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8545A -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8545A
CN101558545A CNA2007800460253A CN200780046025A CN101558545A CN 101558545 A CN101558545 A CN 101558545A CN A2007800460253 A CNA2007800460253 A CN A2007800460253A CN 200780046025 A CN200780046025 A CN 200780046025A CN 101558545 A CN101558545 A CN 101558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electronic
antenn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60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8545B (zh
Inventor
河村拓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58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8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5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50/23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tting antennas, e.g. directional array antennas or Yagi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20The network being internal to a load
    • H02J2310/22The load be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源供给馈送系统(100),如图2所示,包括:电源供给馈送设备(1),其包括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113)和面对所述设备放置的显示功能单元(12),用于处理无线通信;以及移动电话(2a),其包括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211),并具有用于将天线线圈(211)与天线线圈(113)对准的天线对准的终端信息,从而处理无线通信。电源供给馈送设备(1)从移动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并且基于该终端信息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中显示移动电话(2a)的轮廓图像(Pa)。因此,可能最合适地匹配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处理点,从一个无线电子设备馈送预定电力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并且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其优选地应用于以期望功率执行充电的非接触电源供给系统、以及非接触数据通信系统、使用图像和音频信息执行通信处理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等等。
更具体地,包括了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的显示单元,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从要安装的设备(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外形信息,所述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当要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实现匹配时使用的位置坐标系统中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该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并且安装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在此情况下,不依赖于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对准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此外,在两个天线之间已经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提供预定电力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和/或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预定通信处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更频繁地使用便携式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音频设备、以及如电子牙刷和电子剃须刀的可再充电终端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等)。在这些终端设备内,安装了可再充电二次电池。当可再充电二次电池的端电压变为低于期望值时,应当对二次电池充电。采用了接触和非接触二次电池充电方法。
在日本注册实用新型No.3125341中所引用的接触充电方法中(第3页,图1),在所述终端设备上提供的用于接收电源供给的端子与充电器上提供的用于执行充电的端子接触的状态下,或在专用插头安装到在充电器上提供的用于执行充电的端子的状态下,执行充电。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03997中引用的非接触充电方法中(第6页,图4),例如,通过从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从电源供给设备向终端设备执行馈电或充电。电源供给设备是与这些终端设备兼容的充电器。根据后一充电系统,存在这样的优点:可通过简单的用户操作(如将设备的主体放置或安装到充电器上)执行馈电和充电,而不用将电缆与终端设备连接。此外,存在这样的优点:不需要用于电源供给的连接器,因此获得了优良的防水性和安全性。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示例的非接触充电系统8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图。根据图1所示的充电系统800,充电系统800包括电源供给设备10和终端设备20。电源供给设备10包括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包括与AC插头3连接的电源供给线8。AC-DC转换器111连接到电源供给线8,并且以一种方式操作,使得例如将100V和50或60Hz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高频反相器112连接到AC-DC转换器111,并且以一种方式操作使得从直流电产生大约100kHz的高频的交流电。初级线圈113连接到高频反相器112,并且施加大约100kHz的高频电压(电力)。
另一方面,终端设备20包括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电路22和可再充电电池23。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包括次级线圈211、AC-DC转换器212、以及整流器电路213。由初级线圈113产生的大约100kHz的高频的交流磁场穿过次级线圈211。AC-DC转换器212连接到次级线圈211,并且将在次级线圈211中感应的高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整流器电路213连接到AC-DC转换器212,并且对直流电进行整流,并对直流电进行平滑。
根据非接触充电系统800,在将高频电施加到初级线圈113的情况下,流过初级线圈113的电流在次级线圈211中产生磁场。此时,磁场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在次级线圈211中产生电压(电磁感应)。这里,可经由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之间的匝数比来改变在次级线圈211中感应的电压值。如果初级线圈113的匝数由n1表示,次级线圈211的匝数由n2表示,施加到初级线圈113的电压由V1表示,并且施加到次级线圈211的电压由V2表示,则电压V2由等式(1)表达。
|V2|=n1/n2|V1|……(1)
例如,当施加到初级线圈113的高频电的电压是100V并且在次级线圈侧获得5V的高频电压时,次级线圈的匝数是初级线圈的匝数的1/20。这里,产生的交流电压通过AC-DC转换器212转换为直流电压。此外,直流电压通过整流器电路213整流。结果,对未示出的信号处理单元、如负载的电路22、以及可再充电电池23执行电源供给和充电处理。这里,为了关于从电源供给设备10施加到终端设备20的高频电有效地在终端设备20中产生直流电压,以一种方式提供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使得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彼此靠近,并且两个线圈的中心对准。
此外,关于非接触无线电子设备,根据利用近场无线功能的数据通信系统,通过将终端设备放置或摆放在数据通信设备上的操作来执行非接触数据通信处理。使用例如便携式电话、数字相机等来作为在此情况下的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应用电器)与这些无线电子设备交换数据,如静态图像、运动图像和音乐。此外,作为非接触数据通信系统,利用RF的系统(如无线LAN、毫米波和UWB)作为现有技术是已知的。
例如,关于近场无线系统,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5-64822(第14页,图3)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根据该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数据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并且通过非接触通信方法利用在数据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反射波来执行数据通信。与以有线方式连接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情况相比,如果类似这样配置设备,对于数据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的布置的自由度增加,手持性和方便性改进,并且不需要连接器。因此,获得优良的防水性和安全性。
然而,根据现有示例的无线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
i.根据如日本注册实用新型No.3125341(第3页,图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03997(第6页,图4)等中所示的非接触充电系统,提供了特定终端设备和专用于该终端设备的电源供给设备的组合。因此,预期由于该电源供给设备仅用于特定终端设备,因此可能存在用户的家庭四处散落许多充电器的情况,并且由于不能转用另一设备的充电器,因此在丢失电源供给设备(充电器)的情况下可能产生金钱和资源的浪费。
ii.关于如上所述的问题,可以考虑这样的方法,其中对于各种终端设备使用通用电源供给设备;然而,为了以非接触方式执行高效供电,在电源供给设备的无线处理点和终端设备的无线处理点之间必须非常严格地实现匹配。关于此点,在各终端设备机型之间,电源供给设备的初级线圈和终端设备的次级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经常变化,因此预期用于执行优选的供电处理的对准可能相当困难。
iii.根据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5-64822(第14页,图3)中所示的利用近场无线功能的数据通信系统,在利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天线方向性可能有限,并且对于数据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的布置的自由度可能降低。此外,即使在使用其天线方向性通常被认为是广的天线方向性的无线通信方法(如无线LAN)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数据通信状态依赖于如何放置终端设备而降低的情况。这样,依赖于终端设备关于数据通信设备的布置状态,担心不能执行与该数据通信设备的优选的通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处理系统是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无线处理系统,并且包括: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以及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具有终端信息,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对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所述无线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从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终端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无线处理系统,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要执行无线处理的情况下,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具有终端信息,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例如,所述终端信息存储在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中,并且是在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的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外形信息。据此,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从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终端信息(外形信息),并且根据该终端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因此,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如果安装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处理方法是用于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两个天线之间实现匹配的无线处理方法,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具有终端信息,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对所述天线实现关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发送终端信息到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以及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从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终端信息,并且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无线处理方法,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要执行无线处理的情况下,如果安装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无线电子设备是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并且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显示单元,其提供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以及无线处理单元,其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如果将用于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处理为外形信息,当要对于所述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则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处理单元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外形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要执行无线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并且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所述显示单元提供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据此,所述无线处理单元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外形信息,并且根据所述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所述外形信息用于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因此,如果安装所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另一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是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所述两个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所述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外形信息,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以及无线处理单元,其根据从存储单元读取的外形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发送外形信息到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要执行无线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并且通过从存储单元读取外形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据此,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将外形信息发送到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因此,如果安装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无线电子设备是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并且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显示单元,其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无线处理单元,其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以及存储单元,如果用于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被作为外形信息、并且用于读取外形信息的信息被处理为识别信息,则所述存储单元存储外形信息,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关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所述第三无线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处理单元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识别信息,根据识别信息,从存储单元读取关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无线电子设备,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要执行无线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并且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所述显示单元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据此,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无线处理单元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识别信息,根据该识别信息,读取关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并且根据该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外形图像。
因此,如果安装所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第三无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第三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第三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第三无线电子设备和另一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无线电子设备是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所述两个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并且所述第四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读取外形信息的识别信息,所述外形信息用于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显示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以及无线处理单元,其根据从存储单元读取的识别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第四无线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发送识别信息到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无线电子设备,在要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并且如果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第四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被处理为外形信息,其中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则所述无线处理单元从存储单元读取用于读取该外形信息的识别信息,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据此,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所述无线处理单元发送识别信息到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因此,在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中,读取基于识别信息的外形信息,将基于该外形信息的外形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并且如果安装所述第四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该外形图像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和第四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供应到第四无线电子设备,或可以在提供有设备安装表面的无线电子设备和第四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示例的非接触充电系统8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图。
[图2]图2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源供给系统100的示例性结构的图。
[图3]图3是示出在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的电源供给设备1和终端设备2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A]图4A是示出显示功能单元12的示例性显示区域的图。
[图4B]图4B是示出根据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信息D0的示例性图像的图。
[图5]图5是示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的示例的图。
[图6]图6是示出电源供给系统100的示例性充电特性的曲线图。
[图7]图7是示出在电源供给系统100中执行的示例性充电处理的序列图表。
[图8]图8是示出用于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的音乐播放器2b的示例性充电处理的示意图。
[图9]图9是示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2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0]图10是示出在电源供给系统200中执行的示例性充电通信的序列图表。
[图11]图11是示出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3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2]图12是示出在电源供给系统300中执行的示例性充电处理的序列图表。
[图13]图13是示出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4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4]图14是示出作为第五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500的示例性结构的图。
[图15]图15是示出在数据通信系统500中的数据通信设备105和终端设备201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6A]图16A是示出显示功能单元12的示例性显示区域的图。
[图16B]图16B是示出根据终端设备201的终端信息的示例性图像的图。
[图17]图17是示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的示例的图。
[图18]图18是示出在数据通信系统500中执行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的序列图表。
[图19]图19是示出用于数据通信系统500中的音乐播放器2d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的示意图。
[图20]图20是示出作为第六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21]图21是示出在数据通信系统600中执行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的序列图表。
[图22]图22是示出在作为第七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700中的显示的外形图像Pa和Pc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其能够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最佳无线处理点之间实现匹配,并且可以将预定电力从一个无线电子设备提供到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或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在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的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所示的电源供给系统100用作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处理系统,并且是如下系统:该系统在如具有近场无线通信功能的电源供给设备1和具有相同功能的便携式电话2a的两个无线电子设备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非接触)充电处理。电源供给设备1用作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具有预定形状的外壳,包括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外壳内的兼用作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的初级线圈(以下称作天线线圈113),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显示功能单元12提供在外壳的顶部表面上。在该示例中,显示功能单元12的顶部表面是设备安装表面。天线线圈113具有例如圆形形状,并且固定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背侧。使用具有通用近场无线通信功能的非接触充电器作为电源供给设备1,当如便携式电话2a或便携式音频播放器(以下称作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放置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时,该非接触充电器执行充电。
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用作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兼用作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的次级线圈(以下称作天线线圈211)和终端信息D0,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实现各天线之间的匹配,并用于实现天线线圈211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线圈113的匹配。天线线圈211也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布置在便携式电话2a的外壳内的其背侧上。使用具有例如2.45GHz频带的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Bluetooth))的设备,作为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
在该示例中,当用户使这些终端设备2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时,例如,以一种方式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使得其逐渐显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此时,以下述布局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外形图像Pa,在所述布局中,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线圈113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与便携式电话2a的天线线圈211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匹配,并且使得能够进行高效供电。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在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的电源供给设备1和终端设备2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示例中,分开描述电源供给设备1的示例性结构和终端设备2的示例性结构。
(电源供给设备的示例性结构)
图3所示的电源供给设备1具有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和无线充电(供电)功能。此外,电源供给设备1具有从终端设备2接收终端信息D0、并且根据该终端信息D0显示便携式电话2a、音乐播放器2b等的外形图像Pa和Pb的功能。
电源供给设备1包括例如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显示功能单元12、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主控制单元14、和耦合电容114。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包括AC-DC转换器111、高频反相器112和天线线圈113。对于天线线圈113,其电感是用于对高频反相器112给定振荡频率的参数之一。振荡频率根据高频反相器112的结构(电导)而确定。天线线圈113的电感由指示例如绕线的材料和厚度或天线线圈113的直径和匝数的参数来确定。因此,天线线圈113的直径和匝数由振荡频率、高频反相器的电导、和线圈的绕线的材料和厚度来确定。关于这些功能,由于可以使用图1中所示的现有方法中的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在该示例中,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经由耦合电容114连接到天线线圈113,并且执行与被携带靠近设备安装表面然后安装到设备安装表面的终端设备2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无线通信处理。例如,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从被携带靠近于设备安装表面的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通知请求帧F2,并且接收外形信息D1(见图7)。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具有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Bluetooth)。换句话说,需要提供如下数据通信方法,该方法具有用于执行与便携式电话2a等的无线通信处理的功能、并适用于例如RFID的近场无线通信。
主控制单元14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并且以集中式方式控制电力发送功能单元11、显示功能单元12和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的输入/输出。例如,主控制单元14接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将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输出到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以一种方式执行显示控制,使得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主控制单元14由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RAM(可从/向其随机读写信息的存储器)等来构造。
显示功能单元12连接到主控制单元14,并且具有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显示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的功能。在该示例中,在便携式电话2a等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之前,显示功能单元12获得外形信息D1,并且基于该外形信息显示便携式电话2a等的外形图像Pa。即,在便携式电话2a、音乐播放器2b等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之前,将外形图像Pa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的设备安装表面上。执行此以便向用户示出安装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方式。使用例如液晶显示设备或能够通过投影显示的显示设备作为显示功能单元12。
如果类似这样配置电源供给设备1,则在要在电源供给设备1和便携式电话2a之间的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无线充电处理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外形信息D1。显示功能单元12基于该外形信息D1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例如,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Pa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Pa作为一个图像显示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因此,如果安装便携式电话2a以便与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线圈113的方向性和便携式电话2a的天线线圈211的方向性对准。
[终端设备的示例性结构]
上述电源供给设备1对其执行充电处理的终端设备2是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无线电子设备,并且可以应用在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终端设备2具有终端信息D0。这里,终端信息D0是由终端设备2管理的信息。终端信息D0包括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这里,外形信息D1是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其当要通过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被使用——中便携式电话2a(对象设备)的外形图像Pa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坐标信息D2是用于向电源供给设备1通知最佳电源供给点的信息。
终端设备2包括例如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电路22、可再充电电池23、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主控制单元25、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和耦合电容214,如图3所示。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包括天线线圈211、AC-DC转换器212、和整流器电路213。使用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作为天线线圈211。关于这些功能,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现有方法中的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并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23连接到整流器电路213,并以执行充电处理时的直流电通过电源供给设备1充电。电路22、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主控制单元25和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23。从可再充电电池23施加驱动电压到这些电路等。电路22是具有便携式电话功能和音乐播放器功能的模块。
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经由耦合电容214连接到天线线圈211,并且执行与电源供给设备1的无线通信处理。例如,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将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的外形信息D1发送到电源供给设备1。与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类似,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被提供有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或可以应用到近场无线通信如RFID的数据通信方法。
主控制单元25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并且控制电路22、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和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的输入/输出。与电源供给设备1的主控制单元14类似,主控制单元25由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RAM(可从/向其随机读写信息的存储器)等构造,并且控制例如终端设备2的一部分或整个终端设备2。
用作存储单元的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连接到主控制单元25,并且存储对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唯一的终端信息D0。终端信息D0是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中,例如,将指示预定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和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存储为相同值。这里,除了终端信息D0外,存储电话号码信息、用户信息等。
使用如EEPROM(电信息可擦除可编程ROM)或固定存储盘设备(硬盘:HDD)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非易失性存储器是可按需要写入数据、并且即使切断电源供给也保持数据的存储器。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用于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等。终端信息D0使用例如位图信息表达。
当这样配置终端设备2时,在要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无线充电处理的情况下,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将外形信息D1发送到电源供给设备1。因此,如果安装便携式电话2a等使得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而将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方向性和终端设备2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可对终端设备2执行高效供电,并且可以配置比利用现有方法的充电系统800更尖端的电源供给系统100。
接下来,将参照图4A和图4B描述显示功能单元12的示例性显示区域和终端信息D0的示例性图像。图4A所示的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具有显示区域I。显示区域I具有矩阵形状,其中水平方向上(行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为A,并且垂直方向上(列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为B。如果以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表达,则显示区域I表达为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A,0),并且表达为列方向上的坐标(x,y)=(0,B)到坐标(A,B)。在该示例中,设置在天线线圈113(初级线圈)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处的坐标(x,y)=(a,b),指示坐标(a,b)的坐标信息D2是指示电源供给设备1的电源供给点的指定位。
根据图4B所示的终端信息D0的示例性图像,以数字表示(digitalrepresentation)在位图区域IIa上显示便携式电话2a等的外形图像Pa。位图区域IIa具有矩阵形状(M×N位),其中M位像素布置在水平方向上(行方向上),并且N位像素布置在垂直方向上(列方向上)。终端信息D0在具有M×N位的位图区域IIa中表达。位图的维度(dimension)与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设备的维度(dimension)相同。即,如果以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表达,则位图区域IIa表达为在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M,0)以及在列方向上的坐标(x,y)=(0,N)到坐标(M,N)。在该示例中,设置在天线线圈211(次级线圈)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处的坐标(x,y)=(m,n),指示坐标(m,n)的坐标信息D2是指示便携式电话2a的电源供给点的指定位。
在该示例中,响应于每位的(0,1),在位图区域IIa中展开(表达)外形图像Pa。外形图像Pa是通过形成便携式电话2a的外部形状的可显示的轮廓状图像(例如,便携式电话2a的外部形状的投影形状)而获得的图像。在该位图区域IIa中的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中,实心黑色部分中的逻辑值例如是“0”。不包括在外形中并且围绕该外形图像Pa的部分通过其逻辑值为“1”的方形部分表达。这是因为,外形图像Pa以数字表示显示在位图区域IIa中。这样,终端信息D0使用如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的位图信息表达。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的示例。根据图5所示的显示的外形图像Pa的示例,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中,主控制单元14以一种方式控制显示功能单元12,使得指示坐标(x,y)=(a,b)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坐标(x,y)=(m,n)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
在该示例中,分别将在位图区域IIa的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M,0)分配给显示区域I的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A,0),并且将在位图区域IIa的列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0,N)分配给显示区域I的列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0,B)。因此,天线线圈113(初级线圈)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部分可以与天线线圈211(次级线圈)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部分相匹配,其中所述天线线圈113(初级线圈)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部分是电源供给设备1的电源供给点的指定位。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电源供给系统100的示例性充电特性。在图6所示的示例性充电特性中,垂直轴表示便携式电话2a等的可再充电电池23的电池电压(V)、其充电电流(A)和其充电百分比(%)。水平轴表示充电时间(H)。存在充电条件,例如,充电电流(C.C)为1020mA,并且充电电压(C.V)为4.2V。充电电流是要从整流器电路213提供到可再充电电池23的电流值。充电电压是由整流器电路213施加到可再充电电池23的电压值。充电时间(C.T)是2.5H。环境温度是20℃.充电时间是通过感应将AC电从电源供给设备1中的天线线圈113(初级线圈)供应到便携式电话2a中的天线线圈211的时间段。
图6所示的实线表示可再充电电池23的电池电压特性α,虚线表示其充电电流特性β,并且长短交替的虚线表示其充电百分比特性γ。在该示例中,在当从充电开始时间(AC供电开始时间)起经过0.8H的充电时间时,电池电压如由实线表现的电池电压特性α那样恢复,充电电平恢复到大约75%,并且充电电流开始如由虚线表现的充电电流特性β那样减少。当充电时间达到2.5H时,如由长短交替的虚线表示的充电百分比特性γ那样实现完全充电(100%)。
接下来,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处理方法,将参照图7描述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的示例性充电处理。图7所示的序列图表是在电源供给设备1和便携式电话2a之间执行无线通信处理的帧序列。
在该示例中,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电源供给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无线充电处理,所述电源供给设备1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113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设备2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211,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对于天线线圈211实现关于天线线圈113的匹配。将以下述情况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其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便携式电话2a发送终端信息D0到电源供给设备1,并且电源供给设备1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D0,并根据所述终端信息D0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在步骤ST1,电源供给设备1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如果用户携带便携式电话2a等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则在步骤ST2,便携式电话2a接收所发送的信标帧F1。响应于该信标帧F1,在步骤ST3,便携式电话2a发送终端通知帧F2到电源供给设备1。电源供给设备1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通知帧F2,并且在步骤ST4发送连接请求帧F3到便携式电话2a。此后,便携式电话2a接收连接请求帧F3,并且在步骤ST5发送连接响应帧F4到电源供给设备1。
电源供给设备1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连接响应帧F4,并且在步骤ST6发送终端信息请求帧F5到便携式电话2a。此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请求帧F5,并且在步骤ST7发送终端信息响应帧F6到电源供给设备1。此时,在便携式电话2a中,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终端信息D0,将终端信息D0写入到(添加到)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将终端信息响应帧F6发送到电源供给设备1。终端信息D0是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
接下来,电源供给设备1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在步骤ST8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在该示例中,将关于图4B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a的位图信息分配给图4A所示的显示区域I,并且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如图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此时,电源供给设备1使得指示便携式电话2a的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电源供给设备1的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并且显示外形图像Pa。
在上述帧序列中,自动执行每件事,携带便携式电话2a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的用户操作导致电源供给设备1在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后暂停。然后,操纵便携式电话2a的用户安装便携式电话2a,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此后,在步骤ST9,执行从电源供给设备1向便携式电话2a的无线充电处理。电源供给设备1发送电力,并且便携式电话2a接收电力。
接下来,将参照图8描述在电源供给系统100中执行的音乐播放器2b的示例性充电处理。在如上所述的电源供给系统100中,当携带如图8所示的音乐播放器2b靠近时,以一种方式显示音乐播放器2b的外形图像Pb,使得它逐渐显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音乐播放器2b用作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兼用作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的次级线圈(以下称作天线线圈211)、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实现各天线之间的匹配,并用于实现天线线圈211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线圈113的匹配。天线线圈211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布置在音乐播放器2b的外壳内的其背侧。类似于便携式电话2a,音乐播放器2b具有例如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Bluetooth)。
同样,在此情况下,在接收信标帧后,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音乐播放器2b和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线圈113和天线线圈211之间实现匹配,并且执行无线处理。例如,在执行图7所示的步骤ST1到步骤ST7之后,在步骤ST8,以一种布局将音乐播放器2b的外形图像Pb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在所述布局中,电源供给设备1的初级线圈113(其兼用作天线)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与音乐播放器2b的天线线圈211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相匹配。此时,显示功能单元12将外形图像Pb显示为设备安装表面上的音乐播放器2b的布置位置,从而显示功能单元12将音乐播放器2b(指定终端设备2)导引到可执行有利的供电处理的安装姿态。因此,在通过电源供给设备1对音乐播放器2b充电的情况下,同样可执行高效供电处理。
这样,根据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100和无线处理方法,在要在电源供给设备1和终端设备(如便携式电话2a和音乐播放器2b)之间的兼用作天线的初级线圈113和兼用作天线的天线线圈211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通过无线方法对便携式电话2a充电的情况下,电源供给设备1从所述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D0(D1+D2),并且根据该终端信息D0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而不用预先存储关于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信息D0。
因此可以在最佳无线处理点处,在电源供给设备1和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之间实现匹配。在上述示例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如果安装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兼用作天线的两个线圈(初级线圈113和天线线圈211)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使电源供给设备1的天线方向性和所述终端设备2的天线方向性对准。
因此,根据电源供给系统100,无论如便携式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形状如何,在兼用作天线的两个线圈(初级线圈113和天线线圈211)之间已经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有利地使用来自电源供给设备1的预定电力,来对便携式电话2a、音乐播放器2b等充电(供电)。因此,可以提供这样的电源供给系统100,其通过简单的用户操作开始充电(馈电)处理,在所述用户操作中,将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安装在电源供给设备1的设备安装表面上。
[第二实施例]
随后,将参照图9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2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示例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100相比,电源供给系统200是这样的系统,其中线圈不用作天线,并且分别提供用于执行充电的初级和次级线圈113和211、以及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和27。在相对于初级线圈113的线圈中心坐标的预定位置处提供天线15,并且在相对于次级线圈211的线圈中心坐标的预定位置处提供天线27。使用例如平面天线作为天线15、天线27等。
根据图9所示的电源供给系统200,电源供给系统200包括电源供给设备102。电源供给设备102除了包括初级线圈113外,还包括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天线15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的终端设备2’(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无线通信处理,所述显示功能单元12提供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并且当要实现天线15相对于终端设备2’的天线27的匹配时使用。
另一方面,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2’除了包括次级线圈211外,还包括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27。天线27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通过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外形信息D1来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外形信息D1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和天线27的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02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在电源供给系统200中,当执行从电源供给设备102到终端设备2’的无线通信时,使用天线15和天线27最佳地执行无线通信处理。同样,在该示例中,电源供给设备102根据终端信息D0,将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然后,用户将终端设备2’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此时,当通过电源供给设备102对终端设备2’充电时,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匹配以便处于最佳地对准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的状态。例如,在该状态下,电源供给设备102以非接触方式为便携式电话2a供电,或执行电源供给设备102和所述终端设备2’之间的期望的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0描述电源供给系统200中执行的示例性充电通信。根据图10所示的示例性充电,描述充电通信的示例性序列,其中在执行图7所示的步骤ST1到步骤ST7的序列之后,在步骤ST8显示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或Pb,在步骤ST9开始充电(发送电力),此后进一步利用天线15和天线27,并且过程从步骤ST10进行到步骤ST23,直到完成充电。
在该示例中,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通过改变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的显示色彩,向用户通知充电进程,并且当充电完成时,终止显示外形图像Pa,或改变其显示色彩。在图10所示的电源供给系统200中,在执行上述预定序列之后,在步骤ST8显示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在步骤ST9,开始充电(发送电力)。在步骤ST10,正在对便携式电话2a充电。
然后,在步骤ST11,在电力接收功能单元21处检测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中的充电进程。对于检测充电进程的方法,可应用已知技术。在该示例中,将如图6所示的充电特性给予终端设备2’中的可再充电电池23。通过测量可再充电电池23的电流和电压并将其与所述特性比较来检测充电百分比。
在该示例中,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在步骤ST11、步骤ST14等,以固定时间间隔检测其充电百分比。在步骤ST12、步骤ST15,..,步骤ST18等,终端设备2’将充电百分比参数添加到充电进程通知帧F7,并且将充电进程通知帧F7发送到电源供给设备102。电源供给设备102从所接收的充电进程通知帧F7获得充电百分比参数,并且根据与在步骤ST13、步骤ST16等中的充电值对应的色彩,改变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的显示。例如,充电的开始用红色表示。此后,随着充电时间经过,色彩改变为黄色。此后,当完成充电时,色彩改变为蓝色(绿色)。当然,色彩不限于此。
此外,在步骤ST17充电百分比参数指示完全充电的情况下,在步骤ST18,发送添加了充电完成的充电进程通知帧F7。已经接收指示充电完成的充电进程通知帧F7的电源供给设备102假设便携式电话2a的充电已经完成,在步骤ST19停止发送电力,并且在步骤ST20终止外形图像Pa的显示。这里,在步骤ST13、步骤ST16和步骤ST20,响应于充电进程,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色彩的灰度可从暗改变为亮,并且可响应于完全充电而最终终止显示。
此后,作为用于完成充电的处理,在步骤ST21,电源供给设备102发送断开请求帧F8到便携式电话2a。已经接收断开请求帧F8的便携式电话2a在步骤ST22发送断开响应帧F9到电源供给设备102。在电源供给设备102中,完成无线通信处理,并且在步骤ST23还完成充电序列。
这样,根据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200和无线处理方法,即使在分别提供用于执行充电的初级和次级线圈113和211以及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和27的系统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电源供给设备102通过使用唯一的终端信息D0执行从终端设备2’到电源供给设备102的通信,来执行与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对应的外形图像Pa、Pb等的显示。
因此,在已经在两个线圈(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从电源供给设备102供应预定电力到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并且可以在如图10所示的电源供给设备102和所述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此外,可响应于充电状态改变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的显示色彩,或可以终止外形图像Pa的显示,从而可以容易地和简单地通知用户充电进程状态或充电完成状态。
[第三实施例]
此后,将参照图11,描述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3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电源供给设备103预先具有关于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终端信息D0。电源供给设备103在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处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识别信息D3(唯一的终端信息D0),并且根据从该便携式电话2a接收的识别信息D3,显示与便携式电话2a对应的外形图像Pa(第二无线处理系统)。
根据图11所示的电源供给系统300,用作第三无线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设备103包括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用作存储单元、连接到主控制单元14、并且存储与识别信息D3对应的、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识别信息D3是唯一的终端信息D0的一个示例,并且是用于识别便携式电话2a、音乐播放器2b等的机型的信息。
电源供给设备103从便携式电话2a获得识别信息D3,根据该识别信息D3,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并且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
作为所执行的该显示的结果,同样,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电源供给设备103可通过用户使便携式电话2a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03的操作,自动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执行对于如便携式电话2a的各种终端设备2的高功效非接触充电(馈电)处理。这里,在图11中,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源供给系统100中的组件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从而将省略其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电源供给系统300中执行的示例性充电处理。图12所示的序列图表示出在电源供给设备103和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的无线通信处理的帧序列。
在此示例中,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电源供给设备103和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无线充电处理,所述电源供给设备103包括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113、以及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设备2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线圈211,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根据识别信息D3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实现各天线之间的匹配,并用于实现天线线圈211相对于天线线圈113的匹配。将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其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便携式电话2a发送终端信息D0和识别信息D3到电源供给设备103,并且电源供给设备10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D0=D3,并且根据识别信息D3,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
在图12所示的步骤ST31,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电源供给设备103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然后,如果用户使得便携式电话2a等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03,则在步骤ST32,便携式电话2a接收所发送的信标帧F1。响应于该信标帧F1,在步骤ST33,便携式电话2a发送终端通知帧F2到电源供给设备103。电源供给设备10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通知帧F2,并且在步骤ST34发送连接请求帧F3到便携式电话2a。此后,便携式电话2a接收连接请求帧F3,并且在步骤ST35发送连接响应帧F4到电源供给设备103。
电源供给设备10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连接响应帧F4,并且在步骤ST36发送终端信息请求帧F5到便携式电话2a。此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请求帧F5,并且在步骤ST37发送终端信息响应帧F6到电源供给设备103。此时,在便携式电话2a中,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识别信息D3,将终端信息D0=识别信息D3写到(添加到)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将终端信息响应帧F6发送到电源供给设备103。
接下来,电源供给设备103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在步骤ST38执行终端机型确定处理。根据该处理,从终端信息响应帧F5中提取终端信息D0=识别信息D3。电源供给设备103的主控制单元14使用识别信息D3作为例如地址,并且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对应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从而,确定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机型。
然后,在步骤ST39,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同样在该示例中,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将图4B所示的关于便携式电话2a的位图信息分配给在电源供给设备103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的图4A所示的显示区域I,并且显示如图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此时,电源供给设备103使得指示便携式电话2a的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电源供给设备103的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并且显示外形图像Pa。
在上述帧序列中,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自动执行每件事。使得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靠近电源供给设备103的用户操作导致电源供给设备103在显示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后暂停。然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操纵便携式电话2a的用户安装便携式电话2a,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03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此后,在步骤ST40,执行从电源供给设备103到便携式电话2a的无线充电处理。电源供给设备103发送电力,并且便携式电话2a接收电力。在该示例中,在步骤ST38,确定终端的机型,因此可以执行如图10所示的充电通信处理。
这样,根据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300,在要在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和电源供给设备103的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无线充电处理的情况下,将识别信息D3存储在终端设备2中。识别信息D3是用于读取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的信息,所述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等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03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在该假设下,如果电源供给设备103从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接收识别信息D3,则电源供给设备103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中,以各种机型为基础存储多项外形信息D1等。根据该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因此,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如果安装终端设备2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03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电源供给设备103(天线线圈113)的天线方向性和终端设备2(天线线圈211)的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将预定电力从电源供给设备103供应到终端设备2,并且可以在电源供给设备103和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第四实施例]
此后,将参照图13描述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4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示例中,与根据第一和第三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100和300相比,电源供给系统400是下述系统,其中线圈不用作天线、并且分别提供用于执行充电的初级和次级线圈113和211以及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和27。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在相对于初级线圈113的线圈中心坐标的预定位置处提供天线线圈113,并且在相对于次级线圈211的线圈中心坐标的预定位置处提供天线线圈211。
根据图13所示的电源供给系统400,电源供给系统400包括用作第四无线电子设备的电源供给设备104。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电源供给设备104除了包括初级线圈113外,还包括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天线15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根据识别信息D3,执行与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安装的终端设备2(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无线通信处理,所述显示功能单元12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并且当要对于天线15实现相对于终端设备2的天线27的匹配时使用。识别信息D3是用于读取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的信息,所述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等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04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另一方面,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2除了包括次级线圈211外,还包括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27。天线27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通过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识别信息D3,执行无线通信处理。识别信息D3是用于读取外形信息D1的信息,所述外形信息D1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和天线27的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相对于电源供给设备104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在电源供给设备104中,主控制单元14使用从便携式电话2a接收的识别信息D3,以各种机型为基础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这里,在图13中,与在图9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源供给系统200中的组件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由此将省略其描述。
同样,在该示例中,对于不同机型等的便携式电话2a,可以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此外,安装便携式电话2a等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04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
在电源供给系统400中,当执行从电源供给设备104到终端设备2的无线通信时,使用天线15和天线27最佳地执行无线通信处理。在该示例中,电源供给设备104根据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的外形图像Pa、Pb等。然后,用户将终端设备2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此时,当从电源供给设备104向终端设备2执行充电时,如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匹配,以便处于初级线圈113和次级线圈211最佳对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例如,电源供给设备104以非接触方式为便携式电话2a供电,或在电源供给设备104和所述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以此方式,根据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电源供给系统400和无线处理方法,在分别提供用于执行充电的初级和次级线圈113和211、以及用于执行通信的天线15和27的系统中,将识别信息D3存储在便携式电话2a中。如果电源供给设备104从如便携式电话2a的终端设备2接收识别信息D3,则电源供给设备104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中读取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所述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中,以各种机型为基础存储多项外形信息D1等。根据该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将便携式电话2a的外形图像Pa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因此,类似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电源供给系统100、200和300,如果安装便携式电话2a以便与在电源供给设备104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a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线圈外观的视觉检查将电源供给设备104的初级线圈113(天线方向性)和便携式电话2a的次级线圈(天线方向性)对准。因此,在两个天线线圈113和211之间以及在天线15和27之间已经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将预定电力从电源供给设备104供应到便携式电话2a,或可以在电源供给设备104和如便携式电话2a或音乐播放器2b的终端设备2之间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
[第五实施例]
此后,将参照图14描述作为第五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500的示例性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根据外形图像Pc等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便携式电话2c的天线方向性之间实现匹配,并且可以执行期望的通信处理(第三无线处理系统)。
图14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500用作无线处理系统,并且是如下系统: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如具有近场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通信设备105和具有相同功能的终端设备201)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以非接触方式执行数据通信功能。数据通信设备105用作第一无线电子设备。数据通信设备105具有具预定形状的外壳,并且在外壳内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15,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在外壳的顶部表面上提供显示功能单元12。在该示例中,显示功能单元12的顶部表面是设备安装表面。
天线15具有例如圆形形状,并且固定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背侧。天线15具有例如方向性#15,该方向性#15在发送/接收时最大化对要与其执行通信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敏感度。作为数据通信设备105,使用具有近场无线通信功能的非接触数据通信设备,其当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被放置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时执行数据通信。
终端设备201用作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27、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实现天线之间的匹配,并用于实现天线27相对于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的匹配。天线27也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布置在便携式电话2c的外壳内的其背侧。天线27也具有例如方向性#27,方向性#27在发送/接收时最大化对要与其执行通信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敏感度。使用例如具有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Bluetooth))的设备,作为用作终端设备201的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
在该示例中,当用户使得这些终端设备201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5时,例如以使其逐渐显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的方式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此时,以下述布局将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在所述布局中,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的圆形形状的中心坐标与便携式电话2c的天线27的中心坐标匹配,并且使得能够进行高效数据通信。
接下来,将参照图15描述数据通信系统500中的数据通信设备105和终端设备201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示例中,分开描述数据通信设备105的示例性结构和终端设备201的示例性结构。图15所示的数据通信设备105具有近场无线通信功能。此外,数据通信设备105具有下述功能:从终端设备201接收终端信息D0’、并根据该终端信息D0’显示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的外形图像Pc。
数据通信设备105包括例如显示功能单元12、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主控制单元14和天线15。在该示例中,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连接到天线15,并且执行与被携带靠近设备安装表面并且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终端设备201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无线通信处理。例如,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并且通过从已经靠近设备安装表面的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通知帧F2来接收外形信息D1(见图18)。
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被提供有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换句话说,需要提供这样的数据通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近场无线通信例如RFID,并且具有用于执行与便携式电话2c等的无线通信处理的功能。主控制单元14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并且以集中式方式控制显示功能单元12和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的输入/输出。例如,主控制单元14接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输出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到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以使得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方式执行控制。主控制单元14由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RAM(可以与其随机读写信息的存储器)等构造。
显示功能单元12连接到主控制单元14,并且具有将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功能。在该示例中,在将便携式电话2c等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之前,显示功能单元12获得外形信息D1,并且基于此显示便携式电话2c等的外形图像Pc。即,在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之前,将外形图像Pc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这样执行以便向用户示出安装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的方式。例如使用液晶显示设备、或能够通过投影显示的显示设备作为显示功能单元12。
当以此方式配置数据通信设备105时,在要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便携式电话2c的天线15和27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数据通信处理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外形信息D1。显示功能单元12根据外形信息D1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例如,示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Pc被显示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因此,如果安装便携式电话2c以便与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对准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的方向性和便携式电话2c的天线27的方向性。
数据通信设备105与其执行数据通信处理的终端设备201是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无线电子设备,并且可应用到数据通信系统500中。终端设备201具有终端信息D0’。这里,终端信息D0’是由终端设备201管理的信息。终端信息D0’包括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这里,外形信息D1是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便携式电话2c(对象设备)的外形图像Pc和天线方向性#27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当要通过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坐标信息D2’是向数据通信设备105通知最佳数据通信点的信息。
终端设备201包括例如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主控制单元25、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显示功能单元28、信息存储单元29和输入单元30,如图15所示。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连接到天线27,并且执行与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无线通信处理。例如,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将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的外形信息D1发送到数据通信设备105。类似于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提供有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或应用到近场无线通信如RFID的数据通信方法。
主控制单元25连接到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并且控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显示功能单元28、信息存储单元29、以及输入单元30的输入/输出。类似于主控制单元14,主控制单元25由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RAM(可以从/向其随机读写信息的存储器)等构造,并且控制例如终端设备201的一部分或整个终端设备201。
用作存储单元的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连接到主控制单元25,并且存储对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唯一的终端信息D0’。终端信息D0’是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中,例如,坐标信息D2’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这里,除了终端信息D0’外,存储电话号码信息、用户信息等。
使用如EEPROM(电子信息可擦除可编程ROM)或固定存储盘设备(硬盘:HDD)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非易失性存储器是可以按需要向其写入数据、并且即使切断电源供给也保持数据的存储器。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用于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等。终端信息D0’使用例如位图信息表达。
显示功能单元28、信息存储单元29、以及输入单元30连接到主控制单元25,并且当执行数据通信处理时被使用。例如,在显示功能单元28上显示示出正执行数据通信处理的图像、标题图像等。从数据通信设备105发送的数据(下载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29中。此外,在终端设备201是数字相机等的情况下,将静态图像信息存储(累积)在信息存储单元29中,并且当执行数据通信时,将累积的静态图像信息(要上载的信息)从终端设备201传送到数据通信设备105。作为信息存储单元29,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类似,使用如EEPROM、HDD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信息存储单元29和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可作为一个单元提供。当执行这样的数据通信处理时,在命令传送开始输入、检查在信息存储单元29中累积的静态图像信息等的情况下操作输入单元30。
如果类似这样配置终端设备201,则在要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无线数据通信处理的情况下,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无线通信功能单元24发送外形信息D1到数据通信设备105。因此,如果安装便携式电话2c等以便与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将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方向性#15和终端设备201的天线方向性#27对准。因此,可以执行与终端设备201的高效数据通信处理,从而可以配置比现有充电系统800更尖端的数据通信系统500。
接下来,将参照图16A和图16B描述显示功能单元12的示例性显示区域和终端信息D0’的示例性图像。图16A所示的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具有显示区域I。显示区域I具有矩阵形状,其中在水平方向上(在行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是A,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在列方向上)的像素的数量是B。如果以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表达,则显示区域I表达为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C,0),并且表达为列方向上的坐标(x,y)=(0,D)到坐标(C,D)。在该示例中,设置在天线线圈15的馈送部分的坐标(x,y)=(c,d),指示坐标(c,d)的坐标信息D2’是指示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数据通信点的指定位。
根据图16B所示的终端信息D0’的示例性图像,在位图区域IIc上以数字表示显示便携式电话2c等的外形图像Pc。位图区域IIc具有矩阵形状(M×N位),其中M位像素布置在水平方向上(在行方向上),并且N位像素布置在垂直方向上(在列方向上)。终端信息D0’在具有M×N位的位图区域IIc中表达。位图的维度与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设备的维度相同。
即,如果以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表达,则位图区域IIc表达为在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M,0)以及在列方向上的坐标(x,y)=(0,N)到坐标(M,N)。在该示例中,在天线线圈27的馈送部分的坐标(x,y)=(m,n)被设定,指示坐标(m,n)的坐标信息D2’是指示便携式电话2c的数据通信点的指定位。
在该示例中,响应于每位的(0,1),在位图区域IIc中展开(表达)外形图像Pc。外形图像Pc是通过形成便携式电话2c的外部形状的可显示的轮廓状图像(例如,便携式电话2c的外部形状的投影形状)而获得的图像。在该位图区域IIc中的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中,实心黑色部分中的逻辑值例如是“0”。不包括在外形中并且围绕该外形图像Pc的各部分通过其逻辑值为“1”的方形部分表达。这是因为,外形图像Pc以数字表示显示在位图区域IIc中。这样,终端信息D0’使用如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的位图信息表达。
接下来,将参照图17描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的示例。根据图17所示的显示的外形图像Pc的示例,在显示功能单元12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定义的位置坐标系统XY中,主控制单元14以下述方式控制显示功能单元12,该方式使得指示坐标(x,y)=(c,d)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坐标(x,y)=(m,n)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
在该示例中,分别将在位图区域IIc的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C,0)分配给显示区域I的行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C,0),并且将在位图区域IIc的列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0,D)分配给显示区域I的列方向上的坐标(x,y)=(0,0)到(0,D)。因此,天线线圈15的方向性#15(馈送部分的坐标)可以与天线线圈27的方向性#27(馈送部分的坐标)相匹配,其中天线线圈15的方向性#15(馈送部分的坐标)是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数据通信点的指定位。
接下来,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处理方法,将参照图18描述在数据通信系统500中执行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图18所示的序列图示出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便携式电话2c之间执行的无线通信处理中的帧序列。
在该示例中,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终端设备201之间执行无线数据通信处理,所述数据通信设备105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15的天线15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设备201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27的天线27,具有终端信息D0’,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且用于对于天线27实现关于天线15的匹配。将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其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便携式电话2c发送终端信息D0’到数据通信设备105,并且数据通信设备105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D0’,并根据所述终端信息D0’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在步骤ST51,数据通信设备105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然后,如果用户使得便携式电话2c等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5,则在步骤ST52,便携式电话2c接收所发送的信标帧F1。响应于该信标帧F1,在步骤ST53,便携式电话2c发送终端通知帧F2到数据通信设备105。
数据通信设备105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通知帧F2,并且在步骤ST54发送连接请求帧F3到便携式电话2c。此后,便携式电话2c接收连接请求帧F3,并且在步骤ST55发送连接响应帧F4到数据通信设备105。数据通信设备105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连接响应帧F4,并且在步骤ST56发送终端信息请求帧F5到便携式电话2c。此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请求帧F5,并且在步骤ST57发送终端信息响应帧F6到数据通信设备105。此时,在便携式电话2c中,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终端信息D0’,将终端信息D0’写入到(添加到)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将终端信息响应帧F6发送到数据通信设备105。终端信息D0’是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
接下来,数据通信设备105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在步骤ST58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在该示例中,将关于图16B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c的位图信息分配给图16A所示的显示区域I,并且将如图17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此时,数据通信设备105使得指示便携式电话2c的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并且显示外形图像Pc。
在上述帧序列中,自动执行每件事,使得便携式电话2c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5的用户操作导致数据通信设备105在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后暂停。然后,操纵便携式电话2c的用户安装便携式电话2c,以便与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对准。此后,在步骤ST59,执行从数据通信设备105到便携式电话2c的无线数据通信处理(数据的下载),和/或,在步骤ST60,执行从便携式电话2c到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无线数据通信处理(数据的上载)等。
接下来,将参照图19描述在数据通信系统500中执行的音乐播放器2b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在如上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500中,当使得如图19所示的音乐播放器2d靠近时,以一种方式显示音乐播放器2d的外形图像Pd使得它逐渐显现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音乐播放器2d用作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27的天线,并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实现各天线之间的匹配,并用于实现天线27相对于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的匹配。天线27具有例如圆形形状,并且布置在音乐播放器2d的外壳内的其背侧。类似于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具有例如2.45GHz频带近场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Bluetooth)。
同样,在此情况下,在接收信标帧后,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音乐播放器2d和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和天线27之间实现匹配,并且执行无线处理。例如,在执行图18所示的步骤ST51到步骤ST57之后,在步骤ST58,以一种布局将音乐播放器2d的外形图像Pd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在所述布局中,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15的方向性#15与音乐播放器2d的天线27的方向性#27相匹配。此时,显示功能单元12将设备安装表面上的外形图像Pd显示为音乐播放器2d的布置位置,使得显示功能单元12将音乐播放器2d(指定终端设备201)导引到可执行有利的数据通信处理的安装姿态。因此,在数据通信设备105与音乐播放器2d执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同样可执行高效数据通信处理。
这样,根据作为第五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500和无线处理方法,在要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如便携式电话2c和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天线15和天线27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与便携式电话2c执行无线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数据通信设备105从所述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D0’=(D1+D2’),并且根据该终端信息D0’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而不用预先存储关于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信息D0’。
因此可以在最佳无线处理点处,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之间实现匹配。在上述示例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如果安装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以便与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或Pd对准,则可在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使数据通信设备105的天线方向性#15和便携式电话2c的天线方向性#27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在数据通信设备105和便携式电话2c之间执行期望的数据通信处理。
因此,根据数据通信系统500,无论如便携式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形状如何,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已经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执行从数据通信设备105到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的期望的数据通信处理。因此,可以提供这样的数据通信系统500,其可以通过简单的用户操作开始数据通信处理,在所述用户操作中,将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安装在数据通信设备105的设备安装表面上。
[第六实施例]
此后,将参照图20描述作为第六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6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数据通信设备106预先存储关于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终端信息D0’。数据通信设备106在无线通信功能单元13处,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识别信息D3(唯一的终端信息D0’),并且根据从该便携式电话2c接收的识别信息D3显示与便携式电话2c对应的外形图像Pc(第四无线处理系统)。
根据图20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600,用作第四无线电子设备的数据通信设备106包括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用作存储单元,连接到主控制单元14,并且存储与识别信息D3对应的、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识别信息D3是唯一的终端信息D0’的一个示例,并且是用于识别便携式电话2c、音乐播放器2d等的机型的信息。
数据通信设备106从便携式电话2c获得识别信息D3,根据该识别信息D3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并且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作为执行该显示的结果,在第六实施例中,与第五实施例类似,数据通信设备106可通过用户使得便携式电话2c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6的操作,自动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用户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执行具有对于如便携式电话2c的各种终端设备201的高功效的非接触数据通信处理。这里,在图20中,与图15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500中的组件具有相同参考标号的组件具有相同功能,从而将省略其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21描述在数据通信系统600中执行的示例性数据通信处理。图21所示的序列图表是在数据通信设备106和如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设备201之间执行的无线通信处理的帧序列。
在该示例中,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数据通信设备106和终端设备201之间执行无线数据通信处理,所述数据通信设备106包括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具有预定方向性#15的天线15、以及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设备201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27的天线27、具有终端信息D0’、并且根据识别信息D3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D0’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对于天线27实现相对于天线15的匹配。将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描述,其中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便携式电话2c发送终端信息D0’=识别信息D3到数据通信设备106,并且数据通信设备106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D0’=D3,并且根据该识别信息D3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
在图21所示的步骤ST61,与第五实施例类似,数据通信设备106以固定时间间隔发送信标帧F1。然后,如果用户使得便携式电话2c等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6,则在步骤ST62,便携式电话2c接收所发送的信标帧F1。响应于该信标帧F1,在步骤ST63,便携式电话2c发送终端通知帧F2到数据通信设备106。
数据通信设备106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通知帧F2,并且在步骤ST64发送连接请求帧F3到便携式电话2c。此后,便携式电话2c接收连接请求帧F3,并且在步骤ST65发送连接响应帧F4到数据通信设备106。数据通信设备106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连接响应帧F4,并且在步骤ST66发送终端信息请求帧F5到便携式电话2c。此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请求帧F5,并且在步骤ST67发送终端信息响应帧F6到数据通信设备106。此时,在便携式电话2c中,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识别信息D3,将终端信息D0’=识别信息D3写入到(添加到)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将终端信息响应帧F6发送到数据通信设备106。
接下来,数据通信设备106从便携式电话2c接收终端信息响应帧F6,并且在步骤ST68执行终端机型确定处理。根据该处理,从终端信息响应帧F5中提取终端信息D0’=识别信息D3。数据通信设备106的主控制单元14使用识别信息D3作为例如地址,并且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对应的外形信息D1和坐标信息D2’。因此,确定如便携式电话2c或音乐播放器2d的终端设备201的机型。
然后,在步骤ST69,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同样在该示例中,与第五实施例类似,将关于图16B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c的位图信息分配给图16A所述的显示区域I,并且将如图17所示的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数据通信设备106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此时,数据通信设备106使得指示便携式电话2c的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与指示数据通信设备106的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相匹配,并且显示外形图像Pc。
在上述帧序列中,类似第五实施例,自动执行每件事。使得如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设备201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6的用户操作导致数据通信设备106在显示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后暂停。然后,类似于第五实施例,处理便携式电话2c的用户安装便携式电话2c,以便与在数据通信设备106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对准。此后,在步骤ST70,执行从数据通信设备106到便携式电话2c的无线数据通信处理。在步骤ST71,执行从便携式电话2c到数据通信设备106的无线数据通信处理。
这样,根据作为第六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600,在要在如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设备201和数据通信设备106的天线15和27之间实现匹配、并且要执行无线数据通信处理的情况下,将识别信息D3存储在终端设备201中。识别信息D3是用于读取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的信息,所述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终端设备201的外形图像Pc等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关于数据通信设备106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据此,如果数据通信设备106从如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设备201接收识别信息D3,则数据通信设备106从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读取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在各种机型信息存储单元16中,以各种机型为基础存储多项外形信息D1等。根据该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将便携式电话2c的外形图像Pc显示在显示功能单元12上。
因此,类似于第五实施例,如果安装终端设备201以便与数据通信设备106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显示的外形图像Pc对准,则可以以自匹配方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自动实现匹配,而不用经由对天线外观的视觉检查来将数据通信设备106的天线方向性#15和终端设备201的天线方向性#27对准。因此,在已经在两个天线15和27之间最佳地实现匹配的状态下,可以执行从数据通信设备106到终端设备201的期望的数据通信处理。
[第七实施例]
此后,将参照图22描述作为第七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700中的显示的外形图像的示例。根据图22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700中的显示的外形图像的示例,通过不同的色彩将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Pa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Pc相区分并显示。
为了在数据通信设备107等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以此方式显示通过颜色区分的外形图像Pa和Pc,将指示预定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和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的每个存储在便携式电话2c的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中。
在该示例中,在便携式电话2c中,通过使得便携式电话2c靠近数据通信设备107的用户操作,从终端信息存储单元26读取指示预定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D2和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D2’,并且将终端信息D0’=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坐标信息D2’从便携式电话2c发送到数据通信设备107。
在数据通信设备107中,主控制单元14将终端信息D0’=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坐标信息D2’输出到显示功能单元12。显示功能单元12根据该终端信息D0’=外形信息D1+坐标信息D2+坐标信息D2’,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分别显示可以执行有利的充电和有利的非接触数据通信的外形图像Pa和Pc。因此,用户可以选择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Pa或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Pc,所述外形图像Pa和Pc显示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功能单元12上。
以此方式,根据在作为第七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700中的显示的外形图像Pa和Pc的示例,在数据通信设备107的设备安装表面上分别执行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Pa的显示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Pc的显示。例如以不同色彩显示它们。
因此,用户可选择非接触充电处理或非接触数据通信处理,并且放置终端设备2或终端设备201。因此,对于另一便携式电话2c等,可以利用没有放置无线电子设备的表面区域,以用于非接触数据通信处理或非接触充电处理。
工业实用性
当将本发明应用到以期望功率执行充电的非接触电源供给系统、非接触数据通信系统、和使用图像和音频信息执行通信处理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等时,本发明是非常优选的。

Claims (18)

1.一种无线处理系统,其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所述无线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以及
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并具有终端信息,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终端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存储在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中,并且
是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当要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的位置坐标系统中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存储在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中,并且
是用于读取外形信息的识别信息,所述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当要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的位置坐标系统中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包括存储单元,其以各种机型为基础,存储多项外形信息,使用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的识别信息读取所述多项外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以便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外形图像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具有电源供给功能,以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并且如果将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则以非接触方式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包括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通知最佳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获得所述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并且在所述设备安装表面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机型的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包括存储单元,其存储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获得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从存储单元读取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并且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每个具有执行数据通信的功能,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所述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并且如果将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安装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则以非接触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执行数据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包括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通知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获得所述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并且在所述设备安装表面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信息
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机型的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包括存储单元,其存储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获得所述识别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从存储单元读取关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和坐标信息,并且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
将指示预定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和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存储为相同值;以及
将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作为一个图像显示在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
存储指示预定电源供给点的坐标信息和指示预定数据通信点的坐标信息的每个,以及
将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分别地显示在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指示电源供给点的外形图像和指示数据通信点的外形图像通过不同的颜色彼此区分并显示。
14.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和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两个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无线处理方法,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和在设备安装表面上的显示单元,并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具有终端信息,并且执行无线通信处理,所述终端信息用于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第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
所述第二无线电子设备
发送终端信息到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以及
所述第一无线电子设备
从第二无线电子设备接收终端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终端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15.一种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
显示单元,其提供在设备安装表面上,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以及
无线处理单元,其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
其中如果将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该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作为外形信息,其中当要对于所述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则所述无线处理单元
从该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外形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该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16.一种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所述两个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
存储单元,其存储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所述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当要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以及
无线处理单元,其根据从存储单元读取的外形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
其中所述无线处理单元,
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
发送外形信息到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17.一种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
显示单元,其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并且当要对于所述天线实现匹配时使用;
无线处理单元,其执行与安装在显示单元上的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处理;以及
存储单元,如果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被作为外形信息、并且用于读取外形信息的信息被作为识别信息,则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外形信息,其中当要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
所述无线处理单元
从另一无线电子设备接收该识别信息,
根据该识别信息,从存储单元读取关于该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外形信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该另一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
18.一种可应用到在两个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之间实现匹配并执行无线处理的系统的无线电子设备,所述两个无线电子设备包括在设备安装表面上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预定方向性的天线;
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读取外形信息的识别信息,所述外形信息用于显示在位置坐标系统中所述无线电子设备的外形图像和天线方向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当要实现所述天线相对于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的天线的匹配时使用所述位置坐标系统;以及
无线处理单元,其根据从存储单元读取的识别信息执行无线通信处理,
其中所述无线处理单元,
当要在天线之间实现匹配时,
发送所述识别信息到提供有显示单元的无线电子设备。
CN2007800460253A 2006-12-12 2007-12-11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85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34921A JP4650407B2 (ja) 2006-12-12 2006-12-12 無線処理システム、無線処理方法及び無線電子機器
JP334921/2006 2006-12-12
PCT/JP2007/073867 WO2008072628A1 (ja) 2006-12-12 2007-12-11 無線処理システム、無線処理方法及び無線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8545A true CN101558545A (zh) 2009-10-14
CN101558545B CN101558545B (zh) 2012-10-03

Family

ID=3951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60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8545B (zh) 2006-12-12 2007-12-11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29356B2 (zh)
EP (1) EP2093860B1 (zh)
JP (1) JP4650407B2 (zh)
KR (1) KR101439572B1 (zh)
CN (1) CN101558545B (zh)
WO (1) WO200807262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70A (zh) * 2010-06-24 2011-12-28 海尔集团公司 无线传输系统
CN103891158A (zh) * 2012-10-11 2014-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终端装置
CN104348528A (zh) * 2013-07-24 2015-02-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CN109546716A (zh) * 2019-01-02 2019-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设备、系统及方法
US11670972B2 (en) 2018-09-24 2023-06-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3365B2 (ja) * 2007-05-29 2012-11-14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装置
US8878393B2 (en) 2008-05-1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vehicles
US9130407B2 (en) * 2008-05-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charging in wireless power environment
EP2329559A4 (en) 2008-08-18 2017-10-25 Christopher B. Austin Vehicular battery charger,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473209B2 (en) * 2008-08-20 2016-10-18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8947186B2 (en) 2008-09-27 2015-02-03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resonator thermal management
US8497601B2 (en) 2008-09-27 2013-07-30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converters
US8947042B2 (en) 2008-11-13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7990103B2 (en) * 2008-11-24 2011-08-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a radio receiver
JP2010130729A (ja) * 2008-11-25 2010-06-10 Canon Inc 充電装置、送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US20100201312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portable enclosures
US9312924B2 (en) 2009-02-10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multi-dimensional wireless charging
US8854224B2 (en) 2009-02-10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vey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wireless charging
US20100201311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harging with separate process
US20100201201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in public places
US20100225270A1 (en) * 2009-03-08 2010-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chargeable devices
JP5550249B2 (ja) * 2009-03-23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US8452235B2 (en) * 2009-03-28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cking receiver devices with wireless power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JP2011024083A (ja) * 2009-07-17 2011-02-03 Canon Inc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22329B2 (en) * 2009-07-23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ttery charging to extend battery life and improve efficiency
US20110057891A1 (en) * 2009-09-10 2011-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display device
US8482160B2 (en) * 2009-09-16 2013-07-09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module and circuit
JP2011091954A (ja) * 2009-10-23 2011-05-06 Sony Corp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受電装置、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JP5409263B2 (ja) * 2009-10-28 2014-0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携帯電話機
US8559873B2 (en) 2009-11-20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ward link signaling within a wireless power system
US9991551B2 (en) * 2010-02-04 2018-06-05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Assembled battery, method of charging an assembled battery, and charging circuit which charges an assembled battery
AU2011224345A1 (en) * 2010-03-10 2012-11-01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converters
JP2011248766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電子ペ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48765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48769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94242B2 (ja) 2010-05-28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48768A (ja)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99566B (zh) * 2010-06-24 2015-12-09 海尔集团公司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与无线电力传送系统
CN103068618B (zh) * 2010-07-29 2015-06-1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谐振型非接触电力供应系统
KR101168720B1 (ko) 2010-08-26 2012-07-30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디바이스 거치대
JP5674013B2 (ja) * 2010-10-08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US9014645B2 (en) 2010-10-25 2015-04-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221049B1 (ko) * 2010-12-30 2013-01-21 전자부품연구원 자기장 통신을 이용한 멀티노드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의 충전 방법
CN102170177A (zh) * 2011-04-27 2011-08-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功率无线输电系统
CN102694408B (zh) * 2011-09-27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强度指示方法及被充电设备
US9577713B2 (en) * 2011-09-29 2017-02-21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igning conductors for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EP2611041A1 (en) * 2011-12-29 2013-07-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ment with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unit and use of a lighting arrangement for marking out by light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rea on such element
JP2013143032A (ja) * 2012-01-11 2013-07-22 Sony Corp 電力制御装置
EP2805402A4 (en) * 2012-01-17 2015-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ELECTRICITY TRANSMITTER, WIRELESS ELECTRICITY RECEIVER AND CONTROL PROCESS THEREFOR
KR101844226B1 (ko) * 2012-05-14 2018-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충전 영역 표시가 가능한 전력 공급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3243792A (ja) * 2012-05-17 2013-12-05 Sharp Corp 充電装置
JP6136506B2 (ja) * 2013-04-16 2017-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信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US9559545B2 (en) * 2013-08-06 2017-01-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ed charging
GB2517791B (en) * 2013-09-03 2018-03-21 Jaguar Land Rover Ltd Antenna with device-shaped aperture locator for low-loss coupling
JP6263013B2 (ja) * 2013-12-06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44608B2 (ja) * 2013-12-09 2016-1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照明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152046B2 (ja) * 2013-12-11 2017-06-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位置合わせ補助装置および位置合わせ補助方法
US9805864B2 (en) 2014-04-04 2017-10-31 Apple Inc. Inductive spring system
US10062492B2 (en) 2014-04-18 2018-08-28 Apple Inc. Induction coil having a conductive winding formed on a surface of a molded substrate
US9991753B2 (en) * 2014-06-11 2018-06-05 Enovate Medical Llc Variable wireless transfer
US20160064137A1 (en) 2014-09-02 2016-03-03 Apple Inc. Capacitively balanced inductive charging coil
US20160094078A1 (en) 2014-09-29 2016-03-31 Apple Inc. Inductive coupling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404089B2 (en) * 2014-09-29 2019-09-03 Apple Inc. 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US10311260B2 (en) 2014-10-29 2019-06-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viding server
WO2016140218A1 (ja) * 2015-03-02 2016-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60268678A1 (en) * 2015-03-13 2016-09-1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of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movement/orientation, and relate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JP6586781B2 (ja) * 2015-06-11 2019-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440975B1 (ko) 2016-01-21 2022-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근거리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KR102548856B1 (ko) * 2016-09-06 2023-06-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그를 가지는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581273B2 (en) * 2016-12-30 2020-03-03 Ht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group authentication
TWI677161B (zh) * 2018-12-28 2019-11-11 林意勝 無線充電對準方法及系統
CN109617252B (zh) * 2019-01-02 2023-0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设备、系统及方法
JPWO2022254778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5341A (ja) 1989-10-09 1991-05-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学ヘッド
JP4280313B2 (ja) * 1997-10-16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Icカードシステム
JP3673449B2 (ja) * 2000-06-02 2005-07-20 株式会社トミー 表示玩具
JP3491149B2 (ja) * 2000-08-10 2004-01-2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強度−靱性バランスに優れた油井用高強度マルテンサ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63875B2 (ja) * 2000-12-25 2011-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US6906495B2 (en) * 2002-05-13 2005-06-14 Splashpower Limited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TWI295530B (en) * 2002-06-28 2008-04-01 Canon K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4262091A (ja) * 2003-02-28 2004-09-2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4350465A (ja) * 2003-05-26 2004-12-09 Keisuke Goto 接触型充電式携帯用電気機器のアダプター及び非接触型充電パッド
JP4218463B2 (ja) 2003-08-11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564256B1 (ko) * 2004-06-25 2006-03-29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선주파수 식별기술이 적용된 무선 충전용 패드 및배터리팩
JP2006060909A (ja) * 2004-08-19 2006-03-02 Seiko Epso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7271569B2 (en) * 2004-09-21 2007-09-18 Motorola Inc. Contact less charger with alignment indicator
JP2006201959A (ja) * 2005-01-19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ト端末装置並びに画像保存システム及び画像保存装置
JP2006203997A (ja) * 2005-01-19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充電システム
JP4318044B2 (ja) * 2005-03-03 2009-08-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電力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受電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757142B2 (ja) * 2006-08-10 2011-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環境校正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KR100999770B1 (ko) * 2007-02-20 2010-12-08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전 제어 장치, 송전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무접점 전력전송 시스템
US7728551B2 (en) * 2007-04-26 2010-06-0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70A (zh) * 2010-06-24 2011-12-28 海尔集团公司 无线传输系统
WO2011160403A1 (zh) * 2010-06-24 2011-12-29 海尔集团公司 无线传输系统
CN103891158A (zh) * 2012-10-11 2014-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终端装置
CN104348528A (zh) * 2013-07-24 2015-02-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自动连接装置及其方法
US11670972B2 (en) 2018-09-24 2023-06-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CN109546716A (zh) * 2019-01-02 2019-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设备、系统及方法
WO2020140825A1 (zh) * 2019-01-02 2020-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09546716B (zh) * 2019-01-02 2023-07-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设备、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72628A1 (ja) 2008-06-19
JP2008148148A (ja) 2008-06-26
CN101558545B (zh) 2012-10-03
US20100081378A1 (en) 2010-04-01
KR101439572B1 (ko) 2014-09-11
EP2093860A4 (en) 2014-03-12
EP2093860B1 (en) 2016-07-06
EP2093860A1 (en) 2009-08-26
JP4650407B2 (ja) 2011-03-16
US8229356B2 (en) 2012-07-24
KR20090097871A (ko)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8545B (zh) 无线处理系统、无线处理方法和无线电子设备
US11356145B2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55998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703242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US8159183B2 (en)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contact-less charger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cell
KR101255904B1 (ko) 유무선 전력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US9191075B2 (en) Wireless power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a wakeup signal to prevent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US942564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431258A (zh) 功率传递线圈、移动终端、功率发送装置和功率传递系统
US20180076632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021464B2 (ja) 給電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20110217927A1 (en) Combined antenna and inductive power receiver
US2010001332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device,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806277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102315697A (zh) 无线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
CN103609035A (zh) 在无线电力发送/接收系统中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执行双向通信的方法、发送器和接收器
CN102812618A (zh) 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KR20130102218A (ko) 멀티 코일을 구비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 방법
US20180205233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2008148520A (ja) 携帯機器
KR20090131746A (ko) 무선광대역통신모듈이 내장된 멀티 충전이 가능한 무선전력송수신 스테이션
CN101515728A (zh) 电磁式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604228B1 (ko) 스마트폰용 유무선 충전기
KR101225089B1 (ko) 멀티노드 무선 충전 베이스 스테이션 하드웨어 플랫폼 및 그 에너지 전송부
KR20130106527A (ko) 듀얼 모드 무선전력전송 장치, 무선전력수신 장치 및 모바일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