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2910A - 侧卸车 - Google Patents
侧卸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2910A CN101612910A CN200810128659A CN200810128659A CN101612910A CN 101612910 A CN101612910 A CN 101612910A CN 200810128659 A CN200810128659 A CN 200810128659A CN 200810128659 A CN200810128659 A CN 200810128659A CN 101612910 A CN101612910 A CN 1016129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artment
- railway carriage
- door
- discharging car
- compartment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卸车,该侧卸车车厢的两侧均设有一侧厢门,所述侧厢门顶端为可与该车厢侧面的顶端相适配闭合的自由端,该侧卸车的侧厢门的底端通过合页与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侧厢门可绕合页由上向下打开或由下向上关闭。本发明的侧卸车,由于其侧厢门是从上向下开的,并且开启到与车厢底板成一平面时,货物沿着侧厢门流到离车辆较远的地方,然后再使侧卸车的车厢整体倾斜,进一步倾卸货物,由于倾卸的货物离车辆较远,因此货物就掩埋不了车辆的轮胎,车辆起动时也就不会受到阻力的影响。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侧卸车在卸货时货物容易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使车辆起动时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货运及经改装便于装货、集货或卸货的车辆,特别涉及一种侧卸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侧卸车用于装卸货物的结构部分主要包括有下架1’、设置于下架1’上且可以向两侧翻转的车厢3’、设置于下架1’与车厢3’之间并用于举升车厢3’的车厢动力元件2’。其中,车厢3’的侧面设有侧厢门5’,而侧厢门5’一般都是其顶端通过合页4’与车厢3’的侧面的顶端相连接,而侧厢门5’的底端则为自由端并在其外侧设置有手动开门机构6’。当车厢3’通过车厢动力元件2’举升的过程中,操作手动开门机构6’就能够使侧厢门5’绕着合页4’自动打开,随着车厢3’举升的角度的逐渐增大,侧厢门5’开启的角度也越大,但由于重力的作用,侧厢门5’始终是与地面垂直的,故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货物7’的倾卸,不易使货物7’倾卸到离车辆较远的地方,以至于货物7’都倾卸在车辆的旁边,造成货物7’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住,进而使车辆起动时困难。有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车的尾部增加一个动力元件(图中未示),通过人为的操纵动力元件使挂车尾部逐渐的从货物7′中移动出来至远离货物7’的地方,但这种情况下移动比较慢,效率低下,操作既麻烦,又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对于一些比重比较轻的货物,在侧厢门5’的阻挡下,还有可能倾卸不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特设计了一种侧厢门是从上向下开的侧卸车,可以解决卸货时货物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住,使车辆起动时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卸车,包括下架、一设置于所述下架上且可向两侧翻转的车厢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架与所述车厢之间用于翻转所述车厢的车厢动力元件,该车厢的两侧均设有一侧厢门,所述的侧厢门顶端为可与该车厢侧面顶端相适配闭合的自由端,所述的侧厢门的底端通过合页与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侧厢门可绕该合页由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关闭;在所述侧厢门一侧及所述车厢的后端壁之间还加装有一控制该侧厢门转动的侧厢门动力元件,该侧厢门动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厢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壁相连接。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车厢动力元件进一步加装有一所述厢侧门的位置限位阀,以控制当所述侧厢门的上平面与车厢底板成一平面时该厢侧门动力元件自动停止操作。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的侧厢门包括上部封闭门部分和下部活动门部分,所述封闭门部分直接固定于该车厢侧面的上部,所述活动门部分的底端通过所述的合页与该活动门部分所在的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而所述活动门部分的顶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门部分可绕所述合页从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闭合。
所述的侧卸车,其中,所述的侧厢门的封闭门部分与活动门部分的高度比例可根据挂车高度进行调整,即活动门部分的高度应保证当其与底板成一平面时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而不至于搭靠到地面上。
本发明的侧卸车,其侧厢门是从上向下开的,并且当开启到与底板成一平面时,货物沿着侧厢门流到离车辆较远的地方,然后再使侧卸车的车厢整体倾斜,进一步倾卸货物,由于倾卸的货物离车辆较远,因此货物就掩埋不了车辆的轮胎,车辆起动时也就不会受到阻力和影响。由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侧卸车在卸货时货物容易把车辆的轮胎给掩埋、使车辆起动时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侧卸车还具有卸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侧卸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卸车的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即本发明的侧卸车的侧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侧卸车用于装卸货物的结构部分与现有技术结构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有下架1、设置于下架1上且可以向两侧翻转的车厢3、设置于下架1与车厢3之间并用于翻转车厢3的车厢动力元件2。车厢3的两侧面均可以设有侧厢门5,侧厢门5通过合页4与车厢3相连,而本发明的独创之处在于侧厢门5及其与车厢3的连接结构,侧卸车5的其它部件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侧卸车侧厢门5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51直接固定在车厢3侧面的上部,为封闭门部分;下部52为可活动门部分,其底端522通过合页4与该侧的车厢3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其顶端521为自由端,活动门部分52可绕合页4顺时针转动从上向下自动打开或逆时针转动从下向上闭合,当活动门部分52绕合页4从上向下打开时,即可卸货,当卸货完毕,活动门部分52又可绕合页4从下向上翻转并使其顶端521与封闭门部分51的底端512匹配闭合。
另外,侧厢门5的封闭门部分51与活动门部分52的高度比例可根据挂车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但活动门部分52的高度应保证当其与底板成一平面时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而不至于搭靠到地面上。
结合图2所示,在侧厢门5活动门部分52与车厢3的后端壁32之间还加装有一侧厢门动力元件6,该侧厢门动力元件6的一端与侧厢门5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车厢3的后端壁32相连接。当要倾卸货物7时,首先操纵侧厢门动力元件6的控制手柄,使侧厢门动力元件6伸展,侧厢门5的活动门部分52即可绕着合页4作顺时针旋转,此时一部分货物7会随着侧厢门5的开启而开始倾卸货物。另外,在举升车厢3的车厢动力元件2基础上还通过加装一个位置限位阀(图中未标示出),当侧厢门的活动门部分52的上平面523与车厢底板(图中未标示)成一平面时,该位置限位阀可起限位作用使厢侧门动力元件6自动停止操作,此时再操纵车厢动力元件2,使车厢3举升至一定的角度,此时继续对货物7进行倾卸,直到把货物7完全倾卸下来。
当货物倾卸完毕,需要将车厢3收起时,先操纵侧厢门动力元件6使其缩回,使侧厢门5的活动门部分52绕着合页4作逆时针旋转收回与封闭门51紧闭在一起,然后再操纵车厢动力元件2,使车厢3整体回到原来的位置并完成整个货物的倾卸及机构复位。
从理论上讲,本发明的侧卸车的侧厢门5也可为一整体结构,即侧厢门5与现有的侧卸车侧厢门5’(图1所示)大小结构基本相同,仅是开门的方向不同而已。参见图1,现有侧卸车的侧厢门5’其顶端通过合页4’与车厢3’的侧面的顶端相连接,即开门时是由下向上开的,而本发明的侧卸车的侧厢门5则刚好相反,即侧卸车的侧厢门5底端通过合页4与车厢3侧面的底端相连接,即开门时是由上向下开的。但这种情况下的侧厢门5应保证当其与底板成一平面时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而不至于搭靠到地面上。
综合以上,采用以上结构的侧卸车,可以把所拉的货物7倾到离挂车较远的地方,使其卸下的货物7不能掩埋挂车的轮胎,挂车起动时不受影响。而且由于侧厢门5是由上向下打开的,故货物7在向下倾卸的时候,侧厢门5不会对所卸的货物7产品阻力作用,更方便货物7的倾卸,特别是针对一些比重比较轻的货物,更适合应用此结构的侧卸车。采用此结构的侧卸车后也不用在挂车的尾部增加使挂车移动的动力元件了,当然也不存在操作时的安全隐患了。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4)
1.一种侧卸车,包括下架、一设置于所述下架上且可向两侧翻转的车厢以及设置于所述下架与所述车厢之间用于翻转所述车厢的车厢动力元件,该车厢的两侧均设有一侧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顶端为可与该车厢侧面的顶端相适配闭合的自由端,所述的侧厢门的底端通过合页与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侧厢门可绕该合页由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关闭;在所述侧厢门一侧及所述车厢的后端壁之间还加装有一控制该侧厢门启闭的侧厢门动力元件,该侧厢门动力元件的一端与所述侧厢门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后端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举升动力元件进一步加装有一所述厢侧门的位置限位阀,以控制当所述侧厢门的上平面与车厢底板成一平面时该厢侧门动力元件自动停止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包括上部封闭门部分和下部活动门部分,所述封闭门部分直接固定于该车厢侧面的上部,所述活动门部分的底端通过所述的合页与该车厢侧面的底端可转动连接,而所述活动门部分的顶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门部分可绕所述合页从上向下打开或从下向上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厢门的封闭门部分与活动门部分的高度比例可根据挂车高度进行调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8659A CN101612910A (zh) | 2008-06-23 | 2008-06-23 | 侧卸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8659A CN101612910A (zh) | 2008-06-23 | 2008-06-23 | 侧卸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2910A true CN101612910A (zh) | 2009-12-30 |
Family
ID=4149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28659A Pending CN101612910A (zh) | 2008-06-23 | 2008-06-23 | 侧卸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1291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5602A (zh) * | 2012-07-17 | 2012-11-21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侧液压缸举升的侧翻车 |
CN104085344A (zh) * | 2014-06-27 | 2014-10-08 | 冯政 | 自行车调度车的改装和使用方法 |
CN104827951A (zh) * | 2014-06-27 | 2015-08-12 | 冯政 | 自行车的调度车 |
KR102144301B1 (ko) * | 2019-04-04 | 2020-08-13 | 주식회사 코템 | 터널 공사용 버력 운반 차량 |
CN116062423A (zh) * | 2023-03-07 | 2023-05-0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便于倾卸的管道运输装置 |
-
2008
- 2008-06-23 CN CN200810128659A patent/CN1016129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5602A (zh) * | 2012-07-17 | 2012-11-21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侧液压缸举升的侧翻车 |
CN102785602B (zh) * | 2012-07-17 | 2015-01-14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双侧液压缸举升的侧翻车 |
CN104085344A (zh) * | 2014-06-27 | 2014-10-08 | 冯政 | 自行车调度车的改装和使用方法 |
CN104827951A (zh) * | 2014-06-27 | 2015-08-12 | 冯政 | 自行车的调度车 |
KR102144301B1 (ko) * | 2019-04-04 | 2020-08-13 | 주식회사 코템 | 터널 공사용 버력 운반 차량 |
CN116062423A (zh) * | 2023-03-07 | 2023-05-0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便于倾卸的管道运输装置 |
CN116062423B (zh) * | 2023-03-07 | 2023-06-06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便于倾卸的管道运输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2910A (zh) | 侧卸车 | |
CN110891894B (zh) | 货物处理系统 | |
CN206782592U (zh) | 一种垃圾转运车 | |
CN101746305A (zh) | 一种自卸车 | |
CN206231281U (zh) | 厢式半挂车及其车厢 | |
CN202439597U (zh) | U型侧翻自卸半挂车 | |
CN203698060U (zh) | 一种自卸车货厢厢板的铰链启闭机构 | |
CN207129685U (zh) | 一种集装箱装卸料系统 | |
CN110203234B (zh) | 顶盖装置及铁路货车 | |
CN201321099Y (zh) | 货运自卸挂车 | |
CN212668152U (zh) | 一种倾翻自卸式集装箱 | |
CN201736990U (zh) | 铁路敞平两用货车车体 | |
CN203739716U (zh) | 一种车厢后门液压锁启装置 | |
CN108545504B (zh) | 一种环保型无动力全自动卸料机构 | |
CN111498318A (zh) | 一种倾翻自卸式集装箱 | |
CN217374283U (zh) |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车厢结构 | |
CN201300765Y (zh) | 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 | |
CN102700859A (zh) | 车载式门机煤炭装船属具 | |
CN101734303A (zh) | 货运自卸挂车 | |
CN101380918B (zh) | 带有负重开关的后厢上翻自卸车厢 | |
US20160318434A1 (en) | Trailer door linkage | |
CN118343512B (zh) |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侧翻倾料装置 | |
CN101624028A (zh) | 侧卸车 | |
CN217435578U (zh) | 一种动力单元集成式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货箱结构 | |
CN200981516Y (zh) | 一种机动车货箱车扇自动开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