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990A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20990A CN101620990A CN200910023359A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CN 101620990 A CN101620990 A CN 101620990A CN 200910023359 A CN200910023359 A CN 200910023359A CN 200910023359 A CN200910023359 A CN 200910023359A CN 101620990 A CN101620990 A CN 101620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c
- carbon ion
- dosage
- energy level
- epitaxial lo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的应用。其具体过程是:(1)对4H-SiC衬底进行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4)对三次碳离子注入后的4H-SiC样片进行RCA清洗和烘干,并在氢气和硅烷的高温环境中退火,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实测表明,本发明能有效减少4H-SiC样片中的深能级缺陷,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性能的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碳离子注入退火工艺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可用于4H-SiC材料质量的改进和器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SiC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对于以Si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和以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相当多的优势,由于其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在更高温度下工作,同时有助于大功率器件的制备,大的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和迁移率,为器件的响应速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SiC器件的研制已经成为半导体器件电路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高质量的4H-SiC外延中杂质和本征缺陷等载流子陷阱和复合中心仍然普遍存在,这些缺陷能缩短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使高压双极晶体管的开态电压降很小。如果能够弄清本征深能级缺陷的起因,确定施主、受主能级的性质及其物理起源,就可以指导4H-SiC外延生长工艺,避免该类杂质或缺陷的产生,获取高质量的4H-SiC单晶外延。为此,学者Hemmingsson和J.Zhang首先使用了深能级瞬态谱DLTS和少数载流子瞬态谱MCTS发现了4H-SiC中主要存在两个深受主能级:一个为导带下0.63-0.68eV的Z1/2能级和位于禁带中央附件1.5-1.6eV的EH6/7能级。
Z1/2能级和EH6/7能级形成的本质原因国际上至今存在争议。学者Gali等人认为缺陷能级与C位的空隙相关。而Kimoto研究小组和通则认为缺陷能级是由C空位引起的。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提出了高温退火抑制和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但由于对高温退火的时间、温度和表面保护缺乏考虑,导致4H-SiC表面Si析出等一系列问题;在线生长增加丙烷的流量的方法也被提出用来抑制碳空位的产生,但是深能级缺陷是由温度、冷却率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仅考虑增加丙烷不能有效的减少深能级缺陷,反而会影响4H-SiC单晶的质量,比如结晶质量、表面粗糙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碳离子注入退火工艺,以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提高晶体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碳离子注入4H-SiC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100nm~3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即第一次能量为50keV-60keV,剂量为0.97×1012cm-2-1×1012cm-2;第二次能量为100keV-110keV,剂量为1.1×1012cm-2-1.15×1012cm-2;第三次能量为140keV-150keV,剂量为1.18×1012cm-2-1.24×1012cm-2;
(4)在1000℃~1800℃的2L/min~10L/min氢气和10mL/min~5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5~3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所述的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2)本发明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采用SiO2掩膜层技术,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3)本发明中采用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3次注入,会在SiC中形成均匀的C离子分布。
4)本发明中采用在退火过程中通入硅烷SiH4,形成富Si条件进行高温退火,减少退火过程中Si的析出,该高温退火并不会引起表面粗糙,导致沟槽缺陷的形成。
5)本发明采用1600℃退火10分钟,既能保证注入的碳离子被充分激活,又不会影响材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未进行碳注入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3是本发明碳注入未退火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4是本发明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的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碳注入未退火的样品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图7是本发明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品的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图8是本发明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品的光致发光谱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1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85×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0×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40keV,剂量为1.18×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2L/min氢气和1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000℃,持续时间为5min。
实施例2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2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97×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4×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24×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5L/min氢气和2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600℃,持续时间为10min。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所采用的4H-SiC材料进行预处理。
采用由CREE公司生产的4H-SiC材料,其掺杂水平为1018cm-3。首先,用熔融态KOH对4H-SiC基片表面进行钝化,刻蚀温度为210℃、刻蚀时间为15s;然后,对钝化后的晶片依次用丙酮、甲醇、去离子水将样片清洗干净;最后,用RCA标准清洗工艺清除样片表面的氧化层。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N-外延层。
在预处理后的基片上通过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步骤3,采用淀积的方法制作离子注入阻挡层。
对外延片做RCA标准清洗后,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在外延片正面制作100nm的SiO2阻挡层。
步骤4,三次碳离子注入。
4a.400℃的环境温度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60keV,剂量为1.00×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10keV,剂量为1.15×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50×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该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这样既能保证注入的深度,又能尽量减少C注入对外延表面的损伤,还可以使注入的浓度从表面起在纵向保持均匀。
4b.采用RCA标准清洗样片;
4c.在100℃下对样片进行烘干20min。
步骤5,高温退火,激活碳离子。
将烘干后的样片置于10L/min氢气和50mL/min硅烷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1800℃,持续时间为30min。
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上述3种实施例,显然任何人均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下进行不同参数的更换,但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实验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说明:
1.测试内容:
本发明对未进行碳注入的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对碳注入未退火的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对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对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对碳注入未退火的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对碳注入12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对碳注入1600℃退火后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
2.测试结果分析:
由图2和图3可知,碳注入前后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出现,说明SiO2掩膜层对表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由图4和图5可知,在氢气和硅烷的保护下1200℃和1600℃退火,样片表面没有出现粗糙和缺陷。
由图6可知,由于碳注入导致晶格损伤,且注入的碳离子激活率很低,注入引起的晶格损伤和位于晶格间隙的碳离子形成新的缺陷能级,导致在波长350-700nm范围内出现很多发光峰。注入后样品出现一个中心位于653nm处的强发光峰,为大量未被激活的碳离子在外延中形成的缺陷能级引起的。
由图7可知,400-600nm之间的发光峰已消失,653处的发光峰强度有所减弱,但在390nm附近出现了一个比较强的发光峰。说明1200℃退火后,晶格损伤有所修复,有一部分碳离子被激活,占据了“C”的位置。但激活率很低,还有大量的碳离子没有被激活。随着碳空位被激活的碳离子占据,其衍生缺陷数量减少,由此引入的本征深受主能级也相应的减少。光子在带间跃迁和从氮施主能级到价带顶跃迁的几率增加,发光强度增大。根据4H-SiC的禁带宽度3.23eV和N在4H-SiC中的施主能级(导带下0.06e)V计算,390nm附近出现的一个比较强的发光峰应为带间跃迁和N施主能级到价带顶跃迁发出的光子的络合。
由图8可知,653nm处的发光峰完全消失,说明在1600℃高温下,注入的碳离子被完全激活。同时390nm处的发光峰强度有所加强。说明碳注入和高温退火后,引起本征深能级的碳空位及其衍生的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本征深能级基本消除。
Claims (4)
1.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100nm~3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依次进行3次不同能量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即第一次能量为50keV-60keV,剂量为0.85×1012cm-2-1×1012cm-2;第二次能量为100keV-110keV,剂量为1.00×1012cm-2-1.15×1012cm-2;第三次能量为140keV-150keV,剂量为1.18×1012cm-2-1.50×1012cm-2;
(4)对三次碳离子注入后的4H-SiC样片进行RCA清洗和烘干,并在1000℃~1800℃的2L/min~10L/min氢气和10mL/min~5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5~3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的在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是通过气相外延生长CVD法生长同质N-型外延层,外延层掺杂为1.1×1015cm-3,厚度为10±0.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其中步骤(3)所述的3次离子注入,是在同一区域进行,通过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变化,使注入的碳离子穿透SiO2阻挡层进入4H-SiC外延层。
4.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4H-SiC衬底进行钝化、清洗和去氧化层的预处理,并在该4H-SiC衬底正面生长N-外延层;
2)在N-型外延层上淀积一层200nm的SiO2,作为碳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3)在阻挡层表面上先进行能量为50keV,剂量为0.97×1012cm-2的第一次碳离子注入;再进行能量为100keV,剂量为1.04×1012cm-2的第二次碳离子注入;最后进行能量为150keV,剂量为1.24×1012cm-2的第三次碳离子注入;
4)在1600℃的5L/min氢气和20mL/min硅烷环境中退火10分钟,对注入的碳离子进行激活,完成对4H-SiC材料本征深能级缺陷的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zh) | 2009-07-17 | 2009-07-17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3359A CN101620990A (zh) | 2009-07-17 | 2009-07-17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20990A true CN101620990A (zh) | 2010-01-06 |
Family
ID=4151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23359A Pending CN101620990A (zh) | 2009-07-17 | 2009-07-17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20990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108A (zh) * | 2011-06-23 | 2011-11-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复合介质层的SiC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592976A (zh) * | 2012-03-22 | 2012-07-1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
CN102629559A (zh) * | 2012-04-20 | 2012-08-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
CN102956682A (zh) * | 2011-08-23 | 2013-03-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3107092A (zh) * | 2011-10-13 | 2013-05-1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
CN105112876A (zh) * | 2015-09-08 | 2015-12-02 | 杨雯雯 |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方法 |
CN105551794A (zh) * | 2015-12-29 | 2016-05-04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SiC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US9373691B2 (en) | 2013-08-07 | 2016-06-21 | GlobalFoundries, Inc. | Transistor with bonded gate dielectric |
CN108862252A (zh) * | 2018-07-06 | 2018-11-2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制备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
CN112786472A (zh) * | 2021-01-06 | 2021-05-1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
CN114093765A (zh) * | 2022-01-18 | 2022-02-25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
-
2009
- 2009-07-17 CN CN200910023359A patent/CN1016209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108A (zh) * | 2011-06-23 | 2011-11-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复合介质层的SiC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956682A (zh) * | 2011-08-23 | 2013-03-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2956682B (zh) * | 2011-08-23 | 2016-12-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半导体装置、电气光学装置、电力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3107092B (zh) * | 2011-10-13 | 2017-09-29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
CN103107092A (zh) * | 2011-10-13 | 2013-05-1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重置栅极晶体管中功函数调节的碳注入 |
CN102592976A (zh) * | 2012-03-22 | 2012-07-1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
CN102592976B (zh) * | 2012-03-22 | 2014-04-0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P型重掺杂碳化硅薄膜外延制备方法 |
CN102629559A (zh) * | 2012-04-20 | 2012-08-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
CN102629559B (zh) * | 2012-04-20 | 2014-07-0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叠栅SiC-MIS电容的制作方法 |
US9373691B2 (en) | 2013-08-07 | 2016-06-21 | GlobalFoundries, Inc. | Transistor with bonded gate dielectric |
CN105112876A (zh) * | 2015-09-08 | 2015-12-02 | 杨雯雯 |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方法 |
CN105551794A (zh) * | 2015-12-29 | 2016-05-04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一种SiC基稀磁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62252A (zh) * | 2018-07-06 | 2018-11-2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利用离子注入制备掺杂石墨烯的方法 |
CN112786472A (zh) * | 2021-01-06 | 2021-05-1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
CN112786472B (zh) * | 2021-01-06 | 2023-01-1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介电温度系数修正的深能级瞬态谱测试方法 |
CN114093765A (zh) * | 2022-01-18 | 2022-02-25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
CN114093765B (zh) * | 2022-01-18 | 2023-02-28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一种提高碳化硅薄膜少子寿命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0990A (zh) | 一种减少4H-SiC中本征深能级缺陷的方法 | |
JP2020092269A (ja) | イオン注入を使用した太陽電池エミッタ領域製造 | |
JP6093504B2 (ja) |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 |
Ding et al. | Silicon minority-carrier lifetime degradation during molecular beam heteroepitaxial III-V material growth | |
JP2009542005A5 (zh) | ||
CN103794473B (zh) | 一种室温下吸除硅晶片或硅器件中过渡金属杂质的方法 | |
CN111048407B (zh) | SiC同质外延层的剥离方法 | |
TW201818560A (zh) | 矽材料之加工方法 | |
CN106611797A (zh) | 一种具有局域金属寿命控制的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Tucci et al. | Metastability of SiNx/a-Si: H crystalline silicon surface passivation for PV application | |
CN105206513A (zh) | 用氮和硼改善4H-SiC MOSFET反型层迁移率的方法 | |
KR102129190B1 (ko) | 에피택셜 웨이퍼의 제조 방법 및 에피택셜 웨이퍼 | |
Janssens et al. | Advanced phosphorous emitters for high efficiency Si solar cells | |
Hu et al. | Dependence of th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elenium-hyperdoped silicon o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 |
CN103489776A (zh) | 一种实现场截止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工艺方法 | |
CN104992966B (zh) | 一种热预算低的双极高频功率晶体管芯片的制作方法 | |
CN112885716B (zh) |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
CN106469646A (zh) | 一种碳化硅器件用离子注入来形成高掺杂的制造方法 | |
Tanaka et al. | ZnTe-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fabricated by solid-state diffusion of Al through Al oxide layer | |
CN109148274A (zh) | 一种用于SiC器件的离子注入方法 | |
CN106469647B (zh) | 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掺杂制造工艺 | |
Hwang et al. | Nitride-based UV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photodetector with liquid-phase-deposition oxide | |
KR0151990B1 (ko) | 실리콘 기판내의 게터링층 형성방법 | |
Derbali et al. | Improvement of the minority carrier mobility in low-quality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using a porous silicon-based gettering under an O2 atmosphere | |
Hu et al. | The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 irradiation and thermal annealing on th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ilicon supersaturated with sulfu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