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6571B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6571B
CN103456571B CN201310194041.4A CN201310194041A CN103456571B CN 103456571 B CN103456571 B CN 103456571B CN 201310194041 A CN201310194041 A CN 201310194041A CN 103456571 B CN103456571 B CN 103456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movable
supporting membe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40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6571A (zh
Inventor
石黑宏文
原嘉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56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6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6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改善了组装性的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固定接点、以及具有能够接触或离开固定接点的可动接点的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分别经由连杆机构连结于作为电路切断机构的电磁铁装置及双金属片、接受操作力并旋转的把手。连杆机构包括多个连杆构件(支承构件、插销构件、推力杆、止动杆、固定轴、可动轴)。支承构件具有用于插通可动轴的单一的轴插通孔,可动触头具有用于插通可动轴的单一的轴承孔。可动轴仅插通到轴插通孔及轴承孔。由此,多个连杆构件不具有在与把手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夹着其他部件的部位,所以能够从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一方侧依次安装连杆构件。

Description

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从以往起,提供了检测异常电流并切断电路的断路器(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公开2012-69292号公报)。
上述的断路器包括:固定接点;可动触头,具有能够接触或离开固定接点的可动接点;连杆机构,包括多个连杆构件,并连结于可动触头;以及电路切断机构,在异常电流流动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以便从固定接点拉开可动接点。
上述的断路器还包括:机体,收纳上述的各部;以及把手,一部分突出到机体外部,受到操作力而相对于上述机体绕规定的旋转轴旋转,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
在上述的断路器中,为了组装方便,机体多由在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夹着把手的两个部件(机身及盖)构成。并且,在组装时,相对于机身(构成机体的上述部件的一方),从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安装上述的把手及盖(构成机体的上述部件的另一方)。因此,希望其他的部件(构成连杆机构的多个连杆构件、可动触头等)也能够从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安装。
然而,当在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上夹着其他的部件(例如,其他的连杆构件、可动触头;以下,称为第1构件)的形状的连杆构件(以下,称为第2构件)存在的情况下,至少上述的第1构件无法从与上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安装。即,需要在以将第1构件夹在第2构件之间的方式进行装配之后,将第1构件和第2构件收纳于机体。因此,这种情况下,组装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由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组装性的断路器。
本发明的断路器包括:机体,由第1框体构件及第2框体构件构成;固定接点,收纳于上述机体;可动触头,具有接触或离开上述固定接点的可动接点,并收纳于上述机体;连杆机构,收纳于上述机体,由多个连杆构件构成并连结于上述可动触头;电路切断机构,收纳于上述机体,当异常电流在上述固定接点与上述可动接点之间流动时,经由上述连杆机构驱动上述可动触头,以便从上述固定接点拉开上述可动接点;以及把手,能够相对于上述机体绕规定的旋转轴旋转地被支承,一部分突出到上述机体的外侧,受到操作力而经由上述连杆机构驱动上述可动触头,上述多个连杆构件包含:支承构件,被在上述机体的内部固定的固定轴插通,并能够绕上述固定轴旋转地被支承;以及可动轴,插通于上述支承构件,并能够与上述支承构件连动地绕上述固定轴旋转,上述可动触头被设为被插通上述可动轴并能够绕上述可动轴旋转,上述支承构件具有用于将上述可动轴插通的单一的轴插通孔,上述可动触头具有用于将上述可动轴插通的单一的轴承孔,上述可动轴的两端通过上述第1框体构件和上述第2框体构件被可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可动轴仅插通到上述轴插通孔及上述轴承孔。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承构件具有主片,该主片具有上述轴承孔,上述主片(仅)配置于上述第1框体构件与上述可动触头之间。
根据本发明,与在支承构件上在夹着可动触头的两侧设置供可动轴插通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从与把手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一方侧依次装配固定轴、支承构件、可动轴、可动触头,所以组装性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断路器,是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断路器,是在接通(on)状态取下机身后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断路器,是在接通状态取下盖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是在断开(off)状态取下盖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是在接通状态取下盖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是在开路(trip)状态取下盖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是在断开状态取下盖后的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9表示比较例的断路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用图4~图9对具有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基本结构的比较例的断路器进行说明。该断路器包括机体10以及分别保持于机体10的两个端子21,是用于对端子21间的电路进行开闭的器件。两个端子21分别配置于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机体10内,收纳有:固定接点板23,具有与一方的端子21(左侧的端子;第1端子21A)电连接的固定接点230,并固定于机体10内;以及可动触头24,具有相对于该固定接点230接触或离开的可动接点240,并与另一方的端子21(右侧的端子;第2端子21B)电连接。第1端子21A配置于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第1侧,第2端子21B配置于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第2侧。上述的固定接点板23和可动触头24,分别由例如如金属板那样的导电材料构成。
另外,在机体10中收纳有电路切断机构,该电路切断机构当在固定接点230与可动接点240之间流动有异常电流时驱动可动触头24,以便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也就是说使接点断路)。
并且,在机体10中,一部分突出到机体外侧并接受操作力的把手41能够绕规定的旋转轴旋转地被支承。把手41配置于机体10的高度方向的第1侧。另外,在机体10中,收纳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使可动触头24相对于该把手41和电路切断机构连动。
以下,上下左右以图4为基准,将图4中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中的跟前侧称为前方。即,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第1侧(图4的左方)称为“左”,将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第2侧(图4的右方)称为“右”,将机体10的高度方向的第1侧(图4的上方)称为“上”,将机体10的高度方向的第2侧(图4的下方)称为“下”,将机体10的厚度方向的第1侧(图4的前方)称为“前”,将机体10的厚度方向的第2侧(图4的后方)称为“后”。另外,顺时针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等旋转方向都以从图4的方向观察的旋转方向为基准。此外,上述的方向终究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定义的,未必与实际的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一致。另外,在下述的说明中的移位及旋转只要未特别否定,都是相对于机体10的相对性的。
机体10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机身(第1框体构件)11及盖(第2框体构件)12。即,机体10包括:机身(第1框体构件)11,构成机体10的后侧的大致一半;以及盖(第2框体构件)12,与机身11的前侧结合而构成机体10的前侧的大致一半。机身11和盖12分别由例如合成树脂构成。在机身1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前方突出设置有结合片111,该结合片111具有沿左右贯通的结合孔112。在盖12的左右两面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并朝后方开放的结合凹槽121。在结合凹槽121中,滑动收纳上述的结合片111。并且,在结合凹槽121的底面,突出设置有卡入到上述结合孔112的结合凸部122。即,通过在各结合凹槽121中分别导入结合片111并且各卡合凸部122分别卡入到结合孔112,由此机身11与盖12互相结合。此外,作为使机身11与盖12互相结合的手段,也可以代替如上述的凹凸卡合或者在其基础上使用螺旋夹等其他周知的手段。上述的机体10为能够安装于周知的DIN轨的形状。
各端子21分别包括:固定端子板212,相对于机体10固定;端子螺丝211,使头部朝向上方并且下端抵接于固定端子板212;以及可动端子框213,能够伴随着端子螺丝211的旋转而相对于固定端子板212上下移位。固定端子板212和可动端子框213分别通过例如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可动端子框213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为包围固定端子板212的筒状,上端部螺合有端子螺丝211。另外,在机体10的上表面上在成为端子螺丝211上侧的两处,分别设置有驱动器插通孔101,该驱动器插通孔101被驱动器(未图示)插通,该驱动器用于对端子螺丝211进行操作。并且,在机体10的左右两面,设置有与固定端子板212的下侧的空间连通的电线插入孔102。为了在上述的端子21上连接电线(未图示),在使端子螺丝211松弛从而可动端子框213充分地移位到下方的状态下,向电线插入孔102插入电线。之后,通过插通到驱动器插通孔101中的驱动器,将端子螺丝211紧固。于是,可动端子框213向上方移位,上述的电线被夹在可动端子框213的下端部的上表面与固定端子板212的下表面之间。由此,实现了对端子21连接电线。例如,在右侧的端子21B上连接电源侧的电线(未图示),在左侧的端子21A上连接负载侧的电线(未图示)。
接着,对电路切断机构(开路机构)进行说明。上述的断路器作为电路切断机构,具有所谓的电磁释放机构即电磁铁装置31、以及所谓的热电释放机构即双金属片32。
电磁铁装置31具有线圈311,该线圈311的一端与左侧的端子21A电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接点板23电连接,并且使轴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在电磁铁装置31的线圈311内,配置有衬套销312,该衬套销312当在线圈311中流动有过电流(例如短路电流)时由于磁场的变化而被驱动并向右方移位。更详细而言,电磁铁装置31包括:绕线管310,是使轴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筒状,卷绕有线圈311并固定于固定接点板23;可动铁芯313,被插入到绕线管310左端部,并能够相对于绕线管310左右移位;以及恢复弹簧,由收纳于绕线管310内并向左方压靠可动铁芯313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未图示)。衬套销312与可动铁芯313连结,与可动铁芯313连动地相对于绕线管310左右移位。另外,固定接点板23由磁性体构成,具有位于可动铁芯313右侧的部位以及位于可动铁芯313下侧的部位,与可动铁芯313一起构成环状的磁路。即,固定接点板23兼作所谓的磁轭。在线圈311中流动过电流时,为了减小上述的磁路的磁性阻抗,可动铁芯313抵抗恢复弹簧的弹簧力而向右方移位,衬套销312与此连动地向右方突出。此时,衬套销312的推力经由连杆机构传递至可动触头24,由此驱动可动触头24,以便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另外,在过电流停止时,可动铁芯313在恢复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方移位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与此连动地、衬套销312也向左方移位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另外,双金属片32使厚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而配置,下端固定于机体10。双金属片32分别经由编织线251,252与可动触头24及右侧的端子21B电连接,从而与上述的编织线251,252一起构成电路。双金属片32在流动过电流时,以向使上端部相对于下端部向右侧移位的方向弯曲的方式变形。当在固定接点230-可动接点240间流动有由例如过负载引起的过电流时,双金属片32的推力经由连杆机构传递至可动触头24,从而驱动可动触头24,以便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另外,在上述的过电流停止并且双金属片32的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32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此外,作为双金属片32,可以使用变形的金属自身作为电流路径的直热式的,也可以使用在变形的金属上设置的加热器成为电流路径的旁热式的。
并且,双金属片32的下端部与由沿着机体10下端的内表面向左方延长的金属板构成的弧通过板(弧走行板)26的右端部连接。另外,在机体10内,在弧通过板26的左端部的上侧,配置有消弧装置27。消弧装置27包括由分别使厚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金属板构成的多块(图中为11块)消弧栅271和中间空出间隙地上下排列并支承各消弧栅271的支承体272是周知的。如上所述的消弧装置27拉伸在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时所产生的弧并且分割后消弧。并且,在机体10中,在电线插通孔102的下侧,设置有排气口103,该排气口103成为将由上述的弧产生的气体排出的路径。
把手41由例如合成树脂构成,具有捏手411,该捏手411穿过在机体10的上表面设置的把手孔105并突出到机体10上方并接受操作力。把手41以能够绕将前后方向(机体10的厚度方向)作为轴方向的规定的旋转轴(以下,称为“把手轴”。)410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机体10。把手41能够在将捏手411倒向右侧的闭合(闭極)位置和从闭合位置起相对于机体1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从而将捏手411倒向左侧的断路位置之间旋转。具体而言,例如,在机体10的内表面(机身11的前面和盖12的后面),设置有分别作为把手轴410的圆柱形状的轴凸部,在把手41上设置有轴承孔。轴凸部(把手轴410)被插入到轴承孔,从而把手41能够相对于机体10旋转。在把手41上,以包围把手轴410的方式安装有由受扭螺旋弹簧构成的把手弹簧42(参照图8)。把手弹簧42的一端成为其自身也作为弹簧发挥功能的第1臂部421。把手41被把手弹簧42向逆时针旋转方向(也就是说朝向断路位置)压靠。
作为上述的断路器能够取得的状态,有如图4所示那样、把手41为断路位置并且可动接点240从固定接点230离开的断开状态、如图5所示那样、把手41为闭合位置并且可动接点240与固定接点230接触的接通状态、以及如图6所示那样、把手41为闭合位置但可动接点240从固定接点230离开的开路状态。
接着,对连杆机构进行说明。连杆机构由多个连杆构件构成。连杆机构包含固定轴501以及可动轴502作为连杆构件,其中,该固定轴501为圆柱形状,使轴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固定于机体10内;该可动轴502为圆柱形状,使轴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收纳于机体10内。在此,在机体10的前后相对置的内表面(机身11的前面及盖12的后面)上,在固定轴501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凸部104。各引导凸部104形成为与固定轴501同轴的圆弧形状。在引导凸部104的终端位置(右端),设置有终端筋(未图示),该终端筋对可动轴502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可动轴502由上述的引导凸部104引导,能够相对于机体10绕固定轴501移位。即,可动轴502的两端由机身11和盖12可动自如地支承。
另外,连杆机构包含支承构件51以及插销构件52作为连杆构件,其中,该支承构件51具有被固定轴501插通的轴承孔510;该插销构件52具有被固定轴501插通的轴承孔520。通过在轴承孔510,520中插通固定轴501,从而支承构件51及插销构件52能够绕固定轴501旋转。支承构件51和插销构件52分别对例如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成。支承构件51构成为支承可动轴502。插销构件52构成为接受来自电磁铁装置31、双金属片32的推力。
在插销构件52上,在轴承孔520的下侧,设置有:第1被驱动部521,接受来自电磁铁装置31的衬套销312的向右的推力;以及第2被驱动部522,接受来自双金属片32上端部的向右的推力。并且,在插销构件52的下端,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夹着可动轴502的轴承凹部523。另外,第1被驱动部521的前端部向后方弯曲成L字形状,前端部位于可动触头24的下侧。
并且,连杆机构包含推力杆53和止动杆54作为连杆构件。推力杆53及止动杆54介于把手41和支承构件51及插销构件52之间。详细而言,推力杆53和止动杆54分别是金属制的圆棒的两端部相对于中央部互相向相同侧弯曲了约90°的U字形状的构件,使两端分别朝向后方并收纳于机体10内。推力杆53的一端部(以下,称为“内侧端部”)被插入到把手41,能够相对于把手41绕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轴旋转地被连结。另外,推力杆53的另一端部(以下,称为“外侧端部”)与支承构件51、插销构件52抵接。止动杆54的一端部(以下,称为“内侧端部”)被插入到把手41,能够相对于把手41绕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轴旋转地被连结。另外,止动杆54的另一端部(以下,称为“外侧端部”)与支承构件51、插销构件52抵接。在把手41的前表面,设置有:第1轴承孔412,供推力杆53的内侧端部插入;以及第2轴承孔413,相对于第1轴承孔412位于顺时针旋转方向侧,并供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插入。第1轴承孔412为剖面圆形状,第2轴承孔413为以把手轴410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并且,在把手41上,以包围把手轴410的方式安装有由受扭螺旋弹簧构成的连杆弹簧44。连杆弹簧44向将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向第2轴承孔413的右端部(逆时针旋转方向的端部)推压的方向,压靠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
另外,在插销构件52上,在轴承孔520的上侧,设置有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能够从右方卡入的卡拆凹部524。
另外,支承构件51如图9所示那样、具有:分别使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设置有轴承孔510的两个主片511(第1主片511A,第2主片511B)、以及将主片511A,511B的左上端部间连结的连结片512。在各主片511A,511B上,在轴承孔510的下侧,设置有插通可动轴502的轴插通孔513。另外,在可动触头24上,设置有插通可动轴502的轴承孔241。可动触头24被夹于支承构件51的主片511A,511B之间,在主片511A,511B间,将可动轴502插通到轴承孔241。即,以夹于支承构件51的主片511A,511B之间的方式配置可动触头24,将可动轴502插通到第1主片511A的轴插通孔513、可动触头24的轴承孔241、及第2主片511B的轴插通孔513,从而支承构件51、可动触头24及可动轴502得以一体化。支承构件51绕固定轴501旋转时,可动轴502(及可动触头24)与支承构件51的旋转连动地、绕固定轴501旋转。并且,在支承构件51上,在第2主片(前侧的主片)511B的右上端部,突出设置有接受从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向右的推力的第1连动部514。另外,在连结片512上,用于将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夹于各主片511之间的第2连动部515向下方突出设置。
可动触头24具有插通可动轴502的轴承孔241。可动接点240在可动触头24上并且在轴承孔241的下方在左侧的面上设置。并且,可动触头24在轴承孔241的左上侧设置有止动部242,该止动部242位于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的下侧,并且位于插销构件52的第1被驱动部521的前端部的上侧。可动触头24的绕可动轴502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范围被限制到止动部242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抵接的位置为止。
如图8所示那样、在机体10中,收纳有对可动触头24的上端部施加向右(图8中的向左)的力的断路弹簧43。具体而言,在可动触头24上,在轴承孔241的上侧,设置有弹簧轴承部243,该弹簧轴承部243为向左开口的U字形状,并且承受来自断路弹簧43的向右(图8中的向左)的弹簧力。断路弹簧43由包围固定轴501的受扭螺旋弹簧构成。断路弹簧43的一端与机体10的内表面弹性接触,断路弹簧43的另一端从左方(图8中为从右方)与可动触头24的弹簧轴承部243弹性接触。在此,弹簧轴承部243被设置于可动轴502的上侧并且是固定轴501的下侧的位置。因此,在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未抵接于止动部242的状态下,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起作用,以使可动触头24绕可动轴502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即,向固定接点230推压可动接点240的方向)旋转。另外,在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抵接于止动部242的状态下,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起作用,以使可动触头24与支承构件51一起绕固定轴501向逆时针旋转方向(即,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方向)旋转。
另外,在机体10中,收纳有显示构件6,该显示构件6对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接通状态、开路状态中的哪个状态进行显示。显示构件6由例如合成树脂构成。如图9所示那样、显示构件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扁平的主体部61、以及从主体部61的上端向前后方向突出并且上下扁平的显示部62。在主体部61的下端,轴承孔60被前后贯穿设置。通过在该轴承孔60中插通固定轴501,由此显示构件6能够绕固定轴501旋转。另外,在显示构件6中,在轴承孔60的右上方,设置有把手弹簧42的第1臂部421从上方弹性接触的(参照图8)第1弹簧轴承部63。也就是说,逆时针旋转方向(图8中为顺时针旋转方向)上的显示构件6的旋转范围由于第1弹簧轴承部63与把手弹簧42的第1臂部421弹性接触而受限制。并且,在显示构件6的主体部61,在轴承孔60的左上侧,朝向前方地突出设置有第2弹簧轴承部64。另外,由插通有固定轴501的受扭螺旋弹簧构成的插销弹簧45介于显示构件6与插销构件52之间。插销弹簧45的一端从右方相对于第2弹簧轴承部64弹性接触。另外,在插销构件52上,在轴承孔520的右上方,设置有钩状的弹簧轴承部525,插销弹簧45的另一端从左方与插销构件52的弹簧轴承部525的内表面弹性接触。因此,插销弹簧45的弹簧力,针对显示构件6在逆时针旋转方向起作用,针对插销构件52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起作用。并且,在机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使显示构件6的显示部6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露出的显示窗106。在显示部62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附有表示分别不同的状态的三种显示。显示构件6与断路器的状态相对应而旋转,由此仅仅是上述三种显示中的与状态对应的显示从显示窗106露出。显示部62的上表面的、中央的附有显示的部位相对于左右两侧的部位被设为凹部。
并且,在机体10中,收纳有连动构件46,该连动构件46在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断路器互相连动的情况下使用。连动构件46具有两个轴凸部461,该两个轴凸部461为分别使轴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互相同轴的圆柱形状,并且各向前后方向中一方突出设置。上述的轴凸部461被插入到在机体10的内表面设置的轴承孔,由此连动构件46相对于机体10能够绕上述的轴凸部461旋转地被支承。另外,连动构件46在轴凸部461的圆周方向上被插销构件52所夹,由此,连动构件46与插销构件52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另外,在机体10上,在朝向前后方向的面上,设置有针对连动构件46的可动范围而开口的连结孔107。在使两个断路器连动的情况下,经由插通到连结孔107的连结销(未图示),各断路器的连动构件46彼此互相连结。在此情况下,当在一方的断路器上连动构件46被按至插销构件52进行了动作时,另一方的断路器的连动构件46在上述的连结销的作用下运动,按压插销构件52。由此,上述另一方的断路器的插销构件52与上述一方的断路器的插销构件52连动,所以两个断路器互相连动。
以下,对上述的断路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所示的断开状态下,在把手弹簧4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把手41保持于断路位置。另外,支承构件51和插销构件52分别位于可动范围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端部附近。插销构件52虽然从插销弹簧45接受到使之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力,但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卡入到卡拆凹部524从而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受限制。另外,可动触头24被断路弹簧43压靠,而以可动轴502为中心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但止动部242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抵接从而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受限制。即,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以将可动触头24和支承构件51作为整体并使它们绕固定轴501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式起作用,可动触头24被维持在可动接点240离开固定接点230的状态。另外,支承构件51,(经由可动触头24)从断路弹簧43接受逆时针旋转方向的力,同时停止于可动轴502的前后两端部分别从左方与机体10的终端筋抵接的位置。另一方面,止动杆54在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与主片511A,511B之间所夹的外侧端部、从支承构件51接受向下的力。由此,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使连杆弹簧44弹性变形,并且从第2轴承孔413的端部略微离开。显示构件6从插销弹簧45接受使之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力,但把手弹簧42的第1臂部421与第1弹簧轴承部63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受限制,使显示部62的上表面的显示断开状态的部位即中央部在显示窗106露出。
在将如上所述的断开状态作为起点并使把手41从断路位置向闭合位置(也就是说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时,通过推力杆53向右推第1连动部514,从而支承构件51绕固定轴501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此时,支承构件51的第2连动部515从可动触头24离开。另外,可动轴502伴随着支承构件51的旋转而向左方移位,从而可动触头24也向左方移位。在此,在把手41的旋转的初期,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伴随着把手41的旋转而向下方移位。因此,在把手41的旋转的初期,可动触头24被断路弹簧43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压靠,但在止动部242受到来自止动杆54的向下的推力,从而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受抑制。另外,在把手41的旋转的初期,可动触头24的止动部242位于第1被驱动部521的上侧,从而插销构件52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也受抑制。不久,把手41的旋转量达到规定量,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在左方横穿将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和把手轴410连接的直线时,伴随着把手41的旋转的、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的移动方向变化为稍向上,从止动杆54对可动触头24的止动部242的向下的推力失去。此时,可动触头24在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绕可动轴502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快速旋转,可动接点240与固定接点230接触。在此,断路器向图5所示的接通状态转移。即,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快速地使可动接点240与固定接点230接触,从而抑制弧的产生。此外,把手41旋转时,第1弹簧轴承部63从把手弹簧42受到向下的推力,从而显示构件6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另外,此时,插销构件52在插销弹簧4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
在接通状态,在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可动接点240与固定接点230之间的接触压(接圧)得以确保。显示构件6使显示部62的上表面的表示接通状态的部位即左端部在显示窗106露出。推力杆53的内侧端部与将把手轴410和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连接的直线相比位于更下方(与上述的直线相比,为顺时针旋转方向侧)。把手41在经由可动触头24、止动杆54以及连杆弹簧44从断路弹簧43接受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力、从推力杆53的内侧端部接受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力的作用下,抵抗把手弹簧42的弹簧力并维持于闭合位置。
在将如上所述的接通状态作为起点并使把手41从闭合位置向断路位置(也就是说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时,插销构件52,在卡拆凹部524的内表面从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接受向左的力,从而向逆时针旋转方向。另外,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从第1连动部514离开,从而支承构件51变得能够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所以在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支承构件51和可动触头24作为整体绕固定轴501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由此,可动接点240被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在此,在把手41的旋转的开始时,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从可动触头24的止动部242接受向上的力,该力对于把手41而言作为使之向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的力起作用。但是,把手41的旋转进展,在止动杆54的内侧端部在右方横穿将把手轴410和止动杆54的外侧端部连接的直线的时间点,上述的力作为将把手41向顺时针旋转方向压靠的力变得不起作用。于是,在从把手弹簧42接受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力的作用下,把手41快速地旋转到断路位置,伴随于此,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也快速地进行。通过如上所述的断路弹簧43或把手弹簧42的弹簧力的快速的动作,弧的产生得以抑制。
接着,对将接通状态作为起点、电路切断机构(即电磁铁装置31或双金属片32)的动作的、向如图6所示的开路状态的转移(所谓的开路动作)进行说明。在为接通状态时,在电磁铁装置31或双金属片32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首先,插销构件52在第1被驱动部521或第2被驱动部522受到推力,绕固定轴501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于是,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从插销构件52的卡拆凹部524脱落,被推到弹簧轴承部525的上表面并沿着弹簧轴承部525向上方移位,并从支承构件51的第1连动部514离开。由此,在支承构件51上,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力变得不起作用,所以在断路弹簧4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支承构件51和可动触头24作为整体,以固定轴501为中心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可动接点240被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另外,如上所述那样、向上方进行了移位的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向上方推起把手弹簧42的第1臂部421。由此,第1臂部421从第1弹簧轴承部63离开,所以显示构件6的由把手弹簧42(第1臂部421)带来的旋转范围的限制得以解除。然后,显示构件6在插销弹簧4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使显示部62中的表示开路状态的部位即右端部在显示窗106露出。
在如上所述的向开路状态的转移完成后,把手41在把手弹簧4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到断路位置为止。此时,推力杆53的外侧端部一边被把手弹簧42的第1臂部421向下方推一边向左方移位,从而再次卡入到卡拆凹部524。由此,断路器成为除显示构件6以外与断开状态同样的状态。如果从该状态起使把手41旋转到闭合位置为止,则再次转移到接通状态。
在上述的断路器中,在与把手轴410平行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成为可动触头24、显示构件6的一部分被夹于支承构件51的主片511A,511B间的构造。因此,在组装时,无法相对于机身11将支承构件51、可动触头24及显示构件6从前方按顺序装入,需要首先如图9中以箭头A1、A2表示那样、相对于支承构件51分别安装可动触头24和显示构件6,组装性较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那样、在支承构件51中省略前侧的主片,另外将第1连动部514设置于后侧的主片511。也就是说,在支承构件51中,插通可动轴502的部位即主片511仅存在于可动触头24的一方侧(后侧)。即,支承构件51仅有一个用于插通可动轴502的轴插通孔513。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杆构件,如图9所示的上述比较例的支承构件51那样在前后方向(与把手轴410平行的方向)夹着其他部件的构件不存在。并且,可动轴502仅被插通到可动触头24的轴承孔241和支承构件的(单一的)轴插通孔513。
根据上述结构,在组装时,能够相对于机身11将全部部件从前方依次安装。因此,与如图9所示的上述比较例的支承构件51那样在前后方向上夹着其他部件的部件存在的情况相比,组装性得以改善。
此外,在图1~图3中,省略了编织线251,252、插销弹簧45等的图示。
此外,在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与图4~图9所示的比较例之间,还存在支承构件51的形状以外的区别点。例如,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的不同点还在于,机身11在机体10的上表面中所占的比例、固定接点板23的形状、插销构件52的弹簧轴承部525的形状等。但是,由于这些区别点不是本发明的本质,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具有:机体10,由第1框体构件(机身11)及第2框体构件(盖12)构成;固定接点230,收纳于机体10;可动触头24,具有接触或离开固定接点230的可动接点240,并收纳于机体10;连杆机构,收纳于机体10,由多个连杆构件构成,连结于可动触头24;电路切断机构,收纳于机体10,当在固定接点230与可动接点240之间流动有异常电流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24,以便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以及把手41,能够相对于机体10绕规定的旋转轴(把手轴410)旋转地被支承,一部分(捏手411)突出到机体10的外侧,受到操作力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24。多个连杆构件包含:支承构件51,被固定于机体10内部的固定轴501插通,能够绕固定轴501旋转地被支承;以及可动轴502,插通到支承构件51,能够与支承构件51连动地绕固定轴501旋转。可动触头24被设为被可动轴502插通并能够绕可动轴502旋转。特征点是,支承构件51具有用于插通可动轴502的单一的轴插通孔513。可动触头24具有用于插通可动轴502的单一的轴承孔241。可动轴502的两端被第1框体构件(机身11)和第2框体构件(盖12)可动自如地支承。可动轴502仅插通到轴插通孔513及轴承孔2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中,支承构件51具有主片511,该主片511具有轴插通孔513,主片511(仅)配置于第1框体构件(机身11)与可动触头24之间。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包括:机体10;固定接点230,收纳于机体10;可动触头24,收纳于机体10,具有能够接触或离开固定接点230的可动接点240;连杆机构,由多个连杆构件构成,连结于可动触头24;电路切断机构,收纳于机体10,当在固定接点230与可动接点240之间流动有异常电流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24,以便从固定接点230拉开可动接点240;以及把手41,能够相对于机体10绕规定的旋转轴(把手轴410)旋转地被连结,一部分(捏手411)突出到机体10的外侧,受到操作力并经由连杆机构驱动可动触头24。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包括固定轴501、支承构件51以及可动轴502作为连杆构件,其中,该固定轴501为圆柱形状,使轴方向朝向与旋转轴(把手轴410)平行的方向,相对于机体10被固定;该支承构件51被固定轴501插通,并能够绕固定轴501旋转;该可动轴502为圆柱形状,使轴方向朝向与旋转轴(把手轴410)平行的方向,插通到支承构件51,能够与支承构件51连动地绕固定轴501旋转,可动触头24被设为通过插通可动轴502从而绕可动轴502旋转。并且,支承构件51仅在可动触头24的一方侧并且为可动轴502的轴方向上的一方侧,插通可动轴50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提高组装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断路器包括显示构件6。多个连杆构件包含插销构件52,在流动有异常电流时由电路切断机构驱动,经由支承构件51向可动接点240从固定接点230离开的朝向驱动可动触头24。支承构件51具有用于插通固定轴501的单一的轴承孔510。显示构件6具有用于插通固定轴501的轴承孔60。插销构件52具有用于插通固定轴501的轴承孔520。插销构件52具有用于夹着可动轴502的轴承凹部523。固定轴501按顺序插通到插销构件52的轴承孔520、显示构件6的轴承孔60、支承构件51的轴承孔510。根据该结构,可动触头24配置为被夹于支承构件51与插销构件52之间。因此,虽然将支承构件51的前侧的主片省略,但也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触头24。

Claims (2)

1.一种断路器,包括:
机体,由第1框体构件及第2框体构件构成;
固定接点,收纳于上述机体;
可动触头,具有接触或离开上述固定接点的可动接点,并收纳于上述机体;
连杆机构,收纳于上述机体,由多个连杆构件构成并连结于上述可动触头;
电路切断机构,收纳于上述机体,当异常电流在上述固定接点与上述可动接点之间流动时,经由上述连杆机构驱动上述可动触头,以便从上述固定接点拉开上述可动接点;以及
把手,能够绕规定的旋转轴旋转地被支承于上述机体,一部分突出到上述机体的外侧,受到操作力而经由上述连杆机构驱动上述可动触头,
上述多个连杆构件包含:
支承构件,被在上述机体的内部固定的固定轴所插通,并能够绕上述固定轴旋转地被支承;以及
可动轴,插通于上述支承构件,并能够与上述支承构件连动地绕上述固定轴旋转,
上述可动触头被设为被插通上述可动轴并能够绕上述可动轴旋转,
上述支承构件具有用于将上述可动轴插通的单一的轴插通孔,
上述可动触头具有用于将上述可动轴插通的单一的轴承孔,
上述可动轴的两端通过上述第1框体构件和上述第2框体构件被可动自如地支承,
上述可动轴仅插通到单一的上述轴插通孔及单一的上述轴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构件具有主片,该主片具有上述轴承孔,
上述主片配置于上述第1框体构件与上述可动触头之间。
CN201310194041.4A 2012-05-30 2013-05-23 断路器 Active CN103456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3558A JP2013251076A (ja) 2012-05-30 2012-05-30 回路遮断器
JP2012-123558 2012-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6571A CN103456571A (zh) 2013-12-18
CN103456571B true CN103456571B (zh) 2015-09-16

Family

ID=4973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4041.4A Active CN103456571B (zh) 2012-05-30 2013-05-23 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51076A (zh)
CN (1) CN1034565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9309B (zh) * 2015-08-11 2019-07-0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106449310B (zh) * 2015-08-11 2019-07-0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连杆组件
JP7331796B2 (ja) * 2020-07-08 2023-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561A (zh) * 2002-11-12 2004-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的开闭机构
CN101436470A (zh) * 2007-11-16 2009-05-2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装置
CN10148842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选择性保护开关及其操作机构
JP4411981B2 (ja) * 2004-01-22 2010-02-1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開閉機構
CN201576638U (zh) * 2009-11-12 2010-09-08 徐浩明 小型断路器限流装置
CN102064057A (zh) * 2009-11-12 2011-05-18 徐浩明 小型断路器限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561A (zh) * 2002-11-12 2004-05-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的开闭机构
JP2004164953A (ja) * 2002-11-12 2004-06-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の開閉機構
JP4411981B2 (ja) * 2004-01-22 2010-02-1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の開閉機構
CN101436470A (zh) * 2007-11-16 2009-05-2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电开关设备及其操作装置
CN101488423A (zh) * 2008-01-14 2009-07-22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选择性保护开关及其操作机构
CN201576638U (zh) * 2009-11-12 2010-09-08 徐浩明 小型断路器限流装置
CN102064057A (zh) * 2009-11-12 2011-05-18 徐浩明 小型断路器限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51076A (ja) 2013-12-12
CN103456571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1303B2 (ja) 開閉接触器
CN108573835B (zh) 具有瞬时跳闸机构的断路器
JP4621751B2 (ja) 回路遮断器
CN103456571B (zh) 断路器
EP2323155B1 (en) Movable contactor device of circuit breaker
CN108417459B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04488059B (zh) 电路断路器
CN102915890B (zh) 一种撬板脱扣断路器
KR20090097033A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트립 기구
CN108022811B (zh) 一种具有热脱扣器的断路器
JP4616893B2 (ja) 回路遮断器
JP4616894B2 (ja) 回路遮断器
JP4871051B2 (ja) 回路遮断器の電磁引き外し装置
EP0752155B1 (en) Blade assembly
CN211238135U (zh) 一种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JP4700538B2 (ja) 回路遮断器
EP2966667B1 (en) Low instantaneous level circuit breakers, circuit breaker tripping mechanisms, and tripping methods
CN108022812B (zh) 一种具有磁脱扣器的断路器
CN103187215B (zh) 塑壳断路器的欠压跳闸装置
CN103367062B (zh) 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装置
CN202721095U (zh) 一种大电流微型断路器
JP2009272148A (ja) 回路遮断器
JP3206696B2 (ja)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子装置
CN213905268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的防滑扣结构
CN212322941U (zh) 一种热磁可调脱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