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齐纳二极管及其BCD工艺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齐纳二极管;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齐纳二极管的BCD工艺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BCD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单片集成工艺技术,1986年由意法半导体(ST)公司率先研制成功,这种工艺能够在同一芯片上制作双极管bipolar,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DMOS(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称为BCD工艺。BCD工艺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显示驱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通常利用隧道击穿机制来工作的二极管称为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如果能在BCD工艺中集成齐纳二极管,可以为电路设计师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工艺的应用和附加值。
现有的BCD工艺中齐纳二极管制作的主要流程如下:利用P+源漏注入再加一块N型注入版形成齐纳二极管。采用该流程方法制作出的器件为表面齐纳二极管,表面齐纳二极管容易产生齐纳蠕变,是一种相对脆弱的器件,无法满足需要埋层齐纳二极管的客户的要求。此外,这种表面齐纳二极管相对于标准BCD工艺,需要增加块掩摸版,制造成本较高。
齐纳蠕变的解释:雪崩一般发生在大多数扩散结的表面附近,窄耗尽区使局部场强增大,产生热空穴,因为那里的杂质浓度高,雪崩产生的部分热载流子注入到上层氧化层中,这些热载流子会破坏硅-氢键,重新生成正的氧化层固定电荷。这种正的氧化层固定电荷将静电感应表面处,使耗尽区逐渐变宽,工作过程中会使击穿电压缓慢升高,击穿移到表面以下,蠕变停止。参见图1,图1(A)显示了结的初始状态,在表面附近出现了热载流子;图1(B)显示了长时间工作后结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齐纳二极管,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齐纳蠕变现象;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齐纳二极管的BCD工艺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齐纳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包括N埋层、P埋层、外延层、有源区、N+、P+,所述的N埋层和所述的P埋层互相交叠。
所述的N埋层和P埋层的互相交叠处为半圆形。
该齐纳二极管的外延层和N+、P+之间还包括高压N阱、N阱、高压P阱、P阱,或者深N+、深P+。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齐纳二极管的BCD工艺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准光刻与刻蚀;(2)N埋层光刻或注入,采用小扩散系数的锑注入形成N埋层;(3)N埋层推进;(4)P埋层光刻或注入,采用大扩散系数的硼注入形成P埋层;(5)P埋层推进;(6)外延层形成;(7)高压N阱形成;(8)高压P阱形成;(9)有源区形成;(10)N阱光刻或注入;(11)P阱光刻或注入;(12)场隔离形成;(13)栅氧化;(14)栅极形成;(15)N+光刻或注入;(16)P+光刻或注入;(17)硅化物形成;(18)接触孔制作;(19)金属布线;(20)钝化层形成。
所述N埋层和P埋层的注入深度相近。
在步骤(6)外延层形成和步骤(7)高压N阱形成之间还包括深N+光刻/注入和深P+光刻/注入步骤。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制作的齐纳二极管为埋层齐纳二极管。由于击穿发生在远离表面的NBL与PBL之间,因此可以有效地克服表面齐纳二极管的齐纳蠕变现象,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光刻版,只要设计好版图,此外应该在设计规则上规定N型埋层和P型埋层可以互相交叠。本发明在无需增加额外的光刻版的情况下,制造出实用的埋层齐纳二极管,提高了工艺的附加值,扩展了工艺的应用面。该工艺制作方法对同时包含有N型埋层和P型埋层的BCD工艺、BiCMOS(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高压CMOS等工艺中齐纳二极管都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现有BCD工艺制作的表面齐纳二极管产生齐纳蠕变的模型示意图,图1(A)是开始出现蠕变的状态示意图,图1(B)是长时间工作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齐纳二极管的示意版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齐纳二极管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齐纳二极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果设法使击穿不发生在表面,就可以克服齐纳蠕变现象。在BCD工艺中,可以设法借助埋层来实现此构想。本发明利用其中的N埋层(N型埋层,NBL)和P埋层(P型埋层,PBL)互相交叠形成埋层齐纳二极管。本发明埋层齐纳二极管的版图见图2,图2中N埋层(NBL)为埋层齐纳二极管的阴极,P埋层(PBL)为阳极。图2中N埋层(NBL)和P埋层(PBL)在版图设计时互相交叠是形成这种埋层齐纳二极管的必要条件之一,图2中N埋层(NBL)和P埋层(PBL)互相交叠处为半圆形,是为了防止在N埋层的拐角处的电场增强。
本发明埋层齐纳二极管的截面图参见图3,图3中的齐纳二极管,包括P衬底(P-Sub)、N埋层(NBL,采用锑注入形成)、P埋层(PBL,采用硼注入形成)、N外延层(N-epi)、高压N阱(HV NW)、高压P阱(HV PW)、N阱(Nwell)、P阱(Pwell)、N+光刻/注入、P+光刻/注入。在工艺设计上,采用小扩散系数的锑注入形成N埋层(NBL)、采用大扩散系数的硼注入形成P埋层(PBL)是形成这种埋层齐纳二极管的另一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合适的注入和推进条件使N埋层(NBL)和P埋层(PBL)的注入深度相近,由于硼扩散系数比锑扩散系数大,从而在图3所示Y方向P埋层(PBL)可以将N埋层(NBL)包住;由于P埋层(PBL)浓度远比P衬底(P-Sub)高,同时由于N埋层(NBL)和P埋层(PBL)相互交叠,因此击穿发生在N埋层与P埋层的交叠区,形成齐纳击穿。外延层是BCD工艺所必备,其浓度通常远小于P埋层(PBL),对于本发明中的埋层齐纳二极管,外延层可以是N型或P型,本实施例以N型外延层为例。图3中高压N阱(HV NW)、N阱(Nwell)、N+光刻/注入为一般BCD工艺所具备,用于将N埋层(NBL)引出通过接触孔等形成埋层齐纳二极管的阴极;如果BCD工艺带有深N+(N-Sink)工艺,可以直接用深N+(N-Sink)取代图3中的高压N阱(HVNW)、N阱(Nwe11)(如图4所示)。图3中高压P阱(HV PW)、P阱(Pwell)、P+光刻/注入也是BCD工艺所具备工序,用于将P埋层(PBL)引出通过接触孔等形成埋层齐纳二极管的阳极,如果BCD工艺带有深P+(P-Sink)工艺,可以直接用深P+(P-Sink)取代图中的高压P阱(HV PW)、P阱(Pwell)(如图4所示)。
本发明埋层齐纳二极管的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1)对准光刻与刻蚀;
(2)N埋层(NBL)光刻/注入,采用扩散系数较小的锑注入,典型注入剂量为2E15原子/平方厘米;
(3)N埋层推进,温度约摄氏1200度左右;
(4)P埋层(PBL)光刻/注入,采用硼埋层,通常注入剂量数量级为E13-E14原子/平方厘米;
(5)P埋层(PBL)推进,温度约摄氏1100度左右;
(6)外延层(N外延层或P外延层)形成,淀积厚度约为5微米,电阻率约30欧姆-厘米;
(7)高压N阱(HV NW)形成,P(磷)注入,注入剂量为E12原子/平方厘米;
(8)高压P阱(HV PW)形成,B(硼)注入,注入剂量为E12原子/平方厘米;
(9)有源区形成;
(10)N阱光刻/注入,P注入,注入剂量为1.5E13原子/平方厘米;
(11)P阱光刻/注入,B注入,注入剂量为2E13原子/平方厘米;
(12)场隔离形成;
(13)栅氧化;
(14)栅极形成;
(15)N+光刻/注入,砷(As)注入,注入剂量为E15原子/平方厘米;
(16)P+光刻/注入,B注入,注入剂量为E15原子/平方厘米;
(17)硅化物形成;
(18)接触孔制作;
(19)金属布线;
(20)钝化层形成。
如果BCD工艺带有深N+(N-Sink)和深P+(P-Sink)工艺,其工艺流程与上述工艺流程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在步骤(6)外延层形成和步骤(7)高压N阱形成之间加入深N+(N-Sink)光刻/注入(P注入,注入剂量为E15)和深P+(P-Sink)光刻/注入(B注入,注入剂量为E15原子/平方厘米)。
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各步骤采用的是半导体工业中常见的方法,所用设备、材料是工业上成熟的设备和材料,所以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本发明在原有的工艺流程中,在不增加掩模版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BCD工艺中的N型埋层和P型埋层,配合合理的版图来形成埋层齐纳二极管,从而提高了该工艺的附加值,扩展了工艺的应用面。