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8607A -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8607A
CN101618607A CN200910146670A CN200910146670A CN101618607A CN 101618607 A CN101618607 A CN 101618607A CN 200910146670 A CN200910146670 A CN 200910146670A CN 200910146670 A CN200910146670 A CN 200910146670A CN 101618607 A CN101618607 A CN 101618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cylindrical shell
carcass
drum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6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8607B (zh
Inventor
鬼松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8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8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44Drums for manufactur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tyre components with cores or beads, e.g. carcasses
    • B29D30/246Drums for the multiple stage building process, i.e. the building-up of the cylindrical carcass is realised on one drum and the toroidal expansion is realised after transferring on another drum
    • B29D30/247Arrangements for the first stage only, e.g. means for radially expanding the drum to lock the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 B29D30/244Drums for manufacturing substantially cylindrical tyre components with cores or beads, e.g. carcasses
    • B29D30/245Drums for the single stage building process, i.e. the building-up of the cylindrical carcass and the toroidal expansion of it are realised on the same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 B29D2030/3207Positioning the b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 B29D2030/3214Locking the beads on the drum; details of the drum in the bead locking areas, e.g. drum shou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胎圈芯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均匀化,提高均匀性的生胎形成方法以及生胎形成装置。通过胎圈锁定环(8)的扩径,在该胎圈芯组合体(4)与上述胎圈锁定环(8)之间,一边夹压上述胎体筒体(2)一边固定胎圈芯组合体(4),上述胎圈芯组合体外插在圆筒状的胎体筒体(2)的径向外侧,并且比上述中央鼓(6)更靠近轴芯方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借助中央鼓(6)的扩径,在被胎圈锁定环(8)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4、4)之间,将胎体筒体(2)向径向外侧进行扩张设置。之后,使上述胎圈锁定环(8)向轴芯方向内侧进行横向移动。由此借助胎体筒体(2),使胎圈芯(4a)的内侧面与中央鼓(6)的外侧面抵接。

Description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胎圈芯之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均匀化,能够提高轮胎均匀性的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形成具有子午线构造的生胎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使用圆筒状的成型鼓a,并且在该成型鼓a上缠绕包含胎体的片状体,从而形成两端部从上述成型鼓a伸出的圆筒状的胎体筒体b。这里,在上述片状体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内衬胶、胎侧胶、胎圈包布等。
之后,将该胎体筒体b的伸出部b2缩径为小径的筒状,并且使从其两外端侧插入的胎圈芯组合体c向轴芯方向内侧移动,按压于成型鼓a的轴芯方向外侧面,从而利用上述片状体的橡胶粘着力将胎圈芯组合体c固定在成型鼓a的轴芯方向外侧面并且进行定位。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将胎圈芯组合体c的三角胶c1倒入后,再利用气袋e将上述伸出部b2绕胎圈芯组合体c折回。
在此,上述伸出部b2的缩径是通过使用具有将一端轴式固定在该圆周上的可自由竖立倒入的多个板簧片f的缩径夹具,通过从各板簧片f的竖立状态倒入来将上述伸出部b2缩径为小径。
然而,在将胎体筒体b缩径的以往方法中,在上述板簧片f倒入的时刻和/或在板簧片f与成型鼓a的间隔中左右产生偏差。另外,在每个板簧片f中缩径力也存在偏差。另外,由于胎圈芯c2和胎体筒体b之间未牢固地固定,因此在三角胶c1倒入和伸出部b2折回之时,易产生胎圈芯c2偏移与胎体筒体b错位。
其结果是,引起胎体的帘线排列疏密,并且存在在胎圈芯c2、c2之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在周向上不均匀降低轮胎的均匀性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4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0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胎体的帘线排列疏密以及胎体帘线路径的不均匀化,提高轮胎的均匀性的生胎形成方法以及生胎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生胎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筒体形成步骤,其在能够扩缩径的带式鼓上形成直圆筒状的胎体筒体;胎圈芯压接步骤,其在该带式鼓上的胎体筒体的径向外侧且比该胎体筒体的两端靠近轴芯方向内侧的规定位置上,通过插入预先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有三角胶的胎圈芯组合体而与胎体简体压接;胎体筒体移载步骤,其将带有上述胎圈芯组合体的胎体筒体移载到被鼓轴所支承的能够扩缩径的中央鼓的外周;胎圈锁定步骤,其通过使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与上述胎圈锁定环之间一边夹压上述胎体筒体,一边固定上述胎圈芯组合体;胎体扩张设置步骤,其通过使上述中央鼓扩径,从而在被上述胎圈锁定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之间将胎体筒体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型芯抵接步骤,其通过使上述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横向移动,从而经由上述胎体筒体来使被上述胎圈锁定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上述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芯方向的外侧面抵接;三角胶倒入步骤,其借助气袋的膨胀来将上述胎圈芯组合体的三角胶倒入而使其与上述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压接。
另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鼓由面对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的一对鼓体构成,并且包括胎体膨胀步骤,在上述胎体膨胀步骤中,上述胎圈锁定环能够追随上述鼓体的横向移动,在保持由上述型芯抵接步骤形成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中央鼓的轴芯方向外侧面经由胎体筒体的抵接状态下,使上述胎圈锁定环彼此接近,并且在该接近的胎圈锁定环之间使上述胎体筒体膨胀为环状。
另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中央鼓机构,其具有被鼓轴支承的能够扩缩径的圆筒状的中央鼓,能够在该中央鼓的外周保持圆筒状的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胎圈锁定单元,其具有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该胎圈锁定环在上述中央鼓的轴芯方向两外侧同芯地配置,并且在径向外端部设置接受预先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有三角胶的胎圈芯组合体的上述胎圈芯内周的型芯接受面部;具有能够膨胀的气袋的三角胶倒入单元,并且上述胎圈锁定单元借助上述胎圈锁定环的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与上述型芯接受面部之间一边夹压上述胎体筒体,一边固定下述胎圈芯组合体,即该胎圈芯组合体配置在上述中央鼓外周的胎体筒体的径向外侧,并且配置在比上述中央鼓靠近轴芯方向外侧,并且上述中央鼓机构借助上述中央鼓的扩径,从而在被上述胎圈锁定单元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之间,将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上述胎圈锁定单元包括第一横向移动单元,上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能够使上述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横向移动,并且借助该横向移动,从而经由上述胎体筒体将上述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上述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芯方向的外侧面抵接,而且上述三角胶倒入单元借助上述气袋的膨胀来将上述胎圈芯组合体的三角胶倒入而与上述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压接。
另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鼓由一对面对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的鼓体构成,并且上述胎圈锁定单元被第二横向移动单元支承,上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使该胎圈锁定单元追随上述鼓体的横向移动。
本发明不是将胎体筒体的两端部缩径成小径而是将胎体筒体整体形成为略小于胎圈芯内径的小径,并在保持圆直筒状态下的胎体筒体的外侧安装胎圈芯组合体。具体而言,通过在形成于带式鼓上的保持圆直筒状态的胎体筒体上,压接、安装胎圈芯组合体,来决定胎圈芯间的胎体帘线路径。而且,将带有该胎圈芯组合体的胎体筒体,在保持直圆筒的状态下移载至生胎形成装置上,并且将该生胎形成装置的胎圈锁定环进行扩径固定上述胎圈芯组合体,因此保持上述胎体帘线路径,并且防止胎圈芯组合体对胎体筒体的错位。
于是,在决定胎体帘线路径时,由于将胎体筒体形成圆筒状,因此能够无偏差且均匀地获得胎体帘线路径,并且能够使帘线排列不疏密且保持均匀。另外,由于借助胎圈锁定环的扩径,不使胎圈芯组合体与胎体筒体之间错位并被牢固地固定,因此在以后的三角胶倒入和胎体筒体的折回时,也能够防止产生错位,改变胎体帘线路径。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轮胎的均匀性。
另外,胎体筒体在固定胎圈芯组合体之后,通过胎体扩张设置步骤将其中央部分向径向外侧扩径,从而在胎圈芯的外周与中央鼓的外周之间形成径向的高低差。通过形成该高低差,能够使上述三角胶倒入,与胎体筒体接触。特别是,在本发明中通过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的横向移动,使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借助胎体筒体而与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向方向外侧面抵接。由此,使三角胶容易倒入,并且能够使三角胶与胎体筒体无间隙地紧密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生胎形成装置的生胎生产线的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胎体筒体保持单元和胎圈芯组合体保持单元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胎体筒体保持单元的另一例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生胎形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其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胎圈锁定步骤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胎体扩张设置步骤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型芯抵接步骤的剖视图。
图10(A)~(C)是表示三角胶倒入步骤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与鼓体的缩放径状态的轴芯方向成直角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生胎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以往技术的生胎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胎体筒体;2C...中央部分;4...胎圈芯组合体;4a...胎圈芯;4b...三角胶;5...鼓轴;6...中央鼓;7...中央鼓机构;8...胎圈锁定环;8A1...型芯接受面部;9...胎圈锁定单元;10...气袋;11...三角胶倒入单元;14...鼓体;35...第一横向移动单元;36...第二横向移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图示例子一起说明。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生胎形成装置1的生胎生产线L的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1中符号80是用于形成胎体筒体2的能够扩缩径的圆筒状的带式鼓,其由电动机M1旋转驱动。符号81是将包含胎体2a的片状体供给到上述带式鼓80的装置,上述带式鼓80通过依次缠绕所供给的片状体而能够在其外周面上形成直圆筒状的胎体筒体2。
另外,符号82是第一输送装置,本例中将胎圈芯组合体4配置在上述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的规定位置上,并且将这样配置的胎圈芯组合体4压接、安装于上述胎体筒体2,同时将带有该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体筒体2从带式鼓80转移到生胎形成装置1。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输送装置82在行驶于上述带式鼓80和生胎形成装置1之间的行驶台87上,使环状的环状框88、88与上述带式鼓80同心地竖立设置,并且在该环状框88上设置胎体筒体保持单元89和胎圈芯组合体保持单元90。如图3所示,上述胎体筒体保持单元89具有多个配置在与带式鼓80同心的圆周上的板状的升降板91,各升降板91例如被气缸等升降单元92和横向移动单元93支承,从而可分别向径向内外并且轴芯方向内外移动。该升降板91被插入到带式鼓80和胎体筒体2之间,能够从带式鼓80接受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
另外,上述胎圈芯组合体保持单元90具有多个胎圈保持用具96,其使用磁铁在其侧面吸附、保持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圈芯4a。各胎圈保持用具96与上述升降板91同样,例如隔开相等间隔地配置在与带式鼓80同心的圆周上。另外,上述胎圈芯组合体4是在由缠绕胎圈钢丝而成的上述胎圈芯4a的外周安装了截面为三角形状的三角胶4b的环状体,其例如利用其它工序被预先形成并且经由供给装置(未图示)来供给到上述第一输送装置82。
而且,本例中借助上述第一输送装置82将胎圈芯组合体4配置在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的径向外侧且在规定位置,并且使上述带式鼓80扩径。这样,将胎体筒体2按压于胎圈芯组合体4,并将两者压接安装。由此,决定胎圈芯4a、4a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另外,第一输送装置82通过在胎体筒体2与带式鼓80之间插入提升板91,从而从带式鼓80接受带有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体筒体2,并且在保持直圆筒的状态下输送、移载到的生胎形成装置1。这里,由于第一输送装置82在从上述接受到移载期间胎圈芯组合体保持单元90总是保持胎圈芯组合体4,因此能够防止胎体筒体2和胎圈芯组合体4的脱落、错位。
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一输送装置82中也能够代替上述提升板91而采用真空垫97,而且也能够并用提升板91和真空垫97。另外,还可以通过提升板91和/或真空垫97向径向外侧移动,从而一边保持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一边扩径,使其按压、压接在配置于其外侧的胎圈芯组合体4。
另外,符号83是用于形成胎面环3的能够扩缩径的圆筒状的带束鼓,其由电动机M2旋转驱动。符号84是将胎面胶3a供给到上述带束鼓83的装置,符号86是将带束层等胎面加强层3b供给到上述带束鼓83的装置,上述带束鼓83通过依次缠绕所供给的胎面加强层3b、胎面胶3a,从而能够在其外周面上形成圆筒状的胎面环3。另外,符号85是第二输送装置,从上述带束鼓83接受胎面环3,并且将接收的胎面环3输送到生胎形成装置1的中央鼓6的宽度中心i上并且径向外侧的待机位置P处并使其待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生胎形成装置1中,相对于接受的带有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体筒体2,进行三角胶4b的倒入和胎体筒体2的两外端部分的折回,并且将胎体筒体2在胎圈芯组合体4、4之间膨胀为圆环状。由此将环状的胎体筒体2压接于上述待机位置P的胎面环3,从而形成将环状的胎体筒体2与胎面环3接合的生胎T。
然后,如图5所示,生胎形成装置1具有:中央鼓机构7,其具有支承于鼓轴5并且能够保持胎体筒体2的中央部分2C的能够扩缩径的中央鼓6;胎圈锁定单元9,其具有配置于上述中央鼓6的轴芯方向两外侧的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8;以及三角胶倒入单元11,其具有能够膨胀的气袋10。
具体而言,本例中上述中央鼓机构7具备:上述鼓轴5;同心地配置在该鼓轴5的径向外侧的旋转筒体12;中央鼓6,其由左右一对借助第一横滑筒13保持在该旋转筒体12上的鼓体14构成。
上述旋转筒体12借助轴承而支承于上述鼓轴5,该鼓轴5能够单独旋转。另外,在上述鼓轴5的一端连结有第一驱动电动机(未图示),其可使上述第一横滑筒13面对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并且在上述旋转筒体12的一端连结有第二驱动电动机(未图示),其使上述第一横滑筒13随旋转筒体12一起一体旋转。
上述鼓轴5是将螺刻了右螺纹的右螺纹部和螺刻了左螺纹的左螺纹部形成于两侧的螺旋轴,在各螺纹部5A、5B上螺合有螺母接头15。另外,上述旋转筒体12具有沿轴芯方向延伸的长孔状的引导孔12A,并且在该引导孔12A中配置有能够随着该引导孔12A的引导而沿轴芯方向移动的移动体16。该移动体16在其半径方向内端设置有只限制上述螺母接头15的轴芯方向移动的例如凹状的卡止部16A。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旋转筒体12的外周可滑动自由地外插上述第一横滑筒13,并且在该第一横滑筒13的轴芯方向外端部螺栓式连结上述移动体16。因此,在上述中央鼓机构7中,通过由上述第一驱动电动机驱动的上述鼓轴5的旋转,借助上述螺母接头15及移动体16,就能够使两侧的第一横滑筒13、13,面对上述中央鼓6的宽度中心i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另外,上述旋转筒体12能够在保持上述移动体16的轴芯方向的移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第二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
另外,在上述第一横滑筒13的轴芯方向内端部,安装有能够扩缩径的圆筒状的鼓体14。该鼓体14具有:在周向上被分割的多个组合模20和在径向内外引导个组合模20的引导单元21。
如图11所示,上述组合模20由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的第一、第二组合模20A、20B构成,本例中第一组合模20A形成为其周向宽度大于第二组合模20B。而且,在扩径状态Ye下,上述第一、第二组合模20A、20B沿周向并列排列,并且其外表面S共同形成实际上沿周向连续的一个圆筒面S0。另外,在缩径状态Yr下,第二组合模20B向比第一组合模20A更靠近径向内侧后退,由此鼓体14能够缩径。另外,扩径状态Ye的鼓体14的直径De,大于胎圈芯4a的外径,缩径状态Yr的鼓体14的直径Dr,小于胎体筒体2的内径。另外,各组合模20A、20B的周向宽度中央,一体地固定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板状的安装片22。
上述引导单元21具有圆盘状的侧板23,其安装在上述第一横滑筒13的轴芯方向内端部,在该侧板23的轴芯方向侧面形成朝向径向放射状延伸的例如引导槽、引导导轨等引导部23A。该引导部23A将上述安装片22的一个端缘向径向内外引导。
另外,上述各组合模20A、20B借助第一缩放径单元24动作。该第一缩放径单元24与上述第一横滑筒13同心地形成,并且具备:沿轴芯方向延伸的气缸室25;环状的活塞26,其能够使该气缸室25沿轴芯方向内外滑动;杆27,其以放射状延伸且一个端部轴式固定于上述活塞26的轴芯方向内端部并且另一端部轴式固定于上述安装片22。上述活塞26由供给到气缸室25的压缩空气驱动。另外,径向的移动距离较长的第二组合模20B,适用轴式固定点间的距离较长的连杆27,另外,径向的移动距离较短的第一组合模20A,适用轴式固定点间的距离较短的连杆27。另外,图8中的符号95是将各组合模20向径向内侧施力的返回用弹簧。
接下来,如图6所示,上述胎圈锁定单元9具备:第二横滑筒28,其外插于上述第一横滑筒13的外周,并可在该第一横滑筒13上沿轴芯方向滑动;借助第二缩放径单元29保持于该第二横滑筒28的能够扩缩径的上述胎圈锁定环8。另外,上述胎圈锁定环8由在周向被分割的多个组合模8A构成。
上述第二横滑筒28在其轴芯方向外端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横滑筒13之间形成的气密的空气室30,通过供给到该空气室30的压缩空气,能够横向移动到轴芯方向内侧。另外,第二横滑筒28在其轴芯方向内端部具有由横气缸室部31A和纵气缸室部31B构成的L字状的气缸室31,其中:横气缸室部31A,其形成为与该第二横滑筒28同心,并且向轴芯方向内侧延伸;纵气缸室部31B,其与该横气缸室31A的轴芯方向内端部连接,并向径向外侧延伸。
而且,在上述纵气缸室部31B通过设置在该纵气缸室部31B壁面的引导槽、引导导轨等的引导部32,配置有向径向内外引导的纵锁定环引导38。另外在各纵锁定环引导38的外端部安装上述组合模8A,并且在该组合模8A的外端部,形成有接受上述胎圈芯4a的内周面的凹槽状的型芯接受面部8A1。
另外,上述横气缸室部31A在其轴芯方向内端部配置有楔状的活塞33,该活塞33具有朝向轴芯方向内侧向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33S。该活塞33利用供给到横气缸室部31A的压缩空气而向轴芯方向内外滑动,并且滑动时上述倾斜面33S与上述纵锁定环引导38的径向内端部抵接,使上述纵锁定环引导38与组合模8A一起向径向内外移动。因此,本例中通过上述L字状的气缸室31、活塞33以及纵锁定环引导38来构成使胎圈锁定环8缩放径的第二缩放径单元29。这里,图8中的符号94是将各组合模8A向径向内侧施力的返回用弹簧。
另外,上述三角胶倒入单元11具有安装于上述第二横滑筒28的能够膨胀的气袋10,该气袋10在瘪的通常状态时,保持为折叠于上述第二横滑筒28的外周面上。如图10(A)~(C)所示,在本例中表示了气袋10的一侧的开口缘10a,被固定在比上述胎圈锁定环8更靠近轴芯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另一开口缘10b,被固定在比上述胎圈锁定环8更靠近轴芯方向内侧的位置。另外三角胶倒入单元11,具有辅助板34,其使膨胀的气袋10向轴芯方向内侧变形,使三角胶倒入与胎体筒体2的中央部分2C压接。
接下来,对使用了上述生胎形成装置1的生胎形成方法说明。在该生胎形成方法中,如图12所示的流程图,其构成至少包括:胎体筒体形成步骤K1、胎圈芯压接步骤K2、胎体筒体移载步骤K3、胎圈锁定步骤K4、胎体扩张设置步骤K5、型芯抵接步骤K6以及三角胶倒入步骤K7。
如图1所示,在上述胎体筒体形成步骤K1中,通过在上述带式鼓80上依次缠绕包含胎体2a的片状体,从而在其外周面上形成直圆筒状的胎体筒体2。
在上述胎圈芯压接步骤K2中,在上述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的径向外侧且规定位置上,插入胎圈芯组合体4并与胎体筒体2压接。在本例中,是用上述第一输送装置82,在带式鼓80上的胎体筒体2的径向外侧且规定位置上,配置胎圈芯组合体4,之后通过使带式鼓80与胎体筒体2一起扩径,而将上述规定位置的胎圈芯组合体4压接、安装于胎体筒体2。
在上述胎体筒体移载步骤K3中,用上述第一移载装置82从带式鼓80接受带有上述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体筒体2,并在保持直圆筒的状态下沿轴芯方向输送,移载到中央鼓6的外周上。
然后,如图7所示,在上述胎圈锁定步骤K4中,通过用胎圈锁定环单元9将胎圈锁定环8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4与上述胎圈锁定环8之间一边夹压上述胎体筒体2,一边将胎圈芯组合体4固定。
于是,在胎体筒体2形成直圆筒状的阶段,压接胎圈芯组合体来决定胎圈芯4a、4a间的胎体帘线路径。因此,能够无偏差均匀并且正确地获得胎体帘线路径,并且能够不疏密而均匀地保持帘线排列。另外,在胎圈锁定步骤K4中,因一边保持直圆筒状一边固定胎圈组合体4,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胎圈芯组合体4与胎体筒体2之间的错位。另外,在以后的三角胶4b倒入和胎体筒体2折回时,能够防止产生错位,防止胎体帘线路径改变。另外,如上所述胎圈锁定环8的扩径是通过向上述活塞33的轴芯方向内侧移动,各上述组合模8A向径向外侧移动而进行的。
接下来,如图8所示,在上述胎体扩张设置步骤K5中,通过使用中央鼓机构7使上述鼓体14扩径,从而在被上述胎圈锁定环8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4、4之间,将胎体筒体2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由此,能够对胎体帘线施与张力,保持帘线排列的均匀性,并且在胎圈芯4a的外周与鼓体14的外周之间形成径向的高低差G。通过该高低差G的形成,能够使上述三角胶4b倒入而与胎体筒体2接触。另外,如上所述上述鼓体14的扩径是通过向活塞26的轴芯方向内侧移动借助连杆27将各上述组合模20向径向外侧移动而进行的。
然后,如图9所示,在上述型芯抵接步骤K6中,通过使用胎圈锁定单元9,使上述胎圈锁定环8向轴芯方向内侧移动。由此,借助上述胎体筒体2,使被上述胎圈锁定环8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4的胎圈芯4a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上述扩径状态Ye的鼓体14的轴芯方向外侧面。如果没有该抵接步骤K6,则胎圈芯组合体4的内侧面不能与胎体筒体贴紧,另外三角胶4b高精度并且稳定易于倒入是困难的。
如上所述,该胎圈锁定环8的横向移动是通过向上述空气室30供给高压空气,并借助使第二横滑筒28本身相对于第一横滑筒13横向移动进行的。因此,本例中借助上述第二横滑筒28形成第一横向移动单元35,该第一横向移动单元35使上述胎圈锁定环8朝向鼓体14进行横向移动,并借助胎体筒体2使胎圈芯4a的内侧面与鼓体14的外侧面抵接。而且,胎圈锁定单元9具有由第二横滑筒28构成的第一横向移动单元35。
接下来,如图10(A)~(C)所示,在上述三角胶倒入步骤K7中借助上述气袋10的膨胀,使三角胶4b倒入与胎体筒体2的中央部分2C压接。本例中在气袋10的膨胀后,借助上述辅助板34使膨胀的气袋10向轴芯方向内侧变形,使三角胶4b倒入与胎体筒体2的中央部分2C压接。这里,辅助板34通过一边将膨胀的气袋10向径向按压一边向轴芯方向内侧移动,就能够进行上述倒入。另外上述倒入的三角胶4b及胎体筒体2的折回部2E,如图10(C)所示,被按压辊36按压到胎体筒体2的中央部分2C而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上述三角胶倒入步骤K7之后,在本例中进行在折回两端部分的胎体筒体2的外侧粘贴胎侧胶的胎侧胶粘贴步骤K8(未图示)。之后,如图1所示,进行:胎面环输送待机步骤K9,即用第二输送装置85将预先由带束鼓83形成的胎面环3输送到上述待机位置P进行待机以及胎体膨胀步骤K10。胎体膨胀步骤K10中,在保持上述胎圈芯4a与鼓体14的借助胎体筒体2的抵接状态下,使左右的胎圈锁定环8、8彼此接近,并且在该接近的胎圈锁定环8、8之间使胎体筒体2膨胀为环状。由此,使环状的胎体筒体2压接于预先待机的胎面环3,从而形成生胎T。这里,在压接时配合粘贴步骤K11(未图示)进行,该粘贴步骤K11是利用例如压辊等将胎面环3按压于环状的胎体筒体2,并跨越胎面环3的全宽度进行粘贴。
另外,形成的生胎T借助胎圈锁定环8的缩径,从而被从生胎形成装置1上取下。这里,胎圈锁定环8的缩径借助来自上述横气缸室部31A的压缩空气的排气和上述返回用弹簧94的回复力进行。
另外,在本例中构成上述中央鼓机构7的上述第一横滑筒13上,支承包括胎圈锁定环8的胎圈锁定单元9。因此,上述胎圈锁定环8能够追随鼓体14,即在保持上述抵接状态下进行横向移动。另外,第一横滑筒13构成第二横向移动单元37,其使上述胎圈锁定环8追随鼓体14的横向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而实施。

Claims (4)

1.一种生胎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体筒体形成步骤,其在能够扩缩径的带式鼓上形成直圆筒状的胎体筒体;
胎圈芯压接步骤,其在该带式鼓上的胎体筒体的径向外侧且比该胎体筒体的两端靠近轴芯方向内侧的规定位置上,通过插入预先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有三角胶的胎圈芯组合体而与胎体筒体压接;
胎体筒体移载步骤,其将带有所述胎圈芯组合体的胎体筒体移载到被鼓轴所支承的能够扩缩径的中央鼓的外周;
胎圈锁定步骤,其通过使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与所述胎圈锁定环之间一边夹压所述胎体筒体,一边固定所述胎圈芯组合体;
胎体扩张设置步骤,其通过使所述中央鼓扩径,从而在被所述胎圈锁定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之间将胎体筒体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
型芯抵接步骤,其通过使所述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横向移动,从而经由所述胎体筒体来使被所述胎圈锁定环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所述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芯方向的外侧面抵接;
三角胶倒入步骤,其借助气袋的膨胀来将所述胎圈芯组合体的三角胶倒入而使其与所述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压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胎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鼓由面对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的一对鼓体构成,并且包括胎体膨胀步骤,
在所述胎体膨胀步骤中,所述胎圈锁定环能够追随所述鼓体的横向移动,在保持由所述型芯抵接步骤形成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中央鼓的轴芯方向外侧面经由胎体筒体的抵接状态下,使所述胎圈锁定环彼此接近,并且在该接近的胎圈锁定环之间使所述胎体筒体膨胀为环状。
3.一种生胎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中央鼓机构,其具有被鼓轴支承的能够扩缩径的圆筒状的中央鼓,能够在该中央鼓的外周保持圆筒状的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
胎圈锁定单元,其具有能够扩缩径的胎圈锁定环,该胎圈锁定环在所述中央鼓的轴芯方向两外侧同芯地配置,并且在径向外端部设置接受预先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有三角胶的胎圈芯组合体的所述胎圈芯内周的型芯接受面部;
具有能够膨胀的气袋的三角胶倒入单元,
并且所述胎圈锁定单元借助所述胎圈锁定环的扩径,从而在该胎圈芯组合体与所述型芯接受面部之间一边夹压所述胎体筒体,一边固定下述胎圈芯组合体,即该胎圈芯组合体配置在所述中央鼓外周的胎体筒体的径向外侧,并且配置在比所述中央鼓靠近轴芯方向外侧,
并且所述中央鼓机构借助所述中央鼓的扩径,从而在被所述胎圈锁定单元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之间,将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向径向外侧扩张设置,
所述胎圈锁定单元包括第一横向移动单元,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能够使所述胎圈锁定环向轴芯方向内侧横向移动,并且借助该横向移动,从而经由所述胎体筒体将所述固定的胎圈芯组合体的胎圈芯的轴芯方向内侧面,与所述扩径状态的中央鼓的轴芯方向的外侧面抵接,
而且所述三角胶倒入单元借助所述气袋的膨胀来将所述胎圈芯组合体的三角胶倒入而与所述胎体筒体的中央部分压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胎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鼓由一对面对轴芯方向以可接近的方式横向移动的鼓体构成,
并且所述胎圈锁定单元被第二横向移动单元支承,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使该胎圈锁定单元追随所述鼓体的横向移动。
CN200910146670.3A 2008-07-02 2009-06-11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6186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3699A JP4956495B2 (ja) 2008-07-02 2008-07-02 生タイヤ形成方法、及び生タイヤ形成装置
JP2008173699 2008-07-02
JP2008-173699 2008-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607A true CN101618607A (zh) 2010-01-06
CN101618607B CN10161860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46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6670.3A Active CN101618607B (zh) 2008-07-02 2009-06-11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00662A1 (zh)
JP (1) JP4956495B2 (zh)
CN (1) CN10161860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015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生轮胎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轮胎成型方法
CN103707536B (zh) * 2012-10-02 2017-09-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型芯输送台车
CN10942130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
CN109719980A (zh) * 2019-01-05 2019-05-07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航空子午线轮胎成型机的胎体筒收直角装置
CN110099787A (zh) * 2016-12-28 2019-08-0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处理自行车生胎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04734C2 (nl) 2010-05-18 2011-11-21 Vmi Holland Bv Werkwijze en samenstel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groene band.
ITMI20110721A1 (it) * 2011-04-29 2012-10-30 Pirelli Processo e apparato per confezionare pneumatici per ruote di veicoli
DE102012109739A1 (de) * 2012-10-12 2014-04-1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reifens
JP6317642B2 (ja) * 2014-07-29 2018-04-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成形ドラム
JP6604208B2 (ja) * 2016-01-08 2019-11-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ビードクランプリング
CN105965926B (zh) * 2016-05-23 2018-07-27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成型方法
US10611112B2 (en) 2016-07-22 2020-04-0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Center mechanism for tire building drum
JP6332368B2 (ja) 2016-09-06 2018-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203532B (zh) * 2018-10-24 2024-04-19 广东荣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可调节直径定型鼓
WO2021099871A1 (en) * 2019-11-19 2021-05-27 Pirelli Tyre S.P.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113650332B (zh) * 2021-08-03 2023-05-23 揭阳市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更换反包胶囊的机械助推反包胶囊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5254A (en) * 1965-01-05 1969-10-28 Gen Tire & Rubber Co Tire building machine
JPS57208233A (en) * 1981-06-18 1982-12-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adial tire
JP2668400B2 (ja) * 1988-07-14 1997-10-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224681B2 (ja) * 1994-04-26 2001-11-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アルタイヤ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3553550B2 (ja) * 1999-12-15 2004-08-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アルタイヤの成形装置
AU2003254816A1 (en) * 2002-08-05 2004-02-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molding drum and tire molding metho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015A (zh) * 2011-01-24 2012-07-2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生轮胎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轮胎成型方法
CN102602015B (zh) * 2011-01-24 2015-08-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生轮胎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轮胎成型方法
CN103707536B (zh) * 2012-10-02 2017-09-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型芯输送台车
CN110099787A (zh) * 2016-12-28 2019-08-0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处理自行车生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99787B (zh) * 2016-12-28 2021-08-27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处理自行车生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2130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
CN109421305B (zh) * 2017-08-25 2020-09-0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轮胎成型装置
CN109719980A (zh) * 2019-01-05 2019-05-07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航空子午线轮胎成型机的胎体筒收直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607B (zh) 2014-03-12
JP4956495B2 (ja) 2012-06-20
US20100000662A1 (en) 2010-01-07
JP2010012670A (ja) 201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607B (zh) 生胎形成方法和生胎形成装置
EP1645403B1 (en) Method for molding bead portion of green tire and bead portion molding device
US7101451B2 (en) Tire building drum with a turn-up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green tires
KR20200019602A (ko) 타이어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73925B (zh) 制造轮胎的方法及轮胎制造鼓
CN105339160A (zh) 具有翻卷机构的轮胎成型鼓
CN102092141B (zh) 生胎形成方法以及生胎形成装置
CN102602015B (zh) 生轮胎成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轮胎成型方法
CN102774024A (zh) 泄气保用轮胎用的成形设备
US10744731B2 (en) Belt drum device
JP4301883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
JP2009012218A (ja) ビードセット装置及びタイヤ成型装置
EP0661151B1 (en) Building drum with a metallic forming module
JP200822171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成形装置
JP4670306B2 (ja) タイヤ成形装置
JP4593748B2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
CN101084104B (zh) 制造自身闭合物体的机器和方法
KR101135558B1 (ko) 타이어 성형기의 가변 이송장치 홀더
US201001164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ire
JP2005169575A (ja) 円環体の把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089316A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シェーピング装置
JP2008296553A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タイヤ成型ドラム
CZ292459B6 (cs) Zařízení na výrobu kostry polotovaru pláště pneumatiky
RU231129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й шины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JP2007076220A (ja) タイヤ成型装置及びタイヤ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