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0118B -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0118B
CN101560118B CN2009100079169A CN200910007916A CN101560118B CN 101560118 B CN101560118 B CN 101560118B CN 2009100079169 A CN2009100079169 A CN 2009100079169A CN 200910007916 A CN200910007916 A CN 200910007916A CN 101560118 B CN101560118 B CN 1015601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medium
formulation
prescription
fermentation
glossy ganoder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9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0118A (zh
Inventor
李卫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09100079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0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0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0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0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0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其成分由苦荞麦0.8%-2.0%,薏苡芢0.5%-2.5%、葡萄糖0.5%-2.0%,黄豆粉0.5%-3.0%,酵母膏0.1%-0.5%,磷酸二氢钾0.01%-0.2%,硫酸镁0.01%-0.1%,水98.08%-89.70%;其优化方法按以下顺序操作:确定灵芝菌种; 确定常规培养基的最适配方1;确定荞麦培养基最佳配方2; 确定薏苡芢培养基最佳配方3;确定在配方1中同时添加荞麦和薏苡芢两种新原料后的培养基最佳配方4;优化后的最终配方5。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微量因子丰富,营养结构合理的能有效提高灵芝多糖发酵产量的灵芝多糖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属生物制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真菌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我国最早的药物书《神农本草经》及以后的其他许多本草均有记载,如灵芝、茯苓、虫草等等,至今仍广泛应用。大量药用真菌都富含多种药用或保健功能组分,如多糖、三萜类、糖肽等,它们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病毒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灵芝是一种珍贵传统药用真菌,具有双向免疫调节、降血脂、抗衰老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这些功能来自于灵芝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灵芝多糖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分。灵芝多糖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目前,灵芝多糖的生产几乎都是从子实体中提取。由于药用菌子实体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质量受产地环境、栽培基质等影响,导致从子实体中提取活性成分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通过灵芝菌丝体的发酵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规模化提取灵芝的生物活性功能组分,则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液体发酵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之一。深层发酵技术直接生产食用菌菌体,同时获得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发酵液。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的关键是培养基。不同食用菌要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因此,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是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培养基配方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发酵产率和生产成本。
根据培养基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的组成均为天然有机物,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一些已知化合成分的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无论哪一种培养基,其组成都离不开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生长素等。
目前,食用菌的深层液体发酵生产主要是采用了抗生素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其工艺大致是:母种——一级种子——二级种子——发酵罐深层发酵。药用菌菌丝体发酵的的培养基的组分结构很大程度上还沿用了氨基酸和抗生素发酵的配方。灵芝多糖发酵的培养基组分主要由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物质组成,一些微量因子对灵芝发酵的也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和生产上灵芝常规的培养基配方中碳源多为葡萄糖、蔗糖或果糖,氮源为酵母膏、玉米粉或豆饼粉,无机盐为MgSO4、K2HPO4等。这种常规培养基中的碳源成本较高,微量因子缺乏,对提高灵芝多糖发酵产量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微量因子丰富,营养结构合理的能有效提高灵芝多糖发酵产量的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本发明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各组分最适质量分数为:
苦荞麦0.8%--2.0%,薏苡芢0.5%--2.5%、葡萄糖0.5%--2.0%,黄豆粉0.5%--3.0%,酵母膏0.1%--0.5%,磷酸二氢钾0.01%--0.2%,硫酸镁0.01%--0.1%,水98.08%--89.70%,pH自然。
所述的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的优化方法是:
1).确定灵芝菌种(Ganoderma lucidum)
2).确定常规培养基的最适配方(配方1)
在先期的试验基础上,选择葡萄糖为碳源,豆饼粉和酵母膏为氮源,以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为无机盐,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观察胞外多糖的产量,进行常规培养基配方选择。
3).确定荞麦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2)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苦荞麦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荞麦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5%、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苦荞麦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苦荞麦粉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苦荞麦粉添加量。
4).确定薏苡芢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3)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薏苡芢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荞麦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5%、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薏苡芢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荞麦粉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薏苡芢添加量
5).确定在配方1中同时添加荞麦和薏苡芢两种新原料后的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4)。
参照配方2和配方3的过程中苦荞麦和薏苡芢各自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走势,设计L9(34)正交试验表,4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苦荞麦(因素A)、薏苡芢(因素B)、黄豆粉(因素C)、酵母膏(因素D),每个因素设3个添加量水平。
从正交实验结果观察产生的胞外多糖产量产量最大的发酵培养基,确定最佳配方4。
6).优化后的最终配方(配方5)。
在配方4的基础上,微调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三种组分的比重,观察记录多糖产量,确定该培养基最终的新型培养基配方(配方5)。
原理:灵芝菌丝体具有丰富的酶系,能在发酵过程中利用多种粗粮类底物,而一些粗粮类的底物中的大量的活性因子又可以被这些酶系吸收,转入代谢产物中,并刺激一些活性组分的大量产生。
苦养麦粉除含碳水化合物以外,还含有19种氨基酸,比例接近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其维生素的含量极为丰富,维生素B和烟酸显著高于大米。此外,苦荞麦中含有丰富的被称作维生素P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其中镁元素含量极高,钾含量分别是小麦粉的2倍、大米的23倍,铁元素含量是大米的3倍~4倍,还含有其它谷类中不具备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薏苡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16.2%,脂肪4.65%,碳水化合物79.1%,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薏苡素、薏苡脂、三萜化合物等,这些微量因子对灵芝菌丝生长和灵芝发酵产物清除自由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刺激药用菌丝体多糖和三萜类物质生成的特殊功效因子。
优点:
1、以苦荞麦、薏苡芢原料作为碳源的主体,既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又丰富了底物营养结构。
2、以苦荞麦、薏苡芢原料形成的复合型碳源的底物配方,在生产中,操作方便,发酵中活性组分产量、灵芝多糖产量明显提高。
3、以苦荞麦、薏苡芢的可溶性淀粉部分替代单糖和双糖为碳源。同时加入对发酵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的辅助成分,明显改善了发酵液物理条件的表面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选用代号为“赤芝6号”(Ganoderma lucidum)的灵芝菌种,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保存。
2).确定常规培养基的最适配方(配方1)
在先期的试验基础上,选择葡萄糖为碳源,豆饼粉和酵母膏为氮源,以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组合为分析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观察胞外多糖的产量,进行常规培养基配方选择。
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0%,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80ml,在转速为180r/min、温度为28℃的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pH自然。
多糖的提取方式为: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丝体,上清液以3倍体积的95%乙醇浸提1次,真空干燥后获胞外粗多糖,称量。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完成后,确定常规的培养基配方(简称配方1)各组分最适质量分数为:
葡萄糖3.5%,黄豆粉1.0%,酵母膏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水95.15%,pH自然。
用配方1进行灵芝液体发酵,其胞外粗多糖产量为1.65g/L。
3).确定苦荞麦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2)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苦荞麦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苦荞麦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6%、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苦荞麦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苦荞麦粉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当苦荞麦粉添加量为1.0%时,灵芝液体发酵的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达到2.12g/L。
因此,配方2各组分质量分数为:
苦荞麦粉1.0%,葡萄糖2.5%,黄豆粉1.0%,酵母膏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水95.15%,pH自然。
4).确定薏苡芢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3)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薏苡芢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荞麦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5%、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薏苡芢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薏苡芢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当薏苡芢添加量为1.5%时,灵芝液体发酵的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达到2.33g/L。
因此,配方3各成分质量分数为:
薏苡芢1.5%,葡萄糖2.0%,黄豆粉1.0%,酵母膏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水95.15%,pH自然。
5).确定在配方1中同时添加苦荞麦和薏苡芢两种新原料后的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4)。
参照配方2和配方3的过程中苦荞麦和薏苡芢各自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走势,设计L9(34)正交试验表,4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苦荞麦(因素A)、薏苡芢(因素B)、黄豆粉(因素C)、酵母膏(因素D),它们的添加量水平分别如下:
  影响因素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苦荞麦(A) 0.5         1.0         1.5
  薏苡芢(B) 1.0         1.5         2.0
  黄豆粉(C) 0.8         1.0         1.2
  酵母膏(D) 0.1         0.2         0.3
从实验结果可知,A2B1C3D1组合的发酵培养基胞外多糖产量达2.78,产量最大,因此,配方4的最佳组分应为:
苦荞麦1.0%、薏苡芢1.0%、葡萄糖1.5%,黄豆粉1.2%,酵母膏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水95.05%,pH自然。
6).优化后的最终配方(配方5)。
在配方4的基础上,微调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三种组分的比重,观察记录多糖产量,最高产量达3.36g/L,与常规培养基配方(配方1)的产量1.65g/L相比,提高了一倍以上。
“赤芝6号”的灵芝菌种(Ganoderma lucidum)的发酵培养基最终的新型培养基配方(配方5)为:
苦荞麦1.0%、薏苡芢1.0%、葡萄糖1.8%,黄豆粉1.2%,酵母膏0.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2%,水94.83%。
实施例2、
1).选用代号为“赤芝18号”的灵芝菌种(Ganoderma lucidum),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保存。
2).确定常规培养基的最适配方(配方1)
在先期的试验基础上,选择葡萄糖为碳源,豆饼粉和酵母膏为氮源,以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为无机盐,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观察胞外多糖的产量,进行常规培养基配方选择。
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0%,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80ml,在转速为180r/min、温度为28℃的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pH自然。
多糖的提取方式为: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丝体,上清液以3倍体积的95%乙醇浸提1次,真空干燥后获胞外粗多糖,称量。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完成后,确定常规的培养基配方(简称配方1)各组分最适质量分数为:
葡萄糖3.0%,黄豆粉1.8%,酵母膏0.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3%,水95.02%,pH自然。
用配方1进行灵芝液体发酵,其胞外粗多糖产量为1.04g/L。
3).确定苦荞麦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2)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苦荞麦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荞麦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5%、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苦荞麦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苦荞麦粉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当苦荞麦粉添加量为1.5%时,灵芝液体发酵的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达到1.36g/L。
因此,配方2各组分质量分数为:
苦荞麦粉1.5%,葡萄糖1.5%,黄豆粉1.8%,酵母膏0.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5%,水95.02%,pH自然。
4).确定薏苡芢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3)
在配方1的基础上,以薏苡芢粉部分地替代葡萄糖,确定薏苡芢粉的最适添加量。
分别以0.1%、0.3%、0.5%、0.8%、1.0%、1.5%、2.0%、2.5%等8个水平的薏苡芢粉替代葡萄糖,观察随着薏苡芢比重在配方中的变化对多糖发酵的影响,最后确定当薏苡芢添加量为1.0%时,灵芝液体发酵的胞外粗多糖产量最高,达到1.23g/L。
因此,配方3各成分质量分数为:
薏苡芢粉1.0%,葡萄糖2.0%,黄豆粉1.8%,酵母膏0.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3%,水95.02%,pH自然。
5).确定在配方1中同时添加苦荞麦和薏苡芢两种新原料后的培养基最佳配方(配方4)。
参照配方2和配方3的过程中苦荞麦和薏苡芢各自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走势,设计L9(34)正交试验表,4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苦荞麦(因素A)、薏苡芢(因素B)、黄豆粉(因素C)、酵母膏(因素D),它们的添加量水平分别如下:
  影响因素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苦荞麦(A) 1.0         1.5         2.0
  薏苡芢(B) 0.8         1.0         1.2
  黄豆粉(C) 1.0         1.8         2.4
  酵母膏(D) 0.1         0.2         0.3
从实验结果可知,A1B3C1D2组合的发酵培养基胞外多糖产量达1.78,产量最大,因此,配方4的最佳组分应为:
苦荞麦1.0%、薏苡芢1.2%、葡萄糖0.8%,黄豆粉1.0%,酵母膏0.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3%,水95.72%,pH自然。
6).优化后的最终配方(配方5)。
在配方4的基础上,微调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三种组分的比重,观察记录多糖产量,最高产量达2.11g/L,与常规培养基配方(配方1)的产量1.04g/L相比,提高了一倍以上。
灵芝菌种“赤芝18号”(Ganoderma lucidum)的发酵培养基最终的新型培养基配方(配方5)为:
苦荞麦1.0%、薏苡芢1.2%、葡萄糖1.0%,黄豆粉1.0%,酵母膏0.3%,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1%,水95.35%,pH自然。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各组分质量分数为:苦荞麦0.8%--2.0%,薏苡芢0.5%--2.5%,葡萄糖0.5%--2.0%,黄豆粉0.5%--3.0%,酵母膏0.1%--0.5%,磷酸二氢钾0.01%--0.2%,硫酸镁0.01%--0.1%,水98.08%--89.70%。
CN2009100079169A 2009-02-26 2009-02-26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0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9169A CN101560118B (zh) 2009-02-26 2009-02-26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9169A CN101560118B (zh) 2009-02-26 2009-02-26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0118A CN101560118A (zh) 2009-10-21
CN101560118B true CN101560118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21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9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0118B (zh) 2009-02-26 2009-02-26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01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3884A (zh) * 2012-05-04 2012-08-22 苏州百趣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紫灵芝发酵生产多糖的方法
CN102690138A (zh) * 2012-06-21 2012-09-26 吴利明 一种通用型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
CN103966107B (zh) * 2014-05-13 2016-08-24 大连佳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基及用该培养基生产多成分高活性灵芝菌粉方法
CN104163675A (zh) * 2014-07-30 2014-11-26 晶叶(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蛹虫草液体发酵的培养基
CN104431992A (zh) * 2014-12-25 2015-03-25 王永产 一种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工艺
CN104878127A (zh) * 2015-05-12 2015-09-02 苏州葛家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灵芝多糖产量的调光液体培养方法
CN104894297A (zh) * 2015-05-12 2015-09-09 苏州葛家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灵芝多糖产量的控温液体培养方法
CN104876706A (zh) * 2015-05-18 2015-09-02 张家港市鸿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培养基
CN105110837A (zh) * 2015-07-16 2015-12-02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苦荞和菌渣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7493970A (zh) * 2017-09-15 2017-12-22 佛山市三水区嘉信农业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利用灵芝菌丝体发酵浆栽培荔枝菌的方法
CN110923150A (zh) * 2019-12-17 2020-03-27 石家庄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灵芝体提取原菌种转化液体生产菌种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848A (zh) * 2003-09-28 2005-03-30 吴佛煌 一种人工栽培灵芝的液体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837354A (zh) * 2006-04-17 2006-09-27 东莞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灵芝菌丝粉或灵芝茶及其双重发酵工艺
CN101273693A (zh) * 2008-04-09 2008-10-01 河源市天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紫灵芝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0848A (zh) * 2003-09-28 2005-03-30 吴佛煌 一种人工栽培灵芝的液体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837354A (zh) * 2006-04-17 2006-09-27 东莞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灵芝菌丝粉或灵芝茶及其双重发酵工艺
CN101273693A (zh) * 2008-04-09 2008-10-01 河源市天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紫灵芝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0118A (zh)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0118B (zh) 一种灵芝菌丝体发酵的新型培养基配方和优化方法
CN108504621B (zh) 用于蝙蝠蛾拟青霉Cs-4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2668A (zh) 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力复合鱼饲料
CN105255964A (zh) 一种β-葡聚糖的生产方法
CN103477994B (zh) 用于米糠和麸皮全料液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菌株
CN109251951A (zh) 一种半连续液体培养高效生产灵芝多糖的方法
CN101215515B (zh) 一种虫草醋的制备方法
CN102119631B (zh) 用于米糠和麸皮复合原料生产多糖的灰树花菌株
CN103583236A (zh) 一种桑黄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CN107502555A (zh) 一种地顶孢霉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
US20210079339A1 (en)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paecilomyces hepialis cs-4
CN102599004A (zh) 添加火麻仁培养虫草菌丝体的方法
CN102925527A (zh) 一种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的方法
CN103416313A (zh) 用于米糠和麸皮全料液态发酵生产灰树花多糖的菌株
CN102174414B (zh) 一种新的肋脉羊肚菌m8-13液体发酵物在保健品及医药开发中的应用
CN101838673A (zh) 一种以米酒糟为原料液态发酵制备灵芝多糖的方法
CN105861327A (zh) 一种蜜环菌反复分割补料发酵工艺
TWI385248B (zh) 一種蟲草屬培養基之配方
CN107446968A (zh) 一种发酵培养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14597A (zh) 紫芝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6497795A (zh) 一种含有枸杞子的冬虫夏草菌种子培养基及其应用
Gregori et 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ergosterol content of Grifola frondosa in various solid-state substrates
CN102584363A (zh) 一种利用黄酒糟作为液体培养基来生产药用或药食兼用菌丝体的方法
Chen et al. Effects of medium component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n mycelial biomass and the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submerged culture of Xylaria nigripes (Ascomycetes), a Chinese medicinal fungus
CN101182443B (zh) 一种猪苓发酵酒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