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8681A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8681A
CN101488681A CNA2009100015754A CN200910001575A CN101488681A CN 101488681 A CN101488681 A CN 101488681A CN A2009100015754 A CNA2009100015754 A CN A2009100015754A CN 200910001575 A CN200910001575 A CN 200910001575A CN 101488681 A CN101488681 A CN 101488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nd winding
stator core
rotor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5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本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i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8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8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02K7/145Hand-held machine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防止尺寸变大,使线圈端部处的冷却效率提高,并且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设置于定子铁心(26)上的定子线圈束(27),由热硬化性的树脂整体模塑成型。定子铁心(26)的磁极端部(26A)附近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部分,形成将大致圆筒形状的一部分中、与定子铁心分割面的虚拟延长线附近相当的部分切开的形状。并且,风扇侧线圈端部(28)随着接近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伸出端,逐渐远离定子铁心(26)的轴心,形成朝向沿风扇(12)的叶片(12A)的倾斜部(12B)的方向的形状,如同喇叭或牵牛花的前端部那样,形成随着接近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前端,以定子铁心(26)的轴(21A)为中心直径逐渐扩大的形状。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整流子电动机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研磨机等电动工具,目前已知具有两极整流子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结构。如图13、图14所示,两极整流子电动机1020具有定子1025及转子1021。定子1025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026,在其内周面形成定子槽,在定子槽中收容定子线圈束1027的一部分,在定子铁心1026上卷绕定子线圈束1027。定子线圈束1027具有线圈端部1028、1029,它们从与定子铁心1026的轴向端部相当的磁极端部向该轴方向突出,在驱动电动机1020而使电动工具1001运转时,在定子线圈束1027中流过电流。
定子线圈束1027在电动机1020的驱动中会产生热量而温度上升。由于该电动机温度上升而电动机的输出被抑制。由此,通常在转子1021上设置与转子1021一体地旋转的风扇1012,利用由风扇1012产生的冷却风将线圈端部1028、1029冷却。作为使定子线圈束1027的冷却效率提高的结构,如图13、图14所示,考虑下述结构:使线圈端部1028、1029为大致板状而较薄地构成,使其向定子铁心1026的轴向伸出而增大冷却表面积。另外,还考虑下述结构:将线圈端部分割为两个,在分割后的线圈端部之间形成使冷却风通过的空间,增大线圈端部的冷却表面积。这种两极整流子电动机,在例如专利第368747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被记载。
专利文献1:专利第3687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设置于现有的电动工具上的两极整流子电动机中,由于使线圈端部向定子铁心的轴方向延伸出,因此产生电动工具在定子铁心的轴向上的尺寸变大的问题。另外,用于将线圈端部分割为两个的加工较难,产生用于制造电动工具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防止尺寸变大,使线圈端部处的冷却效率提高,并且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其特征在于,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最小内径,比该风扇的最大外径小,该线圈端部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与该风扇相对的风扇相对部。
由于将转子的旋转轴作为中心的线圈端部的最小内径比风扇的最大外径小,因此可以使线圈端部与风扇充分地相对,从而可以使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增大,可以形成利用由线圈端部风扇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使线圈端部充分冷却的结构。
另外,由于线圈端部在与转子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与风扇相对的风扇相对部,因此可以使风扇设置于由线圈端部包围的空间内,使风扇充分地接近线圈端部,从而可以利用由风扇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充分地冷却线圈端部。另外,可以实现电动工具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小型化。因此,可以成为小型且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在这里,该风扇通过进行旋转,形成由旋转轮廓面确定的旋转轮廓,该旋转轮廓面具有与该线圈端部相对的旋转轮廓面端面,该风扇相对部沿该旋转轮廓面端面,朝向该线圈端部的突出端而延伸出。
由于风扇相对部沿旋转轮廓面端面朝向线圈端部的突出端伸出,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从而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另外,可以使风扇更接近线圈端部,从而可以实现电动工具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更小型化。
另外,该叶片具有倾斜部,其形成该旋转轮廓面端面相对于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该风扇相对部沿该倾斜部朝向该线圈端部的突出端延伸出。
由于叶片具有倾斜部,其形成旋转轮廓面端面相对于转子的旋转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风扇相对部沿倾斜部朝向该线圈端部的突出端延伸出,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从而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另外,可以使风扇更接近线圈端部,从而可以实现电动工具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更小型化。
另外,该定子铁心由多个分割铁心构成,这些分割铁心是利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分割面对定子铁心进行分割而得到的。
由于定子铁心由可利用与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分割面分割的多个分割铁心构成,因此在定子铁心的内周面可以以更大的面积设置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该风扇优选由离心风扇构成。由于风扇由离心风扇构成,因此可以使风扇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流动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该定子线圈束的至少该线圈端部优选采用树脂模塑成型。
由于定子线圈束的至少线圈端部采用树脂模塑成型,因此线圈端部的刚性提高,可以成为更薄、冷却面积较大的线圈端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另外,可以以较高的尺寸精度形成线圈端部。
另外,优选具有风扇风导向部,其从该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用于使流过该风扇的风量增加。
由于具有为了使流过风扇的风量增加而从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的风扇风导向部,因此可以使风扇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流动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优选具有导向部,其配置为遮蔽该线圈端部的伸出端和该风扇的周缘部之间。
由于具有设置为遮蔽线圈端部的伸出端和风扇的周缘部之间的导向部,因此可以使风扇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流动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工具优选具有壳体,该整流子电动机收容固定于该壳体内,该壳体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定子铁心相对部,其具有与该定子铁心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该线圈端部和该定子铁心相对部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
由于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线圈端部和定子铁心相对部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因此可以使定子铁心相对部中的壳体外径减小,从而可以实现电动工具的小型化。
另外,优选该定子铁心相对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把持部。由于定子铁心相对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把持部,因此可以成为使把持部的外径变得适当大小的电动工具,从而可以成为易于把握、可使作业效率提高的电动工具。
另外,优选是盘式研磨机。可以成为易于把握、可使作业效率提高的盘式研磨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端部形成大致板状,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该定子铁心附近的该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该定子铁心的突出端而逐渐扩大。
由于线圈端部形成大致板状,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定子铁心附近的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定子铁心的突出端而逐渐扩大,因此可以使线圈端部与风扇充分地相对,从而可以使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增大,可以形成利用由线圈端部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线圈端部充分冷却的结构。
另外,可以使风扇设置于由线圈端部包围的空间内,使风扇充分地接近线圈端部,从而可以利用由风扇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充分地冷却线圈端部。另外,可以实现电动工具在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小型化。因此,可以成为小型且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离心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其特征在于,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该线圈端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该定子铁心的最大外径,该线圈端部形成风扇导向部,该风扇导向部形成朝向该离心风扇的风路。
由于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线圈端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定子铁心的最大外径,线圈端部形成风扇导向部,该风扇导向部形成向离心风扇的风路,因此可以使线圈端部与离心风扇充分地相对,从而可以使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增大,进而可以形成利用由离心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线圈端部充分冷却的结构。因此,可以成为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风扇,其设置于该定子铁心的一端侧,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线圈束的至少该线圈端部采用树脂模塑成型,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该定子铁心附近的该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该定子铁心的突出端而逐渐扩大。
由于定子线圈束的至少线圈端部采用树脂模塑成型,因此可以使线圈端部的刚性提高,可以成为更薄、冷却面积较大的线圈端部,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高输出的电动工具。另外,可以以高尺寸精度形成线圈端部,可以使风扇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流动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另外,由于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定子铁心附近的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定子铁心的突出端逐渐扩大,因此可以使线圈端部与风扇充分地相对,从而可以使线圈端部的冷却面积增大,进而可以形成利用由线圈端部风扇进行的空气的流动可使线圈端部充分冷却的结构。
在这里,优选具有风扇风导向部,其从该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用于使流过该风扇的风量增加。
由于具有为了使流过风扇的风量增加而从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的风扇风导向部,因此可以使风扇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流动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可以防止尺寸变大,提高线圈端部处的冷却面积,并且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要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在电动机的定子上未设置风扇风导向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电动机定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电动机定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电动机定子的后视图。
图7是沿图3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电动机定子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第1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第1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第2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的第2变形例的要部剖面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电动工具的局部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电动工具的要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进行说明。电动工具1,更具体地说是盘式研磨机,如图1所示,主要具有:壳体10,其在内部收容固定电动机20,该电动机20具有转子20、定子25及整流子35;磨石71,其设置于壳体10的前端;风扇12;以及后罩40,其具有未图示的电源开关,固定于壳体10的后端部。
壳体10内与后罩40内连通,在后罩40上形成空气吸入口40a,其将后罩40内及壳体10内与大气连通。另外,壳体10在与后述的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定子铁心相对部11,其具有与后述的定子铁心26相对的位置关系。在壳体10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齿轮罩60,在齿轮罩60上形成风扇风排出口60a,其将大气与壳体10内连通,用于排出后述的风扇风。电动机20的输出轴20A构成为,可与转子21的旋转轴同轴而一体地旋转,向齿轮罩60内部延伸出,在其前端附近设置有齿轮61,其可与输出轴20A同轴而一体地旋转。电动机20的输出轴20A(转子的21的旋转轴)与后述的定子铁心26的轴心21A的位置一致。
在齿轮61上啮合齿轮62,其固定于在齿轮罩60内可旋转地被支承的旋转轴63上,可与该旋转轴63同轴而一体地旋转,在如图1所示的旋转轴63的下端,安装形成大致圆盘形状的磨石71,其可与旋转轴63同轴而一体地旋转。根据该结构,通过电动机20的转子21进行旋转而磨石71进行旋转。
风扇12固定于电动机20的输出轴20A的一部分上,即壳体10内的齿轮罩60附近的部分上,构成为可以通过转子21进行旋转,与电动机20的输出轴20A同轴而一体地旋转。风扇12由具有多个叶片12A的离心风扇构成,通过风扇12进行旋转,叶片12A的周缘形成虚拟的旋转轮廓,该轮廓由旋转的风扇12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范围构成。旋转轮廓的外形由虚拟的旋转轮廓面分隔成,与电动机20相对的旋转轮廓面的部分,形成后述的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相对的旋转轮廓面端面。形成旋转轮廓面端面的叶片12A的部分,如图2所示,具有倾斜部12B,其向相对于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向、即相对于后述的定子铁心26的轴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向倾斜,利用该倾斜部12B,旋转轮廓面端面形成向相对于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另外,风扇12如图2所示,具有以转子21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规定值的叶片外径12a。
离心风扇构成为,利用由离心风扇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空气向离心风扇的半径方向外方排出。另外,由于风扇12由这种离心风扇构成,因此旋转轮廓面端面与后述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之间的间隙越小,即叶片12A的倾斜部12B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风扇相对部28c之间的距离越小,冷却后述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冷却风越多。从空气吸入口40a流入的空气经过后述的定子25内部,从风扇12的轴心位置及其附近向风扇12的周缘流动,从风扇风排出口60a向大气排出。由于利用离心风扇构成风扇12,因此可以使风扇12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的流动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对后述的定子线圈束27的冷却效率,从而可以成为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
定子25具有定子铁心26,其在轴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上具有约45~60mm的长度,形成具有规定值的最大外径26a(图4)的大致圆筒状。定子铁心26具有两个磁极,在磁极的一部分上,即与定子铁心26的轴向端部相当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分别具有磁极端部26A。另外,在磁极端部26A的附近,如图7所示,形成在圆周方向延伸的槽26b,在槽26b内分别设置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27。定子线圈束27具有:风扇侧线圈端部28,其从定子铁心26的与图2的左端的一端相当的磁极端部26A,向定子铁心26的大致轴向突出;以及整流子侧线圈端部29(图1),其从定子铁心26的与图2的右端的另一端相当的磁极端部26A,向定子铁心26的轴向突出。
定子铁心26如图5~图7所示构成为,可分割为一对定子铁心部26-1、26-2。定子铁心26的分割面26-1A、26-2A,设置于将定子25的两个磁极相连的磁路的中途。定子铁心26的分割面26-1A、26-2A,其一个形成山形状,另一个形成谷形状,形成山形状、谷形状的定子铁心分割面26-1A、26-2A,形成分别与转子21(图1)的旋转轴平行的位置关系,该转子21与电动机20的输出轴20A一致。在被分割为两个的状态的各个定子铁心部26-1、26-2上,在为了在定子铁心部26-1、26-2的槽26b内设置定子线圈束27,卷绕从未图示的绕线机的管嘴供给的磁导线而形成定子线圈束27后,如图5~图7所示,形成山形状、谷形状的定子铁心分割面26-1A、26-2A以相互抵接配合的方式成为组合的状态,从而构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26。定子铁心26以该状态设置于壳体10内。
这样,由于定子铁心26可分割为两个,因此在卷绕磁导线而形成定子线圈束27时,可以减小用于供给磁导线的卷线机的管嘴大小对磁导线卷绕位置的限制,因此,将定子线圈束27以配置于槽26b内的方式卷绕在定子铁心26上,可以使定子铁心26内的一极侧的定子线圈束27与另一极侧的定子线圈束27之间的宽度27a(图5~图7)小于或等于3mm。因此,如图7所示,可以使定子铁心26的周方向上的线圈剖面长度27b(图7)为15mm~20mm,与现有的电动工具的线圈剖面长度8mm~14mm相比,可以成为很大的值。其结果,可以形成具有比现有的电动工具更大的冷却面积的定子线圈束27,从而可以使线圈端部28、29的表面积增大,可以获得冷却面积变大而成为高输出的作为电动工具的盘式研磨机。
壳体10如前所述,在与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定子铁心相对部11,其具有与定子铁心26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上,风扇侧线圈端部28和定子铁心相对部11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定子铁心相对部11成为作为电动工具1的盘式研磨机的把持部。因此,可以使定子铁心相对部11处的壳体的外径减小,从而可以使作为冷却风的空气容易沿风扇侧线圈端部28流动,可以使定子25中的冷却效率提高。另外,可以小型化至使以转子21的旋转轴为中心的风扇相对部28c的内径为接近定子铁心26的最大外径26a(图4)的值,从而可以成为小型且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另外,由于定子铁心相对部11形成盘式研磨机的把持部,因此可以获得使把持部的外径成为适当大小的电动工具1,从而可以获得易于把握且可使作业效率提高的作为电动工具1的盘式研磨机。
定子线圈束27的整体被热硬化性树脂模塑成型,因此,风扇侧线圈端部28、整流子侧线圈端部29也被模塑成型。风扇侧线圈端部28、整流子侧线圈端部29形成薄板状。更详细地讲,整流子侧线圈端部29如图3所示,形成将大致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即与定子铁心分割面26-1A、26-2A的虚拟延长线附近相当的部分切开的形状,图3的上侧形成一极侧,下侧形成另一极侧。
定子铁心26的图3所示的左端磁极端部26A附近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部分,如图3所示,形成将大致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即与定子铁心分割面26-1A、26-2A的虚拟延长线附近相当的部分切开的形状。并且,风扇侧线圈端部28,随着接近位于图3的左端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延伸出端,而逐渐远离定子铁心26的轴心,如图2所示,形成朝向沿风扇12的叶片12A的倾斜部12B的方向的形状,如同喇叭或牵牛花的前端部分那样,形成随着接近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前端,以定子铁心26的轴心为中心扩径的形状。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图3的上侧形成一极侧,下侧形成另一极侧。
这样,由于风扇侧线圈端部28形成随着接近伸出端而扩径的形状,因此在定子铁心26的一端附近位置上具有以定子铁心26的轴心为中心的最小内径28a(图2),另外,在伸出端的位置上具有最大外径28b(图2)。最小外径28a比前述的风扇12的叶片外径12a小,另外,最大外径28b具有大于或等于前述的定子铁心26的最大外径26a(图4)的值。因此,可以使风扇侧线圈端部28与风扇12充分地相对,从而可以使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冷却面积增大,因此可以形成利用由风扇12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使风扇侧线圈端部28充分冷却的结构。
另外,风扇侧线圈端部28如图2所示,在与转子21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与风扇12相对的风扇相对部28c。也就是说,与定子铁心26的一端相对的风扇12的部分,即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相对的旋转轮廓的一部分,配置于由风扇侧线圈端部28包围的空间内,因此,风扇侧线圈端部28和风扇12的叶片12A的倾斜部12B,在转子21的轴向上隔着大致2mm程度的狭窄间隙而相对设置。更详细地讲,风扇相对部28c形成在其与风扇12的叶片12A的倾斜部12B之间保持约0.5~2mm的间隙而延伸的形状。
在图2所示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延伸方向上,风扇相对部28c的长度为3~7mm的程度。在现有的电动工具的情况下,必须与该风扇相对部28c的长度即3~7mm相应地,使壳体10在转子21的轴向上加长,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于弯曲,因而不必使壳体10在定子铁心26的轴向上加长,因此可以实现电动工具1的小型化。另外,作为冷却风的空气来自进行旋转的叶片12A,由于在转子21的轴向上配置约2mm的风扇相对部28c,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具有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定子25的冷却效率。在图2所示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延伸方向上,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剖面28d,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约15mm~20mm的长度,以及约2mm~5mm的厚度,与一般的线圈端部尺寸(长度约8mm~114mm,厚度约5mm~10mm)相比,形成扁平形状,本实施例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成为冷却表面积非常大的结构。
并且,由于风扇相对部28c沿风扇12的旋转轮廓面端面,即沿风扇12的叶片12A的倾斜部12B,朝向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突出端伸出,因此,可以不增加部件数而进一步增加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冷却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获得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另外,可以使风扇12更接近风扇侧线圈端部28,从而可以实现电动工具1在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进一步小型化。另外,风扇侧线圈端部28发挥使风扇12的旋转轴位置及其附近位置的空气的流动增加的风扇导向部的作用,从而可以使冷却风增加。
另外,由于风扇侧线圈端部28采用树脂模塑成型,因此可以使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刚性提高。另外,可以以高尺寸精度形成风扇侧线圈端部28。由此,即使在振动大的电动工具1中,在电动工具1运转过程中,转子21与线圈端部28、29也不会接触而损伤。其结果,可以获得更薄、冷却面积充分大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及整流子侧线圈端部29,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获得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
另外,在风扇侧线圈端部28上,如图8所示,有时利用粘接固定风扇风导向部30,该风扇风导向部30是通过树脂模塑成型而形成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如前所述,形成将大致圆筒形状的一部分、即与定子铁心分割面26-1A、26-2A的虚拟延长线附近相当的部分切开的形状,但风扇风导向部30以填补该切口部分的方式,从风扇侧线圈端部28延伸出,将一极侧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和另一极侧线圈端部29连接,利用风扇侧线圈端部28和风扇风导向部30,形成如同喇叭或牵牛花的前端部分这样的形状,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前端(图8的左端)形成以转子21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大致环状。由于设置风扇风导向部30,因此可以使流过风扇12的风量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进而可以获得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另外,可以使作为风扇12的冷却风的空气的排出变得顺利,使风扇的噪音降低。
另外,如图2所示,设置有风扇导向部31,其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前端连接,向壳体10延伸出。风扇导向部31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前端向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延伸方向伸出,到达壳体10的内周面,从该部分如图2所示沿壳体10的内周面向图2的左方向延伸而包围风扇周围。
本发明的电动工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可进行多种变更或改进。例如,也可以设置配置为遮蔽线圈端部的伸出端和风扇12的周缘部之间的导向部。更具体地讲,如图9、图10所示,设置导向部131,以遮蔽风扇12的倾斜部12B的一部分中、以转子21的旋转轴为中心的旋转轮廓面的周缘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伸出端部分之间。通过设置该导向部131,可以使风扇12的旋转轴位置及与其附近相对的位置的空气的流动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可以获得更高输出的电动工具101。
另外,风扇侧线圈端部28在其延伸方向上具有约15mm~20mm的尺寸,与现有的电动工具中的尺寸8mm~14mm相比较大。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述,由于其以向远离转子21的旋转轴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延伸,因此可以将导向部131收容于壳体10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之间的空间内。由此,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冷却表面积提高,而现有的电动工具及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尺寸不变。并且,在电动工具101运转过程中从空气吸入口40a吸入沙砾等粉尘的情况下,在风扇12中利用旋转的叶片12A阻挡粉尘,但此时,导向部131保护风扇侧线圈端部28,防止粉尘撞击风扇侧线圈端部28。其结果,可以获得更长寿命的电动工具。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的基础上,也可以使风扇侧线圈端部28(定子线圈束27)的形状成为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形状。例如如图11、图12所示,从定子铁心26附近的风扇侧线圈端部128(定子线圈束127)的基部,至风扇侧线圈端部128的剖面128d中的线圈弯曲部128e的部分,形成为与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定子铁心26的轴心21A方向)平行,从该线圈弯曲部128e至风扇侧线圈端部128的伸出端的部分,与转子21的旋转轴方向(定子铁心26的轴心21A方向)垂直地向远离转子21的旋转轴的方向延伸。通过这种结构,使风扇侧线圈端部128向远离转子21的旋转轴的方向较长延伸,可以实现电动工具201在定子铁心26的轴心21A方向上的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通过树脂模塑成型的风扇侧线圈端部28延伸出的风扇风导向部30,通过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粘接而固定设置,但也可以取代之,设置与风扇侧线圈端部28的树脂模塑成型一体构成的风扇风导向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两个定子线圈的两极整流子电动机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具有两个以上定子线圈的整流子电动机。

Claims (15)

1.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
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
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
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
其特征在于,
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最小内径,比该风扇的最大外径小,该线圈端部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与该风扇相对的风扇相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风扇通过进行旋转,形成由旋转轮廓面确定的旋转轮廓,该旋转轮廓面具有与该线圈端部相对的旋转轮廓面端面,
该风扇相对部沿该旋转轮廓面端面,朝向该线圈端部的突出端而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具有倾斜部,其形成该旋转轮廓面端面相对于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该风扇相对部沿该倾斜部朝向该线圈端部的突出端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铁心由多个分割铁心构成,这些分割铁心是利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分割面对定子铁心进行分割而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风扇由离心风扇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线圈束的至少该线圈端部采用树脂模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风扇风导向部,其从该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用于使流过该风扇的风量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导向部,其配置为遮蔽该线圈端部的伸出端和该风扇的周缘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壳体,该整流子电动机收容固定于该壳体内,
该壳体在与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定子铁心相对部,其具有与该定子铁心相对的位置关系,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该线圈端部和该定子铁心相对部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铁心相对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把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工具为盘式研磨机。
12.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
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
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
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
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端部形成大致板状,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该定子铁心附近的该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该定子铁心的突出端而逐渐扩大。
13.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
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
离心风扇,其与该定子铁心的轴向一端相对地设置,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
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
其特征在于,
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该线圈端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该定子铁心的最大外径,该线圈端部形成风扇导向部,该风扇导向部形成朝向该离心风扇的风路。
14.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
整流子电动机,其具有转子及定子,该定子具有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以及
风扇,其设置于该定子铁心的一端侧,具有多个叶片,可与该转子同轴地旋转,
在该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固定由磁导线束构成的定子线圈束,该定子线圈束具有线圈端部,该线圈端部在该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上比该定子铁心的该一端更加突出,
其特征在于,
该定子线圈束的至少该线圈端部采用树脂模塑成型,以该转子的旋转轴为中心的该线圈端部的内径,从位于该定子铁心附近的该线圈端部的基部朝向该定子铁心的突出端而逐渐扩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风扇风导向部,其从该线圈端部延伸设置,用于使流过该风扇的风量增加。
CNA2009100015754A 2008-01-15 2009-01-12 电动工具 Pending CN1014886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5963A JP5019126B2 (ja) 2008-01-15 2008-01-15 電動工具
JP2008005963 2008-0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8681A true CN101488681A (zh) 2009-07-22

Family

ID=4058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015754A Pending CN101488681A (zh) 2008-01-15 2009-01-12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38994B2 (zh)
EP (1) EP2081283A3 (zh)
JP (1) JP5019126B2 (zh)
CN (1) CN1014886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718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10165859A (zh) * 2018-02-13 2019-08-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应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机以及该手持式电动工具
WO202408830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离心风扇、外转子电机及电动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037B (zh) * 2009-12-29 2014-09-0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KR101218202B1 (ko) * 2010-04-01 2013-01-04 제이아이산업(주) 에어 그라인더의 공기배출구조
JP2012035339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WO2012117870A1 (ja) * 2011-02-28 2012-09-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工具
JP5705648B2 (ja) * 2011-05-23 2015-04-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5722156B2 (ja) * 2011-08-02 2015-05-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5725354B2 (ja) * 2011-08-19 2015-05-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CN102710080A (zh) * 2012-04-16 2012-10-03 东莞市高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气流高压直流马达及其组装工艺
US9289878B2 (en) * 2013-08-30 2016-03-22 Ingersoll-Rand Company Grinders with friction drives
WO2015182509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US9475172B2 (en) 2014-07-15 2016-10-2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guard for power tool
TWI584561B (zh) * 2015-02-13 2017-05-21 周文三 馬達之散熱構造
JP6455226B2 (ja) * 2015-02-27 2019-01-23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動作業機
CN107030608B (zh) * 2016-02-04 2019-08-06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砂光机
CN107546885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电机及电动工具
US20210260745A1 (en) * 2018-06-29 2021-08-26 Koki Holdings Co., Ltd. Electric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9401A (en) * 1916-03-23 1917-06-12 Samuel D Black Drill-gearing.
US2048096A (en) * 1935-07-17 1936-07-21 Chicago Flexible Shaft Co Electric motor
US2103922A (en) * 1935-09-19 1937-12-28 Gen Electric Mixing device
US2539003A (en) * 1946-05-03 1951-01-23 Agustoni Romeo Portable machine tool
US2512905A (en) * 1948-12-30 1950-06-27 Gen Electric Baffle and end shield assembly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US3194993A (en) * 1960-10-03 1965-07-13 Allis Chalmers Mfg Co Encapsulat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US3121813A (en) * 1960-11-15 1964-02-18 Millers Falls Co Electric power unit
US3873862A (en) * 1970-05-13 1975-03-25 Murphy Ind Inc G W Rotary saw
US3725706A (en) * 1971-07-26 1973-04-03 Gen Electric Heat transfer system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S56115154A (en) * 1980-02-13 1981-09-10 Taihei Denki Seisakusho:Kk Coil of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JPS576546A (en) * 1980-06-11 1982-01-13 Hitachi Ltd Resin molded motor
JPS6134849Y2 (zh) * 1980-07-15 1986-10-09
US4670677A (en) * 1986-04-25 1987-06-02 Emerson Electric Co. Electric motor with shrouded fan
DE58904482D1 (de) 1988-10-11 1993-07-01 Schorch Gmbh Elektromotor.
DE3923421A1 (de) * 1989-07-15 1991-01-24 Kress Elektrik Gmbh & Co Elektrischer universalmotor
US5387087A (en) * 1994-03-28 1995-02-07 Chen; Li-Mei Fan capable of directing air flow in both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s
JPH10136611A (ja) * 1996-11-01 1998-05-22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US6411000B1 (en) * 1999-11-02 2002-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otor with a cooling means
JP3687479B2 (ja) 2000-04-07 2005-08-2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整流子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02154042A (ja) * 2000-11-17 2002-05-28 Nidec Shibaura Corp 手持形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US7036207B2 (en) * 2001-03-02 2006-05-02 Encap Motor Corporation Stator assembly made from a plurality of toroidal core segments and motor using same
JP3800084B2 (ja) * 2001-12-14 2006-07-1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DE10261572A1 (de) * 2002-12-23 2004-07-01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JP4557555B2 (ja) * 2004-01-08 2010-10-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4466098B2 (ja) 2004-02-03 2010-05-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それを備える電動工具及び電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4533016B2 (ja) * 2004-06-16 2010-08-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工具用固定子
JP4595442B2 (ja) 2004-08-24 2010-12-0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それを備える電動工具及び電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4412166B2 (ja) * 2004-12-15 2010-02-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動工具
JP4885626B2 (ja) 2006-06-28 2012-02-29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Rfid付き医療用容器
US8084900B2 (en) * 2008-08-20 2011-12-27 Robert Bosch Gmbh Asymmetrical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718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US8816545B2 (en) 2011-06-08 2014-08-26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tools
CN102820718B (zh) * 2011-06-08 2015-02-11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110165859A (zh) * 2018-02-13 2019-08-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应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机以及该手持式电动工具
WO2024088305A1 (zh) * 2022-10-25 2024-05-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离心风扇、外转子电机及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1283A3 (en) 2014-12-17
US20090179507A1 (en) 2009-07-16
EP2081283A2 (en) 2009-07-22
US8338994B2 (en) 2012-12-25
JP2009171717A (ja) 2009-07-30
JP5019126B2 (ja)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8681A (zh) 电动工具
CN102111037B (zh) 电机
CN203933264U (zh) 马达
JP5038025B2 (ja) 4角形状外形の小型モータ
JP2015047668A (ja) 電動工具
CN102684394A (zh) 马达组件
TWI404595B (zh)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hand-held machine tool
JP2004338192A (ja) 携帯用電動工具
CN102006971A (zh) 具有电驱动马达的工具机
WO2013047027A1 (ja) ポンプ
CN104541745A (zh) 一种割草机
CN104753254A (zh) 永磁同步电机及包含有该永磁同步电机的螺杆压缩机
CN202418030U (zh)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及应用其的电机
JP5218819B2 (ja) 電動工具
JP2010081744A (ja) 電動工具
CN202663232U (zh) 一种健身器材的电机结构
CN215897504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吸尘器电机的定叶轮及电机
CN208675048U (zh) 一种散热性强的电机
CN208820617U (zh) 用于洗碗机的水泵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JP5376201B2 (ja) 電動工具
CN201298782Y (zh) 提高电动机自扇冷却能力降低电动机温升的转子结构
CN108352667B (zh) 滑环、马达和具有该马达的车辆
CN116799991B (zh) 外转子电机
CN213367574U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永磁盘式取力发电机
CN110518745A (zh) 电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