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405B -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5405B
CN101335405B CN2008100954226A CN200810095422A CN101335405B CN 101335405 B CN101335405 B CN 101335405B CN 2008100954226 A CN2008100954226 A CN 2008100954226A CN 200810095422 A CN200810095422 A CN 200810095422A CN 101335405 B CN101335405 B CN 101335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ontact
circuiting terminal
connector
conne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54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5405A (zh
Inventor
中村英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094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852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5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4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2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a separate bridging element directly cooperating with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在于能够使短路端子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正确位置处。连接器设置有多个端子接头(40),用于短路对应的端子接头(40)的短路端子(10),以及用于容纳端子接头(40)和短路端子(10)的连接器外壳(50)。短路端子(10)包括通过弯曲形成且在插入连接器外壳(50)时受到推入的接触件(17),以及通过弯曲而形成且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该接触件(17)保持接触。当用于推动短路端子(10)的夹具挤靠接触件(17)的可推面(19)时,接触件(17)能够通过由支撑件(21)所支撑而防止在推入方向发生倾斜而变形。

Description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9-153386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短路端子的连接器的实施例。该连接器如此构造,从而使得多个端子接头和短路端子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并且对应的端子接头被短路端子所短路。该短路端子包括能够接触该端子接头的触摸件(touching pieces)和在将该短路端子容纳至连接器外壳时被夹具推动的一对接触件(contactpieces)。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短路端子被自动仪器安装到连接器外壳内,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短路端子被推动了特定行程后,安装操作自动停止。
上述接触件通过弯曲短路端子的板面而形成,且夹具挤靠接触件的板面。因此,接触件可能倾向于在推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因而,即使短路端子由自动仪器推动特定行程,其也可能被安装在正确位置之前的某位置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能够使短路端子安装在连接器外壳内的正确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短路端子,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以对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端子接头中的对应端子接头进行短路,包括:
在插入该连接器外壳时受到推入的至少一个接触件,以及
至少一个支撑件,其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处对该接触件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短路端子还包括至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短路,该接触件和/或支撑件布置为能够通过与该触摸件相接触而防止该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
由于该短路端子形成有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保持接触的支撑件,因此,当夹具挤靠接触件时,接触件能够通过由支撑件进行支撑而防止发生倾斜和变形。因此,在将短路端子容纳至连接器外壳后,如果被推动特定(预定或可预定)行程后,短路端子能够容纳在正确位置处,从而尤其利用自动仪器能够容易地安装短路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接触件通过弯曲而形成,支撑件通过弯曲而形成,并从基本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该接触件保持接触。
优选地,短路端子还包括至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短路。
更优选地,该接触件和/或支撑件如此布置,以能够通过与该触摸件相接触而防止该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
由于接触件和支撑件布置为能够通过接触件与具有触摸件的支撑件相接触而防止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重复使用短路端子,也能保持触摸件的良好的弹性力。
更优选地,该接触件的板面和支撑件的板面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彼此交叉,且接触件和支撑件的交叉端部被一个或多个突出和凹槽的接合而互锁。
由于该接触件的板面和支撑件的板面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彼此交叉,且接触件和支撑件的交叉端部被一个或多个突出和凹槽的接合而互锁,便能够增加支撑件的支撑力,且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接触件的变形。利用这种结构,夹具能够在垂直于推入方向(作用在支撑件上)的方向上于支撑件上操作,且可以将支撑件用作接触件,将接触件用作支撑件。换言之,即使对于短路端子进入连接器外壳的安装方向与作用在接触件上的推入方向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垂直的这种情况也能处理。
仍然更优选地,短路端子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件,以将该端子接头锁入该连接器外壳中,其中,该锁定件以倾斜于配合入连接器外壳的短路端子容纳室中的插入方向的方式延伸。
最优选的,短路端子还包括短路端子主体,其通过使前端的一个或多个角部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切除而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带斜边部分,从而通过这些带斜边部分而导引该短路端子的插入。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接头,
至少一个如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短路端子,用于使对应的端子接头短路,并且
连接器外壳,用于至少部分容纳该端子接头和短路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接头,
用于使对应的端子接头发生短路的短路端子,以及
用于容纳端子接头和短路端子的连接器外壳,
其中,该短路端子包括通过弯曲而形成、且在插入连接器外壳时受到推动的接触件,以及通过弯曲而形成、且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保持接触的支撑件。
由于短路端子形成有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保持接触的支撑件,从而当夹具挤靠接触件时,能够通过支撑件的支撑而防止接触件发生倾斜或变形。因此,在将短路端子容纳入连接器外壳后,短路端子能够在推动特定行程后容纳在正确位置处,从而利用自动仪器能够很容易的安装短路端子。
优选地,短路端子形成有至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其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短路,以及
接触件和支撑件如此布置,使得能够通过与触摸件相接触而防止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
由于接触件和支撑件如此布置,以能够通过接触件与具有触摸件的支撑件的接触而防止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因而即使重复使用短路端子,也能够维持触摸件的满意弹性力。
更优选地,接触件的板面和支撑件的板面彼此成直角交叉,且接触件和支撑件的交叉端通过凸起和凹槽的接合而互锁。
由于接触件的板面和支撑件的板面彼此成直角交叉,且接触件和支撑件的交叉端部通过凸起和凹槽的接合而互锁,能够增加支撑件的支撑力,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接触件的变形。利用这种结构,夹具能够在垂直于推入方向(作用在支撑件上)的方向上于支撑件上操作,且可以将支撑件用作接触件,将接触件用作支撑件。换言之,即使对于短路端子进入连接器外壳的安装方向垂直于作用在接触件上的推入方向的这种情况也能处理。
仍然更优选地,短路端子形成有一对可弹性变形的接触件,其接触对应的端子接头,以能够短路该端子接头,
能够与该连接器外壳相连接的配合的连接器外壳,包括由其突出的脱离部分,脱离部分能够在两个连接器外壳连接时与两个触摸件的至少一个相接触,从而沿着取消短路状态的方向使得与其保持接触的触摸件发生弹性变形,以及
脱离部分包括沿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肋。
在连接器最小化的情况下,脱离部分变窄,其强度有可能不足。然而,由于脱离部分包括在连接方向延伸的肋,可以补偿脱离部分的强度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接头,其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以使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短路端子中的对应一些短路端子发生短路,包括:
通过弯曲而形成、且在插入连接器外壳时受到推动的接触件,以及
通过弯曲而形成、且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保持接触的支撑件。
由于短路端子形成有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保持接触的支撑件,当夹具挤靠接触件时,能够通过支撑件的支撑而防止接触件发生倾斜和变形。因此,在将短路端子容纳到连接器外壳中后,短路端子能够在被推动特定行程后被正确容纳在正确位置,从而能够利用自动仪器很容易地安装短路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短路端子形成有至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从而能够短路端子接头,以及
能够与该连接器外壳相连接的配合的连接器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由其突出的脱离部分,脱离部分能够在两个连接器外壳连接时与多个触摸件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从而沿着取消短路状态的方向使得与其保持接触的触摸件发生弹性变形。
优选地,脱离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沿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延伸的肋。
更优选地,该脱离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位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肋,和/或沿高度方向在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至少部分垂直交叠的位置处沿宽度方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第二肋。
仍然更优选地,通过第一肋防止触摸件的横向摇动。
最优选地,至少一个电线挤压件如此形成在连接器外壳内或上,以与空腔连通,其中,该电线挤压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并能够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容纳室中以使得相应突出接合或咬入电线中而防止电线在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的松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尤其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端子接头和用于短路对应端子接头的至少一个短路端子,所述短路端子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
其中,提供所述至少一个短路端子的步骤包括:
为所述短路端子设置至少一个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在插入该连接器外壳时受到推动;
为所述短路端子设置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对该接触件进行支撑,
为所述短路端子设置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所述触摸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短路,
其中,该接触件和/或支撑件布置为能够通过与该触摸件相接触而防止该触摸件的过度弹性变形;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任意顺序执行以下步骤:
将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容纳至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内,以及
通过推动设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接触件,将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容纳至连接器外壳内,其中,至少一个支撑件设置用于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支撑该接触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接触件通过弯曲而形成,该支撑件通过弯曲而形成,且从基本与进入连接器外壳的推入方向相对的侧部与该接触件保持接触。
附图说明
在阅读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详细说明以及附图后,将能更为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对实施例分开进行说明,但其单个特征也可结合至附加实施例。
图1为侧部剖面图,其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连接器与配合的阳性连接器正确连接的状态;
图2为该连接器的侧部剖面图;
图3为该连接器的垂直剖面图;
图4为短路端子的立体图;
图5为该短路端子的俯视图;
图6为连接器外壳的侧视图;
图7为侧部剖面图,其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
图8为侧部剖面图,其示出了连接器连接操作的中间状态;
图9为侧部剖面图,其示出了连接器连接之后的状态;
图10为阳性连接器外壳的前视图;
图11为阴性连接器外壳的前视图;
图12为短路端子的后视图;
图13为短路端子的平面图;以及
图14为短路端子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100        短路端子
11,110        触摸件
17,170        接触件
19,190        可推面
21,210        支撑件
40,400        端子接头
50,300        连接器外壳
54,301,502   空腔
57,370        短路端子容纳室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至6对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连接器具有短路端子10、端子接头40、连接器外壳50并优选具有保持器80。
每个端子接头40由导电(优选为金属)板材料制成,且优选形成为阳性端子接头,其具有位于其前端处或附近的突片部分41、位于其后端部或附近的电线连接部分(优选包括至少一个筒部42)以及位于其中间部分处的端子主部43,如图2所示。突片部分41通过至少部分插入至配合的阴性端子接头90的箱形或管形部分91中而与配合的阴性端子接头90相连,电线连接部分(优选为筒部42)可与电线45相连(优选通过卷曲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的端部)。该端子主部43基本呈前侧和后侧开放的管形,并且优选地,通过在端子主部43中形成至少一个切口且将切除部分向外弯曲而设置或形成至少一个(优选为金属)锁定部分46。
连接器外壳50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且优选为可与配合的阴性连接器外壳30相连以及分离的阳性连接器外壳,如图1所示。如图6所示,该连接器外壳50成形为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连接和分离方向CSD)窄长,并且包括块形端子容纳部分51和从端子容纳部分51向前突出或在端子容纳部分51处向前突出或在端子容纳部分51上(优选为其前端外周边缘)向前突出的基本为管形的接收器52。这些端子容纳部分51和接收器52的下半部的外周边缘具有基本的拱形(参看图3)。
基本平坦的水平表面(或包含向前或向后方向FBD和/或连接和分离方向CSD的基本平坦面)形成在接收器52的横向(上)壁的外表面上,且至少一个锁定部分53从该(水平)表面突出。可弹性变形地形成在配合的阴性连接器外壳30内的锁定臂31与锁定部分53弹性接合或可接合,从而,这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在其连接状态下被锁定或可被锁定。在配合的阴性连接器外壳30中,优选地,连接探测件33布置为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能够在锁定臂31的横向(上)表面上移动,所述连接探测件通过仅在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才被允许移动而探测这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是否连接。
多个(例如三个)空腔54基本并排成行形成在连接器外壳50中,其中,端子接头40能够从插入侧(优选地,基本从后方)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空腔中。优选地,用于接收该(金属)锁定部分46的台阶形或凹槽形端子接收部分55形成在每个空腔54的内壁中,并通过金属锁定部分46与端子接收部分55的弹性接合而防止端子接头40脱离空腔54。在端子接头40中,端子主部43和电线连接部分(优选为筒部42)至少部分容纳在空腔54中,且突片部分41突入到接收器52中。电线45的端部部分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在空腔54中延伸,另一部分通过空腔54的(优选后部)端部开口被拉至外部。
优选基本沿宽度方向WD与相应的空腔54连通的保持器安装孔56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51的一个外侧表面内,保持器80的保持器主体81能够沿插入方向(优选为基本侧向和/或沿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垂直于向前和向后方向的方向)至少部分插入到该保持器安装孔56中。该保持器80能够在部分锁定位置(作为优选的第一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作为优选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部分锁定位置处,允许端子接头40插入到空腔54中或从空腔54中抽出,而在完全锁定位置处,保持器80与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54中的端子接头40相接合,以保持端子接头40,从而将其锁定至空腔54内。优选地,电线挤压部分82通过至少一个铰接件83可移动地(优选为可打开和可关闭地)与保持器80相连接。如果在保持器80到达完全锁定位置后,电线挤压部分82相对于端子容纳部分51定位在接合位置(优选为锁定在其闭合状态下),形成在电线挤压部分82上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锯齿形)突出部84挤靠电线45的绝缘涂层,以与其接合和/或将其咬入或切入其中,从而能够防止空腔54内的电线45的松动。
短路端子容纳室57形成在优选形成有保持器安装孔56的端子容纳部分51(优选为其外侧表面)内。更具体而言,短路端子容纳室57布置在至少一对相邻的空腔54附近(优选为基本在其之下),其中,其前部(优选为上部或内部)与这两个空腔54连通,其前表面在端子容纳部分51(优选为其后表面)(接收器52的后表面)中形成开口,且短路端子容纳室57优选以平行于该两个空腔54的方式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
这里,优选地,短路端子10优选由自动仪器穿过(优选横向)开口侧向(沿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垂直于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SD的方向)至少部分插入到短路端子容纳室57中,且如此安装,使得其前端(后述的触摸件11的导引端)穿过端子容纳部分54(优选为其前表面)内的开口而至少部分位于接收器52中。当保持器80到达完全锁定位置时,由短路端子容纳室57形成的横向开口被保持器80的闭合板89至少部分闭合,从而保护短路端子10(参看图6)。
上述保持器安装孔56设置在短路端子容纳室57后方和/或略上方(或从其移位)。端子容纳部分51的外周向表面的后端发生凹进,以形成保持器配合部分58,保持器80的外框架85至少部分安装到其中或能够至少部分安装到其中,至少部分限定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后分隔壁59设置在保持器安装孔56和保持器配合部分58之间。如图3所示,短路端子容纳室57优选也由侧部分隔壁61以及端子容纳部分51的底壁或附加壁62所限定,所述侧部分隔壁61在从端子容纳部分51的宽度中心朝相对于横向开口的侧部略发生移位的位置处下垂。在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底表面(端子容纳部分51的底表面62的内上表面)中形成有用于短路端子10的至少一个锁定槽63,其基本沿宽度方向WD延伸至与下方的横向开口相对的侧部且跨过该侧部分隔壁61。在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底表面中,形成有用于短路端子10的至少一个安装导向槽64,其基本在宽度方向WD上优选沿接收器52的边界延伸。
接收器52的底壁66优选具有厚于端子容纳部分51的底壁62的部分,从而在这部分中,接收器52的底壁66的内(上)表面的高度比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底表面更高或更向内。脱离凹槽67形成在接收器52的底壁66的内上表面中,在移动短路端子10时,触摸件11的导引端至少部分插入或能插入到该脱离凹槽67中。该脱离凹槽67的底表面优选基本设定为与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底表面处于相同高度或径向位置。
短路端子10由导电(优选为金属)板材料形成,且包括基本沿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底表面水平布置的短路端子主体12(优选为呈平板形),以及从短路端子主体(优选为其后端)突出的至少一对触摸件11,如图4和5所示。在短路端子主体12中形成有至少一个(优选为基本U形或门形)隙缝13,并通过对由隙缝13至少部分包围或限定的板件进行弯曲而形成锁定件14。更具体而言,锁定件14以倾斜于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的方式延伸,并在短路端子10的安装过程中弹性变形,且与锁定槽63的背面基本弹性滑动接触,当短路端子10正确安装后,锁定件14至少部分配合至锁定槽63中。通过对一个横向端(相对于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的前端)进行斜切,该短路端子主体12优选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带斜边部分15,且能够易于通过这些带斜边部分15而插入或导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中。
优选地,这两个触摸件11以偏心方式朝短路端子主体12的后端的其它横向端(在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上的后端)布置,且与至少部分容纳在相应(例如,中间和左)空腔54中的相应端子接头40弹性接触或可弹性接触,如图3所示。更具体而言,触摸件11呈悬臂形式,其在短路端子主体12的后端处或附近基本向后折叠,以基本向前延伸,该触摸件11可向上和向下(或朝向和远离基本沿着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相应(底)表面布置的短路端子主体12)发生弹性移位,并包括在触摸件11的导引端处或附近被弯曲的尖形或山形触摸部分16。该两个触摸件11的导引端至少部分突入到接收器52中,且触摸部分16能够与对应的端子接头40(优选为其突片部分41的下表面)弹性接触。当该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连接时,形成在配合的阴性连接器外壳30中的至少一个脱离部分38使得该两个触摸件11中的至少一个沿脱离方向(向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触摸部分16与突片部分41相分离。
该短路端子主体12形成有至少一个通过弯曲形成的接触件17,其被夹具或类似物在插入到短路端子容纳室57时被推入。具体而言,接触件17位于短路端子主体12的另一端(在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的后端)的前端处或附近,并且该接触件通过对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为基本垂直或向上从该短路端子主体12的另一端沿侧向基本水平突出的板件进行弯曲而形成为垂直壁或成角度壁,且/或在弯曲时由于具有一个或多个隙缝18而位于略靠内侧。该接触件17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处,以沿宽度方向WD与右触摸件11至少部分交叠,如图5所示,从而位于该触摸件11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接触件17的板面被设定为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为基本垂直于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的方向)延伸,和/或该接触件17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的长度小于短路端子主体12的整个长度的大约一半,更优选地,略短于短路端子主体12的整个长度的约1/3。在接触件17的相对的内、外板面中,该外板面用作可推面19,夹具19推靠该可推面而被挤压,且优选地,该外板面基本垂直或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ID的方向延伸。
该短路端子主体12还优选通过弯曲和/或压花(embossing)而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件21,该支撑件21与接触件17保持接触和接合,优选与接触件17的基本相对内和外板面中的内板面(与沿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上的可推面19相对或朝向的表面)保持接触和接合。更具体而言,支撑件21位于短路端子主体12的前端的另一端(沿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上的后端)附近的位置处,且优选通过对从短路端子主体12的前端水平向前突出的板件基本以直角向上弯曲,从而使该支撑件形成为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为基本垂直于接触件17的垂直壁或角形壁。在弯曲后,支撑件21能够通过位于其附近、优选位于相对侧处的一个或多个隙缝18而位于略内侧处。支撑件21的板面设定为基本沿着宽度方向WD(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插入方向ID)延伸,且支撑件21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优选约为短路端子主体12的宽度的1/2,或长于接触件17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的长度。该支撑件21设置为在两个触摸件11的可弹性变形范围内沿宽度方向与两个触摸件11至少部分交叠。
支撑件21和接触件17通过彼此朝向的横向边缘(交叉端部)上的一个或多个互锁的突出或凹槽而接合,且其板面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以基本直角穿越,以优选整体在平面图中成L形。更具体而言,通过弯曲支撑件21和接触件17,形成在支撑件21的一个横向边缘的上部或远部(优选基本上半部)上的突出23基本与形成在接触件17的一个横向边缘的对应上部或远部(优选基本上半部)内的切除凹槽基本对齐和/或配合入该凹槽中。形成在接触件17的横向边缘的下部(优选在下半部上)的突出24基本与形成在支撑件21的横向边缘的对应下部(优选基本下半部)内的切除凹槽对齐和/或配合入该凹槽中。支撑件21和接触件17优选以基本相同的突出量而竖立,从而其上端基本水平对齐。
接下来,对该实施例的功能进行说明。首先描述将短路端子10和端子接头40容纳至连接器外壳50中的操作。在以下描述中,短路端子10优选被首先至少部分容纳,但反之端子接头40也可首先被容纳。
连接器外壳50和短路端子10被优选设定在自动仪器内,和/或基本彼此相对定位,然后,优选通过自动仪器使短路端子10沿插入方向ID(优选基本为侧向)至少部分容纳至连接器外壳50的短路端子容纳室57中。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仪器的夹具推动或接合接触件17的可推面19,以在宽度方向WD(沿着支撑件21的板面的方向)上以基本笔直方式推动或移动短路端子10。然后,沿推入方向向接触件17施加推力(压力),但该推力优选也分布至在与接触件17的可推面19相对的后侧处支撑接触件17的支撑件21,因而并不仅集中在接触件17上。
当短路端子10被自动仪器推动了指定(预定或可预定)行程时,推动操作自动停止。如果短路端子10以这种方式到达基本正确的安装位置,则锁定件14与锁定槽63的背面弹性接合,以保持短路端子10。而且,锁定件14与锁定槽63的侧面接合,短路端子主体12的前端(优选基本紧密)配合至安装导向槽64中,从而可以防止短路端子10在宽度方向WD上的摇动。在此状态下,两个触摸件11倾斜向前至少部分穿过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内部,且优选布置使得触摸件16定位在对应于两个空腔54的前方位置的高度处。
在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推入操作的过程中,两个触摸件11被向下(基本朝短路端子主体12)挤压,以免得触摸件11干涉短路端子容纳室57的横向开口的开口边缘而防止短路端子10的插入操作。此时,如果试图基本向下过度挤压或压缩两个触摸件11,触摸件11的下表面与接触件17和支撑件21中的至少一个相接触,从而防止触摸件11受到任何进一步向下的挤压。
随后,保持器80保持在部分锁定位置处(第一位置),与电线45的端部相连的端子接头40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方至少部分插入到对应的空腔54内。在将端子接头40至少部分插入到相应空腔54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突片部分41在突入到接收器52后与短路端子10的触摸部分16相接触,从而,触摸件11从端子接头40被向下挤压或远离端子接头40。基本正确插入到空腔54中的端子接头40主要由(金属)锁定部分46锁定,同时优选在突片部分41的基端处与触摸部分16保持弹性接触。当保持器80移向完全锁定位置(第二位置)时,端子接头40被保持器主体81(优选二次)锁定。在此状态下,两个端子接头40被短路端子10的两个触摸件11所短路,且在两个端子接头40之间不存在电位差。
其后,当两个连接器外壳10、30正确连接时,两个触摸件11被配合的阴性连接器外壳30的至少一个脱离部分38从端子接头40下压或远离端子接头40,且触摸部分16与端子接头40(优选从其突片部分41)分离,以取消两个端子接头40的短路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优选地,短路端子10形成有至少一个支撑件21,其从基本与进入短路端子容纳室57中的推入方向(插入方向ID)相对的侧部与接触件17保持接触。从而,当夹具挤靠接触件17时,能够通过支撑件21从后侧进行支撑而防止接触件17在推入方向ID上发生倾斜和/或变形。因此,在将短路端子10容纳至连接器外壳50时,仅在被自动仪器推入特定(预定或可预定)行程的情况下,短路端子10才能基本正确地容纳在正确位置处。
由于接触件17和支撑件21优选如此布置,使得能够通过与触摸件11相接触而防止触摸件11的过度弹性变形,因此能够防止触摸件11的过度弹性变形,并且即使短路端子10重复使用,也能够保证触摸件11的满意弹性力。
由于接触件17的板面和支撑件21的板面优选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彼此成直角相交叉,且交叉端部分优选被一个或多个凹槽和一个或多个突出的接合而互锁,从而增加了支撑件21的支撑力,并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与夹具相接触所导致的接触件17的变形。利用上述结构,便有可能沿垂直于推入方向的方向操作支撑件21上的夹具来挤靠接触件17,并将支撑件21用作接触件17,将接触件17用作支撑件21。换言之,即使对于短路端子10进入连接器外壳50的安装方向基本垂直于宽度方向(接触件17上的推入方向)的这种情况(例如安装方向为向前方向(从接收器的开口侧朝其后侧延伸的方向))也能处理。
因此,为了能够将短路端子安装在连接器外壳内的正确位置处,连接器具有多个端子接头40、用于对对应端子接头40进行短路的短路端子10、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端子接头40和短路端子10的连接器外壳50。短路端子10包括至少一个接触件17(优选通过弯曲而形成),在插入到连接器外壳50时进行接合或推挤,以及至少一个支撑件21(优选通过弯曲而形成),可与相应接触件17结合或保持接触,以优选从基本相对于进入连接器外壳50的推入方向ID的侧部对接触件进行支撑。当用于推挤短路端子10的夹具压靠接触件17的可推面19时,能够通过支撑件21的支撑或接合而防止接触件17在推入方向ID上的倾斜和/或变形。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7至1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在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短路端子100至少部分容纳在阴性连接器外壳300中,并在配合的阳性连接器外壳500中形成有脱离部分580。
连接器外壳30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且包括外壳主体302,其形成有能够至少部分容纳阴性端子接头400的空腔301,以及至少部分围绕外壳主体302的配合管部303,其中,配合的接收器501从前部(或沿着连接和分离方向CSD)可至少部分地配合在外壳主体302和配合管部303之间。用于连接检测件330的安装空间在外壳主体302的上表面和配合管部303的下表面之间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穿透连接器外壳300。至少一个锁定臂304形成在外壳主体302的横向(上)表面上,连接检测件330如此安装,以能够与锁定臂304连接。连接检测件330能够相对于锁定臂304在待用位置(第一位置)和检测位置(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移位,且在通过与形成在锁定臂304上的限制部分305相接合而防止移向检测位置的移动的情况下,其一般被保持在待用位置处,反之,仅当两个连接器外壳300、500正确连接时,通过从限制部分305脱离,检测件330被允许移动至检测位置。因此,根据连接检测件330是否可能发生移动,从而能够检测或判定两个连接器外壳300、500的连接状态。
如图11所示,锁定臂304包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从外壳主体302的横向(上)表面的中间部分向上竖立的一个或多个腿部306,以及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从腿部306的远(上)端延伸的臂部307,其中,该臂部307以腿部306为支点可枢转移位(能够弹性移位或像秋千一样移位)。可与配合的锁定部530接合的互锁部分308形成在锁定臂304的导引端处,且加倍作为限制部分305。
用于电线挤压件309的容纳室310如此形成在外壳主体302的横向(上)表面的后端内或附近,以与空腔301相通。电线挤压件309具有一个或多个锯齿形突出311,并能够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室309中而使得相应突出311接合或咬入电线450的绝缘涂层,从而防止空腔301内的电线450的松动。至少部分插入容纳室309中的电线挤压件309由连接检测件330从上方覆盖,从而防止电线挤压件309从容纳室309中意外脱离。
多个空腔301基本并排成行形成在外壳主体302内的一个或多个级(stage)处。台阶形或凹槽形端子容纳部分312形成在每个空腔301的内壁处,阴性端子接头400的(优选为金属)锁定部460与该端子容纳部分312弹性接合。一个或多个短路端子容纳室370形成在外壳主体302内的空腔301的附近(优选在其下方)。
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优选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以平行于空腔301的方式穿透外壳主体302。每个短路端子容纳室370的后开口用作短路端子100的插入开口,短路端子100通过该开口插入(抽出)或能插入(抽出)。短路端子容纳室370的前开口位于空腔301的前表面之前,且其下部(优选基本下半部)由从外壳主体302的底前端(或其附近)向上竖立的前壁320所闭合。该前壁320呈基本垂直壁形,其能够至少部分、优选基本整个宽度上覆盖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且用于防止正确安装的短路端子100的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和/或保护短路端子100。上述前壁320形成用于脱离部分580的插入通路321。突出件322形成在垂直壁320的宽度中间位置(优选为基本在上边缘的宽度中央),窗孔323形成为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厚度方向)以向内于突出件322的方式穿透前壁320。每个短路端子容纳室370的前部形成为在五个空腔301的基本对应的宽度中央侧处与彼此相邻的两个空腔301的前部相通,且短路端子100能够与通过这些连通部至少部分插入这两个空腔301中的端子接头400的(优选基本盒形)端子主体430相接触。
短路端子100由导电(优选金属)板材料形成,且包括沿着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优选为其底表面)布置的短路端子主体120,以及从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前端或在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前端处突出的至少一对触摸件110。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整体基本成矩形板的形状,并且优选通过切除和弯曲而基本在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其中部)形成有向下朝后倾斜延伸的锁定件140。当短路端子100正确插入到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中时,锁定件140与短路端子容纳室370的底表面弹性接合,以保持短路端子100。
两个触摸件110优选呈悬臂形式,其在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前端处向后折叠,以基本向后延伸,并且以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导引端作为基端,能够向上和向下(向外和远离端子接头400)弹性移位。沿宽度方向WD成锥形的一个或多个锥形部分111沿其延伸方向形成在触摸件110的中间位置处,从而,触摸件110的基本从锥形部分111朝导引端延伸的区域(优选为后部区域)优选用作触摸部分160,该区域比从锥形部分111朝基端延伸的区域(前部区域)要窄。
每个触摸部分160弯曲成在侧视图中具有针形或山形,且包括在其尖端或峰部具有与端子接头400接触的接触部分161,而且,从接触部分161朝基端延伸的区域形成为从接触部分161朝前部斜向下的斜面162。触摸部分160的该斜面162优选位于前壁320的上端之上,且在短路端子100的安装状态下位于用于脱离部分580的插入通路321中,脱离部分580的导引端与斜面162相接触,从而沿远离(两个)端子接头400的方向使触摸部分160发生弹性变形。
短路端子100优选通过弯曲而形成有至少一个接触件170和一个或多个支撑件210。接触件170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在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为其后端边缘)处基本以直角基本向上弯曲,且其基本相对的板面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定向。更具体而言,接触件170基本呈矩形板的形式,其在宽度方向WD上既窄且长,并在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为其后端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在其基本整个宽度上延伸,且其后表面用作可推面190。两个触摸件110的较宽区域布置在接触件170之上,从而两个触摸件110与接触件170的上端边缘相接触,以防止两个触摸件110发生向下弹性变形时接触件170的任何进一步变形。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隙缝180优选在接触件170的相对横向(左和右)侧处形成于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后端边缘内。由于具有两个隙缝180,接触件170能够平滑弯曲,且能够布置在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内侧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突出172形成为在接触件170的相对横向边缘的上端处基本沿宽度方向WD突出,且一个或多个凹槽173形成在突出172之下。
另一方面,在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为相对)横向边缘处或附近,支撑件210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基本向上弯曲,且其(优选为相对)板面向内定向(沿向左和/或向右方向)。更具体而言,支撑件210基本呈矩形板的形式,其位于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为其基本相对横向边缘)的后侧处,和/或高于接触件170。(优选两个)支撑件210优选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比两个触摸件110更向外,且即使触摸件110过度弹性变形也不干涉触摸件110。在支撑件210的(优选基本相对的)前和/或后侧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隙缝180形成在短路端子主体120(优选为其每个相对横向边缘)中。由于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两个)隙缝180,每个支撑件210能够平滑弯曲,且能够被设置在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内侧处。隙缝对180的中后部隙缝优选与位于接触件170的相对侧处的隙缝180连通,且通过大量切除短路端子主体120的后端边缘的两个角部而形成。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突出211形成为在支撑件210(优选其后端的底端)处向后突出,且一个或多个凹槽212形成在突出211之上。支撑件210的突出211基本与接触件170的凹槽173对齐且至少部分配合入凹槽173中,接触件170的突出172基本与支撑件210的凹槽212对齐并配合入凹槽212中,优选地,支撑件210和接触件170通过基本以直角交叉的突出172、211和凹槽173、212的接合而彼此不可分离地互锁。应当注意,支撑件210的突出211的底边缘与后部隙缝180的上边缘相连续。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配合的阳性连接器外壳500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且包括端子容纳部分510和在端子容纳部分510的前端处或前端上或从前端突出的(优选基本为管状)接收器501。锁定部分530从接收器501的横向(上)壁的横向(上)表面突出。端子容纳部分510形成有空腔502,其在基本对应于上述空腔301的位置处并排成行布置在至少一个级内,且阳性端子接头900能够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插入相应空腔502中(优选基本从后方)。端子接头900的突片部分902布置为至少部分突入接收器501中。
位于突片部分902之下或其附近、优选基本平行于突片部分902延伸且向前突出的(优选基本呈悬臂形)脱离部分580形成在接收器501的后壁上。脱离部分580的前端优选位于突片部分902前端的略后处,具有位于空腔502的前表面之后的底表面的容纳凹槽505位于脱离部分580的正下方,且前壁320能够至少部分配合至容纳凹槽505中。
如图10所示,一个或多个、优选两个脱离部分580对应于短路端子100沿宽度方向WD基本并排布置,且配合凹槽506(前壁320的突出件322可插入其中)如此成形,以与位于两个脱离部分580之间的容纳室505相通。用于与短路端子100的一个或多个接触件162相接触以使触摸件110发生弹性变形的一个或多个脱离导向表面581优选设置在相应脱离部分580的下表面的基本相对宽度方向侧处。脱离导向表面581尤其为斜下朝后的斜面,且可在短路端子100的脱离方向上与接触部分161的斜面162滑动接触。
每个脱离部分580优选包括位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之间的第一肋582,和/或一个或多个、优选两个第二肋583,所述第二肋优选沿宽度方向WD成对设置在沿垂直方向(高度方向)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至少部分垂直交叠的位置处。第一肋582优选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在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的形成范围上延伸,和/或第二肋583优选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沿着脱离部分580的主部的上表面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第二肋583优选具有与脱离部分580的主部相同的厚度,且第一肋582具有这样的厚度,以补偿由于形成脱离导向表面581而变薄的脱离部分580的主部。
接下来描述第二实施例的功能。首先描述将短路端子100容纳至连接器外壳300内的方法。
连接器外壳300和短路端子100优选设定在未示出的自动仪器内,且尤其基本相对于彼此而定位,一个或多个短路端子100由自动仪器沿插入方向ID’、优选基本平行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和/或从后方通过插入开口而至少部分容纳在相应的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中。在此情况下,自动仪器的夹具挤靠或接合接触件170的一个或多个可推面190,以沿插入方向ID’、优选基本笔直向前滑动短路端子100。在移动过程中,推力(压力)沿其推入方向ID’作用在接触件170上,然而,由于优选在其前表面(基本相对于可推面19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相对宽度方向端部处或附近被支撑件210所支撑,因此接触件170在夹具的推入方向上基本不倾斜。而且,在移动过程中,两个触摸件110从上方受到挤压以弹性变形,但通过触摸件110与接触件170的上边缘的接触,防止了两个触摸件110的过度变形。
以此方式到达基本正确的安装位置的短路端子100布置在前壁320的后表面附近,且通过一个或多个锁定件140而防止从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中脱离。在此状态下,两个触摸件110倾斜向后至少部分在对应的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中延伸或延伸至对应的短路端子容纳室370中,触摸部分160的接触部分161位于两个空腔301的前部内。其后,当端子接头400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301中时,其与短路端子100的接触部分161相接触,以使触摸件110在插入过程中朝短路端子主体120或基本向下发生弹性变形。在基本正确插入空腔301中的那些端子接头400中,位于容纳室370内的端子接头400与触摸部分160的接触部分161相接触,且相邻的端子接头400通过接触部分161而彼此短路。
在插入所有的端子接头400后,连接两个连接器外壳300、500。在连接过程中,脱离部分580的一个或多个脱离导向表面581与一个或多个触摸部分160的一个或多个斜面162滑动面接触,以引导触摸件110的平滑弹性变形。而且,优选通过第一肋582基本防止触摸件110的横向摇动。当两个连接器外壳300、500正确连接时,触摸件110从脱离导向表面581分离,以基本与脱离部分580的基端的下表面(水平面)相接触,从而,触摸件110被基本水平弯曲,且保持在其水平姿态下。当触摸件110被向下推动以从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端子接头400分离触摸部分160的接触部分161时,取消端子接头400的短路状态。
如上所述,在短路端子100容纳于阴性连接器外壳300的第二实施例中,可能够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
由于每个脱离部分580优选形成有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的第一肋582和第二肋583,脱离部分580被加强,从而即使在连接器最小化而使得脱离部分580变得相对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由于强度不足而造成脱离部分580断裂或类似情况。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包括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接触件和支撑件可如此接合,以使得其板面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交叉,以在平面图中形成基本为T形。
(2)接触件和支撑件可如此接合,从而其板面以锐角或钝角交叉。
(3)接触件或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板面相对于垂直面可略微倾斜。
(4)至少接触件或支撑件可以不布置在沿宽度方向与触摸件交叠的位置处。
(5)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种情况,即,短路端子从连接器外壳的前部或其它方向插入短路端子容纳室。在这种情况下,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自动仪器的夹具可挤靠支撑件的前表面(或任何相应表面)。
(6)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种情况,即,短路端子被手动容纳至连接器外壳的短路端子容纳室中。
(7)第一实施例也可应用于这种情况,即,短路端子对配合的阴性端子接头进行短路。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短路端子可对端子接头和/或配合的端子接头进行短路。
(8)在第二实施例中,可省略第一肋或第二肋。而且,可以基本在每个脱离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设置仅一个第二肋。
(9)应当理解,可以通过(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与其垂直)弯曲接触件自身的部分而形成支撑件,且支撑件可尤其通过设置在任一个上的一个或多个凹槽和突出而与短路端子主体的一部分(优选为边缘部分)相接合,以能够互锁。因此,支撑件通过接合或位于短路端子主体的部分上而支撑整体或一体形成的接触件。
(10)应当理解,短路端子可具有适当数量的可弹性变形触摸件,即,短路端子可形成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其能够触摸或接触对应数量的端子接头,以能够使端子接头短路。

Claims (15)

1.一种短路端子(10;100),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50;300)中,以对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50;300)中的多个端子接头(40;400)中的对应端子接头进行短路,包括:
在插入该连接器外壳(50;300)时受到推动的至少一个接触件(17;170),以及
至少一个支撑件(21;210),其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300)的推入方向(ID;ID’)相对的侧部对该接触件(17;170)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短路端子(10;100)还包括至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11;110),所述触摸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40;400),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40;400)短路,该接触件(17;170)和/或支撑件(21;210)布置为能够通过与该触摸件(11;110)相接触而防止该触摸件(11;110)的过度弹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其中,该接触件(17;170)通过弯曲而形成,该支撑件(21;210)通过弯曲而形成,并从基本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300)的推入方向(ID;ID’)相对的侧部与该接触件(17;170)保持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其中,该接触件(17;170)的板面和支撑件(21;210)的板面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彼此交叉,且接触件(17;170)和支撑件(21;210)的交叉端部通过一个或多个突出(23,24;172;211)和凹槽(173;212)的接合而互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其中,所述接触件(17;170)的板面和支撑件(21;210)的板面以直角彼此交叉。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件(14;140),以将该端子接头(10;100)锁入该连接器外壳(40;140)中,其中,该锁定件(14;140)以倾斜于进入连接器外壳(40;400)的短路端子容纳室(57;370)中的推入方向(ID;ID’)的方式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还包括短路端子主体(12),其通过使前端的一个或多个角部相对于推入方向(ID)被倾斜切除而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带斜边部分(15),从而通过这些带斜边部分(15)而导引该短路端子(10)的插入。
7.一种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接头(40;400),
至少一个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短路端子(10;100),用于使对应的端子接头(40;400)短路,并且
连接器外壳(50;300),用于至少部分容纳该端子接头(40;400)和短路端子(10;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包括:
能够与该连接器外壳(50;300)相连接的配合的连接器外壳(500),包括至少一个由配合的连接器外壳(500)突出的脱离部分(38;580),该脱离部分能够在两个连接器外壳连接时与多个触摸件(11;110)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从而沿着取消短路状态的方向使得与其保持接触的触摸件(11;110)发生弹性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脱离部分(580)包括在两个连接器外壳的连接方向(CSD)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肋(581;58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脱离部分(58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位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肋(582),和/或沿高度方向在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至少部分垂直交叠的位置处沿宽度方向(WD)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肋(583)。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脱离部分(58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位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肋(582),和/或沿高度方向在与两个脱离导向表面(581)至少部分垂直交叠的位置处沿宽度方向(WD)布置的成对的第二肋(583)。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通过第一肋(582)而基本防止触摸件(110)的横向摇动。
13.如在前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电线挤压件(309)以与空腔(301)连通的方式形成在连接器外壳(30)内或上,其中,该电线挤压件(309)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311),并能够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容纳室(309)中以使得相应突出(311)接合或咬入电线(450)中而防止电线(450)在连接器外壳(300)的空腔(301)中的松动。
14.一种组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端子接头(40;400)和用于短路对应端子接头(40;400)的至少一个短路端子(10;100),所述短路端子(10;100)至少部分容纳在连接器外壳(50;300)中,
其中,提供所述至少一个短路端子(10;100)的步骤包括:
为所述短路端子(10;100)设置至少一个接触件(17;170),所述接触件在插入该连接器外壳(50;300)时受到推动;
为所述短路端子(10;100)设置至少一个支撑件(21;210),所述支撑件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300)的推入方向(ID;ID’)相对的侧部对该接触件(17;170)进行支撑,
为所述短路端子(10;100)设置少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触摸件(11;110),所述触摸件能够触摸对应的端子接头(40;400),以能够使该端子接头(40;400)短路,
其中,该接触件(17;170)和/或支撑件(21;210)布置为能够通过与该触摸件(11;110)相接触而防止该触摸件(11;110)的过度弹性变形;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任意顺序执行以下步骤:
将端子接头(40;400)至少部分容纳至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300)内,以及
通过推动设置在其上的至少一个接触件(17;170),将端子接头(10;100)至少部分容纳至连接器外壳(50;300)内,其中,至少一个支撑件(21;210)设置用于从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300)的推入方向(ID;ID’)相对的侧部支撑该接触件(17;17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接触件(17;170)通过弯曲而形成,该支撑件(21;210)通过弯曲而形成,且从基本与进入连接器外壳(50;300)的推入方向(ID;ID’)相对的侧部与该接触件(12;170)保持接触。
CN2008100954226A 2007-04-23 2008-04-23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2489 2007-04-23
JP2007-112489 2007-04-23
JP2007112489 2007-04-23
JP2007209454A JP4985206B2 (ja) 2007-04-23 2007-08-10 コネクタ及びショート端子
JP2007-209454 2007-08-10
JP2007209454 2007-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405A CN101335405A (zh) 2008-12-31
CN101335405B true CN101335405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1684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4175A Active CN101335396B (zh) 2007-04-23 2008-04-23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08100954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405B (zh) 2007-04-23 2008-04-23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54175A Active CN101335396B (zh) 2007-04-23 2008-04-23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3353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547B2 (ja) * 2010-01-22 2013-10-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083540B1 (en) * 2010-06-04 2011-12-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module connector assemblies having cable strain relief
JP6023255B1 (ja) * 2015-04-17 2016-11-09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6058528B (zh) * 2016-05-20 2019-07-2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电连接器及短接电连接器
CN106711645A (zh) * 2016-12-26 2017-05-24 池州信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连接器
JP6969469B2 (ja) * 2018-03-23 2021-11-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短絡用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20047364A (ja) * 2018-09-14 2020-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42A (zh) * 1994-07-08 1996-03-20 惠特克公司 短路式电连接器
CN1172363A (zh) * 1996-07-25 1998-02-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短路端子配件和包括这种短路端子配件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51097C2 (de) * 2000-08-17 2002-11-28 Krone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42A (zh) * 1994-07-08 1996-03-20 惠特克公司 短路式电连接器
CN1172363A (zh) * 1996-07-25 1998-02-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短路端子配件和包括这种短路端子配件的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153386A 1997.06.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396A (zh) 2008-12-31
CN101335396B (zh) 2012-08-08
CN101335405A (zh)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5405B (zh) 短路端子、连接器以及其组装方法
US7938695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10566725B2 (en) Connector with laterally mounted retainer for supporting and locking a terminal fitting
US6948978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connector
US8206187B2 (en)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US7297032B2 (en) Combined connector
CN101212104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US7156704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using such a terminal fitting
EP1923962B1 (en) A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eassembling it
US20180083380A1 (en) Female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8210873B2 (en) Connector
EP1986284A2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80070452A1 (en) Female Contact
US20100273366A1 (en) Terminal fitting
EP1689040A1 (en) A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US20030220015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it
US82571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coop proof dome
US10910754B2 (en) Stacked connector
CN101383459B (zh) 电缆用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体
CN101950885A (zh) 连接器
CN102623857A (zh) 连接器
US7404730B2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detection terminal
CN101431194A (zh) 端子接头及其形成方法
GB2355867A (en) A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means to prevent incomplete coupling and a release mechanism
US7670198B2 (en) Terminal fit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