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6916A - 显示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显示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6916A
CN101566916A CNA2009101345959A CN200910134595A CN101566916A CN 101566916 A CN101566916 A CN 101566916A CN A2009101345959 A CNA2009101345959 A CN A2009101345959A CN 200910134595 A CN200910134595 A CN 200910134595A CN 101566916 A CN101566916 A CN 101566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on
key
display
equipment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45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6916B (zh
Inventor
和田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66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6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6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69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和程序。该显示操作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设在该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的触摸板;和控制单元,用于在该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多个图标作为操作画面,所述多个图标中的每一个图标距离位于该设备上的显示面板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该图标的尺寸越大。

Description

显示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操作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终端,并且涉及包括具有多个操作键的键操作单元的操作设备,例如红外线遥控器。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多个操作键(按钮)的设备诸如移动电话终端或用于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中,所有操作键或相似类型的操作键以相同大小形成为多行和多列。
例如,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0281公开了一种在壳体表面上包括显示单元和键操作单元的直板式移动电话终端。在该直板式移动电话终端中,键操作单元中的数字键以相同大小形成为多行和多列。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8-66997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终端,包括可相对于下壳体打开和关闭的上壳体,上壳体具有显示单元,下壳体具有键操作单元。在该移动电话终端中,键操作单元中的拨号键以相同大小形成为多行和多列。
另一种类型的已有设备在显示单元例如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上具有触摸板。这种类型的设备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操作画面,从而允许用户利用触摸板通过触摸操作画面上的图标来选择菜单项等。
与具有操作键的设备一样,具有触摸板的设备在操作画面上在多行和多列中以相同大小显示多个图标。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包括操作键以相同大小形成为多行和多列的键操作单元的设备而言,或者对于包括在显示面板上在多行和多列中显示相同大小的图标作为操作画面的显示单元的设备而言,不能容易地操作操作键或图标,并且可能出现误操作。
参考图15,描述了这个问题。图15A示意地示出了操作设备的例子。操作设备90具有键操作单元91,其具有以相同大小形成在4行3列中的12个操作键91a、91b、91c、91e、91f、91g、91i、91j、91k、91p、91q和91r。
图15B示出了沿着连接操作键91b的中心和操作设备90的壳体上的点P0的直线的用户手指的状态。
用户通过以右手或左手握住图15中的操作设备90的右侧,将右手或左手的手指(食指)的根部放在点P0附近,使用手指的根部作为支点来回转动手指(在设有操作键91a、91b、91c的方向上),并且前后伸展和弯曲手指(在设有操作键91b、91f、91j和91q的方向上),按压目标操作键。
当用户按压与点P0最接近的操作键91p、91q或91r时,用户弯曲手指并且提起指尖1c。
此时,可以精确地移动指尖1c,并且指尖1c和操作键之间的接触面积变为最小。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可靠地按压目标操作键而不会按压另一个操作键,从而防止误操作。
在另一方面,当用户按压距点P0最远的操作键91a、91b或91c时,用户伸展手指并且将指尖1c放平。
此时,指尖1c和操作键之间的接触面积变为最大。因此,用户可能将目标操作键与相邻操作键一起按压,或用户可能未按压目标操作键,并且仅按压了相邻操作键,从而产生误操作。
为了减少误操作的概率,可以增加操作键的大小。
然而,这可能增加整个键操作单元的面积,并且难以实现设备的微型化。另外,用户必须进一步伸展手指以便按压远离手掌的操作键,这损害了操作的容易性。
对于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带有图标的操作画面的显示操作设备,出现相同的问题。
希望减少误操作的概率,并且提高操作的容易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操作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设在该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的触摸板;和控制单元,用于在该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多个图标作为操作画面,所述多个图标中的每一个图标距离位于该设备上的显示面板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图标的尺寸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设备包括设在该设备的一个区域内的键操作单元,该键操作单元包括多个操作键,所述多个操作键中的每一个操作键距离位于该设备上的该区域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操作键的尺寸越大。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操作设备,当用户触摸基点附近的图标时,用户弯曲手指并且提起指尖,从而指尖和触摸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虽然基点附近的图标的尺寸是小的,用户可以容易且准确地触摸目标图标而不会触摸其它图标,从而防止了误操作。
在另一方面,当用户触摸远离基点的图标时,用户伸展手指并且放平指尖,并且指尖和触摸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然而,远离基点的图标具有大的面积,用户可以容易且准确地触摸目标图标而不会触摸其它图标,从而防止了误操作。
同样,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操作设备,减小了误操作的概率,并且提高了操作的容易性。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减小了误操作的概率,并且提高了操作的容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显示操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连接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操作画面的第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操作画面的第二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操作画面的第三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操作图3中的操作画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操作图4中的操作画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操作图5中的操作画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操作图5中的操作画面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A到10D是示出了当手指触摸操作画面时手指的状态和接触面积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由控制单元执行的用于设置操作画面类型的步骤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初始菜单画面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操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红外线遥控器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中的红外线遥控器的连接结构的方框图;和
图15A和15B是用于描述已有操作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例(作为显示操作设备的实施例):图1到12]
作为第一实施例,描述了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操作设备。下面的实施例是移动电话终端。
(1-1移动电话终端的例子的结构:图1和2)
<外部结构:图1>
图1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操作设备的移动电话终端。
这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终端10是折叠式移动电话终端,其包括下壳体20、上壳体30和铰链40。图1示出了以铰链40为枢轴将上壳体30相对于下壳体20打开的状态。
键操作单元21和麦克风27设在下壳体20的内表面上。键操作单元21由包括选择/输入键22的操作键23和包括数字键的操作键24构成。主照相机设在下壳体20的外(后)表面上(图1中未示出)。
在上壳体30的内表面上设有包括显示面板32的显示单元31、触摸板35、扬声器37和内部照相机39。显示单元31包括液晶显示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等。触摸板35设在显示面板32的几乎整个面积上。
<连接结构:图2>
图2示出了图1的移动电话终端10的连接结构。
在移动电话终端10中,控制单元55、存储器57、键操作单元21、显示单元31和坐标检测单元59连接到包括控制总线51和数据总线52的系统总线。触摸板35连接到坐标检测单元59。
利用包括CPU的微机来实现控制单元55。该微机存储用于控制移动电话终端10的各种处理的软件程序。控制单元55中的CPU根据软件程序执行各种处理。
存储器57例如是包括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存的内部存储器。存储器57存储诸如运动图像和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诸如操作画面的画面数据,音乐和声音数据,以及电话簿、电子邮件的数据等。
在操作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1的显示面板32上时,坐标检测单元59检测用户触摸触摸板35的位置的坐标。控制单元55根据检测到的坐标确定操作内容,诸如用户的选择。
无线电通信单元41、音频处理单元43、主照相机模块47和内部照相机模块49也连接到包括控制总线51和数据总线52的系统总线。
无线电通信单元41用于移动电话通信。天线42连接到无线电通信单元41。
音频处理单元43处理包括发射或接收的声音信号的音频信号。麦克风27和扬声器37连接到音频处理单元43。
主照相机模块47包括主照相机,并且处理用主照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
内部照相机模块49包括内部照相机39,并且处理用内部照相机39拍摄的图像数据。
(1-2.操作画面的例子:图3到5)
在初始画面(待机画面)被显示在显示面板32上时,当例如用户按压选择/输入键22的中心时,图1和2中的移动电话终端10在显示面板32上显示操作画面。图3、4和5示意地示出了操作画面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图3>
图3中的操作画面11旨在用于当用户以右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时,以右手的手指1(食指)触摸显示面板32(触摸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手指1的根部1a放在显示面板32左下角附近。
当基点P1设置在显示面板左下角附近时,操作画面11上的图标被配置为使图标的尺寸随着距基点P1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具体地,由于距基点P1的距离最短,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1a、11b、11c和11d具有最小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1的距离大于图标11a、11b、11c和11d距基点P1的距离,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1e、11f,11g和11h具有比图标11a、11b、11c和11d更大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1的距离大于图标11e、11f、11g和11h距基点P1的距离,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1i、11j、11k和11m具有比图标11e、11f、11g和11h更大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1的距离大于图标11i、11j、11k和11m距基点P1的距离,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1n、11p、11q和11r具有比图标11i、11j、11k和11m更大的尺寸。注意,在图标11n、11p、11q和11r中,在距基点P1的距离和图标尺寸方面,图标11r最大,而图标11n最小。由于距基点P1的距离最大,图标11s具有最大的尺寸。
<第二个例子:图4>
图4中的操作画面12旨在用于当用户以左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时,以左手的手指1(食指)触摸显示面板32(触摸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手指1的根部1a放在显示面板32右下角附近。
当基点P2设置在显示面板右下角附近时,操作画面12上的图标被配置为使图标的尺寸随着距基点P2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具体地,操作画面12上的图标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12j、12k、12m、12n、12p、12q、12r、和12s对应于图3中的操作画面11上的图标11a、11b、11c、11d、11e、11f、11g、11h、11i、11j、11k、11m、11n、11p、11q、11r、和11s。
<第三个例子:图5>
图5中的操作画面13旨在用于当用户以右手或左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时,以右手或左手的手指1(食指)触摸显示面板32(触摸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手指1的根部1a放在显示面板32的底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处。
当基点P3设置在显示面板32的底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处时,操作画面13上的图标被配置为使图标的尺寸随着距基点P3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具体地,由于距基点P3的距离最短,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3a、13b、13c和13d具有最小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3的距离大于图标13a、13b、13c和13d距基点P3的距离,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3e、13f、13g、13h和13i具有比图标13a、13b、13c和13d更大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3的距离大于图标13e、13f、13g、13h和13i距基点P3的距离,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3j、13k、13l和13n具有比图标13e、13f、13g、13h和13i更大的尺寸。
由于距基点P3的距离最大,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的图标13p、13q和13r具有最大的尺寸。
(1-3.操作画面上的操作:图6到10)
如图6所示,采用图3中的操作画面11,用户在以右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10时以右手的手指1R触摸操作画面11(触摸板)。
如图7所示,采用图4中的操作画面12,用户在以左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10时以左手的手指1L触摸操作画面12(触摸板)。
如图8所示,采用图5中的操作画面13,用户在以右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10时以右手的手指1R触摸操作画面13(触摸板),或如图9所示,用户在以左手握住移动电话终端10时以左手的手指1L触摸操作画面13(触摸板)。
在每种情况下,如图3、4和5中所示,用户使用手指1的根部作为支点左右转动手指1(在显示面板32的横向方向上),并且前后伸展和弯曲手指1(在显示面板32的垂直方向上),以便触摸操作画面上的目标图标。
图10A、10B、10C和10D示出了当用户以图6所示的方式触摸图3的操作画面11时,用户的指尖1c沿着连接基点P1和图标11r中心的直线的状态。
为了便于图示,假设操作画面11上的图标11d、11h、11m和11r具有厚度,并且以虚线示出触摸板35。
如图10A所示,当用户触摸最接近基点P1的图标11d时,用户弯曲手指并且提起指尖1c。
此时,指尖1c与触摸板35接触的部分1e的面积、即与触摸板35的接触面积变为最小,从而可以精确地移动指尖1c。
因此,即使图标11d的尺寸是小的,用户可以容易可靠地触摸图标11d而不会触摸其他图标,并且防止了误操作。
相反,如图10D所示,当用户触摸距离基点P1最远的图标11r时,用户伸展手指并且放平指尖1c。
此时,指尖1c与触摸板35接触的部分1e的面积、即与触摸板35的接触面积变为最大。
如上所述,图标11r具有大的尺寸。因此,同样在这个情况下,用户可以容易可靠地触摸图标11r而不会触摸其他图标,并且防止误操作。
如图10B或10C所示,当用户触摸图标11h或11m时,指尖1c处于图10A和10D所示状态的中间状态。
因此,当用户触摸图标11h或11m时,用户可以容易可靠地触摸图标11h或11m而不会触摸其他图标,并且防止误操作。
对于图4中的操作画面12和图5中的操作画面13,上述事实也成立。
另外,由于在操作画面11、12和13上类似扇形地布置大量图标,通过以手指1的根部1a为支点左右转动手指1,用户可以容易地触摸设在相同弧上的图标中的一个图标。
(1-4.操作画面的选择设置:图11)
优选地,用户可以在诸如操作画面11的用于右手操作的类型、诸如操作画面12的用于左手操作的类型和诸如操作画面13的用于左手或右手操作的类型中选择要显示的操作画面类型。
设置移动电话终端10,从而用户可以使类型选择画面被显示在显示面板32上,以便选择类型。
用户通过按压图1所示的选择/输入键22在类型选择画面上选择所希望的类型。图2所示的控制单元55根据选择结果来设置要显示的操作画面类型。
图11示出了由控制单元55执行的用于选择操作画面类型的步骤的例子。首先,在步骤61,控制单元55根据用户的操作在显示单元31的显示面板32上显示类型选择画面。
接着,在步骤62,控制单元55确定是否执行了任何操作。当执行了操作时,控制单元55进入步骤63,并且确定该操作是否为用于选择操作画面类型的操作。
如果该操作是用于选择操作画面类型的操作,控制单元55从步骤63进入步骤64,并且确定选择了用于右手操作的第一类型、用于左手操作的第二类型、用于右手或左手操作的第三类型中的哪个类型。
如果选择了第一类型,控制单元55从步骤64进入步骤65,并且将操作画面类型设置为第一类型。如果选择了第二类型,控制单元55从步骤64进入步骤66,并且将操作画面类型设置为第二类型。如果选择了第三类型,控制单元55从步骤64进入步骤67,并且将操作画面类型设置为第三类型。
在步骤63,如果控制单元55确定该操作不是用于选择操作画面类型的操作,控制单元55进入步骤68,并且执行该操作的处理。
也可不在这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设备可被配置为例如允许用户在用于右手操作的第一类型和用于左手操作的第二类型之间选择。
(1-5.初始菜单画面:图12)
如图12所示,在初始画面(待机画面)被显示在显示面板32上时,当用户按压选择/输入键22的中心时,图1和2中的移动电话终端10在显示面板32上显示初始菜单画面15作为操作画面。
初始菜单画面15允许用户选择可以用移动电话终端10执行的功能中的期望功能。
具体地,作为用于右手操作的操作画面的初始菜单画面15包括设在从显示面板32的左下角附近的基点P1延伸至右上角附近的点Q1的对角线方向上的多个分段15A、15E、15J、15P和15U。
当分段距离基点P1越远时,对角线方向上的分段15A、15E、15J、15P和15U的宽度变得越大。然而,对于两个相邻分段,诸如分段15E和15J或分段15P和15U,宽度可以相同。
图标15a等设在分段15A中,图标15e等设在分段15E中,图标15j等设在分段15J中,图标15p等设在分段15P中,并且图标15u等设在分段15U中。
在该情况下,设在分段15A中的图标具有最小的尺寸。设在分段15E中的图标具有比设在分段15A中的图标更大的尺寸。设在分段15J中的图标具有比设在分段15E中的图标更大的尺寸。
设在分段15P中的图标具有比设在分段15J中的图标更大的尺寸。设在分段15U中的图标具有比设在分段15P中的图标更大的尺寸。设在分段15U中的图标的尺寸是初始菜单画面15上最大的图标尺寸。
具体地,当创建,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时,或当读取接收的电子邮件时,用户选择图标15u。当用主照相机或内部照相机拍摄图片时,用户选择图标15j。
(1-6.移动电话终端的另一个例子)
移动电话终端不限于图1和2所示的例子。例如,移动电话终端不限于折叠型或包括主照相机和内部照相机的类型。
(1-7.显示操作设备的另一个例子)
显示操作设备不限于移动电话终端。假设该设备具有在显示面板上包括触摸板并且允许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单元,显示操作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或小型设备,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或数字照相机。
[2.第二实施例(作为操作设备的实施例):图13和14]
作为第二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操作设备,其包括具有多个操作键(按钮)的键操作单元,而不是在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操作画面。
(2-1.红外线遥控器的例子:图13和14)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作为操作设备的用于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的例子。
该例子的红外线遥控器70包括其前端的发射单元(红外线发射器)71,以及发射单元71后面的键操作单元72和75。
键操作单元72包括电源按钮73,用于选择功能的三个操作键74a、74b和74c。
键操作单元75包括频道转换键76、频道选择键77以及音量控制键78。
频道转换键76包括其上分别印有数字“1”到“12”的操作键76a、76b、76c、76d、76e、76f、76g、76i、76j、76k、76p、76q和76r。
频道选择键77包括用于向上改变频道的其上印有向上箭头的操作键77u以及用于向下改变频道的其上印有向下箭头的操作键77d。
音量控制键78包括用于增加音量的其上印有符号“+”的操作键78u以及用于减小音量的其上印有符号“-”的操作键78d。
用户通过以右手或左手握住红外线遥控器70,将右手或左手的手指(食指)1的根部1a放在键操作单元75后面的基点P5上,利用手指1的根部1a作为支点左右转动手指1,并且伸展和弯曲手指1来操作键操作单元75。
在键操作单元75的频道转换键76中,距离基点P5最远的操作键76a、76b和76c具有最大的尺寸。
操作键76e、76f和76g具有比操作键76a、76b和76c小的尺寸。操作键76i、76j和76k具有比操作键76e、76f和76g小的尺寸。
操作键76p、76q和76r具有比操作键76i、76j和76k小的尺寸,操作键76p、76q和76r的尺寸是频道转换键76中最小的键尺寸。
在频道选择键77中,距基点P5较远的用于向上改变频道的操作键77u具有大于距基点P5较近的用于向下改变频道的操作键77d的尺寸。
在音量控制键78中,距基点P5较远的用于增加音量的操作键78u具有大于距基点P5较近的用于减小音量的操作键78d的尺寸。
因此,在这个例子的红外线遥控器70中,由于以图10描述的相同原因,明显地减小了键操作单元75的误操作的可能性。
在这个例子的红外线遥控器70中,多组操作键76a到76c、76e到76g、76i到76k和76p到76r可分别设在类似扇形的弧上。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的例子中的红外线遥控器70的连接结构。在红外线遥控器70中,发射单元71,控制单元83和键接口85连接到总线81。构成键操作单元72的操作键以及构成键操作单元75的操作键连接到键接口85。
用包括CPU的微机来实现控制单元83。控制单元83检测键操作单元72和75上的键操作,产生对应于键操作的控制信号,并且使发射单元71发射控制信号作为红外线遥控信号。
利用设在电视机上的图中未示出的接收单元(红外线接收单元)接收从发射单元71发射的红外线遥控信号。这样,在电视机上执行频道选择、音量控制和其他操作。
(2-2.其他例子)
红外线遥控器可以具有与图13所示的键操作单元不同配置的键操作单元。
遥控器不限于使用红外线的控制器。采用除红外线之外的光或无线电通信类型的控制器也可以被使用。
在该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操作键的键操作单元的条件下,操作设备不限于遥控器。
本申请包括与200年4月23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8-112203中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内容,通过引用将其整个内容结合在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

Claims (7)

1.一种显示操作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
设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的触摸板;和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多个图标作为操作画面,所述多个图标中的每一个图标距离位于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该图标的尺寸越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操作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用户的选择来显示所述操作画面,所述用户选择是在以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第一点为基点的第一操作画面和以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第二点为基点的第二操作画面之间进行选择,所述第二点不同于所述第一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操作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用户的选择来显示所述操作画面,所述用户选择是在以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第一点为基点的第一操作画面、以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第二点为基点的第二操作画面和以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第三点为基点的第三操作画面之间进行选择,所述第二点不同于所述第一点,所述第三点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之间。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个所述的显示操作设备,
其中所述显示操作设备是包括具有多个操作键的键操作单元的移动终端,所述键操作单元不同于所述显示单元。
5.一种操作设备,包括:
设在所述操作设备的一个区域内的键操作单元,所述键操作单元包括多个操作键,所述操作键中的每一个距离位于所述操作设备的所述区域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该操作键的尺寸越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设备,还包括:
发射单元,用于通过光通信或无线电通信向目标设备发射根据以所述操作键执行的操作而产生的信号作为遥控信号。
7.一种程序,使由计算机构成的控制单元在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多个图标作为操作画面,所述控制单元设在包括所述显示单元和设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的触摸板的显示操作设备内,所述多个图标中的每一个图标距离位于所述显示操作设备上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附近的基点越远,该图标的尺寸越大。
CN200910134595.9A 2008-04-23 2009-04-23 显示操作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69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2203A JP2009265793A (ja) 2008-04-23 2008-04-23 表示操作装置、操作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12203 2008-04-23
JP2008-112203 2008-04-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6916A true CN101566916A (zh) 2009-10-28
CN101566916B CN101566916B (zh) 2014-05-28

Family

ID=40719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5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6916B (zh) 2008-04-23 2009-04-23 显示操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94679B2 (zh)
EP (1) EP2112582A3 (zh)
JP (1) JP2009265793A (zh)
CN (1) CN10156691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7874A (zh) * 2012-10-12 2013-02-20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扇形布局ui风格的手持式设备及方法
CN103995668A (zh) * 2014-05-14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593864A (zh) * 2015-03-24 2016-05-18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维护设备的分析设备退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6292B1 (ko) * 2009-05-21 2015-1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메뉴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JP5334330B2 (ja) * 2010-12-15 2013-11-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57780B2 (ja) * 2011-03-25 2014-07-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携帯端末および画面表示変更方法
JP5449243B2 (ja) * 2011-03-29 2014-03-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携帯端末
JP2012221107A (ja) * 2011-04-06 2012-11-1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サーバ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A2781742A1 (en) * 2011-12-08 2012-09-11 Exopc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ame
EP2798439B1 (en) * 2011-12-29 2020-11-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yping on keyboards on a steering wheel
JP5962085B2 (ja) 2012-03-15 2016-08-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91113A (ja) 2012-03-15 2013-09-26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63676B2 (ja) * 2012-03-27 2014-07-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携帯端末、端末表示方法、及び端末表示プログラム
EP2852882B1 (en) 2012-05-21 2021-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using touch screen
CN103037253B (zh) * 2012-10-26 2016-02-1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遥控控制系统和遥控控制方法
US20140137038A1 (en) * 2012-11-10 2014-05-15 Seungman KIM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 user input menu
US11513675B2 (en) 2012-12-29 2022-11-29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US11068128B2 (en) 2013-09-03 2021-07-2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object manipulations in a user interface
AU2014315324B2 (en) * 2013-09-03 2017-10-12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EP3039513B1 (en) 2013-09-03 2020-08-19 Apple Inc. Crown input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509822B2 (en) 2014-02-17 2016-11-29 Seungman KIM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applying security in mobile device
EP3584671B1 (en) 2014-06-27 2022-04-27 Apple Inc. Manipulation of calendar application in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TW201610758A (zh) 2014-09-02 2016-03-16 蘋果公司 按鈕功能性
US20160062571A1 (en)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Reduced size user interface
WO2016036510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Music user interface
CN112130720A (zh) 2014-09-02 2020-12-25 苹果公司 多维对象重排
WO2016036509A1 (en) 2014-09-02 2016-03-10 Apple Inc. Electronic mail user interface
DK201670595A1 (en) 2016-06-11 2018-01-22 Apple Inc Configuring context-specific user interfaces
CN109416609B (zh) * 2016-10-27 2022-01-28 瑟克公司 具有接近感测的输入装置中的手指追踪
JP2018106010A (ja) * 2016-12-27 2018-07-05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US11435830B2 (en) 2018-09-11 2022-09-06 Apple Inc. Content-based tactile outputs
CN111397111B (zh) * 2020-04-13 2021-10-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器防误操作方法、装置、遥控器及空调器
US11893212B2 (en) 2021-06-06 2024-02-0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widg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4825B2 (ja) * 1989-12-05 1998-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制御装置
US5345362A (en) * 1993-04-29 1994-09-06 Medtronic, Inc. Portable computer apparatus with articulating display panel
US5790121A (en) * 1996-09-06 1998-08-04 Sklar; Peter Clustering user interface
US6480194B1 (en) * 1996-11-12 2002-11-12 Silicon Graphics, Inc. Computer-related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data visualization in external dimension(s)
US7844914B2 (en) * 2004-07-30 2010-11-30 Apple Inc. Activating virtual keys of a touch-screen virtual keyboard
US6211856B1 (en) 1998-04-17 2001-04-03 Sung M. Cho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uch screen with an auto zoom feature
US6668177B2 (en) * 2001-04-26 2003-12-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rioritized icons in a mobile terminal
US7663605B2 (en) * 2003-01-08 2010-02-16 Autodesk, Inc. Biomechanical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for pen-based computers
JP2004295159A (ja) * 2003-02-07 2004-10-21 Sony Corp アイコン表示システム、アイコン表示方法、電子機器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40266396A1 (en) * 2003-06-25 2004-12-30 Henry Steven G Digital transmitter displays
US8083588B2 (en) * 2003-09-04 2011-12-27 Pryor Timothy R Reconfigurable surface based video games
US7439959B2 (en) * 2004-07-30 2008-10-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Key arrangement for a keyboard
KR100827230B1 (ko) 2006-06-09 2008-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뉴 아이콘을 제공하는 휴대용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878937B2 (ja) 2006-06-28 2012-02-15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699955B2 (ja) * 2006-07-21 2011-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KR100800889B1 (ko) * 2006-08-08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기능 항목이 표시되는 화면의 구성을변경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기
JP4619338B2 (ja) 2006-09-06 2011-01-26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205759B2 (ja) 2008-02-04 2009-0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7874A (zh) * 2012-10-12 2013-02-20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扇形布局ui风格的手持式设备及方法
CN103995668A (zh) * 2014-05-14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593864A (zh) * 2015-03-24 2016-05-18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维护设备的分析设备退化
CN105593864B (zh) * 2015-03-24 2020-06-23 埃森哲环球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维护设备的分析设备退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6916B (zh) 2014-05-28
US8294679B2 (en) 2012-10-23
EP2112582A2 (en) 2009-10-28
JP2009265793A (ja) 2009-11-12
EP2112582A3 (en) 2014-02-12
US20090267912A1 (en) 200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916B (zh) 显示操作设备
CN109375890B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和多屏电子设备
US2019028115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310844B2 (ja) 携帯端末
KR10201591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331346B1 (ko) 전자기기
CN102981716B (zh) 应用菜单用户界面
JP5922480B2 (ja) 表示機能を備える携帯機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機能を備える携帯機器の制御方法
US8761748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JP5986484B2 (ja) 携帯端末、ロック状態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ロック状態制御方法
US91373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employed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09105B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和终端
JP2021523510A (ja) バックグラウン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表示方法及び移動端末
JP6088356B2 (ja) 携帯端末、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20100054369A (ko)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90869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20100105429A1 (e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function start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CN108491149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终端
JP6455489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901976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JP576608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US20120299825A1 (en) Mobile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KR20110049542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0236376A (ja) 携帯電話装置
KR20100059585A (ko)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1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122

Address after: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after: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japan Co., 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after: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ddress before: Longde,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TO: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