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2425B - 通用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通用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2425B
CN101532425B CN2009101187743A CN200910118774A CN101532425B CN 101532425 B CN101532425 B CN 101532425B CN 2009101187743 A CN2009101187743 A CN 2009101187743A CN 200910118774 A CN200910118774 A CN 200910118774A CN 101532425 B CN101532425 B CN 101532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general purpose
running shaft
main body
fly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87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2425A (zh
Inventor
吉田贤一
铃木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2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24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15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axially facing the armatures, e.g. hub-type cycle dynam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发动机,其实现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轻量化·小型化。在旋转轴(9)的一侧的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在旋转轴(9)的另一侧的突出部位上,一体地安装由发电用转子(31)(内转子)和定子(32)构成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

Description

通用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
背景技术
作为通用发动机的典型的利用方式之一,存在下述方式,即,将作为外部装置的发电体外置于发动机上,使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径向间隙型的电动发电机(发电体)外置的通用发动机。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95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前,在将发电体外置于通用发动机上的情况下,必须将作为外部装置的发电体安装在从通用发动机的侧方突出的发动机旋转轴上。但是,与通用发动机分体化的发电体,其自身的尺寸以及重量非常大。因此,在单纯地将发电体外置的情况下,存在整体的尺寸及重量变大,用户难以使用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轻量化·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发明提供一种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通过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轴具有:第1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地安装在第1突出部位上。该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发电用转子,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定子,其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在旋转轴上,与发电用转子相比配置在外侧,与发电用转子分离,所述定子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以及散热片部件,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所述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1散热片。在这里,优选在发电用转子的与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在所述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
在这里,在第1发明中,优选进一步设置后轭,其在旋转轴上,与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与定子分离。另外,也可以在该后轭上设置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的通孔。另外,也可以在后轭上安装用于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
另外,在第1发明中,也可以在定子的外径比发电用转子的外径大的前提下,进一步设置安装部件,其以大致直线状延伸。在此情况下,优选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定子的与发电用转子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上。
另外,在第1发明中,也可以在发电用转子上设置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散热片。另外,优选发电用转子具有作为飞轮的功能,即,利用自身的惯性力,使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冲起动部,其与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旋转轴旋转。
另外,在第1发明中,所述旋转轴优选还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位,在所述第2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
第2发明提供一种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通用发动机。通过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旋转轴具有:第1突出部位,其从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一体地安装在第1突出部位上。该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第1飞轮,其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利用自身的惯性力,使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定子,其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在旋转轴上,与第1飞轮相比配置在外侧,与第1飞轮分离,在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所述定子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以及散热片部件,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所述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1散热片。在第1飞轮的与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
在这里,在第2发明中,优选进一步设置第2飞轮,其在旋转轴上,与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与定子分离,作为后轭起作用。另外,也可以在该第2飞轮上设置沿旋转轴的轴向贯穿的通孔。另外,也可以在第2飞轮上安装用于检测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
另外,在定子的外径比第1飞轮的外径大的前提下,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安装部件,其以大致直线状延伸。在此情况下,优选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定子的与第1飞轮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
另外,在第2发明中,也可以在第1飞轮上进一步设置多个第2散热片,其沿圆周方向排列。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反冲起动部,其与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旋转轴旋转。
另外,在第2发明中,所述旋转轴优选还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位,在所述第2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发明,作为发电体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因此,即使不将其作为外部装置而另外安装,也可以将通用发动机用于发电用途。另外,作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发电体,使用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因此,可以抑制旋转轴的轴向长度的增加。其结果,可以实现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的小型化·轻量化。
根据第2发明,作为发电体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因此,即使不将其作为外部装置而另外安装,也可以将通用发动机用于发电用途。另外,作为与发动机主体一体化的发电体,使用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因此,不对现有通用发动机所具有的飞轮的尺寸等规格进行较大地变更,而仅通过追加发电用磁体等,就可以对第1飞轮附加作为发电用转子的功能。因此,可以抑制旋转轴的轴向长度的增加。其结果,对于以现有通用发动机为基础的发电用发动机,不需要对已有的设计及规格进行较大地变更,可以以低成本实现,且可以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旋转轴的一端侧观察的通用发动机的展开立体图。
图2是从旋转轴的另一端侧观察的通用发动机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通用发动机的展开侧面图。
图4是由壳体内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的说明图。
图5是使用了通用发动机的充电/放电系统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用发动机1的展开立体图,图1是从旋转轴9的一端侧观察的图、图2是从旋转轴9的另一端侧观察的图。另外,图3是通用发动机1的展开侧面图,该图中所示的标号C表示旋转轴9的轴向(轴线方向)。该通用发动机1具有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与发动机主体2一体化的形式,用于发电用途。通用发动机1主要由发动机主体2、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反冲起动部(recoil)4、壳体5、以及燃料箱6构成。
发动机主体2具有与通常的通用发动机相同的结构。在该发动机主体2的上部,安装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箱6。旋转轴9利用发动机主体2的驱动力而旋转。旋转轴9分别从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部突出,具有图3所示的突出部位9a、9b。在从发动机主体2的一个侧部突出的突出部位9a上,可以安装任意的外部装置(未图示),该外部装置与通用发动机1分体化,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另一方面,在从该突出部位9a的相反侧即另一个侧部突出的突出部位9b上,一体地安装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
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主要由圆盘状的发电用转子31(以下称为“内转子”)、以及中空状的定子32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将内转子31的左右侧面中、与定子32相对的一侧称为“相对面”,将不与定子32相对的一侧称为“非相对面”(对于后述的后轭33也相同)。内转子31通过将其中心固定在旋转轴9上而与旋转轴9一体地旋转。在内转子31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例如钕类永久磁体等多个发电用磁体31a,相邻的发电用磁体31a的极性交替地反转。定子32具有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的环形形状。定子32经由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多个安装部件7,固定在发动机主体2上。定子32在旋转轴9上,与内转子31相比配置在外侧,并在旋转轴9的轴向C上与内转子31分离。在定子32上,接线并安装例如集中绕组导线等多个线圈32a。
另外,在与由上述部件31、32构成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相邻、并与旋转轴9上的定子32相比位于外侧的位置上,配置与旋转轴9一体地旋转的圆盘状的后轭33。后轭33在轴向C上与定子32分离。后轭33是为了高效地确保内转子31中的发电用磁体31a的磁束通路而辅助使用的(但不是必须的),例如,可以使用比较薄的铁板等。另外,在后轭33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33b、以及散热片部件34。沿圆周方向排列的上述通气孔33b沿轴向C贯穿后轭33。另一方面,设置于后轭33的相对面上的散热片部件34,在外圆周上排列有向直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散热片,与旋转轴9一体地旋转。此外,散热片部件34只要采用与旋转轴9一体地旋转的方式即可,不必一定与后轭33一体形成,也可以与内转子31一体形成,也可以相对于上述部件31、33作为单独的部件而形成。散热片部件34插入·收容在定子32的中空部位内。通气孔33b以及散热片部件34,与内转子31侧的部位31b、31c协作,起到将发动机主体2以及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这两者冷却的作用。
在内转子31上设置有多个冷却散热片31c、以及多个通气孔31b。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冷却散热片31c,分别从内转子31的非相对面沿轴向C直立,向大致直径方向延伸。另外,沿圆周方向排列的通气孔31b,设置在冷却散热片31c的内侧,沿轴向C贯穿内转子31。
内转子31的外径比位于其外侧的定子32的外径小。其原因是,使用于将定子32安装在发动机主体2上的安装部件7的形状最优化,抑制由发动机主体2的振动引起的定子32的位移(振动的放大)。在此情况下,定子32的向直径方向(径向方向)突出的部位(与内转子31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作为用于固定臂状的安装部件7的一端的部位、即安装部使用。另外,由于内转子31比定子32直径小,所以即使安装部件7的形状为其延伸长度最短的大致直线状,也可以避免与内转子31发生干涉。
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由成对的内转子31和定子32构成,存在于内转子31的相对面和与其相对的定子32的平面之间的间隙,相当于轴向间隙。此外,在采用不使用电磁钢板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的情况下,与通常的径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相比较,可以减少铁损,高效地发电。
由于固定在旋转轴9的突出部位9b上的内转子31,除了其自身的自重以外,还要嵌入发电用磁体31a,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重量。因此,内转子31起到飞轮的作用,即,利用旋转时的自身的惯性力,使在发动机主体2的1个循环期间变化的旋转轴9的旋转力稳定化。相同地,后轭33在具有一定的重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飞轮起作用。
在后轭33的非相对面侧,即后轭33的外侧,设置反冲起动部4,该反冲起动部4在使发动机主体2起动时,强制地使旋转轴9旋转。在该反冲起动部4上形成进气口,其吸入用于将发动机主体2以及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冷却的空气。具有上述结构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其大致整体被壳体5覆盖。该壳体5具有将从反冲起动部4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导入至发动机主体2侧的内部形状。
在后轭33上,安装用于检测旋转轴9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8(参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火用磁体8安装在后轭33的非相对面侧,通过未图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点火用磁体8的位置、即旋转轴9的旋转角度。位置检测传感器,以与后轭33的外缘相比位于外侧的方式安装在发动机主体2上,在后轭33的直径方向上与点火用磁体8相对时,对其进行检测。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定子32发生干涉,必须将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定子32的外缘的外侧,虽然与点火用磁体8之间的间隙变大,但可以确保实际使用中不会发生问题的检测精度。此外,在该点火用磁体8安装于后轭33上的情况下,在其附近同时设置点火线圈等点火系统部件(未图示)。通过将点火系统部件设置在更外侧,可以容易地进行维护时的间隙调整。
此外,点火用磁体8也可以不安装在后轭33上,而是安装在内转子31上。例如,在内转子31的非相对面侧安装点火用磁体8。
如果通过发动机主体2的驱动而旋转轴9旋转,则与旋转轴9一体化的内转子31也旋转。如果内转子31旋转,则安装在内转子31上的发电用磁体31a,以旋转轴9的轴线为中心,在铅直方向上旋转,因此使内转子31周围的磁场急剧地改变。由此,在设置于内转子31的附近的定子32的线圈32a中,流过由发电用磁体31a的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这种发电机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生成·输出电力。
图4是由壳体5内的气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的说明图。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图中,部件31~33以沿轴向C较远地分离的方式示出,但这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中比该状态更接近,后轭33的散热片部件34插入定子32的中空部位中。如果通过发动机主体2的驱动而旋转轴9旋转,则设置在内转子31上的冷却散热片31c沿圆周方向发生位移。由此,从反冲起动部4的进气口吸入并通过后轭33的通气孔33b的空气的一部分,利用冷却散热片31c向内转子31的外圆周方向流出。并且,向外圆周流出的外气流,一边沿壳体5的内部形状回旋,一边向轴向C流动,直至到达发动机主体2。利用该气流,将定子32的中空部位、内转子31的内部冷却(后轭33的中心部位也被冷却),进而发动机主体2也被冷却。
另外,如果旋转轴9旋转,则与后轭33一体化的散热片部件34也旋转。由此,从反冲起动部4的进气口吸入并通过后轭33的通气孔33b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至定子32的中空部位。然后,流入的气流的一部分,通过散热片部件34的旋转,经过内转子31和定子32之间的间隙(轴向间隙),向定子32的外圆周方向流出。另外,该气流的一部分,经过定子32和后轭33之间的间隙,向定子32的外圆周方向流出。并且,向外圆周流出的气流与外气流汇合。利用该气流,将后轭33、定子32以及内转子31各自的内部冷却。另外,气流的一部分,经过内转子31的通气孔31b,流过发动机主体2。通过如上述所示的气流,将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以及发动机主体2这两者冷却。此外,定子32内部的气流方向,根据旋转轴9的旋转方向和散热片部件34的倾斜方向之间的关系而唯一地确定。
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发电体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与发动机主体2一体化。因此,即使不将其作为外部装置而另外安装,也可以将通用发动机1用于发电用途。另外,在安装某些外部装置时,可以使该外部装置的使用、和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的发电并行进行。作为一体化的发电体,使用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因此,可以抑制旋转轴9的轴向长度的增加。其结果,可以实现用于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1的小型化·轻量化。
通常,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与径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相比较,具有径向方向(直径方向)的尺寸可以较小的优点。因此,通过安装发电用磁体31a,可以对飞轮附加作为内转子31的功能,而不需要对现有通用发动机所具有的飞轮的尺寸等规格、或者与其相应的发动机主体的规格等进行较大的变更。其结果,对于以现有通用发动机为基础的发电用途的通用发动机1,不对现有设计及规格进行较大的变更,就可以以低成本实现,且可以提高发电能力,同时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在以具有飞轮的现有通用发动机为基础的情况下,在安装于突出部位9b上而与旋转轴9一体地旋转的飞轮的相对面上,在圆周方向上排列地安装多个发电用磁体31a。另外,将定子32以与该飞轮分离的方式配置在旋转轴9上的飞轮的内侧。通过对飞轮实施这种改良,可以使它们与内转子31在功能上等价。相同地,在旋转轴9上与定子32相比配置在外侧并与定子32分离的后轭33,也可以作为飞轮起作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高效地将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以及发动机主体2冷却。即,利用冷却散热片31c在圆周方向的位移而向内转子31的外圆周方向流出的外气流,被沿壳体5向轴向C引导,直至到达发动机主体2。另外,利用散热片部件34的旋转从通气孔33b吸入的气流,从定子32的中空部位通过间隙,与上述外气流汇合。利用上述气流,将由内转子31以及定子32构成的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发动机主体2冷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内转子31配置在与定子32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因此可以使向外部露出的内转子31的露出部位减少。由此,即使在由冷却散热片31c等产生气流时,异物也难以进入内转子31和定子32之间,因此可以实现耐久性高的通用发动机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与定子32相比配置于内侧的内转子31上形成冷却散热片31c,从而可以使同一部件兼有发电功能和冷却功能,可以减少所使用的磨损部件数量。另外,在进一步将点火用磁体8安装在内转子31上的情况下,可以兼有发动机控制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通用发动机1的部件数量(对于后轭33也相同)。另外,由于上述效果,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的装配作业变容易,有助于提高批量生产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着眼于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的发电、即充电,但也可以进行充电/放电这两者。图5是使用通用发动机1的充电/放电系统的说明图。在充电时,使从定子32流出的电流经由单元10流入电源11。单元10对电源11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另外,电源11例如是铅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等可充放电的蓄电装置。由此,将旋转体的动能变换为电能,对电源11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放电时,使从电源11流出的电流经由单元10流过定子32。由此,将电能变换为旋转体的动能,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开始旋转。利用这种充电/放电,不仅使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3作为发电体起作用,还可以作为通用发动机1的启动器起作用。此外,充电/放电的切换是通过单元10中的切换开关的操作而进行的。

Claims (20)

1.一种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动机主体;
旋转轴,其利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位;以及
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其一体地安装在所述第1突出部位上,
所述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
发电用转子,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
定子,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在所述旋转轴上配置于所述发电用转子的外侧,并与所述发电用转子分离,所述定子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以及
散热片部件,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所述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1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电用转子的与所述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在圆周方向上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
在所述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后轭,其在所述旋转轴上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外侧,与所述定子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孔,其设置在所述后轭上,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穿所述后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轭上,安装用于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部件与所述发电用转子或者所述后轭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安装部件,其以大致直线状延伸,
所述定子的外径比所述发电用转子的外径大,
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发电用转子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多个第2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发电用转子上,沿圆周方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用转子具有作为飞轮的功能,即,利用自身的惯性力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反冲起动部,其与所述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所述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所述旋转轴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还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位,在所述第2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
12.一种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动机主体;
旋转轴,其利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个侧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位;以及
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其一体地安装在所述第1突出部位上,所述轴向间隙型电动发电机具有:
第1飞轮,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利用自身的惯性力,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力稳定化;
定子,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在所述旋转轴上配置于所述第1飞轮的外侧,与所述第1飞轮分离,在该定子上接线并安装多个线圈,所述定子围绕其中心形成中空部位;以及
散热片部件,其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插入所述定子的中空部位内,沿圆周方向排列有多个第1散热片,
在所述第1飞轮的与所述定子相对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排列地安装多个磁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2飞轮,其在所述旋转轴上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外侧,与所述定子分离,作为后轭起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孔,其设置在所述第2飞轮上,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穿所述第2飞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飞轮上,安装用于检测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点火用磁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部件与所述第1飞轮或者所述第2飞轮一体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安装部件,其以大致直线状延伸,
所述定子的外径比所述第1飞轮的外径大,
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安装部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1飞轮相比直径较大的部位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多个第2散热片,其设置在所述第1飞轮上,沿圆周方向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反冲起动部,其与所述定子相比配置在外侧,在使所述发动机主体起动时,强制地使所述旋转轴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还具有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另一个侧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位,在所述第2突出部位上,可以安装作为选装部件而提供的外部装置。
CN2009101187743A 2008-03-11 2009-03-11 通用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2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1872 2008-03-11
JP2008061872 2008-03-11
JP2008061872A JP5058034B2 (ja) 2008-03-11 2008-03-11 汎用エンジン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6931.2A Division CN102140961B (zh) 2008-03-11 2009-03-11 通用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425A CN101532425A (zh) 2009-09-16
CN101532425B true CN101532425B (zh) 2012-10-03

Family

ID=4095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877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2425B (zh) 2008-03-11 2009-03-11 通用发动机
CN20111009693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961B (zh) 2008-03-11 2009-03-11 通用发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693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961B (zh) 2008-03-11 2009-03-11 通用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43757B2 (zh)
JP (1) JP5058034B2 (zh)
CN (2) CN101532425B (zh)
DE (1) DE1020090124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961A (zh) * 2008-03-11 2011-08-03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通用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3072B2 (en) 2011-11-04 2014-05-27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Starter system for an engine
JP5323215B2 (ja) * 2012-01-10 2013-10-2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汎用エンジン
JP5538447B2 (ja) * 2012-01-19 2014-07-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発電体
JP6088299B2 (ja) * 2013-03-12 2017-03-0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および発電機
JP6208081B2 (ja) * 2014-05-28 2017-10-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
US10975824B2 (en) 2015-11-12 2021-04-13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1448146B2 (en) * 2015-11-12 2022-09-20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883467B2 (en) 2015-11-12 2021-01-05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r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D833481S1 (en) 2016-12-19 2018-11-13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Engine
USD836136S1 (en) 2017-02-17 2018-12-18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Engine
USD992599S1 (en) * 2017-08-30 2023-07-18 Lutian Machinery Co., Ltd. Generator motor
USD829769S1 (en) 2017-09-29 2018-10-02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Engine
CN112072881A (zh) * 2020-08-31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
DE102022110626A1 (de) 2022-05-02 2023-11-02 Vaillan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inrichtung zur Warmwasserbereitstellung, Computerprogramm, Regel- und Steuergerät, Einrichtung zur Warmwasserbereitstellung sowie Verwendung eines Temperatursignal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9092A (en) * 1974-04-04 1976-12-21 Canadia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2290947Y (zh) * 1997-02-27 1998-09-09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塑料厂 飞轮发电机
CN1274800A (zh) * 1999-05-21 2000-1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组
EP1232885A2 (en) * 2001-02-15 2002-08-21 Carrier Corporation Generator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refrigeration unit
CN1783648A (zh) * 2004-11-26 2006-06-0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4855U (ja) 1982-04-08 1983-10-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汎用エンジンのエアクリ−ナ
JPS6415440A (en) 1987-07-08 1989-01-19 Hino Motors Ltd General purpose engine
JPH0297300A (ja) 1988-09-30 1990-04-09 Aisin Seiki Co Ltd 可搬式エンジン発電装置
JPH08130851A (ja) * 1994-11-04 1996-05-21 Toshiba Corp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形モータ
DE19706989A1 (de) * 1996-02-23 1997-08-28 Unisia Jecs Corp Ventilbetätigungsvorr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Motor mit innerer Verbrennung
JP2000333427A (ja) 1999-05-18 2000-11-30 Mitsuba Corp 始動・充電回路
JP3866480B2 (ja) 2000-04-14 2007-01-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2003134737A (ja) 2001-10-22 2003-05-09 Aichi Electric Co Ltd 回転子
JP3926775B2 (ja) * 2002-09-27 2007-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ト車両用モータ
JP2004239156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uzuki Motor Corp 船外機
JP2005016438A (ja) * 2003-06-26 2005-01-20 Honda Motor Co Ltd 汎用エンジンのスロットル装置
US7096851B2 (en) 2003-06-26 2006-08-29 Honda Motor Co., Ltd. Throttle device for multipurpose engine
JP2005061590A (ja) * 2003-08-20 2005-03-1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US8820286B2 (en) * 2003-08-28 2014-09-02 Mainstream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portable electric generator with integrated starter/alternator
JP4549049B2 (ja) * 2003-10-09 2010-09-2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発電機
JP2005269765A (ja) * 2004-03-18 2005-09-29 Denso Trim Kk 磁石式発電機
JP2005312124A (ja) * 2004-04-19 2005-11-04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の構造
KR101141639B1 (ko) * 2004-11-16 2012-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직결식 세탁기용 모터의 아웃터로터
JP2006166679A (ja) 2004-12-10 2006-06-22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構造
JP2006188980A (ja) 2005-01-06 2006-07-20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式発電機
JP2008043093A (ja) * 2006-08-08 2008-02-21 Mitsuba Corp 発電機
JP2008193841A (ja) * 2007-02-06 2008-08-21 Yamaha Motor Co Ltd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付きエンジン
JP2008245356A (ja) 2007-03-26 2008-10-09 Moriyama Denki Seisakusho:Kk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JP5058034B2 (ja) * 2008-03-11 2012-10-2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汎用エンジ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9092A (en) * 1974-04-04 1976-12-21 Canadia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2290947Y (zh) * 1997-02-27 1998-09-09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塑料厂 飞轮发电机
CN1274800A (zh) * 1999-05-21 2000-1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驱动型发电机组
EP1232885A2 (en) * 2001-02-15 2002-08-21 Carrier Corporation Generator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refrigeration unit
CN1783648A (zh) * 2004-11-26 2006-06-0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气隙型电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0961A (zh) * 2008-03-11 2011-08-03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通用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2425A (zh) 2009-09-16
US20090230693A1 (en) 2009-09-17
CN102140961A (zh) 2011-08-03
CN102140961B (zh) 2014-04-23
US8143757B2 (en) 2012-03-27
JP2009216017A (ja) 2009-09-24
JP5058034B2 (ja) 2012-10-24
DE102009012413A1 (de)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2425B (zh) 通用发动机
CN101532426B (zh) 通用发动机
CN101532424A (zh) 通用发动机
CN106716793B (zh) 具备包含圆筒线圈的定子的无铁心旋转电力机构及其冷却方法
CN105846634A (zh) 电动工具
JP2014161220A (ja) タイヤ内発電装置
KR102300264B1 (ko) 영구자석 동기 모터
CN102355102A (zh) 电动汽车增程器用盘式双转子发电机
US8749079B1 (en) Integrated wankel expander-alternator
KR101546822B1 (ko) 풍력 발전기
CN101594014A (zh) 电动机
US20100283350A1 (en) Flywheel generator system having open shaped loop coils
KR20190135689A (ko) 전기자동차용 구동모터
KR102569493B1 (ko) 모터 레졸버 장착구조
JP5323215B2 (ja) 汎用エンジン
KR101289800B1 (ko) 영구 자석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유체 과급 장치
CN201113849Y (zh) 磁力发电机
CN103501097A (zh) 废气涡轮驱动混合励磁发电机
JP2021170914A (ja) Pcl/jp2018/014828について
CN103501080A (zh) 汽车废气涡轮驱动轴向励磁发电机
RU60279U1 (ru) Совмещенн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KR100930650B1 (ko) 발전기
PL237961B1 (pl) Prądnica pierścieniowa
Amirian et al. Rotary compact power pack for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KR20130024404A (ko) 터보차저 발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