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5354A -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5354A
CN101785354A CN200880104239A CN200880104239A CN101785354A CN 101785354 A CN101785354 A CN 101785354A CN 200880104239 A CN200880104239 A CN 200880104239A CN 200880104239 A CN200880104239 A CN 200880104239A CN 101785354 A CN101785354 A CN 101785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recognition sequence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4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5354B (zh
Inventor
川村辉雄
樋口健一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85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5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3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6Division using four or more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对于与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的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进行分配频率的调度,且包括: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并基于以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分配给用户装置的频带,决定在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以及接收部件,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接收从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由W-CDMA的标准化组织3GPP探讨成为W-CDMA和HSDPA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将数据放置在各个频带上传输的方式,通过在频率上一部分重叠但不会相互成为干扰地紧密排列副载波,从而实现高速传输,能够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SC-FDMA是分割频带,并且在多个终端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来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在SC-FDMA中,由于具有发送功率的变动减少的特征,所以能够实现终端的低消耗功率化和大的覆盖范围。
在E-UTRA中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是指导频信道,在用于同步、相干(coherent)检波的信道估计、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时的接收SINR测定等中使用。参考信号是在接收侧已知的发送信号,周期性地嵌入到各个子帧中,并由基站侧接收。
在W-CDMA中,用于参考信号(导频信道)的信号序列是用户固有的PN序列,准确地说是将长周期的Gold序列与正交序列相乘的序列。进而,其长度长,且能够制作多个序列的种类。但是,由于PN序列的相关特性不好,所以存在信道估计精度等恶化的问题。即,在发送导频信号的情况下,与其他用户的导频信道之间的干扰大。此外,若是多路径,则在其延迟波中较大体现与该导频信道的序列之间的自相关。在W-CDMA中,进行RAKE等的简单的接收处理,但在E-UTRA中,使用均衡器(equalizer)等的高精度的信道估计来抑制多路径干扰作为前提进行了设计。因此,在E-UTRA中,代替用户固有的PN序列,使用CAZAC(Constant Amplitude and ZeroAuto-Correlation,恒幅和零自相关)序列(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在CAZAC序列中,码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非常好,所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信道估计,与使用了PN序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改善解调精度。在CAZAC序列中,频域和时域中信号的振幅的变动都较小,比较平稳。若是PN,则在频域中振幅的变动较大。因此,通过使用CAZAC序列,能够由均衡器高精度地进行每个频率的信道估计。此外,在CAZAC序列中,由于发送了的序列的自相关成为零,所以能够将多路径的影响抑制地较小。
但是,在CAZAC序列中存在以下的课题。
·序列数少:由于不能采用用户固有的序列,所以需要进行序列的小区重复。尤其在SC-FDMA中发送频带小(窄)时序列数变小。尤其在SC-FDMA中发送频带小时,码元率(symbol rate)减小,所以CAZAC序列长度减小。即,在E-UTRA中,由于通过时间复用插入参考信号,所以在发送频带窄的情况下码元率降低,所以序列长度减小。序列数成为与序列长度相同的数。例如,在180kHz中成为12码元的情况下,不能采用用户固有的序列,需要重复分配12个序列以不会在相同的小区中重复。
·不同的序列长度的CAZAC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根据组合有比较大的偏差,所以在互相关大的情况下,信道估计精度恶化。
接着,参照图1说明在E-UTRA中的上行链路的无线接入中使用的SC-FDMA。在系统中可使用的频带被分割为多个资源块,各个资源块包括一个以上的副载波。对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分配一个以上的资源块。在频率调度中,根据从用户装置报告的下行导频信道的每个资源块的接收信号质量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对信道状态好的终端优先分配资源块,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传输效率或者吞吐量。此外,还可以应用将可使用的频率块根据跳频模式而变更的跳频。
在图1中,不同的阴影表示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的时间/频率资源。UE2被分配了宽的频带,但在下一个子帧中,分配了窄的频带。各个用户被分配了不同的频带以不会重复。
在SC-FDMA中,小区内的各个用户使用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进行发送。这样,实现小区内的用户之间的正交。将该时间/频率资源的最小的单位称为资源单元(RU:Resource Unit)。在SC-FDMA中,通过分配连续的频率,从而实现低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与平均功率比)的单载波传输。在SC-FDMA中,分割的时间/频率资源是基站装置的调度器基于各个用户的传播状况、应发送的数据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而决定。这里,在QoS中包括数据速率(data rate)、预定的错误率、延迟。这样,通过对各个用户分配传播状况好的时间/频率资源,能够增加吞吐量。
由于各个基站装置各自进行要分配的时间/频率资源,所以存在在某一小区中分配的频带与在相邻的小区中分配的频带的一部分重合的情况。这样,在相邻的小区中分配的频带的一部分重合的情况下,产生干扰且相互恶化。
接着,参照图2说明在上行链路SC-FDMA中的参考信号。图2示出帧结构的一例。
被称为子帧的TTI的分组长度为1ms。在子帧中包含要被进行FFT的14个块,其中的2个用于参考信号的发送,剩余的12个用于数据的发送。
参考信号与数据信道进行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发送带宽根据基于频率调度的来自基站装置的指示而动态地变动。因此,若发送带宽越小码元率降低,所以以固定的时间长度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度减小,若发送带宽越大码元率提高,所以以固定的时间长度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度增加。在窄带的情况下,例如参考信号以1个资源单元例如12个副载波发送的情况下,即由180kHz构成的情况下,码元数成为12,所以序列长度也大致成为12,序列数也大致成为12。另一方面,在宽带的情况下,例如参考信号以25个资源单元例如300个副载波发送的情况下,即由4.5MHz构成的情况下,码元数成为300,所以序列长度也大致成为300,序列数也大致成为300。
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814(V7.0.0),“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Evolved UTRA”,June 200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1(V1.0.0),May 200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的背景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在本小区与干扰小区在相同频带中使用相同的带宽的情况下,使用了CAZAC序列的参考信号被抑制为非常小的互相关(干扰),所以得到良好的通信质量。
但是,在SC-FDMA中,各个用户使用的频带与带宽根据调度结果而时刻变化,在与干扰台相同的频带将相同的带宽分配给某一用户非常罕见。即,即使是与干扰台相同的带宽,较多情况下还是频带不同。此时,干扰成为在不同的带宽的CAZAC序列之间的相关,所以存在产生大的干扰的序列的组合,存在使通信质量恶化的情况。这里,由于在参考信号中使用的CAZAC序列的种类少,所以对每个小区分配固有的序列,但若各个小区中根据带宽而始终使用一个CAZAC序列,则在与干扰小区之间的带宽的组合不好的情况下,在全部帧中持续地产生大的干扰,成为通信质量较大恶化的主要原因。在W-CDMA中,由于参考信号的周期非常长,所以即使在某一帧中偶尔产生大的干扰,也能够期待在后续的帧中干扰的大小变小。
如上所述那样在使用了CAZAC序列的参考信号中,序列的种类少,所以对每个小区分配固有的序列。序列数与被分配的带宽成比例,与序列长度大致相等。因此,在将传播状况良好的时间/频率资源分配给各个用户的E-UTRA中,根据被分配的带宽,序列的小区间再利用数变得不同。因此,基站装置需要对被分配的每个带宽通知用户终端使用的序列号,从信号通知的观点看成为问题。即,信号通知的次数增加。
另一方面,例如,还考虑将最小的带宽、即最小的小区间再利用数为基准,将序列成组,从而降低对用户终端通知的信号通知的方法,但此时,由于小区间再利用数受限,所以存在序列的冲突概率增加,其结果,导致接收质量测定精度等的恶化的可能性。
尤其是,由于在信道质量测定中使用的参考信号假设在小区之间进行相同的频带的分配,所以容易引起序列的冲突。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其在应用E-UTRA的系统中,能够降低小区间的序列的冲突,而不会增加基站装置通知的信号通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与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的用户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之一在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该基站装置包括:
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基于以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分配给用户装置的频带,决定在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以及
接收部件,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接收从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用户装置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且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之一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基于以本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通过所述基站装置所分配的频带,决定在本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部件,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生成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是,在包括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的用户装置和与该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其特征之一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装置基于以所述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分配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频带,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基于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和通过所述基站装置所分配的频带,决定在本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生成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生成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装置使用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接收从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一种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其在应用E-UTRA的系统中,能够降低小区间的序列的冲突,而不会增加基站装置通知的信号通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单载波-FDMA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在单载波-FDMA中的参考信号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50k(501、502、......50k)小区
100n(1001、1002、1003、......100n)用户装置
102OFDM信号解调单元
104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
106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
108其他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的解调/解码单元
110无线帧号、子帧号计数器
114在RS序列组中的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
116解调用的RS生成单元
118信道编码单元
120数据调制单元
122SC-FDMA调制单元
200m(2001、2002、2003、......200m)基站装置
202广播信道生成单元
204OFDM信号生成单元
206无线帧号、子帧号管理单元
208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210在RS序列组中的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
214解调用RS生成单元
216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
218信道解码单元
220相干检波单元
222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单元
224调度器
300接入网关装置
400核心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对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3,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用户装置还称为移动台装置。
无线通信系统1000是例如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另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或者超(Super)3G)的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000包括:基站装置(eNB:eNode B)200m(2001、2002、2003、......200m,m是m>0的整数)和与基站装置200m进行通信的多个用户装置100n(1001、1002、1003、......100n,n是n>0的整数)。基站装置200连接到高层台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接入网关装置300连接到核心网络400。用户装置100n在小区50k(501、502、......50k,k是k>0的整数)的任一个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与基站装置200m进行通信。
这里,设为在上述用户装置100n中,与基站装置200m中的任一个确立通信信道并处于通信状态的装置和没有与基站装置200m中的任一个确立通信状态并处于无通信状态的装置混合存在。
基站装置200m发送同步信号。用户装置100n处于小区50k(501、502、503......50k,k是k>0的整数)中的任一个中,在电源接通时、或者通信中的间断接收时等中,基于上述同步信号,进行用于检测对于本用户装置来说无线质量良好的小区的小区搜索。即,用户装置100n使用同步信号来检测码元定时和帧定时,并且检测小区ID(从小区ID生成的小区固有的扰频码)或者小区ID的集合(以下,称为小区ID组)等小区固有的控制信息。
这里,小区搜索是在用户装置100n处于通信状态的情况和处于无通信状态的情况的两个情况下进行。例如,作为在通信状态中的小区搜索,有用于检测相同的频率的小区的小区搜索或用于检测不同的频率的小区的小区搜索。此外,作为在无线通信状态中的小区搜索,例如有电源接通时的小区搜索或等待时的小区搜索等。
以下,关于基站装置200m(2001、2002、2003、.....200m),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状态,所以以下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作为基站装置200m进行说明。以下,关于用户装置100n(1001、1002、1003、.....100n),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状态,所以以下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作为用户装置100n进行说明。以下,对小区50k(501、502、503.....50k),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状态,所以以下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作为小区50k进行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1000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如上所述那样,OFDM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将数据加载到各个频带上传输的方式。SC-FDMA是分割频带,并在多个用户装置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降低用户装置之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在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的通信信道。
关于下行链路,使用在各个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和LTE用的下行控制信道。在下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下行控制信道,通知被映射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用户装置的信息、传输格式的信息、被映射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用户装置的信息、传输格式的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等,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
此外,在下行链路中,基站装置200m发送用于用户装置100n进行小区搜索的同步信号。
关于上行链路,使用在各个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和LTE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此外,在上行控制信道中,有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时间复用的信道和进行频率复用的信道的两种。
在上行链路中,通过LTE用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在下行链路中的物理共享信道的调度、自适应调制解调/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Coding)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和下行链路的物理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HARQ ACK information)。此外,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
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除了CQI和送达确认信息之外,还可以发送用于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和在持续调度(Persistent Scheduling)中的释放请求(Release Request)等。这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是指,基站使用某一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对用户装置通知在后续的子帧中可以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以下,也称为RS)中使用序列数少的序列的情况下,根据被分配的带宽(参考序列的序列长度),序列在小区之间被再利用(reuse)。以下,将在小区之间再利用的序列数称为小区间再利用数。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序列数少的序列而应用了CAZAC序列(Constant Amplitude and ZeroAuto-Correlation,恒幅和零自相关)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该序列,也还可以应用其他的序列。在CAZAC序列中,码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非常好。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信道估计,与使用了PN序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改善解调精度。
即,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使用CAZAC序列的参考信号中,应用对应于被分配的带宽(参考序列的序列长度)的小区间再利用数。因此,被分配的频带越大(宽),越能够增加在小区间再利用的序列数,所以能够大幅降低在小区间使用的序列的冲突概率。例如,在1个资源单元(带宽180kHz)的情况下,小区间再利用数成为12。在25个资源单元(带宽4.5MHz)的情况下,小区间再利用数成为12×25=300。一般,在N个资源单元(N是N>0的整数)(带宽0.18×N MHz)的情况下,小区间再利用数成为12×N左右。
此外,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m代替将使用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即代替将使用户装置100n使用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序列号通知给用户装置100n,而作为该通知的信息,通知作为第1序列识别符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这里,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是指,在以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度中的序列号。例如,基站装置200m将用户装置100n可发送的最大频带与使该用户使用的序列号相对应地预先存储。该序列号是被预先分配以使小区之间不会重复的小区固有的值。例如,在基站装置200m的设置时被分配。
基站装置200m基于对用户装置100n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求出其他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度。具体地说,在系统带宽为5MHz的情况下,能够分配给1个用户的带宽需要除去保护间隔,所以成为4.5MHz。由于该4.5MHz相当于25个资源单元,所以小区间再利用数成为12×25=300。基站装置200m将在这些300个序列中、在本基站装置中使用的序列号通知给用户装置100n。例如,作为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通知#200。
基站装置200m基于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和、根据通过调度而分配给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求出作为第2序列识别符的、在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例如,对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计算模(modulo)(基于对用户装置100n分配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并将该值作为在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例如基站装置200m在进行了调度的结果,决定对该用户装置100n分配1.8MHz的带宽。由于该1.8MHz相当于10个资源单元,所以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成为12×10=120。基站装置200m使用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200、和基于分配给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120,求出在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200%120=80。这里,“%”是模运算符。一般在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为#M的情况下,在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为N个资源单元时所使用的序列号使用模运算而决定为M%(N×12)。基站装置200m通过相当于求出的序列号的序列,接收从用户装置100n发送的参考信号。
用户装置100n基于从基站装置200m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进行与基站装置200m相同的运算。例如,用户装置100n基于被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和基于通过在基站装置200m中的调度而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求出在本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这里,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和其位置是通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而由基站装置200m预先通知。例如,对被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计算模(基于对本用户装置100n分配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并将该值作为在本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
例如用户装置100n被通知在基站装置200m的调度的结果,被分配了1.8MHz的带宽的情况。由于该1.8MHz相当于10个资源单元,所以可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成为12×10=120。用户装置100n使用被通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200、和基于被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序列数120,求出在本用户装置100n中使用的序列号200%120=80。用户装置100n使用相当于求出的序列号的序列,生成参考信号并将其发送。
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m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m包括: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无线帧号、子帧号管理单元206;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解调用RS生成单元214;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216;信道解码单元218;相干检波单元220;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单元222;以及调度器224。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无线帧号、子帧号管理单元206、以及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构成发送单元,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解调用RS生成单元214、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216、信道解码单元218、相干检波单元220、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单元222以及调度器224构成接收单元。
在小区设计(设置基站)时,对各个小区分配最大序列长度的RS的序列识别符,换言之,在以用户装置100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RS序列长度中的序列号,例如序列号(RS号)。例如,也可以从高层站,具体从接入网关装置300通知。
被分配的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输入到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以及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
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生成包含输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和后述的无线帧号、从子帧号管理单元206输入的系统帧号的广播信道,并输入到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生成包含广播信道的OFDM信号并输入到发送无线机中。其结果,通过广播信道,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被通知到小区内的全部用户。
另一方面,从用户装置100n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道输入到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216、相干检波单元220以及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单元222。
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216进行输入的接收信号的同步检测,估计接收定时,并基于从后述的解调用RS生成单元214输入的解调用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进行信道估计,并将其结果输入到相干检波单元220。
相干检波单元220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和从后述的调度器224输入的分配频率和带宽,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干检波,并将解调之后的接收信号输入到信道解调单元218。信道解调单元218对输入的解调之后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生成与从调度器224输入的被分配的用户号对应的再现数据信号。生成的再现数据信号发送到网络。
此外,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单元222基于输入的接收信号,估计信道状态,并将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结果输入到调度器224。
调度器224基于输入的各个用户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和各个用户的QoS,例如要求数据速率、缓冲器状态、预定错误率、延迟等,例如进行频率调度,并将分配的频率和带宽输入到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以及相干检波单元220,将分配的用户号输入到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和信道解码单元218。
无线帧号、从子帧号管理单元206管理无线帧号和子帧号,并将系统帧号输入到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将无线帧号和子帧号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
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基于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求出其他的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具体地说,在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为#M的情况下,在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为N个资源单元时,即N个资源单元被分配给用户装置100n的情况下,使用模运算,通过M%(N×12)决定该用户装置100n使用的序列号。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存储分配给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与RS序列号之间的关系。此外,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选择与从调度器224输入的被分配的带宽对应的RS序列号,并将所选择的RS序列号输入到解调用RS生成单元214。
解调用RS生成单元214基于从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输入的RS序列号,生成解调用RS,并输入到同步检测/信道估计单元216。
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生成包含输入的被分配的频率和带宽以及分配用户号的控制信号(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并输入到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生成包含该控制信号的OFDM信号并输入到无线发送机中。其结果,通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通知到成为调度的对象的用户装置。
OFDM信号生成单元204除了上述的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之外,还生成包含其他的下行链路信道,例如下行参考信号、数据信道、寻呼信道等的OFDM信号,并输入到发送无线机中。其结果,下行链路信道发送给用户。
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0n
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0n包括:OFDM信号解调单元102;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104;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106;其他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的解调/解码单元108;无线帧号、子帧号计数器110;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解调用的RS生成单元116;信道编码单元118;数据调制单元120;以及SC-FDMA调制单元122。OFDM信号解调单元102、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104、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106、其他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的解调/解码单元108以及无线帧号、子帧号计数器110构成接收单元,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解调用的RS生成单元116、信道编码单元118、数据调制单元120以及SC-FDMA调制单元122构成发送单元。
用户装置100n只有在上行分配许可信号的解码结果中,分配用户号指示了本用户装置100n的情况下,进行发送信号的生成和发送。
来自基站装置200m的接收信号输入到OFDM信号解调单元102中,进行解调处理,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输入到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104中,广播信道输入到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106中,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以及广播信道以外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输入到其他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的解调/解码单元108中。
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106进行输入的广播信道的解调/解码处理,并将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将系统帧号输入到无线帧号、子帧号计数器110中。
无线帧号、子帧号计数器110对无线帧号和子帧号进行计数,并将无线帧号和子帧号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中。
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104进行输入的上行分配许可信号的解调/解码处理,并将分配的频率输入到SC-FDMA调制单元122,将分配的带宽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中。
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基于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求出其他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具体地说,基于从广播信道解调/解码单元106输入的最大序列长度的RS序列号以及从上行分配许可信号解调/解码单元104输入的被分配的带宽,求出参考信号的序列号。例如在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为#M的情况下,在分配给该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为N个资源单元时,即N个资源单元被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情况下,使用模运算,通过M%(N×12)决定该用户装置100n使用的序列号。此外,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存储分配给本用户装置100n的带宽与RS序列号之间的关系。此外,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114选择求出的RS序列号,并将选择的RS序列号输入到解调用RS生成单元116。
解调用RS生成单元116基于所选择的RS序列号,生成解调用RS,并输入到SC-FDMA调制单元122。
另一方面,用户数据在信道编码单元118中进行信道编码,在数据调制单元120中进行数据调制,并输入到SC-FDMA调制单元122。
SC-FDMA调制单元(DFT-spread OFDM)122基于被分配的频率,对输入的解调用RS、已调制的用户数据进行调制,并输出发送信号。
接着,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结构与参照图3~图5说明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小区的小区ID与所使用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预先相对应。此时,在参照图4说明的基站装置200m中,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不输入到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而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中。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省略通过广播信道将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通知到用户装置100n的处理。
接着,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的结构与参照图3~图5说明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小区对通过调度器所分配的用户,发送用于表示包含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的调度许可的控制信息。此时,在参照图4说明的基站装置200中,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不输入到广播信道生成单元202,而输入到每个带宽的RS序列号的存储器210以及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中。上行分配许可信号发送用控制信号生成单元208生成包含最大序列长度的RS号的控制信息。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降低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的通知次数,换言之,降低信号通知的次数。
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例的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的通知方法。
用户装置100n对基站装置200m发送调度请求(步骤S602)。即,如上所述那样进行用于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
基站装置200m发送用于表示包含最大序列长度的序列号的调度许可的控制信息(步骤S604)。
用户装置100n生成信道质量测定用参考信号,并将其发送(步骤S606)。
基站装置200m发送控制信道(步骤S608)。
用户装置100n根据从基站装置200m发送的控制信道,发送上行链路信道(步骤S610)。
在E-UTRA中,通过基站装置200m进行调度,从而对用户装置分配各种频带。因此,分配的频带可取的序列数变化,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需通知对用户装置100n分配的每个频带所使用的序列号,所以能够减少信号通知。此外,基于最大序列长度的参考信号的序列号、和基于分配给用户装置的带宽而求出的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序列数,决定在用户装置中使用的序列号,所以能够增加在小区间再利用的序列数,能够降低小区间的序列的冲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记载了在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另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或者超(Super)3G)的系统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可应用于例如使用SC-FDMA方式的全部的系统中。
为了便于说明,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没有特别禁止的情况下,那些数值只是一个例子,可使用适当的任何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个实施例只是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那样的装置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在2007年6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69793号的优先权,将2007-16979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9)

1.一种基站装置,与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的用户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该基站装置包括:
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基于以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分配给用户装置的频带,决定在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以及
接收部件,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接收从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部件,将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通知到用户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件发送用于表示包含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的调度许可的控制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小区的小区ID与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基于分配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频带,求出可分配给该用户装置的序列数,并通过求出可分配给对于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的所述用户装置的序列数的模,决定第2序列识别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其中对每个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将分配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频带与所述第2序列识别符相关联,
所述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参照所述表,决定第2序列识别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是CAZAC序列。
8.一种用户装置,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且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序列识别符决定部件,基于以本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通过所述基站装置所分配的频带,决定在本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以及
参考信号生成部件,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生成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
9.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通过单载波方式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的用户装置和与该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进行调度,即基于用户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状态分配频率,
并且,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装置基于以所述用户装置可发送的最大的频带发送时的参考信号的序列长中的第1序列识别符和分配给所述用户装置的频带,决定在所述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基于所述第1序列识别符和通过所述基站装置所分配的频带,决定在本用户装置中使用的第2序列识别符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使用所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生成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生成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装置使用决定的第2序列识别符,接收从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的步骤。
CN2008801042396A 2007-06-27 2008-06-17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5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9793A JP5041890B2 (ja) 2007-06-27 2007-06-27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リファレンスシグナル系列の割り当て方法
JP169793/07 2007-06-27
PCT/JP2008/061043 WO2009001713A1 (ja) 2007-06-27 2008-06-17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リファレンスシグナル系列の割り当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5354A true CN101785354A (zh) 2010-07-21
CN101785354B CN101785354B (zh) 2013-09-25

Family

ID=4018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42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5354B (zh) 2007-06-27 2008-06-17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33328B2 (zh)
EP (1) EP2161942A4 (zh)
JP (1) JP5041890B2 (zh)
KR (1) KR20100038307A (zh)
CN (1) CN101785354B (zh)
BR (1) BRPI0813874A2 (zh)
RU (1) RU2010101732A (zh)
WO (1) WO20090017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284A (zh) * 2014-03-20 2016-1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接收方法
CN106256144A (zh) * 2014-04-30 2016-12-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基站、通信接入方法以及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4446B1 (en) * 2008-06-23 2013-01-2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479011B1 (ko) * 2008-12-17 201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대역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송 서비스 시스템
TWI460007B (zh) 2009-04-13 2014-11-11 Entegris Inc 多孔複合薄膜
US9338031B2 (en) * 2009-08-17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decrease/cancellation on downlink acquisition signals
US9036584B2 (en) * 2010-08-09 2015-05-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alculation parameters for power headroo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KR101771257B1 (ko) * 2010-12-03 2017-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협력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SG195285A1 (en) 2011-06-30 2013-12-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base sequenc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3043026A2 (ko) * 2011-09-25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신호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4051374A1 (en) * 2012-09-27 2014-04-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34885B1 (en) 2012-12-21 2020-08-26 Rytec Corporation Roll-up thermal barrier
US9893854B2 (en) * 2013-09-20 2018-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quence mapping for LTE/LTE-A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CA2949873A1 (en) 2014-05-23 2015-1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quence gene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terminal for sequence generation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for sequence generation
US10715273B2 (en) * 2018-09-26 2020-07-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ata detection technique to decode 5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54A (zh) * 2006-08-14 2007-0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小区系统的使用参考符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953349A (zh) * 2005-10-17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8690B (en) * 2005-11-28 2012-12-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 and transmitting code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16850B2 (ja) 2007-02-26 2011-01-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透明バリ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0026761A1 (ja) * 2008-09-04 2010-03-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帯域幅決定方法
JP5272915B2 (ja) * 2009-06-16 2013-08-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CN1953349A (zh) * 2005-10-17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CN1889754A (zh) * 2006-08-14 2007-01-03 北京邮电大学 多小区系统的使用参考符号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284A (zh) * 2014-03-20 2016-1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接收方法
CN106105284B (zh) * 2014-03-20 2020-03-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接收方法
CN106256144A (zh) * 2014-04-30 2016-12-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基站、通信接入方法以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10659A (ja) 2009-01-15
EP2161942A4 (en) 2014-11-05
CN101785354B (zh) 2013-09-25
US8433328B2 (en) 2013-04-30
EP2161942A1 (en) 2010-03-10
KR20100038307A (ko) 2010-04-14
US20100189058A1 (en) 2010-07-29
RU2010101732A (ru) 2011-08-10
WO2009001713A1 (ja) 2008-12-31
BRPI0813874A2 (pt) 2015-01-06
JP5041890B2 (ja)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354B (zh) 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以及参考信号序列的分配方法
CN102684862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AU2007342864B8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529958B (zh) 基站以及移动台
KR10112342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그널링 송신 및 수신
US9967075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2383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llocating subcarrier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JP535241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822120A (zh) 基站装置
CN105049168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0063A (zh) 基站装置和广播信道发送方法
KR20090073203A (ko) 유저장치, 기지국장치 및 방법
KR20100044778A (ko) 유저장치, 기지국장치 및 채널상태정보 통신방법
CN103326817A (zh) 通信终端和方法
CN108259149B (zh) 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01784114B (zh) 多小区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13081A (zh) 传输和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RU2563248C2 (ru)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14503474A (zh) 交织pucch设计-格式1的方法
KR20120087773A (ko) 셀룰라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준 신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