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2913A -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2913A
CN101442913A CNA2007800169855A CN200780016985A CN101442913A CN 101442913 A CN101442913 A CN 101442913A CN A2007800169855 A CNA2007800169855 A CN A2007800169855A CN 200780016985 A CN200780016985 A CN 200780016985A CN 101442913 A CN101442913 A CN 101442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maturation
time
ginseng
c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69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2913B (zh
Inventor
李仲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571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5377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617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75078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2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2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2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2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34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36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23G3/48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e.g. fruits, seeds,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3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sisting of whole pieces or fragments without mashing the original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9Mashed or comminuted products, e.g. pulp, purée, sauce, or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e.g. sn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1/00Marmalades, jams, jellies or the like; Products from apiculture;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1/20Products from apiculture, e.g. royal jelly or pollen;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L21/25Honey; Honey substitu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其中,黑参制造方法以水参作为原料,包括洗涤、蒸熟、熟成、原料形态固定化及干燥等工序。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包括洗涤、蒸熟、熟成、原料形态固定化、提取、过滤、浓缩、提纯及浓缩等工序。黑参正果制造方法包括对原料依次进行洗涤、表面水分干燥与表皮膜清除、摆放在多孔盘上、九次的包括依次为浸渍蜂蜜、蒸熟和熟成的工序、第一次干燥、修整原料、第二次干燥及包装工序。本发明方法可提供具有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口味与香味、柔软而具备咬筋的新形态黑参正果。

Description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其中,黑参的制造方法以水参作为原料,通过洗涤、第一次蒸熟、第一次熟成、第二次蒸熟、第二次熟成、原料形态固定化、第三次到第九次蒸熟、第三次到第九次熟成以及干燥工序来制成黑参。黑参浓缩液的制造方法则对原料依次进行洗涤、第一次蒸熟、第一次熟成、第二次蒸熟、第二次熟成、原料形态固定化、第三次到第九次蒸熟、第三次到第九次熟成、提取、过滤、浓缩、提纯及浓缩工序来制成黑参浓缩液。另外,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为对原料依次进行洗涤、表面水分干燥与表皮膜清除、摆放在多孔盘上、浸渍蜂蜜、第一次蒸熟、第一次熟成、浸渍蜂蜜、第二次蒸熟、第二次熟成、浸渍蜂蜜、第三次到第九次蒸熟、第三次到第九次熟成、第一次干燥、修整原料、第二次干燥及包装工序后制成黑参正果。
背景技术
红参的制造方法通常由洗涤原料、筛选与修整、蒸熟、干燥、筛选、检查及包装工序组成。在红参的制造方法中,蒸熟与熟成工序是最重要的一环,但上述方法却只进行了一次。
人参正果的制造法通常如下,首先清除人参表皮上的杂质,并清除人参皮来制成人参原料,然后通过蒸熟、浸糖、除糖,再进行风干预包装工序后来制成人参正果。
在一般的黑参制造方法中,人参成分在蒸熟与干燥工序中出现热解或其它化学变化而发生碳化现象。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含有水分的情形下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从而可能容易受到细菌影响而变质并损失有效成分。如果在参根与参体没有分离的情形下制造黑参,参根与参体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度与干燥程度差异很大。根据相关规格而把参体水分含量降到14%以下时,参根会因为过分干燥而发生碳化现象。但是,根据参根的干燥状态进行干燥工序时,参体的水分含量就会超标。
而且现有技术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其一成不变的制造方法很难改善浸糖人参类的口味与香味。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制得的产品可以替代现有的人参与红参相关产品;凭借改良的品质,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活力;利用本发明产品的丰富的美味与香味超越年龄与国境的限制,迎合大众口味,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蒸熟后不对黑参进行干燥工序而供应一定量的水分,然后进行自然熟成与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碳化现象对皂苷成分的破坏;由于不必分离参根与参体并维持原形,因此可以制成具有新的形态的产品;在蒸熟过程中使用乙醇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干燥时采取阳干法,可以制成参根与参体水分含量均匀的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提取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后制成了有效皂苷成分含量达80mg/g~300mg/g左右的黑参浓缩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把糖类均匀地涂敷到原料后,在蒸熟室里进行蒸熟工序,从而可以利用最少的糖量把糖类浸渍到原料上,防止原料的有效成分被提取损失;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复进行蒸熟工序而制成美味可口并具有独特香味的黑参正果。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黑参制造方法按照下列工序制造黑参:
原料洗涤工序,以未加工的水参作为原料,在不损伤其原形与不损失其成分的情形下用水清洗;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使用蒸熟室在88~96℃温度下加热2.5~4小时进行蒸熟,把乙醇投入到蒸熟室中;
第一次熟成工序,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免除对其干燥的工序,在熟成室里不另外添加水并且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72小时,维持原料所有部位的水分含量不低于20%,使原料自然熟成;
第二次蒸熟工序,把外部的水供应到蒸熟室而使蒸熟室内部温度在65~75℃的温度范围内维持1.5~2.5小时左右,使经过第一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再一次接受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二次熟成工序,把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熟成室,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小时,维持水分含量不低于20%,为熟成室内部供应水以避免原料干燥,使原料吸收适当量的水分而自然熟成;
原料形态固定化工序,把经过第二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利用麻布加以包裹或者利用丝线绑扎多处,使原料维持固定形态;
九次蒸熟与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对上述经过固定化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以及
干燥工序,利用阳干法进行干燥处理而使经过第九次熟成处理的原料的水分含量等于或低于14%。
上述第一次蒸熟工序在密封的蒸熟室里以蒸熟室压力为0kg/cm3~1kg/cm3、温度为88~96℃的状态下维持2.5~4小时,其特征在于,根据原料厚度而在88~96℃温度的状态下蒸熟2.5~4小时。
第一次到第九次蒸熟工序在蒸熟时添加乙醇,以乙醇纯度为100%计,添加到蒸熟室内部的乙醇量相对于原料重量为5~10%。
为了防止上述第一次到第九次蒸熟工序中原料碳化现象所造成的有效皂苷成分损失,第一次到第九次熟成工序在蒸熟工序后不经过干燥工序而直接进行熟成。
本发明的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原料洗涤工序,以未加工的水参作为原料,在不损伤其原形与不损失其成分的情形下用水清洗;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使用蒸熟室在88~96℃温度加热2.5~4小时进行蒸熟,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一次熟成工序,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免除对其干燥的工序,在熟成室里不另外添加水并且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72小时,维持原料所有部位的水分含量不低于20%,使原料自然熟成;
第二次蒸熟工序,把外部的水供应到蒸熟室而使蒸熟室内部温度在65~75℃的温度范围内维持1.5~2.5小时左右,使经过第一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再一次接受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二次熟成工序,把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熟成室,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小时,维持水分含量不低于20%,为熟成室内部供应水以避免原料干燥,使原料吸收适当量的水分而自然熟成;
原料形态固定化工序,把经过第二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利用麻布加以包裹或者利用丝线绑扎多处,使原料维持固定形态;
九次蒸熟与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对上述经过固定化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提取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重复提取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三次,提取时的温度不超过75℃;
过滤工序,利用致密过滤器(micro filter)把以上所得提取液中有效皂苷成分以外的一部分杂质加以过滤;
浓缩工序,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所述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低于45℃,加热温度不超过75℃;
精制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稀释以上所得浓缩液,利用沉淀法清除杂质;以及
浓缩工序,使浓缩液的固形粉体比率(固体含量)等于或高于60%。
本发明的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对于上述利用本发明的黑参制造方法制造的黑参另外进行下列工序:
提取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重复提取以上所制成的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三次,提取时的温度不超过75℃;
过滤工序,利用致密过滤器把以上所得提取液中有效皂苷成分以外的一部分杂质加以过滤;
浓缩工序,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所述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等于或低于45℃,加热温度不超过75℃;
精制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稀释以上所得浓缩液,利用沉淀法清除杂质;
以及浓缩工序,使浓缩液的固形粉体比率等于或高于60%。
另外,以上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含有80mg/g~300mg/g的有效皂苷成分,其中包括人参皂苷(ginsenoside)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以及人参皂苷Rc。
所制成的黑参是一种参头、参体及参根没有分离而得以保持原形的黑参,除去参根后制成黑参的元参,除去参体后制成黑参的尾参。
本发明的黑参正果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原料洗涤工序,以水参作为原料,洗掉粘附在表面上的杂质;
干燥工序,从洗涤过的所述原料中选取原形没有受损的原料,并将所选原料表面的水分清除;
修整工序,裁剪清除了水分的原料、破坏该原料的表皮膜或清除该原料的表皮;
摆放工序,把修整工序所得原料摆放在多孔盘上;
第一次浸渍工序,把摆放在多孔盘上的原料浸渍到蜂蜜中;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在88~96℃温度下针对均匀涂敷了蜂蜜的原料进行2.5~4小时的蒸熟处理;
第一次熟成工序,在低于35℃的温度下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第二次浸渍工序,把第一次熟成后的原料浸渍到蜂蜜中;
第二次蒸熟工序,使以上浸渍所得的原料在65~75℃的温度维持1.5~2.5小时左右;
第二次熟成工序,在低于35℃的温度下对于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蜂蜜浸渍、九次蒸熟及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浸渍工序、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针对以上经过了熟成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第一次干燥工序,使经过第九次熟成处理的原料干燥成半干燥状态;
原料修整工序,修整处于半干燥状态的所述原料;
第二次干燥工序,使经过原料修整工序的原料含有正果所允许的水分含量;
包装工序,从经过了第二次干燥工序的原料中选择原料并进行真空包装;以及
杀菌工序,使真空包装的原料在90℃的温度下暴露30分钟以进行杀菌处理。
上述第二次蒸熟到第九次蒸熟工序不另外添加水。
发明效果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可以替代现有的人参与红参相关产品;凭借改良的品质,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活力;利用本发明产品的丰富的美味与香味超越年龄与国境的限制,迎合大众的口味,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根据本发明的黑参制造方法,蒸熟后不对黑参进行干燥工序而供应一定量的水分,然后进行自然熟成与干燥,从而有效地防止碳化现象对皂苷成分的破坏;由于不必分离参根与参体并维持原形,因此可以制成具有新的形态的产品;在蒸熟过程中使用乙醇提高产品的品质;干燥时采取阳干法,可以制成参根与参体水分含量均匀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提取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后制成有效皂苷成分含量达80mg/g~300mg/g左右的黑参浓缩液。
根据本发明的黑参正果制造方法,把糖类均匀地涂敷到原料后在蒸熟室里进行蒸熟工序,从而可以利用最少的糖量把糖类浸渍到原料上,防止原料的有效成分被提取而损失;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复进行蒸熟工序而制成美味可口并具有独特香味的黑参正果。
具体实施方式
黑参的制造方法如下。
1.第一工序:洗涤原料
以未加工的水参作为原料,在不损伤其原形与不损失其成分的情形下用水清洗。利用清水把粘附在原料表皮上的杂质清洗干净。此时,如果过度洗涤人参,将造成原料出现局部脱落现象而损失有效成分并降低品质,因此需要小心洗涤。
在洗涤完毕后,由于在后续的制造过程中可能根据原料的品质、粗细及各部位的状态而在既定的时间与温度范围内出现一些变动,因此需要根据原料的品质与状态选择各种类型的原料,此时应该以保持原形为原则,但如果认为不适合在保持原形的情形下进行作业,可以把原料的参体与参根分离后再按照其形态进行选择。
2.第二工序:第一次蒸熟
对于完成了第一工序的原料,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在88~96℃温度下使用蒸熟室加热2.5~4小时进行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总共进行九次蒸熟处理,第一次蒸熟工序不采取加湿蒸熟方式,而是利用人参(水参)本身的水分并通过蒸熟室加热的方式进行蒸熟处理。这是因为,作为原料的人参本身水分含量约为70%,如果在蒸熟室里再投入水分,由于有过多的水分凝集在原料中,使过度供应的水分子自然提取出原料的有效成分。
可以根据原料的粗细而在既定的88~96℃温度范围与2.5~4小时范围内稍作变更。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蒸熟时的热效率并且阻止水分在高温蒸熟室被排放到外部,需要封闭蒸熟室以提高蒸熟处理的效率,此时蒸熟室的压力应该维持在0kg/cm3~1kg/cm3范围内。
在高达九次的蒸熟过程中,都把乙醇投入到蒸熟室内部,这是因为,投入乙醇可以在整个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所引起的变质现象,如此不仅有效地杀灭细菌,保持原料的最佳状态,还可以保持有别于水参、白参及红参等的黑参固有的口位与香味。
以乙醇纯度为100%计,乙醇量相对于原料重量为5~10%。
3.第三工序:第一次熟成
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免除对其干燥的工序,在熟成室里不另外添加水的情形下进行熟成处理。在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72小时,维持原料所有部位的水分含量不低于20%,使原料自然熟成。
4.第四工序:第二次蒸熟
把外部的水供应到蒸熟室而使蒸熟室内部温度在65~75℃的温度范围内维持1.5~2.5小时,使经过第一次熟成工序的原料接受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以乙醇纯度为100%计,所投入的乙醇量相对于原料重量为5~10%。
本工序所采取的方法与第二工序有些不同,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进行蒸熟,从本工序起则把外部的水分供应给蒸熟室。这是因为,由于原料的水分含量较低,如果不从外部供应水,将在加热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蒸熟而出现高温碳化现象,这不仅损失有效恒分,而且还降低了品质。
碳化现象指的是人参成分因为热解或其它化学变化而变成碳元素的现象。
5.第五工序:第二次熟成
原料在经过上述第四工序后,参体的水分含量为40%左右,尾参的水分含量为30%左右,但是可能因原料状态的不同而有稍微的不同。把经过上述工序的原料投入熟成室,在低于35℃的温度下熟成24小时左右,维持水分含量不低于20%。如果参根尾端过度干燥,则进行加湿处理加以避免。
6.第六工序:原料形态固定化
为了把修整整齐的原料形态加以固定,利用麻布加以包裹或者利用丝线绑扎多处。上述麻布或丝线将在最终熟成工序结束后解开。
为了提高产品的商品性,本发明较多地依靠着细腻的手工作业。原料经过熟成工序后,其水分含量远低于水参的水分含量。而且,原料的材质处于柔软状态,因此可以轻易地把原料修整城所需要的形态。
7.第七工序:第三次蒸熟~第九次蒸熟及第三次熟成~第九次熟成
通过和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对经过了第六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8.第八工序:干燥
利用阳干法进行干燥处理,使经过第九次熟成处理的原料的水分含量等于或低于14%。干燥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在干燥过程中没有细心处理,不仅容易使原料受到损害,还容易在金钱与劳动方面受到很大的损失。
上述的所有过程,通过在蒸熟完毕后维持水分并进行熟成处理的九道工序而使最终水分含量降低到14%以下,由于原料(参体与参根)的水分含量已经近似于基准值,因此在完成了第九次熟成工序后采取了阳干法而利用阳光与空气水分实现自然干燥。
虽然利用阳干法进行干燥处理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只要注意避免由于过度干燥而造成的碳化现象,就能反复地适当吸收或排放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比较安全地维持符合基准的干燥状态。
阳干法是一种利用阳光与空气中的水分进行自然干燥的方法,烘干法则是一种利用基于火力与风力等的干燥器的人为干燥法。
完成了上述第八工序的黑参将解除为了固定其形态而使用的麻布或丝线,然后根据其用途而进行选择,其中水分含量较多的黑参需要重新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检查所选定的黑参,经检验的黑参将根据其形态与品质加以分类,然后以符合卫生的方式进行包装。
根据商品的品质状态而按照既定基准加以分选,然后根据其形态而分为维持了原形的黑参、黑参的元参及黑尾参。
所制成的所述黑参是一种参头、参体及参根没有分离而得以保持原形的黑参;黑参的元参是除去参根后制成的产品;黑尾参则是除去参体后制成的产品。
所制成的所述黑参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水参、白参及红参的黑参固有的口位与香味。
还可以利用所制成的所述黑参制造黑参浓缩液。
黑参浓缩液的制造方法如下。
首先,本制造方法使用的黑参是完成了上述第七工序、经过了上述九次蒸熟与九次熟成工序的黑参。
8.第八工序:提取
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重复提取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三次,提取时的温度不超过75℃。
9.第九工序:过滤
利用致密过滤器把以上提取得到的浓缩液中有效皂苷成分以外的一部分杂质加以过滤。
10.第十工序:浓缩
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以上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低于45℃,加热温度不超过75℃。
本工序可以防止有效皂苷成分受损,还可以保持浓缩液所含有的黑参的固有口味与香味。
11.第十一工序:精制
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稀释上述浓缩液,利用沉淀法清除杂质。
12.第十二工序:浓缩
通过浓缩,使浓缩液的固形粉体比率等于或高于60%。
上述浓缩工序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以上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低于45℃,浓缩器的加热温度不超过75℃,如此即可防止有效皂苷成分受损,还可以保持浓缩液所含有的黑参的固有口味与香味。
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具有黑参固有的口味与香味,有效皂苷成分含量达80mg/g~300mg/g左右。
利用国家公认机关的设施按照妥切的方法针对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进行检验,检验完毕后按照既定规格以符合卫生的方式进行包装。这样就完成了黑参浓缩液的制造过程。
也就是说,利用上述完成了第一到第七工序后的黑参来提取并制造浓缩液时,不仅可以减少制造工序,还可以提高制造工序的效率。
当黑参完成了黑参制造方法中作为第八工序的干燥工序后,本发明还可以利用如此得到的黑参来制造黑参浓缩液。也就是说,原料完成了作为第七工序的第三次蒸熟~第九次蒸熟及第三次熟成~第九次熟成工序后,再进行作为第八工序的干燥工序,然后经过上述提取、过滤、浓缩、精制及浓缩工序,制成黑参浓缩液。
提取、过滤、浓缩、精制及浓缩工序和上述黑参浓缩液的制造方法完全相同。
也就是说,经过第八工序的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如下。
原料(未加工的水参)→1.第一工序:洗涤→2.第二工序:第一次蒸熟→3.第三工序:第一次熟成→4.第四工序:第二次蒸熟→5.第五工序:第二次熟成→6.第六工序:原料形态固定化→7.第七工序:第三次蒸熟~第九次蒸熟及第三次熟成~第九次熟成→8.第八工序:干燥→9.第九工序:提取→10.第十工序:过滤→11.第十一工序:浓缩→12.第十二工序:精制→13.第十三工序:浓缩。
利用国家公认机关的设施按照妥切的方法针对完成了上述第十三工序的黑参浓缩液进行检验,检验完毕后按照既定规格以符合卫生的方式进行包装。
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含有可以在红参中检测出来的所有典型的有效皂苷成分,其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所述黑参浓缩液含有韩国国家公认机关在检查红参主要有效皂苷成分时必须检查的所有项目。
表1
 
人参皂苷Rg3 人参皂苷Rg2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f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d
人参皂苷Rc 人参皂苷Rb2 人参皂苷Rb1
也就是说,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含有80mg/g~300mg/g的有效皂苷成分,所述皂苷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c。
本发明利用黑参制造黑参正果的方法如下。
1.第一工序:洗涤原料
该工序主要准备作为原料的水参,由于原料是商品的最核心因素,必须在排除了下列各种瑕疵的高品质原料中加以严选。
黄参是一种由于原料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表皮不干净、出现很多红色粗糙物质的人参。隐皮参是一种表面颜色似乎正常但仔细察看时表面粗糙、表皮内侧受损而降低了商品品质的人参。
烂参是只看表面很难分辨其好坏,但比较软而心部的边缘具有黑色伤痕,心部发散烂味的人参。烂发参是一种人参参体太短、参根所占比重过高且过多,导致产品外观奇异的人参。
眠参是一种在人参生长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使参叶过早凋谢或该年没有长出新芽后进入休眠状态、没有正常的脑头(Rhizome)与茎部而只有参根的人参。这样的人参的有效成分与细胞组织没有被正常地、充实地保存,里面几乎是空的,可谓徒有其表,在制造过程完毕后将仅剩参皮。
如前所述准备了原料后,需要洗掉粘附在水参表面上的杂质,此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洗而损伤其原形。
在上述洗涤完毕的原料中选择原形没有受损的原料,然后清除原料表面的水分。
由于洗涤后的原料比没有洗涤的原料更容易检查其状态,因此需要重新仔细检查原料状态并淘汰具有瑕疵的原料,同时把原料分为需要切断后加工的原料与需要保持原形的原料。
2.第二工序:清除原料表面的水分
清除上述选定原料的表面水分可带来各种效果。当因意料之外的原因而需要进行长期保管时,过多的水分会使原料容易腐怀,也会对后续工序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在原料浸渍蜂蜜的过程中,会因为蜂蜜变稀而降低作业效率。
3.第三工序:裁剪原料及清除原料表皮膜
把除掉水分的原料加以裁剪,破坏原料的表皮膜或清除表皮。
原料经过筛选并清除了表面水分后,将根据其用途而裁剪后制成切片正果或者在维持原形的情形下制成正果,尤其是维持原形后制成的正果时,人参表皮上类似于乙烯膜的表皮会极大地妨碍糖类或蜂蜜进入人参体内,因此为了让蜂蜜之类的成分容易渗透而需要清除表皮或者对表皮造成损伤。
4.第四工序:把原料摆放在多孔盘上
把经过第三工序的原料摆放在多孔盘上。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并提升产品品质,必须整齐地摆放。
5.第五工序:蜂蜜浸渍
将摆放在多孔盘的原料浸渍蜂蜜。
按照现有的正果制造方法制造时,需要在本工序中浸渍蜂蜜后加热蒸煮而使糖类进入人参体内,但这一过程会导致人参的有效成分被提取而降低商品品质,因此本发明仅在人参表面浸渍蜂蜜后直接进入下一工序。
6.第六工序:第一次蒸熟
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在88~96℃温度下针对均匀涂敷了蜂蜜的原料进行2.5~4小时的蒸熟处理。
7.第七工序:第一次熟成
在低于35℃的温度下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8.第八工序:蜂蜜浸渍
把第一次熟成后的原料浸渍到蜂蜜中。
9.第九工序:第二次蒸熟
使经过上述第八工序的原料在65~75℃的温度维持1.5~2.5小时左右。在蒸熟过程中不另外添加水。
10.第十工序:第二次熟成
在熟成室以低于35℃的温度针对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11.第十一工序:蜂蜜浸渍、第三次蒸熟~第九次蒸熟及第三次熟成~第九次熟成
通过和蜂蜜浸渍、第二次蒸熟工序及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针对以上经过了熟成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在所述第二次蒸熟~第九次蒸熟过程中不另外添加水。
12.第十二工序:第一次干燥
使经过第十一工序的原料干燥成半干燥状态。
可以使原料成为容易修整的状态。
13.第十三工序:原料修整
针对经过了第十二工序的处于半干燥状态的原料进行修整处理。该工序可以为半干燥状态的原料赋予商品性。
14.第十四工序:第二次干燥
使经过第十三工序的原料含有正果所允许的水分含量。
15.第十五工序:包装
从经过了第二次干燥工序的原料中选择原料并进行真空包装。
检查原料是否符合基准并选出符合基准的原料,然后利用包装纸对选定原料进行真空包装。
16.第十六工序:杀菌
使完成了第十五工序的真空包装的原料在90℃的温度下暴露30分钟以进行杀菌处理。
经过了上述工序后,原料被制成具有美好口位与香味、柔软而具备咬劲的黑参正果。
本发明虽然只针对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思想范畴与技术领域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这在同一行业人士来说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所述变形及修改处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是理所当然的。

Claims (10)

1.一种黑参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原料洗涤工序,以未加工的水参作为原料,在不损伤其原形与不损失其成分的情形下用水清洗;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洗涤后的原料本身水分使用蒸熟室在88~96℃温度加热2.5~4小时进行蒸熟,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一次熟成工序,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免除对其干燥的工序,在熟成室里不另外添加水并且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熟成24~72小时,维持原料所有部位的水分含量不低于20%,使原料自然熟成;
第二次蒸熟工序,把外部的水供应到蒸熟室而使蒸熟室内部温度在65~75℃的温度维持1.5~2.5小时左右,使经过第一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再一次接受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二次熟成工序,把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熟成室,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熟成24小时,维持水分含量不低于20%,为熟成室内部供应水以避免原料干燥,使原料吸收适当量的水分而自然熟成;
原料形态固定化工序,把经过第二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利用麻布加以包裹或者利用丝线绑扎多处,使原料维持固定形态;
九次蒸熟与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对上述经过固定化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以及
干燥工序,利用阳干法进行干燥处理,使经过第九次熟成处理的原料的水分含量等于或低于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蒸熟工序通过在密封的蒸熟室里在蒸熟室压力为0kg/cm3~1kg/cm3、温度为88~96℃的状态下维持2.5~4小时来进行,其中根据原料厚度而在88~96℃温度的状态下蒸熟2.5~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次到第九次蒸熟工序在蒸熟时添加乙醇,以乙醇纯度为100%计,添加到蒸熟室内部的乙醇量相对于原料重量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次到第九次熟成工序在蒸熟工序后不经过干燥工序而直接进行熟成,以防止以上第一次到第九次蒸熟工序中原料碳化现象所造成的有效皂苷成分损失。
5.一种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原料洗涤工序,以未加工的水参作为原料,在不损伤其原形与不损失其成分的情形下用水清洗;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使用蒸熟室在88~96℃温度加热2.5~4小时进行蒸熟,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一次熟成工序,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免除对其干燥的工序,在熟成室里不另外添加水并且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熟成24~72小时,维持原料所有部位的水分含量不低于20%,使原料自然熟成;
第二次蒸熟工序,把外部的水供应到蒸熟室而使蒸熟室内部温度在65~75℃的温度范围内维持1.5~2.5小时左右,使经过第一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再一次接受蒸熟处理,把乙醇投入蒸熟室;
第二次熟成工序,把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熟成室,在等于或低于35℃的温度熟成24小时,维持水分含量不低于20%,为熟成室内部供应水以避免原料干燥,使原料吸收适当量的水分而自然熟成;
原料形态固定化工序,把经过第二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利用麻布加以包裹或者利用丝线绑扎多处,使原料维持固定形状;
九次蒸熟与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第二次蒸熟工序与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对以上经过固定化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提取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重复提取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三次,提取时的温度不超过75℃;
过滤工序,利用致密过滤器把以上所得提取液中有效皂苷成分以外的一部分杂质加以过滤;
浓缩工序,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以上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低于45℃,加热温度不超过75℃;
精制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稀释以上所得的浓缩液,利用沉淀法清除杂质;以及
浓缩工序,使浓缩液的固形粉体比率等于或高于60%。
6.一种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权利要求1所制成的黑参进行下列处理工序而制成黑参浓缩液:
提取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重复提取权利要求1中所制成的黑参的有效皂苷成分三次,提取时的温度不超过75℃;
过滤工序,利用致密过滤器把以上所得提取液中有效皂苷成分以外的一部分杂质加以过滤;
浓缩工序,利用真空装置降低浓缩器内部的压力,使以上提取工序中所用溶剂的蒸发温度等于或低于45℃,加热温度不超过75℃;
精制工序,利用乙醇含量为70%的溶剂稀释以上所得的浓缩液,利用沉淀法清除杂质;以及
浓缩工序,使浓缩液的固形粉体比率等于或高于6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黑参浓缩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5或6中所制成的黑参浓缩液含有80mg/g~300mg/g的有效皂苷成分,还包括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及人参皂苷R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制成的黑参是一种参头、参体及参根没有分离而得以保持原形的黑参、除去参根后制成黑参的元参、除去参体后制成黑参的尾参。
9.一种黑参正果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原料洗涤工序,以水参作为原料,洗掉粘附在表面上的杂质;
干燥工序,选取洗涤过的所述原料中原形没有受损的原料并将所选原料表面的水分清除;
修整工序,裁剪清除了水分的原料,破坏该原料的表皮膜或清除该原料的表皮;
摆放工序,把经过修整工序的原料摆放在多孔盘上;
第一次浸渍工序,把摆放在多孔盘上的原料浸渍到蜂蜜中;
第一次蒸熟工序,利用原料本身的水分在88~96℃温度针对均匀涂敷了蜂蜜的原料进行2.5~4小时的蒸熟处理;
第一次熟成工序,在低于35℃的温度对于经过第一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第二次浸渍工序,把第一次熟成后的原料浸渍到蜂蜜中;
第二次蒸熟工序,使以上浸渍所得的原料在65~75℃的温度维持1.5~2.5小时左右;
第二次熟成工序,在低于35℃的温度对于经过第二次蒸熟处理的原料进行8小时的熟成处理;
蜂蜜浸渍、九次蒸熟及九次熟成工序,通过和蜂蜜浸渍工序、第二次蒸熟工序及第二次熟成工序相同的方法针对以上经过了第二熟成工序的原料重复进行七次蒸熟与熟成处理;
第一次干燥工序,使经过第九次熟成工序的原料干燥成半干燥状态;
原料修整工序,修整以上处于半干燥状态的原料;
第二次干燥工序,使经过修整工序的原料含有正果所允许的水分含量;
包装工序,从经过了第二次干燥工序的原料中选择原料并进行真空包装;以及
杀菌工序,使真空包装的原料在90℃的温度暴露30分钟以进行杀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参正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次蒸熟到第九次蒸熟工序不另外添加水。
CN2007800169855A 2006-05-12 2007-05-11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在蜂蜜中保存的黑参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2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60043158 2006-05-12
KR10-2006-0043158 2006-05-12
KR1020060043158 2006-05-12
KR1020060057175A KR100753771B1 (ko) 2006-05-12 2006-06-24 흑삼 및 흑삼 농축액 제조방법
KR10-2006-0057175 2006-06-24
KR1020060057175 2006-06-24
KR1020060061700 2006-07-01
KR1020060061700A KR100750789B1 (ko) 2006-07-01 2006-07-01 흑삼정과(黑蔘正果)제조방법
KR10-2006-0061700 2006-07-01
PCT/KR2007/002328 WO2007133014A1 (en) 2006-05-12 2007-05-11 Method of making a black-ginseng and a condensed black-ginseng and a black-ginseng preserved in hone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2913A true CN101442913A (zh) 2009-05-27
CN101442913B CN101442913B (zh) 2013-01-23

Family

ID=4032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698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2913B (zh) 2006-05-12 2007-05-11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在蜂蜜中保存的黑参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04323A1 (zh)
EP (1) EP2031980B1 (zh)
JP (1) JP5087613B2 (zh)
CN (1) CN101442913B (zh)
AT (1) ATE469566T1 (zh)
DE (1) DE602007006948D1 (zh)
DK (1) DK2031980T3 (zh)
WO (1) WO200713301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538A (zh) * 2012-03-22 2012-07-18 金昭珺 一种富含人参皂甙Rg3的人参的炮制方法
CN103340363A (zh) * 2013-06-13 2013-10-09 临沂大学 一种复方黑参蒜的制备方法
CN103717092A (zh) * 2011-07-14 2014-04-09 高相和 能使人参皂苷Rh2成分的含量增加的黑参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黑参产品
CN105073122A (zh) * 2013-03-01 2015-11-18 金氏高丽人参株式会社 人参皂苷组合物
CN10642087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解慧勇 一种黑参精粉的制作方法
CN109010401A (zh) * 2018-09-11 2018-12-18 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院) 一种以生晒参为原料加工黑参的方法
CN109646470A (zh) * 2017-10-11 2019-04-19 (株)韩蜜参 含有桂皮、瓦松、卷柏及低分子人参皂苷成分的人参的制备方法
CN109846013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株)韩蜜参 含有低分子人参皂苷成分的蜂蜜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9848A (zh) * 2013-12-18 2014-04-16 张宇 一种黑人参的加工方法
FR3033474B1 (fr) * 2015-03-11 2018-06-15 Seb S.A. Procede et appareil de confisage d'aliments
CN107581336A (zh) * 2016-07-06 2018-01-16 辽宁中书堂黑参有限公司 一种蜜制黑参及其制法
CN107581337A (zh) * 2016-07-06 2018-01-16 辽宁中书堂黑参有限公司 一种蜜制黑参片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35366B1 (ko) * 2016-11-14 2017-05-15 호성숙 꿀 성분이 함유된 가공인삼 제조방법
KR101978668B1 (ko) * 2018-07-17 2019-05-15 함미영 곡주를 이용한 홍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227230A (zh) * 2020-01-14 2020-06-05 辽宁桓畅堂参业有限公司 一种苷肽鲜蜜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02159A1 (en) * 2002-04-08 2003-10-27 Ginseng Science Inc. Extract of processed panax genus plant,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KR100496418B1 (ko) * 2002-09-11 2005-06-28 한국파낙스제조(주) 흑미삼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흑미삼
KR100472098B1 (ko) * 2002-11-15 2005-03-11 김항종 흑삼과 흑미삼을 이용한 건강음료의 제조방법
KR100529475B1 (ko) * 2002-11-15 2005-11-21 김항종 흑삼과 흑미삼의 제조방법
KR100471507B1 (ko) * 2003-04-17 2005-03-10 박의석 고품질 인삼정과 제조방법
KR100545324B1 (ko) * 2003-08-28 2006-01-24 주식회사 네오바이오 인삼류의 항암활성물질 함량의 증진방법
KR100543862B1 (ko) * 2005-08-01 2006-01-23 (주) 흑삼코리아 활성성분의 함량이 뛰어난 흑삼 및 흑삼농축액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7092A (zh) * 2011-07-14 2014-04-09 高相和 能使人参皂苷Rh2成分的含量增加的黑参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黑参产品
CN103717092B (zh) * 2011-07-14 2015-09-16 高相和 能使人参皂苷Rh2成分的含量增加的黑参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黑参产品
CN102579538A (zh) * 2012-03-22 2012-07-18 金昭珺 一种富含人参皂甙Rg3的人参的炮制方法
CN102579538B (zh) * 2012-03-22 2013-12-18 金昭珺 一种富含人参皂甙Rg3的人参的炮制方法
CN105073122A (zh) * 2013-03-01 2015-11-18 金氏高丽人参株式会社 人参皂苷组合物
CN103340363A (zh) * 2013-06-13 2013-10-09 临沂大学 一种复方黑参蒜的制备方法
CN10642087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解慧勇 一种黑参精粉的制作方法
CN109646470A (zh) * 2017-10-11 2019-04-19 (株)韩蜜参 含有桂皮、瓦松、卷柏及低分子人参皂苷成分的人参的制备方法
CN109846013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株)韩蜜参 含有低分子人参皂苷成分的蜂蜜的制备方法
CN109010401A (zh) * 2018-09-11 2018-12-18 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院) 一种以生晒参为原料加工黑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1980B1 (en) 2010-06-02
JP2009536941A (ja) 2009-10-22
EP2031980A4 (en) 2009-07-15
ATE469566T1 (de) 2010-06-15
US20090104323A1 (en) 2009-04-23
DE602007006948D1 (de) 2010-07-15
EP2031980A1 (en) 2009-03-11
WO2007133014A1 (en) 2007-11-22
DK2031980T3 (da) 2010-11-01
CN101442913B (zh) 2013-01-23
JP5087613B2 (ja)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2913A (zh) 黑参、黑参浓缩液及黑参正果的制造方法
KR100750789B1 (ko) 흑삼정과(黑蔘正果)제조방법
CN107087693B (zh) 一种陈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JP5670314B2 (ja) 密封容器入り調理栗、栗中のマルトース生成方法、調理栗の甘味増強方法及び密封容器入り調理栗の製造方法
KR101687193B1 (ko) 양파와 마늘 및 솔잎 추출물을 이용한 홍마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53771B1 (ko) 흑삼 및 흑삼 농축액 제조방법
KR102287098B1 (ko) 황칠나무를 이용한 훈제전복의 제조방법
KR102366870B1 (ko) 익모초 식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199690B1 (ko) 도라지 정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872181B1 (ko) 인삼 가공 방법
JP2012050335A (ja) グァバ茶葉の製造方法
KR101885650B1 (ko) 침출식 유자잎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78977B1 (ko) 생들기름의 제조방법
KR101921721B1 (ko) 침출식 구아바 과실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952877B1 (ko) 헛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4957631A (zh) 一种干桂花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51233B1 (ko) 메리골드 꽃 발효숙성 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236008A (zh) 一种甜龙竹鲜笋的保鲜方法
CN109221392A (zh) 一种白莲的加工方法
JP6875767B1 (ja) 根菜を用いた加工食品の製造方法
KR102612392B1 (ko) 즉석조리용 고사리 통조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즉석조리용 고사리 통조림
JPS58126771A (ja) オリ−ブ茶の製造方法
CN115024369A (zh) 一种小青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3229375A (zh) 一种红茶的生产工艺
KR20230083608A (ko) 아린 맛을 줄인 도라지 농축액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