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590B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7590B
CN101617590B CN2009101390865A CN200910139086A CN101617590B CN 101617590 B CN101617590 B CN 101617590B CN 2009101390865 A CN2009101390865 A CN 2009101390865A CN 200910139086 A CN200910139086 A CN 200910139086A CN 101617590 B CN101617590 B CN 101617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mentioned
pull
harvesting
cr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0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7590A (zh
Inventor
前田一郎
西田和彦
松尾理
阿濑勇
松本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737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48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825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319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825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414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82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10434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7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7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7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公开一种能够防止因扒拢输送装置的罩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而较多发生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散落的禾秆的情况的收割收获机。具备将拉起装置(24A、24B)拉起的禾秆扒拢输送到规定的禾秆通过部(27)中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和将拉起装置拉起的禾秆收割的收割装置(23),在扒拢输送装置中,装备具备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4a、74b)的转动体(71A、71B)、和覆盖该转动体的转动中心侧的罩(77A、77B);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在从垂直于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罩位于比收割装置的割刃(68、69)的前端靠车体后方侧。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combine-harvester)等收割收获机(reaping-harvesting machine),特别涉及其收割输送构造。 
背景技术
[1]作为上述那样的收割收获机的收割输送构造,有在扒拢输送装置中装备有具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转动体(辅助输送装置)、和通过覆盖该转动体的转动中心侧而防止禾秆向转动体的卷绕的罩的构造。并且,在这样的结构的收割输送构造中,将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使得在从垂直于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罩位于比收割装置的割刃的前端更靠车体前方侧(例如参照JP-A-2007-289027)。 
[2]此外,在上述那样的收割输送构造中,在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中,具备由以一定间距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橡胶制的扒拢带构成的扒拢输送机构,将该扒拢输送机构配置为,在以左右方向的一直线状配备在收割输送部的收割装置的上方,使该扒拢输送机构的输送起始端部侧相对于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向车体前方侧较大地伸出(参照例如JP-A-10-15533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应于背景技术[1]的问题如以下所述。 
对于扒拢输送装置的转动体,一般采用具备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橡胶制的扒拢带的结构。因此,在转动体作用在收割前的作物的禾秆上的情况下,扒拢带的突出部抵不过收割前的禾秆的强度而变形,从而在该禾秆被收割之前的期间中,不能通过转动体将该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扒拢输送装置的罩构成为位于比收割装置的割刃的前端靠车体前方侧,则该罩随着车体的行驶而与收割前的禾 秆抵接,将该禾秆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推弯。 
并且,如果这样被推弯的作物的禾秆到达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而被收割,则有与该收割同时、通过要从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被推弯的状态返回到笔直的状态的复原作用、向从扒拢输送装置离开的车体的行进方向飞出、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的情况。 
如果这样的现象在通常的收割作业时发生,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的禾秆也被与车体的行驶同时朝向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内陆续导入的后续的禾秆推回到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内,所以能够通过扒拢输送装置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 
但是,如果上述现象在中断收割输送部的收割输送的田埂边(畦際)转弯时等稍微之前、或收割输送部的禾秆的收割输送量较少的田地的角部处的收割作业时等发生,则不能将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的禾秆推回到输送区域内,结果较多地产生在从输送区域偏离的状态下散落的禾秆。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因扒拢输送装置的罩与收割前的禾秆抵接而较多发生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散落的禾秆的情况。 
[2]对应于背景技术[2]的问题如以下所述。 
根据上述构成,有时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作用于收割装置收割前的作物禾秆。此时,扒拢带的突出部抵不过收割前的禾秆的强度而变形,由于该变形,在该作物禾秆被收割之前的期间中,不能将该作物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此外,由于此时的作业行驶,会将收割前的作物禾秆向车体前方推弯。 
并且,如果这样被推弯的作物禾秆到达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而被收割,则有与该收割同时、通过要从朝向车体前方被推弯的状态返回到笔直的状态的复原作用、向从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离开的车体前方侧飞出、从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的输送区域偏离、散落在收割装置前方的情况。 
若发生这样的现象,则散落在收割装置的前方的作物禾秆在随着作业行驶而向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的输送区域陆续导入的后续的未收割作物禾秆的作用下,被推回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其根侧会与未收割的作物禾秆一起被再次收割。 
若发生这样的作物禾秆的二次收割,则作物禾秆的长度不齐,由 于该长度不齐,将作物禾秆向脱粒装置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粒装置的脱粒处理时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结果导致谷粒的回收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因作物禾秆的二次收割引起的谷粒回收效率的降低。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用来解决问题[1]的手段如下。 
即,一种收割收获机,具备收割输送部, 
上述收割输送部具备: 
多个分禾部件,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将作物的禾秆按照栽种行分开; 
拉起装置,设在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之间,将作物的禾秆拉起; 
规定数量的拉起框,由上述分禾部件及拉起装置形成; 
扒拢输送装置,设在上述拉起框上,将上述拉起装置拉起的禾秆扒拢输送到规定的禾秆通过部中; 
收割装置,将上述拉起装置拉起的禾秆收割; 
该收割收获机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扒拢输送装置中,设有具备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转动体、和覆盖该转动体的转动中心侧的罩; 
在从垂直于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上述罩位于比上述收割装置的割刃的前端靠车体后方侧。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抑制罩随着车体的行驶而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由此,能够抑制收割前的禾秆由于与罩的接触而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被推弯的情况,能够抑制由该推弯引起的、被推弯的禾秆在收割的同时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并散落的情况。 
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扒拢输送装置的罩与收割前的禾秆抵接而较多发生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散落的禾秆的情况。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在从垂直于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在上述转动体的扒拢输送区域中,上述转动体的突出部的前端描绘的轨迹与上述割刃的前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抑制转动体的突出部作用在收割前的禾秆 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由转动体的突出部将收割前的禾秆推倒而在收割后的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容易发生紊乱、或者因与收割前的禾秆的接触而转动体的耐久性下降等的不良状况发生。 
此外,能够将刚刚收割后的禾秆通过转动体的突出部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扒拢输送装置的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并且能够防止起因于输送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 
另外,若基于扒拢输送装置的禾秆的扒拢输送中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则供给至脱粒装置的禾秆的穗尖侧对齐变差,脱粒装置中的脱粒处理容易发生处理残留,所以会导致脱粒回收率的降低。 
因而,能够在实现基于扒拢输送装置的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的提高的同时,防止起因于转动体的耐久性的下降及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扒拢输送装置中,装备有具备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旋转体、和将禾秆导引到该旋转体的扒拢输送区域中的导引部件; 
将上述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在从垂直于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上述导引部件位于比上述割刃的前端靠车体后方侧。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抑制导引部件随着车体的行驶而与收割前的禾秆抵接,由此,能够抑制收割前的禾秆由于与导引部件的接触而被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推弯的情况,能够抑制起因于该推弯、被推弯的禾秆在收割的同时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并散落的情况。 
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扒拢输送装置的导引部件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而较多发生从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散落的禾秆的情况。 
此时,更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在从垂直于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旋转体的突出部的前端描绘的轨迹的前端与上述割刃的前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抑制旋转体的突出部作用在收割前的禾秆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由旋转体的突出部将收割前的禾秆推倒、在收割后的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容易发生紊乱的、或者因与收割前的禾秆的接触而转动体的耐久性下降等的不良状况发生。 
此外,能够将刚刚收割后的禾秆通过旋转体的突出部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扒拢输送装置的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并且能够防止起因于输送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 
因而,能够在实现扒拢输送装置对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的提高的同时,防止起因于转动体的耐久性的下降及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将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的左右间隔设定为能够将最大两行作物导入到它们之间,并且将位于这些分禾部件之间的拉起装置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禾秆的拉起,将上述拉起框构成为能够将最大两行禾秆拉起的两行用,由此,将上述收割输送部构成为形成在其中的上述拉起框的数量的2倍的数量为最大作业行数的n框2n行收割规格。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将收割输送部构成为1框2行收割规格、2框4行收割规格、3框6行收割规格、或4框8行收割规格等。 
即,在作业行驶时,能够将比形成在收割输送部上的拉起框的数量多的行数的作物的禾秆拉起。 
因而,能够实现收割输送构造的简单化及收割输送构造所需要的成本的削减。 
此时,如果例如将3个上述分禾部件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以能够在与相邻的分禾部件之间导入最大两行的作物,并且在相邻的分禾部件之间装备上述拉起装置,在上述收割输送部上形成两行用的左右一对上述拉起框,由此将上述收割输送部构成为2框4行收割规格,则在以下的方面是有利的。 
根据该特征结构,在是形成左右一对拉起框的结构的同时,能够进行通过左右的拉起框分别将各两行禾秆拉起的4行作业、或通过左右一个拉起框将两行禾秆拉起、并且通过左右另一个拉起框将1行禾秆拉起的3行作业等。 
因而,能够实现具备左右一对拉起框的收割输送部的性能价格比的提高。 
另外,如果在左右的上述拉起框上分别装备将由上述拉起装置拉起的禾秆扒拢输送到形成于左右的上述拉起框之间的禾秆通过部中的两行用的扒拢输送装置,则能够将由左右的拉起框拉起的最大4行禾 秆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扒拢输送到禾秆通过部中。因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具备左右一对拉起框的收割输送部的性能价格比的提高。 
此外,如果构成为,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底部配备将驱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动力沿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方向分配的左右朝向的动力分配轴,将上述分配传动轴的左端侧经由左侧的传动轴传动连结在装备于左侧的上述拉起框上的上述拉起装置上,将上述分配传动轴的右端侧经由右侧的传动轴传动连结在装备于右侧的上述拉起框上的上述拉起装置上,将从左右某一个传动轴分支的动力传递给左右某一个上述扒拢输送装置,在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中装备具备扒拢用的多个突出部的旋转体,并且通过这些旋转体的上述突出部的啮合,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联动,则在以下的方面更加有利。即,通过分别经由专用的传动轴进行对左右的拉起装置的传动,不需要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的上部架设使拉起装置彼此联动的传动机构,所以与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的上部架设传动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收割输送部的重心位置变低。因而,能够提高车体的稳定。 
此时,如果在上述收割输送部中装备将由上述拉起装置拉起的禾秆收割的收割装置,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比左右某一个上述传动轴靠车体横外方侧的位置上配备将上述分配传动轴与上述收割装置联动连结的割刃驱动装置,则能够可靠地防止由收割装置收割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割刃驱动装置上,能够防止由于该接触而在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发生紊乱,能够防止起因于该紊乱的供给到脱谷装置中的禾秆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情况。因而,能够将起因于收割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割刃驱动装置上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避免于未然。 
进而,如果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一侧方装备搭乘驾驶部、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反搭乘驾驶部侧配备上述割刃驱动装置,则割刃驱动装置位于不相邻于搭乘驾驶部而开放的收割输送部的横向一侧端部,所以割刃驱动装置的组装及维护变得容易进行。因而,能够提高割刃驱动装置的组装性及维护性。 
[2]用来解决问题[2]的手段如下。 
即,是一种联合收割机,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一侧连结收割输送部,在上述行驶车体的左右另一侧形成搭乘驾驶部,在上述行驶车体的上 述收割输送部的后方位置配备脱谷装置;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中,将3个分禾部件和左右一对拉起装置配备为,使拉起装置位于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之间,形成左右一对拉起框; 
在左右的上述拉起框各自中,具备将由以左右朝向的一直线状配备在上述收割输送部中的收割装置收割的作物的禾秆扒拢输送到形成于左右的上述拉起框之间的禾秆通过部中的扒拢输送装置;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中,具备将由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输送到上述禾秆通过部中的作物的禾秆输送到上述脱谷装置中的供给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使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的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与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的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相同或大致相同; 
设定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及上述供给输送装置的姿势,以使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及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的夹角比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与上述供给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的夹角大。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使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相对于为左右朝向的一直线状的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在大致沿着它们的收割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收割装置的上方。 
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作用于收割装置的收割前的作物禾秆上、在车体的行进的同时将收割前的作物禾秆朝向车体前方推弯的情况。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被推弯的作物禾秆在达到收割装置的收割位置而被收割时的、起因于由于要从被朝向车体前方推弯的状态回到笔直的状态的复原作用、向远离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的车体前方侧飞出、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区域偏离而散落到收割装置的前方的作物禾秆的二次收割。 
这在将两行作物禾秆导入到拉起框中的情况、即在将多个作物禾秆沿左右方向隔开栽植间隔导入到拉起框内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能够有效地抑制位于车体前方侧的扒拢输送装置的输送起始端部侧作用在被导入到拉起框内的远离禾秆通过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中的作 物禾秆上而推弯的情况。 
此外,能够将收割装置刚刚收割后的作物禾秆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能够在禾秆通过部中将作物禾秆以良好的状态平滑地交接给供给输送装置。 
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作物禾秆的二次收割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并且能够提高收割输送部的作物禾秆的输送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使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比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高度位置低。 
如果供给输送装置接近于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扒拢输送装置,则有可能由供给输送装置输送的作物禾秆的根侧接触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扒拢输送装置上而导致其输送姿势紊乱的不良状况。 
相对于此,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扒拢输送装置配置为,比搭乘驾驶部侧的扒拢输送装置高度位置低,能够使由供给输送装置输送的作物禾秆的根侧不易接触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扒拢输送装置上,能够防止起因于该接触的作物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 
结果,能够防止起因于该输送姿势的紊乱、在由供给输送装置将作物禾秆朝向脱谷装置输送时作物禾秆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情况。 
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由供给输送装置输送的作物禾秆接触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扒拢输送装置上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扒拢输送装置中,具备具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的旋转体、和将作物的禾秆导引到该旋转体的扒拢输送区域中的导引部件; 
将左右的上述导引部件中的、从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端部朝向对应的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中心延伸的直线导引部形成为与车体前后方向正交的横向一条直线状。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防止左右的导引部件的直线导引部在作业行驶时作用在收割前的作物禾秆上、将该作物禾秆朝向车体前方推弯的情况。结果,能够将该被推弯的作物禾秆在收割的同时、通过从推弯状态的复原作用、散落到收割装置的前方而被二次收割的可能性避 免于未然。 
因而,能够防止起因于导引部件作用在收割前的作物禾秆上的作物禾秆的二次收割带来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将3个上述分禾部件配置为,具有能够使在与相邻的分禾部件之间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导入的左右间隔,将左右的上述拉起装置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拉起,将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扒拢输送,将左右的上述拉起框构成为拉起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两行用; 
将位于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两端的上述分禾部件构成为,使装备在它们的前端部上的分禾器的姿势成为越靠车体后部侧越位于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侧的倾斜姿势。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在是具备左右一对拉起框的结构的同时收获最大4行作物。 
此外,在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在位于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两端的分禾部件的分禾器作用于被导入到拉起框内的远离禾秆通过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中的作物禾秆时,将该拉起框内的左右一侧部的作物禾秆朝向作为远离相邻于该作物禾秆的拉起框外的作物禾秆的一侧、并且是禾秆通过部所位于的一侧的、拉起框内的左右另一侧部侧推近。 
因而,能够在提高分禾器的分禾性能的同时提高输送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部上的上述分禾部件的分禾器与上述拉起装置之间立设有分禾装置。 
根据该特征结构,能够将被导入到收割输送部的作业宽度内的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部中的作物禾秆、和与该作物禾秆相邻的收割输送部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禾秆高精度地可靠地分开。 
因而,能够提高分禾精度及分禾效率。该结构在作物的倒伏较严重的田地中进行收获作业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 
此时,更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禾装置以朝向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倾倒的倾斜姿势立设。 
根据该特征结构,分禾装置能够将被导入到收割输送部的作业宽度内的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部中的作物禾秆向作为远 离相邻于该作物禾秆的收割输送部的作物宽度外的作物禾秆的一侧、并且是禾秆通过部所位于的一侧的、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梳近。 
因而,能够在提高分禾装置的分禾性能的同时提高输送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的前端部上立设有分禾杆。 
根据该特征结构,通过由左右的拉起装置拉起的作物禾秆朝向另一个拉起装置倒伏,即使其穗尖侧在拉起区域的车体前方侧在车体主视图中交叉,也能够将该作物禾秆通过中分禾杆的分禾作用朝向对应的拉起装置的拉起区域左右分开。由此,能够避免在左右的拉起装置的车体前方侧作物禾秆的穗尖侧相互缠绕的可能性。 
因而,能够防止在左右的拉起装置的车体前方侧、起因于作物禾秆的穗尖侧缠绕的作物禾秆的拉起效率的下降及拉起不良的发生。 
在采用2框规格的收割输送构造的小型的联合收割机中,收割输送部的作业宽度比为了确保规定的翻倒角而设定得较大的左右的履带的车辙间距离窄。因此,在车体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中间收割作业变得困难。 
所以,有通过将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拉起框构成为1行用、并且将搭乘驾驶部侧的拉起框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拉起的2行用、将收割输送部构成为作业宽度较宽的2框3行收割规格、并且通过将该收割输送部遍及位于车体的大致左右中央而收获存在于车体的左右宽度内(履带的车辙间)的3行作物的中间收割作业位置、和向比该中间收割作业位置远离搭乘驾驶部侧变位而收获存在于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两行作物的周围收割作业位置、相对于行驶车体可横向滑动地装备、能够良好地进行中间收割和周围收割两者的作业行驶的方案(例如参照JP-A-10-155339)。 
根据上述结构,需要用来能够进行收割输送部相对于行驶车体的横向滑动的复杂的构造。因此,收割输送构造变得庞大而复杂,并且收割输送构造所需要的成本高涨。 
相对于此,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将位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分禾部件配置为,其在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或大致一致;将位于搭乘驾驶部的左 右一侧端的分禾部件配置为,其在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搭乘驾驶部一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或大致一致;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上,配备有驱动上述收割装置的割刃驱动装置。 
根据该特征结构,不论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还是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车体横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周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都能够将存在于车体的左右宽度内(履带的车辙间)的作物、导入到左右的拉起框内并收获而不会导致通过左右的履带将位于它们的车体横外方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踩踏、或者向位于它们的车体横外方侧的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聚集泥土等的不良状况。 
此外,能够将在将割刃驱动装置配备在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的、收割后的作物禾秆缠绕到割刃驱动装置上的不良状况、及在将割刃驱动装置配备在收割输送部的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上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的、在因仅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车体横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而比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中间收割作业频率高的周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未收割的作物缠绕到割刃驱动装置上的不良状况的发生避免于未然。 
因而,能够做成不会导致收割输送构造的复杂化及成本的高涨、能够良好地进行中间收割和周围收割两者的作业行驶、特别是能够防止作物禾秆对割刃驱动装置的缠绕的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另外,如果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配备覆盖上述割刃驱动装置的罩,则即使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也能够将未收割的作物缠绕到割刃驱动装置上的不良状况的发生避免于未然。因而,能够构成为不论在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还是周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都能够防止作物禾秆对割刃驱动装置的缠绕的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此时,如果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上将分禾杆与上述罩一起共同紧固连结并装备,则能够通过分禾杆防止存在于搭乘驾驶部侧的车体横外侧方的未收割作物向车体内方侧的倒入。此外,与将分禾杆和罩分别组装在收割输送部中的情况相比,分 禾杆及罩的组装变得容易进行。因而,能够构成为在实现组装性的提高的同时、在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作物禾秆对于割刃驱动装置的缠绕的作业性良好的结构。 
此外,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位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分禾部件、和与该分禾部件相邻的分禾部件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导入的左右间隔,并且将位于该两个分禾部件之间的拉起装置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拉起,将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拉起框构成为将最大两行作物禾秆拉起的两行用。 
根据该特征结构,存在不论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还是在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车体横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周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都总是将两行作物禾秆拉起的拉起框,结果,能够收获比形成在收割输送部上的拉起框的数量多的行数的作物。 
因而,能够构成为能够收获比形成在收割输送部上的拉起框的数量多的行数的作物的收获效率良好的结构。 
在上述那样的联合收割机的分禾构造中,有通过将分禾杆的分禾起始端部连结在配备于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一侧部的分禾部件上以使其能够进行向左右方向的摆动、并且将从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侧延伸的连结杆的延伸端连结在装备于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一侧部的支承部件上以使其能够进行向左右方向的摆动、能够进行绕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设定的轴心的分禾杆的姿势变更而构成、还有通过在连结杆与支承部件的连结部上装备摩擦式的保持机构、能够进行分禾杆的作用姿势及收纳姿势下的姿势保持而构成的构造(例如参照JP-A-11-239409及JP-A-11-262314)。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具备保持机构而大型化的连结部位于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一侧部。因此,在使收割输送部中的分禾杆所位于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位于田埂边而收获田埂边的作物的田埂边的作业行驶时等,有可能该大型化的连结部接触在田埂等其他物体上。并且,在使该连结部接触在田埂等其他物体上的情况下,有由于该接触而连结部变形的情况,有由于该变形而导致不能变更分禾杆的姿势的不良状况的情况。 
相对于此,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上装备有分禾杆,以使其能够向伸出到车体的横外方而倾倒的作用姿势、和退避到车体侧而起立的收纳姿势进行通过摆动的姿势变更; 
具备将上述分禾杆的分禾起始端部可摆动地连结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上述左右一侧部上的第1连结部、和将从上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侧延伸的连结杆的延伸端部可摆动地连结在上述收割输送部的上述左右一侧部上的第2连结部; 
将上述第2连结部配置在比上述第1连结部靠上述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 
根据该特征结构,在使收割输送部中的分禾杆所位于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位于田埂边而收获田埂边的作物的田埂边的作业行驶时等,能够防止第2连结部接触到田埂等其他物体。由此,能够避免起因于第2连结部接触在其他物体上变形、不再能进行分禾杆的姿势变更的可能性。 
此外,分禾杆的摆动轴心成为越靠该收割输送部的后部侧越位于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心侧的倾斜姿势,由此,与将分禾杆的摆动轴心设定为沿着收割输送部的前后方向的姿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遍及收纳姿势和作用姿势而摆动操作分禾杆时的操作角变小。 
因而,能够长期地良好地使用分禾杆,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收获作业。此外,能够提高分禾杆的操作性。 
另外,在上述收纳姿势中,如果构成为,使上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收割输送部的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车体俯视图中一致或大致一致,则作为将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后的状态下的联合收割机整体能够减小左右宽度。由此,在使收割输送部中的分禾杆所位于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位于田埂边而收获田埂边的作物的田埂边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车体在更接近于田埂的状态下作业行驶,收割输送部相对于田埂边的作物的对位变得容易进行。此外,对于正面宽度较窄的收纳屋等的收纳变得容易进行。因而,能够提高田埂边的作业性及对于收纳屋等的收纳性。 
此外,如果构成为,在上述行驶车体上具备左右一对履带,在上 述收纳姿势下,上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车体俯视图中一致或大致一致,则在以下的方面是有利的。 
即,在联合收割机中,一般将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履带配置在比配备于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脱谷装置的车体横外方侧的左右一侧端更靠车体内方侧,所以在将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的情况下,能够使分禾杆整体位于比脱谷装置的车体横外方侧的左右一侧端靠车体内方侧。 
即,通过将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能够消除分禾杆向车体横外方的伸出,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能够减小左右宽度。由此,在使收割输送部中的分禾杆所位于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位于田埂边而收获田埂边的作物的田埂边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车体在更接近于田埂的状态下作业行驶,收割输送部相对于田埂边的作物的对位变得容易进行。此外,对于正面宽度较窄的收纳屋等的收纳变得容易进行。因而,能够提高在田埂边的作业性及对于收纳屋等的收纳性。 
此外,在上述收纳姿势中,如果构成为,使上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位于比上述供给输送装置的禾秆输送路径靠上方,则在将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供给输送装置将禾秆不接触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地朝向脱谷装置输送。由此,能够防止起因于该接触、由供给输送装置朝向脱谷装置输送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从而禾秆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中的脱谷处理时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不良状况的发生。因而,能够防止将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田埂边处的作业行驶时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此外,如果使位于上述行驶车体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的侧框架沿车体左右方向倾斜,以使其前端侧接近于搭乘驾驶部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则在行驶车体的搭乘驾驶部侧的横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侧框架的外侧面作为将该未收割作物向行驶车体的横外侧方导引的导引面发挥功能,能够阻止该未收割作物向车体内方侧的倒伏。因而,能够在实现分禾构造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的同时提高分禾性能,能够防止起因于未收割作物向车体内方侧倒伏的作业效率及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此外,如果在上述扒拢输送装置的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端部的正后方部位上配备上述第2连结部,则在以下的方面是有利的。 
即,扒拢输送装置通过装备在将最大两行作物禾秆拉起的构成为宽幅的拉起框上,构成为能够扒拢输送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宽幅。并且,将该最大两行作物禾秆朝向相邻的拉起框之间即位于收割输送装置的左右中央侧的禾秆通过部扒拢输送。因此,在扒拢输送装置的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端部的稍后方部位上,不存在作物的禾秆,并且也不需要配备作用于该作物的禾秆的设备,所以形成空间。 
所以,是有效利用该空间、将分禾杆安装用的第2连结部配备在该空间中的结构,由此,能够将分禾杆安装用的第2连结部没有勉强地配置在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并且利用该第2连结部的分禾杆相对于收割输送部的组装变得容易进行。 
因而,通过有效利用通过将位于收割输送部的远离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拉起框构成为两行用而得到的空间,能够提高分禾杆的组装性。 
关于其他特征结构以及由该特征结构发挥的有利的效果,通过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阅读以下的说明就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收割收获机的一例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自脱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自脱型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传动结构等的图。 
图5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前部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前部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7是从垂直于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8是表示扒拢输送装置等的结构的要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9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传动结构的要部的纵剖后视图。 
图10是表示对于右侧的拉起装置的传动结构的要部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由橡胶软管构成分禾器的分禾部件的另一形态的要部的左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拉起装置的结构的纵剖主视图。 
图13是表示从垂直于扒拢输送装置的平面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扒拢输送装置与收割装置的位置关系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14是表示4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15是表示3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左侧视图。 
图17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侧视图。 
图18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19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主视图。 
图20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 
图21是收割输送部的左侧视图。 
图22是收割输送部的右侧视图。 
图23是收割输送部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24是收割输送部的要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25是收割输送部的要部的纵剖后视图。 
图26是收割输送部的要部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27是表示拉起装置的结构的要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28是表示扒拢输送装置的结构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29是表示扒拢输送装置及供给输送装置的结构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30是表示4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31是表示3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 
图32是表示左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侧的安装构造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将左分禾杆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的要部的俯视图。 
图34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另一形态的收割输送部的左侧视图。 
图35是表示收割输送部的另一形态的收割输送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应用到作为其一例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culm head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中的附图说明有关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各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不同的明示,将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前进及后退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正交于该前后方向的水平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垂直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 
[第1实施方式] 
分别在图1中表示自脱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左侧面,在图2中表示其整体平面,在图3中表示其整体正面。如这些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自脱型联合收割机在行驶车体1的前部右侧形成有搭乘驾驶部2。在行驶车体1的前部左侧,可升降摆动地连结着随着车体的行驶而将水稻或麦等作物C的禾秆收割并输送的收割输送部3。在行驶车体1的左半部,搭载有对来自收割输送部3的禾秆实施脱谷处理等的脱谷装置4。在脱谷装置4的后部上,连结有将脱谷处理后的禾秆即排出秸秆向车外排出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在行驶车体1的后部右侧,搭载有储存来自脱谷装置4的单粒化谷粒的谷粒箱6。在谷粒箱6上,装备有将储存在其内部的单粒化谷粒排出输送到车外的螺杆输送式的谷粒排出装置7。 
如图1~图4所示,行驶车体1构成为,将来自搭载在车体框架8上的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一体装备在变速箱(以下简称作T/M箱)11中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简称作HST)12、以及装备在T/M箱11的内部的行驶传动系统(未图示)等传递给装备在车体框架8的下部的左右一对履带13A、13B。 
虽然省略了图示或附图标记的添加,但车体框架8是在通过由方管构成的多个侧构件及横构件形成的基础框架上连结多个由各种钢材构成的加强部件及支承部件等而构成的。发动机9是水冷式,与散热器一起配置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的右侧部分上。T/M箱11是左右2分割构造,配备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的左右中央侧部分上。在T/M箱11的内部,具备将对应的履带13A、13B制动的左右一对侧制动器等。HST12位于T/M箱11的左侧箱的上部,将变速后的动力作为行驶用传递给行驶传动系统。行驶传动系统具备将向对应的履带13A、13B的传动断开或连接的左右一对侧离合器等而构成。左右的履带13A、13B 在经由对应的侧离合器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对应的侧制动器的动作制动。左右一对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构成为液压操作式。 
在行驶车体1中,也可以构成为,代替HST12而将齿轮式变速装置装备在T/M箱11的内部、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齿轮式变速装置、以及侧离合器等传递给左右的履带13A、13B。此外,在行驶传动系统中也可以装备将HST12变速后的动力变速的副变速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搭乘驾驶部2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右侧配备前面板14、侧面板15、以及发动机罩16等,形成为,使得能够进行从车体右侧的上下车。在前面板14上装备有十字摆动式、中立回位型的操纵杆17等。在侧面板15上,装备有摆动式、位置保持型的变速杆18等。在发动机罩16上装备有驾驶座席19。 
如图1~图7所示,收割输送部3在可升降摆动地连结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左侧的收割框架20上,具备3个分禾部件21A~21C、左右一对拉起装置22A、22B、推子型收割装置23、左右一对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以及供给输送装置25等而构成。并且,将3个分禾部件21A~21C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通过在这些分禾部件21A~21C中的相邻的两个之间配置左右某个对应的拉起装置22A、22B,在收割输送部3的前部形成左右一对拉起框26A、26B。 
3个分禾部件21A~21C是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的左分禾部件21A、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的右分禾部件21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分禾部件21C,随着车体的行驶而将对应的作物C的禾秆按照栽种行分开。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将被导入到对应的分禾部件21A~21C之间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收割装置23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位于其输送区域内的禾秆扒拢输送到设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部的禾秆通过部27中。供给输送装置25一边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姿势变更为脱谷用的横向倒下姿势一边朝向脱谷装置4供给输送。 
如图4所示,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HST12的输入轴28、以及带张紧式的收割离合器29等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将HST12的变速后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装备收割输送专用的变 速装置,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HST12的输入轴28、收割输送专用的变速装置、以及收割离合器29等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在收割输送专用的变速装置中可以采用齿轮式的变速装置或HST等。 
如图1~图10所示,收割输送部3通过横跨车体框架8和收割框架20架设的升降缸30的动作而升降摆动。在升降缸30中采用单动型液压缸。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操纵杆17经由升降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在升降缸30上,以基于其向前后方向的摆动操作来控制升降缸30的动作。由此,通过将操纵杆17沿前后方向摆动操作,能够使收割输送部3遍及下限侧的作业区域和上限侧的非作业位置升降摆动。并且,在其作业区域中,能够进行调节收割装置23相对于收获的作物C的高度位置的收割高度调节。 
此外,操纵杆17经由操控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在左右的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上,以基于其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控制对应于其操作方向的左右的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的动作。变速杆18经由连接机构连接在HST12的变速操作轴上,以基于其摆动操作使HST12动作。由此,通过摆动操作变速杆18,能够将左右的履带13A、13B无级地切换为停止状态、前进驱动状态和后退驱动状态。此外,在前进驱动状态和后退驱动状态下,能够分别无级地变更左右的履带13A、13B的驱动速度。并且,在前进驱动状态或后退驱动状态下,通过将操纵杆17沿左右方向摆动操作,能够将行驶状态切换为等速驱动左右的履带13A、13B的直行状态、通过离合器操作使左右的履带13A、13B差动的缓转弯状态、和将左右一个(转弯内侧)履带13A、13B制动的急转弯状态。 
如图1~图3所示,脱谷装置4通过装备在其左侧部的夹持输送机构31接受由收割输送部3输送的禾秆的根侧,并且将来自收割输送部3的禾秆朝向后方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夹持输送,以将该禾秆的穗尖侧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通过装备在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处理体对供给到其内部的禾秆的穗尖侧实施脱谷处理,通过装备在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筛式或风力式等的分选机构,对通过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通过该分选处理得到的单粒化谷粒由第1回收部回收而朝向谷粒箱6输送。未单粒化谷粒 等由第2回收部回收,实施再脱谷处理及再分选处理。切断秸秆及秸秆碎屑等尘埃从形成在脱谷装置4的后端部上的排尘口排出到车外。装备在脱谷装置4中的夹持输送机构31、处理体及分选机构等在经由脱谷离合器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 
如图1所示,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通过装备在其上部的排出秸秆输送机构32接受由夹持输送机构31从脱谷装置4送出的脱谷处理后的禾秆即排出秸秆而朝向后方输送。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构成为,能够将排出秸秆的释放形态切换为将该排出秸秆以长条的原状释放到车外的长秸秆释放状态、和通过装备在内部的盘状切割器将该排出秸秆细碎后释放到车外的细碎释放状态。排出秸秆输送机构32及盘状切割器在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作用下动作。 
如图1及图3所示,谷粒箱6储存由扬送输送机33输送的来自脱谷装置4的单粒化谷粒。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扬送输送机33在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作用下动作。谷粒排出装置7在经由排出离合器传递的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作用下排出动作,通过该动作,将储存在谷粒箱6中的谷粒排出到车外的规定位置(例如卡车的货台等)。 
如图1及图4~图10所示,收割框架20在其后端部具备作为升降摆动时的摆动支点的左右朝向的支点部件34。在支点部件34上连结着朝向行驶车体1的前下方延伸的延伸部件35。在延伸部件35的延伸端上,左右朝向地连结着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底部的中间部件36。在中间部件36的左端部,以从该左端部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连结着左分禾部件21A,并且立设有从该左端部朝向左侧的拉出装置22A的上部延伸的支承部件37。在中间部件36的右端部上连结着右分禾部件21B,以使其从该右端部延伸。在中间部件36的右侧部分上,连结着中分禾部件21C,以使其从该右侧部分朝向前方延伸。 
在支点部件34的内部,具备与收割离合器22的输出带轮38一体旋转的输入轴39等。在延伸部件35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40与输入轴39联动的传动轴41等。在中间部件36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42与传动轴41联动的中继轴43、及经由一对锥齿轮44与中继轴43联动的动力分配轴45等。在支承部件37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46与动力分配轴45联动的左传动轴47等。在中间部件36的右端部上立设有经由一对锥齿轮48与动力分配轴45联动的右传动轴49, 以使其朝向右侧的拉起装置22B的上下中间部延伸。 
如图5~图8所示,左分禾部件21A构成为在从中间部件36的左端部朝向前方延伸的左分禾管50A的前端上装备金属板制的左分禾器51A,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右分禾部件21B构成为在具有从中间部件36的右端部朝向右横侧方延伸的朝右的延伸部、和从其延伸端朝向前方延伸的朝前的延伸部的形成为L字状的右分禾管50B的前端上装备金属板制的右分禾器51B,使右分禾管50B的朝前的延伸部和右分禾器51B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中分禾部件21C构成为,在从中间部件36的右侧部分朝向前方延伸的中分禾管50C的前端上装备金属板制的中分禾器51C,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大致左右中间位置(中分禾器51C位于左分禾器51A与右分禾器51B之间的大致左右中间位置)。并且,各分禾部件21A~21C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以便能够将最大两行作物C导入到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21A、21C或21B、21C之间。此外,设定为,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中的情况下,它们的姿势为水平姿势或大致水平姿势。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各分禾部件21A~21B上装备通过橡胶软管可弹性变形地构成的分禾器51X~51Z。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将收割输送部3的禾秆的收割高度设定为最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各分禾器51X~51Z插入到地面中的不良状况。此外,通过利用各分禾器51X~51Z的弹性变形,能够使收割输送部3作用到更位于田埂的附近的作物C的禾秆。由此,能够通过该联合收割机的收割作业使割剩的作物C的量减少,能够减轻将割剩的作物C的禾秆手工收割而手动供给到脱谷装置4中的地头处理作业所需要的劳动。 
左分禾器51X构成为,通过将其一端部外嵌安装在左分禾管50A的前端上、使另一端部支承在左侧的拉起装置22A上,具有能够将对应的作物C的禾秆按照栽种行分开的保形性。右分禾器51Y构成为,通过将其一端部外嵌安装在右分禾管50B的前端上、使另一端部支承在右侧的拉起装置22B上,具有能够将对应的作物C的禾秆按照栽种行分开的保形性。中分禾器51Z构成为,通过将其一端部外嵌安装在中分禾管50C的前端上、使另一端部固定在中分禾管50C上,具有能够将对应的作物C的禾秆按照栽种行分开的保形性。 
如图4~图6、图9、图10及图12所示,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以左右对称形状构成。如果详细叙述,则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在它们的拉起箱52A、52B的上部具备输入轴53A、53B。在各拉起箱52A、52B的内部,具备与输入轴53A、53B一体旋转的驱动链轮54A、54B、相邻于驱动链轮54A、54B的横侧方的张紧链轮55A、55B、配备在拉起箱52A、52B的下部的第1导引辊56A、56B和第2导引辊57A、57B、以及遍及它们而卷挂的环形链58A、58B等。在各环形链58A、58B上,以一定的间距排列配备有多个拉起爪59A、59B。各拉起爪59A、59B以与环形链58A、58B的连结销60A、60B为支点摆动到它们的自由端侧位于拉起箱52A、52B的内部的收纳姿势、和延伸到拉起箱52A、52B的外方而作用在作物C上的作用姿势。在第1导引辊56A、56B与第2导引辊57A、57B之间,配备有将拉起爪59A、59B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第1导引轨道61A、61B。在第2导引辊57A、57B与驱动链轮54A、54B之间,配备有将拉起爪59A、59B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第2导引轨道62A、62B。 
左侧的拉起装置22A的输入轴53A经由一对锥齿轮63与左传动轴47联动。通过该联动,该环形链58A在主视图中绕右转动。通过该转动,该各拉起爪59A在被第1导引轨道61A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a1中,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侧朝向左右中央侧移动,通过该移动,将被导入到左分禾部件21A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此外,在被第2导引轨道62A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a2中,从拉起箱52A的下端部朝向上部移动,通过该移动,将扒拢导引后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 
右侧的拉起装置22B的输入轴53B经由链式传动机构64和一对锥齿轮65与右传动轴49联动。通过该联动,该环形链58B在主视图中绕左转动。通过该转动,该各拉起爪59B在被第1导引轨道61B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b1中,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侧朝向左右中央侧移动,通过该移动,将被导入到右分禾部件21B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此外,在被第2导引轨道62B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b2中,从拉起箱52B的下端部朝向上部移动,通过该移动,将扒拢 导引后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 
即,左侧的拉起装置22A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39经由传动轴41、中继轴43、动力分配轴45及左传动轴47等传递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被导入到左分禾部件21A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拉起。 
此外,右侧的拉起装置22B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39经由传动轴41、中继轴43、动力分配轴45、右传动轴49及链式传动机构62等传递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被导入到右分禾部件21B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拉起。 
进而,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上,形成有通过装备在它们上的多个拉起爪59A、59B将导入到3个分禾部件21A~21C中的对应的部件之间的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的导引区域Aa1、Ab1、和将扒拢导引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的拉起区域Aa2、Ab2。 
由此,能够将左右的拉起框26A、26B构成为将最大两行禾秆拉起的两行用,能够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拉起框26A、26B进行最大4行作物C的收获的2框4行收割规格。结果,与具备4个分禾部件和3个拉起装置而构成以进行最大4行作物C的收获的一般的3框4行收割规格的收割输送部相比,能够在构成为具有同样宽的作业宽度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 
此外,通过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上形成导引区域Aa1、Ab1和拉起区域Aa2、Ab2,在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的2框4行规格的同时,能够将4行作物禾秆平滑且良好地拉起。 
并且,能够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不需要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上部而架设用来将配备在它们的上部的输入轴53A、53B联动连结的重量较大的轴式传动机构的无拱形构造,由此,与采用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上部而架设轴式传动机构的拱形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收割输送部3的重心位置变低,能够提高车体的稳定性。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3框4行收割规格的收割输送部中采用无拱形构造的情况下,需要在作为禾秆的输送通路的下方的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的底部配备对于配置在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的拉起 装置的传动系统。如果在这样的位置上配置传动系统,则泥或杂草等异物容易堆积在传动系统的箱上,如果禾秆接触在该堆积的异物上,则在该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发生紊乱,起因于该紊乱,通过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时容易发生处理残留,所以容易导致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相对于此,有关本发明的收割输送部3由于是4行收割并且是不需要左右中央侧的拉起装置的2框4行收割规格,所以能够将起因于这样的异物的堆积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如图1~图3、图5~图7及图12所示,左侧的拉起箱52A使其下部经由左支承部件66A支承在左分禾管50A上。并使其上部支承在支承部件37上。右侧的拉起箱52B使其下部经由右支承部件66B支承在右分禾管50B上。此外,通过遍及其上部和左侧的拉起箱52A的上部而架设的拱状的连结部件67,将其上部连结在左侧的拉起箱52A的上部上。即,右侧的拉起箱52B使其上部经由连结部件67和左侧的拉起箱52A支承在支承部件37上。并且,通过这些支承构造,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以越是它们的上部侧越位于车体后方侧的后倒姿势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中。 
另外,作为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也可以代替通过使多个拉起爪59A、59B沿左右方向扒拢移动而形成导引区域Aa1、Ab1的构造,而采用通过随着车体的行驶而将作物C的禾秆朝向拉起区域Aa2、Ab2沿左右方向滑动导引的导引部件形成的构造。 
如图4~图9所示,收割装置23支承在各分禾部件21A~21C的分禾管50A~50C上。并且,通过在其上侧沿左右方向连续排列而排列配置的多个可动刀刃68相对于在其下侧沿左右方向连续排列而排列配置的多个固定刀刃69沿左右方向以一定行程往复滑动,将由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各可动刀刃68通过经由曲柄式的割刃驱动装置70与动力分配轴45联动,相对于固定刀刃69沿左右方向以一定行程往复滑动。 
即,收割装置23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动力分配轴45经由割刃驱动装置70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由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 
如图4~图9及图13所示,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上下地配置作为将禾秆的根侧的上部扒拢输送的旋转体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和作为将禾秆的根侧的下部扒拢输送的旋转体的装填器72A、72B、并且在它们之间装备导引由扒拢输送机构71A、71B及装填器72A、72B扒拢输送的禾秆的导引部件73A、73B而构成。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是将以一定间距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4a、74b的橡胶制的扒拢带74A、74B遍及大径的驱动带轮75A、75B、和小径的从动带轮76A、76B卷挂而构成的。在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上部,装备有通过将驱动带轮75A、75B和从动带轮76A、76B与扒拢带74A、74B的带侧一起从上方覆盖、防止禾秆对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卷绕的罩77A、77B。左右的装填器72A、72B在其外周部以一定间距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2a、72b。 
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A可旋转地支承在装备于支承部件37上的支轴78上,以其该扒拢输送机构71A的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此外,使该扒拢输送机构71A的从动带轮76A支承在一体装备于左支承部件66A的左端部上的左辅助部件79A上,以使其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位于比驱动带轮75A靠前侧。 
右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B装备在外嵌于右传动轴49上的筒轴80上,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B的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此外,使该扒拢输送机构71B的从动带轮76B支承在一体装备于右支承部件66B的右端部上的右辅助部件79B上,以使其在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上位于比驱动带轮75B靠前侧。 
并且,通过该支承构造,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上,以使得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状态下,它们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姿势是越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越位于后方的倾斜姿势,并且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此外,它们的装填器72A、72B的姿势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 
由此,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通过它们的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及装填器72A、72B的突出部72a、72b,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两侧,将位于它们的输送区域内的禾秆一边从左右外方的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在一起,在禾秆通过 部27稍前方,将扒在一起的禾秆一边从前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扒拢到禾秆通过部27中,在禾秆通过部27中,通过一边将扒拢的禾秆从前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朝向后方的禾秆交接位置扒出,使其通过禾秆通过部27。 
结果,在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由收割装置23收割的禾秆扒拢输送时,能够使该禾秆的根侧不易接触在收割装置23上,由此,能够将起因于通过该接触而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通过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如图4~图9及图13所示,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A将其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连结,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A的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一体旋转。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B将其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连结在筒轴80上,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B的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与筒轴80一体旋转。筒轴80经由齿轮式的减速机构81与右传动轴49联动。左侧的装填器72A与右侧的装填器72B啮合联动。 
即,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右传动轴49经由减速机构81及筒轴80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由收割装置23收割的禾秆朝向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啮合部即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从禾秆通过部27朝向禾秆交接位置扒拢输送。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供给输送装置25上下地配置夹持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扒出输送到禾秆交接位置的禾秆的根侧并输送的夹持输送机构82、和将该禾秆的穗尖侧卡止并输送的卡止输送机构83。夹持输送机构82及卡止输送机构83构成为,通过作为它们的输入轴发挥功能的传动轴84经由一对锥齿轮85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39联动,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一边姿势变更为脱谷用的横向倒下姿势一边朝向脱谷装置4供给输送。 
如图8及图13所示,在收割输送部3中,中分禾部件21C配置为,使其位于作为禾秆通过部27的左右宽度内的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谷径da、db之间。 
通过该配置,在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禾秆输送到禾 秆通过部27中时,能够防止该禾秆跨越中分禾部件21C而移动。结果,与禾秆跨越中分禾部件21C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禾秆的根侧不易接触到中分禾部件21C上,由此,能够将起因于通过该接触而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此外,如上所述,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状态下,通过它们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姿势是越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越位于后方的倾斜姿势、并且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此外它们的装填器72A、72B的姿势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相对于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情况下成为水平姿势或大致水平姿势的中分禾部件21C,越是其输送方向下游侧越从中分禾部件21C向上方远离。由此,能够防止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扒拢输送到禾秆通过部27中的禾秆在禾秆通过部27中接触到中分禾部件21C上,结果,能够阻止起因于该接触带来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如图2、图3及图14所示,位于反搭乘驾驶部侧的左侧的履带13A配置为,使作为其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左端部13Aa与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最反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此外,位于搭乘驾驶部侧的右侧的履带13B配置为,使作为其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右端部13Ba从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最搭乘驾驶部侧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向车体的右外方侧稍稍露出。 
即,左右的履带13A、13B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以使它们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间距离L比能够进行最大4行收割输送而构成的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W大。由此,能够使左右的履带13A、13B的车辙间距离变长,不会导致使各履带13A、13B的接地长度变长带来的转弯性能的下降而能够提高湿田性能。 
此外,左侧的履带13A通过其左端部13Aa的位置与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不会从该分禾起始端21Aa向车体左侧露出。由此,在车体的左侧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的周围收割或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Cy的中间收割等的作业 行驶时,能够防止由左侧的履带13A踩踏位于车体的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或者由左侧的履带13A向位于车体的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聚集泥土等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能够避免起因于该踩踏或聚集泥土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右侧的履带13B通过其右端部13Ba的位置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Cy的中间收割等的作业行驶时,如果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通过在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位于最搭乘驾驶部侧的作物Cb、与相邻于该作物Cb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y之间的、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b的侧方附近,则能够防止由右侧的履带13B踩踏位于车体的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y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能够避免起因于该踩踏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右侧的履带13B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向车体的右外方侧的露出长度Lz只要是能够防止右侧的履带13B对车体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作物Cy的踩踏的长度,例如可以根据与作物C的栽植间隔Sc的关系而设定为Lz=1/3×Sc或Lz=1/4×Sc等各种长度,但优选地设为Lz≤1/6×Sc。并且,该露出长度Lz越短,越能够抑制右侧的履带13B对车体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作物Cy的聚集泥土,能够抑制起因于该聚集泥土的作业效率的下降。反之,该露出长度Lz越长,越能够使左右的履带13A、13B的车辙间距离变长,能够提高湿田性能。 
另外,也可以将右侧的履带13B配置为,使其右端部13Ba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或者位于比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靠车体内方侧。此外,也可以将左侧的履带13A配置为,使其左端部13Aa位于比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靠车体内方侧,此外,也可以配置为,在能够防止左侧的履带13A对车体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的踩踏、并且能够抑制对未收割的作物Cx聚集泥土的范围内,使其左端部13Aa位于比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靠车体外方侧。 
如图14所示,3个分禾部件21A~21C配置为,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在将右分禾部件21B对位于作物C、以使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通过在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位于最搭乘驾驶部侧的作业宽度内最右边的作物Cb与相邻 于该作物Cb的右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y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b的侧方附近的情况下,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作为其作用对象的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并且左分禾部件21A通过在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位于最反搭乘驾驶部侧的作业宽度内最左边的作物Ca与相邻于该作物Ca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比它们的中间位置更接近于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a的位置。 
即,在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通过进行对位,以使因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高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右方的作物Cb的右横侧附近,能够使因远离搭乘驾驶部2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低的左分禾部件21A及中分禾部件21C不进行它们的视觉辨识而通过从作物C的栽植位置偏离的适当的位置,能够避免这些分禾部件21A、21C带来的作物C的推倒及踩踏。 
由此,即使在作物C的倒伏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各分禾部件21A~21B容易且可靠地对位在相对于作物C的适当的位置上,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各分禾部件21A~21B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能够使被导入到左侧的拉起框26A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a、Cc的禾秆和被导入到右侧的拉起框26B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b、Cd的禾秆位于隔着位于中分禾部件21C的正上方的禾秆通过部27的左右对称的位置,能够使作为其左右对象的禾秆距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均匀地变短。 
由此,通过在将各两行作物C的禾秆导入到左右的拉起框26A、26B中的同时,中分禾部件21C从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较大地偏离,能够防止被导入到左右的拉起框26A、26B的某一个中的禾秆距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不必要地变长、而使左右某一个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效率下降。此外,能够防止在左右某一个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中发生不需要的延迟,能够防止通过起因于该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 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并且,通过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的左横向附近,在收获4行的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需要总是对位以使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右方的作物Cb的右横侧附近。 
由此,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总是使各分禾部件21A~21C可靠地通过相对于作物C的上述适当的位置,结果,能够实现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如图15所示,3个分禾部件21A~21C配置为,在收获3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在将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相对于右侧的作物的收割痕迹Cz对位、以使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通过与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最搭乘驾驶部侧的作业宽度内右侧的作物Cb相邻的右侧的作物的收割痕迹Cz的上方的情况下,使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作为其作用对象的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右侧和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b、Cc之间的接近于比右侧的作物Cb靠左右中央侧的作物Cc的位置,并且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作为其作用对象的、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最反搭乘驾驶部侧的作业宽度内左侧的作物Ca、与相邻于该作物Ca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 
即,在3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通过进行对位以使因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高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前端侧通过右侧的收割痕迹Cz的上方,能够使因远离搭乘驾驶部2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低的左分禾部件21A及中分禾部件21C不进行它们的视觉辨识而通过从作物C的栽植位置偏离的适当的位置,能够避免这些分禾部件21A、21C带来的作物C的推倒及踩踏。 
由此,即使在作物C的倒伏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右分禾部件21B及中分禾部件21C容易且可靠地对位在相对于作物C的适当的位置上,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各分禾部件21A~21B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 作物Cc的右横向附近,能够使被导入到左侧的拉起框26A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a、Cc的禾秆和被导入到右侧的拉起框26B的框内的1行作物Cb的禾秆中的、距离位于中分禾部件21C的正上方的禾秆通过部27最远的左侧的作物Ca的禾秆成为到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最短。 
由此,能够使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3行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时的输送效率提高。此外,能够防止在左右某一个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中发生不需要的延迟,能够防止通过起因于该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并且,通过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侧的作物Ca与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在收获3行的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最低的左分禾部件21A位于从其作用对象的作物C的栽植位置离开其作用范围内的最多的位置上。 
由此,在收获3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最低的左分禾部件21A良好地作用于其作用对象的作物C上,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左分禾部件21A位于作用对象的作物C的栽植位置上。 
作为用来满足上述3个分禾部件21A~21C与作物C的位置关系的3个分禾部件21A~21C的具体的配置,可以考虑3个分禾部件21A~21C的左右间隔Sa、Sb与作物C的栽植间隔Sc的关系为Sa=Sb=1.75×Sc的配置、或Sa=Sb≈1.75×Sc的配置、或者Sa>Sb而Sa≈1.75×Sc并且Sb≈1.75×Sc的配置、或Sa<Sb而Sa≈1.75×Sc并且Sb≈1.75×Sc的配置等。并且,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优选的是,左分禾部件21A与位于其右横方的作业宽度内最左方的作物Ca的分隔距离La比右分禾部件21A与位于其左横方的作业宽度内最右方的作物Cb的分隔距离Lb大。 
如图2、图3、图7、图12及图13所示,在具备前端侧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右侧的拉起框26B中,装备在该拉起框26B上的两行用的拉起装置22B构成为,使其拉起区域Ab2位于远离搭乘驾驶部2的左侧。 
由此,与在右侧的拉起框26B上装备有拉起区域Ab2位于搭乘驾驶部侧即右侧而构成的两行用的拉起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对车体前方的视野变好,能够提高从搭乘驾驶部2对车体前方的作业地等的视觉辨识性。 
如图2、图3、图7、图12及图13所示,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将这些拉起区域Aa2、Ab2的左右宽度Wa、Wb形成为对应于最大两行禾秆的拉起的宽幅。此外,装备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上的拉起爪59A、59B形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的长条。 
由此,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总是各拉起两行禾秆的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能够防止禾秆通过左右对应的拉起区域Aa2、Ab2时的阻力超过容许范围。结果,在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也能够平滑且良好地进行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将各拉起爪59A、59B形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的长条,能够防止在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中形成拉起爪59A、59B不作用于禾秆的死区。结果,在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各拉起区域Aa2、Ab2形成为容许两行禾秆的通过的宽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进行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也可以将不论是3行收割还是4行收割都总是被供给两行禾秆的左侧的拉起装置22A构成为,使其拉起区域Aa2的左右宽度Wa成为对应于最大两行禾秆的拉起的宽幅,并且使其拉起爪59A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的长条。 
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通过采用具备橡胶制的扒拢带74A、74B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作为扒拢输送禾秆的根侧的上部的转动体,在作用于收割前的禾秆的情况下,通过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抵不过收割前的禾秆的强度而变形,在该禾秆被收割之前的期间中,不将该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使装备在它们之中的禾秆卷绕防止用的罩77A、77B位于比作为收割装置23的割刃的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靠车体前方侧,则该罩随着车体的行驶而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将该禾秆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推弯。 
并且,如果这样被推弯的作物C的禾秆达到收割装置23的收割位 置而被收割,则与该收割同时,通过要从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被推弯的状态回到笔直的状态的复原作用,有向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离开的车体的行进方向飞出、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的情况。 
即使这样的现象在通常的收割作业时发生,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的禾秆也会被与车体的行驶同时朝向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陆续被导入的后续的禾秆推回到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内,所以能够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 
但是,如果上述现象在中断收割输送部3的收割输送的田埂边转弯时等稍微之前、或收割输送部3对禾秆的收割输送量较少的田地的角部处的收割作业时等发生,则不能将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的禾秆推回到输送区域内,结果较多地产生在从输送区域偏离的状态下散落的禾秆。 
所以,如图5~图7所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将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使得在从相对于它们的平面垂直方向观察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情况下,它们的罩77A、77B位于比作为收割装置23的割刃的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靠车体后方侧,优选地位于比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车体前后方向上的收割作用范围的中间部靠车体后方侧。 
由此,即使在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抵不过收割前的禾秆的强度而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罩77A、77B随着车体的行驶而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将该禾秆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推弯的情况。结果,能够防止起因于该推弯、被推弯的禾秆与收割同时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而散落的情况。 
如图7及图13所示,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相对于它们的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情况下,在这些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扒拢输送区域中,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的前端描绘的轨迹K1a、K1b与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 
由此,能够抑制各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作用在收割前的禾秆上而变形的情况,能够抑制该变形带来的耐久性的下降。 此外,通过抑制突出部74a、74b的变形,能够将刚刚收割之后的禾秆通过左右的扒拢带74A、74B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结果,能够提高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对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并且能够防止起因于输送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带来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如图7及图13所示,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相对于它们的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情况下,各导引部件73A、73B的导引作用部73a、73b位于比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靠车体后方侧,优选地位于比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车体前后方向上的收割作用范围的中间部靠车体后方侧。 
由此,能够防止导引部件73A、73B随着车体的行驶而抵接在收割前的禾秆上、将该禾秆朝向车体的行进方向推弯的情况。结果,能够防止起因于该推弯、被推弯的禾秆与收割同时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而散落的情况。 
如图7及图13所示,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相对于它们的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情况下,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突出部72a、72b的前端描绘的轨迹K2a、K2b的前端与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 
由此,能够将刚刚收割后的禾秆通过左右的装填器72A、72B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结果,能够提高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对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并且能够防止起因于输送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带来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也可以将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相对于它们平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情况下,在它们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扒拢输送区域中,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突出部72a、72b的前端描绘的轨迹K2a、K2b的前端与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的前端在车体前后方向上一致。 
如图4、图5及图7~图9所示,割刃驱动装置70配备在中间部件36的左端部上,以使其位于比左传动轴47靠车体横外方侧。 
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由收割装置23收割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割刃驱动装置70上,结果,能够将起因于通过该接触使禾秆的输送姿势 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此外,通过割刃驱动装置70位于不与搭乘驾驶部2相邻而开放的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割刃驱动装置70的组装及维护变得容易进行。 
[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1]作为收割收获机,也可以是割捆机等。 
[2]也可以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具备1个拉起框26A并且将该拉起框26A形成为两行用的1框2行收割规格、具备3个拉起框26A~26C并且将各拉起框26A~26C形成为两行用的3框6行收割规格、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各拉起框26A~26D形成为两行用的4框8行收割规格、具备两个拉起框26A、26B并且将一个拉起框26A(26B)形成为两行用且将另一个拉起框26B(26A)形成为1行用的2框3行收割规格、具备3个拉起框26A~26C并且将左右的各拉起框26A、26B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的拉起框26C形成为1行用的3框5行收割规格、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左右的各拉起框26A、26B和中央右侧的拉起框26D这3个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左侧的拉起框26C形成为1行用的4框7行收割规格、或者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左右的各拉起框26A、26B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的各拉起框26C、26D形成为1行用的4框6行收割规格等。 
[3]也可以构成为,将从左侧的传动轴47分支的动力传递给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A,通过装备在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中的旋转体72A、72B的突出部72a、72b的啮合,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联动。 
[4]也可以构成为,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方具备搭乘驾驶部2。 
[5]也可以将割刃驱动装置70配备在比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的传动轴49靠车体横外方侧的位置上。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图35,对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左侧视图,图17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侧视图,图18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19是联合收割机的 整体主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联合收割机在行驶车体1的前部右侧形成有搭乘驾驶部2。在行驶车体1的前部左侧,可升降摆动地连结着在作业行驶时收割并输送水稻或麦等作物C的禾秆的收割输送部3。在行驶车体1的左半部,搭载有接受收割输送部3输送的收割后的禾秆、对该收割后的禾秆实施脱谷处理、对通过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的脱谷装置4。在脱谷装置4的后部,连结着将作物脱谷处理后的禾秆的排出秸秆排出到车外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在行驶车体1的后部右侧,搭载有储存扬送螺杆6A输送的来自脱谷装置4的单粒化谷粒、能够进行储存的单粒化谷粒的装袋的装袋装置7A。 
图20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6~图20所示,行驶车体1构成为,将来自搭载于车体框架8中的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与变速箱(以下简称作T/M箱)11一体地装备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以下简称为HST箱)12、以及装备在T/M箱11中的行驶传动系统(未图示)等传递给装备在车体框架8的下部上的左右一对履带13A、13B。 
虽然省略了图示或附图标记的添加,但车体框架8是在通过由方管构成的多个侧构件及横构件形成的基础框架上连结多个由各种钢材构成的加强部件及支承部件等而构成的。发动机9是水冷式,与散热器一起配置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的右侧部分上。T/M箱11是左右2分割构造,配备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的左右中央侧部分上,以使其位于车体靠右侧。在T/M箱11的内部,具备将对应的履带13A、13B制动的左右一对侧制动器等。HST12位于T/M箱11的左侧箱的上部,将变速后的动力作为行驶用传递给行驶传动系统。行驶传动系统具备将向对应的履带13A、13B的传动断开或连接的左右一对侧离合器等而构成。左右的履带13A、13B在经由对应的侧离合器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对应的侧制动器的动作进行制动。左右的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构成为液压操作式。 
在行驶车体1中,也可以构成为,代替HST12而将齿轮式变速装置装备在T/M箱11的内部、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齿轮式变速装置、以及侧离合器等传递给左右的履带13A、13B。此外,在行驶传动系统中也可以装备将HST12的变速后的动力变速的 副变速装置。 
如图16~图19所示,搭乘驾驶部2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右侧配备前面板14、侧面板15、以及发动机罩16等,形成为能够进行从车体右侧的上下车。此外,设定为其右端部位于比右侧的履带13B的右端部(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13Ba更靠车体右外方侧。在前面板14上装备有十字摆动式、中立回位型的操纵杆17等。在侧面板15上,装备有摆动式、位置保持型的变速杆18等。在发动机罩16上装备有驾驶座席19。 
图21是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视图,图22是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视图,图23是收割输送部3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如图16~图23所示,收割输送部3在可升降摆动地连结在车体框架8的前部左侧的收割框架20上,具备3个分禾部件21A~21C、左右一对拉起装置22A、22B、推子型收割装置23、左右一对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以及供给输送装置25等而构成。并且,将3个分禾部件21A~21C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通过在这些分禾部件21A~21C中的相邻的两个之间配置左右某个对应的拉起装置22A、22B,在收割输送部3的前部形成左右一对拉起框26A、26B。 
3个分禾部件21A~21C是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的左分禾部件21A、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的右分禾部件21B、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中分禾部件21C,在作业行驶时将作为收获对象的作物C的禾秆按照拉起框26A、26B分开。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将被导入到对应的分禾部件21A~21C之间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收割装置23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收割后的禾秆朝向设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部的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使其通过禾秆通过部27。供给输送装置25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接受通过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将接受到的禾秆一边从接受时的起立姿势姿势变更为脱谷用的向右倒下姿势一边朝向脱谷装置4供给输送。 
如图20所示,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HST12的输入轴28、以及带张紧式的收割离合器29等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将HST12的变速后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装备收割输送专用的变速装 置,将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式传动装置10、HST12的输入轴28、收割输送专用的变速装置、以及收割离合器29等传递给收割输送部3。另外,在收割输送专用的变速装置中可以采用齿轮式的变速装置或HST等。 
如图16所示,收割输送部3通过横跨车体框架8和收割框架20架设的升降缸30的动作而升降摆动。在升降缸30中采用单动型液压缸。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操纵杆17经由升降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在升降缸30上,以基于其向前后方向的摆动操作来控制升降缸30的动作。由此,通过将操纵杆17沿前后方向摆动操作,能够使收割输送部3遍及下限侧的作业区域和上限侧的非作业位置升降摆动。并且,在其作业区域中,通过收割输送部3的升降摆动,能够进行调节收割装置23相对于收获的作物C的高度位置的收割高度调节。 
此外,操纵杆17经由操控用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在左右的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上,以基于其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控制对应于其操作方向的左右的侧离合器及侧制动器的动作。变速杆18经由连接机构连接在HST12的变速操作轴上,以基于其摆动操作使HST12动作。由此,通过摆动操作变速杆18,能够将左右的履带13A、13B无级地切换为停止状态、前进驱动状态和后退驱动状态。此外,在前进驱动状态和后退驱动状态下,能够分别无级地变更左右的履带13A、13B的驱动速度。并且,在前进驱动状态或后退驱动状态下,通过将操纵杆17沿左右方向摆动操作,能够将行驶状态切换为等速驱动左右的履带13A、13B的直行状态、通过离合器操作使左右的履带13A、13B差动的缓转弯状态、和将左右一个(转弯内侧)履带13A、13B制动的急转弯状态。 
如图16~图19所示,脱谷装置4设定为,使装备在其左侧部的夹持输送机构31位于比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13Aa靠车体左外方侧。此外,通过该夹持输送机构31接受从收割输送部3以向右倒下姿势输送的禾秆的根侧,并且将来自收割输送部3的禾秆朝向后方的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夹持输送,以将该禾秆的穗尖侧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通过装备在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处理体对供给到其内部的禾秆的穗尖侧实施脱谷处理,通过装备在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筛式或风力式等的分选机构,对 通过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通过该分选处理得到的单粒化谷粒回收到第1回收部中,由第1螺杆而朝向扬送螺杆6A输送。未单粒化谷粒等回收到第2回收部中,由第2螺杆输送到第2还原装置中,在第2还原装置中实施再脱谷处理后,由第2还原装置朝向分选机构输送,实施分选机构的再分选处理。切断秸秆及秸秆碎屑等尘埃从形成在脱谷装置4的后端部上的排尘口排出到车外。装备在脱谷装置4中的夹持输送机构31、处理体、分选机构、第1螺杆、第2螺杆及第2还原装置等与扬送螺杆6A一起在经由脱谷离合器等传递的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 
如图16所示,排出秸秆处理装置5通过装备在其上部的排出秸秆输送机构32接受由夹持输送机构31从脱谷装置4送出的排出秸秆而朝向后方输送。并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构成为,能够将排出秸秆的释放形态切换为将该排出秸秆以长条的原状释放到车外的长秸秆释放状态、和通过装备在内部的盘状切割器实施将排出秸秆细碎的细碎处理后将其释放到车外的细碎释放状态。排出秸秆输送机构32及盘状切割器在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作用下动作。 
图24是收割输送部3的要部的纵剖主视图,图25是收割输送部3的要部的纵剖后视图,图26是收割输送部3的要部的纵剖右侧视图。如图16~图26所示,收割框架20在其后端部具备连结在行驶车体1上的左右朝向的连结部件133。连结部件133通过圆管材等构成,以使其成为升降摆动收割输送部3时的摆动支点。在连结部件133上,连结着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朝向行驶车体1的前下方延伸的延伸部件134。在延伸部件134的延伸端上,以左右朝向连结着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底部的中间部件135。中间部件135在比其左右中间部靠左侧的位置上形成有对于延伸部件134的连结部135A,以使其从其背面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朝向车体后方延伸。在中间部件135的左端部,以其前部侧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向车体前方延伸出的方式连结有左分禾部件21A。此外,立设有支承左侧的拉起装置22A的支承部件136。在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连结着右分禾部件21B,以使其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朝向车体前方延伸。在中间部件135的左右中间部上连结着中分禾部件21C,以使其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朝向车体前方延伸。 
在连结部件133的内部,具备与收割离合器29的输出带轮137一 体旋转的输入轴138等。在延伸部件134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139与输入轴138联动的传动轴140等。在中间部件135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141与传动轴140联动的前后朝向的中继轴142、及经由一对锥齿轮143与中继轴142联动的动力分配轴144等。在支承部件136的内部,具备经由一对锥齿轮145与动力分配轴144联动的左传动轴146等。在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朝向右侧的拉起装置22B立设有经由一对锥齿轮147与动力分配轴144联动的右传动轴148。 
如图21~图25所示,左分禾部件21A构成为,通过在连结于中间部件135的左端部上的L字状的左分禾管149A的前端部上经由左分禾支承杆150A连结金属板制的左分禾器51A,而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右分禾部件21B构成为,通过在连结于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的右分禾管149B的前端部上经由右分禾支承杆150B连结金属板制的右分禾器51B,而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上。中分禾部件21C构成为,通过在连结于中央部件135的左右中间部上的中分禾管149C的前端上经由中分禾支承杆150C连结金属板制的中分禾器51C,而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大致左右中间位置(中分禾器51C位于左分禾器51A与右分禾器51B之间的大致左右中间位置)。并且,各分禾部件21A~21C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以便能够将最大两行作物C导入到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21A、21C或21B、21C之间。此外,设定为,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中的情况下,它们的姿势为水平姿势或大致水平姿势。 
图27是表示拉起装置22A、22B的结构的要部纵剖主视图。如图16~图27所示,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以左右对称形状构成。如果详细叙述,则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在它们的拉起箱52A、52B的上部具备输入轴53A、53B。在各拉起箱52A、52B的内部,具备与输入轴53A、53B一体旋转的驱动链轮54A、54B、相邻于驱动链轮54A、54B的横侧方的张紧链轮55A、55B、配备在拉起箱52A、52B的下部的第1导引辊56A、56B和第2导引辊57A、57B、以及遍及它们而卷挂的环形链58A、58B等。在各环形链58A、58B上,以一定的间距排列配备有多个拉起爪59A、59B。各拉起爪59A、59B以与环形链58A、58B连结的连结销60A、60B为支点摆动到它们的自由端侧位于拉起箱52A、52B的内部的收纳姿势、和延伸到拉起箱52A、52B的外方而作 用在作物C上的作用姿势。在第1导引辊56A、56B与第2导引辊57A、57B之间,配备有将拉起爪59A、59B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第1导引轨道61A、61B。在第2导引辊57A、57B与驱动链轮54A、54B之间,配备有将拉起爪59A、59B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第2导引轨道62A、62B。 
左侧的拉起装置22A的输入轴53A经由一对锥齿轮63与左传动轴146联动。通过该联动,该环形链58A在主视图中绕右转动。通过该转动,该各拉起爪59A在被第1导引轨道61A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a1中,从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侧朝向左右中央侧移动,通过该移动,将被导入到左分禾部件21A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此外,在被第2导引轨道62A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a2中,从拉起箱52A的下端部朝向上部移动,通过该移动,将扒拢导引后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 
右侧的拉起装置22B的输入轴53B经由链式传动机构64和一对锥齿轮65与右传动轴148联动。通过该联动,该环形链58B在主视图中绕左转动。通过该转动,该各拉起爪59B在被第1导引轨道61B保持为朝下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b1中,从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侧朝向左右中央侧移动,通过该移动,将被导入到右分禾部件21B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此外,在被第2导引轨道62B保持为横向的作用姿势的区域Ab2中,从拉起箱52B的下端部朝向上部移动,通过该移动,将扒拢导引后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 
即,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中,形成有通过装备在它们上的多个拉起爪59A、59B将被导入到3个分禾部件21A~21C中的对应的部件之间的作物C的禾秆朝向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扒拢导引的导引区域Aa1、Ab1、和将扒拢导引后的作物C的禾秆拉起的拉起区域Aa2、Ab2。 
并且,左侧的拉起装置22A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138经由传动轴140、中继轴142、动力分配轴144及左传动轴146等传递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被导入到左分禾部件21A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拉起。 
此外,右侧的拉起装置22B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138经由传动轴140、中继轴142、动力分配轴144、右传动轴148及链式传动机构62等传递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被导入到右分禾部件21B与中分禾部件21C之间的最大两行作物C的禾秆拉起。 
由此,能够将左右的拉起框26A、26B构成为将最大两行禾秆拉起的两行用,能够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拉起框26A、26B进行最大4行作物C的收获的2框4行收割规格。结果,与具备4个分禾部件和3个拉起装置而构成以进行最大4行作物C的收获的一般的3框4行收割规格的收割输送部相比,能够在构成为具有同样宽的作业宽度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及成本的削减。 
此外,通过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上形成导引区域Aa1、Ab1和拉起区域Aa2、Ab2,在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的2框4行规格的同时,能够将4行作物禾秆平滑且良好地拉起。 
并且,能够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不需要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上部而架设用来将配备在它们的上部的输入轴53A、53B联动连结的重量较大的轴式传动机构的无拱形构造,由此,与采用遍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上部而架设轴式传动机构的拱形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收割输送部3的重心位置变低,能够提高车体的稳定性。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3框4行收割规格的收割输送部中采用无拱形构造的情况下,需要在作为禾秆的输送通路的下方的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的底部配备对于配置在收割输送部的左右中央侧的拉起装置的传动系统。如果在这样的位置上配置传动系统,则泥或杂草等异物容易堆积在传动系统的箱上,如果禾秆接触在该堆积的异物上,则在该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发生紊乱,起因于该紊乱,通过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于是,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时容易发生处理残留,容易导致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相对于此,有关本发明的收割输送部3由于是4行收割并且是不需要左右中央侧的拉起装置的2框4行收割规格,所以能够将起因于这样的异物的堆积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如图21~图23、图25及图26所示,左侧的拉起箱52A使其下部 经由左支承部件66A支承在左分禾管50A上。并使其上部支承在支承部件136上。右侧的拉起箱52B使其下部经由右支承部件66B支承在右分禾管50B上。此外,通过拱状的连结部件67将其上部连结在左侧的拉起箱52A的上部上。即,右侧的拉起箱52B使其上部经由连结部件67和左侧的拉起箱52A支承在支承部件136上。并且,通过这些支承构造,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以越是它们的上部侧越位于车体后方侧的后倒姿势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中。 
另外,作为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也可以代替通过使多个拉起爪59A、59B沿左右方向扒拢移动而形成导引区域Aa1、Ab1的构造,而采用通过随着车体的行驶而将作物C的禾秆朝向拉起区域Aa2、Ab2沿左右方向滑动导引的导引部件形成导引区域Aa1、Ab1的构造。 
如图19~图24所示,收割装置23支承在各分禾部件21A~21C的分禾管50A~50C上。并且,通过在其上侧沿左右方向以一直线状连续排列而排列配置的多个可动刀刃68相对于在其下侧沿左右方向以一直线状连续排列而排列配置的多个固定刀刃69沿左右方向以一定行程往复滑动,将由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各可动刀刃68通过经由曲柄式的割刃驱动装置70与动力分配轴144联动,相对于固定刀刃69沿左右方向以一定行程往复滑动。 
即,收割装置23构成为,在从收割输送部3的动力分配轴144经由割刃驱动装置70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由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拉起的作物C的禾秆收割。 
图28是表示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结构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图29是表示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及供给输送装置25的结构的要部的横剖俯视图。如图20~图25、图28及图29所示,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上下地配置对禾秆的根侧的上部扒拢作用的带式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和作为对禾秆的根侧的下部扒拢作用的旋转体的装填器72A、72B、并且在它们之间装备将禾秆导引到扒拢输送机构71A、71B及装填器72A、72B的扒拢输送区域中的导引部件73A、73B而构成。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是将以一定间距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4a、74b的橡胶制的扒拢带74A、74B遍及大径的驱动带轮75A、75B、和小径的从动带轮76A、76B卷绕而构成的。在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上部,装备有通过将驱动带轮75A、 75B和从动带轮76A、76B与扒拢带74A、74B的带侧一起从上方覆盖、防止禾秆对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卷绕的罩77A、77B。左右的装填器72A、72B在其外周部以一定间距一体形成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2a、72b。 
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A经由L字状的支轴78支承在支承部件136上,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A的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以可旋转的状态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此外,使该扒拢输送机构71A的从动带轮76A支承在一体装备于左支承部件66A的左端部上的左辅助部件79A上,以使其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上位于比驱动带轮75A车体靠前侧。 
右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B装备在外嵌于右传动轴148上的筒轴80上,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B的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即,右传动轴148及筒轴80作为支承扒拢输送机构71B的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的支承部件发挥功能。此外,使该扒拢输送机构71B的从动带轮76B支承在一体装备于右支承部件66B的右端部上的右辅助部件79B上,以使其在收割输送部3的右端部上位于比驱动带轮75B靠车体前侧。 
并且,通过该支承构造,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上,以使得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状态下,它们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姿势是越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越位于车体后方侧的倾斜姿势,并且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此外,它们的装填器72A、72B的姿势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 
由此,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通过它们的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及装填器72A、72B的突出部72a、72b,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两侧,将位于它们的输送区域内的收割后的禾秆一边从左右外方的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在一起,在禾秆通过部27稍前方,将扒在一起的禾秆一边从前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扒拢到禾秆通过部27中,在禾秆通过部27中,通过一边将扒拢的禾秆从前下方侧承接并抬起一边朝向位于禾秆通过部27的后方的供给输送装置25扒出,使其通过禾秆通过部27。 
结果,在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收割后的禾秆扒拢输送时,能够使该禾秆的根侧不易接触在收割装置23上,由此,能够 将通过该接触而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起因于该紊乱、通过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左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A将其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一体形成,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A的驱动带轮75A和装填器72A一体旋转。右侧的扒拢输送装置24B将其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连结在筒轴80上,以使其扒拢输送机构71B的驱动带轮75B和装填器72B与筒轴80一体旋转。筒轴80经由齿轮式的减速机构81与右传动轴148联动。左侧的装填器72A与右侧的装填器72B啮合联动。 
即,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在从右传动轴148经由减速机构81及筒轴80传递的动力作用下动作,通过该动作,将收割后的禾秆朝向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啮合部即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从禾秆通过部27朝向后方的供给输送装置25扒拢输送。 
如图16、图18、图19~图22及图29所示,供给输送装置25上下地配置夹持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朝向禾秆通过部27的后方扒出的禾秆的根侧并朝向脱谷装置4的夹持输送机构31输送的根夹持输送机构82、和将该禾秆的穗尖侧卡止并朝向脱谷装置4的供给口4A输送的穗尖卡止输送机构83而构成。根夹持输送机构82及穗尖卡止输送机构83构成为,通过作为它们的输入轴发挥功能的传动轴84经由一对锥齿轮85与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138联动,将通过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一边从起立姿势姿势变更为脱谷用的向右倒下姿势一边朝向脱谷装置4供给输送。 
供给输送装置25构成为,能够进行以位于其输送末端部25a的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138为支点的上下摆动。并且,通过该上下摆动,能够将其输送起始端部25b相对于通过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沿其秆长方向位置调节,通过该位置调节,能够变更输送的禾秆对于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穗尖侧的供给长度,能够进行调节脱谷装置4的禾秆的处理深度的处理深度调节。 
在收割输送部3中,立设有一边抑制供给输送装置25向左右方向的振动、一边将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沿上下方向摆动导引的导引杆86。导引杆86弯曲形成为以供给输送装置25的摆动支 点为中心的圆弧状。 
在供给输送装置25中,装备有通过以收割输送部3的输入轴138为支点将供给输送装置25沿上下方向摆动驱动、将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相对于通过了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沿秆长方向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87。此外,具备跨越供给输送装置25的禾秆输送路径88支承根夹持输送机构82的夹持导引杆89的支承框架90。 
调节机构87构成为,通过由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中的电动马达91的动作、经由装备在电动马达91的输出轴(未图示)上的小齿轮(未图示)、和与该小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92、使一体装备在扇形齿轮92上的摆动臂93摆动,将经由悬挂杆94连接在摆动臂93上的供给输送装置25沿上下方向摆动驱动。 
在支承框架90上,具备检测由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的穗尖位置的穗尖传感器95。在穗尖传感器95上,具备一对传感器臂96A、96B。一对传感器臂96A、96B配置为,沿秆长方向隔开规定间隔位于由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的穗尖侧。并且,穗尖传感器95将由一对传感器臂96A、96B检测到的禾秆的穗尖位置输出给利用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装置97。在控制装置97中,具备处理深度调节用的控制机构97A,所述处理深度调节用的控制机构97A基于穗尖传感器95的输出,控制调节机构87的电动马达91的动作以使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禾秆的穗尖侧的长度为一定。控制机构97A通过控制电动马达91的动作,以维持位于禾秆的根侧的传感器臂96A检测禾秆的穗尖侧、并且位于禾秆的穗尖侧的传感器臂96B不检测禾秆的穗尖侧的状态,使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禾秆的穗尖侧的长度为一定。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一对传感器臂96A、96B构成为,使其一体地进行对于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的秆长方向上的位置变更。并且,通过由该位置变更将两传感器臂96A、96B的位置变更为禾秆的根侧,能够将脱谷装置4的禾秆的处理深度向使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禾秆的穗尖长度变短的浅处理侧调节。此外,通过将两传感器臂96A、96B的位置向禾秆的穗尖侧变更,能够将脱谷装置4的禾秆的处理深度向使供给到脱谷装置4的内部的禾秆的穗尖长度变长的深处理侧调节。 
如图16~图18、图21及图22所示,在穗尖传感器95上,装备有能够进行一对传感器臂96A、96B的位置变更操作的操作杆98。操作 杆98配置设定为,位于穗尖传感器95的接近于搭乘驾驶部2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处于搭乘驾驶部2中的同时操作操作杆98,能够调节脱谷装置4的禾秆的处理深度。 
如图23、图24及图28所示,在收割输送部3中,中分禾部件21C配置为,位于作为禾秆通过部27的左右宽度内的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谷径da、db之间。 
通过该配置,在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收割后的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27输送时,能够防止该禾秆跨越中分禾部件21C而移动。结果,与禾秆跨越中分禾部件21C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禾秆的根侧不易接触到中分禾部件21C上,由此,能够将起因于通过该接触而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防患于未然。 
此外,如上所述,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状态下,通过它们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姿势是越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越位于后方的倾斜姿势、并且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此外它们的装填器72A、72B的姿势成为后方上升的倾斜姿势,相对于在使收割输送部3位于作业区域内的情况下成为水平姿势或大致水平姿势的中分禾部件21C,越是其输送方向下游侧越从中分禾部件21C向上方远离。由此,能够防止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扒拢输送到禾秆通过部27中的禾秆在禾秆通过部27中接触到中分禾部件21C上,结果,能够阻止起因于该接触带来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图30是表示4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图31是表示3行收割的作业状态的要部的概略俯视图。如图18、图19、图30及图31所示,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端(收割输送部3的远离搭乘驾驶部2侧的左右一端侧)的左分禾部件21A和左侧(远离搭乘驾驶部2侧)的履带13A配置为,使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与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此外,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端(收割输送部3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的右分禾部件21B和右侧(搭乘驾驶部侧)的履带13B配置为,在右侧的履带13B的右端部13Ba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 21Ba向车体右外方侧稍稍露出的状态下,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与右侧的履带13B的右端部13B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即,左右的履带13A、13B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以使它们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间距离L比能够进行最大4行收割输送而构成的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W大。由此,能够使左右的履带13A、13B的车辙间距离变长,能够提高湿田性能而不会导致使各履带13A、13B的接地长度变长带来的转弯性能的下降。 
此外,左侧的履带13A通过其左端部13Aa的位置与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不会从该分禾起始端21Aa向车体左侧露出。由此,在行驶车体1的左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的周围收割或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Cy的中间收割等的作业行驶时,能够防止由左侧的履带13A踩踏位于其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或者由左侧的履带13A向位于其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聚集泥土等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能够避免起因于该踩踏或聚集泥土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右侧的履带13B通过其右端部13Ba的位置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两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Cy的中间收割等的作业行驶时,如果设定为使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通过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最右方的作物Cb、与相邻于该作物Cb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y之间的、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b的侧方附近,则能够防止由右侧的履带13B踩踏位于其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y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能够避免起因于该踩踏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右侧的履带13B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向车体右外方侧的露出长度Lz只要是能够防止右侧的履带13B对车体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作物Cy的踩踏的长度,例如可以根据作物C的栽植间隔Sc的关系而设定为Lz=1/3×Sc或Lz=1/4×Sc等各种长度,但优选地设为Lz≤1/6×Sc。并且,该露出长度Lz越短,越能够抑制右侧的履带13B对车体右外侧附近的未收割作物Cy的聚集泥土,能够抑制起因于该聚集泥土的作业效率的下降。反之,该露出长度Lz越长,越能够使左右的履带13A、13B的车辙间距离变长,能够提高湿田性能。 
即,能够构成为在周围收割或中间收割等的作业行驶时能够防止左右的履带13A、13B对未收割作物Cx、Cy的踩踏或向未收割作物Cx、Cy的泥土堆积的全面采集规格。 
另外,也可以将右侧的履带13B配置为,使其右端部13Ba与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在左右方向上一致、或者位于比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靠车体内方侧。此外,也可以将左侧的履带13A配置为,使其左端部13Aa位于比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靠车体内方侧,此外,也可以配置为,在能够防止左侧的履带13A对车体左外侧附近的未收割的作物Cx的踩踏、并且能够抑制对未收割的作物Cx聚集泥土的范围内,使其左端部13Aa位于比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靠车体左外方侧。 
如图30所示,3个分禾部件21A~21C配置为,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在将右分禾部件21B相对于作物C对位、以使其分禾起始端21Ba通过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最右边的作物Cb与相邻于该作物Cb的右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y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b的侧方附近的情况下,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作为其作用对象的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并且左分禾部件21A通过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最左边的作物Ca与相邻于该作物Ca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比它们的中间位置更接近于作业宽度内的作物Ca的位置。 
即,在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通过进行对位,以使因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高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右方的作物Cb的右横侧附近,能够使因远离搭乘驾驶部2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较低的左分禾部件21A及中分禾部件21C不进行它们的视觉辨识而通过从作物C的栽植位置偏离的适当的位置,能够避免这些分禾部件21A、21C带来的作物C的推倒及踩踏。 
由此,即使在作物C的倒伏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各分禾部件21A~21B容易且可靠地对位在相对于作物C的适当的位置上,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各分禾部件21A~21B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能够使被导入到左侧的拉起框26A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a、Cc的禾秆和被导入到右侧的拉起框26B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b、Cd的禾秆位于隔着位于中分禾部件21C的正上方的禾秆通过部27的左右对称的位置,能够使为该左右对象的禾秆距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均匀地变短。 
由此,在向左右的拉起框26A、26B导入各两行的作物C的禾秆的同时,能够防止由于中分禾部件21C从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c、Cd的中间位置较大地偏离而导入到左右的拉起框26A、26B的某一方中的禾秆距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不必要地变长而使左右某一方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效率降低。此外,能够防止在左右某一个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中发生不需要的延迟,能够防止通过起因于该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并且,通过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的左横侧附近,在收获4行的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需要总是将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始端21Ba对位,以便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右方的作物Cb的右横侧附近。 
由此,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总是使各分禾部件21A~21C可靠地通过对于作物C的上述适当的位置,结果,能够实现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如图31所示,3个分禾部件21A~21C配置为,在收获3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将右分禾部件21B与右侧的作物的收割轨迹Cz对位以便其分禾始端21Ba通过邻接于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最右的作物Cb的右侧的作物的收割轨迹Cz的上方时,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为其作用对象的作业宽度内的右侧和左右中央侧的两个作物Cb、Cc之间的比右侧的作物Cb更接近左右中央侧的作物Cc的位置,且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为其作用对象的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最左的作物Ca和相邻于该作物Ca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者作物的收割轨迹Cz之间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 
即,在3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将由于位于搭乘驾驶部2的前下方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高的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始端21Ba对位为通过右侧的收割轨迹Cz的上方,从而能够使由于远离搭乘驾驶部2而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低的左分禾部件21A以及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从作物C的栽植位置偏离的适当位置,而不进行它们的视觉辨识,能够避免基于这些分禾部件21A、21C的作物C的推倒及踩踏。 
由此,即使在作物C的倒伏较严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右分禾部件21B及中分禾部件21C容易且可靠地对位在相对于作物C的适当的位置上,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各分禾部件21A~21B及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中分禾部件21C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侧的作物Cc的右横侧附近,能够使被导入到左侧的拉起框26A的框内的两行作物Ca、Cc的禾秆和被导入到右侧的拉起框26B的框内的1行作物Cb的禾秆中的、距离位于中分禾部件21C的正上方的禾秆通过部27最远的左侧的作物Ca的禾秆距禾秆通过部27的距离变得最短。 
由此,能够使由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3行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时的输送效率提高。此外,能够防止在左右某一个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禾秆的输送中发生不需要的延迟,能够防止通过起因于该延迟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并且,通过左分禾部件21A通过位于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与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或作物的收割痕迹Cz之间的中间位置或大致中间位置,在收获3行的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最低的左分禾部件21A位于从其作用对象的作物C的栽植位置离开其作用范围内的最多的位置上。 
由此,在收获3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的视觉辨识性最低的左分禾部件21A良好地作用于其作用对象的作物C上,并且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左分禾部件21A位于作用对象的作物C的栽植位置上。 
作为用来满足上述3个分禾部件21A~21C与作物C的位置关系 的3个分禾部件21A~21C的具体的配置,可以考虑3个分禾部件21A~21C的左右间隔Sa、Sb与作物C的栽植间隔Sc的关系为Sa=Sb=1.75×Sc的配置、或Sa=Sb≈1.75×Sc的配置、或者Sa>Sb而Sa≈1.75×Sc并且Sb≈1.75×Sc的配置、或Sa<Sb而Sa≈1.75×Sc并且Sb≈1.75×Sc的配置等。并且,在收获4行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优选的是,左分禾部件21A与位于其右横方的作业宽度内最左方的作物Ca的分隔距离La比右分禾部件21A与位于其左横方的作业宽度内最右方的作物Cb的分隔距离Lb大。 
如图18、图19及图23所示,左右的分禾部件21A、21B构成为,使它们的分禾器51A、51B的姿势成为越靠车体后部侧越位于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侧的倾斜姿势。由此,能够容易使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两端部的作物Ca、Cb朝向作业宽度内的左右中央靠近。 
如图16~图19及图21~图24所示,在收割输送部3中,具备左分禾杆99A、右分禾杆99B和中分禾杆(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分禾杆)99C。 
如图16、图18、图19及图21所示,左分禾杆99A装备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部,以使其能够向伸出到行驶车体1的左外方而倾倒的作用姿势、和退避到行驶车体侧而起立的收纳姿势进行摆动的姿势变更。并且,通过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作用姿势,能够阻止存在于行驶车体1的左外侧方的未收割作物Cx向车体内方侧的倒伏。 
图32是表示左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侧的安装构造的要部的立体图。如图16、图18、图19、图21及图32所示,左分禾杆99A将其分禾起始端部99a经由第1连结部100可摆动地连结在左分禾器51A上。此外,将从该分禾末端部侧延伸的连结杆101的延伸端部101a经由第2连结部102可摆动地连结在收割输送部3的支承部件136上。 
第1连结部100通过焊接在左分禾器51A上的L字状的托架103、以及将左分禾杆99A的分禾起始端部99a可摆动地连结在该托架103上的连结销104构成,以使连结销104接近于左分禾器51A的左侧部。 
第2连结部102通过焊接在支承部件136上的托架105、将连结杆101的延伸端部101a可摆动地连结在该托架105上的连结销106、以及能够进行左分禾杆99A的姿势保持的保持机构107构成。并且,有效 利用左侧的拉起框26A的左侧端部的稍后方部位上存在的空间进行配置,以使其位于在比第1连结部100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并且比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靠行驶车体1的左右中央侧。 
保持机构107构成为,在托架105上形成以连结销106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105a,将螺栓108插通到该长孔105a中之后,将压缩弹簧109外嵌在该螺栓108的插通起始端侧,螺合一对螺母110,通过由压缩弹簧109的作用将连结杆101的延伸端部101a与托架105压接,在容许沿着长孔105a的左分禾杆99A的遍及作用姿势和收纳姿势的摆动操作的同时,进行左分禾杆99A的姿势保持。 
通过上述结构,即使将第2连结部102做成具备保持机构107的大型,在将左分禾杆99A的姿势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下使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部位于田埂边而收获田埂边的作物C的作业行驶时等,能够将第2连结部102接触在田埂等其他物体上而变形的可能性避免于未然。这在通过混凝土块等将田埂形成得较低的田地中,在阻止与该混凝土块的接触带来的第2连结部102的变形方面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通过穿过第1连结部100的连结销104和第2连结部102的连结销106的中心的左分禾杆99A的摆动轴心P成为越靠该收割输送部3的后部侧越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心侧的倾斜姿势,与将左分禾杆99A的摆动轴心P设定为沿着收割输送部3的前后方向的姿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遍及收纳姿势和作用姿势摆动操作左分禾杆99A时的操作角,能够提高左分禾杆99A的操作性。 
图33是表示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的要部的俯视图。如图19及图33所示,左分禾杆99A构成为在其收纳姿势下,在其分禾末端部99b位于比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端靠行驶车体1的左右中央侧的状态下,该分禾末端部99b与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端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由此,左分禾杆99A在其收纳姿势下,在其分禾末端部99b位于比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靠行驶车体1的左右中央侧的状态下,该分禾末端部99b与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即,通过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能够使左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位于比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端及左侧的履带13A的 左端部13Aa靠行驶车体1的左右中央侧,由此,能够使左分禾杆99A的整体位于比位于比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靠车体左外方侧的夹持输送机构31的左外侧端靠车体左右方向上的车体内方侧。结果,与左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等位于比夹持输送机构31的左外侧端靠车体左外方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下的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左右宽度,能够提高对于收纳屋等的收纳性。 
左分禾杆99A在其收纳姿势下构成为,使其分禾末端部99b位于比供给输送装置25的禾秆输送路径88靠车体上方侧。由此,在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不使其接触在左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上而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 
即,即使在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行驶,也能够将由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接触在左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上的可能性避免于未然。结果,能够将通过起因于该接触而在禾秆的输送姿势中发生紊乱、禾秆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避免于未然。 
并且,在将左分禾杆99A切换为收纳姿势的状态下,通过左分禾杆99A的整体位于比脱谷装置4的夹持输送机构31的左外侧端靠车体左右方向上的车体内方侧,在田埂边进行作业行驶的情况下,能够使车体在更接近于田埂的状态下作业行驶,容易进行左分禾部件21A相对于田埂边的作物C的对位。结果,能够提高田埂边上的作业性。 
此外,对于穗长为65~75cm左右而倒伏的可能性较小的短秆的作物C,通过将左分禾杆99A预先切换为收纳姿势以使左分禾杆99A不作用于其穗尖,能够将通过左分禾杆99A分禾作用于作物C的禾秆而使谷粒从禾秆脱离的可能性避免于未然,结果,能够提高谷粒回收效率。这在收获容易脱粒的印地佳米等时是特别有效的。 
如图16~图19及图21~图23所示,中分禾杆99C遍及从中分禾器51C到连结部件67而立设在收割输送部3的前端部上,以使其位于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大致左右中间位置。 
由此,能够将因为通过左右的各拉起装置22A、22B的导引区域 Aa1、Ab1中的各拉起爪59A、59B的扒拢作用而朝向其他拉起装置22A、22B倒伏、在各拉起装置22A、22B的拉起区域Aa1、Ab1的车体前方侧在车体主视图中交叉的作物C的禾秆,通过中分禾杆99C的分禾作用,朝向对应的拉起装置22A、22B的拉起区域Aa1、Ab1左右分开。 
结果,能够避免收获的作物C的禾秆通过各拉起装置22A、22B的导引区域Aa1、Ab1中的各拉起爪59A、59B的扒拢作用而在各拉起装置22A、22B的拉起区域Aa1、Ab1的车体前方侧在车体主视图中交叉缠绕的可能性,能够防止起因于该缠绕的作物禾秆的拉起效率的下降及拉起不良的发生。 
如图18、图19、图23、图27及图28所示,装备在右侧的拉起框26B上的两行用的拉起装置22B构成为,使其拉起区域Ab2位于远离搭乘驾驶部2的左侧。 
由此,与在右侧的拉起框26B上装备有拉起区域Ab2位于作为搭乘驾驶部侧的右侧而构成的两行用的拉起装置的情况下相比,能够使从搭乘驾驶部2对车体前方的视野变好,能够提高从搭乘驾驶部2对车体前方的作业地等的视觉辨识性。 
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将这些拉起区域Aa2、Ab2的左右宽度Wa、Wb形成为对应于最大两行禾秆的拉起的宽幅。此外,装备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上的拉起爪59A、59B形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的长条。 
由此,在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总是各拉起两行禾秆的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能够防止禾秆通过左右对应的拉起区域Aa2、Ab2时的阻力超过容许范围。结果,在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也能够平滑且良好地进行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禾秆的拉起。 
此外,通过将各拉起爪59A、59B形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的长条,能够防止在宽幅的拉起区域Aa2、Ab2中形成拉起爪59A、59B不作用于禾秆的死区。结果,在将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的各拉起区域Aa2、Ab2形成为容许两行禾秆的通过的宽幅的同时,能够可靠地进行左右的拉起装置22A、22B对禾秆的拉起。 
也可以仅将不论是3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还是4行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都总是被供给两行禾秆的左侧的拉起装置22A构成为,使其拉起区域Aa2的左右宽度Wa成为对应于最大两行禾秆的拉起的宽幅,并 且使其拉起爪59A成为对应于宽幅的拉起区域Aa2的长条。 
如图17、图20及图22~图24所示,割刃驱动装置70配备在中间部件135的左端部上,以使其位于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端。由此,能够将在将割刃驱动装置70配备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的、收割后的禾秆缠绕在割刃驱动装置70上的不良状况、以及在将割刃驱动装置70配备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端上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的、当仅在行驶车体1的左外侧方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x的作业频率较高的周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该未收割的作物Cx缠绕到割刃驱动装置70上的不良状况的发生避免于未然。 
此外,通过在因将供给输送装置25配备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边附近的位置上以将扒拢输送到禾秆通过部27中的禾秆朝向车体左侧的脱谷装置4供给输送、其左侧变重的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端上配备重量较大的割刃驱动装置70,能够提高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平衡。 
在收割输送部3的右侧端上,配备有覆盖割刃驱动装置70的金属板制的罩111。罩111利用将右分禾部件21B连结在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的3根螺栓112中的、上侧的两根螺栓112,与右分禾杆99B一起共同紧固连结在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 
由此,在行驶车体1的右外侧方也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y的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通过右分禾杆99B及罩111,能够将该车体右外侧方的未收割作物Cy缠绕到割刃驱动装置70上的可能性避免于未然。 
此外,与将右分禾部件21B、右分禾杆99B和罩111分别螺栓连结在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组装制造性的提高。并且,在进行右分禾杆99B及罩111的更换的情况下,能够在防止右分禾部件21B被从中间部件135的右端部完全拆下的同时进行它们的更换。 
如图17~图19所示,位于行驶车体1的前部右侧端的侧框架113使其前半部沿车体左右方向倾斜,以使其越靠前端侧越接近于右侧的履带13B的右端部13Ba。由此,在行驶车体1的右外侧方也存在未收割的作物Cy的中间收割的作业行驶时,能够使侧框架113的外侧面113a作为将车体右外侧方的未收割作物Cy向车体右外侧方导引的导引面发挥功能。结果,能够与右分禾杆99B一起阻止存在于行驶车体1的右外侧方的未收割作物Cy向车体内方侧的倒伏。 
在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中,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通过由橡胶制的扒拢带74A、74B进行禾秆的扒拢输送,在作用于收割前的禾秆的情况下,扒拢带74A、74B的突出部74a、74b抵不过收割前的禾秆的强度而变形,通过该变形,在到该禾秆被收割为止的期间中,不再将该禾秆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此外,通过此时的作业行驶,将收割前的禾秆朝向车体前方推弯。 
并且,如果这样被推弯的禾秆达到收割装置23的收割位置而被收割,则与该收割同时,通过要从朝向车体前方被推弯的状态回到笔直的状态的复原作用,有向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离开的车体前方侧飞出、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输送区域偏离而散落到收割装置12的前方的情况。 
如果发生这样的现象,则散落到收割装置12的前方的禾秆被随着作业行驶而朝向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输送区域陆续被导入的后续的未收割的禾秆推回到收割装置12的收割位置,其根侧与未收割禾秆一起再次被收割。 
如果发生这样的禾秆的二次收割,则禾秆的秆长变得不一致,起因于该不一致,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时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结果容易导致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所以,如图23、图24、图28及图29所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将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构成为,使得它们的直线输送路径114A、114B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a、θb相同。此外,设定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及供给输送装置25的姿势,以使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的直线输送路径114A与右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B的直线输送路径114B的夹角θA比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的直线输送路径114A与供给输送装置25的根夹持输送机构82的直线输送路径115的夹角θB大。 
如果这样设定左右的扒拢输送机构71A、71B的姿势,则能够使它们的直线输送路径114A、114B,在收割装置23的上方,相对于通过排列配置多个可动刀刃68及固定刀刃69以使其沿左右方向以一直线状连续排列、而沿左右方向以一直线状排列定位的各可动刀刃68及固 定刀刃69的收割位置,在大致沿着这些收割位置的状态下定位。 
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作用在收割装置23的收割前的禾秆上,能够有效地抑制起因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作用在收割前的禾秆上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此外,能够通过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将收割装置23刚刚收割后的禾秆迅速地朝向禾秆通过部27扒拢输送,结果,能够提高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对禾秆的扒拢输送效率。 
如图23及图28所示,在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中,在它们的导引部件73A、73B中,具备从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的端部朝向对应的左右的装填器72A、72B的旋转中心延伸的导引作用部a、73b。各导引作用部73a、73b形成为与车体前后方向正交的横向一条直线状。 
由此,能够防止左右的导引部件73A、73B的导引作用部73a、73b在作业行驶时作用于收割前的禾秆、将该禾秆朝向车体前方推弯。结果,能够将该被推弯的禾秆在收割的同时在从推弯状态的复原作用下散落到收割装置12的前方、被二次收割的可能性避免于未然。 
如图3及图29所示,供给输送装置25设定其输送姿势,以使其输送起始端部25b在车体主视图中与搭乘驾驶部2重合。由此,通过构成为,使收割输送部3为2框4行收割规格、左分禾部件21A的分禾起始端21Aa与左侧的履带13A的左端部13A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并且右分禾部件21B的分禾起始端21Ba与右侧的履带13B的右端部13B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相对于位于行驶车体1的左右中间部的禾秆通过部27,能够使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位于能够直接接受通过禾秆通过部27后的禾秆的禾秆通过部27的正后方的位置。 
即,不在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与供给输送装置25之间装备中继禾秆的交接的辅助输送装置,而能够得到适合于构成为2框4行收割规格的收割输送部3的供给输送构造。 
搭乘驾驶部2在与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在车体主视图中重合的侧面板15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容许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进入的凹部2a。 
供给输送装置25使根夹持输送机构82的直线输送路径15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c、以及穗尖卡止输送机构 83的直线输送路径116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d变大,以使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25b进入搭乘驾驶部2的凹部2a。 
由此,与在搭乘驾驶部2上没有形成凹部2a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部侧接近于搭乘驾驶部2,由此能够使供给输送装置25的车体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变短,能够使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全长变短。 
此外,越靠供给输送装置25的输送起始端侧越接近于搭乘驾驶部2,由此,装备在供给输送装置25的支承框架90中的处理深度调节用的操作杆98也更接近于搭乘驾驶部2,结果,从搭乘驾驶部2的处理深度调节用的操作杆98的操作变得更容易进行。 
如果使供给输送装置25的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c、θd变大,则供给输送装置25接近于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因此,有可能由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上而导致该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的不良状况。 
所以,如图16、图17、图20~图22及图24所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将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配置为,比右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B高度位置低。由此,能够防止由供给输送装置25输送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上而导致该禾秆的输送姿势紊乱,能够防止起因于该紊乱、由供给输送装置25将禾秆朝向脱谷装置4输送时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效率的下降。 
此外,如果将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构成为两行用、并且使供给输送装置25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c、θd变大,则由左侧的拉起框26A收割的禾秆被左侧的扒拢输送机构71A和供给输送装置25以大致U字状输送。因此,在作为该以大致U字状被输送的禾秆的输送方向切换地点的禾秆通过部27中,该禾秆的根侧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较大地晃动的倾向。 
所以,如图16、图17、图21~图25及图28所示,在该联合收割机中,通过在延伸部件134与中间部件135之间夹装前后朝向的连结部135A、使延伸部件134从禾秆通过部27向车体后方侧离开,在延伸部件134与中间部件135之间形成容许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 24B交接给供给输送装置25的禾秆的根侧的通过的前后宽度较宽的交接路径117。 
由此,在禾秆通过部27中,即使禾秆的根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大地晃动,也能够防止该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延伸部件134的延伸端上,能够防止起因于该接触带来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而禾秆的穗尖侧的对齐变差、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容易发生处理残留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此外,将延伸部件134配置为,使其位于比禾秆通过部27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端侧。由此,在禾秆通过部27中,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离心力作用下较大地晃动的禾秆的根侧接触在延伸部件134的延伸端上,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起因于该接触的谷粒回收率的下降。 
进而,将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的导引部件73A、73B形成为,将通过禾秆通过部27的禾秆的根侧朝向供给输送装置25导引,并且将左侧的导引部件73A的导引末端部73c固定在支承部件136上,将右侧的导引部件73A的导引末端部73d固定在延伸部件134的延伸端部上。 
由此,在禾秆通过部27中,即使禾秆的根侧在离心力作用下较大地晃动,也能够通过右侧的导引部件73B有效地抑制该晃动,能够将该禾秆的根侧通过左右的导引部件73A、73B迅速且可靠地交接给供给输送装置25的根夹持输送机构82。结果,能够防止起因于交接不良的禾秆堵塞、以及起因于交接不良带来的禾秆的输送姿势的紊乱的禾秆回收率的下降。 
如图21、图24及图28所示,在连结部135A的上方,遍及从延伸部件134的延伸端到中间部件135而装备有从下方承接支承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交接给供给输送装置25的禾秆的下端的支承板118。 
由此,能够使从左右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交接给供给输送装置25的禾秆的根侧容易对齐。结果,禾秆的穗尖侧对齐,在脱谷装置4中的脱谷处理中不易发生处理残留,能够提高谷粒回收率。 
图34是表示收割输送部3的其他形态的收割输送部3的左侧视图,图35是表示收割输送部3的其他形态的收割输送部3的主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收割输送部3通过更换左分禾部件21A,能够在其左侧端 部的左分禾器51A与左侧的拉起装置22A之间装备驱动式的分禾装置119。 
如图20、图34及图35所示,分禾装置119能够通过从左侧的拉起装置22A的输入轴53A经由锥齿轮式的辅助传动机构120取出的动力驱动。并且,通过在该驱动作用下、遍及配备在其上部的驱动链轮121和配备在其下部的从动链轮122卷挂的环形链123转动,通过以一定间距排列配备在该环形链123上的多个拉起爪124梳分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和与该作物Ca相邻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 
即,通过在左分禾器51A与左侧的拉起装置22A之间装备驱动式的分禾装置119,能够提高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和与该作物Ca相邻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的分禾精度及分禾效率。该效果在作物C的倒伏较严重的田地中进行收获作业的情况下特别显著地呈现。 
分禾装置119以朝向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倾倒的倾斜姿势装备。由此,能够一边将收割输送部3的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和与该作物Ca相邻的左侧的作业宽度外的作物Cx梳分,一边将作业宽度内的最左方的作物Ca的穗尖侧朝向左侧的拉起装置22A的拉起区域Aa1梳近。 
由此,能够提高左侧的拉起装置22A对作物C的拉起精度及拉起效率。该效果在通过左侧的拉起装置22A将两行作物C拉起的情况下特别显著地呈现。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1]也可以将收割输送部3构成为具备两个拉起框26A、26B并且将它们中的某一个形成为1行用、且将另一个形成为两行用的2框3行收割规格、具备3个拉起框26A~26C并且将它们的左右某一个形成为两行用、且将其他形成为1行用的3框4行收割规格、具备3个拉起框26A~26C并且将左右的各拉起框26A、26B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的拉起框26C形成为1行用的3框5行收割规格、具备3个拉起框26A~26C并且将各拉起框26A~26C形成为两行用的3框6行收割规格、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它们的左右某一端形成为两行用、且将其他形成为两行用的4框5行收割规格、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 并且将左右两端的各拉起框26A、26B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侧的各拉起框26C、26D形成为1行用的4框6行收割规格、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左右两端的各拉起框26A、26B和中央右侧的拉起框26D这三个形成为两行用、且将中央左侧的拉起框26C形成为1行用的4框7行收割规格、或者具备4个拉起框26A~26D并且将各拉起框26A~26D形成为两行用的4框8行收割规格等。 
[2]也可以在行驶车体1的右侧连结收割输送部3、在行驶车体1的左侧形成搭乘驾驶部2。 
[3]作为分禾装置119,也可以采用非驱动式的装置。此外,也可以将分禾装置119的姿势设定为垂直姿势。 
[4]也可以构成为,在分禾杆99A的收纳姿势中,使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收割输送部3的远离搭乘驾驶部2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车体俯视图中一致。 
[5]也可以构成为,在分禾杆99A的收纳姿势中,使分禾杆99A的分禾末端部99b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远离搭乘驾驶部2的一侧的履带13A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13Aa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车体俯视图中一致。 
[6]也可以构成为,在分禾杆99A的收纳姿势中,使分禾杆99A的整体收纳在行驶车体1的左右宽度内,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分禾杆99A的整体收纳在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宽度内,进而也可以构成为使分禾杆99A的整体不会从配备在收割输送部3的远离搭乘驾驶部2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上的分禾部件21A向车体横外方侧露出。 
[7]作为第2连结部102的配置,只要是第2连结部102位于比第1连结部100靠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就可以,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8]作为收割收获机,也可以是割捆机等。 
最后,为了使与附图的参照变得容易而在权利要求书中插入了图中的对应附图标记,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联合收割机,
在行驶车体的左右一侧连结收割输送部(3),在上述行驶车体的左右另一侧形成搭乘驾驶部(2),在上述行驶车体的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后方位置配备脱谷装置(4);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中,将3个分禾部件(21A、21B、21C)和左右一对拉起装置(22A、22B)配备为拉起装置位于相邻的两个分禾部件之间,形成左右一对拉起框(26A、26B);
在左右的上述拉起框(26A、26B)各自中,具备将由收割装置(23)收割的作物的禾秆扒拢输送到形成于左右的上述拉起框之间的禾秆通过部(27)的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所述收割装置左右朝向的一直线状地配备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中;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中,具备将由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24B)输送到上述禾秆通过部(27)中的作物的禾秆输送到上述脱谷装置中的供给输送装置(25);
其特征在于,
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的直线输送路径的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a)、与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B)的直线输送路径的相对于车体前后方向的向车体左右方向的倾斜角(θb)相同或大致相同;
设定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及上述供给输送装置的姿势,以使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及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B)的直线输送路径的夹角(θA)比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的直线输送路径与上述供给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路径的夹角(θB)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比搭乘驾驶部一侧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B)高度位置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24B)中,具备具有扒拢输送用的多个突出部(72a、72b)的旋转体、和将作物的禾秆导引到该旋转体的扒拢输送区域中的导引部件(73A、73B);
将左右的上述导引部件中的、从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端部朝向对应的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中心延伸的导引作用部(73a、73b)形成为与车体前后方向正交的横向一条直线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3个上述分禾部件(21A、21B、21C)配置为,具有能够在与相邻的分禾部件之间导入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左右间隔,将左右的上述拉起装置(22A、22B)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拉起,将左右的上述扒拢输送装置(24A、24B)构成为能够进行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扒拢输送,将左右的上述拉起框(26A、26B)构成为拉起最大两行作物禾秆的两行用;
将位于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两端的上述分禾部件构成为,装备在它们的前端部上的分禾器(51A、51B)的姿势为越靠车体后部侧越位于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侧的倾斜姿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2)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部上的上述分禾部件的分禾器与上述拉起装置之间立设有分禾装置(1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禾装置(119)以朝向车体左右方向的车体内方倾倒的倾斜姿势立设。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的前端部上立设有分禾杆(99C)。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行驶车体具备左右一对履带(13A、13B);
将位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2)的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分禾部件配置为,其在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或大致一致;
将位于搭乘驾驶部(2)一侧的左右一侧端的分禾部件配置为,其在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搭乘驾驶部一侧的履带的车体横外方侧的端部的车体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或大致一致;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搭乘驾驶部侧的左右一侧端上,配备有驱动上述收割装置(23)的割刃驱动装置(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远离上述搭乘驾驶部的一侧的左右一侧部上装备有分禾杆(99A),使其能够向伸出到车体的横外方而倾倒的作用姿势、和退避到车体侧而起立的收纳姿势进行基于摆动的姿势变更;
具备将上述分禾杆的分禾起始端部(99a)能够摆动地连结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上述左右一侧部上的第1连结部(100)、和将从上述分禾杆的分禾末端部(99b)侧延伸的连结杆(101)的延伸端部(101a)能够摆动地连结在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上述左右一侧部上的第2连结部(102);
将上述第2连结部(102)配置在比上述第1连结部(101)靠上述收割输送部(3)的左右中央侧。
CN2009101390865A 2008-07-02 2009-05-15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1617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3744A JP5139900B2 (ja) 2008-07-02 2008-07-02 刈取収穫機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2008173745 2008-07-02
JP2008173745A JP5324845B2 (ja) 2008-07-02 2008-07-02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2008-173744 2008-07-02
JP2008173744 2008-07-02
JP2008-173745 2008-07-02
JP2008282553 2008-10-31
JP2008282553A JP5231945B2 (ja) 2008-10-31 2008-10-31 コンバインの分草構造
JP2008282557 2008-10-31
JP2008-282553 2008-10-31
JP2008-282557 2008-10-31
JP2008-282555 2008-10-31
JP2008282555 2008-10-31
JP2008282557A JP5341476B2 (ja) 2008-10-31 2008-10-31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2008282555A JP2010104346A (ja) 2008-10-31 2008-10-31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7590A CN101617590A (zh) 2010-01-06
CN101617590B true CN101617590B (zh) 2012-06-06

Family

ID=41511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0865A Active CN101617590B (zh) 2008-07-02 2009-05-15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39900B2 (zh)
CN (1) CN101617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803B (zh) * 2011-01-20 2015-12-02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KR102430801B1 (ko) * 2016-06-23 2022-08-10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CN106561152A (zh) * 2016-11-02 2017-04-19 华中农业大学 饲用油菜联合收获机
JP6752123B2 (ja) * 2016-11-16 2020-09-09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収穫機
KR20180073454A (ko) * 2016-12-22 2018-07-02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작업차, 콤바인 및 수확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5C (zh) * 1996-11-25 2002-04-10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2552318Y (zh) * 2002-07-22 2003-05-28 解丕军 割晒机上悬式扶禾器
WO2007032103A1 (ja) * 2005-09-13 2007-03-22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8903Y2 (zh) * 1977-11-30 1982-12-16
JPS6142338Y2 (zh) * 1979-07-25 1986-12-02
JPS59107824U (ja) * 1982-08-27 1984-07-20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収穫機における穀稈掻込装置
JPS60147215U (ja) * 1984-03-09 1985-09-30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収穫機の刈取部における掻込スタ−ホイルの巻付防止装置
JPH041767Y2 (zh) * 1984-12-18 1992-01-22
JPS63267211A (ja) * 1988-04-04 1988-11-04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収穫機における刈取駆動装置
JPH0998640A (ja) * 1995-10-05 1997-04-15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前処理部
JP2005333956A (ja) * 2004-05-31 2005-12-08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5C (zh) * 1996-11-25 2002-04-10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2552318Y (zh) * 2002-07-22 2003-05-28 解丕军 割晒机上悬式扶禾器
WO2007032103A1 (ja) * 2005-09-13 2007-03-22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9900B2 (ja) 2013-02-06
JP2010011771A (ja) 2010-01-21
CN101617590A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8209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US3345808A (en) Harvesting machines
CN104285595B (zh) 改良型秸秆收获机
US20080283364A1 (en) Extendable conveyor system
CN101617590B (zh) 联合收割机
US20080168755A1 (en) Harvesting Implement, Particularly Front Harvesting Attachment For Agricultural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Taking Up Cereal Crops and Conveying It Further
CN101911893B (zh) 脱粒装置
WO2010021318A1 (ja) 自脱型のコンバイン
CN208273610U (zh) 用于农业机器提升机的板条,用于高茎秆植物收割机的提升机和收割机器
JP5572302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6246170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5324845B2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5341475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5324844B2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US3669192A (en)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cereal grains, leafy vegetables or hoed vegetables
JP581318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324843B2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5341476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5231945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分草構造
CN201682792U (zh) 微型收割机
JPS5934278Y2 (ja)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結束藁放出装置
JP2010104346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H06189619A (ja) コンバイン刈取部の株元搬送装置
JP2014176395A5 (zh)
JPH07322740A (ja) 小型汎用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