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2976A - 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22976A CN101622976A CN200910140153A CN200910140153A CN101622976A CN 101622976 A CN101622976 A CN 101622976A CN 200910140153 A CN200910140153 A CN 200910140153A CN 200910140153 A CN200910140153 A CN 200910140153A CN 101622976 A CN101622976 A CN 1016229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ounding
- spool
- parts
- 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10,10-dioxo-2-[4-(N-phenylanilino)phenyl]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2ccccc2S(=O)(=O)c2ccc(cc12)-c1ccc(cc1)N(c1ccccc1)c1ccccc1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78—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with unwinding indicators, e.g. a bell or a flashing light
- A01K89/0179—Clicking indicators, e.g. flexible pawl and toothed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杆发声装置(45)是通过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5)支承用的轮毂部(34)的外周面上的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发声的装置。牵引调节杆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的外周面上。杆发声装置具备发声部件和打击部。发声部件具有越靠卷线筒轴的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和沿着周向形成在锥面上的凹凸部。发声部件在不能旋转且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轮毂部上。打击部安装在牵引调节杆上。打击部弹性地接触在凹凸部上,如果牵引调节杆转动,则反复进行与凹凸部的碰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声装置,特别涉及通过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两轴承线轴的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的外周面上的牵引调节杆的转动发声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杆牵引式的两轴承线轴的线轴主体上,形成有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在轮毂部的外周面上,转动自如地安装有牵引调节杆。在牵引调节杆上,安装有在转动操作时发声的发声装置。
以往的发声装置具备形成在轮毂部的外周面上的凹凸部、和固定在牵引调节杆上的板簧形状的打击部件(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打击部件通过螺钉止动固定在牵引调节杆的内侧面上,其前端反复撞击形成在轮毂部上的凹凸部,凹凸部发声。
【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シマノ发布TLD-2SPEED 20零件列表发布日平成20年4月9日(特别是零件号码155、194、195、237)
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凹凸部设在轮毂部上,所以轮毂部不易振动。因此,产生的声音成为沉闷的不清晰的声音,而不会成为发音好的清晰的咔哒音。所以,可以考虑将具有凹凸部的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使发声部件容易振动、发出发音好的清晰的咔哒音。但是,如果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则另外需要将发声部件防松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中,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
有关技术方案1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是通过绕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两轴承线轴的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的外周面上的牵引调节杆的转动发声的装置,具备发声部件和打击部。发声部件具有越靠卷线筒轴的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和沿着周向形成在锥面上的凹凸部,是在不能旋转且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安装在轮毂部上的部件。打击部安装在牵引调节杆上,弹性地接触在凹凸部上,如果牵引调节杆转动,则反复进行与凹凸部的碰撞。
在该发声装置中,如果使牵引调节杆转动,则安装在牵引调节杆上并弹性地接触在凹凸部上的打击部反复进行与发声部件的凹凸部的碰撞。如果打击部反复进行与凹凸部的碰撞,则发声部件振动,发声部件发出清晰的咔哒音。该发声部件的凹凸部形成为越靠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打击部弹性地接触在凹凸部上。因而,通过打击部将发声部件向径向内侧推压,能够将向轴向外方的移动自如的发声部件朝向轴向内方施力。因此,将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的发声部件防松。
这里,在发声部件上形成越靠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在该锥面上形成凹凸部,打击部弹性地接触在该凹凸部上。因此,能够通过打击部将发声部件向轴向内方施力,所以能够通过打击部将发声部件防松。因而,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并且,由于发声部件与轮毂部分别地设置,所以发声部件变得容易振动,发声部件能够发出发音好的清晰的咔哒音。
有关技术方案2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置中,还具备具有沿着与锥面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在牵引调节杆的基端部的内周面上的安装孔的安装部;打击部具有:发声销,朝向锥面可进退地安装在安装孔中;施力部件,安装在安装部上,以使其将发声销朝向凹凸部施力。
在此情况下,安装孔沿着与锥面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因此,通过被施力部件施力的发声销能够将向轴向外方的移动自如的发声部件朝向轴向内方施力。因此,能够通过受施力部件施力的发声销将发声部件向轴向内方施力,所以能够通过打击部件将发声部件防松。结果,能够发出更清晰的咔哒音,并且能够通过发声销更可靠地将发声部件防松。
有关技术方案3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装置中,轮毂部从线轴主体的外壁面突出而形成为圆筒状;发声部件被外壁面限制了向轴向内方的移动。在此情况下,由于通过外壁面限制了发声部件的移动,所以能够不设置特别的限制构造而限制发声部件的移动。
有关技术方案4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装置中,凹凸部以圆弧状凹陷形成在锥面上。在此情况下,由于凹凸部以圆弧状凹陷,所以能够以适当的阻力将牵引调节杆在多级的转动位置上定位。
有关技术方案5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中,发声销是合成树脂制。在此情况下,一旦安装到安装孔中就不易取出的发声销不会通过腐蚀而固接在安装孔中,不再需要发声装置的维护。
根据本发明,在发声部件上形成越靠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在该锥面上形成凹凸部,打击部弹性地接触在该凹凸部上。因此,能够通过打击部将发声部件向轴向内方施力,所以通过打击部能够将发声部件防松。因而,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安装在轮毂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两轴承线轴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两轴承线轴的手柄侧侧视图。
图3是上述两轴承线轴的剖视图。
图4是牵引调节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手柄侧的各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包括牵引机构的旋转传递系统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卷线筒的周围的剖视图部分图。
图8是凸轮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凸轮部件的剖视图。
图10是将圆弧状的凸轮面直线地展开的展开图。
图11是卷线筒发声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轴主体
2牵引调节杆
5卷线筒轴
34轮毂部
45杆发声装置(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的一例)
70发声部件
70a锥面
70b凹凸部
71打击部
72安装部
72a安装孔
73打击部件
74弹簧部件(施力部件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两轴承线轴如图1至图3所示,是能够将钓线卷绕到与钓竿错位的轴周围的小型的杆牵引型的结构。两轴承线轴具备线轴主体1、包括转动自如地配置在线轴主体1的侧方的牵引调节杆2的牵引调节机构7、在牵引调节杆2的下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线轴主体1上的手柄3、和配置在线轴主体1的内部的卷线筒4。此外,两轴承线轴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卷线筒4的卷线筒轴5、和制动卷线筒4的线抽出方向的旋转的牵引机构6。
<线轴主体的结构>
线轴主体1例如是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线轴主体1具有框架10、和覆盖框架10的两侧方的第1及第2侧板13a、13b。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2侧板13b与框架10一体形成,但也可以是分体固定在框架上的结构。框架10具有手柄3侧的第1筒部11a、与第1筒部11a沿卷线筒轴方向隔开间隔配置、比第1筒部11a小径的第2筒部11b、和将两筒部11a、11b在前后及下部连结的多个连结部12a~12c。例如,第1筒部11a的外径是第2筒部11b的外径的110%以上140%以下的范围,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2筒部11b的直径的110%~120%。多个连结部12a~12c与第1及第2筒部11a、11b一体成形,下侧的连结部12c如图1及图3所示,固定有用来将线轴安装到钓竿RD上的前后较长的金属制的竿安装脚部8a。在竿安装脚部8a上,对置配置有夹持钓竿RD的杆夹8b。
第1侧板13a如图1~图3所示,具有安装在第1筒部11a的侧方的圆筒部14、和突出到圆筒部14的轴向外方(图2右侧)的隆起部15。第2侧板13b如图1及图3所示,是一体形成在第2筒部11b的侧方的侧视大致圆形的部件。圆筒部14及第2侧板13b是分别与第1及第2筒部11a、11b大致相同直径的侧视大致圆形的部件,第1侧板13a的外径形成得比第2侧板13b的外径大。例如,圆筒部14的外径是第2侧板13b的外径的110%以上140%以下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侧板13b的外径的110%~120%。
隆起部15与圆筒部14一体成形,向轴向外方(图2右侧)突出形成,以使得在内部具有与圆筒部14连通的空间。隆起部15是具有小圆弧部和大圆弧部的侧视大致雨滴形状的部件,形成为,使下部的大圆弧部比圆筒部14向下方突出。在隆起部15上安装着牵引调节杆2及手柄3,以使其向外方露出。
在隆起部15的牵引调节杆2的安装部分上,如图4及图5所示,向比其他部分靠外方以阶梯状突出形成有用来转动自如地支承牵引调节杆2并支承卷线筒轴5的轮毂部34。轮毂部34是具有大径突出部34a和从大径突出部34a突出的小径突出部34b的部分,在大径突出部34a的内部收纳有后述的轴承20d(参照图5)。在轮毂部34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在小径突出部34b的内周侧,固定有不能旋转且沿轴向移动自如地导引后述的凸轮部件50(参照图5)的导引部件17。
导引部件17贯通第1侧板13a而敛缝固定在第1侧板13a的卷线筒轴5贯通的小径突出部34b的内周侧。在导引部件1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导引用的六边形的导引部17a,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卷线筒轴5能够通过的通过孔17b。在隆起部15的轮毂部34的前方,固定有用来限制牵引调节杆2的最大牵引位置的止动件35。止动件35抵接在牵引调节杆2的后述的杆部分47b上,限制牵引调节杆2的图2顺时针方向的转动。
<旋转传递系统的结构>
在隆起部15的牵引调节杆2的下方,向外方突出形成有手柄3安装用的突出筒16。在突出筒16的内部,如图3及图5所示,与作为卷线筒4的旋转轴的卷线筒轴5平行地配置有筒状的手柄轴31。手柄轴31受配置在突出筒16的两端上的两个轴承32、33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突出筒16上,一个(图5左方)的轴端向比轴承32靠轴向内侧突出而配置。在手柄轴31的轴承32侧的突出部分上,旋转自如地安装着主齿轮60。
手柄3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在手柄轴31的另一个端部(前端)上。手柄3具备固定在手柄轴31的前端上的手柄臂40、和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手柄臂40的前端上的手柄把手41。手柄臂40通过螺钉部件42可与手柄轴31一体旋转地固定在手柄轴31的前端上。手柄把手41为了容易用力握住而外形形成为带有圆形的大致T字形状。
主齿轮60如图5所示,受旋转阻止部件63阻止旋转而与手柄轴31一体旋转。旋转阻止部件63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手柄轴31上,通过拧入在手柄轴31的一个轴端中的固定螺栓65固定在手柄轴31上。旋转阻止部件63具有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手柄轴31上的环部63a、和从环部63a的外周部向径向两侧以L字状弯曲而卡止主齿轮60的1对卡止部63b。在主齿轮60上,形成有卡止在卡止部63b上的1对卡止孔60a。主齿轮60啮合在小齿轮61上。
小齿轮61可相对于卷线筒轴5旋转地安装在卷线筒轴5的外周侧。小齿轮61由安装在第1侧板13a的轮毂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的内部的轴承20d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线轴主体1上。小齿轮61如图6所示,在外周面上具有啮合在主齿轮60上的齿轮齿61a、和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盘支承部61b。在盘支承部61b上,残留有形成齿轮齿61a时的齿轮切削工具的加工痕迹。此外,在内周面上具有卷线筒轴5贯通的贯通孔61c。在小齿轮61的盘支承部61b上,可一体旋转地连结着构成牵引机构6的后述的制动盘22的内周部。结果,来自手柄3的旋转经由主齿轮60、小齿轮61、制动盘22被传递给后述的摩擦盘21、从摩擦盘21传递给卷线筒4,卷线筒4旋转。此外,在盘支承部61b上,还可一体旋转地安装有构成后述的第2单向离合器64的弹簧支承板69。
<卷线筒轴及其周边的结构>
卷线筒轴5如图3所示,是可沿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线轴主体1上的轴部件。卷线筒轴5的图3左端沿轴向移动自如且不能旋转地支承在轮毂部13c上,所述轮毂部13c向内方突出形成在第2侧板13b的中心部。在卷线筒轴5的左端侧,贯通卷线筒轴5而配置有用来将卷线筒轴5阻止旋转的旋转阻止销5a。旋转阻止销5a卡合在形成于轮毂部13c上的旋转阻止槽13d中。
在卷线筒轴5的外周上,安装有用来旋转自如地安装卷线筒4的轴承20a、20b、和用来可旋转地支承制动盘22的轴承20c。
<单向离合器的结构>
在轴承32、33之间,如图5所示,配置有辊型的第1单向离合器62。第1单向离合器62仅容许手柄轴31的线卷绕方向的正转,而禁止线抽出方向的反转。此外,在卷线筒轴5的外周侧,配置有爪式的第2单向离合器64。第2单向离合器64是经由小齿轮61禁止手柄轴31的反转的部件。
第1及第2单向离合器62、64主要为了使牵引机构6动作而使用。第2单向离合器64如图6所示,具有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制动盘22上的棘轮66、卡止棘轮66的棘轮爪67、对棘轮爪67施力的弹簧部件68、和用来安装弹簧部件68的弹簧支承板69。
棘轮66是在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棘轮爪67啮合的大致锯齿形状的棘轮齿66a、在内周部上形成有与制动盘22卡合的卡合突起66b的板状的部件。卡合突起66b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制动盘22的后述的主体部件25的端面上。
棘轮爪6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拧入于第1侧板13a的内侧面中的转动轴90上。棘轮爪67在基端部上具有支承在转动轴90上的具有支承孔67a的转动支承部67b,在前端部具有咬入到棘轮66的棘轮齿66a中的爪部67c。在中间部上形成有弹簧部件68卡合的卡合槽67d。棘轮爪67通过弹簧部件68的作用,在接触于棘轮66上而禁止棘轮66的旋转的接触位置、与从那里离开而将棘轮的线卷绕方向的旋转静音化的离开位置之间转动。另外,通过设在第1侧板13a的内侧面上的未图示的限制部,将棘轮爪67的离开位置限制在从棘轮66稍稍离开的位置上。
弹簧部件68是用来在卷线筒4的线卷绕方向的旋转时使棘轮爪67棘轮66离开而实现第2单向离合器64的静音化、并且在线抽出方向的旋转时将棘轮爪67朝向棘轮66施力的部件。弹簧部件68是具有弹性的金属线材制的部件,根据卷线筒4的旋转方向而将棘轮爪67向不同的方向施力。弹簧部件68具有摩擦卡合在弹簧支承板69的安装槽69a中的C字状的安装部68a、从安装部68a沿径向延伸的臂部68b、和从臂部68b弯曲而以U字状弯曲并卡合到卡合槽67d上的弯曲部68c。弹簧部件68如果卷线筒4向线卷绕方向旋转、并且制动盘22向相同方向旋转,则将棘轮爪67向离开棘轮66的方向施力。此外,如果卷线筒4向线抽出方向旋转、并且制动盘22向相同方向旋转,则将棘轮爪67向接近棘轮66的方向施力。由此,阻止制动盘22的线抽出方向的旋转。
弹簧支承板69是圆板状的部件,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弹簧部件68的安装部68a摩擦卡合的安装槽69a。在内周部上,形成有可一体旋转地连结在小齿轮61的盘支承部61b上的矩形的连结孔69b。
<卷线筒的结构>
卷线筒4如图7所示,具有卷线筒主体9、和固定在卷线筒主体9上的钓线卡止销23。卷线筒主体9具有内周面与卷线筒轴5的外周面隔开间隙配置、在外周面上能够卷绕钓线的圆筒状的线卷绕体部9a、和形成在线卷绕体部9a的两侧、比线卷绕体部9a大径的第1凸缘部9b及第2凸缘部9c。此外,卷线筒主体9具有形成在线卷绕体部9a的外周面上的锪孔部(座繰り部)9f、和形成在锪孔部9f中的销固定部9h。
卷线筒主体9通过轴承20a、20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卷线筒轴5上。此外,在卷线筒4的手柄3侧设有牵引机构6。进而,在卷线筒4的第2侧板13b侧,设有通过卷线筒4的旋转而发声的卷线筒发声机构18。
锪孔部9f如图7的G部放大所示,以圆形凹陷形成在线卷绕体部9a的轴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上。锪孔部9f的底面9g是平坦的,在底面9g的中心形成有具有贯通孔9i的销固定部9h。贯通孔9i从底面9g沿着线卷绕体部9a的径向贯通到线卷绕体部9a的内周面而形成。
钓线卡止销23是用来将钓线的前端固定的,压入固定在线卷绕体部9a的轴向的中央部的贯通孔9i中。钓线卡止销23具有通过压入而固定在贯通孔9i中的第1轴部23a、比第1轴部23a大径、在外周面上例如通过连结等而能够卡止钓线的第2轴部23b、和比第2轴部23b大径的头部23c。
这样,在钓线卡止销23上形成第1轴部23a和比第1轴部23a大径的第2轴部23b,构成为,将第1轴部23a压入到贯通孔中,并且在锪孔部9f上形成平坦的底面9g。因此,如果第1轴部23a与第2轴部23b的阶差部分接触在底面9g上,则能够结束钓线卡止销23的压入,能够将钓线卡止销23的压入量维持为规定量。并且,通过阶差部分接触在平坦的底面9g上,在阶差部分与底面9g之间不易产生间隙,钓线不易咬入到阶差部分与底面9g之间。
第1凸缘部9b比第2凸缘部9c大径,并且外周面9d的轴向长度比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9e的轴向长度长。在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上,形成有能够收纳牵引机构6的收纳空间36。
第1及第2凸缘部9b、9c分别进入到第1筒部11a及第2筒部11b中。第1筒部11a具有第1凸缘部9b能够进入的圆形的第1开口19a。此外,第1筒部11a具有设在第1开口19a的开口端、在开口端对置于第1凸缘部9b的外周面而能够形成微小的间隙(例如0.2mm~0.7mm)、并且长度比第1凸缘部9b的外周面短的第1对置部19c、和在比第1对置部19c靠卷线筒轴方向外侧形成为比第1对置部19c大径的第1退出部19e。进而,第1筒部11a在第1对置部19c的卷线筒轴方向内侧具有形成得比第1对置部19c大径的第3退出部19g。另外,这里,所谓的卷线筒轴方向内方,是朝向卷线筒主体9的轴向的中心部(具体而言是安装着上述钓线卡止销23的部分)的方向,所谓的卷线筒轴方向外方,是从卷线筒主体9的中心部离开的方向。
第2筒部11b具有卷线筒主体9的小径的第2凸缘部9c能够进入的圆形的第2开口19b。因而,第2开口19b比第1开口19a小径。此外,如图7所示,第2筒部11b具有设在第2开口19b的开口端、在开口端对置于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而能够形成微小的间隙(例如0.2mm~0.7mm)、并且长度比第2凸缘部9c的外周面短的第2对置部19d、和在比第2对置部19d靠卷线筒轴方向外侧形成为比第2对置部19d大径的第2退出部19f。进而,第2筒部11b在第2对置部19d的卷线筒轴方向内侧具有形成得比第2对置部19d大径的第4退出部19h。
这样,通常使长度比第2凸缘部9c长的第1凸缘部9b与第1开口19a的对置部分的长度变短,所以即使液体侵入到该间隙中,也容易向间隙较宽的第1退出部19e侧流动。因此,即使液体侵入到第1开口19a与第1凸缘部9b的间隙中,也不易妨碍卷线筒4的自由旋转。
另外,在形成有下侧的连结部12c的部分中,在第1及第2筒部11a、11b的第1及第2退出部19e、19f形成部分上,贯通内外周面沿着径向形成有第1及第2排水孔13e、13f。第1及第2排水孔13e、13f是用来将从第1及第2凸缘部9b、9c与第1及第2开口19a、19b之间进入的液体排出的。
<牵引调节机构的结构>
牵引调节机构7如图3至图5所示,是用来变更、调节对安装在卷线筒轴5上的卷线筒4的向线抽出方向的旋转施加的牵引力的机构,作为使牵引机构6移动的移动机构发挥功能。另外,在图3及图5中,卷线筒轴5的轴心X的下侧表示最大牵引时的卷线筒轴5的轴向位置,上侧表示牵引解除时的轴向位置。
牵引调节机构7具备将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变换为牵引机构6的向卷线筒轴方向的移动的凸轮机构43、设在凸轮机构43上、限制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的转动限制部44(参照图10)、和通过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而发声的杆发声机构45。
<牵引调节杆的结构>
牵引调节杆2如果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牵引力变强,如果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牵引力变弱。此外,比用实线表示的位置稍稍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位置是咬钩位置(strike position),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是牵引解除位置,用虚线表示的位置是最大牵引位置。这里,咬钩位置是能够调节为对于鱼的碰撞带来的突然的强力的拉入、钓线也不会切断、并且能够将钓钩牢固地刺入到鱼的口中的牵引力的位置,一般是钓线的切断强度的1/3左右的值。
牵引调节杆2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侧板13a的轮毂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及小径突出部34b的外周面上。牵引调节杆2具有例如铝合金制的杆主体47、和压入在杆主体47中的、例如锌合金制的插入部件48。杆主体47具有配置在轮毂部34的周围的筒状的基端部分47a、和从基端部分47a向径向外方延伸的杆部分47b。在基端部分47a的内周面上,在与杆部分47b的边界部分上形成有斜向切开的切口部47c,在那里安装有杆发声机构45。在基端部分47a的内周面上,通过压入固定有插入部件48。
插入部件48是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大径突出部34a及小径突出部34b上的带有阶差的筒状的部件,在小径侧的筒部48a的外周面上,例如沿着径向立设有构成凸轮机构43的凸轮承接部52的两根凸轮承接销52a。如图4所示,在插入部件48的小径侧的筒部48a与轮毂部34的小径突出部34b之间配置有用来沿转动方向支承的径向套筒46a。此外,在插入部件48与轮毂部34的壁面34c之间安装有用来沿轴向支承的推力环46b。
<杆发声机构的结构>
杆发声机构45是用来通过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操作而发声、并且将牵引调节杆2定位的机构。杆发声机构45如图4及图5所示,具备安装在轮毂部34的大径突出部34a的外周面上的筒状的发声部件70、和反复进行向发声部件70的撞击的打击部71。
发声部件70例如是聚缩醛等较硬质且滑动性较高的合成树脂制的环形状的部件。发声部件70具有越靠卷线筒轴5的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70a、和沿着周向形成在锥面70a上的凹凸部70b。凹凸部70b在锥面70a上以圆弧状凹陷形成。发声部件70在不能旋转且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而向轴向外方的移动自如的状态下安装在大径突出部34a上。发声部件70被隆起部15的轮毂部34形成部分的外壁面15a限制了向轴向内方的移动。在外壁面15a上,形成有用于旋转阻止的旋转阻止孔15b,在发声部件70上,形成有卡合到旋转阻止孔15b中的旋转阻止突起70c。由此,发声部件70向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并且阻止发声部件70旋转。但是,发声部件70向轴向外方的移动没有被限制。
此外,杆发声机构45还具有具有沿着与锥面70a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在牵引调节杆2的切口部47c上的安装孔72a的安装部72。打击部71具有朝向锥面70a可进退地安装在安装孔72a中的发声销73、和安装在安装孔72a中以将发声销73朝向凹凸部70b施力的螺旋弹簧的形态的弹簧部件(施力部件的一例)74。发声销73是前端为球状的、例如合成树脂制的销部件,基端部形成得比前端部小径。在其基端部的外周侧配置有弹簧部件74。
这里,在发声部件70上形成越靠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70a,在该锥面70a上形成凹凸部70b,打击部71的发声销73弹性地接触在该凹凸部70b上。因此,能够通过打击部71将发声部件70向轴向内方施力,所以能够通过打击部71防止发声部件70松脱。因此,能够不设置防松构造而将发声部件70安装到轮毂部34上。
此外,安装孔72a沿着与锥面70a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因此,能够通过受弹簧部件74施力的发声销73将向轴向外方的移动自如的发声部件70朝向轴向内方施力。因此,能够通过受弹簧部件74施力的发声销将发声部件向轴向内方施力,所以能够通过打击部件防止发声部件松脱。结果,能够发出更清晰的咔哒音,并且能够通过发声销更可靠地防止发声部件松脱。
此外,由于安装孔72a倾斜地形成,所以即使将安装孔72a形成在接近牵引调节杆2的内侧面的位置上,安装孔72a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因此,即使形成安装孔72a,也不易在牵引调节杆2上产生薄壁部分,能够抑制该部分的强度的下降。
进而,由于发声销73是不易腐蚀的合成树脂制,所以一旦安装到安装孔72a中就难以取出的发声销73不会通过腐蚀而固接在安装孔72a上,不再需要杆发声机构45的维护。
<凸轮机构的结构>
凸轮机构43具备具有凸轮面49的凸轮部件50、用来设定牵引调节杆2的调节范围的牵引调节捏手51、可接触地设在凸轮面49上、通过牵引调节杆2的图2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凸轮部件50向第1轴向(图5右方)移动的凸轮承接部52、和通过牵引调节杆2的图2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凸轮部件50向经由牵引调节捏手51接触在凸轮承接部52上的第2轴向移动的作为施力部的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1施力部件53。此外,牵引调节机构7具有向卷线筒4相对于卷线筒轴5离开的方向(图3右方)施力的例如由4片盘簧构成的第2施力部件54。
<凸轮部件的结构>
凸轮部件50例如是不锈钢合金制的筒状的部件,如图8及图9所示,具有外筒部50a和内筒部50b、以及将外筒部50a和内筒部50b连结的圆板部50c。在外筒部50a的前端上形成有凸轮面49。此外,在外筒部50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安装O形环56的环状槽50d。在内筒部50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卡合在导引部件17的六边形的导引部17a上的六边孔50e。进而,在圆板部50c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构成后述的捏手发声机构55的发声凹部50f。
凸轮面49如图8及图10中展开表示,作为整体由沿着凸轮部件50的端面以圆弧状逐渐突出高度变低的倾斜面构成,以180度间隔形成两个相同形状的面。在凸轮面49的中途的限制位置C的两侧形成有限制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的转动限制部44。这里,限制位置C例如是从凸轮面49的基准位置A离开25度到30度左右的位置。
转动限制部44具有朝向凸轮承接销52a突出的限制突起44a。限制突起44a具有位于限制位置C的顶点44b、从顶点44b朝向对应于牵引解除位置的第1位置B的第1倾斜面44c、和从顶点44b朝向与第1位置B相反侧的第2倾斜面44d。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角度α比第2倾斜面44d的倾斜角度β小。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倾斜角度α是14度,优选为超过10度且18度以下的范围。第2倾斜面44d由与在图10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凸轮承接销52a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半径的圆弧形成。在顶点44b相接的切线的倾斜角度β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是20度,优选为超过18度且25度以下的范围。在限制突起44a中,顶点44b的卷线筒轴方向的第1高度H1比对应于最大牵引位置的第2位置E的第2高度H2的一半小。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顶点44b的第1高度H1是0.6mm~0.8mm,第2位置E的第2高度H2是1.7mm~2.0mm。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2位置E从基准位置A离开150度。
这里,在夹着限制突起44a的顶点44b的第1倾斜面44c和第2倾斜面44d上,使牵引解除位置侧的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角度α比第2倾斜面44d的倾斜角度β小。因此,在使牵引调节杆2从最大牵引位置侧转动到转动限制部44时,在越过限制突起44a的近侧牵引力增加,向牵引解除位置的转动操作在其中途不易进行。此外,在从牵引解除位置朝向转动限制部44的转动操作中,由于第1倾斜面44c的倾斜较平缓,所以牵引力的变化变少,容易进行转动操作。
此外,在限制突起44a上,顶点44b的卷线筒轴方向的第1高度H1比对应于最大牵引位置的第2位置的第2高度H2的一半小。因此,顶点44b位于成为卷线筒轴5的最大移动量的一半以下的移动量的位置,所以在限制时能够使较小的牵引力作用在卷线筒4上。
凸轮面49包括形成在第1位置B到基准位置A、实质上正交于卷线筒轴而配置的第1平坦面49a、形成在第2位置E到第4位置F、与第1平坦面49a平行地配置、比第1平坦面49a更向轴向突出的第2平坦面49b、和将第1平坦面49a与第2平坦面49b连接的第3倾斜面49c。限制突起44a突出形成在第1平坦面49a与第3倾斜面49c之间。
第3倾斜面49c在该实施方式中由在距基准位置A为100度的第3位置D处倾斜角度不同的第4倾斜面49d和第5倾斜面49e构成。第4倾斜面49d的倾斜角度γ超过3度且为4度以下,第5倾斜面49e的倾斜角度δ比第4倾斜面49d小,超过2度且为3度以下。在第3位置D上,形成有用来报告咬钩位置的以圆弧状稍稍(例如0.05mm~0.2mm的范围)凹陷的凹陷部49f。该凹陷部49f也以与凸轮承接销52a大致相同的半径形成。由于如果超过咬钩位置则倾斜角度变小,所以如果通过咬钩位置则牵引力的增加比例变小。
从基准位置A到第4位置F的角度例如是170度。在该第4位置F上,形成有与卷线筒轴平行的限制壁49g。通过限制壁49g限制牵引解除位置,牵引调节杆2不进一步转动。但是,在最大牵引位置侧,如果没有上述止动件35,则能够越过限制壁49g而转动。因此,通过止动件35进行限制以使牵引调节杆2不会转动到最大牵引位置以上。另外,在限制壁49g上也形成有与凸轮承接销52a相同直径的圆弧面。
<其他凸轮机构的结构>
牵引调节捏手51如图4及图5所示,是拧合到形成在卷线筒轴5的前端上的阳螺纹部5c上的部件。牵引调节捏手51通过调节拧入量,能够调节咬钩位置处的牵引力及牵引力的调节范围。在牵引调节捏手51上,设有在操作时发声的捏手发声机构55。捏手发声机构55具有形成在上述凸轮部件50上的发声凹部50f、朝向发声凹部50f进退自如地安装在沿着卷线筒轴5形成在牵引调节捏手51上的收纳孔51a中的发声销55a、和将发声销55a朝向发声凹部50f施力的弹簧部件55b。
凸轮承接部52如上所述,具有立设在牵引调节杆2的插入部件48上的两根凸轮承接销52a。凸轮承接销52a例如是不锈钢合金制的棒状部件,例如通过压入或粘接等适当的固定手段固定在插入部件48的小径侧的筒部48a的外周面上。该凸轮承接销52a接触在凸轮面49上,使凸轮部件50移动。
第1施力部件53在轴承20b与轴承20c之间配置在卷线筒轴5的外周上。第1施力部件53将卷线筒4向从牵引机构6离开的方向施力,使凸轮部件50接触在凸轮承接部52上。第2施力部件54配置在轴承20a的轴向外方(图3左侧)的卷线筒轴5外周。第2施力部件54将卷线筒4相对于卷线筒轴5向轴向内方(图3右侧)施力。第2施力部件54配置在安装于卷线筒轴5上的挡圈5b与轴承20a之间。第1施力部件53与第2施力部件54相比施力较弱。因此,如果在牵引调节时卷线筒轴5向轴向右方移动,则首先第1施力部件53压缩,接着第2施力部件54压缩。第2施力部件54是为了使牵引力平滑地变化而设置的。
<牵引机构的结构>
牵引机构6是向卷线筒4的卷线筒轴5方向相对移动而将卷线筒4的线抽出方向的旋转制动的机构。牵引机构6如图5及图6所示,收纳在形成在卷线筒4的第1凸缘部9b侧的圆形的收纳空间36中。牵引机构6具有能够与卷线筒主体9一体旋转的摩擦盘21、与摩擦盘21对置配置的制动盘22、和从卷线筒轴方向外方覆盖收纳空间36的盖部件26。
摩擦盘21在收纳空间36内接触在卷线筒主体9的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上而配置。摩擦盘21是在外周面上具有向内周侧凹陷的至少一个(例如4个)卡合凹部21a的圆板状的部件。摩擦盘21通过盖部件26与卷线筒主体9可一体旋转地连结。摩擦盘21例如是使酚醛树脂等耐热树脂含浸在碳纤维的纺织布中的纤维强化树脂等耐热合成树脂制。
盖部件26是具有圆筒部26a和底部26b的有底筒状的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的部件,通过多根螺钉部件(参照图5)28固定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盖部件26在底部26b的中心具有制动盘22的主体部件25能够通过的通过孔26c。圆筒部26a具有嵌合在作为收纳空间36的内周面的第1凸缘部9b的内周面上的外周面26d。圆筒部26a具有当将盖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时、其前端能够接近摩擦盘21的侧面的卷线筒轴方向的长度。在圆筒部26a的外周面26d上,形成有从外周面以圆形突出、能够紧贴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的突出部26f。突出部26f对置于第1凸缘部9b的端面而配置,沿周向隔开间隔形成有安装螺钉部件28(图7)的多个螺钉通过孔26g。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形成有螺钉部件28拧合的螺纹孔9j(图7)。
此外,盖部件26具有设在圆筒部26a的前端面上、卡合到卡合凹部21a中的至少一个卡合突起26e。卡合突起26e在圆筒部26a的前端上,朝向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沿周向隔开间隔突出而以圆弧状形成有多个(例如4个)。卡合突起26e具有在前端部与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较小的间隙那样的卷线筒轴方向的突出长度。
制动盘22连结在第2单向离合器64上,禁止线抽出方向的旋转。制动盘22如图5及图6所示,具有摩擦盘21可压接地配置的圈状的滑动盘24、和不能沿轴向移动且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卷线筒轴5上的主体部件25。滑动盘24例如是不锈钢等耐热耐腐蚀金属制。滑动盘24比摩擦盘21稍稍小径,通过防松部件27防松固定在主体部件25上。滑动盘24在中心具有可一体旋转地卡合在主体部件25上的矩形的卡合孔24a。
主体部件25是大致筒状的例如铝合金制合金制的部件。主体部件25如上所述,通过轴承20c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卷线筒轴5上。在主体部件25的小齿轮61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小齿轮61的盘支承部61b可一体旋转地卡合的矩形的卡合孔25a(图5)。此外,在小齿轮61侧的轴端面上,沿着直径方向形成有用来将第2单向离合器64的棘轮66可一体旋转地连结的连结槽25b。通过棘轮66的卡合突起66b卡合在该连结槽25b上,棘轮66与小齿轮61及主体部件25一体旋转。
在主体部件25的与小齿轮61相反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来可一体旋转地连结滑动盘24的矩形的旋转阻止部25c。滑动盘的卡合孔24a卡合到该旋转阻止部25c上,主体部件25与滑动盘24一体旋转。此外,在旋转阻止部25c上,形成有用来安装防松部件27的环状槽25d。进而,在旋转阻止部25c与连结槽25b之间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来安装将盖部件26的内部密封的密封部件29的环状的安装槽25e。主体部件25由于通过内周面卡合在小齿轮61上,所以经由小齿轮61、轴承20d,被线轴主体1限制了向轴向外方(图5右侧)的移动。
密封部件29在外周部上具有唇缘29a。唇缘29a构成为,使其在图5的卷线筒轴心X的上侧所示的牵引解除状态时不与盖部件26接触、如果成为卷线筒轴心X的下侧所示的最大牵引状态则接触在盖部件26上而将内部密封。由此,能够使在牵引解除状态下自由旋转时的卷线筒4的旋转阻力减小。
在组装这样的结构的牵引机构6时,在将卷线筒4安装在卷线筒轴5上之后,例如将制动盘22及摩擦盘21载置在盖部件26侧。此时,使摩擦盘21的卡合凹部21a与盖部件26的卡合突起26e卡合。接着,插通卷线筒轴5,使盖部件26的突出部26f紧贴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此时,在突出部26f没有紧贴时,卡合突起26e没有准确地卡合在卡合凹部21a中,所以再次使卡合突起26e与卡合凹部21a卡合。最后,通过使螺纹孔9j与螺钉通过孔26g的相位一致,通过螺钉部件28将盖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由此,将摩擦盘21相对于卷线筒4阻止旋转。另外,如上所述,如果卡合突起26e没有卡合到卡合凹部21a中,则在突出部26f与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之间产生间隙,所以通过目视能够简单地掌握卡合突起26e与卡合凹部21a是否卡合。这里,不是用收纳空间36,而是用盖部件26将摩擦盘21阻止旋转。因此,能够使盖部件26的圆筒部26a嵌合到收纳空间36中,能够使盖部件26与收纳空间36的间隙变小。并且,突出部26f紧贴在第1凸缘部9b的端面上。因而,即使将收纳空间36做成容易密封的形状,也能够将摩擦盘21阻止旋转。
此外,圆筒部26a具有当盖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时前端能够接近摩擦盘21的侧面的卷线筒轴方向长度,所以即使制动盘22从摩擦盘21离开,摩擦盘21也不易晃动。
进而,卡合突起26e具有在与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间隙那样的卷线筒轴方向的长度。因此,即使将盖部件26固定在第1凸缘部9b上,卡合突起26e的前端部也不会接触在第1凸缘部9b的外侧面上,能够进一步减小盖部件26与收纳空间36的间隙。
<卷线筒发声机构的结构>
卷线筒发声机构18如图8及图11所示,具备固定在卷线筒主体9的第2凸缘部9c的外侧面上的发声部件75、向接触在发声部件75上的发声位置和离开的无声位置进退自如地安装在第2侧板13b上的打击部件76、使打击部件76移动的捏手部件77、和将打击部件76向中立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78。
发声部件75例如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有固定在卷线筒主体9上的圆板状的安装部75a、和与安装部75a一体形成、在外周上形成有齿轮齿形状的多个凹凸的凹凸部75b。发声部件75与卷线筒4一起旋转。
打击部件76例如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有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捏手部件77上的基端部76a、从基端部延伸前端形成为尖细的形状、与凹凸部75b反复碰撞的打击部76b、和形成在基端部76a与打击部76b之间的颈缩部76c。打击部件76当退入到无声位置时配置在形成有第2筒部11b的第2退出部19f的部分上。由此,能够将打击部件配置在比以往的结构靠径向外方,能够实现发声部件75的大径化。因此,凹凸部75b的凹凸的数量变多,能够产生更细微的咔哒音。
捏手部件77是将打击部件76移动操作到发声位置和无声位置的部件。捏手部件77是具有轴部77a和比轴部77a大径地形成在轴部77a的基端部上的捏手部77b的带有凸缘的轴部件。轴部77a受贯通到内侧面而形成在第2侧板13b的外侧面上的长孔13g导引。在轴部77a的前端上摆动自如地连结着打击部件76。
施力部件78例如是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具备具有将圆周的一部分切掉那样的形状的对置部分78c的C字筒状的弹簧部78a、和以板状形成在弹簧部78a的中间部分上的安装部78b。弹簧部78a如果打击部件76进入到发声位置,则打击部件76的颈缩部76c能够接触在对置部分78c之间。安装部78b在中央部具有螺钉部件79贯通的固定孔78d,在夹着固定孔78d的两侧具有定位用的1对定位突起78e、78f。固定孔78d形成在第2侧板13b的内侧面上,能够对置于螺钉部件79拧合的螺纹孔13h,定位突起78e、78f卡合到形成在螺纹孔13h的两侧的定位孔13i、13j中。由此,定位精度提高,并且能够将以往用两根螺钉部件固定的施力部件用1根螺钉部件固定,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牵引力的调节范围的设定操作>
在这样构成的两轴承线轴中,在设定牵引机构6的牵引力的调节范围的情况下,使用牵引调节捏手51。如果使牵引调节捏手5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稍稍向图5下侧的轴向左侧移动,牵引力的调节范围向稍稍变弱的方向变动。此外,如果使牵引调节捏手5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向图5下侧的轴向右侧稍稍移动,牵引力的调节范围向稍稍变强的方向变动。具体而言,当将规定的质量的重物连结在钓线的前部、在将牵引调节杆2操作到咬钩位置的状态下将其拉伸时,调节牵引调节范围以使牵引动作。
在将牵引机构6的牵引力强弱调节的情况下,使牵引调节杆2转动。如果将牵引调节杆2配置到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作为最近侧的转动位置的牵引解除位置,则如图10所示,凸轮承接销52a配置在作为牵引解除位置的第1平坦面49a上。如果从那里向图2顺时针方向转动操作牵引调节杆2,则凸轮承接销52a沿着凸轮面49的限制突起44a的第1倾斜面44c移动,达到顶点44b。此时,施力较弱的第1施力部件53压缩,凸轮部件50向卷线筒轴方向外方(图3右侧)逐渐移动,使卷线筒轴5及卷线筒4逐渐向图3右侧移动。
并且,在通常的牵引调节范围的情况下,在顶点44b的近侧、具体而言在比弯曲的第2倾斜面44d的最低的位置低的第1倾斜面44c的位置处,摩擦盘21接触在制动盘22上而产生牵引力。并且,牵引力朝向限制突起44a的顶点44b逐渐增加,如果越过顶点44b,则牵引力临时变弱。但是,如果越过第2倾斜面44d的最低的位置,则凸轮承接销52a接触在第3倾斜面49c上,牵引力逐渐上升。并且,如果达到第2平坦面49b,则成为牵引调节范围的最大牵引力。在到越过该顶点44b为止的转动操作中,由于第1倾斜面44c比第2倾斜面44d倾斜角度小(角度α<角度β),所以牵引力的增加的比例变小,容易进行转动操作。
如果在制动盘22接触在摩擦盘21上的状态下进一步将牵引调节杆2向图2顺时针方向操作,则卷线筒轴5移动,并且第2施力部件54的盘簧逐渐压缩。与该压缩量成比例而牵引力变强。并且,如果达到咬钩位置,则凸轮承接销52a被配置到凹陷部49f中,通过稍稍的咔哒感,操作者能够认识到该情况。如果操作到该咬钩位置,则能够得到通过牵引调节捏手51的操作而调节的规定的牵引力。如果从咬钩位置进一步转动操作牵引调节杆2,则增加的比例变得比以前小。并且,如果凸轮承接销52a到达第2平坦面49b,则牵引力成为调节范围的最大。
另一方面,如果将牵引调节杆2向反方向(图2逆时针方向)转动操作,则通过由4片盘簧构成的第2施力部件54及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1施力部件53将卷线筒4及卷线筒轴5向图3左侧施力,牵引力逐渐变弱。并且,如果第2施力部件54的施力变得比第1施力部件53的施力弱,则摩擦盘21从制动盘22离开而成为制动解除状态。在该转动操作时,如果凸轮承接销52a到达转动限制部44的限制突起44a,则牵引力临时增加,变得难以转动操作。因此,即使将牵引调节杆2向牵引解除位置侧操作,在牵引解除位置的近侧也难以进行牵引调节杆2的转动操作。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打击部件73和弹簧部件74构成打击部71,但本发明的打击部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具有弹性的弹簧部件安装在牵引调节杆上、弹性地直接接触在凹凸部上。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安装孔72a沿着与锥面70a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安装孔72a也可以沿着比与卷线筒轴实质上垂直的轴向卷线筒轴方向外方倾倒的轴。
Claims (5)
1、一种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通过绕上述卷线筒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形成于两轴承线轴的线轴主体上的卷线筒轴支承用的轮毂部的外周面上的牵引调节杆的转动发声,其特征在于,
具备:
发声部件,具有越靠上述卷线筒轴的轴向外方越小径而倾斜的锥面、和沿着周向形成在上述锥面上的凹凸部,在不能旋转且向上述轴向内方的移动被限制、向上述轴向外方的移动自如的状态下安装在上述轮毂部上;
打击部,安装在上述牵引调节杆上,弹性地接触在上述凹凸部上,如果上述牵引调节杆转动,则反复进行与上述凹凸部的碰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具有沿着与上述锥面实质上正交的轴形成在上述牵引调节杆的基端部的内周面上的安装孔的安装部;
上述打击部具有:
发声销,朝向上述锥面可进退地安装在上述安装孔中;
施力部件,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以使其将上述发声销朝向上述凹凸部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轮毂部从上述线轴主体的外壁面突出而形成为圆筒状;
上述发声部件被上述外壁面限制了向上述轴向内方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凸部以圆弧状凹陷形成在上述锥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声销是合成树脂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78486 | 2008-07-08 | ||
JP2008178486A JP5097630B2 (ja) | 2008-07-08 | 2008-07-08 |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装置 |
JP2008178486 | 2008-07-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2976A true CN101622976A (zh) | 2010-01-13 |
CN101622976B CN101622976B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117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01535A Active CN101622976B (zh) | 2008-07-08 | 2009-07-08 | 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45590B2 (zh) |
EP (1) | EP2143326B1 (zh) |
JP (1) | JP5097630B2 (zh) |
KR (1) | KR101619193B1 (zh) |
CN (1) | CN101622976B (zh) |
MY (1) | MY144137A (zh) |
SG (1) | SG158052A1 (zh) |
TW (1) | TWI45568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7850A (zh) * | 2010-01-25 | 2011-09-21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发声装置 |
CN104621065A (zh) * | 2013-11-08 | 2015-05-20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的曳力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07374B2 (ja) * | 2010-07-26 | 2014-05-2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
JP5961378B2 (ja) * | 2011-12-22 | 2016-08-02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調整装置 |
JP6335528B2 (ja) * | 2014-01-28 | 2018-05-3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JP6488098B2 (ja) * | 2014-10-10 | 2019-03-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6566818B2 (ja) * | 2015-03-27 | 2019-08-2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TWI684406B (zh) * | 2015-03-27 | 2020-02-1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雙軸承捲線器 |
JP6534556B2 (ja) * | 2015-04-15 | 2019-06-26 |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JP6560904B2 (ja) * | 2015-05-27 | 2019-08-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KR101828392B1 (ko) * | 2015-07-17 | 2018-02-12 |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 데코트림 및 배수부를 구비한 낚시릴 |
JP6872882B2 (ja) * | 2016-11-08 | 2021-05-1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JP7096181B2 (ja) * | 2019-02-26 | 2022-07-05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リール |
KR102291089B1 (ko) * | 2019-05-15 | 2021-08-18 | 주식회사은성사 | 전동 릴의 클릭음 발생장치 |
TWI745166B (zh) * | 2020-11-16 | 2021-11-01 | 鴻安國際興業有限公司 | 發聲裝置及使用此發聲裝置的手工具 |
CN114839629B (zh) * | 2022-04-24 | 2023-05-02 | 湖南傲英创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传感器融合鸟情探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90962A (fr) | 1949-01-26 | 1951-09-28 |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appareils de pêche | |
US3771746A (en) * | 1971-08-23 | 1973-11-13 | Penn Fishing Tackle Mfg Co | Fishing reel |
AU509421B2 (en) * | 1976-12-24 | 1980-05-08 | Nakajima Co. Ltd | Fishing Peel |
JPS58130465U (ja) * | 1982-02-25 | 1983-09-0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ル |
JPS62107673U (zh) * | 1985-12-25 | 1987-07-09 | ||
JPH0634666B2 (ja) * | 1988-03-25 | 1994-05-11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リールの変速装置 |
US4988057A (en) * | 1989-02-10 | 1991-01-29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Drag device for a spinning reel |
JPH0755902Y2 (ja) * | 1990-11-09 | 1995-12-25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
AU4791497A (en) * | 1996-11-21 | 1998-06-10 | Francis Nydegger | Fishing reel for fly-fishing |
US6102316A (en) * | 1997-03-14 | 2000-08-15 | David C. Nilsen | Two-speed fishing reel with drag mechanism |
JP3509522B2 (ja) * | 1998-01-07 | 2004-03-22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り用リールの発音機構 |
JPH11318294A (ja) * | 1998-03-12 | 1999-11-24 | Mamiya Op Co Ltd | 両軸受けリール |
JP3940222B2 (ja) * | 1998-06-24 | 2007-07-0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発音機構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
JP4381733B2 (ja) * | 2003-06-26 | 2009-12-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 |
US7077351B2 (en) * | 2001-10-19 | 2006-07-18 | Shimano Inc. | Dual-bearing reel |
US6578785B1 (en) * | 2002-01-25 | 2003-06-17 | Eugene Hong | Fly fishing reel with a positioning unit |
JP4512425B2 (ja) * | 2004-06-09 | 2010-07-2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マスターギア |
JP4451744B2 (ja) * | 2004-08-24 | 2010-04-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調整装置 |
US7234661B2 (en) * | 2004-07-21 | 2007-06-26 | Shimano Inc. | Drag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dual-bearing reel |
KR200370802Y1 (ko) * | 2004-09-23 | 2004-12-18 | 주식회사 서울조구 | 외부조절이 가능한 낚시용 베이트케스트 릴의 스풀제동장치 |
JP2008178486A (ja) | 2007-01-23 | 2008-08-07 |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Kk | 情報出力装置、ゲーム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7429011B1 (en) * | 2007-08-27 | 2008-09-30 | Okuma Fishing Tackle Co., Ltd. | Fishing reel with improve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
-
2008
- 2008-07-08 JP JP2008178486A patent/JP5097630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6-23 SG SG200904327-4A patent/SG158052A1/en unknown
- 2009-06-30 US US12/494,290 patent/US7845590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7-01 MY MYPI20092795A patent/MY144137A/en unknown
- 2009-07-02 EP EP09164463.3A patent/EP214332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7-03 TW TW098122635A patent/TWI455685B/zh active
- 2009-07-08 KR KR1020090062027A patent/KR10161919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7-08 CN CN2009101401535A patent/CN10162297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7850A (zh) * | 2010-01-25 | 2011-09-21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发声装置 |
CN102187850B (zh) * | 2010-01-25 | 2015-07-29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发声装置 |
CN104621065A (zh) * | 2013-11-08 | 2015-05-20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的曳力装置 |
CN104621065B (zh) * | 2013-11-08 | 2019-10-01 | 株式会社岛野 | 双轴承渔线轮的曳力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45590B2 (en) | 2010-12-07 |
EP2143326A1 (en) | 2010-01-13 |
EP2143326B1 (en) | 2014-09-10 |
SG158052A1 (en) | 2010-01-29 |
KR20100006140A (ko) | 2010-01-18 |
JP2010017099A (ja) | 2010-01-28 |
US20100006689A1 (en) | 2010-01-14 |
TW201031326A (en) | 2010-09-01 |
JP5097630B2 (ja) | 2012-12-12 |
MY144137A (en) | 2011-08-10 |
CN101622976B (zh) | 2012-07-18 |
TWI455685B (zh) | 2014-10-11 |
KR101619193B1 (ko) | 2016-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2976B (zh) | 两轴承线轴的发声装置 | |
CN101622977B (zh) | 杆牵引型的两轴承线轴 | |
CN101622978B (zh) | 两轴承线轴的牵引调节机构 | |
CN101622979B (zh) | 两轴承卷线器的拖拉机构 | |
CN102726352B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离心制动装置及双轴承绕线轮 | |
CN103168757B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调整机构 | |
CN1736188B (zh) | 双轴承渔线轮制动调整装置 | |
CN102187850B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牵引发声装置 | |
US7878438B1 (en) | Dual-bearing reel sound producing device | |
KR101590938B1 (ko) |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드래그 기구 | |
US10010061B2 (en) | Spinning reel | |
JP2010017099A5 (zh) | ||
US9781911B2 (en) | Dual-bearing reel | |
CN102396435A (zh) | 双轴承绕线轮的曳力发音装置 | |
JP2010017098A5 (zh) | ||
JP2010017100A5 (zh) | ||
JP3535781B2 (ja) | 魚釣用リ−ル | |
EP2113170B1 (en) |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 |
US20040206840A1 (en) | Sound generating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reel | |
CN1317947C (zh) | 纺车式渔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 |
US10070636B2 (en) | Spool brake device for dual-bearing reel | |
US6908054B1 (en) | Internally adjustable brake for baitcast reel | |
US3116893A (en) | Spinning reel | |
EP0032636A1 (en) | Drag system tension spring and clicker ar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