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4493A - 伸缩性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伸缩性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4493A
CN101454493A CNA2007800199225A CN200780019922A CN101454493A CN 101454493 A CN101454493 A CN 101454493A CN A2007800199225 A CNA2007800199225 A CN A2007800199225A CN 200780019922 A CN200780019922 A CN 200780019922A CN 101454493 A CN101454493 A CN 101454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elastic
nonwoven fabrics
flexible nonwoven
elastic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99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4493B (zh
Inventor
宫村猛史
松井学
舛木哲也
小林秀行
金泽幸二
小平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528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32129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5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4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4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59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the fibres being within layered web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25Composite fibres
    • D04H1/43828Composite fibres sheath-cor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25Composite fibres
    • D04H1/43832Composite fibres side-by-sid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1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 D04H1/5412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sheath-cor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1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 D04H1/5414Composite fibres, e.g. sheath-core, sea-island or side-by-side; Mixed fibres side-by-s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3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stitching and discrete fastener[s], coating or bond
    • Y10T428/24041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15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including textile, cloth or fab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73Particular cross s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01Nonwoven fabric has an elastic qu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01Nonwoven fabric has an elastic quality
    • Y10T442/602Nonwoven fabric comprises an elastic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08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of specific structural definition
    • Y10T442/609Cross-sectional configuration of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is specified
    • Y10T442/61Cross-sectional configuration varies longitudinally alo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59Including an additional nonwoven fab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59Including an additional nonwoven fabric
    • Y10T442/668Separat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comprise chemically different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9Autogenously bonded nonwoven fab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9Autogenously bonded nonwoven fabric
    • Y10T442/692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hemically different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10)含有弹性纤维和沿长度方向的粗细不一样的非弹性纤维。优选在弹性纤维层(1)的至少一面上配置有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非弹性纤维层(2)中含有沿长度方向的粗细不一样的纤维。无纺布(10)优选如下制造:(a)在含有弹性纤维的纤维网的至少一面上配置含有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b)对这些纤维网在它们未一体化的状态下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以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从而得到这些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c)使上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从而拉伸上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上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Description

伸缩性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伸缩性无纺布。
背景技术
将由弹性伸缩性的薄膜或弹性伸缩性的连续纤维形成的弹性片材和具有非弹性的伸长性的纤维集合体进行层叠而成的弹性伸缩性复合片材被提出(参照US6730390B1)。弹性片材和纤维集合体用不连续地配置的接合部来接合。纤维集合体的构成纤维是在接合部间连续的长纤维。该长纤维在接合部间既不熔敷也不熔融粘合,纤维相互分离独立存在。另外,该长纤维在接合部间呈现不规则的曲线。
根据US6730390B1,在该弹性伸缩性复合片材中,由于纤维集合体的长纤维在接合部间呈现不规则的曲线,因而在使该片材伸长时,其伸长不会被该纤维集合体妨碍。但是,由于纤维集合体的长纤维在接合部间相互分离独立存在,因此该弹性伸缩性复合片材对拉伸的强度低。另外,纤维集合体和弹性片材之间的剥离强度也低。进而,在接合部间容易发生长纤维的浮起,片材因此呈现起毛那样的外观,外表的印象不好。
除上述的弹性伸缩性复合片材之外,已知有多种含有由弹性体树脂形成的弹性纤维的伸缩性无纺布。例如,在US4663220A中记载了含有由可挤出成形的弹性(Elastomeric)组合物形成的微纤维的弹性无纺布,上述弹性组合物含有至少约10重量%的A—B—A嵌段共聚物和聚烯烃。但是,由于该微纤维含有聚烯烃作为其构成树脂,因此其伸缩特性并不充分。
在US5385775A中记载了具有各向异性弹性纤维网和结合在该纤维网上的可褶裥的层的复合弹性材料,上述各向异性弹性纤维网具有弹性体熔喷纤维层和弹性体长丝层。构成弹性体长丝的材料为40~80重量%的弹性体聚合物和5~40重量%的树脂粘合剂。这样,由于弹性体长丝含有弹性体树脂之外的树脂,因此其伸缩特性并不充分。
在JP2002-361766A中记载了具有弹性片材的伸缩性复合片材,上述弹性片材由含有60~98重量%的苯乙烯含量为10~40重量%、且数均分子量为70000~150000的苯乙烯类弹性体的纤维或薄膜形成。该纤维或薄膜中除了苯乙烯类弹性体以外还含有弹性体之外的材料,例如还含有烯烃类树脂或油成分。由于含有这些材料,该伸缩性复合片材的伸缩特性并不充分。
在JP4—11059A中记载了由通过在嵌段共聚物的基于异戊二烯的双键上添加氢而得到的苯乙烯类弹性体的纤维形成的伸缩性无纺布,所述嵌段共聚物由以苯乙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以异戊二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形成。但是,该无纺布是低模量的,且伸缩的滞后也不算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含有弹性纤维和沿长度方向的粗细不一样的非弹性纤维的伸缩性无纺布。
另外,本发明提供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含有弹性纤维的纤维网的至少一面上配置含有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对这些纤维网在它们未一体化的状态下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以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从而得到这些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使上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以拉伸上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上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进而,本发明提供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对含有弹性纤维和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从而得到纤维片材,使上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以拉伸上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上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伸缩性无纺布中使用的优选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实施拉伸加工的纤维片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4(a)为图3所示的纤维片材沿CD方向的a-a线的截面图,图4(b)是对应于在凹凸辊间发生了变形的状态(拉伸的状态)的图4(a)的截面图,图4(c)是图3所示的纤维片材沿CD方向的c-c线的截面图,图4(d)是对应于在凹凸辊间发生了变形的状态(拉伸的状态)的图4(c)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非弹性纤维被拉伸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纺丝口模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通过在弹性纤维层1的两面上层叠相同或不同的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而构成。与仅在一面上层叠的情况相比,从防止阻塞和操作性的方面来说,优选在弹性纤维层1的两面上层叠非弹性纤维层。
作为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可以使用例如以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等为原料的纤维。特别是在使用热风法来制造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时,优选使用以热塑性弹性体为原料的纤维。其理由为,以热塑性弹性体为原料的纤维可以与一般的热塑性树脂一样地使用挤出机进行熔融纺丝,而且,如此获得的纤维容易热熔融粘合。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列举出SBS、SIS、SEBS、SEPS等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由这些树脂形成的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特别是,从弹性纤维的成形性、伸缩特性、成本方面出发,优选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或组合它们使用。
特别是,作为弹性纤维层1中含有的弹性纤维的构成树脂,优选使用含有由特定的嵌段共聚物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使用该嵌段共聚物的伸缩性无纺布与现有的伸缩性无纺布相比,模量高,伸缩的滞后良好。因此,使用了该嵌段共聚物的伸缩性无纺布即使弹性纤维的使用量少也能表现出良好的伸缩特性,因此质地薄且透气性和肌肤触感良好,易伸长,具有适度的收缩力。该嵌段共聚物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述的结构和动态粘弹性特性。
嵌段共聚物含有以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作为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对叔丁氧基苯乙烯、二甲氨基甲基苯乙烯、二甲氨基乙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这些芳香族化合物中,从工业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苯乙烯。
聚合物嵌段A在嵌段共聚物中优选含有10~50重量%,更优选含有15~30重量%。通过使嵌段共聚物中聚合物嵌段的量为10~50重量%,嵌段共聚物的成形性和耐热性满足要求,另外,嵌段共聚物的伸缩特性和柔软性良好。
嵌段共聚物中除了聚合物嵌段A之外,还含有以下述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B的量为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A的量的剩余部分。即,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B的量优选为50~90重量%,更优选为70~85重量%。
式中,R1~R4中的任意一个或2个为甲基,剩余为氢原子。
除了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以外,聚合物嵌段B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下述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在聚合物嵌段B中可以含有20摩尔%以下、特别是10摩尔%以下的量。当然,聚合物嵌段B也可以不含有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
式中,R1~R4的定义与上述定义相同。
作为嵌段共聚物中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的排列方式有多种。优选为线状的排列方式,特别是基本型为A—B—A型的三嵌段,从使嵌段共聚物的伸缩特性良好的角度出发是优选的。
嵌段共聚物除了具有上述结构以外,还优选具有以下所述的动态粘弹性特性。由此,含有由该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弹性纤维的伸缩性无纺布与现有的伸缩性无纺布相比,模量高且伸缩的滞后良好。由于即使在降低伸缩性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以达到提高透气性和肌肤触感的目的,从而使该无纺布的质地变薄时、或者减小弹性纤维的纤维直径时,也可以发挥良好的伸缩特性,因而高模量是有利的。也就是说,伸缩性无纺布变得容易伸长,且从伸长后的状态收缩时的强度提高。因此,含有由该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弹性纤维的伸缩性无纺布特别适合作为构成例如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整个外包覆表面的片材。
另外,由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弹性纤维与其他普通的弹性体纤维相比,还具有发粘性或打褶性小的优点。也因此,含有由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弹性纤维的伸缩性无纺布的肌肤触感良好。
嵌段共聚物在20℃、频率2Hz下测定的动态粘弹性的储能模量G’优选1×104~8×106Pa,更加优选5×104~5×106Pa,进一步优选1×105~1×106Pa。除此之外,嵌段共聚物在20℃、频率2Hz下测定的动态粘弹性的动态损失正切tanδ值优选为0.2以下,更加优选为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下。tanδ值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越小越优选,但目前的工业技术上可达到的下限值为0.005左右。
上述的储能模量G’为表示嵌段共聚物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弹性成分的指标,即为表示硬度的指标。另一方面,动态损失正切tanδ值用储能模量G’和损失弹性模量G”之比G”/G’表示,是表示嵌段共聚物发生变形时吸收多少能量的指标。通过使嵌段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的值在上述范围内,模量可以为适当的值,伸缩的滞后良好,另外,即使不施加较大的力,无纺布也会伸长。因此,无纺布的触感变得良好。进而,可以减小残留变形。另一方面,通过使嵌段共聚物的动态损失正切tanδ值在上述的上限值以下,可以减小无纺布伸长时的残留变形,使伸缩特性充分。
如上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动态粘弹性测定在20℃、频率2Hz、拉伸模式进行。所赋予的变形为0.1%。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测定使用Anton Paar公司制造的Physica MCR500进行。另外,样品为长度30mm、宽度10mm、厚度0.8mm的片状物。
嵌段共聚物可以用例如下述的工序合成。首先,在环己烷等烃类溶剂中按照适宜的顺序添加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和共轭二烯化合物,以有机锂化合物或金属钠等作为引发剂进行阴离子聚合,从而得到具有基于共轭二烯的双键的共聚物。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1,3—丁二烯、异戊二烯、戊二烯、己二烯等。特别优选使用异戊二烯。
之后,在该共聚物的基于共轭二烯的双键上添加氢,从而得到目标嵌段共聚物。从耐热性、耐候性的观点出发,基于共轭二烯的双键的氢添加率优选80%以上,特别优选90%以上。加氢反应可以使用铂、钯等贵金属类催化剂、有机镍化合物、有机钴化合物或这些化合物与其他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复合催化剂来进行。加氢率可以通过碘值测定法计算。
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嵌段共聚物。作为这样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可以购自Kuraray株式会社的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TON(注册商标)2004或SEPTON(注册商标)2002。
在使用上述嵌段共聚物作为弹性纤维层1中含有的弹性纤维的树脂成分时,该弹性纤维可以仅由上述嵌段共聚物构成,或者也可以含有上述嵌段共聚物和其他的树脂而构成。当弹性纤维含有上述嵌段共聚物和其他树脂时,弹性纤维中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20~80重量%,尤其优选为40~60重量%。
当弹性纤维含有上述嵌段共聚物和其他树脂时,作为该其他树脂,例如可以使用由聚乙烯、聚丙烯、丙烯和乙烯等的共聚物等构成的聚烯烃类树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构成的聚酯类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可熔融纺丝的树脂。
当弹性纤维含有上述的嵌段共聚物时,作为该弹性纤维的纤维形态,可以列举出(1)单独的上述嵌段共聚物、或由该嵌段共聚物和其他树脂的混合物构成的单独纤维、(2)以上述嵌段共聚物和其他树脂作为构成树脂的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等。特别优选使用仅由上述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单独纤维。
无论使用何种树脂作为弹性纤维的树脂成分,该弹性纤维都可以是连续纤维及短纤维的任一形态。优选为连续纤维的形态。这是由于,当弹性纤维为连续纤维时,被来自喷嘴口的热风连续地拉伸,因而具有不仅纤维直径变细、且纤维直径的不均变少的优点。另外,用冷风拉伸时也有同样的趋势。如此,透过无纺布观察时的质地良好,而且无纺布的伸缩特性的不均变小。可以得到纤维直径细的产品在可以减小热风和冷风的容量和制造成本的方面上也具有优势。
从透气性和伸缩特性的观点出发,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5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优选为1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下。
弹性纤维层1具有可以拉伸且在从拉伸的力释放时产生收缩的性质。弹性纤维层1优选在与无纺布的表面平行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伸长100%后收缩时的残留变形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该值优选至少在MD方向和CD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上满足,更加优选在两个方向上都满足。
弹性纤维层1为含有具有弹性的纤维的集合体。在不影响其弹性的范围内,弹性纤维层1中优选混合30重量%以下的非弹性纤维,更加优选混合20重量%以下的非弹性纤维,进一步优选混合10重量%以下的非弹性纤维。具有弹性的纤维的成形方法中例如有将熔融了的树脂从喷嘴挤出、通过热风使该被挤出的熔融状态的树脂伸长,从而使纤维变细的熔喷法;以及通过冷风或机械拉伸比将半熔融状态的树脂进行拉伸的纺粘法。另外,也可以通过熔融纺丝法的一种即纺喷法来制造弹性纤维。
另外,弹性纤维层1可以是含有具有弹性的纤维的纤维网或无纺布的形态。例如,可以是通过纺喷法、纺粘法、熔喷法等形成的纤维网或无纺布。特别优选为用纺喷法制得的纤维网。
在纺喷法中使用下述纺丝口模:在排出熔融聚合物的喷嘴前端附近,以上述喷嘴为中心相向地配置有一对热风喷出部,在其下游,以上述喷嘴为中心相向地配置有一对冷风喷出部。根据纺喷法,由于可以连续地进行熔融纤维的利用热风的伸长和利用冷风的冷拉伸,因此具有容易进行伸缩性纤维的成形的优点。另外,由于纤维不会变得过于致密、可以成形为类似短纤维粗细的伸缩性纤维,因此还具有可以获得透气性高的无纺布的优点。进而,根据纺喷法,可以获得连续长丝的纤维网。连续长丝的纤维网与短纤维的纤维网相比,不易发生高拉伸时的断裂、容易表现出弹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极为有利。
作为纺喷法中使用的纺丝口模,例如可以使用特公昭43-30017号公报的图1记载的纺丝口模、US4774125A的图2记载的纺丝口模、US5098636A的图2记载的纺丝口模。进而,可以使用US2001/0026815A1的图1~图3所示的纺丝口模。从纺丝口模纺出的纤维堆积在捕获网传送带上。
非弹性纤维层2、3虽然有伸长性,但实质上为非弹性的层。此处所说的伸长性,可以是构成纤维自身伸长的情况,也可以是即便构成纤维自身不伸长、但在纤维彼此的交点处热熔融粘合了的两纤维彼此分离,或由于纤维彼此的热熔融粘合等,由多根纤维形成的立体结构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或是构成纤维破碎,从而作为整个纤维层而伸长的情况。
非弹性纤维层2、3中含有实质上为非弹性的纤维。该纤维的特征在于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纤维粗细不一样(以下将该纤维称为不定径纤维)。也就是说,不定径纤维在沿着其长度方向观察时,有纤维截面积(直径)大的部分,也有小的部分。不定径纤维中,其粗细可以由最细的部分连续地变化至最粗的部分。或者,也可以如在未拉伸丝的拉伸工序中观察到的缩颈现象那样,纤维的粗细以大致阶梯状发生变化。
不定径纤维优选以具有恒定纤维直径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为原料。以低拉伸的纤维作为原料,按照后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时,通过在其制造过程中低拉伸的纤维被拉伸,从而在纤维上产生细的部分,形成上述的不定径纤维。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过程中,纤维间的接合点、非弹性纤维层和弹性纤维层的接合点不易被破坏,因而能够在维持伸缩性能的同时提高伸缩性无纺布的强度,得到高伸长率和高强度兼备的伸缩性无纺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不定径纤维之间的接合也不易被破坏,非弹性纤维层不易出现起毛。这一点从提高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外观的方面出发是有利的。与此相对,在背景技术中所述的US6730390B1中记载的弹性伸缩性复合片材,由于在拉伸工序中纤维彼此的熔敷和机械缠绕被打开,片材的强度下降,不能兼备高伸长率和高强度。
进而,通过以上述低拉伸的纤维作为原料,与纤维拉伸之前相比,细纤维的根数(长度)在实质上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了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隐蔽性。无纺布的隐蔽性的提高例如在将该无纺布作为生理用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材使用时,在被吸收体吸收的体液不易透过正面片材被看见的方面来说是有利的。
并且,若不定径纤维的粗细周期性地变化,则非弹性纤维层的表面呈现细微的波浪状态,也会有其肌肤触感变得良好的附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变化的周期,即从最粗的部分到与其相邻的最粗部分的距离优选为0.5~2.5mm,特别优选为0.8~1.5mm。该周期可以由非弹性纤维层的显微镜观察来测定。
从使以上各效果更加显著的观点出发,关于不定径纤维的粗细,最细的部分优选为2~15μm,更加优选为5~12μm,最粗的部分优选为10~30μm,更加优选为12~25μm。不定径纤维的粗细可以由非弹性纤维层的显微镜观察来测定。
不定径纤维的原料即拉伸加工前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间熔融粘合点强度优选高于该非弹性纤维100%伸长时的强度。这样,在拉伸伸缩性无纺布时,不易发生纤维间的熔融粘合点的破坏,该无纺布的强度不易降低,从这一点看是优选的。熔融粘合点强度可以按照本申请人之前的申请US2006/0063457 A1中段落[0041]的记载来测定。100%伸长时的强度可以使用拉伸试验机,在夹头间距离为20mm、拉伸速度为20mm/min的条件下来测定。
如前所述,不定径纤维优选以具有恒定纤维直径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为原料。这种情况下,低拉伸的纤维可以是由单一的原料形成的纤维,或者也可以是使用2种以上原料的复合纤维,例如芯鞘型复合纤维和并列型复合纤维。考虑到不定径纤维彼此的接合容易性、非弹性纤维层和弹性纤维层的接合容易性,优选使用复合纤维。使用芯鞘型复合纤维时,优选芯为聚酯(PET、PBT)、聚丙烯(PP),鞘为低融点聚酯(PET、PBT)、聚丙烯(PP)、聚乙烯(PE)。特别是,使用这些复合纤维时,与含有聚烯烃类弹性体的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热熔融粘合增强,不易发生层剥离,从这一点来说是优选的。
不定径纤维可以是化纤短纤维那样的短纤维,或者也可以是连续长丝那样的长纤维。考虑到后述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优选使用短纤维。另外,不定径纤维可以是亲水性,也可以是疏水性。
非弹性纤维层2、3可以仅由不定径纤维构成,或者也可以含有不定径纤维之外的其他的恒定径的非弹性纤维。作为其他的非弹性纤维,可以列举出由PE、PP、PET、PBT、聚酰胺等形成的纤维等。其他的非弹性纤维可以是短纤维,也可以是长纤维,可以是亲水性,也可以是疏水性。另外,还可以使用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分割纤维、异形截面纤维、卷曲纤维、热收缩纤维等。这些纤维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非弹性纤维层2、3中含有不定径纤维以外的其他的恒定径的非弹性纤维时,其他的非弹性纤维的配合量优选为1~30重量%,特别优选为5~20重量%。
非弹性纤维层2、3可以是连续长丝或短纤维的纤维网或无纺布。特别是,从能够形成有厚度的蓬松的非弹性纤维层2、3的方面出发,优选为短纤维的纤维网。2个非弹性纤维层2、3的构成纤维的材料、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2个非弹性纤维层2、3中,也可以仅有一个非弹性纤维层含有不定径纤维。
2个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优选为弹性纤维层1的厚度的1.2~20倍,特别优选为1.5~5倍。另一方面,关于单位面积质量,优选弹性纤维层的单位面积质量高于2个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至少一个的单位面积质量。换而言之,非弹性纤维层优选比弹性纤维层更厚、单位面积质量更小。通过使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成为这样的关系,非弹性纤维层成为与弹性纤维层相比具有厚度且蓬松的层。其结果,伸缩性无纺布10柔软且手感良好。
关于非弹性纤维层2、3的厚度本身,优选为0.05~5mm,特别优选为0.1~1mm。另一方面,关于弹性纤维层1的厚度本身,优选小于非弹性纤维层2、3的厚度,具体地优选为0.01~2mm,特别优选为0.1~0.5mm。厚度是在将伸缩性无纺布在20±2℃、65±2%RH的环境下、无负荷下放置2天以上后按照下述方法求得的。首先,将伸缩性无纺布夹在平板间,负荷0.5cN/cm2。在此状态下,通过显微镜用50~20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分别求出各视野下的平均厚度,以3个视野的厚度平均值而求得。
关于非弹性纤维层2、3的单位面积质量本身,从均匀覆盖弹性纤维层表面的观点和残留变形的观点出发,优选分别为1~60g/m2,特别优选为5~15g/m2。另一方面,关于弹性纤维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本身,从伸缩特性和残留变形的观点出发,优选大于非弹性纤维层2、3的单位面积质量。具体地优选为5~80g/m2,特别优选为10~40g/m2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在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下,通过纤维交点的热熔融粘合而整面地接合。即,与部分接合的以往的伸缩性无纺布的接合状态不同。在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整面接合的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中,在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的界面及其附近,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和非弹性纤维层2、3的构成纤维的交点发生热熔融粘合,实质上整面均匀地接合。通过整面接合,可以防止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之间产生浮起,即,防止两层分离而形成空间。若两层间产生浮起,则有弹性纤维层和非弹性纤维层的一体感消失、伸缩性无纺布10的手感变差的趋势。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如同一层无纺布的具有一体感的多层结构的伸缩性无纺布。
“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是指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绝大部分即便在被赋予热量或压力等的情况下也并未变形为薄膜状或薄膜-纤维结构的状态。通过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处于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具有可以对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赋予充分的透气性的优点。
弹性纤维层1在其层内,构成纤维的交点发生热熔融粘合。同样地,非弹性纤维层2、3也在其层内,构成纤维的交点发生热熔融粘合。
2个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其构成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弹性纤维层1的状态和/或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一部分进入至少一个非弹性纤维层2、3中的状态。通过处于此种状态,能够促进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的一体化,更加有效地防止两层间发生浮起。结果成为层和层以追随各自层的表面的形状而组合的状态。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一部分进入弹纤维层1,或者停在其中,或者穿过弹性纤维层1而到达另一个非弹性纤维层。当宏观地假设连接各自的各层的表面纤维间的面时,在从该面到层的内侧形成的纤维空间中,其他层的构成纤维的一部分向上述层的截面厚度方向进入。当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1并停留在其中时,优选该构成纤维进而与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交织。同样地,当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穿过弹性纤维层1而到达另一个非弹性纤维层时,优选该构成纤维与另一个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交织。这可以如下确认:用SEM或显微镜等观察伸缩性无纺布的厚度方向截面时,层间未形成实质上的空间。另外,此处所说的“交织”是指纤维彼此充分缠绕的状态,纤维层只是简单重叠的状态并不包含在交织内。例如可以如下判断是否交织:将从纤维层简单重叠的状态剥离纤维层时所需的力,以及将纤维层重叠并对其施用不伴随热熔融粘合的热风法之后剥离纤维层的力进行比较,两者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时,可以判断为交织。
为了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和/或使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非弹性纤维层,优选在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和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发生热熔融粘合的处理前、非弹性纤维或弹性纤维的至少有一个为纤维网状态(未热熔融粘合的状态)。从使构成纤维进入其他层的观点出发,由于短纤维与长纤维相比自由度更高,因此优选呈纤维网状态的纤维层。
另外,为了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1和/或使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非弹性纤维层,优选使用热风法。通过使用热风法,容易使构成纤维进入相向的纤维层、且容易使构成纤维由相向的纤维层进入。另外,通过使用热风法,容易在维持非弹性纤维层的蓬松性的同时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1。在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穿过弹性纤维层1而到达另一个非弹性纤维层时,也同样地优选使用热风法。特别优选将纤维网状态的非弹性纤维层与弹性纤维层进行层叠后使用热风法。此时,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彼此也可以热熔融粘合。进而,如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热风法,并为了优化热风的通过以提高伸缩性无纺布的透气性、特别是弹性纤维层的透气度,可以使纤维更加均匀地进入。也可以使用热风法以外的方法,例如吹入蒸汽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使用射流喷网法、针刺法等,但在使用时有非弹性纤维层的蓬松性受损、或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露出到表面、从而得到的伸缩性无纺布的手感变差的趋势。
特别是,当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与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交织时,优选仅用热风法进行交织。
为了通过热风法使纤维交织,可以适当调整气体的吹入压力、吹入速度、纤维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纤维层的搬送速度等。若仅采用用于制造普通热风法无纺布的条件,则不能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与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发生交织。如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热风法,可以得到本发明的目标伸缩性无纺布。
热风法中,通常使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气体贯通于纤维层的厚度方向。此时,纤维的交织和纤维交点的熔融粘合同时发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必须通过热风法在各层内的构成纤维之间使纤维交点熔融粘合。换而言之,热风法是用于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1、或者用于使该构成纤维与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交织、从而使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和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热熔融粘合的必要操作。另外,纤维进入的方向根据经加热的气体的通过方向和非弹性纤维层与弹性纤维层的位置关系而改变。非弹性纤维层优选为通过热风法在其构成纤维内纤维交点发生了熔融粘合的热风法无纺布。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优选方式中,在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热风法无纺布的厚度方向内部含有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的状态的弹性纤维层1,成为该热风法无纺布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1和/或弹性纤维层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非弹性纤维层的状态。在更优选的方式中,热风法无纺布的一部分构成纤维仅通过热风法与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交织。通过在热风法无纺布的内部含有弹性纤维层1,弹性纤维层1的构成纤维实质上不存在于伸缩性无纺布的表面。这从不产生弹性纤维所特有的发粘感的方面来说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中,如图1所示,非弹性纤维层2、3上形成有微小的凹部。因此,伸缩性无纺布10的截面在微观上呈现波浪形状。如在后述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那样,该波浪形状是通过伸缩性无纺布10的拉伸加工而生成的。该波浪形状产生对伸缩性无纺布10赋予伸缩性的结果,不会对无纺布10的手感本身造成较大的影响。反倒是从能够获得更加柔软且良好的无纺布的观点出发是有利的。
虽然图1中并未示出,但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10也可以实施压花加工。压花加工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的接合强度而进行的。因此,如果通过热风法可以使弹性纤维层1和非弹性纤维层2、3充分地接合,就没有必要进行压花加工。另外,压花加工虽然使构成纤维彼此接合,但与热风法不同,通过压花加工,纤维彼此不发生交织。
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在其面内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具有伸缩性。也可以在面内的所有方向上具有伸缩性。此种情况下,伸缩性的程度根据方向的不同而不同是可以的。关于伸缩最大的方向,从拉伸容易性和强度兼顾的方面来说,伸缩性的程度优选100%伸长时的负荷为20~500cN/25mm,特别优选为40~150cN/25mm。与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的伸缩性相关的特别重要的性质是残留变形。正如由后述实施例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可以减小残留变形的值。具体地,由100%伸长状态收缩时的残留变形优选为15%以下、更加优选为10%以下的低值。
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从其良好的手感、防止起毛性、伸缩性、透气性的观点出发,可以用于外科用服装和清扫片材等各种用途。特别优选作为生理用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例如,可以作为构成一次性尿布外表面的片材、用于对腰身部或腰部、腿周部等赋予弹性伸缩性的片材等来使用。另外,可以作为形成卫生巾的伸缩性翼部的片材等使用。另外,可以在即使是除此以外的部位但期望赋予伸缩性的部位等使用。伸缩性无纺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可以根据其具体用途适当调整。例如,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时,优选单位面积质量为20~160g/m2左右、厚度为0.1~5mm左右。另外,由于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柔软且透气性高。关于作为柔软性尺度的弯曲刚性,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优选弯曲刚性值低至10cN/30mm以下。关于透气性,优选透气度为16m/(kPa·s)以上。伸缩方向的最大强度优选为200cN/25mm以上。另外,伸缩方向的最大伸长率优选为100%以上。
弯曲刚性依照JIS L-1096测定,使用压槽式织物手感测试器(Handle OMeter),在压入量为8mm、狭缝宽为10mm的条件下,以沿各个流动方向和与其垂直的方向弯曲时的平均值测得。透气度可以通过KATO 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AUTOMATIC AIR-PERMEABILITY TESTER KES-F8-AP1来测定透气阻力,作为其倒数而求得。
以下,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的优选制造方法。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优选制造装置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装置从制造工序的上游侧至下游侧依次具备纤维网形成部100、热风处理部200以及拉伸部300。
纤维网形成部100中具备第1纤维网形成装置21、第2纤维网形成装置22以及第3纤维网形成装置23。作为第1纤维网的形成装置21和第3纤维网的形成装置23,使用梳理机。作为梳理机,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与该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梳理机相同的梳理机。另一方面,作为第2纤维网形成装置22,使用纺喷纺丝装置。纺喷纺丝装置中具备下述纺丝口模:在熔融聚合物的排出喷嘴的前端附近,以上述喷嘴为中心相向配置有一对热风喷出部,在其下游,以上述喷嘴为中心相向配置有一对冷风喷出部。从纺丝口模纺出的纤维堆积在捕获网传送带上。
热风处理部200具有热风炉24。在热风炉24内,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加热气体、特别是加热空气吹出。当将相互层叠的3层纤维网导入热风炉内时,加热气体从该纤维网的上方朝向下方、或者其反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强行贯通。
拉伸部300具有弱接合装置25和拉伸装置30。弱接合装置25具有一对压花辊26、27。弱接合装置25用于使通过热风处理部200形成的纤维片材中各层的纤维网的接合牢靠。在弱接合装置25的下游配置有与之相邻的拉伸装置30。拉伸装置30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大径部31、32和小径部(图中未显示)、且可以相互咬合的一对凹凸辊33、34。通过将纤维片材咬入至两个凹凸辊33、34之间,将该纤维片材向辊的轴线方向(即片材的宽度方向)拉伸。
对使用具有以上构成的装置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由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网的各个面上配置由相同或不同的非弹性纤维形成的一对纤维网。另外,“由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网”不仅包括仅由弹性纤维形成的纤维网,还包含在不损害由该纤维网形成的弹性纤维层(图1中符号1表示的层)的伸缩弹性的范围内、除了弹性纤维外还含有少量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
如图2所示,在纤维网形成部100中,使用非弹性的短纤维作为原料,通过第1纤维网形成装置21即梳理机来制造非弹性纤维网3’。该非弹性纤维网3’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其构成纤维暂时接合。作为暂时接合的手段,例如可以列举出热风方式的热风吹送或利用热辊等的热熔融粘合。作为非弹性纤维网3’的原料纤维,使用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此处所说的低拉伸的纤维包括纺丝后以低拉伸倍率被拉伸的纤维和未被拉伸的纤维、即未拉伸纤维这两者。作为低拉伸的纤维,优选使用其伸长率为80~800%、特别是120~650%的纤维。通过使用具有该范围的伸长率的低拉伸纤维,该纤维可以用拉伸装置30顺利地进行拉伸,从而容易地形成上述的不定径纤维。低拉伸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10~35μm,特别优选为12~30μm。
低拉伸的纤维的伸长率依照JIS L-1015、以在测定环境温湿度为20±2℃、65±2%RH、拉伸试验机的夹具间隔为20mm、拉伸速度为20mm/min的条件下的测定为基准。另外,从已制造的无纺布上采集纤维来测定伸长率时为代表,在夹具间隔不能为20mm时,即测定的纤维长度不足20mm时,将夹具间隔设定为10mm或5mm来测定。
在向一个方向连续搬送的非弹性纤维网3’上,由通过第2纤维网形成装置22即纺喷纺丝装置制造的弹性纤维的连续长丝构成的弹性纤维网1’在捕获网传送带上暂时堆积后进行层叠。
通过第3纤维网形成装置23即梳理机制造的非弹性纤维网2’层叠在弹性纤维网1’上。非弹性纤维网2’的详细情况与上述非弹性纤维网3’相同,关于非弹性纤维网3’的说明也适当采用。非弹性纤维网2’和非弹性纤维网3’的构成纤维、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若在弹性纤维网1’的形成中使用纺喷法,由于熔融纤维的通过热风引起的伸长和通过冷风引起的冷拉伸连续地进行,因此具有伸缩性纤维的成形容易进行的优点。另外,由于纤维不会变得过于致密,可以形成类似短纤维粗细的伸缩性纤维,因此还具有可以获得透气性高的无纺布的优点。进而,根据纺喷法,可以得到连续长丝的纤维网。由于连续长丝的纤维网与短纤维的纤维网相比不易发生高拉伸时的断裂、容易表现出弹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常有利。
三个纤维网的层叠体被送至热风方式的热风炉24中,在此实施热风处理。通过热风处理,纤维彼此的交点发生热熔融粘合,弹性纤维网1’在其整个面上与非弹性纤维网2’、3’接合。在热风处理时,优选各层的纤维网未一体化。由此,热风处理后也能维持各纤维网所具有的蓬松且有厚度的状态,可以得到手感良好的伸缩性无纺布。
优选除了通过热风处理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各层的纤维网整面接合之外,主要使位于热风的吹送面侧的非弹性纤维网2’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网1’。另外,优选通过控制热风处理的条件使非弹性纤维网2’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网1’,进而与该纤维网1’的构成纤维交织。或者,优选使非弹性纤维网2’的一部分构成纤维穿过弹性纤维网1’而到达非弹性纤维网3’,并与该纤维网3’的构成纤维交织。
用于使非弹性纤维网2’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网1’和/或使弹性纤维网1’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非弹性纤维网2’的条件优选为:热风风量为0.4~3m/秒、热处理时间为0.5~10秒、温度为80~160℃、搬送速度为5~200m/分钟。特别优选热风风量为1~2m/秒。若热风热处理中的网使用透气度高的,则纤维更加容易通过空气的流通而进入。同样地,在非弹性纤维网3’上直接纺丝弹性纤维网1’时,弹性纤维网1’的构成纤维也更容易通过纺丝时的风而进入非弹性纤维网3’中。热风处理中使用的网和弹性纤维的直接纺丝中使用的网的透气度优选为250~800cm3/(cm2·s),特别优选为400~750cm3/(cm2·s)。上述条件在使纤维软化并均匀进入的方面和使纤维熔融粘合的方面上也是优选的。进而,为了使纤维交织,可以使热风风量为3~5m/秒、吹送压力为0.1~0.3kPa。若弹性纤维网1’的透气度为8m/(kPa·s)以上,更加优选为24m/(kPa·s)以上,则热风的流通变好,纤维可以更加均匀地进入,因而优选。另外,纤维的熔融粘合良好且最大强度提高。进而,也可以防止起毛。
在热风处理中,优选在非弹性纤维网2’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网1’的同时,非弹性纤维网2’的构成纤维和/或非弹性纤维网3’的构成纤维与弹性纤维网1’的构成纤维在它们的交点热熔融粘合。此时,优选在该热风处理后的弹性纤维维持纤维形态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处理。即,优选弹性纤维网1’的构成纤维通过热风处理不会成为薄膜状或薄膜-纤维结构。而且,在热风处理中,非弹性纤维网2’的构成纤维彼此在交点处热熔融粘合,同样地,弹性纤维网1’的构成纤维彼此、以及非弹性纤维网3’的构成纤维彼此在交点处热熔融粘合。
通过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可以获得三个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10B。纤维片材10B为具有一定宽度、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带状。纤维片材10B接着被搬送至拉伸部300。在拉伸部300中,纤维片材10B首先被搬送至弱接合装置25。弱接合装置25由压花装置构成,该压花装置具备在周面上规则地配置有压花用凸部的金属制的压花辊26和与之相向配置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支承辊27。通过弱接合装置25,对纤维片材10B实施热压花加工。由此,可以获得实施了压花加工的纤维片材10A。另外,由于在利用弱接合装置25进行热压花加工之前通过热风处理部200进行的热熔融粘合,各层的纤维网相互接合而一体化,因此利用弱接合装置25进行的热压花加工在本发明中并非必须。若期望确实地进行各层的纤维网的接合一体化时,利用弱接合装置25进行的热压花加工是有效的。另外,根据弱接合装置25,除了各层纤维网的接合一体化以外,还具有能够抑制纤维片材10A的起毛的优点。
利用弱接合装置25进行的热压花加工对于通过热风处理部200进行的热熔融粘合是辅助进行的,其加工条件比较缓和即可。相反,若热压花加工的条件过苛,则纤维片材10A的蓬松性受损,且引起纤维的薄膜化,对最终得到的伸缩性无纺布的手感和透气性起到负作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设定热压花加工的线压和压花辊的加热温度。
如图3所示,通过热压花加工得到的纤维片材10A具有大量相互独立的散点状的接合部4。接合部4由规则的配置图案形成。接合部4例如优选在纤维片材10A的流动方向(MD)及其垂直方向(CD)的两个方向上不连续地形成。
将在弱接合装置25中实施了热压花加工的纤维片材10A继续运送至拉伸装置30。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具备在轴长方向上交替形成有大径部31、32和小径部(图中未显示)的一对凹凸辊33、34的拉伸装置30,将纤维片材10A向搬送方向(MD)和垂直方向(CD)进行拉伸。
拉伸装置30的构成为:可以用公知的升降机构使一个或两个凹凸辊33、34的轴部上下变动位置,两者的间隔可以调节。如图1、图4(b)和(d)所示,各凹凸辊33、34如下组合:一个凹凸辊33的大径部31松插在另一个凹凸辊34的大径部32间、另一个凹凸辊34的大径部32松插在上述一个凹凸辊33的大径部31间。使纤维片材10A咬入至该状态的两辊33、34间,从而使纤维片材10A拉伸。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拉伸工序中,优选使纤维片材10A的宽度方向上的接合部4的位置与凹凸辊33、34的大径部31、32的位置一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纤维片材10A上形成有多列接合部列(图3中显示10列),该接合部列由多个接合部4沿MD方向以一条直线状排列而形成,图3中,以位于最左侧的接合部列R1为起始,由其开始每隔一列的接合部列R1各自中包含的接合部4与一个凹凸辊33的大径部31的位置一致,以左边第二个接合部位R2为起始,由其开始每隔一列的接合部列R2各自中包含的接合部与另一个凹凸辊34的大径部31的位置一致。图3中,符号31、32表示的范围表示在将纤维片材10A咬入两凹凸辊33、34间的状态下的一个时间点上、与各个辊的大径部31、32的周面重合的范围。
纤维片材10A在咬合入凹凸辊33、34间的状态下通过两辊33、34之间时,如图4(b)和(d)所示,接合部4和任一个凹凸辊的大径部31、32重合,另一方面,不与大径部31、32重合的大径部彼此间的区域、即上述的接合部列间的区域向宽度方向积极地拉伸。特别是,非弹性纤维层2、3中所含的低拉伸的纤维在接合部4间被拉伸而变细,从而形成不定径纤维。也就是说,利用凹凸辊33、34的拉伸力主要作用于低拉伸纤维的拉伸,对接合部4不施加过度的力。其结果,不仅可以防止接合部4的破坏和各层纤维网之间发生剥离,也可以使纤维片材10A的接合部之外的部分有效地拉伸。另外,通过该拉伸,如图5所示,非弹性纤维层2、3充分拉伸而不破坏纤维之间的接合,由此,非弹性纤维层2、3对弹性纤维层1的自由伸缩的阻碍程度大幅下降。其结果,根据本制造方法,可以有效地制造高强度、高伸缩性、且断裂和起毛少的外观良好的伸缩性无纺布。另外,在图5中,为了简便,同等地表示了非弹性纤维的粗细。
如上所述,根据本制造方法,由于非弹性纤维被顺利地拉伸、其纤维之间的接合未因拉伸而破坏,因此可以尽量地抑制拉伸导致的片材强度的降低。具体来说,拉伸后的纤维片材A的拉伸强度、即目标伸缩性无纺布的拉伸强度相对于拉伸前的纤维片材A的拉伸强度、即目标伸缩性无纺布的坯布的拉伸强度的比例为0.3~0.99、特别是0.5~0.99、进而是0.7~0.99的接近1的值。此处所说的拉伸强度按照后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最大强度测定法来测定。
通过上述的拉伸加工,纤维片材10A的厚度优选在拉伸加工前后增加到1.1倍~4倍,特别优选1.3倍~3倍。由此,非弹性纤维层2、3的纤维发生塑性变形而伸长,从而纤维变细。与此同时,非弹性纤维层2、3变得更加蓬松,肌肤触感和缓冲性变得良好。
若拉伸加工前的纤维片材10A的厚度薄,则具有可以减小搬运和保管纤维片材10A的辊坯所需的空间的优点。
进而,通过上述的拉伸加工,纤维片材10A的弯曲刚性与拉伸加工前相比,优选变化到30~80%,特别优选变化到40~70%。由此,可以得到下垂性好的柔软的无纺布。另外,通过拉伸加工前的纤维片材10A的弯曲刚性高,纤维片材10A不易在搬送线上起皱,因而是优选的。并且,因为在拉伸加工时纤维片材10A也不起皱而容易加工,因而是优选的。
拉伸加工前后的纤维片材10A的厚度和弯曲刚性可以通过非弹性纤维层2、3中使用的纤维的伸长率、压花辊的压花图案、凹凸辊33、34的间距和前端部的厚度、咬合量来进行控制。
厚度是将伸缩性无纺布在20±2℃、65±2%RH的环境下无负荷地放置2天以上后用下述方法求得的。将伸缩性无纺布以0.5cN/cm2的负荷夹在平板间,在该状态下用显微镜以25倍~200倍的倍率观察截面,求得各层的平均厚度。另外,由平板间的距离求出整体的厚度。对于纤维的进入,以相互进入的中间点作为厚度。
为了不损伤纤维片材10A,凹凸辊33、34的大径部31、32的周面优选是不尖锐的。例如,如图4(b)和(d)所示,优选形成规定宽度的平坦面。大径部31、32的前端面的宽度W[参照图4(b)]优选为0.3~1mm,优选为接合部4的CD方向的尺寸的0.7~2倍,特别优选0.9~1.3倍。由此,非弹性纤维的纤维形态不易被破坏,可以得到高强度的伸缩性无纺布。
大径部之间的间距P[参照图4(b)]优选为0.7~2.5mm。该间距P优选为接合部4的CD方向的尺寸的1.2~5倍,特别优选为2~3倍。由此,可以得到呈现布状的外观、肌肤触感良好的伸缩性无纺布。另外,接合部4的CD方向的间距(相邻接合部列R1的间隔)为了使相对于大径部之间的间距P的位置关系一致,基本上为2倍,但由于纤维片材10A的CD方向的伸长和缩颈,若在1.6倍~2.4倍的范围内则可以使位置一致。
如前所述,利用凹凸辊33、34的咬合,非弹性纤维层2、3中含有的低拉伸纤维被拉伸而变细,从而形成不定径纤维,但通过利用该咬合,不定径纤维成为其粗细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纤维。详细说来,低拉伸的纤维在相邻的大径部间被拉伸。低拉伸的纤维的拉伸根据大径部间的间距P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间距P来控制不定径纤维的粗细变化的周期。
将由拉伸装置30送出的纤维片材10A的向其宽度方向的拉伸状态释放。即松弛伸长。其结果,纤维片材10A表现出伸缩性,该片材10A向其宽度方向收缩。由于该收缩,如图5所示,在纤维间的接合点间,非弹性纤维上产生松弛。由此可以得到目标伸缩性无纺布10。另外,在释放拉伸状态时,可以将拉伸状态完全地释放,或者也可以在表现出伸缩性的限度内,在某种程度上维持拉伸状态的状态下释放拉伸状态。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关于本实施方式未做特别说明的点,可以适当适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非弹性纤维层中含有不定径纤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弹性纤维层中含有非弹性的不定径纤维。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例如可以是由含有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的不定径纤维的弹性纤维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在含有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的不定径纤维的弹性纤维层的至少一面上配置有非弹性纤维层的多层结构。
当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为单层结构时,该无纺布含有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的不定径纤维,进而也可以含有恒定径的非弹性纤维。另一方面,当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为多层结构时,非弹性纤维层中可以含有不定径纤维,或者也可以不含有。
无论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在弹性纤维层中,从表现出良好的伸缩特性和高强度、肌肤触感良好、手感提高的点出发,弹性纤维和非弹性纤维的重量比(前者/后者)优选为20/80~80/20,特别优选为30/70~70/30。此处所说的非弹性纤维包含非弹性的不定径纤维和恒定径的非弹性纤维这两者。
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可以按照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具体地,首先形成含有弹性纤维和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该纤维网的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如前所述的纺喷法。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纺喷纺丝装置的纺丝口模,可以使用图6所示的纺丝口模。图6所示的纺丝口模是纺丝喷嘴A和纺丝喷嘴B交替排列而成的结构。作为弹性纤维的原料的树脂从纺丝喷嘴A排出,另一方面,作为非弹性纤维的原料的树脂从纺丝喷嘴B排出。
当目标伸缩性无纺布为单层结构时,对得到的纤维网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而得到纤维片材。当目标伸缩性无纺布为多层结构时,在将另行制造的非弹性纤维网层叠后,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从而得到纤维片材。
使由此得到的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以拉伸上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该纤维片材的拉伸,从而得到目标伸缩性无纺布。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伸缩性无纺布10为在弹性纤维层1的两面上层叠相同或不同的实质上为非弹性的非弹性纤维层2、3的形态,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为在弹性纤维层的一面上层叠非弹性纤维层的双层结构的形态。在将双层结构的伸缩性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时,特别是在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部位使用时,从肌肤触感和防止发粘等的观点出发,优选将非弹性纤维层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来使用。
另外,在图4所示的方法中,在纤维片材10A未被一个凹凸辊的大径部和另一个凹凸辊的小径部所夹持的状态下进行拉伸,但也可以将两者间的间隔缩窄,在纤维片材10A夹持在两者间的状态下进行拉伸。也就是说,还可以介由纤维片材、在带底的状态下进行拉伸。另外,拉伸工序也可以用特开平6-133998号公报记载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使纤维片材10A沿CD方向拉伸,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或除此以外还沿MD方向拉伸。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非弹性纤维层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弹性纤维层的状态和/或弹性纤维层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非弹性纤维层的状态,但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的结构并不被其限制。
实施例
以下,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被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使用图2所示的装置来制造图1所示的弹性无纺布。首先,将直径为17μm、纤维长为44mm、伸长率为15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短纤维(芯为PET、鞘为PE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供给至梳理机,形成由梳理纤维网构成的非弹性纤维网3’。纤维网3’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g/m2。在该非弹性纤维网3’上层叠弹性纤维网1’。
弹性纤维网1’用下述方法形成。使用重均分子量为50000、MFR15(230℃、2.16kg)、储能模量G’为2×106Pa、tanδ为0.06的SEBS树脂作为弹性树脂。该嵌段共聚物中,含有20重量%的苯乙烯作为聚合嵌段A,含有80重量%的乙烯-丁烯作为聚合嵌段B。使用挤出机,将熔融了的树脂在模口温度为310℃下从纺丝喷嘴中挤出,通过纺喷法在网上形成弹性纤维网1’。弹性纤维的直径为32μm。纤维网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
在弹性纤维网1’上层叠由与上述相同的非弹性短纤维形成的非弹性纤维网2’。纤维网2’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g/m2
将这3层纤维网的层叠体导入热处理机,用热风方式吹送热风以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条件为:网上温度为140℃、热风风量为2m/秒、吹送压力为0.1kg/cm2、吹送时间为15秒。通过该热处理,得到三层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10B。
接着对纤维片材10B进行热压花加工。热压花加工采用具备压花凸辊和平坦的金属辊的压花装置进行。作为压花凸辊,使用具有CD方向的间距(相邻接合部列R1的间隔)为2.0mm的大量凸部的点状凸辊。各辊的温度设定为110℃。通过该热压花加工,得到以规则的图案形成有接合部的纤维片材10A。
对纤维片材10A实施拉伸加工。拉伸加工使用具备在轴长方向上交替形成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一对凹凸辊的拉伸装置进行。一个的凹凸辊的大径部间和小径部间的间距分别为2.0mm。通过拉伸处理,使纤维片材10A在CD方向上拉伸。由此得到在CD方向伸缩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无纺布。另外,以上各个工序的搬送速度均为10m/分钟。
[实施例2~4]
制造图1所示的伸缩性无纺布10。将具有表1所示的纤维直径和伸长率的纤维长度为44mm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短纤维(芯为PET、鞘为PE的芯鞘性复合纤维)供给至梳理机,形成梳理纤维网。将该梳理纤维网导入热处理机,用热风方式吹送热风以进行热处理,从而将构成纤维暂时熔融粘合。热处理的条件为:网上温度为137℃。通过该热处理,得到构成纤维暂时熔融粘合了的单位面积质量10g/m2的非弹性纤维网3’。在该非弹性纤维网3’上直接层叠由连续纤维形成的弹性纤维网1’。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弹性纤维网1’。弹性纤维的直径为32μm,纤维网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40g/m2
在弹性纤维网1’上层叠由与上述相同的非弹性短纤维形成的非弹性纤维网2’。纤维网2’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g/m2。纤维网2’的构成纤维未进行暂时熔融粘合。
将这3层纤维网的层叠体导入热处理机,用热风方式吹送热风以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条件为:网上温度为140℃、热风风量为2m/秒、吹送压力为0.1kPa、吹送时间为15秒。另外,网的透气度为500cm3/(cm2·s)。通过该热处理,得到三层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10B。
接着对纤维片材10B进行热压花加工。热压花加工采用具备压花凸辊和平坦的金属辊的压花装置进行。作为压花凸辊,使用具有在CD方向和MD方向上的间距均为2.0mm的大量凸部的点状凸辊。各辊的温度设定为120℃。通过该热压花加工,得到以规则的图案形成有接合部的纤维片材10A。将该纤维片材10A卷绕,作为无纺布坯布。
将纤维片材10A从其坯布送出,实施拉伸加工。拉伸加工使用具备在轴长方向上交替形成有齿和齿底的一对齿槽辊的拉伸装置进行。齿间和齿底间的间距分别为2.0mm(咬合状态下的齿间间距P为1.0mm)。调整上下齿槽辊的压入量,以拉伸倍率3.0倍使纤维片材10A沿MD方向拉伸。由此得到在MD方向上伸缩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伸缩性无纺布10。
[实施例5]
制造图1所示的伸缩性无纺布10。用下述方法形成弹性纤维网1’。使用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树脂(重均分子量为50000,MFR为60g/分钟(230℃、2.16kg),储能模量G’为5×105Pa,tanδ为0.045)构成的弹性体作为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中,含有30重量%的苯乙烯作为聚合嵌段A,含有70重量%的乙烯-丙烯作为聚合嵌段B。使用挤出机,将熔融了的嵌段共聚物在模口温度为290℃下从纺丝喷嘴中挤出,用纺喷法在网上形成由连续纤维构成的弹性纤维网1’。弹性纤维的直径为20μm。可以得到质地良好的弹性纤维网1’。纤维网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得到在MD方向上伸缩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5g/m2的伸缩性无纺布10。
[比较例1]
作为非弹性纤维网的构成纤维,使用伸长率为40%的非弹性短纤维代替低拉伸的非弹性短纤维,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伸缩性无纺布。
[比较例2]
使用Kuraray株式会社制造的苯乙烯-乙烯基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HYBRAR(注册商标)7311作为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含有12重量%的苯乙烯、88重量%的乙烯基异戊二烯。该嵌段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为1.0×106,tanδ为0.3。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获得伸缩性无纺布。
[比较例3]
使用旭化成Chemicals株式会社制造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TUFTEC(注册商标)H1031作为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含有30重量%的苯乙烯、70重量%的乙烯-丁烯。该嵌段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为1.0×107,tanδ为0.03。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获得伸缩性无纺布。
[评价]
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伸缩性无纺布的特性如下表1所示。表中的各个项目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非弹性纤维的最大纤维直径、最小纤维直径>
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伸缩性无纺布的表面(5mm×5mm),以纤维直径粗的部分的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最大纤维直径,纤维直径细的部分的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最小纤维直径。
<拉伸前的非弹性纤维的熔融粘合点强度、100%伸长时的强度和纤维的伸长率>
按照上述的测定方法测定。
<厚度>
将伸缩性无纺布在23±2℃、60%RH的环境下无负荷地放置2天以上后,按照下述方法求出厚度。将伸缩性无纺布以0.5cN/cm2的负荷夹在平板间,在该状态下用显微镜以25倍~2000倍的倍率观察截面,求出各层的平均厚度。另外,由平板间的距离求出整体的厚度。关于纤维的进入,以相互进入的中间点作为厚度。
<弯曲刚性>
使用大荣科学精机制作所制造的HOM-3,按照上述方法测定。
<最大强度、最大伸长率、100%伸长时的强度、50%返回的强度、残留变形>
以伸缩性无纺布的伸缩方向上为50mm、与之垂直的方向上为25mm的大小切出矩形的试验片。将试验片装载到Orientec制的TENSILONRTC1210A上。夹头之间的距离为25mm。使试验片向无纺布的伸缩方向以300mm/分钟的速度伸长,测定此时的负荷。以当时最大点的负荷作为最大强度。另外,将当时的试验片的长度设为B,将试验片的原来长度设为A时,将{(B—A)/A}×100作为最大伸长率(%)。另外,进行100%伸长循环试验,由100%伸长时的负荷求出100%伸长时的强度。之后,使之向返回方向(收缩方向)以相同速度收缩,形成50%伸长的状态。记录此时的负荷,作为50%返回的强度。进而,测定在100%伸长后以同样速度进行返回至原点时的未返回长度的比例,将该值作为残留变形。通过同样的方法也测定伸缩性无纺布的坯布即纤维片材A的最大强度。
<肌肤触感>
用手掌直接接触伸缩性无纺布的表面,按照以下标准判断其触感。有阻力感(粗糙感):×;阻力感小:△;无阻力感、稍有光滑的感觉:○;无阻力感、有光滑的感觉:◎。3人进行判定,若2人以上持相同意见则以其意见作为判定结果,若3人意见各不相同则以中间的意见作为判定结果。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无纺布不仅其100%伸长时的强度和残留变形维持了与比较例的无纺布同等程度的高水平,而且其与比较例的无纺布相比强度更高、伸长率更高。在将实施例的无纺布用于外包装而制作一次性尿布时,该尿布具有肌肤触感柔软、透气性高且充分拉伸,因而容易穿戴、整面束紧因而不易沾上橡胶印的特征。
另外,通过SEM观察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无纺布的截面,结果任一无纺布中,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和非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都发生了热熔融粘合,这些纤维层均为整面结合。另外,确认了非弹性纤维层的一部分构成纤维进入了弹性纤维层的厚度方向。弹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保持纤维形态。进而,实施例的无纺布中非弹性纤维的粗细周期性地变化。与之相对,比较例的无纺布中,观察到多个非弹性纤维的熔融粘合点的破坏。
如以上详细叙述,根据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可以兼顾高伸长率和高强度。因此,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即使将其拉伸也不易断裂。另外,本发明的伸缩性无纺布因为粗细不一样的非弹性纤维而具有良好的肌肤触感。

Claims (16)

1.一种伸缩性无纺布,其含有弹性纤维和沿长度方向的粗细不一样的非弹性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在含有所述弹性纤维的弹性纤维层的至少一面上配置有含有所述非弹性纤维的非弹性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具备含有所述弹性纤维和所述非弹性纤维的弹性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非弹性纤维的粗细周期性地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非弹性纤维的粗细在最细的部分为2~15μm,在最粗的部分为10~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非弹性纤维是由复合纤维构成的短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非弹性纤维的原料纤维的伸长率为80~800%。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非弹性纤维的纤维间熔融粘合点强度高于所述非弹性纤维的100%伸长时的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纤维彼此通过热风法热熔融粘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通过将所述伸缩性无纺布的坯布进行拉伸加工而使所述非弹性纤维的原料纤维拉伸,从而形成所述非弹性纤维,所述伸缩性无纺布的拉伸强度相对于所述伸缩性无纺布的坯布的拉伸强度之比为0.3~0.99。
11.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具有所述弹性纤维层和在其至少一面上配置的所述非弹性纤维层,所述弹性纤维层中含有的弹性纤维由嵌段共聚物构成,所述嵌段共聚物由以10~50重量%的芳香族乙烯系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以下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构成,所述嵌段共聚物在20℃、频率2Hz下测定的动态粘弹性的储能模量G’为1×104~8×106Pa,且在相同温度和相同频率下测定的动态粘弹性的动态损失正切tanδ值为0.2以下,
Figure A200780019922C00031
式中,R1~R4中的任意一个或2个为甲基,剩余为氢原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聚合物嵌段B进一步含有20摩尔%以下的下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
Figure A200780019922C00032
式中,R1~R4的定义与所述式(1)中的R1~R4的定义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嵌段共聚物的基本型为A—B—A。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的任意一项记载的伸缩性无纺布,其中,所述弹性纤维由连续纤维构成。
15.一种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含有弹性纤维的纤维网的至少一面上配置含有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对这些纤维网在它们未一体化的状态下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以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从而得到这些纤维网一体化而成的纤维片材,使所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从而拉伸所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所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16.一种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对含有弹性纤维及伸长率为80~800%的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的纤维网实施热风方式的热风处理以使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融粘合,从而得到纤维片材,使所述纤维片材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从而拉伸所述低拉伸的非弹性纤维,之后释放所述纤维片材的拉伸。
CN2007800199225A 2006-05-31 2007-05-18 伸缩性无纺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2814A JP2007321290A (ja) 2006-05-31 2006-05-31 伸縮性不織布
JP152814/2006 2006-05-31
JP152848/2006 2006-05-31
JP2006152848 2006-05-31
PCT/JP2007/060215 WO2007138887A1 (ja) 2006-05-31 2007-05-18 伸縮性不織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4493A true CN101454493A (zh) 2009-06-10
CN101454493B CN101454493B (zh) 2011-08-31

Family

ID=3877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99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493B (zh) 2006-05-31 2007-05-18 伸缩性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53074B2 (zh)
EP (1) EP2022878B1 (zh)
CN (1) CN101454493B (zh)
TW (1) TWI386529B (zh)
WO (1) WO200713888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9431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昆山盛纺非织造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多组分复合蓬松非织造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31314A (zh) * 2015-12-22 2018-08-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CN111826808A (zh) * 2019-03-26 2020-10-27 莱芬豪舍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机器制造厂 用于制造无纺布层压物的方法和无纺布层压物
CN112805429A (zh) * 2018-10-12 2021-05-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非织造布层叠体、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及卫生口罩
CN114525623A (zh) * 2020-10-30 2022-05-2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热粘合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2860A (ja) * 2008-01-24 2009-08-06 Hirobumi Ito 皺寄せ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皺寄せプレート
US20110053449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Welspun Global Brands Limited Multipurpose Laminated Stretch Fabric
JP5592168B2 (ja) * 2009-08-31 2014-09-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WO2013081667A1 (en) 2011-11-30 2013-06-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mall-sized disposable pull-on diaper
CA2920777C (en) * 2013-08-09 2021-08-17 Toray Industries, Inc. Elastic monofilament
JP6488217B2 (ja) * 2015-09-30 2019-03-20 花王株式会社 伸縮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64079B2 (ja) * 2015-12-28 2019-02-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695102B (zh) * 2017-12-20 2020-06-0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不織布結構與其製作方法
EP3898220A1 (en) 2018-12-20 2021-10-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Bonded laminate including a formed nonwoven substrate
WO2022093594A2 (en) * 2020-10-30 2022-05-05 Nike Innovate C.V. Asymmetric faced composite nonwoven texti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9084A (en) * 1965-08-09 1969-04-15 Toray Industries Thick and thin yarn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S5247053B2 (zh) * 1972-10-16 1977-11-30
US4107364A (en) 1975-06-06 1978-08-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Random laid bonded continuous filament cloth
US4027313A (en) * 1975-06-18 1977-05-31 Eltra Corporation Photocomposing machine and font strip therefor for kerned characters
US4663220A (en) 1985-07-30 1987-05-05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Polyolefin-containing extrudabl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ir formation into elastomeric products including microfibers
DE3927254A1 (de) 1989-08-18 1991-02-21 Reifenhaeuser Masch Verfahren und spinnduesenaggregat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kunststoff-faeden und/oder kunststoff-fasern im zuge der herstellung von einem spinnvlies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JP2534378B2 (ja) 1990-04-23 1996-09-11 株式会社クラレ 伸縮性不織布
WO1992016361A1 (en) 1991-03-20 1992-10-01 Sabee Reinhardt N Non-woven fabrics with fiber quantity gradients
US5385775A (en) 1991-12-09 1995-01-31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Composite elastic material including an anisotropic elastic fibrous web and process to make the same
JP3350094B2 (ja) 1992-05-22 2002-11-25 ザ、プロクター、エンド、ギャンブル、カンパニー 改良された伸縮性サイドパネルを有する使い捨てトレーニングパンツ
JPH11323715A (ja) 1998-05-14 1999-11-26 Mitsui Chem Inc 吸収性物品用トップシート材
JP3335949B2 (ja) 1999-05-27 2002-10-21 有限会社末富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メルトブロー式不織布の紡糸ダイ
JP3794903B2 (ja) * 1999-07-12 2006-07-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弾性伸縮性複合シート
JP3768769B2 (ja) 2000-03-30 2006-04-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弾性伸縮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90875B2 (ja) 2001-06-01 2007-10-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弾性伸縮性複合シート
JP2004016559A (ja) 2002-06-18 2004-01-22 Asahi Kasei Corp 清掃用シート
JP4341325B2 (ja) * 2002-08-08 2009-10-07 チッソ株式会社 弾性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US7405171B2 (en) * 2002-08-08 2008-07-29 Chisso Corporation Elastic nonwoven fabric and fiber product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JP4705321B2 (ja) * 2002-09-19 2011-06-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2004166831A (ja) 2002-11-18 2004-06-1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US20040121683A1 (en) * 2002-12-20 2004-06-24 Joy Jordan Composite elastic material
AU2003289457A1 (en) 2002-12-24 2004-07-22 Kao Corporation Hot-melt conjugate fiber
JP4332627B2 (ja) 2003-01-24 2009-09-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混合繊維、ならびに該混合繊維からなる伸縮性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85107C (zh) * 2003-01-24 2009-05-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混合物、包含它的弹性无纺织物及该弹性无纺织物的生产方法
TWI312820B (en) 2003-01-24 2009-08-01 Mitsui Chemicals Inc Fiber mixture, strech nonwoven fabric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stretch nonwoven fabric
CN2672114Y (zh) * 2003-11-28 2005-01-19 陈国平 水刺无纺布专用镍网
JP2005179843A (ja) 2003-12-22 2005-07-07 Kao Corp 繊維シート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314A (zh) * 2015-12-22 2018-08-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CN108431314B (zh) * 2015-12-22 2020-06-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US10947647B2 (en) 2015-12-22 2021-03-16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abric fo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CN107419431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昆山盛纺非织造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多组分复合蓬松非织造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05429A (zh) * 2018-10-12 2021-05-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非织造布层叠体、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及卫生口罩
CN111826808A (zh) * 2019-03-26 2020-10-27 莱芬豪舍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机器制造厂 用于制造无纺布层压物的方法和无纺布层压物
CN114525623A (zh) * 2020-10-30 2022-05-2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热粘合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606644A (zh) * 2020-10-30 2022-06-10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化学粘合剂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622343A (zh) * 2020-10-30 2022-06-14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有机硅涂层纤维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525623B (zh) * 2020-10-30 2023-11-07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热粘合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622343B (zh) * 2020-10-30 2023-11-07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有机硅涂层纤维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525623B8 (zh) * 2020-10-30 2023-12-29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热粘合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CN114606644B (zh) * 2020-10-30 2024-04-02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通过使用化学粘合剂提高抗起球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53074B2 (en) 2011-11-08
EP2022878A1 (en) 2009-02-11
TW200809032A (en) 2008-02-16
TWI386529B (zh) 2013-02-21
WO2007138887A1 (ja) 2007-12-06
US20090169802A1 (en) 2009-07-02
CN101454493B (zh) 2011-08-31
EP2022878A4 (en) 2010-03-31
EP2022878B1 (en)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4493B (zh) 伸缩性无纺布
CN101166859B (zh) 伸缩性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0999856B (zh) 伸缩性无纺布
CN101074515B (zh) 伸缩性无纺布
KR101368848B1 (ko) 신축 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21837B1 (ko) 신축성부직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57929B (zh) 伸缩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2477B (zh) 各向异性的可伸长非织造布
TWI492847B (zh) 使用伸長性不織布的複合體
CN1962985B (zh) 伸缩性无纺布
JP4762053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CN110268113B (zh) 液压处理的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JP4651573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JP2008106375A (ja) 伸縮性不織布
JP5230123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TWI417432B (zh) Scalable nonwoven
JP5036221B2 (ja) 伸縮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4753838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JP2007321290A (ja) 伸縮性不織布
WO2023163024A1 (ja) 繊維シート
JP2001003252A (ja) 伸縮性弾性ネ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弾性不織布
JPH03220356A (ja) 複合シート
JP4845573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JP2009030181A (ja) 弾性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伸縮性不織布
JP4889302B2 (ja) 伸縮性不織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