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618B -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1618B
CN101531618B CN200910014821XA CN200910014821A CN101531618B CN 101531618 B CN101531618 B CN 101531618B CN 200910014821X A CN200910014821X A CN 200910014821XA CN 200910014821 A CN200910014821 A CN 200910014821A CN 101531618 B CN101531618 B CN 101531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emperature
hour
product
zin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14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1618A (zh
Inventor
张永富
冯柏成
管宪文
王莉
丁玉
赵战如
潘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U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U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U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UNXING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148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1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热解氨基烷酸酯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先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锌-氧化锌按25∶50∶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成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2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变热解1~1.5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异氰酸酯,再在0.5~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其工艺路线合理,选择性好,产品收率高,含量高,且与中间体容易分离和聚合,减压操作简单,适于工业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中的制造工艺和操作过程,涉及一种通过热解氨基烷酸酯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异氰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聚氨酯工业、涂料工业、染料和农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聚氨酯为世界六大具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材料之一。常用的异氰酸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目前国内外生产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主要是采用光气法,光气法由于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杂,而且使用剧毒原料光气,反应过程副产大量具有腐蚀性强的盐酸,存在环境污染、设备腐蚀和产品中氯含量高等问题,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必然会被环境友好型的非光气法所代替。目前关于非光气法制备异氰酸酯的专利和报道很多,比如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的以苯胺、乙醇和一氧化碳制备MDI工艺;美国Arco公司以硝基苯和一氧化碳制备MDI工艺;日本Kokan公司开发的以硝基苯和苯胺混合物为原料制备MDI的非光气法工艺;意大利埃尼化学公司开发的以碳酸二甲酯和甲苯二胺为原料的TDI工艺;美国阿尔科尔化学开发的以己二胺和异氰酸酯为原料的HDI工艺;日本旭化成开发的以己二胺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的HDI工艺;德国巴斯夫开发的以碳酸二丁酯和己二胺为原料的HDI工艺,日本大赛洛的碳酸二甲酯和己二胺为原料的HDI工艺等等。但这新工艺普遍存在对环境有污染,原料难得,工艺安全系数低等缺点。目前最具产业化潜力的是被称为绿色合成工艺的氨基烷酸酯热解法,以有机氨和碳酸酯为原料经过一个氨基烷酸酯中间体,然后再对氨基烷酸酯进行热分解从而产生异氰酸酯的方法,通称为氨基烷酸酯法。氨基烷酸酯热解过程中都产生副产品烷基醇,烷基醇可以回收利用,所以该工艺是环境友好型工艺;但由于异氰酸酯活性很高,在热解过程中烷基醇也有可能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氨基烷酸酯,所以,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将产生的烷基醇及时转移出体系,如果操作控制不好会使异氰酸酯的反应选择性差、含量降低、收率减少,甚至发生聚合等其它副反应,因此,控制好反应过程的操作对反应总体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现有的专利报道的氨基烷酸酯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很多,但总体来说都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其重点一般放在研究反应设备、催化剂或者是连续反应上,而对具体的操作工艺方法尚未见有报道,只是按照一般产品的工艺操作来进行实验。在美国专利US4307029中Koichi等采用氯化锌作为催化剂,在常压下进行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MDC)分解反应得到46.1%wt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美国专利US4294774中,Thomas等采用N,N-二甲基苯胺作溶剂和催化剂时MDI的收率为46mol%,采用常压下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但收率低,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在美国专利US4349483中,Harder等以填充锌屑的石英管为反应器加压分解MDC,得到76.5mol%的MDI;而在美国专利US4547322中,Tomonari等采用锌或铝拉西环为填料,不锈钢垂直反应管中加压分解MDC,得到MDI的收率为89.2%wt,采用管式反应器加压反应,产品收率明显提高但长期使用管道容易堵塞,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而在美国专利US6639101、US5449817、US5326903和US5914428等报道的氨基烷酸酯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工艺中,均采用连续热解工艺,反应系统中的氨基烷酸酯浓度很低,一般只有0.1%~8%,而所用溶剂及载体的浓度却高达92%以上,其连续热解工艺操作复杂,双异氰酸酯含量低,中间体单异氰酸酯难以回收利用,能耗大,热载体回收费用高,经济上不具优势,因此也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通过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通过程序升温和程序减压的操作方法来解决氨基烷酸酯热解制备异氰酸酯工艺中出现的选择性差、收率低、粗品中产品含量低、产品和中间体不易分离、聚合等问题,采用程序升温和程序减压的控制,使氨基烷酸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热解,热解的同时将副产物烷基醇及时从热解体系中移除,实现氨基烷酸酯、单异氰酸酯、产品异氰酸酯和热载体的分离,其得到的粗品中异氰酸酯产品含量高,中间体和热载体含量非常低,且有效避免聚合反应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的氨基烷酸酯热解法,先以烷基氨与碳酸二烷基酯合成氨基烷酸酯,然后再对氨基烷酸酯进行热解而得到异氰酸酯;其反应机理和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G200910014821XD00031
R=-(CH2)n-       n=1,2,3......,
Figure G200910014821XD00032
R1=CH3(CH2)n-    n=0,1,2,3......,
其中反应(1)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脂肪胺或者芳香胺与碳酸烷基酯发生酯的胺解反应,采用醇钠或者其它强碱做为催化剂;反应(2)是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从羰基相邻的原子上失去一个烷基醇,从而形成新的碳氮双键,进而生成异氰酸酯的可逆反应,反应过程需要将生成的醇及时移出体系以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3)是在反应(2)的基础上再脱掉一分子的醇,得到二异氰酸酯的可逆反应。
通过对该反应机理研究发现,反应(1)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反应(2)和反应(3)则相对比较难;反应(2)和反应(3)均是可逆反应,即热解产生的烷基醇会与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烷酸酯,而且异氰酸酯自身在热解条件下也会发生聚合,因此有效解决烷基醇、中间体和异氰酸酯三者的分离问题、尽快将产品异氰酸酯移出反应体系是解决该工艺的关键;本发明通过程序升温和程序减压的操作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控制氨基烷酸酯热解制备异氰酸酯,即在热解过程中根据反应的进行对反应体系温度和真空度按预定程序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实现是先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锌-氧化锌按25∶50∶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成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2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变热解1~1.5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异氰酸酯,再在0.5~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异氰酸酯纯度为85.8~89.9%,收率为90.1~9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工艺路线合理,选择性好,产品收率高,粗产品中产品含量高,且产品与中间体容易分离和聚合,升温程序易控和减压操作简单,适于大规模化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将50g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1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2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8%,收率为90.5%。
实施例2:
将实例1反应后回收的热载体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补加热载体量的5%的热载体,再加入50g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个小时内升高至22O℃,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0%,收率为90.1%。
实施例3:
将100g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2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4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2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5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8.8%,收率为92.5%。
实施例4:
将实例3反应后回收的热载体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补加热载体量的5%的热载体,再加入200g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45分钟内将温度提高至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9%,收率为91.6%。
实施例5:
将500g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10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20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2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5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7%,收率为92.1%。
实施例6:
将100g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TDC)、2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4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5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5.8%,收率为93.5%。
实施例7:
将200g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TDC)、4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8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2个小时内升高至23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5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8.7%,收率为91.9%。
实施例8:
将100g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MDC),2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4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行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45分钟内将温度提高至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8%,收率为91.9%。
实施例9:
将200g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酯(MDC),40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8g锌-氧化锌的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行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2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真空度调至-0.090MPa;保持条件不变热解1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真空度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89.9%,收率为92.3%。

Claims (1)

1.一种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U)、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锌-氧化锌按25∶50∶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成混合物,加入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后,进入程序操作,将反应温度在1~2个小时内升高至220℃,体系压力调至-0.09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条件不变热解1~1.5小时后,开始收集产品异氰酸酯,再在0.5~1小时内将温度提高至240~260℃,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将系统压力调节至-0.098MPa,直至反应结束;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纯度为85.8~89.9%,收率为90.1~93.5%。
CN200910014821XA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Active CN101531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4821XA CN101531618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14821XA CN101531618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618A CN101531618A (zh) 2009-09-16
CN101531618B true CN101531618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10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14821XA Active CN101531618B (zh) 2009-04-21 2009-04-21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1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3208A (zh) * 2019-08-15 2019-11-08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3372388A (zh) * 2021-07-06 2021-09-10 湖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液相热裂解制备含p—c键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14456091B (zh) * 2021-12-29 2023-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混合溶剂中热解制备己二异氰酸酯的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479A (en) * 1979-10-20 1982-05-1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ryl urethanes
CN1850792A (zh) * 2006-05-23 2006-10-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制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479A (en) * 1979-10-20 1982-05-1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ryl urethanes
CN1850792A (zh) * 2006-05-23 2006-10-25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制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7-158747A 1982.09.30
JP特开平6-239826A 1994.08.30
周昱等.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的合成工艺.《聚氨酯工业》.2006
周昱等.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的合成工艺.《聚氨酯工业》.2006,第21卷(第4期),44-46. *
孙彦林等.氨基甲酸酯热分解制备异氰酸酯的研究进展.《精细石油化工》.2009,第26卷(第2期),77-81. *
张名凯.非光气法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I辑》.2006,(第6期),B014-21. *
陈浪等.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热分解制备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新型催化剂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
陈浪等.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热分解制备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新型催化剂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第37卷(第4期),44-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618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2419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耦合的1,5-戊二异氰酸酯制备方法
CN101531618B (zh) 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EP2671867A1 (en) Reclaiming toluenediamine from tar waste residue discharged from synthesis of toluene diisocynate
CN103936623B (zh) 利用甲苯二胺和碳酸二甲酯制备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工艺
CN103804236B (zh) 一种加压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设备及方法
CN103626988B (zh) 一种连续法制备端氨基聚醚的生产方法
CN102964272B (zh) 一种在液相中非均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方法
WO2011078000A1 (ja) イソシアネート残渣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カーボネートの処理方法
CN1850792A (zh) 一种制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02653517A (zh) 一种由氨基甲酸酯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10128297B (zh) 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12661670A (zh) 一种非催化制备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的方法
CN101530785B (zh) 一种用于氨基烷酸酯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复合催化剂
CN103772240B (zh) 一种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06040253A (zh) 一种固定床催化加氢制端伯氨基聚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50047B (zh) 一种1,5-萘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87314C (zh) 一种合成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1844064B (zh) 一种气相热解制备异氰酸酯的反应器及制备方法
CN110105247B (zh) 一种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4644576A (zh) 一种1,3-环己烷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23208A (zh) 一种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105249B (zh) 一种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066229B (zh) 一种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3848758A (zh) 一种催化热分解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CN111333547A (zh) 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绿色合成多异氰酸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607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1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1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