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5198B -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5198B
CN101555198B CN200810062915.XA CN200810062915A CN101555198B CN 101555198 B CN101555198 B CN 101555198B CN 200810062915 A CN200810062915 A CN 200810062915A CN 101555198 B CN101555198 B CN 101555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reactor
ive
still
acet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29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5198A (zh
Inventor
卢孔燎
张未星
孔万力
林军
蒋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LEC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LEC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LEC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LECTRO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629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5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5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5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5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制造方法及其合成装置,该方法以异丁醇和乙炔为原料,在催化剂和助剂的存在下于釜式反应釜中醚化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醚化反应温度为120~200℃,反应压力为0.4~0.8MPa,反应完毕后从反应釜中蒸馏出反应产物,产物经精制后可得99%以上的异丁基乙烯基醚成品,反应釜中的催化剂和助剂可继续套用。本发明异丁醇和乙炔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合成反应的收率在95%以上,合成反应采用的是密闭反应器,基本无尾气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基醚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尤其是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异丁基乙烯基醚是聚合氯乙烯-异丁基乙烯基醚树脂的主要原料,氯乙烯-异丁基乙烯基醚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水、耐化学性和耐光性,不易为大气氧化,与各类金属、塑料底材均有优异的附着力,有与其他含氯聚合物防腐涂料的相同性质,且溶解性好,可用于取代氯化橡胶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也可用于油墨、粘合剂等领域中,其使用前景看好。
目前国内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在带压塔式反应器中,异丁醇和乙炔同向或逆向接触进行醚化反应连续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CN02138285.9,CN 1709847A),该类合成方法反应器制造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安全可靠性较差,乙炔单程转化率和合成反应收率低,反应产物异丁基乙烯基醚的纯度低,尾气排放量大且乙炔含量高,反应产物精制及乙炔再回收利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合成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其具有反应安全可靠性好,乙炔转化率和合成反应收率高,反应产物异丁基乙烯基醚的纯度高、基本无尾气排放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步骤实现:
以异丁醇和乙炔为反应原料,在耐压釜式反应釜中进行醚化反应,反应釜中充有以芳香胺类、砜类为反应助剂和以碱金属醇盐为催化剂的混合溶液以及氮气,所述的异丁醇液体在反应前一次性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的溶液从釜底通过循环泵连续不断地打到釜顶经文丘里进入反应釜中,进行循环,乙炔气从反应釜顶部的文丘里处持续进入反应釜中,并在催化剂溶液中与异丁醇接触后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温度120~200℃,反应压力0.4~0.8MPa,反应完毕后蒸馏出反应产物,并经精制后得成品异丁基乙烯基醚。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62915XD00021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催化剂采用碱金属醇盐,醇为C1~C7醇,如乙醇钾、丁醇钠等。
做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反应助剂为高沸点极性溶剂芳香胺类、砜类,如芳香胺类的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砜类的二甲基亚砜等。
做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助剂用量∶异丁醇(重量比)=0.5~1.5,异丁醇溶液中催化剂醇盐的含量为8~20%。
做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乙炔通入反应釜前先通入氮气使体系保持氮气氛围,氮气压力为0.05~0.30MPa。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采用的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装置为不锈钢耐压釜式反应釜,釜顶部设有耐压文丘里、液体加料口及气相出口,釜底部设有循环液出口及催化剂排出口,循环液从文丘里的液相进口进入,乙炔气通过文丘里的气相进口加入。
与现有的连续法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反应在密闭的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异丁醇及催化剂、助剂一次性加入反应釜,乙炔气根据反应消耗的量持续加入,反应平稳,安全可靠性高;本反应乙炔转化率可达90%以上,不存在连续合成法中需持续回收未反应乙炔的难题,大大降低了乙炔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危险的可能,且基本无尾气排放;本反应乙炔通过耐压文丘里持续加入反应釜中,乙炔气与循环液混合均匀,能大大加快醚化反应速度。本发明反应平稳、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单耗低、生产环境干净,催化剂及助剂可持续套用,异丁醇的转化率和反应收率可达到95%以上,反应产物异丁基乙烯基醚纯度可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异丁基乙烯基醚合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W釜顶文丘里  N5液相进口  N6气相进口  N3液体加料口  N4气相出口  N1循环液出口  N2催化剂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1、合成装置:如图1所示,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装置为不锈钢耐压釜式反应釜,釜顶部设有耐压文丘里(W)、液体加料口(N3)及气相出口(N4),釜底部设有循环液出口(N1)及催化剂排出口(N2),循环液从文丘里(W)的液相进口(N5)进入,乙炔气通过文丘里(W)的气相进口(N6)加入。
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液体加料口(N3)一次性向耐压釜式反应釜中加入由高沸点助剂二甲基苯胺、催化剂醇钠、异丁醇组成的溶液,在乙炔通入反应釜前先通入氮气置换釜内空气,使釜内保持氮气氛围,并保持釜内氮气压力为0.20MPa,反应釜内的溶液从釜底的循环液出口(N1)通过循环泵连续不断地打到釜顶经文丘里(W),并从液相进口(N5)进入反应釜中,进行循环,来自乙炔气柜的乙炔气经冷冻脱水后进入乙炔压缩机的一级入口,经压缩后的乙炔气经高压干燥塔干燥去除杂质后,通过文丘里(W)的气相进口(N6)进入反应釜内,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70℃,并通过文丘里(W)持续补充反应消耗掉的乙炔气,保持釜内反应压力在0.5MPa,反应产生的反应热通过循环管线上的换热器带走,反应结束后蒸馏出反应产物,并经精制后得成品异丁基乙烯基醚,蒸出的异丁基乙烯基醚纯度可达99%以上,高沸点助剂二甲基苯胺及催化剂醇钠留在釜中继续参与下次反应,反应定期通过催化剂排出口(N2)排出失活的催化剂,同时通过液体加料口(N3)补加入新鲜的催化剂醇钠溶液,保持釜内催化剂浓度在8~20%之间。
本发明乙炔转化率在90%以上,异丁醇转化率及反应收率可达92%以上,反应产物异丁基乙烯基醚纯度达99%以上。
3、主要原料的消耗定额(每吨异丁基乙烯基醚):
乙炔:270Kg;
异丁醇:800Kg;
催化剂(醇钠):20Kg;
助剂(二甲基苯胺):5Kg。

Claims (4)

1.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异丁醇和乙炔为反应原料,在耐压釜式反应釜中进行醚化反应,反应釜中充有以芳香胺类、砜类为反应助剂和以碱金属醇盐为催化剂的混合溶液以及氮气,所述的异丁醇液体在反应前一次性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内的溶液从釜底通过循环泵连续不断地打到釜顶经文丘里进入反应釜中,进行循环,乙炔气从反应釜顶部的文丘里处持续进入反应釜中,并在催化剂溶液中与异丁醇接触后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温度120~200℃,反应压力0.4~0.8MPa,反应完毕后蒸馏出反应产物,并经精制后得成品异丁基乙烯基醚;反应助剂为高沸点极性溶剂芳香胺类、砜类,高沸点极性溶剂芳香胺类是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砜类是二甲基亚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为碱金属醇盐,醇为C1~C7醇。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助剂用量:异丁醇(重量比)=0.5~1.5,异丁醇溶液中催化剂醇盐的含量为8~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乙炔通入反应釜前先通入氮气使体系保持氮气氛围,氮气压力为0.05~0.30MPa。
CN200810062915.XA 2008-07-10 2008-07-10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1555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2915.XA CN101555198B (zh) 2008-07-10 2008-07-10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2915.XA CN101555198B (zh) 2008-07-10 2008-07-10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5198A CN101555198A (zh) 2009-10-14
CN101555198B true CN101555198B (zh) 2014-01-15

Family

ID=4117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2915.XA Active CN101555198B (zh) 2008-07-10 2008-07-10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5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939B (zh) * 2010-08-06 2012-05-02 安陆新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4-羟丁基乙烯基醚的制备方法
CN108409526B (zh) * 2018-03-09 2020-11-20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一氯甲烷节能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6724017A (zh) * 2021-02-04 2023-09-08 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制造方法和异丁基乙烯基醚的精制方法
CN113527067A (zh) * 2021-07-08 2021-10-22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大单体用起始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197Y (zh) * 1994-10-25 1995-08-02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乙氧基化反应的外循环气液反应器
CN1401619A (zh) * 2002-09-17 2003-03-12 刘琳 连续法合成乙烯基异丁基醚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709847A (zh) * 2005-06-21 2005-12-21 孟永华 乙烯基异丁基醚的连续合成方法
CN200961122Y (zh) * 2006-11-07 2007-10-17 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酚类与异丁烯反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4197Y (zh) * 1994-10-25 1995-08-02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乙氧基化反应的外循环气液反应器
CN1401619A (zh) * 2002-09-17 2003-03-12 刘琳 连续法合成乙烯基异丁基醚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709847A (zh) * 2005-06-21 2005-12-21 孟永华 乙烯基异丁基醚的连续合成方法
CN200961122Y (zh) * 2006-11-07 2007-10-17 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酚类与异丁烯反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5198A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5198B (zh) 一种异丁基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9748805A (zh) 液氨法生产异丙醇胺的方法
CN104311383B (zh) 一种利用四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副产的氯化氢生产一氯甲烷的方法
CN107473949B (zh) 一种3,5-二氯-2-戊酮的合成工艺
CN101255099B (zh) 一种利用甘油生产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9748804B (zh) 异丙醇胺的生产方法
CN102795973B (zh) 乙二醇单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
CN107033004A (zh) 亚硝酸甲酯制备过程中的硝酸还原方法
CN102923716A (zh) 一种二氯二氢硅反歧化生产三氯氢硅工艺
CN100513304C (zh) 一种合成草酸酯用的亚硝酸酯气体的生产方法
CN102718627A (zh) 一种乙酸乙酯加氢制乙醇的工艺方法
CN205164495U (zh) 一种处理气固相氯化高聚物尾气的系统
CN104059099B (zh) 一种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裂解的方法
CN105585503B (zh) 以乙醇胺和液氨为原料生产乙二胺的方法
CN101544587A (zh) α,α′-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CN112430245B (zh) 一种硅氮杂环氨基硅烷的合成系统及合成方法
CN102452925B (zh) 用于分离醋酸和水的方法
CN105985217B (zh) 一种氯甲烷生产中提高反应物利用率的反应系统及其应用
CN205252580U (zh) 一种用于氟化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CN104817462B (zh) 三异丙醇胺的生产方法
CN212269933U (zh) 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长链烷基苯的装置
CN111892479B (zh) 一种提高合成氯甲烷中甲醇一次转化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50185A (zh) 一种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异丙醇的方法
CN103641797B (zh) 一种n-乙酰吗啉的制备方法
CN101643444A (zh) 一种吲哚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