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7344A - 触发开关 - Google Patents
触发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7344A CN101447344A CNA2008101797260A CN200810179726A CN101447344A CN 101447344 A CN101447344 A CN 101447344A CN A2008101797260 A CNA2008101797260 A CN A2008101797260A CN 200810179726 A CN200810179726 A CN 200810179726A CN 101447344 A CN101447344 A CN 101447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fixed contact
- actuator
- pair
- trave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6—Casing of switch constituted by a handle serving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by the handle of a vacuum cleaner
- H01H9/063—Casing of switch constituted by a handle serving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by the handle of a vacuum cleaner enclosing a reversing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8—Auxiliary contacts on to which the arc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0—Multiple main contacts for the purpose of divid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potential drop along, the arc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串联的2组主接点2极使用,而相应实现大容量长寿命的触发开关,设有构成作为向马达供电的开关起作用的串联的2组主接点的固定接点和与固定接点相连地设置的滑动板部,及与操作部连动动作的促动器所具有的可动接点和在滑动板部上滑动的辅助接点。通过拉合操作部使促动器顺时针移动,可动接点电接触于固定接点而向马达M供电,辅助接点横跨在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使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的接触没有电位。通过拉开操作部使促动器在逆时针方向移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接触状态脱离,横跨在滑动板部上的辅助接点移动而解除与滑动板部的接触,辅助接点所具有的可动接点与使马达M处于短路状态的固定接点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电动工具上的触发开关,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适用于AC以及DC大电流用弹簧翻转式开关的接触机构的触发开关。
背景技术
如图18所示,现有的电动工具中所采用的带制动接点的触发开关为中间设置有与马达M串联的交流电源AC以及开关的结构,该开关通过拉合未图示的设置在电动工具上的操作部,使可动接点M接触在固定接点T1上从而使主接点处于导通状态,电供给到马达M,马达M转动。停止拉合操作部的话,主接点的导通状态解除,反过来,可动接点M与固定接点T2接触,制动接点处于导通状态,从而,通向马达M的回路处于短路状态并被制动。
这样,使用两极的固定接点T1、T2和可动接点M,其中一极用于向马达M供电,即所谓的主接点,另一极用作在不向马达M供电时使马达M处于短路状态而实施制动的、所谓的制动接点【参见日本特开2003-162930号公报(第5页~第8页以及图5)】。
但是,现有技术中介绍的开关的结构虽然也适用于AC以及DC大电流,但两极的接点中,一个作为主接点使用,另一个接点作为制动接点使用,所以主接点为所谓的单一的接点结构,在绝缘性以及寿命上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持多个主接点并采用辅助接点机构,而且充分利用辅助接点机构的接点结构设置了制动接点的开关机构。
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触发开关,包括:构成起到向马达供电的开关的作用的串联的2组主接点的固定接点和与该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及与操作部连动动作的促动器所具有的可动接点和在所述滑动板部上滑动的辅助接点;该固定接点、该可动接点以及该辅助接点配置成,通过拉合该操作部使该促动器在顺时针方向移动,该可动接点电接触于该固定接点而向该马达供电,同时,使该辅助接点横跨在该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使该固定接点与该可动接点的接触没有电位;而且,通过拉开该操作部,使该促动器在逆时针方向移动而解除该可动接点与该固定接点的接触状态,同时,横跨在该滑动板部上的辅助接点移动而解除与该滑动板部的接触,而且该辅助接点所具有的可动接点与使该马达处于短路状态的固定接点接触。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触发开关为一种弹簧翻转型开关,具有:一对固定接点、促动器、翻转部件、翻转弹簧和操作部,该一对固定接点朝同一方向配置在具有开口面并且形成为箱形的壳体内,形成串联的2组主接点;该促动器具有与该一对固定接点接触/脱离的一对可动接点以及从后方推压该一对可动接点的按压弹簧;该翻转部件驱动该促动器并可以自由转动;该翻转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该翻转部件上、另一端卡合在推杆上,为螺旋状并具有翻转点;该操作部移动该推杆;在通过按压/解除该操作部使该一对可动接点与该一对固定接点接触/脱离,将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接通/断开的弹簧翻转型开关中,该促动器上具有一对辅助接点,具有与该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该一对固定接点、该一对可动接点以及该一对辅助接点配置成,在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接通时,使该促动器在该翻转点前移动一定量而缩短接点间隔后,通过该翻转部件的翻转使该一对可动接点接触该一对固定接点,同时该一对辅助接点横跨在与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在将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断开时,在该翻转点前制止该促动器的移动,然后在翻转点后解除对该促动器的制止,由此使该一对可动接点从该一对固定接点离开,同时该一对辅助接点从横跨在与该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的状态脱离,而且,设置在滑动板部上的可动接点与配置在与该一对固定接点相向的相反侧的固定接点接触而形成电接触状态,从而使马达处于短路状态。
还可以在上述翻转部件上形成小齿轮,在该促动器上形成有与该小齿轮啮合的齿条。
优选方案为:上述推杆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在翻转部件上具有通过按下该操作部而被按压到该突出部上的突起,通过按下该操作部,而使该突出部按压该翻转部件的突起抵抗该翻转弹簧的力使该翻转部件转动,并使该促动器移动而使可动接点接近固定接点。
另一优选方案为:上述推杆上形成有前端部下面具有平缓台阶的面,设有具有挡块并一直与上述台阶面抵接的止挡部件,以及对该止挡部件向上方施力的止挡弹簧,在该促动器上具有与该止挡部件的该挡块卡合的锁定部,通过该止挡部件沿该推杆的台阶面移动,使该止挡部件的挡块与该促动器的突起的卡合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开放状态。
另一优选方案为:上述止挡部件在所述开关接通时上升,该促动器的锁定部越过该止挡部件的挡块的上方前行,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此时,该挡块与该促动器的锁定部的卡合状态处于锁定状态。
另一优选方案为:在上述锁定状态下,使操作部向开关断开的方向移动而使该推杆移动,即使越过该翻转弹簧的翻转点,也因该推杆前端部的下面的形状而暂时不变成开放状态,进而,该翻转弹簧越过翻转点使操作部向开关断开的方向移动后,通过该推杆的前端部的下面使该止挡部件下降,该锁定机构变成开放状态,结果,该促动器立即移动、可动接点瞬间离开固定接点而使开关断开。
本发明的触发开关利用弹簧翻转的快速切入快速切断功能,在开关接通时在使可动接点在弹簧的翻转点前充分接近固定接点,并在翻转点之后与快速切入的时机配合,使与一对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与辅助接点处于导通状态,可以实现辅助接点在没有电位的状态下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即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之间的接点状态发生变化,通过该辅助接点依然可以保持接点处于良好状态,其结果是,保证了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的接点状态良好。
而且,在辅助接点上具有辅助可动接点,在操作部离开使马达处于短路状态的辅助固定接点后,使辅助可动接点接触该辅助固定接点,从而使马达制动,实现串联的2组主接点的2极使用,相应提高了开关的容量以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触发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上述触发开关的内部的纵剖侧面图;
图3为上述触发开关的内部的纵剖侧面图;
图4为上述触发开关的促动器的立体图;
图5为从另一角度看上述促动器的立体图;
图6为上述触发开关的壳体以及其收容物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在上述壳体内收容第三端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在上述壳体内收容第一、第二以及第四端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为简易示出构成上述触发开关的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辅助接点在没有拉合操作部时的接点状态的回路图;
图10为简易示出上述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辅助接点在拉合操作部后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接触时的接点状态的回路图;
图11为简易示出上述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辅助接点在进一步拉合操作部后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接触的状态下辅助接点接触时的接点状态的回路图;
图12为示出上述操作部断开时的开关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13为操作上述操作部使接点接触后的开关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14为操作上述操作部使接点接触后进一步按压使辅助接点与滑动板部电接触时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15为在两个辅助接点滑动板部接触状态下进一步按压操作部使止挡部件处于锁定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16为上述操作部处于全冲程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17为示出具有上述触发开关的电动工具的简图;
图18为简易示出构成现有技术中触发开关的固定接点、可动接点、辅助接点的接点状态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触发开关50包括:可以通过手的握力操作的操作部51、与该操作部连动动作的促动器61、将该操作部51的操作状态传递到促动器61的推杆54,使该促动器61朝与转动方向相同方向直线移动的翻转部件58、和由绝缘材料构成并且形成为上部开口的箱形形状的壳体69。
该操作部51在内部收容着2个复位弹簧52,该操作部51的后端部枢轴支承在支承该复位弹簧52下端的盖子53的一端上。该盖子53的另一端侧(前端侧)收容该推杆54,并起到该壳体69的盖的作用。该翻转部件58基于操作部51的操作状态,通过翻转弹簧57的作用翻转,但其翻转实际上是通过引导板55被引导翻转。该翻转弹簧57的两端设置有2张板56a、56b。
该促动器61包括齿条部61c、可动接片65a、65b、分别设置在该可动接片65a、65b上的共计4个可动接点64a、64b,一直对该可动接片65a、65b施力的按压弹簧66a、66b,和使第一、第二辅助接点83A、83B在被辅助弹簧84a、84b的弹簧压力施力的状态下卡合的辅助接点卡合部61d、61e。
另外,在该壳体69内收容着在可动接片65a、65b接触的状态下锁定该促动器61的止挡部件59、止挡弹簧60、与外部电接触并具有2个固定接点67A、67B的2个第一、第二端子62A、62B、具有2个固定接点63A、63B的第三端子68A,以及具有与外部电接触的1个固定接点90j的第四端子68B。
图2、图3为示出该触发开关50的纵剖侧面的图。操作部51为触发开关50的被使用者的手操作的部分,按压该操作部51,开关接通,松开该操作部51,开关断开。该操作部51由仿手形而弯曲的上面、与该上面形成一体的左右侧面以及前面、开放的后面以及下面构成,从整体来看为中空的壳状。在该操作部51的后部的左右侧面,设有2个孔51a,通过与设置在盖子53的最后部两侧面的突起53a卡合实现操作部51与盖子53的结合(参见图1)。
另外,在操作部51的左右侧面设置有2个轴承孔51b,后述的推杆54的转动轴54e转动自如地嵌合在该轴承孔51b内。为方便使用在该操作部51的两侧面设置有葫芦形的贯通孔51c(参见图1)。且在该操作部51的上板内侧设置有保持复位弹簧52的上端的2个突起51d(参见图2)。
2个螺旋状的复位弹簧52总是向伸长方向施力,上述复位弹簧的上端由操作部51的突起51d(参见图2)固定,其下端由设置在后述的盖子53底部上的2个突起53b(参见图2)固定。
如图1~3所示,该盖子53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功能不同,后半部的功能如图2、图3所示,通过突起53b保持复位弹簧52下端,与操作部51的后端部结合。盖子53的前半部起到壳体69的盖的作用,覆盖推杆54。设置在盖子53最前部的倾斜部53d,形成有在其内部供推杆54的尖尖的前端部54d前后移动的空间。
上述盖子53的左右侧板如图1所示,覆盖在壳体69左右侧板的外侧,通过壳体69的2个爪69a嵌合在2个贯通孔53e内,实现盖子53与壳体69的结合。
如图1~3所示,该推杆54包括杆部54a、固定在该杆部54a的后端的后部块体54b、固定在该杆部54a前端的矩形台状部件54c、一体形成在该台状部件54c的前部的、前端尖成大致三角形的前端部54d、在台状部件54c的后部向下方突出的第一突出部54g、从安装在台状部件54c的下面的金属导板55的中央向下方突出的突起55a(参见图3)、以及密封圈54f。
在该后部块体54b的左右侧面形成有转动轴54e(参见图1),嵌合在操作部51的轴承孔51b。操作部51的转动动作通过轴承孔51b传递到后部块体54b。杆部54a将后部块体54b的前后方向的动作传递到台状部件54c。
该前端部54d为从台状部件54c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件突出的侧面大致为锐角三角形的板状部件,其上面的轮廓从旁边看与盖子53的倾斜部53d的内面一致。前端部54d的下面包括具有台阶的2个水平面和与该2个水平面相连的倾斜面。即,由从前端到中央部的第一水平面、从第一水平面的终端向下方伸展的直线状的第一倾斜面、从第一倾斜面的终端延续的第二水平面、从第二水平面的终端向上方变狭窄直到台状部件54c的第二倾斜面形成。
该前端部54d的下面的上述形状具有通过总是与后述的止挡部件59的前端(倾斜面59b)抵接而支配止挡部件59的上下动作的功能,且与接点的接通/断开时机有密切的关系。
卡合在导板55上的突起55a通过与板56a卡合而结合在翻转弹簧57的上端。密封圈54f具有杆部54a穿着的中心孔,嵌合在盖子53与壳体69的结合面,防止推杆54前后方向的动作引起灰尘侵入开关内部。
导板55为嵌合在推杆54的台状部件54c的下面的齿之间的矩形板,设置在其中央的突起55a(参见图3)的前端与板56a卡合。2个圆板形的板56a、56b中,上方的板56a在中央具有直径比突起55a(参见图3)稍大的凹部。通过突起55a的前端抵接在该凹部,板56a可以像陀螺似的自如地倾斜。推杆54前后方向的动作通过板56a从突起55a传递到翻转弹簧57的上端。
2个圆板形的板56a、56b中下方的板56b在中央具有直径比设置在翻转部件58上的突起稍大的凹部。通过翻转部件58的突起的圆形前端抵接在该凹部,板56b可以像陀螺似的自如地倾斜。
螺旋状的翻转弹簧57以一定的压力夹设在2个板56a、56b之间,板56a通过推杆54移动的话,翻转弹簧57在前后方向弯曲,积蓄弹力,其弹力蓄积最多的状态称为翻转点。
翻转部件58由弯曲板58a、左右2个隔板58b、细长的小齿轮58c以及突起58d构成,该弯曲板58a为将具有比盖子53的左右方向的内宽短的长度的矩形板在纵向和垂直方向上弯成圆弧状而成;该左右2个隔板58b以比板56b的直径稍大的间隔直立设置在该弯曲板58a的内面;该小齿轮58c沿弯曲板58a的中心部分的下面设置,突起58d设置在2隔板58b的各上端部。
2张隔板58b收容翻转弹簧57。小齿轮58c具有通过与后述的促动器61的齿条部61c啮合,将翻转部件58的转动转换为促动器61前后方向的直线动作的功能。突起58d与设置在盖子53上面内侧的2个孔卡合而形成翻转部件58的转动中心。
翻转部件58通过翻转弹簧57总是处于受力状态,该压力在翻转弹簧57的翻转点处最大。
止挡部件59整体上形成为L字形,其垂直部分可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壳体69最前部的左右方向中央所设置的垂直槽内。该垂直部的上端面形成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59b,该上端面抵接在推杆54的前端部54d的上述下面。
止挡部件59的水平部与壳体69底部平行地向后方突出。具有从前向后倾斜的倾斜面的挡块59a一体地形成在水平部的前端部的上面。该挡块59a与促动器61的锁定部85卡合(参见图5、14)。
止挡弹簧60收容在设置在止挡部件59的垂直部的下部的孔内,具有总是使止挡部件59向上方施力的功能。因此,止挡部件59在推杆54前后动作时沿前端部54d的下面的形状上下动作。
即例如如图2所示,在止挡部件59的垂直部的上端抵接在推杆54前端部54d的下面的第二水平面上时,止挡部件59被止挡弹簧60压下,但随着前端部54d向后方移动,在止挡弹簧60的伸长力的作用下,垂直部的前端沿第一倾斜面59b上升。然后,在垂直部的上端抵接在前端部54d的第一水平面上的一段时间内,止挡部件59停在上方。
并且,上述前端部54d的下面的水平面以及倾斜面的各长度可以在参考止挡部件59的挡块59a与促动器61的锁定部85之间的卡合时间、即开关断开时的接点脱离时机的基础上设定。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促动器61包括齿条部61c、2个箱形导向部61a、61b、可动接片65a、65b、可动接点64a、64b、按压弹簧66a、66b、辅助接点卡合部61d、61e,该齿条部61c由在与翻转部件58的小齿轮58c啮合的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齿条88形成,导向部61a、61b一体形成于齿条部61c的左右两侧,该可动接片65a、65b分别安装在该2个导向部61a、61b的各前端,可动接点64a、64b分别设置在该可动接片65a、65b的前面上下,左右各2个共计4个、按压弹簧66a、66b从后方按压收容在箱形导向部61a、61b中的可动接片65a、65b,辅助接点卡合部61d、61e使一体形成在导向部61a、61b的下部位置下面的第一、第二辅助接点83A、83B在辅助弹簧84a、84b的弹簧压力作用处于施力状态下卡合。
该导向部61a、61b借助按压弹簧66a、66b的弹力一直对可动接片65a、65b施力并保持可动接片65a、65b的前端部分为前端卡止部89a、89b,可动接片65a、65b的可动接点64a、64b在接触固定接点63A、(63B)、67A、(67B)(参见图16)后被进一步按压而使按压弹簧66a、66b的弹力进一步加大后起止挡部件的作用。
在齿条部61c的底面,设置与止挡部件59的挡块59a进行锁定的单侧倾斜的凸部所形成的锁定部85(参见图5),在同一底面的与锁定部85相对的一侧端部设置卡合凸部86。在该锁定部85与卡合凸部86所夹持的底面安装独立的部件-滑块87。
第一辅助接点83A由导电性部件形成为大致コ形形状,コ形中央部位外面作为接触片83c,该コ形的单侧端部与辅助接点卡合部61d不会脱离地卡合,在卡合后的第一辅助接点83A的内面卡合辅助弹簧84a,以悬臂状态卡合在辅助接点卡合部61d。
第二辅助接点83B由比第一辅助接点83A大一圈的导电性部件形成为大致コ形形状,コ形中央部位外面作为接触片83c,该コ形的单侧端部与辅助接点卡合部61e卡合并被临时卡定而防止脱离。
在被临时卡定而防止脱离的第二辅助接点83B的内面卡合辅助弹簧84b,以悬臂状态卡合在辅助接点卡合61e。悬臂状态的自由端部侧的侧面设置可动接点83e,该可动接点83e起到所谓的制动接点的作用。在没有通过操作部拉合的时候,接触于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使未图示的马达处于短路状态而对其进行制动。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介绍。
具有上述结构的促动器61通过在沿壳体69前后方向铺设的促动器导轨93a上被翻转部件58驱动、随着可动接点64a、64b在前后方向上水平移动而起到开关原有的接点切换功能。即、促动器61向前方移动的话,可动接点64a、64b与后述的固定接点63A、67A、(63B、67B)接触,向后方移动的话,可动接点64a、64b从固定接点63A、67A、(63B、67B)离开。然后,随着该接点的移动,构成辅助接点机构的第一、第二辅助接点83A、83B也滑动,从而实现与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81B、82B电接触。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介绍。
如图6所示,第一端子62A包括在冲切导电性板部件的一端侧所形成的平板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螺合孔80a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直角弯折该外部接续端子部90b形成的基部90c、进一步直角弯折该基部90c的左侧端部所形成的卡合板部90d、将与该弯折的卡合板部90d相连设置的面进一步直角弯折形成并具有固定接点67A的接点部90e、将与该卡合板部90d相连设置的端部侧沿与基部90c相同的方向直角弯折所形成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
第二端子62B具有与第一端子62A对称的形状,包括在冲切导电性板部件的一端侧所形成的平板的中央部分设置有螺合孔80b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直角弯折该外部接续端子部90b形成的基部90c、进一步直角弯折该基部90c的右侧端部所形成的卡合板部90d、将与该弯折的卡合板部90d相连设置的面进一步直角弯折形成并具有固定接点67B的接点部90e、将与该卡合板部90d相连设置的端部侧沿与基部90c相同的方向直角弯折所形成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B。
第三端子68A包括:将导电性板部件分成两叉,将两叉中的一个平板部90g的前端侧直角弯折形成并具有固定接点63A的接点部90e、将另一个平板部90h的前端侧直角弯折形成并具有固定接点63B的接点部90f、设置在与平板部90g相连设置的基部侧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与平板部90h以及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相连设置并且比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宽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1B的自由端部经过倒角加工,使辅助接点能够顺畅滑动。
第四端子68B是将导电性板部件形成大致四边形,从其中央底部冲切,冲切后的在图中为右侧的平板上设有固定接点90j,左侧的平板设有螺合孔80c。
如图6所示,壳体69上配置固定有包括上述固定接点63A、63B、67A、67B的第一~第四端子62A、62B、68A、68B、收容着具有可动接点64a、64b的促动器61使其做直线动作、并且为由绝缘性树脂形成、上部开口的箱形形状。其内部形成有可以收容第一~第四端子62A、62B、68A、68B的4个空间,具有将第一端子62A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配置在外侧的支承壁91a。由纵向的内壁92a、该支承壁91a、卡合从中央向内侧方向突出形成的止挡部件59的止挡导向件93b、以及在该止挡导向件93b的延长线位置形成设置在中央的线条的凸部的促动器导轨93a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空间94。在越过该第一空间94以及促动器导轨93a相邻的位置,同样在由纵向的内壁92b、支承壁91b以及促动器导轨93a所围成的空间形成第二空间95。
然后,在与第一空间94相向的位置,使第一端子62A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朝向外侧、由促动器导轨93a和内壁92a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三空间96。进而,在与第二空间95相向的位置,使第二端子62B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朝向外侧、由促动器导轨93a和内壁92b所围成的空间为第四空间97。
如图7所示,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壳体69内卡合固定第一~第四端子62A、62B、68A、68B,首先将第三端子68A收容在第三以及第四空间96、97内,即,将止挡导向件93b推压到底部使止挡导向件93b夹在第三端子68A的冲切槽内,从而使固定接点63A、637B配置成与空间成水平方向,而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1B与空间成垂直的方向。
然后,如图8所示,将第一端子62A收容在第一以及第三空间94、96内,即,将第一端子62A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卡合在支承壁91a的槽内、使卡合板部90d卡合在内壁92a的槽内,从而使固定接点67A在朝向内侧的状态下与空间成水平方向,而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在第三空间96的底部与空间成垂直的方向。
进而,将第二端子62B收容在第二以及第四空间95、97内,即,将第二端子62B的外部接续端子部90b卡合在支承壁91b的槽内,并使卡合板部90d卡合在内壁92b的槽内,从而使固定接点67B在朝向内侧的状态下与空间成水平方向,而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B在第四空间97的底部与空间成垂直的方向。
然后,如图8所示,将第四端子68B收容在第三以及第四空间96、97内,即,将板状的第四端子68B按压卡合在壳体69侧臂面上的槽内,从而使固定接点90j在朝向内侧的状态下固定。
通过将第一~第四端子62A、62B、68A、68B如上所述收容固定在壳体69内,固定接点63A、63B、67A、67B以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配置,并且辅助接点滑动用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81B、82B配置在壳体69的底部,而固定接点90j以朝向固定接点63B侧的状态配置。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促动器61从壳体69的开口部放入,可动接点以与固定接点对峙的状态配置,且辅助接点以与辅助接点滑动板部的上部接触的状态配置,促动器的可动接点以与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接触的状态配置。
在此,第一端子62A的螺合孔80a、第二端子62B的螺合孔80b、第四端子68B的螺合孔80c分别如图8的虚线所示,通过电线连接在马达M、电源AC上。
可动接点64a、64b与固定接点63A、63B、67A、67B的接触通过由上述推杆54、翻转部件58、促动器61等连动动作所构成的开关的接触机构进行快速切入、快速切断,辅助可动接点和辅助固定接点的接触只在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时才接触,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不接触时处于非接触状态。
以下通过图9~图11、图12~图16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开关的接触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所示的回路图,示出了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处的接点状态,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辅助接点的接点状态,其特征为,具有串联的2组主接点、并在辅助接点设有制动接点。即串联的2组主接点,相当于促动器61的可动接片65a的可动接点64a、64b与第一端子62A的固定接点67A、第三端子68A的固定接点63A,以及促动器61的可动接片65b的可动接点64a、64b与第二端子62B的固定接点67B、第三端子68A的固定接点63B。单一的制动接点相当于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与在第二端子62B上滑动的第二辅助接点83B的可动接点83e。
在上述回路结构构成的回路图中,首先,不操作操作部时,第二辅助接点83B的可动接点83e接触于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使马达M处于短路状态而维持实施了制动的状态。拉合操作部时,促动器移动,第一辅助接点83A和第二辅助接点83B也滑动移动,特别是通过第二辅助接点83B的滑动移动,可动接点83e脱离与固定接点90j的接触,解除马达M的短路状态。
接着,进一步拉合操作部,如图10所示,可动接片65a的可动接点64a、64b与第一端子62A的固定接点67A、第三端子68A的固定接点63A接触,可动接片65b的可动接点64a、64b与第三端子68A的固定接点63B、第二端子62B的固定接点67B接触。此时,作为辅助接点的第一辅助接点83A和第二辅助接点83B滑动移动到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82B的中间,还没有到达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1B。即、此时接点接触,串联的2组主接点处于接通的状态,马达M被供电而可转动。
然后,进一步拉合操作部,如图11所示,串联的2组主接点处于弹簧弹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加的接触状态,未图示,该状态被锁定。然后,此时,第一、第二辅助接点83A、83B处于跨过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81B、82B)的状态而处于通电状态。来自辅助侧的电源供给马达M的回路被开通,这样通过辅助接点侧弥补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的不稳定的接点状态,从而获得整体的稳定通电状态。
进而,在该状态下,停止拉合操作部,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的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同时辅助接点也处于非通电状态。最后,第二辅助接点83B的可动接点83e与固定接点90j接触,使马达M处于短路状态而对其进行制动。
以上介绍的是主接点和制动接点的接点动作,接下来参照图12~图16对实际开关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2中,开关没被操作处于断开状态时,在复位弹簧52的弹力的作用下,推杆54被朝向箭头A的方向施力。但是推杆54前端部54d受到盖子53内壁的抑制作用而无法移动。在该状态下,翻转部件58受到翻转弹簧57的按压被施以逆时针方向的力,因此,虽然安放在促动器导轨93a上的促动器61被施以B方向的力,却不会移动。此时,第一辅助接点83A停止在维持接触在第一端子62A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上的状态,同样,局部图示的第二辅助接点83B停止在维持接触在第二端子62B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B上的状态。同时,设置在第二辅助接点83B上的可动接点83e与设置在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接触而处于电接触状态。
在该状态下,拉合操作部51而使其向C方向移动的话,如图13所示,通过将推杆54拉向D方向,位于翻转部件58的翻转弹簧57上部端的突起55a被拉向相同的D方向(图中为右方向),这样翻转弹簧57所积蓄的能量达到翻转点。
在翻转弹簧57的翻转点,在翻转弹簧57的伸长力的作用下,翻转部件58很强势地向箭头E方向转动。翻转部件58向箭头E方向(图中的左方向)转动的话,与翻转部件58的小齿轮58c啮合的齿条部61c的齿条88向箭头E方向水平移动。其结果是,可动接点64a、64b与固定接点67A、63A接触。此时,还是第一辅助接点83A处于与第一端子62A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和壳体69的隔离部分接触的状态,同时,设置在第二辅助接点83B上的可动接点83e处于与设置在第四端子68B的固定接点90j分离的状态。
另外,此时促动器61的锁定部85处于搭在止挡部件59的挡块59a的上部的状态,所以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的接触状态依赖于操作部51的按压程度,接触状态没有被锁定,而且,通过按压弹簧66a对可动接点64a、64b施的力为持续施力。
进一步按压操作部51的话,如图14所示,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在接触状态下,促动器61进一步水平移动,这样按压弹簧66a被压缩,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的接触压进一步加强。同时,第一辅助接点83A处于横跨在第一端子62A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以及第三端子68A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的状态并与其接触。
另外,未图示的第二辅助接点83B处于横跨在第二端子62B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B和第三端子68A的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的状态并与其接触。此时,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接触,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之间没有电位,所以辅助接点上不会产生电弧,也就不会出现接点不稳定的问题。
进一步按压操作部51的话,如图15所示,这时使其处于第一辅助接点83A与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A和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同样没有图示的第二辅助接点83B与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2B和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接触的状态。锁定部85嵌合在挡块59a上,使促动器61的水平方向的按压方向的移动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可以将按压弹簧66a施加的力保持在一定状态使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保持锁定状态的接触。
进一步按压操作部51而处于全冲程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促动器61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使挡块59a与锁定部85的状态也稍移动,但锁定状态依然被保持,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的接触状态也被保持,而且第一辅助接点83A和第二辅助接点83B的接触状态也被保持。
这样,操作部51的接通状态一直保持的话,可以保持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的锁定状态,且第一辅助接点83A横跨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的状态(同样第二辅助接点83B横跨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82B的状态)下的电接触的状态也被保持。
按压操作部51,从全冲程状态放松手按压的状态,使操作部51向离开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在操作部51的复位弹簧52的复位,操作部趋向返回原来的状态,推杆54的前端部54d在图中向左边移动而按压止挡部59的顶部的倾斜面59b。这样,锁定在止挡部59的挡块59c上的锁定部85松开,在按压弹簧66a、66b的复位力以及翻转弹簧57的翻转力的作用下,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的接点状态向松开的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操作部51进一步返回原来的状态,这样,受到推杆54的拉力,翻转部件58向原来的状态转动翻转,从而使固定接点67A、63A与可动接点脱离。
但在固定接点67A、63A与可动接点64a、64b脱离前,第一辅助接点83A从横跨在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上的电接触的状态通过促动器61的移动而移动,第一辅助接点83A不再与其动接触,所以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A、82A之间没有电位,第一辅助接点83A上不会产生电弧,也就不会出现接点不稳定的问题。
同样,第二辅助接点83B从横跨在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82B的电接触的状态通过促动器61的移动而移动,第二辅助接点83B不再与其动接触,所以辅助接点滑动板部81B、82B之间没有电位,第二辅助接点83B上不会产生电弧。
以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对通过操作操作部51使固定接点67A、63A和可动接点64a、64b接触,并使第一辅助接点83A和第二辅助接点83B接触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而第二辅助接点83B上设置辅助可动接点83e以外的开关的接续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说明的技术相同。
图17为安装有本发明的触发开关50的电动工具示意图,在一边的把持位置处收容着触发开关50,从外部供给AC电压,通过操作触发开关50使马达M转动,通过变速齿轮G使其转动。
本发明可以作为具有搭载在电动工具上的适用于AC以及DC大电流的弹簧翻转式开关的接触机构的触发开关使用。
Claims (7)
1.一种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设有:构成起到向马达供电的开关的作用的串联的2组主接点的固定接点和与该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及与操作部连动动作的促动器所具有的可动接点和在所述滑动板部上滑动的辅助接点;
该固定接点、该可动接点以及该辅助接点配置成,通过拉合该操作部使该促动器在顺时针方向移动,该可动接点电接触于该固定接点而向该马达供电,同时,使该辅助接点横跨在该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使该固定接点与该可动接点的接触没有电位;
而且,通过拉开该操作部,使该促动器在逆时针方向移动而解除该可动接点与该固定接点的接触状态,同时,横跨在该滑动板部上的辅助接点移动而解除与该滑动板部的接触,而且该辅助接点所具有的可动接点与使该马达处于短路状态的固定接点接触。
2.一种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固定接点、促动器、翻转部件、翻转弹簧和操作部,
该一对固定接点朝同一方向配置在具有开口面并且形成为箱形的壳体内,形成串联的2组主接点;
该促动器具有与该一对固定接点接触/脱离的一对可动接点以及从后方推压该一对可动接点的按压弹簧;
该翻转部件驱动该促动器并可以自由转动;
该翻转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该翻转部件上、另一端卡合在推杆上,为螺旋状并具有翻转点;
该操作部移动该推杆;
在通过按压/解除该操作部使该一对可动接点与该一对固定接点接触/脱离,将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接通/断开的弹簧翻转型开关中,
该促动器上具有一对辅助接点,
具有与该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的滑动板部;
该一对固定接点、该一对可动接点以及该一对辅助接点配置成,在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接通时,使该促动器在该翻转点前移动一定量而缩短接点间隔后,通过该翻转部件的翻转使该一对可动接点接触该一对固定接点,同时该一对辅助接点横跨在与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
在将该串联的2组主接点断开时,在该翻转点前制止该促动器的移动,然后在翻转点后解除对该促动器的制止,由此使该一对可动接点从该一对固定接点离开,同时该一对辅助接点从横跨在与该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和与另一个固定接点相连设置着的滑动板部上与其电接触的状态脱离,而且,设置在滑动板部上的可动接点与配置在与该一对固定接点相向的相反侧的固定接点接触而形成电接触状态,从而使马达处于短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翻转部件上形成有小齿轮,在该促动器上形成有与该小齿轮啮合的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上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翻转部件上具有通过按下该操作部而按压在该突出部上的突起,通过按下该操作部而使该突出部按压该翻转部件的突起抵抗该翻转弹簧的力,使该翻转部件转动,并使该促动器移动而使可动接点接近固定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推杆上形成有前端部下面具有平缓台阶的面,设有具有挡块并一直与上述台阶面抵接的止挡部件,以及对该止挡部件向上方施力的止挡弹簧,在该促动器上具有与该止挡部件的该挡块卡合的锁定部,通过该止挡部件沿该推杆的台阶面移动,使该止挡部件的挡块与该促动器的突起的卡合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开放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挡部件在所述开关接通时上升,该促动器的锁定部越过该止挡部件的挡块的上方前行,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此时,该挡块与该促动器的锁定部的卡合状态处于锁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锁定状态下,使操作部向开关断开的方向移动而使该推杆移动,即使越过该翻转弹簧的翻转点,也因该推杆前端部的下面的形状而暂时不变成开放状态,进而,该翻转弹簧越过翻转点使操作部向开关断开的方向移动后,通过该推杆的前端部的下面使该止挡部件下降,该锁定机构变成开放状态,结果,该促动器立即移动、可动接点瞬间离开固定接点而使开关断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10374 | 2007-11-30 | ||
JP2007310374 | 2007-11-30 | ||
JP2007310374A JP5028236B2 (ja) | 2007-11-30 | 2007-11-30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7344A true CN101447344A (zh) | 2009-06-03 |
CN101447344B CN101447344B (zh) | 2012-06-20 |
Family
ID=4035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97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7344B (zh) | 2007-11-30 | 2008-11-28 | 触发开关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82152B2 (zh) |
EP (1) | EP2065909B1 (zh) |
JP (1) | JP5028236B2 (zh) |
CN (1) | CN10144734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3033A (zh) * | 2012-11-15 | 2013-03-20 |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突跳机构的扳动开关 |
CN105378882A (zh) * | 2014-02-14 | 2016-03-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其的触发开关、电动工具 |
CN109891523A (zh) * | 2016-11-16 | 2019-06-14 |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 可变电阻器用开关装置 |
CN113561137A (zh) * | 2021-05-28 | 2021-10-29 |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工具机开关联动器及工具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09227B2 (ja) * | 2009-09-15 | 2014-02-05 | 佐鳥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CN104157487B (zh) * | 2014-07-29 | 2016-03-09 | 瑞安市华通器具开关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开关 |
US12010799B2 (en) | 2018-06-28 | 2024-06-11 | Black & Decker Inc. | Electronic switch module with oppositely-arranged power switches and discrete heat sink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06333A (en) * | 1978-08-17 | 1980-06-03 | Eaton Corporation | Double pole sliding contact trigger switch with sequential auxiliary butt contacts |
US4282414A (en) * | 1979-08-30 | 1981-08-0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Convertible switch operator |
JPH06223674A (ja) * | 1993-01-27 | 1994-08-12 | Omron Corp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JPH0714459A (ja) * | 1993-06-22 | 1995-01-1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開閉器 |
US5600107A (en) * | 1995-07-27 | 1997-02-04 | Eaton Corporation | Electric switch with dynamic brake contact shared for making and breaking a power circuit |
JPH09320396A (ja) * | 1996-06-03 | 1997-12-12 | Omron Corp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US5929407A (en) * | 1998-02-19 | 1999-07-27 | Eaton Corporation | Plunger actuated switch with single adjustment features |
JP4063528B2 (ja) * | 2001-11-27 | 2008-03-19 | 佐鳥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の接触機構 |
US6749028B1 (en) * | 2003-05-22 | 2004-06-15 |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 Power tool trigger assembly |
JP4354921B2 (ja) * | 2005-02-09 | 2009-10-28 | 佐鳥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回路及び電動工具並びに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US7705260B2 (en) * | 2005-04-18 | 2010-04-27 | Xinsheng Xu | Switch assembly |
CN100466127C (zh) * | 2005-04-18 | 2009-03-04 |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 开关组件 |
JP4611177B2 (ja) * | 2005-11-09 | 2011-01-12 | 佐鳥エス・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
2007
- 2007-11-30 JP JP2007310374A patent/JP502823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11-26 US US12/292,807 patent/US79821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28 CN CN2008101797260A patent/CN1014473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28 EP EP08170181A patent/EP20659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3033A (zh) * | 2012-11-15 | 2013-03-20 |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突跳机构的扳动开关 |
CN102983033B (zh) * | 2012-11-15 | 2015-06-10 |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突跳机构的扳动开关 |
CN105378882A (zh) * | 2014-02-14 | 2016-03-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其的触发开关、电动工具 |
CN105378882B (zh) * | 2014-02-14 | 2017-08-04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其的触发开关、电动工具 |
CN109891523A (zh) * | 2016-11-16 | 2019-06-14 | 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 可变电阻器用开关装置 |
CN113561137A (zh) * | 2021-05-28 | 2021-10-29 |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工具机开关联动器及工具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028236B2 (ja) | 2012-09-19 |
EP2065909B1 (en) | 2012-09-05 |
EP2065909A3 (en) | 2011-07-06 |
JP2009135000A (ja) | 2009-06-18 |
EP2065909A2 (en) | 2009-06-03 |
US7982152B2 (en) | 2011-07-19 |
CN101447344B (zh) | 2012-06-20 |
US20090139849A1 (en) | 2009-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7344B (zh) | 触发开关 | |
US20020175147A1 (en) |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EP0892418B1 (en) | Switch arrangement operable in both slide and push directions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 |
CN103247454A (zh) | 电气开关 | |
US20080156627A1 (en) | Electrical switch | |
US5791920A (en) | PC c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18107088A (ja) | スイッチの接点構造、トリガースイッチ及び電動工具 | |
CN102047371B (zh) | 断路器的可动触头装置 | |
JP4395023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3959941B2 (ja) | 回路しゃ断器およびその付属スイッチ | |
JP2008034146A (ja) | 回路遮断器の電磁引き外し装置 | |
JP3776743B2 (ja) | 押圧式スイッチ | |
CN103456571B (zh) | 断路器 | |
US5622510A (en) | PC c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MXPA02000354A (es) | Interruptor activado mediante deslizador. | |
JP4611177B2 (ja)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
JP4122697B2 (ja) | スイッチ装置 | |
US6166345A (en) | See-saw switch | |
CN111326353A (zh) | 用于切换电流的装置 | |
EP1178575B1 (en) | Connector with a switching function | |
CN219677187U (zh) |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结构及断路器 | |
CN216487890U (zh) |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及锁定机构 | |
JP3612262B2 (ja) | 開閉器の電極構造 | |
JP4665952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JP4036195B2 (ja) | 回路遮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