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9930A - 压紧模具 - Google Patents

压紧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9930A
CN101569930A CNA2008101910704A CN200810191070A CN101569930A CN 101569930 A CN101569930 A CN 101569930A CN A2008101910704 A CNA2008101910704 A CN A2008101910704A CN 200810191070 A CN200810191070 A CN 200810191070A CN 101569930 A CN101569930 A CN 101569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ompacting
sintered component
plane
compa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10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9930B (zh
Inventor
J·哈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filed Critical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569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9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9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99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02Compacting only
    • B22F3/03Press-mould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2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 B22F3/16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in successive or repeated steps
    • B22F3/162Machining, working after consolid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5/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shape of the product
    • B22F5/08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shape of the product of toothed articles, e.g. gear wheels; of cam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007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a plurality of pressing memb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2Dies; Inserts therefor; Mounting thereof;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2Dies; Inserts therefor; Mounting thereof; Moulds
    • B30B15/026Mounting of dies, platens or press 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02Compacting only
    • B22F3/03Press-mould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2F2003/031Press-moulding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punches mov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different pl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998/00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rocesses or compositions relating to powder metallu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所述烧结部件的粉末的模具(3),该模具(3)具有一夹紧元件(10)和一压实元件(11),以及必要时具有一支承元件(9),压实元件(11)的尺寸在径向上是可变的并且具有用于烧结部件或者粉末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借助于与待制造的烧结部件的表面互补的表面构成,其中,夹紧元件(10)具有第一斜面(12),并且压实元件(11)具有与第一斜面(12)互补的第二斜面(13),并且第一和第二斜面(12、13)相互作用以使压实元件(11)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并且其中,夹紧元件(10)和/或压实元件(11)可在轴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压紧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用于烧结部件的粉末的模具;一种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用于烧结部件的粉末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施加压实压力的挤压元件以及一用于压实烧结部件的模具,烧结部件可置入该模具中,并且该模具被设置在上冲头和下冲头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模具内将粉末压实成烧结部件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将粉末填充至模具内并且在模具内对其进行挤压;以及一种借助挤压装置的模具来压实烧结部件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烧结部件被放置在模具内并在模具内对其进行挤压。
背景技术
当前通常这样实现烧结部件、尤其是烧结齿轮的制造(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齿轮不仅被理解为齿轮本身,而且也被理解为齿形带轮或者链轮),即,通过挤压由例如金属粉末或者合金构成的粉末来形成所谓的生坯,必要时接着对其进行预烧结,为了提高靠近表面的层内的致密度而进一步挤压生坯,并且必要时为了提高烧结部件的尺寸精度将所述烧结部件供应给一校准过程,所述校准同样在压力下进行,生坯随后被烧结并且必要时在烧结后将其再次供应给另一个校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经济地制造烧结部件,尤其是烧结齿轮或者具有齿部的烧结部件。
该目的通过开头所述的模具来实现,该模具具有一夹紧元件和一其尺寸在径向上是变化的压实元件,该压实元件具有一用于烧结部件或者粉末的接触面,该接触面通过一与待制造的烧结部件的表面在接触区域内互补的表面构成,其中,夹紧元件具有一第一斜面,并且压实元件具有一与第一斜面互补的第二斜面,并且第一和第二斜面共同作用以使压实元件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并且其中夹紧元件在轴向上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模具必要时具有一支承元件;独立于所述模具,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开头所述的挤压装置来实现,在该挤压装置中,根据本发明设计所述模具;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用于将粉末压实为烧结部件的方法或者说通过用于压实烧结部件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应用一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模具,并且在填充粉末之前或者之后,通过夹紧元件的至少一个部分在轴向上的移动,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斜面而使压实元件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从而来确定烧结部件的轮廓,或者说在置入烧结部件之前或者之后,通过夹紧元件的至少一个部分在轴向上的移动,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和至少一个第二斜面而使压实元件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从而确定烧结部件的轮廓。
在这里优点在于,利用该模具或者按照该方法能够制造具有非常高的轮廓精度的烧结部件,其中,在一个工序中,同时实现了烧结粉末或者烧结部件的压实和校准,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至少一个工序,即,例如通过辊轧校准压实后的烧结部件,并且因此通过缩短工作流程能够实现相应地降低成本以及通过减少必须的模具能够实现模具成本上的节约。对于在齿轮上具有多个不同齿部的所谓的多级齿轮,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模具可以节约甚至多个的工序,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每个齿部必须专门校准。也可以借助本方法制造特别是径向振摆精度(同轴度精度)很高的齿轮。另一方面,当然通过模具的相应几何形状可以制造所谓非圆形齿轮或者链轮或者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烧结部件,如其对于不同应用场合、例如在传动装置和马达中所要求的那样。同样借助该模具通过对压实元件的相应的调整也可以制造具有底切(Hinterschneiung)的烧结部件或者齿轮,同样如多级齿轮,在所述烧结部件或齿轮中,各单个齿部通过所谓边缘(Borde)相互分开。在这里,烧结部件的制造能够在没有减少挤压模具的冲程数量情况下进行,从而对于现有的设备,仅需更换模具,并且在制造方法中不存在其它限制。此外,模具可以经济地制造,并且因此能够在必须更换模具的情况下,快速且廉价地提供替换模具。由于模具的构造,针对烧结部件具有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由于仅需要更换压实元件,该模具是非常灵活地变化的。该模具也能够完全整合到已经存在的校准过程中。也可以与烧结部件的校准同时进行表面压实。由于该模具很简单,由此还导致较低的装备成本,从而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借助于该模具,通过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也可以在再现性方面实现工艺改善。此外,因此可以实现至少接近均衡的挤压,由此能够均匀地进行粉末或者烧结部件压紧,并且由此烧结部件的特性分布(Eigenschaftsportfolie)同样较为均匀。
在夹紧元件上或者在夹紧元件内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接合到夹紧元件的内螺纹内。因此可以以简单且非常精确的方式调节压实元件的预张紧。
夹紧元件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元件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夹紧元件部分,第一夹紧元件部分和第二夹紧元件部分在轴向上相叠设置,其中,第二夹紧元件部分具有与第一斜面反向地倾斜的另一斜面,并且压实元件具有第二斜面以及相对于其反向地倾斜的另一斜面,其中,夹紧元件的第一斜面与压实元件的第二斜面共同作用,并且夹紧元件的另一斜面与压实元件的另一斜面共同作用。特别是,由此也可以将压实元件设计成双锥形元件。以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改善烧结部件的精度,这是因为例如能够避免或者补偿相对于压实元件的内表面、即成形表面的垂线的倾斜。此外恰恰相反也可以,通过不同地调整各单个斜面而恰好实现压实元件的表面的这样的倾斜,即,该表面贴合在待压实的烧结部件或者烧结粉末上,以便例如制造齿轮或者烧结部件,在轴向上观察,所述齿轮或者烧结部件在齿部区域内具有截锥形的外表面。就待制造的烧结部件而言,借此进一步提高了模具的灵活性。在这里,这些斜面可具有相同的倾角数值,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些倾角的绝对值彼此不同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夹紧元件部分和第二夹紧元件部分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即,例如弹簧或者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尤其是由弹性体制成的膜盒弹簧(Federbalg)。借此能够确保,除了引导元件之外,即使在挤压装置内压力加载时,两个夹紧元件部分沿其整个周边也至少接近相等地相互隔开,由此能够更好地避免压实元件的歪斜或者说倾斜,并且能够使烧结部件内的致密度或致密度分布均匀化。
第一夹紧元件部分能够通过一具有外锥的锥形元件形成,而第二夹紧元件部分能够通过具有内锥的至少一个楔形盘形成,其中,压实元件具有用于与锥形元件的外锥接合的内锥和用于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楔形盘接合的外锥,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且无需大量维护的模具制造内沉割部(Innenhinterlegung),例如内齿部。
为了辅助压实元件的扩张,可以在压实元件内设置至少一个楔形槽。
为了辅助或者便于针对待制造的烧结部件正确地调节压实元件,可以在压实元件内设置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切缝形的缺口(Freistellung),所述缺口必要时在其至少一个端部上具有沿轴向的孔或者凹口,所述孔或者凹口的直径大于切缝形缺口的宽度。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烧结齿轮的实施方案,压实元件在其用于烧结部件或者粉末的接触面上具有齿部,所述齿部具有多个齿顶和多个设置在齿顶之间的齿根,所述齿部与烧结部件的齿部是互补的。
在此,切缝形的缺口能够设置成从压实元件的、与压实元件的齿部径向相对的边界面延伸到压实元件的齿部的齿顶圆和/或齿根圆的区域内,或者根据另一变型实施方式,在压实元件的齿顶圆的区域内,切缝形的缺口在径向上从压实元件的、与压实元件的齿部径向相对的边界面出发最大仅延伸至齿根圆的区域内。因此也能够相应地精确调节压实元件的内直径或者内部尺寸的设定精度,或者能够提高设定可能性的灵活度,所述设定精度对于待制造的烧结部件很重要。
如果最接近压实元件的齿部的齿根圆的切缝形缺口的端部沿轴向设有孔或者凹口,则对于通过夹紧元件实现的、由于进给导致的压实元件内的张力的降低是有利的。
此外,在齿根圆的区域内的切缝形缺口可以终止于压实元件的、与压实元件的齿部径向相对的边界面之前,由此能够改善各单个切缝形缺口彼此之间的共同作用。
尤其要说明的是,通过该切缝形缺口还可以调节齿面的致密性。
切缝形缺口在轴向上的、延伸至齿根圆的区域内的深度可以在上限为压实元件在轴向上总高度的10%的范围内选择。因此还实现了待制造齿轮的齿顶圆直径的更好的可调节性,或者说实现了齿几何形状的更好的可调节性。在这里,该切缝形缺口不是必须要延伸至压实元件的侧向外壳面内。
至少个别的切缝形缺口在其表面上至少局部具有防附着层,该防附着层最好由橡胶层或者由增滑剂,例如校准油、聚四氟乙烯(PTFE)等形成。这可以至少很大程度上地避免了烧结粉末由于挤压压力而进入开放的切缝形缺口内,或者如果仍然出现了这种情况,则可以例如借助压力空气或者通过利用例如冲洗介质的冲洗轻易地从缺口上去除这些粉末。
同样为了覆盖这种切缝形缺口,以便由此避免烧结粉末的进入,可以在压实元件的接触面上设置一必要时仿造形成齿部的嵌入元件,例如套筒。当然,该嵌入元件也可以设有防附着层。
在嵌入元件和/或所述压实元件内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凹口用于设置用于在烧结部件上形成底切的模具嵌入部。这因此提高了关于在可制造的烧结部件上的不同几何形状的灵活性。
压实元件齿部的齿顶可以设有凹口或者凹部,以便由此在挤压期间为材料的流出提供缓冲体积,并由此避免齿生长。当然,由于相同的原因,也可以为了制造其他烧结部件、例如没有齿部的烧结部件而设置这种凹口或者凹部。
压实元件可以由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个薄板或者段构成,由此,该压实元件一方面能够按照结构组的方式极为不同地构成,或者另一方面,如果仅个别的所述薄板或者段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工作期间被损坏或者达到使用寿命,也可以不需要更换整个压实元件本身,而仅更换个别的薄板或者段。
为了更好定位和保持薄板或者段,可以在薄板或者段上设有例如燕尾形式的槽形凹口,并且设有与所述凹口互补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这样设置,即,在压实元件的组装状态下,一个薄板或者段的凸起接合到另一设置在旁边的薄板或者设置在旁边的段的凹口内,或者根据另一实施方案薄板或者段可以具有多个凹口,引导元件可以装入凹口内。这因此也简化了压实元件的组装,虽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实施变型,其中,薄板或者段由在外部包围它们的室保持在一起。在该情况下,在薄板或段内或者在夹紧元件内设有用于接纳该室的相应的凹部,以便使得压实元件至少以接近整面地贴合在夹紧元件上。
根据利用按本发明的模具在烧结部件内是制造内齿部还是外齿部,在径向上观察,可以将夹紧元件设置在支承元件和压实元件之间,或者可以将压实元件设置在支承元件和夹紧元件之间,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应用多样性。
模具的斜面可以相对于轴向上的垂线/法线(Normale)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斜度可以在下限为10°而上限为30°的范围内选择,由此能够改变用于挤压烧结粉末或者烧结部件所需要的力。因此,利用较平的斜度,由于较短的行程能够使用较大的力,或者在斜度较大时,施加相应较小的力。以这种方式可以改变挤压力。
由于压实元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具内的精确可调节性,可以以相应的高精度在该模具内同时制造多个部件,为此压实元件在轴向上可以具有相应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挤压装置内,可以依次或者相叠地设置多个根据本发明的模具,以便由此逐步实施压实,并且因此进一步提高在待制造的烧结部件内的致密度/密度,其中,总体上借助于该模具本身即可在烧结部件内形成接近完全致密(Volldichte),而不仅是如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只在这种烧结部件的外部区域内形成完全致密。通过在根据本发明的挤压装置内或者在不同工位中设置多个模具,可进一步提高烧结部件对完全致密的接近度。因此可以通过相叠设置的多个模具同时制造或者挤压多个烧结部件。
这里应注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这样来进行压实,即,烧结部件从其必要时设有齿部的外表面(对于内齿部在内表面上)出发在朝向各自的相对的表面的方向上可以具有一致密度梯度,以便例如制造这样的烧结部件,所述烧结部件在齿部表面具有相应的硬度,而在另一个表面上具有较高的弹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挤压装置中,下冲头可以具有一楔形板片,该楔形板片接合到模具的楔形槽内,以便由此自动进行压实元件的扩张(膨胀)。
最后还可以将引导元件尤其是托板(Matrizenplatte)设置在模具的上方和/或下方。因此在压实元件的直径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好的水平引导,其中,必要时可以由此省去夹紧元件内的引导元件。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模具用于制造具有外齿部和/或内齿部的烧结部件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根据如下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这里以示意性的简化视图示出:
图1表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处于开启位置;
图2以剖视侧视图示出模具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3以剖视侧视图示出模具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4是根据图3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5以剖视侧视图示出根据图3的模具的细节图;
图6以斜视图示出双锥形的压实元件的构造;
图7是根据图6的压实元件的俯视图;
图8以剖视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细节图;
图9以俯视图示出分段的模具;
图10是用于制造内齿部的模具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1以剖视侧视图示出用于制造内齿部的根据图10的模具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2是用于制造滑动接合套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3以斜视图示出用于制造具有内缺口的烧结部件的冲头;
图14以剖视侧视图示出根据图13的冲头;
图15以剖视俯视图示出根据图13的冲头;
图16以斜视图示出用于制造具有内台阶的烧结部件的模具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7以侧视图示出根据图16的模具;
图18以俯视图示出根据图16的模具;
图19示出根据图16的模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确定,在不同地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相同的构件标记表示,其中,包括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可以合理地相应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者相同构件标记的相同部分上。在该说明书中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也涉及正在说明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也可以合理地转用到新的位置。此外,来自所示或所述的不同的实施形式的单个特征或者特征组合也可以构成本身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图1示出了一挤压装置1,它包括一用于施加压实压力的挤压元件2以及一用于至少压紧烧结部件或者烧结粉末的齿部的模具3。挤压元件2包括一带有一下冲头的下冲头容纳部4、一带有一上冲头的上冲头容纳部5以及一模具容纳部6。下冲头容纳部4和/或上冲头容纳部5和/或模具容纳部6是由(多个)支柱7、8保持的,并且设计成可沿支柱7、8竖直移动。因为除了工具3之外,该挤压装置1已经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因此不必在这里进行详细说明,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为此参考相关的文献。
图2以横向剖视图示出模具3的第一实施方案。该模具3包括一支承元件9、一夹紧元件10以及一压实元件11。模具容纳部6抗移动地保持支承元件9。夹紧元件10具有第一斜面12,第一斜面与压实元件11的第二斜面13共同作用,其中,第二斜面13具有与第一斜面12互补的斜度,从而这两个元件、即压实元件11和夹紧元件12可以沿这两个斜面12、13相对于彼此调节。
虽然在该实施方案中示出了一专门的支承元件9,但是这对于该模具不是必需的,这是因为例如也可以仅通过模具容纳部6来实现支承,或者说必要时不需要专门的支承,也就是说,通过模具本身来实现支承。
压实元件11具有一内孔14,该内孔14在其表面15上设有齿部16。该齿部16设计成与一烧结部件上的齿部互补,从而可以借助于压实元件11将烧结部件的齿部压实,或者说总体上压实烧结部件本身,或者当使用和挤压烧结粉末时,可以通过该齿部16来确定烧结部件的几何形状。
例如可以采用烧结钢、由铁、铜或者一般地由金属或金属合金组成的粉末作为烧结粉末,其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材料。
通过两个斜面12、13以及可由此实现的压实元件11相对于夹紧元件10的轴向可相对移动性,可以调节内孔14的直径17,并由此提高待制造的烧结部件的精度。借助于斜面12、13还可以补偿压实元件11相对于轴向上的垂线的倾斜,或者根据要制造何种烧结部件而有意地导致倾斜。
在这里需要指出,这些烧结部件主要应该被理解为具有齿部的烧结部件,其中,齿部不仅可以在内部而且也可以在外部设置在烧结部件上,即,可以形成内齿部或者外齿部。为此的示例包括:齿轮、齿形带轮、链轮、滑动接合套、离合器体、具有嵌入部的烧结部件(所述嵌入部是指以不同于烧结部件的其他材料制成的并且被保持在该烧结部件内的部件)、用于连接至传动轴的同步轮毂,其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模具或者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烧结部件内实现的高致密度可以提高强度。也可以制造具有齿部凸形的齿轮,也就是说能够制造具有拱顶的齿轮。同样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也可以制造具有底切的烧结部件,也就是例如具有凸缘/轮缘(Borde)的齿轮或者所谓的整体式的多级齿轮,其中,该齿轮具有多个彼此不同的齿部。
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除了被用于直接压紧由金属以及金属合金-必要时还带有其它在制造烧结部件时常见的添加物-制成的烧结粉末之外,特别是还可以用于在唯一一个步骤中对已经被压制的烧结部件半成品进行补充压实和校准。该半成品必要时可能已经被预烧结。
图3以侧向剖视图,图4以俯视图示出该模具3,模具3设置在根据图1的挤压装置1内。在模具3的该实施方案中,压实元件11设计成双锥形元件,其中,该双锥形元件除了具有斜面13之外还具有另一斜面18,该斜面具有与第一斜面13的斜度相反的、相对于垂线在轴向上的斜度。这两个斜度特别是在量上可以是相等的,即,在其数值方面具有相同角度,但也可以采用这些角度在其量上,即数值上彼此不同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案中,所属的夹紧元件10设计成两部分式的,具有一下侧的第一夹紧元件部分19和一上侧的第二夹紧元件部分20。下侧的第一夹紧元件19具有第一斜面12,该第一斜面在其斜度上设计成于与压实元件11的斜面13互补,并且第二夹紧元件20同样具有斜面21,该斜面设计成与压实元件11的所述另一个斜面18互补,并且与其共同作用。
两个夹紧元件部分19、20可在模具3的轴向上彼此相对地调节,由此,能够更精确地进行压实元件11的调节,尤其是能够相对于垂线在轴向上更好地补偿或者校正具有齿部16的压实元件11的内表面15的倾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设有齿部的烧结部件、尤其是齿轮的同轴度精度(径向振摆精度),或者在借助本发明的模具3制造所谓非圆形的齿轮之后,还能够以较高的精度调节非圆形的轮廓。
如图3中所示,为了将已经预压制的烧结部件半成品更好地导入压实元件11,位于压实元件11的容纳区域22内的开口14的直径17可以设计成至少接近锥形地扩展。然而要说明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中,该特征不是必须存在的。
在根据图3的模具3的实施方式中,支承元件9也设计成两部分式的,其具有一下支承元件部分23和一上支承元件部分24,上支承元件部分与下支承元件部分23可以例如通过螺栓25防止移动地连接。上支承元件部分24设计成相对于下支承元件部分23沿朝向夹紧元件10的方向凸出,并且下夹紧元件部分19在朝向支承元件9的方向上具有相应的凸起,以使得下夹紧元件部分19能够以不可移动地局部地在两个支承元件部分23、24之间被夹紧,因此,仅能够相对于下夹紧元件部分19在竖直方向上调节上夹紧元件部分20。
如图4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夹紧元件10上形成有螺栓形式的四个引导元件26,引导元件26具有接合到夹紧元件10的、尤其是下夹紧元件部分19的内螺纹内的外螺纹。通过该引导元件26可以确定上夹紧元件部分20相对于下夹紧元件部分19的高度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对压实元件11的调节。
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根据图3至图5的实施方案中设置了四个引导元件26,当然也可以设置与其数量不同的引导元件26,例如3、5、6个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固定上夹紧元件部分20相对于下夹紧元件部分19的相对位置,有利的是,如其在图3中示出的,在上夹紧元件部分和下夹紧元件部分之间形成或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7,例如传统的弹簧或者优选是膜盒弹簧(Federbalg),膜盒弹簧尤其是至少部分地由弹性体制成。通过上述变型方案可以至少在一定界限内调节通过该弹簧元件27经由引导元件26对上夹紧元件部分20的进给反作用的力。
这里也可以尤其是设置四个的弹簧元件27,根据图4这些弹簧元件27设置在各引导元件26之间(沿圆周方向观察)。在这里,也可以设有更多或更少的所述弹簧元件27,例如3、4、5个等。
如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可以在压实元件11的下区域内设有一尤其是环绕的楔形槽28,以便因此简化压实元件11的膨胀或者使其易于进行。挤压装置1的模具容纳部6的相应地设计成楔形的环绕的板片(图1)特别是可以设计成接合到该楔形槽28内。除了通过斜面12、13进行调节之外,特别是同样可以通过该楔形槽28来改变或者影响开口14的下张紧面。
图5示出模具3的一个局部,其中,尤其可以看到引导元件26,引导元件通过外螺纹接合至下夹紧元件部分19的内螺纹内,并且上夹紧元件部分20优选具有一止挡29,以便限定引导元件26在竖直方向上的可调节性,其中,该止挡29也用于,通过引导元件26的水平移动而使上夹紧元件部分20向下夹紧元件部分19进给。
在图6和7中以斜视图和俯视图示出压实元件11。从这两个附图中尤其可以看出切缝形的缺口30,通过该缺口30可以更简单和精确地实现开口14的直径17的可调节性以及由此还有可适配性。在图6和图7中示出多个不同的切缝形的缺口30,特别是这样的切缝形的缺口30,其设计成在距压实元件11的齿顶圆31一定距离处开始沿朝向压实元件11的相对的边界面32的径向方向延伸。此外,如图7所示,这些缺口30设计成在齿顶圆31的区域内最多仅延伸至齿根圆33的区域内。此外,切缝形的缺口30还可以设计成在齿根圆33处开始沿朝向边界面32的径向方向延伸,其中,缺口30在压实元件11的开口14的方向上设计成开口的。
如图6中所示,设计成朝向齿部16的齿顶的方向延伸的缺口30在压实元件11的整个高度上延伸。
从图6还可以看出,设计成在齿根圆33的区域中开始、沿朝向边界面3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切缝形的缺口30不是在压实元件11的整个高度上延伸,这些缺口例如在压实元件11的外端面34处开始在轴向上在这样的高度或者深度延伸,所述高度或者深度选自上限为压实元件11的轴向总高度的10%的范围。即该深度可以为0%至10%之间。
至少个别的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可以在其端部区域上具有一孔35,以便由此更好地消除张力。该孔35可以设计成贯穿地穿过压实元件11,或者可以从压实元件11的一个或者两个端面34开始在压实元件11的高度的一部分上延伸。
需要指出,缺口30在径向上观察在外端部上也可以具有用于消除张力的孔。
当然,也可以设想与在图6和图7中所示不同的缺口30的几何布置方式。例如,可以仅设置在齿部16的齿顶或者齿根的区域内的缺口30。另一方面,切缝形的缺口30可以具有其它的几何形状,例如楔形槽形状等。优选通过所谓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形成所述缺口30,然而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机械加工方法来实现。
压实元件11也能够由多个单薄板或者单段制成,在这里,例如一个薄板或者段可以大约对应于齿部16的齿的宽度,并且在俯视图中观察在径向上设计成楔形的(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只要设置缺口30,则其以其中的底切的形式在例如边缘区域内形成。薄板或者段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齿,例如包括两个、三个或者四个齿。
如果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挤压烧结粉末,那么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如果设置有缺口30,则粉末微粒会进入所述缺口内,由此不再能够或者难以通过缺口30调整或调节压实元件11。针对该情况,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给缺口30设有一防附着层,例如设有橡胶层或者增滑剂,例如设置校准油或者聚四氟乙烯或者润滑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例如利用空气通过对压实元件11吹风而容易地将进入的粉末再次从缸口30中除去,其中,必要时这种吹风出可以自动进行,从而在每个压紧步骤之后或者在多个压紧步骤之后自动地在挤压装置1内对压实元件11进行吹风,为此可以在挤压装置1上设置相应的措施(Vorkehrung),例如设置具有相应喷嘴的压力空气接口,所述喷嘴指向或可指向压实元件11。也可以利用其它流体,例如冲洗液进行冲洗。
同样,为了避免烧结粉末进入切缝形的缺口30和/或为了保护压实元件11的齿部16,如图3所示,可以在齿部16上方设置一嵌入元件36。该嵌入元件36例如可以具有2mm的壁厚,其中,该壁厚可根据为此所采用的材料的强度确定,其中,该嵌入元件36没有支承功能,因此可以做得非常薄,或者该嵌入元件36应与齿面相匹配,以及在调节模具3期间同时进行齿面运动,以便与待制造的烧结部件或烧结半成品的希望的几何形状相匹配。
借助于楔形槽28,开口14也可以有较大的裕度(Aufmaβ),从而能够放入较大的烧结部件。
虽然未示出,但可以在齿顶内设有至少一个凹部或者凹口,以便能够在挤压期间接纳流出的材料并避免齿生长。
根据图1至7的模具3适于在待制造的烧结部件上形成外齿部。因为原则上也可以形成所谓的内齿部,所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不是将夹紧元件10设置在支承元件9和压实元件11之间,而是将压实元件11设置在支承元件9和夹紧元件10之间(在径向上)。
另外,压实元件11或者整个模具3的长度或者高度在轴向上可以这样确定尺寸,即,可以将多个烧结部件,即烧结半成品置入模具3内、也就是压实元件11的其开口14内,并可以同时对其进行压实和校准。必要时还可以在单个烧结部件之间设置分隔件,例如分隔板、分隔盘等。
斜面12、13、18、21的角度的绝对值可以例如选自下限为2°至上限为30°的范围中。由此可以通过调节路径的长度来改变待施加的力。
尤其是在双锥形嵌入件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斜面12、13、18、21以非常高的精度形成圆柱形轮廓,或者由此也可以制造设计成截锥形的烧结部件,例如锥形齿轮。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模具不仅可以实现边缘区域的压实,如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通过辊子实现的表面压实那样,而且借此还可以在烧结部件内实现至少接近完全致密,也就是说,在烧结部件内的孔隙的比例接近零。
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从齿部16区域内的完全致密开始至烧结部件内部的较小致密度的致密度梯度,其中,该致密度梯度尤其可以具有平缓的变化。
在下述情况下设置弹簧元件27尤其是有利的,即,斜面12、13、18、21相对于垂线在轴向上具有相对平的角度,即,具有平缓的斜度,例如选自10°和15°之间的范围中,这是因为由此可对压实元件11的张紧提供辅助。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了使烧结部件所达到的致密度进一步接近完全致密,在挤压装置1中或者在多个顺序设置的挤压装置1中设置多个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从而实现逐步压实。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例如对齿部16的齿的齿面或者说对模具内部的开放的直径的调节最高可达20%。
在进给或者说调整压实元件11期间,单个切缝形的缺口30可以至少在压实元件11的开口14的区域内逐渐缩小。在其他情况下,缝隙的宽度也可以通过夹紧保持不变。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调节元件在轴向上在一个或多个成形面的区域内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制造具有凸起的烧结部件的缺口,或者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制造具有底切的烧结部件的、沿型腔的方向的凸起。这里,该一个或多个缺口或者一个或多个凸起从端面34开始朝压实元件11的相对的端面的方向延伸并可以仅在压实元件11的高度的一部分上或在压实元件11的整个高度上延伸。
图8局部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模具3的另一实施方案。模具3也具有:支承元件9、例如支承环的;具有两个反向的斜面12、13的夹紧元件10;以及紧随其后的(在径向上从外向内观察)双锥形构型的压实元件11。在该实施方案中,套筒形式的嵌入元件36设置在指向型腔37的方向的压实元件11上。仅为说明原理而示出该套筒,其具有平坦、平直的表面,即,没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当然,接近可以任意地选择设计成与待制造的部件互补的表面几何形状,并且可以设置相应的形状或者一般地如附图所示的形状,从而不是仅仅可以形成简单的环形的烧结部件。在此,该嵌入元件36在其壁厚上这样来确定尺寸或者说这样由相应的弹性材料构成,即,该嵌入元件对由于夹紧元件10相对于压实元件11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导致的直径改变共同完成或不加阻碍。为此图8示出调节范围的宽度38。
与上述各实施方案不同,为了尤其是在调节直径或者加压期间引导模具3,在根据图8的变型方式中设有托板形式的一上引导板和一下引导板39、40,上和下引导板这样设置,即,所述上和下引导板在径向上覆盖压实元件11、夹紧元件10以及支承元件9的至少一部分。在这里,下引导板40可以附加地被支承元件部分23接纳。
利用图8还可以看到,本发明不局限于具有齿部的烧结部件的制造,例如传动装置的换挡齿轮和滑动接合套、同步器齿环、传动带传动装置或者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其中对所述部件可以一般性地理解,例如斜齿部、直齿部、端齿部、锥齿部等,虽然在这里示出模具3的特殊优点,然而也能够制造具有较高精度以及必要时具有较高致密度的任意设计的烧结部件。
为了制造复杂的表面几何形状,例如在烧结部件上的底切,可以设置多个模具嵌入部,模具嵌入部至少部分地穿过嵌入元件36,或者如果不存在嵌入元件,则穿过压实元件11。
图9以俯视图示出压实元件11的一个变型。该变型包括四个段41,所述段组装成一楔形盘,楔形盘的内表面42具有锥形分布。其中至少两个段41具有凹口43,各所述凹口至少近似地(在俯视图中观察)形成一燕尾形凹口的一半,于是在段41的组装状态下,两个相邻的段41的该凹口43形成一燕尾形凹口,具有与该凹口相对应的横截面的引导元件能够设置在该凹口中。当然,虽然没有示出,所有的段41都可以具有这种凹口。
此外,另一个实施形式设想,在一个段41上形成凸起和与其互补的凹部,从而在组装段41时,凸起接合到相邻的段41的凹部内。在这里,也可以采用燕尾形的构型。
这些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前面所述的薄板或者段。
与一体式的压实元件11相比较,通过压实元件11的段式或者薄板形的构型能够扩大调节范围。
凹口43不是必须设计成形成燕尾形横截面(在俯视图中观察),而是也能够选择其它的横截面。
图10示出用于制造具有内齿部的烧结部件的模具3的一个变型方案。该模具具有例如环形的支承元件9、双锥形嵌入部形式的压实元件11以及具有两个斜面12、13的夹紧元件10,所述斜面与压实元件11作用连接。在支承元件9和压实元件11之间形成型腔37,其中,在压实元件11的与双锥形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用于制造内齿部的互补的齿部16。在该变型方案中,夹紧元件10居中设置在模具内。
关于该变型的其它的设计方案,例如托板的布置等,为了避免重复参见前述的说明。
该变型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这样来较简单地实现例如用于制造离合器体的底切,即,在支承元件9中设置一通口44,可以引导模具嵌入部45穿过该通口44以形成底切,例如可调节的段式的环形元件,如在图10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为了将烧结部件从模具3推出,所述环形元件能够对应于双箭头46至少部分地(但至少离开型腔37)被拉出至静止位置。在此,烧结部件的表面内的各底切或者凹口或者穿过烧结部件的各通口不一定环绕地设置在整个烧结部件上,如用于汽车应用的滑动接合套那样,而是在相应地调整模具嵌入部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设置在烧结部件的不连续的区域内。
在相对于图10的一个变型中,图11示出利用模具3制造具有内齿部或其它几何内部形状的烧结部件的另一可能性。在该变型方式中,压实元件11同样设计成双锥形元件,但双锥形元件的斜面与根据图10的实施方案相比相反地延伸,从而形成指向夹紧元件10的方向的环绕的边缘47。至少为两部分式的夹紧元件10具有与压实元件11的斜面互补的斜面12、13。通过夹紧元件10的各部分的对应于竖直的双箭头48的反向运动,导致压实元件11对应于水平双箭头49的运动,即,通过轴向机器运动产生径向挤压运动,如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案中所示的那样。
最后,图12示出用于制造滑动接合套的模具3的一个可能的构造方式。在这里,在中央设置一波浪形的成形元件50,该成形元件在其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形成滑动接合套的齿部的齿部16。在嵌入元件36和该成形元件50之间形成型腔37,嵌入元件贴靠在也设计成双锥形的压实元件11上。在压实元件11和嵌入元件36内设有凹口51、52,模具嵌入部45根据双箭头46可沿径向调节/移动(verstellen)地设置凹口内,用以在滑动接合套的外端面上形成环绕的槽。成形元件50可由上和/或下引导板39、40引导,或者必要时在上和/或下引导板39、40上一体地形成。
模具3的其他构造方式根据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设置多个上和/或下引导板39、40,而不是一个上或者下引导板39、40。
图13至15示出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的变型方案,其用于制造具有(例如传动装置的离合器体的)内部缺口的烧结部件。为了清楚起见没有示出整个模具3,而是仅示出与制造内部缺口相关的部分。在套筒式的嵌入元件36内,至少一个冲头55设置在一调节元件56上,所述嵌入元件-虽然未示出-本身可以具有对应于形成烧结部件的表面几何形状的构型的表面几何形状,所述冲头穿过嵌入元件36可水平地沿对应于双箭头54的方向移动。调节元件56本身以可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地设置在一保持部57、例如一芯杆上。为了将嵌入元件36保持在套筒保持部57上,套筒保持部可以具有横截面扩展部,如在图14的上部中示出的那样,并且嵌入元件36的内部凹口可以设计成相应地互补的,保持部57设置在嵌入元件36内。
冲头54设计成近似L形的。调节元件56设计成锥形板条。在冲头55与调节元件56共同作用的区域内,在调节元件上设有一用于冲头55的引导部58,例如具有燕尾形横截面的板片,该板片接合到冲头55的背侧上的一相应的槽内,或者反之。引导部58设计成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与其成锐角地倾斜,同样如冲头55的相应的分支(Schenkel)那样,从而调节元件56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将被转换为冲头55的径向运动,并且冲头55从嵌入元件36总移出,或者移入嵌入元件36,以使烧结部件脱模。为了调节元件57的轴向运动,同样可以在调节元件56和保持部57之间设置相应的引导部。
当然,也可以在嵌入元件36内设置多个这种冲头55,以便同时形成多个内部缺口,其中,所述多个内部缺口必要时可以组合成组或者全部可在唯一一个调节元件56上操作,调节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例如套筒式地包围保持部57。
图16至19示出用于制造具有内部的沉割部(Hinterlegung)的烧结部件的模具3的一个变型。该模具3包括在该实施方式中设计成锥形冲头的压实元件11以及具有锥形元件59和楔形盘60的两部分式的夹紧元件10。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模具保持部的视图。同样未示出工件保持部,工件保持部例如可以由套筒形成,所述套筒可以绕压实元件11分布地设置在楔形盘60的上方,以形成型腔37(未示出)。
此外,图19以虚线示出待制造的工件61,即烧结部件。
模具3例如用于在烧结部件上制造内齿部,但该模具也可以根据压实元件11的与工件61的贴靠部上的表面造型用于制造其它的烧结部件。
虽然两个锥体分为两个组件:锥形元件59和楔形盘60,它们形成前面所述的两个夹紧元件部分(19、20),但在该实施方案中,也基本上可以将夹紧元件10理解为“双锥形元件”。锥形元件59在接合到压实元件11中的区域内具有一外锥,从而形成斜面12。压实元件11在朝向锥形元件59的上端部区域内具有一内锥,从而形成斜面13,其中,斜面13与锥形元件59的外锥的斜面12互补。具有外锥的压实元件11在该区域的下方构成,压实元件11的斜面21与楔形盘60的内圆锥形的斜面18互补,楔形盘在该区域内与压实元件11作用连接,从而楔形盘60能够在压实元件11的外圆锥形上沿轴向移动。
如在图17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压实元件11仍然可以具有缺口30,即所谓的用于在径向上卸荷的卸荷切口。因此,这使得压实元件11能够沿径向移动。
工件61,即烧结部件或者用于烧结部件的粉末的压实是这样来实现的,即,经由锥形元件59通过其轴向移动至少在工件61的区域内使压实元件11张开,压实元件11压靠在被保持的工件61上。在此期间,楔形盘60或者-如果应用多个楔形盘60-各楔形盘被“抬升”,于是不会妨碍压实元件11的径向移动。为了使工件61脱模,使锥形元件59脱离其与压实元件11的接合,并且为此通过一个或多个楔形盘60的轴向运动压实元件11的直径再次缩小,由此使压实元件脱离与工件61的接合。
在模具3的该变型中,压实元件11可以由多个单个的板或者段组成,所述板或者段通过一个或多个楔形盘60保持在一起。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待制造的烧结部件和压实元件11之间必要时可以设有嵌入元件36,它必要时具有冲头55。
在本说明书中应该如此理解所有关于数值范围的说明,即,这些数值范围包括任意的以及其中所有的部分范围,例如这样理解所给出的1至10的范围,包括所有的从下限1出发至上限10的部分范围,也就是说,所有的从下限1或者大于1开始并结束于上限10或小于10的部分范围,例如1至1.7或者3.2至8.1或者5.5至10。
各实施例示出模具3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其中,在该处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别示出的实施方案本身,而是可以对各单个实施方案相互之间进行各种组合,并且由于用于通过本发明进行技术处理的教导,这些变型可能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所有可想到的通过组合所示和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细节而得到的实施方案,也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最后,出于规范原因需要指出,为了更好理解模具3的结构,模具或其组成部分是不符合比例地和/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的。
能够从说明书中获得基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任务。
首先,在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中所示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构成独立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从这些附图的细节说明中得到与其相关的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方案。
附图标记列表
1  挤压装置     15 表面
2  挤压元件     16 齿部
3  模具         17 直径
4  下冲头固定部 18 面
5  上冲头固定部 19 夹紧元件部分
6  模具固定部   20 夹紧元件部分
7  支柱         21 面
8  支柱         22 容纳区域
9  支承元件     23 支承元件部分
10 夹紧元件     24 支承元件部分
11 压实元件     25 螺栓
12 面           26 引导元件
13 面           27 弹簧元件
14 开口         28 楔形槽
29 引导元件 45 模具嵌入部
30 弹簧元件 46 双箭头
31 齿顶圆   47 边缘
32 边界面   48 双箭头
33 齿根圆   49 双箭头
34 端面     50 成形元件
35 孔       51 凹口
36 嵌入元件 53
37 型腔     54 双箭头
38 宽度     55 冲头
39 引导板   56 调节元件
40 引导板   57 套筒保持部
41 段       58 引导部
42 表面     59 锥形元件
43 凹口     60 楔形盘
44 通口     61 工件

Claims (34)

1.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用于所述烧结部件的粉末的模具(3),所述模具(3)具有一夹紧元件(10)和一沿径向在其尺寸上可变的压实元件(11),以及必要时具有一支承元件(9),所述压实元件具有用于所述烧结部件或者所述粉末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利用一与待制造的烧结部件的表面互补的表面形成,其中,所述夹紧元件(10)具有一第一斜面(12),而所述压实元件(11)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斜面互补的第二斜面(13),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斜面(12、13)配合作用,以使所述压实元件(11)的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并且,其中所述夹紧元件(10)和/或所述压实元件(11)能够在轴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紧元件(10)上或内设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26),所述引导元件(26)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接合到所述夹紧元件(10)的内螺纹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元件(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元件部分(19)和至少一个第二夹紧元件部分(20),所述第一夹紧元件部分和第二夹紧元件部分在轴向上相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夹紧元件部分(20)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斜面(12)相反地倾斜的另一个斜面(18),并且所述压实元件(11)具有所述第二斜面(13)以及与其相反地倾斜的另一个斜面(21),其中,所述夹紧元件(10)的所述第一斜面(12)与所述压实元件(11)的所述第二斜面(13)配合作用,而所述夹紧元件(10)的所述另一个斜面(18)与所述压实元件(11)的所述另一个斜面(21)配合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元件(11)设计成双锥形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紧元件部分(19)和所述第二夹紧元件部分(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阵(27)设计成特别是由弹性体组成的膜盒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具有外锥的锥形元件(59)形成所述第一夹紧元件部分(19),而通过一具有内锥的至少一个楔形盘(60)形成所述第二夹紧元件部分(20),其中,所述压实元件(11)具有一内锥,用于与所述锥形元件(59)的所述外锥接合,并且具有一外锥用于与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楔形盘(60)啮合。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实元件(11)内设有至少一个楔形槽(28)。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实元件(11)内设有多个在径向上延伸的切缝形的缺口(30),必要时这些缺口中的至少个别缺口在其至少一个端部上具有沿轴向的孔(35)或者凹口,所述孔(35)或者凹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的宽度。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元件(11)在其用于所述烧结部件或粉末的接触面上具有齿部(16),所述齿部具有齿顶和设置在齿顶之间的齿根,所述齿部与烧结部件的齿部互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设置成从所述压实元件(11)的、与所述压实元件(11)的所述齿部(16)在径向上相对的边界面(32)延伸至所述压实元件(11)的齿部(16)的齿顶圆(31)和/或齿根圆(33)的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实元件(11)的所述齿顶圆(31)的区域内,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在径向上从所述压实元件(11)的、与所述压实元件(11)的所述齿部(16)在径向上相对的所述边界面(32)出发最大仅延伸至所述齿根圆(33)的区域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孔(35)或者凹口在轴向上在各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的、最靠近所述压实元件(11)的齿部(16)的齿根圆(33)的端部上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根圆(33)的区域内,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终止于在所述压实元件(11)的、与所述压实元件(11)的齿部(16)在径向上相对的所述边界面(32)之前。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一直延伸至所述齿根圆的区域内的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在轴向上的深度在上限为所述压实元件(11)在轴向上的总高度的10%的范围内选择。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形的缺口(30)中至少个别的缺口在其表面上至少局部地设有一防附着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附着层设计成橡胶层,或者由增滑剂、例如PTFE形成。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实元件(11)的用于所述烧结部件或者粉末的接触面上设有一嵌入元件(36)、例如套筒。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入元件(36)和/或所述压实元件(11)内至少设有一个凹口(48、49),用于设置用于在所述烧结部件上形成底切的模具嵌入部(45)。
20.根据权利要求10至19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元件(11)的齿部(16)的各齿顶设有一凹口。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元件(11)由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个薄板或者段(41)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这些薄板或者段(41)上设有例如燕尾形状的槽形凹口以及与其互补的凸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或者段(41)具有凹口(43),引导元件能够装入所述凹口。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在径向上观察,所述夹紧元件(10)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9)和所述压实元件(11)之间,或者所述压实元件(11)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9)和所述夹紧元件(10)之间。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2、13、18、21)相对于轴向上的垂线具有一斜度,所述斜度的绝对值在下限为2°且上限为30°的范围内选择。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元件(11)在轴向上具有一高度,所述高度允许同时放入多个所述烧结部件。
27.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烧结部件的粉末的挤压装置(1),所述挤压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施加压紧压力的挤压元件(2)以及一用于压实烧结部件或者烧结粉末的模具(3),所述烧结部件可置入所述模具中,或者所述粉末可被填充至所述模具中,并且所述模具设置在一上冲头和一下冲头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挤压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模具(3)依次或者相叠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挤压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头具有一楔形板片,所述楔形板片接合到一在所述模具(3)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楔形槽(28)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之一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多个引导元件,尤其是托板。
31.一种用于在一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之一所述的挤压装置(1)的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模具(3)内将粉末压实成烧结部件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将所述粉末填充至所述模具(3)内并且在所述模具内进行挤压,其特征在于,采用一这样的模具(3),该模具包括一夹紧元件(10)和一压实元件(11),所述压实元件(11)的尺寸在径向上是可变的并具有用于粉末的接触面,其中,所述夹紧元件(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斜面(12),而所述压实元件(11)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斜面互补的第二斜面(13),并且在填充所述粉末之前或之后,通过所述夹紧元件(10)和/或所述压实元件(11)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的移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斜面(1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斜面(13)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所述压实元件(11),由此来确定所述烧结部件的轮廓。
32.一种在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之一所述的挤压装置(1)的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模具(3)内压实烧结部件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将烧结部件放入所述模具(3)内并在所述模具内进行挤压,其特征在于,采用一这样的模具(3),该模具包括一夹紧元件(10)和一压实元件(11),所述压实元件(11)的尺寸在径向上是可变的并具有用于烧结部件的接触面,其中,所述夹紧元件(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斜面(12),而所述压实元件(11)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斜面互补的第二斜面(13),并且在放入所述烧结部件之前或之后,通过所述夹紧元件(10)和/或所述压实元件(11)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的移动,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斜面(1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斜面(13)张开或者说扩张或者缩小所述压实元件(11),由此来确定所述烧结部件的轮廓。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模具(3)用于制造具有外齿部的烧结部件的应用。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模具(3)用于制造具有内齿部的烧结部件的应用。
CN2008101910704A 2007-11-14 2008-11-14 压紧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9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1840/2007 2007-11-14
ATA1840/2007A AT505947B1 (de) 2007-11-14 2007-11-14 Verdichtungswerk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9930A true CN101569930A (zh) 2009-11-04
CN101569930B CN101569930B (zh) 2013-04-17

Family

ID=40394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107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9930B (zh) 2007-11-14 2008-11-14 压紧模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67602B2 (zh)
EP (1) EP2060346B1 (zh)
JP (1) JP2009120953A (zh)
CN (1) CN101569930B (zh)
AT (1) AT505947B1 (zh)
CA (1) CA2643658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731A (zh) * 2010-06-10 2013-05-01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压实工具
CN103260788A (zh) * 2010-11-12 2013-08-21 Pmg阿斯图里亚斯粉末金属公司 工件成型的方法
CN105312586A (zh) * 2014-07-31 2016-02-10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滑动套筒的方法
CN105473038A (zh) * 2013-06-17 2016-04-06 马泽尔路易吉股份公司 用于在过滤保持器内按压咖啡粉的装置
CN105817628A (zh) * 2015-01-23 2016-08-03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在烧结构件上形成鼓形的方法
CN108247368A (zh) * 2017-12-11 2018-07-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压紧装置
CN110300657A (zh) * 2016-12-22 2019-10-01 吉凯恩粉末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压机的模具
CN110785245A (zh) * 2017-03-14 2020-02-11 吉凯恩粉末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用压制工具制造生坯的方法、压制工具、生坯和烧结件
CN111360248A (zh) * 2020-03-31 2020-07-03 郭亚亚 一种改进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CN112496322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钴泥挤压机构及钴粉加工系统
CN112496323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钴泥挤压机构及钴粉加工系统
CN11284678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安徽省旌德县江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槽楔上料加工和下料输送一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1636B1 (fr) * 2009-01-23 2012-12-07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Outillage de presse
FR2942733B1 (fr) * 2009-03-04 2015-12-2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Outillage de presse
EP2637810B1 (de) 2010-11-12 2017-08-02 Pmg Asturias Powder Metal S.a.u. Werkzeug zur 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es
CN102594050B (zh) * 2011-01-07 2013-11-06 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内涨模快换机构
AT510985B1 (de) * 2011-07-22 2012-08-15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Baugruppe mit zwei stoffschlüssig miteinander verbundenen bauteilen
DE102013002043A1 (de) * 2013-02-07 2014-08-07 Sona Blw Präzisionsschmiede Gmbh Kalibriergesenk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triebe-Schaltrads mit Laufverzahnung
JP5821111B1 (ja) * 2015-01-16 2015-11-24 小林工業株式会社 金型装置
CH710828B1 (de) * 2015-03-05 2019-06-28 Dietmar W Kramer Dr Sc Techn Eth Phd Pulverpresse sowie ein Futtergehäuse mit vorzugsweise mehreren für ein Querpressen verschiebbaren Stempeln.
JP2017006924A (ja) * 2015-06-16 2017-0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圧粉体成形装置
CN105526817B (zh) * 2015-11-09 2017-12-22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可量化控制毛细芯孔隙率参数的烧结装置及方法
CN105562684B (zh) * 2015-12-30 2017-10-03 浙江省东阳市剑华磁业有限公司 永磁铁氧体制备模具
DE102016125659B4 (de) * 2016-12-23 2020-12-03 Gkn Sinter Metals Engineering Gmbh Grünling einer Stator-Deckel-Einheit
DE102017130680B4 (de) * 2017-12-20 2019-07-11 Gkn Sinter Metals Engineering Gmbh Matrize für eine Press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mindestens eines Grünlings mit einer solchen Presse
DE102018107637A1 (de) * 2018-03-29 2019-10-02 Dorst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Kalibrierverfahren
CN110918986B (zh) * 2019-12-17 2021-12-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用于特殊型号喷管制品的烧结工装夹具
CN111331133A (zh) * 2020-04-10 2020-06-26 宁波市群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粉末冶金成型设备
US11707786B2 (en) 2020-04-17 2023-07-25 PMG Indiana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surface densification of powder metal articles
US11782416B2 (en) 2020-05-11 2023-10-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ensatio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12548097B (zh) * 2020-11-24 2023-01-31 福建省泉州万龙石业有限公司 一种绳锯串珠冷压齿的上下层装模设备
CN117548678B (zh) * 2024-01-12 2024-03-08 烟台东一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同步器齿套的粉末冶金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20679A (en) * 1914-10-07 1916-01-07 Edgar Rouse Sutcliff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Coal Briquettes.
FR1497569A (fr) * 1966-08-22 1967-10-13 Centre Nat Rech Scient Appareils générateurs de très hautes pressions
SE332274B (zh) * 1969-06-25 1971-02-01 Per-Olof Strandell
US3822974A (en) * 1972-08-23 1974-07-09 Wolverine Pentronic Inc Tool set for powder compacting press
IT976216B (it) * 1972-12-29 1974-08-20 Olivetti & Co Spa Dispositivo di formatura di pezzi elicoidali mediante compattazione di materiali in polvere
DE2517039C3 (de) * 1975-04-17 1979-03-08 Vsesojuznyj Nautschno-Issledovatelskij Instrumentalnij Institut Ssr, Moskau Gesenk zum radialen Schmieden
JPS6169232U (zh) * 1984-10-15 1986-05-12
US4906434A (en) * 1988-09-13 1990-03-06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Corporation Bi-dimensional compression method
JP2577170Y2 (ja) * 1992-06-18 1998-07-23 大岡技研株式会社 ヘリカル歯車の成形装置
GB9318581D0 (en) * 1993-09-08 1993-10-27 Manganese Bronze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mpression product
JP3031131B2 (ja) * 1993-09-16 2000-04-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粉末成形品の製造装置
DE19523689C2 (de) * 1995-07-05 1998-03-19 Plettac Umformtechnik Gmbh & C Verfahren zum Kalibrieren von Werkstücken mit einer profilierten Außenkontur
JPH09125104A (ja) * 1995-11-07 1997-05-13 Honda Motor Co Ltd Ti合金の圧粉成形装置
DE19804700A1 (de) * 1998-02-06 1999-08-19 Danfoss As Formwerkzeug
JP3433683B2 (ja) * 1998-10-28 2003-08-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粉末成形型及び粉末の成形方法
US6186763B1 (en) * 1998-12-15 2001-02-13 Pfa Incorporated Threaded actuator for positioning structure subjected to intense loads
DE10254656B4 (de) * 2002-11-22 2005-10-13 Dorst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Presseneinrichtung zum Herstellen maßhaltiger Presslinge mit zentraler Stempelabstützung
US7494330B2 (en) * 2003-10-29 2009-02-24 Alvier Ag Pm-Technology Device to receive tool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workpieces and press with such a device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731A (zh) * 2010-06-10 2013-05-01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压实工具
CN103079731B (zh) * 2010-06-10 2015-06-24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压实工具和对构件表面进行压实的方法
US9101980B2 (en) 2010-06-10 2015-08-11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Compacting device
CN103260788A (zh) * 2010-11-12 2013-08-21 Pmg阿斯图里亚斯粉末金属公司 工件成型的方法
CN103260788B (zh) * 2010-11-12 2016-01-27 Pmg阿斯图里亚斯粉末金属公司 工件成型的方法
CN105473038A (zh) * 2013-06-17 2016-04-06 马泽尔路易吉股份公司 用于在过滤保持器内按压咖啡粉的装置
CN105473038B (zh) * 2013-06-17 2018-02-16 马泽尔路易吉股份公司 用于在过滤保持器内按压咖啡粉的装置
CN105312586A (zh) * 2014-07-31 2016-02-10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滑动套筒的方法
CN105312586B (zh) * 2014-07-31 2019-11-22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滑动套筒的方法
CN105817628A (zh) * 2015-01-23 2016-08-03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用于在烧结构件上形成鼓形的方法
CN110300657A (zh) * 2016-12-22 2019-10-01 吉凯恩粉末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压机的模具
US11420407B2 (en) 2016-12-22 2022-08-23 Gkn Sinter Metals Engineering Gmbh Die for a pres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green body by means of a press
CN110785245A (zh) * 2017-03-14 2020-02-11 吉凯恩粉末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用压制工具制造生坯的方法、压制工具、生坯和烧结件
CN110785245B (zh) * 2017-03-14 2022-08-19 吉凯恩粉末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用压制工具制造生坯的方法、压制工具、生坯和烧结件
CN108247368A (zh) * 2017-12-11 2018-07-0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压紧装置
CN111360248A (zh) * 2020-03-31 2020-07-03 郭亚亚 一种改进型一模多腔粉末冶金成型模具
CN112496322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钴泥挤压机构及钴粉加工系统
CN112496323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钴泥挤压机构及钴粉加工系统
CN112496323B (zh) * 2020-11-16 2022-11-11 安徽寒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钴泥挤压机构及钴粉加工系统
CN11284678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安徽省旌德县江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槽楔上料加工和下料输送一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505947B1 (de) 2016-04-15
JP2009120953A (ja) 2009-06-04
US20090257905A1 (en) 2009-10-15
EP2060346A3 (de) 2017-05-17
AT505947A1 (de) 2009-05-15
CN101569930B (zh) 2013-04-17
CA2643658A1 (en) 2009-05-14
US8167602B2 (en) 2012-05-01
EP2060346B1 (de) 2019-04-24
EP2060346A2 (de)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9930B (zh) 压紧模具
CN107921721B (zh) 粉末压制模具以及制造粉末压坯的方法
US80620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split case die to press a part and the part produced therefrom
CN101306409B (zh) 高压喷嘴以及用于制造高压喷嘴的方法
US11103924B2 (en) Powder press having a cone-shaped substructure
CN101674907B (zh) 将粉末金属压实成具有一个非轴向特征的一个粉末金属零件的装置以及方法
KR102296011B1 (ko) 절삭 인서트 생형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기기
CN103909266B (zh) 粉末烧结多孔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设备及产品
KR102448157B1 (ko) 절삭 인서트용 압분체의 분말 성형 프레스 방법 및 분말 성형 프레스 장치
CN101224541A (zh)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扇形块的精确制造方法
US1064692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ssing a green compact
JP5134764B2 (ja) 圧縮成形による物品の形成方法及び設備
CN110449516A (zh) 一种深筒件防起皱拉深模具和工艺
CN108972375B (zh) 一种多层陶瓷结合剂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851A (zh) 压头及使用该压头的压制成型模具和压制成型方法
US6461557B1 (en) Method of molding an O-ring retainer in components using interlocking molds
CN108941498B (zh) 用于蜗轮铸造的离心模具
CN204249177U (zh) 轮胎模具及其排气装置、花纹部分
CN211250544U (zh) 一种外等压成型模具结构
CN210587091U (zh) 一种挤压力度可调节式压条结构
US2015030666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ssembly
US20060286194A1 (en) Powder press
EP3108988A1 (en)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utting tool
CN104668559A (zh) 一种环形粉末冶金材料生坯的压制模具
JP2002036297A (ja) 円盤状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