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6757B -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6757B
CN101616757B CN2007800515843A CN200780051584A CN101616757B CN 101616757 B CN101616757 B CN 101616757B CN 2007800515843 A CN2007800515843 A CN 2007800515843A CN 200780051584 A CN200780051584 A CN 200780051584A CN 101616757 B CN101616757 B CN 101616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traight line
line mould
bending di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15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6757A (zh
Inventor
盐谷进
中村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Seiko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6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6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04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over a movably-arranged forming men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弯曲设备(1),其用于利用根据工件的弯曲后形状形成的弯曲模(2)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3)来弯曲工件(被加工物),该弯曲设备(1)包括:工作台(10),其具有载置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工作面(11a);以及一对辊(40,50),该对辊被构造成沿着工作面(11a)移动,其中,辊(40,50)被构造成在沿模闭合方向夹持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状态下从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根据该构造,能够将弯曲设备(1)构造成使得工作空间小并且提高弯曲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长构件弯曲的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汽车的车架构件和保险杠加强构件时,或者在制造建筑构造用和外部用的构件时,存在进行使如铝型材和钢材等长构件沿其长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加工的情况。 
关于长构件的弯曲方法,例如,如日本特开2002-066642号公报(参见第0027段和图1)所说明的那样,存在使用根据长构件的工件(被加工物)的弯曲后形状而弯曲成弧形的弯曲模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的弯曲方法。 
作为用于进行该弯曲方法的弯曲设备,存在一种弯曲设备,其包括:工作台,其具有载置弯曲模和直线模的工作面;以及一对辊,其被设置在工作面上,其中,每个辊均被构造成在工作面上的预定位置被转动驱动。 
根据日本特开2002-066642号公报所说明的弯曲方法,首先,弯曲模的前端侧和直线模的前端侧相互配合,并且弯曲模和直线模在其后端侧打开的状态下被载置在工作面上。此外,工件被安装到直线模的成形面,并且由弯曲模的成形面的前端保持工件的前端。 
当设置了工件的弯曲模和直线模的前端被送到各个辊之间时,弯曲模和直线模在被各个辊沿模闭合方向夹持的状态下从各个辊的后方穿过各个辊之间到达各个辊的前方。 
对于弧形的弯曲模,由于已经穿过各个辊之间的区域在离开直线模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弯曲模和直线模导致其前端侧 打开的状态。此时,由于工件的前端被保持在弯曲模的工作面上,因此,工件在被连到弯曲模的成形面的状态下与直线模分离,并且工件沿着弯曲模的成形面弯曲。 
根据日本特开2002-066642号公报所说明的弯曲方法,由于弯曲应力能够均一地作用在工件上,因此,能够提高加工精度。此外,能够快速地适应各种形状的弯曲。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2-066642号公报所说明的弯曲方法,由于弯曲模和直线模从各个辊的后方移动到前方,并且必须确保各个辊的后方和前方的空间以供弯曲模和直线模移动,因此,存在导致弯曲设备的整个尺寸大的问题。 
此外,在弯曲模和直线模穿过各个辊之后,惯性力作用在弯曲模和直线模上,从而,难以停止弯曲模和直线模。此外,在弯曲后,必须使移动到各个辊的前方的弯曲模和直线模返回到各个辊的后方。 
从而,根据日本特开2002-066642号公报所说明的弯曲方法,由于操作者对每次弯曲都需要处理弯曲模和直线模,因此,存在操作麻烦且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特别地,在使轴向截面大的工件弯曲时,由于弯曲模和直线模的轴向截面与工件的尺寸成比例地大,并且模的重量增大,因此,操作者难以处理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研发,并且作出了本发明。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能够构造整体上紧凑的弯曲设备,并且提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更具体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弯曲设备用于利用根据被加工物的弯曲后形状形成的弯曲模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来弯曲被加工物,该弯曲设备包括:工作台,其具有载置弯曲模和直线模的工作面;以及一对辊,该对辊沿着工作面移动,其中,所述直线模由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工作面上,该对辊被构造成在沿模闭合方向夹持弯曲模和直线模的状态下从弯曲模和直线模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弯曲方法用于利用根据被加工物的弯曲后形状形成的弯曲模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来弯曲被加工物,该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固定部件将所述直线模固定在工作台的用于载置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工作面上,将被加工物安装到直线模的成形面,并且将被加工物的一端保持到弯曲模的成形面的一端;以及使一对辊在该对辊沿模闭合方向夹持弯曲模和直线模的状态下从弯曲模和直线模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并且使被加工物沿着弯曲模的成形面变形。 
根据如此说明的构造,由于使各辊相对于弯曲模和直线模移动,并且弯曲模和直线模被定位在工作台的工作面上,因此,在工作面上确保能够载置弯曲模和直线模的空间就足够了。也就是说,与使弯曲模和直线模相对于各辊移动的传统构造相比,能够以一半的距离进行类似的弯曲。因此,本发明能够构造紧凑的弯曲设备并且使弯曲所需的工作空间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弯曲模和直线模被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弯曲,因此,操作者不必对每次弯曲都处理弯曲模和直线模。因此,即使在连续地进行弯曲和使用大尺寸的弯曲模和直线模时,也能够提高弯曲的工作效率。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典型并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效果以及其它效果和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的构造的主剖视图。 
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中的调整机构的各连杆构件的闭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的图:图5A是弯曲前的立体图,图5B是弯曲后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中的施力装置(energizing device)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例子,说明了由铝合金制成的直线状挤出型材的工件(被加工物)被弯曲成弧形的情况。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对应于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前后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弯曲设备而设定的,而不限制设备的构造。 
[弯曲模和直线模的构造] 
首先将说明用于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的弯曲模和直线模。 
如图5A所示,该实施方式被构造为利用根据工件W的弯曲后形状而形成的弯曲模2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3进行弯曲。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工件W被折曲,使得在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向图5A中的右侧突出的山形突起。 
<弯曲模的构造> 
如图5A所示,弯曲模2根据弯曲后的工件W的弯曲形状沿长度方向弯曲成弧形。在弯曲模2的成形面2a(图5A中的左表面)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与工件W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截面为V字形的配合槽2b,并且能够将工件W安装到弯曲模2的成形面2a。 
<直线模的构造> 
如图5B所示,直线模3根据弯曲前的工件W的形状在长度方向上直线延伸。在直线模3的成形面3a(图5B中的右表面)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与工件W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突起3b,并且能够将工件W安装到直线模3的成形面3a。 
<保持构件的构造> 
与直线模3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保持构件4被安装到弯曲模2的成形面2a的前端。在保持构件4的成形面4a(图5A中的右表面)上形成与突起3b具有相同形状的突起4b。 
另外,在保持构件4被安装到弯曲模2的前端的状态下,在保持构件4的成形面4a和弯曲模2的成形面2a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能够将工件W的前端插入到该间隙中。 
<弯曲设备的构造> 
接着,将详细说明弯曲设备。 
如图1所示,弯曲设备1包括:工作台10,其具有载置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工作面11a;以及滑动单元20,其被构造成相对于工作台1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工作台的构造> 
如图1所示,工作台1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距离分开配置的上侧固定板11和下侧固定板12、以及被构造成以预定高度支撑上侧固定板11和下侧固定板12的腿部13。 
如图2所示,上侧固定板11在俯视图中为长方形的板状构 件,并且上侧固定板1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上侧固定板11的上表面是载置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水平工作面。弯曲模2和直线模3被载置在工作面11a的图2中的左侧区域。 
此外,齿条11b被安装到上侧固定板11的下表面的图2中的左端。齿条11b的齿面形成在图2中的左侧的表面上(参见图3)。 
如图1所示,下侧固定板12被配置在上侧固定板11的下方。下侧固定板12在俯视图中为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并且下侧固定板1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轴向截面为I字形状的导轨12a、12a被安装到下侧固定板12的上表面的图1中的左端和右端。导轨12a、12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此外,在下侧固定板12的图2中的左侧区域,用于供稍后说明的驱动马达61插入通过的开口槽12b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滑动单元的构造> 
如图1所示,滑动单元20是能够相对于上侧固定板1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构件,滑动单元20包括:架体30,其在主视图中为长方形;一对辊40、50,其被支撑在架体30内;驱动装置60,其用于使架体30移动;以及调整机构70,其用于调整各个辊40、50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架体30包括:侧板31、32,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上侧固定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板33,其架设于各个侧板31、32的上端;以及下板34,其架设于各个侧板31、32的下端。 
上板33被配置在上侧固定板11的上方;下板34被配置在上侧固定板11和下侧固定板12之间。 
两个下滑动部34a、34a分别被安装到下板34的下表面的与 设置于下侧固定板12的上表面的两个导轨12a、12a对应的位置。 
在下滑动部34a的下表面上形成与导轨12a的上部配合的槽部,下滑动部34a能够沿着导轨12a在前后方向上自由地滑动。 
然后,下板34的各个下滑动部34a、34a被装配到下侧固定板12的各个导轨12a、12a,从而,由工作台10在架体3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自由滑动的状态下支撑架体30。 
在配置在图1的左侧的侧板31的内表面的与上侧固定板11的侧端对应的位置设置突出部31b。侧滑动部31a被安装于突出部31b的顶端,该侧滑动部31a具有与上侧固定板11的侧端配合的凹槽。 
在配置在图1的右侧的侧板32的内表面的与上侧固定板11的侧端对应的位置安装侧滑动部32a,该侧滑动部32a具有与上侧固定板11的侧端配合的凹槽。 
各侧滑动部31a、32a均能够相对于上侧固定板11在前后方向上自由地滑动,并且起到当架体30相对于工作台1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时减小架体30的振动的作用。 
如图3所示,一对辊40、50具有围绕其上下方向的轴线的周面,并且该对辊40、50在架体30内被支撑在上板33和上侧固定板11之间。因此,当架体30相对于工作台1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时,使各个辊40、50在上侧固定板11的成形面11a的上方沿前后方向移动。 
配置在图3的左侧的第一辊40包括圆柱形辊体41以及从辊体41的轴心向上和向下突出的支撑轴42a、42b。 
上支撑轴42a的上端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态被支撑在形成于上板33的通孔中;下支撑轴42b的下端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 态被支撑在形成于侧板31的突出部31b的通孔中。 
配置在图3的右侧的第二辊50包括圆柱形辊体51以及贯穿辊体51的轴心的支撑轴52。 
支撑轴52的上端和下端被固定到稍后说明的调整机构70的辊支撑部72,并且辊体51能够绕支撑轴52自由转动。 
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60是用于使滑动单元20相对于工作台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装置,该驱动装置60包括安装于架体30的下板34的下表面的电动式驱动马达61。 
驱动马达61的上端面被固定到下板34的下表面,并且驱动马达61被插入通过形成于工作台10的下侧固定板12中的开口槽12b中。 
此外,对于驱动马达61,输出轴61a从驱动马达61的上端面向上突出。输出轴61a被插入通过形成于下板34的开口34b并且突出到下板34的上表面侧。此外,作为正齿轮的输出齿轮61b被固定到输出轴61a的上端。 
此外,在输出齿轮61b的图3的左侧设置转动轴61c,该转动轴61c的轴方向指向上下方向。转动轴61c的下端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态被支撑在形成于架体30的下板34的通孔中。 
此外,作为正齿轮的减速齿轮61d被固定到转动轴61c的下部。减速齿轮61d与输出齿轮61b啮合,并且转动轴61c被构造成与输出轴61a的转动连动地转动。 
另外,相对于输出齿轮61b的齿数设定减速齿轮61d的齿数,使得转动轴61c的转速比输出轴61a的转速减少得多。 
此外,作为正齿轮的小齿轮61e被固定到转动轴61c的上部。小齿轮61e与安装于上侧固定板11的下表面的齿条11b啮合,小齿轮61e被构造成在齿条11b的齿面上沿前后方向滚动。 
此外,转动轴61c的上端被连接到第一辊40的下支撑轴42b 的下部。因此,第一辊40经由转动轴61c、减速齿轮61d和输出齿轮61b被连接到转动轴61a。 
当致动驱动马达61并且使转动轴61a转动时,转动驱动力经由输出齿轮61b、减速齿轮61d和转动轴61c被传递到小齿轮61e,小齿轮61e在齿条11b的齿面上沿前后方向滚动。 
由于由架体30支撑固定有小齿轮61e的转动轴61c,因此,架体30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小齿轮61e连动地沿各个导轨12a、12a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此外,由于小齿轮61e和第一辊40经由转动轴61c相连,因此,小齿轮61e和第一辊40同步地转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1,用于检测滑动单元20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被安装于工作台10的各个部分。 
当使滑动单元20从上侧固定板11的前部向后移动并且到达预定位置时,由位于工作台10的后部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滑动单元20,基于来自该传感器的信号使驱动马达61的输出轴61a反向转动。 
此外,通过使输出轴61a反向转动,当使滑动单元20向前移动并且返回到基准位置时,由位于工作台10的前方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滑动单元20,基于来自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驱动马达61的输出轴61a停止,并且滑动单元20停止。 
<调整机构的构造> 
调整机构70包括:基部71,其被连接到设置于图3的右侧的侧板32;辊支撑部72,其用于支撑第二辊50;连接连杆73,其用于连接辊支撑部72和基部71;以及液压缸74,其被连接到连接连杆73。 
在基部71中形成长方体的上部71a和从上部71a向下突出的侧部71b。 
基部71的上部71a被插入通过形成于架体30的上板33的引导槽33a,形成于上部71a的上端的凸缘部钩住引导槽33a的边缘,由此,基部71被悬挂在上板33上(参见图2)。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上板33的引导槽33a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基部71能够沿着引导槽33a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如图3所示,螺栓构件71c的基部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态被安装于基部71的侧部71b。 
螺栓构件71c的顶端被螺纹连接到螺纹孔32b中并且伸出到外部,该螺纹孔32b形成在设置于图3的右侧的侧板32中。 
当使基部71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时,操作者转动螺栓构件71c,使螺栓构件71c相对于侧板32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使连接到螺栓构件71c的基端的基部71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如图2所示,向前突出的安装支架71d被安装于基部71的前表面。安装支架71d是用于支撑稍后说明的液压缸74的构件。 
如图3所示,在辊支撑部72中形成长方体的上部72a和下部72b以及用于连接上部72a和下部72b的中间部72c。 
辊支撑部72相对于基部71被配置在图3的左侧,并且辊支撑部72利用上部72a和下部72b从上方和下方夹持第二辊50。 
第二辊50的支撑轴52的上端被固定到上部72a;支撑轴52的下端被固定到下部72b。 
辊支撑部72的上部72a被插入通过形成于架体30的上板33的引导槽33a,形成于上部72a的上端的凸缘部钩住形成于上板33的引导槽33a的边缘,由此,辊支撑部72被悬挂在上板33上(参见图2)。因此,与基部71一样,辊支撑部72能够沿着引导槽33a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连接连杆73是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相连的连杆构件73a、73b的肘杆(toggle link)。 
由销73c将第一连杆构件73a的配置在图3的左侧的一端(图3中的左端)枢转地支撑在辊支撑部72,第一连杆构件73a能够相对于辊支撑部72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 
由销73d将第二连杆构件73b的配置在图3的右侧的一端(图3中的右端)枢转地支撑在基部71,第二连杆构件73b能够相对于基部71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 
第一连杆构件73a的另一端(图3中的右端)和第二连杆构件73b的另一端(图3中的左端)由销73e连接;第一连杆构件73a和第二连杆构件73b被构造成以销73e为转动中心在宽度方向上开闭。 
如图2所示,液压缸74的基端被枢转地支撑在安装支架71d的前端,该安装支架71d被安装于基部71的前表面,并且液压缸74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摆动。 
从液压缸74伸出的杆74a的顶端被安装于连接连杆73的销73e。 
当杆74a从液压缸74伸出时(图2中的状态),向前挤压连接连杆73的销73e,使各连杆构件73a、73b处于打开状态。 
此外,如图4所示,使杆74a缩回到液压缸74中,并且将连接连杆73的销73e拉到液压缸74侧(前方),使各连杆构件73a、73b处于闭合状态。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基部71被螺栓构件71c定位,因此,当各连杆构件73a、73b打开时,向图2的左侧挤压第一连杆构件73a。 
因此,由于被连接到第一连杆构件73a的辊支撑部72向图2的左侧移动,并且支撑在辊支撑部72的第二辊50向图2的左侧 移动,因此,辊40和辊50之间的距离变窄。 
此外,当使辊40和辊50之间的距离变宽时,各连杆构件73a、73b如图4所示地闭合,由此,辊支撑部72向图4的右侧移动,并且第二辊50向图4的右侧移动;因此,能够使辊40和辊50之间的距离变宽。 
根据本发明的弯曲设备1,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未示出)被安装到图5A所示的弯曲模2的保持构件4,并且接近传感器被构造成当工件W被插入到保持构件4和弯曲模2之间的间隙时,该传感器检测到工件W。 
然后,构造成:当由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工件W时,图2所示的液压缸74的杆74a伸出到预定长度。此外,构造成:当液压缸74的杆74a伸出到预定长度时,致动图3所示的驱动马达61并且使输出轴61a转动。 
[弯曲方法] 
接着,将说明使用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1的弯曲方法。 
首先,如图1所示,弯曲模2和直线模3被载置在上侧固定板11的工作面11a上。具体地,如图5A所示,长度方向指向前后方向的直线模3的前端被配置在辊40和辊50之间,在直线模3的外表面3c(图3中的左表面)与第一辊40的周面接触的状态下由如螺栓等固定部件将直线模3固定在工作面11a上。 
此外,保持构件4被安装于弯曲模2的前端,弯曲模2被载置在工作面11a上,使得弯曲模2的成形面2a(图1中的左表面)与成形面3a(图1中的右表面)相面对。此外,弯曲模2的前端从辊40和辊50之间向前伸出,并且保持构件4与直线模3的前端面相面对。 
因此,弯曲模2和直线模3在其前端侧闭合而后端侧打开的状态下被载置在工作面11a上。此时,弯曲模2能够相对于固定 在工作面11a上的直线模3在水平方向上摆动。 
随后,工件W被安装到直线模3的成形面3a。此外,工件W的前端被插入到弯曲模2和保持构件4之间的间隙中,并且由成形面2a的前端保持工件W。 
当工件W被插入到弯曲模2和保持构件4之间的间隙时,接近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工件W,如图2所示,液压缸74的杆74a伸出到预定长度。 
由伸出杆74a向后挤压连接连杆73的销73e,每个连杆构件73a、73b在宽度方向上打开;由此使第二辊50向图2的左侧移动,并且使辊40和辊50之间的距离变窄。因此,弯曲模2和直线模3处于由辊40和辊50沿模闭合方向以预定推力夹持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状态(参见图5A)。 
另外,即使在各连杆构件73a、74a打开到最大程度的状态下,当没有足够的推力从各辊40、50作用于弯曲模2和直线模3时,操作者也能够使图3所示的螺栓构件71c转动并且使基部71向图3的左侧移动。因此,由于使各连杆构件73a、73b向图3的左侧移动,也就是说,使各连杆构件73a、73b向第一辊40侧移动,因此,在打开各连杆构件73a、73b时能够从各辊40、50作用足够的力在弯曲模2和直线模3上。 
此外,当液压缸74的杆74a伸出到预定长度时,致动驱动马达61并且使转动轴61a转动。转动轴61a的转动驱动力经由输出齿轮61b、减速齿轮61d和转动轴61c被传递到小齿轮61e,小齿轮61e在齿条11b上向后滚动,由此,使滑动单元20向后移动。 
如图5B所示,使滑动单元20中的各辊40、50沿着上侧固定板11的工作面11a向后移动,在沿模闭合方向夹持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状态下,使各辊40、50从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前端侧向后端侧移动。 
对于各辊40、50通过之后的弯曲模2和直线模3,使弯曲模2的前端侧在离开直线模3的方向上移动,使弯曲模2和直线模3处于打开状态。 
此时,由于由弯曲模2的成形面2a保持工件W的前端,因此,工件W在被连到成形面2a的状态下离开直线模3并且沿着成形面2a被弯曲成弧形。 
当使图1所示的滑动单元20向后移动到预定位置时,由位于工作台10的后部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滑动单元20,基于来自后部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驱动马达61的转动轴61a反向转动。因此,使滑动单元20向前移动;当使滑动单元20移动到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前端时,由位于工作台10的前部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滑动单元20,基于来自前部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使转动轴61a的转动停止,并且滑动单元20停止。 
当各辊40、50停在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前端时,弯曲模2和直线模3处于前端侧闭合而后端侧打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者从弯曲模2的成形面2a移除弯曲后的工件W。因此,设置在保持构件4中的接近传感器(未示出)没有检测到工件W,如图4所示,使液压缸74的杆74a缩回,使辊40和50之间的距离变宽,并且减小了从模闭合方向作用于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推力。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1和弯曲方法,如图5B所示,能够在工件W上均匀地作用弯曲应力;因此,能够提高加工精度。 
此外,通过预先制备曲率和成形面的形状不同的弯曲模2和直线模3,以及改变与工件W的形状相关联的直线模2和弯曲 模3,能够快速地适应各种形状的弯曲。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1和弯曲方法,由于使各辊40、50相对于弯曲模2和直线模3移动,并且弯曲模2和直线模3被定位在工作面11a上,因此,如果在工作面11a上确保能够载置弯曲模2和直线模3的空间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与使弯曲模2和直线模3相对于各辊40、50移动的传统构造相比,能够以一半的距离进行类似的弯曲。 
因此,能够构造紧凑的弯曲设备1并且使弯曲所需的工作空间小。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弯曲设备1和弯曲方法,由于在弯曲模2和直线模3被定位在工作面11a上的状态下进行弯曲,因此,操作者不必对每次弯曲都处理弯曲模2和直线模3。 
因此,即使在连续地进行弯曲以及使用大尺寸的弯曲模2和直线模3时,也能够提高弯曲的工作效率。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尽管已经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就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 
例如,如图6所示,可设置在模打开方向上推压弯曲模2的施力装置80。另外,作为施力装置80,除了图6所示的液压缸外,也可以使用如气缸等施力装置。 
根据该构造,在模打开方向上推压弯曲模2的成形面2a,由此,使成形面2a在离开弯曲后的工件W的方向(模打开方向)上移动。因此,由于能够从弯曲模2的成形面2a剥离被连到该成形面2a的工件W的端部,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弯曲模2移除工件W,并且能够提高弯曲的工作效率。 

Claims (2)

1.一种弯曲设备,其用于利用根据被加工物的弯曲后形状形成的弯曲模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来弯曲所述被加工物,所述弯曲设备包括:
工作台,其具有载置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工作面;以及
一对辊,该对辊被构造成沿着所述工作面移动,
其中,所述直线模由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工作面上,所述一对辊被构造成在沿模闭合方向夹持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状态下从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
2.一种弯曲方法,其用于利用根据被加工物的弯曲后形状形成的弯曲模和直线延伸的直线模来弯曲所述被加工物,所述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固定部件将所述直线模固定在工作台的用于载置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工作面上,将所述被加工物安装到所述直线模的成形面,并且将所述被加工物的一端保持到所述弯曲模的成形面的一端;以及
使一对辊在该对辊沿模闭合方向夹持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状态下从所述弯曲模和所述直线模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并且使所述被加工物沿着所述弯曲模的所述成形面变形。
CN2007800515843A 2007-02-20 2007-02-20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Active CN101616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53022 WO2008102430A1 (ja) 2007-02-20 2007-02-20 曲げ加工装置及び曲げ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6757A CN101616757A (zh) 2009-12-30
CN101616757B true CN101616757B (zh) 2011-02-09

Family

ID=3970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15843A Active CN101616757B (zh) 2007-02-20 2007-02-20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07608B2 (zh)
JP (1) JP4972150B2 (zh)
CN (1) CN101616757B (zh)
WO (1) WO2008102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0600B (en) 2009-05-29 2012-06-13 Thermo Fisher Scient Bremen Charged particle analysers and methods of separating charged particles
WO2014020741A1 (ja) * 2012-08-02 2014-02-06 日軽金アクト株式会社 曲り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曲げ加工装置
JP5895299B2 (ja) * 2012-08-02 2016-03-30 日軽金アクト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用ガイドレ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9892458B (zh) * 2019-03-18 2023-10-27 江苏海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入料机构的拐杖糖输送成型机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6648Y (zh) * 2003-03-06 2004-03-17 颖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推弯装置
CN1775401A (zh) * 2005-12-21 2006-05-24 车英年 一种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0608U (zh) * 1980-04-28 1981-11-30
JPS56160608A (en) 1980-05-15 1981-12-10 C Uyemura & Co Ltd Method of measuring surface area of object to be plated
JPS59202123A (ja) * 1983-05-02 1984-11-1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管曲げ装置
US5819574A (en) * 1996-06-07 1998-10-13 Kabushiki Kaisha Opton Hydraulic device for bending work and a bending device with the hydraulic device mounted thereon
JP2000117333A (ja) * 1998-10-15 2000-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パイプ冷間曲げ加工装置およびパイプ冷間曲げ加工方法
JP4490563B2 (ja) * 2000-08-29 2010-06-30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曲げ加工装置および曲げ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6648Y (zh) * 2003-03-06 2004-03-17 颖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推弯装置
CN1775401A (zh) * 2005-12-21 2006-05-24 车英年 一种弯管的制作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6-160608U 1981.11.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07608B2 (en) 2013-12-17
CN101616757A (zh) 2009-12-30
US20100107715A1 (en) 2010-05-06
JP4972150B2 (ja) 2012-07-11
WO2008102430A1 (ja) 2008-08-28
JPWO2008102430A1 (ja) 201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757B (zh) 弯曲设备和弯曲方法
CN101203339A (zh) 辊式卷边装置及辊式卷边方法
CN201136007Y (zh) 一种液压拉伸机
US4142639A (en) Removal apparatus for die casting machine
JP4288627B1 (ja)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CN110918841B (zh) 用于锻造钢环锻件的立式辗环机及锻造方法
US3832879A (en) Bending machines
CN112453117A (zh) 管材整形设备
CN117102290A (zh) 一种型材拉直机
CN112935075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板材冲孔模具
CN217369922U (zh) 一种辊轮轴可轴向升降的滚弯机
CN212551554U (zh) 一种具有辅助脱膜结构的锻造模具
CN113441793A (zh) 一种轻质中空超薄铝型材加工系统
CN212384415U (zh) 一种汽车车门用一次成型冲压模具
CN210676493U (zh) 弯管机中的托料装置
JP4372530B2 (ja) 型締装置
CN219211195U (zh) 一种前保险杠加工模具
CN212121768U (zh) 一种管芯的深孔加工装置
CN212525546U (zh) 一种三辊船用卷板机
CN216679620U (zh) 工件侧边矫直机
CN108356243B (zh) 一种离心浇注机自动装取挡板装置
JP6540067B2 (ja) 押出プレスのスライド装置
CN220346902U (zh) 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板材矫直装置
KR102653611B1 (ko) 밴딩머신
RU2355499C2 (ru) Станок для закатки концов трубных заготов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