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1830B -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1830B
CN101581830B CN 200910145669 CN200910145669A CN101581830B CN 101581830 B CN101581830 B CN 101581830B CN 200910145669 CN200910145669 CN 200910145669 CN 200910145669 A CN200910145669 A CN 200910145669A CN 101581830 B CN101581830 B CN 101581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aser
signal
regulation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456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1830A (zh
Inventor
近冈笃彦
西冈谦
平井智久
村山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29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scanning a light beam on the display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为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检测应用于投影平面的激光的扫描位置,并且根据检测的扫描位置生成同步信号以指定扫描定时。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根据生成的同步信号检测对应于投影平面上图像的规定区域的部分是否被激光扫描。在对应于规定区域的部分被扫描时,校正量推导部分(413)根据检测的激光数量以及为在规定区域显示图像要从激光器输出的规定光数量之间的差值校正灰度信号。

Description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使用激光照射投影平面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在投影平面如屏幕或墙壁上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所谓的激光投影仪。在激光投影仪中,为了以全彩色重现图像,需要准备红、绿和蓝三种基色的激光。下面提出了有关以这种方式使用激光进行图像显示的配置。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3-005110公开了一种驱动光源的定时和调制定时互相同步的配置。为此目的,准备了用于检测光数量的特殊模式。公开了一种防止此模式被投影的配置。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7-114526公开了一种获得关于光点扫描的位移的信息的配置。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7-003687公开了一种配置,其中在图像通过二维扫描显示时,光源部件的驱动根据来自光接收部件的输出信号、通过检测扫描部件和光源部件的故障来控制。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5-242036公开了一种通过多光源校正光点位置的配置。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5-077431公开了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同步信号以允许显示和查看图像质量优良的图像的设备。
诸如激光投影仪等通过在投影平面上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设备包括如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已知在激光二极管长期通电时,激光二极管本身的温度会变化,并且随着温度变化,响应特征会变化。换言之,相对应用于激光二极管来驱动的电流大小的光输出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因此,在室温下规定灰度应达到的光数量在温度升高时无法达到,以使得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所以,希望使用简单配置适当维持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而无视此类响应特征变化。
在这方面,日本专利公开号2003-005110提出,准备特殊模式信息,监视通过根据模式信息驱动激光二极管来输出的光数量,以及根据监视结果更新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参考值。但是,需要准备特殊模式信息。此外,需要特殊控制以使得根据模式信息的图像不显示,从而使配置复杂化。
此外,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号2007-114526、2007-003687、2005-242036及2005-077431未公开校正光源输出变化的具体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简单配置提供校正激光器输出光数量的变化的图像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图像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激光照射投影平面同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对其进行扫描来显示图像。具体地说,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激光器,根据驱动信号驱动该激光器从而输出具有基于灰度信号的光数量,而该灰度信号是根据图像数据的;检测由激光照射的投影平面的扫描位置的扫描位置检测单元;根据由扫描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的扫描位置,生成和输出指定激光器驱动定时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的垂直水平同步信号生成单元;根据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生成像素同步信号并且作为驱动信号输出生成的像素同步信号的驱动信号生成单元;区域检测单元;检测由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的光数量的光数量检测单元;以及校正灰度信号的信号校正单元。区域检测单元接收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像素同步信号,并且根据接收的同步信号检测对应于图像规定区域的部分在投影平面上是否被激光扫描。
在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对应于图像规定区域的部分在投影平面上被激光扫描时,信号校正单元根据光数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光数量以及为显示对应于规定区域的图像要从激光器输出的规定光数量之间的差值校正灰度信号,并且输出校正的灰度信号到激光器。
扫描位置检测单元优选包括光检测单元,检测从激光器向投影平面的规定扫描位置应用的激光的光路径中的激光。在投影平面上激光的扫描位置根据从检测到激光的时间点经过的时间和规定的扫描位置来检测。
区域检测单元优选包括坐标检测单元,通过按照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坐标,基于接收的同步信号,检测投影平面上应用激光的位置;以及坐标对比单元,将指定对应于规定区域的部分的规定坐标与坐标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坐标对比以输出对比结果。对比结果指定对应于图像规定区域的部分在投影平面上是否被激光扫描。
在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对应于图像规定区域的部分在投影平面上被激光扫描时,信号校正单元优选根据差值以及指示激光器在室温下输出的激光的光数量与灰度信号大小之间相关性的规定特征值来校正灰度信号。
图像数据优选包括对应于要显示的内容的源图像数据和要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所独有的、用于从外部提供指令给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口的图像的数据。规定区域是指对应于接口的图像的区域。
对应于接口的图像的区域优选是围绕接口的图像的类似框架的区域,以便将接口区域图像与源图像分开。
对应于接口的图像的区域优选是显示用作接口的图像的背景的图像的区域。
规定区域优选是对应于接口的图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根据本发明,激光器的驱动信号可以使用要显示图像的规定区域中的已知图像数据来校正。因此,即使在输出用于在规定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中显示图像的激光期间激光器的输出光数量发生变化,可通过校正输出变化提高激光的输出控制精度。因此,即使没有准备用于校正输出变化的特殊图像模式,由于激光器的输出变化会发生的有关显示图像的灰度表示的错误会减少。因此,即使使用简单配置,也可以显示高质量图像。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配置图。
图2A和图2B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光电检测器的示范配置的示图。
图3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系统控制部分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4是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光点扫描的示图。
图5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的配置的示图。
图6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驱动信号和同步信号的定时的示图。
图7是显示所述实施例的驱动模式数据的示图。
图8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反射镜监视部分的配置的示图。
图9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结合反射镜提供的光电检测器的示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校正区域检测部分的示范配置的示图。
图11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坐标对比部分的配置的示图。
图12是显示由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校正区域检测部分检测的校正区域的示例的示图。
图13是显示在检测到图12中的校正区域时校正区域检测部分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4A和图14B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校正量推导部分的配置的示图。
图15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更新和保持校正量的定时的示图。
图16A、图16B和图16C是显示投影平面中的校正区域布置的示图。
图17是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激光二极管的特征的示图。
图18是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激光器控制部分的示范配置的示图。
图19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相同部件以相同字符表示。命名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其详细说明将不会重复。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示意配置。图像显示装置300通过从光源输出的二维扫描光根据图像数据在投影平面112上形成并显示图像。扫描方向包括水平扫描方向和垂直扫描方向。在显示操作中,图像显示装置300校正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下文中也称为LD)的输出变化。
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投影平面112的显示区域和由图像数据指示的图像的形状和尺寸(size)具有对应关系。假定两者均为二维坐标的平面区域,各由互相正交的两条线(X轴和Y轴)定义。X轴延伸的方向对应于水平扫描方向,而Y轴延伸的方向对应于垂直扫描方向。
在所述实施例中,在图像显示装置300的显示操作中,例如,如图16A-图16C所示,在投影平面112上的源图像显示区域62和UI(用户接口)显示区域63中显示图像。在源图像显示区域62中,显示要显示的内容(广播节目、电影等)所独有的图像。在UI显示区域63中,显示用于用户操作图像显示装置300的指令数据的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输入UI显示区域63上出现的指令数据操作图像显示装置300。
在UI显示区域63中,根据预先存储在图像显示装置300的存储器中的独有图像(下文称作独有图像)的数据,显示独有图像。UI显示区域63具有用于校正LD输出变化的校正区域64。
如图16A和图16B中所示,校正区域64对应于围绕UI显示区域63的类似框架的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以将源图像显示区域62与UI显示区域63分开。或者,如图16C中所示,校正区域64对应于图像用作UI显示区域63中的指令数据的图像的背景的区域(图中的阴影区域)。
注意,为了简单起见,在所述实施例中,区域布置假定如图16A中所示。
图像显示装置300根据独有图像在投影平面112上执行校正操作,其持续时间是扫描激光的时段的一部分,即,在检测到根据校正区域64中的调制图像数据的结果驱动LD以发光的时候。换言之,检测根据出现在对应于图像数据上的校正区域的特定位置处的特定模式应用激光的定时,并且在检测的定时监视光数量以基于监视结果校正用于驱动激光器的信号。在校正中,测量对应于此特定模式在校正区域64中为图像显示应用的激光强度,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校正激光器驱动信号,以使得激光器的输出大小根据校正区域64的像素值达到适当的大小。这样校正了激光器输出变化。这里,激光强度对应于亮度并由发光数量指示。
参照图1,图像显示装置300包括作为光源的红色激光器354,是输出红色激光的LD;绿色激光器356,是输出绿色激光的LD;以及蓝色激光器357,是输出蓝色激光的LD。图像显示装置300还包括从各激光器接收三种激光输出并对其进行合成用于输出的光学合成部分3612;从光学合成部分3612(三种颜色混合光束的光)接收合成的光输出并将接收的光分开并以两个方向输出的分束器363;使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振动的反射镜372;由PD(光电二极管)组成的光电检测器370;以及系统控制部分400。
由MEMS振动反射镜372以实现入射镜面上并在镜面处反射的激光在投影平面112上的点的移动。换言之,反射镜372由系统控制部分400提供的反射镜驱动信号440振动。振动使入射镜面上的激光的反射角变化,从而控制在反射镜372处反射并随后应用于投影平面112的激光点的位置。在图像显示操作中,反射镜372基于提供的反射镜驱动信号440振动。结合振动,在镜面处反射并应用于投影平面112的激光点在按照X轴和Y轴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如图1所示,点在箭头方向上从左上端(坐标起点)移向投影平面112的右下端,以使得图像显示在投影平面112上。
分束器363接收和分割从光学合成部分3612输出的激光,并且输出分割的激光之一至反射镜372以及输出另一激光至光电检测器370。从分束器363输出至反射镜372的激光具有足够在投影平面112上显示图像的光数量。
在收到激光时,光电检测器370执行光电转换以向系统控制部分400输出光检测信号390,光检测信号390是对应于接收的激光数量的某个大小的电流信号。光检测信号390指示激光强度。
图2A和图2B显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光电检测器370的示范配置。参照图2A,光电检测器370具有用于检测对应光的区域381、382、383,分别对应具有红色波长的光、具有绿色波长的光以及具有蓝色波长的光。这些区域的每一个由光电二极管384和滤色器385整体构成。具体地说,在每个区域中,滤色器385整体连接到光电二极管384的光接收表面。每个区域的滤色器具有只允许具有对应于该区域的波长的光通过的属性。因此,在每个区域中,只有对应颜色的光通过滤色器385并被光电二极管384检测。光电二极管384在区域381-383中检测到的光被转换成光检测信号391-393用于输出,光检测信号391-393是对应于接收的光数量的电流信号。光检测信号390包括光检测信号391-393。
这里,假定校正区域64的像素由红、绿和蓝三种基色组成,所以光电检测器370具有图2A中的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采用图2B中所示的简化配置。
在图2B中,光电检测器370可包括具有允许图像显示装置300的LD应用的所有波长的光通过的属性的过滤器386以取代滤色器385,并且可由过滤器386和光电二极管384组成。过滤器386在光电二极管384的光接收表面上整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光输出校正部分404(下文将说明)用于检测和更新在每个不同时间每个LD的驱动信号的校正量。
参照图3,系统控制部分400包括光源控制部分401、控制投影平面112上的激光扫描的扫描控制部分402、中央控制部分403以及定时控制部分422。
光源控制部分401包括光学输出校正部分404、控制各激光器354、356、357的驱动的激光器控制部分411、调制部分421以及存储器420。光学输出校正部分404包括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和校正量推导部分413。
扫描控制部分402包括用于通过振动反射镜372控制镜面倾斜的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416。
中央控制部分403包括控制其它每个部分的CPU(中央处理单元)418和存储器420。CPU 418具有控制每个定时控制部分422、扫描控制部分402和光源控制部分401的功能。
定时控制部分422包括时钟电路4221和反射镜监视部分4222,如下文所述。
图像显示装置300还包括操作面板430和与中央控制部分403相连的外部存储器I/F(接口的缩写)431。操作面板430包含按钮、开关等,由用户操作以输入控制装置操作的指令至CPU 418。外部存储器I/F 431从未示出的外部存储器读取数据433并将其提供给CPU 418。CPU 418将接收的数据433存储到存储器420中。数据433指示用于在区域62中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如图16A-图16C所示。
光学输出校正部分404基于从定时控制部分422应用的位置信号423、来自CPU 418的控制信号以及从光电检测器370应用的光检测信号390控制激光器控制部分411的操作。
在要显示图像时,由CPU 418从存储器420读取区域62-64的图像数据。存储器420中的图像数据包括诸如指示每个像素的灰度的灰度数据、帧率、图像尺寸、图像分辨率和水平扫描一行的像素数量之类的数据。
CPU 418将从存储器420读取的灰度数据提供给调制部分421,该提供与内部生成的时钟CLK同步。调制部分421调制提供的灰度数据并随后将调制的数据提供给激光器控制部分411。此外,如下文所述由定时控制部分422生成的像素同步信号523通过调制部分421进行调制并随后应用于激光器控制部分411。因此,激光器控制部分411根据接收的灰度数据基于调制的信号451、452和453控制每个LD的发光数量,并且还控制与接收的调制的像素同步信号523同步的每个LD的发光定时。
定时控制部分422生成用于振动反射镜372的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416。反射镜驱动控制信号416基于接收的信号生成控制反射镜372的信号以输出至反射镜372。反射镜372的振动由该控制信号控制。此外,定时控制部分422检测指示激光在投影平面112上的扫描位置的位置信号423,即,要使用LD的发射光照射的位置,并将其输出至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
现在将描述位置信号423的检测。图像显示装置300包括光源和扫描装置,扫描在XY二维方向上从光源输出至投影平面112上的光。具体地说,光源是激光器354、356和357,并且扫描装置对应于反射镜372。
通过振动反射镜372,使得光束在投影平面112上沿XY二维方向移动,对光点进行扫描以使得光点沿某个形成矩形区域同时反复绘出水平线的路径。参照图4,在扫描从投影平面112的左上端进行到右下端方向时,执行扫描的方式使得从光源输出的光点经过(X0,Y0)、(X1,Y0)、(X2,Y0)、...、(Xm,Y0)、(Xm,Y1)、...、(X0,Y1)、(X0,Y2)、...。这里,要扫描的区域的一部分对应于投影区域(显示图像的区域)。
假定投影区域由对应于图像数据的像素(0,0)至像素(m,n)的多个部分组成。在光扫描对应于每个像素的部分时,光源被驱动以根据对应于每个像素的灰度输出光,以便在投影平面112上形成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在所述实施例中,根据投影平面112上的光扫描驱动光源。下面将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参照图5,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416包括驱动电路4161、时钟分配器(clock divider)部分4162、DAC(数模转换器)4163、存储器4164以及为存储器4164提供的I/F(接口的缩写)4165。现在将描述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416生成控制反射镜372的振动的信号。
反射镜驱动控制部分416生成并输出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振动反射镜372的水平驱动信号441以及用于在垂直方向上振动反射镜372的垂直驱动信号442,作为振动反射镜372的驱动信号440。
图6示意显示水平驱动信号441、垂直驱动信号442以及同步信号的时间图。
首先,将描述水平驱动信号441的生成。
为了在水平方向上谐振地驱动反射镜372,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接收从定时控制部分422的时钟电路4221供应的时钟443,并根据规定的分配比将接收的时钟443分配以便输出。这样,具有与作为反射镜372在水平方向上振动频率的谐振频率相同频率的矩形波信号生成并输出到驱动电路4161。驱动电路4161对从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接收的矩形波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并由此生成和输出水平驱动信号441(见图6)。这里,反射镜372水平方向上的谐振频率是反射镜372所独有的值并且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300在投影平面112上呈现的图像的分辨率。因此,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的分配比根据CPU418从存储器420读取的图像的分辨率数据预定。
现在将描述垂直驱动信号442的生成。
根据DC(直流)信号驱动反射镜372以在垂直方向上振动。对应于垂直方向上的一个来回扫描的驱动模式数据DPD预先存储在存储器4164中。驱动模式数据DPD在图7中示意显示。驱动模式数据DPD指示与一帧中扫描时间FT相关联的驱动信号大小数据。一帧扫描时间FT在开始和结束(图7中的时间点ST和ET)时指定并且根据从存储器420读取的帧率确定。投影平面112上的光点在帧扫描时间FT的开始(图7中的时间点ST)定位于图4中的(X0,Y0),并且在驱动信号大小指定对应于驱动波形底部的值时(图7中的时间点BT)定位于图4中的(Xm,Yn)。
I/F 4165与从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输出的时钟444同步地从存储器4164读取驱动模式数据DPD。读取的驱动模式数据DPD被应用于DAC 4163。DAC 4163将驱动模式数据DPD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与从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输入的时钟444同步地输出至驱动电路4161。驱动电路4161接收从DAC 4163应用的驱动模式信号并且对输入的信号执行波整形、放大等以便与时钟444同步输出。结果,垂直驱动信号442(见图6)生成并由驱动电路4161输出。
这里,时钟444由分配从定时控制部分422供应的时钟信号443的频率的时钟分配器部分4162生成。时钟444是具有允许反射镜372在1/帧率(对应于图7中的一帧扫描时间FT)的时间内使用上述驱动模式数据DPD往复运动的频率的信号。此外,驱动模式数据DPD具有在投影平面112上沿垂直方向扫描光点的时段中直线地操作反射镜372的波形形状。具体地说,如图7中所示,在垂直方向上一个来回扫描的时段(周期)的末尾处存在用于与水平驱动信号同步的时段SST。
参照图8,将描述定时控制部分422的反射镜监视部分4222。
反射镜监视部分4222包括垂直位置检测部分4223、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垂直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5、具有表4229的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以及像素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7。
图像显示装置300配备有光电检测器4228用于结合反射镜372监视反射镜372的运动。光电检测器4228具有与图2B类似的配置,并且如图9中所示,在反射镜372处反射的光向投影平面112行进的光学路径进程中提供。
现在将描述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的光扫描位置检测。
提供的光电检测器4228被引导到投影平面112上沿水平方向的规定扫描位置(下文中称作规定水平位置)并且固定在来自反射镜372的反射光行进的光学路径上。预先通过试验等检测要安装光电检测器4228的位置。
光电检测器4228接收向投影平面112上的规定水平位置输出的光束并且作为响应输出检测信号至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从光电检测器4228接收检测信号以检测接收的定时是否是光点应用于规定水平位置的定时。这里,由于谐振地驱动反射镜372,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数据D1和自光通过光电检测器4228以来经过的时间来检测投影平面112上当前光束在水平方向上的点位置。数据D1是在投影平面112上指定规定水平位置的数据。此外,经过的时间根据从CPU 418应用的时钟CLK来计算。时钟CLK根据CPU 418从存储器420读取的分辨率数据和图像数据的帧率生成并输出。因此,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检测到的位置是指图4中左侧的任何位置(X0,Y0)-(Xm,Ym)。
垂直位置检测部分4223检测投影平面112上沿垂直方向的当前点位置。垂直位置检测部分4223与时钟444同步接收从存储器4164中按时间前后顺序读取的垂直驱动模式数据DPD,并且根据接收的垂直驱动模式数据DPD中所含的时间数据检测垂直方向上的当前点位置。此时间数据是指对应于图7中横坐标轴上的时间分量的数据。
如上所述,可以检测到通过反射镜372的谐振在投影平面112上的光扫描位置。
接着,将描述生成垂直同步信号521、水平同步信号522以及用于指定光源的驱动定时的像素同步信号523的方法。
垂直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5生成并输出垂直同步信号521。具体地说,垂直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5接收从垂直位置检测部分4223输出的垂直扫描位置检测信号以及从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输出的水平扫描位置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反射镜372定位成使得光点定位于投影平面112的垂直最高部分上(对应于水平同步部分),并且使得检测到已经过了一帧的扫描时间以及光已经通过规定的水平位置时,根据接收的信号输出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对应于在图6中指定垂直扫描时段VTS的垂直同步信号V。
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生成并输出水平同步信号522。具体地说,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接收从水平位置检测部分4224输出的水平扫描位置检测信号,并且在检测到光束通过规定的水平位置后经过由输入时钟CLK计算的规定延迟时间之时,根据接收的信号输出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对应于在图6中指定水平扫描时段HTS的水平同步信号H。
这个用于生成水平同步信号的延迟时间根据从表4229读取的数据为每个图像显示装置300确定。换言之,每个水平驱动信号441的频率和相应延迟时间的数据预先存储在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的表4229中。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接收从反射镜监视部分4222接收的水平驱动信号441,检测其频率并且基于检测的频率搜索表4229以读取相应延迟时间的数据。
像素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7生成并输出像素同步信号523。在图6中,像素同步信号523由时钟脉冲信号P表示。参照图4,像素同步信号523是指指示驱动LD的定时的信号,该定时根据由调制每个像素的值(像素(0,0)至像素(m,n))以构成要显示的图像的调制部分421获得的结果确定。
具体地说,像素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7接收上述水平驱动信号441并且检测接收的水平驱动信号441的频率。然后,根据检测的频率,检测光点通过投影平面112的水平扫描一行(horizontal scan oneline)所需的时间t。然后,检测通过将检测的时间t除以对应于水平扫描一行的像素数量获得的时间。检测的时间对应于时钟脉冲宽度。注意,用于检测时钟脉冲宽度的对应于水平扫描一行的像素数量由CPU418从存储器420读取的像素数量数据4331指定。
像素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7接收从水平同步信号生成部分4226输出的水平同步信号522。每次根据接收的水平同步信号522检测脉冲信号(图6中的水平同步信号H),对应于上述时钟脉冲宽度的时钟脉冲信号P连续生成并输出。因此,这个时钟脉冲信号P通过图6中一个水平扫描时段HTS中的水平扫描一行的像素数量输出。
参照图10,将描述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的配置。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包括坐标对比部分500、校正区域规格寄存器部分501、Y计数器502以及X计数器503,用于控制操作校正量推导部分413的定时。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根据调制校正区域64的数据的结果检测驱动LD的定时,校正区域64是用于校正量推导中的像素模式区域。
校正区域规格寄存器部分501输出信号510、511和512为应用于投影平面112上的一帧的每个图像指定校正区域64。信号510、511和512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的信号。
坐标对比部分500包括坐标对比器601、602和603,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如图5中所示。
Y计数器502和X计数器503分别输出信号504和505以分别按照Y轴延伸的垂直方向和X轴延伸的水平方向逐个像素地在投影平面112上指定扫描位置。由信号504和505指定的扫描位置对应要应用于投影平面112的激光的点位置。
Y计数器502具有复位端子520,接收指定一帧的扫描时段(一个垂直扫描时段)的垂直同步信号521,随后在每次输入指定一个水平扫描时段的水平同步信号522时,执行计数操作输出输出信号504至坐标对比部分500以指示计数值。在操作中,当提供垂直同步信号521给复位端子520以指定一帧的图像显示结束时,Y计数器502的计数值被复位并且输出信号504被复位。
X计数器503具有复位端子530,接收指定一个水平扫描时段的水平同步信号522,随后在每次输入指定要扫描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同步信号523时,执行计数操作以输出输出信号505至坐标对比部分500以指示计数值。在操作中,当提供水平同步信号522给复位端子530以指定一个水平扫描时段结束时,X计数器503的计数值被复位并且输出信号505被复位。
垂直同步信号521、水平同步信号522以及像素同步信号523对应基于图像数据的位置信号423,图像数据逐个像素地指示图像的当前扫描位置,其从定时控制部分422提供。位置信号423指定在显示像素(图4中的任何像素(0,0)-(m,n))时投影平面112上激光的点位置。因此,输出信号504和505指定要使用激光按照地址(x,y)在投影平面112上照射的位置(点位置),地址(x,y)对应于由输出信号505和504指示的计数值。
坐标对比部分500具有分别对应于红色激光、绿色激光和蓝色激光的坐标对比器601、602和603。每个坐标对比器并行接收输出信号504和505。此外,坐标对比器601、602和603分别从校正区域规格寄存器部分501接收信号510、511和512,指示指定校正区域64的投影平面112上的地址(x,y)。校正区域寄存器部分501读取预先存储在未示出内部寄存器中的指定图16A中投影平面112上区域64的相应部分的坐标的地址(x,y),并将其作为信号510、511和512输出。
这里,图像逐帧显示。例如,图像使用每秒60帧构成,并且根据图16A中的布置每个帧具有区域62、63和64。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假定帧对应于由互相正交的X轴和Y轴定义的二维平面上的矩形图像,并且投影平面112也是矩形。
坐标对比器601、602和603分别对比由信号510、511和512指示的、对应于校正区域64的部分的地址(x,y)与由信号504和505指示的、对应于当前激光在投影平面112上的点位置的地址(x,y)。基于对比结果,生成并输出校正定时指定信号506、507和508以指定用于推导校正量的定时。坐标对比器601、602和603的每一个接收垂直同步信号521,并且在每次由垂直同步信号521指定的一帧显示结束(一个垂直扫描时段的结束)时复位输出信号。
具体地说,在基于以上识别的对比结果检测到上述两个地址互相一致时,即,检测到激光当前正在扫描对应于投影平面112上的校正区域64的部分时,校正定时指定信号506-508被设置为大小“H”用于输出。在检测到上述两个地址互相不一致时,即,检测到激光当前正在扫描对应于投影平面112上的校正区域64的部分之外的区域时,校正定时指定信号506-508被设置为大小“L”用于输出。因此,对于每个校正定时指定信号506-508的大小“H”的时段,指定了驱动LD以按照对应于校正区域64的特定位置呈现的特定模式应用激光的定时。在这个时段中,指定了它是校正应用相应颜色的激光的LD输出变化的定时。
图12显示由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检测的校正区域的示例,图13显示用于说明在检测图12中的校正区域时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的操作的时间图。参照图12,假定帧具有由连接两个坐标(Pxs,Py)和(Pxe,Py)的线上的一行像素指定的校正区域700。这里,虽然为了便于说明,以简单方式显示校正区域700,校正区域700的处理可采用与校正区域64相似的处理。
参照图13,指定X轴方向上的扫描的信号505在一帧的扫描时段内周期性地通过投影平面112的X轴方向上的坐标Pxs和Pxe。另一方面,指定Y轴方向上的扫描的信号504在扫描一帧的时段内如图13所示变化。因此,例如,图13中从坐标对比器601输出的信号506仅在指定图12中的校正区域700的时段内达到大小“H”,并且达到大小“L”用于在另一时段输出。这个大小“H”的时段是指定校正区域700的时段。换言之,会通知校正量推导部分413它是指定驱动LD以按照在图像数据上对应于校正区域700的特定位置中呈现的特定模式应用激光的定时的时段。其它信号507和508的情况相同。
参照图14A和图14B,将描述校正量推导部分413。为了推导激光器驱动信号的校正量,校正量推导部分413具有放大部分509和分别对应于红色激光器354、绿色激光器356和蓝色激光器357的校正量推导单元581、582和583。校正量推导单元存储相应表571-573并且接收从相应颜色光的坐标对比器输出的各个信号506、507和508。此外,相应颜色光的光检测信号391、392和393通过放大部分509放大并在之后提供。放大的光检测信号391、392和393是指电压信号。而且,预先存储在存储器420中的参考数据由调制部分421读取并转换成参考信号491、492和493,随后提供给各个校正量推导单元。
在操作中,校正量推导单元581、582和583检测相应光检测信号391、392和393与相应参考信号491、492和493之间的信号大小差值,并且根据差值搜索相应表571-573。。通过搜索从表中读取的数据作为相应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2和593输出。稍后将描述表571-573的数据。
这里,将描述校正量推导单元581、582和583进行的校正量推导过程。校正量推导单元581、582和583的每一个相似地配置和操作,并且因此,这里将校正量推导单元581作为代表示例并参照图15进行描述。
校正量推导单元581用于为指定校正定时的输入信号506处于大小“H”的时段(见图15中的校正量更新时段601)重新推导校正量。在校正量更新时段601中,校正量推导单元581对比从光电检测器370输出的光检测信号391与输入参考信号491,根据对比结果所指示的它们之间的信号大小差值生成校正量,并且将其作为校正量指定信号591输出至激光器控制部分411。在校正量更新时段601中推导的校正量被保存并且在紧接之后的校正量保存时段(图15中的时段602)中被输出。在下一个校正量时段601开始之前,该校正量一直保存。
因此,每次指定图像数据上应用激光到校正区域700的定时的时候,都会推导新的校正量。这里,由于形成校正区域700中的像素的每种颜色的激光的灰度大小(level)已预定,参考信号491是指定这个预定灰度大小的电压信号。校正量推导单元581对比光检测信号391与参考信号491的电压大小,并且根据基于对比的差值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校正量指定信号591。
这里,将描述校正量推导单元581确定校正量的过程。图17显示LD的斜度效率(输出光强度/驱动电流I(mA))。如图17中所示,应用于LD的阈值电流和斜度效率(输出光强度/驱动电流I(mA))受LD装置本身的温度变化影响而变化。换言之,在长时间对LD通电时,LD的结合部分会产生热量并且LD装置本身的温度会升高。随着温度升高,可以输出的最大光强度降低,从而缩小LD的工作范围。这个工作范围对应于控制图像显示中的灰度的灰度控制区域E1、E2。在图17中,LD处于室温时,斜度效率根据直线H1变化,温度升高时,斜度效率根据直线H2变化。
这样,例如,假定图像按照图像数据指定的灰度数据以0-25的灰度显示,在室温下,LD随着阈值电流I1的应用开始发射,之后,通过增大驱动电流I可以显示最多“255”的灰度(最大亮度MAX)。从阈值电流I1到显示最大灰度时应用的电流的范围被称作灰度控制区域E1,并且通过将驱动电流I控制在灰度控制区域E1所指示的范围中,可以显示灰度“0”至灰度“255”。
另一方面,在LD本身的温度由于长时间通电而升高时,斜度效率按照直线H2变化。换言之,在应用阈值电流I2(>I1)时LD开始发射。相应地,在温度升高时,即使驱动电流I控制在灰度控制区域E1中也无法显示所需的灰度。例如,即使对显示灰度“255”应用灰度控制区域E1中的最大驱动电流I,也只能获得LD辐射光的光强度L的CN(<MAX),并且强度减少了差值D(MAX-CN)。因此,在温度升高时,即使按照作为室温下的特征的直线H1控制驱动电流I,也无法按照图像数据指定的灰度显示图像,从而降低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所述实施例中,在每个校正量更新时段601会校正每个LD的驱动电流I。换言之,通过利用校正区域64中的图像以规定灰度显示,校正量推导部分413检测指示为了显示图像从LD实际发射的光数量的光检测信号391-393与指示按照规定灰度显示图像所需的LD发射光的数量的参考信号491-493之间的差值(对应于图17中的差值D),以便使用根据检测的差值确定的调整量D1(对应于图14B中的调整量数据575)校正驱动电流I。
校正量推导部分413的校正量推导单元518-583预先存储指示上述差值(对应于图17中的差值D)的多个差值数据574以及对应于各个表571、572和573中的每个差值数据574的调整量数据575(对应于调整量DX)。
通过试验等检测指示图17中所示驱动电流I和光强度L在室温下的相关性(直线H1所示的关系)的特征值,并且基于检测的值,每个差值数据574和相应调整量数据575被检测并且预先存储在表571、572和573中。校正量推导单元581-583检测光检测信号391、392、393与按照直线H2的参考信号491-493之间的相应差值,并且根据检测的差值搜索相应表571-573以读取对应的调整量数据575。然后,根据读取的调整量数据575,生成和输出各指定调整量的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相应地,使用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对于LD的驱动信号,可以补偿由LD温度变化等而产生的输出变化。
参照图18,激光器控制部分411包括R控制部分441、G控制部分442和B控制部分443,分别对应于激光器354、356和357。R控制部分441、G控制部分442和B控制部分443以相同方式配置和操作,因此这里将描述R控制部分441作为代表示例。
在输入指定新校正量的校正量指定信号591时,R控制部分441丢弃在上一个校正量更新时段601中检测和提供的已保存校正量并且按照由这次新近输入的校正量指定信号591指定的校正量更新(例如,增加)由灰度数据451指定的LD的驱动电流I,以输出更新的驱动电流I至红色激光器354。由新近输入的校正量指定信号591指定的校正量被保存。这样,为红色激光器354供应驱动电流I以使能(enable)图17所示灰度控制区域E2中的灰度控制。因此,在包括源图像显示区域62的投影平面112的所有显示区域中,实现了准确的显示图像灰度显示,从而避免了图像质量下降。
图19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根据此流程图的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器420中,并且CPU 418从存储器420读取并执行该程序,以使得图像显示装置300的每个部分受到控制,从而实现根据流程图的处理。此流程图对构成图像的每一帧重复。
首先,CPU 418从存储器420读取对应于区域62-64的图像数据并将其提供给每个部分。这样,根据由调制部分421调制的图像数据使用激光照射投影平面112,从而在投影平面112上显示图16A中所示的图像(步骤S3)。
然后,通过校正区域检测部分412的Y计数器502和X计数器503的计数操作生成信号504和505。相应地,检测激光在投影平面112上的当前点位置(步骤S5)。
之后,根据来自校正区域指定寄存器部分501的输入信号510-512以及信号504和505,坐标对比部分500检测激光在投影平面112上的点位置当前是否落入校正区域64中(步骤S7)。如果检测到现在不是使用激光照射校正区域64的时间(时段)(步骤S7中的“否”),流程移至下述步骤S15。
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现在是使用激光照射校正区域64的时间(时段)(步骤S7中的“是”),由校正量推导部分413推导校正量,并且各指定推导的校正量的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被提供给激光器控制部分411(步骤S9)。
对于各个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激光器354、356和357,激光器控制部分411根据由通过调制部分421提供的图像数据的灰度指定的信号451-453和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调整驱动电流I(步骤S11)。在检测到下一个校正区域之前,即在检测到后续的校正量更新时段601之前,会保存由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指定的校正量(步骤S13)。
之后,CPU 418根据定时控制部分422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521检测一帧的扫描是否已结束(步骤S15)。如果检测到一帧的扫描未结束,流程移至步骤S5以检测根据调制校正区域64的下一图像数据的结果驱动LD的时段。因此,每次检测到光点扫描校正区域64的时段,则更新由校正量推导部分413检测的校正量。
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一帧的扫描已结束(步骤S15中的“是”),一系列处理结束。
根据所述实施例,可以使用图像显示装置300的独有图像中包含的已知像素模式调整LD的驱动电流I。相应地,即使在激光投影于显示区域62的时段内发生LD输出变化,例如,即使由于LD特征发生输出变化,它们也会被校正,从而提高了激光输出控制的精度。因此,减少了因LD输出变化引起的显示图像的灰度表示错误,从而增强了显示图像的质量。
虽然在所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校正区域64,即UI显示区域63的帧或UI显示区域63的背景图像的校正区域,可以选择这些校正区域的一部分作为校正区域来指配,而不限于所有这些区域。更具体地说,可指配图像显示装置300独有的接口的图像或该接口的图像的全部或部分。
此外,操作图像显示装置300的操作面板430的用户可以为CPU418选择性地切换并指定使用图16A-图16C中的哪些校正区域。
或者,可以为LD的每种发射颜色(红、绿、蓝)单独指配校正区域。或者,可安排多个校正区域以使得一帧内可进行多次校正。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为每一帧推导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基于在多个帧上检测到的校正区域中的光数量,校正量指定信号591-593可能每隔多个帧变化。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和说明了本发明,但大家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作为说明和实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项来解释。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激光照射投影平面同时在所述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对其进行扫描来显示图像,包括:
基于驱动信号驱动以输出激光的激光器,所述激光的光数量基于根据图像数据的灰度信号;
在所述激光照射的所述投影平面上检测扫描位置的扫描位置检测单元;
垂直水平同步信号生成单元,基于所述扫描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扫描位置,生出和输出指定所述激光器的驱动定时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
驱动信号生成单元,根据生成的所述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所述图像数据生成像素同步信号,并且作为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生成的所述像素同步信号;
区域检测单元,接收所述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所述像素同步信号,并且根据接收的同步信号检测与所述图像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是否被所述激光扫描;
光数量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激光器输出的所述激光的光数量;以及
校正所述灰度信号的信号校正单元,
其中在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与所述图像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投影平面上被所述激光扫描时,所述信号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光数量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光数量以及为显示与所述规定区域相对应的图像要从所述激光器输出的规定光数量之间的差值校正所述灰度信号,并且输出校正的所述灰度信号到所述激光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扫描位置检测单元包括光检测单元,所述光检测单元检测从所述激光器向所述投影平面的规定扫描位置照射的所述激光的光学路径中的所述激光,以及
根据从所述光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激光的时间点经过的时间和所述规定扫描位置,检测所述投影平面上所述激光的扫描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区域检测单元包括:
坐标检测单元,通过根据所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坐标,基于所述接收的同步信号检测所述投影平面上激光照射的位置,以及
坐标对比单元,对比指定与所述规定区域相对应的所述部分的规定坐标和所述坐标检测单元检测的坐标以输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对比结果指定与所述图像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在投影平面上是否被所述激光扫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与所述图像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投影平面上被所述激光扫描时,所述信号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差值和规定特征值来校正所述灰度信号,所述规定特征值指示所述激光器在室温下输出的所述激光的光数量与所述灰度信号大小之间的相关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数据包括对应于要显示的内容的源图像数据和要显示的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独有的、用于从外部提供指令给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口的图像的数据,以及
所述规定区域是对应于所述接口的图像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对应于所述接口的图像的区域是围绕所述接口的图像的类似框架的区域,以便将所述接口区域图像与所述源图像分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对应于所述接口的图像的区域是其中显示用作所述接口的图像的背景的图像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规定区域是对应于所述接口的图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与所述图像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在所述投影平面上被所述激光扫描时,所述信号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差值和规定特征值校正所述灰度信号,所述规定特征值指示所述激光器在室温下输出的所述激光光数量与所述灰度信号大小之间的相关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数据包括对应于要显示的内容的源图像数据和要显示的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独有的、用于从外部提供指令给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接口的图像的数据,以及
所述规定区域是对应于所述接口的图像的区域。
CN 200910145669 2008-05-13 2009-05-13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6185 2008-05-13
JP2008126185 2008-05-13
JP2008126185A JP5326352B2 (ja) 2008-05-13 2008-05-13 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830A CN101581830A (zh) 2009-11-18
CN101581830B true CN101581830B (zh) 2012-11-07

Family

ID=4078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456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30B (zh) 2008-05-13 2009-05-13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66803B2 (zh)
EP (1) EP2120083B1 (zh)
JP (1) JP5326352B2 (zh)
CN (1) CN101581830B (zh)
DE (1) DE60200900071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0420B2 (ja) * 2009-05-29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影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595063B2 (ja) * 2010-02-18 2014-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687880B2 (ja) * 2010-11-08 2015-03-2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5195942B2 (ja) * 2011-01-24 2013-05-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走査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367883B2 (ja) * 2011-08-11 2013-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DE102012210065A1 (de) * 2012-06-14 2013-12-19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dentifizieren eines Laserzeigers
KR101575313B1 (ko) 2013-12-19 2015-12-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6295967B2 (ja) * 2015-01-22 2018-03-2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JP6694772B2 (ja) * 2016-07-13 2020-05-20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レーザ投射表示装置
CN109272552B (zh) * 2018-08-29 2022-02-18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分析的激光定位控制系统
US11233980B2 (en) * 2019-06-13 2022-01-25 Microsoft Technologly Licensing, LLC Monitoring and correction system for improved laser display systems
CN112215757A (zh) * 2019-07-10 2021-01-1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3747B2 (ja) * 1991-02-28 1999-04-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3353320B2 (ja) * 1992-02-17 2002-1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階調補正装置及びレーザ表示装置
US5315112A (en) * 1992-12-10 1994-05-24 Xerox Corporation Real time laser spot tracking in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xes
JPH07264615A (ja) * 1994-03-17 1995-10-13 Nikon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6091461A (en) * 1997-08-14 2000-07-18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ally self-aligning high resolution projection display with rotating mirrors and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US6462838B1 (en) * 1998-03-25 2002-10-08 Minolta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JP2000294871A (ja) * 1999-04-09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レーザ制御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レーザ制御装置
US6924476B2 (en) * 2002-11-25 2005-08-02 Microvision, Inc. Resonant beam scanner with raster pinch compensation
TW552805B (en) * 2001-05-17 2003-09-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utput stabilization for a laser matrix
JP4620905B2 (ja) 2001-06-22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2次元光走査装置
JP4174252B2 (ja) * 2001-07-11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偏向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4309659A (ja) * 2003-04-03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装置、画像投射方法
JP4497861B2 (ja) 2003-08-29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5242036A (ja) 2004-02-27 2005-09-08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631370B2 (ja) * 2004-09-21 2011-02-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携帯電話、カメラ
US7441902B2 (en) * 2004-10-27 2008-10-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Large size image projection
JP2006317681A (ja) 2005-05-12 2006-11-24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03687A (ja) 2005-06-22 2007-01-11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114526A (ja) 2005-10-20 2007-05-10 Canon Inc 光偏向手段を含む光偏向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07140010A (ja) * 2005-11-17 2007-06-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517482B (zh) * 2006-09-14 2015-05-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告警光的激光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830A (zh) 2009-11-18
JP5326352B2 (ja) 2013-10-30
EP2120083A1 (en) 2009-11-18
JP2009278270A (ja) 2009-11-26
US20090284506A1 (en) 2009-11-19
EP2120083B1 (en) 2011-02-09
US8866803B2 (en) 2014-10-21
DE602009000710D1 (de) 201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1830B (zh) 通过应用激光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40920B (zh) 图像显示设备
CN105900166B (zh) 图像投影装置以及调整方法
EP2321963B1 (en) Scanned beam overlay projection
CN101421773B (zh) 采用荧光屏的伺服辅助扫描光束显示系统
CN107621748A (zh) 激光投影显示装置
CN107637071A (zh)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投影模块、电子装置以及程序
JP2010533307A (ja) 発光スクリーンを有するビーム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を走査する際に指定された走査サーボビームに基づくサーボ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
CN105247601B (zh) 显示装置
CN101438206A (zh) 可控制地产生激光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6658A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107924657A (zh)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投影模块、电子装置以及程序
CN106576159A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拍照设备和方法
JPWO2012117845A1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の輝度調整方法
CN105518510A (zh) 图像投影装置
CN102484927B (zh) 用于增强物体外观的照明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98116A (zh) 图像显示装置
JP6042674B2 (ja) 三次元情報取得機能付き画像投影装置
JP2007025191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279129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je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3810957A (zh) 图像输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电子电路、电子装置及程序
JP2003018502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9606637B2 (en) Proj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projector function
EP3890315B1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projecting an image
KR20020072279A (ko) 프로젝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에서의 자동 수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