) * 1991-02-01 1992-09-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3091300B2 (ja) * 1992-03-19 2000-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回路
GB9223697D0 (en) * 1992-11-12 1992-12-23 Philips Electronics Uk Ltd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s
JP2861951B2 (ja) * 1996-07-19 1999-0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用駆動回路
AU2003259501A1 (en) * 2002-09-23 2004-04-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s
KR100913303B1 (ko) * 2003-05-06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322400B (en) * 2006-01-06 2010-03-21 Au Optronics Corp A display array of 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ach pixel electrode in the display array
TW200811796A (en) * 2006-08-22 2008-03-01 Quanta Display Inc Display method for improving PLM image quality and device used the same
TWI355632B (en) * 2006-09-26 2012-01-01 Au Optronics Corp The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rgbw co
JP4876005B2 (ja) * 2007-03-26 2012-02-1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0082A (zh) * 2010-06-10 2011-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2280082B (zh) * 2010-06-10 2014-05-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95240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辛纳普蒂克斯显像装置合同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驱动器
CN104299555A (zh) * 2014-07-21 2015-01-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显示面板
CN112470204A (zh) * 2018-07-30 2021-03-0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10928100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电泳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928100B (zh) * 2019-11-28 2022-07-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电泳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96823A (zh) * 2020-12-07 2022-06-07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实现低功耗宽工作电压的lcd驱动电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19914A (ja) 2010-01-28
CN101625494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2690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9251755B2 (en) Gate driv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551228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US986521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625494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8922603B2 (en) Multi-primary color display device
US10297220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US2008028475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WO200908433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2007005934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662285A (zh) 显示设备
CN100366048C (zh) 电光装置及其预充电方法、图像处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TWI514843B (zh) 光電裝置及電子機器
CN101231404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驱动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
KR101095718B1 (ko) 표시장치
US20160118002A1 (en) Electro-opt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optic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090800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169032B1 (ko) 표시장치
JP2016143056A (ja) 表示装置
JP512138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93499B (zh) 显示装置
CN101963728A (zh) 液晶显示器
JP516283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054458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US1079661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rtu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CASIO Comput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