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6337A - 空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空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6337A
CN101456337A CNA2008101830095A CN200810183009A CN101456337A CN 101456337 A CN101456337 A CN 101456337A CN A2008101830095 A CNA2008101830095 A CN A2008101830095A CN 200810183009 A CN200810183009 A CN 200810183009A CN 101456337 A CN101456337 A CN 101456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main line
circumferential
to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830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6337B (zh
Inventor
三好雅章
畑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56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6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6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6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S152/03Slits in thr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S152/903Non-directional tread pattern having non-circumferential transverse groove following smooth curv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此提供了一种空气轮胎,其中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在第一主沟槽和第二主沟槽之间延伸,并且左侧和右侧副沟槽从所述第二主沟槽朝向所述第一主沟槽半途地延伸。横向沟槽和副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彼此交替设置。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延伸的第一沟槽部;以及第二沟槽部,其朝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并同时弯曲。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置。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的位于各横向沟槽两端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移。

Description

空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轮胎(充气轮胎)。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轮胎,所述空气轮胎改进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并同时保持湿性能。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空气轮胎中,为了获得操纵稳定性和排水间良好的平衡,对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槽以及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沟槽在形状和布置方面进行了改进(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4-148855)。然而,近年来,随着车辆性能的改进,期望对诸如操纵稳定性、湿性能、以及噪音性能的轮胎性能作进一步的改进。努力地意图实现这些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同时保持湿性能的空气轮胎。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空气轮胎。所述空气轮胎包括:单个第一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胎面的轮胎赤道的右侧和左侧;以及单个第二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沟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在每对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之间延伸的横向沟槽以及从所述第二主沟槽朝相应的所述第一主沟槽半途地延伸的副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彼此交替设置。形成有多个块体,每个所述块体由所述第一主沟槽、所述第二主沟槽和所述横向沟槽限定。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左侧的左侧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沟槽部,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的一个侧端部。所述第一沟槽部具有:倾斜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倾斜;以及周向沟槽部,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左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分离。所述左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右侧的右侧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沟槽部,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的相对侧端部。所述第一沟槽部具有:倾斜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倾斜;以及周向沟槽部,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右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分离。所述右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位于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的两端处的开口部分别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并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置。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空气轮胎。所述空气轮胎包括:单个第一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设置在胎面的轮胎赤道上;以及单个第二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沟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相应的第二主沟槽之间延伸的横向沟槽以及从所述第二主沟槽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半途地延伸的副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彼此交替设置。形成有多个块体,每个所述块体由所述第一主沟槽、所述第二主沟槽和所述横向沟槽限定。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左侧的左侧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沟槽部,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的一个侧端部。所述第一沟槽部具有:倾斜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倾斜;以及周向沟槽部,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左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分离。所述左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右侧的右侧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沟槽部,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的相对侧端部。所述第一沟槽部具有:倾斜沟槽部,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倾斜;以及周向沟槽部,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右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分离。所述右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位于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的两端处的开口部分别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并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置。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由第一主沟槽和横向沟槽的第一沟槽部限定的沿轮胎周向的块体部的长度显著长于由副沟槽和横向沟槽的第二沟槽部限定的沿轮胎周向的块体部。由此,可以显著地增大由第一主沟槽和第一沟槽部限定的块体部沿轮胎周向的刚度。因此,可以改进操纵稳定性。
此外,横向沟槽和副沟槽偏离轮胎宽度方向地弯曲。分别靠近横向沟槽和副沟槽的块体的端部制造成不沿轮胎宽度方向对齐。由此,可以减小由靠近横向沟槽和副沟槽的块体的端部击打地面产生的噪音。另外,位于各横向沟槽的两端、朝第一主沟槽和第二主沟槽开口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移。沿轮胎宽度方向没有开口部与其它开口部对齐。这样能够使噪音频率发散。由此,可以改进噪音性能。
此外,横向沟槽的周向沟槽部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周向沟槽部与相邻的副沟槽重叠的位置。将周向沟槽部制造为足够长。因此,可以有效地将水引导至附近的周向沟槽部,并且可以将水从第二沟槽部和倾斜沟槽部排入主沟槽。由此,可以保持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的要部展开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的要部展开图。
图4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5是在示例中使用的常规轮胎的要部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表示胎面。四个主沟槽形成在胎面1中,并沿轮胎周向100笔直地延伸。四个主沟槽包括:两个第一主沟槽2;以及两个第二主沟槽3。第一主沟槽2设置在轮胎赤道101的右侧和左侧上。第二主沟槽3设置在两个第一主沟槽2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胎肩区域1S形成在胎面1上、位于第二主沟槽3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上。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主沟槽2、3中每个的宽度为6mm至18mm,深度为6mm至10mm。
第一主沟槽2之间形成有肋条纹4。所述肋条纹4沿轮胎周向100连续地延伸。横向沟槽5和副沟槽6以预定的间距沿轮胎周向100交替设置。横向沟槽5在成对的第一主沟槽2和第二主沟槽3之间延伸。副沟槽6从第二主沟槽3朝相应的第一主沟槽2半途地延伸。在第一主沟槽2和第二主沟槽3之间形成有多个块体7,每个块体7都由第一主沟槽2、第二主沟槽3以及横向沟槽5限定。
左侧横向沟槽5L位于轮胎赤道101的左侧的胎面区域1L上。横向沟槽5L形成有:第一沟槽部LG1;以及第二沟槽部LG2。第一沟槽部LG1从左侧第一主沟槽2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图1中的下侧)延伸。第二沟槽部LG2沿轮胎宽度方向从左侧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向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弯曲。
第一沟槽部LG1形成有:倾斜沟槽部LG1a;以及周向沟槽部LG1b。倾斜沟槽部LG1a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一主沟槽2笔直地向外延伸,同时朝向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倾斜。平行于轮胎周向100的周向沟槽部LG1b沿轮胎的周向100的一侧笔直地从倾斜沟槽部LG1a延伸。周向沟槽部LG1b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沟槽部LG1b与相邻的副沟槽6L重叠的位置。副沟槽6L位于轮胎赤道101的左侧的胎面区域1L。
第二沟槽部LG2从第二主沟槽3延伸以形成具有朝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图中的上侧)凸出的形状的曲线(弧)。第二沟槽部LG2连接至第一沟槽部LG1(周向沟槽部LG1b)的一个侧端部LG1x。如图2所示,第二沟槽部LG2的开口部LG2a朝周向沟槽部LG1b的一个侧端部LG1x开口。开口部LG2a显著大于朝第二主沟槽3开口的开口部5L2。作为以这种曲线形式延伸的替代,第二沟槽部LG2可以以直线形式延伸,或结合曲线和直线形式地形成。
位于左侧胎面区域1L的左侧的副沟槽6L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弯曲。副沟槽6L不与第一沟槽部LG1连通,并由此与第一沟槽部LG1分离。副沟槽6L以与第二沟槽部LG2沿轮胎周向100交替的方式形成。
横向沟槽5L的开口部5L1和开口部5L2分别朝第一主沟槽2和第二主沟槽3开口,并沿轮胎周向100彼此偏移、从而并不沿轮胎宽度方向彼此对齐。此外,副沟槽6L的开口部6L1朝第二主沟槽3开口,并同样沿轮胎周向100与横向沟槽5L的开口部5L1、5L2彼此偏移。
一个胎纹沟8从周向沟槽部LG1b的一个侧端部LG1x延伸至相邻横向沟槽5L的倾斜沟槽部LG1a。胎纹沟8沿轮胎周向100笔直地延伸。此外,一个延伸胎纹沟9从副沟槽6的内侧端延伸至相邻横向沟槽5L的周向沟槽部LG1b。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描述的胎纹沟8、9和将在下文中描述的胎纹沟10、11均是宽度分别为0.5mm至1.0mm、深度分别为2mm至6mm的凹槽。这些胎纹沟的深度浅于横向沟槽5和副沟槽6的深度。
右侧横向沟槽5R位于轮胎赤道101的右侧的胎面区域1R上。横向沟槽5R形成有:第一沟槽部RG1;以及第二沟槽部RG2。第一沟槽部RG1从右侧第一主沟槽2朝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延伸。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宽度方向从右侧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向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弯曲。
第一沟槽部RG1形成有:倾斜沟槽部RG1a;以及周向沟槽部RG1b。倾斜沟槽部RG1a沿轮胎宽度方向笔直地从第一主沟槽2向外延伸,同时朝向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倾斜。平行于轮胎周向100的周向沟槽部RG1b沿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笔直从倾斜沟槽部RG1a延伸。周向沟槽部RG1b延伸至这样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沟槽部RG1b与相邻的副沟槽6R重叠的位置。副沟槽6R位于轮胎赤道101的右侧的胎面区域1R。
第二沟槽部RG2从第二主沟槽延伸以形成具有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凸出的形状的曲线(弧)。第二沟槽部RG2连接至第一沟槽部RG1(周向沟槽部RG1b)的相对侧端部RG1y。第二沟槽部RG2的开口部朝周向沟槽部RG1b的相对侧端部RG1y开口。该开口部显著大于朝第二主沟槽3开口的开口部5R2。作为以这种曲线形式延伸的替代,第二沟槽部RG2可以以直线形式延伸,或结合曲线和直线形式地形成。
位于右侧胎面区域1R右侧的副沟槽6R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向轮胎周向100的另一侧弯曲。副沟槽6R不与第一沟槽部RG1连通,并由此与第一沟槽部RG1分离。副沟槽6R以与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周向100交替的方式形成。
横向沟槽5R的开口部5R1和开口部5R2分别朝第一主沟槽2和第二主沟槽3开口,并沿轮胎周向100彼此偏移、从而并不沿轮胎宽度方向彼此对齐。此外,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5L、5R沿轮胎周向100彼此偏置。由此,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5L、5R的开口部5L1、5L2、5R1、和5R2也沿轮胎周向100彼此偏移。此外,副沟槽6R的开口部6R1朝第二主沟槽3开口,并同样沿轮胎周向100与横向沟槽5L、5R的开口部5L1、5L2、5R1、和5R2以及副沟槽6L的开口部6L1彼此偏移。因此,沿轮胎宽度方向没有开口部与其它开口部对齐。
一个胎纹沟10从周向沟槽RG1b的相对侧端部RG1y延伸至相邻横向沟槽5R的倾斜沟槽部RG1a。胎纹沟10沿轮胎周向100笔直地延伸。此外,一个延伸胎纹沟11从副沟槽6的内侧端延伸至相邻横向沟槽5R的周向沟槽部RG1b。
在胎面1的各胎肩区域1S中,一个周向窄沟槽12靠近第二主沟槽3地形成。周向窄沟槽12的沟槽宽度窄于沿轮胎周向100笔直延伸的主沟槽2、3。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沟槽13沿轮胎周向100以预定间距设置。各横向沟槽13制造为沿轮胎宽度方向从与第二主沟槽3分离的位置向外延伸过周向窄沟槽12并延伸超出轮胎接地端102。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描述的周向窄沟槽12是宽度为1mm至3mm和深度为4mm至6mm的沟槽。
在各胎肩区域1S中,形成有由周向窄沟槽12和横向沟槽13限定的多个块体14、以及由第二主沟槽3和周向窄沟槽12限定的一个肋条纹15。在每个块体14中形成有一个沿轮胎宽度方向从周向窄沟槽12向外延伸超出轮胎接地端102的胎纹沟16。
在上述本发明中,块体7由第一主沟槽2和第一沟槽部LG1或RG1限定的部分7a沿轮胎周向的长度可显著长于块体7由副沟槽6和第二沟槽部LG2或RG2限定的部分7b。由此,可以显著地增强块体部7a沿周向的刚度。因此,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横向沟槽5和副沟槽6相对轮胎宽度方向弯曲。块体7靠近横向沟槽5和副沟槽6的端部分别制造为不与轮胎宽度方向对齐。由此,可以减小由块体7的靠近横向沟槽5和副沟槽6的端部击打地面产生的噪音。另外,横向沟槽5L、5R的朝第一主沟槽2和第二主沟槽3开口的开口部5L1、5L2、5R1和5R2沿轮胎周向100彼此偏移。沿轮胎宽度没有开口部与其它开口部对齐。这样能够使噪音频率分散。由此,可以改进噪音性能。此外,副沟槽6的朝第二主沟槽3开口的开口部同样沿轮胎周向偏移,并由此不与其它开口部对齐。因此,噪音频率被分散至更广的范围,并可以进一步改进噪音性能。
另一方面,横向沟槽5的周向沟槽部LG1b、RG1b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沟槽部LG1b、RG1b与相邻的副沟槽6重叠的位置。周向沟槽部LG1b、RG1b制造为足够长。因此,可以有效地将水引导至附近的周向沟槽部LG1b、RG1b,并且可以将水从第二沟槽部LG2、RG2和倾斜沟槽部LG1b、RG1b排至主沟槽2、3。由此,即使当块体部7a的刚度增强时,湿性能与常规轮胎保持相同的水平,而不会显著劣化排水。
在本发明中,各倾斜沟槽部LG1a、RG1a相对于轮胎周向100的倾斜角α应设在从20°至80°的范围内。此外,各第二沟槽部LG2、RG2相对于轮胎周向100的倾斜角β应设在从20°至80°的范围内。如果倾斜角α、β小于上述范围,则轮胎在不均匀磨损方面存在缺点。相反,当倾斜角超出所述范围时,很难减小因块体7靠近横向沟槽5的端部击打地面产生的噪音。需要注意的是,在所示的第二沟槽部LG2、RG2以曲线形式延伸的情况下,从连接第二沟槽部LG2或RG2中线处的两端的直线获得倾斜角β。副沟槽6相对于周向100的倾斜角也可以如第二沟槽部LG2、RG2地获得,且此倾斜角是如第二沟槽部LG2、RG2所限定的角。
关于块体7的不均匀磨损,优选地对块体7的由倾斜沟槽部LG1a或RG1a和第一主沟槽2相夹而成的锐角部、块体7的由周向沟槽部LG1b或RG1b和第二沟槽部LG2或RG2相夹而成的锐角部、以及块体7的由第二沟槽部LG2或RG2和第二主沟槽3相夹而成的锐角部进行倒角。
第一沟槽部LG1或RG1沿轮胎周向的长度K优选地在轮胎接地面长度的20%至80%的范围内。如果沿轮胎周向的长度K小于轮胎接地面长度的20%,则很难保持湿性能。相反,当长度K超出80%时,横向沟槽5的间距增大,且不能改进噪音性能。长度K更优选的为30%至70%。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描述的轮胎接地面的长度如下进行测量。首先,空气轮胎装配到JATMA(Japan Automobile Ty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年鉴2007中描述的标准轮缘上,并充气至充气压力为230kPa。接下来,轮胎在载荷对应于JATMA年鉴2007中描述的最大载荷承载能力的80%的条件下装载。在此条件下,对轮胎接地面的长度进行测量。
从第一主沟槽2至周向沟槽部LG1b或RG1b的距离M优选地在从第一主沟槽2至第二主沟槽3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N的10%至50%的范围内。如果距离M小于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N的10%,则块体7的由第一主沟槽2和第一沟槽部LG1或RG1限定的部分7a的刚度减小,并且易于在块体部7a中出现不均匀的磨损。相反,如果距离M超出50%,则块体部7a和块体部7b之间的刚度差过度地增大;因而,易于在块体部7b中出现不均匀的磨损。距离M更优选地为20%至30%。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空气轮胎设有两个第一沟槽2。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轮胎中,可以在胎面1的轮胎赤道101上设置单个第一沟槽2,如图3所示。
作为上述构造的替代,位于轮胎赤道101右侧的胎面区域1R的右侧上的横向沟槽5R可以如图4所示类似于左侧横向沟槽5L地构造。具体而言,横向沟槽5R形成有:第一沟槽部RG1;以及第二沟槽部RG2。第一沟槽部RG1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从第一主沟槽2延伸。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弯曲。第二沟槽部RG2连接至第一沟槽部RG1的一个侧端部RG1x。第一沟槽部RG1形成有:倾斜沟槽部RG1a;以及周向沟槽部RG1b。倾斜沟槽部RG1a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一主沟槽2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倾斜。周向沟槽部RG1b从倾斜沟槽部RG1a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延伸。轮胎赤道101右侧的副沟槽6R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二主沟槽3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100的一侧弯曲。副沟槽6R与第一沟槽部RG1分离。副沟槽6R以与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周向100交替的方式形成。胎面1具有方向性花纹,其中轮胎滚动方向指定为由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表示。图3中示出的空气轮胎同样可以这种方式构造。
特别是,本发明可以优选地用于汽车的空气轮胎。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用途。
实例
准备本发明具有图1示出的胎面花纹的轮胎1至4(示例1至4)和具有图5示出的胎面花纹的常规轮胎(常规示例)以作为测试轮胎,并且轮胎尺寸均同样地为215/60R16。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轮胎1至4均具有:倾斜沟槽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第一沟槽部沿轮胎周向的长度K相对于轮胎接地面的长度(%);第二沟槽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β(°);以及从第一主沟槽至周向沟槽部的距离的M相对于沿轮胎宽度方向从第一主沟槽至第二主沟槽的长度N(%)。所有的测试轮胎具有基本相同的沟槽面积比。
这些测试轮胎中的每一个都装配在轮缘尺寸为16×6.5JJ的轮缘上,并充气至充气压力230kPa。测试轮胎安装至发动机排量为2.0L的车辆(ABS控制)。操纵稳定性、噪音性能、以及湿性能的评价测试以以下方法执行,并且获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操纵稳定性
在干式测试过程中,测试驾驶人员对操纵稳定性执行感觉评价测试。评价结果由指数表示,其中认为常规轮胎的操纵稳定性为100。数值越大,操纵稳定性越优良。
噪音性能
在干式测试过程中,测试驾驶人员对通过惯性驾驶、车速为从100km/hr至20km/hr的车辆内的噪音执行感觉评价。评价结果由指数表示,其中认为常规轮胎的噪音性能为100。数值越大,噪音性能越优良。
湿性能
在湿式测试过程中,车辆以100km/hr的速度驾驶并以进行全面制动以测量直到车辆停止的距离。评价结果由指数表示,其中认为常规轮胎的湿性能为100。数值越大,湿性能越优良。
(表1)
 
常规示例 本示例1 本示例2 本示例3 本示例4
倾斜角α(°) - 30 50 70 40
第一沟槽部沿轮胎周向的长度K(%)      - 30 50 70 40
倾斜角β(°) - 50 30 20 20
距离M(%) - 20 30 40 25
操纵稳定性 100 105 108 106 110
噪音性能 100 109 107 105 108
湿性能 100 99 99 99 99
从表1发现根据本发明轮胎的湿性能为99或更高。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轮胎能够改进操纵稳定性和噪音性能,并同时保持与常规轮胎相同水平的湿性能。

Claims (9)

1.一种空气轮胎,包括:
单个第一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胎面的轮胎赤道的右侧和左侧;以及
单个第二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沟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其中
在每对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之间延伸的横向沟槽以及从所述第二主沟槽朝相应的所述第一主沟槽半途地延伸的副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以及副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彼此交替设置;
形成有多个块体,每个所述块体由所述第一主沟槽、所述第二主沟槽和所述横向沟槽限定;
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左侧的左侧横向沟槽包括:
第一沟槽部LG1,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
以及
第二沟槽部LG2,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
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
LG1的一个侧端部;
所述第一沟槽部LG1具有:
倾斜沟槽部LG1a,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倾斜;以及
周向沟槽部LG1b,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LG1a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LG1b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
左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LG1分离,
所述左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LG2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
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右侧的右侧横向沟槽包括:
第一沟槽部RG1,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第二沟槽部RG2,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RG1的相对侧端部;
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具有:
倾斜沟槽部RG1a,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倾斜;以及
周向沟槽部RG1b,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RG1a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RG1b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
右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分离,
所述右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
位于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的两端处的开口部分别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并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置,以及
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2.一种空气轮胎,包括:
单个第一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设置在胎面的轮胎赤道上;以及
单个第二主沟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沟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相应的第二主沟槽之间延伸的横向沟槽以及从所述第二主沟槽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半途地延伸的副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以及副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彼此交替设置,
形成有多个块体,每个所述块体由所述第一主沟槽、所述第二主沟槽和所述横向沟槽限定;
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左侧的左侧横向沟槽包括:
第一沟槽部LG1,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延伸;
以及
第二沟槽部LG2,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LG1的一个侧端部;
所述第一沟槽部LG1具有:
倾斜沟槽部LG1a,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倾斜;以及
周向沟槽部LG1b,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LG1a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LG1b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
左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LG1分离,
所述左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LG2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
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右侧的右侧横向沟槽包括:
第一沟槽部RG1,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第二沟槽部RG2,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RG1的相对侧端部;
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具有:
倾斜沟槽部RG1a,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倾斜;以及
周向沟槽部RG1b,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RG1a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RG1b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
右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另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分离,
所述右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
位于每个所述横向沟槽的两端处的开口部分别朝所述第一主沟槽和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并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彼此偏置,以及
所述左侧和右侧横向沟槽的开口部沿轮胎周向彼此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所述副沟槽的开口部朝所述第二主沟槽开口,并相对于所述横向沟槽的两个开口部沿轮胎周向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每个所述倾斜沟槽部LG1a、RG1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是20°至80°。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沟槽部LG1、RG1沿轮胎周向的长度是轮胎接地面长度的20%至80%。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沟槽部LG2、RG2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β是20°至80°。
7.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从所述第一主沟槽至各周向沟槽部LG1b、RG1b的距离是从所述第一主沟槽至所述第二主沟槽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0%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面内的位于各第二主沟槽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胎肩区域中,
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单个周向窄沟槽,所述周向窄沟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靠近各第二主沟槽的外侧并位于各第二主沟槽的外侧,
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沟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间距设置,并且
所述横向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与所述第二主沟槽分开的位置向外延伸过所述周向窄沟槽并延伸超出相应的轮胎接地端。
9.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轮胎,其中,
作为上述构造的替代,每个位于所述胎面区域上的轮胎赤道的右侧的右侧横向沟槽包括:
第一沟槽部RG1,其从所述第一主沟槽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以及
第二沟槽部RG2,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沟槽部RG1的一个侧端部;
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具有:
倾斜沟槽部RG1a,其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一主沟槽向外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倾斜;以及
周向沟槽部RG1b,其从所述倾斜沟槽部RG1a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延伸至当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周向沟槽部与相邻副沟槽重叠的位置,
右侧副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从所述第二主沟槽向内延伸,同时朝轮胎周向的所述一侧弯曲,并与所述第一沟槽部RG1分离,
所述右侧副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部RG2沿轮胎周向彼此交替设置,以及
所述胎面设有指示轮胎滚动方向的方向性花纹。
CN2008101830095A 2007-12-12 2008-12-03 空气轮胎 Active CN101456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1325/2007 2007-12-12
JP2007321325A JP4156018B1 (ja) 2007-12-12 2007-12-12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6337A true CN101456337A (zh) 2009-06-17
CN101456337B CN101456337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846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30095A Active CN101456337B (zh) 2007-12-12 2008-12-03 空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70619B2 (zh)
EP (1) EP2070730B1 (zh)
JP (1) JP4156018B1 (zh)
CN (1) CN1014563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001A (zh) * 2011-12-28 2014-09-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358339A (zh) * 2013-07-12 2016-02-2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09047A (zh) * 2015-07-31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032373A (zh) * 2017-09-06 2020-04-1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65943A (zh) * 2018-01-18 2020-08-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5709B2 (ja) * 2009-08-03 2011-08-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25142B2 (ja) * 2011-02-21 2017-05-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33510B2 (ja) 2011-04-27 2013-11-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05599B1 (ja) 2011-04-27 2012-03-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741253S1 (en) 2012-12-05 2015-10-20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JP6076137B2 (ja) * 2013-02-28 2017-02-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66913B2 (ja) * 2013-02-28 2017-07-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848941S1 (en) 2016-01-28 2019-05-21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sidewall
JP6852408B2 (ja) * 2017-01-18 2021-03-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4856A (en) * 1984-07-18 1986-03-1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read for a pneumatic tire
US5198047A (en) * 1990-11-14 1993-03-3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Winter type tire tread
JP3377291B2 (ja) * 1994-04-28 2003-0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方向性トレッド・パターン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773117B1 (de) * 1995-11-09 2002-08-21 Uniroyal Englebert Reifen GmbH Drehrichtungsungebundenes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reifens mit Blockprofilstruktur
US5733393A (en) * 1996-01-17 1998-03-3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having good diverse properties
JP4008988B2 (ja) 1997-10-20 2007-11-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11208213A (ja) 1998-01-20 1999-08-03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118390B2 (ja) * 1998-05-28 2008-07-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035278B1 (ja) 1998-10-30 2000-04-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340040B1 (en) * 1998-10-30 2002-01-2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ehicle tire including main grooves and lug grooves
US6923232B1 (en) * 1999-06-24 2005-08-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read for a light truck or automobile tire
JP4739628B2 (ja) * 1999-11-30 2011-08-03 ピレリ・タイヤ・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自動車用多目的タイヤ
USD472517S1 (en) * 2001-10-22 2003-04-01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Tire tread
JP3773475B2 (ja) 2002-09-06 2006-05-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JP4215483B2 (ja) 2002-10-28 2009-01-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17503B2 (ja) * 2002-11-19 2007-12-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637356B1 (en) * 2003-05-21 2013-02-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tread pattern of the tire
US7143798B2 (en) * 2003-06-23 2006-12-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having tread with axially adjacent block chamfer and rib chamfer
EP1619048B1 (de) * 2004-07-15 2013-09-11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DE102004060793B3 (de) * 2004-12-17 2005-12-1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JP4764085B2 (ja) * 2005-07-22 2011-08-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47432B2 (ja) 2005-08-23 2011-03-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84096B2 (ja) * 2005-12-14 2011-05-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584221S1 (en) * 2006-01-31 2009-01-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read portion of an automobile tire
USD559771S1 (en) * 2006-07-27 2008-01-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JP2008037139A (ja) 2006-08-01 2008-02-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587189S1 (en) * 2007-08-17 2009-02-2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Automobile tire trea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4001A (zh) * 2011-12-28 2014-09-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358339A (zh) * 2013-07-12 2016-02-2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11135879B2 (en) 2013-07-12 2021-10-0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7709047A (zh) * 2015-07-31 2018-0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10500902B2 (en) 2015-07-31 2019-12-10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11032373A (zh) * 2017-09-06 2020-04-1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65943A (zh) * 2018-01-18 2020-08-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65943B (zh) * 2018-01-18 2022-05-1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51832A1 (en) 2009-06-18
CN101456337B (zh) 2010-12-08
US7770619B2 (en) 2010-08-10
JP2009143327A (ja) 2009-07-02
EP2070730B1 (en) 2014-01-22
JP4156018B1 (ja) 2008-09-24
EP2070730A1 (en)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6337B (zh) 空气轮胎
US10894446B2 (en) Tire
US10710415B2 (en) Tire
EP3178668B1 (en) Pneumatic tire
US8210219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rown rib and middle ribs
JP513124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261064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1835634B (zh) 充气轮胎
US10471777B2 (en) Pneumatic tire
EP3023267A1 (en) Pneumatic tire
US9221302B2 (en) Pneumatic tire
JP67244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118445B2 (en) Pneumatic tire
JP517718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192404B2 (en) Tyre
US11167596B2 (en) Tire
US11207922B2 (en) Tire
US10780743B2 (en) Tire
US20160257172A1 (en) Pneumatic tire
EP3335910B1 (en) Tire
US10981418B2 (en) Tire
CN105313601B (zh) 充气轮胎
US11179972B2 (en) Tire
US20190337339A1 (en) Tyre
EP2127910B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