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7902B -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7902B
CN101447902B CN200810175595.9A CN200810175595A CN101447902B CN 101447902 B CN101447902 B CN 101447902B CN 200810175595 A CN200810175595 A CN 200810175595A CN 101447902 B CN101447902 B CN 101447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rt
wireless
circui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55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7902A (zh
Inventor
栗田俊之
尾鹫仁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66937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447902(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50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0008B/zh
Priority to CN201510969210.6A priority patent/CN105407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7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7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7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7Establishing a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a peripheral device or smart c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能够使通过照相机或便携式电话等可携带的影像设备得到的高画质影像在显示装置中显示,并能够与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等进行通信。显示装置包括:从外部影像设备无线接收影像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能与网络无线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和用于控制第一无线通信部和第二无线通信部各自的基于无线传送的连接分配的连接分配控制部。连接分配控制部是进行控制使第一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分配优先的部件,其使第一无线通信部与外部影像设备的传送量比第二无线通信部与网络的传送量大。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进行多个设备间以及与网络的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连接影像设备和作为其他影像设备的影像显示装置而欣赏影像等,正在使用进行模拟连接而传送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方法。但是,伴随着数字设备的普及,从防止画质劣化的观点看,从保护著作权的观点看,使用着进行数字连接,将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加密而进行传送的方法。
作为数字传送的一例,已知有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方式。在HDMI方式中,对高清晰影像信号的基带信号和音频信号进行分时多路转换,进行所谓HDCP(High-bandwidthDigitalContentProtection: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的加密处理而进行传送。
作为这样的将数字化后的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多路转换而传送的现有技术,例如公开于日本特开2007—202115号公报中。
在上述HDMI方式中,以置于家庭内的设备间的连接为前提,并未涉及在对高画质影像信息进行欣赏的同时连接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通过例如照相机或便携式电话等可携带的影像设备得到的高画质影像在显示装置中显示,并能够进行与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等的通信的技术。
本发明一方面的显示装置中,包括:能够从外部影像设备无线接收影像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能够与网络无线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各自的基于无线传送的连接分配的连接分配控制部。该连接分配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分配优先,例如,使第一无线通信部与上述外部影像设备的传送量比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上述网络的传送量大。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影像设备中,包括:能够对外部的显示装置无线传送影像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能够与网络无线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各自的基于无线传送的连接分配的连接分配控制部。该连接分配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分配优先,例如,使第一无线通信部与上述显示装置的传送量比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上述网络的传送量大。
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第一无线通信部能够无线接收发送来自外部影像设备的高画质影像信息。另外,第二无线通信部能够与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等无线连接。控制部能够控制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部的无线传送单元的传送量,并能够改变分配给第二无线通信部的无线传送单元的传送量。并且控制部能够决定并控制分配给第一无线通信部和第二无线通信部的无线传送量。该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对进行从外部影像设备接收影像信息的传送的第一无线通信部的分配优先,所以高画质的影像信息无间断地从影像设备向影像信息装置传送,并且能够传送来自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的信息,所以能够提供便利性优越的影像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通过影像设备得到的高画质的影像,并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影像设备1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影像设备100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将两个影像设备彼此无线连接的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将两个影像设备彼此无线连接的系统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HDMI接口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9表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传送参数的一个例子。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连接的图。
图11是表示图4和图8所示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另一例的频带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0中,作为影像设备表示了例如两个影像设备。其中一个为能够接收来自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天线或广播传送塔的数字广播信号的例如作为可携带型影像设备的影像设备100,另一个为例如调谐器等能够接收来自广播传送塔的数字广播信号的影像显示装置200。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例如由无线双向接口10连接。由此,在各设备间,能够进行高画质的影像信号或其他信息、信号的双向通信。另一方面,在影像设备100的端子134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端子202之间通过无线进行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的通信等的信号的接收发送。在该端子101与端子201之间的传送中使用的频带、和在端子134与端子202之间的传送中使用的频带不限定于规定的频带,在提高电波资源的效率的同时,抑制与其他设备的干涉等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能够携带的影像设备100具体地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电话、游戏机、个人媒体播放器等。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影像设备100的一个具体的例子,表示图10的影像设备100的具体结构。图1中,摄像装置110读取通过光学系统输入的动画和静止图像,将其转换为电气信号。压缩电路111,当送出动画的情况下,使用例如MPEG2、MPEG4、AVC/H.264等的压缩方式,另外,当送出静止画面的情况下,例如使用JPEG等的压缩方式,对读取的图像有效地进行位压缩(ビツト圧)。
另一方面,麦克风112将声音转换为电气信号。压缩电路113,例如使用MPEG音频(オ—デイオ)等的压缩方式,将读取的音频信号有效地进行位压缩。
对多路复用电路116输入来自压缩电路111、113的被位压缩后的影像信号、音频信号、并输入来自微处理器115的各种信息。多路复用电路116使用这些信息根据规定的格式进行多路复用处理。在拍摄静止画面的情况下,通常不读取音频信号,但是也可以配合静止画面拍摄增加音频信号。
作为来自微处理器115的各种信息,有使用着传感器114的位置信息(横、右纵、左纵)、日期、拍摄时间的披露信息、和其他事项等。
图1中,由多路复用电路116多路复用(多路转换)后的信号经由加密/解密电路140蓄存在蓄存装置130中。作为蓄存装置,例如能够使用硬盘装置、光盘装置、半导体存储装置等,使用哪个蓄存装置能够考虑所希望的蓄存容量、大小、蓄存介质的取出容易性、价格等而决定。另外,也能够经由信号处理电路124、存储器接口120蓄存于存储器121。
关于个人拍摄的信息,由于拍摄的个人具有著作权,通常在蓄存时不需要加密。但是,由于也有可能丢失通过蓄存装置130蓄存的介质,所以多路复用电路116的输出信号被加密/解密电路140加密后,蓄存在蓄存装置130、或存储器121中,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存在影像设备100对应于能够取下的(リム—バブル:可移动的)存储器的情况、也存在具有便携式电话功能或无线LAN功能的情况。存储器接口120是可移动的存储器121的接口,通过其他设备,将静止画面或动画的影像、音频播放内容存储于存储器121,将其与接口120连接,从而能够经由信号处理电路124、加密/解密电路140而记录于蓄存装置130中。
这时,记录于存储器121的播放内容得到著作权保护,由信号处理电路124检测出复制是否被限制,依据条件由加密/解密电路140进行加密,并移动到蓄存装置130。
同样地,静止画面或动画的影像、音频播放内容在通过无线接口122接收和输入的情况下,也经由信号处理电路124、加密/解密电路140记录于蓄存装置130。这种情况下,也依据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复制限制的条件,根据需要通过加密/解密电路140加密。
在对蓄存在蓄存装置130中的播放内容进行再现从而进行视听的情况下,使用未图示的输入键或遥控器等选择要欣赏的播放内容,被选择的播放内容从蓄存装置130读出,由加密/解密电路140将密码解密,由逆多路复用电路141分离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另外,当由广播接收机180接收广播的情况下,由加密/解密电路140解开用于广播的密码,根据需要同样由加密/解密电路140进行用于蓄存的加密处理,记录于蓄存装置130、存储器121。在直接对接收广播进行视听的情况下,由逆多路复用电路141分离出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被分离、压缩的影像信号通过扩展电路142而被扩展,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50。信号处理电路150配合显示装置160的扫描线进行扫描线转换,对显示装置160输出。另外,被分离和压缩的音频信号由扩展电路143扩展,输出给音频输出装置161。这样,由于影像设备100具有显示装置160和音频输出装置161,所以不用外部连接影像显示装置就能够直接进行视听。另外,根据影像信号和影像信号的扩展处理所要的时间的不同、扫描线转换处理的有无等,在音频显示、音频输出等上存在时间差的情况下,特别是如果音频信号比影像信号先行的话会给用户异样感,所以例如在扩展处理内进行音频信号的延迟处理,即进行所谓的同步录音(リツプシンク合わせ)。由此,不会出现基于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错位带来的异样感。
对将影像设备100作为便携式电话使用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会话等的音频被输入到音频输入输出部125,其通过电话信号处理电路125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和调制处理,由未图示的天线送给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基于电话电线的接收也同样地,从基站送出的音频由未图示的天线接收,其由电话信号处理电路125进行规定的音频信号处理和解调处理后,供给音频输入输出部125,作为音频输出。另外,影像设备100也能够接收从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发送的动画等的播放内容。这种情况下,该播放内容由未图示的天线接收,经由电话信号处理电路125供给信号处理电路124。之后,在加密/解密处理电路140等中实施前述那样的处理后,该播放内容能够通过内设于影像设备100中的显示装置、音频输出装置进行视听。另外,被这样处理后的播放内容也能够经由端子101、连接线缆10、端子201而通过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以大画面进行视听。进而,为了能够在对播放内容进行视听的同时,或者以后视听播放内容,还能够将该播放内容记录于内设于影像设备100中的蓄存介质或与影像设备100连接的蓄存介质(例如存储器121)中。存储器121也能够作为用于电影等的记录的记录介质而使用。
同样地,从广播传送塔送出的节目也能够由影像设备100的广播接收机180接收,通过影像设备100进行视听,并且也能够记录于内设在影像设备100中的蓄存介质(未图示)、或者与影像设备100连接的蓄存介质(例如存储器121)中。另外,也能够经由端子101、连接线缆10、端子201而通过影像显示装置200进行视听。
进而,通过在影像设备100上搭载摄像装置110、麦克风112,从而能够与音频一起拍摄静止画面、动画,存储于被适当内设的蓄存介质(未图示)或存储器121中。被内设的蓄存介质或存储器121中所蓄存的影像、音频能够经由端子101等而通过影像显示装置200进行视听。
在通过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视听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情况下,确认显示装置200所能对应的扫描线,在其与显示的影像信号的扫描线一致的情况下直接输出,在其与显示的影像信号的扫描线不同的情况下,在信号处理电路150转换为必要的扫描线后,由多路复用电路170与由信号处理电路151处理的音频信号进行时间轴多路复用处理。信号处理电路151在与影像信号的消隐期间相当的期间对音频信号进行时间轴压缩,并且根据需要进行用于同步录音的时间调整。被多路复用电路170进行过多路复用的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被输入加密电路171。加密电路171为了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进行传送而要进行必要的加密处理,经由影像的接口电路131、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端子101而向影像显示装置200输出。另一方面,端子134如上所述与互联网等网络连接,来自网络的影像或其他信息通过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进行无线通信。从网络取得的信息由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解调,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供给接口电路133,进而供给微处理器155。微处理器115,如果是将来自网络的信息的种类按照识别符、例如规定的格式压缩后的影像流,则将其供给逆多路复用电路141和扩展电路143等,由这些电路进行前述的那样的处理后显示于显示装置160。另外,根据需要输出通过网络从音频输出装置161取得的音频信息。另外,从网络取得的信息若为应用程序、OS等更新程序,则通过微处理器115进行新软件的添加、收纳处理和/或程序的更新处理。该实施例中,关于网络信息的处理由处理影像信息的微型计算机115处理,但是也可以重新设置用于处理网络信息的专用微型计算机。
在此,控制电路132对应于影像信号的时刻管理信息而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从而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另外,与此同时,也能够对用于与互联网等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在此,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2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1的传送量比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优先分配,即,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1的传送量比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分配得多,所以在有限的用于无线传送的频带范围内,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能够不失高画质影像信息的影像质量而送出影像信息。从端子101输出的无线信号的频带和从端子134输出的无线信号的频带由于是一定的,所以若扩大来自端子101的信号的频带,则来自端子134的信号的频带减少,网络通信的速度有所降低。但是,用于网络的信息的交换,与从影像设备100送出的影像信息相比较少,几乎没有影响。
另外,从端子101输出的信号在其接收地进行蓄存的情况下,被压缩的信号不经扩展而输出。这种情况下,从加密/解密电路140压缩的信号输入到加密电路171,进行对传送必要的加密后,经由影像的接口电路131、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端子101而输出。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32也对应于影像信号的时刻管理信息来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可变。由此,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能够不失高画质影像信息的影像质量而送出影像信息。
在上述的说明中,从摄像装置110、麦克风112取得的影像信号、音频信号、以及从存储器121、无线接口122输入的播放内容一旦记录于蓄存装置130中后即被再现。但是,不需要蓄存的情况或直接进行视听的情况下,不进行利用加密/解密电路140的用于蓄存的加密或解密处理而由逆多路复用电路141进行处理即可。由此,能够使用内设于影像设备100中的显示装置160和音频输出装置161,来对影像和音频进行视听,或者通过经由有线的接口电路131而与外部相连的接收机进行视听。
在此,详述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要素的、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1003。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和1003分别是进行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分频多路复用)方式的调制解调的电路。该实施例中,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是通过无线的方式对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信息和音频信息,从外部的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接收数据或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与进行与影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的接口电路131连接。另一方面,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是用于连接(访问)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等网络,无线接收传送影像、音频、其他数据等的各种信息的第二无线通信部,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与网络用的接口电路133连接。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对应于来自控制电路132的控制信号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和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各自的调制解调方式、频带以及载波条数可变,从而使对应的传送容量可变。即控制电路132通过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来控制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无线传送量的分配。作为通过使上述调制解调方式、频带等参数可变来使传送量变化的具体例子,在图9中表示两个方式下的传送量的不同。
本实施例,根据控制电路132和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进行控制使得,向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传送高画质影像信息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无线传送量比与网络连接进行通信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的无线传送量优先进行分配。即,本实施例中,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无线传送量比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的无线传送量分配得多。例如,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对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信息,与此同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与互联网连接而接收互联网信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32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方式使其成为例如图9所示的“方式1”,以能对用户正常提供高画质影像。另一方面,对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403,在图9所示的“方式2”中控制其与互联网连接。如图9所示可明确,方式1的传送容量为17Mbps,具有方式2的传送容量(5Mbps)的3倍以上的传送量。由此,由于本实施例将无线传送中的有限的传送容量更多地分配给与影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所以欣赏显示于影像显示装置100中的影像的用户能够时刻欣赏高画质的影像。当然,上述传送量的可变控制不限于图9所示的例子。
在此,控制电路132和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对两个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1003的传送量可变控制也可以响应用户的指示进行。例如,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由图9的方式1从互联网取得信息时,用户指示通过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将影像信息无线传送给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32对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从图11的方式1变更为方式2,并且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在图9的方式1下进行通信。另外,也可以对应于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的影像信息的精细度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例如,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向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影像信息的精细度从SD(640×480)切换为HD(1980×1080)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32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进行可变控制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增加。这时,优选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的可变控制连动,进行可变控制以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3的传送量降低。
上述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1003的传送量还能够采用通过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技术来进行可变控制。
接着,如图4所示,说明关于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其他实施例。图4仅记载关于与传送量分配控制相关的部分,与图1相同的功能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4中,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2、5003、5004分别是具有固定的传送容量的调制解调电路,仅用于传送的频带不同,所以分别如图11所示具有频带A、频带B、频带C、频带D。另外,端子101、5005~5007分别是信号的输入端子,分别对应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4设置。通过将这些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2、5003、5004进行组合,例如某一情况下,作为影像信息的传送使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2,在互联网等通信中分别使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3、5004。即,接口电路131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2对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传送影像、音频信息,接口电路133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3、5004与网络进行通信。另外,在传送要求宽的传送频带的高画质的影像信息(例如清晰度为HD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对影像信息的传送分配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2、5003,对互联网等的通信仅分配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4。即,接口电路131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1~5003向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传送影像、音频信息,接口电路133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5004与网络进行通信。这样,具有能够无间断地传送高画质的影像信息、并且也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效果。特别是,广播信号需要使从广播站送出的时间信息和接收侧的时间信息同步进行映现,而采用本发明,不会有失影像信息的品质,并且还能够管理时间信息。
图2表示图10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具体结构。对同一部分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其详细内容不加说明。图2中,关于从端子201输入的信号为不被压缩的动画的基带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从端子201输入的从外部影像设备100传送的信号被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解调,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1而输入到解密电路211。这时,控制电路2013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以对应于从外部的影像设备100送来的影像信息的传送量来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从而,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1能够收取高画质的影像信息作为按照设定时刻的信息。
解密电路211对应于图1所示的加密电路171的加密而将由加密电路171加密的内容进行解密。被解密的信号输入到逆多路复用电路250,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分别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251、252。在信号处理电路251中,与显示器260的可显示像素数配合而进行扫描线转换、清晰度转换。在信号处理电路252中,在影像信号的消隐,对经时间轴压缩并多路复用的音频信号的时间轴进行扩展,进而根据需要进行同步录音、音质调整等。信号处理电路251、252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显示器260、音频输出装置270而被欣赏。
接着,说明从端子201输入被压缩的动画信号的情况。输入被压缩的信号的目的在于将该动画信号蓄存在内设于影像显示装置200侧的蓄存装置230中。
从端子201输入的信号经由有线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1而输入到加密电路211。加密电路211对应于图2所示的加密电路171的加密而将由加密电路171加密的播放内容解密。被解密的信号被输入到加密/解密电路240。在加密/解密电路240中,读取要蓄存的播放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与此对应地进行用于蓄存的加密处理。被加密的信号输入蓄存装置230并以压缩的状态被蓄存于此。
在蓄存的同时对从端子201输入的被压缩的信号进行视听的情况下,首先相当于由解密电路211解开密码的压缩信号的信号从加密/解密电路240输入到逆多路复用电路241。接着,在逆多路复用电路241中,被分离为被压缩的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被分离的影像和音频信号分别由扩展电路242、243扩展,返回基带后,分别输入信号处理电路251、252。以下同样地,输入显示器260、音频输出装置270而被视听。
对蓄存于蓄存装置230中的播放内容进行再现而进行视听的情况下,蓄存于蓄存装置230中的播放内容的题目等显示于显示器260,进行选择,将选择到的播放内容的信号从蓄存装置230输入加密/解密电路240。由加密/解密电路240对选择播放内容的信号的密码进行解密,并输入逆多路复用电路241,以下,能够通过进行同样的处理而进行视听。
同样地,也能够进行蓄存于存储器221中的播放内容的再现。与蓄存于蓄存装置230中的播放内容的再现同样地,从蓄存于存储器221中的播放内容选择要欣赏的播放内容,将选择到的播放内容经由存储器接口220、信号处理电路224输入加密/解密电路240。在信号处理电路224中,进行从存储器221读取播放内容所必要的处理,将被压缩、多路复用的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入加密/解密电路240。以后的信号处理与从蓄存装置230读取播放内容的情况同样。
另外,与向蓄存装置230蓄存的情况同样地,也能够对存储器221蓄存播放内容。这种情况的处理省略详细说明,但是由加密/解密电路240加密的播放内容经由信号处理电路224、存储器接口220蓄存于存储器221。
视听或蓄存通过无线送来的播放内容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无线送来的被压缩的播放内容经由无线接口222、信号处理电路224输入到加密/解密电路240。加密/解密电路240中,对无线传送所必要的加密处理的密码进行解密。后面的处理与从蓄存装置230进行再现时的处理相同。
从端子201或端子202输入非压缩的基带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蓄存装置230、存储器221蓄存播放内容。以下,说明这种情况下的动作。
从端子201输入的播放内容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011、解密电路211、逆多路复用电路250而被分离为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被分离的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经由复制控制电路280而输入到压缩电路281、282。复制控制电路280对输入的播放内容读取被多路复用的复制控制信息,判断是否可复制。复制控制信息例如在将位(ビツト)分配给指定的部分的情况下,使用电子透过技术,多路转换为影像信息或音频信息本身。输入到端子202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也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压缩电路281使用例如MPEG2、MPEG4、AVC/H.264等压缩方式压缩影像信号。另外,在压缩电路282中,使用例如MPEG音频编码等压缩方式压缩音频信号。被压缩的影像信号、音频信号输入多路复用电路282,被多路转换后,输入加密/解密电路,以下同样地能够蓄存于蓄存装置230、存储器221。由此,能够根据著作权信息长时间有效录制播放内容。
另一方面,输入端子202的来自互联网等网络的信号通过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被解调,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2而供给微处理器279。微处理器279,当来自网络的信息的种类为识别符、例如按照规定的格式压缩的影像流时,则将其供给逆多路复用电路241和扩展电路242、243等,由这些的电路进行前述的那样的处理后显示于显示装置260。另外,根据需要输出由网络从音频输出装置261取得的音频信息。另外,从网络取得的信息若为应用程序、OS等更新程序,则通过微处理器279进行新软件的添加、收纳处理和/或程序的更新处理。另外,微处理器279的功能也可以由控制电路2013持有,使微处理器279和控制电路2013一体化。
在此,控制电路2013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以对应于如上述那样从外部的影像设备100送来的影像信息的传送量来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另一方面,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的传送量由于优先分配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影像设备100的影像信息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所以被控制为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相比相对较低。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接收来自外部影像设备100的影像信息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4的传送量比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1002的传送量分配得多,所以能够在有限的用于无线传送的频带的范围内,不失画质品质地取得来自外部影像设备100的高画质的影像信息。输入端子201的无线信号的频带和输入端子202的无线信号的频带由于一定,所以若放大来自端子101的信号的频带,则来自端子201的信号的频带减少,网络的通信速度有所降低。但是,用于网络的信息交换与从影像设备100送出的影像信息相比少,几乎不受影响。
在此,详述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要素的、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2016。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2016分别是进行OFDM(正交分频多路复用)方式的调制解调的电路。该实施例中,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是用于无线接收来自外部影像设备的影像信息和音频信息,并且对外部影像设备100无线送出数据或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与进行与影像显示装置200的通信的接口电路2011连接。另一方面,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是连接(アクセス:访问)互联网或家庭内网等网络,用于无线接收传送影像、音频、其他数据等的各种信息的第二无线通信部,经由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与网络用的接口电路2012连接。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对应于来自控制电路2013的控制信号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和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各自的调制解调方式、频带以及载波条数可变,从而使对应的传送容量可变。即控制电路2013通过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来控制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无线传送量的分配。作为通过使上述调制解调方式、频带等的参数可变来使传送量变化的具体例子,在图9中表示两个方式下的传送量的不同。
本实施例,根据控制电路2013和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进行控制,使得用于从外部影像设备100无线接收高画质影像信息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无线传送量比与网络连接进行通信的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的无线传送量优先分配。即,本实施例中,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无线传送量比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的无线传送量分配得多。例如,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从影像设备100接收影像信息,与此同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与互联网连接而接收互联网信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13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方式使其成为图9所示的“方式1”,以能对用户时刻提供高画质影像。另一方面,对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在图9所示的“方式2”下控制其与互联网连接。如图9所示可明确,方式1的传送容量为17Mbps,具有方式2的传送容量(5Mbps)的3倍以上的传送量。由此,本实施例由于将无线传送的有限的传送容量更多地分配给与影像设备100的通信,所以欣赏显示于影像显示装置100中的影像的用户能够时刻欣赏高画质的影像。当然,上述传送量的可变控制不限于图9所示的例子。
在此,控制电路2013和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对两个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2016的传送量可变控制也可以响应用户的指示进行。例如,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中由图9的方式1从互联网取得信息时,用户指示通过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从外部影响设备100无线接收影像信息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13对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从图11的方式1变更为方式2,并且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在图9的方式1下进行通信。另外,也可以对应于由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接收的来自影像设备100的影像信息的精细度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进行可变控制。例如,由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接收的来自影像设备100的影像信息的精细度从SD(640×480)切换为HD(1980×1080)的情况下,控制电路2013控制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2017,进行可变控制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增加。这时,优选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的传送量的可变控制连动,进行可变控制以使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6的传送量降低。
上述无线调制解调电路2015、2016的传送量还能够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技术来进行可变控制。
接着,如图8所示,说明关于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无线调制解调电路的其他实施例。图8仅记载与传送量分配控制相关的部分,与图1相同的功能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8中,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9005是进行与上述的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1001同样的动作的部件,对应于来自控制电路2013的指令,对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9012、9013分别进行传送量的分配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9012、9013分别是具有固定的传送容量的调制解调电路,只有用于传送的频带不同,分别如图11所示具有频带A、频带B、频带C、频带D。另外,端子9006~9007分别是信号的输入端子,分别对应于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3设置。通过将这些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9012、9013进行组合,对应于传送量分配控制电路9005的控制,例如某一情况下,影像信息的传送中使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在互联网等通信中各自使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2、9013。即,接口电路2011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对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传送影像、音频信息,接口电路133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2、9013与网络进行通信。另外,在从影像设备100接收要求宽的传送频带的高画质的影像信息(例如清晰度为HD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对影像信息的传送分配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1、9012,对互联网等的通信仅分配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3。即,接口电路2011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0~9012向影像显示装置200无线传送影像、音频信息,接口电路2012利用无线调制解调电路9013与网络进行通信。这样,具有能够无间断地传送高画质的影像信息、并且也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效果。特别是,广播信号需要使从广播站送出的时间信息和接收一侧的时间信息同步而进行映现,而根据本实施例,不会有失影像信息的品质,而且还能够管理时间信息。
在此,关于HDMI接口,进行补充说明。图7表示HDMI接口的一个结构例,主要由传送侧和接收侧构成。传送侧含有传送部1601和控制传送部1601的传送侧控制部1603,传送部1601构成为对影像信号(Y、Pb、Pr)和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而向接收部1604输出。另外,传送部1601含有TMDS编码电路1602,将影像信号(Y、Pb、Pr)和音频信号分别转换为串行影像数据和串行音频数据。另一方面,接受侧含有接收部1604和控制接收部1604的接收侧控制部1606,接收部1604将从传送部1601送来的影像数据、音频数据通过TMDS译码电路1605进行TMDS译码,再现基带的影像数据、音频数据。CEC线1607构成传送设备用的控制信号的设备控制线,另外称为DDC的显示规格信息经由DDC线1608传送。另外,接收侧对传送侧传送表示传送侧设备和接收侧设备已连接的信息的HPD(HotPlugDetect:热插拔检测)信号1609。
在HDMI规格中,为了进行传送,以接下来的顺序进行设备间的相互识别。首先,利用DDC线1608取得物理地址。该物理地址是用于区别设备的识别序号。然后,利用作为双向连接的CEC总线,取得用于各设备间的双向通信的逻辑地址。逻辑地址是定义了显示装置、记录装置等各设备的种类的识别信息。
图5是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的无线接口11的补充说明图。图5中,影像设备100、影像显示装置200分别与图1等说明的结构相同。为了简便说明,在图8中,关于影像设备100的结构要件,仅记载有无线的接口电路133,关于其他结构要件未图示。另外,关于影像显示装置200仅记载无线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2,关于其他结构要件未图示。在此,无线的接口电路133、无线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012都是双向接口。
图5中,天线81、84间、天线82、85间分别是用于双向传送表示影像信号、音频信号、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的信道。相对于此,天线83、86间的信道用于传送设备间控制信号。另外,位选择电路811、812被输入表示影像信号、音频信号、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和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设备间控制信号。关于上述的调制解调方式,QPSK调制解调方式与64QAM调制解调方式相比,对传送错误的耐性高。另一方面,关于传送效率,64QAM调制解调方式比QPSK调制解调方式效率高。在此,说明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和音频、表示与这些相关的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的情况。在此,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信息的方向作为上行,相反从影像显示装置200向影像设备100传送信息的方向作为下行。
影像设备100为了进行信息的传送,首先,通过载波检测电路(未图示),作为传送路的状态,对使用信道是否已经被其他设备占用进行检测。该载波检测通过检测载波是否存在于规定的期间、规定的频带而进行。载波检测电路当检测出其他设备使用该信道时,空出一段时间后,再度调查信道的占用状态。之后,检测出该信道未被其他设备使用时,将信道为空的情况通知影像设备100的微处理器115。微处理器115作为设备间控制信号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输出信道使用请求信号,确保信道的使用权。接着,微处理器115将传送请求信号输出给位选择电路811。错误控制电路843对该传送请求信号附加错误检测修正用的错误控制位而送交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调制,经由天线83而将无线信号传送给影像显示装置200。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装置200将由天线86接收的无线信号通过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进行QPSK解调,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7进行错误检测·修正控制,从而输出设备间控制信号,传给位选择电路812。
影像显示装置200中的微处理器解读接收的设备间控制信号,与来自影像设备100的传送请求信号一起收取与影像设备100相关的设备种类信息(用于识别是显示装置还是存储装置等的种类的信息)、影像设备100的设备识别序号。由于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画面进行是否进行与影像设备100的连接的显示,所以在该显示的基础上,使用者使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遥控器等输入设备做出许可连接的指示。之后,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交换相互的设备种类信息、用于识别相互的设备的识别序号等,进行用于遵守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信息交换,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许可相互的连接。在此,相互的设备为输入专用设备的情况,或者为输出专用设备的情况等,连接没有意义的情况下,另外,违反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情况等,中止连接处理,将该意思在各自的设备上显示。以下,对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没有问题的情况进行说明。
输入接口电路172的影像信号、音频信号、和表示与这些相关的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控制信号中,从影像信号的MSB选择两个位,对这两个位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1附加错误检测·修正用的控制位,送给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然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对该信号进行QPSK调制,从天线81送出无线信号。另外,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2对剩余的第三个位到第八个位的位附加错误检测·修正用的控制位,送给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然后,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对该信号进行64QAM调制,从天线82送出无线信号。
影像显示装置200中,QPSK调制解调电路804对由天线84接收的信号进行QPSK解调,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5进行错误控制后,将影像信号的上位2位输出给位控制电路812。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5对由天线85接收的剩余的信号进行64QAM解调,由错误控制电路846进行错误控制后,输出给位控制电路812。
在此,关于设备间控制信号进行说明。设备间控制信号向下行方向、即从影像显示装置200向影像设备100送出信号的情况下,从位选择电路812经由错误控制电路847被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调制而从天线86输出。影像设备100将该信号由天线83接收,经由QPSK调制解调电路83被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解调,然后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3进行错误检测·修正后,送给位选择电路811。相反,设备间控制信号向上行方向、即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送出信号的情况下,从位选择电路811经由错误控制电路843而被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调制而从天线83输出。影像显示装置200将该信号由天线86接收,由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进行QPSK解调,然后由错误控制电路847进行错误检测·修正后,传送给位选择电路812。这样,在构建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即使在杂音多的环境中也能够对重要的设备间控制信号减少误动作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关于数字信号的上位2位,能够进行传送率低,但是耐杂音性能优越的传送。即,利用影像信号的上位位对画质影响大的情况,从影像信号的MSB顺次取出2位,对这些信息分配使用QPSK调制的传送路,减少画质的劣化。其中,音频信息比影像重要的系统中,也能够对音频信号的重要的(例如上位)2位,分配给使用QPSK调制的传送路。
另外,人类识别图像的情况,关于画面的水平方向的频率成分和画面垂直方向的频率成分,相对于低频成分,高频成分有不被察觉的倾向。另外,在画面内动作的物体中,对于快的动作,有不被人类眼睛感知的倾向。利用这些倾向,关于画面的水平方向,分为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可以对低频成分使用QPSK调制,对高频成分使用64QAM调制。这样,在有限的传送频带中,能够提高对重要信息的杂音耐性,并确保整体的传送容量。同样地,关于画面的垂直方向,也可以分为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可以对低频成分使用QPSK调制,对高频成分使用64QAM调制。这样,在有限的传送频带中,能够提高对重要信息的杂音耐性,并确保整体的传送容量。另外,也能够组合相对于画面的水平方向的频率成分的处理和相对于垂直方向的频率成分的处理,而提高对所希望的重要信息的杂音耐性。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相对于输入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的各个位附加错误控制信息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输入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的位概括成一字进行表达,对该一字附加错误控制信息。这样,则错误控制电路简单而容易构成。
另外,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关于加密处理没有详细说明,但是还能够将加密电路171和接口电路172组合,如图6所示进行处理。图6表示图5所示的系统中用于进行加密处理的结构的一例,图6的系统包括加密/解密电路821~826、含有加密处理的接口电路830、831、错误控制电路841、842、843、845、846、847而构成。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与图5的例子同样地,在位选择电路811中选择规定的位,各个位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1、842进行错误控制后,由加密/解密电路821、822进行加密处理,输入QPSK调制解调电路801、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2。另外,由QPSK调制解调电路804、64QAM调制解调电路805解调的信号输入加密/解密电路824、825,分别被解密后,由位选择电路812位合成。通过这样处理,能够进行对应于重要度的信号处理,重要信息难以出错,因此降低画质劣化,能够有效进行传送。
另外,能够将可逆码与加密/解密电路821~826组合而进一步实现效率提高的传送。例如,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由加密/解密电路821~823进行加密处理之前,例如通过使用统计性质的可逆的算术码消减要传送的位后进行加密。在影像显示装置200中,由加密/解密电路824~826解密后,进行与加密/解密电路821~823对应的可逆码的解密后,由错误控制电路845~847进行错误检测·修正,由位选择电路812进行位合成。通过组合可逆码,能够降低要传送的信息的传送率,所以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传送。
另外,关于加密进行补充说明。对全部的加密电路使用AES128位加密处理进行处理,则能够进行安全度高的保护处理。除此之外,对于播放内容加密电路821,使用AES128位加密处理,对其他加密电路,使用DES加密处理,则作为系统,能够取得重要播放内容保护和处理效率的平衡,容易构成系统。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设备间控制信号,切换基带信号传送和压缩信号传送而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则对应于播放内容保护等的请求而送出压缩信号的情况下,使用QPSK调制进行传送,从而能够实现传送路上错误耐性优越的传送。另外,送出基带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64QAM调制实现传送效率好的传送。
图6的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动作基本上与图5的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动作相同。影像设备100为了进行传送信息,首先,由载波检测电路(未图示)作为传送路的状态检测使用信道是否已经被其他设备占用。该载波检测通过检测在规定期间、规定的频带上是否存在载波,而进行检测。载波检测电路当检测出其他设备正在使用该信道时,空出一段时间后,再度调查信道的占用状态。之后,检测出该信道未被其他设备使用时,将信道为空的情况通知影像设备100的微处理器115。微处理器115作为设备间控制信号从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输出信道使用请求信号,确保信道的使用权。接着,微处理器115将传送请求信号输出给位选择电路811。
错误控制电路843对该传送请求信号附加错误检测·修正用的错误控制位,由加密/解密电路823加密,而送交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QPSK调制解调电路803进行QPSK调制,经由天线83而将无线信号传送给影像显示装置200。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装置200将由天线86接收的无线信号通过QPSK调制解调电路806进行QPSK解调,由加密/解密电路826解密。通过错误控制电路847对该解密后的信号进行错误检测·修正控制,从而输出设备间控制信号,传给位选择电路812。影像显示装置200中的微处理器解读接收到的设备间控制信号,与来自影像设备100的传送请求信号一起,接收与影像设备100相关的设备种类信息(用于识别是显示装置还是存储装置等的种类的信息)、和影像设备100的设备识别序号。由于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显示画面显示是否进行与影像设备100的连接,所以在该显示的基础上,使用者使用影像显示装置200的遥控器等输入设备做出许可连接的指示。之后,在影像设备100和影像显示装置200之间交换相互的设备种类信息、用于识别相互的设备的识别序号等,进行用于遵守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的信息交换,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许可相互的连接。在此,在相互的设备为输入专用设备的情况、或者相互的设备为输出专用设备的情况等连接没有意义的情况下,另外,在违反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等的情况下,中止连接处理,将该意思在各自的设备上显示。这样,在播放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或复制限制条件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连接,从影像设备100向影像显示装置200传送影像或音频等。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为表示图1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的其他结构的图。图3一部分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该相同部分使用相同附图标记,其详细说明省略。图3所示的影像显示装置200包括解密电路212、加密/解密电路245、290、压缩/代码转化电路291、292、以及作为多路复用电路的复制控制电路293。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带信号从端子201或端子202输入的情况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地进行动作。压缩/代码转化电路292、291对基带信号作为压缩电路进行动作。被压缩的信号从端子201或端子202输入的情况下,经由输入输出接口电路210由解密电路212解密传送所需要的密码,由逆多路复用电路250分离出压缩的影像信号和压缩的音频信号。各个信号输入复制控制电路290,从表示能否复制的信息来判断可否复制。在能够复制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由压缩/代码转化电路291、292,采用压缩效率更好的压缩方式等,来降低压缩影像信号和压缩音频信号的位速率。压缩/代码转化电路291、292的输出信号由多路复用电路293多路复用,输入加密/解密电路245。在此,检测出由复制控制电路290许可复制的情况下,加密/解密电路245对该输入信号实施用于适当蓄存的加密处理,蓄存于蓄存装置230和/或存储器221。对被蓄存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情况下,来自蓄存装置230、存储器221的再现信号由加密/解密电路245将密码解密,由逆多路复用电路241分离出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此后能够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处理而进行视听。在蓄存于蓄存装置230或存储器221的同时而进行视听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加密/解密电路245将来自多路复用电路293的信号输入给逆多路复用电路241,并同样地被处理。这种情况下,能够确认转化代码后的画质。另外,不进行蓄存而直接视听的情况下,从解密电路212经由加密/解密电路245而将信号输入给逆多路复用电路241,在此,分离出影像信号和音频信号,以下,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即使在输入被压缩的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代码转化,以更高的压缩率效率良好地进行蓄存。另外,本实施例中,以压缩电路111、113为始,表示了进行信号处理的手段由电路来实现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也能够以软件等手段构成各种电路要素而进行上述处理,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本发明不对如何实现信号处理进行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从外部影像设备无线接收影像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
能与网络无线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和
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各自的基于无线传送的连接分配,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进行的影像信息的无线接收,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无线连接被同时进行,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为了使得在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接收影像信息,与此同时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分配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优先,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传送方式设定为传送容量大的第一方式,并且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传送方式设定为第二方式,该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比,频带以及调制解调方式不同且传送容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能够与作为所述网络的互联网连接,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无线接收影像信息的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互联网进行无线通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的传送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传送量的分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的传送量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传送量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传送路的状态的检测部,
并且与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来控制所述第一或第二无线通信部的调制方法。
6.一种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对外部的显示装置无线传送影像信息的第一无线通信部;
能与网络无线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和
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各自的基于无线传送的连接分配,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外部影像设备进行的影像信息的无线接收,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无线连接被同时进行,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为了使得在向所述外部的显示装置传送影像信息,与此同时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分配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优先,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传送方式设定为传送容量大的第一方式,并且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传送方式设定为第二方式,该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比,频带以及调制解调方式不同且传送容量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能够与作为所述网络的互联网连接,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向所述外部显示装置无线发送影像信息的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互联网进行无线通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传送量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传送量的分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传送量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与所述网络的传送量大。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传送路的状态的检测部,
并且与该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来控制所述第一或第二无线通信部的调制方法。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是互联网或家庭内网。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是互联网或家庭内网。
CN200810175595.9A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Active CN101447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5041.5A CN104540008B (zh) 2007-11-28 2008-11-07 影像设备
CN201510969210.6A CN105407104B (zh)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6750 2007-11-28
JP2007306750 2007-11-28
JP2007306750A JP5033598B2 (ja) 2007-11-28 2007-11-28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5041.5A Division CN104540008B (zh) 2007-11-28 2008-11-07 影像设备
CN201510969210.6A Division CN105407104B (zh)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7902A CN101447902A (zh) 2009-06-03
CN101447902B true CN10144790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066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5041.5A Active CN104540008B (zh) 2007-11-28 2008-11-07 影像设备
CN200810175595.9A Active CN101447902B (zh)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CN201510969210.6A Active CN105407104B (zh)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5041.5A Active CN104540008B (zh) 2007-11-28 2008-11-07 影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9210.6A Active CN105407104B (zh) 2007-11-28 2008-11-07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9) US9420212B2 (zh)
JP (1) JP5033598B2 (zh)
CN (3) CN104540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3598B2 (ja) * 2007-11-28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JP5800553B2 (ja) * 2011-04-07 2015-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分配装置、映像分配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83187B (zh) * 2013-07-30 2017-05-1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5653569B (zh) * 2014-12-12 2019-04-0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影像数据扩展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400189B2 (en) * 2015-12-28 2019-09-03 Ronald J. Dobala Gasoline engine lubricant
CN105847683A (zh) * 2016-03-31 2016-08-10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相机一键分享系统及方法
JP7041559B2 (ja) * 2018-03-14 2022-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データ転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873698B1 (en) * 2019-06-17 2020-12-22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optical camera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997A (zh) * 2004-06-30 2005-03-02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1100A (en) * 1981-01-20 1985-1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gital signal receiver
JPH07312748A (ja) * 1994-05-19 1995-11-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Catvシステムおよびcatv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変調方式判定方法
US5628056A (en) * 1994-05-26 1997-05-06 Econologic Technologies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TV audio signals for reception on a nearby AM and/or FM receiver
US5867223A (en) * 1995-07-17 1999-02-02 Gateway 2000, Inc. System for assigning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s to independent wireless audio output devices
US5724355A (en) * 1995-10-24 1998-03-03 At&T Corp Network access to internet and stored multimedia services from a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H.320 protocol
US6037991A (en) * 1996-11-26 2000-03-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deo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07208A1 (en) * 1997-12-09 2004-06-03 Seet Siew Sh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kmarking telephone numbers for efficient access by wireless phone devices
JP3595143B2 (ja) 1997-12-22 2004-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属性設定・通信量処理通信機器
US7548787B2 (en) 2005-08-03 2009-06-16 Kamilo Feher Medical diagnostic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60369B2 (en) 2005-08-03 2007-08-21 Kamilo Feher Location finder, tracker,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CA2310188A1 (en) 2000-05-30 2001-11-30 Mark J. Frazer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with channels configured responsive to reception quality
JP4543513B2 (ja) 2000-07-17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ベース装置および双方向通信方法
AU2001288400A1 (en) 2000-08-23 2002-03-04 Novate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over multiple independent wireless networks
KR20020016101A (ko) 2000-08-24 2002-03-04 박관우, 정창윤 이동단말기를 이용한 인터넷폰 장치
JP3652233B2 (ja) * 2000-10-19 2005-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A2428946C (en) 2000-11-14 2010-06-22 Scientific-Atlanta, Inc. Networked subscriber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JP4176011B2 (ja) * 2001-07-10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Avデータ送信装置、avデータ受信装置、avデータ表示・再生装置
JP4655439B2 (ja) 2001-09-13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BR0213596A (pt) 2001-09-26 2004-10-26 Interact Devices Inc Sistema e metodo para transmitir sinais de midia
US6957081B2 (en) 2001-12-21 2005-10-18 Motorola, Inc. Multi-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continuous mode transceiver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030188322A1 (en) 2002-03-28 2003-10-0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displaying television program content using streaming video
US7035313B2 (en) * 2002-04-09 2006-04-25 Fry Terry L Narrow bandwidth, high resolutio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frequency hopped, spread spectrum transmission method
JP3888447B2 (ja) 2002-04-23 2007-03-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3333050A (ja) * 2002-05-10 2003-1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送信方法
US8611919B2 (en) 2002-05-23 2013-12-17 Wounder Gmbh., Ll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and mobile e-commerce
US20070086724A1 (en) * 2002-07-17 2007-04-19 Jeff Grady Interface systems for portable digital media storage and playback devices
US6763226B1 (en) * 2002-07-31 2004-07-13 Computer Science Central, Inc. Multifunctional world wide walkie talkie, a tri-frequency cellular-satellite wireless instant messenger computer and network for establishing global wireless volp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mmunications, unified messaging, and video conferencing via the internet
US7072616B2 (en) 2002-09-09 2006-07-04 Conexant Systems, Inc. Multi-protocol interchip interface
TW556849U (en) 2002-09-13 2003-10-01 Shih-Pin Huang Projector to receive RF signal
JP2004191893A (ja) 2002-12-13 2004-07-08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4222136A (ja) * 2003-01-17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制御装置
US7747255B2 (en) 2003-03-26 2010-06-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andwidth estimation of network links
JP2004328319A (ja) 2003-04-24 2004-11-18 Sharp Corp 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7146133B2 (en) 2003-06-19 2006-12-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JP4228304B2 (ja) * 2003-06-26 2009-0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236804B2 (en) * 2003-07-15 2007-06-26 Sr Telecom,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voice-band modem-to-modem ca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94259B2 (en) 2003-09-05 2007-03-2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mote control device having wireless phone interface
US20050130585A1 (en) 2003-11-14 2005-06-16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with video permissions
WO2005060127A1 (en) 2003-12-19 2005-06-30 Nokia Corporation Selec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5191755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oshiba Corp コンテンツ受信蓄積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7496360B2 (en) 2004-02-27 2009-02-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function telephone
US20050215284A1 (en) 2004-03-26 2005-09-2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coexistence with dynamic prioritiz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IL161869A (en) 2004-05-06 2014-05-28 Serconet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a signal originating is wired using wires
US7089033B2 (en) 2004-05-17 2006-08-08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UWB and cellular capability
CN100356757C (zh) 2004-05-27 2007-12-19 上海交通大学 光因特网络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JP4685501B2 (ja) * 2004-07-07 2011-05-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US8170640B2 (en) 2004-08-02 2012-05-01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e projection for detec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US7719567B2 (en) * 2004-09-24 2010-05-18 Smartvue Corporation Wireless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with emergency video access
JP2006134187A (ja) * 2004-11-08 2006-05-25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
FI20045450A0 (fi) * 2004-11-22 2004-11-22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e radioyhteyden kontrolloimiseen
US20060128425A1 (en) 2004-12-13 2006-06-15 Rooyen Pieter V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architecture supporting cellular or wireless networks and broadcast utilizing a multichip cellular and broadcast silicon solution
US7460558B2 (en) 2004-12-16 2008-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capacity reassignment in a multi-ti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network
US7813295B2 (en) 2005-03-09 2010-10-12 Broadcom Corporation Co-locat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multiple protoco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60203758A1 (en) * 2005-03-11 2006-09-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terminal for relaying multimedia data to an external display device
US8625547B1 (en) 2005-03-11 2014-01-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Two-tier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DE602005014198D1 (de) 2005-03-29 2009-06-1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Verfahren zur gemeinsamen Benutzung von Information zwischen tragbar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n und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dafür
US7590075B2 (en) 2005-04-15 2009-09-1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019883B1 (en) 2005-05-05 2011-09-13 Digital Display Innovations, Llc WiFi peripheral mode display system
US8244179B2 (en) 2005-05-12 2012-08-14 Robin Dua Wireless inter-device data processing configured through inter-device transmitted data
US20060256747A1 (en) 2005-05-16 2006-11-16 Mikko Jaakkola Terminal assisted WLAN access point rate adaptation
US20070006255A1 (en) 2005-06-13 2007-01-04 Cain David C Digital media recorder highlight system
JP5050321B2 (ja) 2005-06-16 2012-10-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車載情報端末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
JP5082209B2 (ja) * 2005-06-27 2012-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
US20070021140A1 (en) 2005-07-22 2007-01-25 Keyes Marion A Iv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9503926A (ja) * 2005-07-22 2009-01-29 エヌエックスピー ビー ヴィ 2種類の無線サービスを動作させる運用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159620B2 (en) * 2005-08-01 2012-04-17 Nxp B.V. Receiver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eception signals
US7280810B2 (en) 2005-08-03 2007-10-09 Kamilo Fehe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55311B2 (en) * 2005-09-27 2009-06-30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US20070070960A1 (en) 2005-09-27 2007-03-29 Amit Barak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ent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dapter having a multi-channel mode
JP4723967B2 (ja) * 2005-09-29 2011-07-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通信制御方法
JP4852962B2 (ja) * 2005-10-13 2012-01-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0763185B1 (ko) * 2005-10-21 2007-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신 감도에 따라 컨텐츠를 재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8073492B2 (en) 2005-10-24 2011-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ly multi-networked handheld multimedia gateways
US20070094691A1 (en) 2005-10-24 2007-04-26 Gazdzinski Robert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demand content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over networks
EP1964319A2 (en) 2005-12-15 2008-09-03 Nxp B.V. Gsm harmonic emission desensitization in 5-ghz wlan
JP4563988B2 (ja) 2005-12-26 2010-10-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管理方法および通信機器
US8325237B2 (en) * 2005-12-30 2012-12-04 Telecom Italia S.P.A.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coverage of broadcast transmissions
US20070165754A1 (en) 2006-01-17 2007-07-19 Niko Kiukkonen Method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from a cellular transmitter to the 2.4/5GHz ISM band
US7624417B2 (en) * 2006-01-27 2009-11-24 Robin Du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media content via the internet
JP2009526428A (ja) 2006-02-06 2009-07-1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高価なフィルタの必要性を削減したwlan−gsmハイブリッド機器の同期
JP4643462B2 (ja) * 2006-02-08 2011-03-0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機及び偏波切替方法
US8160001B2 (en) 2006-05-25 2012-04-1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JP4653680B2 (ja) * 2006-03-22 2011-03-1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US8693950B2 (en) 2006-03-23 2014-04-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techniques to reduce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ent wireless networks device
US7778226B2 (en) 2006-03-30 2010-08-17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on among multiple transceivers
JP2007282097A (ja) * 2006-04-11 2007-10-25 Canon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80201751A1 (en) * 2006-04-18 2008-08-21 Sherjil Ahmed Wireless Medi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657286B2 (en) 2006-05-11 2010-02-02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control interface element in modem
CN1984481B (zh) 2006-05-18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障通讯分组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
JP5309430B2 (ja) * 2006-07-31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20080133327A1 (en) * 2006-09-14 2008-06-05 Shah Ullah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ing content played on mobile devices
US7949364B2 (en) 2006-10-03 2011-05-2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anaging radio modems
US20080101446A1 (en) 2006-10-31 2008-05-01 Motorola, Inc. Multi-modem scheduling o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668565B2 (en) 2006-11-07 2010-02-23 Nokia Corporation Multiradio priority control based on modem buffer load
US8107968B2 (en) 2006-12-11 2012-01-31 Nokia Corpor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according to multiradio control in a radio modem
US7933561B2 (en) * 2006-12-11 2011-04-26 Appl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rcuitry with simultaneous receive capabilities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8050707B2 (en) 2007-02-02 2011-11-01 Dell Products L.P. Method for selecting a priority for wireless technologies vi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US8527021B2 (en) * 2007-02-06 2013-09-03 Voxx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tertainment system including selectable IR receive and transmit codes and day/night picture modes
US8275382B2 (en) * 2007-03-14 2012-09-25 Lewis Scott W Multimedia communicator utilized to offer open services
US7881329B2 (en) 2007-05-25 2011-02-0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high reliability logical connection
US8223799B2 (en) 2007-06-11 2012-07-1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igital diary system
US20090103518A1 (en) 2007-10-18 2009-04-23 Motorola, Inc. Call origination by an application server in an internet protogol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US7970350B2 (en) 2007-10-31 2011-06-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haring
US20090115788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James Timothy Black Mobile computer with auxiliary display on a secondary device
US8045922B2 (en) 2007-11-23 2011-10-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existence using a single antenna in a collocated device
JP5033598B2 (ja) * 2007-11-28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US8557610B2 (en) 2011-02-14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integrated shielding into MTJ device for MRA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997A (zh) * 2004-06-30 2005-03-02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2204A1 (en) 2022-04-28
US11445241B2 (en) 2022-09-13
JP5033598B2 (ja) 2012-09-26
US9420212B2 (en) 2016-08-16
US11451861B2 (en) 2022-09-20
US20190174178A1 (en) 2019-06-06
US20190174179A1 (en) 2019-06-06
US20200120381A1 (en) 2020-04-16
US20090135307A1 (en) 2009-05-28
US20180167671A1 (en) 2018-06-14
CN105407104A (zh) 2016-03-16
CN101447902A (zh) 2009-06-03
CN105407104B (zh) 2019-07-16
CN104540008B (zh) 2018-01-16
US10958971B2 (en) 2021-03-23
US11451860B2 (en) 2022-09-20
US20160323635A1 (en) 2016-11-03
US20230029654A1 (en) 2023-02-02
US11509953B2 (en) 2022-11-22
US10244284B2 (en) 2019-03-26
US10129590B2 (en) 2018-11-13
JP2009130877A (ja) 2009-06-11
CN104540008A (zh) 2015-04-22
US20200145718A1 (en)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173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1447902B (zh) 显示装置和影像设备
US2009013531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090077605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video equipment,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7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6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