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990A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990A
CN101620990A CN200910023359A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CN 101620990 A CN101620990 A CN 101620990A CN 200910023359 A CN200910023359 A CN 200910023359A CN 200910023359 A CN200910023359 A CN 200910023359A CN 101620990 A CN101620990 A CN 101620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c
carbon ion
dosage
energy level
epitaxial lo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2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仁需
张玉明
张义门
郭辉
王悦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2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0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0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的应用。其具体过程是:(1)对4H-SiC衬底进行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4)对三次碳离子注入后的4H-SiC样片进行RCA清洗和烘干,并在氢气和硅烷的高温环境中退火,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实测表明,本发明能有效减少4H-SiC样片中的深能级缺陷,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性能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碳离子注入退火工艺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SiC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对于以Si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和以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相当多的优势,由于其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在更高温度下工作,同时有助于大功率器件的制备,大的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和迁移率,为器件的响应速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SiC器件的研制已经成为半导体器件电路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高质量的4H-SiC外延中杂质和本征缺陷等载流子陷阱和复合中心仍然普遍存在,这些缺陷能缩短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使高压双极晶体管的开态电压降很小。如果能够弄清本征深能级缺陷的起因,确定施主、受主能级的性质及其物理起源,就可以指导4H-SiC外延生长工艺,避免该类杂质或缺陷的产生,获取高质量的4H-SiC单晶外延。为此,学者Hemmingsson和J.Zhang首先使用了深能级瞬态谱DLTS和少数载流子瞬态谱MCTS发现了4H-SiC中主要存在两个深受主能级:一个为导带下0.63-0.68eV的Z1/2能级和位于禁带中央附件1.5-1.6eV的EH6/7能级。
Z1/2能级和EH6/7能级形成的本质原因国际上至今存在争议。学者Gali等人认为缺陷能级与C位的空隙相关。而Kimoto研究小组和通则认为缺陷能级是由C空位引起的。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高温退火抑制和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但由于对高温退火的时间、温度和表面保护缺乏考虑,导致4H-SiC表面Si析出等一系列问题;在线生长增加丙烷的流量的方法也被提出用来抑制碳空位的产生,但是深能级缺陷是由温度、冷却率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仅考虑增加丙烷不能有效的减少深能级缺陷,反而会影响4H-SiC单晶的质量,比如结晶质量、表面粗糙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离子注入退火工艺,以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提高晶体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碳离子注入4H-SiC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100nm~3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即第一次能量为50keV-60keV,剂量为0.97×1012cm-2-1×1012cm-2;第二次能量为100keV-110keV,剂量为1.1×1012cm-2-1.15×1012cm-2;第三次能量为140keV-150keV,剂量为1.18×1012cm-2-1.24×1012cm-2
(4)在1000℃~1800℃的2L/min~10L/min氢气和10mL/min~5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5~3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所述的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2)本发明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采用SiO2掩膜层技术,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3)本发明中采用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3次注入,会在SiC中形成均匀的C离子分布。
4)本发明中采用在退火过程中通入硅烷SiH4,形成富Si条件进行高温退火,减少退火过程中Si的析出,该高温退火并不会引起表面粗糙,导致沟槽缺陷的形成。
5)本发明采用1600℃退火10分钟,既能保证注入的碳离子被充分激活,又不会影响材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未进行碳注入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3是本发明碳注入未退火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4是本发明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碳注入未退火的样品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图7是本发明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品的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图8是本发明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品的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1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85×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0×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40keV,剂量为1.18×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2L/min氢气和1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000℃,持续时间为5min。
实施例2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2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97×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4×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24×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5L/min氢气和2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600℃,持续时间为10min。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1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60keV,剂量为1.00×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10keV,剂量为1.15×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50×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10L/min氢气和5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800℃,持续时间为30min。
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上述3种实施例,显然任何人均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下进行不同参数的更换,但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实验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说明:
1.测试内容:
本发明对未进行碳注入的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对碳注入未退火的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对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对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对碳注入未退火的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对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对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
2.测试结果分析:
由图2和图3可知,碳注入前后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出现,说明SiO2掩膜层对表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由图4和图5可知,在氢气和硅烷的保护下1200℃和1600℃退火,样片表面没有出现粗糙和缺陷。
由图6可知,由于碳注入导致晶格损伤,且注入的碳离子激活率很低,注入引起的晶格损伤和位于晶格间隙的碳离子形成新的缺陷能级,导致在波长350-700nm范围内出现很多发光峰。注入后样品出现一个中心位于653nm处的强发光峰,为大量未被激活的碳离子在外延中形成的缺陷能级引起的。
由图7可知,400-600nm之间的发光峰已消失,653处的发光峰强度有所减弱,但在390nm附近出现了一个比较强的发光峰。说明1200℃退火后,晶格损伤有所修复,有一部分碳离子被激活,占据了“C”的位置。但激活率很低,还有大量的碳离子没有被激活。随着碳空位被激活的碳离子占据,其衍生缺陷数量减少,由此引入的本征深受主能级也相应的减少。光子在带间跃迁和从氮施主能级到价带顶跃迁的几率增加,发光强度增大。根据4H-SiC的禁带宽度3.23eV和N在4H-SiC中的施主能级(导带下0.06e)V计算,390nm附近出现的一个比较强的发光峰应为带间跃迁和N施主能级到价带顶跃迁发出的光子的络合。
由图8可知,653nm处的发光峰完全消失,说明在1600℃高温下,注入的碳离子被完全激活。同时390nm处的发光峰强度有所加强。说明碳注入和高温退火后,引起本征深能级的碳空位及其衍生的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本征深能级基本消除。

Claims (4)

1.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100nm~3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即第一次能量为50keV-60keV,剂量为0.85×1012cm-2-1×1012cm-2;第二次能量为100keV-110keV,剂量为1.00×1012cm-2-1.15×1012cm-2;第三次能量为140keV-150keV,剂量为1.18×1012cm-2-1.50×1012cm-2
(4)对三次碳离子注入后的4H-SiC样片进行RCA清洗和烘干,并在1000℃~1800℃的2L/min~10L/min氢气和10mL/min~5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5~3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在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是通过气相外延生长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3次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
4.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2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97×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4×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24×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
4)在1600℃的5L/min氢气和2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1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CN200910023359A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Pending CN101620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990A true CN101620990A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3359A Pending CN101620990A (zh) 2009-07-17 2009-07-17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099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108A (zh) * 2011-06-23 201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复合介质层的SiC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92976A (zh) * 2012-03-22 2012-07-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CN102629559A (zh) * 2012-04-20 2012-08-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CN102956682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107092A (zh) * 2011-10-13 2013-05-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CN105112876A (zh) * 2015-09-08 2015-12-02 杨雯雯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方法
CN105551794A (zh) * 2015-12-29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SiC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9373691B2 (en) 2013-08-07 2016-06-21 GlobalFoundries, Inc. Transistor with bonded gate dielectric
CN108862252A (zh) * 2018-07-0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制备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CN112786472A (zh) * 2021-01-06 2021-05-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CN114093765A (zh) * 2022-01-18 2022-02-25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108A (zh) * 2011-06-23 201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复合介质层的SiC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56682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956682B (zh) * 2011-08-23 2016-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107092B (zh) * 2011-10-13 2017-09-2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CN103107092A (zh) * 2011-10-13 2013-05-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CN102592976A (zh) * 2012-03-22 2012-07-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CN102592976B (zh) * 2012-03-22 2014-04-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CN102629559A (zh) * 2012-04-20 2012-08-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CN102629559B (zh) * 2012-04-20 2014-07-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US9373691B2 (en) 2013-08-07 2016-06-21 GlobalFoundries, Inc. Transistor with bonded gate dielectric
CN105112876A (zh) * 2015-09-08 2015-12-02 杨雯雯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方法
CN105551794A (zh) * 2015-12-29 2016-05-04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SiC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2252A (zh) * 2018-07-0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制备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CN112786472A (zh) * 2021-01-06 2021-05-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CN112786472B (zh) * 2021-01-06 2023-01-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CN114093765A (zh) * 2022-01-18 2022-02-25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CN114093765B (zh) * 2022-01-18 2023-02-28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0990A (zh)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JP2020092269A (ja) イオン注入を使用した太陽電池エミッタ領域製造
JP6093504B2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Ding et al. Silicon minority-carrier lifetime degradation during molecular beam heteroepitaxial III-V material growth
JP2009542005A5 (zh)
CN103794473B (zh) 一种室温下吸除硅晶片或硅器件中过渡金属杂质的方法
CN111048407B (zh) SiC同质外延层的剥离方法
TW201818560A (zh) 矽材料之加工方法
CN106611797A (zh) 一种具有局域金属寿命控制的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Tucci et al. Metastability of SiNx/a-Si: H crystalline silicon surface passivation for PV application
CN105206513A (zh) 用氮和硼改善4H-SiC MOSFET反型层迁移率的方法
KR102129190B1 (ko) 에피택셜 웨이퍼의 제조 방법 및 에피택셜 웨이퍼
Janssens et al. Advanced phosphorous emitters for high efficiency Si solar cells
Hu et al. Dependence of th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elenium-hyperdoped silicon o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CN103489776A (zh) 一种实现场截止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工艺方法
CN104992966B (zh) 一种热预算低的双极高频功率晶体管芯片的制作方法
CN112885716B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6469646A (zh) 一种碳化硅器件用离子注入来形成高掺杂的制造方法
Tanaka et al. ZnTe-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fabricated by solid-state diffusion of Al through Al oxide layer
CN109148274A (zh) 一种用于SiC器件的离子注入方法
CN106469647B (zh) 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掺杂制造工艺
Hwang et al. Nitride-based UV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photodetector with liquid-phase-deposition oxide
KR0151990B1 (ko) 실리콘 기판내의 게터링층 형성방법
Derbali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minority carrier mobility in low-quality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using a porous silicon-based gettering under an O2 atmosphere
Hu et al. The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and thermal annealing on th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ilicon supersaturated with sulfu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