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3647A - 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3647A
CN101573647A CNA2007800486018A CN200780048601A CN101573647A CN 101573647 A CN101573647 A CN 101573647A CN A2007800486018 A CNA2007800486018 A CN A2007800486018A CN 200780048601 A CN200780048601 A CN 200780048601A CN 101573647 A CN101573647 A CN 101573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optical axis
camera model
coil
hol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86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井聪
市川充
金井藤雄
堀段笃
冈部高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73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36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的相机模块。相机模块(22)包括具有容纳空间(S)的镜筒单元(66)、保持成像光学系统(34)并被支承为可沿容纳在容纳空间(S)中的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的透镜保持单元(68)、拍摄由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中的成像光学系统(34)引导的物体图像的摄像元件(29)和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透镜保持单元(68)的驱动单元(72)。在前板部(86A)卡止外部镜筒(78)的前端而两个侧板部(86B)的远端卡止后端面壁(8002)的状态下,卡止板(86)沿光轴方向夹持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

Description

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中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提供了安装有相机模块的诸如移动电话或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设备。
相机模块包括:保持成像光学系统的透镜保持单元;容纳透镜保持单元的镜筒单元;拍摄由成像光学系统所引导的物体图像的摄像元件;和使透镜保持单元沿光轴移动的驱动单元。
作为这种相机模块的示例,(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6-227103号公报)提出了这样一种相机模块,其中,镜筒单元包括前镜筒构件和后镜筒构件,并且前镜筒构件和后镜筒构件以粘合剂而彼此固定。
在相关技术的相机模块中,由于前镜筒构件和后镜筒构件以粘合剂而彼此粘合,所以有必要对粘合剂量和固化条件进行管理及调节的烦杂工艺。另外,粘合剂需要固化时间。因此,组装工艺烦杂,不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并降低成本的相机模块。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镜筒单元;透镜保持单元,所述透镜保持单元保持成像光学系统,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被支承为可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移动;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设置在所述镜筒单元中,并拍摄由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引导的物体图像;和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移动所述透镜保持单元的驱动单元。所述镜筒单元包括形成有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镜筒和设置在所述内部镜筒外侧的外部镜筒。所述内部镜筒包括后端面壁,所述后端面壁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延伸、封闭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后端、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元件的开口。设置有卡止(retaining)板,所述卡止板包括前板部、两个侧板部和开口,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前端并封闭所述前端,所述两个侧板部沿所述前板部的两侧弯曲并具有卡止所述后端面壁的远端,而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前板部中,用于提供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路。在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前端而所述两个侧板部的所述远端卡止所述后端面壁的状态下,所述内部镜筒和所述外部镜筒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被所述卡止板夹持。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卡止板,可沿光轴方向夹持内部镜筒和外部镜筒。因此,不必调节和管理粘合剂量以及固化条件。另外,粘合剂的固化时间也不是必需的。因此,能显著简化组装工艺,并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中,(A)和(B)是外观视图,示出了安装有摄像装置20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
图2是包括在摄像装置20中的插座24和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插座24的俯视图。
图4是基板30的俯视图。
图5是相机模块22、插座24和盖体26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7是图5沿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图8是图7中部分A的放大图。
图9是沿图5中箭头C的方向所取的局部视图。
图10是变型例的摄像装置20的截面图。
图11是包括在变型例的摄像装置20中的插座24和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相机模块22的透视图。
图13是相机模块22的透视图。
图14是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相机模块22的组装说明图。
图16是图13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前弹簧70A被安装到前镜筒78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8是安装有线圈76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
图19是安装有线圈76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
图20是安装有线圈76和基板30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
图21是安装有线圈76和基板30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
图22是后镜筒80的俯视图。
图23是安装有基板30、滤光器31和线圈76的后镜筒80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0沿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图25是安装有磁体74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透视图。
图26是安装有磁体74和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透视图。
图27是安装有磁体74和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俯视图。
图28是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
图29是安装有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
图30防止了透镜保持单元68倾斜的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
图31是相机模块22中的后镜筒80的俯视图。
图32是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
图33是磁体74和线圈76的操作说明图。
图34是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
图35是相机模块22的组装说明图。
图36是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
图37是后镜筒80的透视图。
图38是图37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39是示出透镜保持单元68容纳在后镜筒80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0是磁体82和线圈84的操作说明图。
图41是磁体82和线圈84的操作说明图。
图42是示出相机模块22的透镜保持单元68容纳在后镜筒80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3是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
图44是后镜筒80的截面图。
图45是磁体82和线圈84的操作说明图。
图46是幻像的生成说明图。
图47是防尘盖31、镜筒单元66、摄像元件29和基板30的组装说明图。
图48是后端面壁8002的俯视图。
图49是示出安装防尘盖31的方式的图。
图50中,(A)和(B)示出安装防尘盖31的方式的截面图。
图51中,(A)是固态摄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而(B)是固态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52是另一固态摄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前,将描述第一参考例。
图1中(A)和(B)是外观视图,示出了一电子设备的示例,该电子设备安装有具有第一参考例的相机模块22的摄像装置20。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是移动电话,并包括以铰链单元12彼此枢转地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壳体14、16。
第一壳体14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板1402,而第二壳体1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诸如数字键和功能键等操作开关1602。
摄像装置20安装在第一壳体14的基端部,并构造成使摄像装置20所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液晶显示板1402上。
图2是包括在摄像装置20中的相机模块22和插座24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插座24的俯视图,图4是基板30的俯视图,图5是相机模块22、插座24和盖体26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5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图7是图5沿线B-B所取的截面图,而图8是图7中部分A的放大图。
如图2和5所示,摄像装置20包括相机模块22、安装相机模块22的插座24以及安装到插座24的盖体26。
如图2所示,相机模块22包括壳体28、摄像元件29(见图7)、信号处理单元、基板30和接触片32(见图4)。
壳体28包括:具有长方形板形状(矩形板形状)且位于壳体28的厚度方向的一端的顶面2802;位于厚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底面2804;沿两条长边定位的两个长边侧面2806;和沿两条短边定位的两个短边侧面2808。
用于将物体图像引导至摄像元件的成像光学系统34安装在壳体28中。成像光学系统34布置成面对壳体28的顶面2802。
根据第一参考例,壳体28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所示,相机本体挡板2810设置成覆盖顶面2802和两个长边侧面2806。
因此,根据第一参考例,壳体28包括导电性的相机本体挡板2810。
摄像元件29拍摄由成像光学系统34所引导的物体图像,并安装在壳体28中位于成像光学系统34后(摄像侧)的位置。
信号处理单元接收从摄像元件29输出的摄像信号,并进行预定的信号处理。
如图2所示,基板30安装到壳体28的底面2804,并具有长方形形状(矩形形状)。
基板30的顶面3002面对壳体28,并且摄像元件29和包括在信号处理单元中的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顶面3002上。
如图4所示,多个接触片32(连接垫)在与壳体28相反的一侧沿基板30的底面3004的两条长边布置。
如图2所示,插座24包括插座本体36、插座挡板38、弹性片40、多个连接端子42、以及接合单元41(见图7)。
插座本体36由具有绝缘特性的材料制成。在本例中,插座本体36由具有绝缘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
插座本体36包括底壁3602和从底壁3602的四条边立起的四个侧壁3604,所述底壁3602具有轮廓大于相机模块22的基板30的长方形形状(矩形板形状)。插座本体36形成为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在底壁3602上四个侧壁3604内容纳相机模块22。
在本例中,四个侧壁3604包括从底壁3602的两条长边立起的两个长边侧壁3606和从底壁3602的两条短边立起的两个短边侧壁3608。
如图2和3所示,在底壁3602的彼此面对的两条长边处,用于布置多个连接端子42的多个切口部3610形成为沿长边而排列。
如图3、6和7所示,多个连接端子42布置在形成于底壁3602中的切口部3610中,使得连接端子42可连接到基板30上的接触片32,并在底壁3602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地变形。
这里,插座24安装在设置于电子设备10中的基板(未示出)上,而多个连接端子42的基端通过焊接至基板上的连接垫而电连接于其上。
另外,如图2所示,用于接收弹性片40的切口部3620形成在每个长边侧壁3606中以沿长边侧壁3606的纵向方向延伸,而用于接收弹性片40的两个切口部3630在短边侧壁3608的纵向方向上以中间具有间隔的方式形成在每个短边侧壁3608中。
提供四个插座挡板38,并将之组装到插座本体36的四个侧壁3604。
在本例中,插座本体36包括插座挡板38。
四个侧壁3604包括:彼此面对的内表面;和定位成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插座挡板38设置成覆盖各个侧壁3604的外表面。
在本例中,插座挡板38包括组装到两个长边侧壁3606的两个长边挡板46和组装到短边侧壁3608的两个短边挡板48。
插座挡板38由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插座挡板38覆盖插座本体36的四个侧壁3604的外表面,从而覆盖壳体28的四个侧面(长边侧面2806和短边侧面2808)。因此,壳体28的四个侧面被电磁屏蔽。用于形成插座挡板38的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可以是磷青铜、镍银、锡、铜、通过用镍等来涂镀例如磷青铜等铜合金所获得的材料、或者像不锈钢(例如SUS304)等具有导电性但不具有磁性的材料。这里,如果使用磁体作为上述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则除电磁屏蔽效应外还能获得磁通(magnetic-flux)屏蔽效应。
为更具体地说明,每个插座挡板38(长边挡板46和短边挡板48)在其上缘具有安装片38A,所述安装片38A在插座挡板38的延伸方向上以彼此间隔的方式形成为弯曲形状。安装片38A插入形成在插座本体36的侧壁3604(长边侧壁3606和短边侧壁3608)的端面中的安装槽36A中。如此,插座挡板38被安装到各个侧壁3604(长边侧壁3606和短边侧壁3608)的外表面。
另外,插座挡板38通过连接到电子设备10的基准电位(地电平)而得以接地。例如,插座挡板38的部分通过以焊接等方式连接到设置在安装插座24的电子设备10的基板上的处于基准电位(地电平)的连接垫而得以接地。
弹性片40与各个插座挡板38一体地形成。每个插座挡板38具有两个弹性片40,所述两个弹性片40之间沿插座挡板38的延伸方向设置有间隔。
如图2所示,弹性片40与各个插座挡板38一体地形成,并沿侧壁3604的内表面侧从与底壁3602分开的插座挡板38的上缘经由弯曲部4001朝底壁3602延伸。
在每个插座挡板38通过安装片38A安装到插座本体36的相应侧壁3606或3608的状态下,弹性片40设置成位于各个侧壁3606、3608的内表面内。
更具体地,在每个长边侧壁3606中,弹性片40设置成面对切口部3620。在每个短边侧壁3608中,弹性片40设置成面对切口部3630。弹性片40可在各个侧壁3606、3608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地变形。更具体地,弹性片40朝各个侧壁3606、3608的外表面的弹性变形是在切口部3620、3630中进行的。
如图6和7所示,朝插座本体36内突出的弯曲部4002设置在弹性片40的中间部。在相机模块22被容纳于插座本体36中的状态下,弯曲部4002与壳体28的长边侧面2806和短边侧面2808接触。因此,相机模块22被弹性地支承,使得侧面2806、2808的内表面与各个侧壁3606、3608的内表面之间具备间隙S1。
更具体地,相机本体挡板2810安装到壳体28,而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侧面部2810B位于壳体28的长边侧面2806处。因此,在本例中,弯曲部4002不是直接与壳体28的长边侧面2806接触,而是与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侧面部2810B接触。换言之,弯曲部4002间接地与壳体28的长边侧面2806接触,而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侧面部2810B位于两者之间。因此,在本例中,通过使长边挡板46的弹性片40与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侧面部2810B接触,相机本体挡板2810经由长边挡板46得以接地。
另外,如沿图5中箭头方向C所取的局部视图图9所示,在插座本体36的四个角部,插座挡板38在每个插座挡板38的纵向方向的端部处彼此重叠并且彼此电连接。因此,插座本体36的侧面的整个周边区域被四个插座挡板38电磁屏蔽。为更具体地说明,例如,弯曲板部3810形成在彼此邻接的插座挡板38之一的端部。弯曲板部3810放置在彼此邻接的插座挡板38中的另一个的端部3811上。弯曲板部3810和端部3811由于插座挡板38的弹性而在它们彼此接触的方向上一直压靠着(urged)。
如图7所示,当相机模块22设置在四个侧壁3604内底壁3602上时,接合单元41与相机模块22的部分接合,并用于防止相机模块22向远离插座24的底壁3602的方向移动。当相机模块22设置在四个侧壁3604内底壁3602上,并且接合单元41与相机模块22的部分接合时,相机模块22安装到插座24的状态得以建立。
在安装了相机模块22的状态下,多个连接端子42发生弹性变形,并电连接到基板30上的多个接触片32。另外,连接端子42沿朝向壳体28的顶面2802的方向压靠相机模块22。因此,基板30上的接触片32一直可靠地与连接端子42接触,同时相机模块22的基板30与插座24的底壁3602之间具备间隙S2。
接合单元41设置在插座本体36上。在本例中,接合单元41由安装到短边侧壁3608的插座挡板38上的弹性片40的弯曲部4002形成。当相机模块22插入插座24中时,弯曲部4002卡止壳体28的短边侧面2808的凸部2820。因此,防止了相机模块22向远离插座24的底壁3602的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5和7所示,止动件62设置在插座本体36的短边侧壁3608上,所述止动件62与盖体26的部分接触,并防止盖体26沿朝向壳体28的顶面2802的方向移动。
在本例中,止动件62由从每个短边挡板48的外表面突出的两个卡止突起4802形成,所述两个卡止突起4802在短边挡板48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
另外,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定位接合部64设置在插座本体36的长边侧壁3606上,所述定位接合部64用于通过与盖体26可拆卸地接合,而使盖体26相对于插座24沿壳体28的厚度方向定位。
另外,在本例中,定位接合部64由两个接合凹部6402形成,所述两个接合凹部6402形成在两个长边挡板46的外表面中,并在长边挡板46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
盖体26由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可以是磷青铜、镍银、锡、铜、通过用镍等来涂镀例如磷青铜等铜合金所获得的材料、或者像不锈钢(例如SUS304)等具有导电性但不具有磁性的材料。这里,如果使用磁体作为上述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则除电磁屏蔽效应外还能获得磁通屏蔽效应。
如图5和7所示,盖体26包括顶面部50和侧面部52。
顶面部50覆盖壳体28的顶面2802,而侧面部52覆盖四个插座挡板38。
顶面部50在顶面部50面对成像光学系统34的位置具有开口5002。开口5002上设置有透明透镜盖58。
更具体地说,透镜盖58具有圆板形状,并通过环形片状的双面胶带5802安装到顶面部50的外表面。
另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防尘构件60设置在顶面部50的内表面上,以沿开口5002的周缘延伸。防尘构件60经由环形片状的双面胶带6002而安装到顶面部50的内表面。用于形成防尘构件60的弹性材料可以是例如泡沫聚氨酯等海绵状材料。
如图5所示,侧面部52包括覆盖插座24的两个长边挡板46的长边侧面部54和覆盖插座24的两个短边挡板48的短边侧面部56。
这里,盖体26的短边侧面部56的下缘被挡板38上的卡止突起4802卡止,从而防止盖体26沿朝向壳体28的顶面2802的方向移动。
另外,与接合凹部6402可拆卸地接合的接合突起5402设置在盖体26的长边侧面部54的内表面上对应于插座24中的接合凹部6402的位置。当接合突起5402与接合凹部6402接合时,盖体26在壳体28的厚度方向上得以定位。
因此,盖体26的侧面部52和插座本体36的侧壁3604设置有接合突起5402和接合凹部6402,所述接合突起5402和接合凹部6402彼此可拆卸地接合以使盖体26相对于插座24在壳体28的厚度方向上定位。这有利于防止盖体26从插座24脱落,并提高单独携带摄像装置20时或将摄像装置20组装到电子设备10中时的工作效率。
在本例中,接合突起5402和接合凹部6402是在将盖体26安装到安装有相机模块22的插座24的状态下彼此接合。同时,盖体26的短边侧面部56的下缘被卡止突起4802卡止。
在组装摄像装置20工艺中,将相机模块22安装到安装于电子设备10的基板上的插座24,然后从上方将盖体26安装到插座24。从而完成摄像装置20。
然后,将如此构成的摄像装置20安装到电子设备10的第一壳体14中,以使透镜盖58面对如图1(A)所示的形成在第一壳体14中的开口1410。
下面,将描述插座24的变型例。
在本变型例中,止动件62的结构不同于上述插座24,而其余结构类似于上述插座24。
图10是摄像装置20的截面图。在以下描述中,以相同引用标号来表示与图1-9中示出的零部件类似的零部件。
在上述结构中,止动件62由从每个短边挡板48的外表面突出的两个卡止突起4802形成,所述两个卡止突起4802在短边挡板48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该变型例与上述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止动件62由位于每个短边挡板48上缘的弯曲部4001形成。其它结构类似于上述结构。
在本变型例中,如图10所示,被弯曲部4001卡止的卡止部5610形成在盖体26的短边侧面部56上,而弯曲部4001卡止卡止部5610,以防止盖体26沿朝向壳体28的顶面2802的方向移动。
下面,将描述相机模块的支承结构。
如图2所示,在摄像装置20中,如上所述,弹性片40设置在侧壁3604的每一个上。弹性片40与壳体28的四个侧面(长边侧面2806和短边侧面2808)弹性接触,并在多个接触片32连接到多个连接端子42的状态下,将相机模块22弹性地支承在底壁3602上四个侧壁3604内,同时在相机模块22与四个侧壁3604之间提供间隙S1。
弹性片40配置成在设置有弹性片40的侧壁3604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地变形。
另外,用于允许弹性片40弹性地变形的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3630形成在各个侧壁3604中对应于弹性片40的位置。
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3630形成为在侧壁3604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侧壁3604。
另外,如图2所示,对每个侧壁3604设置两个弹性片40,以在侧壁3604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的两个位置处与之弹性接触。
此外,每个短边侧壁3608在侧壁3604中对应于两个弹性片40的两个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变形切口部3630。
此外,每个长边侧壁3606设置有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所述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形成为大到能允许两个弹性片40弹性变形的单一切口部。
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3630形成为在侧壁3604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侧壁3604,并且在侧壁3604的与底壁3602分开的上缘处开放。
在摄像装置20中,如上所述,设置有由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的插座挡板38,以覆盖四个侧壁3604,而插座挡板38配置成安装到各个侧壁3604。弹性片40与插座挡板38一体地形成。
四个侧壁3604具有:彼此面对的内表面;和定位成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插座挡板38包括主板部3820,所述主板部3820安装到各个侧壁3604,以覆盖各个侧壁3604的外表面。
弹性片40与主板部3820一体地形成。
如图2所示,弹性片40在朝侧壁3604的内表面与主板部3820分开的位置,从与底壁3602分开的主板部3820的上缘经由第一弯曲部4001朝底壁3602延伸。
另外,安装片38A与主板部3820一体地形成。
安装片38A设置在与第一弯曲部4001分开的位置,以便在朝侧壁3604的内表面与主板部3820分开的位置,从与底壁3602分开的主板部3820的上缘经由第二弯曲部3801朝底壁3602延伸。
通过将安装片38A插入在侧壁3604的上缘开放并在侧壁3604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安装槽36A中,并将侧壁3604的形成安装槽36A的部分夹持在安装片38A与主板部3820之间,而使插座挡板38安装到侧壁3604。
另外,在对应于每个长边侧壁3606中形成为单一切口部的每个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的位置,设置弯曲片3803来覆盖弹性变形切口部3620(单一切口部)。弯曲片3803在朝侧壁3604的内表面与主板部3820分开的位置,从与底壁3602分开的主板部3820的上缘经由第三弯曲部3802朝底壁3602延伸。电磁屏蔽特性通过弯曲片3803和主板部3820而得以增强。
这里,设置在每个长边侧壁3606上的两个弹性片40通过在弯曲片3803中形成切口部3804而与两个第一弯曲部4001一起形成。
下面,将描述插座挡板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摄像装置20中,如图2所示,四个侧壁3604具有彼此面对的内表面以及定位成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由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多个插座挡板38安装到各个侧壁3604,以覆盖四个侧壁3604的外表面。插座挡板38配置成通过将安装片38A插入安装槽36A中而得以安装到侧壁3604。
另外,如图9所示,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在插座本体36的相邻侧壁3604之间的角部3650处彼此重叠,并由于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弹性而在它们彼此接触的方向上压靠。
为四个侧壁3604设置四个插座挡板38。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在四个角部3650处彼此重叠,并由于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弹性而在它们彼此接触的方向上压靠。
更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设置两个插座挡板38来覆盖四个侧壁3604的两个相邻侧壁3604。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在两个角部3650处彼此重叠,并由于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弹性而在它们彼此接触的方向上压靠。
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具有与侧壁3604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如图2、9和11所示,沿侧壁3604的高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凹部3660形成在角部3650。
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沿凹部3660的高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彼此重叠,并在它们彼此接触的方向上压靠。
下面将详细描述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弯曲板部3810和3811。如图9所示,插座挡板38之一的弯曲板部3810形成为在设置为平行于侧壁3604以覆盖侧壁3604的主板部3820的端部处弯曲成直角的第一接触板部3810。第一接触板部3810具有与侧壁3604相同的高度。
另一个端部3811形成为第二接触板部3811,其从主板部3820的端部经由弯曲部3815而连续延伸,并在以相应于插座挡板38的厚度的距离朝侧壁3604的内表面偏移的位置处平行于主板部3820而延伸。第二接触板部3811具有与侧壁3604相同的高度。
彼此相邻的各个插座挡板38的如此构成的第一接触板部3810和第二接触板部3811彼此重叠,并在它们的高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在彼此接触的方向上压靠。
下面,将详细描述相机模块22的结构。
图12和13是相机模块22的透视图,图14是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相机模块22的组装说明图,而图16是图13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如上所述,相机模块22包括壳体28、摄像元件29、信号处理单元、基板30和接触片32。另外,如图14-16所示,相机模块22还包括透镜保持单元68、弹簧70、驱动单元72等。
在第一参考例中,壳体28由镜筒单元66形成,而镜筒单元66包括前镜筒78和后镜筒80。
图17是安装有前弹簧70A的前镜筒78的后视图。
如图16所示,镜筒单元66具有用于容纳透镜保持单元68的容纳空间S。
通过将前镜筒78和后镜筒80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镜筒单元66。如图14、16和17所示,前镜筒78包括周缘壁7802,所述周缘壁7802位于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周围,并分割容纳空间S的一个侧面。
通过使用模型来使合成树脂材料成型而形成前镜筒78,而周缘壁7802呈具有四个侧壁的矩形框状。
更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周缘壁7802包括彼此面对的一对第一侧壁7802A和彼此面对的其余的一对第二侧壁7802B。
侧壁7802A和7802B具有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以及垂直于高度的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15和17所示,突壁7808形成在两个第一侧壁7802A的内表面上宽度方向的中心处,以沿高度方向延伸。
突起7810形成在突壁7808的前端,以从突壁7808的宽度方向的边缘突出。另外,如图17所示,叉状弹簧按压片7812形成为在突壁7808的后端突出。
另外,用于将两个第一侧壁7802A固定到后镜筒80的接合销7814形成为从两个第一侧壁7802A的后端突出。
图18和19是安装有线圈76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图20和21是安装有线圈76和基板30的后镜筒80的透视图,图22是后镜筒80的俯视图,图23是安装有基板30、滤光器31和线圈76的后镜筒80的俯视图,而图24是图20沿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如图14、16和22所示,后镜筒80包括后端面壁8002、线圈安装壁部8004、开口8006和接合突起8001。
后端面壁8002形成为矩形,使得后端面壁8002沿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延伸,并封闭容纳空间S的光轴方向的后端。
如图18、19和20所示,后端面壁8002具有两对彼此面对的边8002A和8002B。接合销7814接合的接合孔8030形成在一对边8002A处。
另外,线圈安装壁部8004设置在所述另一对边8002B处。换言之,线圈安装壁部8004设置在后端面壁8002上的两个位置处,光轴位于这两个位置之间。
线圈安装壁部8004用于安装线圈76,并形成为从后端面壁8002突出,以使线圈安装壁部8004位于前镜筒78的周缘壁7802内。
如图18和22所示,每个线圈安装壁部8004包括两个柱壁8020和一个连接壁8022,所述两个柱壁8020形成为在相应于相应边8002B的端部的位置处从后端面壁8002突出,而所述连接壁8022连接两个柱壁8020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
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22和23所示,两个柱壁8020的外向表面形成为沿同一平面延伸的线圈抵接面8020A。
另外,根据第一参考例,每个连接壁8022形成为从两个柱壁8020的线圈抵接面8020A向外突出,并沿相应边8002B的延伸方向延伸为长形形状。
开口8006为矩形,并形成在后端面壁8004中相应于光轴的位置处。摄像元件29容纳在开口8006中。
接合突起8001形成为从设置有线圈安装壁部8004的后端面壁8002的外端面(所述另一对边8002B处)突出。
如图19和24所示,安装有后弹簧70B的安装单元8010设置在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上的边8002A处。安装单元8010包括两个安装面8012以及从各个安装面8012突出的销8014。
如图18和22所示,沿垂直于光轴的单一平面延伸四个抵接面8008形成在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上的各个柱壁8020内侧的位置。
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24所示,在摄像元件29位于开口8006中的状态下,围绕摄像元件29的周缘的基板30被安装到后端面壁8002的后表面。另外,覆盖开口8006的滤光器31被安装到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从而,摄像元件29被密封住。
在第一参考例中,后镜筒80是通过使用模型来模制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
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12和15所示,形成在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两个侧面部2810B中的接合槽2830与两个接合突起8001接合。因此,前镜筒78被夹持在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顶面部2810A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之间,从而将前镜筒78和后镜筒80组合在一起。
图25是安装有磁体74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透视图,图26是安装有磁体74和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透视图,图27是安装有磁体74和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俯视图,图28是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而图29是安装有后弹簧70B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
如图14、16、25和29所示,透镜保持单元68在保持成像光学系统34的同时被容纳在容纳空间S中。
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14和16所示,成像光学系统34包括:以从前到后的顺序布置的第一组透镜34A、第二组透镜34B、第三组透镜34C;设置在第一组透镜34A和第二组透镜34B之间的光圈34D;和设置在第二组透镜34B和第三组透镜34C之间的分隔件34E。
如图25和26所示,透镜保持单元68包括筒部6802。筒部6802具有设置成像光学系统34的内表面和定位成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
前法兰6804和后法兰6806分别形成在筒部6802的外表面上的前端和后端。
另外,如图25所示,弹簧接触面6805形成在筒部6802外侧沿周缘方向彼此均匀分开的四个位置处,使得弹簧接触面6805位于前法兰6804的前方,并沿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延伸。
另外,如图25和27所示,用于安装磁体的安装面6808形成在筒部6802外表面上彼此面对的两个位置处。安装面6808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
另外,用于夹持磁体的一对夹持片6810设置在安装面6808的光轴方向的前缘处。
如图25和29所示,沿垂直于光轴的单一平面延伸的四个抵接面6812形成在后法兰6806的后表面中的四个角处。
透镜保持单元68是通过使用模型来模制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
如图14和16所示,弹簧70设置在容纳空间S中以支承透镜保持单元68,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可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
在第一参考例中,弹簧70由包括前弹簧70A和后弹簧70B的两个弹簧形成。这些弹簧70A和70B设置在容纳空间S中镜筒单元66与使透镜保持单元68位于其间的部分之间的各个位置处。
前弹簧70A设置在前镜筒78和透镜保持单元68之间,而后弹簧70B设置在后镜筒80和透镜保持单元68之间。
如图29所示,两个弹簧70A和70B由环形形状的宽度窄的薄板体形成,以使用于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路的开口7001设置在中部。
为更具体地说明,如图1 7所示,内部形成有开口7001的环形板部7002和连接到环形板部7002的外周的两个支承片7004设置成使它们能沿光轴方向弹性变形。
前弹簧70A设置在前镜筒78和透镜保持单元68之间,使得:外周的两个支承片7004安装到前镜筒78的突起7810,透镜保持单元68的筒部6802的前部插入开口7001,并且环形板部7002与透镜保持单元68的四个弹簧接触面6805(见图25)接触。
在第一参考例中,两个支承片7004通过在形成前镜筒78的插入模制成型工艺中嵌入其中而安装到突起7810(见图17)上。
如图29所示,后弹簧70B包括在内部形成有开口7001的环形板部7010和连接到环形板部7010的外周的两个支承片7012。
后弹簧70B的环形板部7010安装到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法兰6806的后表面。
这里,后镜筒80上的销8014(见图19)插入形成于后弹簧70B的两个支承片7012中的孔7014(见图29)中。另外,支承片7012的围绕孔7014的部分被夹持在前镜筒78的弹簧按压片7812(见图17)与后镜筒80的安装面8012(见图19)之间。因此,后弹簧70B设置在后镜筒80和透镜保持单元68之间。
另外,在不给线圈76供电且未施加推力到磁体74(透镜保持单元68)的状态下,前弹簧70A和后弹簧70B推压透镜保持单元68,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的每个抵接面6812(见图25和29)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上的相应抵接面8008(见图18和22)接触,换言之,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位于光轴方向上的最靠后的位置。
在第一参考例中,当透镜保持单元68的每个抵接面6812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上的相应抵接面8008接触时,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垂直于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的状态得以建立。另外,成像光学系统34所获得的物体图像的焦距变成无限远。因此,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的无限远位置被限定出。
驱动单元72沿光轴移动透镜保持单元68,并包括磁体74和线圈76,如图14所示。
在第一参考例中,如图25和26所示,设置了两个磁体74。这些磁体74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并具有处于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和处于垂直于高度方向上的大于高度的宽度。
两个磁体74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上使光轴位于其间的位置处,并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
更具体地说,磁体74设置在各个安装面6808上,并粘附到安装面6808,使得磁体74被夹持在一对夹持片6810的之间。
在第一参考例中,磁体74被极化,以使N极和S极沿光轴位于其端部处。使用板状轭(yoke)7402来将每个磁体74安装到相应安装面6808,所述板状轭设为用于将磁通引导至介于中间的相应线圈76。
如图18-24所示,线圈76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上的两个位置处,以面对磁体74。两个线圈76各自包括绕垂直于光轴的轴心卷绕的导线(wire),并形成为长形形状,该长形形状在光轴方向上具有高度,并在垂直于高度的方向上具有大于高度的宽度。
两个线圈76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上使光轴位于其间的位置处,并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
更具体地说,两个线圈76由绕组导线形成。如图18所示,在第一参考例中,线圈76具有椭圆形状并在中心形成有长形中心开口7602,该椭圆形状具有彼此平行的两个直线部和在其端部连接所述直线部的两个曲线部。
如图14和18所示,通过粘合剂安装线圈76,以使线圈76的纵向方向的端部位于柱壁8020处,使两个曲线部抵靠线圈抵接面8020A,并使连接壁8022装配到线圈76的中心开口7602。
如图14所示,两个线圈76以中间导线部7604而彼此串联。如图18所示,各个线圈76的导线的端部7605卷绕在从后端面壁8002突出的各个凸部8003上。如图20所示,被导线卷绕的部分通过焊接而焊接连接到基板30的表面上的焊接垫3010。
从基板30经由各个焊接垫3010将驱动信号供给到导线,从而通过线圈76生成磁场。
因此,由于线圈76所生成的磁场与磁体74的磁极所生成的磁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沿光轴方向对线圈76施加力(推力)。因此,被弹簧70保持的成像光学系统34和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执行了对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进行聚集的聚焦操作。
图33是示出磁体74和线圈76的操作的图。
更具体地说,参考图33,在磁体74所生成的磁场与驱动信号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流经线圈76时所生成的磁场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由于该交互作用,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受到箭头所示方向的力F,透镜保持单元68被相应地移动。
当驱动信号沿与上述情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经线圈76时,线圈76沿与上述情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生成磁场。因此,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受到与上述情况中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力,透镜保持单元68被相应地移动。
这里,在第一参考例中,成像光学系统34和磁体74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上,而透镜保持单元68中使透镜保持单元68的重心位于其间的两个位置用作由线圈76生成的推力的载荷点。另外,对前弹簧70A和后弹簧70B的作用点位于上述重心与载荷点之间。这有利于沿光轴方向精确地移动透镜保持单元68,从而有利于抑制形成在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的畸变。
下面,将描述组装相机模块22的方法。
如图15所示,分别组装并准备好第一单元U1、第二单元U2和第三单元U3,在所述第一单元U1中将前弹簧70A组装到前镜筒78,在所述第二单元U2中将成像光学系统34、磁体74和后弹簧70B组装到透镜保持单元68,而在所述第三单元U3中将线圈76、摄像元件29和基板30组装到后镜筒80。
然后,将第二单元U2组装到第三单元U3。换言之,将后镜筒80上的销8014(见图38)插入后弹簧70B中的孔7014中,从而使第二单元U2和第三单元U3结合在一起。
下面,将如此获得的组件组装到第一单元U1。换言之,将透镜保持单元68的筒部6802的前部插入前弹簧70A中的开口7001,从而使环形板部7002与透镜保持单元68的四个弹簧接触面6805接触。因此,第一单元U1和第二单元U2被结合在一起。
最后,放置相机本体挡板2810以覆盖第一单元U1,并使接合槽2830与接合突起8001接合。换言之,放置相机本体挡板2810以覆盖第一单元U1,以使前镜筒78被夹持在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顶面部2810A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之间。
因此,第一单元U1和第三单元U3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相机模块22。
这里,在第一参考例中,透镜保持单元68的每个抵接面6812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的相应抵接面8008接触,从而限定出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的无限远位置。
然而,当使透镜保持单元68的每个抵接面6812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的相应抵接面8008接触时,如果在透镜保持单元68倾斜的同时限定出无限远位置,则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将相对于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倾斜。因此,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将被扭曲。
这种现象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即从结构上不可能使以下三种位置(一致),并且这三种位置会由于部件的加工误差和组装误差而发生变化,其中所述三种位置包括:包括成像光学系统34的透镜保持单元68的重心;透镜保持单元68连接到弹簧70A和70B的位置即作用点(支承点);和由两个磁体76生成的推力的位置即载荷点。
这里,在这种相机模块22中,相机模块22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一般约为1米或更大。因此,一般认为,在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处于无限远位置时拍摄物体的百分比占80%或更多。因此,当实际使用相机模块22时,最重要的是防止在无限远位置处拍摄到的图像的畸变。
通过采用下述结构,能防止透镜保持单元68在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处于无限远位置的状态下的上述倾斜。
图30是防止了透镜保持单元68倾斜的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图31是相机模块22中的后镜筒80的俯视图,而图32是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视图。
如图30和31所示,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具有两个接合凹部8040,所述接合凹部8040具有沿垂直于后端面壁8002延伸的平面的轴线形成的锥面。
这两个接合凹部8040形成在使光轴位于其间并距光轴相同距离的两个位置处。
如图30和32所示,接合突起6840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的后法兰6806上接合突起6840面对两个接合凹部8040的的位置。接合突起6840沿平行于光轴的轴线形成,并具有形状与两个接合凹部8040的锥面相匹配的锥面。
因此,当停止向线圈76供电时,透镜保持单元68在弹簧70A和70B所施加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则透镜保持单元68上的两个接合突起6840与后镜筒80中的两个接合凹部8040接合。这样,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的无限远位置被限定出。
在该情况下,接合突起6840的锥面与接合凹部8040的锥面彼此接触,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的取向被限定为使锥面的轴线彼此重合。因此,防止了透镜保持单元68在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的无限远位置处倾斜。
因此,能防止发生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的畸变。
这里,同样,在透镜保持单元68(成像光学系统34)位于与无限远位置相反的前端位置的情况下,即在相机模块22最靠近物体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上述结构类似的结构,当然也能防止图像的畸变。在这种情况下,接合突起和接合凹部可分别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和前镜筒78。
下面,将描述第二参考例。
图34是第二参考例的相机模块22的分解透视图,图35是示出相机模块22的组装的图,图36是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图37是后镜筒80的透视图,图38是图37沿线A-A所取的截面图,而图39是示出透镜保持单元68被容纳于后镜筒80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第二参考例的线圈结构不同于上述第一参考例的线圈结构。第二参考例的其它结构类似于第一参考例的其它结构。因此,用相同引用标号来表示与第一参考例类似的部分,从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34-36所示,相机模块22包括镜筒单元66、透镜保持单元68、弹簧70、摄像元件29和驱动单元72。驱动单元72包括磁体82和线圈84。
透镜保持单元68、弹簧70和摄像元件29的结构与第一参考例类似。
类似于第一参考例,两个磁体82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上使光轴位于其间的位置处,并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
类似于第一参考例,两个磁体82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并在光轴方向上具有高度,而在垂直于高度的方向上具有大于高度的宽度。
磁体82的配置与第一参考例中的类似。如图34-36所示,磁体82以被一对夹持片6810夹持的方式安装到透镜保持单元68的安装面6808,磁体82中间隔着轭8202。
这里,下面将描述磁体82被极化的方式。
线圈84包括绕光轴卷绕的导线,并且沿光轴方向观察时呈光轴位于中心的框形形状。在第二参考例中,线圈84呈矩形框状。
线圈84包括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这两个线圈,所述第一线圈84A面对磁体82的光轴方向的前部,而所述第二线圈84B面对磁体82的光轴方向的后部。
如图35和36所示,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各自包括平行于单一虚拟平面延伸并面对两个磁体82的两个线圈部8402。
每个线圈部8402呈长方形板状,并具有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垂直于高度的方向上的大于高度的宽度、以及小于高度和宽度的厚度。
如图34所示,镜筒单元66包括前镜筒78和后镜筒80。
如图34所示,前镜筒78包括位于光轴周围的周缘壁7802。
如图37和38所示,后镜筒80包括后端面壁8002、柱形壁部8050和开口8006,其中:所述后端面壁8002沿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延伸,并封闭周缘壁7802的光轴方向的后端;所述柱形壁部8050从后端面壁8002突出,容纳在周缘壁7802内以分割容纳空间S的侧面,并被线圈84卷绕;而所述开口8006设置在后端面壁8002中相应于光轴的位置处,并容纳摄像元件29。
第一线圈安装槽8052A和第二线圈安装槽8052B形成在柱形壁部8050的外周中,并在光轴方向上相隔一间隔,而法兰8054设置成在线圈安装槽8052A和8052B之间突出。
如图38所示,第一线圈安装槽8052A的底面和第二线圈安装槽8052B的底面各自包括彼此面对并平行于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的两个底面部8056A和8056B。
第一线圈84A通过安装到第一线圈安装槽8052A而得以布置。
第二线圈84B通过安装到第二线圈安装槽8052B而得以布置。
如图37和38所示,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经其而面对磁体82的开口8058形成在第一线圈安装槽8052A的底面部8056A和第二线圈安装槽8052B的底面部8056B中。
下面,将描述组装相机模块22的方法。
如图35所示,分别组装并准备好第一单元U1、第二单元U2和第三单元U3,在所述第一单元U1中将前弹簧70A组装到前镜筒78,在所述第二单元U2中将成像光学系统34、磁体82和后弹簧70B组装到透镜保持单元68,而在所述第三单元U3中将线圈84、摄像元件29和基板30组装到后镜筒80。
然后,将第二单元U2组装到第三单元U3。换言之,将后镜筒80上的销8014(见图38)插入后弹簧70B中的孔7014中,从而使第二单元U2和第三单元U3结合在一起。
下面,将如此获得的组件组装到第一单元U1。换言之,将透镜保持单元68的筒部6802的前部插入前弹簧70A中的开口7001,从而使环形板部7002与透镜保持单元68的四个弹簧接触面6805接触。这样,第一单元U1和第二单元U2被结合在一起。
最后,放置相机本体挡板2810以覆盖第一单元U1,并使接合槽2830与接合突起8001接合。换言之,放置相机本体挡板2810以覆盖第一单元U1,以使前镜筒78被夹持在相机本体挡板2810的顶面部2810A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之间。
因此,第一单元U1和第三单元U3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相机模块22。
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通过中间导线部(未示出)而彼此串联。如图34所示,类似于第一参考例,各个线圈84A和84B的导线的端部绕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突出的各个凸部8003卷绕。被导线卷绕的部分通过焊接而焊接连接到基板30的表面上的焊接垫。
从基板30经由各个焊接垫将驱动信号供给到导线,从而通过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生成磁场。
因此,由于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所生成的磁场与磁体82的磁极所生成的磁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沿光轴方向对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施加力(推力)。因此,被弹簧70保持的成像光学系统34和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执行了对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进行聚集的聚焦操作。
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线圈84A和第二线圈84B的卷绕方向以及磁体82被极化的方式。
图40和41是示出磁体82和线圈84的操作的图。
首先,将参考图40来描述第一线圈84A的导线的卷绕方向与第二线圈84B的导线的卷绕方向彼此相反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使用被极化而使得N极和S极位于其沿光轴方向的端部的磁体作为磁体82。
在磁体82所生成的磁场与驱动信号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流经第一线圈84A(线圈部8402)并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流经第二线圈84B(线圈部8402)时所生成的磁场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由于这种交互作用,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受到力F,从而相应地移动。
另外,当驱动信号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经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线圈部8402)时,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生成磁场。因此,透镜保持单元68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力,从而相应地移动。
下面,将参考图41来描述第一线圈84A的导线的卷绕方向与第二线圈84B的导线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情况。
使用被极化而使得N极和S极位于其厚度方向的端部的磁体作为磁体82。
在磁体82所生成的磁场与驱动信号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流经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线圈部8402)时所生成的磁场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由于该交互作用,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受到力F,从而相应地移动。
当驱动信号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经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线圈部8402)时,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生成磁场。因此,透镜保持单元68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力F,从而相应地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参考例的相机模块22,磁体82设置在保持成像光学系统34的透镜保持单元68上,而线圈84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上。因此,不同于线圈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而磁体设置在镜筒单元上的现有技术的相机模块,能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现有技术,由于线圈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当透镜保持单元移动时,形成线圈的导线受到应力。因此,当相机模块受到冲击而使透镜保持单元被移动时,线圈的导线受到大的力,存在发生破坏等等风险。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由于线圈不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能防止发生这种问题。这有利于增加耐久性和抗冲击性。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由于磁体设置在镜筒单元上而线圈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用于保持透镜保持单元的弹簧由导电性构件形成,并且弹簧被焊接至线圈,以便能经由弹簧向线圈供给驱动信号。
因此,为改善焊接加工中的工作效率,会准备用于安装线圈的专用部件,并在将线圈安装到专用部件的同时进行焊接加工。然后,可将专用部件安装到透镜保持单元。然而,该方法是烦杂的。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由于线圈不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不需要用于安装线圈的专用部件。因此,能轻松地安装线圈,并且能降低部件数量。这有利于降低尺寸和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如果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的线圈响应于电力供应而发热,则热量会经由透镜保持单元而传到成像光学系统,从而透镜将受到热影响(例如,将发生由于热膨胀的变形等)。因此,存在使光学特性变差的风险。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由于线圈不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能防止发生这种问题。这有利于改善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在将线圈焊接到透镜保持单元上的工艺中,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透镜将受到在焊接加工中生成并经由透镜保持单元传到成像光学系统的热量的影响。因此,存在使光学特性变差的风险。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由于线圈不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能防止发生这种问题。这有利于改善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驱动信号经由弹簧而供给到线圈。因此,弹簧的材料局限于导电性材料。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能向线圈84直接供给驱动信号,而不必使用弹簧来供给驱动信号。因此,还可以使用非导电性材料作为弹簧的材料。这有利于确保设计自由。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由于卷绕导线的线圈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透镜保持单元的重心的平衡受到线圈的重心的变化的影响。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透镜保持单元上设置的是磁体,能以高于线圈的精度来更轻松地设定所述磁体的形状和尺寸。因此,能轻松地调节透镜保持单元的重心的平衡。这有利于抑制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倾斜。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由于线圈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所以在将透镜保持单元安装到镜筒单元中的工艺中,布置和焊接线圈的导线的烦杂步骤是必需的。相比之下,根据第二参考例,透镜保持单元上设置的是磁体,而镜筒单元上设置的是线圈。因此,如上所述,能通过分别提前组装第一到第三单元U1、U2和U3而轻松地获得相机模块,从而不需布置和焊接线圈的导线的烦杂步骤。这有利于改善组装工艺中的工作效率。
另外,根据第二参考例,线圈84包括绕光轴卷绕的导线,并且沿光轴方向观察时呈光轴位于中心的框形形状。因此,通过绕镜筒单元66卷绕导线,能同时进行形成线圈84的工艺和将线圈84安装到镜筒单元的工艺。
因此,与例如第一参考例中那样提前将导线卷绕以形成环形形状然后再通过粘附将如此形成的线圈84安装到镜筒单元的情况相比,它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并降低成本。
下面,将描述第三参考例。
第三参考例的线圈结构不同于第二参考例的线圈结构。第三参考例的其它结构类似于第二参考例的其它结构。因此,用相同引用标号来表示与第二参考例类似的部分,从而省略其说明。
图42是示出第三参考例的相机模块22的透镜保持单元68被容纳在后镜筒80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3是相机模块22的截面图,而图44是后镜筒80的截面图。
在第二参考例中,描述了设置两个线圈84A和84B的情况。然而,在第三参考例中,仅设置一个线圈84。
如图42和43所示,线圈84包括两个线圈部8402,所述两个线圈部8402面对两个磁体82,并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
每个线圈部8402相应于磁体82的形状而呈长方形板状,并具有处于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处于垂直于高度的方向上的大于高度的宽度、以及小于高度和宽度的厚度。
类似于第二参考例,镜筒单元66包括前镜筒78和后镜筒80,而线圈安装槽8460形成在后镜筒80的柱形壁部8050的外周中,如图42和44所示。
线圈安装槽8460的底面分别包括彼此面对并平行于上述单一虚拟平面而延伸的两个底面部8462。
线圈84通过安装到线圈安装槽8460而得以布置,而线圈84经其而面对磁体82的开口8464形成在线圈安装槽8460的底面部8462中。
线圈84的导线的端部卷绕在从后镜筒80的后端面壁8002突出的各个凸部8003上。被导线卷绕的部分通过焊接而焊接连接到基板30的表面上的焊接垫。
驱动信号从基板30经由各个焊接垫而供给到导线,从而由线圈84生成磁场。
因此,由于线圈84所生成的磁场与磁体82的磁极所生成的磁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沿光轴方向对线圈84施加力(推力)。因此,被弹簧70保持的成像光学系统34和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执行了对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摄像元件29的成像面上的物体图像进行聚集的聚焦操作。
下面,将详细描述线圈84的卷绕方向以及磁体82被极化的方式。
图45是示出磁体82和线圈84的操作的图。
使用被极化而使得N极和S极位于其厚度方向的端部的磁体作为磁体82。
在磁体82所生成的磁场与驱动信号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流经线圈84(线圈部8402)时所生成的磁场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由于该交互作用,透镜保持单元68沿光轴方向受到力F,而相应地移动。
当驱动信号沿与上述情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经线圈84(线圈部8402)时,线圈84沿与上述情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生成磁场。因此,透镜保持单元68沿与上述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受到力F,从而相应地移动。
同样,在第三参考例中,当然能获得与第二参考例获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另外,虽然第二参考例中使用了两个线圈即第一和第二线圈84A、84B,而第三参考例中只使用了一个线圈84。因此,它更有利于简化组装工艺和降低成本。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2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是夹持内部镜筒和外部镜筒的卡止板86。
请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例中描述的前镜筒78用作外部镜筒78,而后镜筒80用作内部镜筒80。
如上所述,相机模块22包括镜筒单元66、透镜保持单元68、摄像元件29和驱动单元72,其中:所述镜筒单元66具有容纳空间S;所述透镜保持单元68保持成像光学系统34,被容纳在容纳空间S中,并且被支承而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可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所述摄像元件29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中,并拍摄由成像光学系统34引导的物体图像;所述驱动单元72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透镜保持单元68。
另外,镜筒单元66包括形成有容纳空间S的内部镜筒80和设置在内部镜筒80外侧的外部镜筒78。
内部镜筒80包括后端面壁8002,所述后端面壁8002沿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延伸并封闭外部镜筒78的光轴方向的后端,并且在所述后端面壁8002中还形成用于容纳摄像元件29的开口8006。
在将外部镜筒78放置于内部镜筒80外侧的状态下,镜筒78和80结合在一起,而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没有晃动(rattling)。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8所示的四个柱壁8020与设置在图17所示的外部镜筒78的周缘壁7802内的四个角部7820接合,使得镜筒78和80结合在一起而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没有晃动。
另外,如图15所示,沿垂直于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一抵接面8061形成在使得后端面壁8002面对光轴方向的前方的位置处。另外,沿垂直于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二抵接面7822形成在外部镜筒78的光轴方向的后端。第一抵接面8061和第二抵接面7822在外部镜筒78被放置于内部镜筒80外侧的状态下彼此接触。
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抵接面8061和第二抵接面7822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沿光轴方向被卡止板86夹持。
如图12和15所示,卡止板86包括前板部86A和两个侧板部86B。
在前板部86A卡止外部镜筒78的前端而两个侧板部86B的远端卡止后端面壁8002的状态下,卡止板86沿光轴方向夹持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
卡止板86对应于第一参考例中描述的相机本体挡板28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板86由具有磁屏蔽特性、电磁屏蔽特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成。
可将诸如高透磁性金属、透磁合金和氧化铁等各种已知材料用作上述材料。
另外,卡止板86的前板部86A的位于与面对外部镜筒78的前端的内表面相反侧的外表面8602受到表面处理,以防止光的反射并提供导电性。
这种表面处理可以是例如施加用于防止光的反射的涂漆的涂装(painting)加工或用于防止光的反射的镀敷(plating)加工。只要能防止光的反射,并不对上述涂料做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黑漆。
如图12和15所示,前板部86A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其尺寸使得前板部86A能沿光轴方向卡止外部镜筒78的前端并覆盖前端。
用于提供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路的开口8604形成在前板部86A的中部。
在外部镜筒78被放置于内部镜筒80外侧的状态下,镜筒单元66的轮廓呈矩形板形状,该矩形板形状具有处于光轴方向的厚度和大于厚度的纵向和横向尺寸。前板部86A呈矩形形状。
如图15所示,沿垂直于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三抵接面7824形成在外部镜筒78的光轴方向的前端。前板部86A抵靠着第三抵接面7824,使得前板部86A卡止外部镜筒78的前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当沿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三抵接面7824延伸为矩形框状。
另外,如图12和15所示,凸部7826形成在第三抵接面7824上,而能与凸部7826接合的切口部8606形成在前板部86A中。凸部7826和切口部8606彼此接合,使得前板部86A沿垂直于光轴的虚拟平面相对于外部镜筒78的光轴方向的前端而定位。
如图15所示,侧板部86B沿前板部86A的彼此面对的一对边弯曲。
卡止用接合槽2830形成在侧板部86B的远端。
卡止突起8001设置在后端面壁8002的外周上使光轴位于其间的两个相应位置处。通过使突起8001和接合槽2830彼此接合,两个侧板部86B的远端能轻松并可靠地卡止后端面壁8002。
如图15所示,平行于穿过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的平面部7830形成在外部镜筒78的外周上使光轴位于其间的位置处。在前板部86A卡止外部镜筒78的前端而两个侧板部86B的远端卡止后端面壁8002的状态下,两个侧板部86B与各个平面部7830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卡止板86,可轻松地沿光轴方向夹持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另外,不同于用粘合剂将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彼此粘合的情况,本实施方式中不必调节和管理粘合剂量和固化条件。另外,粘合剂的固化时间不是必需的。因此,能显著简化组装工艺,并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将接合槽2830从突起8001释放出来,能轻松地移除卡止板86,并且通过将卡止板86从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移除,能轻松地使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彼此分开。其有利之处在于,能快速地并轻松地对安装在内部镜筒80和外部镜筒78中的驱动单元72和透镜保持单元68进行调节和修理。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在驱动单元72包括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68上的磁体和设置在内部镜筒80上的线圈的情况下,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磁体会由于与从相机模块22外侧施加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移动,从而偏离所需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例如由成像光学系统34形成在摄像元件29上的物体图像的焦点发生位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板86具有磁屏蔽特性。因此,从外侧施加的磁场被卡止板86遮蔽,而不影响驱动单元。因此,能防止上述问题,并有利于改善所拍摄的图像的质量。
另外,由于驱动单元中的线圈所生成的磁场被卡止板86遮蔽,所以有利于防止生成的磁场朝相机模块周围的电子部件和电子电路辐射而负面地影响电子部件和电子电路。
具体讲,在相机模块22安装在移动电话中的情况下,包括生成磁场的线圈和磁体的部件,例如用于生成通知接到电话的振动的电动机和接收器(扬声器),一般布置在相机模块22附近。
另外,近年,移动电话的尺寸和厚度已被减小,从而上述部件和相机模块之间的距离相应地被减小。因此,相机模块的驱动单元变得更易受到移动电话中生成的磁场的影响。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板86由具有磁屏蔽特性的材料制成。因此,有利于防止上述部件生成的磁场的影响,并有利于改善在减小移动电话的尺寸和厚度的同时由摄像元件29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除磁屏蔽特性外,卡止板86还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因此,从驱动单元72发出的电磁波被卡止板86遮蔽,从而能防止电磁波辐射到相机模块22外侧。因此,有利于防止电磁波对布置在相机模块22附近的电子电路和电子部件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卡止板86具有导电性,所以有利于通过使卡止板86经由插座24接地而有效地遮蔽电磁波。
这里,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72,在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透镜保持单元上的线圈和设置在镜筒单元上的磁体的情况下,由于磁体设置在镜筒单元上并固定到镜筒单元,所以相机模块不易受到来自外部的磁场的影响。然而,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驱动单元中的线圈所生成的磁场将影响布置在相机模块附近的电子电路和电子部件。
因此,在该情况下,可将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用于形成卡止板86,以便能防止上述问题。
可将诸如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构件、金属丝网、穿孔金属和涂装有金属膜(金属箔、汽相沉积、镀敷)的板状构件等各种已知的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用作上述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
另外,如图46所示,在相机模块22被安装于例如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壳体中的情况下,相机模块22被设置成使卡止板86的前板部86A中的开口面对形成在壳体中的壳体开口。
在多数情况下,图46所示的玻璃盖2(对应于图1所示的透镜盖58)被安装到壳体开口,并在相机模块的卡止板86的前板部86A的外表面8602与玻璃盖2的面对所述外表面的内表面之间设置间隙。
在该情况下,如果从外部穿过玻璃盖2的光L的一部分在进入成像光学系统34前被前板部86A的外表面8602和玻璃盖2的内表面重复地反射,则发生例如摄像元件29拍摄到被称作幻像(ghostimage)的模糊图像这样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板86的前板部86A的外表面8602受到表面处理,以防止光的反射。因此,能抑制上述那样的光L的反射,从而能防止例如生成幻像这样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改善摄像元件29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
这里,当然,可对卡止板86的侧板部86B和前板部86A的外表面的整个区域进行上述表面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述表面处理工艺中涂装或镀敷了导电性材料,则能确保卡止板86的导电性,而卡止板86能经由插座24轻松地接地。因此,有利于确保卡止板86的电磁屏蔽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卡止板86包括前板部86A和两个侧板部86B,所述前板部86A覆盖外部镜筒78的前端,而所述两个侧板部86B覆盖外部镜筒78的周缘壁7802的彼此面对的两个侧面。然而,侧板部还可以形成为沿前板部86A的三条边或四条边弯曲,使得外部镜筒78的周缘壁7802的三个或四个侧面被三个或四个侧板部覆盖。另外,还可以通过在相应于侧板部86B的远端的位置处弯曲后表面部,而形成用于覆盖基板30的后表面的后表面部。
因此,随着镜筒单元66的被卡止板86覆盖的表面数量的增加,变得更有利于改善磁屏蔽特性和电磁屏蔽特性。
下面,将描述第四参考例。
图47是示出防尘盖31、镜筒单元66、摄像元件29和基板30的组装的图,图48是后端面壁8002的俯视图,图49是示出安装防尘盖31的方式的图,而图50中(A)和(B)是示出安装防尘盖31的方式的截面图。
应当注意,在第四参考例中,第一参考例中描述的滤光器31用作防尘盖31。
如上所述,相机模块22包括镜筒单元66、透镜保持单元68、摄像元件29、基板30和驱动单元72,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单元68保持成像光学系统34,被容纳在镜筒单元66中,并且被支承而使得透镜保持单元68可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所述摄像元件29设置在镜筒单元66中,并拍摄由成像光学系统34引导的物体图像;所述基板30上安装摄像元件29;而所述驱动单元72沿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移动透镜保持单元68。
这里,镜筒单元66包括后端面壁8002,所述后端面壁8002沿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延伸并封闭镜筒单元66的光轴方向的后端,并且在所述后端面壁8002中还形成用于容纳摄像元件29的开口8006。
如图47和48所示,后端面壁8002包括面对光轴方向的前方的前表面8070A和面对光轴方向的后方的后表面8070B。
在摄像元件29被容纳于开口8006中的状态下,通过粘合剂将基板30安装到后端面壁8002的后表面8070B。基板30和粘合剂用于在围绕开口8006的区域将后端面壁8002的后表面8070B封闭并密封。
通过粘合剂B将透明的防尘盖31安装到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以封闭开口8006。
这里,只要能防止灰尘进入开口8006,则对防尘盖31没有限制。例如,可使用红外截止滤光器(infrared cut filter)。或者,还可使用没有滤光器功能的玻璃或合成树脂。
如图48和49所示,沿垂直于成像光学系统34的光轴的虚拟平面在开口8006的周缘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平坦的抵接面8060形成在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上围绕开口8006的区域中。
另外,用于接收粘合剂B的粘合剂接收槽8062形成在围绕开口8006的区域中的抵接面8060中。
粘合剂接收槽8062形成为沿开口8006的周缘方向连续延伸。
另外,抵接面8060具有区域8060A,该区域8060A设置在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之间,并且在该区域8060A中没有形成粘合剂接收槽8062。
透明防尘盖31抵靠着抵接面8060,并且防尘盖31通过填充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粘合剂B而安装到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抵接面8060)。
更具体地说,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的围绕开口8006的环形部与防尘盖31的位于开口8006周围的周缘部之间的边界包括粘合剂B填充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粘合区域90A(见图50(A))和未提供粘合剂B的非粘合区域90B(见图50(B))。非粘合区域90B包括抵接面8060的没有形成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区域8060A。
因此,在粘合区域90A中,防尘盖31抵靠着抵接面8060,而防尘盖31和抵接面8060之放入粘合剂B。因此,开口8006在粘合区域90A中被气密地密封。
另外,在非粘合区域90B中,防尘盖31抵靠着抵接面8060。因此,在非粘合区域90B中,开口8006被封闭,但不能说开口8006是完全气密的。
因此,在第四参考例中,粘合区域90A绕开口8006连续延伸,而非粘合区域90B位于粘合区域90A的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之间。
另外,镜筒单元66由合成树脂制成。如图48所示,在模制成型工艺中形成的焊线WL存在于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上,而焊线WL位于后端面壁8002的前表面8070A上围绕开口8006并设置有非粘合区域90B的环形区域中。
根据第四参考例,摄像元件29容纳在形成于后端面壁8002中的开口8006中,所述后端面壁8002位于镜筒单元66的后端。开口8006的前部被防尘盖31覆盖,而开口8006的后部被安装有摄像元件29的基板30覆盖。因此,不需要包壳,而镜筒单元66能做得更小更薄。
另外,在该情况下,开口8006中提供的空间的体积大于现有技术的包壳中提供的容纳凹部的体积。虽然该空间中的空气随着温度增加而膨胀,然而根据第四参考例,设置了使防尘盖31与抵接面8060接触的非粘合区域90B。因此,在防尘盖31和抵接面8060之间形成一个小间隙,其防止灰尘进入,但允许空气流通。因此,能防止灰尘进入开口8006,但允许空气经由非粘合区域90B流进和流出,使得防尘盖31的变形能被防止。因此,有利于改善摄像元件29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
另外,镜筒单元66被模制成型时形成的焊线WL一般呈薄槽形,因此有利于允许空气经由焊线WL流进流出。
另外,不同于焊线WL位于抵接面8060的形成了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区域中的情况,焊线WL位于抵接面8060的没有形成粘合剂接收槽8062的区域8060A中。因此,有利于确保开口8006周围的抵接面8060的厚度,以确保抵接面8060的强度。
下面,将描述第五参考例,其中类似于第四参考例的结构的结构被应用于固态摄像装置。
图51中,(A)是固态摄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而(B)是固态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固态摄像装置92包括包壳93、摄像元件29和防尘盖94。
容纳凹部95形成在包壳93中。
容纳凹部95在包壳93的平坦顶面93A中开放。
摄像元件29容纳在容纳凹部95中。
防尘盖94抵靠着顶面93A,并且防尘盖94通过粘合剂B安装到顶面93A,以封闭容纳凹部95的开口95A。
被施加粘合剂B的粘合区域96A和未被施加粘合剂B的非粘合区域96B设置在顶面93A的围绕开口95A的环形部与位于开口95A周围的防尘盖94的周缘部之间。
形成粘合区域96A的填充有粘合剂B的粘合剂接收槽97形成在顶面93A中。
粘合剂接收槽97绕开口95A连续延伸,而其中未形成粘合剂接收槽97的顶面区域93B设置在粘合剂接收槽97的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之间。
防尘盖94通过填充粘合剂接收槽97的粘合剂B而安装到包壳93的顶面93A。
因此,被施加粘合剂B的粘合区域96A和未被施加粘合剂B的非粘合区域96B设置在顶面93A的围绕开口95A的环形部与位于开口95A周围的防尘盖94的周缘部之间。换言之,粘合区域96A和非粘合区域96B设置在顶面93A与防尘盖94之间围绕开口95A的区域中。非粘合区域96B包括未形成粘合剂接收槽97的顶面区域93B,而防尘盖94抵靠着非粘合区域96B中的顶面93A。
在粘合区域96A中,防尘盖94抵靠着顶面93A,粘合剂B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开口95A在粘合区域96A中被气密地密封。
另外,在非粘合区域96B中,防尘盖94抵靠着顶面93A。因此,在非粘合区域96B中,开口95A被封闭,但不能说开口95A是完全气密的。
因此,在第五参考例中,粘合区域96A绕开口95A连续延伸,而非粘合区域96B位于粘合区域96A的沿其延伸方向的端部之间。
这里,如图52所示,粘合剂接收槽97还可以形成为在包壳93的与顶面93A相交的侧面中开放。
根据第五参考例,即使当容纳凹部95内的空间中的空气随着温度增加而膨胀时,由于设置了使防尘盖94与顶面93A接触的非粘合区域96B,所以在防尘盖94与顶面93A之间形成防止灰尘进入但允许空气流通的小间隙。因此,能防止灰尘进入容纳凹部95,但允许空气经由非粘合区域96B流进流出,使得防尘盖94的变形能被防止。因此,有利于改善摄像元件29拍摄到的图像的质量。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在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安装有摄像装置20的电子设备10是移动电话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摄像装置还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诸如PDA和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

Claims (14)

1.一种相机模块,特征在于,该相机模块包括:
具有容纳空间的镜筒单元;
透镜保持单元,所述透镜保持单元保持成像光学系统,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被支承使得该透镜保持单元可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移动;
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设置在所述镜筒单元中,并拍摄由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引导的物体图像;和
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移动所述透镜保持单元的驱动单元;
其中:
所述镜筒单元包括形成有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镜筒和设置在所述内部镜筒外侧的外部镜筒;
所述内部镜筒包括后端面壁,所述后端面壁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延伸,封闭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后端,并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元件的开口;
设置有卡止板,所述卡止板包括前板部、两个侧板部和开口,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前端并封闭所述前端,所述两个侧板部沿所述前板部的两侧弯曲并具有卡止所述后端面壁的远端,而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前板部中,用于提供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路;并且
在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前端而所述两个侧板部的所述远端卡止所述后端面壁的状态下,所述内部镜筒和所述外部镜筒在所述光轴方向上被所述卡止板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部镜筒被放置于所述内部镜筒外侧的状态下,所述外部镜筒和内部镜筒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没有晃动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平行于穿过所述光轴的单一虚拟平面的平面部形成在所述外部镜筒的外周上使所述光轴位于其间的位置处,并且
在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前端而所述两个侧板部的所述远端卡止所述后端面壁的状态下,所述两个侧板部与相应的所述平面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一抵接面形成在所述后端面壁面对所述光轴方向的前方的位置处,
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二抵接面形成在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后端,并且
在所述外部镜筒被放置于所述内部镜筒外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彼此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三抵接面形成在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前端,并且
所述前板部抵靠着所述第三抵接面,以使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前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虚拟平面延伸的第三抵接面形成在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前端,
所述前板部抵靠着所述第三抵接面,以使所述前板部卡止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前端,
所述第三抵接面上设置有凸部,
所述前板部中形成有能与所述凸部接合的切口部,并且
所述凸部和所述切口部彼此接合,使得所述前板部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虚拟平面相对于所述外部镜筒的所述光轴方向的前端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端面壁的外周上使所述光轴位于其间的两个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卡止突起,
在所述侧板部的远端处形成有卡止切口部,并且
通过使所述突起和所述切口部彼此接合,所述两个侧板部的所述远端卡止所述后端面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部镜筒被放置于所述内部镜筒外侧的状态下,所述镜筒单元的轮廓呈矩形板形状,该矩形板形状具有处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厚度和大于所述厚度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
所述前板部呈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侧板部沿所述前板部的彼此面对的一对边弯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磁体和线圈,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中一者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单元上,而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中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镜筒单元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板由具有磁屏蔽特性的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板由具有电磁屏蔽特性的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板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部的位于面对所述外部镜筒的前端的内表面相反侧的外表面受到用于防止光的反射的表面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处理是使用涂料的涂装加工或镀敷加工。
CNA2007800486018A 2006-10-27 2007-10-24 相机模块 Pending CN1015736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066/2006 2006-10-27
JP2006293066A JP4844829B2 (ja) 2006-10-27 2006-10-27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3647A true CN101573647A (zh) 2009-11-04

Family

ID=3932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86018A Pending CN101573647A (zh) 2006-10-27 2007-10-24 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265479B2 (zh)
EP (1) EP2077460A4 (zh)
JP (1) JP4844829B2 (zh)
KR (1) KR20090058032A (zh)
CN (1) CN101573647A (zh)
TW (1) TW200827811A (zh)
WO (1) WO2008050805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131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
CN104049450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照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781248A (zh) * 2016-03-16 2018-11-09 金泰克斯公司 具有屏蔽成像器电路的相机组合件
CN109070811A (zh) * 2016-04-15 2018-12-21 奥托立夫Asp公司 机动车的相机装置
CN109633850A (zh) * 2017-10-09 2019-04-1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9792483A (zh) * 2016-10-06 2019-05-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及相机模块制造方法
CN110955097A (zh) * 2018-09-27 2020-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密封构件的摄像设备
CN111756964A (zh) * 2019-03-27 2020-10-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头模块遮蔽装置、电子设备
CN112505988A (zh) * 2016-10-18 2021-03-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CN113302905A (zh) * 2019-01-18 2021-08-2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传感器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
CN114488662A (zh) * 2016-11-21 2022-05-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CN114585288A (zh) * 2019-12-27 2022-06-03 瑞德医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适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4829B2 (ja) 2006-10-27 2011-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238991B2 (ja) * 2007-11-14 2013-07-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9271405A (ja) * 2008-05-09 2009-11-1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0984338B1 (ko) * 2008-11-25 2010-09-30 주식회사 하이소닉 스페이서부재가 장착된 카메라모듈
KR101028093B1 (ko) * 2009-02-02 2011-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
JP5532881B2 (ja) * 2009-04-10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車載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604068B2 (ja) * 2009-08-11 2014-10-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46346B2 (ja) 2009-08-21 2016-01-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JP5348235B2 (ja) * 2009-08-21 2013-11-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カメラ
JP2011133790A (ja) * 2009-12-25 2011-07-07 Tdk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560705B2 (ja) * 2009-12-25 2014-07-30 Tdk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347952B2 (ja) * 2009-12-25 2013-11-20 Tdk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499320B2 (ja) * 2009-12-25 2014-05-21 Tdk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2113186A (ja) * 2010-11-26 2012-06-14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4369092A1 (en) 2010-12-09 2024-05-1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20120070718A (ko) * 2010-12-22 2012-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모듈 소켓장치
JP5853175B2 (ja) 2011-03-28 2016-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3006811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Flextronics Ap, Llc Camera module with magnetic shie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2937770A (zh) * 2011-08-16 2013-02-2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应用该摄像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698952B2 (en) * 2011-10-31 2014-04-1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US9094592B2 (en) 2011-11-15 2015-07-28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with foreign objects inhibiting structure
JP5988783B2 (ja) * 2012-09-06 2016-09-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452078B1 (ko) 2012-12-28 2014-10-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쉴드캔 및 쉴드캔 제조용 지그
CN104216199B (zh) 2013-05-29 2019-04-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KR102128839B1 (ko) * 2013-07-15 2020-07-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2178923B1 (ko) * 2014-01-03 2020-11-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9494845B2 (en) * 2014-08-29 2016-11-15 Apple Inc. Camera featur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60069381A (ko) 2014-12-08 2016-06-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D783077S1 (en) * 2015-03-16 2017-04-04 Lg Electronics Inc. Vibration arrestor for compact camera
US10447931B2 (en) * 2016-04-01 2019-10-15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having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assembly
CN207010790U (zh) * 2017-04-17 2018-02-13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
US20230100251A1 (en) * 2020-03-31 2023-03-30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Camera module
TWI751786B (zh) * 2020-11-13 2022-01-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驅動成像鏡頭的驅動器和包含其的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258B1 (en) * 1998-12-22 2001-10-23 Silicon Bandwidth, Inc. Open-cavity semiconductor die package
US20030194188A1 (en) * 2002-04-11 2003-10-16 Masato Shiino Adapter
US7025512B2 (en) 2002-08-27 2006-04-11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echanism of a retractable lens
NL1023381C2 (nl) * 2003-05-09 2004-11-15 Eaton Electric Nv Elektromagnetische actuator.
TW200509480A (en) * 2003-08-27 2005-03-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Connector for camera module
JP2005107084A (ja) * 2003-09-30 2005-04-2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94992A (ja) * 2004-09-29 2006-04-13 Hitachi Ltd 血糖値測定装置及び血糖値測定方法
JP4923535B2 (ja) * 2005-01-27 2012-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ユニット
TWI298805B (en) * 2005-02-15 2008-07-11 Sony Corp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4433303B2 (ja) 2005-02-15 2010-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KR100674833B1 (ko) * 2005-02-16 2007-01-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4632083B2 (ja) * 2005-03-31 2011-02-16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654359B2 (ja) * 2005-03-31 2011-03-16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520686B2 (en) * 2005-04-20 2009-04-21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installation concept for a camera
JP2007124733A (ja) * 2005-10-25 2007-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JP4618507B2 (ja) * 2005-10-28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295388B2 (en) * 2005-11-23 2007-11-13 E-Pin International Co., Ltd. Lens module
TWM293571U (en) * 2006-03-01 2006-07-01 Jess Link Products Co Ltd Socket device
JP4844829B2 (ja) 2006-10-27 2011-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7734171B2 (en) * 2008-01-29 2010-06-08 Autoliv Asp, Inc. Snap-in retainer for a sensor system
JP5272636B2 (ja) * 2008-10-10 2013-08-2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131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
CN104049450B (zh) * 2013-03-11 2019-03-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照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4049450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照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781248B (zh) * 2016-03-16 2020-10-02 金泰克斯公司 具有屏蔽成像器电路的相机组合件
CN108781248A (zh) * 2016-03-16 2018-11-09 金泰克斯公司 具有屏蔽成像器电路的相机组合件
CN109070811A (zh) * 2016-04-15 2018-12-21 奥托立夫Asp公司 机动车的相机装置
CN109070811B (zh) * 2016-04-15 2021-10-26 维宁尔美国公司 机动车的相机装置
CN109792483A (zh) * 2016-10-06 2019-05-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及相机模块制造方法
US11303785B2 (en) 2016-10-18 2022-04-12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12505988A (zh) * 2016-10-18 2021-03-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CN114488662B (zh) * 2016-11-21 2023-05-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CN114488662A (zh) * 2016-11-21 2022-05-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
CN109633850A (zh) * 2017-10-09 2019-04-1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10955097A (zh) * 2018-09-27 2020-04-03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密封构件的摄像设备
CN110955097B (zh) * 2018-09-27 2021-11-23 佳能株式会社 包括密封构件的摄像设备
CN113302905A (zh) * 2019-01-18 2021-08-2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传感器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
CN111756964A (zh) * 2019-03-27 2020-10-09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头模块遮蔽装置、电子设备
CN114585288A (zh) * 2019-12-27 2022-06-03 瑞德医疗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44829B2 (ja) 2011-12-28
EP2077460A4 (en) 2011-06-15
US20100150545A1 (en) 2010-06-17
EP2077460A1 (en) 2009-07-08
WO2008050805A1 (fr) 2008-05-02
KR20090058032A (ko) 2009-06-08
US8265479B2 (en) 2012-09-11
TWI355525B (zh) 2012-01-01
TW200827811A (en) 2008-07-01
JP2008111867A (ja) 200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647A (zh) 相机模块
EP2077461B1 (en) Camera module
JP2008111876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4706261B (zh) 摄像头模块以及光学装置
EP3771195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11555981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6299947A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相机模块
JP6730646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210442562U (zh) 棱镜马达及成像系统
JP200811186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CN116888969A (zh) 传感器驱动装置
KR20180092726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20210117489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CN217932150U (zh) 一种相机模组及终端
CN217932149U (zh) 一种相机模组及终端
CN213693907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956242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成像光学模组与电子装置
KR102531129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디바이스
KR20210121785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CN117337573A (zh) 相机设备和光学设备
JP2023541178A (ja) カメラ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10703401A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