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514A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1514A
CN101471514A CNA2008101902375A CN200810190237A CN101471514A CN 101471514 A CN101471514 A CN 101471514A CN A2008101902375 A CNA2008101902375 A CN A2008101902375A CN 200810190237 A CN200810190237 A CN 200810190237A CN 101471514 A CN101471514 A CN 101471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ck arm
detection piece
lock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02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1514B (zh
Inventor
中村英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71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1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15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其目的是将检测件可靠地保持在备用位置。窗形锁定孔(22)形成为贯穿可以像跷跷板一样弹性移位的锁定臂(15)的前端部。在两个壳体(10、50)尚未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闭锁突起(39)和锁定孔(22)的接合而使闭锁突起(39)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检测件(30)移动到检测位置(DP)。一对加强肋(23)形成为锁定臂(15)突出,该加强肋(23)从锁定臂(15)的前端延伸到锁定臂(15)的倾斜支撑点(支腿部16)稍后面的位置,并且布置在锁定孔(22)的相对横向侧。加强肋(23)增加了锁定臂(15)的前端部的刚度。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连接检测功能的连接器、一种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7-8062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设置有包括可以像跷跷板一样倾斜的板状锁定臂的第一壳体、相对于该锁定臂在备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的检测件、以及可以与该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锁定孔形成为贯穿锁定臂的前端部。在连接两个壳体之前,将检测件保持在备用位置,同时通过检测件的闭锁突起与锁定孔的这种接合而使闭锁突起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检测件朝着检测位置的移动。
在连接两个壳体的过程中,锁定臂弹性变形,同时锁定臂的前端部移动到第二壳体的锁定突起上。此时,检测件和锁定臂一起倾斜,并且闭锁突起保持与锁定孔接合,因此保持防止检测件朝着检测位置移动。当两个壳体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锁定臂弹性恢复以使锁定突起与锁定孔接合,由此将两个壳体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锁定孔接合的闭锁突起移动到锁定突起上以从锁定孔脱离,由此允许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根据该连接器,可以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移动到移动位置来检测两个壳体是否正确连接。
由于形成有贯通的锁定孔,锁定臂的前端部具有相对低的刚度。因此,如果将朝着检测位置作用的按压力从检测件强烈地施加到锁定臂,锁定臂的前端部弹性变形以使锁定孔从闭锁突起脱离,由此可以将检测件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将检测件可靠地保持在备用位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了该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可以与配合壳体连接的壳体,
在壳体中或其上设置的锁定臂,其可以像跷跷板一样移位并且形成有贯穿或凹入其前端部的窗口形式的锁定孔,
检测件,其包括闭锁突起并且相对于锁定臂在备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并且
其中:
在壳体尚未连接到配合壳体的状态下,通过闭锁突起与锁定孔的这种接合而使闭锁突起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处于备用位置的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在将壳体连接到配合壳体的过程中,锁定臂移动到设置在配合壳体处的锁定突起上以弹性地倾斜,并且检测件与该锁定臂一起倾斜,
当壳体和配合壳体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锁定臂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以便使锁定突起与锁定孔接合,由此将壳体和配合壳体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锁定孔接合的闭锁突起可以移动到锁定突起上以从锁定孔脱离,由此允许检测件朝着检测位置移动,
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朝着检测位置移动来检测壳体是否正确连接到配合壳体,并且
一个或多个加强肋形成为从锁定臂突出。
由于通过形成一个或多个加强肋而增加了锁定臂的刚度,即使强的按压力从检测件的闭锁突起沿朝着检测位置的方向作用在锁定孔的孔边缘上,锁定臂的前端部也不会如此变形以至于使锁定孔从闭锁突起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加强肋从锁定臂的前端或前端附近的位置延伸到锁定臂的倾斜支撑点后面的位置,并且/或布置为邻近锁定孔。
优选地,锁定臂形成有连接多个加强肋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连接部。
更优选地,连接部是板的形式,其基本上平行于检测件的移动方向,并且检测件可以与该连接部基本上形成滑动接触。
再优选地,连接部的形成区域是与检测件的在闭锁突起移动到锁定突起上时可以弹性变形的部分不对应的、在加强肋的形成范围以外的区域。
最优选地,可操作部形成在检测件的后端处或后端附近,并且比连接部更向后突出。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以及可以与其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其中该配合连接器包括具有锁定突起的配合连接器壳体,在连接过程中该锁定突起与锁定臂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第一壳体,
在第一壳体中设置的板状锁定臂,其可以像跷跷板一样移位并且形成有贯穿其前端部的窗口形式的锁定孔,
检测件,其包括闭锁突起并且相对于锁定臂在备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以及
第二壳体,其包括锁定突起并且可以与第一壳体连接,
其中:
在尚未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状态下,通过闭锁突起与锁定孔的这种接合而使闭锁突起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处于备用位置的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过程中,锁定臂移动到锁定突起上以弹性地倾斜,并且检测件与锁定臂一起倾斜,
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锁定臂弹性恢复以使锁定突起与锁定孔接合,由此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锁定孔接合的闭锁突起移动到锁定突起上以从锁定孔脱离,由此允许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来检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否正确连接,并且
一对加强肋形成为从锁定臂突出,该对加强肋从锁定臂的前端延伸到锁定臂的倾斜支撑点后面的位置,并且布置在锁定孔的相对横向侧。
由于通过形成一对加强肋而增加了锁定臂的前端部的刚度,即使强的按压力从检测件的闭锁突起沿朝着检测位置的方向作用在锁定孔的孔边缘上,锁定臂的前端部也不会如此变形以至于使锁定孔从闭锁突起脱离。
优选地,锁定臂形成有连接该对加强肋的连接部。
由于通过连接部来连接该对加强肋,增加了加强肋的刚度,并且增加了通过加强肋来防止锁定臂的前端部的变形的功能。
更优选地,其中连接部是板的形式,其平行于检测件的移动方向,并且检测件可以与该连接部形成滑动接触。
因为检测件与板状连接部形成滑动接触,在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部引导检测件。
再优选地,连接部的形成区域是与检测件的在闭锁突起移动到锁定突起上时可以弹性变形的部分不对应的、在加强肋的形成范围以外的区域。
如果在与检测件的可以弹性变形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上形成连接部,需要将连接部与检测件隔开,以保证用于允许检测件的弹性变形的变形空间。这样,连接器就变大了。
在这方面,由于在本发明中连接部的形成区域与检测件的可以弹性变形的部分不相干涉,即使连接部位于检测件附近也可以保证用于检测件的变形空间。因此,可以使连接器小型化。
最优选地,可操作部形成在检测件的后端处,并且比连接部更向后突出。
对于检测件与锁定臂一起的倾斜移位,在检测件的后端处形成比连接部更向后突出的可操作部。通过操作该可操作部,检测件可以在备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并且锁定臂可以解锁以使锁定孔从锁定突起脱离。因此,不必使锁定臂形成有可操作部,并且可以简化锁定臂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连接或装配连接器(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连接器的壳体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壳体连接,该连接器的壳体具有设置在其中或在其上的锁定臂,其中锁定臂可以像跷跷板一样移位并且形成有贯穿或凹入其前端部的窗口形式的锁定孔,还形成有从其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加强肋,
设置检测件,其包括相对于锁定臂在备用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闭锁突起,其中在壳体尚未连接到配合壳体的状态下,通过闭锁突起与锁定孔的这种接合而使闭锁突起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处于备用位置的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其中:
在将壳体连接到配合壳体的过程中,锁定臂移动到设置在配合壳体处的锁定突起上以弹性地倾斜,并且检测件与该锁定臂一起倾斜,
当壳体和配合壳体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锁定臂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以便使锁定突起与锁定孔接合,由此将壳体和配合壳体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锁定孔接合的闭锁突起可以移动到锁定突起上以从锁定孔脱离,由此允许检测件向检测位置移动,并且
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朝着检测位置移动来检测壳体是否正确连接到配合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加强肋被设置为从锁定臂的前端或前端附近的位置延伸到锁定臂的倾斜支撑点后面的位置,并且/或布置为邻近锁定孔。
最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锁定臂上设置连接多个加强肋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连接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该理解,尽管分别描述了多个实施例,它们的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第一壳体的正视图,示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件安装在备用位置的状态,
图2是第一壳体的侧视图,示出了检测件安装在检测位置的状态,图3是第一壳体的平面图,示出了检测件安装在检测位置的状态,
图4是示出了两个壳体正确连接并且检测件从备用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的中间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X-X线的剖视图,示出了检测件位于处于备用位置的状态,
图6是第一壳体的剖视图,示出了通过将检测件移动到检测位置而达到的状态,
图7是处于未安装检测件的状态下的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8是处于未安装检测件的状态下的第一壳体的后视图,
图9是处于未安装检测件的状态下的第一壳体的平面图,
图10是检测件的正视图,
图11是检测件的后视图,
图12是检测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检测件的平面图,以及
图14是检测件的底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第一壳体(壳体)
15...锁定臂
16...支腿部(倾斜支撑点)
22...锁定孔
23...加强肋
24...连接部
30...检测件
33...可操作部
39...闭锁突起
50...第二壳体(配合壳体)
55...锁定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至14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构成为使得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50被连接或可以连接,并且通过安装或可以安装在一个壳体(具体地第一壳体10)中或其上的至少一个检测件30来检测两个壳体10、50是否正确连接。壳体10、50的连接侧称为前面或向前或前侧。
第一壳体1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是端子容纳部11和基本上向前延伸以至少部分地围绕端子容纳部11的管状安装部12的整体或单一的组件,其中在端子容纳部11和管状安装部12之间限定的具有开口前侧的管状空间作为连接空间13。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阴性端子接头1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端子容纳部11中。
在端子容纳部11的上表面(外表面)上整体地或单一地形成基本上沿前后方向(优选地沿平行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SD的方向)较长的锁定臂15。通过在一个或多个纵向中间位置处(优选地基本上在纵向中心位置)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横向(左和/或右)支腿部16(作为优选的倾斜支撑点)来将锁定臂15支撑在端子容纳部11的外(上)表面上。锁定臂15优选地包括沿前后方向窄而长并且优选地基本上横向对称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臂部17,沿纵向从支腿部16附近或稍前的位置到后端连接多个(优选为两个)臂部17的底板18,以及连接臂部17的前端或前端附近部分的锁定部19,并且支腿部16从臂部17的内(下)表面突出。(优选为两个的)臂部17形成有沿着其外侧表面的外(上)端边缘向侧面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导向肋20。这些一个或多个导向肋20基本上平行于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直着延伸。
这种锁定臂15通常保持在两个臂部17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平行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SD的方向)延伸的锁定姿态,并且可以像跷跷板一样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在该解锁姿态下,其前侧(锁定部19)沿着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SD交叉的方向、例如基本向上(远离端子容纳部11的外表面的方向)移动,其中支腿部16作为支撑点。管状安装部12的外(上)壁形成有切口21,以避免在锁定臂15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时干涉锁定臂15。
锁定臂15的前端部具有被(优选为两个)臂部17、锁定部19和/或底板18的前端边缘至少部分封闭的(优选基本为矩形的)窗孔形式的开口,并且该开口作为优选从外(上)表面至内(下)表面贯穿或凹入锁定臂15的锁定孔22。由于形成锁定孔22,锁定臂15的前端部可能具有低刚度,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这一点,优选地形成一个或多个加强肋23作为用于增加锁定臂15的至少前端部的刚度的装置。
加强肋23形成为从(优选为两个)臂部17的外(上)表面竖立或突出,并且基本上沿前后方向的其形成区域优选地是从臂部17(锁定臂15)的前端到后端的连续区域。加强肋23是窄而长的,并且平行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方向CD和/或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连续延伸。在该对加强肋23的前端部中,外(上)端边缘(竖立端边缘)优选为向下或向内或朝着壳体10向前倾斜。这些倾斜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形成区域优选地是从臂部17的前端到对应于锁定孔22的位置、优选到锁定孔22的基本中心位置的范围。上述锁定孔22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对加强肋23之间。另外,导向肋20优选地比加强肋23更横向向外突出。
锁定臂15优选整体地或单一地形成有连接该对加强肋23的外(上)端边缘的连接部24。该连接部24是基本上平行于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的板,并且其沿前后方向的形成区域优选地是从支腿部16稍前和/或锁定孔22的前端边缘稍后的位置朝着或到加强肋23(臂部17)的后端的范围。在连接部24的内(下)表面(基本上面向底板18的表面)上形成基本上沿前后方向(连接和分离方向CSD)从前端到后端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三个的限制槽25,并且优选地横向隔开。被底板18、该对加强肋23和/或连接部24至少部分封闭的空间作为具有开口前端和/或后端的导向空间26。
检测件30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是一对侧框架31(优选地沿前后方向基本上为窄而长的)、连接该对侧框架31的上端边缘的(优选基本为平的)板部32、与该对侧框架31(优选为其后端)和平板部32(优选为其后端边缘)连续的可操作部33以及在该对侧框架31之间从可操作部33基本向前延伸的(优选地基本上为悬臂形状的)延伸部34的整体或单一组件。在(优选为一对的)侧框架31的内表面中形成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导向槽35,并且通过使导向槽35和导向肋20可滑动地接合而将检测件30相对于锁定臂15基本上沿着移动方向MD在备用位置SP和位于比备用位置SP更向前的检测位置DP之间可移动地安装或可安装。平板部32和延伸部34优选地都基本平行于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
优选地,优选地从其前端稍后的位置到其后端(可操作部33的前端)在延伸部34的下表面上形成加厚部36,并且延伸部34的形成加厚部36的区域作为沿垂直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锁定臂15的弹性变形方向的方向)具有调节的或指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弹性变形的高刚度部37。延伸部34的前端部,即从高刚度部37的前端到延伸部34的前端的区域作为(优选地基本上为板状的)弹性件38,其垂直厚度(即刚度)优选地小于高刚度部37的垂直厚度。在该弹性件38的下表面上,闭锁突起39形成为从前端稍后的位置向下突出。此外,在延伸部34的外(上)表面上形成基本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限制肋40。
如图5所示,在检测件30位于备用位置SP的情况下,延伸部34(弹性件38)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导向空间26中,并且/或限制肋40和限制槽25接合,由此防止延伸部34相对于锁定臂15的横向移动。优选地,还通过从横向(左和/或右)侧保持延伸部34的(一对)加强肋23来防止延伸部34相对于锁定臂15的横向移动。优选地(还)通过(一对)侧框架31和(一对)加强肋23的外侧表面的接触来防止检测件30相对于锁定臂15的横向移动。
优选地通过将延伸部34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底板18和连接部24之间来防止其相对于锁定臂15的垂直移动。关于连接部24沿前后方向的形成区域,连接部24的前端优选地位于弹性件38的后端之后,以避免在弹性件38向外或向上弹性变形时干涉弹性件38。平板部32的下表面优选地基本上与连接部24的外(上)表面相对或与其形成(可形成)接触,以便能够与其基本上形成滑动接触。换句话说,延伸部34和平板部32至少部分地垂直地或径向地将连接部24夹在中间。
弹性件38的闭锁突起39从外侧(上面)至少部分地进入锁定孔22,并且闭锁突起39的前表面优选地从后面与锁定孔22的前端边缘(锁定部19的后表面)接合或可以与其接合,使得闭锁突起39不再向前移动。通过该接合作用,检测件30保持或定位在备用位置SP,其中优选地防止其到检测位置DP(向前移动)的移动。可操作部33比锁定臂15的后端更向后突出,以允许向前推的操作、向后拉的操作和向下按压的操作。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50包括端子保持部51和从该端子保持部51基本上向前突出的插座52。将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阳性端子接头53至少部分地保持或定位在端子保持部51中,并且在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阳性端子接头53的前端处的一个或多个舌片54从端子保持部51的前端表面突出,以至少部分地被插座52围绕。在插座52的上壁的外或上表面(外表面)上形成锁定突起55。锁定突起55的前表面(在连接操作中面向第一壳体10的表面)是或形成相对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方向CD倾斜的导向斜面56的部分,并且/或其后表面是或形成基本上垂直于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方向的锁定表面57的部分。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
在连接两个壳体10、50时,将检测件30保持或定位在备用位置SP,并且在该状态下,使或可以使两个壳体10、50彼此更加接近以将插座52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连接空间13中。然后,锁定臂15的前端部(锁定部19)与锁定突起55的导向斜面56基本上形成接触,并且通过它的倾斜,锁定臂15朝着解锁状态弹性变形或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同时锁定部19与导向斜面56保持(优选为基本上滑动)接触。此时,检测件30也和锁定臂15一起倾斜,以使前端部(弹性件38)向外或向上移位。在两个壳体10、50尚未正确连接的这种部分连接状态下,闭锁突起39为与锁定部19(锁定孔22)保持接合。因此,通过该接合作用,将检测件30保持在备用位置SP,同时防止其朝着或到检测位置DP的移动。
如果从该状态继续进行两个壳体10、50的连接操作并且两个壳体10、50到达正确连接状态,锁定部19经过锁定突起55,因此锁定臂15朝着锁定姿态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或弹性恢复到锁定姿态。由于锁定臂15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锁定部19与锁定突起55的锁定表面57接合,并且通过该接合作用,将两个壳体10、50不可分离地锁定在基本正确连接的状态。
如果以这种方式将两个壳体10、50锁定在基本正确连接的状态,锁定部19经过锁定突起55,因此,从后面与锁定部19接合的闭锁突起39移动到锁定突起55上,以防止向内或向下的移位。因此,由于锁定臂15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弹性件38被相对于锁定臂15的前端部(锁定部19)相对地(向外或向上)移置,结果,弹性件38从锁定部19(向外或向上)脱离。以此方式,闭锁突起39和锁定部19脱离并且允许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或移动到检测位置DP(沿着移动方向MD或向前移动)。
其后,从后面推动或可以推动可操作部33或者进行操作以使基本上处于备用位置SP的检测件30朝着位于更向前的检测位置DP移动或移动到该检测位置DP。如图4所示,在使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或移动到检测位置DP的过程中,闭锁突起39优选地从锁定突起55的外(上)表面移动到锁定部19的外(上)表面上,并且在锁定部19的上表面上滑动。
当检测件30基本上到达检测位置DP时,闭锁突起39经过锁定部19。因此,弹性件38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向内或向下),并且通过该弹性恢复,闭锁突起39从前面与锁定部19接合。即使在检测件30位于检测位置DP的情况下,可操作部33优选地比锁定臂15的后端更向后突出。基于是否可以使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或移动到检测位置DP来检测两个壳体10、50的正确连接。换句话说,在连接两个壳体10、50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或移动到检测位置DP来检测是否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50正确连接。
当检测件30基本上位于检测位置DP时,由于弹性件38位于管状安装部12的上壁的前端部(限制部27)的内侧或下面,弹性件38不能被移置或偏斜(向外或向上)。因此,防止锁定臂15与弹性件30一起到解锁姿态的弹性变形,并且可靠地使两个壳体10、50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
在分离两个壳体10、50时,握紧或操作可操作部33以使处于检测位置DP的检测件30朝着备用位置SP移动或移置,或者移动或移置到备用位置SP。在此期间,当弹性件38弹性变形(向外或向上)时,闭锁突起39移动到锁定部19上并且/或移动到锁定突起55的外(上)表面之上。此时,弹性件38移动到与限制部27向后隔开的位置,并且因此允许其被移置或偏斜(向外或向上)。
其后,在操作可操作部33(向下或向内按压)时,锁定臂15和检测件30一起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通过锁定臂15的这种弹性变形,锁定部19被移置(向外或向上)以从锁定突起55脱离,因此消除通过锁定部19(锁定孔22)和锁定突起55进行的锁定。其后,在锁定臂15保持在解锁姿态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壳体10、50拉开或分开。由于锁定臂15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锁定部19被移置(向外或向上)以从前面与闭锁突起39接合,同时弹性件38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通过该接合作用,将检测件30优选地锁定在备用位置SP。在两个壳体10、50分开之后,足以使锁定臂15弹性恢复到锁定姿态。在此期间,由于闭锁突起39与锁定部19保持接合,所以检测件30保持在备用位置SP。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加强肋23形成为从锁定臂15突出,该加强肋23优选地基本上从锁定臂15的前端延伸到锁定臂15的倾斜支撑点(支腿部16)后面的位置,并且布置在锁定孔22的(优选为基本上相对的)横向侧。通过以此方式形成(一对)加强肋23,增加了锁定臂15的前端部的刚度。因此,即使在两个壳体10、50分开的情况下,强的按压力从检测件30的闭锁突起39沿朝着检测位置DP的方向作用在锁定孔22的孔边缘上,锁定臂15的前端部也不会如此变形以至于使锁定孔22从闭锁突起39脱离。因此,可以将检测件30可靠地保持在备用位置SP。
锁定臂15优选地也形成有连接(一对)加强肋23的连接部24,并且通过连接部24、通过该连接结构增加了加强肋23的刚度。因此,增加了通过加强肋23来防止锁定臂15的前端部的变形的功能。
此外,连接部24优选地基本上是平行于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的板的形式,并且当检测件30在备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移动时,检测件30的延伸部34的外(上)表面和检测件30的平板部32的内(下)表面优选地保持为与连接部24基本上滑动接触。因此,可以通过连接部24来引导检测件30。
如果在与检测件30的可弹性变形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之上形成连接部24,需要将连接部24与检测件30隔开以限定用于允许检测件30的弹性变形的变形空间。因此,连接器就变大了(高度增加)。
在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4的形成区域优选地是与检测件30的在闭锁突起39移动到锁定突起55上时弹性变形的部分(弹性件38)不对应的、在加强肋23的形成范围以外的区域(即不干涉弹性件38的区域)。因此,即使连接部24更接近检测件30,也可以保证用于弹性件38的变形空间。以此方式,可以使连接器小型化(高度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检测件30和锁定臂15一起的倾斜移位,优选地在检测件30的后端处形成比连接部24更向后突出的可操作部33,而不管检测件30处于备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的可移动范围中的哪个位置。因此,(优选地仅)通过操作可操作部33,除了能够使检测件30在备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移动之外,还有可能使锁定臂15解锁并且使锁定孔22从锁定突起55脱离。根据本实施例,不必使锁定臂15形成有可操作部33,并且可以简化锁定臂15的形状。
因此,为了将检测件可靠地保持在备用位置,形成窗口形式的锁定孔或凹口22以贯穿或凹入可以像跷跷板一样弹性移位的锁定臂15(优选为其前端部)。在两个壳体10、50尚未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闭锁突起39和锁定孔22的这种接合而使闭锁突起39不再向前移动来防止检测件30到检测位置DP的移动。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加强肋23形成为从锁定臂15突出,该加强肋23从锁定臂15的前端(或前端附近的位置)延伸到锁定臂15的倾斜支撑点(支腿部16)稍后面的位置,并且布置为邻近锁定孔22(优选地在锁定孔22的基本相对的横向侧)。加强肋23增加了锁定臂15的前端部的刚度。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被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所包括。
(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是板状的,其可以是横跨在一对加强肋之间的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连接部。
(2)可以在与检测件的在闭锁突起移动到锁定突起上时弹性变形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之上形成连接部的形成区域。
(3)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连接部连接一对加强肋,也可以不由连接部连接它们。
(4)除了检测件的可操作部之外,锁定臂可以设置有专用的可操作部。
(5)应当理解,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锁定孔22描述为完全贯穿锁定臂15的通孔,也可以将锁定孔设置为凹入锁定臂15中却不完全贯穿锁定臂15的凹口。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能够与配合壳体(50)连接的壳体(10),
设置在该壳体(10)中或壳体(10)上的锁定臂(15),该锁定臂(15)能够像跷跷板一样移位且形成有窗形的锁定孔(22),该锁定孔贯穿或凹入该锁定臂(15)的前端部,
包括闭锁突起(39)的检测件(30),该检测件相对于所述锁定臂(15)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备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并且
其中:
在壳体(10)尚未连接到所述配合壳体的状态下,通过使得该闭锁突起(39)与锁定孔(22)相接合而不再向前移动,从而防止位于所述备用位置(SP)处的检测件(30)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DP),
在将该壳体(10)连接到配合壳体(50)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15)移动到设置在配合壳体(50)处的锁定突起(55)上以弹性地倾斜,并且该检测件(30)与锁定臂(15)一起倾斜,
当该壳体(10)和配合壳体(50)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该锁定臂(15)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以使所述锁定突起(55)与锁定孔(22)相接合,从而将所述壳体(10)和配合壳体(50)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该锁定孔(22)相接合的闭锁突起(39)能够移动到锁定突起(55)上,以从锁定孔(22)脱离,由此允许该检测件(30)朝着所述检测位置(DP)移动,
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从而检测该壳体(10)是否正确连接到配合壳体(50),并且
一个或多个加强肋(23)形成为从所述锁定臂(15)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肋(23)从该锁定臂(15)的前端或前端附近的位置延伸到该锁定臂(15)的倾斜支撑点(16)之后的位置,并且/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肋布置为邻近锁定孔(22)。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锁定臂(15)形成有至少一个连接部(24),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与所述多个加强肋(23)的至少一部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部(24)呈板形,其基本上平行于检测件(30)的移动方向(MD),并且该检测件(30)能够与所述连接部(24)基本上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部(24)的形成区域是位于加强肋(23)的形成范围以外的、不对应于检测件(30)的某部分的区域,所述部分在闭锁突起(39)移动到锁定突起(55)上时能够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该检测件(30)的后端处或后端附近形成有可操作部(33),并且该可操作部比连接部(24)更向后突出。
7.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可以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配合连接器,其中,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具有锁定突起(55)的配合连接器壳体(50),在连接过程中,所述锁定突起(55)与锁定臂(15)相互作用。
8.一种将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相连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连接器的壳体(10)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壳体(50)相连接,所述壳体(10)具有设置在壳体(10)中或壳体(10)上的锁定臂(15),其中,锁定臂(15)能够像跷跷板一样移位,且形成有窗形的锁定孔(22)和从锁定臂(15)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加强肋(23),所述锁定孔贯穿或凹入锁定臂(15)的前端部,
设置包括闭锁突起(39)的检测件(30),所述检测件相对于锁定臂(15)能够在备用位置(SP)和检测位置(DP)之间移动,其中,在壳体(10)尚未连接到所述配合壳体的状态下,通过使得该闭锁突起(39)与锁定孔(22)相接合而不再向前移动,从而防止位于所述备用位置(SP)处的检测件(30)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DP),
其中:
在将该壳体(10)连接到配合壳体(50)的过程中,所述锁定臂(15)移动到设置在配合壳体处(50)处的锁定突起(55)上以弹性地倾斜,并且该检测件(30)与锁定臂(15)一起倾斜,
当该壳体(10)和配合壳体(50)到达正确连接状态时,该锁定臂(15)至少部分地弹性恢复,以使所述锁定突起(55)与锁定孔(22)相接合,从而将所述壳体(10)和配合壳体(50)不可分离地彼此锁定,并且与该锁定孔(22)相接合的闭锁突起(39)能够移动到锁定突起(55)上,以从锁定孔(22)脱离,由此允许该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并且
基于是否允许检测件(30)朝着检测位置(DP)移动,从而检测该壳体(10)是否正确连接到配合壳体(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肋(23)被设置为从该锁定臂(15)的前端或前端附近的位置延伸到锁定臂(15)的倾斜支撑点(16)之后的位置,并且/或所述一个或多个加强肋布置为邻近锁定孔(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锁定臂(15)上设置连接所述多个加强肋(23)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连接部(24)。
CN2008101902375A 2007-12-26 2008-12-26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1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4505 2007-12-26
JP2007334505A JP5119909B2 (ja) 2007-12-26 2007-12-26 コネクタ
JP2007-334505 2007-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1514A true CN101471514A (zh) 2009-07-01
CN101471514B CN101471514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69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02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1514B (zh) 2007-12-26 2008-12-26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22385B2 (zh)
JP (1) JP5119909B2 (zh)
KR (1) KR100995618B1 (zh)
CN (1) CN101471514B (zh)
DE (1) DE102008060503B4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35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45313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93715A (zh) * 2017-02-06 2018-09-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嵌合连接器
CN10887917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充电连接器用操作柄
CN114678818A (zh) * 2020-12-25 2022-06-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0820B2 (ja) * 2007-12-05 2012-10-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41477B2 (ja) * 2008-11-04 2013-1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86859B2 (ja) * 2009-07-09 2014-05-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1049074A (ja) * 2009-08-27 2011-03-10 Create Pro:Kk コネクタ装置
WO2013092310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Delphi Connection Systems Holding France Electrical connectors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positionning assurance
KR101788953B1 (ko) * 2013-05-08 2017-10-20 스미토모 덴소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JP2015170489A (ja) * 2014-03-07 2015-09-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9670B2 (ja) * 2014-05-27 2017-04-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47100B2 (ja) 2014-12-22 2019-01-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35849B2 (ja) 2014-12-22 2018-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32335B2 (ja) 2014-12-22 2018-12-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27521B2 (ja) 2014-12-22 2018-05-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2481B2 (ja) * 2015-04-29 2018-03-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87988B2 (ja) * 2015-07-22 2018-03-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81543B2 (ja) * 2015-09-07 2018-02-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869817B1 (ko) * 2016-12-30 2018-07-20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직각 커넥터
WO2019045039A1 (ja) * 2017-08-31 2019-03-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部材の係止構造
CN111052516B (zh) * 2017-08-31 2021-07-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KR101830435B1 (ko) 2017-12-06 2018-02-20 주식회사 경신 배선장치
US10186803B1 (en) * 2018-04-05 2019-01-22 Delphi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lock
KR102647188B1 (ko) * 2018-11-14 2024-03-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넥터 장치
CN109607162B (zh) * 2018-12-14 2020-12-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方向可调止动装置
US11251560B2 (en) * 2019-03-11 2022-02-15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with multiple latch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2654A (en) * 1983-02-07 1984-07-3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with integral latch
JP3810285B2 (ja) * 2001-06-12 2006-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2003142209A (ja) * 2001-11-07 2003-05-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031374B2 (ja) * 2003-01-16 2008-01-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4483529B2 (ja) * 2004-09-28 2010-06-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70346B2 (ja) * 2005-09-13 2011-09-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8140571A (ja) * 2006-11-30 2008-06-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8293722A (ja) * 2007-05-23 2008-12-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35A (zh) * 2014-02-28 2015-09-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882735B (zh) * 2014-02-28 2017-06-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45313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93715A (zh) * 2017-02-06 2018-09-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嵌合连接器
CN108493715B (zh) * 2017-02-06 2020-01-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嵌合连接器
CN10887917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充电连接器用操作柄
CN114678818A (zh) * 2020-12-25 2022-06-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14678818B (zh) * 2020-12-25 2024-01-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95618B1 (ko) 2010-11-22
DE102008060503A1 (de) 2009-07-02
KR20090071495A (ko) 2009-07-01
CN101471514B (zh) 2013-02-13
JP2009158263A (ja) 2009-07-16
US7722385B2 (en) 2010-05-25
JP5119909B2 (ja) 2013-01-16
DE102008060503B4 (de) 2014-02-20
US20090170362A1 (en) 200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1514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连接方法
CN1917295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组装方法
CN101212104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2623830B (zh) 连接器
CN100568629C (zh) 连接器
US774899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gulating portion for regulating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erminal
US20090149054A1 (en) Connector
CN1917294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1355211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02255173A (zh) 连接器
CN101394042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US7361041B2 (en) Connector improved in floating function
US7108551B2 (en)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US20020115338A1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nnector
CN101335405B (zh)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US6257915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CN102437475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10903604B2 (en) Connector with a housing that restricts excessive deflection of the lock arm
US20200153145A1 (en) Connector
JP2005251624A (ja) コネクタ
WO2022255068A1 (ja) コネクタ
CN102035101A (zh) 分体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6325663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US11081839B2 (en) Connector with high reliability of returning a protection member to a partial locking position
WO2023223807A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