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2677B -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2677B
CN101562677B CN2009101296577A CN200910129657A CN101562677B CN 101562677 B CN101562677 B CN 101562677B CN 2009101296577 A CN2009101296577 A CN 2009101296577A CN 200910129657 A CN200910129657 A CN 200910129657A CN 101562677 B CN101562677 B CN 101562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paper
output panel
rotary body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9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2677A (zh
Inventor
草间琢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6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2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7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part of a loop, e.g. using a retur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one dead-end path, e.g. using a sheet eject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65H2301/42124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by introducing articles selectively from under or above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Abstract

提供一种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该自动文件馈送器包括:文件盘;输出盘;将文件排出到输出盘的第一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输出盘的第二旋转体;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将经过了读取部分的文件的传送方向反转,以再次将文件传送到读取部分;下降机构,该下降机构使文件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底部和输出盘的表面之间的位置;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被构造用来根据反转机构是否被触发而在将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的第一动作和将文件传送到第二旋转体的第二动作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诸方面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地将文件馈送到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单元中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和一种采用这种自动文件馈送器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读取形成在文件的正反两面中的每一面上的图像(包括文字)(下文中,称为双面读取),必须在读取单元结束读取文件的正面之后反转文件的传送方向,并通过将文件传送到图像读取单元而读取在反转的传送方向上正在传送的文件的反面。 
例如,如果文件具有沿垂直方向堆叠在文件盘上的多个纸张并且将要从置于底部的一张纸开始逐一地读取该文件以进行双面读取,当结束读取的纸张只是简单地依次置于输出盘上时,结束读取的纸张堆叠在输出盘上,使得第一个结束读取的第一张纸置于纸输出盘的底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置于文件盘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与置于输出盘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不同。 
例如,假设两张纸A和B(文件A和B)置于文件盘上,使得文件A的正面、文件A的反面、文件B的正面和文件B的反面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页,而且文件A被堆叠在文件B上同时每个文件的正面朝上,则两个文件A和B以文件B置于文件A上并且每个文件的正面朝上的状态被输出到输出盘。 
由于这个缘故,已经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页的次序排列在文件盘上的文件以第三、第四、第一和第二页的次序排列在输出盘上。这样,置于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变得与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 
另一方面,为了只从文件的正面读取图像(以下,称为单面读取),自动文件馈送器可以将结束读取的文件输出到输出盘,而不反转文件的传送方向。因此,置于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会变得与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 
第HEI 11-314856号日本专利临时公布公报(下文称为JP HEI 11-314856A)公开了一种自动文件馈送器,该自动文件馈送器构造成专用于单面读取的第一输出盘位于读取单元的一侧并且专用于双面读取的第二输出盘位于读取单元的另一侧,从而在进行双面读取时在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会变得与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HEI 11-314856A中公开的自动文件馈送器构造成具有多个纸输出盘,用户需要检查哪个输出盘接收到了文件,这对用户来说是不方便的。 
本发明的诸方面在提供一种能够在执行双面读取和单面读取的同时提高可用性的自动文件馈送器方面具有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文件馈送器,包括:文件盘,放置将被读取的文件在该文件盘上;输出盘,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被放置在该输出盘上;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旋转且接触文件,以将通过经过读取部分而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排出到输出盘;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旋转且接触文件,以将通过经过读取部分而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排出到输出盘;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将经过了读取部分的文件的传送方向反转,以再次将文件传送到读取部分;下降机构,该下降机构使从第一旋转体排出的文件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上的文件和输出盘之间的位置;和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被构造用来根据反转机构是否被触发而在将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的第一动作和将文件传送到第二旋转体的第二动作之间切换。 
这种构造防止被排出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变得与放置在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 
考虑两张纸(下文称为文件A和文件B)置于文件盘上的情况,文件A的正面被称为第1页,文件A的反面被称为第2页,文件B的正面被称为第3页,文件B的反面被称为第4页,文件A和B被每个正面朝下地堆叠在文件盘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双面读取模式中执行图像读取并且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每个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在输出盘上文件B被堆叠在文件A上,使得每个正面朝下。 
因此,在输出盘上文件是以第1页、第2页、第3页和第4页这样的次序从底部排列到顶部的。因此,置于文件盘1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等同于置于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另一方面,对于单面读取,通过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置于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等同于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因此,自动文件馈送器能够防止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变得与在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同时只需要一种输出盘。这种构造排除了检查哪个输出盘用于排出 文件的必要。因此,能够提高能执行双面读取和单面读取的自动文件馈送器的可用性。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第一旋转体位于第二旋转体的下侧,与第二旋转体相比,第一旋转体更靠近输出盘。 
这种构造使得可以使文件下降到堆叠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底部。 
在至少一个方面,自动文件馈送器进一步包括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被构造用来将垂直堆叠在文件盘上的多个文件从多个文件的底部逐一馈送到读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文件盘位于输出盘的下侧,当反转机构被触发时,切换机构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传送到第二旋转体,以通过第二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当反转机构没有被触发时,切换机构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以通过第一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输出盘。 
在至少一个方面,自动文件馈送器进一步包括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被构造用来将垂直堆叠在文件盘上的多个文件从多个文件的底部逐一馈送到读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文件盘位于输出盘的上侧;当反转机构被触发时,切换机构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传送到第一旋转体,以通过第一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输出盘;并且当反转机构没有被触发时,切换机构将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传送到第二旋转体,以通过第二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输出盘。 
在至少一个方面,在水平方向上,输出盘位于包含读取部分的机构主体部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旋转体相比,第二旋转体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更靠近机构主体部的位置。 
这种构造使得可以保证第一旋转体上侧的空间。因此可以防止存在于下降机构中的故障。 
在至少一个方面,第二旋转体位于不向下降机构排出文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上述自动文件馈送器中的一个;和读取部分,该读取部分被构造用来从被自动文件馈送器馈送的文件读取图像。 
这种构造防止被排出在输出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变得与放置在文件盘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不同。 
注意,在下文中的各单元之间阐明各种联系。注意,这些联系是通常的并且除非另外规定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而且注意本说明书并不想在这一方面作出限制。本发明的几个方面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作为可储存在计算机上可读介质内的程序实行,该计算机上可读介质包括但并不限于RAM、ROM、闪速存储器、EEPROM、CD介质、DVD介质、临时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永久存储器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图像读取装置顶侧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线A-A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用于解释图像读取装置的下降机构(sinking mechanism)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至7是用于解释自动文件馈送机构(ADF)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8是显示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ADF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文件馈送器的总体构造。 
图10至12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文件馈送机构(ADF)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3是显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ADF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从图像读取装置100顶侧看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中线A-A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剖面图。图3是用于解释图像读取装置的下降机构133的操作的说明图。图4是说明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5至7是用于解释自动文件馈送机构(ADF)120的操作的说明图。图8是显示说明ADF 120的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0在前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和设定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操作面板200,并且设置有用于进行自动馈送/读取功能和静止文件读取功能的主体101。 
在操作面板20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诸如设定数据和消息等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单元201和由用户操作的按钮202。 
如图2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100的主体101中,设置有被用于静止文件读取功能的图像读取窗口102(下文称为静止读取窗口102)和用于自动文件馈送/读取功能的图像读取窗口103(下文称为自动读取窗口103)。静止读取窗口102和自动读取窗口103中的每一个通过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透明的压板102A和103A封闭。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102A和103A由玻璃板形成,也就是说两种压板102A和103A由压板玻璃板整体形成。用于盖住窗口102和103的文件盖104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主体 101的上侧。因此,当通过静止读取窗口102进行文件读取时,用户向上打开文件盖104,然后将文件放置在静止读取窗口102上。 
在主体101中,设置有图像摄取装置(image pick-up device)105,该图像摄取装置105构造成发射光来照射文件并且根据接收到的光产生电信号。图像读取装置100通过图像摄取装置105将形成在文件上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而执行读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摄取装置105由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形成,CIS构造成在读取窗口102之下沿垂直于其移动方向的方向延长。 
图像摄取装置105安装在主体101中,可沿着图像读取装置100的纵向(即图2上的左右方向)移动。在执行自动馈送/读取功能期间,图像摄取装置105在被固定于自动读取窗口103之下的位置n的同时从文件读取图像。另一方面,当执行静止文件读取功能时,图像摄取装置105在静止读取窗口102之下移动的同时从文件读取图像。 
在文件盖的靠近自动读取窗口103的部分,设置有构造用来向自动读取窗口103馈送文件的ADF 120。 
ADF 120包含文件盘121,其上放置将要被读取的文件。在文件盘121的上侧,设置有输出盘123,完成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放置在输出盘123上。对于具有多张纸张的文件,这种文件以多张纸张沿垂直方向堆叠的状态放置在文件盘或输出盘上。 
在水平方向上,文件盘121和输出盘123中的每一个定位成从对应于自动读取窗口103的部分(下文称为机构主体部120A)偏移。在图2中,文件盘121和输出盘123定位成从机构主体部120A向右偏移。 
在机构主体部120A侧,文件盘121设置有构造用来向自动读取窗口103馈送文件的馈送机构125。更具体地说,馈送机构125起从堆叠的纸张的底部侧逐一馈送堆叠的纸张(文件)的作用。馈送机构125包含馈送辊125A、分离辊125B和分离垫125C。 
馈送辊125A通过旋转并接触位于堆叠的纸张底部的纸张的下表面向分离辊125B馈送纸张。分离辊125B也在接触纸张下表面的同时旋转以便向纸张施加传送力。分离垫125C定位成将纸张夹在分离垫125C和分离辊125B之间的同时在分离辊125B的相对侧接触纸张,以施加传送阻力。 
利用这种结构,只有接触分离辊125B的纸张被从分离辊125B传送。相对于接触分离辊125B的纸张位于分离垫125C侧的纸张被分离垫125C的传送阻力阻止。这样,堆叠的纸张从堆叠的纸张的底部逐一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 
传送辊126A在其下表面接触由分离辊125B馈送的纸张的同时旋转,使得纸张被传送 到自动读取窗口103。进一步地说,通过旋转和在传送辊126A的上表面接触纸张,传送辊126A将已经通过自动读取窗口103的纸张传送到反转机构127(稍后将详细说明)或第一排出辊130侧。 
每个夹紧辊126B和126C起将纸张压到传送辊126A上的按压辊的作用。每个夹紧辊126B和126C都是通过接触被传送的张纸而被驱动的从动辊。 
第一文件传感器128A位于分离辊125B的上游侧,以便检测文件盘121上文件的存在/不存在。第二传感器128B位于压脚(pressing foot)103B的上游侧,以便检测纸张的通过。 
压脚103B定位成面对自动读取窗口103,以便相对于自动读取窗口103形成预定的间隙。压脚103B按压正在被传送的纸张。在本实施例中,当纸张正在经过时第二传感器128B输出0N信号,而当纸张没有正在经过时输出OFF信号。 
在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下游,传送辊129位于从压板103A偏移的位置。传送辊129将已经经过自动读取窗口103的纸张传送到输出盘123。被传送辊129施加传送力的纸张向上翻转大约180度,并被排出到输出盘129。 
夹紧辊129A起将纸张压到传送辊129上的按压辊的作用。夹紧辊129A是通过接触正被传送的纸张而被驱动的从动辊。 
形成在传送辊129的下游侧的传送通道L0分支成为传送通道L1和L2。从分支点P1分支出的在下侧的传送通道L1设置有第一排出辊130,在分支点P1分支出的在上侧的传送通道L2设置有第二排出辊131。 
第一排出辊130用来将已经经过自动读取窗口103并且已经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1的纸张排出到输出盘123,并且用来反转传送方向以便将纸张再次传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 
也就是说,通过旋转上表面正在接触纸张的第一排出辊130,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1的纸张被排出到输出盘123。通过旋转下表面正在接触纸张的第一排出辊130,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1的纸张的传送方向被反转。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反转机构由第一排出辊130和位于第一排出辊130下方以将纸张压到第一排出辊130上的夹紧辊127A形成。 
夹紧辊130A位于第一排出辊130的上方,以将纸张压到第一排出辊130上。因此,夹紧辊130A和第一排出辊形成(第一)排出单元。以下,当纸张通过第一排出辊130排出到输出盘123时,这种动作常常表述为像“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纸张”这样的一段话。 
通过旋转并接触纸张,第二排出辊131将已经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排出到输出盘123。第二排出辊131相对于第一排出辊130向上定位,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排出辊130定位于自动读取窗口103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出辊130的位置比第二排出辊131的位置更靠近输出盘123。 
因此第二排出辊131和位于第二排出辊131下方以将纸张压到第二排出辊上的夹紧辊131A形成(第二)排出单元。以下,当纸张通过第二排出辊131排出到输出盘123时,这种动作常常表述为像“从第二排出口131B排出纸张”这样的一段话。 
第一活动板(flap)132A位于分支点P1处,并且起(第一)分支单元的作用,以在传送通道L1和传送通道L2之间切换纸张的传送通道。 
第二活动板132B位于第一排出辊130的上游侧,并且起(第二)分支单元的作用,以在朝向第一排出口130B的传送通道和朝向反转机构127的传送通道之间切换。 
第三活动板132C位于从反转单元127开始朝向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传送通道L3和从文件盘121开始朝向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传送通道的汇合点。第三活动板132C起(第三)分支单元的作用。 
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分别由致动器132D和132E主动控制(参见图4),而第三活动板132C没有被主动控制。也就是说,第一至第三活动板132A-132C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机构主体部120A中。第一和第二活动板132A和132B分别被致动器132D和132E主动驱动,在由实线表示的位置和虚线表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如图2所示。 
另一方面,就像图2中实线所表示的那样,第三活动板132C由其自重而定位成打开从反转机构127开始朝向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传送通道L3并且关闭从文件盘121开始朝向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传送通道。当纸张被从文件盘121传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时,通过正在被传送的纸张按压第三活动板132C,第三活动板132C摆动到图2中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从而打开从文件盘121开始朝向自动读取窗口的传送通道。当从文件盘121到自动读取窗口103的纸张传送结束时,第三活动板132C由于其自重返回到图2中实线表示的位置。 
在在输出盘123上的第一排出口130B侧,设置有下降机构133。下降机构133用来使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的纸张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纸张和输出盘123的表面之间的位置。 
如图3所示,下降机构133包含突出部133A和连接到输出盘123的平坦部133B。突出部133A用来在第一排出口130B侧抬高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纸张,而平坦部133B形 成为从突出部133A向第一排出口130B的相对侧延伸以连接到输出盘123,从而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的纸张接触被突出部分133A向上抬高的纸张。 
在这个结构中,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的纸张以锐角与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纸张中最下面一张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图3所示的部分B)接触,然后朝平坦部分133B翻转。因此,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的纸张被置于输出盘123上,以便下降到堆叠纸张的下表面和输出盘123表面之间的位置。 
导向装置133C用来引导从第二排出口131B排出到输出盘123的纸张,并在相对于突出部133的平坦部133B侧按压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纸张的被突出部133抬高的部分,从而可靠地抬高输出盘123上堆叠的纸的该部分。 
导向装置133C的下表面133D起使正从第二排出口131B排出的纸张指引向输出盘123的斜槽面的作用,导向装置113C的末端部分起按压构件的作用,以将置于输出盘123上的纸张压在平坦部133B上。 
图4说明用于ADF 12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ADF 120的控制系统包含控制器135、致动器132D和132E、传送马达134、操作面板200和图像摄取装置105,传送马达134用于驱动和旋转各个辊。控制器135由其中嵌入有CPU、ROM、RAM和各种的外部设备构件的微计算机芯片形成。ROM存储包含稍后将参照图8说明的传送控制程序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程序。控制器135根据传送控制程序控制致动器132D和132E以及传送马达。 
如下所述,ADF 120能够执行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在下文中,首先解释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主要操作,然后参照附图(例如,图8中的流程图)解释具体操作。 
首先,解释单面读取。 
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00选择单面读取模式时,纸张(文件)如图5所示那样被传送。具体地说,当用户在多个纸张(文件)在文件盘121上放置成使每个读取面朝下的状态下按读取启动按扭(没有显示)时,传送马达134被旋转,堆叠在文件盘121上的纸张从堆叠的纸张最下面的一张开始被逐一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 
如图5所示,因为选择了单面读取模式,控制器135驱动第一活动板132A以打开传送通道L1并关闭传送通道L2。进一步地,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以从传送通道L1向第一排出口130B传送纸张。 
因此,如图5中粗箭头所表示,已经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通过传送通道L1和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到输出盘123。结果,下降机构133使每个被排出的纸张下降到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纸张的最底下位置。 
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纸张从底部侧到上侧逐一地堆叠在输出盘123上,使得读取面朝上。换句话说,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堆叠纸张以垂直翻转的状态置于输出盘123上。 
以下描述双面读取。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00选择双面读取时,如图6中用粗箭头所表示的那样,通过传送纸张而执行对纸张(文件)正面的图像读取。接着,纸张的传送方向反转,如图7中用粗箭头所示的那样,执行对纸张(文件)反面的图像读取。然后,纸张被排出到输出盘123。 
具体地说,当用户在多个纸张(文件)在文件盘121上放置成使每个读取面朝下的状态下按读取启动按钮时,传送马达134被旋转,堆叠在文件盘121上的纸张从堆叠的纸张最底下的一个开始被逐一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以读取纸张的正面。 
因为选择了双面读取模式,如图6所示,控制器135首先驱动第一活动板132A以打开传送通道L1并关闭传送通道L2。进一步地,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以从传送通道L1向反转机构127传送纸张。 
因此,如图6所示的粗箭头所表示的,结束了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通过传送通道L1被传送到反转机构,而当纸张的后缘经过第二活动板132B时,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以关闭用于第一排出口130B的传送通道,驱动第一活动板130以关闭传送通道L1并打开传送通道L2,然后旋转第一排出辊130。 
通过这种控制,正面已经被读取的纸张(文件)被再次传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以读取纸张的反面,如图7所示。如图7所示,结束双面读取的纸张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输出盘123。 
因为纸张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到输出盘123,纸张逐一地被排出到输出盘123,堆叠在堆叠的纸张的中最高的一个上。 
因而,在双面模式中,结束图像读取的每个纸张被从底部朝顶部堆叠在输出盘123上,使得每个纸张的正面朝上。换句话说,堆叠在文件盘121上的纸张(文件)按照原样堆叠在输出盘123上。 
下文中,参照图8说明传送控制过程。当用户按读取启动按钮时,在控制器135的控制下执行传送控制过程。 
当开始传送控制过程时,控制器135开始旋转传送马达134(步骤S1)。然后,控制器135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双面模式(步骤S3)。 
当用户选择单面模式(S3:否),控制器135控制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 移动到图5所示的状态(步骤S5)。然后控制器135根据来自第二传感器128B的信号判断是否已经完成通过自动读取窗口103的图像读取(步骤S7)。 
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35能通过判断第二传感器128B的输出信号从OFF状态转变为ON状态的时刻开始或者从ON状态转变为OFF状态的时刻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期间来判断通过自动读取窗口的图像读取是否完成。具体地说,当从上文描述的基准时刻开始已经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期间时,控制器135断定图像读取结束。另一方面,在从上文描述的基准时刻开始已经经过预定的时间期间之前,控制器135断定图像读取没有结束。 
当控制器135断定图像读取结束(S7:是)时,纸张通过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步骤S8)。控制器一直等到图像读取结束(步骤S7:否)。 
接着,控制器135判断是否置于文件盘131的所有纸张(文件)都已经被读取(步骤S9)。当所有的纸张已经被读取(S9:是)时,控制器135停止传送马达134。然后,终止传送控制过程。当并非所有的纸张被读取(S9:否)时,控制返回步骤S1。 
如果在步骤S3中断定选择了双面读取模式(S3是),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被驱动而移动到图6所示的状态(步骤S13)。然后,控制器135根据来自第二传感器128B的输出信号判断正面的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15)。 
如果在步骤S15中断定正面的读取结束(S15:是),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被驱动而移动到图7所示的状态(步骤S17)。然后,控制器135开始控制反转机构127(步骤S19)。 
紧接着,控制器135判断对反面的图像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21)。如果断定对反面的图像读取结束(S21:是),第一活动板132A被驱动而移动到图7所示的状态(步骤S23)。 
在纸张(文件)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之后,控制器135判断是否置于文件盘121所有文件的纸张已经都被读取(步骤S9)。控制器135一直等到所有纸张已经被读取(S9:否)。 
因为如上所述执行图像读取,ADF 120能防止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和置于输出盘123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变得彼此不同。 
考虑两张纸(下文称为文件A和文件B)置于文件盘121上的情况,文件A的正面被称为第1页,文件A的反面被称为第2页,文件B的正面被称为第3页,文件B的反面被称为第4页,文件A和B被堆叠在文件盘121上使得每个正面朝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双面读取模式中执行图像读取,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A和B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到输出盘123,从而每个正面朝下且文件B堆叠在文件A上。 
因此,在输出盘123上,第1至4页是以该次序从底部到顶部排列的。因此,置于文件盘121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等同于置于输出盘123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另一方面,在单面读取模式的情况下,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通过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到输出盘123,并且文件A和B堆叠在输出盘123上,从而文件A堆叠在文件B上并且每个正面朝上。因此,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等同于置于输出盘123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能防止文件盘121上的多个纸张(文件)的页码顺序与输出盘123上的多个纸张的页码顺序变得彼此不同。进一步地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输出盘。当然,与JP HEI 11-314856A中所公开的构造不同,根据本实施例的ADF 120能排除核对哪个输出盘用于排出纸张的必要。因此,能够提高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可用性。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实现了只设置有一个输出盘的构造,同时能防止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和置于输出盘123上的纸张的页码顺序变得彼此不同。因此用户不需要检查哪个输出盘用于排出纸张。因而,能够提高能执行双面读取和单面读取的自动文件馈送器的可用性。 
如上所述,下降机构133使纸张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堆叠的纸和输出盘123的表面之间的位置。因此,下降机构133和输出盘123彼此靠近更佳。 
关于这一点,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排出辊130位于第二排出辊131的下侧,在与第二排出辊131相比更靠近输出盘123的位置。因此,使从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的纸张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堆叠的纸张之下的位置是可能的。 
注意,因为下降机构133构造用来使纸张下降到已经堆叠在输出盘123上的堆叠的纸张之下的位置,所以需要在第一排出辊130上方保证足够的空间。 
关于这一点,在这个实施例中,输出盘123位于相对于机构主体部120A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排出辊130相比,第二排出辊131位于更靠近机构主体部120A的位置。因此,在这种布置中,第二排出辊131在水平方向从第一排出辊130偏移。 
这种构造使得可以保证在第一排出辊130上方的空间并且防止下降机构133出现错误的动作。 
因为用于图像读取的纸张(文件)被从静止读取窗口102侧向自动读取窗口103侧传送,可以使传送辊129位于偏离压板103A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例,每个压板102A和103A可以由单个玻璃板整体地形成(即两种类型的压板102A和103A能够整体地形成),在纵向上缩小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尺寸变得可能。 
第二实施例 
以下描述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输出盘123定位于文件盘121的上侧,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是从在堆叠的纸张底部的纸张开始逐一被读取的。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文件盘121定位于输出盘123的上侧,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是从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开始逐一被读取的。 
图9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文件馈送器120X的总体构造。在图9(和下面的附图)中,为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赋以相同参考标记,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在下文中,说明集中于第二实施例的特征。 
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反转机构127的辊也用作第一排出辊130。相反,根据第二实施例,设置有专用于反转机构127的反转驱动辊127B。因此,夹紧辊127A用来将纸张压到反转驱动辊127B上。 
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第三活动板132C构造成通过其自重摆动。然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第三活动板132C通过其自重起关闭从自动读取窗口103开始到反转机构127的传送通道L3并打开从文件盘121开始到自动读取窗口103的作用。 
在第一实施例中,馈送机构125构造成使得馈送辊125A和分离辊125B旋转并在堆叠的纸张的底部接触纸张,以便堆叠的纸张从在堆叠的纸张底部的纸张开始逐一地被馈送。相比而言,根据第二实施例,馈送辊125A和分离辊125B旋转并接触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以便堆叠的纸张从堆叠的纸张的顶部的纸张开始逐一地被馈送。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静止读取窗口102的压板102A和用于自动读取窗口103的压板103A由单独的玻璃板形成(参见图9)。在压板102A和压板103A之间,设置翻转板129B,通过铲起纸张的前缘(即,在传送方向上的前缘),翻转板129B将被传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的纸张朝传送辊129侧翻转。为了向上铲起纸张的前缘,翻转板129B成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以下描述单面读取模式中的图像读取。 
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00选择单面读取模式时,纸张(文件)如图10所示的粗箭头所表示那样被传送。 
具体地,当在多个纸张(文件)在文件盘上放置成每个读取面朝上的状态下按下读取启动按钮时,控制器135开始旋转传送马达134,然后通过逐一地从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开始馈送纸张而开始图像读取。 
因为已经选择了单面读取模式,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使得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并且已经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0的纸张被馈送到传送通道L2,并且驱动第一活动板132A使得传送通道L1关闭且传送通道L2打开。 
因此,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通过传送通道L2和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到输出盘123。结果,纸张堆叠在已经堆叠在输出盘123顶部上的堆叠纸张之上,使得每个读取面朝下。 
因此,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纸张从底部到顶部堆叠在输出盘123上,每个读取面朝下。换句话说,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堆叠的纸张以垂直翻转的状态堆叠在输出盘123上。 
下面说明双面读取模式中的图像读取。 
当用户通过操作面板200选择双面读取模式时,纸张(文件)如图11所示的粗箭头所表示那样被传送以读取正面。紧接着,传送方向反转,并且纸张如图12中粗箭头所表示的那样被传送以读取反面。其后,纸张通过第一排出口130B排出到输出盘123。 
也就是,当用户读取在多个纸张在文件盘上放置成使每个读取面朝上的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时,控制器135开始旋转传送马达134,然后通过从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开始逐一地将纸张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以便读取正面。 
因为已经选择了双面读取模式,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使得从自动读取窗口103开始到反转机构127的传送通道L3被打开。 
因此,如图11中粗箭头所表示的那样,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通过传送通道L0和传送通道L3被传送到反转机构127侧。注意,第三活动板132C通过被正在传送的纸张前缘按压而摆向图11所示的状态。 
当纸张的后缘经过第三活动板132C时,控制器135驱动第二活动板132B使得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且已经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0的纸张被传送到传送通道L1,驱动第一活动板132A以关闭传送通道L2并打开传送通道L1,并使反转驱动辊127B的旋转反转(参见图12)。 
因此,在双面模式中,纸张是以完成图像读取的次序堆叠在输出盘上,从而每个正面朝上。换句话说,在双面的模式中,堆叠于文件盘121上的多个纸张按照原样堆叠于输出盘123上。 
图13是图解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传送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当用户按下读取启动按钮时,在控制器135的控制下执行传送控制过程。 
如图13所示,当开始传送控制过程时,控制器135开始旋转传送马达134(步骤S21)。然后,控制器135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双面读取模式(即,双面读取模式和单面读取模式中的哪个被选择)(步骤S23)。 
当用户选择单面读取模式(S23:否),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移动到图10所示的状态(步骤S25)。然后,控制器135根据来自第二传感器128B的输出信号判断图像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27)。 
如果断定图像读取结束(S27:是),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步骤S29)。控制器135一直等到图像读取结束(步骤S27:否)。 
接着,控制器135判断是否置于文件盘131上的所有的纸张(文件)都已经被读取(步骤S31)。当所有的纸张已经被读取(S31:是)时,控制器135停止传送马达134。然后,终止传送控制过程。当并非所有的纸张被读取(S31:否)时,控制返回步骤S21。 
如果在步骤S23中断定选择双面读取模式(S23是),第二活动板132B被驱动而移动到图11所示的状态(步骤S35)。然后,控制器135根据来自第二传感器128B的输出信号判断正面的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37)。 
如果在步骤S37中断定正面的图像读取结束(S37:是),第一活动板132A和第二活动板132B被驱动而移动到图12所示的状态(步骤S39)。然后控制器135开始控制反转机构127(步骤S41)。 
接着,控制器135根据来自第二传感器128B的输出信号判断反面的图像读取是否结束(步骤S43)。如果断定反面的图像读取结束(S43:是)时,纸张通过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步骤S45)。然后,控制器135判断是否置于文件盘121的所有纸张(文件)都已经被读取(步骤S31)。 
在反面的图像读取没有结束(S43:否)之前,控制器135一直等待。 
下面描述第二实施例的优点。 
考虑两张纸(下文称为文件A和文件B)置于文件盘121上的情况,文件A的正面被称为第1页,文件A的反面被称为第2页,文件B的正面被称为第3页,文件B的反面被称为第4页,文件A和B被每个正面朝下地堆叠在文件盘121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双面读取模式下执行图像读取,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A和B通过第二排出口131A被排出到输出盘123。 
因此,在双面读取模式中,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纸张是每个正面朝上地从底部到顶部堆叠在输出盘123上。换句话说,在双面读取模式中,第1至4页是以第1至4页这样 的次序从底部到顶部排列在输出盘123上。因此,置于文件盘121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等同于置于输出盘123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另一方面,在单面读取模式的情况下,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被通过第二排出口131B排出到输出盘123,并且文件A和B以每个正面朝下地从底部到顶部堆叠在输出盘123上。因此,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页码顺序等同于置于输出盘123上的文件的页码顺序。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能防止文件盘121上的多个纸张(文件)的页码顺序与输出盘123上的多个纸张的页码顺序变得彼此不同。进一步,在第二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输出盘。因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ADF 120X能够排除检查哪个输出盘用于排出纸张的必要。因此,能够提高能执行双面读取和单面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可用性。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其他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被从在堆叠的纸张底部的纸张逐一地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然而,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也可以从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逐一地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进一步地,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纸张可以从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在双面读取模式中,纸张可以从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 
在第二实施例中,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被从在堆叠的纸张顶部的纸张逐一地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然而,置于文件盘121上的纸张可以从在堆叠的纸张底部的纸张逐一地馈送到自动读取窗口103。进一步地,在单面读取模式中,纸张可以从第一排出口130B被排出,在双面读取模式中,纸张可以从第二排出口131B被排出。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传送通道致力于在机构主体部120A中构成U形翻转。然而ADF可以被构造成文件盘121定位于机构主体部120A的一侧并且输出盘123置于机构主体部120A的另一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二排出口131B定位于第一排出口130B的上侧,并且与第二排出口131B相比,第一排出口130B位于更靠近输出盘123的位置。然而,第一和第二排出口130B和131B的结构不局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那种结构。 

Claims (7)

1.一种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盘,将被读取的文件放置在所述文件盘上;
输出盘,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被放置在该输出盘上;
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旋转且接触文件,以将通过经过读取部分而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
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旋转且接触文件,以将通过经过读取部分而结束对其的图像读取的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
反转机构,该反转机构将已经经过读取部分的文件的传送方向反转,以再次将该文件传送到读取部分;
下降机构,该下降机构使从所述第一旋转体排出的文件下降到已经堆叠在所述输出盘上的文件和所述输出盘之间的位置;和
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被构造用来根据所述反转机构是否被触发而在传送文件到所述第一旋转体的第一动作和传送文件到所述第二旋转体的第二动作之间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下侧,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比,所述第一旋转体更靠近所述输出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构造用来将垂直堆叠在所述文件盘上的多个文件从所述多个文件的底部逐一馈送到读取部分,
其中:
所述文件盘位于输出盘的下侧;
当所述反转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切换机构将对其的图像读取结束的文件传送到所述第二旋转体,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并且
当所述反转机构没有被触发时,所述切换机构将对其的图像读取结束的文件传送到所述第一旋转体,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将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馈送机构,该馈送机构被构造用来将垂直堆叠在所述文件盘上的多个文件从所述多个文件的底部逐一馈送到读取部分,
其中:
所述文件盘位于输出盘的上侧;
当所述反转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切换机构将对其的图像读取结束的文件传送到所述第一旋转体,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将所述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和
当所述反转机构没有被触发时,所述切换机构将对其的图像读取结束的文件传送到所述第二旋转体,以通过所述第二旋转体将所述文件排出到所述输出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
在水平方向上,所述输出盘相对于机构主体部位于一侧,该机构主体部限定在所述自动文件馈送器内且被设置在对应于所述读取部分的部分内;并且
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相比,所述第二旋转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位于更靠近所述机构主体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位于不向所述下降机构排出文件的位置。
7.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文件馈送器;和
读取部分,该读取部分被构造用来从被所述自动文件馈送器馈送的文件读取图像。
CN2009101296577A 2008-03-19 2009-03-19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01562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1398 2008-03-19
JP2008071398A JP4502032B2 (ja) 2008-03-19 2008-03-19 自動原稿搬送機構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071398 2008-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2677A CN101562677A (zh) 2009-10-21
CN101562677B true CN101562677B (zh) 2011-06-15

Family

ID=4079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6577A Active CN101562677B (zh) 2008-03-19 2009-03-19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37999B2 (zh)
EP (1) EP2104325B1 (zh)
JP (1) JP4502032B2 (zh)
CN (1) CN101562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8727B2 (ja) * 2010-03-26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自動シート搬送機構
US9457981B2 (en) * 2014-11-04 2016-10-04 Kodak Alari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rting scanned documents to selected output trays
US11796952B2 (en) 2019-04-30 2023-10-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extender
US11827480B2 (en) 2019-07-31 2023-1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utomated media tray
US11825048B2 (en) 2019-08-02 2023-1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tatable media ramp fo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1173B2 (ja) * 1987-12-29 1997-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複写機における両面複写方法
JPH08123103A (ja) 1994-10-20 1996-05-17 Fuji Xerox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H08282897A (ja) 1995-04-13 1996-10-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US5669056A (en) * 1996-03-25 1997-09-16 Xerox Corp Duplex document handling system
US6088135A (en) * 1997-03-11 2000-07-11 Minolta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3975545B2 (ja) * 1997-03-24 2007-09-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原稿走査装置及び該原稿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14856A (ja) * 1998-05-06 1999-11-16 Mita Ind Co Ltd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US6542163B2 (en) * 1999-05-05 2003-04-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levant tips to a user of an application program
US6563611B1 (en) * 1999-05-13 2003-05-13 Mustek Systems Inc. Double side scanner module
JP2001058739A (ja) * 1999-08-20 2001-03-06 Minolta Co Ltd シート整列装置
JP2001106408A (ja) * 1999-10-05 2001-04-17 Sharp Corp シート体排出装置及びシート体排出方法
JP3765701B2 (ja) * 1999-10-28 2006-04-12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用紙供給装置及び用紙処理方法
JP2002116679A (ja) * 2000-07-31 2002-04-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612925B2 (en) * 2002-08-08 2009-11-03 Wen-Chao Tseng Double-side image scanner and scann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4282438A (ja) * 2003-03-17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TWI225462B (en) * 2003-07-28 2004-12-21 Avision Inc Duplex/simplex automatic sheet feeder
JP2005089153A (ja) 2003-09-19 2005-04-07 Murata Mach Ltd 原稿搬送装置
JP2006232460A (ja) 2005-02-24 2006-09-07 Ricoh Co Ltd 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US7481427B2 (en) * 2005-03-09 2009-01-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7881652B2 (en) * 2005-06-30 2011-02-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dular printer and scanner ADF duplexer feedpath including second tray
TWI294242B (en) * 2005-09-16 2008-03-01 Avision Inc Method of transporting and processing documents
JP4867294B2 (ja) * 2005-11-04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184664A (ja) * 2005-12-29 2007-07-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238252A (ja) * 2006-03-07 2007-09-20 Brother Ind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KR20080061615A (ko) * 2006-12-28 2008-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독취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기기
TWI339980B (en) * 2007-05-22 2011-04-0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Dual-side scan device with movable image scan module
JP4569674B2 (ja) * 2008-06-25 2010-10-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4569675B2 (ja) * 2008-06-25 2010-10-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4623187B2 (ja) * 2008-09-26 2011-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US7931274B2 (en) * 2009-05-29 2011-04-26 Xerox Corporation Hybrid control of sheet transport modu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04325B1 (en) 2013-02-20
JP2009231889A (ja) 2009-10-08
US8237999B2 (en) 2012-08-07
US20090237754A1 (en) 2009-09-24
CN101562677A (zh) 2009-10-21
JP4502032B2 (ja) 2010-07-14
EP2104325A2 (en) 2009-09-23
EP2104325A3 (en)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2677B (zh) 自动文件馈送器和图像读取装置
US860028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305681B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open/close switchable sheet discharging member
WO2005044580A1 (ja) 綴じ処理装置
JP4168278B2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2007182263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US6970272B2 (en) Duplex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201913694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1539734B (zh) 文件馈送装置
US5377966A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N103685835A (zh) 图像读取设备
JP4561517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US6047959A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8485518B2 (en) Sheet media feeding device, sheet media separation method, and sheet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JP5799652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5211386A (en) Recirculation-type automatic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US20040218946A1 (en) Reading/recording apparatus, read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JP412475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274012B2 (en) Sheet bin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7641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16768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5978740B2 (ja) 中間搬送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15190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22988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KR20090104355A (ko) 지로수납기의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