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9958A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基站以及移动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9958A CN101529958A CNA2007800388960A CN200780038896A CN101529958A CN 101529958 A CN101529958 A CN 101529958A CN A2007800388960 A CNA2007800388960 A CN A2007800388960A CN 200780038896 A CN200780038896 A CN 200780038896A CN 101529958 A CN101529958 A CN 1015299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velling carriage
- data
- base station
- transmission
- resourc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基站中,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所述分散型资源块包括系统带宽内离散地分散的频率副载波,通过将所述资源块分割为多个而构成,所述基站包括调度部件,其基于从所述移动台通知的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对所述移动台分配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特别涉及基站以及移动台。
背景技术
在每个发送时隙,或者分割了发送时隙的频带的资源块(RB:ResourceBlock)的每一个,基于接收信道状态对用户分配发送的高速分组调度能够实现较高的频率利用效率。
但是,为实现高速分组调度,需要在每个发送时隙或者每个资源块,从基站对各个用户终端通知分配信息,并且需要从各个用户终端对基站反馈传播路径状态等,信令(signaling)开销的增大成为问题。
非专利文献1:Ericsson,R1-060099,“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E-UTRA”,TSG-RAN WG1 LTE AdHoc,Helsinki,Finland,January 23-25,200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高速分组调度难以应用到语音服务那样的、以一定周期产生几乎固定大小的分组,并且对于延迟的要求条件严格的业务中。这是因为对于这样的业务,例如即使在接收状态差时产生发送数据也不允许等到接收状态好为止。因此,对于这样的业务,产生想要以一定周期固定地分配无线资源而不考虑接收状态等的要求。
因此,对于周期性地产生数据的VoIP那样的业务,提出了周期性地分配预先决定的无线资源的持续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但是,该提案是概念基础,没有提出基站以及移动台的具体结构等。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周期性地产生数据的业务,能够周期性地分配预先决定的无线资源的基站以及移动台。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基站的特征之一在于,
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以及分散型(distributed)资源块中的一个,所述分散型资源块包括系统带宽内离散地分散的频率副载波,通过将所述资源块分割为多个而构成,
所述基站包括调度部件,其基于从所述移动台通知的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对所述移动台分配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一定周期对移动台固定地分配无线资源。
本发明的其他的基站的特征之一在于,包括:
导频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来分配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
数据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作为数据信道的发送频带;以及
控制信息生成部件,生成对各个移动台通知决定了分配的、所述导频信道的发送带宽以及数据信道的发送带宽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基于所述导频信道接收质量决定数据信道的发送频带的分配。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来分配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并且能够基于导频信道接收质量,对各个移动台决定数据信道的发送频带的分配。
本发明的移动台的特征之一在于,包括:
导频信号生成部件,使用通过基站分配的频带,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对该基站生成所述导频信道;以及
发送数据分配部件,在所述基站中,对基于所述导频信道决定的要分配的资源块,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分配发送数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用通过基站分配的频带,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对该基站生成所述导频信道,对在所述基站中基于所述导频信道决定的要分配的资源块,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分配发送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对于周期性地产生数据的业务,能够周期性地分配预先决定的无线资源的基站以及移动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中的发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的发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中的发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的发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中的资源块的释放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的资源块的释放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的资源块的释放的说明图。
图6C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行链路中的资源块的释放的说明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定时的说明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发送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定时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局部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局部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局部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台的局部方框图。
标号说明
100 基站
200 移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以下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和移动台200。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对于周期性地产生数据的业务,将预先决定的无线资源周期性地分配给移动台200以及基站100。
如上所述,基站100基于接收信道状态的频率选择性,对移动台200分配资源块的频域的高速分组调度,需要移动台200中的各个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的通知、移动台200中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等,L1/L2控制信令增大。
持续调度的主要目的是削减L1/L2控制信令,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所应用的持续调度中,应用期待频率分集效应的以下的发送方法。如上所述,持续调度是指对于周期性地产生数据的业务,周期性地分配预先决定的无线资源的调度方法。
对于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个频带上载置数据后进行传输的方式,通过在频率上,虽然有一部分相互重叠但不会相互干扰地紧密排列副载波,从而能够实现高速传输,并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并且,在下行链路中,采用进行块分割的资源块等级(level)的分布式(Distributed)发送方法。即,如图1所示,对各个用户分配分散型资源块,该分散型资源块包括系统带宽内离散地分散的频率副载波,通过对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分割(块分割)为多个而构成。在一个发送时隙中分散地分配有分散型资源块。分散型资源块以资源块等级,即资源块作为单位而被分配。此外,在下行链路中,不仅是上述的分散型资源块,也可以对各个用户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
图1中表示通过两个分散型资源块构成资源块的例子。在规定的分配周期中,可以分配相同的分散型资源块,也可以在每个分配周期变更要分配的分散型资源块。通过在每个分配周期变更要分配的分散型资源块,能够得到频率分集增益。这里,分配周期是指对用户分配分散型资源块的周期,依赖于要发送的数据的类别,例如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时,与分组的发送间隔同样为20ms。
通过应用这样的发送方法,在下行链路中,应用根据传播环境的变动而自适应地变更调制方式或纠错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AMC: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时,移动台200只要反馈在频域中平均化后的接收信道状态即可。其结果,在基站100中进行仅基于在整个频带平均化后的接收信道状态的时间变动而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发送。
在上行链路中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是指,通过分割频带,并在多个终端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
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如图2所示,进行应用了跳频的集中式(localized)发送方法。即,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以规定的分配周期被分配给移动台,并且通过应用跳频,获得频率分集效应。这里,跳频是指在每个发送时隙切换要分配的资源块。这里,分配周期是指对用户分配资源块的周期,依赖于要发送的数据的类别,例如在VoIP时,与分组的发送间隔同样为20ms。
下面,说明获得时间分集效应的发送方法。
在应用将重发控制(ARQ)和纠错编码处理进行组合的混合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时,需要用于进行HARQ的信令,因此信令开销增大。
例如,在应用了非同步型HARQ时,对于重发需要发送时隙或者资源块的动态分配,需要分配信息的通知、通知用于请求重发的ACK/NACK的信令。非同步型HARQ是指,在首次发送的定时的一定时间后,例如至少从接收侧的Ack/Nack发送开始一定时间后的任意定时分配重发机会的方法。
此外,例如应用了同步型HARQ时,对于重发的分配是固定地进行,因此不需要分配信息的信令,但需要用于请求重发的ACK/NACK的信令。这里,同步HARQ是指,在首次发送的定时的一定时间后,例如至少从接收侧的Ack/Nack发送开始一定时间后分配重发机会的方法。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应用HARQ,利用时间分集效应,因此进行预先决定的固定次数的发送。
这时,可以将相同的数据发送两次,也可以将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序列横跨(over)多个子帧进行映射。
图3中表示下行链路的情况下的发送方法。这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序列横跨多个,例如两个子帧而被映射。即,编码后的数据序列被分为两个子帧后发送。这时,在两次的发送中,分别使用多个,例如两个分散型资源块。从而,一个被编码的数据序列被分割为4个后分配。
通过将被编码的数据序列分为两个子帧进行发送,能够获得时间分集效应,能够减少接收差错。存在在两次接收之前无法解码的问题,但在将分配周期设为20ms,将相同数据的发送间隔设为10ms时,其延迟为10ms左右,如果是该程度则能够容许。
图4中表示上行链路的情况下的发送方法。这里,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序列横跨多个,例如两个子帧而被映射。即,编码后的数据序列被分为两个子帧后发送。通过将被编码的数据序列分为两个子帧进行发送,能够获得时间分集效应,能够减少接收差错。存在在两次接收之前无法解码的问题,但在将分配周期设为20ms,将相同数据的发送间隔设为10ms时,其延迟为10ms左右,如果是该程度则能够容许。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满足所需的分组差错率(PER:Packet Error Rate),进行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以及发送功率控制(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通过应用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在使用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即基站100基于各个移动台200测定的接收质量等对每个移动台200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变化时,同时所需的无线资源、例如分散型资源块数变化。但是,通过并用发送功率控制,不需要改变资源块的分配。
例如,将例如分配周期以上,例如几百ms以上的周期的长周期的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控制与每个分配周期的发送功率控制进行组合。这时,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以及资源块的分配变更的频度较小,因此变更的通知使用高层的信令。该信令在接收状态变化时产生。此外,也可以与对于成为持续调度的对象的用户以外的用户的信令同样地,使用L1/L2控制信令。在使用该L1/L2控制信令时,需要事先确保无线资源。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200中也应用持续调度。
这时,从基站100对移动台200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即表示决定了分配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道的发送带宽的信息(下行链路)、从移动台200对基站100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的发送(上行链路)的周期设为分配周期以上。具体来说,设为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
下行链路的持续调度中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信息的通知使用以下那样的发送方法进行。即,基站100基于来自移动台200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信息,进行持续调度。移动台200以一定周期使用上行链路反馈接收频带的平均的接收状态。该周期设定得比实际的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
移动台200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发送接收信道状态。即,通过高层(L3)的信令发送。此外,移动台200也可以使用预先被周期性地分配的、由时间以及频率所决定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这时,发送中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在应用了持续调度的通信开始时被指定并通知。该无线资源在MCS被切换时也会被再次指定。
上行链路的持续调度中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信号通过以下的发送方法进行。即,移动台200将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发送到基站100,基站100使用从移动台200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状态。
基站100通过上述分布式发送来发送上行链路的接收状态,从而以与分散型资源块、即进行频率调度的频带宽度的带宽相等的发送带宽来发送表示数据信道的发送带宽的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集中式发送在被分配的频带中进行发送。这里,集中式发送是指,对各个用户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的发送方法。这时,当移动台200的位置离基站100远,从而产生了以宽频带进行发送的必要时,可以分为多次、即两次以上进行集中式发送。即,分配两个以上的发送时隙来发送。
下面,说明下行链路的持续调度中的资源块的释放。
如图5所示,基站100将通过持续调度而被分配的资源块或者分散型资源块,在没有对于该用户的发送数据时进行释放,并分配给其他的用户。即,基站100在有面向目标用户的发送数据时分配资源块或者分散型频率块,在没有面向目标用户的发送数据时,释放该预定要分配的资源块或者分散型频率块,并分配给其他用户。
从基站100发送的数据中包含有重叠了UE-ID的CRC。移动台200检测发送数据中重叠了UE-ID的CRC。从而,在对其他用户分配了资源块或者分散型资源块时,由于CRC中重叠的UE-ID不同,因此CRC检查中检测出错误。因此,移动台200能够知道是否有面向本台的数据。这里,在进行重发控制时,用户终端(移动台200)发送NACK作为重发请求,但在基站100中将其忽视。
下面,说明上行链路的持续调度中的资源块的释放。
在上行链路中,与上述的下行链路不同,为了释放通过持续调度所分配的资源块,移动台200将发送数据的有无通知给基站100。
作为将发送数据的有无通知给基站100的方法,有以下的3种方法,但可以应用任意一种方法。
如图6A所示,在有发送数据时通知基站100(分配请求基础,Assignrequest base)。例如,以规定的周期、例如分配周期有发送数据时,发送用于请求分配资源块的分配请求。
此外,如图6B所示,在没有发送数据时通知基站100(释放请求基础,Release request base)。例如,以规定的周期、例如分配周期没有发送数据时,发送用于请求释放资源块的释放请求。
如图6C所示,在发送数据产生时以及发送数据没有了时通知基站100(分配和释放请求的组合,Combination of assign and release request)。例如,以规定的周期、例如分配周期有发送数据时,发送用于请求分配资源块的分配请求,在没有发送数据时,发送用于请求释放资源块的释放请求。
此外,该通知信号由RACH发送。即,由高层(L3)的信令发送。此外,也可以使用预先被周期性地分配的、由时间以及频率所决定的无线资源进行发送。这时,通过分配排他的无线资源,能够使用户之间正交,并能提高接收质量。此外,分配预先被固定地分配的无线资源,但也可以在少数的用户中通过码分多址连接方式进行复用。
下面,说明数据发送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的分配定时。
在考虑语音服务时,考虑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以下,称为上下链路)中,进行固定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这时,将用于控制信息的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也包含在内,对上下链路中的固定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定时进行最佳化,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信息的通信。
用于发送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上行发送数据的有无、对于下行数据发送的ACK/NACK的无线资源在下行的发送之前进行分配。由此,可将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反映到下行发送的链路自适应(adaptation)中。此外,通过通知上行数据的有无,能够将空闲的上行无线资源再次分配给其他用户。这时,再分配的结果与下行数据发送同时被通知。
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无线资源在下行数据发送之后分配。由此,在用于上行的数据发送的无线资源被释放时,能够将再分配结果通知给被分配的用户。可以与上行数据发送一同发送对于下行数据发送的ACK/NACK。
具体地说,参照图7A以及图7B说明数据发送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的分配定时。
说明产生了上行数据的情况。
用户终端(移动台200)发送下行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分配请求或者释放请求、对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ACK/NACK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步骤S702)。这里,由于上行数据产生,因此被发送分配请求。
接着,基站100基于上行链路中通知的下行的接收信道状态而进行链路自适应,即自适应调制信道编码,并基于该链路自适应的结果,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此外,在从用户终端发送了释放请求时,基站100发送对于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以外的用户的下行数据的子帧内的映射信息。此外,基站100通知上行发送的分配信息。在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的资源被释放时,在该资源中被分配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以外的用户(步骤S704)。
接着,用户终端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这里,也可以同时送出对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ACK/NACK(步骤S706)。
接着,基站100发送对于下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ACK/NACK(步骤S706)。
说明产生了下行数据的情况。
在产生了下行数据时,进行上述的步骤S702和步骤S704的处理。
即,用户终端(移动台200)发送下行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分配请求或者释放请求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步骤S702)。
接着,基站100基于上行链路中通知的下行的接收信道状态而进行链路自适应,并基于该链路自适应的结果,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
此外,基站100发送对于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以外的用户的下行数据的子帧内的映射信息。此外,基站100通知上行发送的分配信息。在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的资源被释放时,在该资源中被分配应用了持续调度的用户以外的用户(步骤S704)。
接着,说明实现上述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的结构。这里,分为在下行链路中应用了持续调度的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和在上行链路中应用了持续调度的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具备双方的功能地构成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
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在下行链路中应用了持续调度的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
基站100包括:RF接收电路102;与RF接收电路102连接的解调/解码单元104;与解调/解码单元104连接的调度器106;与调度器106以及解调/解码单元104连接的优先(priority)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报头信息取得单元110;与报头信息取得单元110连接的分组选择单元114;与报头信息取得单元110、分组选择单元114以及调度器106连接的缓冲器管理单元112;与分组选择单元114连接的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生成单元116;与PDU生成单元116以及缓冲器管理单元112连接的发送缓冲器118;与发送缓冲器118以及调度器106连接的选择器120;与选择器120连接的一个或者多个作为编码/调制处理部件的编码/调制单元122;与编码/调制单元122连接的作为发送功率控制部件的RF发送单元124;以及与RF发送单元124和调度器106连接的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
包含来自各个移动台200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由RF接收电路102所接收,接收的控制信号被输入到解调/解码单元104。在解调/解码单元104中,进行控制信号的解调/解码处理,在调度器106进行各个移动台200的上行控制信息(每个资源块的下行链路接收信道状态)、例如各个用户终端的每个资源块的下行链路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的通知。
此外,当移动台200通过高层的信令反馈接收信道状态时,该高层的控制信号被输入到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基于高层的控制信号决定要优先分配的资源块,并输入到调度器。
另一方面,当接收到从网络发送的IP分组时,报头信息取得单元110从所接收的IP分组中取得目的地地址等分组报头信息,并将取得的分组报头信息通知给缓冲器管理单元112,且将IP分组输入到分组选择单元114。
缓冲器管理单元112基于被通知的分组报头信息以及从后述的发送缓冲器118通知的各个等待行列的状态,对分组选择单元114指定分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此外,缓冲器管理单元112将目的地地址和与该地址对应的等待行列的存储器地址输入到发送缓冲器118。此外,缓冲器管理单元112将分组报头信息以及从发送缓冲器118通知的各个等待行列的状态通知给调度器106。
分组选择单元114基于由缓冲器管理单元112所指定的分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选择被输入的IP分组,并按选择的每个分组输入到PDU生成单元116。PDU生成单元116将所输入的分组进行PDU化,并将其输入到发送缓冲器118。
发送缓冲器118基于由缓冲器管理单元112所输入的目的地地址和对应的等待行列的存储器地址,从输入的PDU按每个目的地(移动台200)形成独立的等待行列,并将各个等待行列的状态通知给缓冲器管理单元112。
选择器120从由调度器106所指定的等待行列中取出数据,并将其输入到对于所指定的资源块的编码/调制单元112。该资源块是通过调度器106而被分配。
调度器106基于,根据被通知的各个移动台200的上行控制信息(每个频率块的下行链路接收信道状态)和/或高层的控制信号所决定的要优先分配的资源块、分组报头信息以及各个等待行列的状态,求对于各个用户的资源块的分配的指标(measure)(优先级),并基于该指标决定资源块的分配。具体地说,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所述分散型资源块包括系统带宽内离散地分散的频率副载波,通过将所述资源块分割为多个而构成。
此外,如上所述,调度器106根据传播环境的变动,自适应地变更调制方式或纠错编码率。具体地说,变更使用的MCS、即,对每个移动台200所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表示该变更后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生成用于表示所输入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的控制信号,并经由RF发送单元124发送。此外,调度器106指定被预先决定的固定次数的发送。
输入的数据在编码/调制单元122中,基于使用的MCS进行编码/调制处理,进行了编码/调制后的数据通过RF发送单元124而被控制发送功率,并被输入到各个移动台200。例如,MCS以分配周期以上的周期被变更,发送功率以分配周期被变更。
移动台200包括:RF接收电路202;与RF接收电路202连接的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与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连接的信道估计单元206;与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以及信道估计单元206连接的下行CQI测定单元208;与下行CQI测定单元208连接的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10;与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10连接的编码/调制单元212;与编码/调制单元212连接的RF发送电路214;与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连接的分配资源块信息保持(storage)单元216;与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以及分配资源块信息保持单元216连接的解调单元218;与解调单元218连接的解码单元220;与解码单元220连接的CRC检测单元222;以及与CRC检测单元222连接的IP分组还原(restoration)单元224。
从基站100发送的导频信道在RF接收电路202中被接收。RF接收电路202将导频信道输入到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将导频信道分离为每个副载波的信号,并将分离后的每个副载波的信号按每个副载波输入到信道估计单元206以及下行CQI测定单元208。
信道估计单元206使用导频码元求各个副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并将该信道估计值输入到下行CQI测定单元208。下行CQI测定单元208测定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的平均CQI,并将测定结果输入到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10。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10基于所输入的CQI,生成反馈给基站100的表示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反馈信息(控制信息),并输入到编码/调制单元212。编码/调制单元212进行反馈信息的编码处理/调制处理,进行了编码/调制处理后的反馈信息通过RF发送电路214被发送到基站100。例如,用于发送该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无线资源在下行的发送之前被分配。
此外,来自基站100的发送信号在RF接收电路202中被接收。RF接收电路202将接收信号输入到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副载波信号分离单元204将接收信号分离为每个副载波的信号,并将分离后的每个副载波的信号按每个副载波输入到解调单元218。
解调单元218基于在分配资源块信息保持单元216中所存储的分配资源块信息,对输入的每个副载波的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信号按每个解调后的信号输入到解码单元220。这里,分配资源块信息包含在由基站100所通知的控制信道、例如L1/L2控制信道中。分配资源块信息中例如包含有MCS信息等。
解码单元220对输入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号输入到CRC检测单元222。CRC检测单元222检测发送数据中包含的重叠了UE-ID的CRC,进行检错,并判断该发送数据是否为面向本台的数据,是面向本台的数据时,将其输入到IP分组还原单元224。IP分组还原单元224还原输入信号。
接着,参照图10以及图11说明在上行链路中应用了持续调度的基站100以及移动台200。
基站100包括:RF接收电路102;与RF接收电路102连接的解调/解码单元104以及CQI测定单元128;与解调/解码单元104连接的调度器106;与调度器106以及CQI测定单元128连接的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与调度器106连接的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以及与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连接的RF发送单元124。
调度器106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对移动台200分配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表示该发送频带的分配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并经由RF发送单元124被发送。
各个移动台200通过被分配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对基站100进行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信号的发送。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信号通过RF接收电路102而被接收,所接收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被输入到CQI测定单元128,测定接收质量、例如CQI,所测定的接收质量的信息与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信号一同被输入到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表示移动台200中的发送数据的有无的信息由RF接收电路102所接收,并经由CQI测定单元128被输入到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
此外,也可以通过高层的控制信号来通知移动台200中的发送数据的有无。这时,高层的控制信号被输入到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
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基于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高层的控制信号、表示移动台200中的发送数据的有无的信息,决定要优先分配的资源块、即应用持续调度的资源块,并将其输入到调度器106。
调度器106基于由优先分配资源块的决定/管理单元108所输入的要优先分配的资源块,决定资源块的分配,并将所决定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输入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基于在调度器106中所决定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即数据信道的发送带宽,生成上行发送频带的分配信息,并输入到RF发送单元124。RF发送单元124将由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各个移动台。其结果,从基站100对移动台200通知上行发送的分配信息。
例如,用于该上行数据发送的无线资源在下行数据发送之后被分配。这里,调度器106可以以比分配周期长的周期对每个移动台决定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并将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作为控制信息来通知。
此外,来自移动台200的发送数据在RF接收电路102中被接收,并被输入到解调/解码单元104。解调/解码单元104进行所输入的发送数据的解调处理以及解码处理。此外,解调/解码单元104将各个用户终端的每个资源块的上行链路的CQI通知给调度器。
调度器106以规定的分配周期,基于由解调/解码单元104输入的CQI,决定资源块的再分配,并将所决定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输入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基于在调度器106中决定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生成上行发送频带的分配信息,并输入到RF发送单元124。RF发送单元124将由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6所输入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各个移动台。例如,该再分配的结果与下行数据发送同时被通知。
移动台200包括:报头信息取得单元226;与报头信息取得单元226连接的PDU生成单元228;与PDU生成单元228连接的发送缓冲器230;与发送缓冲器230连接的缓冲器管理单元234以及编码/调制单元232;与缓冲器管理单元234连接的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36;与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36连接的编码/调制单元238;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40;与编码/调制单元232、238以及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40连接的RF发送电路242。
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40基于从基站100通知的表示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的信息,生成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测定用的导频信号,并经由RF发送电路242发送。
来自高层的IP分组被输入到报头信息取得单元226。报头信息取得单元226从所接收的IP分组中取得目的地地址等分组报头信息,并将取得的分组报头信息通知给缓冲器管理单元234,且将IP分组输入到PDU生成单元228。
PDU生成单元228将所输入的分组进行PDU化,并将其输入到发送缓冲器230。发送缓冲器230基于由缓冲器管理单元112所输入的目的地地址和对应的等待行列的存储器地址,根据输入的PDU形成目的地(基站100)的等待行列,并将等待行列的状态通知给缓冲器管理单元234。
在缓冲器管理单元234中从基站100通知表示被分配的数据信道发送频带的信息。此外,被通知对每个移动台所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
发送缓冲器230基于由缓冲器管理单元234所指定的上行发送的分配信息、即表示被分配的数据信道发送频带的信息,从等待行列中取出数据,并将其输入到编码/调制单元232。编码/调制单元232基于对每个移动台所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进行编码/调制处理,并输入到RF发送电路242。在RF发送电路242中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并被发送。
缓冲器管理单元234将目的地地址和与该地址对应的等待行列的存储器地址输入到发送缓冲器230。此外,缓冲器管理单元234将分组报头信息以及从发送缓冲器230通知的等待行列的状态通知给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36。反馈数据生成单元236基于所输入的等待行列的状态,生成表示发送数据的有无的反馈信息,并输入到编码/调制单元238。编码/调制单元238将所输入的反馈信息经由RF发送电路242发送到基站100。
为了便于说明,将本发明分为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各个实施例的区分对于本发明不是本质性的,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则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合的任意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个实施例只不过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使用功能性方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6年8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25927号的优先权,并将2006-225927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基站以及移动台可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中。
Claims (12)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
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所述分散型资源块包括系统带宽内离散地分散的频率副载波,通过将所述资源块分割为多个而构成,
所述基站包括调度部件,其基于从所述移动台通知的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对所述移动台分配资源块以及分散型资源块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件在每个所述分配周期分配不同的资源块或者分散型资源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部件在所述分配周期内分配预先决定的次数的发送时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调制处理部件,基于下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对每个移动台以比所述分配周期更长的周期来决定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并基于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进行编码处理以及调制处理;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部件,以所述分配周期进行发送功率的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没有对于被分配了资源块或者分散型资源块的移动台的数据时,所述调度部件将该资源块或者分散型频率块分配给其他的移动台。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频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来分配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的导频信道的发送频带;
数据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将系统带宽分割为连续的频率副载波的块的资源块作为数据信道的发送频带;以及
控制信息生成部件,生成对各个移动台通知决定了分配的、所述导频信道的发送带宽以及数据信道的发送带宽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信道发送频带分配部件基于所述导频信道接收质量决定数据信道的发送频带的分配。
7、一种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频信号生成部件,使用通过基站分配的频带,以比数据信道的分配周期还长的周期对该基站生成所述导频信道;以及
发送数据分配部件,对在所述基站中基于所述导频信道决定的要分配的资源块,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分配周期分配发送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数据分配部件在每个发送时隙切换要分配的资源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数据分配部件在每个所述分配周期分配不同的资源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数据分配部件在所述分配周期内分配预先决定的次数的发送时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行链路的接收信道状态,对每个移动台以比所述分配周期更长的周期来决定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并被通知决定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
所述移动台包括:
编码/调制处理部件,基于被通知的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编码率的组合,进行编码处理以及调制处理;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部件,以所述分配周期进行发送功率的控制。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部件,对分配了所述资源块的基站,通知表示发送数据的有无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5927/2006 | 2006-08-22 | ||
JP2006225927A JP4519817B2 (ja) | 2006-08-22 | 2006-08-22 |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
PCT/JP2007/066052 WO2008023647A1 (fr) | 2006-08-22 | 2007-08-17 | Station de base et station mobile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522737A Division CN102123509B (zh) | 2006-08-22 | 2007-08-17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9958A true CN101529958A (zh) | 2009-09-09 |
CN101529958B CN101529958B (zh) | 2011-12-07 |
Family
ID=3910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88960A Active CN101529958B (zh) | 2006-08-22 | 2007-08-17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CN2011100522737A Active CN102123509B (zh) | 2006-08-22 | 2007-08-17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522737A Active CN102123509B (zh) | 2006-08-22 | 2007-08-17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018898B2 (zh) |
EP (2) | EP2056614A4 (zh) |
JP (1) | JP4519817B2 (zh) |
KR (2) | KR101252575B1 (zh) |
CN (2) | CN101529958B (zh) |
BR (2) | BRPI0715372B1 (zh) |
RU (2) | RU2444862C2 (zh) |
TW (2) | TW200822600A (zh) |
WO (1) | WO200802364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53419A (zh) * | 2015-11-19 | 2018-07-3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19817B2 (ja) | 2006-08-22 | 2010-08-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
JP2008166936A (ja) * | 2006-12-27 | 2008-07-1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
JP5089431B2 (ja) * | 2008-02-25 | 2012-12-05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無線基地局装置 |
JP5069147B2 (ja) * | 2008-02-29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
JP4410837B2 (ja) * | 2008-03-28 | 2010-02-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リソース選択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4511621B2 (ja) * | 2008-04-22 | 2010-07-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4511622B2 (ja) * | 2008-04-22 | 2010-07-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KR20110040816A (ko) * | 2008-06-26 | 2011-04-20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 폐 루프 송신전력 제어방법 및 기지국장치, 단말장치 |
CN101635595B (zh) * | 2008-07-24 | 2013-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的子信道化和资源映射方法 |
JP5484345B2 (ja) | 2008-10-20 | 2014-05-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周波数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CN102342164B (zh) * | 2009-03-17 | 2014-1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通信装置以及频率分配方法 |
US8780688B2 (en) | 2009-04-27 | 2014-07-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126419A1 (en) * | 2009-04-27 | 2010-11-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560696B2 (en) * | 2009-04-28 | 2013-10-15 | Intel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of advanced-MAP information elements in mobile networks |
WO2010140803A2 (ko) * | 2009-06-02 | 2010-1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를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US8948028B2 (en) | 2009-10-13 | 2015-0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of timing information to support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
CN102045789B (zh) | 2009-10-16 | 2013-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跳频的频率物理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
US9031599B2 (en) | 2009-12-08 | 2015-05-1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
CN102687568B (zh) * | 2009-12-29 | 2015-04-01 |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 基于传送功率和物理资源块数量的自适应调度数据传送 |
US8515474B2 (en) | 2010-01-20 | 2013-08-2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users on a wireless network |
JP5541411B2 (ja) * | 2010-04-30 | 2014-07-09 | モトローラ モビリティ エルエルシー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ブロック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KR101958784B1 (ko) * | 2011-03-11 | 2019-07-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전송방법과, 사용자기기 및 기지국 |
WO2012147499A1 (ja) * | 2011-04-25 | 2012-11-01 | 株式会社 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JP5204870B2 (ja) * | 2011-04-25 | 2013-06-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JP5523393B2 (ja) * | 2011-05-24 | 2014-06-1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847525B2 (ja) * | 2011-10-11 | 2016-01-2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端末、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3109888A1 (en) | 2012-01-19 | 2013-07-2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
WO2014007509A1 (ko) * | 2012-07-02 | 2014-01-0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
JP5420039B2 (ja) * | 2012-09-11 | 2014-02-1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3051760B1 (en) * | 2013-09-24 | 2019-09-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Use of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in multicarrier scheme with null symbol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
US20150117372A1 (en) * | 2013-10-31 | 2015-04-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ssignment of radio resources to be used on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445427B2 (en) * | 2014-04-30 | 2016-09-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FDM networks |
US9949260B2 (en) * | 2015-10-23 | 2018-04-1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ommand transmission |
GB2547030B (en) * | 2016-02-05 | 2018-04-18 | Tcl Communication Ltd |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
CN110574453A (zh) * | 2017-07-24 | 2019-12-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1953448B (zh) * | 2019-05-17 | 2024-04-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和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65396A (en) * | 1993-01-12 | 1995-11-07 | Usa Digital Radio Partners, L.P. | In-band on-channel digital broadcasting |
US5671156A (en) * | 1995-03-31 | 1997-09-2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JPEG images |
US6351458B2 (en) * | 1997-09-22 | 2002-02-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CDM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RU2216100C2 (ru) * | 1998-02-13 | 2003-11-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показания переменных блоков с помощью флага состоя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
KR100434473B1 (ko) * | 2001-05-11 | 2004-06-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
JP4119696B2 (ja) * | 2001-08-10 | 2008-07-1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7373105B2 (en) * | 2001-11-07 | 2008-05-13 |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 link quality employing beacon signals |
JP3851836B2 (ja) * | 2002-04-19 | 2006-11-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波長多重伝送装置 |
US7551546B2 (en) * | 2002-06-27 | 2009-06-2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
JP3860556B2 (ja) * | 2003-04-04 | 2006-12-2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KR101042814B1 (ko) * | 2003-10-04 | 2011-06-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향상된 역방향 전용전송채널을 서비스하는 비동기 방식의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전송시구간을 가변적으로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US7047009B2 (en) * | 2003-12-05 | 2006-05-16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Base station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eak before make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
KR100620914B1 (ko) * | 2004-04-07 | 2006-09-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에이엠씨 모드와 다이버시티 모드를 스위칭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JP2005311413A (ja) * | 2004-04-16 | 2005-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KR100744336B1 (ko) * | 2004-06-18 | 2007-07-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Ofdm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
JP4640787B2 (ja) * | 2004-06-28 | 2011-03-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US20050286482A1 (en) * | 2004-06-28 | 2005-12-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OFDM operation in a CDMA2000 wireless network |
JP4590969B2 (ja) * | 2004-07-28 | 2010-12-0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6101487A (ja) * | 2004-09-02 | 2006-04-13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 |
EP2683108B1 (en) * | 2004-10-29 | 2018-03-14 | Fujitsu Limited |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mode |
US7573851B2 (en) * | 2004-12-07 | 2009-08-11 | Adaptix,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ntenna and channel assignments in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
KR100981514B1 (ko) * | 2004-12-30 | 2010-09-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분 채널 정보 피드백을 이용한 적응 부채널 및 비트 할당 방법 |
KR100983411B1 (ko) * | 2005-01-06 | 2010-09-20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
JPWO2006085353A1 (ja) * | 2005-02-08 | 2008-06-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セルラー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ロット割り当て方法及び同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基地局 |
JP2006225927A (ja) | 2005-02-16 | 2006-08-31 | Honda Motor Co Ltd | ドアホール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ドアホールドクリップの取外し治具 |
JP4526977B2 (ja) * | 2005-03-02 | 2010-08-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機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
JP4527067B2 (ja) * | 2005-03-31 | 2010-08-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局、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7535972B2 (en) * | 2005-06-24 | 2009-05-1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transmitter |
US20070004465A1 (en) * | 2005-06-29 | 2007-01-04 | Aris Papasakellariou | Pilot Channel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101137345B1 (ko) * | 2005-07-03 | 2012-04-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분산된 파일럿 신호가 포함된 신호를송수신하는 방법 |
KR101119281B1 (ko) * | 2005-08-29 | 2012-03-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피드백 장치 및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
KR20070027844A (ko) * | 2005-08-29 | 2007-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
JP5063883B2 (ja) * | 2005-09-29 | 2012-10-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送信方法、送信装置、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
US20070076804A1 (en) * | 2005-09-30 | 2007-04-05 | Texas Instruments Inc. | Image-rejecting channel estimator, method of image-rejection channel estimating and an OFDM receiver employing the same |
KR100798849B1 (ko) * | 2005-10-21 | 2008-0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선택적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
JP4976419B2 (ja) * | 2006-01-11 | 2012-07-18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無線ピア・ツー・ピ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装置発見 |
US7848438B2 (en) * | 2006-02-14 | 2010-12-07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
CN102355735B (zh) * | 2006-03-29 | 2015-07-2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US8855046B2 (en) * | 2006-03-30 | 2014-10-0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coordinated recep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
US7860150B2 (en) * | 2006-04-24 | 2010-12-28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improved uplink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s |
US8139550B2 (en) * | 2006-04-28 | 2012-03-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7141848A1 (ja) * | 2006-06-07 | 2007-12-13 | Fujitsu Limited | 基地局及びパイロット系列への周波数割り当て方法 |
US8295262B2 (en) * | 2006-08-15 | 2012-10-2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for time and frequency scheduling of transmissions |
JP4295300B2 (ja) * | 2006-08-22 | 2009-07-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4519817B2 (ja) * | 2006-08-22 | 2010-08-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
JP4786467B2 (ja) * | 2006-08-22 | 2011-10-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送信装置 |
US7813701B2 (en) * | 2006-08-29 | 2010-10-12 | Piping Hot Networks Limited | Interference optimized OFDM |
US8095134B2 (en) * | 2006-10-27 | 2012-01-10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easurement |
JP5074007B2 (ja) * | 2006-11-01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
KR100980259B1 (ko) * | 2007-03-14 | 2010-09-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캐닝 구간에서의 상향링크 파일럿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
-
2006
- 2006-08-22 JP JP2006225927A patent/JP4519817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8-17 EP EP07792668A patent/EP2056614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8-17 BR BRPI0715372A patent/BRPI0715372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8-17 EP EP20110153182 patent/EP2309814A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8-17 CN CN2007800388960A patent/CN101529958B/zh active Active
- 2007-08-17 US US12/438,290 patent/US8018898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8-17 RU RU2009108794/08A patent/RU2444862C2/ru active
- 2007-08-17 KR KR1020117002992A patent/KR1012525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8-17 KR KR1020097005399A patent/KR1014480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8-17 WO PCT/JP2007/066052 patent/WO200802364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8-17 CN CN2011100522737A patent/CN102123509B/zh active Active
- 2007-08-17 BR BRPI0722406-0A patent/BRPI0722406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8-21 TW TW96130869A patent/TW200822600A/zh unknown
- 2007-08-21 TW TW100107377A patent/TWI422183B/zh active
-
2011
- 2011-02-21 RU RU2011106282/07A patent/RU2458475C1/ru active
- 2011-03-04 US US13/041,139 patent/US8000296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53419A (zh) * | 2015-11-19 | 2018-07-3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8353419B (zh) * | 2015-11-19 | 2022-01-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22600A (en) | 2008-05-16 |
TW201134133A (en) | 2011-10-01 |
KR20110025879A (ko) | 2011-03-11 |
RU2444862C2 (ru) | 2012-03-10 |
CN101529958B (zh) | 2011-12-07 |
TWI348296B (zh) | 2011-09-01 |
BRPI0722406A2 (pt) | 2015-06-09 |
US20100232374A1 (en) | 2010-09-16 |
US8018898B2 (en) | 2011-09-13 |
WO2008023647A1 (fr) | 2008-02-28 |
EP2056614A4 (en) | 2011-01-26 |
US20110149896A1 (en) | 2011-06-23 |
JP4519817B2 (ja) | 2010-08-04 |
BRPI0715372A2 (pt) | 2011-05-03 |
JP2008053865A (ja) | 2008-03-06 |
EP2309814A1 (en) | 2011-04-13 |
BRPI0715372B1 (pt) | 2020-02-04 |
KR101448014B1 (ko) | 2014-10-08 |
CN102123509A (zh) | 2011-07-13 |
RU2458475C1 (ru) | 2012-08-10 |
CN102123509B (zh) | 2012-10-10 |
KR101252575B1 (ko) | 2013-04-09 |
KR20090042968A (ko) | 2009-05-04 |
EP2056614A1 (en) | 2009-05-06 |
RU2009108794A (ru) | 2010-09-27 |
TWI422183B (zh) | 2014-01-01 |
US8000296B2 (en) | 2011-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9958B (zh) | 基站以及移动台 | |
CA2672216C (en) |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P5038332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を用いたリソース・ブロック候補選択技法 | |
CN102916724B (zh) | 用户装置、发送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CN101911555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 |
KR101376816B1 (ko)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방법 | |
JP4413869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
JP5498514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 |
US943298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90232062A1 (en) |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 |
KR20070114809A (ko) | 무선통신장치 및 무선통신방법 | |
CN103326817A (zh) | 通信终端和方法 | |
CN101238743A (zh) | 信道分配方法、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区间的信道结构 | |
JP2010524389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7006025B (zh) | 用于设备到设备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785354A (zh) |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 |
CN102067659A (zh) | 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AU2008362215A1 (en) |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RU2430471C2 (ru) |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терминал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 |
JP4592821B2 (ja) | 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
CN112188524B (zh) | 一种增强无线自组网链路传输性能的方法 | |
JP2010110017A (ja) | 基地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