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9805B -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9805B
CN101449805B CN2008101635552A CN200810163555A CN101449805B CN 101449805 B CN101449805 B CN 101449805B CN 2008101635552 A CN2008101635552 A CN 2008101635552A CN 200810163555 A CN200810163555 A CN 200810163555A CN 101449805 B CN101449805 B CN 101449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kgo
ginkgo leaf
extracting
ginkgo biloba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35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9805A (zh
Inventor
王平
朱兴一
谢捷
苏为科
陈丹龙
周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08101635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9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9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9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9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9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所述提取方法为:将银杏叶原料和固相试剂混合,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质量比为1∶0.1~2,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充分研磨,取出研磨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上清液,调pH值至2.0~6.0,然后经分离纯化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溶剂残留少、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s,GBE)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内酯类化合物。银杏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糖苷为主,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不仅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脉血管,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和脑血管流量,而且能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清除自由基,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和症状改善。银杏内酯类化合物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特效拮抗剂,其中白果内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传统的GBE提取方法很多,但其实质都是基于相似相溶的原理,采用大量有机溶剂将提取物萃取出,再经过纯化处理而得到产品。这些方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首先,这些方法需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易造成产物中有机溶剂的残留。同时,由于溶剂提取需要高温且长时间回流,许多有效成份易发生变化,而且极性相似的杂质也一道被提取出来,最终导致产品纯度不高。另外,这些方法大都步骤繁琐,周期较长。
机械化学提取技术是一门新型的无溶剂提取技术,是将机械力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中而形成的一门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提取技术。机械化学提取的过程大致是,将生物组织与固相试剂混合,在机械力诱发下,有效成分与固相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某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然后经过提取和纯化,获取有效成分。
机械化学提取的本质是官能团反应,与有机溶剂提取的相似相溶原理完全不同。因此,机械化学提取技术取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首先,提取过程中无需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革除了传统方法中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避免了产品中有机溶剂的残留。其次,由于机械化学提取是基于官能团反应的提取,因此提取的选择性大大提高,使提取率和产品的纯度得到了提高。另外,与传统方法相比,机械化学提取的步骤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从而使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机械化学提取技术有望彻底取代传统的提取技术。目前还未见采用机械化学提取技术提取GBE的报道。
因此,采用机械化学提取技术来提取GBE,是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GBE的新方法,是对传统GBE提取方法的重大突破。这对实现中药提取技术的现代化,特别是中草药提取技术及生产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生产安全可靠、周期短、成本低廉、产品收率高、纯度好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方法。
本发明的研究思路为:
根据GBE的化学性质:能与固相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溶性更强的物质,再在酸的作用下恢复为原来的化合物,即先通过高能机械力作用,使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与固相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再用酸处理后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方法:将银杏叶原料和固相试剂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充分研磨,取出研磨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上清液,用酸调pH值至2.0~6.0,然后经分离纯化得到银杏叶提取物(GBE)。
上述提取反应过程推荐在室温下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固相试剂可选自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铜、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硅酸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氯化镁、亚硫酸钠、氯化铝、氯化钙。优选的,所述的固相试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硅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
本发明推荐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质量比为1∶0.1~2,更优选1∶0.5~1。
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在球磨机中的研磨时间推荐为2~30min;更优选为5~10min。
上述提取过程中,所述的研磨粉末需加水溶解,加水量推荐为研磨粉末质量的5~40倍;更优选10~20倍。在研磨粉末加水溶解过程中,推荐使用搅拌,搅拌时间为5~60min,优选搅拌20~50min。
本发明在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作用形成水溶性物质后,需在酸的作用下调节pH值使之恢复为原来的化合物,所述的pH值终点推荐为2.0~6.0;更优选为3.0~5.0。本发明推荐使用无机酸来调节上清液pH值,所述无机酸优选自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盐酸、硫酸、醋酸、碳酸、磷酸;更优选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醋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分离纯化可采用常规方法,推荐采用如下方法:上清液调节pH值至2.0~6.0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产品。
本发明具体推荐所述提取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室温下,按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质量比为1∶0.5~1将银杏叶原料和固相试剂混合,所述的固相试剂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硅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10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银杏叶原料质量10~20倍的水,搅拌20~5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无机酸调pH值到3.0~5.0,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醋酸中的一种;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
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无需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革除了传统方法中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提取过程中废液主要是碱液、中性盐溶液和无机酸,无机酸可回收套用,盐溶液和碱液经处理后可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小,另外,在提取过程中,无废气产生;
(3)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大幅度减少;
(4)提取的选择性大大提高,从而使提取率和产品的纯度得到了提高;
(5)提取过程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繁琐的萃取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综上,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溶剂残留少,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的从银杏叶中提取GBE的方法。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得率计算方式为:
产品得率(%)=产品质量/银杏叶原料质量*100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中银杏黄酮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及计算方法为:
色谱柱:C18柱(4.6mm×150mm,5pm);检测器:紫外检测,波长为360nm;流动相:甲醇∶0.4%磷酸=1∶1。以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为对照物,产品中银杏黄酮含量=3种黄酮含量总和*2.51。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中银杏内酯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及计算方法为:
色谱柱:C18柱(4.6mm×150mm,5pm),柱温:28℃;检测器:蒸发光闪射;流动相:水∶甲醇=70∶30。以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为对照物,产品中银杏内酯含量=银杏内酯A、B、C含量+白果内酯含量。
实施例1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2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2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54%,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HPLC含量为23.46%,银杏内酯含量为5.67%。
实施例2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2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2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100g水,搅拌5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盐酸调pH值到2.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65%,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3.65%,银杏内酯含量为5.38%。
实施例3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2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1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1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盐酸调pH值到3.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75%,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2.76%,银杏内酯含量为5.34%。
实施例4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30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800g水,搅拌6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硫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85%,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2.65%,银杏内酯含量为5.32%。
实施例5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磷酸调pH值到6.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01%,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4.30%,银杏内酯含量为6.78%。
实施例6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10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10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4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03%,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2.96%,银杏内酯含量为5.43%。
实施例7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20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5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12%,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0.23%,银杏内酯含量为4.76%。
实施例8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0g碳酸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10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13%,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19.98%,银杏内酯含量为4.55%。
实施例9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2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86%,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4.96%,银杏内酯含量为4.96%。
实施例10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10g醋酸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56%,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16.86%,银杏内酯含量为5.68%。
实施例11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氢氧化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96%,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1.96%,银杏内酯含量为2.69%。
实施例12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氢氧化钙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10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76%,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0.86%,银杏内酯含量为3.68%。
实施例13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2.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02%,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3.44%,银杏内酯含量为6.36%。
实施例14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4.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2.00%,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4.85%,银杏内酯含量为6.89%。
实施例15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磷酸氢二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400g水,搅拌3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3.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98%,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4.65%,银杏内酯含量为6.58。
实施例16
室温下,将20g银杏叶原料与4g碳酸氢钠混合;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研磨5min;取出研磨粉末,向其中加入200g水,搅拌50min;过滤,取上清液,加入醋酸调pH值到5.0;然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产品GBE。产品得率为1.35%,经HPLC检测,其中银杏黄酮含量为24.59%,银杏内酯含量为7.36%。

Claims (11)

1.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所述提取方法为:将银杏叶原料和固相试剂混合,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质量比为1∶0.1~2,将混合物于球磨机中充分研磨,取出研磨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上清液,调pH值至2.0~6.0,然后经分离纯化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所述的固相试剂为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氢氧化铜、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硅酸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氯化镁、亚硫酸钠、氯化铝、氯化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粉末加水溶解,加水量为研磨粉末质量的5~40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粉末加水溶解过程使用搅拌,搅拌时间为5~6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反应过程在室温下进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于球磨机中研磨时间为2~3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无机酸来调节上清液pH值,所述无机酸选自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盐酸、硫酸、碳酸、磷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醋酸来调节上清液pH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纯化采用如下方法:上清液调节pH值至2.0~6.0后,过大孔树脂层析柱,浓缩,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产品。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相试剂选自下列之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硅酸钠、碳酸钙。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原料与固相试剂质量比为1∶0.5~1。
11.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叶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上清液pH值至3.0~5.0。
CN2008101635552A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Active CN101449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635552A CN10144980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635552A CN10144980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9805A CN101449805A (zh) 2009-06-10
CN101449805B true CN101449805B (zh) 2012-08-08

Family

ID=4073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35552A Active CN101449805B (zh) 2008-12-23 2008-12-23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98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1922A (zh) * 2011-08-04 2012-02-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油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CN102344692B (zh) * 2011-08-10 2013-11-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水栀子果实中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方法
CN102526515B (zh) * 2011-12-08 2013-11-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提取竹叶黄酮的方法
CN102972838A (zh) * 2012-08-28 2013-03-20 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 板栗花健康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3325B (zh) * 2014-12-16 2018-01-09 武汉华士特工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酸、脱色方法及果胶提取方法
CN105541861A (zh) * 2016-01-27 2016-05-04 河北润茂制药有限公司 精制银杏内酯提取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8A (zh) * 1995-11-15 1996-08-21 庚朋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CN1946413A (zh) * 2004-04-29 2007-04-11 格泰克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5082A (zh) * 2008-01-31 2008-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和分离单体egcg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8A (zh) * 1995-11-15 1996-08-21 庚朋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CN1946413A (zh) * 2004-04-29 2007-04-11 格泰克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5082A (zh) * 2008-01-31 2008-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和分离单体egcg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莹 等.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刺五加总黄酮的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第18卷(第12期),2889-2891. *
刘金香 等.碱溶酸沉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安徽农业科学》.2008,第36卷(第26期),11386-11388. *
赵志伶 等.银杏苦内酯B的临床和药理学研究进展.《武警医学》.2006,第17卷(第2期),132-1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9805A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805B (zh)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CN1974527B (zh) 从杜仲叶制备高纯度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
CN104906153A (zh) 一种高效提取银杏黄酮的工艺方法
CN103655928A (zh) 一种复合酶法自茶叶渣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CN101775418A (zh) 一种从黄芪废渣中提取、分离和纯化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方法
CN102617468A (zh) 一种超声辅助提取高乌甲素的方法
CN102875562A (zh) 制备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或包含它们的提取物的方法
CN101638407A (zh)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新方法
CN102166512B (zh) 人参皂苷Rg1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应用
CN104610417B (zh) 一种从山楂中提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方法
CN110721207A (zh) 一种从沙棘废渣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299453A (zh) 一种从补骨脂中分离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方法
CN102659903B (zh) 柴胡皂苷a或柴胡皂苷d的提取纯化方法
CN101775023B (zh) 从骆驼刺植物中提取的异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和提取方法
CN108815263A (zh) 一种诺丽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CN101698059A (zh) 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石斛总生物碱的方法
CN104031107A (zh) 一种从灵芝中提取灵芝酸a的方法
CN103980099B (zh) 一种从石斛中提取毛兰素的方法
CN104721240B (zh) 一种从辣木叶中萃取并分离辣木黄酮和辣木皂苷的工艺
CN102697838B (zh) 从黄芪中同时提取和分离黄酮富集物、皂苷富集物和多糖的方法
CN102659740B (zh) 一种从杜仲叶中提取槲皮素的方法
CN102942455B (zh) 一种从桑枝中提取氧化芪三酚的方法
CN100362011C (zh)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351825B (zh) 一种银杏双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04586904A (zh) 一种同步分离制备锁阳多糖和锁阳黄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Assignee: Sui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anmin Group, Wuhan City

Assignor: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201433000031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extracting Gingko extract from ginkgo leav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805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