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9734B - 文件馈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文件馈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9734B
CN101539734B CN200910007927.7A CN200910007927A CN101539734B CN 101539734 B CN101539734 B CN 101539734B CN 200910007927 A CN200910007927 A CN 200910007927A CN 101539734 B CN101539734 B CN 101539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pivot
rolling disc
document
dis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9734A (zh
Inventor
真贝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9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9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2Pat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618Transporting curved sheets or curving sheets during transportation, e.g. for feeding to a drum-type scann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49Control or synchronising different handling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3Inverting
    • B65H2301/3331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 B65H2301/33312Involving forward reverse transporting means forward reverse rollers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65H2301/42124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by introducing articles selectively from under or above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1Cam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6Bottom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geometry
    • B65H2405/11164Rear portion extensible in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65H2405/111646Rear portion extensible in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involving extension members pivotable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bottom surface and perpendicular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7Bottom pivotable, e.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ransport direction, e.g. arranged at rear side of sheet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2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discharge tray superposed to feed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30Facilitating or easing
    • B65H2601/32Facilitating or eas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321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nual Feed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文件馈送装置,包括文件输入盘、文件输出盘和馈送机构,文件输出盘置于文件输入盘的上方,设置作为馈送通道(经过扫描位置连接文件输入盘和文件输出盘)的馈送机构沿着馈送通道馈送每个文件。文件输出盘包括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枢轴转动盘可绕着在枢轴转动盘的上游侧的枢轴相对于基准盘枢轴转动。当枢轴转动盘已经从文件堆叠位置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时,通过枢轴转动限制部分,枢轴转动盘的枢轴转动在收回位置受到限制。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枢轴位于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上方。

Description

文件馈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馈送装置,用于将文件从文件输入盘经文件扫描器的扫描位置馈送到文件输出盘。 
背景技术
对于文件输出盘置于文件输入盘上方的文件馈送装置来说,存在有一种已知的构造,能够枢轴转动并将文件输出盘收回到垂直位置,以使得文件输出盘不会妨碍用户在文件输入盘上装载文件。在第HEI09-110311号日本专利临时公布(图2-4)(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文件馈送装置中,通过文件输出盘对应于文件输出口(每个文件通过其被排出)的部分形成凹口或开口,以便当文件输出盘处于垂直位置时,即使文件被排出通过文件输出口也不会发生文件与文件输出盘的碰撞。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构造中,当文件输出盘用于正常状态(平坦位置)时,通过文件输出口被排出的文件的前端会撞击凹口或开口的边缘,并且文件会在文件输出盘下方弯曲或馈送(被排出到文件输入盘),由此文件馈送装置的文件排出性能被劣化。特别是当通过文件输出口被排出的文件的前端向下弯曲时,撞击凹口或开口的边缘的可能性增加,这是有问题的。 
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可枢轴转动的文件输出盘的枢轴转动前后文件排出性能的劣化的文件馈送装置的方面具有优越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馈送文件的文件馈送装置,包括在其上放置将被馈送的文件的文件输入盘,放置在文件输入盘的上方并且文件被排出到其的文件输出盘,和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被设置用作经过扫描位置连接文件输入盘和文件输出盘的馈送通道,并且将每个文件从文件输入盘馈送到扫描位置并且从扫描位置馈送到文件输出盘。文件输出盘包括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枢轴转动盘置于基准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 侧,以便绕着位于枢轴转动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枢轴相对于基准盘枢轴转动。文件馈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枢轴转动限制部,当枢轴转动盘已经从文件能够堆叠在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上的文件堆叠位置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时,枢轴转动限制部在收回位置限制枢轴转动盘的枢轴转动。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枢轴位于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上方。 
在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装置中,文件输出盘包括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并且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枢轴转动盘的枢轴位于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上方。因此,当枢轴转动盘已经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时,在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之间能够形成间隙。 
在枢轴转动盘已经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的情况下,因为被排出的文件在基准盘上移动并且经过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之间的间隙,文件排出性能没有被劣化。同时,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即使被排出的文件的前端向下弯曲,文件首先在基准盘上移动同时校正它的向下弯曲,然后直接移动(滑动)到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上,由此文件排出性能没有被劣化。 
如上所述,文件馈送装置,防止在可枢轴转动的文件输出盘的枢轴转动前后文件排出性能的劣化,能够顺利地并始终如一地排出每个文件。 
较好地,枢轴转动盘包括连接部分,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该连接部分位于枢轴转动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并且连接基准盘的下游端。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收回位置时,连接部分位于枢轴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在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装置中,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收回位置时,该连接部分(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位于枢轴转动盘的上游端并且连接基准盘的下游端)位于枢轴的下游侧。因此,能够始终在枢轴转动盘和基准盘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在枢轴转动盘位于收回位置时作为被排出的文件的通道,由此,文件馈送装置的文件排出性能能够维持在优秀的水平。 
较好地,枢轴转动限制部设置在文件输出口的上方,通过文件输出口将每个文件从馈送通道排出到文件输出盘。 
在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装置中,枢轴转动限制部分设置在文件输出口的上方,由于通过将枢轴转动盘枢轴转动(旋转)到收回位置(在该位置,枢轴转动受到设置在文件输出口上方的枢轴转动限制部分限制),文件输入盘的装载表面能够很大地露出,由此允许用 户容易地将文件装载到文件输入盘(置于文件输出盘的下方)上。 
较好地,文件馈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排出机构和文件按压构件,排出机构构造成能够使每个文件在已经被排出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下面滑动的同时依次排出,文件按压构件沿着馈送方向从文件输出口的上方向下游延伸。文件按压构件的上表面还起到枢轴转动限制部的作用。 
在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装置中,在单面扫描中,扫描目标面朝上的文件能够被排出在其扫描目标面朝上的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方,由此所有的被排出的文件能够以正常顺序排列。即使当已经被排出的文件在其上游端向上卷曲,这种卷曲能够受到文件按压构件的下表面限制,由此下一个排出的文件能够始终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方滑动。因为文件按压构件(上表面)也起到如上所述的枢轴转动限制部分的作用,所以就没有必要设置作为额外的构件的枢轴转动限制部分,这有利于构造的简化。 
较好地,文件馈送装置进一步地包括传感单元、排出机构和控制单元,传感单元检测枢轴转动盘是否在收回位置,排出机构被构造为使其文件排出模式能够在第一排出模式和第二排出模式之间切换,第一排出模式用于依次排出每个文件且同时将该文件堆叠在已经排出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上,第二排出模式用于在使每个文件在已经排出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下滑动的同时依次排出,控制单元以由传感单元进行的检测为基础控制排出机构。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枢轴转动盘在收回位置时,控制单元将排出机构的文件排出模式设定为第一排出模式。 
在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装置中,通过适当地将文件排出模式在第一排出模式(用于依次排出每个文件同时将它堆叠在已经排出的文件上)和第二排出模式(用于依次排出每个文件同时将它在已经排出的文件下滑动)之间转换,在单面扫描和双面扫描中都可以使被排出的文件以正常顺序排列。如果文件在枢轴转动盘位于收回位置时被排出,被排出的文件的下游部分开始从基准盘的下游端向下弯曲。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执行第二排出模式,由于文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在向下弯曲的部分增加(随着被排出的文件的数量增加,这种现象变得更强烈),下一个被排出的文件不能顺利地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这样,当传感单元检测到枢轴转动盘置于收回位置时(即当每个被排出的文件不能顺利地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时),控制单元将文件排出模式设定为第一排出模式,由此能够将文件馈送装置的文件排出性能维持在优秀的水平。 
通过结合附图作出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好处将变的更加显 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显示该文件馈送装置的文件馈送单元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用于单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用于双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用于双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用于双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7A是显示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文件馈送装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B是显示当枢轴转动盘置于收回位置时文件馈送装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显示沿着图2中的箭头X的方向看时文件馈送装置的排出机构的活动板部分和凸轮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解释文件馈送装置的凸轮和文件输出盘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凸轮和文件输出盘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11A是用于解释文件馈送装置在第二排出模式中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11B是用于解释文件馈送装置在第一排出模式中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显示用于控制排出机构的文件排出模式的构造的框图。 
图13是显示文件馈送装置在由用户选择文件扫描和开始文件馈送之间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文件馈送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图2是显示该文件馈送装置的文件馈送单元的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1主要包括文件输入盘10、文件输出盘20和文件馈送单元30。 
文件输入盘10作为放置将被扫描的文件(即将被馈送的文件)的部分,位于图1中 的文件馈送装置1的下右部分。 
文件输出盘20作为文件被扫描后被堆叠于其上(即被从文件馈送单元30排出之后)的部分,位于文件输入盘10的上方。稍后将说明文件输出盘20的详细构造。 
文件馈送单元30作为将文件从文件输入盘10馈送到文件输出盘20的单元,位于图1中的文件输入盘10和文件输出盘20左侧。文件馈送单元30的外框架包括机体框架30A和盖子30B,盖子30B可绕着图1中的左下部分的轴相对于机体框架30A旋转。用于馈送文件的馈送通道31和翻转通道32主要地通过主体框架30A和盖子30B形成。在该文件馈送单元30中,馈送通道31装备有馈送机构(稍后解释说明)和排出机构的一部分(稍后解释说明),且翻转通道32装备有翻转机构(稍后解释说明)。 
在下文中,文件通过馈送通道31从文件输入盘10馈送到文件输出盘20的移动方向(在图1用箭头表示)称为“馈送方向”。词语“上游侧”和“下游侧”在下文中的意思分别为“馈送方向的上游侧”和“馈送方向的下游侧”。 
<馈送通道和翻转通道的构造> 
如图2所示,馈送通道31(大体上形成为U形)为经过扫描位置R连接文件输入盘10和文件输出盘20的通道。馈送通道31由入口通道33、下馈送通道34、弯曲通道35和上馈送通道36组成。 
入口通道33从文件输入盘10的负载表面10A大致上沿着水平方向朝向下游侧连续地延伸。在入口通道33中,导引面由机体框架30A形成。 
下馈送通道34包括从入口通道33的下游端朝向图2中的左下方延伸的倾斜部分34A和大体上在水平方向从倾斜部分34A的下游端向下游延伸的水平部分34B。在下馈送通道34中,倾斜部分34A的下导引面由机体框架30A形成,而倾斜部分34A的上导引面和水平部分34B由文件导引37形成。水平部分34B的底部开放(作为扫描位置R)以便露出用于扫描的文件。 
文件导引37主要包括对应于下馈送通道34的倾斜部分34A和水平部分34B的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文件导引37的水平部分压低在扫描位置R露出的文件。顺便提及,在文件馈送装置1用于(安装于)复印机、MFP(多功能外部设备)等等的情况下,众所周知的类型的文件扫描器(未显示)的压板玻璃G设置在文件导引37的水平部分的下方。被夹在文件导引37和压板玻璃G之间的同时通过水平部分34B馈送到扫描位置R的文件的扫描目标面被放置在压板玻璃G的下方的未显示的文件扫描单元(例如图像传感器)扫描。 
弯曲通道35从下馈送通道34的下游端(水平部分34B)成弧状向上延伸,将馈送方向改变大约180度(图2中向左变为向右)。在弯曲通道35中,导引面由机体框架30A和盖子30B形成。尽管没有图示,弯曲通道35的一部分也能够通过旋转和打开盖子30B而露出,由此可以移除卡在馈送通道31中的文件。 
顺便提及,导引面35A从压板玻璃G的下游端的上缘的下方的位置朝向第二馈送辊47和夹持辊48(稍后说明)的辊隙位置倾斜,在其上游端在弯曲通道35的底部形成,由此被馈送到压板玻璃G上的文件在没有阻绊的情况下被平稳地馈送到弯曲通道35。 
上馈送通道36从弯曲通道35的下游端朝向文件输出盘20延伸。在该上馈送通道36中,上导引表面由主体框架30A形成,且下导引表面由主体框架30A和稍后将要说明的第一导引构件61形成。上馈送通道36的下游端起文件输出口38的作用。 
[0001]翻转通道32从文件输出口38朝向图2中的左下方延伸,以连接到下馈送通道34(倾斜部分34A)的上游端。在翻转通道32中,导引表面由主体框架30A,第一导引构件61(稍后说明)和第二导引构件62(稍后说明)形成。 
<馈送机构的构造> 
馈送通道31装备有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将文件从文件输入盘10馈送到扫描位置R,并馈送到文件输出盘20。在本实施例中,馈送机构主要由入口辊41、入口垫42、分离辊43、分离垫44、第一馈送辊45、第二馈送辊47、反向辊50和夹持辊46、48、49和51组成。 
入口辊41用于将放置于文件输入盘10的文件朝向分离辊43牵引,位于在入口通道33的中点附近并从入口通道33的底部露出其顶部的位置。入口辊41通过来自未显示的马达传递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 
入口垫42用于按压文件抵抗入口辊41以使入口辊41稳定地牵引文件,位于从上方面对入口辊41的位置。入口垫42能够上下地枢轴转动,被不断地朝向入口辊41偏置。 
分离辊43用于逐个地发送出文件,位于入口通道33的下游端并从入口通道33的底部露出其顶部的位置。分离辊43通过来自未显示的马达传递来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 
分离垫44用于按压文件抵靠分离辊43,以使得分离辊43可靠地分离并发送出文件,位于从上方面对分离辊43的位置。分离垫44能够绕轴上下转动,不断地朝向分离辊43偏置。 
第一馈送辊45用于在馈送通道31的内部馈送文件,定位成在倾斜部分34A的中点附 近从下馈送通道34(倾斜部分34A)的顶部露出其底部,同时在上馈送通道36的中点附近从上馈送通道36的底部露出其顶部。第一馈送辊45被来自未显示的马达传递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 
夹持辊46位于靠近倾斜部分34A的中点的位置,其顶部(从倾斜部分34A的底部露出)接触第一馈送辊45。 
第二馈送辊47用于将文件从扫描位置R朝向文件输出盘20馈送,位于在弯曲通道35的上游端附近的位置并从弯曲通道35的顶部的露出其底部。第二馈送辊47被来自未显示的马达传递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 
夹持辊48位于靠近弯曲通道35的上游端的位置,其顶部(从弯曲通道35的底部露出)接触第二馈送辊47。 
夹持辊49位于靠近上馈送通道36的中点的位置,其底部(从上馈送通道36的顶部露出)接触第一馈送辊45。 
反向辊50用于将文件排出到文件输出盘20,位于文件输出口38。反向辊50被来自未显示的马达传递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顺便提及,反向辊50形成翻转机构(稍后说明)和排出机构(稍后说明)的一部分。 
夹持辊51位于文件输出口38以从上方接触反向辊50。在夹持辊51的轴向上的两端,多个凸起51A形成在夹送辊51的外周,用于通过与文件在馈送方向上的后端接触推出(要被排出的)文件。 
由于夹持辊46、48、49和51分别由未显示的偏置构件朝向对应的辊45、47、45和50偏置,文件能够被按压抵靠着辊45、47和50,由此文件能够被可靠地馈送。 
<翻转机构的构造> 
翻转通道32装备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使得文件从文件输出口38返回到扫描位置R的上游侧位置(具体地,到下馈送通道34(倾斜部分34A)的上游侧位置),且互换该文件在馈送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和翻转该文件)。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主要地由第一导引构件61,第二导引构件62,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组成。 
第一导引构件61,位于靠近文件输出口38且在反向辊50的上游侧的位置,能够绕着枢轴61A上下地枢轴转动。当该文件的翻转还没有执行时,第一导引构件61静止向下(如图2中的实线表示)且从而朝向反向辊50和挤压辊51的辊隙位置引导该文件。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导引构件61形成上馈送通道36的导引表面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当文件翻转被执行时,第一导引构件61首先向上枢轴转动(如图2中的点划线表示)以改变上馈送通道36的路径,从而朝向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的辊隙位置引导该文件。在整个文档进入翻转通道32之后,第一导引构件61向下枢轴转动(如图2中的实线表示),以形成翻转通道32的导引表面的一部分。 
第二导引构件62,位于翻转通道32和馈送通道31(下馈送通道34)的交叉部,能够绕着枢轴62A上下地枢轴转动。当文件翻转被执行时,第二导引构件62向下枢轴转动(如图2中的点划线表示)且从而将翻转通道32连接到下馈送通道34。在这种状态下,第二导引构件62形成翻转通道32的导引表面的一部分。当文件翻转没有被执行时,第二导引构件62静止地向上(如图2中的实线表示),以将入口通道33连接到下馈送通道34。 
反向辊50通过众所周知的控制方式控制,以使得其旋转方向能够被改变。当文件翻转被执行时,反向辊50被驱动且沿着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临时地朝向外侧馈送文件(夹在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之间)。在文件被全部排出之前,反向辊50的旋转根据众所周知的控制方式被停止。然后,反向辊50被驱动且沿着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牵引夹在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之间的文件。在这种状态下(具有如图2中的实线表示的静止向下的第一导引构件61),被牵引的文件沿着第一导引构件61的底面被导引到翻转通道32。 
夹持辊52位于文件输出口38的下部,以从下方与反向辊50接触。与位于另一侧的挤压辊51类似也被朝向反向辊50偏置的夹持辊52能够抵靠反向辊50按压该文件,通过其文件能够被稳定地馈送。 
<文件馈送单元的操作> 
这里,将说明如上述构造的文件馈送单元30的操作。图3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30用于单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图4-6是显示该文件馈送单元30用于双面扫描的操作的剖视图。 
文件馈送装置1装备有未显示的操作面板等等,通过这些装备,用户可以指定单面扫描还是双面扫描。顺便提及,操作面板也可以设置在其中安装文件馈送装置1的图像扫描装置(扫描仪、MFP、复印机、等等)上。 
(单面扫描) 
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选择单面扫描时,如图3所示,第一导引构件61停留在下部位置且第二导引构件62停留在上部位置。其扫描目标面P1朝下放置在文件输入盘10上的 文件M通过入口辊41和入口垫42被朝向分离辊43牵引,然后被分离辊43和分离垫44馈送到下馈送通道34。 
下馈送通道34中文件M在其扫描目标面P1朝下的状态下通过第一馈送辊45和夹持辊46馈送到扫描位置R。在该扫描位置R,文件M的扫描目标面P1被众所周知的文件扫描器扫描。其后,文件M通过辊47,48,45和49被馈送通过弯曲通道35和上馈送通道36,然后扫描目标面P1朝上地由反向辊50和夹持辊51通过文件输出口38被排出。 
(双面扫描) 
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选择双面扫描时,如图4所示,第一导引构件61和第二导引构件62首先停留在上部位置。置于文件输入盘10上的文件M在其前扫描目标面P1面朝下且其后扫描目标面P2面朝上的状态下通过辊41和43及垫42和44被馈送供应给下馈送通道34。 
下馈送通道34中的文件M在其前扫描目标面P1面朝下的状态下通过第一馈送辊45和夹持辊46被馈送到扫描位置R,在该扫描位置R该文件M的前扫描目标面P1被扫描。其后,文件M通过辊47,48,45和49被馈送通过弯曲通道35和上馈送通道36,在第一导引构件61方下引导,且通过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朝向外侧馈送。 
通过在文件M由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被全部地排出之前停止反向辊50(通过众所周知的控制方式),文件M几乎不能保持在内部,仅其后端夹在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之间,如图5所示。然后,通过向下枢轴转动第一导引构件61和第二导引构件62,翻转通道32被形成且连接到下馈送通道34。在这种状态下,文件M的前扫描目标面P1和后扫描目标面P2分别地面朝上和面朝下。 
如图6所示,通过使得反向辊50的旋转方向反向,文件M通过反向辊50和夹持辊52被牵引进入翻转通道32,并且被馈送到下馈送通道34的上游部分(在扫描位置R的上游侧)。然后,文件M在其后扫描目标面P2面朝下的状态下通过第一馈送辊45和夹持辊46被馈送到扫描位置R,文件M的后扫描目标面P2在该扫描位置R被扫描。其后,文件M通过辊47,48,45和49被馈送通过弯曲通道35和上馈送通道36,然后在其前扫描目标面P1朝上并且后扫描目标面P2朝下的状态下由反向辊50和夹持辊51通过文件输出口38被排出。 
<文件输出盘的构造> 
接下来,将说明文件被排出时(本发明的特点)用于枢轴转动文件输出盘20(枢轴转 动盘120)的构造及其动作和效果。图7A是显示当枢轴转动盘120置于文件堆叠位置时的文件馈送装置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B是显示当枢轴转动盘120置于收回位置时的文件馈送装置1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图7A(图7B)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也就是文件的宽度方向(与馈送方向正交)一将被简称为“宽度方向”。 
如图7A所示,文件输出盘20主要包括托盘部分21和活动板部分22,托盘部分21位于文件输入盘10的负载表面10A的上方,活动板部分22位于托盘部分21的上游侧。 
托盘部分21包括固定盘110(基准盘的实例)和枢轴转动盘120,当枢轴转动盘120和固定盘110形成如图7A所示的连续堆叠面(文件堆叠位置)时,枢轴转动盘120位于固定盘110的下游侧。 
固定盘110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被固定到侧板30C。固定盘110的上表面起到堆叠面111的作用,被排出的文件被放置并堆叠于其上。顺便提及,侧板30C(图7A中只显示了一个侧板30C),置于固定盘1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主体框架30A整体形成,是与机体框架30A和盖30B一起形成文件馈送装置1的外框架(壳体)的板状构件(参见图1)。 
枢轴转动盘120构造成绕着枢轴130相对于固定盘110枢轴转动,以便在文件堆叠位置(图7A)和收回位置(图7B)之间切换。如图7A所示,置于文件堆叠位置的枢轴转动盘120的上表面起到其上放置并堆叠被排出的文件的堆叠面121的作用。枢轴转动盘120在其上游端装备有连接部分122。 
连接部分122形成为从堆叠面121的上游端倾斜地向下延伸,然后基本上平行于堆叠面121延伸。置于文件堆叠位置的枢轴转动盘120的连接部分122与固定盘110的下游端的下表面接触(连接),由此枢轴转动盘120的枢轴转动被限制在文件堆叠位置。在这种状态下,托盘部分21的连续堆叠面由固定盘110的堆叠面111和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形成。 
枢轴130与枢轴转动盘120整体形成,由侧板30C支撑着可旋转。具体地说,枢轴转动盘120的上游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都设置有侧板123(图7A中只显示了一个侧板),当从侧面看时,侧板123从堆叠面121向上凸出成山状。枢轴130从两个侧板123的外侧面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枢轴130位于置于文件堆叠位置的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堆叠面121的上游端121A的上方)。 
通过绕着枢轴130在图7A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固定盘110旋转枢轴转动盘120(其下 游端124),旋转如上构造的枢轴转动盘120能够从文件堆叠位置(图7A)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图7B)。 
在活动板部分22的上方,文件压板140(文件按压构件的实例)从文件输出口38的上方向下游延伸,由如图7A所示的盖30B形成。当如图7B所示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与文件压板140的上表面141接触时,枢轴转动盘120的枢轴转动受到限制。这样,文件压板140的上表面141起到枢轴转动限制部分的作用。 
在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之后,枢轴转动盘120基本上保持水平,其堆叠面121朝下并且其连接部分122位于如图7B所示的枢轴130的下游侧。因为当枢轴转动盘120位于文件堆叠位置时,枢轴130位于堆叠面121的上游端121A的上方,堆叠面121在枢轴转动盘120已经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之后位于枢轴130的上方。在这种状态下,具有预定宽度的间隙(即,间隙S)的空间形成在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和固定盘110的堆叠面111的下游端111A之间。 
因此,即使当枢轴转动盘120在如图7B所示的收回位置上时文件M被排出,文件M在固定盘110的堆叠面111上移动(滑动)并经过间隙S,由此能够顺利地排出文件M。另一方面,当文件M以如图7A所示的正常状态(枢轴转动盘120置于文件堆叠位置)被排出时,即使被排出的文件M的下游端向下弯曲,文件M也能在活动板部分22的上表面和固定盘110的堆叠面111上移动(滑动),同时校正它的向下弯曲然后移动(滑动)到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上,由此能够顺利地排出文件M。 
如同上述,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1在文件输出盘20(枢轴转动盘120)的枢轴转动前后-也就是说,不管枢轴转动盘120是在文件堆叠位置还是在收回位置上-都能够顺利地排出文件。因为当枢轴转动盘120在收回位置上时连接部分122位于枢轴130的下游侧,所以能够始终形成间隙S(当枢轴转动盘120在收回位置上时作为被排出的文件的通道),由此文件馈送装置1的文件排出性能能够被维持在优秀的水平。 
<排出机构的构造> 
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1进一步装备有能够切换其文件排出模式的前述的排出机构。下面说明排出机构的构造和控制。图8是显示沿着图2中的箭头X的方向看时排出机构的活动板部分和凸轮的示意图。图9和10是用于解释凸轮和文件输出盘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1A是用于解释文件馈送装置1在第二排出模式中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1B是用于解释文件馈送装置在第一排出模式中的操作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2所示,排出机构包括作为主要组件的文件输出盘20的活动板部分22和用于上下地枢轴转动该活动板部分22的凸轮53。 
活动板部分22包括第一活动板23和第二活动板24。 
第一活动板23附接于托盘部分21以能够绕着枢轴23A在其下游端上下地枢轴转动。第一活动板23具有位于其上游端的轴支承部分23B。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第一活动板23的侧面的上部,接触部分23C(与稍后将要说明的凸轮53(上推部分53C)分别接触)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凸出(参见图8)。 
第二活动板24位于第一活动板23的上游侧。第二活动板24附接于第一活动板23,以便能够绕着枢轴24A枢轴转动,该枢轴24A是由第一活动板23的轴支承部分23B支承的。第二活动板24,具有在下游侧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25,整体形状象“L”。顺便提及,第二活动板24的向下枢轴转动被与第二活动板24的下表面接触的挡块(stopper)23D(形成在第一活动板23的下游端)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如图8所示,凸轮53设置在第一活动板2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个凸轮53整体上由轴部分53A、联接部分53B和上推部分53C形成。轴部分53A,附接于侧板30C以可旋转,通过从未显示的马达传递的驱动力被驱动和旋转。用于联接轴部分53A和上推部分53C的联接部分53B,大致上与侧板30C平行。上推部分53C是大致上圆柱部分,其从联接部分53B的远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延伸。 
在如上构造的排出机构中,每个凸轮53的轴部分53A被从未显示的马达传递而来的驱动力驱动,并沿着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每个凸轮53的上推部分53C绕着轴部分53A向上枢轴转动。上推部分53C与第一活动板23的接触部分23C的下表面接触,然后向上推接触部分23C,由此活动板部分22(第一活动板23)绕着枢轴23A向上枢轴转动。如图10所示,每个支撑构件54在宽度方向上从每个侧板30C(在图10中只显示了两个侧板30C中的一个)向内凸出,当其联接部分53B与支撑构件54接触时,每个凸轮53的逆时针旋转受到限制,由此凸轮53停下来。 
同时,作为第一活动板23的向上枢轴转动的响应,第二活动板24的上游端24B由于其自重绕着如图10所示的枢轴24A向下枢轴转动。由于第二活动板24(上游端24B)向下枢轴转动,弯曲部分25的顶端相对地向上凸出,从而形成如图10所示的凸出部25A(作为第二活动板24的顶部)。当第二活动板24的下表面与挡块23D接触时,第二活动板24(上游端24B)的向下枢轴转动受到限制。 
在活动板部分22已经向上枢轴转动的情况下,如图11A所示,已经排出到文件输出盘20的文件M的上游端保持被凸出部25A从文件输出盘20(第二活动板24)举起的状态。这样,当下一个文件M2被排出时,文件M2的下游端与文件M的下表面的上游端部分接触。其后,文件M2被排出,同时直接地在文件M下滑动。 
顺便提及,因为扫描目标面P2面朝上的文件M2能够被排出到在上面说明的单面扫描(参见图3)中扫描目标面P1朝上的已经被排出的文件M下,所以被排出的文件M和M2能够以正序排列。即使当已经被排出的文件在其上游端具有向上卷曲,这种卷曲能够通过文件压板140的下表面142限制,由此下一个被排出的文件能够始终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因为文件压板140(上表面141)也起到如上所述的枢轴转动限制部分,所以就没有必要设置作为枢轴转动限制部分的额外的构件,这有利于构造的简化。 
为了使活动板部分22向下枢轴转动,每个凸轮53的轴部分53A被从未显示的马达传递来的驱动力驱动且沿着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上推部分53C(已经支撑第一活动板23的接触部分23C)绕着轴部分53A向下枢轴转动,由此活动板部分22(第一活动板23)由于其自重绕着枢轴23A向下枢轴转动。同时,响应于第一活动板23的向下枢轴转动,第二活动板24的上游端24B绕着枢轴24A向上(相对于第一活动板23)枢轴转动,由此,如图2所示(其中该顶端与第二活动板24在该顶端的上游侧的上表面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弯曲部分25的顶端相对下沉。 
在活动板部分22已经向下的枢轴转动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被排出的文件M被置于文件输出盘20上(第二活动板24、第一活动板23和托盘部分21)。在这种状态下,文件M的上游端位于文件输出口38以下,这样下一个要被排出的文件M2在被排出的同时堆叠(放置)在文件M上。 
顺便提及,因为在前扫描目标面P1朝下并且后扫描目标面P2朝上的状态下的文件M2能够被排出在上面所说明的双面扫描(参见图6)中在前扫描目标面P1朝下并且后扫描目标面P2朝上的状态下的已经被排出的文件M上,被排出的文件M和M2能够以正常顺序排列。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凸轮53向下或向上枢轴转动文件输出盘20的活动板部分22,文件排出模式可以在第一排出模式(用于排出每个文件M2且同时将它堆叠在已经排出的文件M上)和第二排出模式(用于排出每个文件M2且同时使其在已经排出的文件M下滑动)之间切换。 
<排出模式的控制> 
图12是显示用于控制排出机构的文件排出模式的构造的框图。图13是显示文件馈送装置1在用户选择文件扫描和开始文件馈送之间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枢轴转动盘120在如图7B所示面收回位置时如果排出文件M,被排出的文件M的下游部分开始从间隙S(固定盘110的堆叠面111的下游端111A)向下弯曲。如果在该状态下执行第二排出模式,由于文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在向下弯曲的部分增加,下一个被排出的文件不能顺利地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随着被排出的文件的数量增加,这种现象变得更强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7A和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装备有传感部分150、控制单元160、活动板部分传感器22S和马达170,传感部分150位于第一活动板23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传感单元的示例),控制单元160置于机体框架30A内部适当的位置并控制文件馈送装置1的整体操作,活动板部分传感器22S检测活动板部分22是否已经向上枢轴转动,以便当枢轴转动盘120位于收回位置时不执行第二排出模式。 
传感部分150是传感器,主要包括致动器(能够绕着由侧板30C可旋转支撑的枢轴151枢轴转动以可旋转)和检测致动器的位移的光学传感器。传感部分150定位并偏置为其上端152(在第一活动板2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于侧板30C的上端的上方。当枢轴转动盘120枢轴转动到如图7B所示的收回位置时,枢轴转动盘120的堆叠面121与传感部分150的上端152接触,由此传感部分150转换到枢轴转动状态。在枢轴转动状态中,传感部分150向控制单元160输出表明枢轴转动盘120位于收回位置的信号。 
控制单元160包括例如未显示的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电路。基于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和数据、传感部分150的输出、活动板部分传感器22S的输出等等,控制单元160控制马达170、凸轮53等的旋转。 
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控制单元160首先判断枢轴转动盘120是否在收回位置(S1)。当上述的信号从传感部分150输入时,控制单元160判定枢轴转动盘120在收回位置(S1:是)。在这种情况下,以由活动板部分传感器22S的传感为基础,控制单元160判断活动板部分22是否已经向上枢轴转动(S2)。 
当活动板部分22没有向上枢轴转动(S2:否)时,也就是说,当活动板部分22在其较低的位置(参见图11B)时,因为当前的文件排出模式是第一排出模式(用于排出每个文件同时将它堆叠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上),所以不必要防止上述的状态(其中被排出的 文件不能顺利地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从而控制单元160结束图13的处理(返回未显示的主程序)并且开始文件扫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文件以第一排出模式被排出。顺便提及,能够通过,例如,直接检测活动板部分22的位置的传感器、检测凸轮53中的一个的位置的传感器等等,实现用于检测活动板部分22的枢轴转动的活动板部分传感器22S。 
另一方面,当活动板部分22已经如图11A所示向上枢轴转动(S2:是)时,控制单元160沿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凸轮53,从而向下枢轴转动活动板部分22(S3),由此每个文件以第一排出模式被排出。 
当枢轴转动盘120不在收回位置时,也就是说,当枢轴转动盘120在文件堆叠位置(S1:否)时,控制单元160(没有从传感部分150接收所述信号)结束图13的处理(返回未显示的主程序)并且开始文件扫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文件取决于活动板部分22的位置的以第一排出模式或第二排出模式被排出。 
顺便提及,当活动板部分22已经向下枢轴转动时,如果枢轴转动盘120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那么传感部分150被枢轴转动(转换到上述的枢轴转动状态)并且其下端153各自地与凸轮53的联接部分53B的凹口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凸轮53被阻挡进行逆时针旋转和向上枢轴转动活动板部分22,由此排出机构被禁止执行第二排出模式。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当枢轴转动盘120位于收回位置时(即,当每个被排出的文件不能顺利地在已经被排出的文件下滑动时),能够禁止第二排出模式的实行,由此能够将文件馈送装置1的文件排出性能维持在优秀的水平。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1中,在扫描位置R的文件M是从如图3所示的平板玻璃G的中央馈送到平板玻璃G的下游端的(在图3中从右到左)。从而,文件馈送装置的平板玻璃G(扫描玻璃)能够由玻璃(透明材料)片形成。假如文件M是从图3的构造的相反的方向(从压板玻璃G的左端朝向压板玻璃G的中央)馈入的,文件M就会投进平板玻璃G的上表面和文件馈送装置1的下表面之间的缝隙,那么不可能将文件M馈送到位于右上方的文件输出盘(本实施例中的文件输入盘10)。因此,在文件M从相反的方向(与图3中的馈送方向相反)馈入的情况下,平板玻璃G必须在扫描位置R的右侧的位置分成两个,并且倾斜面(其下端位于平板玻璃G的上表面稍下方并且其上端处于右上方)必须设置在两片平板玻璃G之间,以便文件M能够在文件M没有投放进平板玻璃G的上表面和文件馈送装置1的下表面之间的缝隙的情况下馈送到位于右上方的文件输出盘。 虽然在文件M以这种方向(与图3中的方向相反)馈送的情况下平板玻璃G必须分成两个,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1中,文件M是沿着图3所示的馈送方向馈送的,这样,平板玻璃G能够由一片玻璃(透明材料)片形成,且能够缩小文件扫描器的尺寸。因而,能够实现安装该文件馈送装置1的装置(扫描仪、MFP、复印机、等等)的小型化。 
虽然已经给出了以上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特定的说明性的实施例,在没有背离附上的权利要求所说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种改进、设计改变等等都是可以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文件压板140的上表面141被用作枢轴转动限制部分的实例,枢轴转动限制部分并不局限于上表面141;任何能够在收回位置限制枢轴转动盘的枢轴转动的构造都能够被用作枢轴转动限制部分。例如:枢轴转动限制部分可以通过从侧板30C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凸出的构件实现。顺便提及,通过将枢轴转动限制部分(例如文件压板140的上表面141)置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文件输出口38上方,因为文件输入盘10的负载表面10A能够通过枢轴转动(旋转)枢轴转动盘120而很大大地露出,所以文件在文件输入盘10上的装载变得更为方便。 
虽然固定到侧板30C上的固定盘110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作基准盘的实例,基准盘并不局限于这种固定盘(即,被固定的托盘);例如,基准盘还可以构造成可枢轴转动的。具体地说,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文件馈送装置1没有设置固定盘110的情况下,类似活动板部分22一样的构件也可以用作基准盘。 
虽然传感部分150(起到未显示的传感器的开关的作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作传感单元的实例,传感单元并不局限于传感部分150。例如:设置在文件压板140的上表面141的传感器(开关)可以用作传感单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馈送机构的构造仅仅作为例子,因此,该构造(例如辊的数量、布置方案等等)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地改变。也可以使用夹持辊代替每个垫。简而言之,馈送机构的构造、所使用的构件等等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馈送通道31的构造仅仅作为例子,因此该构造并不局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构造。换句话说,馈送通道31的构造(或馈送机构的构造)可以取决于文件输入盘和文件输出盘之间的位置关系、文件馈送单元的形状、尺寸等等而适当地改变。 

Claims (5)

1.一种用于馈送文件的文件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输入盘,该文件输入盘上放置将被馈送的文件;
文件输出盘,该文件输出盘置于所述文件输入盘的上方,并且文件被排出到所述文件输出盘;和
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被设置用作经过扫描位置连接所述文件输入盘和所述文件输出盘的馈送通道,并且将每个文件从所述文件输入盘馈送到所述扫描位置并从所述扫描位置馈送到所述文件输出盘,其中:
所述文件输出盘包括基准盘和枢轴转动盘,所述枢轴转动盘置于所述基准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便可绕着位于所述枢轴转动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枢轴相对于所述基准盘枢轴转动,并且
所述文件馈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枢轴转动限制部,当所述枢轴转动盘已经从文件能够堆叠在所述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上的文件堆叠位置枢轴转动到收回位置时,所述枢轴转动限制部在收回位置限制所述枢轴转动盘的枢轴转动,并且
当所述枢轴转动盘置于所述文件堆叠位置时,所述枢轴位于所述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上方;其中
当所述枢轴转动盘枢轴转动到所述收回位置时,所述枢轴转动盘的堆叠面与所述基准盘的堆叠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
当所述枢轴转动盘位于所述收回位置时,文件通过所述间隙被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枢轴转动盘包括连接部分,当所述枢轴转动盘置于所述文件堆叠位置时,该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枢轴转动盘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上游端并且连接所述基准盘的下游端,并且
当所述枢轴转动盘置于所述收回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枢轴的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枢轴转动限制部设置在文件输出口的上方,通过所述文件输出口将每个文件从所述馈送通道排出到所述文件输出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构造成能够使每个文件在已经被排出到所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下面滑动的同时依次排出;和
文件按压构件,该文件按压构件在所述馈送方向上从所述文件输出口的上方向下游延伸,
其中所述文件按压构件的上表面还起到所述枢轴转动限制部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文件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检测所述枢轴转动盘是否在所述收回位置;
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构造为使其文件排出模式能够在第一排出模式和第二排出模式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排出模式用于依次排出每个文件且同时将该文件堆叠在已经排出到所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上,所述第二排出模式用于在使每个文件在已经排出到所述文件输出盘的文件下滑动的同时依次排出;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以由所述传感单元进行的检测为基础控制所述排出机构,其中,当所述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枢轴转动盘在所述收回位置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排出机构的文件排出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排出模式。
CN200910007927.7A 2008-02-29 2009-02-27 文件馈送装置 Active CN101539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0036A JP4502147B2 (ja) 2008-02-29 2008-02-29 原稿搬送装置
JP2008-050036 2008-02-29
JP2008050036 2008-0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9734A CN101539734A (zh) 2009-09-23
CN101539734B true CN101539734B (zh) 2011-12-14

Family

ID=40781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927.7A Active CN101539734B (zh) 2008-02-29 2009-02-27 文件馈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38390B2 (zh)
EP (1) EP2096065B1 (zh)
JP (1) JP4502147B2 (zh)
CN (1) CN101539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0722A (ja) * 2007-11-26 2009-06-11 Oki Da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1818B2 (ja) * 2009-04-01 2013-10-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
JP5579587B2 (ja) * 2010-12-16 2014-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17519B2 (ja) * 2011-12-28 2015-1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102936987B (zh) * 2012-09-13 2015-08-26 北京立思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批量文件回收装置与方法
JP5855066B2 (ja) * 2013-09-30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19043B2 (ja) * 2016-01-18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CN109304949B (zh) * 2017-07-28 2020-06-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7114A (en) * 1995-09-28 2000-02-22 Minolta Co., Ltd. Document transport apparatus
CN200947638Y (zh) * 2006-09-01 2007-09-12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交替扫描的双扫描头的扫描装置及复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672A (ja) 1993-06-30 1995-01-20 Nisca Corp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H08188321A (ja) * 1994-12-28 1996-07-23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トレイ給紙式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10311A (ja) 1995-10-20 1997-04-28 Mita Ind Co Ltd 自動用紙搬送装置
US5832356A (en) * 1995-10-20 1998-11-03 Mita Industrial Co., Ltd. Automatic paper feeder with a tray and tray driver that rotates the tray based upon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feeder
US6095517A (en) * 1998-10-02 2000-08-01 Xerox Corporation 1-N and N-1 cut sheet receiving and stacking apparatus
JP2006232460A (ja) * 2005-02-24 2006-09-07 Ricoh Co Ltd 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JP4518159B2 (ja) * 2008-02-29 2010-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7114A (en) * 1995-09-28 2000-02-22 Minolta Co., Ltd. Document transport apparatus
CN200947638Y (zh) * 2006-09-01 2007-09-12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交替扫描的双扫描头的扫描装置及复印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11443A 2006.04.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02147B2 (ja) 2010-07-14
JP2009207086A (ja) 2009-09-10
CN101539734A (zh) 2009-09-23
EP2096065A3 (en) 2012-02-08
US20090218749A1 (en) 2009-09-03
EP2096065B1 (en) 2015-05-06
EP2096065A2 (en) 2009-09-02
US7938390B2 (en) 2011-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9734B (zh) 文件馈送装置
CN101521716B (zh) 文件馈送装置
CN101850910B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00432846C (zh) 原稿搬送装置
CN101007600B (zh) 供纸装置及打印机
CN101614991B (zh) 文件馈送装置
CN102857669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8047428B2 (en) Cash transaction machine
CN101254713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857670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6715140B (zh) 翻页装置
CN100379661C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0517089C (zh) 图像形成装置
EP2551831B1 (en)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and method to align media thereof
CN101614993B (zh) 文件馈送装置
CN101562677B (zh)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EP2096066B1 (en)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US20020084576A1 (en) Paper cassette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4709739A (zh) 供送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US20120104684A1 (en) Sheet Media Feeding Device, Sheet Media Separation Method, and Sheet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EP1537038A1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ely feeding sheets
CN101520622B (zh) 文件馈送装置
JP5462100B2 (ja) 冊子媒体取扱装置
KR200334915Y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경사급지트레이
JP20081149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ドライバーソフトウェア及び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