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3476A -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3476A
CN101613476A CN200910181369A CN200910181369A CN101613476A CN 101613476 A CN101613476 A CN 101613476A CN 200910181369 A CN200910181369 A CN 200910181369A CN 200910181369 A CN200910181369 A CN 200910181369A CN 101613476 A CN101613476 A CN 101613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hyperbranched polyorganosiloxane
preparation
bond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3476B (zh
Inventor
梁国正
张北京
顾嫒娟
袁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813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3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3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3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按摩尔计,在氮气保护及0~30℃条件下,在100份三烷氧基硅烷中加入醇类溶剂,再将100~130份去离子水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90~150份封端剂溶于醇类溶剂中,再缓慢滴加90~150份去离子水,在30~80℃下恒温反应,得到溶液B;在60~80℃下,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反应6~10小时后得白色乳浊液,静置至完全分层;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它贮存稳定性能好。本发明使用的单体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合成方法工艺易于控制、分子量易于调节,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属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超支化聚硅氧烷(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HBPSi)独特的超支化分子结构使之具有熔融黏度低、分子可设计性高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含活性端基的HBPSi经过功能化改性后,可应用于催化剂载体、黏度调节剂、陶瓷前驱体和发光材料等诸多方面,因此,近年来其合成研究成为了高分子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HBPSi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末端单元、支化单元和线形单元等三种结构单元,其分子链间无缠结。典型的HBPSi分子类似不完整球形,其外围包含许多活性官能团,如:双键、硅氢(Si-H)或氨基等;但其中也有许多非反应性基团,主要是用来增加HBPSi与其他介质的相容性。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Figure G2009101813696D00011
其中,X为反应性基团,D为非反应性基团。
目前,国内外关于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有较多报道,其主要的合成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合成方法是以ABx型单体为原料。如有文献公开了采用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二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先制备出一种AB2型单体,再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含硅氢(Si-H)键的超支化聚硅氧烷(Caiguo Gong,Juan Miravet,Jean M.J.Fre′chet.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1999,37:3193-3201)的技术,反应式为:
Figure G2009101813696D00021
文献(Juan F.Miravet,Jean M.J.Fre′chet.Macromolecules.1998,31:3461-3468)中报道了一种用AB4单体为原料,以类似的方法制备具有更多活性Si-H键的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方法,反应式为:
上述方法为目前合成含Si-H键的超支化聚合物常用技术,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原料单体来源窄、成本高,大多需要进口;2、合成工序繁琐,通常要先合成ABx型单体,再分离提纯,合成超支化聚硅氧烷;3、多官能度单体容易水解自缩聚;4、分子量及结构不易控制;5、活性基团仅存在于分子的最外层。
第二种合成方法是以A2和Bx型单体为原料,即A2-Bx单体对法。如在文献(张国彬,范晓东等.高分子学报.2007,7:644-651)中,以γ-2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氧烷为原料,通过受控水解反应即A2-B3单体对法制备了超支化聚硅氧烷,其反应式为:
Figure G2009101813696D00031
在第二种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中,产物分离提纯困难,残留了大量的羟基和甲氧基。若基团R位阻小,则室温下R容易继续发生聚合,贮存稳定性较差,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放出小分子水,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含Si-H键的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提供一个单体来源广、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贮存性能稳定的含Si-H键的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来源广、成本低、合成工艺易于控制、贮存性能稳定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它的结构式为:
Figure G2009101813696D00041
其中,M为-O-Si(CH3)3或-O-Si(CH2CH3)3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氮气气氛、温度为0~30℃的条件下,按摩尔计,将100份三烷氧基硅烷加入到醇类溶剂中,形成体积分数为10~50%的三烷氧基硅烷的醇类溶液;将100~130份的去离子水和一定量的pH调节剂滴加到醇类溶液中,使pH达到3~6;滴加完毕后反应进行2~3小时,得到溶液A;
2)按摩尔计,将90~150份封端剂、等份数的去离子水和一定量的pH调节剂溶于醇类溶剂中,形成pH达到3~6的均相溶液;在温度为30~80℃的条件下恒温反应1~3小时,得到溶液B;
3)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恒温反应6~10小时后得白色乳浊液;
4)将上述白色乳浊液静置8~10小时,直至完全分层;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一种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上述步骤2中所制备的均相溶液,醇类溶剂的用量以在常温下能溶解封端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物所需的溶剂量为条件。
所述的三烷氧基硅烷为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或其组合;所述的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其组合;所述的封端剂为六甲基二硅氧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或其组合;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盐酸、硫酸或硝酸溶液。
本发明以三烷氧基硅烷为原材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出超支化聚硅氧烷。由于单体来源广、价格便宜,且具有工艺易于控制,所得产物分离提纯简便等特点,因此,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可以通过控制三烷氧基硅烷和水的投料比或封端剂的加入时间方便地调节分子量大小,封端后贮存时间和贮存稳定性明显提高,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在氮气保护和磁力搅拌条件下,向处于冰浴中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0.10mol(约12.20g)三甲氧基硅烷和34.25mL甲醇,混合均匀后加入0.96g去离子水和0.85g浓度为0.1mol/L的盐酸溶液,使体系的pH值调节至4;反应进行2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9mol(约14.58g)六甲基二硅氧烷、1.62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盐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3;在60℃下水解3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继续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8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2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于室温下向1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6.40g(约0.10mol)三乙氧基硅烷和47.62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98g去离子水和一定量浓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3,反应进行3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8.30g(约0.12mol)三乙氧基氯硅烷、2.16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盐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3.5,在70℃下水解2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继续于70℃、氮气保护下反应8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10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3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向处于冰浴中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6.10g(约0.05mol)三甲氧基硅烷、8.20g(约0.05mol)三乙氧基硅烷、17.34mL甲醇和17.34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15g去离子水和1.02g 0.1mol/L的硝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至约为4,反应进行2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4.30g(约0.15mol)六甲基二硅氧烷、2.70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甲醇,并调节溶液的pH为4,80℃下水解2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继续于80℃、氮气保护下反应10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9小时,然后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4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于30℃下向1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6.40g(约0.10mol)三乙氧基硅烷和20.41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50g去离子水和0.85g0.1mol/L的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5,反应进行2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9.72g(约0.06mol)六甲基二硅氧烷、6.51g(约0.06mol)三甲基氯硅烷、2.16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甲醇混合溶剂,并采用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为6,80℃下水解4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继续于80℃、氮气保护下反应7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10小时,然后分离得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5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向处于冰浴中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2.20g(约0.10mol)三甲氧基硅烷和22.29mL甲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31g去离子水和0.85g 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4,反应进行2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9.77g(约0.09mol)三甲基氯硅烷、1.62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为4.6,40℃下水解1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10小时,然后分离得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6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于室温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2.20g(约0.10mol)三甲氧基硅烷、66.87mL甲醇和66.87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0.83g去离子水和1.15g 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6,反应进行3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0.85g(约0.10mol)三甲基氯硅烷、1.80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为5,40℃下水解1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于80℃、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10小时,然后分离得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7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于30℃向1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6.40g(约0.10mol)三乙氧基硅烷和20.41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10g去离子水和1.24g0.1mol/L的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4.5,反应进行2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4.12g(约0.13mol)三甲基氯硅烷、2.34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盐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为4,30℃下水解2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于80℃、氮气保护下反应7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8小时,然后分离得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实施例8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于室温下向1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6.10g(约0.05mol)三甲氧基硅烷、8.20g(约0.05mol)三乙氧基硅烷和34.68mL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1.98g去离子水和一定量浓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约为3,反应进行3小时后得到溶液A。
在带磁力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加入9.15g(约0.06mol)三乙基氯硅烷、6.51g(约0.06mol)三甲基氯硅烷、2.16g去离子水和适量的乙醇,并采用硫酸溶液调节体系的pH为5,30℃下水解2小时后得到溶液B。
将溶液B缓慢倒入溶液A中,继续于70℃、氮气保护下反应8小时,得到乳浊液;停止加热,将乳浊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9小时,然后分离得下层油状物,即为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Claims (7)

1.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式为:
其中,M为-O-Si(CH3)3或-O-Si(CH2CH3)3
2.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在氮气气氛、温度为0~30℃的条件下,按摩尔比计,将100份三烷氧基硅烷加入到醇类溶剂中,形成体积分数为10~50%的三烷氧基硅烷的醇类溶液;将100~130份的去离子水和一定量的pH调节剂滴加到醇类溶液中,使pH达到3~6;滴加完毕后反应进行2~3小时,得到溶液A;
2)按摩尔比计,将90~150份封端剂、等份数的去离子水和一定量的pH调节剂溶于醇类溶剂中,形成pH达到3~6的均相溶液;在温度为30~80℃的条件下恒温反应1~3小时,得到溶液B;
3)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恒温反应6~10小时后得白色乳浊液;
4)将上述白色乳浊液静置8~10小时,直至完全分层;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即为一种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烷氧基硅烷为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端剂为六甲基二硅氧烷、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盐酸、硫酸或硝酸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端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制备的均相溶液,醇类溶剂的用量以在常温下能溶解封端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物所需的溶剂量为条件。
CN2009101813696A 2009-07-02 2009-07-02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13696A CN101613476B (zh) 2009-07-02 2009-07-02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13696A CN101613476B (zh) 2009-07-02 2009-07-02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3476A true CN101613476A (zh) 2009-12-30
CN101613476B CN101613476B (zh) 2011-08-31

Family

ID=41493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136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476B (zh) 2009-07-02 2009-07-02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347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4722A (zh) * 2012-08-14 2013-02-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
CN103936994A (zh) * 2014-04-21 2014-07-23 苏州大学 一种带活性端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液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416A (zh) * 2014-07-23 2014-11-05 苏州大学 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7269A (zh) * 2014-09-15 2015-02-04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含有大环结构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5968369A (zh) * 2016-05-26 2016-09-28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高效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CN106010634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广谱改性聚醚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CN106047397A (zh) * 2016-05-26 2016-10-26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含硅聚醚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10878203A (zh) * 2019-11-21 2020-03-13 中山大学 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40753A (zh) * 2022-05-26 2022-08-26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抗指纹树脂、其制备方法及抗指纹液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3812B1 (fr) * 1996-01-24 1998-02-20 Rhone Poulenc Chimie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polyorganosiloxanes par hydrolyse d'organohalosilanes
US6307081B1 (en) * 1997-11-24 2001-10-23 Dow Corning Silicone Company, Ltd. Hyperbranched polymer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cure, and stabilization thereof
DE10201703A1 (de) * 2002-01-17 2003-08-07 Consortium Elektrochem Ind Alkoxysilanterminierte Polymere enthaltende vernetzbare Polymerabmischungen
JP3858991B2 (ja) * 2002-09-24 2006-12-20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JP4362690B2 (ja) * 2003-04-02 2009-11-1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分岐状低分子シロ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4722B (zh) * 2012-08-14 2014-10-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
CN102924722A (zh) * 2012-08-14 2013-02-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
CN103936994A (zh) * 2014-04-21 2014-07-23 苏州大学 一种带活性端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液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994B (zh) * 2014-04-21 2016-09-28 苏州大学 一种带活性端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液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416B (zh) * 2014-07-23 2017-03-22 苏州大学 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416A (zh) * 2014-07-23 2014-11-05 苏州大学 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11847A1 (zh) * 2014-07-23 2016-01-28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超支化硅氧烷结构的有机锡及其制备方法
US9951188B2 (en) 2014-07-23 2018-04-24 Soochow University Organotin containing 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4327269A (zh) * 2014-09-15 2015-02-04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含有大环结构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4327269B (zh) * 2014-09-15 2017-04-05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含有大环结构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6047397A (zh) * 2016-05-26 2016-10-26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含硅聚醚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6010634A (zh) * 2016-05-26 2016-10-12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广谱改性聚醚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CN105968369A (zh) * 2016-05-26 2016-09-28 句容宁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高效破乳剂的合成方法
CN110878203A (zh) * 2019-11-21 2020-03-13 中山大学 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78203B (zh) * 2019-11-21 2021-06-15 中山大学 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40753A (zh) * 2022-05-26 2022-08-26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抗指纹树脂、其制备方法及抗指纹液
CN114940753B (zh) * 2022-05-26 2024-03-22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抗指纹树脂、其制备方法及抗指纹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3476B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3476B (zh) 一种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2415B (zh) 制备支化的SiH-官能化聚硅氧烷的方法及其在制备SiC-和SiOC-键合的支化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用途
CN101659748B (zh) 一种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4972103B2 (ja) シリコー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0436509C (zh) 用于制造含SiOC的化合物的连续方法
CN101503419B (zh) 八氨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512B (zh) 一种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145992B (zh) 一种乙烯基硅中物,其制备方法及在制备耐高温电机无溶剂绝缘漆中的应用
CN102643304B (zh) 一种笼型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2167831A (zh) 一种官能化梯形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US8697828B2 (en) Hydrosilicone resi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CN105254661A (zh) 八酚羟基笼形低聚多面体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6907A (zh) 一种无水合成有机硅氧烷树脂的方法及产品与应用
CN104045831A (zh) 一种硅氧烷桥基梯形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Matějka et al. Block copolymer organic− inorganic networks.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rdering
CN103724368A (zh) 一种氨基聚醚型硅烷化试剂的制备方法
CN101591421B (zh) 硅骨架超支化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和以其组成的耐高温无溶剂绝缘漆
CN109456486A (zh) 一种多功能耐高温poss纳米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4722A (zh) 一种氨基含量可控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制备方法
CN100540589C (zh) 一种羟基封端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1824150A (zh) 一种含芳香基的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818B (zh) 一种甲基苯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1899156B (zh) 一种多链梯形聚烷基硅倍半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1220052A (zh) 一种顶角带有酸酐基团的倍半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US4145508A (en) Polysiloxan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37 Xiangcheng District Ji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Soochow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5123 Suzhou City, Suzhou Province Industrial Park, No. love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Soochow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