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6904B -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6904B
CN101466904B CN2007800211068A CN200780021106A CN101466904B CN 101466904 B CN101466904 B CN 101466904B CN 2007800211068 A CN2007800211068 A CN 2007800211068A CN 200780021106 A CN200780021106 A CN 200780021106A CN 101466904 B CN101466904 B CN 101466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ail
ceiling
fix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1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6904A (zh
Inventor
金权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6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6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9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18Means for suspending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04B9/20Means for suspending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adjus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9/00Ceilings; Construction of ceilings, e.g. false ceilings; Ceiling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9/18Means for suspending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 E04B9/183Means for suspending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having a lower side adapted to be connected to a channel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构件,突出地固定到一个结构上;吊架,包括夹持部分和容纳部分,该夹持部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板与该第一侧板平行而置并且与该第一侧板保持预定间隔以安置该支撑构件,该连接板将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进行连接,该第一侧板和该第二侧板分别形成有第一操作孔和第二操作孔,该第一操作孔和该第二操作孔定位为彼此相对,该容纳部分形成于该夹持部分之下并且具有用于安置该物体的开口;卡钉,装配穿过该第一操作孔和该第二操作孔并且它的一端的钮把与该第一侧板的外表面进行接触,该卡钉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对该夹持部分提供夹持力从而将该夹持部分固定到安置在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的该支撑构件,在该第二位置,将施加到该支撑构件的夹持力进行释放;以及弹簧,设置在向外延伸穿过该第二侧板的第二操作孔的该卡钉的另一端并且提供对该钮把进行偏压从而由该第一侧板进行支撑并且与该第一侧板进行接触的弹力。

Description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ceiling)的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方便地将各种物体安装到从一个结构突出的支撑构件的装置,将物体固定到顶棚。
背景技术
通常,建筑配备有所谓的介入顶棚(access ceiling)。该介入顶棚具有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形成有能够介入的空的空间,用于安装管子、导线、线缆、导管等等,并且安装诸如面板的饰面材料以遮蔽该空间。当构造该介入顶棚时,为了将诸如型钢条、大梁、载流通道、管子、导线、线缆等等的各种物体安装到一个结构,可以利用许多种类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图1示出了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传统装置的构造。参照图1,基础螺栓10固定到构成建筑的顶棚的结构2。基础螺栓10彼此按照预定间隔进行布置。吊架20通过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4安装到各个基础螺栓10,其中,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4与基础螺栓10进行耦合。每个吊架20在上部形成有孔22,对应的基础螺栓10插入穿过该孔22,并且每个吊架20在下部包括具有开口26的U形容纳部分24。型钢条6(物体4的例子)穿过吊架20的容纳部分24的开口26,从而型钢条6的一部分由吊架20进行支撑。销钉30插入容纳部分24的上部从而通过阻挡开口26防止型钢条6的脱离。
发明内容
在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上述传统装置中,第一螺母12首先与基础螺栓10进行耦合,然后将基础螺栓10插入吊架20的孔22。然后,将第二螺母14与基础螺栓10进行耦合以将吊架20的上部固定夹入第一螺母12与第二螺母14之间。因此,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传统装置具有如下问题:安装过程非常麻烦、耗时以及复杂。另外,为了防止插入吊架20的容纳部分24的销钉30的脱离,应该利用诸如钳子的工具将销钉30的端部进行弯曲,这会使得安装过程更加麻烦和复杂。
此外,由于基础螺栓10和吊架20上所施加的振动,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4很容易就从基础螺栓10松动。如果第二螺母14从基础螺栓10松动,则固定到基础螺栓10的吊架20会下降。当型钢条6的两端由两个吊架20支撑时,如果第二螺母松动并且吊架20下降,则型钢条6变得不平衡。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吊架20与基础螺栓10发生分离,则会发生型钢条6掉落的事故。
同时,当从结构2突出的基础螺栓10的长度超过介入顶棚的设计规范时,需切除基础螺栓10的前端部分。此时,在基础螺栓10的切割表面产生毛口(burr),并且该毛口使得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不能够与基础螺栓10进行耦合。结果,需要利用磨床或锉刀通过磨操作去除该毛口,这会使得安装过程变得麻烦和复杂。另外,当基础螺栓10的螺纹具有斑痕或者发生变形时,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不能够与基础螺栓10进行耦合,这会使得安装过程出现麻烦。
另外,当将吊架20安装到建筑的顶棚时,工人应该登上梯子、脚手架或升降台,并且利用诸如扳手的工具执行耦合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有效工作,工人会携带许多的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吊架20和扳手。另外,由于工人用一只手抓握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或吊架20同时用另一只手抓握扳手以将第一和第二螺母12和14与基础螺栓10耦合,所以高空作业的工人的姿势和动作会明显受到限制。因此,可使用性低下,并且由于工人笨拙的姿势或动作,导致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各种物体安装到从一个结构突出的支撑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通过卡钉的夹持力将吊架安全地固定到支撑构件,从而增加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即使支撑构件具有由于切割所导致的斑痕或毛口,这种装置仍能够将吊架安装到支撑构件,从而增加了可使用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通过这种装置,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够以安全和最佳的姿势和动作工作,不需要携带额外的、将吊架安装到支撑构件的工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由于各种物体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到支撑构件,如固定到如顶棚的结构的基础螺栓,所以,所需的工作时间和人力减小。相应地,可使用性增大并且制造成本下降。另外,吊架通过卡钉的夹持力安全地安装到支撑构件,从而增大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即使支撑构件具有由于切割所导致的斑痕或毛口,吊架20仍能够安装到支撑构件,从而增大了可使用性。另外,高空作业的工人能够以安全和最佳的姿势和动作工作,不需要携带额外的、将吊架安装到支撑构件的工具。
附图说明
基于结合附图在下文中进行的详细描述,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传统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VI-VI剖开的剖面图;
图7是沿着图5中的线VII-VII剖开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操作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卡钉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以及
图17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中卡钉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以上和其它目的能够通过提供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支撑构件,突出地固定到一个结构上;吊架,包括夹持部分和容纳部分,夹持部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而置,并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保持预定间隔以安置该支撑构件,连接板连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形成有第一操作孔和第二操作孔,第一操作孔和第二操作孔位置彼此相对,容纳部分设置于夹持部分之下,并且其具有用于安置该物体的开口;卡钉,穿过第一操作孔和第二操作孔装配,并且在其一端具有钮把,钮把用于与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接触,卡钉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时,对夹持部分提供夹持力,从而将夹持部分固定到安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支撑构件,在第二位置时,将施加到支撑构件的夹持力释放;以及弹簧,设置在向外延伸穿过第二侧板的第二操作孔的卡钉的另一端,提供弹力,用于偏置钮把,从而由第一侧板接触支撑。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到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参照图2、图4和图5,通过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能够将诸如型钢条、大梁、载流通道、管子、导线、线缆等等的物体4按照到诸如建筑的顶棚或圆柱的结构2上。
参照图2到图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支撑构件110,该支撑构件110突出地固定到结构2上。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10被构造为基础螺栓112,该基础螺栓112突出地固定到建筑的顶棚上(结构2的例子)。基础螺栓112按照预定间隔布置。除了可以将支撑构件110构造为基础螺栓以外,还可以将支撑构件110构造为突出地形成在结构2上的柱头螺栓、柱头螺钉、支撑杆、凸起部或突出部等等。[35]参照图2到图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吊架120,该吊架120安装到每个基础螺栓112。吊架120通过金属板的冲压成型或者拉模铸造来制造。在吊架120的上部形成有C形夹持部分122。夹持部分122具有第一侧板126和第二侧板128,该第一侧板126和第二侧板128按照预定间隔彼此平行布置以形成了空间124,基础螺栓112安放在空间124中。第一侧板126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30连接到第二侧板128的一端。在第一侧板126和第二侧板128的中心部分分别形成有第一操作孔132和第二操作孔134。第一操作孔132和第二操作孔134位置彼此相对。连接板130的形状是弯曲的,并且在它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136以与基础螺栓112进行耦合。
如图2到图4所示,在夹持部分122之下,吊架120形成有U形容纳部分138。型钢条6(物体4的例子)穿过容纳部分138,使得型钢条6的一部分由容纳部分138支撑。在容纳部分138的上部具有开口140。在容纳部分13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加强筋142以增强强度,并且在容纳部分138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刻度144,其中,这些刻度144按照垂直方向布置。
另外,为了防止型钢条6从容纳部分138进行脱离,具有弹力的弹力锁(snap lock)146与容纳部分138的上端形成为一体。弹力锁146弹性封锁开口140的一部分。换言之,当通过开口140将型钢条6安放到容纳部分138中时,弹力锁146与型钢条6进行接触并且在图4中的箭头A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加宽开口140,从而能够平稳地将型钢条6安放到容纳部分138中。当将型钢条6完全安放到容纳部分138中时,型钢条6脱离弹力锁146,弹力锁146通过它自身的弹力恢复,收窄开口140。尽管示出和所描述的容纳部分138是U形的,并且在上部具有开口14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容纳部分138可以是C形的,并且可以在任何一侧部分上具有开口。
再次参照图2到图8,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卡钉150,其中,该卡钉150向夹持部分122提供夹持力,从而能够将夹持部分122牢牢固定到基础螺栓112,其中,基础螺栓112安装于夹持部分122的空间124中。卡钉150包括主体152,主体152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卡钉150的主体152可移动地插入穿过夹持部分122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孔132和134。
卡钉150的主体152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执行旋转移动,并且在第三位置P3与第四位置P4之间执行线性移动。如图7所示,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一位置P1时,夹持部分122的连接板130压迫基础螺栓112以固定到基础螺栓112。为此,当卡钉150的主体152处于第一位置P1时,夹持部分122的连接板130的内表面与主体152之间的间隙小于基础螺栓112的外径。如图6所示,在卡钉150的主体152的外表面处形成有半圆形凹口154。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二位置P2时,基础螺栓112容纳在主体152的凹口154中,从而释放了通过对主体152进行加压产生的夹持力。卡钉150具有用于工人进行操纵的钮把156,该钮把156形成于主体152的一端。钮把156与夹持部分122的第一侧板126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并且由其支撑。卡钉150具有凸缘158,该凸缘158形成于主体152的另一端,并且向外延伸,穿过夹持部分122的第二操作孔134。
卡钉150的移动由位置限制机构160的操作限制。位置限制机构160包括第一止动件162和导向凹口168,其中,该第一止动件162形成于卡钉150的主体152的外表面上,该导向凹口形成于夹持部分122的第一操作孔132的内表面上以引导第一止动件162的移动。在导向凹口168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止动端164和第二止动端166,用于停止第一止动件162的移动。第一止动端164和第二止动端166彼此以90度角度进行布置。如图5和图7所示,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一位置P1以压迫基础螺栓112时,第一止动件162由第一止动端164进行阻挡并且移动停止。如图4和图6所示,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二位置P2从而基础螺栓112容纳在卡钉150的凹口154中释放了夹持力时,第一止动件162由第二止动端166进行阻挡并且移动停止。
位置限制机构160还包括第二止动件170、第一位置确定孔172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其中,该第二止动件170形成于卡钉150的钮把156上,该第一位置确定孔172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在围绕第一操作孔132的外围方向上形成于夹持部分122的第一侧板126上,第二止动件170安放到第一位置确定孔172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74中。第一位置确定孔172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彼此以90度的角度进行布置。如图5和图7所示,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一位置P1以压迫基础螺栓112时,第二止动件170被卡持,安放在第一位置确定孔172中。如图4和图6所示,当卡钉150的主体152旋转到第二位置P2从而基础螺栓112容纳在卡钉150的凹口154中以释放夹持力时,第二止动件170被卡持,安放在第二位置确定孔174中。在第三位置P3,第二止动件170或者安放到第一位置确定孔172或者安放到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另一方面,在第四位置P4,第二止动件170与第一位置确定孔172或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分离,以允许卡钉150旋转。
参照图2、图3和图6到图8,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还包括弹簧180,弹簧180提供弹力,用于将卡钉150从第四位置P4偏置到第三位置,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在第四位置卡钉150的钮把156与夹持部分122的第一侧板126分离,如图8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所示,在第三位置卡钉150的钮把156由第一侧板126接触支撑。弹簧180设置在卡钉150的主体152的向外延伸穿过夹持部分122的第二侧板128的第二操作孔134的另一端。弹簧180构造为压缩圈簧。弹簧180的一端由第二侧板128的外表面进行支撑而另一端由凸缘158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防止脱离卡钉150的主体152。凸缘158可以构造为卡环或开口销,与主体152的另一端进行耦合,从而防止弹簧180的脱离。弹簧180可以构造为两端分别被第二侧板128和主体152的另一端卡持的压缩圈簧。
将在下文中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操作。
参照图4和图6,当第二止动件170安放到第二位置确定孔174时,卡钉150位于第二位置P2,并且主体152的凹口154与吊架120的连接板130相对。工人将固定到结构2上的基础螺栓112经由空间124插入到连接板130与凹口154之间。
工人在图8中的箭头B方向上拉拽卡钉150的钮把156从而将卡钉150从第三位置P3移动到第四位置P4。当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将卡钉150置于第四位置P4时,第二止动件170与第二位置确定孔174分离,并且位于第二侧板128与凸缘158之间的弹簧180受到压缩。
参照图5、图7和图8,当工人操纵钮把156将卡钉150从第二位置P2旋转到第一位置P1时,插入穿过第一和第二操作孔132和134的主体152旋转并且压迫基础螺栓112的外表面。受到压迫的基础螺栓112与连接板130进行紧密接触并且与连接板136的内螺纹136啮合,从而使得吊架120牢固地固定到基础螺栓112。通过旋转卡钉150,第一止动件162沿着导向凹口168从第二止动端166开始移动到第一止动端164,并且由第一止动端164阻止。
当工人在第一止动件162由第一止动端164阻挡的状态下释放钮把156时,受到压缩的弹簧180通过它自身的弹力恢复,卡钉150从第四位置P4返回到第三位置P3。另外,第二止动件170被安放到第一位置确定孔172中。由此,完成了将吊架120安装到基础螺栓112的过程。通过上述过程,工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吊架120安装到基础螺栓112。
如上所述,由于卡钉150的夹持力,吊架120被牢牢地固定到基础螺栓112,所以,即使基础螺栓112由于切割而具有斑痕或毛口时,仍能够将吊架120安装到基础螺栓112。因此,可使用性增大。另外,当将吊架120安装到基础螺栓112时,工人向下调整从夹持部分122突出到刻度144的基础螺栓112的下端,从而按照期望高度准确地定位吊架120。
参照图2、图4和图5,当完成安装吊架120时,工人经由容纳部分138的开口140固定型钢条6。弹力锁146被型钢条6压迫并且在图4中的箭头A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以加宽开口140,从而型钢条6能够平稳地安放到容纳部分138中。当型钢条6完成安放到容纳部分138中时,型钢条6脱离弹力锁146,弹力锁146通过它自身的弹力恢复以收窄开口140。由于型钢条6被弹力锁146卡持,所以能够防止型钢条6脱离出开口140。
这样,由于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吊架120安装到突出固定到结构2的基础螺栓112,所以能够在短的工作时间内通过较少的人力实现该安装过程,由此增大了可使用性并且减小了制造成本。通过卡钉150的夹持力,吊架120被牢牢地安装到基础螺栓112,所以当型钢条6的两端被两个吊架120支撑时,能够防止由于吊架120的脱离以及型钢条6的脱落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并且由此增大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由于通过卡钉150自身的夹持操作,吊架120牢牢地固定到基础螺栓112,所以工人不需要携带额外的工具,当进行高空作业时能够采取安全和最佳姿势和动作,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照图4、图5和图8,当工人将卡钉150从第三位置P3移动到第四位置P4时,第二止动件170脱离第一位置确定孔172以允许卡钉150旋转。当工人将卡钉150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时,第一止动件162沿着导向凹口168从第一止动端164开始移动到第二止动端166,并且被第二止动端166阻挡。此时,卡钉150的凹口154与连接板130相对,由卡钉150施加的夹持力得到释放。因此,工人能够方便快捷地从基础螺栓112拆除吊架120。
图9到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参照图9到图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基础螺栓212、吊架220、位置限制机构260和弹簧280,其中,这些基础螺栓212、吊架220、位置限制机构260和弹簧28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包括的基础螺栓112、吊架120、位置限制机构160和弹簧180相似。通过参照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基础螺栓112、吊架120、位置限制机构160和弹簧180的构造和操作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基础螺栓212、吊架220、位置限制机构260和弹簧280,省去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参照图9到图13,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卡钉250,该卡钉250向夹持部分222提供夹持力,从而使得夹持部分222牢牢固定到安放于夹持部分222的空间224中的基础螺栓212。卡钉250具有主体252。主体252可移动地插入穿过第一和第二操作孔232和234,其中,该第一和第二操作孔232和234分别形成于夹持部分222的第一和第二侧板226和228上。
卡钉250穿过第一和第二操作孔232和234,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执行旋转移动和线性移动。如图11和图12所示,卡钉250的主体252形成有偏心凸轮部分254,从而当主体252位于第一位置P1时将基础螺栓212压迫到夹持部分222的内表面。如图13所示,当主体252处于第二位置P2时,夹持部分222的连接板230的内表面与主体252之间的间隙大于基础螺栓212的外径,从而释放了施加到基础螺栓212的夹持力。卡钉250具有由工人操纵的钮把256,该钮把256形成于主体252的一端。钮把256与夹持部分222的第一侧板226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由它支撑。卡钉250具有凸缘258,该凸缘258形成于向外延伸穿过第二侧板228的第二操作孔234的主体252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弹簧280。
现在,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操作。当卡钉250限制到第二位置P2时,工人经由连接板230与卡钉250的主体252之间的空间224将固定到结构2的基础螺栓212插入,并且将卡钉250从第二位置P2旋转到第一位置P1。
另外,在第一位置P1卡钉250的偏心凸轮部分254将基础螺栓212压迫到连接板230的内表面,并且受到压迫的基础螺栓212与连接板230紧密接触并且与连接板230的内螺纹236啮合,从而吊架220牢牢固定到基础螺栓212。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具有吊架220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到基础螺栓212的效果。
图14到图1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参照图14,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基础螺栓312、吊架320、卡钉350和弹簧380。
参照图14到图17,吊架320形成有C形夹持部分322。夹持部分322具有第一侧板326和第二侧板328,其中,该第一侧板326和第二侧板328彼此平行按照预定间隔进行布置,从而形成空间324,基础螺栓312安放在该空间324中。第一侧板326的一端通过连接板330连接到第二侧板328的一端。在第一侧板326和第二侧板328的中心位置分别形成有矩形第一操作孔332和圆形第二操作孔334。第一操作孔332和第二操作孔334位置彼此相对。在夹持部分322之下,吊架320形成有U形容纳部分338。容纳部分338具有开口340,型钢条6穿过该开口340从而型钢条6的一部分由吊架320支撑。
另外,卡钉350的主体352插入穿过吊架320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孔332和334,从而主体352能够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线性移动。主体352形成有矩形轴部分352a和圆形轴部分352b,其中,该矩形轴部分352a以非旋转方式穿过矩形第一操作孔332安放,该圆形轴部分352b从矩形轴部分352a延伸并且穿过圆形第二操作孔334安放。当卡钉350处于第一位置P1时,矩形轴部分352a与夹持部分322的连接板330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小于基础螺栓312的外径,从而矩形轴部分352a将基础螺栓312压迫到夹持部分322的内表面。螺线352c形成于在第一位置P1与基础螺栓312啮合的矩形轴部分352a的一侧表面。在圆形轴部分352b的外表面形成有半圆形凹口354。当卡钉350处于第二位置P2时,基础螺栓312容纳在凹口354中。在卡钉350的主体352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钮把356和凸缘358。钮把356与第一侧板326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由它支撑。如图16和图17所示,钮把356形成为凸缘形状,然而,钮把356的形状可以恰当地改变,以方便工人进行抓握。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包括弹簧380,该弹簧380设置在向外延伸穿过第二侧板328的第二操作孔334的卡钉350的主体352的另一端部分。弹簧380的一端由第二侧板328支撑,另一端由凸缘358支撑。弹簧380构造为压缩圈簧,用于提供弹力,将钮把356偏置到第一侧板326。
现在,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操作。
参照图16,当卡钉350处于第一位置P1时,钮把356由第一侧板326的外表面支撑。由于连接板330的内表面与主体352之间的间隙小于基础螺栓312的外径,所以基础螺栓312不能穿过吊架320安放。
工人将向外延伸穿过第二侧板328的第二操作孔334的卡钉350的凸缘358推动以在如图17中的箭头C所示将卡钉350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当卡钉350移动到第二位置P2时,主体352的凹口354与连接板330相对,并且弹簧380受到压缩。
然后,如图17所示,工人将固定到结构2的基础螺栓312安放于连接板330与凹口354之间的空间324。当工人去除推动卡钉350的凸缘358的力时,受压缩的弹簧380通过它自身的弹力恢复,卡钉350从第二位置P2返回到第一位置P1。在卡钉350从第二位置P2返回到第一位置P1的过程中,容纳在凹口354中的基础螺栓312的一部分脱离凹口354。
如图16所示,当卡钉350的钮把356与第一侧板326接触时,卡钉350的移动停止。当卡钉350位于第一位置P1时,主体352的矩形轴部分352a压迫基础螺栓312,并且基础螺栓312与矩形轴部分352a的螺线352c啮合。由主体352的矩形轴部分352a所压迫的基础螺栓312与连接板330紧密接触,并且与连接板330的内螺纹336啮合。由此,完成了将吊架320安装到基础螺栓312的过程。当完成了吊架320的安装过程时,工人经由开口340将型钢条6安放到容纳部分338中。因此,工人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吊架320安装到基础螺栓312。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具有吊架320能够通过卡钉350的线性往复移动安装到基础螺栓312的特征,所以在第三实施例中不需要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位置确定机构160和260。因此,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的构造相对简单,并且减小了制造成本。
同时,如图17所示,当工人将卡钉350从第一位置P1移动到第二位置P2时,卡钉350的凹口354置于第一侧板326与第二侧板328之间的空间324。基础螺栓312容纳在凹口354中,释放了卡钉350的夹持力。因此,工人能够方便快捷地从基础螺栓312拆除吊架320。
尽管为示意性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添加和替换。
从上述描述能够清楚看出,通过较少人力就能够将根据本发明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安装到诸如基础螺栓的支撑构件上。因此,减小了劳动成本和制造周期。另外,由于仅仅通过现有的技术标准就能够容易地执行安装过程,所以工业应用性很高。尤其是,本发明针对快速成长的建筑领域和装修领域具有明显的连锁反应。

Claims (10)

1.一种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支撑构件,突出地固定到一个结构上;
吊架,包括夹持部分和容纳部分,所述夹持部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而置并且与所述第一侧板保持预定间隔以安置所述支撑构件,连接板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形成有第一操作孔和第二操作孔,所述第一操作孔和所述第二操作孔位置彼此相对;所述容纳部分形成于所述夹持部分之下并且具有用于安置所述物体的开口;
卡钉,穿过所述第一操作孔和所述第二操作孔装配,在其一端具有钮把,该钮把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卡钉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对所述夹持部分提供夹持力,从而将所述夹持部分固定到安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施加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夹持力释放;以及
弹簧,设置在向外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操作孔的所述卡钉的另一端,提供弹力,用于偏置所述钮把,使之由所述第一侧板接触地支撑;
所述卡钉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压迫所述支撑构件的外表面,所述主体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凹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凹口容纳所述支撑构件,以释放施加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夹持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构造为基础螺栓,所述连接板的形状是弯曲的,在所述连接板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基础螺栓啮合的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在一端一体地形成有具有弹力的弹力锁,以防止所述物体的脱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的主体穿过所述第一操作孔和所述第二操作孔安放,并且能够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钮把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由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支撑,在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钮把与所述第一侧板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位置限制机构,分别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所述卡钉相对于所述吊架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限制机构包括第一止动件和导向凹口,所述第一止动件形成于穿过所述第一操作孔安放的所述卡钉的外表面,所述导向凹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操作孔的内表面以引导所述第一止动件的移动,所述导向凹口在两端具有用于停止所述第一止动件的移动的第一止动端和第二止动端,由此,在所述卡钉压迫所述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件由所述第一止动端卡持,在所述卡钉释放所述夹持力的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件由所述第二止动端卡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限制机构包括第二止动件、第一位置确定孔和第二位置确定孔,所述第二止动件形成于向外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操作孔的所述卡钉的外表面,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孔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孔在围绕所述第一操作孔的外围方向上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止动件安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孔和所述第二位置确定孔中,
由此,在所述卡钉压迫所述支撑构件的外表面的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二止动件通过被安放在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孔中而被卡持,在所述卡钉释放所述夹持力的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二止动件通过被安放在所述第二位置确定孔中而被卡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包括主体和偏心凸轮部分,所述偏心凸轮部分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以压迫所述支撑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孔形成为矩形,所述第二操作孔形成为圆形,并且
所述卡钉包括主体、矩形轴部分和圆形轴部分,所述矩形轴部分形成于所述主体上并且穿过所述第一操作孔安放,所述圆形轴部分由所述矩形轴部分延伸并且穿过所述第二操作孔安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构造为基础螺栓,所述矩形轴部分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螺纹从而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基础螺栓啮合,所述圆形轴部分在外表面形成有凹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用于容纳所述基础螺栓,从而释放施加到所述基础螺栓的夹持力。
CN2007800211068A 2006-04-07 2007-01-29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31975 2006-04-07
KR1020060031975A KR100811242B1 (ko) 2006-03-21 2006-04-07 천장 부착용 고정장치
KR10-2006-0031975 2006-04-07
PCT/KR2007/000491 WO2007117077A1 (en) 2006-04-07 2007-01-29 Device for fixing objects to cei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6904A CN101466904A (zh) 2009-06-24
CN101466904B true CN101466904B (zh) 2011-04-06

Family

ID=3858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110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904B (zh) 2006-04-07 2007-01-29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11242B1 (zh)
CN (1) CN101466904B (zh)
WO (1) WO20071170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5088B1 (ko) * 2007-10-25 2008-10-23 김남영 천정 패널 고정용 행거
CN102605893A (zh) * 2012-04-05 2012-07-25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将物体固定于屋顶的装置
CN104179279A (zh) * 2013-05-23 2014-12-03 吕健三 楼层的连接板支撑连结结构
KR101471328B1 (ko) * 2014-01-23 2014-12-09 박영식 방수턱 거푸집
CN109854878B (zh) * 2019-02-28 2020-08-04 上海斐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调节装置及含该支架调节装置的通风设备
CN110485618A (zh) * 2019-09-09 2019-11-22 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异形吊顶的快速安装结构
KR102245544B1 (ko) * 2020-09-22 2021-04-28 주식회사 동도이엔씨 정보통신 네트워크를 활용한 통합 관리시스템
KR102274229B1 (ko) 2020-10-23 2021-07-07 주식회사 에코이엔지 천장 가변 고정장치
CN114351934B (zh) * 2021-11-25 2023-08-01 滁州金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标准接头母接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818A (en) * 1990-11-08 1993-04-20 Karel Kuiper Suspension hook
CN1151201A (zh) * 1994-05-04 1997-06-04 莫里斯·佩蒂格纳特 至少两个零件的装配装置及其应用
CN1384293A (zh) * 2001-04-27 2002-12-11 阿图尔-费希尔股份公司费希尔厂 一种肘节锚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1957A (ja) * 1992-06-02 1993-12-14 Mineichi Iwamoto 天井骨組み材支持具
JPH06257251A (ja) * 1993-03-08 1994-09-13 Mineichi Iwamoto 天井骨組み材支持具
KR200388533Y1 (ko) * 2005-04-18 2005-06-29 이경우 헤딩 머신의 소재 절단 장치
KR200388553Y1 (ko) * 2005-04-20 2005-06-29 김권희 천정패널 고정행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818A (en) * 1990-11-08 1993-04-20 Karel Kuiper Suspension hook
CN1151201A (zh) * 1994-05-04 1997-06-04 莫里斯·佩蒂格纳特 至少两个零件的装配装置及其应用
CN1384293A (zh) * 2001-04-27 2002-12-11 阿图尔-费希尔股份公司费希尔厂 一种肘节锚固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56114A 2003.02.26
JP特开平6-257251A 1994.09.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11242B1 (ko) 2008-03-07
WO2007117077A1 (en) 2007-10-18
KR20070095734A (ko) 2007-10-01
CN101466904A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6904B (zh) 将物体固定到顶棚的装置
KR101737900B1 (ko) 건설기계용 유압배관 고정장치
CN100400903C (zh) 装在螺杆上的安装件和螺母
US20140189999A1 (en) Work Holding Devices
EP1782922A1 (en) Horizontal hold down clamp
CN103302536B (zh) 工具钳、工具更换装置和工具库
JP2008133916A (ja) チェーンクランプ装置
US10316870B2 (en) Hydraulic cylinder and clamp device
KR102115248B1 (ko) 케이블 고정 장치
US20070222130A1 (en) Quick release mechanism
KR20090072909A (ko) 나사 체결 기구 및 이 나사 체결 기구를 사용한 건축용임시 조립 피팅 장치
CN101583517A (zh) 用于车辆上的负载运载器的紧固装置
CN213033426U (zh) 一种钢板成型模具
JP4781441B2 (ja) グラップル
CN211841697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加工设备用固定装置
KR102153229B1 (ko) 볼트 체결 구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방진 장치
KR102617066B1 (ko) 연결기 및 그 분리 도구
JP6697949B2 (ja) 金型締付装置
JP2010537827A (ja) 粉体プレスのためのダイプレスアセンブリ
JP5129947B2 (ja) 足場固定装置におけるキャッチクランプ
CN213531380U (zh) 一种钢管与焊接件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20533955U (zh) 一种虎钳夹具
CN109514308A (zh) 一种窄长工件铣削加工工装
CN218284646U (zh) 一种气动支撑结构和气动支撑装置
CN216328158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